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87343B -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87343B CN105887343B CN201610088034.XA CN201610088034A CN105887343B CN 105887343 B CN105887343 B CN 105887343B CN 201610088034 A CN201610088034 A CN 201610088034A CN 105887343 B CN105887343 B CN 1058873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wing
- mentioned
- spacing
- cloth
- sewing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04—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memory aspects
- D05B19/08—Arrangements for inputting stitch or pattern data to memory ; Editing stitch or pattern data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D05B27/10—Work-feeding means with rotary circular feed member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D05B27/22—Work-fee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setting length of stit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的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缝纫机具有设定部、缝制部、第一获取部、第一计算部和第二计算部。设定部设定临时缝制间距。临时缝制间距是形成在布料上的针迹中的与一针相对应的针迹的长度即缝制间距。缝制部按照设定部所设定的临时缝制间距对布料进行缝制。第一获取部获取实际缝制间距。实际缝制间距是基于实际形成在布料上的针迹的实际缝制间距。第一计算部计算缝制间距比。缝制间距比是设定部所设定的临时缝制间距与第一获取部获取到的实际缝制间距之比。第二计算部根据第一计算部计算出来的缝制间距比来计算校正缝制间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缝纫机能够调整对布料的送布量。日本特许公开2006年263177号公报所公开的缝纫机具有送布机构、送布量调整机构、步进马达以及送布量设定部等。送布机构按照规定的送布量输送布料。送布量调整机构能够调整送布机构的送布量。步进马达与方滑块相连结,能够变更方滑块的倾斜角度。送布量设定部设定送布量。送布量调整机构基于送布量设定部所设定的送布量驱动步进马达,来变更方滑块的倾斜角度。因此,缝纫机能够自动变更送布量。操作者在对布料进行缝制时,例如利用操作面板输入并设定缝制间距。送布量设定部基于所设定的缝制间距来设定送布量。
上述缝纫机有时会因布料的材质、厚度、伸缩性以及调整送布机构时产生偏差等原因,导致利用操作面板所设定的缝制间距与形成在布料上的实际缝制间距不一致。因此,操作者需要一边反复进行试缝纫一边利用操作面板调整缝制间距,来使实际缝制间距与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的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具有:缝纫机马达,其能够使机针上下运动;以及送布机构,其用于沿水平方向输送布料,该缝纫机通过上述送布机构相对于机针在上述缝纫机马达的驱动下的上下运动沿规定方向输送布料,从而对布料进行缝制,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设定部,其设定临时缝制间距作为形成在上述布料上的针迹中的与一针相对应的针迹的长度即缝制间距;缝制部,其按照上述设定部所设定的上述临时缝制间距来驱动上述缝纫机马达和上述送布机构,对上述布料进行缝制;第一获取部,其根据由上述缝制部实际形成在上述布料上的针迹,来获取实际的上述缝制间距即实际缝制间距;第一计算部,其计算上述临时缝制间距与由上述第一获取部获取到的上述实际缝制间距之比即缝制间距比;以及第二计算部,其根据上述临时缝制间距和由上述第一计算部计算出来的上述缝制间距比来计算校正缝制间距。
上述缝纫机按照临时缝制间距执行试缝纫,并根据实际形成的针迹获取实际缝制间距。缝纫机根据实际缝制间距和临时缝制间距来计算缝制间距比。缝纫机根据缝制间距比和临时缝制间距来计算校正缝制间距。例如操作者有时会在正式使用缝纫机之前进行试缝纫来调整缝制间距。缝纫机能够通过执行一次试缝纫来计算校正缝制间距。缝纫机能够通过按照校正缝制间距进行缝制,来按照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进行缝制。因此,缝纫机无需反复执行多次试缝纫,因此,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
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获取部具有:第二获取部,其获取由上述缝制部实际形成在上述布料上的针迹中的与规定落针数相对应的针迹的长度即实际缝制长度;以及第三计算部,其根据上述规定落针数和由上述第二获取部获取到的上述实际缝制长度来计算上述实际缝制间距。缝纫机能够通过执行至少规定落针数的试缝纫来获取实际缝制长度。因此,缝纫机无需反复执行多次试缝纫,也无需执行规定落针数以上的试缝纫,因此,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
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具有第一输入部,该第一输入部供操作者输入上述实际缝制长度,上述第二获取部获取利用上述第一输入部输入的上述实际缝制长度。因此,缝纫机能够通过操作者输入用测量工具等实际测得的实际缝制长度,来获取准确的实际缝制长度。
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具有:位置检测部,其能够检测上述布料的规定位置;以及测量处理部,其能够根据上述位置检测部在上述缝制部对上述布料进行缝制之前检测到的上述布料的规定位置和在上述缝制部对上述布料进行缝制之后检测到的上述布料的规定位置,来测量上述实际缝制长度,上述第三计算部根据上述规定落针数和由上述测量处理部测得的上述实际缝制长度来计算上述实际缝制间距。缝纫机利用测量处理部自动测量实际缝制长度。由于无需操作者来测量实际缝制长度,因此,缝纫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
