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2171A - 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和门窗 - Google Patents

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和门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2171A
CN105822171A CN201510915689.5A CN201510915689A CN105822171A CN 105822171 A CN105822171 A CN 105822171A CN 201510915689 A CN201510915689 A CN 201510915689A CN 105822171 A CN105822171 A CN 105822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bar
handle piece
cover portion
auxilia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156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2171B (zh
Inventor
梅泽奈央
山口俊辅
沟口麻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AP Inc
Original Assignee
YKK A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AP Inc filed Critical YKK AP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822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2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2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2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3/00Mechanisms operated by the movement or weight of a person or vehicle
    • E05F13/02Mechanisms operated by the movement or weight of a person or vehicle by devices, e.g. lever arms, affect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us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00Knobs or handles for wings; Knobs, handles, or press buttons for locks or latches on wing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所应用的门窗的外观设计性并且降低制造成本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和门窗。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包括:动作部件,其可移动地配设于基座;以及拉手部件,力点部位于基座的外部,并且在作用点部与动作部件的基端部处于卡合的状态下通过支点部可旋转地配设于基座,在使拉手部件从规定的常态位置旋转而移动到规定的动作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作用点部使动作部件在从基座突出的方向上移动,通过突出端部按压开口边框,在基座中,在隔着假想正交面的两侧设置有罩部,并且以架设在位于正交面的前方的前方罩部和位于后方的后方罩部之间的方式设置有加强部件,该假想正交面为包含拉手部件的旋转中心且正交于与门窗扇的安装面。

Description

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和门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可开闭地配设在开口边框中的门窗扇的门窗扇前端部分,以当打开在开口边框中处于关闭状态的门窗扇时减轻操作力而进行动作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和门窗。
背景技术
在开口边框中可开闭地配设有门窗扇的门窗中,有的具有为了减轻将处于关闭状态的门窗扇向打开方向进行操作时的操作力而动作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的门窗。这种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是利用杠杆原理来减轻刚开始打开门窗扇时所需要的操作力来使门窗扇的打开操作变得容易的装置。例如在为具有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的门窗扇的门窗的情况下,作为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在位于门窗扇前端的纵框的外观面设置有拉手部件和动作部件。
