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9985A - 端子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端子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9985A
CN105849985A CN201480071330.8A CN201480071330A CN105849985A CN 105849985 A CN105849985 A CN 105849985A CN 201480071330 A CN201480071330 A CN 201480071330A CN 105849985 A CN105849985 A CN 105849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inuous
pawl
limiting unit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13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服部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49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99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01R43/055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with contact member feed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灵活地应对不同种类的连续端子的技术。端子输送装置将多个端子相连而成的连续端子以每次一个端子的量送出,所述端子输送装置包括:台部,能够载置所述连续端子;输送爪,以能够沿输送方向和与其反向的返回方向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动时,将其末端部钩挂于所述台部上的连续端子的输送孔,将所述连续端子沿所述输送方向送出;爪移动机构部,使所述输送爪往复移动;以及移动距离限制部,限制所述爪移动机构部使所述输送爪移动的移动距离,所述移动距离限制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能够调整被拆卸的所述移动距离限制部的限制距离或者能够将被拆卸的所述移动距离限制部替换成具有不同的限制距离的移动距离限制部,能够改变所述爪移动机构部使所述输送爪移动的移动距离。

Description

端子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多个端子相连而成的连续端子以每次一个端子的量送出的技术。
背景技术
例如,在将端子连续地压接于电线的端部的端子输送装置(端子压接用工具件)等中,构成为包括端子输送装置和压接装置,所述端子输送装置抽出呈卷轴状卷绕的长尺寸的连续端子,将其沿所规定的送出路径以每次一个端子的量送出,所述压接装置利用模具将送出至所规定的位置的最前面的端子敛紧而压接于电线,这些装置联动并连续地进行压接工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如专利文献1所示地,以往通常是下述结构:将爪状的部件(输送爪)与形成于连续端子的输送孔钩挂,使该输送爪沿送出方向移动与端子间距相应的距离,从而将连续端子以每次一个端子的量送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30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通常,相连成连续端子的端子的间距根据端子的种类等而不同。因此,为了应对不同种类的连续端子,必须根据作为送出对象的连续端子中的端子的间距而改变一次的输送量(在以往的端子输送装置中,具体来说是输送爪的移动量)。
可是,为了改变输送爪的移动量,需要进行机械性的调整,因而非常花费时间和劳力。因此,在较多的情况下,一个端子输送装置与一种连续端子建立对应,如果改变应该送出的连续端子,则端子输送装置也替换成与新的连续端子对应的端子输送装置而使用。这样一来,无法快速地应对连续端子的变更,并且,由于必须预先准备多个端子输送装置,因此在成本方面也是不利的。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灵活地应对不同种类的连续端子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输送装置将多个端子相连而成的连续端子以每次一个端子的量送出,所述端子输送装置包括:台部,能够载置所述连续端子;输送爪,以能够沿输送方向和与其反向的返回方向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动时,将所述输送爪的末端部钩挂于所述台部上的连续端子的输送孔,将所述连续端子沿所述输送方向送出;爪移动机构部,使所述输送爪往复移动;以及移动距离限制部,限制所述爪移动机构部使所述输送爪移动的移动距离,所述移动距离限制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能够调整被拆卸的所述移动距离限制部的限制距离或者能够将被拆卸的所述移动距离限制部替换成具有不同的限制距离的移动距离限制部,能够改变所述爪移动机构部使所述输送爪移动的移动距离。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输送装置是,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输送装置中,还包括支撑机构部和爪施力部件,所述支撑机构部将所述爪移动机构部支撑为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爪施力部件对所述输送爪向所述第一位置施力,所述爪移动机构部将输送爪从第一位置按压至第二位置,所述移动距离限制部具备被接触部,该被接触部在所述输送爪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的中途以及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的中途的至少一方中限制所述输送爪的移动。
