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3716B -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63716B CN105463716B CN201510586905.6A CN201510586905A CN105463716B CN 105463716 B CN105463716 B CN 105463716B CN 201510586905 A CN201510586905 A CN 201510586905A CN 105463716 B CN105463716 B CN 1054637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cloth
- presser feet
- motor
- sewing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该缝纫机能够根据布厚来控制缝制时的最高转速,从而能够防止机针折断。在输入了使压布装置的压脚下降的指示时,CPU驱动压布用马达而使压脚下降。CPU开始测量压布用马达的转速。在压脚接触到布料时,压布用马达的转速发生变化。CPU通过检测转速发生了变化的时间并参照布厚推测表来推测布厚。在布厚为10mm以上时,将缝纫机的最高转速设定为低于通常情况下使用的值来驱动缝纫机。因此,缝纫机能够防止机针在送布的过程中刺入布料,因此能够防止机针折断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打结机包括压布装置。压布装置利用马达的动力使压脚上升下降。压脚从上方按压作为缝制对象物的布料。日本特许公开2010年8849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能根据布厚来自动调节压布构件(压脚)的按压力的缝纫机。在压布构件下降时,该缝纫机将目标下降位置的指令信号发送至马达,并对由检测部检测到的压布构件的位置进行反馈,并且利用常规电流控制马达的驱动。存储部存储压布构件的切换位置。切换位置是指将对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电流从常规电流切换至小于常规电流的电流时的位置。在下降的压布构件到达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切换位置时,对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电流从常规电流切换至小于常规电流的电流,从而降低压布构件的按压力。
无论布厚为多少,打结机都是根据操作面板上的设定来控制缝制转速的。缝制转速是指每单位时间内的落针次数。打结机在缝制时的缝制转速具有规定的最高转速。尽管上述内容所述的缝纫机能够根据布厚来调节压布构件的按压力,但是,当在布厚大于普通布厚的条件下以最高转速工作时,存在机针在送布结束之前就刺入布料而导致机针折断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该缝纫机能够根据布厚来控制缝制时的最高转速,从而能够防止机针折断。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包括:压脚,其用于从上方按压布料;及马达,其用于使上述压脚上下移动,该缝纫机在上述马达使上述压脚向下方移动并使上述压脚按压布料的状态下使机针上下移动,从而缝制布料,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包括:检测部,其用于检测在上述压脚上下移动时,上述压脚接触到上述布料或离开上述布料时发生的上述马达的速度变化;推测部,其用于根据上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上述马达的速度变化的时期,来推测上述布料的布厚;及控制部,其用于根据上述推测部所推测出的上述布厚来控制缝制时的最高转速,在上述布厚为规定布厚以上时,上述控制部将缝制时的最高转速设定为低于规定值的值。在压脚向下方移动并接触到布料时或向上方移动并离开布料时,施加于马达的负载会有所变化。缝纫机能够通过读取该负载的变化来推测布厚,并根据所推测出的布厚以适当的最高转速缝制布料。因此,缝纫机能够防止机针在送布结束之前刺入布料,从而能够防止机针折断。
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包括:机座部;支柱部,其自上述机座部向上方延伸;机臂部,其自上述支柱部的上端部以与上述机座部平行的方式延伸;压臂,其配置在上述机座部与上述机臂部之间,具有基端部和顶端部,上述基端部在上述支柱部所处的那一侧支承于上述机座部,上述顶端部相对于上述基端部位于与上述支柱部所处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安装部,其设于上述压臂的上述顶端部,能够以上述压脚能够上下移动的状态安装上述压脚;杆,其具有端部和突出部,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方式与上述压臂相连接,上述端部能与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上述压脚相卡合,上述突出部在与上述端部所处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向上方突出;弹簧,其朝向使上述端部向下方移动的方向对上述杆施力;及按压构件,其设置为能够在上述马达的动力的作用下在上述突出部的上方上下移动,上述按压构件能够通过从位于上述突出部上方且未接触上述突出部的状态起自上方抵接于上述突出部,并向下方按压上述突出部,从而使上述杆朝向使上述端部克服上述弹簧的作用力向上方移动的方向摆动,上述检测部包括第一检测部,该第一检测部用于检测在利用上述马达的动力使上述按压构件从上述按压构件向下方按压了上述突出部的状态向上方移动时,上述按压构件离开上述突出部时发生的上述马达的上述速度变化。当在使按压板向上方移动时按压板离开突出部时,弹簧施加于按压板的作用力消失。由于弹簧的作用力消失,因此马达发生速度变化。缝纫机能够通过检测该速度变化来推测布厚。
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包括:机座部;支柱部,其自上述机座部向上方延伸;机臂部,其自上述支柱部的上端部以与上述机座部平行的方式延伸;压臂,其配置在上述机座部与上述机臂部之间,具有基端部和顶端部,上述基端部在上述支柱部所处的那一侧支承于上述机座部,上述顶端部相对于上述基端部位于与上述支柱部所处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安装部,其设于上述压臂的上述顶端部,能够以上述压脚能够上下移动的状态安装上述压脚;杆,其具有端部和突出部,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方式与上述压臂相连接,上述端部能与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上述压脚相卡合,上述突出部在与上述端部所处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向上方突出;弹簧,其朝向使上述端部向下方移动的方向对上述杆施力;及按压构件,其设置为能够在上述马达的动力的作用下在上述突出部的上方上下移动,上述按压构件能够通过从位于上述突出部上方且未接触上述突出部的状态起自上方抵接于上述突出部,并向下方按压上述突出部,从而使上述杆朝向使上述端部克服上述弹簧的作用力向上方移动的方向摆动,上述检测部包括第二检测部,该第二检测部用于检测在利用上述马达的动力使上述按压构件从上述按压构件位于上述突出部上方且未接触上述突出部的状态向下方移动时,上述按压构件从上方抵接于上述突出部时发生的上述马达的速度变化。当压脚在布料位于压脚下的状态下向上方移动时,在按压板抵接于突出部的时刻马达发生速度变化。缝纫机能够通过检测该速度变化来推测布厚。
