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0445A -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0445A
CN105860445A CN201610226650.7A CN201610226650A CN105860445A CN 105860445 A CN105860445 A CN 105860445A CN 201610226650 A CN201610226650 A CN 201610226650A CN 105860445 A CN105860445 A CN 105860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olyester composition
crystalline polyester
repetitive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66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闻达
孙华伟
肖中鹏
曹民
罗德彬
许柏荣
周广亮
姜苏俊
曾祥斌
黄险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266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04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0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04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14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60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the reaction of a mixture of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605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the reaction of a mixture of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the hydroxy and carboxylic groups being bound to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0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9Carboxylic acids; Metal salts thereof; Anhydrides thereof
    • C08K5/098Metal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7Thi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38Polymers
    • C09K19/3804Polymers with mesogenic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 C09K19/3809Polyesters; Polyester derivatives, e.g. polya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4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leng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6Additives defined by their aspect ratio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基于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为0.1ppm‑300ppm。所述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的测试方法:将液晶聚酯组合物在120℃干燥4小时,取1g待处理样品,加入硝酸和双氧水,加热2小时,期间不断加入硝酸和双氧水;样品的消解完成后,取消解后的试样,采用Agilent公司型号为720ES的全自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样品中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本发明通过选用在液晶聚酯组合物配方中添加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基于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0.1ppm‑300ppm时,得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的熔点提高,且高温耐热稳定性得到意想不到的显著改善。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液晶聚酯(LCP)作为一种特种工程类材料,与通用树脂相比,具有较高的熔点和高耐热稳定性,然而液晶聚酯仍然存在着在高温下加工时热分解或因受外力热剪切而分子链断链,导致各方面性能下降的现象。为了改善液晶聚酯的耐热稳定性,本领域专业人员做了许多尝试。
US5397502公开了一种耐热稳定性改善的液晶聚合物组合物,组合物包含15~3000ppm的碱金属或50~3000ppm的镁或钙;液晶聚合物含有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酚、联苯二酚、对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和联苯二甲酸重复单元。金属物质的引入提高了组合物的熔点及热变形温度,使耐热性得到改善。然而专利中提到使液晶聚合物与功能性化合物在高温下接触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使得其熔体粘度下降至少10%。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所公知,液晶树脂长时间在高于其熔融温度下处理,由于热分解会会导致熔体粘度和分子量的降低,由此带来的还有力学性能的下降,以及副反应的发生,这可能会增大树脂起泡的风险。
