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8687B - 孔内导入装置用的操作部和孔内导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孔内导入装置用的操作部和孔内导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8687B
CN105828687B CN201480068319.6A CN201480068319A CN105828687B CN 105828687 B CN105828687 B CN 105828687B CN 201480068319 A CN201480068319 A CN 201480068319A CN 105828687 B CN105828687 B CN 1058286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handle part
insertion section
length axis
inclin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83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8687A (zh
Inventor
福田博之
船越靖生
菅谷幸太
田岛健司
星野勇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28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8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8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8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trol elements,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3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nput arrangements for the user
    • A61B1/0004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nput arrangements for the user for mechanical op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61Endoscope light sour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476Non-optical details, e.g. housings, mountings, suppor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操作部具有:把持部,其与插入到孔内的插入部的基端部连接,由操作者把持以对所述插入部进行操作;弯曲操作旋钮,其设置在所述把持部上,用于使所述插入部的弯曲部弯曲;突出部,在所述把持部中的配置有所述弯曲操作旋钮的面与供所述操作者把持所述把持部的手掌抵接的面之间的面上,该突出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把持部的长度轴,在径向上从所述把持部突出;按压开关,其配置在所述突出部上,用于对所述插入部进行操作;以及倾斜面,其从所述按压开关分开规定距离而形成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插入部侧,减少在所述径向上突出的突出量。

Description

孔内导入装置用的操作部和孔内导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插入部导入到孔内的孔内导入装置用的操作部和孔内导入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141331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8-92968号公报所公开的孔内导入装置用操作部(内窥镜的操作部)中,在第1把持部与第2把持部之间存在作为大致矩形状的面(突出面)而形成的阶梯差。该操作部通过在阶梯差的下侧配置中指和无名指,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把持。
用户在对弯曲操作旋钮进行适当操作,或对各种阀单元、各种开关等进行操作时,需要适当地使手相对于操作部移动来改变把持状态。例如,有时要利用中指和无名指来维持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位置。
该情况下,使手指与第1把持部的突出部的下侧的大致平面状的突出面抵接来支撑弯曲操作旋钮。例如在手比较小的用户的情况下,突出部的大致矩形状的突出面的角部成为障碍,有时很难支撑弯曲操作旋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容易将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位置支撑在适当位置的孔内导入装置用的操作部和孔内导入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孔内导入装置用的操作部具有:把持部,其与插入到孔内的插入部的基端部连接,由操作者把持以对所述插入部进行操作;弯曲操作旋钮,其设置在所述把持部上,用于使所述插入部的弯曲部弯曲;突出部,在所述把持部中的配置有所述弯曲操作旋钮的面与供所述操作者把持所述把持部的手掌抵接的面之间的面上,该突出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把持部的长度轴在径向上从所述把持部突出;按压开关,其配置在所述突出部上,用于对所述插入部进行操作;以及倾斜面,其从所述按压开关分开规定距离而形成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插入部侧,减少在所述径向上突出的突出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孔内导入装置)的概略图。