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上述检测部包括第二检测部,该第二检测部用于检测在利用上述马达的动力使上述按压构件从上述按压构件位于上述突出部上方且未接触上述突出部的状态向下方移动时,上述按压构件从上方抵接于上述突出部时发生的上述马达的速度变化。当压脚在布料位于压脚下的状态下向上方移动时,在按压板抵接于突出部的时刻马达发生速度变化。缝纫机能够通过检测该速度变化来推测布厚。
技术方案5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上述检测部根据用于检测上述马达的位置信息的编码器的输出值,来检测上述马达的上述速度变化。由于利用编码器的输出值,因此,缝纫机能够准确地读取马达的速度变化。
技术方案6的缝纫机包括:压脚,其用于从上方按压布料;及马达,其用于使上述压脚上下移动,该缝纫机在上述马达使上述压脚向下方移动并使上述压脚按压布料的状态下使机针上下移动,从而缝制布料,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包括:检测部,其用于检测在上述压脚上下移动时,上述压脚接触到上述布料或离开上述布料时发生的驱动上述马达的电流的变化;推测部,其用于根据上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驱动上述马达的电流的变化,来推测上述布料的布厚;及控制部,其用于根据上述推测部所推测出的上述布厚来控制缝制时的最高转速,在上述布厚为规定布厚以上时,上述控制部将缝制时的最高转速设定为低于规定值的值。在压脚向下方移动并接触到布料时或向上方移动并离开布料时,施加于马达的负载会有所变化。缝纫机能够通过读取该负载的变化来推测布厚,并根据所推测出的布厚以适当的最高转速缝制布料。因此,缝纫机能够防止机针在送布结束之前刺入布料,从而能够防止机针折断。
在技术方案7的缝纫机的控制方法中,该缝纫机包括:压脚,其用于从上方按压布料;及马达,其用于使上述压脚上下移动,该缝纫机在上述马达使上述压脚向下方移动并使上述压脚按压布料的状态下使机针上下移动,从而缝制布料,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工序,在该检测工序中检测在上述压脚上下移动时,上述压脚接触到上述布料或离开上述布料时发生的上述马达的速度变化;推测工序,在该推测工序中,根据在上述检测工序中检测到的上述速度变化来推测上述布料的布厚;及控制工序,在该控制工序中,根据在上述推测工序中推测出的上述布厚来控制缝制时的最高转速,在上述布厚为规定布厚以上时,在上述控制工序中将缝制时的最高转速设定为低于规定值的值。在压脚向下方移动并接触到布料时或向上方移动并离开布料时,施加于马达的负载会有所变化。缝纫机能够通过读取该负载的变化来推测布厚,并根据所推测出的布厚以适当的最高转速缝制布料。因此,缝纫机能够防止机针在送布结束之前刺入布料,从而能够防止机针折断。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1的立体图。
图2是缝纫机1的右视图。
图3是压布装置10(省略了对抬压脚机构80的图示)的右视图。
图4是压布装置10的主视图。
图5是压布装置10(省略了对抬压脚机构80的图示)的俯视图。
图6是右压脚120的立体图。
图7是压布装置10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缝纫机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9是布厚推测表541的示意图。
图10是第一缝制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压脚12下降时的压布用马达94的转速的变化情况的曲线图。
图12是表示压脚12下降时的驱动压布用马达94的电流的变化情况的曲线图。
图13是第二缝制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压脚12上升时的压布用马达94的转速的变化情况的曲线图。
图15是表示压脚12上升时的驱动压布用马达94的电流的变化情况的曲线图。
图16是布厚推测表54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使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左右、前后、上下。
参照图1、图2,对缝纫机1的整体构造进行说明。缝纫机1为用于在布料上形成打结针迹的打结机,其包括基座部2、支柱部3、机臂部4和压布装置10。基座部2设置在工作台9上。基座部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在内部具有垂直梭8、送布台37等。基座部2在上表面具有针板29。针板29在前端部上表面具有容针孔。支柱部3自基座部2后侧向上方延伸,且在内部具有缝纫机马达91(参照图8)。机臂部4自支柱部3上端以与基座部2大致平行的方式向前方延伸,且在内部具有主轴。主轴能被缝纫机马达91驱动。机臂部4的前端部5与机臂部4的其他部位相比向下方突出。前端部5在内部以针杆6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支承该针杆6。针杆6自前端部5下端向下方延伸。机针7能够相对于针杆6的下端进行装卸,并能够与针杆6一起在主轴的驱动下在上下方向上动作。压布装置10设于基座部2上部,用于从上方按压作为缝制对象物的布料。
缝纫机1在基座部2的内侧具有切线机构。切线机构包括固定刀和可动刀。固定刀设于针板29下侧。可动刀能相对于固定刀移动。在缝制结束之后,切线机构利用连杆机构使可动刀移动,将面线和底线切断。
参照图1~图7,对压布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压布装置10包括送布板11、压臂13、安装部14、右杆310、左杆320、施力部15和抬压脚机构80。如图1~图3所示,送布板11固定在送布台37上表面。送布台37配置在基座部2内部。图1中省略了对送布板11的图示。送布台37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且送布台37在后端具有齿条连结部61(参照图5)。齿条连结部61呈以上下方向为轴线方向的有底筒状。轴部63的下端部插入到齿条连结部61中心的孔中。轴部63上端部与齿条轴60的前端部相连结。齿条轴6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其后部位于支柱部3内部且具有齿部。Y向进给用马达93(参照图8)设于支柱部3内部。齿条轴60的齿部与在Y向进给用马达93的输出轴上固定的小齿轮相啮合。当Y向进给用马达93工作时,齿条轴6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送布台37和送布板11伴随着齿条轴60的移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送布板11在前端部具有贯通孔。机针7在缝制时穿过贯通孔并到达针板29的容针孔。送布台37在齿条连结部61的下方与摆动机构相连结。位于基座部2内部的X向进给用马达92(参照图8)驱动摆动机构。摆动机构能够使送布台37和送布板11以轴部63为中心在左右方向上摆动。
如图3所示,压臂13包括基端部16、中间部17和倾斜部18。基端部16为在支柱部3前方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部位,其下端部固定于送布台37。中间部17在机臂部4的下方自基端部16上端大致水平地向前方延伸。倾斜部18自中间部17前端向斜前下方延伸。倾斜部18的前端一体地固定安装部14。基端部16在下端部背面侧具有左右呈一对的支承部35。支承部35呈以上下方向为轴线方向的有底筒状。如图5所示,送布台37的齿条连结部61位于一对支承部35之间。压臂13借助送布台37的轴部63与齿条轴60相连结,因此,压臂13能够与送布台37一起伴随着齿条轴60的移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压臂13还借助轴部63与摆动机构相连结,因此,压臂13能够以轴部63为中心在左右方向上摆动。