CN1234749公开了一种液晶聚酯树脂,其中含有4-羟基间苯二甲酸和/或水杨酸而来的重复单元作为共聚成分,而且含有10~5000ppm的碱金属化合物,并称树脂的着色性优良、耐热性高,且机械性好。该发明主要侧重液晶聚酯着色度和冲击性能的改善,并未在实施例或专利中其它部分阐明耐热性能是否有变化。且该专利并未说明发明是否适用于液晶聚酯组合物。
US6755991公开了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芳族二羧酸,至少一种含萘环羧酸以及1~1000ppm至少一种碱金属和0~3000ppm至少一种过渡金属。该发明制备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具有改进的白度和冲击强度,并未提及高温耐热稳定性是否变化。
到目前为止,关于在液晶聚酯组合物中添加金属铜元素对所述液晶聚酯组合物高温耐热稳定性的影响未见报道。
本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惊讶地发现,选用在液晶聚酯组合物配方中添加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基于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0.1ppm-300ppm时,得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的熔点提高,且高温耐热稳定性得到意想不到的显著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耐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的液晶聚酯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基于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为0.1ppm-300ppm。
优选地,基于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优选为0.5ppm-100ppm,更优选为1ppm-50ppm。
其中,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的测试方法:将液晶聚酯组合物在120℃干燥4小时,取1g待处理样品,加入硝酸和双氧水,加热2小时,期间不断加入硝酸和双氧水;样品的消解完成后,取消解后的试样,采用Agilent公司型号为720ES的全自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样品中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
目前尚未有文献报道在液晶聚酯组合物中引入金属铜元素对组合物性能的影响,本发明意外发现在液晶聚酯组合物中引入适量的铜元素,液晶聚酯组合物的熔点提高,且在高温环境下显现出优异的耐热稳定性。而当液晶聚酯组合物中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超过特定值时,液晶组合物含有较高金属残留物质,势必会影响其作为电子电器类零部件的介电性能,大大缩小其使用范围,且流动性会出现显著的下降。
金属铜元素的引入通常是通过添加含铜化合物来实现的,含铜化合物可以选自乙酸铜 、氧化铜 、硫化铜、硝酸铜(II) 水合物 、酒石酸铜(II) 、1-丁基硫醇铜 、二氟化铜(II) 、亚铬酸铜 、氢氧化铜(II) 、氧化亚铜 、氯化亚铜 、氯化铜(II)、硫化亚铜、碘化铜(I)、碱式碳酸铜 、硫酸铜、亚硫酸铜、焦磷酸铜等无机化合物,也可以是浴铜灵、2,3-萘酞菁铜 、2-乙基己酸铜(II) 、2-吡嗪羧酸铜(II) 、3-甲基水杨酸铜(I) 、乙酰丙酮酸铜、全氟酞菁铜、聚酞菁铜、苯硫酚铜(I) 、酞菁铜(II) 、3,5-二异丙基水杨酸铜 水合物、三氟乙酰丙酮化铜 、三氟甲烷磺酸铜(II)、六氟磷酸四乙氰铜、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酸)铜 、双(三苯基膦)硼氢化铜(I) 、噻吩-2-甲酸亚铜 、溴三(三苯基膦)铜(I) 等有机化合物。本发明所指出的金属铜元素的来源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无论使用哪种形式的含铜化合物,都能够使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到。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是以金属铜元素本身而不是以添加金属铜元素的含铜化合物为基准的。以ppm表示的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是以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计算的。
本发明的液晶聚酯组合物还可以包括金属镍元素,基于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金属镍元素的重量含量为0.1ppm-300ppm,优选为1ppm-100ppm。
其中,金属镍元素的重量含量的测试方法:将液晶聚酯组合物在120℃干燥4小时,取1g待处理样品,加入硝酸和双氧水,加热2小时,期间不断加入硝酸和双氧水;样品的消解完成后,取消解后的试样,采用Agilent公司型号为720ES的全自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样品中金属镍元素的重量含量。
金属镍元素的引入通常是通过添加含镍化合物来实现的,含镍化合物可以选自乙酸镍(II)四水合物、氧化镍(II)、硝酸镍(II)六水合物、硫化镍、硫酸镍(II)、硫酸镍(II)铵六水合物、草酸镍(II)二水合物、六氟镍(IV)酸钾、氟化镍(II)、氢氧化镍(II)、氯化镍(II)、溴化镍(II)、硼化镍、碱式碳酸镍水合物、磷化镍、过氧化镍、高氯酸镍(II)六水合物等无机化合物,也可以选自辛酸镍水合物、2-乙基己酸镍、乙酰丙酮镍、初卟啉镍、双(环戊二烯)镍(II)、酞菁镍、[1,3-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II) 、5,10,15,20-四苯基-21H,23H-卟吩镍(II) 、乙二醇二甲醚溴化镍 、二氯二(三丁基膦)镍(II) 、二氯二(三甲基膦)镍(II) 、双(1,5-环辛二烯)镍(O) 、双(三丁基膦)二溴化镍、双(三环己基膦)二氯化镍(II) 、双(三苯基膦)二溴化镍、双(乙基环戊二烯)镍(II) 、四(亚磷酸三苯酯)镍 、环己烷丁酸镍等有机化合物。本发明所指出的金属镍元素的来源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无论使用哪种形式的含镍化合物,都能够使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到。金属镍元素的重量含量是以金属镍元素本身而不是以添加金属镍元素的含镍化合物为基准的。以ppm表示的金属镍元素的重量含量是以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计算的。
