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84987A - 一种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84987A
CN105884987A CN201510420339.1A CN201510420339A CN105884987A CN 105884987 A CN105884987 A CN 105884987A CN 201510420339 A CN201510420339 A CN 201510420339A CN 105884987 A CN105884987 A CN 105884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itiator
disulfonate
water
polymerization
hydrox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03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84987B (zh
Inventor
孙怀艳
李伟逊
张瑞丰
尚传洋
江峰
肖通虎
龙能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4203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84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84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4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84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4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合成一种含有双磺酸根阴离子和双十二烷基的叔胺化合物,使其表现出比普通表面活性剂更强的乳化功能,同时叔胺能在常温下与过硫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先在氮原子上形成阳离子自由基,然后转化成相邻位置的碳自由基,自由基的产生可以多次重复,灵活控制,实现多相串接聚合,在水/油界面上按先后顺序引发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苯乙烯和丙烯酸羟乙酯,获得多嵌段共聚物,实验证明单体的投料比与共聚物的组成比非常一致,说明该引发剂的引发效率较高,这种模式的聚合反应条件温和可控,能耗低,不用其它有机溶剂和乳化剂,产物纯净,完全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及其化学制备方法,该新型引发剂可用于聚烯烃类高分子材料的绿色合成。
背景技术
聚烯烃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通用高分子材料,凭借烯烃单体的组合搭配可以调节其结构,因而应用广泛。这类材料通常都是由自由基引发烯烃单体的均聚、共聚而获得,由于聚合反应场合不同,所使用的引发剂有油溶性和水溶性之分,分别对应油溶性以及水溶性单体的聚合。所谓的引发剂一般是指能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如油溶性的过氧类、偶氮类引发剂以及水溶性的过硫酸盐等,虽然引发剂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但却是烯烃聚合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近年来,引发剂使用的技术也有所发展,人们发明了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对自由基聚合的引发方式进行了改进,因而能使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变得简单方便,然而这些活性自由基聚合一般只能在有机相中进行,无法做到从油相到水相的跨越,所合成的嵌段聚合物其结构可变性不是很强,实际应用价值有限,迄今无法大量推广。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高分子结构的设计往往不遗余力,但对引发剂的改进却显得不足,事实上引发剂的设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给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本发明对引发剂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全新的设计和改进,一方面使聚合反应操作简单,成本降低,同时所获得的聚合物材料具有更强的功能、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新型的引发剂应该具有两种特性:一是引发剂能够定位在水相与油相的界面,这杆它所产生的自由基既能使水相中的单体聚合又能使油相中的单体聚合,打破两相界面的制约;二是一个引发剂分子必须能够多次产生自由基,产生可控的连环式引发,这样一来聚合反应就可以实现多相串接,即用一个引发剂分子来连接不同的高分子嵌段,在两相的界面处形成多嵌段共聚物。
