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5644B - 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5644B
CN101265644B CN2008100065871A CN200810006587A CN101265644B CN 101265644 B CN101265644 B CN 101265644B CN 2008100065871 A CN2008100065871 A CN 2008100065871A CN 200810006587 A CN200810006587 A CN 200810006587A CN 101265644 B CN101265644 B CN 101265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aforementioned
pulse motor
sewing machine
pul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65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5644A (zh
Inventor
加藤大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65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5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5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5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6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and for disposing of the severed thread end ; Catching or wiping devices for the severed thread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7/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litting, grooving, or cutting
    • D05B37/04Cutt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3/00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loop-taker thread, e.g. for tensioning
    • D05B63/02Loop-taker thread take-up lev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2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controlled by the sewing mech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D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D05B AND D05C, RELATING TO SEWING, EMBROIDERING AND TUFTING
    • D05D2205/00Interface between the operator and the machine
    • D05D2205/32Safety devices; Security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D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D05B AND D05C, RELATING TO SEWING, EMBROIDERING AND TUFTING
    • D05D2305/00Operations on the work before or after sewing
    • D05D2305/32Measuring
    • D05D2305/34Cou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式缝纫机,其利用与在脱线时产生的布料和上线的摩擦阻力相对应的适当驱动力,使脱线机构的驱动源进行驱动,可以可靠地执行缝制结束时的脱线。控制部(100)具有下述功能:监视钩线器(61)摆动时作用于脉冲电动机(65)的旋转负载,适时地将脉冲电动机(65)的驱动从以低扭矩进行高速驱动的高速脱线模式,向以高扭矩进行低速驱动的低速脱线模式切换,在低速脱线模式中,在判断为作用于脉冲电动机的旋转负载超过允许范围的情况下,在使脉冲电动机停止固定时间之后,使低速脱线模式下的驱动重新开始。

Description

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其进行脱线动作,以使得在上线切断后将上线的切断端从布料中提起。