本发明的液晶聚酯组合物还可以包括金属锰元素,基于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金属锰元素的重量含量为0.1ppm-300ppm,优选为1ppm-100ppm。
其中,金属锰元素的重量含量的测试方法:将液晶聚酯组合物在120℃干燥4小时,取1g待处理样品,加入硝酸和双氧水,加热2小时,期间不断加入硝酸和双氧水;样品的消解完成后,取消解后的试样,采用Agilent公司型号为720ES的全自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样品中金属锰元素的重量含量。
金属锰元素的引入通常是通过添加含锰化合物来实现的,含锰化合物可以选自氧化锰(II)、氧化锰(III)、氧化锰(IV)、乙酸锰(II)、硝酸锰、硫化锰、硫酸锰、碳酸锰、醋酸锰、高锰酸钾、高锰酸锂、高锰酸钠、高锰酸镁、四氧化三锰、氟化锰、氯化亚锰、碘化锰、钼酸锰、双(三氟甲磺酸)锰 无机化合物,也可以是羰基锰、乙酰丙酮锰(II)、乙酰丙酮锰(III)、五羰基溴化锰、代森锰、六腈基锰钾、酞菁锰(II)、2-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 、三(2,2,6,6-四甲基-3,5-庚烯酸)锰 、三羰基环戊二烯锰(I)、双(五甲基环戊二烯)锰(II)、双(四甲基环戊二烯)锰(II)、双(异丙基环戊二烯)锰、环己基丁酸锰 、羟基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锰等有机化合物。本发明所指出的金属锰元素的来源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无论使用哪种形式的含锰化合物,都能够使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到。金属锰元素的重量含量是以金属锰元素本身而不是以添加金属锰元素的含锰化合物为基准的。以ppm表示的金属锰元素的重量含量是以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计算的。
其中,所述液晶聚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液晶聚酯 100份;
填充剂 5份-100份。
其中,所述液晶聚酯组合物的熔点为150℃-400℃;所述熔点的测试方法为:通过NETZSCH公司DSC 200 F3型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在从室温开始以20℃/分钟的升温条件测试,观测到吸热峰温度Tm1后,在比Tm1高20℃的温度下保持5分钟,然后在20℃/分钟的降温条件下冷却至室温,然后再次以20℃/分钟的升温条件进行测定,此时观测到的吸热峰温度Tm2即为液晶聚酯组合物的熔点。
其中,所述液晶聚酯,按摩尔百分比计,包含如下重复单元:
衍生自芳香族羟基羧酸的重复单元 30mol%-100mol%;
衍生自芳香族二醇的重复单元 0mol%-35mol%;
衍生自芳香族二羧酸的重复单元 0mol%-35mol%。
优选地,所述液晶聚酯,按摩尔百分比计,包括如下重复单元:
衍生自芳香族羟基羧酸的重复单元 50mol%-100mol%;
衍生自芳香族二醇的重复单元 0mol%-25mol%;
衍生自芳香族二羧酸的重复单元 0mol%-25mol%。
其中,所述衍生自芳香族羟基羧酸的重复单元选自衍生自4-羟基苯甲酸的重复单元和/或2-羟基-6-萘甲酸的重复单元;所述衍生自芳香族二醇的重复单元选自对苯二酚的重复单元和/或4,4’-二羟基联苯的重复单元;所述衍生自芳香族二羧酸的重复单元选自对苯二甲酸的重复单元、间苯二甲酸的重复单元、2,6-萘二甲酸的重复单元中一种或几种。
上述液晶聚酯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标准缩聚技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装配有搅拌器、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和回流冷凝装置的反应釜中按照配比分别加入衍生自芳香族羟基羧酸的重复单元、衍生自芳香族二醇的重复单元和衍生自芳香族二羧酸的重复单元,并加入一定比例的醋酸酐为酰化剂;然后将氮气通入反应釜中进行置换;开动搅拌,在氮气流中将反应混合物由室温加热到140℃-160℃,在此温度下回流1小时-3小时;此后继续升温,将混合物经2小时-4小时从140℃-160℃加热到300℃-350℃,在此过程中蒸出未反应的醋酸酐和副反应产物醋酸;终缩聚阶段,对反应体系进行减压,并通过观察扭矩升高作为反应结束的终点判断;此时将熔体状态的预聚物经放料口排出,并冷却至室温;进一步将预聚物转移至固相聚合装置,经5小时-7小时将温度由室温升高至260℃-280℃,在此温度下保温9小时-11小时进行固相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导出,从而得到液晶聚酯。
其中,所述填充剂选自纤维状填充剂和/或板状填充剂;所述纤维状填充剂选自玻璃纤维、石棉纤维、二氧化硅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铝纤维、钛酸钾纤维、碳或石墨纤维、金属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玻璃纤维;所述板状填充剂选自滑石、云母、石墨、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云母。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的数均纤维直径为3微米-30微米,数均长径比大于等于5,数均纤维长度为50微米-3000微米;所述云母的平均粒径为0.5微米-200微米。
当添加填充剂,相对于液晶聚酯100重量份,添加超过100份以上的填充剂,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机械强度可能降低。添加填充剂的方法不特别限制,并且可以列举在本领域中公知的方法。
此外,除了上述组分以外,可以以不损害本发明目的的量向本发明中使用的液晶聚酯组合物中加入公知的各种添加剂;各种添加剂可以选自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润滑剂、脱模剂、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合适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