技术方案5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获取部具有:第三获取部,其获取由上述缝制部实际形成在上述布料上的针迹中的规定长度的针迹所对应的落针数,即实际缝制落针数;以及第四计算部,其根据上述规定长度和由上述第三获取部获取到的上述实际缝制落针数来计算上述实际缝制间距。缝纫机能够通过执行至少规定长度的试缝纫来获取实际缝制落针数。因此,缝纫机无需反复执行多次试缝纫,也无需执行规定长度以上的试缝纫,因此,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
技术方案6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具有第二输入部,该第二输入部供操作者输入上述实际缝制落针数,上述第三获取部获取利用上述第二输入部输入的上述实际缝制落针数。缝纫机能够获取操作者用测量工具等实际测得的实际缝制落针数。因此,缝纫机能够根据获取到的实际缝制落针数更准确地计算校正缝制间距。
技术方案7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具有第三输入部,在用特定落针数缝制特定长度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该第三输入部输入上述特定长度和上述特定落针数,上述设定部根据利用上述第三输入部输入的上述特定长度和上述特定落针数来设定上述临时缝制间距。例如操作者在用缝纫机对布料进行缝制时,有时并不会指定缝制间距而是指定每单位长度所对应的落针数。缝纫机根据输入的特定长度和特定落针数来计算并设定临时缝制间距。因此,无需操作者来计算临时缝制间距,因此,缝纫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
技术方案8、9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具有变更部,该变更部将由上述设定部设定的上述临时缝制间距变更为由上述第二计算部计算出来的上述校正缝制间距。缝纫机将临时缝制间距变更为校正缝制间距。由于无需操作者手动输入校正缝制间距,因此,缝纫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
技术方案10的缝纫机的控制方法中涉及的缝纫机通过送布机构相对于机针在缝纫机马达的驱动下的上下运动沿水平方向输送布料,从而对上述布料进行缝制,该缝纫机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设定工序,在该工序中,设定临时缝制间距作为形成在上述布料上的针迹中的与一针相对应的针迹的长度即缝制间距;第一获取工序,在该工序中,根据按照在上述设定工序中设定好的上述临时缝制间距来驱动上述缝纫机马达和上述送布机构从而在上述布料上实际形成的针迹,来获取实际的上述缝制间距即实际缝制间距;第一计算工序,在该工序中,计算在上述设定工序中设定好的上述临时缝制间距与在上述第一获取工序中获取到的上述实际缝制间距之比即缝制间距比;以及第二计算工序,在该工序中,根据在上述设定工序中设定好的上述临时缝制间距和在上述第一计算工序中计算出来的上述缝制间距比来计算校正缝制间距。缝纫机能够通过执行上述工序来发挥与技术方案1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1的立体图。
图2是送布机构50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缝纫机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4是第一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指定值输入画面的图。
图6是表示试缝纫指示画面的图。
图7是表示实际缝制长度输入画面的图。
图8是表示布料100的缝制状况的图。
图9是表示缝纫机1的第一变形例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10是第二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第三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实际缝制落针数输入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的说明使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上下、左右、前后。
参照图1、图2说明缝纫机1的结构。缝纫机1具有机座部3、支柱部4和机臂部5。机座部3装配在工作台的开口部。机座部3沿左右方向延伸,从俯视角度观察呈大致矩形形状。支柱部4自机座部3的右端向上方延伸。机臂部5自支柱部4的上端向左方延伸,与机座部3的上表面相对。
机座部3在上表面左部具有针板15。如图2所示,针板15在针板15左部具有容针孔2。针板15在容针孔2的左方、后方、右方、前方具有送布齿孔21。机座部3在内部具有缝纫机马达13(参照图3)、送布机构50、切线机构和旋梭。缝纫机马达13的驱动轴与下轴带轮36相连结。送布机构50的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说明。旋梭收纳卷绕有底线的梭心。切线机构的结构和旋梭的结构由于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省略说明。
缝纫机1在工作台的下方具有控制装置30(参照图3)。控制装置30与踩踏式踏板22(参照图3)相连接。踏板22指示控制装置30对布料进行缝制。操作者能够向脚尖侧或脚跟侧操作踏板22。控制装置30与踏板22的操作方向和操作量相应地控制缝纫机1的动作。
如图1所示,支柱部4在前表面具有操作部10和显示部11。显示部11在显示部11前表面具有触控面板16。操作者一边看着显示部11一边操作触控面板16,来输入对显示部11所显示的各种键的选择等各种指示。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操作者对触控面板16的操作称作面板操作。在支柱部4的右侧面安装有罩9。罩9沿上下方向延伸。罩9在前表面下部具有开口部6。在开口部6的内侧配置有缝纫机1的电源开关。
机臂部5在内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轴。上轴的右端部借助上轴带轮与带轮14相连结。带轮14设在支柱部4的右侧面。上轴带轮借助设于支柱部4内部的同步带与下轴带轮36相连结。同步带是环状带体。在机臂部5的左端部的内部设有上下运动机构。上下运动机构与上轴相连结。机臂部5在左端部具有顶端部12。顶端部12自机臂部5的左端部向下方延伸。顶端部12的下端部与针板15相对。顶端部12以针杆7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支承该针杆7。针杆7在机臂部5的内部与上下运动机构相连结。在针杆7的下端部装配有机针8。上下运动机构利用上轴的旋转来使针杆7和机针8上下往复运动。机针8的下端穿有面线,机针8下降时其下端会穿过容针孔2(参照图2)。缝纫机马达13借助下轴带轮36、同步带、上轴带轮使上轴旋转。针杆7和机针8在缝纫机马达13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缝纫机1使机针8上下运动,并使机针8与旋梭协同作用,从而在布料上形成针迹。
