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4297A -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4297A
CN105874297A CN201480071284.1A CN201480071284A CN105874297A CN 105874297 A CN105874297 A CN 105874297A CN 201480071284 A CN201480071284 A CN 201480071284A CN 105874297 A CN105874297 A CN 105874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cold
producing medium
inner spac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12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4297B (zh
Inventor
井上智嗣
藤野宏和
神藤正憲
森本康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74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4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4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4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 F28D1/047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91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multiple rows of conduits or with multi-channel conduits combined with a particular flow pattern, e.g. multi-row multi-stag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having portions engaging further tubula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having portions engaging further tubular elements
    • F28F1/325Fins with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0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 F28F9/0204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28F9/0207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the longitudinal or transversal partitions being separate elements attached to header 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8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by using inserts for modifying the pattern of flow inside the header box, e.g. by using flow restrictors or permeable bodies or blocks with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5/00Fins
    • F28F2215/12Fins with U-shaped slots for laterally inserting cond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即便在循环量变化的条件下使用,也能抑制制冷剂偏流。在室外热交换器(20)的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内部空间(23a)的不同高度处连接有多个扁平多孔管(21b、121b)。在第一内部空间(23a)中采用循环结构,其包含第一分隔板(51)、第一流入口(41x)、第一上连通路(51x)及第一下连通路(51y),该第一流入口用于使制冷剂在第一流出空间(51a)内上升。由第一整流板(41)、第一分隔板(51)、第一遮挡板(61)分隔为第一流出空间(51a)、第一循环空间(51b)、第一流入用空间(61b)、第一上升用空间(61a)。与第一流入用空间(61b)连接的扁平管(121b)的制冷剂通路和将第一流入用空间(61b)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连接的下方连通口(61x)被配置成彼此不重叠。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多个扁平管、与多个扁平管接合的翅片、分别与多个扁平管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连接的集管集合管,并且该热交换器使流过扁平管内部的制冷剂与流过扁平管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19966号公报)所记载的热交换器中,采用了以下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个流出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管集合管。
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管集合管的内部,由于比重大的液相制冷剂聚集于下方且比重小的气相制冷剂聚集于上方,因而产生偏流。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了以下方案:在集管集合管的内部形成节流孔。
像这样形成节流孔来使制冷剂流过,就能容易地使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混合,并提高制冷剂的流速而使其容易到达集管集合管内的上方,从而抑制制冷剂的偏流。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完全没有想到在制冷剂的循环量变化的情况下使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示的热交换器,也未对无论是在低循环量的情况下还是在高循环量的情况下都能得到偏流抑制效果的结构进行研究。
即,虽然在低循环量的情况下能通过形成节流孔提高流速来使制冷剂到达集管集合管内的上方,从而抑制偏流,但是在高循环量的情况下会因节流孔而使流速被过度提高,致使比重大的制冷剂过度聚集于上方,从而导致偏流的产生。
另一方面,即便通过设置一个调节成在高循环量的情况下也不会使流速过高的程度的节流孔而能抑制偏流,在低循环量的情况下,也难以使制冷剂到达上方,从而产生偏流。
与此相对,通过利用分隔构件对集管集合管中与扁平管连接的一侧的空间和与该空间相反一侧的空间进行分隔,能使设有扁平管的一侧的空间变得狭小,因此,能容易地使制冷剂到达上端。此外,若能使越过该分隔构件的制冷剂经由分隔构件的下方再次返回至设有扁平管的一侧的空间,则即便在制冷剂的循环量过多的情况下,也能避免比重大的制冷剂过度集中于集管集合管的上方的状况。这样,能通过使制冷剂循环来抑制制冷剂偏流。
此处,流入集管集合管的制冷剂在与扁平管连接的一侧的空间中产生上升流动,从而尽可能均等地分配于各高度位置的扁平管,但当刚流入集管集合管之后的制冷剂流向特定的扁平管时,在该特定的扁平管中流动的制冷剂量可能会比在其它的扁平管中流动的制冷剂量多而产生偏流。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即便是在循环量变化的条件下使用,也能够抑制制冷剂的偏流。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具有多个扁平管、集管集合管以及多个翅片。多个扁平管分别具有多个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制冷剂通路。这多个扁平管彼此排列配置。集管集合管连接有扁平管的一端,并沿铅垂方向延伸。多个翅片与扁平管接合。集管集合管具有循环结构。循环结构包括第一分隔构件、第二分隔构件、流入口、上连通路及下连通路。第一分隔构件将集管集合管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方内部空间和下方内部空间。第二分隔构件将上方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上述第一空间是与扁平管连接的一侧的空间,上述第二空间是相对于第一空间和与扁平管连接的一侧相反一侧的空间。流入口设于第一分隔构件中的第一空间的下部,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情况下,流入口使制冷剂从下方内部空间侧朝上方内部空间侧流过,以在第一空间内产生上升流动。上连通路位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上部,通过使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上部连通,将在第一空间内上升后的制冷剂朝第二空间引导。下连通路位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下部,并使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下部连通,通过从第二空间朝第一空间引导制冷剂,从而使从第一空间引导至第二空间且在第二空间内下降后的制冷剂由第二空间返回至第一空间。集管集合管具有第三分隔构件及下方连通口。第三分隔构件将下方内部空间分隔为上升用空间和流入用空间,其中,上述上升用空间是与扁平管连接的一侧的空间,上述流入用空间是相对于上升用空间和与扁平管连接的一侧相反一侧的空间,并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情况下供制冷剂流入。下方连通口使制冷剂从流入用空间朝上升用空间流过。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扁平管的制冷剂通路和下方连通口被配置成在沿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扁平管的长边方向观察时彼此不重叠。
在该热交换器中,因为集管集合管的内部空间由分隔构件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以能够使从流入口流入第一空间的制冷剂在第一空间内上升时通过的截面面积比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没有被分隔构件分隔的情况小。因此,即便制冷剂的循环量为低循环量,也能够使从流入口流入第一空间内的制冷剂在仅为第一空间的狭小空间内上升,因此,不会使第一空间内的制冷剂的上升速度大幅下降,能使制冷剂容易地到达集管集合管的内部空间的上方。因此,即便制冷剂的循环量为低循环量,也能使制冷剂充分地流过配置于上方的扁平管。
此外,该热交换器的集管集合管具有循环结构,该循环结构包含流入口、分隔构件、上连通路以及下连通路。因此,即便像高循环量的情况那样从流入口向第一空间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速快且猛烈地通过位于下方的扁平管的旁边,从而往往导致第一空间的上方聚集大比重的制冷剂,也能够使到达第一空间的上方部分的大比重制冷剂通过循环结构再次回流至第一空间的下方。即,循环结构使到达第一空间的上方部分的制冷剂通过上连通路输送到第二空间侧,使其在第二空间中下降,然后通过下连通路流向第一空间的下方,从而能将制冷剂引导到存在于第一空间的下方的扁平管。因此,即便像高循环量的情况那样从流入口向第一空间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速快且猛烈地通过位于下方的扁平管的旁边,从而往往导致第一空间的上方聚集大比重的制冷剂,也能够使制冷剂充分地流过下方的扁平管。
作为为了实现如上所述抑制制冷剂偏流的制冷剂的循环流动而在第一空间中产生制冷剂的上升流动的结构,采用了在第一分隔构件的下方设有下方内部空间、在第一分隔构件中的上方内部空间的第一空间的下方设有流入口的结构。另外,下方内部空间一边利用下方连通口允许制冷剂的流过,一边被第三分隔构件分隔为上升用空间和流入用空间。此外,下方内部空间也与扁平管连接,也能使在该扁平管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因此,也能对流过下方内部空间的横向位置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在以上的结构中,流入下方内部空间的流入用空间的制冷剂在经由下方连通口流入上升用空间之后,经由第一分隔构件的流入口朝上方内部空间的第一空间上升。此处,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扁平管的制冷剂通路和下方连通口被配置成在沿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扁平管的长边方向观察时彼此不重叠,因此,能抑制流过下方连通口的制冷剂集中地流动至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扁平管。
藉此,能抑制流过下方连通口的制冷剂集中地流动至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扁平管,无论是在低循环量时还是在高循环量时,均能将制冷剂相对于高度位置不同的扁平管的偏流抑制得较小。
