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83420A - 一种基板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板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83420A
CN105883420A CN201610258607.9A CN201610258607A CN105883420A CN 105883420 A CN105883420 A CN 105883420A CN 201610258607 A CN201610258607 A CN 201610258607A CN 105883420 A CN105883420 A CN 105883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generation unit
electric field
field generation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86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83420B (zh
Inventor
石鹏程
刘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586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83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83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3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83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3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4/00Non-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Non-Mechanical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板传送装置,涉及传送设备技术领域,以在传送基板时,减少基板传送装置中的传送部对基板的磨损。该基板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送基板的传送部,该传送部设有磁悬浮装置,磁悬浮装置能够使基板受到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悬浮力Fv。本发明提供的基板传送装置用于传送基板。

Description

一种基板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板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的种类越来越多,现在主流的显示装置为平板显示装置,这类平板显示装置本身由于没有一般显示器中的电子束管,因此作为大屏幕显示时不存在投射距离问题,因此,平板显示装置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显示装置。
而现有的平板显示装置在制作过程中,一般需要利用基板传送装置传送平板显示装置的基板,以进行不同制程之间的转换,但是由于基板在传送中不可避免的直接与基板传送装置的传送部接触,使得基板极易被传送部磨损,从而影响平板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板传送装置,以在传送基板时,减轻基板传送装置中的传送部对基板的磨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板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送基板的传送部,所述传送部设有磁悬浮装置,所述磁悬浮装置能够使所述基板受到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悬浮力Fv
优选的,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电场生成单元,以及使所述基板处在磁场中的磁场生成单元;所述基板中设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一侧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导电层的另一侧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基板在所述磁场生成单元产生的磁场中受到安培力F;
所述悬浮力Fv为所述安培力F或所述安培力F在基板重力方向所在直线的分力。
较佳的,当所述安培力F与悬浮力Fv的方向不同时,所述安培力F在所述基板的平面上的分力方向与所述基板的传送方向相同。
优选的,当所述悬浮力Fv大于等于所述基板的重力G时,所述磁场的磁场强度
当所述悬浮力Fv小于所述基板的重力G时,所述磁场的磁场强度
其中:
m为所述基板的质量;
g为所述基板的重力加速度;
I为面电流的电流大小;且所述面电流在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电流通过所述导电层时形成;
sin(I,B)为所述面电流的电流方向与所述基板所处的磁场方向之间夹角的正弦值;
θ为所述安培力F与所述基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0<θ≤90°;
L为所述导电层的一侧到另一侧的长度。
较佳的,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与所述传送部的一侧相连,所述电场生成单元与所述传送部的另一侧相连;
所述传送部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相连的一侧,以及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电相连的一侧相对;
所述传送部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相连的一侧,以及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电相连的一侧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部包括传送导轨,所述传送导轨的一侧设有第一传送滚轮,所述第一传送滚轮连接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所述传送导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传送滚轮,所述第二传送滚轮连接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
传送基板时,所述导电层的两侧对应与所述第一传送滚轮和第二传送滚轮接触。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滚轮上设有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相连的第一导电膜,所述第二传送滚轮上设有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相连的第二导电膜;
