CN105911172B - 一种快速检测高粱中塑化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检测高粱中塑化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1172B
CN105911172B CN201610230694.7A CN201610230694A CN105911172B CN 105911172 B CN105911172 B CN 105911172B CN 201610230694 A CN201610230694 A CN 201610230694A CN 105911172 B CN105911172 B CN 1059111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plasticiser
sorghum
prepare liquid
phtha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06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1172A (zh
Inventor
孙啸涛
孙金沅
孙宝国
郑福平
黄明泉
李贺贺
董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2306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1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1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1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1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1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2030/022Column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eparation mechanism
    • G01N2030/025Gas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01N2030/062Preparation extracting sample from raw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检测高粱中塑化剂的方法,包括对高粱样品进行预处理得样品待测液,利用GC‑MS对所述样品待测液进行检测;所述预处理步骤包括:1)将均质后的高粱样品悬浮于水中,调节pH至6‑8,浸泡后向其中加入与所述水等体积的乙腈,涡旋振荡;添加无水硫酸镁、氯化钠,离心,取上清液为提取液;2)取所得提取液,依次加入无水硫酸镁、PSA、C18,涡旋振荡,离心,取上清液即为样品待测液。实验表明,本方法对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分离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可有效解决高粱样品中脂质、蛋白质和色素等复杂基质的干扰,显著提高检测精度,适用于高粱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以及日常筛查。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检测高粱中塑化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高粱中塑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酒是我国独有的蒸馏酒,目前有十二大香型,其传统酿造工艺遵循:以高粱、玉米、糯米等谷物为原料,大曲、小曲或麸曲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成,具有“多粮、多微、自然发酵”的特点,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容易形成或由环境迁移、溶入多种不确定性化学污染物,特别是环境雌激素类物质。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hthalate Esters,PAEs)是一类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环境激素,具有慢性生殖毒性,因此包括白酒在内的所有食品生产中,PAEs塑化剂是被严格禁止添加的。但自2012年在酒鬼酒中检测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3种PAEs塑化剂,其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加强对白酒中塑化剂污染的监测与控制成为了高度重视的焦点。
目前可造成白酒塑化剂污染的迁移途径主要包括酿酒原料、生产或加工环节中迁移,以及塑料包装材料这三个方面。目前大量文献研究表明在酿酒过程中造成PAEs污染的主要来源于塑料盛酒桶、塑料运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膜等,同时通过对白酒中的“塑化剂”事件的多角度分析,得出包装材料也是造成白酒塑化剂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粱作为一种高淀粉,蛋白质,脂质和单宁含量的谷物,早在中唐时期便作为主要原料参与到白酒的酿造中。为了保证其质量和高产量,在种植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塑料膜。由于塑化剂在乙醇中有很好的溶解性,一旦高粱吸收了环境中的塑化剂或被含有塑化剂的材料污染,难免会随着后期的酿造、蒸馏等环节进入白酒中,造成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污染。由于高粱是一种富含脂质、蛋白质和色素等多种基质的混合物,因此应用直接溶剂萃取法往往很难从中提取、富集、萃取和检测PAEs。