拉手部件是在力点部与作用点部之间具有支点部、并通过支点部可旋转地支承于基座的部件。该拉手部件以其旋转中心沿着垂直方向的状态经由基座安装于纵框。拉手部件的力点部配设在基座的外部,能够在与纵框的外观面呈大致垂直的常态位置和突出端部朝向门窗扇尾端侧的动作位置之间移动。拉手部件的作用点部配设在基座的内部,能够随着力点部的移动而在基座的内部沿着门窗扇的滑动方向移动。
动作部件在基座中配置于与位于门窗扇前端的纵边框的进深面相对的位置,且沿着门窗扇的滑动方向可移动地配设。该动作部件在相对于基座突出时突出端部能够与纵边框的进深面抵接。在动作部件中配置于基座内部的基端部卡合有拉手部件的作用点部。
根据具有如上所述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的门窗,如果将手放于拉手部件的力点部并向打开门窗扇的方向施加力,则动作部件以与纵边框的进深面抵接的状态从基座突出。由此,来自纵边框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打开门窗扇的方向上,能够减轻刚开始打开门窗扇时所需要的操作力。另外,在门窗扇打开之后,由于拉手部件恢复到常态位置、动作部件成为退回的状态,所以在关闭门窗扇时动作部件不会造成妨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972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如上所述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中,在考虑到所应用的门窗的外观设计性的情况下,优选如专利文献1的图12所示那样,采用以使得从基座的外部看不到拉手部件的作用点部通过罩部覆盖其周围的结构。此外,在基座用树脂成形的情况下,与用金属成形的情况相比不仅能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还能够提高外观品质。
这里,在上述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中,在关闭处于打开状态的门窗扇时也会有对拉手部件的力点部施加操作力的情况。换言之,由于被配置到常态位置的拉手部件为从纵框的外观面大致垂直地突出的结构,所以存在容易以力点部为把手,在被施加力的状态下使门窗扇向关闭的方向滑动的情况。在关闭门窗扇的方向上对拉手部件的力点部施加操作力时,被配置到基座内部的作用点部试图向门窗扇尾端方向旋转。因此,在为了提高外观设计性而在作用点部的周围配置有罩部的情况下,会通过作用点部对罩部施加操作力。从而,在基座是用树脂成形的情况下,会产生因在关闭门窗扇时所施加的操作力而给罩部带来损伤的可能性。另外,上述问题在相对于开口边框以门窗扇向面外方向打开的方式构成的门窗中也会同样产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所应用的门窗的外观设计性并且降低制造成本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和门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其包括:基座,其安装于可开闭地配设在门窗的开口边框中的门窗扇的门窗扇前端部分;动作部件,在上述门窗扇关闭的情况下以其突出端部能够成为与上述开口边框抵接的状态可移动地配设于上述基座;以及拉手部件,其具有夹着作为旋转中心的支点部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力点部和作用点部,上述力点部位于上述基座的外部,并且在上述作用点部与上述动作部件的基端部处于卡合的状态下通过上述支点部可旋转地配设于上述基座,在上述拉手部件配置于规定的常态位置的情况下上述动作部件相对于上述基座保持退回的状态,而在从上述门窗扇关闭的状态使上述拉手部件旋转而移动到规定的动作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上述作用点部使上述动作部件在相对于上述基座突出的方向上移动,通过上述突出端部按压上述开口边框,在上述基座中,在位于隔着假想正交面的两侧的部位分别以覆盖上述拉手部件的作用点部的方式设置有罩部,并且以架设在位于上述假想正交面的一侧的罩部和位于另一侧的罩部之间的方式设置有加强部件,该假想正交面为包含上述拉手部件的旋转中心且正交于上述基座的与上述门窗扇的安装面。
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罩部覆盖拉手部件的作用点部,所以能够提高所应用的门窗的外观设计性。而且,在基座的罩部设置加强部件。因此,在关闭门窗扇时对拉手部件的力点部施加操作力的情况下也不会给罩部带来损伤,使得基座能够用树脂成形。作为加强部件,优选使用金属制成的部件。用于加强基座的加强部件并非是配置成露出在外部的部件,因此不需要考虑外观品质,也不需要实施表面处理。因此,在使用金属制成的部件作为加强部件的情况下,与基座用金属成形的情况相比还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此外,在上述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中,在上述拉手部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支承轴部件,在上述基座形成有与上述支承轴部件的外周面抵接的轴承座部,并且在上述加强部件设置有轴支承片部,在其与上述轴承座部之间夹持上述支承轴部件。