合适的稳定剂包括有机亚磷酸酯,如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2,6-二甲基苯基)酯,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二甲基苯膦酸酯,磷酸三甲酯等,有机亚磷酸酯,烷基化的一元酚或者多元酚,多元酚和二烯的烷基化反应产物,对甲酚或者二环戊二烯的丁基化反应产物,烷基化的氢醌类,羟基化的硫代二苯基醚类,亚烷基-双酚,苄基化合物,多元醇酯类,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合适的脱模剂包括硬脂酸金属盐类,硬脂酸烷基酯类,硬脂酸季戊四醇酯类,石蜡,褐煤蜡等等。
合适的着色剂包括各种颜料,染料,如无机颜料的金属氧化物和混合金属氧化物的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铁,硫化物如硫化锌等;铝酸盐,硅酸盐,铁酸盐等,炭黑,群青;有机颜料如偶氮类,重氮类,蒽醌类、酞菁、喹啉类,萘,酮,嗪类等等。
合适的润滑剂包括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酯、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等。
合适的抗氧剂包括有机亚磷酸酯,烷基化的一元酚或者多元酚,多元酚和二烯的烷基化反应产物,对甲酚或者二环戊二烯的丁基化反应产物,烷基化的氢醌类,羟基化的硫代二苯基醚类,亚烷基-双酚,苄基化合物,多元醇酯类等。
各种添加剂不限于上述几种,可任选含有对液晶聚酯的热稳定性和物理性质无害的其它种类组分以及热塑性组合物中常见的其它物质,如一种或多种的聚丙烯、聚酰胺、聚酯、聚苯硫醚、聚醚酮、聚碳酸酯、聚醚砜、聚苯基醚及其改性物质,热塑性树脂如聚醚酰亚胺,热固性树脂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和氰化物树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聚酯中配合填充剂、各种添加剂等的方法,没有特定的限定,可以使用干式掺混、溶液混合法、液晶聚酯的聚合是添加、熔融混炼等,其中优选为熔融混炼。如捏合机,单轴或双轴挤出机、胶辊机等,其中优选使用双轴挤出机。熔融混炼的温度为液晶聚酯的熔点以上,熔点+50℃以下。
作为混炼方法,可以使用从后装进料机一并投入液晶聚酯、填充剂、各种添加剂来进行混炼的方法;也可以从后装进料机透入液晶聚酯和各种添加剂,从侧进料机添加填充剂进行混炼的方法,亦可以制备高浓度包含液晶聚酯和各种添加剂的液晶聚酯组合物母粒,接着将液晶聚酯组合物母粒与填充剂进行混炼以成为规定的浓度的方法等的任一种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聚酯组合物通过进行注射成型,注射压缩成型、压缩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压制成型纺丝等公知的熔融成型品。这里所述的成型品,可以为注射成型品、挤出成型品、压制成型品、片、管、未拉伸薄膜、单轴拉伸薄膜、双轴拉伸薄膜等各种膜制品、未拉伸丝、超拉伸丝等各种纤维丝等。在挤出成型的情况下,可显著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因此优选。
其中,通过挤出成型工艺得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具体步骤如下:按照配比将液晶聚酯、填充剂、含铜化合物和/或含镍化合物和/或含锰化合物、和/或各种添加剂用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在280RPM-320RPM的螺杆转速下熔融混合,螺筒温度为290℃-355℃,挤出,冷却、切粒,即得液晶聚酯组合物。
含铜化合物可以选自乙酸铜 、氧化铜 、硫化铜、硝酸铜(II) 水合物 、酒石酸铜(II)、1-丁基硫醇铜 、二氟化铜(II) 、亚铬酸铜 、氢氧化铜(II) 、氧化亚铜 、氯化亚铜 、氯化铜(II)、硫化亚铜、碘化铜(I)、碱式碳酸铜 、硫酸铜、亚硫酸铜、焦磷酸铜等无机化合物,也可以是浴铜灵、2,3-萘酞菁铜 、2-乙基己酸铜(II) 、2-吡嗪羧酸铜(II) 、3-甲基水杨酸铜(I) 、乙酰丙酮酸铜、全氟酞菁铜、聚酞菁铜、苯硫酚铜(I) 、酞菁铜(II) 、3,5-二异丙基水杨酸铜水合物、三氟乙酰丙酮化铜 、三氟甲烷磺酸铜(II)、六氟磷酸四乙氰铜、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酸)铜 、双(三苯基膦)硼氢化铜(I) 、噻吩-2-甲酸亚铜 、溴三(三苯基膦)铜(I) 等有机化合物。本发明所指出的金属铜元素的来源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无论使用哪种形式的含铜化合物,都能够使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到。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是以金属铜元素本身而不是以添加金属铜元素的含铜化合物为基准的。以ppm表示的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是以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计算的。
含镍化合物可以选自乙酸镍(II)四水合物、氧化镍(II)、硝酸镍(II)六水合物、硫化镍、硫酸镍(II)、硫酸镍(II)铵六水合物、草酸镍(II)二水合物、六氟镍(IV)酸钾、氟化镍(II)、氢氧化镍(II)、氯化镍(II)、溴化镍(II)、硼化镍、碱式碳酸镍水合物、磷化镍、过氧化镍、高氯酸镍(II)六水合物等无机化合物,也可以选自辛酸镍水合物、2-乙基己酸镍、乙酰丙酮镍、初卟啉镍、双(环戊二烯)镍(II)、酞菁镍、[1,3-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II)、5,10,15,20-四苯基-21H,23H-卟吩镍(II) 、乙二醇二甲醚溴化镍 、二氯二(三丁基膦)镍(II) 、二氯二(三甲基膦)镍(II) 、双(1,5-环辛二烯)镍(O) 、双(三丁基膦)二溴化镍、双(三环己基膦)二氯化镍(II) 、双(三苯基膦)二溴化镍、双(乙基环戊二烯)镍(II) 、四(亚磷酸三苯酯)镍 、环己烷丁酸镍 等有机化合物。本发明所指出的金属镍元素的来源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无论使用哪种形式的含镍化合物,都能够使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到。金属镍元素的重量含量是以金属镍元素本身而不是以添加金属镍元素的含镍化合物为基准的。以ppm表示的金属镍元素的重量含量是以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计算的。