背景技术
在由电动式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动作结束时,在最终线迹形成时的落针时,在被缝制物的下方侧将上线和下线切断,成为下述状态:在该被缝制物的上方侧上线保持贯穿布料的状态而挂在缝针和布料之间。已知具有下述功能的电动式缝纫机:利用钩线器横穿该挂起的上线而将上线从布料中拔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电动式缝纫机中,设置于缝制位置的上方且在前端形成为钩形的钩线器,去时经由连杆机构等,利用螺线管被驱动至行程末端。此时,钩线器将挂在缝针和布料之间的上线,暂时向侧方推压,不将上线拉断地向上线的相对侧移动。另外,返回时构成为,利用复位弹簧的弹力在相同的轨道上返回,此时,利用形成为钩形的前端部捕捉上线,同时利用复位弹簧的弹力将上线从被缝制物中拔出。
专利文献1:实开平5-184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由于重合的布料的厚度、件数、材质等,或缝线的粗细使摩擦阻力增加,因此缝线有时不易从布料中拔出,存在产生脱线不良的问题。
作为为了良好地进行脱线动作的方法,考虑在增强复位弹簧的弹力的同时也增强螺线管的力。但是,如果增强螺线管的输出和复位弹簧的弹力,则螺线管必须大型化,从而使装置整体变得大型化而价格高。另外,这种电动式缝纫机,不仅较厚布料,也进行缝针和缝线的贯穿力较低的通常缝制或较薄布料的缝制,因此,如果钩线器始终以较大的驱动力驱动,则过多的力会变成应力,存在使装置的寿命缩短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其在脱线时以与负载相应的适合的驱动力使脱线机构动作,可以可靠地进行缝制结束时的脱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其具有:缝针(11),其使上线贯穿保持在针孔中,与驱动源联动而进行上下移动;切线机构,其在缝制结束后在针板下方将前述上线切断;脱线机构,其可以使钩线器摆动,以在针板上方横穿前述缝针的上下移动路线;以及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前述切线机构动作后使前述脱线机构动作,前述脱线机构具有利用正反驱动使前述钩线器摆动的脉冲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前述控制部对应于钩线器摆动时作用于脉冲电动机的旋转负载,将脉冲电动机的驱动从低扭矩高速驱动的高速脱线模式,向高扭矩低速驱动的低速脱线模式切换,在低速脱线模式中,在判断为作用于脉冲电动机的旋转负载超过允许范围的情况下,在使脉冲电动机停止固定时间之后,使低速脱线模式下的驱动重新开始。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中,前述控制部具有计算作用于脉冲电动机的负载扭矩的单元,根据前述计算出的负载扭矩检测前述旋转负载。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中,前述控制部具有对在规定时间内从脉冲电动机输出的输出脉冲数进行计数的单元,根据前述计数的输出脉冲数检测前述旋转负载。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动式缝纫机中,前述控制部在使低速脱线模式下的驱动重新开始之后,在脉冲电动机的旋转负载超过低速脱线模式中的前述允许范围的情况下,使脱线动作强制结束。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在前述控制部中进行下述控制,即,对应于钩线器摆动时作用于脉冲电动机上的旋转负载,适时地将脉冲电动机的驱动从以低矩进行高速驱动的高速脱线模式,向以高扭矩进行低速驱动的低速脱线模式切换,从而,可以以与脱线时产生的布料和上线之间的摩擦阻力相对应的适当驱动力,可靠地执行缝制结束时的脱线。
前述控制部如技术方案2、3所述,通过根据作用于脉冲电动机的负载扭矩、或在规定时间内从脉冲电动机输出的输出脉冲数检测(监视)前述旋转负载,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与负载变动相对应的控制。
并且,根据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电动式缝纫机,在前述控制部中,由于在脉冲电动机的旋转负载超过低速脱线模式中的允许范围的情况下,进行使脱线动作强制结束的控制,因此可以防止缝针折断,或者可以进行不良部位的检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动式缝纫机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动式缝纫机的要部结构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动式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动式缝纫机的其他的脱线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电动式缝纫机进行说明。