QuEChERS方法是2003年Anastassiades和Lehotay开发的一种简单、快速的农药残留分析的分散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即快速(Quick)、简单(Easy)、便宜(Cheap)、高效(Effective)、稳定(Rugged)和安全(Safe)。该方法是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法,将固相萃取吸附剂的颗粒分散到样品萃取液中,进行固相萃取的技术。其包括萃取和净化两部分。He等研究者指出QuEChERS方法常用来检测含水量大于75%的水果蔬菜样品,但对于含水量低于25%和高脂肪酸含量的谷物类,仍需要通过加水、优化萃取溶剂体积、萃取时间等条件优化QuEChERS方法。Yin等研究者应用优化的QuEChERS方法结合GC-MS/MS,对茶叶中16种PAEs进行检测,其依次使用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石墨化碳黑(GCB)和无水硫酸镁进行净化,该方法回收率在84.7%-112.7%,检出限达到0.6-36.0ppb,定量限达到2.0-120.0ppb,有效解决了茶叶中色素等复杂基质干扰的影响。
因高粱样品中脂质、蛋白质和色素等复杂基质对检测存在干扰,影响检测精度。因此,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简便的高粱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高粱中塑化剂的方法。本发明以QuEChERS作为前处理方法,利用GC-MS作为分析检测手段,可有效解决高粱样品中脂质、蛋白质和色素等复杂基质的干扰,检出限(S/N>3)可达到0.1-2.5μg/L之间,定量限为0.13-5.0μg/L。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检测高粱中塑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待测高粱样品进行预处理得样品待测液,以及利用GC-MS对所述样品待测液进行检测的步骤;其中,所述预处理包括:
1)提取:将均质后的待测高粱样品悬浮于水中,调节pH至6-8,浸泡后向其中加入与所述水等体积的乙腈,涡旋振荡;添加无水硫酸镁、氯化钠,离心后取上清液,即为提取液;
2)净化:向所述提取液中依次加入无水硫酸镁、PSA(即N-丙基乙二胺)、C18(即C18烷基-硅胶),涡旋振荡,离心,取上清液即为样品待测液。
上述方法步骤1)提取过程中,
优选地,所述均质后的高粱样品的粒径为10-20目。研究发现在此粒径范围更有利于提取出塑化剂,且接近于工业化生产过程(如生产高粱酒);
优选地,所述高粱样品与水的用量以g/ml计比为1∶2-4,优选为1∶2;即将每1g高粱样品悬浮于2-4mL水(优选为2mL)中;研究发现在此加水量范围更有利于提取出塑化剂;
优选地,所述浸泡时间为10-15min;
优选地,所述涡旋振荡时间为2-5min;进一步优选为2min;
优选地,所述离心温度为20-25℃,离心转速为8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3-5min;
优选地,所述高粱样品与无水硫酸镁、氯化钠的重量比分别为1:1-2,1:0.5-1。
上述方法步骤2)净化过程中:
所述提取液中无水硫酸镁、PSA、C18的加入量分别为100-150mg/mL、50-100mg/mL、50-100mg/mL;优选地,所述提取液中PSA、C18的加入量分别为50mg/mL。
优选地,所述涡旋振荡时间为1-2min。
优选地,所述离心温度为20-25℃,离心转速为8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3-5min。
本发明所述pH调节剂包括HCl和NaOH等;例如1mol/L的HCl和1mol/L的NaOH。
本发明方法既可实现对高粱样品中塑化剂定性检测,也可实现定量检测。
其中所述定性检测包括,将所述样品待测液的GC-MS色谱图与塑化剂的GC-MS色谱图进行比较,以判断高粱样品中是否含有塑化剂;即若所述样品待测液中未检测到塑化剂,则判断高粱样品中无塑化剂;即若所述样品待测液中检测到塑化剂,则判断高粱样品中有塑化剂。
若检测到所述样品待测液(或高粱样品)中有塑化剂,则继续进行定量检测,即:使用GC-MS法,通过与塑化剂标准溶液对比,定量检测塑化剂含量。
本发明所述GC-MS法即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可采用本领域常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具体地,本发明所述塑化剂包括如下14种: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邻苯二甲酸(4-甲基-2-戊基)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邻苯二甲酸二戊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本发明所述各塑化剂标准品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得到。上述塑化剂中文名称与英文缩写见表2。
具体地,本发明所述快速检测高粱中塑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高粱样品的预处理
1)提取:将均质后的高粱样品1g(粒径为10-20目)悬浮于2-4mL水中,调节pH至6-8,浸泡10-15min后,向其中加入与所述水等体积的乙腈,涡旋振荡2-5min;添加无水硫酸镁1.0-2.0g,氯化钠0.5-1.0g,离心8000rpm,3-5min;离心后取上清液即为提取液;
2)净化:取所述提取液1-2mL,依次加入无水硫酸镁100-150mg,PSA50-100mg,C1850-100mg,涡旋振荡1-2min,离心8000rpm,3-5min;离心后取上清液即为样品待测液;
S2定性检测
取上述14种塑化剂标准品,用乙腈配制成混合标准溶液;分别取上述样品待测液和上述混合标准溶液进行GC-MS分析,将所得样品待测液的GC-MS色谱图与塑化剂的GC-MS色谱图进行比较,判断高粱样品中是否含有塑化剂;
S3定量检测
若检测到所述样品待测液(或高粱样品)中有塑化剂,则继续进行定量检测:根据步骤S2所得塑化剂的GC-MS色谱图,以塑化剂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到14种塑化剂的标准曲线;
根据步骤S2所得样品待测液的GC-MS色谱图和所述14种塑化剂的标准曲线计算不同塑化剂的含量。
其中,所述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上述14种塑化剂标准品各100mg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
所述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包括将所述混合标准溶液用乙腈稀释至浓度分别为5.0,50.0,125.0,250.0,500.0μg/L的系列混合标准溶液(此处浓度是指混合标准溶液中每一种塑化剂的浓度);进行GC-MS分析得到色谱图,以塑化剂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到14种塑化剂的标准曲线。