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输送装置是,在第一实施方式或者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输送装置中,包括:卷轴支撑部,将卷绕有所述连续端子的端子卷轴支撑为能够旋转;端子引导机构部,包括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的轴部、从所述轴部延伸的臂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臂部的末端的引导部,所述端子引导机构部设置为能够对卷绕于所述端子卷轴的所述连续端子到达所述台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引导;以及引导施力部件,能够对所述端子引导机构部施力,所述端子引导机构部根据从所述端子卷轴供给所述连续端子的供给方向而改变姿势或者进行旋转。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输送装置,由于移动距离限制部被设置成能够拆装,并且能够调整移动距离限制部的限制距离或者将移动距离限制部替换成限制距离不同的移动距离限制部,从而能够改变爪移动机构部使输送爪移动的移动距离,因此能够灵活地应对多种端子。
特别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输送装置,在端子卷轴反向连接时,有时连续端子的供给方向会变化。由于所述端子输送装置具备端子引导机构部和能够对端子引导机构部施力的施力部件,所述端子引导机构部设置为能够对卷绕于端子卷轴的连续端子到达台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引导,因此在端子卷轴反向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应对。由此,能够灵活地应对多种端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切压安设装置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连续端子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端子压接系统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输送装置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反向卷绕连续端子时的端子输送装置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端子输送机构部的概要俯视图。
图7是示出端子输送机构部的概要仰视图。
图8是示出端子输送机构部的概要侧视图。
图9是示出移动距离限制部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移动距离限制部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端子输送机构部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端子输送机构部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端子输送机构部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输送装置进行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输送装置在此组装入于切压安设装置1的端子压接系统25。
<1.切压安设装置>
首先,对切压安设装置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切压安设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该切压安设装置1通过电线端部安设机构部30处理由切压机构部22处理过的带端子电线18,并构成为在上述切压机构部22中进行电线的长尺寸切断以及端子压接,在电线端部安设机构部30中将该带端子电线18的端部依次安设于电线保持杆10并且能够与电线保持杆10一起取出至外部。
切压机构部22以能够切断电线并将端子压接于端部的方式构成。在此,切压机构部22以能够按照预定顺序制造多种带端子电线18的方式构成,并且形成为也能够将多种带端子电线18以适当混杂的顺序进行制造,也能够连续地制造同一种带端子电线18。
更具体来说,切压机构部22具备电线尺寸调整切断部23、电线剥皮部24以及端子压接系统25,并且具有传送电线端部的电线端部传送机构部26。
电线尺寸调整切断部23以能够将多种电线选择性地切断成预定长度的方式构成,例如能够采用具有卷轴、电线长度测量拉出部、电线切断部以及折回部的结构,所述卷轴卷绕收纳电线,所述电线长度测量拉出部从所述卷轴拉出电线并且测量电线长度,所述电线切断部切断所拉出的电线,所述折回部将所拉出的电线呈U字状折回。并且,通过电线长度测量拉出部的驱动而将电线从卷轴拉出预定长度,并通过电线切断部切断电线。并且,将所拉出的电线的一端部通过折回部折回并形成为大致U字状,将其两端部安设于上述电线端部传送机构部26。由此,得到切断成预定长度的电线W。并且,上述卷轴设置有多个,并且设置有能够从该各卷轴选择性地供给电线的电线选择供给部。由此,能够适当地切换多种电线并切断成预定长度。
这样一来,选择性地供给多种电线并切断成预定长度的电线的电线尺寸调整切断部23自身的结构能够采用在例如日本特开平9-306257号公报等中公开的公知的结构。
电线剥皮部24对电线W的端部进行剥皮,例如能够采用具有接近或分离自如的一对剥皮刃以及驱动该剥皮刃向电线W端部前进或后退的进退驱动部的结构。并且,使一对剥皮刃向传送至本电线剥皮部24的电线端部接近移动,并使一对剥皮刃在切入到电线W的被覆部的状态下向电线的端部侧移动,从而电线W的端部的被覆部被剥皮。作为这样的电线剥皮部24,能够采用如上所述地利用一对剥皮刃去除被覆部的结构等各种公知结构。
端子压接系统25以能够将多种端子选择性地压接于电线W端部的方式构成,例如在具有多对模组并能够从该多对模组中将一对模组安设在共用的端子压接位置的压接装置中,能够使用以能够将多种端子选择性地供给到所述端子压接位置的方式构成的结构。