图2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孔内导入装置)的操作部,是从图1中的箭头II方向观察的概略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孔内导入装置)的操作部的概略示意图。
图4是示出用左手把持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孔内导入装置)的操作部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5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孔内导入装置)的操作部,是从图1中的箭头II方向观察的概略图。
图6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孔内导入装置)的操作部,是从图1的相反侧观察操作部的概略图。
图7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孔内导入装置)的操作部的概略示意图。
图8是示出用左手把持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孔内导入装置)的操作部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9是示出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内窥镜(孔内导入装置)的操作部的概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使用图1~图4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孔内导入装置,以内窥镜10为例进行说明。
内窥镜(孔内导入装置)10具有插入到孔内的插入部12、用于由用户的一只手特别是左手把持并对包含插入部12的内窥镜10进行适当操作的操作部14、与控制内窥镜10的未图示的控制单元连接的通用软线16。
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内窥镜10在其内部具有对孔内进行照明的公知的照明光学系统、以及对由照明光学系统照明的孔内进行摄像而进行观察的公知的观察光学系统。内窥镜10还具有对观察光学系统的未图示的物镜等进行清洗、并且能够对活体组织和血液等进行抽吸的公知的送气/送水/抽吸单元。
插入部12从其前端部朝向基端部依次具有前端硬质部22、弯曲部24、具有挠性的管状体26。优选管状体26使用所谓的软性内窥镜的插入部的挠性管那样具有挠性的部件,但是,例如也可以使用不锈钢合金材料等金属材料制的不具有挠性的硬质管。
操作部14配置在插入部12的基端部。插入部12和操作部14位于共通的长度轴L上。具体而言,插入部12与后述第2把持部34连结,向第1把持部32的相反侧延伸。
如图1和图2所示,操作部14具有供操作者把持以对插入部12进行操作的把持部30、UD弯曲操作旋钮36、RL弯曲操作旋钮38、按压开关组件40、延伸出通用软线16的连接器42。把持部30具有第1把持部(上侧把持部)32和第2把持部(下侧把持部)34。
设插入部12的长度轴L位于插入部12的中心轴上。操作部14的第2把持部34位于沿着长度轴L比第1把持部32更接近插入部12的位置。
按压开关组件40具有第1和第2按压阀单元(按压开关)52、54、开关单元56。
作为按压开关的第1按压阀单元52配置在后述第3面66上,位于接近第2把持部34和插入部12的一侧(下侧),用于进行从插入部12的前端硬质部22的前端排出气体的送气和排出液体的送水。第2按压阀单元54位于远离插入部12的一侧(上侧),用于对位于插入部12的前端硬质部22的前端的活体组织和血液等进行抽吸。第1和第2按压阀单元52、54是从内窥镜10的插入部12的前端贯穿插入到通用软线16中的相对于操作部14的远位端的、上述公知的送气/送水/抽吸单元的一部分。另外,优选该实施方式的第1和第2按压阀单元52、54为相同尺寸且外观为相同形状。并且,优选第1和第2按压阀单元52、54为圆筒形状。
并且,在第1把持部32中的第2按压阀单元54的上侧配置具有多个开关(按压开关)56a、56b、…的开关单元56。适当设定开关56a、56b、…的功能。开关单元56的一个开关例如在内窥镜10的未图示的控制单元中设定功能,以用于对静态图像进行摄像。并且,另一个开关例如在未图示的控制单元中设定功能,以用于将照明光切换为通常光(白色光)和特殊光(例如荧光)。
作为外周面,第1把持部32在绕长度轴L的周向上具有第1面(用户对置面)62、第2面(操作旋钮配置面)64、第3面(按压阀单元配置面)66和第4面(通用软线配置面)68。第1面62与第2面64之间的边界、第2面64与第3面66之间的边界、第3面66与第4面68之间的边界、第4面68与第1面62之间的边界分别形成为使两者连续的平滑的曲面。在第1把持部32中,通过使第1~第4面62、64、66、68协作,沿着绕长度轴L的周向的外周面形成为环状。优选第1把持部32的外周面即外壳形成为例如具有大致矩形状的横截面的管状。作为外周面,第2把持部34在绕长度轴L的周向上具有与第1面62连续配置的用户对置面(第5面)72和夹紧面(第6面)74。夹紧面74形成为与长度轴L垂直的横截面为大致U字状。即,在第2把持部34中,通过使第5和第6面72、74协作,与长度轴L垂直的周向的外周面形成为环状。另外,在夹紧面74中的接近插入部12的位置形成有处置器械入口(未图示),该处置器械入口用于使处置器械穿过通道(未图示)而从前端硬质部22的例如前端面突出。
在用一只手(左手)把持内窥镜10的第1和第2把持部32、34时,第1面62和用户对置面72能够与用户的正面对置。在第1面62和用户对置面72与用户的正面对置的状态下,第1把持部32中的第2面64形成为相对于第1面62而配置在用户右侧的右侧面,第4面68形成为相对于第1面62而配置在用户左侧的左侧面。即,成为如下状态:在配置有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第2面64与供操作者把持第1把持部32的手掌(掌)抵接的第4面68之间形成的第3面66上配置突出部70。