第二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的基础上,在沿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扁平管的长边方向观察时,下方连通口位于比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扁平管中的位于最下方的扁平管更靠下方的位置。
在该热交换器中,使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扁平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所有入口都位于流过下方连通口的制冷剂流向第一分隔构件的流入口的中途位置,将下方连通口和第一分隔构件的流入口配置成上下分离。因此,流过下方连通口的制冷剂在直至流过第一分隔构件的流入口为止的期间会充分地产生上升流动方向的趋势。因此,能容易地产生流过第一分隔构件的流入口时的上升流动。
第三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是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的基础上,用于使制冷剂流入流入用空间的流入配管的前端部被配置成:在沿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扁平管的长边方向观察时,和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扁平管的制冷剂通路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在该热交换器中,流入配管的前端部和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扁平管的制冷剂通路至少局部重叠。因此,流过流入配管的前端部而流入下方内部空间的制冷剂朝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该扁平管的制冷剂通路流动。此处,即便这样流过流入配管的制冷剂朝特定的扁平管的制冷剂通路流动,第三分隔构件也能挡住该流动。因此,能进一步有效地抑制流过下方连通口的制冷剂集中地流动至特定的扁平管。
第四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是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的基础上,下方连通口位于第三分隔构件的下端与集管集合管的内部空间的底部分之间。
在该热交换器中,能不用为了设置下方连通口而将贯穿孔设于第三分隔构件。
第五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是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的基础上,下方内部空间横跨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这两个空间的下方。
在该热交换器中,能使用第一空间的下方的空间和第二空间的下方的空间实现用于将刚流入流入用空间之后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改变为上升流动的结构。
第六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是将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五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和容量可变的压缩机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
在该空调装置中,通过驱动容量可变的压缩机,使流过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发生变动,从而使流过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量发生变动。在此,在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时,即便流过的制冷剂的量增大而使液相制冷剂的混合比例增大或流速变大,也能将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偏流抑制得较小。
发明效果
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中,能抑制流过下方连通口的制冷剂集中地流动至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扁平管,无论是在低循环量时还是在高循环量时,均能将制冷剂相对于高度位置不同的扁平管的偏流抑制得较小。
在第二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中,能容易地产生流过第一分隔构件的流入口时的上升流动。
在第三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中,能进一步有效地抑制流过下方连通口的制冷剂集中地流动至特定的扁平管。
在第四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中,能不用为了设置下方连通口而将贯穿孔设于第三分隔构件。
在第五技术方案的热交换器中,能使用第一空间的下方的空间和第二空间的下方的空间实现用于将刚流入流入用空间之后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改变为上升流动的结构。
在第六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中,在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情况下,即便流过的制冷剂的量增大而使液相制冷剂的混合比例增大或流速变高,也能将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偏流抑制得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结构概况的回路图。
图2是表示空调室外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空调室外机的各设备的配置的概况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室外热交换器、气体制冷剂配管以及液体制冷剂配管的外观示意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室外热交换器的大致结构的示意后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室外热交换器的结构的示意后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室外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导热翅片的安装状态的示意立体图。
图9是折返集管集合管的上方附近部分的示意结构立体图。
图10是折返集管集合管的第一内部空间附近的示意剖视图。
图11是折返集管集合管的第一内部空间附近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折返集管集合管的第二内部空间附近的示意剖视图。
图13是折返集管集合管的第三内部空间附近的示意剖视图。
图14是表示作为参考例的循环量低时的制冷剂分布状况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作为参考例的中间循环量时的制冷剂分布状况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作为参考例的循环量高时的制冷剂分布状况的说明图。
图17是另一实施方式B的折返集管集合管的上方附近部分的示意结构立体图。
图18是另一实施方式C的折返集管集合管的上方附近部分的示意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空调装置1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的结构概况的回路图。
空调装置1是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运转而用于对设置有空调室内机3的建筑物内进行制冷制热的装置,其是通过利用制冷剂连通配管6、7将作为热源侧单元的空调室外机2和作为利用侧单元的空调室内机3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
空调室外机2、空调室内机3及制冷剂连通配管6、7被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是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91、四通切换阀92、室外热交换器20、膨胀阀33、室内热交换器4以及储罐93等而构成的。该制冷剂回路内封入有制冷剂,并进行以下制冷循环运转:在制冷剂被压缩、冷却、减压、加热蒸发之后,再次压缩制冷剂。作为制冷剂,例如使用选自R410A、R32、R407C、R22、R134a、二氧化碳等的制冷剂。
(2)空调装置1的详细结构
(2-1)空调室内机3
空调室内机3通过挂在壁面上等而设置于室内壁面或通过埋入或悬挂等而设置于大楼等的室内的天花板。空调室内机3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和室内风扇5。室内热交换器4是例如由导热管和许多个翅片构成的交叉翅片式的翅片管热交换器,其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起作用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
(2-2)空调室外机2
空调室外机2设置于大楼等的室外,并经由制冷剂连通配管6、7与空调室内机3连接。如图2及图3所示,空调室外机2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单元壳体10。
如图3所示,空调室外机2具有以下结构(所谓箱型结构):通过使用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分隔板18将单元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两部分而形成送风机室S1和机械室S2。空调室外机2具有配置于单元壳体10的送风机室S1内的室外热交换器20以及室外风扇95,并具有配置于单元壳体10的机械室S2内的压缩机91、四通切换阀92、储罐93、膨胀阀33、气体制冷剂配管31以及液体制冷剂配管32。
单元壳体10具有底板12、顶板11、送风机室侧的侧板13、机械室侧的侧板14、送风机室侧前板15、机械室侧前板16,从而构成框体。
空调室外机2从单元壳体10的背面以及侧面的一部分向单元壳体10内的送风机室S1吸入室外空气,并将吸入的室外空气从单元壳体10的前表面吹出。具体而言,与单元壳体10内的送风机室S1相对应的吸入口10a以及吸入口10b形成为横跨送风机室侧的侧板13的背面侧的端部和机械室侧的侧板14的送风机室S1侧的端部。此外,吹出口10c设于送风机室侧前板15,且其前侧被风扇格栅15a覆盖。
压缩机91是例如通过压缩机用电动机驱动的密闭式压缩机,其能通过逆变器控制来改变运转容量。
四通切换阀92是用于切换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机构。在制冷运转时,四通切换阀92将压缩机9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配管与从室外热交换器20的一端(气体侧端部)延伸出的气体制冷剂配管31连接,并经由储罐93将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与压缩机91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92的实线)。此外,在制热运转时,四通切换阀92将压缩机9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配管与气体制冷剂的制冷剂连通配管7连接,并经由储罐93将压缩机91的吸入侧与从室外热交换器20的一端(气体侧端部)延伸出的气体制冷剂配管31连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92的虚线)。
室外热交换器20以在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上立起的方式配置于送风机室S1,并与吸入口10a、10b相对。室外热交换器20是铝制的热交换器,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设计压力为3MPa~4MPa左右的热交换器。气体制冷剂配管31从室外热交换器20的一端(气体侧端部)以与四通切换阀92连接的方式延伸。另外,液体制冷剂配管32从室外热交换器20的另一端(液体侧端部)以与膨胀阀33连接的方式延伸。
储罐93连接在四通切换阀92与压缩机91之间。储罐93具有将制冷剂分为气相与液相的气液分离功能。流入储罐93的制冷剂被分成液相和气相,积聚于上部空间的气相的制冷剂被供给至压缩机91。
室外风扇95将室外空气供给至室外热交换器20,该室外空气用于与在室外热交换器20中流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膨胀阀33是用于在制冷剂回路中减压制冷剂的机构,其是能够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阀。膨胀阀33为了进行制冷剂压力和制冷剂流量的调节而设于室外热交换器20与液体制冷剂的制冷剂连通配管6之间,无论是在制冷运转时还是在制热运转时都具有使制冷剂膨胀的功能。