安装部14用于安装压脚12。压脚12包括右压脚120和左压脚130。如图6所示,右压脚120包括支承板部121、腿部122和按压部123。支承板部121主视时呈大致纵长的长方形形状,且在上部具有圆形的卡合孔124。卡合孔124的直径与右杆310的前端部421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等。腿部122比支承板部121窄,其自支承板部121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然后向前方弯折再向斜前下方延伸。按压部123自腿部122下端部向前方延伸。如图4、图5所示,左压脚130包括腿部132、按压部133以及具有卡合孔134的支承板部131,且左压脚130和右压脚120呈左右对称的形状。当按压部123和按压部133在左右方向上排列起来时,按压部123和按压部133俯视呈矩形框状。
如图3~图5所示,安装部14包括:安装构件20,其以与倾斜部18呈一体的方式固定在该倾斜部18的前端;及三块安装板250,它们固定于安装构件20。安装构件20在前表面侧具有左右呈一对的卡合部201(参照图3)。各卡合部201均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并在安装构件20的上端开放。操作者能够通过将支承板部121和支承板部131从上方插入卡合部201,将右压脚120和左压脚130安装于安装构件20。因此,右压脚120和左压脚130能够沿着卡合部201上下移动。
安装板250是为了防止卡合在卡合部201的压脚12向前方脱落的按压板。安装板250为主视呈纵长的长方形的板状构件,且在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一个螺钉22用的贯通孔。三块安装板250各自被两个螺钉22固定在右边的卡合部201的右侧、左右两边的卡合部201之间以及左边的卡合部201的左侧。左边的安装板250与位于中央的安装板250之间的间隙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左边的卡合部201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位于中央的安装板250与右边的安装板250之间的间隙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右边的卡合部201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
右杆310和左杆320均沿着压臂13的中间部17和倾斜部18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右杆310和左杆320呈左右对称的形状。支承轴301沿左右方向贯穿中间部17的前后方向中央部。支承轴301的右端部自中间部17向右方突出,支承轴301的左端部自中间部17向左方突出。支承轴301的右端部以右杆310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该右杆310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支承轴301的左端部以左杆320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该左杆320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
右杆310包括前部311和后部312。前部311为自支承轴301所支承的部分向前方延伸的部分。后部312为自支承轴301所支承的部分向后方延伸的部分。左杆320包括前部321和后部322。前部321为自支承轴301所支承的部分向前方延伸的部分。后部322为自支承轴301所支承的部分向后方延伸的部分。右杆310的前端部421卡合在右压脚120的卡合孔124中。左杆320的前端部422卡合在左压脚130的卡合孔134中。
右杆310的后端部316和左杆320的后端部326与一对施力部15相连结。各施力部15包括:引导轴34,其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及压缩螺旋弹簧32,其安装在引导轴34周围。后端部316和后端部326分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引导轴34的上端部相连结。引导轴34的下端部分别插入到基端部16的支承部35中。压缩螺旋弹簧32分别对右杆310的后端部316和左杆320的后端部326向上方施力。即,压缩螺旋弹簧32分别对右杆310和左杆320向使前端部421和前端部422朝下方移动的方向施力。
在后述按压板90未对右杆310和左杆320施力时,前端部421和前端部422在压缩螺旋弹簧32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位于最下方位置。前端部421和前端部422的最下方位置是指在将压脚12安装于安装部14时,按压部123和按压部133的下表面与送布板11上表面相接触的位置。右杆310的后部312和左杆320的后部322向斜前下方倾斜。
如图3、图5所示,右杆310在后部312具有右安装部313。在右安装部313能够安装右突出部315,右突出部315也能够从右安装部313上拆卸下来。右安装部313具有沿左右方向贯穿后部312的贯通孔。贯通孔为纵长的长孔。右突出部315为带有圆角的纵长的长方形板状构件,并具有螺纹孔。操作者从右安装部313的贯通孔的左侧(靠压臂13侧)将右突出部315的螺纹孔对准右安装部313的贯通孔。操作者从右侧拧紧紧固螺钉317,从而将右突出部315固定于右安装部313。左杆320在后部322具有左安装部323。左安装部323具有沿左右方向贯穿后部322的贯通孔。左突出部325具有与右突出部315相同的结构。操作者从左安装部323的贯通孔的右侧(靠压臂13侧)将左突出部325的螺纹孔对准左安装部323的贯通孔。操作者从左侧拧紧紧固螺钉327,从而将左突出部325固定于左安装部323。
如图7所示,抬压脚机构80包括压布用马达94、驱动齿轮82、凸轮齿轮83、驱动杆84、连杆85、抬压脚杆86、轴部87、支承棒88和按压板90。
压布用马达94配置在支柱部3内部。驱动齿轮82固定于压布用马达94的输出轴,并与凸轮齿轮83相啮合。凸轮齿轮83借助凸轮与驱动杆84相连结。驱动杆84与连杆85相连结。连杆85与呈大致字母V形的抬压脚杆86的一端相连结。抬压脚杆86能够以轴部87为中心进行转动。抬压脚杆86的另一端与支承棒88相连结。支承棒88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能够上下移动。按压板90呈矩形板状。按压板90的下表面为平面,按压板90以在水平方向上伸展的姿势固定在支承棒88下端。按压板90的初始位置为位于右杆310和左杆320各自的上方且不与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接触的位置。按压板90从初始位置开始下降,从而从上方按压安装于右杆310的右突出部315和安装于左杆320的左突出部325。
缝纫机1在工作台9(参照图2)下方具有脚踏板23(参照图8)和收纳有控制装置50(参照图8)的控制箱。脚踏板23是供操作者用脚操作的踏板,其是能输入针对控制装置50的各种指示的操作部。脚踏板23在内部具有第一开关24和第二开关25(参照图8),并具有两级踩踏位置。在未踩下脚踏板23的状态下,第一开关24和第二开关25处于关闭状态。当踩到第一级时,第一开关24打开,当踩到第二级时,第二开关25打开。因此,控制装置50能够根据第一开关24和第二开关25的打开、关闭的状态来检测脚踏板23的踩入位置。例如,操作者能够利用脚踏板23输入使压布装置10的压脚12上升或下降的指示。当输入使压脚12上升或下降的指示时,控制装置50驱动压布用马达94来控制抬压脚机构80的动作。
