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7623A - 图像读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7623A
CN105847623A CN201610059137.3A CN201610059137A CN105847623A CN 105847623 A CN105847623 A CN 105847623A CN 201610059137 A CN201610059137 A CN 201610059137A CN 105847623 A CN105847623 A CN 105847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tablet
maintaining part
uni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591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7623B (zh
Inventor
秋松孝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47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7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7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7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9Mounting or support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安装在第一单元上并且能够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第一单元包括支撑部和第一图像读取器;第二单元包括片状物传送器、按压构件、接触构件、片状物保持部、第二图像读取器和盖;当盖位于第一位置时,在片状物保持部靠近接触构件的状态下,盖覆盖片状物保持部和接触构件;并且,其中,当盖位于第二位置时,片状物保持部与接触构件空间分离;其中,当第二单元位于闭合位置时,盖到第二位置的移动受第一单元限制,并且盖位于与第一单元相对并且不同于按压构件的位置;并且其中,当第二单元位于打开位置时,第一单元对盖到第二位置的移动的限制被解除。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设备
技术领域
以下公开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No.3571288)公开了一种包含两个图像传感器的图像读取设备。该图像读取设备包含:第一单元(2),该第一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单元的上部分的平板式(FB)读取压板(35);和第二单元(3),该第二单元设置在第一单元上从而能够打开和闭合。该第二单元包含自动文件馈送机(ADF)(6),该自动文件馈送机用于沿着传送路径传送片状物。两个图像传感器的一个图像传感器(20)设置在第一单元中,并且另一图像传感器(40)设置在第二单元中。
一个图像传感器能够在垂直于布置该一个图像传感器的读取元件的方向(主扫描方向)的方向(副扫描方向)上沿着FB读取压板的下表面往复移动。第二单元的下表面设置有按压构件(60),该按压构件用于覆盖FB读取压板。对于使用平台的图像读取,使用者将第二单元移动到其打开位置,然后将读取对象放置在FB读取压板上,并且将第二单元移动到其闭合位置,从而读取对象通过按压构件被保持与FB读取压板按压接触。
另一个图像传感器被附接在可读取形成在通过ADF传送的片状物上的图像的位置。第二单元包含ADF读取压板(63),该ADF读取压板设置成沿着通过ADF传送片状物的传送路径的部分。另一个图像传感器与传送路径相对,并且ADF读取压板插入这两者之间。片状物保持部(43)设置成与ADF读取压板相对,并且传送路径插入这两者之间。片状物保持部朝向ADF读取压板按压通过ADF传送的片状物。
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中,片状物保持部可拆卸地或可枢轴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单元上,并且片状物保持部可以远离ADF读取压板地移动。这样的构造允许使用者对片状物保持部和ADF读取压板执行维护。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中,当片状物保持部远离ADF读取压板地移动时,按压构件不得不部分地向下弯曲。这样,每当使用者执行从第二单元去除片状物保持部和将片状物保持部安装到第二单元上的操作或使片状物保持部相对于第二单元枢轴移动的操作时,按压构件被弯曲。因此,不幸地,按压构件可能起折、折皱,或保持卷边或弯曲。如果按压构件保持卷边,则按压构件与压板的接触度局部降低,这可能使图像读取的品质劣化。
因此,本申请的内容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设备,该图像读取设备包含第二单元,该第二单元具有能够打开的下表面,并且能够减少例如设置在第二单元的下表面上的按压构件的额外卷边的发生。
在本申请的一个内容中,图像读取设备包含: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该第二单元安装在第一单元上并且能够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二单元位于闭合位置时,第二单元覆盖第一单元的上表面。第一单元包含:支撑部,该支撑部支撑读取对象;和第一图像读取器,该第一图像读取器被构造成读取形成在由支撑部支撑的读取对象上的图像。第二单元包括:片状物传送器,该片状物传送器沿着传送路径传送片状物;按压构件,当第二单元位于闭合位置时,该按压构件将由支撑部支撑的读取对象按压在支撑部上;接触构件,该接触构件接触由片状物传送器传送的片状物,接触构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是相对于第一表面的接触构件的背面;片状物保持部,该片状物保持部与接触构件的第一表面相对,并且传送路径位于片状物保持部和接触构件之间;第二图像读取器,该第二图像读取器与接触构件的第二表面相对,该第二图像读取器被构造成读取形成在由片状物传送器传送的片状物上的图像;和盖,该盖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被构造成保持片状物保持部,其中,当盖位于第一位置时,在片状物保持部靠近接触构件的状态下,盖覆盖片状物保持部和接触构件;并且其中,当盖位于第二位置时,片状物保持部与接触构件空间分离。当第二单元位于闭合位置时,盖到第二位置的移动受第一单元限制,并且盖位于与第一单元相对并且不同于按压构件的位置。当第二单元位于打开位置时,第一单元对盖到第二位置的移动的限制被解除。
图像读取设备可以被构造成当第二单元位于打开位置时,盖能够移动到第二位置。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造,片状物保持部被安装在盖上。这样,片状物保持部通过盖移动到第二位置而远离接触构件。因此,在片状物阻塞出现在片状物保持部和接触构件之间的 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将盖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去除阻塞的片状物。在使用者想去除在接触构件上的污物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将盖移动到第二位置以清理接触构件。
当第二单元位于闭合位置时,第一单元限制盖到第二位置的移动。这样,不同于盖能够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构造,即使当第二单元位于闭合位置时,盖的位置稳定,并且片状物保持部适当地起作用。