以下,作为电动式缝纫机,以循环缝纫机为例进行说明。循环缝纫机具有保持进行缝制的被缝制物即布料并使之移动的布料移动单元。并且,该缝纫机通过使布料移动单元相对于缝针进行相对移动,在保持于该布料移动单元上的布料上,形成基于规定的缝制数据(线迹图案)的线迹。
在这里,将后述的缝针进行上下移动的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上下方向),将与其正交的缝纫机臂部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前后方向),将与Z轴方向和Y轴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左右方向)。
循环缝纫机M(以下称为缝纫机M)如图1所示,具有:缝纫机架2,其设置于缝纫机工作台1的上表面;踏板3,其设置于缝纫机工作台1的下部,用于操作缝纫机架2,并且作为主要部分,还具有:缝针驱动机构,其上下驱动保持在针棒12上的缝针11;中压脚驱动机构,其具有限制布料随缝针11的上升而上升,同时包围缝针11的框状中压脚21;上线调节机构,其可以限制上线的抽出;切线机构,其切断上线;布料移动机构,其设有与缝针11进行上下移动的驱动源不同的驱动源,同时保持布料并使其任意地移动;脱线机构,其设有与缝针11进行上下移动的驱动源不同的驱动源,同时具有横穿缝针11的上下移动路线的钩线器61;操作面板80,其可以设定输入缝纫机各部分的动作;以及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部100,其进行各机构的动作控制。
缝纫机架2在侧面观察下,其外形呈大致コ字状。该缝纫机架2具有:缝纫机臂部2a,其形成该缝纫机架2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缝纫机底座部2b,其形成缝纫机架2的下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纵向机体部2c,其连结缝纫机臂部2a和缝纫机底座部2b。
另外,在缝纫机架2内设有动力传递机构,该动力传递机构具有可自由转动地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未图示的上轴及未图示的下轴。
上轴(省略图示)配置于缝纫机臂部2a的内部,同时其另一端(后端)与缝纫机电动机5(参照图3)连接,设置为可利用缝纫机电动机5施加驱动力而自由旋转。另外,上轴(省略图示)经由未图示的纵轴与下轴连结,如果上轴旋转,则上轴的动力经由纵轴传递至下轴侧,使下轴进行旋转。
下轴(省略图示)配置于缝纫机底座部2b的内部。在下轴的前端设有未图示的釜,如果下轴随上轴一起旋转,则利用缝针11和釜(省略图示)的协同动作形成线迹。
此外,由于缝纫机电动机5、上轴(省略图示)、缝针11、针棒12、下轴(省略图示)、釜(省略图示)等的连接结构与现有公知的结构相同,因此在这里不详述。
在缝纫机臂部2a中内置缝针驱动机构。即,在上轴(省略图示)的另一端(前端)具有针棒12,其从缝纫机臂部2a的前端的内部向下方侧突出,在针棒12的下端设有缝针11。并且,经由未图示的偏心凸轮和曲柄杆等,上轴的旋转变换成为往复的上下移动而进行传递,通过针棒12在Z轴方向上进行上下移动,缝针11相对于保持在后述的布料压脚42上的布料进行落针。
另外,在缝纫机M中设有中压脚21,其通过与针棒12的上下移动联动而进行上下移动,将落针位置周围的布料向下方侧挤压,防止布料随缝针11的上升而浮起。该中压脚21由中压脚驱动机构驱动,该中压脚驱动机构从上轴获得驱动力,使该中压脚21进行上下移动。
中压脚21如图2所示,在缝纫机臂部2a的前端部配置于缝针11附近。该中压脚21,其前端(下端)部形成为大致筒状,在上下贯穿该前端部的贯通孔中可以插入缝针11。
另外,中压脚21在缝针11进行上下移动的范围内,以比缝针11的行程短的行程,在被保持的布料附近进行上下移动,同时以与缝针11相同的周期被上下驱动。即,中压脚21构成为,在缝针11位于上死点时的该缝针11的前端(下端)、和保持在后述的布料移动机构上的布料的上表面之间的范围内,进行上下移动,可以在贯穿布料的缝针11的前端从下死点上升至布料上表面的上方之前,将布料的表面向下方侧挤压。
另外,缝纫机M具有上线调节机构,其限制与缝针11相连的上线的抽出。
上线调节机构设于缝纫机臂部2a中。该上线调节机构的主要部分有缝线调节轴、由可动盘和固定盘构成的调节盘(缝线调节器)、基板、缝线调节轴螺母、垫圈、调节弹簧、以及缝线调节螺线管31(参照图3)。
该上线调节机构成为动态的缝线调节(activation),即,以在可动盘和固定盘之间夹持上线的状态,利用缝线调节螺线管6的推力驱动缝线调节轴,利用缝线调节轴和基板,使夹持可动盘和固定盘之间的上线的力连续变化,改变缝线张力。
另外,缝纫机M具有作为切线单元的未图示的切线机构,其在缝制动作结束时进行上线的切断。
切线机构配置于针板7的下方,具有固定切刀(省略图示);可动切刀(省略图示),其可以相对于固定切刀接触、分离;以及切线压力缸(省略图示),其驱动可动切刀,通过控制切线压力缸的电磁阀41(参照图3),在缝制完成后以规定的定时驱动切线压力缸,将上线夹持在固定切刀和可动切刀之间,进行上线的切断。
另外,缝纫机M具有作为布料移动单元的布料移动机构,其保持布料并使其任意地移动。
布料移动机构如图1所示,具有布料进给台51,其配置于缝纫机底座部2b上,同时在缝纫机臂部2a的下方侧延伸设置。即,布料进给台51,其基端部配置于缝纫机底座部2b上,同时前端部配置于缝纫机臂部2a和缝纫机底座部2b之间,该前端部设置为,面向配置于缝纫机臂部2a的前端侧的上述缝针11及中压脚21的附近。在布料进给台51的基端部,连结用于置载布料的布板(省略图示)。