当驱动压布用马达94使其正转时,与驱动齿轮82相啮合的凸轮齿轮83向与驱动齿轮8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凸轮齿轮83的旋转借助驱动杆84和连杆85传递到抬压脚杆86。抬压脚杆86以轴部87为中心向从右侧面观察时呈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并使支承棒88向下方移动。按压板90与支承棒88一起向下方移动。当驱动压布用马达94使其反转时,驱动齿轮82、凸轮齿轮83、驱动杆84、连杆85、抬压脚杆86各自向与上述动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抬压脚杆86以轴部87为中心向从右侧面观察时呈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并使支承棒88向上方移动。按压板90与支承棒88一起向上方移动。
参照图8,对缝纫机1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缝纫机1的控制装置50具有微型计算机、输入接口56、输出接口57、驱动电路71~74等。微型计算机包括CPU51、ROM52、RAM53及存储装置54。输入接口56借助数据总线等与微型计算机连接。CPU51集中控制缝纫机1的动作。ROM52预先存储第一缝制控制程序、第二缝制控制程序、各种打结针迹的缝制图案等。在第一缝制控制处理(参照图10)执行第一缝制控制程序。在第二缝制控制处理(参照图13)执行第二缝制控制程序。缝制图案为依次确定落针点而得到的坐标数据。落针点是指在机针7与针杆6一起向下方移动时,机针7要刺在布料上的预定位置。RAM53用于临时存储执行各种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存储装置54为非挥发性存储装置,其用于存储后述的布厚推测表541(参照图9)。
驱动电路71~74分别与输出接口57连接。驱动电路71与缝纫机马达91相连接,根据CPU51的控制指令来驱动缝纫机马达91。驱动电路72与X向进给用马达92相连接,根据CPU51的控制指令来驱动X向进给用马达92。X向进给用马达92为脉冲马达。驱动电路73与Y向进给用马达93相连接,根据CPU51的控制指令来驱动Y向进给用马达93。Y向进给用马达93为脉冲马达。驱动电路74与压布用马达94相连接,根据CPU51的控制指令来驱动压布用马达94。压布用马达94为脉冲马达。
电源开关77、脚踏板23的第一开关24、脚踏板23的第二开关25、编码器91A~94A、操作面板98等与输入接口56连接。电源开关77用于启动和关闭缝纫机1。编码器91A与缝纫机马达91相连接,将缝纫机马达91的旋转位置、转速的信息输入给输入接口56。编码器92A与X向进给用马达92相连接,将与X向进给用马达92的旋转方向、旋转位置、转速对应地输出的脉冲信息输入给输入接口56。编码器93A与Y向进给用马达93相连接,将与Y向进给用马达93的旋转方向、旋转位置、转速对应地输出的脉冲信息输入给输入接口56。编码器94A与压布用马达94相连接,将与压布用马达94的旋转方向、旋转位置、转速对应地输出的脉冲信息输入给输入接口56。操作面板98能够供操作者输入针对缝制图案、横向倍率、纵向倍率、缝制速度、压脚上升量、计数器等的各种设定。
参照图9,对布厚推测表541进行说明。布厚推测表541存储时间t与布厚的对应关系。能够根据使压布装置10的压脚12下降并且压脚12接触到布料的时刻来推测布厚。如后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测量从使压脚12开始下降起到压布用马达94发生了速度变化时所经过的时间t。布厚推测表541中以规定值α为基准存储有下列内容:在时间t为α以下时,将布厚设为10mm以上,在时间t大于α时,将布厚设为小于10mm。时间t为α以下的意思是指发生速度变化的时间t对应的时刻为规定值α以前的时刻,时间t大于α的意思是指发生速度变化的时间t对应的时刻为比规定值α靠后的时刻。
在压脚12下降时,按压板90上升。在压脚12接触到布料时,按压板90的下表面离开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即,压脚12所按压的布料越厚,按压板90的下表面离开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的时刻越早。因此,从按压板90开始上升到按压板90离开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的时间越短,则布料越厚。只要将规定值α设定为在将厚度为10mm的布料设置在送布板11与压脚12之间的状态下,在使压脚12下降时到压布用马达94发生了速度变化时所经过的时间即可。
参照图10~图12,对第一缝制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当操作者按下设于工作台9下方的电源开关77(参照图8)而启动缝纫机1时,CPU51从ROM52中读出第一缝制控制程序来执行本处理。操作者为了输入原点检测指示而将脚踏板23踩到第二级。CPU51判断是否有原点检测指示(S1)。若没有原点检测指示(S1:否),则CPU51返回到S1待机。在有原点检测指示时(S1:是),CPU51执行原点检测(S2),之后通过进行下面所说明的动作而使压脚12上升(S3)。
如图7所示,CPU51开始驱动压布用马达94使其正转。按压板90开始从初始位置下降。按压板90的下表面同时接触到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参照图4)。按压板90继续下降,向下方按压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右杆310克服压缩螺旋弹簧32的作用力而以支承轴301为支点进行摆动。右杆310的前端部421开始向上方移动。由于前端部421卡合在卡合孔124中,因此,右压脚120也开始与前端部421一起上升。左杆320也与右杆310同样地克服压缩螺旋弹簧32的作用力而以支承轴301为支点进行摆动。左杆320的前端部422开始向上方移动。由于前端部422卡合在卡合孔134中,因此,左压脚130也开始与前端部422一起上升。按压板90继续下降,从而右压脚120和左压脚130继续向上方移动。在前端部421和前端部422这两者到达最上方位置的时间点,CPU51停止驱动压布用马达94。
操作者将待缝制的布料设置在送布板11与压脚12之间,并且为了输入使压脚12下降的指示而将脚踏板23踩到第一级。返回到图10,CPU51判断是否有使压脚12下降的指示(S4)。若没有下降指示(S4:否),则CPU51返回到S4待机。在有下降指示时(S4:是),CPU51通过进行下面所说明的动作而使压脚12下降(S5)。
如图7所示,CPU51开始驱动压布用马达94使其反转。按压板90开始上升。随着按压板90的上升,右杆310和左杆320分别在压缩螺旋弹簧32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以支承轴301为支点进行摆动。前端部421和前端部422向下方移动,伴随于此,右压脚120和左压脚130下降。返回到图10,CPU51在开始驱动压布用马达94使其反转的同时,开始根据来自编码器94A的信息来测量压布用马达94的转速(S6)。CPU51根据来自编码器94A的信息测量例如一个周期的脉冲时间和每一个周期的输出的脉冲数量,从而来计算转速(r/min)。CPU51将计算出来的转速依次存储在RAM53中。
在压脚12未与布料接触的期间,按压板90的下表面与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相接触。因此,处于压缩螺旋弹簧32的作用力施加于按压板90的状态。如图11所示,压布用马达94维持恒定转速(r/min)以使压脚12以恒定速度下降。在正在下降的压脚12接触到布料的瞬间(时间t1),按压板90的下表面离开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因此,压缩螺旋弹簧32施加于按压板90的作用力顿时消失。在作用力消失时,施加于压布用马达94的负载突然消失,因此,压布用马达94的转速瞬间上升。压布用马达94由于要维持恒定转速,因此会立即恢复至原始转速。