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检出限以及定量限如下表1所示。
表1 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检出限以及定量限
上表中,y表示色谱图中待测化合物的峰面积,x待测化合物的质量浓度,R2表示线性关系。
本发明所述样品待测液中塑化剂的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n样品=A待测样品/A标准品×n标准品
n样品:表示样品待测液中塑化剂的含量;n标准品:表示标准品的塑化剂含量;A待测样品:表示色谱图中待测化合物的峰面积;A标准品:表示色谱图中标准品所测得的峰面积。
本发明所述GC-MS检测采用SIM扫描模式。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GC-MS检测条件如下:
色谱条件:色谱柱:HP-5MS石英毛细管柱;载气:氦气;流速1.0mL/min;升温程序:初始柱温60℃,保持1min,以20℃/min升至220℃,保持5min,再以5℃/min升至280℃,最后以10℃/min升至320℃,保持2min;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电子轰击源(EI);监测方式: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所述GC-MS检测条件如下:
色谱条件:色谱柱:HP-5MS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升温程序:初始柱温60℃,保持1min,以20℃/min升至220℃,保持5min,再以5℃/min升至280℃,最后以10℃/min升至320℃,保持2min;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速1.0mL/min;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20:1;进样量:1μL;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电子轰击源(EI);监测方式: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接口温度:300℃;电离子能量:70eV;溶剂延迟:7.5min。
本发明GC-MS检测过程中,上述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选择的定性定量离子及保留时间如下表2所示(根据上述500.0μg/L的混合标准溶液GC-MS色谱图确定的):
表2 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定性定量选择离子表
本发明所述的高粱样品可选自任何地域,包括东北,山东,河北,安徽等。
本发明通过对高粱样品粉碎粒度、加水量、净化剂种类以及用量等萃取条件的优化,利用GC-MS作为分析检测手段,可有效解决检测干扰等问题,显著提高检测精度。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溶剂时用量小,可有效降低高粱自身所含有的糖、脂肪酸、色素等复杂基质对塑化剂提取的干扰。每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仅为32min。另外,本方法对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分离效果良好,检出限(S/N>3)在0.1-2.5μg/L之间,定量限为0.13-5.0μg/L,实际高粱样品中的回收率85%-114%之间。本发明适用于高粱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塑化剂的定性、定量以及日常筛查。
附图说明
图1为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标准物质的典型GC-MS选择离子色谱图(500.0μg/L的混合标准溶液)。
图2为实验例中萃取溶剂类型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图。
图3为实验例中萃取方法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图。
图4为实验例中净化剂的选择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图。
图5为实验例中高粱样品pH值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图。
图1-5中各塑化剂中文名称的英文缩写与表2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高粱中塑化剂含量的测定
S1高粱样品的预处理
高粱样品均质处理:为了保证此方法更接近于工业化生产,高粱样品粉碎后过,选用10-20目的粉末。
1)提取:将1g上述高粱样品悬浮于2mL水中,调节pH至6,浸泡10-15min后,向其中加入与所述水等体积的乙腈(2mL),涡旋振荡2min。添加无水硫酸镁1.0g,氯化钠0.5g,在20℃的温度下,离心8000rpm,3-5min;取上清液即为提取液;
2)净化:取所述提取液1mL,依次加入无水硫酸镁100mg,PSA 50mg,C18 50mg,涡旋振荡2min,在20℃的温度下,离心8000rpm,3-5min;取上清液即为样品待测液,用作GC-MS分析;
S2定性检测
称取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标准品: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邻苯二甲酸(4-甲基-2-戊基)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邻苯二甲酸二戊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各100mg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配制成100mg/L的储备液,测定时将标准储备液用乙腈稀释至浓度5.0,50.0,125.0,250.0,500μg/L的标准系列溶液待用(此处浓度是指混合标准溶液中每一种塑化剂的浓度)。