顶端部12在下端部支承有压杆18。压杆18位于针杆7的后方。压杆18沿上下方向延伸。压杆18在下端部支承有压脚17。压脚17与送布齿34(参照图2)相对。压脚驱动机构设在机臂部5的内部。压杆18在压脚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上下运动。
参照图2说明送布机构50。送布机构50具有送布台33、上下输送机构35、送布齿34和水平输送机构25。送布台33与针板15大致平行,且配置在针板15的下方。送布齿34固定在送布台33的上表面的中心附近。送布齿34与送布齿孔21的位置相对应。送布齿34沿前后方向延伸。送布齿34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小于送布齿孔21的长度。送布齿34在上部具有凹凸。在送布齿34的凹凸与压脚17(参照图1)之间夹持布料。
上下输送机构35具有上下输送轴37、偏心部38和连杆构件39。上下输送轴3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机座部3(参照图1)支承,该上下输送轴37与上轴平行,且沿左右方向延伸。上下输送轴37的右端部与下轴带轮36相连结。上下输送轴37在缝纫机马达13(参照图3)的驱动下旋转。因此,上下输送轴37与上轴同步地旋转。偏心部38设在上下输送轴37的左端。偏心部38相对于上下输送轴37的轴心偏心。连杆构件3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送布台33的后端相连接。连杆构件39以偏心部38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该偏心部38。偏心部38利用上下输送轴37的旋转并借助连杆构件39使送布台33上下运动。在针杆7(参照图1)和机针8(参照图1)上下往复一次的期间内,送布齿34和送布台33上下往复一次。机针8的上下运动与送布齿34的上下运动机械同步。
水平输送机构25具有送布马达23、连杆机构部40、水平输送轴28、连杆构件31等。送布马达23配置在机座部3的内部且是配置在送布台33的右方。送布马达23是脉冲马达,能够使驱动轴24在规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连杆机构部40具有驱动轴24、第一臂部26、第二臂部27、中间作用臂29和连结轴32。第一臂部26的一端安装在送布马达23的驱动轴24的顶端。驱动轴24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臂部26与驱动轴24正交。第一臂部26的另一端以第一臂部26能够转动的方式借助连结轴32与第二臂部27的一端相连结。第二臂部27的另一端以第二臂部27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中间作用臂29的后端相连结。中间作用臂29的前端固定在水平输送轴28的右端侧。
水平输送轴28在机座部3内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配置在送布马达23的左上方位置。水平输送轴28沿左右方向延伸。机座部3支承水平输送轴28。在驱动轴24往复转动时,连结轴32借助第一臂部26沿前后方向移动。中间作用臂29以水平输送轴28为中心沿上下方向摆动。水平输送轴28伴随着中间作用臂29摆动,在规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连杆构件31与水平输送轴28正交,且连杆构件31的下端固定在水平输送轴28的左端部。连杆构件31的上端以连杆机构31能够转动的方式与送布台33的前端相连结。在水平输送轴28在规定角度范围内转动时,送布台33借助连杆构件31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
在送布台33上升后,送布齿34的凹凸从送布齿孔21突出到针板15的上方,在送布齿34的凹凸与压脚17之间夹持布料。在送布齿34的凹凸位于针板15上方的期间,机针8不会刺入布料。在执行缝制的过程中,缝纫机1监视缝纫机马达13的驱动轴的旋转角相位和送布马达23的驱动轴24的旋转角相位。缝纫机1使缝纫机马达13与送布马达23同步。缝纫机1在送布齿34的凹凸位于针板15上方的期间驱动送布马达23。因此,布料在没有被机针8刺入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移动。在送布台33下降后,送布齿34的凹凸位于针板15的下方。在送布齿34的凹凸位于针板15的下方时,即使送布齿34沿前后方向移动,布料也不会移动。在送布齿34的凹凸位于针板15下方的期间内,机针8刺入布料并形成针迹。如上所述,缝纫机1通过送布机构50相对于机针8在缝纫机马达13的驱动下的上下运动沿水平方向输送布料,从而对布料进行缝制。缝纫机1利用不同的马达执行对送布机构50的水平方向上的驱动和对机针8的驱动。
控制装置30控制对缝纫机马达13和送布机构50的驱动。缝纫机1能够对送布马达23的驱动轴24的相对于缝纫机马达13的驱动轴的旋转角相位进行调整。缝纫机1能够将送布齿34的凹凸位于针板15上方的期间内的送布齿34的移动方向变更为前方或后方。缝纫机1能够通过变更送布马达23的驱动轴24的开始转动和停止转动的时刻,来变更送布台33和送布齿34的移动轨迹。缝纫机1能够调整送布马达23的驱动轴24的转动范围。因此,缝纫机1能够调整送布台33和送布齿34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量。因此,缝纫机1能够调整在机针8沿上下方向往复一次的期间内沿前后方向输送布料的送布量。
参照图3说明缝纫机1的电气结构。控制装置30具有CPU44、ROM45、RAM46、存储装置49和I/O接口(下面称作I/O)48。CPU44负责对缝纫机1的控制。CPU44与ROM45、RAM46、存储装置49以及I/O48相连接。ROM45存储有用于执行第一设定处理(参照图4)等各种处理的各种程序等。RAM46临时存储执行各种程序时需要的各种信息等。存储装置49是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各种信息等。
I/O48与踏板22和操作部10相连接。CPU44获取踏板22的操作方向和操作量。CPU44从操作部10和踏板22获取操作者输入的指示。I/O48与驱动电路52~55相连接。驱动电路52驱动显示部11。CPU44控制驱动电路52,在显示部11显示指定值输入画面(参照图5)、试缝纫指示画面(参照图6)、实际缝制长度输入画面(参照图7)等。驱动电路55驱动触控面板16。CPU44控制驱动电路55而获取操作者通过触控面板16的操作指示。