布板的后端部与上述的布料进给台51基端部的前方侧下端连结,沿缝纫机底座部2b的上表面延伸至缝纫机底座部2b的前方。布板的前端部形成为四边形的框状,在该布板前端部的框内侧进行缝针11的落针。
另外,在布料进给台51的前端部设有布料压脚52,其形成为与上述布板大致相同大小的四边形框状。
布料压脚52配置于布板的上方,其后端部安装在上述布料进给台51的前方。该后端部的一端沿Z轴方向可滑动升降地支撑在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上,该连杆机构与作为驱动单元的压力缸连结。由此,布料压脚52可以挤压并保持置载在布板上的布料。即,布料压脚52可以在保持布料的同时,伴随后述的布料移动机构的X轴脉冲电动机53及Y轴脉冲电动机54的驱动,使保持的布料与布料压脚52一起在前后左右方向(X-Y方向)上移动。
并且,通过布料压脚52的移动与缝针11及釜(省略图示)的动作联动,在布料上形成基于规定的缝制数据(线迹图案)的线迹。
另外,在布料进给台51上,作为驱动单元,连结配置于缝纫机架2内的X轴脉冲电动机53及Y轴脉冲电动机54(参照图3)。
X轴脉冲电动机53和Y轴脉冲电动机54,可以分别经由未图示的齿轮机构、驱动轴、同步传送带、导轨等,向布料进给台51施加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驱动力,各脉冲电动机53、54的驱动量及驱动定时由后述的控制部100控制。即,X轴脉冲电动机53和Y轴脉冲电动机54可以利用控制部100,与上述缝纫机电动机5分别地被驱动,从而可以使以X轴脉冲电动机53和Y轴脉冲电动机54作为驱动源的布料移动机构,与以连结于缝纫机电动机5的上轴作为驱动源的缝针驱动机构及中压脚驱动机构,独立地被驱动。
另外,缝纫机M具有作为脱线单元的脱线机构,其通过在缝制结束时横穿缝针11的上下移动路线,将挂在缝针11和布料之间的上线拔出。
脱线机构如图2所示具有钩线器61,其配置于缝纫机臂部2a的前端,通过以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轴为中心进行摆动,横穿缝针11的上下移动路线。
钩线器61的前端部形成为钩形,同时向X轴方向略弯曲地形成,其基端部连结于与该钩线器61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钩线器驱动轴62的一端(前端)。钩线器驱动轴62沿X轴方向配置,插入钩线器轴承63及钩线器底座64的下端而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撑,该钩线器轴承63及钩线器底座64配置于面部盖板2d上,该面部盖板可自由拆卸设置于缝纫机臂部2a的前端。钩线器底座64是长度方向沿Z轴方向的大致板状部件,其上部及中间部安装于面部盖板2d的外侧。
另外,在隔着钩线器底座64的上部而与面部盖板2d相反的一侧,设置可正反旋转的脉冲电动机(以下称为脱线电动机)65,其是脱线机构的驱动源,在该脱线电动机65中配置编码器(省略图示)。
脱线电动机65由覆盖该脱线电动机65整体的壳体65a覆盖,脱线电动机65以使其旋转轴65b从壳体65a沿Y轴方向突出的方式配置。该脱线电动机65与后述的控制部100连结(参照图3)。
钩线器驱动轴62的另一端(后端)成为偏心部62a,钩线器连杆66的下端经由连结轴可自由转动地与该偏心部62a的前端连结。在钩线器连杆66的上端,可自由转动地与形成于电动机连杆67的前端的伸出凸部67a连结,电动机连杆67的另一端与前述的脱线电动机65的旋转轴65b连结。
钩线器61平时不妨碍缝针11及中压脚21的上下移动,位于摆动轨道的一端(离开缝针的一侧)。并且,如果脱线电动机65向正方向(图中的下方向)旋转驱动,则电动机连杆67的前端下降,由此,钩线器连杆66被压下。与之伴随,经由偏心凸轮62a与钩线器连杆66下端连结的钩线器驱动轴62转动,钩线器61摆动至摆动轨道的另一端(缝针附近),在该去路中横穿缝针11的上下移动路线。
另外,如果脱线电动机65向反方向(图中的上方向)旋转驱动,则电动机连杆67的前端上升,由此,钩线器连杆66被压上。与之伴随,经由偏心部62a与钩线器连杆66下端连结的钩线器驱动轴62转动,钩线器61在与去路相同的轨道上向反方向摆动,然后,在不妨碍前述缝针11及压脚21的上下移动的位置上停止,进行待机。
此外,钩线器61如图2所示,其前端部构成为,向基端部的前方侧、即缝针11和中压脚21侧弯曲形成,在摆动时,其前端部通过缝针11前端与位于该缝针11前端下方侧的中压脚21前端之间,不干涉缝针11及中压脚21。即,钩线器61通过在从待机位置至脱线位置之间转动而通过缝针11的正下方位置,对挂在缝针11和布料之间的上线施加从布料拉出的拉力,将上线从布料中拉出。
踏板3作为操作踏板而动作,用于驱动缝纫机M,使针棒12(缝针11)上下移动,或使布料压脚42动作。即,在踏板3中安装用于检测踏板3被踏入的其踏入操作位置的、例如由可变电阻构成的传感器(踏入量检测单元),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作为踏板3的操作信号输出至后述的控制部100中,控制部100构成为,根据其操作位置,对应于操作信号,驱动缝纫机M而使其动作。