对压脚12下降时的驱动压布用马达94的电流的变化情况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在开始驱动压布用马达94使其反转时,驱动电路74对压布用马达94输出恒定电流。由于压布用马达94以恒定转速旋转(参照图11),因此,按压板90以恒定速度上升,压脚12以恒定速度下降。在正在下降的压脚12接触到布料的瞬间(时间t1),如上所述,施加于压布用马达94的负载突然消失。因此,驱动电路74向压布用马达94输出的电流也突然降低。电流发生变化的时间t1与压布用马达94的转速发生变化的时间t1相同。之后,电流稳定地维持在降低后的水平,因此,按压板90继续以恒定速度上升。
在按压板90到达初始位置的时间点,CPU51停止驱动压布用马达94。压脚12的下降动作完成,成为布料被压脚12按压的状态。CPU51根据存储在RAM53中的转速历史信息来检测转速瞬间上升的时间t1(参照图11)。时间t1为开始驱动压布用马达94使其反转之后所经过的时间。如图10所示,CPU51根据布厚推测表541来推测与检测到的时间t1相对应的布厚(S7)。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发生了速度变化的时间t1为早于规定值α的时刻,因此,能够推测出布厚为10mm以上。在时间t1为晚于规定值α的时刻时,能够推测出布厚小于10mm。CPU51将推测出来的布厚存储在RAM53中。
CPU51判断存储在RAM53中的布厚是否为10mm以上(S8)。在布厚小于10mm时(S8:否),CPU51将缝纫机马达91的最高转速设定为通常情况下使用的3200r/min(S10)。最高转速为缝制过程中所允许的缝纫机马达91的转速的最高值。在推测出来的布厚为10mm以上时(S8:是),由于布厚大于普通布厚,因此,CPU51将缝纫机马达91的最高转速设定为2000r/min(S9)。在布厚大于普通布厚的条件下,CPU51将缝纫机马达91的最高转速设定为低于通常情况下使用的值。
操作者为了输入缝制指示而将脚踏板23踩到第二级。CPU51判断是否有缝制指示(S11)。若没有缝制指示(S11:否),则CPU51返回到S11待机。在有缝制指示时(S11:是),CPU51以在S9或S10中设定好的最高转速来驱动缝纫机马达91,并按照利用操作面板98选好的打结针迹的缝制图案开始缝制布料(S12)。如上所述,在布厚大于普通布厚的条件下,缝纫机1将最高转速设定为低于通常情况下使用的值。因此,缝纫机1不会发生在缝制过程中机针7在送布板11移动时刺入布料的情况,因此能够防止机针折断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CPU51判断按照缝制图案进行的缝制是否已结束(S13)。在处于缝制状态时(S13:否),CPU51待机。在缝制结束时(S13:是),CPU51驱动切线机构将面线和底线切断,之后,使压脚12上升(S14),将处理返回至S4。当操作者按下电源开关77(参照图8)而关闭缝纫机1时,本处理结束。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通过使机针7上下移动来缝制布料。缝纫机1检测待缝制的布料的厚度,在检测到的布厚为10mm以上时,将缝纫机马达91的最高转速设定为低于通常情况下使用的值,进行缝制。由于缝纫机1能够根据待缝制的布料的厚度来控制适当的最高转速,因此,能够防止发生机针7在送布结束之前刺入布料的情况,从而能够防止机针折断。
上述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还包括压布装置10。压布装置10能够利用压布用马达94的动力使压脚12上下移动。在压脚12下降并接触到布料时,或者在压脚12上升而离开布料时,施加于压布用马达94的负载会有所变化。缝纫机1能够通过读取该负载的变化来推测布厚,并能够根据所推测出的布厚以适当的最高转速缝制布料。缝纫机1因利用压布装置10而无需设置用于检测布厚的传感器等,因此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上述实施方式的压布装置10包括图7所示的构造。在为了使压脚12下降而使压布装置10的按压板90向上方移动时,按压板90的下表面会离开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压缩螺旋弹簧32施加于按压板90的作用力突然消失,因此,压布用马达94的转速发生变化。因此,缝纫机1能够通过检测压布用马达94发生的转速变化并根据检测到的时刻来简单地推测布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编码器94A的输出值来检测压布用马达94的速度变化,因此,能够准确且迅速地检测出压布用马达94发生的速度变化。
本发明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还能够进行其他各种形式的变更。缝纫机1不限于用于在布料上形成打结针迹的打结机,也可以是其他缝纫机。
上述实施方式的CPU51通过执行第一缝制控制处理(参照图10)来检测压脚12下降时压布用马达94发生的速度变化,并根据发生了速度变化的时间t来控制缝纫机1的最高转速。例如也可以是,CPU51通过执行图13所示的第二缝制控制处理来检测压脚12上升时压布用马达94发生的速度变化。
参照图13,对第二缝制控制处理进行说明。第二缝制控制处理仅对第一缝制控制处理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了变形,因此,以变形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对共同的处理步骤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简单地进行说明。当操作者按下电源开关77而启动缝纫机1时,CPU51从ROM52中读出第二缝制控制程序来执行本处理。
当操作者将脚踏板23踩到第二级时(S1:是),CPU51执行原点检测处理(S2),使压脚12上升(S3)。操作者将布料设置在压脚12下方,并将脚踏板23踩到第一级(S4:是)。CPU51使压脚12下降(S5)。压脚12按压布料。
为了使压脚12再次上升并检测布厚,操作者再次将脚踏板23踩到第一级。CPU51判断是否有使压脚12上升的指示(S21)。若没有上升指示(S21:否),则CPU51返回到S21待机。在有上升指示时(S21:是),CPU51使压脚12上升(S22)。如上所述,在使压脚12上升时,CPU51开始驱动压布用马达94使其正转。按压板90开始下降。CPU51在开始驱动压布用马达94使其正转的同时,开始根据来自编码器94A的脉冲信息来测量压布用马达94的转速(S23)。CPU51将计算出来的转速依次存储在RAM53中。
在压脚12与布料相接触的期间,按压板90的下表面并未接触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因此,压缩螺旋弹簧32的作用力未施加于按压板90。如图14所示,压布用马达94维持恒定转速,以使压脚12以恒定速度上升。在正在上升的压脚12离开布料的瞬间(时间t2),按压板90的下表面与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相接触,因此,顿时对按压板90施力。由于突然对压布用马达94施加了负载,因此,压布用马达94的转速瞬间变慢。由于压布用马达94要维持恒定转速,因此会立即恢复至原始转速。
对压脚12上升时的驱动压布用马达94的电流的变化情况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在开始驱动压布用马达94使其正转时,驱动电路74对压布用马达94输出恒定电流。因此,压布用马达94以恒定转速旋转(参照图14),因此,按压板90以恒定速度下降,压脚12以恒定速度上升。在压脚12离开布料的瞬间(时间t2),如上所述,按压板90的下表面与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相接触,因此,突然对压布用马达94施加负载。因此,驱动电路74向压布用马达94输出的电流也突然上升。之后,电流稳定地维持在上升后的水平,因此,按压板90继续以恒定速度下降,压脚12也以恒定速度上升。在前端部421和前端部422这两者都到达最上方位置的时间点,CPU51停止驱动压布用马达94。