驱动电路53根据来自CPU44的转矩指令信号来驱动缝纫机马达13。缝纫机1具有编码器57。编码器57用于检测缝纫机马达13的驱动轴的旋转角相位和旋转速度。编码器57借助I/O48向CPU44输出缝纫机马达13的驱动轴的旋转角相位和旋转速度的检测结果。
驱动电路54根据来自CPU44的送布驱动信号来驱动送布马达23。CPU44控制送布马达23的驱动轴24(参照图2)的旋转,从而驱动送布齿34(参照图2)。送布马达23的送布驱动信号是脉冲信号。缝纫机1具有编码器58。编码器58用于检测送布马达23的驱动轴24的旋转角相位和旋转速度。编码器58借助I/O48向CPU44输出送布马达23的驱动轴24的旋转角相位和旋转速度的检测结果。
参照图4~图8说明第一设定处理。CPU44在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时执行第一设定处理。缝制间距是在布料上形成的针迹中的与一针相对应的针迹的长度,是指在机针8沿上下方向往复一次的期间内布料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送布量。CPU44在通过触控面板16检测到执行第一设定处理的指示时,从ROM45读出并执行第一设定处理的程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即:操作者使用缝纫机1按照用9针缝制25.4mm的缝制间距对布料100(参照图8)进行缝制。CPU44在显示部11显示指定值输入画面(参照图5)(S1)。
如图5所示,指定值输入画面具有特定长度显示部121、特定落针数显示部122、加号键123、减号键124、OK键125等。特定长度显示部121显示特定长度。特定长度是操作者可任意设定的针迹长度。特定落针数显示部122显示特定落针数。特定落针数是操作者可任意设定的落针数,是缝制特定长度所对应的落针数(即每单位长度所对应的落针数)。当操作者利用面板操作选择特定长度显示部121时,特定长度成为可设定的状态。当操作者通过面板操作选择特定落针数显示部122时,特定落针数成为可设定的状态。下面的说明中将特定长度和特定落针数统称为指定值。
对加号键123进行面板操作,能使指定值增加。对减号键124进行面板操作,能使指定值减少。对OK键125进行面板操作,能确定指定值。操作者通过面板操作选择特定长度显示部121并对加号键123或减号键124进行面板操作,从而在特定长度显示部121显示25.4mm。操作者通过面板操作选择特定落针数显示部122并对加号键123或减号键124进行面板操作,从而在特定落针数显示部122显示9针。操作者通过面板操作选择OK键125,确定指定值。
如图4所示,CPU44对是否已获取到指定值进行判断(S2)。在操作者通过面板操作在指定值输入画面中选择了OK键125时,CPU44检测到指定值已被确定并获取指定值。CPU44将获取到的指定值存储至RAM46。CPU44在判断为未获取到指定值时(S2:否),使处理返回至S2,进行待机。CPU44在判断为已获取到指定值时(S2:是),根据获取到的指定值计算并设定临时缝制间距(参照图8)(S3)。CPU44通过特定长度除以特定落针数来计算临时缝制间距。临时缝制间距是特定长度内的与一针相对应的针迹的长度。因此,临时缝制间距为25.4/9=2.82(mm/针)。CPU44将计算出来的临时缝制间距存储至RAM46。CPU44在显示部11显示试缝纫指示画面(参照图6)(S4)。
如图6所示,试缝纫指示画面具有试缝纫告知部131、OK键132等。试缝纫告知部131显示告知操作者进行规定落针数(参照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针)以上的试缝纫的消息。试缝纫告知部131例如显示“请进行10针以上的缝制。”这样的消息。在计算后述实际缝制间距A(参照图8)时要用到规定落针数。通过对OK键132进行面板操作,OK键132接收试缝纫已结束的输入指示。操作者按照试缝纫告知部131显示的消息对布料100进行试缝纫。操作者踩入踏板22。CPU44根据操作者踩入踏板22的操作,并按照在S3的处理中设定好的临时缝制间距来驱动缝纫机马达13和送布马达23,执行对布料100的试缝纫。在规定落针数以上的试缝纫结束时,操作者停止踩入踏板22的操作,选择OK键132。CPU44根据操作者停止踩入踏板22的操作,停止驱动缝纫机马达13和送布马达23。
如图4所示,CPU44对试缝纫是否已结束进行判断(S5)。CPU44根据是否已接收到针对OK键132的面板操作,来判断试缝纫是否已结束。CPU44在判断为未接收到针对OK键132的面板操作时(S5:否),使处理返回至S5,进行待机。CPU44在判断为已接收到针对OK键132的面板操作时(S5:是),在显示部11显示实际缝制长度输入画面(参照图7)(S6)。
如图7所示,实际缝制长度输入画面具有规定落针数告知部141、实际缝制长度显示部142、加号键143、减号键144和OK键145等。规定落针数告知部141显示告知操作者输入与规定落针数相对应的实际缝制长度的消息。规定落针数告知部141例如显示“请输入与10针相对应的实际缝制长度。”这样的消息。实际缝制长度是指按照在S3的处理中设定好的临时缝制间距,实际形成在布料100上的针迹的与规定落针数相对应的长度。
实际缝制长度显示部142显示实际缝制长度。对加号键143进行面板操作,能使实际缝制长度显示部142显示的值增加。对减号键144进行面板操作,能使实际缝制长度显示部142显示的值减少。对OK键145进行面板操作,能确定实际缝制长度。操作者用量尺等测量工具来测量实际缝制长度(与规定落针数相对应的长度)。在图8中,实际缝制长度为21mm,因此,操作者通过对加号键143或减号键144进行面板操作,将实际缝制长度显示部142显示的数值设定为21mm。操作者通过面板操作选择OK键145,确定实际缝制长度。
如图4所示,CPU44对是否已获取到实际缝制长度进行判断(S7)。在操作者通过面板操作在实际缝制长度输入画面上选择了OK键145时,CPU44获取被确定下来的实际缝制长度。CPU44将获取到的实际缝制长度存储至RAM46。CPU44在判断为未获取到实际缝制长度时(S7:否),使处理返回至S7,进行待机。
CPU44在判断为已获取到实际缝制长度时(S7:是),根据获取到的实际缝制长度和规定落针数计算实际缝制间距A(S8)。CPU44通过实际缝制长度除以规定落针数来计算实际缝制间距A。实际缝制间距A为21/10=2.1(mm/针)。实际缝制间距A是按照在S3的处理中设定好的临时缝制间距,实际形成在布料100上的针迹的缝制间距。CPU44通过计算实际缝制间距来获取实际缝制间距。
如上所述,临时缝制间距为2.82mm/针,而实际缝制间距A为2.1mm/针。因此,临时缝制间距与实际缝制间距A不同。其原因在于布料的材质、厚度、伸缩性不同以及调整送布机构50时产生偏差等。例如,在按照临时缝制间距(2.82mm/针)对不同于布料100的布料进行缝制时,由于该布料的厚度、伸缩性等与布料100的厚度、伸缩性等不同,因此,有时实际缝制间距A不是2.1mm/针。