另外,缝纫机M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操作面板80,其用于操作者对缝纫机进行各种设定操作及各种数据等的输入操作(参照图1、图3)。该操作面板80和控制部100利用未图示的有线或无线的路线连接,可拆卸地安装于缝纫机M上。
操作面板80具有多个可以进行缝纫机的各种设定及各种数据的输入操作的操作键组(省略图示)、以及显示各种设定状态等的显示部81。
在未图示的操作键组中,具有:方向输入键(省略图示),其用于使在显示部81中显示的光标、指针及布料压脚52向期望的方向移动;确定键(省略图示),其用于输入在显示部81中利用光标或指针指示并选择的项目的确认;以及数字键(省略图示),其用于输入数值及序号等。
此外,在操作面板80中,经由各种键而设定输入的缝制数据等各种数据,输出至后述的控制部100中,存储在后述的EEPROM 104中。
图3是表示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缝纫机M(缝纫机架2)与缝纫机电动机5、X轴脉冲电动机53、Y轴脉冲电动机54、X轴原点传感器53a、Y轴原点传感器54a、操作面板80、踏板3等连接,同时具有作为监视或控制这些部件动作的控制单元的控制部100。
控制部100作为主要部分,具有CPU 101、ROM 102、RAM 103、EEPROM 104及I/O接口105。CPU 101经由总线与ROM 102、RAM103、EEPROM 104及I/O接口105连接。
CPU 101与从踏板3输入的操作信号、从操作面板80输入的各种设定、各种数据等对应,按照存储在ROM 102中的循环缝纫机用的各种控制程序、以及存储在EEPROM 104中的各种缝制数据,对各部分的动作处理进行集中控制,将其处理结果存储在RAM 103内的工作区域中。与此同时,根据需要将利用操作面板80的操作而输入的各种数据、及存储于RAM 103中的处理结果存储在EEPROM 104中。并且,CPU 101控制构成缝纫机M的各部分的驱动。
在ROM 102中存储并记忆缝纫机M(缝纫机架2)的控制程序以及与各种缝制有关的设定数据。
RAM 103中设有各种工作存储器和计数器等,作为缝制动作中的工作区域而使用。
在EEPROM 104中,为了形成各种线迹形状,存储用于使针棒12及布料压脚42动作的、与多个线迹图案有关的缝制数据。各种缝制数据是以进行处理的顺序,记录缝制命令、空进给命令、切线命令等多种命令及与运行这些命令所需的控制量有关的数据。即,缝制命令设定每一针的由X轴脉冲电动机53及Y轴脉冲电动机54进行的布料进给量,空进给命令设定未伴随缝制的由X轴脉冲电动机53及Y轴脉冲电动机54进行的进给量,切线命令设定切线压力缸的电磁阀52的驱动指令。即,CPU 101执行下述的动作控制:如果读入该缝制数据,则按顺序执行命令,通过或使X轴脉冲电动机53及Y轴脉冲电动机54驱动而使布料移动至规定位置,或使X轴脉冲电动机53及Y轴脉冲电动机54驱动,使布料移动至规定位置,在规定位置上进行缝针的落针,或进行一系列的运针后进行缝线的切断,从而执行由一个缝制数据设定的一系列缝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EEPROM 104中存储用于适当地执行后述的脱线处理的、与重试动作的待机时间和成为高速脱线模式中的控制阈值的扭矩T1(输出脉冲数P1)、以及成为低速脱线模式中的控制阈值的扭矩T2(输出脉冲P2)有关的数据。
在I/O接口105上,经由缝纫机电动机驱动器5a连接缝纫机电动机5。在该缝纫机电动机驱动器5a上,连接检测缝纫机电动机5的转速的编码器5b,从而可以进行反馈控制。并且,在缝纫机电动机驱动器5a上连接检测缝针11上升的缝针上位置传感器5c。由此,由缝针11形成线迹时的缝制针数由控制部100被计数。
另外,I/O接口105经由布料进给台的保持框驱动电路,连接X轴脉冲电动机53及Y轴脉冲电动机54,同时连接检测这两个脉冲电动机的原点位置的X轴原点传感器53a及Y轴原点传感器54a。
X轴脉冲电动机53及Y轴脉冲电动机54是根据缝制数据(线迹图案)使布料压脚42在XY方向上移动的驱动单元,X轴原点传感器53a及Y轴原点传感器54a分别是检测作为驱动单元的X轴脉冲电动机53及Y轴脉冲电动机54的原点位置的传感器,配置于缝纫机底座部2b内。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100具有下述功能:使CPU 101参照存储于EEPROM 104中的各种数据及存储于RAM 103中的数据,同时执行ROM 102内的规定程序,从而进行驱动脱线单元的控制。
即,控制部100具有下述功能:在进行由切线单元在缝制动作结束时对上线的切断的控制后,在规定的定时,进行通过使缝纫机电动机5停止而使缝针11及中压脚21在其待机位置上停止的控制,同时进行利用缝线调节螺线管51以不进行抽出的方式进行缝线保持的控制,并且监视在摆动动作时经由钩线器61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的负载阻力,适时地使脱线机构的脱线电动机65从高速低扭矩的高速脱线模式,向低速高扭矩的低速脱线模式切换,使钩线器61摆动,进行最终将上线从布料中拉出的控制。
根据图4所示的流程图对由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缝纫机M的控制部100进行的脱线控制动作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经由钩线器61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上的负载扭矩,检测脱线电动机65的旋转负载。