另外,第1把持部32的第3面66成为第1面62的相反侧的面(背面),与第2面64和第4面68连续。在第1把持部32中的接近第2把持部34的位置形成有相对于长度轴L比第2把持部34的第6面74更向径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部70。即,第3面66位于第2把持部34的第6面74中的与第5面72相反的一侧,相对于第6面74,位于相对于长度轴L向径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因此,第1把持部32的突出部70不仅通过第3面66,还通过第2面64和第4面68的一部分,相对于第2把持部34的第6面74,相对于长度轴L向径向外方突出。而且,突出部70具有比第2把持部34的第6面74更向长度轴L的径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面70a。突出面70a形成在第1和第2把持部32、34的边界,形成在第2面64、第3面66和第4面68之间。
在第1把持部32的第2面64上,以能够绕中心轴CK转动操作的方式配置UD弯曲操作旋钮36。UD弯曲操作旋钮36配置在第1把持部34中的与第1面62和位于与第1面62的相反侧的第3面66相邻的、第4面68的相反侧的第2面64上。而且,在使插入部12的弯曲部24弯曲时,用户对UD弯曲操作旋钮36进行操作。另外,UD弯曲操作旋钮36形成为大致星形。
在第3面66上配置有第1和第2按压阀单元52、54。即,第1和第2按压阀单元52、54配置在第1把持部32中的在周向上与第2面64相邻的、第1面62的相反侧的第3面66上。由于第1按压阀单元52位于第3面66即突出部70上,所以,相对于长度轴L,在比第6面74更接近至少第2把持部34的位置处成为远位的位置。
在第4面68上配置有通用软线用连接器42。连接器42使通用软线16朝向用户延伸。即,通用软线16朝向第3面66侧的相反侧延伸。连接器42的下表面42a形成为,在用户把持操作部14时载置并支撑用户的食指等的支撑部。
另外,关于第1把持部32的第1面62与第2把持部34的用户对置面(第5面)72的边界,如图1所示,可以形成为两者呈大致平面状连续,虽然没有图示,但是,也可以形成为两者以具有角度的方式连续。
第2把持部34形成为其外周的周向长度(绕长度轴L的周长)比第1把持部32的外周的周向长度短。特别地,第1把持部32中的接近第2把持部34的位置的外周的周向长度(绕长度轴L的周长)形成为比第2把持部32的外周的周向长度长。第1把持部32中的远离第2把持部34的位置的外周的周向长度(绕长度轴L的周长)可以形成为比第2把持部32的外周的周向长度长,也可以形成为比其短。
如图2和图3所示,突出部70的突出面70a在与第2面64相邻的位置具有倾斜面82。如图3所示,从按压开关分开规定的距离来形成倾斜面82。具体而言,倾斜面82针对距离L1、L2中的较短一方(最短距离)L1(L1<L2),从第1按压阀单元52起沿着长度轴L朝向接近插入部12的一侧在等距离L1的位置具有倾斜缘部(第1倾斜缘部)84,该距离L1、L2是第1按压阀单元52的缘部53a、53b和第3面66中的相对于长度轴L的周向的缘部66a、66b之间的距离。即,在第1把持部32中形成有倾斜面82,该倾斜面82在从第1按压阀单元52分开最短距离L1的位置具有倾斜缘部84。如图2和图3所示,倾斜缘部84构成第3面66与倾斜面82的边界,位于倾斜面82中的接近第1按压阀单元52的端部。另外,不需要使倾斜缘部84的整体相对于第1按压阀单元52位于最短距离L1的位置。
该实施方式的突出部70的突出面70a的倾斜面82形成在第2面64、第3面66、第1和第2把持部32、34的边界之间。倾斜面82形成为,随着从倾斜缘部84沿着长度轴L接近插入部12,减少相对于长度轴L的朝向径向外方的突出量。而且,该实施方式的突出面70a的倾斜面82形成为在第2面64与第3面66之间形成的弧状面。在图2中,该实施方式的倾斜面82形成为与第3面66大致垂直的曲面。另外,如图3中示意示出的那样,优选倾斜面82形成为平面状。
在该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弯曲部24向U方向和D方向弯曲的情况、即对UD弯曲操作旋钮36进行操作的情况,但是,还优选形成为,RL用弯曲操作旋钮38配置在远离第2面64的位置,以使弯曲部24向R方向和L方向弯曲,通过RL用弯曲操作旋钮38的操作,弯曲部24向R方向和L方向弯曲。
接着,使用图1~图4对该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以与用户正对的方式配置第1把持部32的第1面62和第2把持部34的用户对置面(第5面)72的状态下,在用户的左手的食指IF上载置并支撑连接器42的下表面42a,并且,在拇指TH的根部附近支撑通用软线16的下表面。穿过通用软线16的下侧,在从第1面62到第2面64的范围内配置拇指TH。此时,如图4所示,能够在开关单元56中的配置在接近用户的位置的开关56d或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凸部36a附近载置拇指TH。
食指IF配置在能够对开关组件40的第1按压阀单元52的按压体52a进行操作的位置,或者配置在能够对第2按压阀单元54的按压体54a进行操作的位置。进而,食指IF配置在开关组件40的开关单元56的开关56a、56b、56c上。中指MF配置在能够对第1按压阀单元52的按压体52a进行操作的位置,或者配置在能够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位置。
另外,用户的左手手掌中的拇指TH的拇指球位于第1面62和第4面68的附近,并且位于第5面72和第6面74的左侧面。在这种状态下,用户用其左手握持包含第1和第2把持部32、34的操作部14。
虽然没有图示,但是,用户用右手保持插入部12,将插入部12的前端硬质部22推入到体腔等孔内,从插入部12的前端硬质部22插入挠性管26。