而且,盖设置在与按压构件的位置不同的位置。该构造消除了当盖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使按压构件变形的需要。因此,不同于盖设置成与按压构件重叠的构造,可以当盖被打开和闭合时,防止按压构件被另外卷边、弯曲、起折或折皱。
图像读取设备可以被构造成盖能够绕着枢轴线相对于第二单元的基部枢轴转动,该枢轴线平行于片状物的宽度方向,该宽度方向与通过片状物传送器传送片状物的传送方向垂直,盖的相对端部中的一个比盖的相对端部中的另一个更靠近按压构件,当盖位于第一位置时,盖的枢轴线到盖的相对端部中的另一个比到盖的相对端部中的另一个更近,而且当盖枢轴转动到第二位置时,盖的相对端部中的一个在远离第二单元的基部的方向上移动。
图像读取设备可以进一步包含第一推动构件,该第一推动构件在从第二位置指向第一位置的方向上推动盖。根据如上所述的构造,当盖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盖朝向第一位置枢轴转动,不需要使用者朝向第一位置特别手动地移动盖。
图像读取设备可以构造成,在盖的枢轴线延伸的方向上,在盖的相对端部中的每一个上配置第一推动构件。同时,图像读取设备可以进一步包含第二推动构件,第二推动构件朝向接触构件推动片状物保持部,并且可以构造成当第二单元位于打开位置时,盖通过由第一推动构件朝向第一位置推动和由第二推动构件朝向第二位置推动而位于第三位置,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第三位置到第一位置比到第二位置更近,而且构造成当第二单元移动到闭合位置时,通过与第一单元接触并接收来自第二单元的负载,盖克服第二推动构件的推力移动到第一位置。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造,当第二单元位于打开位置时,盖保持在第三位置,而不被强制返回到第一位置。即,第一推动构件的推力不够强大到克服第二推动构件的推力。因此,过大的推力没有从第一推动构件作用于盖,使得盖的变形的产生减少。同样,当第二单元位于闭合位置时,盖克服第二推动构件的推力移动到第一位置。该构造允许第二推动构件向片状物保持部施加设计的推力。
图像读取设备可以被构造成片状物保持部实质上是金属板,并且第二推动构件由金属 形成,并且介于片状物保持部和金属构件之间且具有将片状物保持部和金属构件彼此电连接的接地电势。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造,第二推动构件有助于减少在片状物保持部上的静电的积累。
图像读取设备可以构造成接触构件和片状物保持部相对于支撑读取对象的支撑部的支撑表面倾斜。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造,接触构件和片状物保持部配置成相对于支撑表面倾斜。这样,在接触构件和片状物保持部之间延伸的传送路径相对于支撑表面倾斜。因此,在图像读取设备放置成支撑表面水平延伸的情况下,例如,当与传送路径在接触构件和片状物保持部之间水平地延伸的构造相比时,传送路径在接触构件和片状物保持部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短。该构造使得包含在接触构件和片状物保持部之间的传送路径的区域的水平尺寸减小,使得图像读取设备的占地面积减小。
图像读取设备可以被构造成使得盖具有操作部分,当使用者移动盖时,使用者能够操作该操作部分。操作部分可以具有孔和凹部中的一个,在移动盖时,使用者在孔和凹部中的一个中放置指尖。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造,当与盖不具有任何孔或凹部的构造相比时,使用者可以容易地移动盖。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
图1是说明多功能外部设备(MFP)的构造的方框图;
图2是说明读取单元的垂直截面的正视图;
图3是说明图2中的区域III的放大图;
图4是读取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片状物保持部盖及其他部件的底视图;
图6A是片状物保持部盖及其他部件的立体图,图6B是去除第二片状物保持部的图6A中所示的片状物保持部盖和其他部件的立体图,并且图6C是说明图6B中的区域VIC的放大图;
图7A是说明包含位于第一位置的片状物保持部盖的部件的,在前后方向上沿着MFP 的中心面得到的截面图,图7B是说明包含位于第三位置的片状物保持部盖的部件的,在前后方向上沿着MFP的中心面得到的截面图,并且图7C是说明包含位于第二位置的片状物保持部盖的部件,在前后方向上沿着MFP的中心面得到的截面图;
图8A是说明包含位于第一位置的片状物保持部盖的部件的,沿着横向延伸通过MFP的前端部分的平面得到的截面图,图8B是说明包含位于第三位置的片状物保持部盖的部件的,沿着横向延伸通过MFP的前端部分的平面得到的截面图,并且图8C是说明包含位于第二位置的片状物保持部盖的部件的,沿着横向延伸通过MFP的前端部分的平面得到的截面图;和
图9A和9B是说明片状物保持部盖的装配过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一个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上、下、前、后、右和左侧如附图所示定义。同样地,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也如附图所示定义。
MFP的构造:
图1说明多功能外部设备(MFP)1。如图1所示,作为图像读取设备的一个实例的MFP包含主体单元2和读取单元3。读取单元3包含作为第一单元的一个实例的平板式(FB)单元5和作为第二单元的一个实例的自动文档馈送机(ADF)单元6。稍后详细地描述读取单元3。
如图1所示,主体单元2设置有控制器11。控制器11包括已知的装置,包含CPU 11A、ROM 11B、RAM 11C、NVRAM 11D和接口11E。CPU 11A根据存储在ROM 11B和RAM 11C中的控制程序执行处理以控制MFP 1的装置和部件。
例如,控制器11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2、LAN通信装置13、操作面板14、作为第一图像读取器的一个实例的第一图像传感器15、作为第二图像读取器的一个实例的第二图像传感器16、马达17、马达18和片状物传感器19。图像形成装置12、LAN通信装置13和操作面板14设置在主体单元2上或在主体单元2内。第一图像传感器15和马达17设置在FB单元5内。第二图像传感器16、马达18和片状物检测传感器19设置在ADF单元6内。
图像形成装置12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墨喷式记录装置。具体地,图像形成装置12包含用于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机构、用于喷出墨的记录头和用于往复移动记录头的驱动机构。这些装置是众所周知的,并且无需详细说明和图例。注意,图像形成装置12可以是电子摄影式图像记录装置。
LAN通信装置13包含用于无线LAN的通信接口和用于有线LAN的通信接口。操作面板14包含:输入装置,使用者使用该输入装置以为MFP 1提供各种指令;和输出装置,该输出装置用于通知使用者比如MFP 1的工作状态的信息。输入装置的实例包含触摸屏和各种按钮和开关。输出装置的实例包含液晶显示器和各种灯。
第一图像传感器15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6中的每一个在本实施例中均是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马达18是用于操作第一图像传感器15和用于操作ADF单元6以传送片状物的动力源。片状物传感器19检测片状物的前缘和后缘中的任何一个是否在传送方向上经由ADF单元6在特定检测位置处被传送。