传送基板时,所述导电层的两侧对应与所述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接触。
优选的,所述磁场生成单元设在所述传送部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磁场生成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电螺线管,所述导电落线管设在所述传送部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板传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基板传送装置中,传送部上设有磁悬浮装置,该磁悬浮装置能够产生与基板的重力方向相反的悬浮力Fv,这样就能减小基板在传送过程中对传送部的压力,而传送部与传送的基板之间的摩擦力又与传送的基板的对传送部的压力成正比,因此,当基板在传送过程中对传送部的压力减小,则传送部与传送的基板之间的摩擦力就会减小,从而减轻了基板传送装置中的传送部对基板的磨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传送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传送装置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下,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传送装置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下,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传送装置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下,传送的基板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传送部, 10-传送导轨
11-第一传送滚轮, 110-导电正极;
12-第二传送滚轮, 120-导电负极;
2-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传送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送基板2的传送部1,传送部设有磁悬浮装置,磁悬浮装置能够使基板受到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悬浮力Fv
具体实施时,基板在传送部1受到磁悬浮装置施加的悬浮力Fv,该悬浮力Fv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悬浮力Fv,以减小传送部1对基板的磨损。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过程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基板传送装置中,传送部1上设有的磁悬浮装置能够产生与基板2的重力方向相反的悬浮力Fv,这样就能减小基板2在传送过程中对传送部1的压力,而传送部1与传送的基板2之间的摩擦力又与传送的基板2的对传送部1的压力成正比,因此,当基板2在传送过程中对传送部1的压力减小时,则传送部1与传送的基板2之间的摩擦力就会减小,这样就减少了基板传送装置中的传送部1对基板的磨损。
而上述实施例中,磁悬浮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比较多,下面结合图1详细描述磁悬浮装置的结构,但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为其他现有的磁悬浮装置。
该磁悬浮装置包括电场生成单元和使基板2处在磁场中的磁场生成单元;基板2中设有导电层,导电层的一侧与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电连接,导电层的另一侧与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电连接;基板2在磁场生成单元产生的磁场中受到安培力F;其中,悬浮力Fv为安培力F或安培力F在传送的基板2重力方向所在直线的分力。而且,由于导电层的一侧与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电连接,导电层的另一侧与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相连,这样电场生成单元的电流在通过导电层时能够形成从正极到负极的面电流。
具体实施时,磁场生成单元生成磁场,使得基板2处在该磁场中,且利用电场生成单元的电流从正极出发从导电层的一侧进入导电层,然后从导电层的另一侧流入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电场生成单元的电流在导电层上形成由正极指向负极的面电流;而根据左手定则,当导电层流过面电流时,基板2在磁场生成单元产生的磁场中受到安培力F,而上述实施例中的悬浮力Fv即为安培力F或安培力F在传送的基板2重力方向所在直线的分力。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过程可知,上述实施例中的磁悬浮装置是在基板2上设有导电层的前提下,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得基板2上的导电层的两侧与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和负极对应电连接,使得基板2的导电层上形成面电流,并利用磁场生成单元使基板2处在磁场中,这样基板2的导电层中的面电流就能够与磁场发生电磁感应,从而使得基板2受到安培力F,该安培力F即为安培力F或安培力F在传送的基板2重力方向所在直线的分力
而上述电场生成单元具体形式很多,电场生成单元可以为普通的直流电源,也可以为直流可调电源,以通过调整面电流的大小,从而达到调整基板2所受到的悬浮力的大小。另外,电场生成单元也可以以电极形式给出,例如在导电层的一侧电连接正极电极,在导电层的另一侧电连接负极电极。
考虑到传送部一般为导电材料制成,而导电层是基板2的一部分,且在基板2传送过程中,基板2一直处在移动过程中,为了能够方便的实现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与导电层的一侧电连接,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与导电层的另一侧电连接,可以将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与传送部1的一侧相连,电场生成单元与传送部1的另一侧相连;且传送部1与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相连的一侧,以及导电层与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电相连的一侧相对,传送部1与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相连的一侧,以及导电层与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电相连的一侧相对;这样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和负极就能以间接的方式电连接导电层。而如果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和负极是分离的,则一般来说电场生成单元是由导电正极110和导电负极120组成,其中,导电正极110与传送部1的一侧相连,导电负极120与传送部1的另一侧相连,且导电正极110与传送部1相连的一侧,以及导电层与导电正极110电相连的一侧相对;导电负极120与传送部1的一侧,以及导电层与导电负极120电连接的一侧相对。