取上述配制好的500μg/标准溶液进行GC-MS分析,得到色谱图,根据色谱图信息,选择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定量和定性离子。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定性定量选择离子如说明书表2及图1所示。
将所得样品待测液的GC-MS色谱图与上述14种塑化剂的GC-MS色谱图进行比较,判断高粱样品中是否含有塑化剂。
S3定量检测
若检测到所述样品待测液(或高粱样品)中有塑化剂,则继续进行定量检测:将定性测定中稀释好的5.0,50.0,125.0,250.0,500μg/L系列混合标准溶液,根据确定的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定量和定性离子,采用SIM扫描模式,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到14种塑化剂的标准曲线,如说明书表1所示。
随机从市场购买不同地域的高粱一斤,按上述步骤S1相同方法预处理后,制得样品待测液进行GC-MS分析,在相同SIM扫描模式下进行GC-MS分析,得到色谱图,根据14种塑化剂的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不同塑化剂的含量。检测结果如下表3所示。
GC-MS检测条件如下:
色谱条件:色谱柱:HP-5MS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升温程序:初始柱温60℃,保持1min,以20℃/min升至220℃,保持5min,再以5℃/min升至280℃,最后以10℃/min升至320℃,保持2min;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速1.0mL/min;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20:1;进样量:1μL;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电子轰击源(EI);监测方式: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接口温度:300℃;电离子能量:70eV;溶剂延迟:7.5min。
表3不同地区高粱样品中检测到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
上表3括号中的百分数表示RSD值(即相对标准偏差),例如16.8(8.8%)表示:测得的含量为16.8μg kg-1,相对标准偏差为8.8%。
实验例
本实验例对高粱样品预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具体如下。
1.1萃取率评价
本研究采取回收率(ERs)对萃取效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ERs=nto/nso×100
nto:样品中待测化合物的理论浓度
nso:萃取溶剂中测得待测化合物的实际浓度
1.2加水量的优化
传统的QuEChERS方法通常是用来萃取含水量大于75%的样品,但是对于含水量低于25%,且脂肪酸含量高的高粱样品的处理上,优化加水量对提高实验的萃取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检测方法,本研究考察了0.5-2.5mL,5种加水量对高粱样品中PAEs类塑化剂萃取效能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图2中横坐标表示塑化剂,纵坐标Recoveries表示回收率)。随着水量的增加,回收率从66.2-103.9%小幅度增加至62.9-110.5%,随后降低。因此选择2.0mL的加水量为最佳条件。
1.3萃取溶剂乙腈体积的优化
萃取溶剂乙腈直接影响萃取效率,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检测方法,本研究考察了1.0-6.0mL等5个不同溶剂乙腈体积对PAEs的萃取效率的影响。当溶剂体积从1.0mL增加到6.0mL的过程中,PAEs的回收率呈显著降低趋势;为了方便操作和提高重现性,选择2-4mL作为最优萃取溶剂体积。
1.4萃取方法的优化
选择对目标待测物的不同提取过程,对最终萃取效果的影响显著。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检测方法,本研究考察了涡旋萃取2min,超声萃取10min以及超声萃取10min后涡旋萃取2min对PAEs萃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图3中横坐标表示塑化剂,纵坐标Recoveries表示回收率),通过涡旋混合器的剧烈振摇2min后,目标待测物在样品溶液及萃取溶剂之间迅速达到萃取平衡而达到完全萃取,其回收率最高,达到64.7%-97.1%。最终选择以涡旋萃取2min为最优萃取方法。
1.5净化剂方法的优化
对于传统的QuEChERS方法,PSA主要用来除去有机酸、糖类、色素等杂质;C18可以除去脂类以及非极性化合物对目标待测物的干扰;GCB(即石墨化碳黑)对于色素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为了有效去除基质效应对目标待测物的干扰,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分别考察了PSA、C18以及GCB,3种净化剂对PAEs萃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选择PSA以及C18两种净化剂可显著降低基质的干扰,14种PAEs的回收率可达到63.6%-90.8%。但当加入GCB后,DNOP的回收率显著降低到38.7%,最终选择添加PSA、C18。
PSA与C18添加量的不同,对最终萃取效果的影响存在差异。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分别考察了50-200mg,4个不同添加量对PAEs的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18添加量的增加,目标待测物的回收率显著降低,特别对于DPP,DHP,BBP,DCHP,DEHP和DNOP这六种PAEs类塑化剂,其回收率低于60%。另外对于PSA,当添加量低于50mg时,14种PAEs类塑化剂的回收率可达到79.3%-95.7%的范围。因此最终选择添加PSA与C18各50-100mg、50-100mg为优选的净化方法,以各50mg为最优的净化方法。
1.6高粱样品pH值的优化