为了实现上述跨越界面的聚合方式,引发剂定位在水相与油相的界面,那么它必须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特性,为了强化这种特性,最好使用双子结构,即将两个传统的单个表面活性剂分子组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更强的乳化作用。另一方面,引发剂能可控地产生自由基,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的还原剂就是引发剂的主体-两亲性的有机叔胺分子(其结构如图1所示),氧化剂为水溶性的K2S2O8,这两种化合物单独存在时在常温下不会有引发功能,一旦放在一起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氮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阳离子自由基,然后通过分子内电荷转移在相邻碳原子上电离出氢离子,形成碳自由基,氮原子被还原后还可以重复氧化,直到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全部电离,所以这种引发剂可以多次产生自由基(如图2所示)。所产生的界面自由基既能引发油相的聚合反应,也能引发水相的聚合反应,无论何种聚合其活性种都来自同一个引发剂分子,所以生成的疏水链和亲水链是连接在一起的,这就是多相串接聚合,其基本原理如图3所示。
本发明涉及的是这种新聚合方式的一个案例,所设计的引发剂是一种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它在K2S2O8作用下,能在常温下产生自由基,成功的引发油性单体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及亲水单体丙烯酸羟乙酯的聚合,获得其它聚合手段难以得到的多嵌段共聚物,并且这种聚合方式完全符合绿色化学的标准-常温反应能耗低、无有机溶剂、无其它表面活性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这种引发剂具有水/油界面定位特性,并通过与过硫酸钾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常温下产生的自由基能双向引发水溶性和油溶性单体,实现多相串接聚合,最后能形成多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它切实可行,操作简便,易于大量制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双磺酸盐界引发剂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酯多嵌段共聚物制备中的具体应用。
1、本发明解决首要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其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它首先是一种双子型的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过硫酸钾的氧化作用下,在油/水界面连环产生自由基,引发油性和水性单体的聚合,因而它又是一种引发剂。
非常有益的是,这种引发剂能定位在水/油两相的界面,具有比普通表面活性剂更强的乳化油性单体的能力,因而不再需要加入其它的乳化剂,一旦引发聚合反应后,它就成为聚合物材料的一部分,不会产生乳化剂泄漏问题,也不会对聚合物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非常有益的是,引发剂中的叔胺能与过硫酸钾在常温下反应,产生界面自由基,双向引发水性和油性单体聚合,通过多相串接来合成多嵌段共聚物;
非常有益的是,这种引发剂通过不断氧化氮原子可以多次在α-碳上产生自由基,从而能够灵活多样的控制聚合反应,使多种单体按照投料的顺序进行共聚合,有利于聚烯烃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
2、本发明解决另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述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合成路线如图4所示,其特征步骤为:1)将亚硫酸钠溶于水,配成15~20wt.%浓溶液,置于广口瓶中,在常温下加入过量的环氧氯丙烷,亚硫酸钠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在1∶1.1~1∶1.2范围,常温反应12~15小时,并经常搅拌,获得大量的无色晶体-2-羟基-3-氯丙磺酸钠,过滤后用少量乙醇洗涤,干燥备用;2)将十二胺与乙二醇按照1∶3.5~1∶4的重量比混合溶解,再加入上述2-羟基-3-氯丙磺酸钠,加热溶解并与十二胺在75~80℃温度下反应,十二胺与2-羟基-3-氯丙磺酸钠的摩尔比在1∶1.05~1∶1.1范围,反应2~3小时后冷却至常温,有白色沉淀NaCl析出,将混合物倒入清水中,内盐型产物以白色沉淀析出,过滤并用清水洗涤除去溶剂乙二醇、副产物NaCl以及少量未反应的2-羟基-3-氯丙磺酸钠,经过干燥后获得白色固体丙磺酸十二胺内盐;3)将上述内盐与等摩尔NaOH混合溶于乙醇中,内盐与乙醇的重量比在1∶3~1∶4范围,加入内盐摩尔数0.5倍的环氧氯丙烷,在50~60℃下搅拌反应2~3小时,冷却后将产物置于真空中常温下干燥以除去乙醇,得到白色的块状物,这就是最终的产物。
非常有益的是,2-羟基-3-氯丙磺酸钠的制备非常简单,而且产率高、成本低,可以溶解在乙二醇中,有利于同有机胺类反应,引入磺酸根阴离子;
非常有益的是,在第二步制备中,产物丙磺酸十二胺内盐不溶于水,可以通过水洗的办法分离产物,保证纯度。