而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板传送装置中的传送部1一般为现有的,包括传送导轨10,传送导轨10的一侧设有第一传送滚轮11,第一传送滚轮11连接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传送导轨10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传送滚轮12,第二传送滚轮12连接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传送基板时,导电层的两侧对应与第一传送滚轮11和第二传送滚轮12接触,而由于第一传送滚轮11连接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第二传送滚轮12连接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因此,导电层的两侧能够通过第一传送滚轮11和第二传送滚轮12对应与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为了减少第一传送滚轮11和第二传送滚轮12对基板2边缘的磨损,第一传送滚轮11和第二传送滚轮12会选择橡胶材料,且橡胶材料一般不导电,因此,在第一传送滚轮11上设置与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相连的第一导电膜,第二传送滚轮12上设置与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相连的第二导电膜,传送基板2时,导电层的两侧对应与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接触;这样基板2在传送过程中,导电层的一侧可以通过第一导电膜与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相连,导电层的另一侧可以通过第二导电膜与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相连。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磁场生成单元一般设在传送部1的底部,且其具体形式也很多的,例如常见的导电螺线管或电磁铁等,导电落线管或电磁铁设在传送部1的底部,而且磁场生成单元也可以包括多个导电螺线管或多个螺线管,以提高产生的磁场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悬浮力Fv之所以有两种体现形式,主要是由于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基板2的平面夹角决定的;下面结合图2-图4对两种状态下的磁场方向产生的安培力F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当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基板2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时,此时悬浮力Fv为安培力F。
至于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上述面电流的电流方向的具体指向,可以根据本领域现有的电磁理论常识确定。例如,图2示出的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是由基板2的前方指向基板的后方,即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传送方向相反,其中,传送方向如图2所示的虚线箭头,面电流的电流方向同样参照图2所示。
在图2所示的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和面电流的电流方向下,基板2所受到的安培力F与基板2的重力方向相反,即安培力F与基板2的表面夹角θ=90°。
请参阅图3,当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基板2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90°时,此时请参阅图4,悬浮力Fv为安培力F在传送的基板2重力方向所在直线的分力Fp,即安培力F与基板2的表面夹角θ的范围为0<θ<90°。
至于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上述面电流的电流方向的具体指向,可以根据本领域现有的电磁理论常识确定。例如,图3示出的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虽然也是由基板2的前方指向基板的后方,但是以如图3所示的斜向上的方向指向基板2的后方,而电流方向同样如图3所示。
在图3所示的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和面电流的电流方向下,基板2所受到的安培力F才会如图3所示。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当磁场方向与面电流的电流方向的夹角小于90°时,安培力F在基板2的平面上的分力方向与基板的传送方向(如图3和图4所示虚线箭头)相同,这样基板2不仅能够在传送部1的传送下移动,而且,还可以通过安培力F在基板2的平面的分力Fp的作用,进一步加快基板2的传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安培力F在基板2的平面上的分力方向也可以与基板的传送方向相反,但是这样会明显阻碍基板2的传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导电层的一侧是指导电层与传送部1的一侧相对的位置,而导电层的另一侧是指导电层与传送部1的另一侧相对的位置,而传送部的一侧或另一侧是与传送方向平行的。
另外,根据悬浮力Fv与传送的基板2的重力G的大小关系,基板2的下表面可以和传送部1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当悬浮力Fv小于基板2的重力G时,磁场的磁场强度此时,基板2的下表面和传送部1(具体为传送部1中的传送导轨10)接触,但是基板2对传送部1(具体为传送部1中的传送导轨10)压力减小,从而缓解了传送部1(具体为传送部1中的传送导轨10)对基板2的磨损。
当悬浮力Fv大于等于基板2的重力G时,磁场的磁场强度此时,基板2的下表面和传送部1(具体为传送部1中的传送导轨10)不发生接触,依靠传送部1中与基板2的边缘接触的传送滚轮(第一传送滚轮11和第二传送滚轮12)驱动基板2继续传送。
其中:
m为基板2的质量;
g为基板2的重力加速度;
I为面电流的电流大小;且面电流在电场生成单元的电流通过导电层时形成;
sin(I,B)为面电流的电流方向与基板所处的磁场方向之间夹角的正弦值;
θ为安培力F与基板2的平面之间的夹角,0<θ≤90°;
L为导电层的一侧到另一侧的长度。
上述这些参数中,基板2的质量m,基板2的重力加速度g,以及导电层的一侧到另一侧的长度L均是固定的,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基板2所处的磁场强度B的大小、面电流I的大小,以及面电流的电流方向与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之间夹角,即可实现基板2的下表面和传送部1发生接触或不发生接触.