室外风扇95以与室外热交换器20相对的方式配置于送风机室S1。室外风扇95朝单元内吸入室外空气,在室外热交换器20中使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完热交换之后,将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至室外。该室外风扇95是能改变供给到室外热交换器20的空气的风量的风扇,例如是通过由直流风扇电动机等构成的电动机驱动的螺旋桨风扇等。
(3)空调装置1的动作
(3-1)制冷运转
在制冷运转时,四通切换阀92处于图1的实线所示的状态,即处于压缩机91的排出侧经由气体制冷剂配管31与室外热交换器20的气体侧连接、且压缩机91的吸入侧经由储罐93、制冷剂连通配管7与室内热交换器4的气体侧连接的状态。对膨胀阀33进行开度调节(过热度控制),以使室内热交换器4的出口(即室内热交换器4的气体侧)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恒定。当以该制冷回路的状态使压缩机91、室外风扇95及室内风扇5运转时,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压缩机91压缩而形成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该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92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20。然后,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0中与由室外风扇95供给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凝而形成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然后,处于过冷却状态的高压液体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0被输送至膨胀阀33。通过膨胀阀33减压至压缩机91的吸入压力附近而形成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被输送至室内热交换器4,并在室内热交换器4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蒸发而形成低压的气体制冷剂。
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连通配管7而被输送至空调室外机2,并再次被吸入至压缩机91。这样,在制冷运转中,空调装置1使室外热交换器20作为在压缩机91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的冷凝器起作用,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20中被冷凝后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
另外,在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中,一边进行膨胀阀33的过热度控制,一边以达到设定温度的方式(以能处理制冷负载的方式)对压缩机91进行逆变器控制,因此,制冷剂的循环量可能是高循环量,也可能是低循环量。
(3-2)制热运转
在制热运转时,四通切换阀92处于图1的虚线所示的状态,即处于压缩机91的排出侧经由制冷剂连通管7与室内热交换器4的气体侧连接、且压缩机91的吸入侧经由气体制冷剂配管31与室外热交换器20的气体侧连接的状态。对膨胀阀33进行开度调节(过冷度控制),以使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的出口处的过冷度在过冷度目标值处保持恒定。当以该制冷剂回路的状态使压缩机91、室外风扇95及室内风扇5运转时,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91而被压缩,从而形成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经由四通切换阀92以及制冷剂连通配管7而被输送至空调室内机3。
接着,被输送至空调室内机3的高压气体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凝而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之后,在流过膨胀阀33时,根据膨胀阀33的阀开度被减压。该流过膨胀阀33的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0。接着,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0的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风扇95供给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蒸发而形成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并经由四通切换阀92而再次被吸入至压缩机91。这样,在制热运转中,空调装置1使室内热交换器4作为在压缩机91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的冷凝器起作用,且使室外热交换器20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中被冷凝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
另外,在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中,一边进行膨胀阀33的过冷度控制,一边以达到设定温度的方式(以能处理制热负荷的方式)对压缩机91进行逆变器控制,因此,制冷剂的循环量可能是高循环量,也可能是低循环量。
(4)室外热交换器20的详细结构
(4-1)室外热交换器20的整体结构
接下来,使用图4、图5及图6来详细说明室外热交换器20的结构,其中,图4表示室外热交换器20的外观示意立体图,图5表示室外热交换器的示意的后视图,图6是示意后视图。
室外热交换器20具有:使室外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21;设于该热交换部21的一端侧的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以及设于该热交换部21的另一端侧的折返集管集合管23。
(4-2)热交换部21
图7是表示室外热交换器20的热交换部21在与扁平多孔管21b的扁平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截面结构的局部放大图。此外,图8是表示室外热交换器20中的导热翅片21a的安装状态的示意立体图。
热交换部21具有位于上侧的上侧热交换区域X和位于上侧热交换区域X的下方的下侧热交换区域Y。其中,上侧热交换区域X具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第一上侧热交换部X1、第二上侧热交换部X2、第三上侧热交换部X3。此外,下侧热交换区域Y具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第一下侧热交换部Y1、第二下侧热交换部Y2、第三下侧热交换部Y3。
该热交换部21由许多个导热翅片21a和许多个扁平多孔管21b构成。导热翅片21a及扁平多孔管21b均是铝制或铝合金制的。
导热翅片21a是平板构件,在各导热翅片21a上沿上下方向排列地形成有多个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扁平管插入用的缺口21aa。另外,导热翅片21a被安装成具有无数个朝气流的上游侧突出的部分。
扁平多孔管21b作为导热管起作用,并将在导热翅片21a与室外空气之间移动的热量传递至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该扁平多孔管21b具有作为导热面的上下平面部和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内部流路21ba。比缺口21aa的上下宽度稍厚的扁平多孔管21b在平面部朝向上下的状态下隔着间隔排列成多层,并在嵌入缺口21aa的状态下被临时固定。这样,在扁平多孔管21b嵌入导热翅片21a的缺口21aa的临时固定的状态下,导热翅片21a与扁平多孔管21b被锡焊在一起。此外,各扁平多孔管21b的两端分别嵌入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和折返集管集合管23并被锡焊在一起。因此,后述的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的上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a、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b、后述的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至第六内部空间23a、23b、23c、23d、23e、23f与扁平多孔管21b的内部流路21ba相连。
另外,对于上述扁平多孔管21b的相关内容,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连接的扁平多孔管121b也是相同的。
如图7所示,导热翅片21a上下相连,因此,在导热翅片21a或扁平多孔管21b处产生的结露沿着导热翅片21a向下方滴落,并经由形成于底板12的路径向外部排出。
(4-3)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
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设于热交换部21的一端侧,并是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筒状构件。
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具有被第一挡板22c在上下方向上分隔开的上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a和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b。上部的上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a与气体制冷剂配管31连接,下部的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b与液体制冷剂配管32连接。
另外,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的上部的上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a和下部的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b均与多个扁平多孔管21b的一端连接。具体而言,上侧热交换区域X的第一上侧热交换部X1、第二上侧热交换部X2及第三上侧热交换部X3被设成与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的上部的上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a相对应。此外,下侧热交换区域Y的第一下侧热交换部Y1、第二下侧热交换部Y2及第三下侧热交换部Y3被设成与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的下部的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b相对应。
(4-4)折返集管集合管23
折返集管集合管23是设于热交换部21的另一端侧并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筒状构件。
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内部被第二挡板23g、第三挡板23h、第三整流板43、第四挡板23i、第五挡板23j在上下方向上分隔开,以形成有第一至第六内部空间23a、23b、23c、23d、23e、23f。
其中,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三个第一至第三内部空间23a、23b、23c与许多根扁平多孔管21b的另一端连接,这许多根扁平多孔管21b的一端与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的上部的上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a连接。即,分别设置为以下结构:上侧热交换区域X的第一上侧热交换部X1对应于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内部空间23a,上侧热交换区域X的第二上侧热交换部X2对应于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二内部空间23b,上侧热交换区域X的第三上侧热交换部X3对应于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内部空间23c。
此外,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三个第四内部空间23d、23e、23f与许多根扁平多孔管21b的另一端连接,这许多根扁平多孔管21b的一端与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的下部的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b连接。即,分别设置为以下结构:下侧热交换区域Y的第一下侧热交换部Y1对应于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四内部空间23d,下侧热交换区域Y的第二下侧热交换部Y2对应于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五内部空间23e,下侧热交换区域Y的第三下侧热交换部Y3对应于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六内部空间23f。