并且,如果由上述电线剥皮部24剥皮的电线W的端部传送至本端子压接系统25,则选择并供给预先设定的预定的端子,并且选择与该预定的端子相对应的一对模组并安设在端子压接位置,由此,将预定的端子压接于该电线W的端部,得到带端子电线18。另外,对于端子压接系统25,在后文中详细描述。
电线端部传送机构部26构成为,能够保持电线W的端部,并从电线尺寸调整切断部23经由电线剥皮部24以及端子压接系统25而向电线端部安设机构部30侧的交接位置WP传送。更具体来说,具有一对电线端部保持部27和电线端部往复驱动部28,所述一对电线端部保持部27能够对电线W的两端部进行钳持或解除钳持,所述电线端部往复驱动部28使该电线端部保持部27在与电线尺寸调整切断部23、电线剥皮部24、端子压接系统25对应的各位置以及交接位置WP之间往复移动。
各电线端部保持部27具有自由开闭的一对钳持片。一对钳持片的一端部形成为绕预定的轴自由旋转地支撑于预定的轴,通过气缸等促动器等的驱动而在呈立设状关闭的关闭姿势和呈倒伏状开启的开启姿势之间自由改变姿势。该一对电线端部保持部27以与电线端部往复驱动部28隔开预定间隔的状态能够移动地进行设置。
电线端部往复驱动部28具有线性电动机等促动器,并构成为使上述一对各电线端部保持部27从电线尺寸调整切断部23经由电线剥皮部24、端子压接系统25而向交接位置WP移动。电线端部往复驱动部28使被各电线端部保持部27保持的电线W的端部在通过电线剥皮部24以及端子压接系统25处的各作业位置时暂时停止,对该电线W的端部进行剥皮处理和端子压接处理等。接着,将切断成预定长度并进行了端部的剥皮以及端子压接的带端子电线18的端部传送至设定在比上述端子压接系统25更靠近电线端部安设机构部30的位置的交接位置WP,在此,构成为将这些端部移交给电线端部安设机构部3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压机构部22以能够改变电线的种类以及端子的种类这两方的方式构成,但也可以是仅能够改变其一方。并且,切压机构部22也可以将一种端子连续地压接于一种电线的端部。
电线端部安设机构部30具备电线端部保持安设部32和电线保持杆支撑部40。
电线端部保持安设部32构成为,能够保持由切压机构部22进行了端子压接的带端子电线18的端部,并将带端子电线18的端部依次安设于被电线保持杆支撑部40支撑的电线保持杆10的各电线保持部14。
这样一来,将带端子电线18的端部安设于被电线保持杆支撑部40支撑的电线保持杆10的电线端部安设机构部30自身的结构能够采用在例如日本特开2009-152104号公报等中公开的公知的结构。
<2.连续端子9>
在此,对连续端子9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连续端子9的俯视图。
连续端子9是多个端子91相连而成的带状的部件,具体来说,在带状的链带92的单侧等间隔且呈並列状成链地形成有多个端子91。在链带92中与各端子91对应地等间隔形成有输送孔93。各端子91的基部(套筒部)911呈剖视大致U字状敞开形成,以能够与电线的端部压接。
如在后文中明确地,通过将链带92以与一个端子91对应的长度进行切断(具体来说,通过在连续端子9的端部的端子91和其相邻的端子91的大致中间的位置上切断链带92),连续端子9的端部的一个端子91在连接于与一个端子91对应的长度的带片921(切取的链带92)的状态下从连续端子9断开。在后文中也将该带有带片921的端子91称为“带有带片的端子90”。
<3.端子压接系统>
接着,参照图3对端子压接系统25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端子压接系统25的结构的图。
端子压接系统25具备多个(在图示的例中是三个)端子输送装置110、端子传送系统120、压接装置130以及控制部140。
<端子输送装置110>
端子输送装置110将连续端子9以每次一个端子91的量向起点位置P1送出。对于端子输送装置110在后文中详细叙述。
<端子传送系统120>
端子传送系统120将送出至多个端子输送装置110各自的起点位置P1的端子91逐个传送至所规定的目标位置P3。具体来说,端子传送系统120主要具备设置在各起点位置P1的切断装置20以及设置在起点位置P1和目标位置P3之间的两个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121以及第二传送装置122)。
各切断装置20将连续端子9的链带92以与一个端子91对应的长度进行切断(更具体来说,在送出至起点位置P1的端子91和其相邻的端子91的中间的位置上切断链带92)而从连续端子9切下一个带有带片的端子90。具体来说,切断装置20构成为包括例如切刀、使切刀沿相对于链带92接近或分离的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等。
第一传送装置121以及第二传送装置122在从各起点位置P1到目标位置P3之间交接端子91(具体来说是带有带片的端子90)并将其传送。即,在起点位置P1和目标位置P3之间设置有交接位置P2,第一传送装置121将带有带片的端子90从起点位置P1传送至交接位置P2,第二传送装置122在交接位置P2上从第一传送装置121接收带有带片的端子90,并将该带有带片的端子90传送至目标位置P3。
<压接装置130>
压接装置130在目标位置P3上将送出至此的带有带片的端子90的带片921从端子91切掉并且利用模具将从带片921断开的端子91的套筒部911敛紧,从而将该套筒部911压接固定于电线的端部。由此,端子91固定于电线的端部,制成带端子电线。具体来说,压接装置130构成为包括用于例如从带有带片的端子90中剪断带片921的切刀、压接用的上模、与上模相对配置的压接用的下模、使上模和下模沿使它们接近或分离的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等。
<控制部140>
控制部140分别与多个端子输送装置110、端子传送系统120以及压接装置130电连接,控制这些各部110、120、130。控制部140由通常的计算机构成,在该通常的计算机中,具体来说,例如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CPU、存储程序等的ROM、作为运算处理的作业区域的RAM、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文件等的硬盘、具有经由LAN等的数据通信功能的数据通信部等通过总线等而彼此连接。并且,控制部140与进行各种显示的显示器、由键盘以及鼠标等构成的输入部等连接。
<4.端子输送装置110>
接着,对端子输送装置110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输送装置110的说明图。