CPU44计算缝制间距比(S9)。缝制间距比是在S3的处理中设定好的临时缝制间距与在S8的处理中计算出来的实际缝制间距A之比。CPU44通过临时缝制间距除以实际缝制间距A来计算缝制间距比。缝制间距比为2.82/2.1=1.34。CPU44根据在S3的处理中设定好的临时缝制间距和在S9的处理中计算出来的缝制间距比来计算校正缝制间距(S10)。CPU44通过临时缝制间距乘以缝制间距比来计算校正缝制间距。校正缝制间距为2.82×1.34=3.79(mm/针)。CPU44将在S3的处理中设定好的临时缝制间距变更为在S10的处理中计算出来的校正缝制间距并将其存储至RAM46(S11),结束第一设定处理。如图8所示,特定实际缝制长度为25.4mm。特定实际缝制长度是按照校正缝制间距实际形成的针迹的与特定落针数(9针)相对应的长度。特定实际缝制间距B是按照校正缝制间距实际形成的针迹的缝制间距。特定实际缝制间距B为2.82mm/针,与在S3的处理中设定好的临时缝制间距相等。
如上面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的CPU44基于通过试缝纫实际形成的针迹获取实际缝制间距A,其中,试缝纫是以临时缝制间距进行了规定落针数的缝制。CPU44根据实际缝制间距A和临时缝制间距来计算缝制间距比。CPU44根据缝制间距比和临时缝制间距来计算校正缝制间距。操作者在正式使用缝纫机1之前进行试缝纫,并调整缝制间距。缝纫机1能够通过执行一次试缝纫来计算出校正缝制间距。缝纫机1能够通过按照校正缝制间距进行缝制,来按照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进行缝制。因此,缝纫机1无需反复执行多次试缝纫,因此,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
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的CPU44获取实际缝制长度。CPU44根据实际缝制长度和规定落针数计算实际缝制间距A。CPU44根据实际缝制间距A计算校正缝制间距。CPU44能够通过执行至少规定落针数的试缝纫来获取实际缝制长度。因此,缝纫机1无需反复执行多次试缝纫,也无需执行规定落针数以上的试缝纫,因此,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
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能够利用触控面板16输入实际缝制长度。缝纫机1的CPU44获取利用触控面板16输入的实际缝制长度。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面板操作将用测量工具测得的实际缝制长度输入缝纫机1。缝纫机1能够通过获取操作者测得的实际缝制长度,根据更准确的实际缝制长度来计算校正缝制间距。
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在试缝纫时按照特定落针数缝制特定长度时,能够利用触控面板16输入特定长度和特定落针数。缝纫机1的CPU44根据利用触控面板16输入的特定长度和特定落针数来计算并设定临时缝制间距。无需操作者手动计算临时缝制间距,因此,缝纫机1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
本实施方式的CPU44将在S3的处理中设定好的临时缝制间距变更为在S10的处理中计算出来的校正缝制间距。无需操作者手动输入校正缝制间距,因此,缝纫机1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
驱动缝纫机马达13和送布机构50时的CPU44是本发明的缝制部的一例。执行图4中的S3的处理时的CPU44是本发明的设定部的一例。执行S7、S8的处理时的CPU44是本发明的第一获取部的一例。执行S9的处理时的CPU44是本发明的第一计算部的一例。执行S10的处理时的CPU44是本发明的第二计算部的一例。执行S7的处理时的CPU44是本发明的第二获取部的一例。执行S8的处理时的CPU44是本发明的第三计算部的一例。在S6的处理之后输入实际缝制长度时的触控面板16是本发明的第一输入部的一例。在S1的处理之后输入指定值时的触控面板16是本发明的第三输入部的一例。执行S11的处理时的CPU44是本发明的变更部的一例。S3的处理是本发明的设定工序的一例。S7、S8的处理是本发明的第一获取工序的一例。S9的处理是本发明的第一计算工序的一例。S10的处理是本发明的第二计算工序的一例。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上述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具有供操作者输入实际缝制长度的触控面板16,但也可以是,具有能够测量实际缝制长度的结构。缝纫机1的第一变形例利用线性传感器60来测量实际缝制长度。如图9所示,缝纫机1的第一变形例的电气结构除了具有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气结构(参照图3)之外,还具有线性传感器60。线性传感器60与I/O48相连接。CPU44获取线性传感器60的检测结果。线性传感器60配置在能够对载置在机座部3上的布料100进行识别的位置。CPU44执行第二设定处理(参照图10)来代替执行第一设定处理(参照图4)。
参照图10说明第二设定处理。在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时执行第二设定处理。CPU44在通过触控面板16检测到执行第二设定处理的指示时,从ROM45读出并执行第二设定处理的程序。S21~S23的处理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设定处理中的S1~S3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CPU44在S23的处理中计算出临时缝制间距时,在显示部11显示试缝纫指示画面(S24)。试缝纫指示画面告知操作者进行规定落针数的试缝纫。操作者为了对布料100进行试缝纫,踩入踏板22。CPU44根据操作者对踏板22的操作,按照在S23的处理中设定好的临时缝制间距驱动缝纫机马达13和送布马达23,执行对布料100的试缝纫。CPU44根据编码器57输出的缝纫机马达13的驱动轴的旋转角相位的检测结果来计算落针数。在计算出来的落针数达到了规定落针数时,CPU44停止驱动缝纫机马达13和送布马达23。由于规定落针数的试缝纫已结束,因此,操作者通过针对触控面板16的面板操作来输入试缝纫已结束的信息。
CPU44对试缝纫是否已结束进行判断(S25)。CPU44在未接收到试缝纫已结束的面板操作时(S25:否),反复执行S25的判断工序。CPU44在接收到试缝纫已结束的面板操作时(S25:是),根据线性传感器60的检测结果获取实际缝制长度(S26)。操作者在进行试缝纫之前,用贴签等在布料100的规定位置标记规定记号。线性传感器60先识别规定记号,在规定落针数的试缝纫结束时再次识别规定记号的位置。CPU44根据线性传感器60在进行试缝纫之前所识别到的位置和在进行试缝纫之后所识别到的位置来计算规定记号移动的距离。计算出来的距离相当于实际缝制长度。因此,CPU44能够利用线性传感器60来测量实际缝制长度。在完成S26的处理之后,S27~S30的处理与第一设定处理中的S8~S11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CPU44在完成S30的处理之后结束第二设定处理。