而且,由于基板2中的导电层自身电阻的关系,导电层所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电场生成单元的电压选择,以及面电流的大小也是因导电层的电阻而决定的,不能一概而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基板2可以为一切含有导电层的板状物,具体得显示领域,可以为显示基板或显示面板,当前基板2的质量一般在4kg-20kg。
以现有的ADS面板(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 panel,简称ADS面板)为例,ADS面板在背面覆盖ITO膜(氧化铟锡膜)后,需要基板传送装置传送,而在ADS面板传送过程中,ADS面板的背面和传送部1(具体为传送部1中的传送导轨10)接触,其中,ADS面板的背面覆盖的ITO膜就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说的导电层。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板传送装置传送ADS基板时,由于ITO膜的一侧会与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电连接,而另一侧会与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电连接,而ITO膜又覆盖在ADS面板的背面,因此,ITO膜的尺寸与ADS面板相同,且当ADS面板的两条宽边与传送部的两侧相对时,电场生成单元向TIO膜加载电压时,ITO膜上可以形成从正极到负极的面电流,该面电流的电流方向如图2-4所示的电流方向,即从ITO膜的一侧到另一侧。
下面以ADS面板为基板,举例说明采用上述基板传送装置传送ADS面板时,ADS面板的背面是否与传送部1接触;其中,ADS面板的尺寸为:宽1.5m,长1.85m,厚度0.3mm,质量为5kg(通过换算可知ADS面板的重力G为49N),ADS面板的背面覆盖有ITO膜,ITO膜的方阻为150Ω/,要求面电流大小为1A数量级。
实施例一:
传送ADS面板时,ITO膜通过的面电流大小为1A,磁场强度为10T,面电流方向和ADS面板所处的磁场方向如图2所示,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基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等于0°,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面电流方向的夹角为90°。
根据左手法则可以确定ADS面板受到与ADS面板重力方向相反的悬浮力Fv;其中,Fv=IBL=1A×10T×1.5=15N。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ADS面板受到的悬浮力Fv为15N,ADS面板的重力G为49N,二者方向相反,通过计算,ADS面板对传送部1的压力N=G-Fv=49N-15N=34N,可见,ADS面板的背面此时仍然与传送部1接触,但ADS面板对传送部1的压力减小,即传送部1对ADS面板的磨损减小。
实施例二:
传送ADS面板时,ITO膜通过的面电流大小为1A,磁场强度为50T,面电流方向和ADS面板所处的磁场方向如图2所示,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基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等于0°,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面电流方向的夹角为90°。
根据左手法则可以确定ADS面板受到与ADS面板重力方向相反的安培力F,即悬浮力Fv;其中,Fv=IBL=1A×50T×1.5=75N。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ADS面板受到的悬浮力Fv为75N,ADS面板的重力G为49N,二者方向相反,通过计算,ADS面板对传送部1的压力N=G-Fv=49N-75N=-26N,可见,ADS面板的背面此时与传送部1已经分离,且悬浮力Fv能够将ADS面板悬浮在传送部1的传送导轨10上,ADS面板的边缘通过与第一传送滚轮11和第二传送滚轮的接触,驱动ADS面板继续传送。
实施例三:
传送ADS面板时,ITO膜通过的面电流大小为1A,磁场强度为40T,面电流方向和ADS面板所处的磁场方向如图2所示,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基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等于0°,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面电流方向的夹角为90°。
根据左手法则可以确定ADS面板受到与ADS面板重力方向相反的安培力F,即悬浮力Fv;其中,Fv=IBL=1A×40T×1.5=60N。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ADS面板受到的悬浮力Fv为60N,ADS面板的重力G为49N,二者方向相反,通过计算,ADS面板对传送部1的压力N=G-Fv=49N-60N=-11N,可见,ADS面板的背面此时与传送部1已经分离,且悬浮力Fv能够将ADS面板悬浮在传送部1的传送导轨10上,ADS面板的边缘分别与第一传送滚轮11和第二传送滚轮的接触,驱动ADS面板继续传送。
实施例四:
传送ADS面板时,ITO膜通过的面电流大小为1A,磁场强度为25T,面电流方向和ADS面板所处的磁场方向如图3所示: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基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面电流方向仍然为90°。
根据左手法则可以确定ADS面板受到如图4所示的安培力F,该安培力与ADS面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安培力F在基板2重力方向所在直线的分力即为悬浮力Fv
Fv=Fsinθ=IBLsinθ=1A×25T×1.5×sin30°=18.75N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ADS面板受到的悬浮力Fv为18.75N,ADS面板的重力G为49N,二者方向相反,通过计算,ADS面板对传送部1的压力N=G-Fv=49N-18.75N=30.25N,可见,ADS面板的背面此时仍然与传送部1接触,但ADS面板对传送部1的压力减小,即传送部1对ADS面板的磨损减小。
另外,如图4所示,安培力F在基板2的平面上的分力方向与基板2的传送方向相同,且安培力F在基板2的平面上的分力Fp=Fcosθ=IBLcosθ=1A×25T×1.5m×cos30°=32.475N,因此,除了传送部1对ADS面板进行传送,安培力F在基板2的平面上的分力Fp也可以促进ADS面板的传送。
实施例五:
传送ADS面板时,ITO膜通过的面电流大小为1A,磁场强度为80T,面电流方向和ADS面板所处的磁场方向如图3所示: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基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基板2所处的磁场方向与面电流方向仍然为90°。
根据左手法则可以确定ADS面板受到如图4所示的安培力F,该安培力与ADS面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安培力F在基板2重力方向所在直线的分力即为悬浮力Fv