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最上层的第一内部空间23a与最下层的第六内部空间23f利用连通配管24连接在一起。
从上方起第二层的第二内部空间23b与从下方起第二层的第五内部空间23e利用连通配管25连接在一起。
从上方起第三层的第三内部空间23c和从下方起第三层的第四内部空间23d被第三整流板43分隔,但具有经由设于第三整流板43的第三流入口43x在上下方向上连通的部分。
此外,采用以下结构:供连通配管24中流动来的制冷剂在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内部空间23a中分流的扁平多孔管21b的根数比供液体制冷剂配管32中流动来的制冷剂在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的下部的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b中分流并与第六内部空间23f连通的扁平多孔管21b的根数多(第二内部空间23b和第五内部空间23e的扁平多孔管21b的根数的关系、第三内部空间23c和第四内部空间23d的扁平多孔管21b的根数的关系也是相同的)。另外,也可以为了最优化制冷剂分布状态而设置区别,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内部空间23a连接的扁平多孔管21b的根数、与第二内部空间23b连接的扁平多孔管21b的根数以及与第三内部空间23c连接的扁平多孔管21b的根数为大致相同数目。此外,同样地,也可以为了最优化制冷剂分布状态而设置区别,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四内部空间23d连接的扁平多孔管21b的根数、与第五内部空间23e连接的扁平多孔管21b的根数以及与第六内部空间23f连接的扁平多孔管21b的根数为大致相同数目。
(4-5)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循环结构等
在折返集管集合管23中的上方三个第一至第三内部空间23a、23b、23c中设有循环结构及整流结构。
以下,分别对第一至第三内部空间23a、23b、23c各自的循环结构及整流结构进行说明。
(4-5-1)第一内部空间23a
分别如图6、图9的示意立体图、图10的示意剖视图及图11的俯视示意图所示,在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最上方的第一内部空间23a中设有第一整流板41、第一分隔板51及第一遮挡板61。
第一整流板41是大致圆盘状的板状构件,其将第一内部空间23a分隔为下方的第一上升用空间61a及第一流入用空间61b、上方的第一流出空间51a及第一循环空间51b。第一上升用空间61a及第一流入用空间61b是比第二挡板23g更靠上方且比第一整流板41更靠下方的空间,其中,上述第二挡板23g分隔第一内部空间23a和第二内部空间23b,上述第一整流板41设于比第二挡板23g的正上方的扁平多孔管121b高的位置。该第一流入用空间61b与从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最下方的第六内部空间23f延伸出的连通配管24连通。另外,扁平多孔管121b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连接。扁平多孔管21b和扁平多孔管121b是相同的结构,仅连接目的地不同。
第一分隔板51是大致方形的板状部件,其将第一内部空间23a中的比第一上升用空间61a和第一流入用空间61b更靠上方的空间分隔为第一流出空间51a和第一循环空间51b。虽然不特别限定,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隔板51设于第一内部空间23a的中心,从而使比第一上升用空间61a和第一流入用空间61b更靠上方的空间分隔为在俯视时第一流出空间51a和第一循环空间51b形成为相同大小。第一分隔板51被固定成侧面与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内周面接触。第一流出空间51a是在第一内部空间23a中扁平多孔管21b的一端所连接的一侧的空间。第一循环空间51b是在第一内部空间23a中相对于第一分隔板51位于与第一流出空间51a侧相反的一侧的空间。
在第一内部空间23a的上方设有第一上连通路51x,该第一上连通路51x由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上端的内侧与第一分隔板51的上端部分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构成。
在第一内部空间23a的下方设有第一下连通路51y,该第一下连通路51y由第一整流板41的上表面与第一分隔板51的下端部分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下连通路51y从第一循环空间51b侧朝第一流出空间51a侧沿水平方向延伸。此外,该第一下连通路51y的第一流出空间51a侧的出口位于比与第一流出空间51a连接的扁平多孔管21b中的位于最下方位置的扁平多孔管21b还要更靠下方的位置。
如图9所示,在第一整流板41上设有两个第一流入口41x,这两个第一流入口41x是在铅垂方向上连通的开口,且被设成在上下方向上将作为第一内部空间23a中的扁平多孔管21b所延伸出的一侧的空间的第一流出空间51a和第一上升用空间61a连接。两个第一流入口41x分开设置于空气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0的方向即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第一流入口41x形成为:越接近第一分隔板51侧则空气流动方向的宽度越宽,越接近扁平多孔管21b侧则空气流动方向的宽度越窄。此外,第一流入口41x具有沿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内周面延伸的形状。
第一内部空间23a具有整流结构,该整流结构使第一流入口41x的制冷剂通过面积(水平面的面积)充分小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及第一流入用空间61b的制冷剂通过面积(第一上升用空间61a及第一流入用空间61b的水平面的面积)。利用该整流结构,能够充分地对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流向第一流出空间51a侧的制冷剂流进行节流,从而能够增大流向铅垂上方的制冷剂流速。
此外,第一内部空间23a之中第一整流板41上方的空间被第一分隔板51隔开,能使第一流出空间51a侧的制冷剂通过面积(在第一流出空间51a内上升的制冷剂流的通过面积)比第一流出空间51a与第一循环空间51b的总计水平面积狭窄。藉此,能够容易地维持经由第一流入口41x流入第一流出空间51a的制冷剂的上升速度,并且在低循环量下也能容易地使制冷剂到达第一流出空间51a的上方部分。
另外,如图11的示意俯视图所示,扁平多孔管21b以填埋第一流出空间51a的不存在扁平多孔管21b的高度位置处的水平面积的一半以上的方式埋入第一流出空间51a内。
另外,从“第一流出空间51a的不存在扁平多孔管21b的高度位置处的水平面积”减去“扁平多孔管21b的延伸至第一流出空间51a内的部分的水平面积”之后剩下的面积(第一流出空间51a中制冷剂避开扁平多孔管21b上升的部分的面积)配置成大于第一下连通路51y的制冷剂通过面积。藉此,能够对经由第一流入口41x流入第一流出空间51a的制冷剂进行引导,使其在更宽且容易通过的第一流出空间51a中的除去扁平多孔管21b后的部分上升,而不是使其经由更窄且难以通过的第一下连通路51y流向第一循环空间51b侧。
此处,第一内部空间23a具有循环结构,该循环结构包含第一流入口41x、第一分隔板51、第一上连通路51x以及第一下连通路51y。因此,如图10的箭头所示,第一流出空间51a中没有流入扁平多孔管21b而到达上方的制冷剂经由第一分隔板51上方的第一上连通路51x被引导至第一循环空间51b,在第一循环空间51b中因重力而下降,且经由第一分隔板51下方的第一下连通路51y回流至第一流出空间51a的下方。这样,就能够使到达第一流出空间51a的上方的制冷剂在第一内部空间23a内循环。
第一遮挡板61在第一整流板41的中央附近一边使和扁平多孔管121b连接的第一上升用空间61a与和连通配管24连接的第一流入用空间61b处于在下方的第一下方连通口61x处连通的状态,一边对第一上升用空间61a和第一流入用空间61b进行分隔。第一遮挡板61的上端延伸至第一整流板41的下表面。第一下方连通口61x设于第一遮挡板61的下端与第二挡板23g的上表面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了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连接的扁平多孔管121b仅为一根的情况,但也可使多根上下方向排列的扁平多孔管121b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连接。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扁平多孔管121b延伸的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存在扁平多孔管121b,该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位于与连通配管25的和第一流入用空间61b连接的一侧的端部的开口重叠的位置。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扁平多孔管121b延伸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一遮挡板61被设成延伸至以下位置,该位置是比连通配管24的与第一流入用空间61b连接的一侧的端部的开口的下端部分更靠下方的位置。即,第一下方连通口61x和连通配管24的端部的开口位于不重叠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扁平多孔管121b延伸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一遮挡板61被设成延伸至以下位置,该位置是比与第一流入用空间61b连接的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更靠下方的位置。即,第一下方连通口61x和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位于不重叠的位置。
另外,虽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的不存在扁平多孔管121b的高度位置处的水平面积”减去“扁平多孔管121b的延伸至第一上升用空间61a内的部分的水平面积”之后剩下的面积(第一上升用空间61a中制冷剂避开扁平多孔管121b上升的部分的面积)配置成大于第一下方连通口61x的制冷剂通过面积。
(4-5-2)第二内部空间23b
分别如图6和图12的示意剖视图所示,在从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上方数起排第二的第二内部空间23b中具有与最上方的第一内部空间23a相同的结构,设有第二整流板42、第二分隔板52以及第二遮挡板62。
第二整流板42是大致圆盘状的板状构件,其将第二内部空间23b分隔为下方的第二上升用62a及第二流入用空间62b和上方的第二流出空间52a及第二循环空间52b。第二上升用空间62a及第二流入用空间62b是比第三挡板23h靠上方且比第二整流板42靠下方的空间,其中,上述第三挡板23h分隔第二内部空间23b和第三内部空间23c,上述第二整流板42设于比第三挡板23h正上方的扁平多孔管121b高的位置。该第二流入用空间62b与从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下方数起排第二的第五内部空间23e延伸出的连通配管25连通。另外,第二上升用空间62a与扁平多孔管121b连接。扁平多孔管21和扁平多孔管121b具有相同的结构,仅连接目的地不同。
第二分隔板52是大致方形的板状构件,其将第二内部空间23b中比第二上升用空间62a及第二流入用空间靠上方的空间分隔为第二流出空间52a和第二循环空间52b。第二流出空间52a是第二内部空间23b中连接有扁平多孔管21b的一端的那一侧空间。第二循环空间52b是第二内部空间23b中相对于第二分隔板52位于与第二流出空间52a侧相反的一侧的空间。
在第二内部空间23b的上方设有第二上连通路52x,该第二上连通路52x由第二挡板23g的下表面与第二分隔板52的上端部分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间隙构成。
在第二内部空间23b的下方设有第二下连通路52y,该第二下连通路52y由第二整流板42的上表面与第二分隔板52的下端部分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间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下连通路52y从第二循环空间52b侧朝第二流出空间52a侧沿水平方向延伸。该第二下连通路52y的第二流出空间52a侧的出口位于比与第二流出空间52a连接的扁平多孔管21b之中最靠下方的扁平多孔管更靠下方的位置。
与第一整流板41相同地,在第二整流板42上设有两个第二流入口42x,该第二流入口42x是沿铅垂方向连通的开口,且设于第二内部空间23b之中的扁平多孔管21b所延伸出来的一侧。
此外,与第一内部空间23a相同地,在第二内部空间23b中也具有整流结构,该整流结构使第二流入口42x的制冷剂通过面积(水平面的面积)充分小于第二上升用空间62a及第二流入用空间62b的制冷剂通过面积(第二上升用空间62a及第二流入用空间62b的水平面的面积)。