上面的缝纫机1的第一变形例利用线性传感器60自动测量实际缝制长度。CPU44获取线性传感器60所测得的实际缝制长度。CPU44根据获取到的实际缝制长度计算校正缝制间距。操作者无需测量实际缝制长度。因此,缝纫机1的第一变形例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测量实际缝制长度的机构不限于线性传感器60,也可以是能够自动测量实际缝制长度的装置、软件或它们的组合。也可以省略第二设定处理中的S25的处理。即,CPU44在规定落针数的试缝纫结束时不进行S25的处理,而是计算并获取实际缝制长度(S26)。由于无需操作者对OK键132的面板操作,因此,缝纫机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另外,线性传感器60是本发明的位置检测部的一例。执行图10中的S26的处理时的CPU44是本发明的测量处理部的一例。
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缝纫机1的第二变形例执行第三设定处理(参照图11)来代替执行第一设定处理(参照图4)。参照图11,说明第三设定处理。在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时利用第三设定处理。CPU44在通过触控面板16检测到执行第三设定处理的指示时,从ROM45读出并执行第三设定处理的程序。S41~S45的处理与第一设定处理中的S1~S5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试缝纫结束并存在对OK键132的选择时(S45:是),CPU44在显示部11显示实际缝制落针数输入画面(参照图12)(S46)。
实际缝制落针数输入画面是供操作者通过面板操作输入实际缝制落针数的画面。如图12所示,实际缝制落针数输入画面具有规定长度告知部151、实际缝制落针数显示部152、加号键153、减号键154、OK键155等。规定长度告知部151显示告知操作者输入规定长度(例如1英寸)所对应的实际缝制落针数的消息。例如规定长度告知部151显示为“请输入1英寸所对应的实际缝制落针数。”。实际缝制落针数是按照在S43的处理中设定好的临时缝制间距实际形成在布料100上的针迹的规定长度所对应的落针数。实际缝制落针数显示部152显示实际缝制落针数。对加号键153进行面板操作,能使实际缝制落针数显示部152显示的值增加。对减号键154进行面板操作,能使实际缝制落针数显示部152显示的值减少。对OK键155进行面板操作,能确定实际缝制落针数。操作者用量尺等测量工具来测量实际缝制落针数(规定长度所对应的落针数)。例如在1英寸所对应的实际缝制落针数为12针时,操作者通过对加号键153或减号键154进行面板操作,使实际缝制落针数显示部152显示12针。操作者通过面板操作选择OK键155,确定实际缝制落针数。
CPU44对是否已获取到实际缝制落针数进行判断(S47)。在操作者通过面板操作在实际缝制落针数输入画面上选择了OK键155时,CPU44检测到已确定实际缝制落针数,并获取实际缝制落针数。CPU44将获取到的实际缝制落针数存储至RAM46。CPU44在判断为未获取到实际缝制落针数时(S47:否),返回至S47的处理,进行待机。CPU44在判断为已获取到实际缝制落针数时(S47:是),根据获取到的实际缝制落针数和规定长度来计算实际缝制间距A(S48)。CPU44通过规定长度除以实际缝制落针数来计算实际缝制间距A。在完成S48的处理之后,S49~S51的处理与第一设定处理中的S9~S11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CPU44在完成S51的处理之后结束第三设定处理。
上面的缝纫机1的第二变形例能够通过执行至少规定长度的试缝纫来获取实际缝制落针数。缝纫机1的CPU44能够根据获取到的实际缝制落针数来计算校正缝制间距。缝纫机1无需反复执行多次试缝纫,也无需执行规定长度以上的试缝纫。因此,缝纫机1的第二变形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
操作者能够在进行至少规定长度的试缝纫时,通过面板操作来输入规定长度所对应的实际缝制落针数。在缝纫机1的第二变形例中,能够获取操作者输入的实际缝制落针数,并能够根据实际缝制落针数更准确地计算出校正缝制间距。另外,执行图11中的S47的处理时的CPU44是本发明的第三获取部的一例。执行S48的处理时的CPU44是本发明的第四计算部的一例。在S46的处理之后输入实际缝制落针数时的触控面板16是本发明的第二输入部的一例。
也可以省略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设定处理(参照图4)中的S11的处理。也可以是,由操作者通过面板操作来输入并设定在S10的处理中计算出来的校正缝制间距。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设定处理中的S3的处理中,CPU44根据利用触控面板16输入的特定长度和特定落针数来计算并设定临时缝制间距,但也可以是,例如由操作者来计算临时缝制间距,输入并设定计算出来的临时缝制间距。
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而言,通过针对触控面板16的面板操作来进行对显示部11所显示的各种键的选择等各种指示的输入,但是,各种指示的输入不限定于面板操作。也可以是,缝纫机1在操作部10具有物理按键,通过按下按键来进行对显示部11所显示的各种键的选择等各种指示的输入。也可以是,缝纫机1通过用语音识别装置或语音识别软件识别操作者的语音,来输入各种指示。
上述实施方式的实际缝制间距A是按照在S3的处理中设定好的临时缝制间距通过试缝纫实际形成在布料100上的针迹的缝制间距。试缝纫的规定落针数不限于10针,既可以少于10针也可以多于10针。与规定落针数较少时相比,在规定落针数较多时,能够减小因各缝制间距的偏差所产生的误差。与规定落针数较多时相比,在规定落针数较少时,能够缩短执行规定落针数的试缝纫的时间。
就上述实施方式的实际缝制长度输入画面(参照图7)而言,操作者测量实际缝制长度所对应的规定落针数不限于10针,例如既可以是1针,也可以是2针以上。
就上述实施方式的指定值输入画面(参照图5)而言,由操作者输入特定长度和特定落针数。也可以是,缝纫机1将特定长度和特定落针数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存储至存储装置49,也可以是,缝纫机1事先对上次使用过的特定长度和特定落针数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缝纫机1能够将多种特定长度和特定落针数存储至ROM45,并从其中进行选择。也可以是,能够将要在第一设定处理(参照图4)中的S10的处理中计算的校正缝制间距设定为上次使用过并被存储在存储装置49中的校正缝制间距。由于无需操作者输入特定长度和特定落针数,因此,缝纫机1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定操作者所期望的缝制间距。
也可以省略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设定处理中的S1~S4的处理。也可以是,由操作者来计算临时缝制间距,并利用触控面板16等输入临时缝制间距。