例如在将插入部12从肛门侧朝向里侧的例如横行结肠等插入到大肠等孔内时,适当地使弯曲部24向U方向和D方向弯曲。此时,用户反复进行使右手把持的插入部12绕长度轴L转动、并且使左手把持的操作部14的UD弯曲操作旋钮36向适当方向转动的作业,从近前侧朝向里侧插入插入部12。在适当保持弯曲部24的弯曲状态时,不仅用拇指TH,例如还用中指MF和无名指RF等来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
在适当保持弯曲部24的弯曲状态时,即,在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以维持其位置的情况下,例如用拇指TH来维持使UD弯曲操作旋钮36转动适当量的状态,并且,用中指MF或无名指RF来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然后,使拇指TH从UD弯曲操作旋钮36分开。此时,在使UD弯曲操作旋钮36转动的情况下,可以用中指MF或无名指RF等使其转动,也可以用拇指TH使其转动。
具体而言,在用中指MF保持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情况下,例如,从在第1按压阀单元52的按压体52a上载置中指MF的状态起,如图4所示,使中指MF移动到UD弯曲操作旋钮36。然后,使无名指RF和小指LF移动以使其远离倾斜面82,并且使中指MF移动到UD弯曲操作旋钮36。此时,在使中指MF与突出部70的突出面70a抵接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因此,中指MF与突出部70的突出面70a抵接,能够用中指MF稳定地保持UD弯曲操作旋钮36而不会摇晃。
并且,在用无名指RF保持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情况下,例如,使食指IF移动到第2按压阀单元54的按压体54a附近或开关单元56的开关56a附近,在第1按压阀单元52的按压体52a上配置中指MF。该情况下,使中指MF移动,并且,使无名指RF和小指LF从第2把持部34朝向第1把持部32移动。此时,与用中指MF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情况同样,在使无名指RF与突出部70的突出面70a抵接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因此,无名指RF不会摇晃,能够用无名指RF稳定地保持UD弯曲操作旋钮36。
在现有的内窥镜的操作部中,在第1把持部和第2把持部中的第1把持部的第3面与第2把持部的第6面的边界存在大致矩形状的突出面(阶梯差),在用中指或无名指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的情况下,需要在突出部中的与长度轴大致垂直的平面状的突出面(突出部的下侧)配置中指或无名指。而且,由于突出面为矩形状,所以,通过第2面、第3面和突出部的下表面这3个面形成一个突出角部。在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的情况下,在用中指或无名指操作UD弯曲操作旋钮36时,由接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3个面形成的突出角部进行干涉。
在该实施方式的操作部14中,在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情况下,需要在突出部70的突出面70a上配置中指MF或无名指RF。但是,该实施方式的操作部14在突出部70的下表面(突出面)70a形成倾斜面82。因此,第2面64、第3面66和突出部70的突出面70a这3个面不形成突出角部。因此,在用中指MF或无名指RF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时,能够防止中指MF或无名指RF在接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位置处干涉突出部70。因此,在用中指MF或无名指RF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情况下,不用对手指MF、RF勉强施力,能够容易地支撑。
并且,在从用中指MF或无名指RF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状态起进一步使弯曲部24弯曲的情况下,有时用中指MF或无名指RF使UD弯曲操作旋钮36转动。此时,如上所述,在突出部70的下表面(突出面)70a形成倾斜面82。因此,第2面64、第3面66和突出部70的突出面70a这3个面不形成突出角部。因此,通过倾斜面82,不用对手指MF、RF勉强施力,所以,容易用手指MF、RF使UD弯曲操作旋钮36转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如下所述。
与现有的内窥镜的操作部不同,该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的操作部14在第1把持部32中的配置有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第2面与第3面之间形成倾斜面82。因此,例如在用中指MF或无名指RF等保持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位置时,能够通过突出部70防止手指MF、RF进行干涉。因此,例如即使是手比较小的用户,该实施方式的操作部14也能够防止手指MF、RF进行干涉,所以,能够容易地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位置。当然,对于手比较大的用户来说,也能够防止手指MF、RF进行干涉,能够容易地保持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位置。因此,用户在进行用中指MF或无名指RF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作业的情况下,能够在减少紧张的状态下进行作业。