此外,与第一内部空间23a相同地,第二内部空间23b也具有循环结构,该循环结构包括第二流入口42x、第二分隔板52、第二上连通路52x以及第二下连通路52y。
第二遮挡板62在第二整流板42的中央附近一边使和扁平多孔管121b连接的第二上升用空间62a与和连通配管24连接的第二流入用空间62b处于在下方的第二下方连通口62x处连通的状态,一边对第二上升用空间62a和第二流入用空间62b进行分隔。第二遮挡板62的上端延伸至第二整流板42的下表面。第二下方连通口62x设于第二遮挡板62的下端与第三挡板23h的上表面之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扁平多孔管121b延伸的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存在扁平多孔管121b,该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位于与连通配管25的和第二流入用空间62b连接的一侧的端部的开口重叠的位置。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扁平多孔管121b延伸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二遮挡板62被设成延伸至以下位置,该位置是比连通配管25的与第二流入用空间62b连接的一侧的端部的开口的下端部分更靠下方的位置。另外,在从扁平多孔管121b延伸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二遮挡板62被设成延伸至以下位置,该位置是比与第二流入用空间62b连接的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更靠下方的位置。另外,虽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二上升用空间62a的不存在扁平多孔管121b的高度位置处的水平面积”减去“扁平多孔管121b的延伸至第二上升用空间62a内的部分的水平面积”之后剩下的面积(第二上升用空间62a中制冷剂避开扁平多孔管121b上升的部分的面积)配置成大于第二下方连通口62x的制冷剂通过面积。
因为其它具体的配置结构与第一内部空间23a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4-5-3)第三内部空间23c
分别如图6和图13的示意剖视图所示,在从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上方数起排第三的第三内部空间23c中设有第三整流板43以及第三分隔板53。
第三整流板43是大致圆盘状的板状构件,其将第三内部空间23c分隔为从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下方数起排第三的第四内部空间23d(位于下方的空间)、位于上方的第三流出空间53a以及第三循环空间53b。
第三分隔板53是大致方形板状构件,其将第三内部空间23c中的比第四内部空间23d靠上方的空间分隔为第三流出空间53a和第三循环空间53b。第三流出空间53a是第三内部空间23c中连接有扁平多孔管21b的一端的那一侧空间。第三循环空间53b是第三内部空间23c中相对于第三分隔板53位于与第三流出空间53a侧相反的一侧的空间。
在第三内部空间23c的上方设有第三上连通路53x,该第三上连通路53x由第三挡板23h的下表面与第三分隔板53的上端部分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间隙构成。
在第三内部空间23c的下方设有第三下连通路53y,该第三下连通路53y由第三整流板43的上表面与第三分隔板53的下端部分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间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下连通路53y从第三循环空间53b侧朝第三流出空间53a侧沿水平方向延伸。该第三下连通路53y的第三流出空间53a侧的出口位于比与第三流出空间53a连接的扁平多孔管21b之中最靠下方的扁平多孔管更靠下方的位置。
与第一整流板41和第二整流板42相同地,在第三整流板43上设有两个第三流入口43x,该第三流入口43x是沿铅垂方向连通的开口,且设于第三内部空间23c之中扁平多孔管21b所延伸出来的一侧。
此外,与第一内部空间23a和第二内部空间23b相同地,在第三内部空间23c中也具有整流结构,该整流结构使第三流入口43x的制冷剂通过面积(水平面的面积)充分小于第四内部空间23d的制冷剂通过面积(第四内部空间23d的水平面的面积)。
此外,与第一内部空间23a和第二内部空间23b相同地,第三内部空间23c也具有循环结构,该循环结构包括第三流入口43x、第三分隔板53、第三上连通路53x以及第三下连通路53y。
此处,第三内部空间23c未如与第一内部空间23a连接的连通配管24、与第二内部空间23b连接的连通配管25那样与连通配管连接,从下方的第四内部空间23d侧供给来的制冷剂未经由连通配管等直接供给至第三内部空间23c,因此,未设有与上述第一遮挡板61、第一上升用空间61a、第一流入用空间61b、第一下方连通口61x、第二遮挡板62、第二上升用空间62a、第二流入用空间62b、第二下方连通口62x相对应的结构。
因为其它具体的配置结构与第一内部空间23a和第二内部空间23b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5)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20中制冷剂的大致流动方式
以下,主要根据制热运转时的情况对上述结构的室外热交换器2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5的箭头所示,在制热运转时,经由液体制冷剂配管32向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的下部的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b供给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假设该流入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b的制冷剂的状态为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但是根据外部气体温度、室内温度或运转状态的不同,即使实质上有液体单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亦可。
向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的下部的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b供给的制冷剂流过与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b连接的热交换部21的下部的多个扁平多孔管21b,分别供给至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下部的三个内部空间即第四内部空间23d、23e、23f。另外,供给至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下部的三个内部空间即第四至第六内部空间23d、23e、23f的制冷剂流过热交换部21的下部的扁平多孔管21b时,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中液相成分的一部分蒸发,从而成为气相成分增大的状态。
供给到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下部的第六内部空间23f的制冷剂流过连通配管24,被供给至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上部的第一内部空间23a(首先是第一流入用空间61b)。供给到第一内部空间23a的制冷剂分别流入与第一内部空间23a连接的多个扁平多孔管21b(另外,在第一内部空间23a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式会在后面进行说明)。流过多个扁平多孔管21b的制冷剂因进一步蒸发而成为气液两相状态,然后供给至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上方的上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a。
供给到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下部的第五内部空间23e的制冷剂流过连通配管25,被供给至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上部的第二内部空间23b(首先是第二流入用空间62b)。供给到第二内部空间23b的制冷剂分别流入与第二内部空间23b连接的多个扁平多孔管21b(另外,在第二内部空间23b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式会在后面进行说明)。流过多个扁平多孔管21b的制冷剂因进一步蒸发而成为气液两相状态,然后供给至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上方的上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a。
供给到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下部的第四内部空间23d的制冷剂朝向铅垂上方流过设于第三整流板43的第三流入口43x,且被供给至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上部的第三内部空间23c的内部空间。供给到第三内部空间23c的制冷剂分别流入与第三内部空间23c连接的多个扁平多孔管21b(另外,在第三内部空间23c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式会在后面进行说明)。流过多个扁平多孔管21b的制冷剂因进一步蒸发而成为气液两相状态,然后供给至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上方的上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a。
从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上部的第一至第三内部空间23a、23b、23c流过多个扁平多孔管21b后供给至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上方的上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a的制冷剂,会在上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a合流,并从气体制冷剂配管31流出。
另外,制冷运转时,制冷剂的流向为如图5的箭头所示流向的反方向。
(6)制热运转时的低循环量的情况下的室外热交换器2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式
以下,以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内部空间23a为例,说明制热运转时的低循环量的情况下的室内热交换器2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式。
流入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的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b的制冷剂在膨胀阀33中被减压,从而成为气液两相状态。然后,流入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内部空间23a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之中的液相成分的一部分,会在从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的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b向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六内部空间23f流过扁平多孔管21b时蒸发。因此,流过连通配管24而流入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内部空间23a(首先是第一流入用空间61b)的制冷剂成为比重不同的气相成分和液相成分并存的状态。
在低循环量的情况下,经由连通配管24、第一流入用空间61b及第一下方连通口61x流入第一上升用空间61a的单位时间的制冷剂量较少,流入第一上升用空间61a的制冷剂的流速相对较慢。因此,若保持该流速,则制冷剂中比重大的液相成分不易上升,难以使其到达与第一内部空间23a连接的多个扁平多孔管21b之中位于上方的扁平多孔管,在多个扁平多孔管21b中,通过量因高度位置而变得不均匀,从而可能产生偏流。在此,如图14的低循环量时的参考例的说明图所示,若制冷剂以比重小的气相成分为主流入配置于较上方的扁平多孔管21b的一端侧,则从扁平多孔管21b的另一端侧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会变得过大,在流过扁平多孔管21b途中不产生相变,从而导致不能充分发挥热交换的能力的情况。另一方面,若制冷剂以比重大的液相成分为主流入配置在较下方的扁平多孔管21b的一端侧,则从扁平多孔管21b的另一端侧流出的制冷剂难以带有过热度,有时会在不蒸发的情况下到达扁平多孔管21b的另一端侧,依然会导致不能充分发挥热交换的能力的情况。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20中,供给至第一上升用空间61a的制冷剂在流过第一整流板41的具有节流功能的第一流入口41x时,朝铅垂上方的制冷剂流的速度会被提高。并且,第一内部空间23a中的第一整流板41上方的空间设有第一分隔板51,使得设有第一流入口41x的一侧的空间(第一流出空间51a)的制冷剂通过面积构成得比没有第一分隔板51的情况要窄,所以上升速度不易衰减。因此,即便是在低循环量的情况下,制冷剂中比重大的液相成分也能够容易地被引导至第一流出空间51a内的上方。