端子输送装置110在此具备端子供给部50和端子输送机构部60。
<端子供给部50>
端子供给部50具备卷轴支撑部52、端子引导机构部54以及引导施力部件56。
卷轴支撑部52设置成将卷绕有连续端子9的端子卷轴R支撑成能够旋转。
端子引导机构部54设置为能够对卷绕于端子卷轴R的连续端子9到达端子输送机构部60的台部111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引导。并且,端子引导机构部54以能够根据来自端子卷轴R的连续端子9的供给方向而改变姿势或者进行旋转的方式设置。具体来说,端子引导机构部54包括轴部54a、臂部54b以及引导部55。
轴部54a能够旋转地设置。臂部54b形成为从轴部54a延伸。具体来说,在此,臂部54b从轴部54a沿两个方向延伸,形成为一臂部54c与作业台S连接,并且,另一臂部54d与引导部55连接。并且,通过轴部54a,一臂部54c和另一臂部54d能够相对旋转地连结。
引导部55设置于另一臂部54d的末端。引导部55在此形成为圆柱状,并形成为使连续端子9在其侧面上移动。即,引导部55能够在连续端子9从端子卷轴R到达端子输送机构部60之间使连续端子9的供给路径弯曲。
引导施力部件56以能够对端子引导机构部54施力的方式设置。具体来说,引导施力部件56在此以对另一臂部54d朝上施力的方式设置于作业台S。
并且,端子引导机构部54以及引导施力部件56设置为,无论连续端子9的卷绕方法如何,均能够将连续端子9向台部111引导。
在此,说明根据连续端子9的卷绕方法而从端子卷轴R向台部111输送连续端子9的情形。图5是示出与图4反向地卷绕连续端子9时的端子输送装置110的说明图。
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输送装置110中,连续端子9以使在压接于电线W时被敛紧的套筒部911朝上的方式从端子供给部50向端子输送机构部60输送。在图4中,连续端子9以其套筒部911(套筒部911的开口部)朝向外侧的方式卷绕于端子卷轴R(在下文中称为外侧卷绕)。然而,根据连续端子9,如图5所示,也存在连续端子9以套筒部911(套筒部911的开口部)朝向内侧的方式卷绕于端子卷轴R的情况(在下文中称为内侧卷绕)。在该情况下,连续端子9的供给方向与图4不同。这样一来,端子引导机构部54和引导施力部件56是即使在根据连续端子9的卷绕方法为内侧卷绕或外侧卷绕而使端子的供给方向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一个端子输送装置110进行应对的部分。
具体来说,在此,端子卷轴R在与端子输送机构部60接近的位置上配置成比端子输送机构部60靠下方。此时,在供给路径上产生连续端子9弯折的位置(在下文中称为弯折位置)。另外,越使端子卷轴R的配置位置接近端子输送机构部60的正下方,则越能够将设备整体小型化。
然而,越使端子卷轴R接近端子输送机构部60的正下方,则从端子卷轴R向端子输送机构部60的供给路径上的弯折位置上的弯折角度越小。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外侧卷绕相比,在内侧卷绕的情况下,从端子卷轴R向端子输送机构部60的供给路径上的弯折角度更小。
这样一来,如果从端子卷轴R向端子输送机构部60的供给路径上的弯折角度变小,则存在连续端子9折断或者破裂的情况。端子引导机构部54和引导施力部件56构成为使从端子卷轴R向端子输送机构部60的供给路径上的弯折角度能够接近180度(接近水平)。
即,如果未设置端子引导机构部54,则从端子卷轴R向端子输送机构部60的供给路径上的弯折位置是连续端子9在作业台S(或者台部111)上形成为水平的位置。端子引导机构部54的引导部55从作业台S的外周缘部向外侧突出,从而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弯折位置设置于端子输送机构部60所在一侧的相反侧。由此,能够增大该弯折位置上的连续端子9的弯折角度。即,通过设置有端子引导机构部54,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在比弯折位置更远离端子输送机构部60的位置上使连续端子9在引导部55上平滑地弯曲,从而能够增大弯折位置上的弯折角度。
特别是,如图5所示,在内侧卷绕的情况下,如果引导部55未设置成能够旋转或者能够改变姿势,则存在将引导部55处的弯曲前后的连续端子9的输送方向连结而构成的角度变得过小的可能性。然而,通过将引导部55设置成能够旋转或者能够改变姿势,在将弯曲前后的连续端子9的输送方向连结而构成的角度变小的情况下,引导部55克服引导施力部件56的作用力而以轴部54a为中心旋转,从而能够增大将弯曲前后的连续端子9的输送方向连结而构成的角度。
另外,在此,通过引导部55以轴部54a为中心旋转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引导部55通过臂部54b与引导施力部件56连结等而向下方下降等,从而能够改变姿势。
<端子输送机构部60>
接着,对端子输送机构部60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端子输送机构部60的概要主视图。图7是示出端子输送机构部60的概要仰视图。图8是示出端子输送机构部60的概要侧视图。图9是示出移动距离限制部70的主视图。图10是示出移动距离限制部70的俯视图。
端子输送机构部60具备台部111、输送爪62、爪移动机构部80以及移动距离限制部70。在此还具备爪施力部件64和支撑机构部66。端子输送机构部60设置于作业台S。在作业台S中设置有孔H,并且输送爪62以能够在该孔H的内部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此,将孔H的内周缘部中的位于输送爪62返回的方向上的部分作为第一位置T1,并将位于输送爪62前进的方向上的部分作为第二位置T2。不过,第一位置T1和第二位置T2并不限于上述的位置。第一位置T1和第二位置T2是指,只要是后述的驱动机构能够沿输送方向按压连结部的不同的两个地点则能够任意地进行设定的位置。
台部111以能够载置连续端子9的方式形成。具体来说,台部111形成为长尺寸的板状,在此,固定在作业台S上。并且,在台部111中设置有输送爪62的末端部能够进入的孔。
支撑机构部66将爪移动机构部80支撑为能够在第一位置T1和第二位置T2之间往复移动。支撑机构部66具备直线移动引导部66a和移动主体部66b。具体来说,直线移动引导部66a形成为笔直的棒状,并固定于作业台S的下部。并且,移动主体部66b能够移动地支撑于直线移动引导部66a,能够沿直线移动引导部66a呈直线地往复移动。