3、本发明解决再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上述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在聚烯烃合成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步骤是:1)将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溶于水中,浓度一般在1.0~1.5‰范围,引发剂的用量一般是第一单体重量的1.0~1.5%;2)将油溶性单体加入到乳化液中,充分搅拌后加入过硫酸钾固体粉末(一般为投入单体重量的1.0~1.5%),大约5~10分钟后聚合反应发生,体系温度有所上升,并很快形成聚合物乳液;3)加入第二种单体,如果第二单体是油溶性的,那么它会被已经形成的聚合物吸收,加入第二批过硫酸钾后,聚合反应重新开始,乳液粒子的直径变大,最后得到多嵌段的共聚物;如果第二种单体是水溶性的,那么经过同样的操作后,获得两亲性的嵌段共聚物。
非常有益的是,由于自由基只在界面产生,油性单体浓度高,因而聚合反应快,转化率高,聚合过程中单体可以按顺序加入,非常容易控制聚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非常有益的是,整个聚合过程中不加入其它有机溶剂,不需要苛刻的条件,完全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利用新的引发剂可以实现多相串接聚合模式,即一种引发剂能够完成多种方式的聚合;2)容易控制聚合物的组成与结构,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实施多种嵌段的随意搭配;3)通过使用该引发剂很容易在聚合物中引入磺酸根功能基团;4)聚合反应条件温和可控,低能耗,不用其它有机溶剂和乳化剂,产物纯净,完全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的制备:
1、将亚硫酸钠溶于水,配成15~20wt.%浓溶液,置于广口瓶中,在常温下加入过量的环氧氯丙烷,亚硫酸钠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在1∶1.1~1∶1.2范围,常温反应12~15小时,并经常搅拌,获得大量的无色晶体-2-羟基-3-氯丙磺酸钠,产率几乎为100%,过滤后用少量乙醇洗涤,干燥备用;
2、将十二胺与乙二醇按照1∶3.5~1∶4的重量比混合溶解,再加入上述2-羟基-3-氯丙磺酸钠,加热溶解并与十二胺在75~80℃温度下反应,十二胺与2-羟基-3-氯丙磺酸钠的摩尔比在1∶1.05~1∶1.1范围,反应2~3小时后冷却至常温,有白色沉淀NaCl析出,将混合物倒入清水中,内盐型产物以白色沉淀析出,过滤并用清水洗涤除去溶剂乙二醇、副产物NaCl以及少量未反应的2-羟基-3-氯丙磺酸钠,经过干燥后获得白色固体丙磺酸十二胺内盐,产率78~86%;
3、将上述内盐与等摩尔NaOH混合溶于乙醇中,内盐与乙醇的重量比在1∶3~1∶4范围,加入内盐摩尔数0.5倍的环氧氯丙烷,在50~60℃下搅拌反应2~3小时,冷却后将产物置于真空中常温下干燥以除去乙醇,得到白色的块状物,这就是最终的产物-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它能在水中很好的分散。
引发剂的使用按以下操作步骤进行:
a.将1.0g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溶于800mL水中,配成乳化液,浓度一般在1.0~1.5‰范围;
b.将80g油溶性第一单体苯乙烯加入到乳化液中,充分搅拌后加入0.8g过硫酸钾固体粉末(一般为投入单体重量的1.0~1.5%),大约5~10分钟后聚合反应发生,体系温度可从20~25℃上升到40~45℃左右,并很快形成白色聚苯乙烯乳液,聚合反应一般在半小时内结束,此时苯乙烯基本耗尽;
c.加入不同量的第二种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很快单体被聚苯乙烯乳液吸收,然后加入第二批过硫酸钾(甲基丙烯酸甲酯1%的重量),聚合反应重新开始,体系温度又开始上升,乳液粒子的直径变大,最后得到含有聚苯乙烯和甲基聚丙烯酸甲酯嵌段的共聚物;
d.在第二步结束后加入不同重量的丙烯酸羟乙酯作为第二种单体,待其溶解后再加入过硫酸钾(丙烯酸羟乙酯重量的1%),经过短暂的诱导期后反应重新启动,体系的粘度明显增大,最后获得具有聚苯乙烯和聚丙烯酸羟乙酯胺嵌段的两亲性共聚物,上述乳液产物用甲醇沉淀后都得到固体产物。
产物分析:通过比较两次聚合反应后单体投料比与共聚物组成比的一致性来衡量该引发剂的实际效果,每次聚合后对单位体积的反应混合物用甲醇沉淀,所得到的聚合物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就得到聚合物产量,第一次聚合得到聚苯乙烯的产量,第二次聚合后得到共聚物的产量,由此推算出共聚物中的两种嵌段的质量组成比M1/M2,而投料比m1/m2就是实验中加入的两种单体的质量之比。对每一种第二单体进行四次共聚合实验,所得到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发现,投料比与组成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每次聚合反应都比较彻底,也就是说引发剂的引发效率较高。
聚合反应的投料比与共聚物的组成比对照
附图说明
图1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的化学结构。
图2氧化还原引发原理。
图3多相串接聚合方式示意图。
图4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的合成路线。