在本实施例中,片状物传感器19是接触式传感器,取决于该接触式传感器与传送中的片状物是否接触,该接触式传感器在ON状态和OFF状态之间转换。注意,片状物传感器19可以是非接触式传感器,该非接触式传感器能够检测片状物的前缘和后缘中的任何一个是否在传送方向上经由ADF单元6在特定检测位置处被传送。非接触式传感器的实例包含:能够检测光束是否被传送中的片状物拦截的光学传感器;和能够检测光是否被传送中的片状物反射的光学传感器。
读取单元的详细构造:
如图2和3所示,读取单元3的ADF单元6包含片状物传送器20,该片状物传送器沿着图3中虚线所示的传送路径传送片状物。供应支撑部21沿着传送方向设置在片状物传送器20的上游。供应支撑部21支撑要供应到片状物传送器20的片状物。排出支撑部22沿着传送方向设置在片状物传送器20的下游。排出支撑部22支撑从片状物传送器20排出的片状物。
片状物传送器20包含供给辊25、分离辊26A、分离片26B、第一传送辊27A、第一压紧辊27B、第二传送辊28A、第二压紧辊28B、排出辊29A和排出压紧辊29B。
放置在供应支撑部21上的一个或多个片状物经由供给辊25从供应支撑部21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供应,在供应多个片状物的情况下,片状物经由分离辊26A和分离片26B彼此分离。片状物经由第一传送辊27A和第二传送辊28A进一步传送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并且经由排出辊29A排出到排出支撑部22上。传送路径的弯曲部分被限定在第一传送辊27A和第二传送辊28A之间。
在ADF单元6闭合的状态下,第一ADF压板31设置在传送路径的最低部分的下方。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设置成与第一ADF压板31相对,并且传送路径插入这两者之间。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位于第一ADF压板31的上方从而与其相对。作为接触构件的一个实例的第二ADF压板32设置在从第二传送辊28A朝向第一ADF压板31向下倾斜延伸的传送路径的部分的上方。作为片状物保持部的一个实例的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设置成与第二ADF压板32相对,并且传送路径插入这两者之间。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位于第二ADF压板32的斜下方从而与其相对。
第一ADF压板31设置在FB单元5内。第二ADF压板32、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和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设置在ADF单元6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ADF压板31和第二ADF压板32中的每一个都是玻璃板。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和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中的每一个都是金属部件,比如金属片部件。
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通过在本实施例中以螺旋弹簧的形式的第一弹簧35朝向第一ADF压板31推动。经过与第一ADF压板31的上表面接触的片状物被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按压到第一ADF压板31上。具体地,未图示的突出部设置在,面对第一ADF压板31的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的表面上,在前后方向上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的相对端部处。这些突出部与第一ADF压板31保持接触。这样,具有突出部的高度的小间隙形成在第一ADF压板31和面对第一ADF压板31的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的表面之间。
当片状物在第一ADF压板31和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之间传送时,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将片状物按压到第一ADF压板31上,并且保持限定小间隙。第一弹簧35通过不干涉片状物的传送的力朝向第一ADF压板31推动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该操作防止片状物从第一ADF压板31上浮。
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通过作为第二推动构件的一个实例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以螺旋弹簧的形式的第二弹簧36朝向第二ADF压板32推动。经过与第二ADF压板32的支撑表面接触的片状物被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按压到第二ADF压板32上。具体地,未图示的突出部设置在,面对第二ADF压板32的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的表面上,在前后方向上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的相对端部处。这些突出部与第二ADF压板32保持接触。这样,具有突出部的高度的小间隙形成在第二ADF压板32和面对第二ADF压板32的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的表面之间。
当片状物在第二ADF压板32和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之间传送时,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将片状物按压到第二ADF压板32上,并且保持限定小间隙。第二弹簧36通过不干涉片状物的传送的力朝向第二ADF压板32推动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该操作防止片状物从第二ADF压板32上浮。
FB单元5包含作为支撑部的一个实例的FB压板37,并且ADF单元6包含按压构件38。在本实施例中,FB压板37是类似第一ADF压板31和第二ADF压板32的玻璃板。按压构件38由包含彼此堆叠的塑性形成层和刚性树脂膜层的堆叠体构成。当ADF单元6闭合时,在按压构件38与FB压板37保持紧密接触且具有微小的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按压构件38将放置在FB压板37上的读取对象按压到FB压板37上。读取对象的实例包含作为文档的各种片状物和书。
第二ADF压板32和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中的每一个都配置成相对于FB压板37的上表面,即其用于支撑读取对象的支撑表面倾斜。这样,传送路径在第二ADF压板32和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之间从左上侧朝向右下侧倾斜。因此,当与传送路径在第二ADF压板32和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之间水平延伸的构造相比时,传送路径在第二ADF压板32和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之间的水平方向上是短的。该构造使得包含在第二ADF压板32和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之间的传送路径的区域的水平尺寸减小,从而使得MFP 1的占地面积减小。