在进行上线的切断后,CPU 101根据ROM 102内的程序,使脱线电动机65以高速低扭矩驱动(高速脱线模式),使钩线器61摆动而进行脱线(ST1)。
此时,在CPU 101中,利用配置于脱线电动机65中的编码器,始终检测相对于向前述脱线电动机65输入的脉冲的输出相位差,计算出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的负载扭矩T(ST2)。
并且,将计算出的负载扭矩T与预先设定并存储在EEPROM 104中的高速脱线模式中的负载扭矩的阈值T1进行比较(ST3),如果计算出的负载扭矩T小于或等于阈值T1(ST3的是),则判断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的负载是高速驱动模式的允许范围,继续进行使脱线电动机65以低扭矩的高速脱线模式驱动的控制。
例如,在缝线较细或布料较薄而摩擦阻力小的情况下、以及钩线器61未与缝线等接触的情况下,计算出的负载扭矩T小于或等于阈值T1。
在高速脱线模式下,通过脱线电动机65进行正反旋转,进行钩线器61的往复摆动动作,在脱线结束后(ST4的是),完成脱线。
另外,如果计算出的负载扭矩T大于阈值T1(ST3的否),则CPU 101判断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的负载脱离允许范围,进行将脱线电动机65的驱动切换为高扭矩的低速脱线模式的控制(ST5)。
此时,在CPU 101中,利用脱线电动机6内的编码器,始终检测相对于向前述脱线电动机65输入的脉冲的输出相位差,计算出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的负载扭矩T(ST6)。
并且,将计算出的负载扭矩T与预先设定并存储在EEPROM 104中的低速脱线模式中的负载扭矩的阈值T2进行比较(ST7),如果计算出的负载扭矩T小于阈值T2(ST7的否),则判断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的负载是低速驱动模式的允许范围,继续进行使脱线电动机65以高扭矩的低速脱线模式驱动的控制。
并且,通过脱线电动机65进行正反旋转,进行钩线器61的往复摆动动作,在脱线结束后(ST8的是),完成脱线。
另外,在计算出的负载扭矩T大于或等于阈值T2时(ST7的是),考虑是钩线器61与缝针、中压脚、或切线不良的上线接触的情况,CPU 101使其与预先设定并存储在EEPROM 104中的待机时间相应地,在当前位置停止、待机(ST9)。该待机时间优选设定为,对于去除由缝针、中压脚的动作延迟而产生的钩线器61的动作阻力来说充分的时间。
并且,待机固定时间后,使低速脱线模式下的驱动重新开始(重试动作),同时再次计算负载扭矩(ST10)。
这里,再次将计算出的负载扭矩T与预先设定并存储在EEPROM104中的低速脱线模式中的负载扭矩的阈值T2进行比较(ST11),在计算出的负载扭矩T大于或等于阈值T2时(ST11的是),判断由于某些异常发生,使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的负载超过允许范围,在显示部81中进行错误显示(ST12),使脱线以未完成的状态结束。
另外,在计算出的负载扭矩T小于阈值T2时(ST11的否),判断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的负载是低速脱线模式的允许范围,继续进行使脱线电动机65以高扭矩的低速脱线模式驱动的控制。
通过脱线电动机65进行正反旋转,进行钩线器61的往复摆动动作,在脱线结束后(ST8的是),完成脱线。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脱线控制动作中,利用经由钩线器61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的负载扭矩,检测(判断)脱线电动机65的旋转负载,但也可以取代前述负载扭矩T,利用输出脉冲数P检测(判断)脱线电动机65的旋转负载。
即,在EEPROM 104中,除了前述重试动作的待机时间之外,还存储与输出脉冲数P1及输出脉冲数P2有关的数据,该输出脉冲数P1成为在高速脱线模式中的控制时参照的阈值,该输出脉冲数P2成为在低速脱线模式中的控制时参照的阈值,在CPU 101中,使用脱线电动机65内的编码器,始终对前述脱线电动机65在固定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P进行计数,将该输出脉冲数P与存储在EEPROM 104内的各模式中的输出脉冲阈值P1、P2进行比较,进行同样的控制。
根据图5所示的流程图对该情况下的由缝纫机M的控制部100进行的脱线控制动作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进行上线的切断后,CPU 101使脱线电动机65以高速低扭矩驱动(高速脱线模式),使钩线器61摆动而进行脱线(ST21)。
此时,在RAM 103中,使用配置于脱线电动机65中的编码器,始终对前述脱线电动机65在固定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P进行计数(ST22)。