根据本发明,拉手部件的支承轴部件可旋转地由基座的轴承座部和加强部件的轴支承部夹持,因此在基座用树脂成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支承支承轴部件。
此外,在上述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中,上述加强部件具有:平板状的基板部,其以架设在一方罩部和另一方罩部之间的方式配置;以及罩加强部,其从上述基板部分别以向同一方向弯折成大致直角的方式延伸,被收容在设置于上述基座的罩部的凹槽中,上述基板部的外表面成为与上述门窗扇的安装面,在上述基座中靠近上述安装面的部分的内表面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突起,并且在上述加强部件的基板部中与上述突起对应的部分形成有相对于作为上述安装面的外表面呈凹状的卡合面。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基座的突起与加强部件的卡合面卡合,即使在安装到门窗之前也能够将基座和加强部件一体地处理。而且,由于突起不会从基座的安装面突出,所以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安装于门窗。
此外,在上述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中,上述加强部件具有:平板状的基板部,其以架设在一方罩部和另一方罩部之间的方式配置;以及罩加强部,其从上述基板部分别以向同一方向弯折成大致直角的方式延伸,被收容在设置于上述基座的罩部的凹槽中,上述基板部的外表面成为与上述门窗扇的安装面,在使上述拉手部件旋转以使得上述动作部件相对于上述基座退回的情况下,在上述作用点部靠近的一侧的罩部,直至与上述作用点部相对的部位为止配设有上述罩加强部。
根据本发明,在通过拉手部件的力点部在关闭门窗扇的方向上施加操作力的情况下,在罩部中配设有加强部件的罩加强部的部分与拉手部件的作用点部抵接,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罩部的损伤。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门窗,其在门窗扇的位于门窗扇前端的框的外观面安装有上述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中的任一个。
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罩部覆盖拉手部件的作用点部,所以能够提高门窗的外观设计性。而且,在基座的罩部设置加强部件。因此,在关闭门窗扇时对拉手部件的力点部施加操作力的情况下也不会给罩部带来损伤,使得基座能够用树脂成形,由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罩部覆盖拉手部件的作用点部,所以能够提高所应用的门窗的外观设计性。而且,在基座的罩部设置加强部件。因此,在关闭门窗扇时对拉手部件的力点部施加操作力的情况下也不会给罩部带来损伤,使得基座能够用树脂成形,由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室内侧观看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的门窗的图。
图2(a)是表示图1所示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的拉手部件配置于常态位置的情况下的外观立体图。
图2(b)是表示图1所示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的拉手部件配置于动作位置的情况下的外观立体图。
图3(a)是表示图1所示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的拉手部件配置于常态位置的情况下的底面局部剖视图。
图3(b)是表示图1所示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的拉手部件配置于动作位置的情况下的底面局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的基座和加强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1的A-A线放大截面图。
图7是图1的B-B线放大截面图。
图8是图3(a)的C-C线放大截面图。
图9(a)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门窗主要部分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配置于常态位置的情况下的横截面图。
图9(b)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门窗主要部分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配置于动作位置的情况下的横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开口边框
20门窗扇
24门前端框
30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
31拉手部件
31a支点部
31b力点部
31c作用点部
32基座
32b轴承座部
32c罩部
32c1安装面
32e突起
32f凹槽
33动作部件
33a突出端部
34支承轴部件
40加强部件