FB单元5包含导轨41和托架43。在第一ADF压板31和FB压板37的下方的区域上方,导轨41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从而平行于第一ADF压板31和FB压板37的下表面。
托架43安装和支撑在导轨41的上部分上从而能够沿着导轨41在左右方向上往复移动。该托架43与未说明的齿形带连结。当齿形带通过从马达17传输的动力旋转时,托架43在左右方向上往复移动。
第一图像传感器15安装在托架43上,并且与托架43一起在左右方向上往复移动。第二图像传感器16在第二图像传感器16与传送路径相对的位置处不移动,并且第二ADF压板32位于第二图像传感器16与传送路径之间。第一图像传感器15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6中的每一个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布置的多个读取元件。
当读取形成在FB压板37的上表面上放置的读取对象上的图像时,第一图像传感器15在与托架43一起沿着垂直于布置读取元件的方向(主扫描方向)的方向(副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读取图像。当读取形成在经由片状物传送器20传送的片状物上的图像时,第一图像传感器15停止在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和第一ADF压板31的下方以读取形成在经 过与第一ADF压板31的上表面接触的片状物上的图像。在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和第二ADF压板32的上方,第二图像传感器16读取形成在经过与第二ADF压板32的支撑表面接触的片状物上的图像。
片状物保持部的详细构造:
ADF单元能够相对于FB单元5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轴转动。当ADF单元6位于闭合位置时,如图2所示,FB单元5的上表面被ADF单元6覆盖。当ADF单元6位于打开位置时,如图4所示,FB单元5的上表面和ADF单元6的下表面暴露于MFP 1的外部。
第一ADF压板31和FB压板37设置在FB单元5的上表面上。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按压构件38和作为盖的一个实例的片状物保持部盖50设置在ADF单元6的下表面上。当ADF单元6位于闭合位置时,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位于第一ADF压板31的正上方。当ADF单元6位于闭合位置时,按压构件38位于FB压板37的正上方。
当ADF单元6位于闭合位置时,片状物保持部盖50在左右方向上不与按压构件38重叠,换句话说,当在垂直于FB压板37的上表面的方向上看时,片状物保持部盖50和按压构件38彼此不重叠。具体地,片状物保持部盖50位于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与按压构件38的相对侧上。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下表面、第一片状物保持部33的下表面和按压构件38的下表面限定大致同一平面。片状物保持部盖50由树脂形成。如图5、6A和6B所示,片状物保持部盖50包含枢轴511、512,第一支撑轴531、532,临时装配构件541、542,第二支撑轴551、552,突出部57,和凹部58。
枢轴511、512分别设置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在片状物的宽度方向即前后方向上的相对端部上。片状物保持部盖50经由ADF单元6的基部6A支撑在枢轴511、512从而片状物保持部盖50能够在第一位置(见图7A和8A)和第二位置(见图7C和8C)之间相对于基部6A枢轴转动。图7A-7C是在前后方向上沿着MFP 1的中心面得到的截面图(注意该平面与图2和3中的截面相同)。图8A-8C是沿着能看见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的一个端部(即前端)的位置的平面得到的截面图。
片状物保持部盖50具有一个(右)端部501和另一个(左)端部502。一个端部501比另一个端部502更靠近按压构件38。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片状物保持部盖50绕着其枢轴转动的枢轴线位于到另一个端部502比到一个端部501更近的位置。当片状物保持部盖50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枢轴转动时,一个(右)端部501 远离ADF单元6的基部6A地移动。
当将前后枢轴511、512分别安装到未图示的设置在基部6A上的前后轴承上时,后枢轴512首先被插入后轴承中。如图9A中的箭头A1所示,前枢轴511在枢轴512被后轴承支撑的状态下从开口63向上移动然后向左移动。其后,如图9B所示,独立于基部6A的挡块64被适配到开口63中以填充开口63,并且挡块64经由螺钉65固定于基部6A,从而完成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安装。
这里,如图5、6A和6B所示,前后第一支撑轴531、532分别设置有各作为第一推动构件的一个实例的前后复位弹簧611、612。每个复位弹簧611、612在本实施例中是扭力螺旋弹簧。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被装配到基部6A前,前复位弹簧611的臂611A在临时装配构件541上被抓住。同样地,后复位弹簧612的臂612A在临时装配构件542上被抓住。
如图5所示,临时装配构件541包含:从枢轴511和第一支撑轴531之间的位置向左延伸的部分:和从该向左延伸部分向后延伸的部分。臂611A在向后延伸部分上被抓住。临时装配构件542包含:从枢轴512和第一支撑轴532之间的位置向左延伸的部分:和从该向左延伸部分向前延伸的部分。臂612A在向前延伸部分上被抓住。
在该状态下,复位弹簧611、612有一定量的弹性变形。各个复位弹簧611、612的弹力使臂611A、612A与各个临时装配构件541、542按压接触。如图5所示,复位弹簧611的臂611B和复位弹簧612的臂612B分别保持与形成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中的臂接收部661、662按压接触。
如图6B和6C所示,肋部503从片状物保持部盖50突出。肋部503具有切口505,该切口从肋部503的下表面向上凹入。如图6C所示,臂接受部661设置成限定切口505的上端。复位弹簧611的臂611B被向上推动并且在切口505的上端与臂接收部661保持按压接触。
如图6B所示,肋部504从片状物保持部盖50突出。虽然图6B未图示,但是肋部504具有类似切口505的切口。臂接收部662限定该切口的上端。复位弹簧612的臂612B被向上推动并且在未图示的切口的上端与臂接收部662保持按压接触。
如上所述,复位弹簧61l、612的每个臂611A、611B、612A、612B与对应的部分保持按压接触。这样,除非各个复位弹簧611进一步变形,否则臂611A、612A不从各个临时装配构件541、542脱离。该构造防止复位弹簧611、612从第一支撑轴531、532脱落。
当将片状物保持部盖50装配到基部6A时,如图9A所示,在临时装配构件541上抓住的复位弹簧611的臂611A与形成在基部6A中的臂接收部621接触并且与临时装配构件541分离。同样地,在临时装配构件542上抓住的复位弹簧612的臂612A与基部6A的未图示的臂接收部接触并且与临时装配构件542分离。即,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装配到基部6A的状态下,片状物保持部盖50保持在复位弹簧611的臂611A和复位弹簧612的臂612A与基部6A的各个臂接收部从下方保持接触的状态。