在该实施方式的操作部14中,在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情况下,以使手指与突出部70的突出面70a抵接的方式进行配置,所以,能够防止手指MF、RF摇晃,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支撑弯曲部24的弯曲状态。
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容易将弯曲操作旋钮36的转动位置支撑在适当位置的内窥镜用操作部(孔内导入装置用操作部)14和具有这种操作部14的内窥镜(孔内导入装置)10。
另外,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对于以往持续使用内窥镜的用户来说,不改变操作部14的大体形状和弯曲操作旋钮36的直径。因此,该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的用户能够极力维持以往的操作感。
在该实施方式中,对内窥镜1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虽然没有图示,但是,还优选形成从内窥镜10中去除了照明光学系统和观察光学系统的孔内导入装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1按压阀单元52接近第2把持部34的例子,即以第1按压阀单元52的缘部53a、53b为基准、针对第3面66的缘部66a、66b采用最短距离L1、L2的例子,但是,还优选代替第1按压阀单元(送气/送水单元)52而使第2按压阀单元(抽吸单元)54接近第2把持部34,并且使开关单元56接近第2把持部34。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图3中的第1按压阀单元52的右侧的缘部53a与第3面66的缘部66a之间的距离L1小于第1按压阀单元52的左侧的缘部53b与第3面66的缘部66b之间的距离L2的情况。在距离L2小于距离L1(L1>L2)的情况下,采用距离L2作为最短距离,如上所述,在第1把持部32中形成有在相对于第1按压阀单元52分开最短距离L2的位置具有倾斜缘部84的倾斜面82。
另外,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突出部70的倾斜面82形成在第2面64侧。还优选使大致相同形状的倾斜面形成在第4面68侧。此时,倾斜面82形成在第3面66、第4面68、第1和第2把持部32、34的边界之间。而且,倾斜面82形成为在第3面66与第4面68之间形成的弧状面。第2面64侧的倾斜面82可以形成,也可以不形成。
接着,使用图5~图8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尽量对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5~图8所示,该实施方式的操作部14去除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倾斜面82,形成其他形状的倾斜面92。该倾斜面92形成在第3面66、第4面68和突出面70a之间。如图7所示,倾斜面92针对第1按压阀单元52的缘部53a、53b和第3面66中的相对于长度轴L的周向的缘部66a、66b的距离L1、L2中的较短一方(最短距离)L1(L1<L2),从第1按压阀单元52起沿着长度轴L朝向接近插入部12的一侧在等距离L1的位置具有第1倾斜缘部94。即,在第1把持部32中形成有倾斜面92,该倾斜面92在相对于第1按压阀单元52分开最短距离L1的位置具有倾斜缘部94。倾斜缘部94位于倾斜面92的端部。关于倾斜面92,随着从倾斜缘部94沿着长度轴L接近插入部12,减少相对于长度轴L的朝向径向外方的突出量。另外,不需要使倾斜缘部94的整体相对于第1按压阀单元52位于最短距离L1的位置。
除了倾斜缘部94以外,倾斜面92还由形成在第4面68上的第2倾斜缘部96、以及形成在比第2倾斜缘部96更接近突出面70a的位置的第3倾斜缘部98形成。倾斜面92可以形成为平面,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由倾斜缘部94、96、98规定的面向法线方向突出的曲面。
倾斜面92不限于由3个倾斜缘部94、96、98形成的情况。虽然没有图示,但是,例如优选在突出面70a上形成第3倾斜缘部98,以使得随着朝向插入部12,逐渐减小突出部70相对于第2把持部34的第6面74的突出量。
接着,使用图5~图8对该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基本上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作用相同,能够把持操作部14进行操作。
在以与用户正对的方式配置第1把持部32的第1面62和第2把持部34的用户对置面(第5面)72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在用户的左手的食指IF上载置并支撑连接器42的下表面42a,并且,在拇指TH的根部附近支撑通用软线16的下表面。穿过通用软线16的下侧,在从第1面62到第2面64的范围内配置拇指TH。此时,能够在开关单元56中的配置在接近用户的位置的开关56d或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凸部36a附近载置拇指TH。用户的左手手掌中的拇指TH的拇指球位于第1面62和第4面68的附近,并且位于第5面72和第6面74的左侧面。
食指IF配置在能够对开关组件40的第1按压阀单元52的按压体52a进行操作的位置,或者配置在能够对第2按压阀单元54的按压体54a进行操作的位置。进而,食指IF还可以配置在开关组件40的开关单元56的开关56a上。
中指MF配置在能够对第1按压阀单元52的按压体52a进行操作的位置,或者配置在能够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位置。