41基板部
41a外表面
41b卡合面
42罩加强部
43轴支承片部
CP假想正交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和门窗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的门窗。这里例示的门窗是在开口边框10中可沿着左右方向滑动地支承2个门窗扇20的双槽推拉窗。
开口边框10是通过将上边框11、下边框12、以及左右的纵边框13组合成四周边框而构成矩形的。2个门窗扇20都是通过在构成矩形的玻璃21的四周安装上框22、下框23、以及左右的纵框24、25而构成的。这些门窗扇20形成的大小为在以成为门窗扇尾端侧的纵框25彼此重合的状态左右并排设置的情况下能够将开口边框10关闭。另外,以下将各个门窗扇20中门窗扇尾端侧的纵框称为“门尾端框25”、门窗扇前端侧的纵框称为“门前端框24”来区分两者。
在各个门窗扇20中,在门前端框24的面向室内侧的外观面设置有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30。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30是在使关闭状态的门窗扇20在打开方向上滑动时减轻操作力而进行动作的装置,包括拉手部件31、基座32和动作部件33。
拉手部件31是使门窗扇20在打开方向上滑动时施加操作力的部分,如图2~图6所示,将支点部31a、从支点部31a向着相互相反的方向延伸的力点部31b和作用点部31c一体成形而构成。支点部31a沿着门前端框24的长度方向延伸,在其两端部分别具有支承轴部件34。支承轴部件34是细径的圆柱状部件,在使其轴心相互一致的状态下从支点部31a的两端部突出地配设。力点部31b是以支承轴部件34的轴心为中心而沿着径向延伸的部分,从支承轴部件34起的延伸长度大于作用点部31c。作用点部31c设置在支点部31a的大致中心的部分。在作用点部31c的两侧设置有止动部31d。
基座32具有比拉手部件31大的纵横尺寸。在该基座32的中央部分设置有收容孔32a,并且在位于收容孔32a两端的部分设置有轴承座部32b。收容孔32a从基座32的上表面贯穿至底面,形成为能够使拉手部件31的力点部31b从底面侧穿过的大小。轴承座部32b是朝向底面开设的圆弧状凹面,形成为能够可滑动地收容支承轴部件34的大小。从图3和图6中可以明确,2个轴承座部32b的圆弧状凹面彼此位于同一个轴心上,并且分别以靠近基座32的一侧长边的方式偏置地设置。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基座32的2条长边中靠近轴承座部32b的一条称为后方侧、另一条称为前方侧。
上述的拉手部件31以力点部31b从基座32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配置于收容孔32a,将各个支承轴部件34配置于轴承座部32b,以支承轴部件34的轴心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于基座32。从图2和图6中可以明确,在基座32中,在与拉手部件31的作用点部31c和止动部31d相对的部位,在其整个周围设置有罩部32c。罩部32c以其底面32c1整周地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的方式设置。罩部32c的底面32c1与后述的加强部件40的基板部41的外表面41a一起构成基座32的安装面。在罩部32c中,在相对于包含支承轴部件34的轴心且与基座32的底面32c1正交的假想正交面CP位于前方侧的部分(以下称为“前方罩部32c”)设置有窗孔32d。窗孔32d是在前方罩部32c中与拉手部件31的作用点部31c对应的部位开设的大致矩形的切口。
在基座32与拉手部件31之间设置有弹簧部件35。弹簧部件35与基座32一起规定拉手部件31的旋转姿势。具体而言,在没有施加操作力的情况下,图6中拉手部件31由弹簧部件35的弹力逆时针地施加作用力,与相对于假想正交面CP位于后方侧的罩部(以下称为“后方罩部32c”)抵接,力点部31b与基座32的底面32c1大致垂直地配置(常态位置)。从该状态对力点部31b施加操作力,使拉手部件31抵抗弹簧部件35的弹力而在图6中顺时针地旋转时,作用点部31c被配置到靠近前方罩部32c的位置上(动作位置)。进而,从被配置到动作位置的状态去除施加于拉手部件31的操作力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在弹簧部件35的弹性复原力的作用下,拉手部件31逆时针地旋转而恢复到常态位置。
动作部件33是呈长方体形状的部件,可滑动成经由基座32的窗孔32d从前方罩部32c突出的状态和退回的状态。图中没有明确地示出,不过在动作部件33中,在其收容于基座32的罩部32c的部分中能倾斜地卡合拉手部件31的作用点部31c。由此,在以支承轴部件34为中心使拉手部件31旋转的情况下,动作部件33相对于基座32滑动。换言之,在拉手部件31配置于常态位置的情况下,作用点部31c靠近后方罩部32c,因此成为动作部件33相对于基座32被配置到最大退回位置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拉手部件31被配置到动作位置上的情况下,作用点部31c向靠近前方罩部32c的方向移动,因此与作用点部31c卡合的动作部件33被配置到从基座32突出的位置上。