因此,设置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和基部6A之间的复位弹簧611、612弹性变形从而向片状物保持部盖50施加推力。这些推力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在从第二位置指向第一位置的方向上枢轴转动的方向上推动片状物保持部盖50。在该状态下,没有负载从各个复位弹簧611、612作用在临时装配构件541、542上。
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安装在第二支撑轴551、552上。如图6B所示,第二弹簧36设置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和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之间。第二弹簧36适配在形成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上的支撑突出部67上并且保持在特定位置处。传导构件36A从第二弹簧36延伸。传导构件36A经由形成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上的保持片691、692保持在特定位置处。
传导构件36A与金属部件71接触(见图3)。金属部件71是为增强基部6A设置的金属构件。该金属部件71防止基部6A由于从第二压紧辊28B施加的推力而扭曲。金属部件71接地以防止静电的积累。该构造防止金属部件71和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经由由金属形成的第二弹簧36彼此电连接,使得在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上的静电的积累的减少。注意,即使当片状物保持部盖5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轴转动时,传导构件36A在随着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枢轴移动弹性变形的同时与金属部件71保持按压接触,从而传导构件36A与金属部件71保持接触。
如图8A-8C所示,第二支撑轴551延伸穿过形成在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中的细长孔73。虽然未图示,但是第二支撑轴552同样延伸通过类似于细长孔73的细长孔。当第二弹簧36的推力作用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和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上时,例如如图8C所示,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在与第二支撑轴551和细长孔73能够彼此移动的距离对应的距离内从片状物保持部盖50移开。
这里,如上所述,片状物保持部盖50被复位弹簧611、612推动从而在从第二位置指向第一位置的方向上枢轴转动。不施加其他的外力,位于图7C和8C所示第二位置的片状 物保持部盖50在图7A-8C的逆时针方向上枢轴转动从而移动到图7B和8B所示第三位置。
当片状物保持部盖50移到第三位置时,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接触第二ADF压板32。在该状态下,复位弹簧611、612推动片状物保持部盖50从而在逆时针方向上进一步枢轴转动。然而,如上所述,第二弹簧36设置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和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之间。
第二弹簧36具有弹簧常数,当片状物保持部盖50位于图7A和8A所示第一位置时,该弹簧常数能够使适当的推力施加于第二ADF压板32。注意,过弱的弹簧不能将片状物适当地按压到第二ADF压板32上,并且过强的弹簧干涉片状物的传送。
复位弹簧611、612防止片状物保持部盖50由于其自身重量朝向第二位置枢轴转动。这样,即使在使用者使片状物保持部盖50枢轴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除非使用者有意限制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枢轴移动,否则片状物保持部盖50不保留在第二位置。该构造减小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用者将ADF单元6移动到闭合位置的可能性。
只要复位弹簧611、612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复位弹簧611、612就不需要过大的推力。如果复位弹簧611、612的推力过大,相反地,使片状物保持部盖50在一个相反的方向上的枢轴移动的力作用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中间部分,并且同时使片状物保持部盖50在另一个相反的方向上的枢轴移动的力作用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相对端部上。该情况导致树脂形成的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变形(例如,蠕变变形)。为了解决该问题,复位弹簧611、612具有克服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重量的推力。
根据该构造,当片状物保持部盖50到达第三位置时,复位弹簧611、612产生不足以使片状物保持部盖50由于其自身重量而降低并且不足以进一步压缩第二弹簧36的推力,从而片状物保持部盖50保持在第三位置。即,在ADF单元6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片状物保持部盖50不朝向第一位置向后移动对应于允许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冲程区域的距离,从而片状物保持部盖50保持在第三位置。
当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位于第三位置的状态下,ADF单元6的位置改变到闭合位置时,片状物保持部盖50与FB单元5的上表面接触。在该操作中,负载从ADF单元6经由第二ADF压板32作用在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上。该负载将第二弹簧36压缩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和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之间,使片状物保持部盖50枢轴转动到图7A和8A所示的第一位置。
当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改变到第一位置时,如图8A所示,片状物保持部盖50被带进基部6A的接触部75。接触部75与靠近复位弹簧611、612的片状物保持部盖50接触。该构造防止由于从复位弹簧611、612向片状物保持部盖50施加的推力而使片状物保持部盖50变形(例如,蠕变变形)。
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与接触部75接触的状态下,片状物保持部盖50在远离第二位置的方向上不从第一位置进一步枢轴转动。这样,从第二ADF压板32作用于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的负载不进一步增大,从而第二弹簧36保持在第二弹簧36用于压缩第二弹簧36的设计负载的状态下。即,那当ADF单元6位于闭合位置时,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适当地改变到第一位置,从而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以适当的负载保持与第二ADF压板32按压接触。