并且,在CPU 101中,将计数的输出脉冲数P与预先设定并存储在EEPROM 104中的高速脱线模式中的输出脉冲数的阈值P1进行比较(ST23),如果计数的输出脉冲数P大于或等于阈值P1(ST23的是),则判断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的负载是高速驱动模式的允许范围,继续进行使脱线电动机65以低扭矩的高速脱线模式驱动的控制。
并且,在高速脱线模式下,通过脱线电动机65进行正反旋转,进行钩线器61的往复摆动动作,在脱线结束后(ST24的是),完成脱线。
另外,如果计算出的输出脉冲数P小于阈值P1(ST23的否),则CPU 101判断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的负载脱离允许范围,进行将脱线电动机65的驱动切换为高扭矩的低速脱线模式的控制(ST25)。
此时,在RAM 103中,利用脱线电动机65内的编码器,始终对前述脱线电动机65在固定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P进行计数(ST26)。
在CPU 101中,将计数的输出脉冲数P与预先设定并存储在EEPROM 104中的低速脱线模式中的输出脉冲数的阈值P2进行比较(ST273),如果计数的输出脉冲数P大于阈值P2(ST27的否),则判断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的负载是低速脱线模式的允许范围,继续进行使脱线电动机65以高扭矩的低速脱线模式驱动的控制。
并且,通过脱线电动机65进行正反旋转,进行钩线器61的往复摆动动作,在脱线结束后(ST28的是),完成脱线。
另外,在计数的输出脉冲数P小于或等于阈值P2时(ST27的是),考虑是钩线器61与缝针、中压脚、或切线不良的上线接触的情况,CPU 101使其与预先设定并存储在EEPROM 104中的待机时间相应地,在当前位置停止、待机。
并且,待机固定时间后,使低速脱线模式下的驱动重新开始(重试动作),同时再次对输出脉冲数进行计数(ST30)。
在这里,再次将计数的输出脉冲数P与预先设定并存储在EEPEOM中的低速脱线模式中的输出脉冲数阈值P2进行比较(ST31),在计数的输出脉冲数P仍然小于或等于阈值P2时(ST31的是),判断由于某些异常发生,使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的负载超过允许范围,在显示部中进行错误显示(ST32),使脱线以未完成的状态结束。
另外,在计数的输出脉冲数P小于阈值P2时(ST31的否),判断作用于脱线电动机65的负载是低速脱线模式的允许范围,继续进行使脱线电动机65以高扭矩的低速脱线模式驱动的控制。
通过使脱线电动机65进行正反旋转,进行钩线器61的往复摆动动作,在脱线结束后(ST8的是),完成脱线。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M,在切线处理后,监视脱线电动机65的旋转负载,通过适时地进行将脱线电动机65的驱动从高速脱线模式向低速脱线模式切换的控制,可以以与切线时产生的布料和上线之间的摩擦阻力相对应的适当的驱动力,可靠地执行缝制结束时的脱线。
另外,在脱线电动机65的旋转负载也超过高扭矩的低速脱线模式中的允许范围的情况下,判断某些异常发生,通过进行使脱线动作强制结束的控制,可以防止缝针折断,或者进行不良部位的检查。

Claims (4)

1.一种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其具有:缝针,其使上线贯穿保持在针孔中,与驱动源联动而进行上下移动;切线机构,其在缝制结束后在针板下方将前述上线切断;脱线机构,其可以使钩线器摆动,以在针板上方横穿前述缝针的上下移动路线;以及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前述切线机构动作后使前述脱线机构动作,
前述脱线机构具有利用正反驱动使前述钩线器摆动的脉冲电动机,
其特征在于,
前述控制部对应于钩线器摆动时作用于脉冲电动机的旋转负载,将脉冲电动机的驱动从低扭矩高速驱动的高速脱线模式,向高扭矩低速驱动的低速脱线模式切换,在低速脱线模式中,在判断为作用于脉冲电动机的旋转负载超过允许范围的情况下,在使脉冲电动机停止固定时间之后,使低速脱线模式下的驱动重新开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控制部具有计算作用于脉冲电动机的负载扭矩的单元,根据前述计算出的负载扭矩检测前述旋转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控制部具有对在规定时间内从脉冲电动机输出的输出脉冲数进行计数的单元,根据前述计数的输出脉冲数检测前述旋转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控制部在使低速脱线模式下的驱动重新开始之后,在脉冲电动机的旋转负载超过低速脱线模式中的前述允许范围的情况下,使脱线动作强制结束。
CN2008100065871A 2007-03-15 2008-03-13 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 Active CN1012656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66579 2007-03-15