含锰化合物可以选自氧化锰(II)、氧化锰(III)、氧化锰(IV)、乙酸锰(II)、硝酸锰、硫化锰、硫酸锰、碳酸锰、醋酸锰、高锰酸钾、高锰酸锂、高锰酸钠、高锰酸镁、四氧化三锰、氟化锰、氯化亚锰、碘化锰、钼酸锰、双(三氟甲磺酸)锰 无机化合物,也可以是羰基锰、乙酰丙酮锰(II)、乙酰丙酮锰(III)、五羰基溴化锰、代森锰、六腈基锰钾、酞菁锰(II)、2-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 、三(2,2,6,6-四甲基-3,5-庚烯酸)锰 、三羰基环戊二烯锰(I)、双(五甲基环戊二烯)锰(II)、双(四甲基环戊二烯)锰(II)、双(异丙基环戊二烯)锰、环己基丁酸锰 、羟基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锰等有机化合物。本发明所指出的金属锰元素的来源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无论使用哪种形式的含锰化合物,都能够使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到。金属锰元素的重量含量是以金属锰元素本身而不是以添加金属锰元素的含锰化合物为基准的。以ppm表示的金属锰元素的重量含量是以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计算的。
本发明所获得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可以有如下应用,以各种齿轮、各种壳体、传感器、LED 灯、连接器、插座、电阻器、继电器壳体、继电器底座、继电器用绕线轴、开关、线圈轴、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壳体、光拾波器、共振器、各种端子板、变压器、插头、印刷布线板、调谐器、扬声器、传声器、头戴式听筒、小型电动机、磁头底座、功率模块、外壳、半导体、液晶显示器部件、FDD 托架、FDD 底盘、HDD 部件、电动机刷握、抛物面天线、计算机相关部件等为代表的电气电子部件、以VTR 部件、电视部件、熨斗、电吹风、电饭煲部件、微波炉部件、音响部件、音频、激光盘、光盘等语音设备部件、照明部件、电冰箱部件、空调部件、打字机部件、文字处理机部件等为代表的家庭、企业电气制品部件、办公室计算机相关部件、电话机相关部件、传真机相关部件、复印机相关部件、洗涤用夹具、无油轴承、船尾轴承、水中轴承等各种轴承、电动机部件、以点火器、打字机等为代表的机械相关部件、以显微镜、双筒望远镜、照相机、钟表等为代表的光学设备、精密机械相关部件;交流发电机端子、交流发电机连接器、IC 调节器、调光器用电位器底座、排气气阀等各种阀、燃料关联、排气系、吸气系的各种管、进气口喷嘴通气管、进气歧管、燃料泵、发动机冷却水接头、汽化器主体、汽化器隔离物、排气气体传感器、冷却水传感器、油温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计、制动衬块磨耗传感器、空调用恒温器底座、空调用电动机绝缘体、电动窗等车载用电动机绝缘体、取暖器暖风流量控制阀、散热器电动机用刷握、水泵叶轮、涡轮叶片、刮水器电动机相关部件、分电器、起动器开关、起动器继电器、传动装置用线束、窗户洗涤器喷嘴、空调面板开关基板、燃料关联电磁阀用线圈、保险丝用连接器、喇叭端子、电装部件绝缘板、步进电动机转子、灯圈、灯座、灯光反射器、灯壳、制动活塞、螺线管线轴、发动机滤油器、点火装置壳体等汽车、车辆相关部件等,在印刷布线板,小型薄壁电子器件等中特别有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选用在液晶聚酯组合物配方中添加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基于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0.1ppm-300ppm时,得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的熔点提高,且高温耐热稳定性得到意想不到的显著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所述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的测试方法:将液晶聚酯组合物在120℃干燥4小时,取1g待处理样品,加入硝酸和双氧水,加热2小时,期间不断加入硝酸和双氧水;样品的消解完成后,取消解后的试样,采用Agilent公司型号为720ES的全自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样品中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
所述金属镍元素的重量含量的测试方法:将液晶聚酯组合物在120℃干燥4小时,取1g待处理样品,加入硝酸和双氧水,加热2小时,期间不断加入硝酸和双氧水;样品的消解完成后,取消解后的试样,采用Agilent公司型号为720ES的全自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样品中金属镍元素的重量含量。
所述金属锰元素的重量含量的测试方法:将液晶聚酯组合物在120℃干燥4小时,取1g待处理样品,加入硝酸和双氧水,加热2小时,期间不断加入硝酸和双氧水;样品的消解完成后,取消解后的试样,采用Agilent公司型号为720ES的全自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样品中金属锰元素的重量含量。
所述液晶聚酯组合物的熔点的测试方法:通过NETZSCH公司DSC 200 F3型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在从室温开始以20℃/分钟的升温条件测试,观测到吸热峰温度Tm1后,在比Tm1高20℃的温度下保持5分钟,然后在20℃/分钟的降温条件下冷却至室温,然后再次以20℃/分钟的升温条件进行测定,此时观测到的吸热峰温度Tm2为液晶聚酯组合物的熔点。
所述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比容对数粘度的测试方法:将液晶聚酯组合物溶解于五氟苯酚中,将玻纤过滤掉,然后制成浓度为0.01 g/mL的溶液,测试温度为60℃,采用内径为0.7 mm的乌氏粘度计测量;并由公式:比容对数粘度=[ln(ηr)]/C计算得到,其中ηr为相对粘度(t溶液/t溶剂),C为溶液浓度。