在如上所述的读取单元3中,当ADF单元6位于闭合位置时,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改变到图7A和8A所示的第一位置。在该状态下,片状物保持部盖50到第二位置的枢轴移动被FB单元5限制。当ADF单元6位于打开位置时,片状物保持部盖5的位置改变到图7B和8B所示的第三位置。在该状态下,通过FB单元5对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限制被解除,并且由此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能够改变到第二位置。这样,使用者可以操作片状物保持部盖50以使片状物保持部盖50枢轴转动到图7C和8C所示的第二位置。在使用者的操作中断的情况下,不需要使用者特别手动地朝向第一位置改变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片状物保持部盖50朝向图7B和8B所示的第三位置枢轴转动。
当ADF单元6位于闭合位置时,突出部57接触FB单元5的上表面。突出部57设置在第二弹簧36的背侧上。这样,从第二弹簧36作用于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负载经由突出部57传输到FB单元5。因此,从第二弹簧36施加的负载能够被其硬度比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硬度更容易增大的FB单元5的上表面接收。该构造减小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变形的产生。
当操作片状物保持部盖50时,使用者将他或她的指尖放置在凹部58中。凹部58形成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心的前面,使得使用者容易将他或她的指尖放置在凹部58中。该凹部58有利于使用者改变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的操作。
效果:
在如上所述的MFP 1中,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安装在片状物保持部盖50上。这样,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通过将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改变到第二位置而远离第二ADF 压板32地移动。因此,在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和第二ADF压板32之间出现片状物阻塞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将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改变到第二位置以去除阻塞的片状物。在使用者想去除在第二ADF压板32上的污物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将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改变到第二位置以清理第二ADF压板32。
当ADF单元6位于闭合位置时,FB单元5限制片状物保持部盖50到第二位置的枢轴移动。这样,不同于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能够改变到第二位置的构造,即使当ADF单元6位于闭合位置时,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稳定,并且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适当地起作用。
当在上下方向上看时,片状物保持部盖50设置成与按压构件38不重叠。该构造消除了当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改变时使按压构件38变形的需要。因此,当在上下方向上看时,不同于片状物保持部盖50设置成与按压构件38重叠的构造,当片状物保持部盖50被打开和闭合时,可以防止按压构件38被另外卷边、弯曲、起折或折皱。
该MFP 1包含复位弹簧611、612。这样,当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改变到第二位置时,不需要使用者特别手动地朝向第一位置改变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片状物保持部盖50朝向第一位置枢轴转动。
在该MFP 1中,当ADF单元6位于打开位置时,片状物保持部盖50保持在第三位置,而不被强制返回到第一位置。即,复位弹簧611、612的推力不够强大到克服第二弹簧36的推力。过大的推力不会从复位弹簧611、612作用于片状物保持部盖50,从而减小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变形的产生。当ADF单元6位于闭合位置时,克服第二弹簧36的推力,片状物保持部盖50的位置改变到第一位置。该构造允许第二弹簧36向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施加设计的推力。
在该MFP 1中,第二弹簧36是导电的,并且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和金属部件71彼此电连接,从而减小在第二片状物保持部34上的静电的积累。
修改:
虽然以上已经描述了实施例,但是要理解本申请不受限于说明的实施例的细节,而是可以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和范畴的范围内,包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想得到的各种改变和修改。
例如,虽然上述实施例中MFP 1包含作为图像读取设备的一个实例的读取单元3和作 为片状物传送器的一个实例的ADF单元6,但是仅具有图像扫描功能的图像扫描装置可以具有如图像读取设备的上述构造。

Claims (10)

1.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单元;和
第二单元,所述第二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单元上并且能够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二单元覆盖所述第一单元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单元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读取对象;和
第一图像读取器,所述第一图像读取器被构造成读取形成在由所述支撑部支撑的所述读取对象上的图像;
其中,所述第二单元包括:
片状物传送器,所述片状物传送器沿着传送路径传送片状物;
按压构件,当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按压构件将由所述支撑部支撑的所述读取对象按压在所述支撑部上;
接触构件,所述接触构件接触由所述片状物传送器传送的所述片状物,所述接触构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是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接触构件的背面;
片状物保持部,所述片状物保持部与所述接触构件的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并且所述传送路径位于所述片状物保持部和所述接触构件之间;