当压脚12的上升动作完成时,CPU51根据存储在RAM53中的转速历史信息来检测转速瞬间变慢的时间t2(参照图14)。时间t2为开始驱动压布用马达94使其正转之后所经过的时间。CPU51根据布厚推测表542(参照图16)来推测与时间t2相对应的布厚(S24)。布厚推测表542存储在存储装置54(参照图8)中。布厚推测表542中存储有能根据压脚12离开布料的时刻推测出来的布厚。缝纫机1测量从使压脚12开始上升起到压布用马达94发生了速度变化时所经过的时间t。布厚推测表542以规定值β为基准存储有下列内容:在时间t小于β时,将布厚设为小于10mm,在时间t为β以上时,将布厚设为10mm以上。
布厚推测表542中的时间t2与布厚之间的关系与布厚推测表541(参照图9)中的时间t1与布厚之间的关系不同。即,压脚12上升时,按压板90下降,在按压板90接触到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时,压脚12离开布料。在本实施方式的压布装置10中,压脚12所按压的布料越厚,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的高度位置越低。因此,从按压板90开始下降,到接触到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为止的时间越长,则布料越厚。只要将规定值β设定为在用压脚12按压厚度为10mm的布料的状态下,在使压脚12上升时到压布用马达94发生了速度变化时所经过的时间即可。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发生了速度变化的时间t2对应的时刻为早于规定值β的时刻,因此,CPU51能够推测出布厚小于10mm。
CPU51将推测出来的布厚存储在RAM53中。CPU51判断存储在RAM53中的布厚是否为10mm以上(S25)。与第一缝制控制处理同样,在存储在RAM53中的布厚小于10mm时(S25:否),CPU51将缝纫机马达91的最高转速设定为3200r/min(S27)。在推测出来的布厚为10mm以上时(S25:是),CPU51将缝纫机马达91的最高转速设定为2000r/min(S26)。
操作者为了输入使压脚12下降的指示而再次将脚踏板23踩到第一级。CPU51判断是否有使压脚12下降的指示(S28)。若没有下降指示(S28:否),则CPU51返回到S28待机。在输入了下降指示时(S28:是),CPU51使压脚12下降(S29)。成为压脚12按压布料的状态。操作者为了输入缝制指示而将脚踏板23踩到第二级。CPU51根据所输入的缝制指示(S11:是),以在S26或S27中设定好的最高转速来驱动缝纫机马达91,并按照利用操作面板98选好的缝制图案缝制布料(S12)。在缝制结束时(S13:是),CPU51驱动切线机构将面线和底线切断,之后,使压脚12上升(S14),将处理返回至S4。当操作者按下电源开关77(参照图8)而关闭缝纫机1时,本处理结束。
如上所述,CPU51能够通过执行第二缝制控制处理(参照图13)来检测压脚12上升时压布用马达94发生的速度变化,并能够根据发生了速度变化的时刻来推测布厚。因此,缝纫机1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根据待缝制的布料的厚度来自动设定缝纫机1的最高转速。
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内容以外还能够进行其他各种形式的变更。上述实施方式的CPU51通过执行第一缝制控制处理,在压脚12下降时推测布厚。推测布厚既可以在压脚12下降时进行也可以在压脚12上升时进行,能够自由选择推测布厚的时刻。在该情况下,在操作者选择了在压脚12下降时推测布厚时,CPU51只要执行第一缝制控制处理即可,在操作者选择了在压脚12上升时推测布厚时,CPU51只要执行第二缝制控制处理即可。也可以在压脚12下降时和上升时都推测布厚。在该情况下,CPU51只要在第二缝制控制处理中在S5的处理与S21的处理之间执行第一缝制控制处理的S6~S10的处理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中,脚踏板23在内部具有第一开关24和第二开关25,且具有两级踩踏位置,但是,缝纫机也可以具有两个脚踏板,并分别将第一开关24和第二开关25设于各脚踏板的内部。在该情况下,两个脚踏板各自具有一级踩踏位置即可。
上述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通过检测压布用马达94发生了速度变化的时间t1并将时间t1与规定值α进行对比,来推测布厚为10mm以上还是小于10mm,但是,例如也可以设置多个规定值来更精细地推测布厚。上述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根据布厚为10mm以上还是小于10mm来从上述两种最高转速中选择一种最高转速来进行控制,但是,也可以通过更精细地推测布厚来更精细地设定与布厚相匹配的最高转速。
上述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通过检测压布用马达94发生了速度变化的时间t1并将时间t1与规定值α进行对比,来推测布厚为10mm以上还是小于10mm,但是,例如也可以检测在压脚12下降时或上升时驱动压布用马达94的电流发生变化的时间t1、t2(参照图12、图15)。缝纫机1利用该方法也能够推测布厚。
上述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也可以将推测布厚的结果显示在例如设于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上。
在上述说明中,压臂13相当于本发明的压臂,安装部14相当于本发明的安装部,右突出部315和左突出部325相当于本发明的突出部,前端部421、422相当于本发明的端部,基端部16相当于本发明的基端部,倾斜部18相当于本发明的顶端部,右杆310和左杆320相当于本发明的杆,压缩螺旋弹簧32相当于本发明的弹簧,压布用马达94相当于本发明的马达,按压板90相当于本发明的按压构件,编码器94A相当于本发明的编码器。执行图10中的S5、S6的处理的CPU5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检测部,执行S7的处理的CPU51相当于本发明的推测部,执行S9、S10、S12的处理的CPU51相当于本发明的控制部。执行图13中的S22、S23的处理的CPU51相当于第二检测部。
CPU51所执行的图10中的S5、S6各自的处理步骤相当于本发明的检测工序,CPU51所执行的图10中的S7的处理步骤相当于本发明的推测工序,CPU51所执行的图10中的S9、S10、S12各自的处理步骤相当于本发明的控制工序。CPU51所执行的图13中的S22、S23各自的处理步骤相当于检测工序,CPU51所执行的图13中的S24的处理步骤相当于推测工序。S26、S27、S12各自的处理步骤相当于本发明的控制工序。
Claims (7)
1.一种缝纫机,其包括:
压脚(12),其用于从上方按压布料;及
马达(94),其用于使上述压脚上下移动,
该缝纫机(1)在上述马达使上述压脚向下方移动并使上述压脚按压布料的状态下使机针(7)上下移动,从而缝制布料,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包括:
检测部,其用于检测在上述压脚上下移动时,上述压脚接触到上述布料或离开上述布料时发生的上述马达的速度变化;
推测部(51:S7),其用于根据上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上述马达的速度变化的时期,来推测上述布料的布厚;及
控制部(51:S9、S10、S12),其用于根据上述推测部所推测出的上述布厚来控制缝制时的最高转速,
在上述布厚为规定布厚以上时,上述控制部将缝制时的最高转速设定为低于规定值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包括:
机座部(2);
支柱部(3),其自上述机座部向上方延伸;
机臂部(4),其自上述支柱部的上端部以与上述机座部平行的方式延伸;
压臂(13),其配置在上述机座部与上述机臂部之间,具有基端部(16)和顶端部(18),上述基端部在上述支柱部所处的那一侧支承于上述机座部,上述顶端部相对于上述基端部位于与上述支柱部所处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
安装部(14),其设于上述压臂的上述顶端部,能够以上述压脚能够上下移动的状态安装上述压脚;
杆(310、320),其具有端部(421、422)和突出部(315、325),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方式与上述压臂相连接,上述端部能与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上述压脚相卡合,上述突出部在与上述端部所处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向上方突出;
弹簧(32),其朝向使上述端部向下方移动的方向对上述杆施力;及
按压构件(90),其设置为能够在上述马达的动力的作用下在上述突出部的上方上下移动,上述按压构件能够通过从位于上述突出部上方且未接触上述突出部的状态起自上方抵接于上述突出部,并向下方按压上述突出部,从而使上述杆朝向使上述端部克服上述弹簧的作用力向上方移动的方向摆动,
上述检测部包括第一检测部(51:S5、S6),该第一检测部用于检测在利用上述马达的动力使上述按压构件从上述按压构件向下方按压了上述突出部的状态向上方移动时,上述按压构件离开上述突出部时发生的上述马达的上述速度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包括:
机座部(2);
支柱部(3),其自上述机座部向上方延伸;
机臂部(4),其自上述支柱部的上端部以与上述机座部平行的方式延伸;
压臂(13),其配置在上述机座部与上述机臂部之间,具有基端部(16)和顶端部(18),上述基端部在上述支柱部所处的那一侧支承于上述机座部,上述顶端部相对于上述基端部位于与上述支柱部所处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
安装部(14),其设于上述压臂的上述顶端部,能够以上述压脚能够上下移动的状态安装上述压脚;
杆(310、320),其具有端部(421、422)和突出部(315、325),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方式与上述压臂相连接,上述端部能与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上述压脚相卡合,上述突出部在与上述端部所处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向上方突出;
弹簧(32),其朝向使上述端部向下方移动的方向对上述杆施力;及
按压构件(90),其设置为能够在上述马达的动力的作用下在上述突出部的上方上下移动,上述按压构件能够通过从位于上述突出部上方且未接触上述突出部的状态起自上方抵接于上述突出部,并向下方按压上述突出部,从而使上述杆朝向使上述端部克服上述弹簧的作用力向上方移动的方向摆动,
上述检测部包括第二检测部(51:S22、S23),该第二检测部用于检测在利用上述马达的动力使上述按压构件从上述按压构件位于上述突出部上方且未接触上述突出部的状态向下方移动时,上述按压构件从上方抵接于上述突出部时发生的上述马达的速度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部包括第二检测部(51:S22、S23),该第二检测部用于检测在利用上述马达的动力使上述按压构件从上述按压构件位于上述突出部上方且未接触上述突出部的状态向下方移动时,上述按压构件从上方抵接于上述突出部时发生的上述马达的上述速度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部根据用于检测上述马达的位置信息的编码器(94A)的输出值,来检测上述马达的上述速度变化。
6.一种缝纫机,其包括:
压脚(12),其用于从上方按压布料;及
马达(94),其用于使上述压脚上下移动,
该缝纫机(1)在上述马达使上述压脚向下方移动并使上述压脚按压布料的状态下使机针(7)上下移动,从而缝制布料,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1)包括:
检测部,其用于检测在上述压脚上下移动时,上述压脚接触到上述布料或离开上述布料时发生的驱动上述马达的电流的变化;
推测部,其用于根据上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驱动上述马达的电流的变化的时期,来推测上述布料的布厚;及
控制部,其用于根据上述推测部所推测出的上述布厚来控制缝制时的最高转速,
在上述布厚为规定布厚以上时,上述控制部将缝制时的最高转速设定为低于规定值的值。
7.一种缝纫机的控制方法,该缝纫机包括:压脚,其用于从上方按压布料;及马达,其用于使上述压脚上下移动,该缝纫机在上述马达使上述压脚向下方移动并使上述压脚按压布料的状态下使机针上下移动,从而缝制布料,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工序(S5、S6),在该检测工序中检测在上述压脚上下移动时,上述压脚接触到上述布料或离开上述布料时发生的上述马达的速度变化;
推测工序(S7),在该推测工序中,根据在上述检测工序中检测到的上述马达的速度变化的时期来推测上述布料的布厚;及
控制工序(S9、S10、S12),在该控制工序中,根据在上述推测工序中推测出的上述布厚来控制缝制时的最高转速,
在上述布厚为规定布厚以上时,在上述控制工序中将缝制时的最高转速设定为低于规定值的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96209A JP2016064096A (ja) | 2014-09-26 | 2014-09-26 | ミシンとミシンの制御方法 |
JP2014-196209 | 2014-09-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63716A CN105463716A (zh) | 2016-04-06 |
CN105463716B true CN105463716B (zh) | 2018-03-20 |
Family
ID=55601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8690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63716B (zh) | 2014-09-26 | 2015-09-15 |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6064096A (zh) |
CN (1) | CN10546371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196166B2 (en) | 2016-10-18 | 2019-02-05 |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 Method of penetrating material with a fastener dispensing needle |
JP2019005500A (ja) * | 2017-06-28 | 2019-01-1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縫製システム |
CN110042570A (zh) * | 2018-01-16 | 2019-07-23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检测控制系统及缝纫机 |