所述液晶聚酯组合物的高温耐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将液晶聚酯组合物在120℃干燥4小时,加入Dynisco LCR7000型高压毛细管流变仪中,料筒温度维持在液晶聚酯组合物熔点之上10℃,使用内径1mm,长度40mm的口模测量;样品加入后,设定测试程序,保持恒温5 min,以1000秒-1的恒定剪切速率进行测量,得到样品恒温5 min的剪切粘度,此时会有一部分样品被挤出,剩余样品继续在料筒中恒温,在第60min时,仍以1000秒-1的恒定剪切速率进行测量,得到恒温60 min的剪切粘度;由于液晶聚酯组合物样品在其熔融温度之上恒温,此时将有热分解反应发生,通常会伴随分子量的降低;因此比较样品在恒温5 min和恒温60 min时剪切粘度和比容对数粘度的降低程度,可以较直观的反映液晶聚酯组合物在高温下的耐热稳定性,熔融粘度和比容对数粘度降低值较小,代表高温耐热稳定性较好。通常,组合物中所包含的填充剂(如玻璃纤维、滑石等)对液晶聚酯组合物的耐热性并无影响,在高温下聚合物会发生热分解使分子链断裂,分子量下降。液晶聚酯组合物中加入含铜化合物使液晶聚酯组合物耐热性提高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金属离子与大分子形成络合物,使结构更加稳定;亦有可能是金属离子对分子链增长起到了催化作用,在高温下分子链增长速率与分子链断裂速率相近,使得大分子结构整体保持稳定。
本发明中使用的液晶聚酯含有的重复单元对应的单体的名称和缩写分别如下:
4-羟基苯甲酸(HBA);
4,4’-二羟基联苯(BP);
对苯二甲酸(TA);
间苯二甲酸(IA);
2-羟基-6-萘甲酸(HNA);
对苯二酚 (HQ);
2,6-萘二甲酸(NDA);
本发明中使用的含铜化合物:
乙酸铜: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硫酸铜: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酒石酸铜(II):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苯硫酚铜(I):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本发明中使用的含镍化合物:
氧化镍(II):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本发明中使用的含锰化合物:
氧化锰(IV):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本发明中使用的玻璃纤维:牌号CS03JAPX-1,数均纤维直径10微米,数均长径比300,数均纤维长度3000微米,Asahi Fiber Glass Co., Ltd。
实施例A1-A4: 液晶聚酯的制备
在装配有搅拌器、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和回流冷凝装置的反应釜中按照配比分别加入衍生自芳香族羟基羧酸的重复单元、衍生自芳香族二醇的重复单元和衍生自芳香族二羧酸的重复单元,并加入一定比例的醋酸酐为酰化剂;然后将氮气通入反应釜中进行置换;开动搅拌,在氮气流中将反应混合物由室温加热到140℃-160℃,在此温度下回流1小时-3小时;此后继续升温,将混合物经2小时-4小时从140℃-160℃加热到300℃-350℃,在此过程中蒸出未反应的醋酸酐和副反应产物醋酸;终缩聚阶段,对反应体系进行减压,并通过观察扭矩升高作为反应结束的终点判断;此时将熔体状态的预聚物经放料口排出,并冷却至室温;进一步将预聚物转移至固相聚合装置,经5小时-7小时将温度由室温升高至260℃-280℃,在此温度下保温9小时-11小时进行固相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导出,从而得到液晶聚酯。
表1 实施例A1-A4的具体配比及其测试性能结果
实施例1-17及对比例1-6:液晶聚酯组合物的制备
按表2的配比将由实施例A1-A4制备所得液晶聚酯、填充剂、含铜化合物和/或含镍化合物和/或含锰化合物、和/或各种添加剂用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在280RPM-320RPM的螺杆转速下熔融混合,螺筒温度为290℃-355℃,挤出,冷却、切粒,即得液晶聚酯组合物。所得液晶聚酯组合物的熔点、熔融粘度和比容对数粘度列于表2中;
其中,液晶聚酯组合物中的金属铜元素、金属镍元素、金属锰元素含量是在液晶聚酯组合物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含铜化合物、含镍化合物、含锰化合物的实际添加量来进行调整并测得的。
表2
续表2
续表2
从表2的实施例1-17及对比例1-6的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选用在液晶聚酯组合物配方中添加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基于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0.1ppm-300ppm时,得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的熔点提高,且高温耐热稳定性得到意想不到的显著改善。

Claims (15)

1.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为0.1ppm-300p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的测试方法:将液晶聚酯组合物在120℃干燥4小时,取1g待处理样品,加入硝酸和双氧水,加热2小时,期间不断加入硝酸和双氧水;样品的消解完成后,取消解后的试样,采用Agilent公司型号为720ES的全自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样品中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金属铜元素的重量含量优选为0.5ppm-100ppm,更优选为1ppm-50p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镍元素,基于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金属镍元素的重量含量为0.1ppm-300ppm,优选为1ppm-100pp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金属镍元素的重量含量的测试方法:将液晶聚酯组合物在120℃干燥4小时,取1g待处理样品,加入硝酸和双氧水,加热2小时,期间不断加入硝酸和双氧水;样品的消解完成后,取消解后的试样,采用Agilent公司型号为720ES的全自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样品中金属镍元素的重量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锰元素,基于液晶聚酯组合物的总重量,金属锰元素的重量含量为0.1ppm-300ppm,优选为1ppm-100pp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金属锰元素的重量含量的测试方法:将液晶聚酯组合物在120℃干燥4小时,取1g待处理样品,加入硝酸和双氧水,加热2小时,期间不断加入硝酸和双氧水;样品的消解完成后,取消解后的试样,采用Agilent公司型号为720ES的全自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样品中金属锰元素的重量含量。