另外,虽然经由第一流入口41x流入第一流出空间51a内的制冷剂是一边在第一流出空间51a内逐渐上升,一边分流至各扁平多孔管21b,但是一部分少量的制冷剂不流入扁平多孔管21b而被引导至第一流出空间51a的上端。
像这样到达第一流出空间51a的上端的制冷剂经由第一上连通路51x被引导至第一循环空间51b,且在第一循环空间51b中因重力而下降。在第一循环空间51b中下降的制冷剂一边流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下连通路51y一边沿水平方向流动,再次回流至第一流出空间51a的下方。
经由第一下连通路51y回流至第一流出空间51a的制冷剂被流过第一流入口41x的制冷剂的上升流动拖着,又一次在第一流出空间51a内逐渐上升,在某些情况下,会在第一内部空间23a内再次循环之后,流入扁平多孔管21b。
藉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20中,即便是在低循环量时,也能够使流入配置于高度位置不同部分的多个扁平多孔管21b的制冷剂的状态接近如图15的中间循环量时的参考例的说明图所示的状态,从而使其尽可能地均匀化。
此处,在从与第一流入用空间61b连接的扁平多孔管121b的长边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以第一下方连通口61x和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不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能抑制从第一流入用空间61b侧朝第一上升用空间61a侧流过第一下方连通口61x的制冷剂集中地流动至扁平多孔管121b。
另外,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连接的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设于与连通配管24的端部的开口相同的高度位置,但在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与连通配管24的端部的开口之间存在第一遮挡板61,因此,流过连通配管24的端部之后的制冷剂流以不直接流向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的方式被第一遮挡板61挡住。因此,能抑制制冷剂集中地流动至被设成与连通配管24相同的高度的扁平多孔管121b。
另外,因为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二内部空间23b与第一内部空间23a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另外,与上述第一内部空间23a、第二内部空间23b不同,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三内部空间23c未设有与第一遮挡板61、第一上升用空间61a、第一流入用空间61b、第一下方连通口61x、第二遮挡板62、第二上升用空间62a、第二流入用空间62b、第二下方连通口62x相对应的结构,因此,不会产生由上述结构获得的效果,但其它方面是相同的,因而省略说明。
(7)制热运转时的高循环量的情况下的室外热交换器2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式
以下,以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内部空间23a为例,说明制热运转时的高循环量的情况下的室内热交换器2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式。
在此,与低循环量的情况相同,流入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内部空间23a的制冷剂成为比重不同的气相成分和液相成分并存的状态。
在高循环量的情况下,经由连通配管24、第一流入用空间61b及第一下方连通口61x流入第一上升用空间61a的单位时间的制冷剂量较多,流入第一上升用空间61a的制冷剂的流速相对较快。并且,作为上述低循环量的对策,采用了第一流入口41x的节流功能,因此流速会被进一步提高。此外,作为上述低循环量的对策而使用第一分隔板51减小了制冷剂通过截面面积的第一流出空间51a具有狭小的制冷剂通过面积,使得制冷剂的上升速度变得不易衰减。因此,在高循环量的情况下,猛烈地流过第一流入口41x的制冷剂中比重大的液相成分在第一流出空间51a内往往会不流入扁平多孔管21b就流过,从而往往会聚集于上方。在这种情况下,比重大的液相成分容易聚集在上方,比重小的气相成分容易聚集在下方,虽然与低循环量的情况分布得不同,但是如图16的高循环量时的参考例的说明图所示,依然会产生偏流。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20中,第一内部空间23a采用循环结构,因此,通过将到达第一流出空间51a的上端的制冷剂经由第一上连通路51x引导到第一循环空间51b,使其在第一循环空间51b中下降之后,经由第一下连通路51y再次回流到第一流出空间51a的下方,能将其引导至位于第一流出空间51a下方的扁平多孔管21b。
经由第一下连通路51y回流至第一流出空间51a的制冷剂被流过第一流入口41x的制冷剂的上升流动拖着,又一次在第一流出空间51a内逐渐上升,在某些情况下,会在第一内部空间23a内再次循环之后,流入扁平多孔管21b。
藉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20中,即便是在高循环量时,也能够使流入配置于高度位置不同部分的多个扁平多孔管21b的制冷剂的状态接近如图15的中间循环量时的参考例的说明图所示的状态,从而使其尽可能地均匀化。
此处,在从与第一流入用空间61b连接的扁平多孔管121b的长边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以第一下方连通口61x和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不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与上述低循环量时相同,能抑制从第一流入用空间61b侧朝第一上升用空间61a侧流过第一下方连通口61x的制冷剂集中地流动至扁平多孔管121b。该抑制效果在流速较快的高循环量时变得更为显著。
另外,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连接的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设于与连通配管24的端部的开口相同的高度位置,但与上述低循环量时相同,在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与连通配管24的端部的开口之间存在第一遮挡板61,因此,流过连通配管24的端部之后的制冷剂流以不直接流向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的方式被第一遮挡板61挡住。该第一遮挡板61的遮挡效果在流速较快的高循环量时变得更为显著。因此,在高循环量时,也能抑制制冷剂集中地流动至被设成与连通配管24相同的高度的扁平多孔管121b。
另外,因为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二内部空间23b与第一内部空间23a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另外,与上述第一内部空间23a、第二内部空间23b不同,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三内部空间23c未设有与第一遮挡板61、第一上升用空间61a、第一流入用空间61b、第一下方连通口61x、第二遮挡板62、第二上升用空间62a、第二流入用空间62b、第二下方连通口62x相对应的结构,因此,不会产生由上述结构获得的效果,但其它方面是相同的,因而省略说明。
(8)空调装置1的室外热交换器20的特征
(8-1)
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20中,即便是在低循环量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内部空间23a的第一流入口41x以及由第一分隔板51收窄的第一流出空间51a的结构来维持制冷剂的上升速度,从而使制冷剂容易到达第一流出空间51a的上方(第二内部空间23b和第三内部空间23c也一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20中,即便是在高循环量的情况下,也能利用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内部空间23a所采用的循环结构,使制冷剂在第一内部空间23a内循环,从而将制冷剂引导至扁平多孔管21b。
藉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20中,无论是在低循环量的情况下,还是在高循环量的情况下,都能将制冷剂相对于沿上下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的扁平多孔管21b产生的偏流抑制得较小。
(8-2)
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20中,并不是在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2的上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a、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22b,也不是在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四内部空间23d、23e、23f,而是在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至第三内部空间23a、23b、23c中采用循环结构和整流结构。即,是在制热运转时流有气相成分与液相成分大量并存的制冷剂并且在高度位置不同的扁平多孔管21b之间往往产生显著偏流的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至第三内部空间23a、23b、23c中,采用循环结构和整流结构。
因此,能够充分发挥制冷剂的偏流抑制效果。
(8-3)
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20的第一流入口41x而刚流入第一流出空间51a的制冷剂的上升速度最快,且往往产生以下情况:在与第一流出空间51a连接的多个扁平多孔管21b中,越是靠下方的扁平多孔管,制冷剂越容易通过。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20中,在折返集管集合管23的第一内部空间23a中,以能够将在第一循环空间51b中下降的制冷剂引导至与第一流出空间51a的下方连接的扁平多孔管21b的方式,配置第一下连通路51y的第一流出空间51a侧的出口。
因此,对于经由第一流入口41x流入至第一流出空间51a的流速快的制冷剂所倾向于通过的位于下方的扁平多孔管21b,能够容易地供给经由第一下连通路51y回流到第一流出空间51a的制冷剂。
另外,上述情况对第二内部空间23b、23c来说也是一样的。
(8-4)
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20中,不仅扁平多孔管21b与第一流出空间51a连接,扁平多孔管121b也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连接。因此,能增大室外热交换器20的热交换部21中用于热交换的区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20中,在从与第一流入用空间61b连接的扁平多孔管121b的长边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以第一下方连通口61x与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不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能抑制流过第一下方连通口61x的制冷剂集中地流动至扁平多孔管121b。而且,在流速较快的高循环量时,能更为显著地起到该抑制效果。
另外,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连接的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被设成在与连通配管24的端部的开口相同的高度位置与连通配管24的端部的开口相对,但在两开口之间存在第一遮挡板61,因此,第一遮挡板61能挡住流过连通配管24的端部而欲流向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的制冷剂流。藉此,能抑制制冷剂集中地流动至被设成与连通配管24相同的高度的扁平多孔管121b。而且,在流速较快的高循环量时,能更为显著地起到该第一遮挡板61的遮挡效果。
另外,上述情况对第二内部空间23b来说也是一样的。
(9)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但是上述实施方式的主旨不是要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定,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当然包含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改变后的形态。