此外,在上述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30中,在基座32设置有加强部件40。加强部件40包括:具有覆盖基座32的收容孔32a的大小的基板部41和从基板部41的两侧分别以弯折成大致直角的方式延伸的一对罩加强部42。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32用树脂成形,而加强部件40用金属成形。加强部件40的基板部41和罩加强部42一体构成。
在加强部件40中,在基板部41的与基座32的轴承座部32b对应的部位分别设置有轴支承片部43。轴支承片部43是通过将基板部41在与罩加强部42相同的方向上切出立起而形成的,各自前端部与基座32的轴承座部32b相对地构成。从图7中可以明确,在轴支承片部43的前端部形成有能够与支承轴部件34的周面滑动接触的半圆弧形的凹部。这些轴支承片部43的各个尺寸设定为:在使基板部41的外表面(安装面)41a位于与基座32的底面32c1相同的平面上的情况下,在各自前端部与基座32的轴承座部32b之间能够夹持支承轴部件34。
该加强部件40,通过将罩加强部42分别插入到设置于前方罩部32c和后方罩部32c的凹槽32f中,以架设在上述前方罩部32c和后方罩部32c之间的方式配置,通过使设置于罩部32c的突起32e与基板部41卡合而将其安装于基座32。突起32e是在基座32的罩部32c中从位于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部分向内侧突出的部件,如图8所示,以不会从基座32的底面32c1突出的方式构成。另一方面,在与突起32e卡合的加强部件40的基板部41,设置有尺寸与突起32e对应的呈凹状的卡合面41b。因此,加强部件40中的基板部41的外表面41a与罩部32c的底面32c1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构成基座32的安装面。
如图6所示,安装于基座32的加强部件40中,被插入到后方罩部32c的凹槽32f中的罩加强部42达到与拉手部件31的作用点部31c相对的高度位置。轴支承片部43处于将支承轴部件34可旋转地夹持在其与轴承座部32b之间的状态。
如上所述构成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30,通过以动作部件33与位于门窗扇前端的纵边框13相对的姿势将螺钉部件(未图示)经由基座32和加强部件40螺合于门前端框24,在门前端框24的外观面上安装于高度方向上大致中央的部位。与位于门窗扇前端的纵边框13之间确保了如下尺寸:当拉手部件31位于常态位置时,如图1中的左侧和图9(a)所示,在关闭了门窗扇20的情况下动作部件33也能够与纵边框13隔离开,另一方面,在拉手部件31向动作位置移动的中途阶段,动作部件33的突出端部33a能够与纵边框13抵接。另外,图2中的符号36表示用于覆盖遮挡与基座32螺合的螺钉部件(未图示)的头部的罩部件。
现在,在门窗扇20关闭的状态下使图1中的拉手部件31的力点部31b逆时针旋转时,在拉手部件31向动作位置移动的中途阶段,动作部件33的突出端部33a与纵边框13抵接,然后进一步对力点部31b施加相同方向的操作力时,在突出端部33a与纵边框13抵接的状态下动作部件33突出,来自纵边框13的反作用力在打开门窗扇20的方向上起作用。因此,基于上述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30,利用杠杆原理能够减轻刚开始打开门窗扇20时所需要的操作力。
在打开门窗扇20之后,在弹簧部件35的弹性复原力的作用下而成为拉手部件31恢复到常态位置、动作部件33退回的状态。因此,如果自该状态在关闭门窗扇20的方向上施加操作力,动作部件33不会成为阻碍,能够使门窗扇20滑动到关闭的状态。在关闭门窗扇20时,如果对拉手部件31的力点部31b施加操作力,则拉手部件31成为把手,能够容易地进行该操作。
这里,在朝向关闭门窗扇20的方向对拉手部件31的力点部31b施加操作力的情况下,通过被配置到基座32内部的作用点部31c对后方罩部32c施加操作力。如上所述,包含后方罩部32c的基座32是用树脂成形的部件。然而,在后方罩部32c以横跨其与前方罩部32c之间的方式设置有金属制成的加强部件40。特别是,在后方罩部32c以达到与拉手部件31的作用点部31c相对的高度位置的方式设置罩加强部42。因此,在朝向关闭门窗扇20的方向对拉手部件31的力点部31b施加操作力的情况下,也不会给基座32的后方罩部32c带来损伤。
而且,由于基座32是用树脂成形的,所以与用金属成形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外观具有温馨感。此外,无论拉手部件31的操作状况,一直是作用点部31c被基座32的罩部32c覆盖的状态。其结果,能够提高所应用的门窗的外观设计性。而且,对于用于加强基座32的加强部件40,由于不是配置成露出在外部的部件,所以不需要考虑外观品质,也不需要实施表面处理。因此,与用金属成形基座32的情况相比能够廉价地制造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30。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开口边框10中可沿着左右方向滑动地支承2个门窗扇20的双槽推拉窗,不过也可以是1个门窗扇在开口边框中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的单推拉窗、门窗扇沿着上下方向滑动的上下滑窗等门窗扇在开口边框中可滑动地配设的门窗,也能够应用于相对于开口边框以门窗扇向面外方向打开的方式开闭的门窗。

Claims (5)

1.一种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其安装于可开闭地配设在门窗的开口边框中的门窗扇的门窗扇前端部分;