Fv=Fsinθ=IBLsinθ=1A×80T×1.5×sin60°=103.92N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ADS面板受到的悬浮力Fv为103.92N,ADS面板的重力G为49N,二者方向相反,通过计算,ADS面板对传送部1的压力N=G-Fv=49N-103.92N=-54.92N,可见,ADS面板的背面此时与传送部1已经分离,且悬浮力Fv能够将ADS面板悬浮在传送部1的传送导轨10上,ADS面板的边缘通过与第一传送滚轮11和第二传送滚轮的接触,驱动ADS面板继续传送。
另外,如图4所示,安培力F在基板2的平面上的分力方向与基板2的传送方向相同,且安培力F在基板2的平面上的分力Fp=Fcosθ=IBLcosθ=1A×80T×1.5m×cos60°=60N,因此,除了传送部1对ADS面板进行传送,安培力F在基板2的平面上的分力Fp也可以促进ADS面板的传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中,悬浮力Fv与基板2的平面之间的夹角,是和基板所处的磁场方向与基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有关的,而上述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的重点在于体现安培力方向对悬浮力Fv的影响,因此,忽略基板所处的磁场方向与基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这个夹角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常规的电磁学理论可以反推的,在此不做赘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基板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送基板的传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设有磁悬浮装置,所述磁悬浮装置能够使所述基板受到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悬浮力F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电场生成单元,以及使所述基板处在磁场中的磁场生成单元;所述基板中设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一侧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导电层的另一侧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基板在所述磁场生成单元产生的磁场中受到安培力F;
所述悬浮力Fv为所述安培力F或所述安培力F在基板重力方向所在直线的分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培力F与悬浮力Fv的方向不同时,所述安培力F在所述基板的平面上的分力方向与所述基板的传送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悬浮力Fv大于等于所述基板的重力G时,所述磁场的磁场强度
当所述悬浮力Fv小于所述基板的重力G时,所述磁场的磁场强度
其中:
m为所述基板的质量;
g为所述基板的重力加速度;
I为面电流的电流大小;且所述面电流在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电流通过所述导电层时形成;
sin(I,B)为所述面电流的电流方向与所述基板所处的磁场方向之间夹角的正弦值;
θ为所述安培力F与所述基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0<θ≤90°;
L为所述导电层的一侧到另一侧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与所述传送部的一侧相连,所述电场生成单元与所述传送部的另一侧相连;
所述传送部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相连的一侧,以及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电相连的一侧相对;
所述传送部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相连的一侧,以及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电相连的一侧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包括传送导轨,所述传送导轨的一侧设有第一传送滚轮,所述第一传送滚轮连接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所述传送导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传送滚轮,所述第二传送滚轮连接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
传送基板时,所述导电层的两侧对应与所述第一传送滚轮和第二传送滚轮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滚轮上设有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正极相连的第一导电膜,所述第二传送滚轮上设有与所述电场生成单元的负极相连的第二导电膜;
传送基板时,所述导电层的两侧对应与所述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生成单元设在所述传送部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生成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电螺线管,所述导电落线管设在所述传送部的底部。
CN201610258607.9A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基板传送装置 Active CN105883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8607.9A CN105883420B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基板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8607.9A CN105883420B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基板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83420A true CN105883420A (zh) 2016-08-24
CN105883420B CN105883420B (zh) 2018-01-09

Family

ID=56704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8607.9A Active CN105883420B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基板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8342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0598A (zh) * 2017-10-31 2018-01-30 黄润豪 一种堆垛装置