上述实施方式的指定值输入画面(参照图5)和实际缝制长度输入画面(参照图7)用毫米(mm)来表示长度的单位,但也可以是,变更为例如英寸等其他单位来表示长度的单位。也可以是,缝纫机1具有这样的按钮:在操作者不小心通过面板操作选择了OK键125、132、145、155(参照图5~图7、图12)时,能够通过按下该按钮来使画面返回到刚才显示的画面。按钮既可以是通过面板操作来选择的键,也可以是设于操作部10的能够被按下去的物理按键。
Claims (10)
1.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1)具有:
缝纫机马达(13),其能够使机针(8)上下运动;以及
送布机构(50),其用于沿水平方向输送布料,
该缝纫机通过上述送布机构相对于机针在上述缝纫机马达的驱动下的上下运动沿规定方向输送布料,从而对布料进行缝制,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
设定部(44),其设定临时缝制间距作为形成在上述布料上的针迹中的与一针相对应的针迹的长度即缝制间距;
缝制部,其按照上述设定部所设定的上述临时缝制间距来驱动上述缝纫机马达和上述送布机构,对上述布料进行缝制;
第一获取部,其根据由上述缝制部实际形成在上述布料上的针迹,来获取实际的上述缝制间距即实际缝制间距;
第一计算部,其计算上述临时缝制间距与由上述第一获取部获取到的上述实际缝制间距之比即缝制间距比;以及
第二计算部,其根据上述临时缝制间距和由上述第一计算部计算出来的上述缝制间距比来计算校正缝制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获取部具有:
第二获取部,其获取由上述缝制部实际形成在上述布料上的针迹中的与规定落针数相对应的长度即实际缝制长度;以及
第三计算部,其根据上述规定落针数和由上述第二获取部获取到的上述实际缝制长度来计算上述实际缝制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具有第一输入部(16),该第一输入部供操作者输入上述实际缝制长度,
上述第二获取部获取利用上述第一输入部输入的上述实际缝制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具有:
位置检测部,其能够检测上述布料的规定位置;以及
测量处理部,其能够根据上述位置检测部在上述缝制部对上述布料进行缝制之前检测到的上述布料的规定位置和在上述缝制部对上述布料进行缝制之后检测到的上述布料的规定位置,来测量上述实际缝制长度,
上述第三计算部根据上述规定落针数和由上述测量处理部测得的上述实际缝制长度来计算上述实际缝制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获取部具有:
第三获取部,其获取由上述缝制部实际形成在上述布料上的针迹中的规定长度的针迹所对应的落针数,即实际缝制落针数;以及
第四计算部,其根据上述规定长度和由上述第三获取部获取到的上述实际缝制落针数来计算上述实际缝制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具有第二输入部,该第二输入部供操作者输入上述实际缝制落针数,
上述第三获取部获取利用上述第二输入部输入的上述实际缝制落针数。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具有第三输入部,在用特定落针数缝制特定长度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该第三输入部输入上述特定长度和上述特定落针数,
上述设定部根据利用上述第三输入部输入的上述特定长度和上述特定落针数来设定上述临时缝制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具有变更部,该变更部将由上述设定部设定的上述临时缝制间距变更为由上述第二计算部计算出来的上述校正缝制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具有变更部,该变更部将由上述设定部设定的上述临时缝制间距变更为由上述第二计算部计算出来的上述校正缝制间距。
10.一种缝纫机的控制方法,该缝纫机通过送布机构相对于机针在缝纫机马达的驱动下的上下运动沿水平方向输送布料,从而对上述布料进行缝制,
该缝纫机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工序,在该工序中,设定临时缝制间距作为形成在上述布料上的针迹中的与一针相对应的针迹的长度即缝制间距;
第一获取工序,在该工序中,根据按照在上述设定工序中设定好的上述临时缝制间距来驱动上述缝纫机马达和上述送布机构从而在上述布料上实际形成的针迹,来获取实际的上述缝制间距即实际缝制间距;
第一计算工序,在该工序中,计算在上述设定工序中设定好的上述临时缝制间距与在上述第一获取工序中获取到的上述实际缝制间距之比即缝制间距比;以及
第二计算工序,在该工序中,根据在上述设定工序中设定好的上述临时缝制间距和在上述第一计算工序中计算出来的上述缝制间距比来计算校正缝制间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27589 | 2015-02-16 | ||
JP2015027589A JP2016150035A (ja) | 2015-02-16 | 2015-02-16 | ミシンとミシンの制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87343A CN105887343A (zh) | 2016-08-24 |
CN105887343B true CN105887343B (zh) | 2018-09-28 |
Family
ID=5669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88034.XA Active CN105887343B (zh) | 2015-02-16 | 2016-02-16 |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6150035A (zh) |
CN (1) | CN10588734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98898B (zh) * | 2017-06-07 | 2022-02-18 | Juki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JP2019005500A (ja) * | 2017-06-28 | 2019-01-1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縫製システム |