现有的内窥镜的操作部通过第3面、第4面和突出面(突出部的下表面)这3个面形成一个突出角部。在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的情况下,在用中指或无名指操作UD弯曲操作旋钮时,由远离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3个面形成的突出角部进行干涉。
在该实施方式的操作部14中,在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情况下,需要在突出部70的突出面70a上配置中指MF或无名指RF。但是,该实施方式的操作部14在突出部70的下表面(突出面)70a连续地形成倾斜面92。因此,第3面66、第4面68和突出部70的突出面70a这3个面不形成突出角部。因此,在用中指MF或无名指RF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时,能够防止中指MF或无名指RF在远离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位置处与突出部70干涉。因此,在用中指MF或无名指RF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情况下,不用对手指MF、RF勉强施力,能够容易地支撑。因此,与现有的内窥镜的操作部相比,能够使手指MF、RF的根部接近UD弯曲操作旋钮36。并且,即使该实施方式的倾斜面92形成为曲面,也是能够视为大致平面的程度,能够防止手指MF的勾挂。
并且,在从用中指MF或无名指RF支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状态起进一步使弯曲部24弯曲的情况下,有时用中指MF或无名指RF使UD弯曲操作旋钮36转动。此时,如上所述,在突出部70的下表面(突出面)70a连续地形成倾斜面92。因此,第3面66、第4面68和突出部70的突出面70a这3个面不形成突出角部。因此,通过倾斜面92,不用对手指MF、RF勉强施力,所以,容易用手指MF、RF使UD弯曲操作旋钮36转动。
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情况同样,能够提供容易将弯曲操作旋钮36的转动位置支撑在适当位置的内窥镜用操作部(孔内导入装置用操作部)14和具有这种操作部14的内窥镜(孔内导入装置)10。
另外,如图7所示,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倾斜面92形成在第4面68侧。还优选使大致相同形状的倾斜面形成在第2面64侧。此时,第4面68侧的倾斜面92可以形成,也可以不形成。
并且,如图9所示,优选将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倾斜面82形成在第4面68侧(远离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位置),将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倾斜面92形成在第2面64侧(接近UD弯曲操作旋钮36的位置)。
至此,参照附图具体说明了若干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含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的全部实施。

Claims (10)

1.一种孔内导入装置用的操作部,其具有:
把持部,其与插入到孔内的插入部的基端部连接,由操作者把持以对所述插入部进行操作;
弯曲操作旋钮,其设置在所述把持部上,用于使所述插入部的弯曲部弯曲;
突出部,在所述把持部中的配置有所述弯曲操作旋钮的第2面与供所述操作者把持所述把持部的手掌抵接的第4面之间的第3面上,该突出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把持部的长度轴在径向上从所述把持部突出,并且,在所述突出部的接近所述插入部的一侧,具有供所述操作者把持所述把持部的手指抵接的突出面,所述突出面与所述第4面大致垂直;
按压开关,其配置在所述突出部上,用于对所述插入部进行操作;以及
倾斜面,其形成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突出面中与所述第2面相邻的位置,并且该倾斜面形成在如下位置,该位置是针对配置有所述弯曲操作旋钮的面与供所述手掌抵接的面之间的面中的、相对于所述长度轴的周向的缘部与所述按压开关之间所规定的最短距离,从所述按压开关起沿着所述长度轴朝向接近所述插入部的一侧的与所述最短距离相等的距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部,其中,
所述把持部具有:
第1把持部,其具有沿着所述长度轴的周向协作而成为环状的第1面、所述第2面、所述第3面、所述第4面;以及
第2把持部,其具有:第5面,其配置在比所述第1把持部更接近所述插入部的一侧,且配置成与所述第1面连续;第6面,其沿所述长度轴的周向配置,且与所述第5面协作而相对于所述长度轴在周向上形成为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部,其中,
所述弯曲操作旋钮配置在所述第1把持部中的所述第2面上,该第2面与所述第1面和位于所述第1面的相反侧的所述第3面相邻,且位于所述第4面的相反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部,其中,
所述突出部由所述第3面、所述第2面的一部分和所述第4面的一部分形成,接近所述第2把持部的位置相对于所述长度轴比所述第2把持部的所述第6面更向径向外方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部,其中,
所述按压开关配置在所述第3面中的接近所述第2把持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部,其中,
所述倾斜面具有构成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3面的边界的第1倾斜缘部,所述第1倾斜缘部设置在从所述按压开关起沿着所述长度轴朝向接近所述插入部的一侧移动了与从所述按压开关到所述第4面为止的距离相同的距离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作部,其中,