(9-1)另一实施方式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的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与连通配管24的端部的开口被设成在沿扁平多孔管121b的长边方向观察时重叠地相对的情况(第二上升用空间62a的扁平多孔管121b和连通配管25也是相同的)。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沿扁平多孔管121b的长边方向观察时,若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连接的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与第一下方连通口61x被设成不重叠,则既可以将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和连通配管24的端部的开口设成不重叠,也可以将第一下方连通口61x和连通配管24的端部的开口设成重叠。
另外,上述情况对于第二上升用空间62a的扁平多孔管121b和连通配管25也是相同的。
(9-2)另一实施方式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具有由第一遮挡板61的下端部分和第一挡板23g的上表面部分构成的第一下方连通口61x(第二下方连通口62x也是相同的)的折返集管集合管23。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如图17所示的折返集管集合管123来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折返集管集合管23。
在折返集管集合管123中,在第一遮挡板161的下方设有以使第一流入用空间61b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相连的方式沿板厚方向贯通的第一下方连通口161x。此外,第一遮挡板161以其下端部分的全部与第一挡板23g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式来进行支承。此处,在从扁平多孔管121b延伸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连通配管24的与第一流入用空间61b连接的一侧的端部的开口也被配置成不与第一下方连通口161x重叠。
在这种情况下,没必要为了调节第一下方连通口161x的制冷剂通过面积而调节第一遮挡板161的高度位置,这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只要将第一遮挡板161的第一下方连通口161x预先设计成期望的制冷剂流路面积就可以,因此,能使制造变得容易。
(9-3)另一实施方式C
此外,例如也可以采用如图18所示的折返集管集合管223来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折返集管集合管23。
在折返集管集合管223中,构成为第一遮挡板261的下端部分的一部分向上方凹陷的结构。因此,在第一遮挡板261设置于第二挡板23g的上表面的状态下,能由第二挡板23g的上表面(平面)和第一遮挡板261的下端部分的向上方凹陷的部分来构成第一下方连通口261x。
在这种情况下,没必要为了调节第一下方连通口261x的制冷剂通过面积而调节第一遮挡板261的高度位置,这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只要将第一遮挡板261的下端部分的凹陷的部分的大小预先设计成期望的制冷剂流路面积就可以,因此,能使制造变得容易。并且,也能够将第一遮挡板261的下端部分中没有凹陷的部分配置成接触第二挡板23g的上表面来进行支承。
(9-4)另一实施方式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在沿扁平多孔管121b的长边方向观察时比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连接的扁平多孔管121b中最靠下方的扁平多孔管121b更靠下方的位置配置有第一下方连通口61x的情况(第二下方连通口62x也是相同的)。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若在沿扁平多孔管121b的长边方向观察时以与第一上升用空间61a连接的扁平多孔管121b的内部流路21ba的端部的开口和第一下方连通口61x不重叠的方式进行设置,则也可以设置在比第一下方连通口61x靠下方的位置具有内部流路21ba的扁平多孔管121b。
另外,上述情况对于第二上升用空间62a的扁平多孔管121b和第二下方连通口62x也是相同的。
(9-5)另一实施方式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在第一整流板41的上下分别设有第一分隔板51和第一遮挡板61的情况(第二整流板42的上下的第二分隔板52和第二遮挡板62也是相同的)。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以第一分隔板51和第一遮挡板61在上下方向上相连的方式一体化地构成。
上述情况对于第二整流板42的上下的第二分隔板52和第二遮挡板62也是相同的。
(9-6)另一实施方式F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在作为板状构件的第一整流板41上设有沿板厚方向开口的第一流入口41x的情况(第二流入口42x和第三流入口43x也一样)。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筒状流入通路来代替在板状构件上形成开口而设置流入口。在这种情况下,当制冷剂流过筒状的流入通路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朝铅垂上方流出的制冷剂的速度。
另外,上述情况对第二流入口42x和第三流入口43x来说也一样。
(9-7)另一实施方式G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第一内部空间23a的比第一整流板41靠上方的空间、第二内部空间23b的比第二整流板42靠上方的空间以及第三内部空间23c中比第三整流板43靠上方的空间为相同形态的情况。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它们的形态也可以互相不同。
(9-8)另一实施方式H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导热翅片,举例说明了采用如图7、8所示的导热翅片21a那样的平板构件的情况。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对以下结构的热交换器也适用:该热交换器使用主要在汽车用热交换器中采用的波浪形的导热翅片构成。
符号说明
1 空调装置
2 空调室外机
3 空调室内机
10 单元壳体
20 室外热交换器(热交换器)
21 热交换部
21a 导热翅片(翅片)
21b 扁平多孔管(扁平管)
21ba 内部流路(制冷剂通路)
22 出入口集管集合管
23 折返集管集合管(集管集合管)
22a 上方出入口内部空间
22b 下方出入口内部空间
23a、23b、23c、23d、23e、23f 第一~第六内部空间(内部空间)
23g 第二挡板(集管集合管的内部空间的底部分)
23h 第三挡板(集管集合管的内部空间的底部分)
24 连通配管(流入配管)
25 连通配管(流入配管)
31 气体制冷剂配管
32 液体制冷剂配管
33 膨胀阀
41 第一整流板(第一分隔构件)
41x 第一流入口(流入口)
42 第二整流板(第一分隔构件)
42x 第二流入口(流入口)
51 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构件)
51a 第一流出空间(上方内部空间、第一空间)
51b 第一循环空间(上方内部空间、第二空间)
51x 第一上连通路(上连通路)
51y 第一下连通路(下连通路)
52 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构件)
52a 第二流出空间(上方内部空间、第一空间)
52b 第二循环空间(上方内部空间、第二空间)
52x 第二上连通路(上连通路)
52y 第二下连通路(下连通路)
61 第一遮挡板(第三分隔构件)
61a 第一上升用空间(下方内部空间、上升用空间)
61b 第一流入用空间(下方内部空间、流入用空间)
61x 第一下方连通口(下方连通口)
62 第二遮挡板(第三分隔构件)
62a 第二上升用空间(下方内部空间、上升用空间)
62b 第二流入用空间(下方内部空间、流入用空间)
62x 第二下方连通口(下方连通口)
91 压缩机
121b 扁平多孔管(扁平管、与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扁平管)
123 折返集管集合管(集管集合管)
161 第一遮挡板(第三分隔构件)
161x 第一下方连通口(下方连通口)
223 折返集管集合管(集管集合管)
261 第一遮挡板(第三分隔构件)
261x 第一下方连通口(下方连通口)
X 上侧热交换区域
X1、X2、X3 上侧热交换部
Y 下侧热交换区域
Y1、Y2、Y3 下侧热交换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2-219966号公报

Claims (6)

1.一种热交换器(20),包括:
多个扁平管(21b、121b),该多个扁平管(21b、121b)分别具有多个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制冷剂通路(21ba),并且彼此排列配置;
集管集合管(23),该集管集合管(23)与所述扁平管的一端连接,并沿着铅垂方向延伸;以及
多个翅片(21a),该多个翅片(21a)与所述扁平管接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管集合管(23、123、223)具有循环结构,
所述循环结构包括:
第一分隔构件(41、42),该第一分隔构件(41、42)将内部空间(23a)分隔为上方内部空间(51a、51b、52a、52b)和下方内部空间(61a、61b、62a、62b);
第二分隔构件(51、52),该第二分隔构件(51、52)将所述上方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51a、52a)和第二空间(51b、52b),其中,所述第一空间(51a、52a)是与所述扁平管连接的一侧的空间,所述第二空间(51b、52b)是相对于所述第一空间和与所述扁平管连接的一侧相反一侧的空间;
流入口(41x、42x),该流入口(41x、42x)设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中的所述第一空间的下部,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情况下,所述流入口(41x、42x)使制冷剂从所述下方内部空间侧朝所述上方内部空间侧流过,以在所述第一空间内产生上升流动;
上连通路(51x、52x),该上连通路(51x、52x)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上部,通过使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上部连通,将在所述第一空间内上升后的制冷剂朝所述第二空间引导;以及
下连通路(51y、52y),该下连通路(51y、52y)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下部,并使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下部连通,通过从所述第二空间朝所述第一空间引导制冷剂,从而使从所述第一空间引导至所述第二空间且在所述第二空间内下降后的制冷剂由所述第二空间返回至所述第一空间,
所述集管集合管具有:
第三分隔构件(61、62、161、261),该第三分隔构件(61、62、161、261)将所述下方内部空间分隔为上升用空间(61a、62a)和流入用空间(61b、62b),其中,所述上升用空间(61a、62a)是与所述扁平管连接的一侧的空间,所述流入用空间(61b、62b)是相对于所述上升用空间和与所述扁平管连接的一侧相反一侧的空间,并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情况下供制冷剂流入;以及
下方连通口(61x、62x、161x、261x),该下方连通口(61x、62x、161x、261x)使制冷剂从所述流入用空间朝所述上升用空间流过,
与所述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所述扁平管(121b)的所述制冷剂通路和所述下方连通口(61x、62x)被配置成在沿与所述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所述扁平管的长边方向观察时彼此不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沿与所述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所述扁平管(121b)的长边方向观察时,所述下方连通口(61x、62x、161x、261x)位于比与所述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所述扁平管(121b)中的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扁平管(121b)更靠下方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用于使制冷剂流入所述流入用空间(61b、62b)的流入配管(24、25)的前端部被配置成:在沿与所述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所述扁平管(121b)的长边方向观察时,和与所述下方内部空间连接的所述扁平管(121b)的所述制冷剂通路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方连通口(61x、62x、261x)位于所述第三分隔构件(61、62、261)的下端与所述集管集合管的所述内部空间的底部分(23g、23h)之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方内部空间(61a、61b、62a、62b)横跨所述第一空间(51a、52a)及所述第二空间(51b、52b)这两个空间的下方。