爪移动机构部80设置于作业台S的下部。爪移动机构部80具备连结部82、被按压部84、驱动机构86以及接触部88。具体来说,连结部82与支撑机构部66的移动主体部66b连结,并且移动主体部66b沿直线移动引导部66a移动,从而爪移动机构部80也能够在第一位置T1和第二位置T2之间呈直线地往复移动。
被按压部84是与驱动机构86接触并被驱动机构86按压的部分。被按压部84在此设置于连结部82的下部的侧面。被按压部84被驱动机构86沿输送方向按压。由此,与连结部82连结的移动主体部66b能够克服引导施力部件56的作用力并通过驱动机构86沿输送方向移动。并且,如果解除驱动机构86的按压,则通过爪施力部件64的作用力使移动主体部66b沿返回方向移动。
接触部88设置于连结部82,并以能够与移动距离限制部70接触的方式设置。接触部88包括沿输送方向移动时与移动距离限制部70接触的输送方向接触部88a以及沿返回方向移动时与移动距离限制部70接触的返回方向接触部88b。通过接触部88与移动距离限制部70接触,连结部82停止,输送爪62也停止。
驱动机构86能够使输送爪62移动。具体来说,驱动机构86由气缸等促动器构成,以能够向一个方向(在此为输送方向)按压连结部82的被按压部84的方式设置。
驱动机构86以能够从第一位置T1向第二位置T2按压爪移动机构部80的被按压部84的方式设置。在此,将第一位置T1设定为输送前的位置(返回位置),将第二位置T2设定为输送后的位置(输送位置)。由此,在此,从第一位置T1朝向第二位置T2的方向成为输送方向,从第二位置T2朝向第一位置T1的方向成为返回方向。不过,也可以是,将第一位置T1设定为输送后的位置(输送位置),将第二位置T2设定为输送前的位置(返回位置),从第一位置T1朝向第二位置T2的方向成为返回方向,从第二位置T2朝向第一位置T1的方向成为输送方向。
爪施力部件64是将连结部82和作业台S连结并对连结部82向一方(在此是返回方向)施力的部件。爪施力部件64在此以能够从第二位置T2向第一位置T1对连结部82施力的方式设置。并且,虽然爪施力部件64在此由拉力螺旋弹簧64a等构成,但只要能够对连结部82向一方施力即可。并且,作为爪施力部件64,在此设置有两个拉力螺旋弹簧,但拉力螺旋弹簧64a也可以是一个,还可以是三个以上。然而,如图7所示,通过将用作爪施力部件64的拉力螺旋弹簧64a设置成隔着被按压部84而对称,在被驱动机构86按压时,能够抑制在连结部82产生力矩。
另外,通过采用驱动机构86也从第二位置T2朝向第一位置T1按压连结部82等结构,能够省略爪施力部件64。
输送爪62能够将台部111上的连续端子9以每次一个端子91的量送出。具体来说,输送爪62在此与连结部82连结。并且,输送爪62以能够沿输送方向和与此反向的返回方向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并且,在沿输送方向移动时,将其末端部与台部111上的连续端子的输送孔93钩挂,能够将连续端子9沿输送方向送出。
更具体来说,输送爪62设置成从连结部82向台部111侧突出。并且,输送爪62形成为越靠末端则越细。输送爪62的基端部设置成位于在作业台S中设置的孔H的内侧,并随着与移动主体部66b连结的连结部82的移动而在作业台S的孔H的内部呈直线地往复移动。输送爪62的中间部设置成位于在台部111中设置的孔的内侧,并随着与移动主体部66b连结的连结部82的移动而在台部111的孔的内部移动。输送爪62的末端部形成为从台部111突出,并以能够进入载置在台部111上的连续端子9的输送孔93的方式设置。输送爪62的末端部在通过驱动机构86使连结部82沿输送方向移动时与连续端子9的输送孔93钩挂,能够使连续端子9沿输送方向移动。
移动距离限制部70能够限制输送爪62的移动距离。在此,移动距离限制部70与台部111等分体形成,并设置成能够通过螺钉等进行拆装。由此,能够拆卸移动距离限制部70,能够改变输送爪62的移动距离。
即,移动距离限制部70能够限制输送爪62的移动距离,并且设置成能够拆装。由此,能够调整所拆卸的移动距离限制部70的限制距离或者将所拆卸的移动距离限制部70替换成限制距离不同的移动距离限制部70。由此,能够改变爪移动机构部80使输送爪62移动的移动距离。
具体来说,移动距离限制部70具备主体部72和从主体部72突出的一对突出部74。在此,还在突出部74各自设置有被接触部76。
主体部72在此以能够通过螺钉71等进行拆装的方式设置于台部111。并且,在此,主体部72包括水平方向引导部73,该水平方向引导部73将台部111上的连续端子9的位置限制成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偏移。水平方向引导部73形成为薄板状,从主体部72向侧方突出并且末端部向台部111弯折。并且,水平方向引导部73的末端部嵌入于连续端子9的套筒部911的槽。由此,台部111上的连续端子9在水平方向上不易发生位置偏移。
一对突出部74在此设置成能够相对于主体部72进行拆装。并且,将一对突出部74安装于主体部72的位置是能够选择的。具体来说,在此,突出部74和主体部72通过螺钉71a等连结。在主体部72中设置有多个与螺钉71a对应的螺纹孔71b(在此,针对每一个突出部74各设置有五个)。通过选择多个螺纹孔71b中的一个螺纹孔71b,能够选择相对于主体部72设置突出部74的位置。并且,通过在不同的螺纹孔71b的位置上将突出部74安装于主体部72,能够改变一对突出部74的间隔。
在此,针对一对突出部74的各个突出部74的螺纹孔71b的间隔设定成相同,但这并不是必须的。也可以是,使螺纹孔的间隔在一个突出部不同于在另一个突出部。由此,能够从更多的值中选择一对突出部的间隔。
并且,在突出部74的末端各自设置有被接触部76。被接触部76能够在输送爪62从第一位置T1向第二位置T2移动的中途以及从第二位置T2向第一位置T1移动的中途的至少一方中限制输送爪62的移动。
具体来说,设置成,在移动距离限制部70固定于在作业台S上固定的台部111且连结部82与移动主体部66b连结的状态下,该被接触部76能够与连结部82的接触部88接触,其中所述主体部66b沿固定于作业台S的直线移动引导部66a进行移动。即,突出部74从主体部72向台部111的侧方突出,并穿过作业台S的孔H突出至作业台S的下方,并且在其末端侧设置有被接触部76。
作为被接触部76,在此,设置有调整螺钉76a。通过拧松或者拧紧该调整螺钉76a,能够调整从突出部74到调整螺钉76a的末端部的高度。由此,能够调整一对被接触部76(调整螺钉76a)的间隔。