Claims (5)

1.一种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其特征在于该引发剂具有亲水的磺酸根阴离子和疏水的双十二烷基,因而容易存在于水/油界面,起到乳化剂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磺酸盐界引发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两个叔胺单元,它能与水相中的过硫酸钾在常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氮正离子自由基能够转化成α-碳自由基,并且该氧化还原反应能多次重复发生,在不同的碳原子上多次产生自由基,因而能多次在水/油界面引发聚合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其特征在于它能实现多相串接聚合模式,通过将不同的单体按顺序加入,就能获得多嵌段的共聚物,聚合过程容易控制,合成条件温和,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依次为:
1)将亚硫酸钠溶于水,配成15~20wt.%浓溶液,置于广口瓶中,在常温下加入过量的环氧氯丙烷,亚硫酸钠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在1∶1.1~1∶1.2范围,常温反应12~15小时,并经常搅拌,获得大量的无色晶体-2-羟基-3-氯丙磺酸钠,过滤后用少量乙醇洗涤,干燥备用;
2)将十二胺与乙二醇按照1∶3.5~1∶4的重量比混合溶解,再加入上述2-羟基-3-氯丙磺酸钠,加热溶解并与十二胺在75~80℃温度下反应,十二胺与2-羟基-3-氯丙磺酸钠的摩尔比在1∶1.05~1∶1.1范围,反应2~3小时后冷却至常温,将混合物倒入清水中,内盐型产物以白色沉淀析出,过滤并用清水洗涤除去溶剂乙二醇、副产物NaCl以及少量未反应的2-羟基-3-氯丙磺酸钠,经过干燥后获得白色固体丙磺酸十二胺内盐;
3)将上述内盐与等摩尔NaOH混合溶于乙醇中,内盐与乙醇的重量比在1∶3~1∶4范围,加入内盐摩尔数一半的环氧氯丙烷,在50~60℃下搅拌反应2~3小时,冷却后置于真空中常温下干燥以除去乙醇,得到最终产物。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磺酸盐界面活性引发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溶于水中,浓度一般在1.0~1.5‰范围,引发剂的用量一般是第一单体重量的1.0~1.5%,过硫酸钾用量一般为投入单体重量的1.0~1.5%。
CN201510420339.1A 2015-07-08 2015-07-08 一种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884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0339.1A CN105884987B (zh) 2015-07-08 2015-07-08 一种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0339.1A CN105884987B (zh) 2015-07-08 2015-07-08 一种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84987A true CN105884987A (zh) 2016-08-24
CN105884987B CN105884987B (zh) 2018-06-15