所述倾斜面形成在所述第2面、所述第3面、所述第1把持部和第2把持部的边界之间,与所述第3面大致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作部,其中,
所述突出部具有突出面,该突出面形成在所述第1把持部和第2把持部的边界,比所述第2把持部的所述第6面更向所述长度轴的径向外方突出,
所述倾斜面具有形成在所述第2面与所述突出面之间的弧状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作部,其中,
所述突出部具有突出面,该突出面形成在所述第1把持部和第2把持部的边界,比所述第2把持部的所述第6面更向所述长度轴的径向外方突出,
所述倾斜面形成在所述第2面、所述第3面、所述突出面之间。
10.一种孔内导入装置,其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内导入装置用的操作部;以及
具有弯曲部的插入部,其沿着所述长度轴、朝向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的相反侧延伸。
CN201480068319.6A 2013-12-13 2014-12-05 孔内导入装置用的操作部和孔内导入装置 Active CN1058286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8453 2013-12-13
JP2013258453 2013-12-13
PCT/JP2014/082317 WO2015087814A1 (ja) 2013-12-13 2014-12-05 孔内導入装置用の操作部及び孔内導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8687A CN105828687A (zh) 2016-08-03
CN105828687B true CN105828687B (zh) 2019-07-16

Family

ID=53371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8319.6A Active CN105828687B (zh) 2013-12-13 2014-12-05 孔内导入装置用的操作部和孔内导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775495B2 (zh)
EP (1) EP3081141A4 (zh)
JP (1) JP5869187B2 (zh)
CN (1) CN105828687B (zh)
WO (1) WO20150878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0036A1 (ja) * 2015-08-18 2017-02-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6437A (en) * 1981-05-01 1986-01-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US5447148A (en) * 1993-07-08 1995-09-05 Vision Sciences, Inc. Endoscopic contamination protection system to facilitate cleaning of endoscopes
CN1219855A (zh) * 1996-05-23 1999-06-16 安东尼·托马斯·罗杰·阿克松 内窥镜的改进或与其相关的部件
WO2009099118A1 (ja) * 2008-02-07 2009-08-13 Olympus Corporation 分離型内視鏡
CN102711584A (zh) * 2010-08-05 2012-10-0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
CN103179894A (zh) * 2010-12-01 2013-06-2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6630A (en) * 1984-08-20 1986-10-1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with an obtusely angled connecting section
JPH0740975Y2 (ja) * 1986-11-20 1995-09-20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3274724B2 (ja) * 1992-11-12 2002-04-15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2001095747A (ja) * 1999-09-30 2001-04-1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内視鏡
JP2002065577A (ja) * 2000-08-28 2002-03-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2004141331A (ja) 2002-10-23 2004-05-20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操作装置
JP2004195030A (ja) * 2002-12-19 2004-07-15 Pentax Corp 内視鏡関連品および内視鏡
US8118732B2 (en) * 2003-04-01 2012-02-21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Force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for video endoscope