6.一种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是将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20)和容量可变的压缩机(91)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
CN201480071284.1A 2013-12-27 2014-12-22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Active CN1058742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73267A JP5741680B1 (ja) 2013-12-27 2013-12-27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13-273267 2013-12-27
PCT/JP2014/083944 WO2015098859A1 (ja) 2013-12-27 2014-12-22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4297A true CN105874297A (zh) 2016-08-17
CN105874297B CN105874297B (zh) 2017-05-17

Family

ID=53478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1284.1A Active CN105874297B (zh) 2013-12-27 2014-12-22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574806B2 (zh)
EP (1) EP3088833B1 (zh)
JP (1) JP5741680B1 (zh)
CN (1) CN105874297B (zh)
AU (1) AU2014371154B2 (zh)
ES (1) ES2662907T3 (zh)
WO (1) WO201509885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2332A (zh) * 2017-03-27 2019-11-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
CN110506189A (zh) * 2017-03-27 2019-11-2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
CN110945299A (zh) * 2017-08-03 2020-03-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WO2023125014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41680B1 (ja) 2013-12-27 2015-07-0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KR20150133035A (ko) * 2014-05-19 2015-11-27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실외열교환기
US10907903B2 (en) * 2016-01-21 2021-0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ir conditioner with flow direction changing mechanism
JP6656950B2 (ja) * 2016-02-29 2020-03-04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5650951B (zh) * 2016-03-24 2018-01-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空调制冷系统的微通道回热器
EP3521747B1 (en) * 2016-09-29 2021-06-23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WO2018181828A1 (ja) * 2017-03-29 2018-10-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7132138B2 (ja) * 2019-01-25 2022-09-06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EP3715762A1 (en) * 2019-03-28 2020-09-30 Valeo Autosystemy SP. Z.O.O. A heat exchanger
JP6693588B1 (ja) 2019-03-29 2020-05-13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熱交換器
EP4235060A3 (en) * 2019-06-20 2023-10-04 Algesacooling Pty Ltd Thermal transfer device and storage systems including same
JP6822525B2 (ja) * 2019-06-28 2021-01-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13294940B (zh) * 2020-02-21 2022-11-29 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壳管式换热器
JP6915714B1 (ja) * 2020-03-10 2021-08-0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熱交換器
JP7457587B2 (ja) * 2020-06-18 2024-03-28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熱交換器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1656A (en) * 1977-05-27 1978-10-24 Ecodyne Corporation Header
JPH02219966A (ja) * 1989-02-21 1990-09-03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媒分流器
JPH10281684A (ja) * 1997-04-07 1998-10-23 Sanden Corp 熱交換器
JPH11337293A (ja) * 1998-05-26 1999-12-10 Showa Alum Corp 蒸発器
JP2004218983A (ja) * 2003-01-16 2004-08-05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熱交換器
CN101639306A (zh) * 2008-07-29 2010-02-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换热器的制冷循环系统
CN103348212A (zh) * 2011-01-21 2013-10-0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14090A1 (en) * 2006-02-15 2010-12-16 Gac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JP5097472B2 (ja) * 2007-08-10 2012-12-12 Gac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US9551540B2 (en) * 2011-11-22 2017-01-24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 exchanger
KR101826365B1 (ko) * 2012-05-04 2018-03-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JP5741680B1 (ja) 2013-12-27 2015-07-0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1656A (en) * 1977-05-27 1978-10-24 Ecodyne Corporation Header
JPH02219966A (ja) * 1989-02-21 1990-09-03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媒分流器
JPH10281684A (ja) * 1997-04-07 1998-10-23 Sanden Corp 熱交換器
JPH11337293A (ja) * 1998-05-26 1999-12-10 Showa Alum Corp 蒸発器
JP2004218983A (ja) * 2003-01-16 2004-08-05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熱交換器
CN101639306A (zh) * 2008-07-29 2010-02-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换热器的制冷循环系统
CN103348212A (zh) * 2011-01-21 2013-10-0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2332A (zh) * 2017-03-27 2019-11-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
CN110506189A (zh) * 2017-03-27 2019-11-2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
CN110462332B (zh) * 2017-03-27 2020-07-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
CN110506189B (zh) * 2017-03-27 2020-07-2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
CN110945299A (zh) * 2017-08-03 2020-03-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WO2023125014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88833B1 (en) 2018-02-14
AU2014371154A1 (en) 2016-08-11
WO2015098859A1 (ja) 2015-07-02
ES2662907T3 (es) 2018-04-10
JP2015127618A (ja) 2015-07-09
US9574806B2 (en) 2017-02-21
EP3088833A1 (en) 2016-11-02
JP5741680B1 (ja) 2015-07-01
AU2014371154B2 (en) 2017-02-16
US20160327317A1 (en) 2016-11-10
EP3088833A4 (en) 2017-02-01
CN105874297B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4297A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CN105849498B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CN105593628B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US10465955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6070685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EP3091313B1 (en) Refrigerant channel switching unit and channel switching set unit
CN103620336A (zh) 热交换器和具有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WO2015063989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5772787B2 (ja) 空気熱交換器
CN109791034A (zh) 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
CN105258411B (zh) 用于换热器的气液分离管及换热器
JP2022112775A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