并且,通过调整突出部74各自的位置以及调整螺钉76a各自的紧固情况,能够调整被接触部76的间隔(图9的I3)。并且,在一对调整螺钉76a的一方和一对接触部88的一方接触的状态下,另一方的调整螺钉76a和另一方的接触部88的间隔(图6的I1)成为连结部82的能够移动的距离I1。换句话说,从被接触部76的间隔I3减去一对接触部88的间隔而得到的距离成为连结部82的能够移动的距离I1。并且,该连结部82的能够移动的距离I1成为输送爪62的移动距离I1。
通过将该连结部82的能够移动的距离I1与连续端子9的输送孔93的间隔(连续端子9的间隔、图6的I2)相匹配,能够通过端子输送机构部60而将连续端子9以每次一个端子的量准确地输送。在此,由于一对接触部88之间的距离固定,因此通过调整被接触部76的间隔(图9的I3),能够调整连结部82的能够移动的距离(图6的I1)。
不过,一对接触部88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是能够调整的,但一对接触部88之间的距离被固定的情况更容易调整连结部82的能够移动的距离I1。
为了与连续端子9的种类相对应地调整移动距离限制部70的被接触部76的间隔,存在替换移动距离限制部70的方法和调整所拆卸的移动距离限制部的方法这两种方法。
即,在替换移动距离限制部70的情况下,根据连续端子9的种类,预先准备被接触部76的间隔不同的多个移动距离限制部70,在替换连续端子9时也将移动距离限制部70替换成与替换后的连续端子9相匹配的移动距离限制部70。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调整移动距离限制部70的时间等。
并且,在调整所拆卸的移动距离限制部的情况下,在替换连续端子9时,调整所拆卸的移动距离限制部70的突出部74的位置以及调整螺钉76a的高度,在调整后再次安装。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移动距离限制部70的部件费用等。
另外,能够拆装的突出部74也可以不是一对,而仅是一个。同样地,调整螺钉76a也可以不是一对,而仅是一个。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调整突出部的位置以及调整螺钉的高度中的至少一方而调整被接触部的间隔I3。
并且,通过一对突出部74与主体部72能够拆装以及设置有调整螺钉76a而能够调整移动距离限制部70的能够限制的距离这一点不是必须的。即,一个移动距离限制部70的能够限制的距离也可以仅是一个。在该情况下,通过预先准备具有不同的限制距离的多个移动距离限制部70,能够将输送爪62的移动距离与连续端子9的输送孔93的间隔相匹配。
<动作>
接着,对在输送爪62移动时移动距离限制部70进行限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1以及图12是示出端子输送机构部60的一部分的说明图。图11是在输送方向上连结部82和移动距离限制部70接触的图。图12是在返回方向上连结部82和移动距离限制部70接触的图。
与输送爪62连接的连结部82通过被驱动机构86按压,克服爪施力部件64的作用力而沿输送方向移动。如图11所示,沿输送方向移动的连结部82通过使其输送方向接触部88a与位于输送方向上的突出部74的被接触部76接触而停止。
末端部与连续端子9的输送孔93钩挂的输送爪62与连结部82同时地移动,从而使连续端子9与连结部82的移动的量相对应地沿输送方向移动。在此,通过安装将连结部82的移动的量与连续端子9的输送孔93的间隔预先匹配的移动距离限制部70,能够使连续端子9以每次一个端子的量准确地移动。
另外,在此,在驱动机构86按压输送爪62且输送爪62与移动距离限制部70接触而停止的情况下,如果驱动机构86的荷载变得过大,则从控制部140发出指令以停止驱动机构86。
如果在连结部82沿输送方向移动并停止后,解除驱动机构86的按压,则使连结部82通过引导施力部件56的作用力而沿返回方向移动。接着,沿返回方向移动的连结部82通过返回方向接触部88b与位于返回方向的突出部74的被接触部76接触而停止。在这期间,气缸等驱动机构86也返回至能够再次按压连结部82的状态。接着,驱动机构86开始再次向输送方向按压连结部82。
之后,通过重复上述动作,能够重复将连续端子9以每次一个端子的量准确地输送的动作。
<输送爪62的移动距离I1的调整>
接着,对调整输送爪62的移动距离I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3是示出端子输送机构部60的一部分的说明图。在图13中,改变突出部74的位置,以使被接触部76的间隔I3a与图11的被接触部76的间隔I3不同。
具体来说,改变突出部74的位置,以使在拆卸了移动距离限制部70的状态下至少一方的突出部74在比图11的状态靠内侧的位置上被螺钉紧固。由此,被接触部76的间隔I3a比图11的状态小。由此,输送爪62的移动距离I1a也比图11的状态小。
为了增大被接触部76的间隔I3,改变突出部74的位置,以使在拆卸了移动距离限制部70的状态下至少一方的突出部74在更靠外侧的位置上被螺钉紧固。由此,能够增大被接触部76的间隔I3。由此,也能够增大输送爪62的移动距离I1。
另外,在改变被接触部76的间隔I3的情况下,也可以仅进行调整螺钉76a的调整和突出部74的位置的改变中的任一方,也可以进行两方。并且,在进行调整螺钉76a的调整的情况下,也可以仅调整任一方的调整螺钉76a。同样地,在改变突出部74的间隔的情况下,也可以仅改变任一方的突出部74的位置。
通过进行调整螺钉76a的调整和突出部74的间隔的改变中的至少一方,能够改变被接触部76的间隔I3。由此,能够在连续端子9的种类改变而输送孔93的间隔I2变化的情况下,将输送爪62的移动距离I1与输送孔93的间隔I2相匹配。
<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输送装置110,由于移动距离限制部70被设置成能够拆装,并且调整移动距离限制部70的限制距离或者将移动距离限制部70替换成限制距离不同的移动距离限制部70,从而能够改变爪移动机构部80使输送爪62移动的移动距离,因此能够灵活地应对多种端子。
并且,由于具备以能够对卷绕于端子卷轴R的连续端子9到达台部111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引导的方式设置的端子引导机构部54和能够对端子引导机构部54施力的引导施力部件56,,因此连续端子9利用任何卷绕方法卷绕于端子卷轴R都能够应对。由此,能够灵活地应对多种端子。