CN107942549A (zh) * 2017-12-05 2018-04-20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配向膜烘干装置
CN109019023A (zh) * 2018-06-29 2018-1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基板传送装置及系统
CN113207311A (zh) * 2019-12-03 2021-08-03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元件巨量转移方法和系统
CN114084675A (zh) * 2021-11-25 2022-02-25 湖南航天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硬质合金的电磁吸附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8346A (ja) * 1993-12-22 1995-08-29 Hitachi Ltd 搬送装置、搬送処理装置及び被処理物搬送処理方法
JP2003040421A (ja) * 2001-07-27 2003-02-1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物体搬送装置
CN101537932A (zh) * 2008-03-17 2009-09-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浮起输送装置和浮起输送方法
CN102055381A (zh) * 2009-10-28 2011-05-11 Sfa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磁力悬浮传送系统
CN105347045A (zh) * 2015-11-06 2016-02-24 张家界恒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运输矿斗控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8346A (ja) * 1993-12-22 1995-08-29 Hitachi Ltd 搬送装置、搬送処理装置及び被処理物搬送処理方法
JP2003040421A (ja) * 2001-07-27 2003-02-1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物体搬送装置
CN101537932A (zh) * 2008-03-17 2009-09-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浮起输送装置和浮起输送方法
CN102055381A (zh) * 2009-10-28 2011-05-11 Sfa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磁力悬浮传送系统
CN105347045A (zh) * 2015-11-06 2016-02-24 张家界恒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运输矿斗控速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0598A (zh) * 2017-10-31 2018-01-30 黄润豪 一种堆垛装置
CN107942549A (zh) * 2017-12-05 2018-04-20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配向膜烘干装置
CN109019023A (zh) * 2018-06-29 2018-1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基板传送装置及系统
CN113207311A (zh) * 2019-12-03 2021-08-03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元件巨量转移方法和系统
CN113207311B (zh) * 2019-12-03 2023-05-16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元件巨量转移方法和系统
CN114084675A (zh) * 2021-11-25 2022-02-25 湖南航天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硬质合金的电磁吸附装置
CN114084675B (zh) * 2021-11-25 2024-02-06 湖南航天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硬质合金的电磁吸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83420B (zh) 201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3420A (zh) 一种基板传送装置
TWI424341B (zh) 觸控顯示結構及包含該觸控顯示結構之觸控顯示裝置
KR101164047B1 (ko) 스퍼터링 장치
CN101695970B (zh) 金属传送带纠偏装置
EP2803484B1 (en) Substrate sepa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214029A (zh) 触控显示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触控显示装置
TW200925309A (en) Sputtering method and sputtering apparatus
CN105474105B (zh) 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37932A (zh) 浮起输送装置和浮起输送方法
CN205892161U (zh) 面板立式输送装置
CN103484825A (zh) 一种导电薄膜的溅镀成型装置
CN203929653U (zh) 电路板双面检测设备
CN109516085A (zh) 一种电磁驱动型带式输送机
CN108053969A (zh) 纵向“u”型磁链的电磁加永磁组合式磁力吸盘
JP2019097297A (ja) 無線給電装置
CN203920052U (zh) 一种标牌送牌装置及标牌自动送牌控制系统
CN206654857U (zh) 一种用于玻璃镀膜的设备
CN204505830U (zh) 双面电晕装置
JP2014206690A (ja) 除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777358B (zh) 基板移送装置
CN105467957B (zh) 一种带材连续生产线中防止带材跑偏的移动磁场纠偏方法
CN104723547A (zh) 双面电晕方法及其装置
JP4898565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
CN104113975A (zh) 静电释放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9306456A (zh) 阴极电磁场装置及镀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