动作部件,在所述门窗扇关闭的情况下以其突出端部能够成为与所述开口边框抵接的状态可移动地配设于所述基座;以及
拉手部件,其具有夹着作为旋转中心的支点部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力点部和作用点部,所述力点部位于所述基座的外部,并且在所述作用点部与所述动作部件的基端部处于卡合的状态下通过所述支点部可旋转地配设于所述基座,
在所述拉手部件配置于规定的常态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动作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退回的状态,而在从所述门窗扇关闭的状态使所述拉手部件旋转而移动到规定的动作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作用点部使所述动作部件在相对于所述基座突出的方向上移动,通过所述突出端部按压所述开口边框,
在所述基座中,在位于隔着假想正交面的两侧的部位分别以覆盖所述拉手部件的作用点部的方式设置有罩部,并且以架设在位于所述假想正交面的一侧的罩部和位于另一侧的罩部之间的方式设置有加强部件,该假想正交面为包含所述拉手部件的旋转中心且正交于所述基座的与所述门窗扇的安装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拉手部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支承轴部件,在所述基座形成有与所述支承轴部件的外周面抵接的轴承座部,并且在所述加强部件设置有轴支承片部,在其与所述轴承座部之间夹持所述支承轴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平板状的基板部,其以架设在一方罩部和另一方罩部之间的方式配置;以及罩加强部,其从所述基板部分别以向同一方向弯折成大致直角的方式延伸,被收容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罩部的凹槽中,所述基板部的外表面成为与所述门窗扇的安装面,
在所述基座中靠近所述安装面的部分的内表面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突起,并且在所述加强部件的基板部中与所述突起对应的部分形成有相对于作为所述安装面的外表面呈凹状的卡合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平板状的基板部,其以架设在一方罩部和另一方罩部之间的方式配置;以及罩加强部,其从所述基板部分别以向同一方向弯折成大致直角的方式延伸,被收容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罩部的凹槽中,所述基板部的外表面成为与所述门窗扇的安装面,
在使所述拉手部件旋转以使得所述动作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退回的情况下,在所述作用点部靠近的一侧的罩部,直至与所述作用点部相对的部位为止配设有所述罩加强部。
5.一种门窗,其特征在于:
在门窗扇的位于门窗扇前端的框的外观面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
CN201510915689.5A 2015-01-27 2015-12-10 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和门窗 Active CN1058221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3528 2015-01-27
JP2015013528A JP6433798B2 (ja) 2015-01-27 2015-01-27 開操作用補助装置及び建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2171A true CN105822171A (zh) 2016-08-03
CN105822171B CN105822171B (zh) 2017-09-29

Family

ID=56514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5689.5A Active CN105822171B (zh) 2015-01-27 2015-12-10 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和门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433798B2 (zh)
CN (1) CN105822171B (zh)
MY (1) MY181867A (zh)
TW (1) TWI588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04832B2 (ja) * 2020-02-26 2023-07-07 株式会社システックキョーワ 引き戸の開き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1358A (ja) * 2000-04-28 2001-11-09 Daihatsu Diesel Mfg Co Ltd パワーアシスト型引戸
JP2003013634A (ja) * 2001-07-03 2003-01-15 Shin Nikkei Co Ltd 引き戸の開き装置
JP2003193711A (ja) * 2001-12-27 2003-07-09 Nifco Inc 引戸用取手