CN109778447B (zh) * | 2018-12-26 | 2021-03-30 |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缝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JP2021171292A (ja) * | 2020-04-24 | 2021-11-01 |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 縫製データ調整装置およびミシン |
JP2022073644A (ja) * | 2020-11-02 | 2022-05-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加工方法及び加工装置 |
CN114232223A (zh) * | 2021-12-09 | 2022-03-25 | 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圆领衣服缝制数据设置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9575A (zh) * | 1999-05-04 | 2002-05-15 | 杜尔科普-阿德乐股份有限公司 | 结合额外宽度连接一个第一和第二工件的缝纫机的操作方法 |
CN102115957A (zh) * | 2010-01-04 | 2011-07-06 | 重机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CN102418243A (zh) * | 2010-09-28 | 2012-04-18 | Juki株式会社 | 缝纫机的作业分析装置及方法 |
CN102733098A (zh) * | 2011-03-30 | 2012-10-1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CN103993436A (zh) * | 2013-02-19 | 2014-08-2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1120436A1 (de) * | 2010-12-08 | 2012-06-14 | Sunstar Co, Ltd | Näh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ihres Betriebs |
-
2015
- 2015-02-16 JP JP2015027589A patent/JP2016150035A/ja active Pending
-
2016
- 2016-02-16 CN CN201610088034.XA patent/CN10588734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9575A (zh) * | 1999-05-04 | 2002-05-15 | 杜尔科普-阿德乐股份有限公司 | 结合额外宽度连接一个第一和第二工件的缝纫机的操作方法 |
CN102115957A (zh) * | 2010-01-04 | 2011-07-06 | 重机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CN102418243A (zh) * | 2010-09-28 | 2012-04-18 | Juki株式会社 | 缝纫机的作业分析装置及方法 |
CN102733098A (zh) * | 2011-03-30 | 2012-10-1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CN103993436A (zh) * | 2013-02-19 | 2014-08-2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87343A (zh) | 2016-08-24 |
JP2016150035A (ja) | 2016-08-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87343B (zh) |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4846563B (zh) | 缝纫机 | |
CN106988027A (zh) | 缝纫边界自动缝纫系统以及缝纫方法 | |
US8893633B2 (en) | Sewing machin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sewing machine control program | |
CN105463716B (zh) |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6995986A (zh) | 缝纫机 | |
US4343249A (en) | Stitch-length correcting sewing machine and stitch-length measuring presser foot assembly used therein | |
TWI443241B (zh) | Automatic sewing of sewing machines | |
JP2008272045A (ja) | ミシン | |
CN101338490B (zh) | 缝纫机 | |
CN107881658A (zh) |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3993436B (zh) | 缝纫机、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4514096B (zh) |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
US8423170B2 (en) | Sewing machin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for sewing buttonhole | |
CN102115957B (zh) | 缝纫机 | |
JP2012205840A (ja) | ミシン及びミシンの制御方法 | |
CN102560907B (zh) | 缝纫机 | |
CN106480609B (zh) |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
CN110093723A (zh) | 缝纫机 | |
CN104846560B (zh) | 缝纫机 | |
CN106400320A (zh) | 孔锁边缝纫机 | |
CN107881657A (zh) |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6192223B (zh) |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9576910A (zh) |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3628259B (zh) | 缝纫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