Family

ID=57001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0339.1A Active CN105884987B (zh) 2015-07-08 2015-07-08 一种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84987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2747A (zh) * 2016-10-22 2017-03-22 宁波大学 一种阴离子型聚氯乙烯膜材料的绿色制备方法
CN109134773A (zh) * 2018-04-18 2019-01-04 宁波大学 一种荧光素染料的高分子化方法
CN109134769A (zh) * 2018-04-18 2019-01-04 宁波大学 一种苝酰亚胺荧光染料的高分子化方法
CN109134735A (zh) * 2018-04-18 2019-01-04 宁波大学 一种分散大红染料s-bwfl的高分子化方法
CN109867737A (zh) * 2019-02-27 2019-06-11 宁波大学 一种双子型酰肼阴离子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9879782A (zh) * 2019-02-27 2019-06-14 宁波大学 一种苯甲酰肼单磺酸钠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9942765A (zh) * 2019-02-27 2019-06-28 宁波大学 一种十八酰肼双阴离子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9970886A (zh) * 2019-02-27 2019-07-05 宁波大学 一种异辛酰肼磺酸钠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35747A (zh) * 2020-06-05 2020-09-08 赛科思能源技术(重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开发致密油的渗吸排驱剂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9292A (zh) * 2010-05-25 2010-12-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CN102491922A (zh) * 2011-12-02 2012-06-1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双羟磺酸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及其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9292A (zh) * 2010-05-25 2010-12-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CN102491922A (zh) * 2011-12-02 2012-06-1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双羟磺酸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及其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邹专政等: "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广东化工》 *
郑延成等: "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协同作用研究", 《精细石油化工》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2747A (zh) * 2016-10-22 2017-03-22 宁波大学 一种阴离子型聚氯乙烯膜材料的绿色制备方法
CN106512747B (zh) * 2016-10-22 2019-05-07 宁波大学 一种阴离子型聚氯乙烯膜材料的绿色制备方法
CN109134773A (zh) * 2018-04-18 2019-01-04 宁波大学 一种荧光素染料的高分子化方法
CN109134769A (zh) * 2018-04-18 2019-01-04 宁波大学 一种苝酰亚胺荧光染料的高分子化方法
CN109134735A (zh) * 2018-04-18 2019-01-04 宁波大学 一种分散大红染料s-bwfl的高分子化方法
CN109879782A (zh) * 2019-02-27 2019-06-14 宁波大学 一种苯甲酰肼单磺酸钠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9867737A (zh) * 2019-02-27 2019-06-11 宁波大学 一种双子型酰肼阴离子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9942765A (zh) * 2019-02-27 2019-06-28 宁波大学 一种十八酰肼双阴离子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9970886A (zh) * 2019-02-27 2019-07-05 宁波大学 一种异辛酰肼磺酸钠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79782B (zh) * 2019-02-27 2021-06-25 宁波大学 一种苯甲酰肼单磺酸钠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9970886B (zh) * 2019-02-27 2021-10-08 宁波大学 一种异辛酰肼磺酸钠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2765B (zh) * 2019-02-27 2021-11-30 宁波大学 一种十八酰肼双阴离子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9867737B (zh) * 2019-02-27 2022-03-18 宁波大学 一种双子型酰肼阴离子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11635747A (zh) * 2020-06-05 2020-09-08 赛科思能源技术(重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开发致密油的渗吸排驱剂
CN111635747B (zh) * 2020-06-05 2023-03-31 赛科思能源技术(重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开发致密油的渗吸排驱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84987B (zh) 2018-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4987A (zh) 一种双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4640B (zh) 一种双阴离子界面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20274B (zh) 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20273A (zh) 一种双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4939B (zh) 一种双子型表面活性引发剂的使用方法
CN105820275B (zh) 一种双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93432B (zh) 一种减水剂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减水剂
CN105884937A (zh) 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4624B (zh) 一种多羟基多胺表面活性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8154847A (ja) 2,3,3,3−テトラフルオロプロペン/フッ化ビニリデンコポリマーの改良された合成方法
CN105884940B (zh) 一种双苯磺酸盐界面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0421B (zh) 一种制备二硒醚聚合物的方法
CN105884938B (zh) 一种双膦酸盐界面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70886B (zh) 一种异辛酰肼磺酸钠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67737B (zh) 一种双子型酰肼阴离子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9879782B (zh) 一种苯甲酰肼单磺酸钠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9896976B (zh) 一种十六代酰肼羧酸钠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9912731B (zh) 一种非离子型二酰肼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2174136A (zh) 一种环形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2765B (zh) 一种十八酰肼双阴离子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9942729B (zh) 一种两亲性乙酰肼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9957047B (zh) 一种多羟基十二酰肼引发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9970934B (zh) 一种十二酰肼双阳离子引发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heng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block copolymers from a cinnamate derivative by combination of AGET ATRP and click chemistry
CN106512747A (zh) 一种阴离子型聚氯乙烯膜材料的绿色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un Huaiyan

Inventor after: Zhang Ruifeng

Inventor after: Li Weixun

Inventor after: Shang Chuanyang

Inventor after: Jiang Feng

Inventor after: Xiao Tonghu

Inventor after: Long Nengbing

Inventor before: Sun Huaiyan

Inventor before: Li Weixun

Inventor before: Zhang Ruifeng

Inventor before: Shang Chuanya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Feng

Inventor before: Xiao Tonghu

Inventor before: Long Nengb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