PAEs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可影响其在水相-溶剂相的分配。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检测方法,本研究考察了2、4、6、8、10等5个pH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当pH处于碱性条件时,DEHP以及DNOP的回收率仅为77.2%和68.5%。在pH值为6.0的环境下,萃取率明显高于其他pH条件,回收率可达83.7%-109.4%故选择将水相-溶剂相的酸碱度调为6.0作为最优pH。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快速检测高粱中塑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待测高粱样品进行预处理得样品待测液,以及利用GC-MS对所述样品待测液进行检测的步骤;其中,所述预处理包括:
1)提取:将均质后的待测高粱样品悬浮于水中,调节pH至6-8,浸泡后向其中加入与所述水等体积的乙腈,涡旋振荡;添加无水硫酸镁、氯化钠,离心后取上清液,即为提取液;
所述高粱样品与水的用量以g/ml计比为1∶2-4;
所述高粱样品与无水硫酸镁、氯化钠的重量比分别为1:1-2,1:0.5-1;
2)净化:向所述提取液中依次加入无水硫酸镁、PSA、C18,涡旋振荡,离心取上清液即为样品待测液;所述提取液中无水硫酸镁、PSA、C18的加入量分别为100-150mg/mL、50-100mg/mL、50-100mg/mL;
所述GC-MS检测条件如下:
色谱条件:色谱柱:HP-5MS石英毛细管柱;载气:氦气;流速1.0mL/min;升温程序:初始柱温60℃,保持1min,以20℃/min升至220℃,保持5min,再以5℃/min升至280℃,最后以10℃/min升至320℃,保持2min;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电子轰击源;监测方式:选择离子扫描模式;
所述GC-MS检测过程中,选择的定性定量离子及保留时间如下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化剂包括如下14种: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邻苯二甲酸(4-甲基-2-戊基)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邻苯二甲酸二戊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提取液中PSA、C18的加入量分别为50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高粱样品的粒径为10-2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高粱样品与水的用量以g/ml计比为1∶2。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涡旋振荡时间为2-5min。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涡旋振荡时间为2min。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定性检测,或进一步还包括定量检测;
其中所述定性检测包括,将所述样品待测液的GC-MS色谱图与塑化剂的GC-MS色谱图进行比较,以判断高粱样品中是否含有塑化剂;即若所述样品待测液中未检测到塑化剂,则判断高粱样品中无塑化剂;即若所述样品待测液中检测到塑化剂,则判断高粱样品中有塑化剂;
所述定量检测包括使用GC-MS法,通过与塑化剂标准溶液对比,定量检测塑化剂含量。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高粱样品的预处理
1)提取:将均质后的高粱样品1g悬浮于2-4mL水中,调节pH至6-8,浸泡10-15min后,向其中加入与所述水等体积的乙腈,涡旋振荡2-5min;添加无水硫酸镁1.0-2.0g,氯化钠0.5-1.0g,离心8000rpm,3-5min;取上清液即为提取液;
2)净化:取所述提取液1-2mL,依次加入无水硫酸镁100-150mg,PSA 50-100mg,C18 50-100mg,涡旋振荡1-2min,离心8000rpm,3-5min;取上清液即为样品待测液;
S2定性检测
取所述14种塑化剂标准品各100mg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制成混合标准溶液;分别取所述样品待测液和混合标准溶液进行GC-MS分析,将所得样品待测液的GC-MS色谱图与塑化剂的GC-MS色谱图进行比较,判断高粱样品中是否含有塑化剂;
S3定量检测
若检测到所述样品待测液中有塑化剂,则继续根据与所述混合标准溶液进行对比,定量检测所述样品待测液中塑化剂含量;
其中,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包括将所述混合标准溶液用乙腈稀释至浓度分别为5.0,50.0,125.0,250.0,500.0μg/L的系列混合标准溶液;进行GC-MS分析得到色谱图,以塑化剂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到14种塑化剂的标准曲线。
CN201610230694.7A 2016-04-14 2016-04-14 一种快速检测高粱中塑化剂的方法 Active CN105911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0694.7A CN105911172B (zh) 2016-04-14 2016-04-14 一种快速检测高粱中塑化剂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0694.7A CN105911172B (zh) 2016-04-14 2016-04-14 一种快速检测高粱中塑化剂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1172A CN105911172A (zh) 2016-08-31
CN105911172B true CN105911172B (zh) 2018-06-26

Family

ID=56746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0694.7A Active CN105911172B (zh) 2016-04-14 2016-04-14 一种快速检测高粱中塑化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11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3236A (zh) * 2017-09-26 2018-02-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提取检测方法