JP2007066579A JP5318357B2 (ja) 2007-03-15 2007-03-15 電動式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5644A CN101265644A (zh) 2008-09-17
CN101265644B true CN101265644B (zh) 2013-05-29

Family

ID=39840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65871A Active CN101265644B (zh) 2007-03-15 2008-03-13 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318357B2 (zh)
KR (1) KR20080084747A (zh)
CN (1) CN1012656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33384B1 (ko) * 2013-11-26 2015-07-03 오영곤 재봉기 와이퍼 장치
CN107099949B (zh) * 2017-05-25 2022-11-18 杭州琦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底线检测装置、底线检测方法及缝纫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1211A (en) * 1979-11-28 1983-07-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CN1542195A (zh) * 2003-04-30 2004-11-03 重机公司 缝纫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47715A (en) * 1976-06-04 1977-12-08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Drive system in stepping motors
JP2003103081A (ja) * 2001-09-28 2003-04-08 Barudan Co Ltd ミシン
JP2006187457A (ja) * 2005-01-06 2006-07-20 Juki Corp ミシン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1211A (en) * 1979-11-28 1983-07-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CN1542195A (zh) * 2003-04-30 2004-11-03 重机公司 缝纫机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2-147715 1977.12.08
JP特开2003-103081A 2003.04.08
JP特開平9-140973A 1997.06.0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84747A (ko) 2008-09-19
JP2008220820A (ja) 2008-09-25
CN101265644A (zh) 2008-09-17
JP5318357B2 (ja) 201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068149A (en) Automatic thread handling system for a sewing machine
CN104005189B (zh) 双针缝纫机
CN101713127B (zh) 缝纫机的布料压脚装置
CN101713130B (zh) 缝纫机
CN105463716A (zh)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1519835A (zh) 缝纫机的控制装置
CN101265644B (zh) 电动式缝纫机的脱线装置
CN101956302B (zh) 上下进给缝纫机
CN1676724B (zh) 缝纫机的上线夹持机构
CN204000206U (zh) 一种模板更换机构
CN101275342A (zh) 缝纫机
CN101892563B (zh) 缝纫机
CN104060406A (zh) 一种缝纫机
CN1854371B (zh) 缝纫机的压布装置
CN101338490A (zh) 缝纫机
CN1120418A (zh) 缝纫机的剪线器
CN101319439A (zh) 缝纫机的切线动作装置
CN102041643A (zh) 自动缝制缝纫机
CN101440555A (zh) 缝纫机
CN101063255B (zh) 缝纫机
JP2006149440A (ja) ミシン
CN102418244B (zh)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1666017A (zh) 一种套结机的压脚装置
CZ302275B6 (cs) Šicí stroj na prosekávání knoflíkových dírek
CN101713124A (zh) 图案缝制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