CN108660625B (zh) * | 2018-05-08 | 2020-04-14 | 浙江众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加固缝参数计算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控制系统及缝纫机 |
CN110761005B (zh) * | 2018-07-26 | 2021-02-05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缝料薄厚检测的缝纫控制方法 |
CN109706635B (zh) * | 2019-03-12 | 2024-08-06 | 陈春和 | 一种手提封包机压脚 |
CN111979647B (zh) * | 2019-05-23 | 2022-04-26 | 高林股份有限公司 | 具自动控制机制的缝纫机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
CN112411042B (zh) * | 2020-10-20 | 2022-07-05 | 诸暨玛雅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压脚自适应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29194A (en) * | 1985-06-03 | 1989-05-09 | Prouvost S.A. |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variation of thickness of a fabric and a process for calibrating same |
CN1478937A (zh) * | 2002-07-27 | 2004-03-03 | �Ŷ�����-�����չɷݹ�˾ | 将针线自由端从缝料顶侧引到底侧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缝纫机 |
CN1572946A (zh) * | 2003-05-22 | 2005-02-02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包括用于检测缝料厚度的传感器的缝纫机 |
CN1891887A (zh) * | 2005-06-28 | 2007-01-10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缝纫机 |
CN103757826A (zh) * | 2013-12-30 | 2014-04-30 | 张章生 | 缝纫机及其柔性中压脚驱动机构 |
CN103866496A (zh) * | 2014-03-31 | 2014-06-18 |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缝纫机用缝料检测装置及压脚高度自动调节系统 |
CN203782363U (zh) * | 2014-03-31 | 2014-08-20 |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缝纫机用缝料检测装置及压脚高度自动调节系统 |
-
2014
- 2014-09-26 JP JP2014196209A patent/JP2016064096A/ja active Pending
-
2015
- 2015-09-15 CN CN201510586905.6A patent/CN10546371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29194A (en) * | 1985-06-03 | 1989-05-09 | Prouvost S.A. |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variation of thickness of a fabric and a process for calibrating same |
CN1478937A (zh) * | 2002-07-27 | 2004-03-03 | �Ŷ�����-�����չɷݹ�˾ | 将针线自由端从缝料顶侧引到底侧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缝纫机 |
CN1572946A (zh) * | 2003-05-22 | 2005-02-02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包括用于检测缝料厚度的传感器的缝纫机 |
CN1891887A (zh) * | 2005-06-28 | 2007-01-10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缝纫机 |
CN103757826A (zh) * | 2013-12-30 | 2014-04-30 | 张章生 | 缝纫机及其柔性中压脚驱动机构 |
CN103866496A (zh) * | 2014-03-31 | 2014-06-18 |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缝纫机用缝料检测装置及压脚高度自动调节系统 |
CN203782363U (zh) * | 2014-03-31 | 2014-08-20 |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缝纫机用缝料检测装置及压脚高度自动调节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63716A (zh) | 2016-04-06 |
JP2016064096A (ja) | 2016-04-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63716B (zh) |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4846563B (zh) | 缝纫机 | |
CN101713127B (zh) | 缝纫机的布料压脚装置 | |
CN101713130B (zh) | 缝纫机 | |
KR101570454B1 (ko) | 재봉기의 노루발 장치 | |
JP2016150035A (ja) | ミシンとミシンの制御方法 | |
CN103696166B (zh) | 缝纫机 | |
CN102115957B (zh) | 缝纫机 | |
JP2012205840A (ja) | ミシン及びミシンの制御方法 | |
CN106245239A (zh) | 夹紧机构及具备该夹紧机构的缝纫机 | |
CN103820952B (zh) | 缝纫机 | |
CN107881658A (zh) |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1892563A (zh) | 缝纫机 | |
JP2014155678A (ja) | ミシン及びミシン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
CN102653902B (zh) | 缝纫机 | |
CN101550643B (zh) | 缝纫机的折返缝制控制装置 | |
JPH05228276A (ja) | ミシンの布送り制御装置 | |
CN110093723A (zh) | 缝纫机 | |
CN102560907B (zh) | 缝纫机 | |
JP2871191B2 (ja) | ミシンの針棒制御装置 | |
CN1814886B (zh) | 缝纫机 | |
JP2005137694A (ja) | ミシン | |
CN101265644B (zh) | 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 | |
JP3067345B2 (ja) | ミシン | |
JPH0339187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