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聚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液晶聚酯 100份;
填充剂 5份-100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聚酯组合物的熔点为150℃-400℃;所述熔点的测试方法为:通过NETZSCH公司DSC 200 F3型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在从室温开始以20℃/分钟的升温条件测试,观测到吸热峰温度Tm1后,在比Tm1高20℃的温度下保持5分钟,然后在20℃/分钟的降温条件下冷却至室温,然后再次以20℃/分钟的升温条件进行测定,此时观测到的吸热峰温度Tm2即为液晶聚酯组合物的熔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聚酯,按摩尔百分比计,包含如下重复单元:
衍生自芳香族羟基羧酸的重复单元 30mol%-100mol%;
衍生自芳香族二醇的重复单元 0mol%-35mol%;
衍生自芳香族二羧酸的重复单元 0mol%-35mol%。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聚酯,按摩尔百分比计,包括如下重复单元:
衍生自芳香族羟基羧酸的重复单元 50mol%-100mol%;
衍生自芳香族二醇的重复单元 0mol%-25mol%;
衍生自芳香族二羧酸的重复单元 0mol%-25mol%。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自芳香族羟基羧酸的重复单元选自衍生自4-羟基苯甲酸的重复单元和/或2-羟基-6-萘甲酸的重复单元;所述衍生自芳香族二醇的重复单元选自对苯二酚的重复单元和/或4,4’-二羟基联苯的重复单元;所述衍生自芳香族二羧酸的重复单元选自对苯二甲酸的重复单元、间苯二甲酸的重复单元、2,6-萘二甲酸的重复单元中一种或几种。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选自纤维状填充剂和/或板状填充剂;所述纤维状填充剂选自玻璃纤维、石棉纤维、二氧化硅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铝纤维、钛酸钾纤维、碳或石墨纤维、金属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玻璃纤维;所述板状填充剂选自滑石、云母、石墨、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云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的数均纤维直径为3微米-30微米,数均长径比大于等于5,数均纤维长度为50微米-3000微米;所述云母的平均粒径为0.5微米-200微米。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各种添加剂;所述各种添加剂选自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润滑剂、脱模剂、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610226650.7A 2016-04-13 2016-04-13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Pending CN1058604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6650.7A CN105860445A (zh) 2016-04-13 2016-04-13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6650.7A CN105860445A (zh) 2016-04-13 2016-04-13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0445A true CN105860445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37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6650.7A Pending CN105860445A (zh) 2016-04-13 2016-04-13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044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7921A1 (zh) * 2016-04-13 2017-10-19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聚酯组合物
CN109422870A (zh) * 2017-08-30 2019-03-05 上野制药株式会社 液晶聚酯树脂
WO2020090823A1 (ja) * 2018-10-31 2020-05-07 Jxtg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融解により異方性を緩和することができる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該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樹脂成形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4941A (zh) * 2002-09-03 2005-11-09 索尔维先进聚合物有限责任公司 导热液晶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品