如上所述,详细地说明了该发明,但上述的说明在所有的方面中均是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理解为在不超越该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推测出未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
标号说明
9 连续端子
90 带有带片的端子
91 端子
911 套筒部
912 端子连接部
92 链带
921 带片
25 端子压接系统
110 端子输送装置
111 台部
50 端子供给部
52 卷轴支撑部
54 端子引导机构部
54a 轴部
54b 臂部
55 引导部
56 引导施力部件
60 端子输送机构部
62 输送爪
64 爪施力部件
66 支撑机构部
70 移动距离限制部
76 被接触部
80 爪移动机构部
86 驱动机构
T1 第一位置
T2 第二位置
I1、I1a 输送爪的移动距离
I2 连续端子的输送孔的间隔
I3、I3a 被接触部的间隔。

Claims (3)

1.一种端子输送装置,将多个端子相连而成的连续端子以每次一个端子的量送出,所述端子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台部,能够载置所述连续端子;
输送爪,以能够沿输送方向和与其反向的返回方向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动时,将所述输送爪的末端部钩挂于所述台部上的连续端子的输送孔,将所述连续端子沿所述输送方向送出;
爪移动机构部,使所述输送爪往复移动;以及
移动距离限制部,限制所述爪移动机构部使所述输送爪移动的移动距离,
所述移动距离限制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能够调整被拆卸的所述移动距离限制部的限制距离或者能够将被拆卸的所述移动距离限制部替换成具有不同的限制距离的移动距离限制部,能够改变所述爪移动机构部使所述输送爪移动的移动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输送装置,其中,
还包括支撑机构部和爪施力部件,所述支撑机构部将所述爪移动机构部支撑为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爪施力部件对所述输送爪向所述第一位置施力,
所述爪移动机构部将输送爪从第一位置按压至第二位置,
所述移动距离限制部具备被接触部,该被接触部在所述输送爪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的中途以及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的中途的至少一方中限制所述输送爪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输送装置,其中,
包括:卷轴支撑部,将卷绕有所述连续端子的端子卷轴支撑为能够旋转;
端子引导机构部,包括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的轴部、从所述轴部延伸的臂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臂部的末端的引导部,所述端子引导机构部设置为能够对卷绕于所述端子卷轴的所述连续端子到达所述台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引导;以及
引导施力部件,能够对所述端子引导机构部施力,
所述端子引导机构部根据从所述端子卷轴供给所述连续端子的供给方向而改变姿势或者进行旋转。
CN201480071330.8A 2013-12-25 2014-12-10 端子输送装置 Pending CN1058499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6397 2013-12-25
JP2013266397A JP6003877B2 (ja) 2013-12-25 2013-12-25 端子送り装置
PCT/JP2014/082700 WO2015098522A1 (ja) 2013-12-25 2014-12-10 端子送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9985A true CN105849985A (zh) 2016-08-10

Family

ID=53478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1330.8A Pending CN105849985A (zh) 2013-12-25 2014-12-10 端子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315438A1 (zh)
EP (1) EP3089285A4 (zh)
JP (1) JP6003877B2 (zh)
KR (1) KR20160086379A (zh)
CN (1) CN105849985A (zh)
TW (1) TWI517507B (zh)
WO (1) WO20150985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9319B (zh) * 2015-11-19 2018-03-21 頻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子料帶組裝系統
JP6838987B2 (ja) * 2016-04-04 2021-03-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圧着装置
DE102017118968A1 (de) * 2017-08-18 2019-02-21 Zoller & Fröhlich GmbH Crimpmaschin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87897A2 (en) * 1997-06-25 1998-12-30 Panduit Corporation Terminal applicator movement control mechanism
CN2661649Y (zh) * 2003-10-13 2004-12-08 世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送料机构