JP2006097248A (ja) * 2004-09-28 2006-04-13 Nakanishi Metal Works Co Ltd 開口部装置
JP4823479B2 (ja) * 2003-09-22 2011-11-24 株式会社エクセルシャノン 引戸用の開閉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建物開口部
CN202788181U (zh) * 2012-07-09 2013-03-13 卢兆坚 门窗执手
CN202850609U (zh) * 2012-11-05 2013-04-03 浙江瑞德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门窗执手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39835B2 (en) * 2004-12-16 2010-06-22 Steven Levine Opening device
JP5032098B2 (ja) * 2006-11-16 2012-09-26 不二サッシ株式会社 引戸の障子開放装置
JP5450210B2 (ja) * 2010-01-22 2014-03-26 アイシン機工株式会社 アシストハンドル
JP5393522B2 (ja) * 2010-02-15 2014-01-22 アイシン機工株式会社 アシストハンドル
TWM389756U (en) * 2010-05-14 2010-10-01 xiu-wen Wang Door/window pushrod and door/window provided with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1358A (ja) * 2000-04-28 2001-11-09 Daihatsu Diesel Mfg Co Ltd パワーアシスト型引戸
JP2003013634A (ja) * 2001-07-03 2003-01-15 Shin Nikkei Co Ltd 引き戸の開き装置
JP2003193711A (ja) * 2001-12-27 2003-07-09 Nifco Inc 引戸用取手
JP4823479B2 (ja) * 2003-09-22 2011-11-24 株式会社エクセルシャノン 引戸用の開閉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建物開口部
JP2006097248A (ja) * 2004-09-28 2006-04-13 Nakanishi Metal Works Co Ltd 開口部装置
CN202788181U (zh) * 2012-07-09 2013-03-13 卢兆坚 门窗执手
CN202850609U (zh) * 2012-11-05 2013-04-03 浙江瑞德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门窗执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81867A (en) 2021-01-11
CN105822171B (zh) 2017-09-29
TW201627564A (zh) 2016-08-01
JP6433798B2 (ja) 2018-12-05
JP2016138393A (ja) 2016-08-04
TWI588345B (zh) 2017-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1867B (zh) 车辆的盖装置
AU2014200054B2 (en) Door Assembly
US20060046542A1 (en) Card connector device
CN109844249B (zh) 用于门或窗的铰链
KR20100082221A (ko) 핸드백용 잠금장치
WO2015078313A1 (zh) 一种双向开关门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CN105822171A (zh) 打开操作用辅助装置和门窗
TW201510700A (zh) 門板裝置及儲存設備
KR102433888B1 (ko) 미닫이 도어의 개폐손잡이
KR20160111117A (ko) 미닫이문용 손잡이
KR200491312Y1 (ko) 미닫이 도어용 손잡이
KR101162695B1 (ko) 양방향회전 및 고정이 가능한 슬라이딩창문 잠금장치
JP4205619B2 (ja) 扉の取付構造
JP6754256B2 (ja) ヒンジ
KR101929683B1 (ko) 창호잠금장치용 키퍼
JP2015047351A (ja) 展示用具
KR200473952Y1 (ko) 접이식 도어용 힌지 브래킷
JP5460449B2 (ja) 高周波加熱調理器
TWI666373B (zh) 開關門的安裝構造
KR20170054641A (ko) 도어 잠금장치
KR101572628B1 (ko) 래치볼트의 고정구조체
KR101401653B1 (ko) 창호용 잠금장치
KR20170071754A (ko) 사물함 도어용 힌지장치
KR102026579B1 (ko) 틸트형 창호 그립핸들
US980999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door lo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