CN103717672A (zh) * 2011-12-27 2014-04-09 东丽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其成型品
CN105368301A (zh) * 2014-08-13 2016-03-02 (株)澳投拉因 激光直接成型涂敷剂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及直接成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4941A (zh) * 2002-09-03 2005-11-09 索尔维先进聚合物有限责任公司 导热液晶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品
CN103717672A (zh) * 2011-12-27 2014-04-09 东丽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其成型品
CN105368301A (zh) * 2014-08-13 2016-03-02 (株)澳投拉因 激光直接成型涂敷剂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及直接成型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7921A1 (zh) * 2016-04-13 2017-10-19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聚酯组合物
CN109422870A (zh) * 2017-08-30 2019-03-05 上野制药株式会社 液晶聚酯树脂
WO2020090823A1 (ja) * 2018-10-31 2020-05-07 Jxtg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融解により異方性を緩和することができる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該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樹脂成形品
US11781009B2 (en) 2018-10-31 2023-10-10 Eneos Corporation Resin composition capable of relaxing anisotropy by fusing and resin molded art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40420B1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5062381B2 (ja) 全芳香族液晶ポリエステ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790361A (zh) 液晶性聚酯树脂组合物、成型品及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TWI422627B (zh)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成形品
TW200914488A (en) Liquid crystalline polyester composition
KR20140043846A (ko) 폴리페닐렌설파이드 수지 조성물,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 성형체
JP2008013702A (ja) 液晶性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
CN105860445A (zh)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JP5126453B2 (ja) 液晶性ポリエステ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801823A (zh)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CN105907058B (zh)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CN105801824A (zh)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JP2015063641A (ja) 液晶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05733219A (zh)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CN105885370A (zh)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WO2019198665A1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05860465A (zh)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JP2015124276A (ja) 液晶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5504978B2 (ja) 液晶性ポリエステルおよび液晶性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
JP2019183040A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05885369A (zh)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JP2013227366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CN105801822A (zh)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CN105838386A (zh)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
JP5742567B2 (ja) 液晶性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