第二图像读取器,所述第二图像读取器与所述接触构件的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第二图像读取器被构造成读取形成在由所述片状物传送器传送的所述片状物上的图像;和
盖,所述盖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被构造成保持所述片状物保持部;其中,当所述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在所述片状物保持部靠近所述接触构件的状态下,所述盖覆盖所述片状物保持部和所述接触构件;并且,其中,当所述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片状物保持部与所述接触构件空间分离;
其中,当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盖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受所述第一单元限制,并且所述盖位于与所述第一单元相对并且不同于所述按压构件的位置;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单元对所述盖到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移动的限制被解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盖能够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能够绕着枢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元的基部枢轴转动,所述枢轴线平行于所述片状物的宽度方向,所述宽度方向与通过所述片状物传送器传送所述片状物的传送方向垂直;
所述盖的相对端部中的一个比所述盖的相对端部中的另一个更靠近所述按压构件;
当所述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盖的所述枢轴线到所述盖的相对端部中的所述另一个比到所述盖的相对端部中的所述一个更近;并且
当所述盖枢轴转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盖的相对端部中的所述一个在远离所述第二单元的所述基部的方向上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推动构件,所述第一推动构件在从所述第二位置指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上推动所述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的枢轴线延伸的方向上,在所述盖的相对端部中的每一个上配置所述第一推动构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推动构件,所述第二推动构件朝向所述接触构件推动所述片状物保持部;
当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盖通过由所述第一推动构件朝向所述第一位置推动和由所述第二推动构件朝向所述第二位置推动而位于第三位置;
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所述第三位置到所述第一位置比到所述第二位置更近;并且
当所述第二单元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通过与所述第一单元接触并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单元的负载,所述盖克服所述第二推动构件的推力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状物保持部实质上是金属板;并且
所述第二推动构件由金属形成,并且介于所述片状物保持部和金属构件之间,且具有将所述片状物保持部和所述金属构件彼此电连接的接地电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构件和所述片状物保持部相对于支撑所述读取对象的所述支撑部的支撑表面倾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包括操作部分,当使用者移动所述盖时,使用者能够操作所述操作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分包括孔和凹部中的一个,在移动所述盖时,使用者在所述孔和所述凹部中的所述一个中放置指尖。
CN201610059137.3A 2015-01-29 2016-01-28 图像读取设备 Active CN1058476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5892A JP6406038B2 (ja) 2015-01-29 2015-01-29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5-015892 2015-0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7623A true CN105847623A (zh) 2016-08-10
CN105847623B CN105847623B (zh) 2019-06-28

Family

ID=56554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59137.3A Active CN105847623B (zh) 2015-01-29 2016-01-28 图像读取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48185B2 (zh)
JP (1) JP6406038B2 (zh)
CN (1) CN1058476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6981A (zh) * 2015-09-30 2017-04-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运送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3340B2 (ja) * 2016-04-13 2021-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1576437S (zh) * 2016-12-13 2017-05-15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45835A (ja) * 2010-05-31 2011-12-08 Brother Industries Ltd 搬送装置及びこの搬送装置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CN102381056A (zh) * 2010-08-27 2012-03-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馈送设备
CN203359583U (zh) * 2012-01-18 2013-12-2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馈送装置及使用其的图像读取设备