JP2009146840A (ja) * 2007-12-18 2009-07-02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端子圧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0843A (ja) * 1994-05-26 1995-12-08 Yazaki Corp 端子圧着装置
JP3632937B2 (ja) 1996-05-20 2005-03-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ハーネス製造方法と圧接機及びコネクタ保持竿並びに圧接装置
JP4636013B2 (ja) 2006-12-18 2011-02-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圧着装置
JP5194772B2 (ja) 2007-12-21 2013-05-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切圧セット装置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CN102958342B (zh) * 2011-08-26 2017-07-04 Juki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自动供给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JP2013073731A (ja) * 2011-09-27 2013-04-2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圧着装置
JP5786727B2 (ja) * 2012-01-20 2015-09-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圧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87897A2 (en) * 1997-06-25 1998-12-30 Panduit Corporation Terminal applicator movement control mechanism
CN2661649Y (zh) * 2003-10-13 2004-12-08 世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送料机构
JP2009146840A (ja) * 2007-12-18 2009-07-02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端子圧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15438A1 (en) 2016-10-27
KR20160086379A (ko) 2016-07-19
JP6003877B2 (ja) 2016-10-05
EP3089285A4 (en) 2017-01-04
WO2015098522A1 (ja) 2015-07-02
JP2015122246A (ja) 2015-07-02
TWI517507B (zh) 2016-01-11
EP3089285A1 (en) 2016-11-02
TW201535899A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03361B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11953876B2 (en) Modular wire processing center
CN105849985A (zh) 端子输送装置
JP4934468B2 (ja) 電線の端子圧着装置及び電線の端子圧着方法
CN107032178A (zh) 特别用于在线缆加工机中将被加工的线缆的导线传送设备
EP2827345A1 (en) Wire processing device
JP2010287369A (ja) 電線保持バー搬送装置及び電線セット製造方法
JP4943073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装置
US8973802B2 (en) Wire-processing machine with length-compensating unit
JP6756584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
JP2015225692A (ja) 電線供給装置及び電線供給方法
KR102526532B1 (ko) 와이어 메시를 제조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6190079A1 (ja) 端子付電線製造システム
EP3463712B1 (en) Wire shap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haping a wire
JP6457804B2 (ja) 端子圧着治具セット補助装置および端子圧着システム
JP2014143037A (ja) 端子搬送システム、端子圧着システム、および、端子搬送方法
JP2008027790A (ja) 電線供給装置
KR20160026222A (ko) 철근 공급장치
WO2016178360A1 (ja) 端子搬送装置および端子圧着装置
JP2002124798A (ja) 部品挿入装置及び部品挿入方法
IT202100027422A1 (it) Metodo e macchina per realizzare una bobina attorno ad un componente di un articolo
IT202100027428A1 (it) Metodo e macchina per realizzare una bobina attorno ad un componente di un articolo
IT202100027434A1 (it) Metodo e macchina per eseguire un controllo di un gruppo di oggetti
CN116133969A (zh) 用于切割和传送冲压触头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JP2008027596A (ja) 電線処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