CN111366658A (zh) * 2020-04-15 2020-07-03 广汉市迈德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牛油中塑化剂的快速检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3734A (zh) * 2015-03-30 2015-08-12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迁移量的检测方法
CN105203661A (zh) * 2015-09-18 2015-12-30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同时检测蔬菜、水果、食用菌中多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3734A (zh) * 2015-03-30 2015-08-12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迁移量的检测方法
CN105203661A (zh) * 2015-09-18 2015-12-30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同时检测蔬菜、水果、食用菌中多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termination of 23 phthalic acid esters in foo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Xu, Dunming; Deng, Xiaojun; Fang, Enhua;《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131120;第1324卷;49-56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食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卢春山;《分析测试学报》;20101031;第29卷(第10期);1036-1040 *
粮食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调查;翟志雷;《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0131;第24卷(第2期);270-27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1172A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5664B (zh) 一种同时检测芝麻酱中多种霉菌毒素的方法
CN112595786B (zh) 酒醅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定量检测方法
CN105784894B (zh) 一种用于中药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CN100346162C (zh) 一种红曲发酵产品中桔霉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Ariffin et al. Validation of a HPL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hydroxymethylfurfural in crude palm oil
CN109839464B (zh) 一种检测食品基质中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方法
CN103353488A (zh) 一种测定蔬果中百菌清、克菌丹、敌菌丹和灭菌丹残留的方法
CN105911172B (zh) 一种快速检测高粱中塑化剂的方法
Ru-zhen et al. 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cleanup combined with 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arbamate pesticide residues in Radix Glycyrrhizae samples by UPLC-MS-MS
US20210302394A1 (en) 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5974018A (zh) 基于多功能净化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毒黄素的方法
US10024827B1 (en)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detecting four isomers of resveratrol in peanut
CN105259266B (zh) 检测啤酒和麦汁中的四种麦香类风味物质的方法
CN111521709A (zh) 一种花椒中25种农药残留的气质联用检测方法
CN106918654A (zh) 一种加参片中大孔树脂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
CN109613141B (zh) 一种烟用滤嘴爆珠液中γ-内酯和δ-内酯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13252812A (zh) 一种火锅底料风味物质的分析方法
CN111289673A (zh) 一种粮食制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
CN106018659A (zh) 一种食品中毒黄素的快速检测方法
CN113533608B (zh) 适合于大批量食用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的方法
CN105651890B (zh) 一种水产品中生物胺的快速检测方法
CN112526030B (zh) 食品工业废水中二烯丙基三硫醚的分析方法
CN109061009B (zh) 一种发酵液中衣康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04546727B (zh) 一种喹烯酮可溶性粉及制备方法
CN102353743B (zh) 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糠油中谷维素含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