US20140125007A1 (en) * 2012-11-06 2014-05-08 Ricoh Company, Limited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image read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55009A (ja) 1991-12-05 1993-06-2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571288B2 (ja) 2000-11-13 2004-09-29 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手段を具備する自動原稿送り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6640082B2 (en) * 2000-11-13 2003-10-28 Nisca Corporatio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2004277144A (ja) * 2003-03-18 2004-10-07 Ricoh Co Ltd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64746B2 (ja) 2007-01-31 2012-02-01 ニスカ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JP5155009B2 (ja) 2008-05-14 2013-02-27 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387840B2 (ja) * 2009-09-28 2014-01-1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861393B2 (ja) * 2011-11-02 2016-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ーカバーの開閉機構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JP5958084B2 (ja) * 2012-05-28 2016-07-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176146B2 (ja) * 2014-02-21 2017-08-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176172B2 (ja) * 2014-03-31 2017-08-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45835A (ja) * 2010-05-31 2011-12-08 Brother Industries Ltd 搬送装置及びこの搬送装置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CN102381056A (zh) * 2010-08-27 2012-03-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馈送设备
CN203359583U (zh) * 2012-01-18 2013-12-2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馈送装置及使用其的图像读取设备
US20140125007A1 (en) * 2012-11-06 2014-05-08 Ricoh Company, Limited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image read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6981A (zh) * 2015-09-30 2017-04-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运送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6556981B (zh) * 2015-09-30 2020-11-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运送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06038B2 (ja) 2018-10-17
CN105847623B (zh) 2019-06-28
JP2016143910A (ja) 2016-08-08
US20160227048A1 (en) 2016-08-04
US9648185B2 (en) 201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59543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EP2541890B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05438861B (zh) 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EP2541888B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05847623A (zh) 图像读取设备
US11261044B2 (en) Medium conveying apparatus for moving an imaging device in conjunction with a thickness of a medium
US20120080839A1 (en) Document holding device for a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JP3225000U (ja) スキャン装置及び多機能プリンター
US7694954B2 (en) Sheet pick-up device
US9919884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05731119B (zh) 片材输送设备和图像读取设备
US9654658B2 (en) Increasing the current supplied to a drive motor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en the cover of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s in an open state
US9667819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sensors for reading images
US1002783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783386B2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US9868608B2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US9025221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9179024B2 (en) Movable housing configuration for a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CN203193739U (zh) 图像读取装置
US8934153B2 (en) Image reader
US20150183599A1 (en) Sheet conveyor and image reader having the same
JP648893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21016064A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104512754B (zh) 片状物传送装置
CN101132469A (zh) 具有侧向调整功能的铰链装置及使用其的扫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