JP5030441B2 (ja) * 2006-03-09 2012-09-19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JP4267017B2 (ja) 2006-10-05 2009-05-27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US8092373B1 (en) * 2007-09-09 2012-01-10 William C. Papouras Endoscope hand assist device
CN102834041B (zh) * 2010-04-19 2015-05-20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操作部以及内窥镜
CN103764011B (zh) * 2012-04-11 2017-06-3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开关罩、开关装置和内窥镜
WO2014038254A1 (ja) * 2012-09-05 2014-03-13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EP2868252A4 (en) * 2012-10-22 2016-07-13 Olympus Corp Borescope
WO2015026557A1 (en) * 2013-08-20 2015-02-26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Endoscope mountable visualization device and handle
EP3050488A4 (en) * 2014-03-18 2017-06-28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US9968249B2 (en) * 2014-09-29 2018-05-15 Clearmind Biomedical, Inc. Endocranial endoscop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6437A (en) * 1981-05-01 1986-01-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US5447148A (en) * 1993-07-08 1995-09-05 Vision Sciences, Inc. Endoscopic contamination protection system to facilitate cleaning of endoscopes
CN1219855A (zh) * 1996-05-23 1999-06-16 安东尼·托马斯·罗杰·阿克松 内窥镜的改进或与其相关的部件
WO2009099118A1 (ja) * 2008-02-07 2009-08-13 Olympus Corporation 分離型内視鏡
CN102711584A (zh) * 2010-08-05 2012-10-0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
CN103179894A (zh) * 2010-12-01 2013-06-2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27983A1 (en) 2016-08-11
US9775495B2 (en) 2017-10-03
EP3081141A1 (en) 2016-10-19
JP5869187B2 (ja) 2016-02-24
EP3081141A4 (en) 2017-10-04
JPWO2015087814A1 (ja) 2017-03-16
US20170367562A1 (en) 2017-12-28
WO2015087814A1 (ja) 2015-06-18
CN105828687A (zh) 2016-08-03
US10478050B2 (en)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44834B2 (ja) 内視鏡
US7988619B2 (en) Diagnostic device for tubular anatomical structures
CN102905606B (zh) 硬性镜
US20220192471A1 (en) Detachable shafts for endoscopes
CN107427194B (zh) 内窥镜
WO2007041383A3 (en) Endoscopic imaging device
CN105828687B (zh) 孔内导入装置用的操作部和孔内导入装置
CN105828685B (zh) 孔内导入装置用的操作部以及孔内导入装置
CN107115090B (zh) 内视镜装置
CN104027157A (zh) 一种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及超声波穿刺针
CN103096784B (zh) 喉镜
CN204581207U (zh) 一种内窥镜显示部与操作部安装定位机构
JP6042797B2 (ja) 孔内導入装置用操作部及び孔内導入装置
CN106793924B (zh) 内窥镜
RU132698U1 (ru) Аноскоп
CN219000249U (zh) 医用阴道镜操作手柄及其装置
CN215937593U (zh) 一种多用途型消化内窥镜工作通道扩充套管
CN108471929A (zh) 便携式内窥镜
JP2004358011A (ja) 内視鏡操作部
JP6165073B2 (ja) 孔内導入装置用操作部及び孔内導入装置
JP2012125512A (ja) 内視鏡保持装置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05310778A (zh) 一种医用手术针插接摆放架
CN104127163A (zh) 一种腹腔镜插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