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3871A - 排水软管 - Google Patents

排水软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3871A
CN105813871A CN201480068487.5A CN201480068487A CN105813871A CN 105813871 A CN105813871 A CN 105813871A CN 201480068487 A CN201480068487 A CN 201480068487A CN 105813871 A CN105813871 A CN 105813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upper hose
main body
hose main
hard par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84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13871B (zh
Inventor
重松良辅
伯方俊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13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3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13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3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33Cool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densed liquid drainag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57Details of ducts or cables
    • B60H1/00571Details of ducts or cables of liquid ducts, e.g. for coolant liquids or refriger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00Devices for use where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pass through walls or partitions
    • F16L5/02Sealing
    • F16L5/027Sealing by means of a joint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排水软管(1)具备排水软管主体(10)和硬质部件(20)。在硬质部件(20)上设置有缺口部和棘爪部(21)。在排水软管主体(10)的外周面的、安装有硬质部件(20)的部分上设置有突出部(14),所述突出部(14)以位于缺口部内的方式突出,在排水软管主体(10)受到了将其从通孔抽去的方向的力时,所述突出部(14)向扩大硬质部件(20)的直径的方向按压缺口部的缘部(22a)。

Description

排水软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将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冷凝水排出之际使用的排水软管。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例如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上设置了排水软管,该排水软管用于将积存在壳体内的冷凝水排向车厢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排水管具有软质管部和硬质部,其中,所述软质管部由弹性体即橡胶材料形成,所述硬质部由聚丙烯等树脂材料形成。软质管部的上游端部与形成在壳体的底壁部上的排水口相连接。管部设置在硬质部上,软质管部的下游端部与硬质部的管部的上游端相连接。硬质部从车厢内侧组装在车身板上,在该状态下,管部的下游端从形成在车身板上的通孔向车厢外探出。
此外,在硬质部的管部的下游端部与车身板上的通孔周缘部之间装设了止水密封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828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设置硬质部来将软质管部的下游端部定位在车身板上。由于该硬质部是不发生弹性变形的,因此不得不在与车身板上的通孔周缘部之间设置止水密封件。因此,至少需要软质管部、硬质部、止水密封件(packing)这三种部件,从而存在部件数量增多这样的问题。
此外,在将排水软管组装到车身之后,需要做到:即使拉拽了排水软管,排水软管也难以脱离车身板。进而还有如下需求,即:在将排水软管组装在车身时,使作业人员能够明确地把握组装作业已结束这一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做到:既在将排水软管组装在车身板上之际使作业人员容易把握组装作业已结束这一情况,又使组装后的排水软管难以脱离车身板,而且还要减少部件数量。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做到了:在由弹性部件形成的排水软管(drainhose)主体上安装具有棘爪部的硬质部件,使该棘爪部与车身板上的通孔周缘部卡合。
第一方面的发明涉及一种排水软管,其用于将冷凝水排向车厢外,所述冷凝水积存于搭载在车厢内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壳体内,所述排水软管的特征在于,具备:
排水软管主体,所述排水软管主体由弹性部件形成,所述排水软管主体以其上游侧与所述壳体的排水口连接、其下游侧从形成在车身板上的通孔向车厢外探出的方式装设而与该通孔的周缘部接触;以及
硬质部件,所述硬质部件以围绕所述排水软管主体的下游侧的外周面的方式形成且安装在该下游侧,并且所述硬质部件由比所述排水软管主体硬的材料形成,
在所述硬质部件上设置有缺口部和棘爪部,所述缺口部是通过将所述硬质部件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切掉而形成的,所述棘爪部从车厢外与所述车身板上的通孔的周缘部卡合,
在所述排水软管主体的、安装有所述硬质部件的部分上设置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以位于所述缺口部的方式突出,在所述排水软管主体受到了将该排水软管主体从所述通孔抽去的方向上的力之际,所述按压部向扩大所述硬质部件的直径的方向按压所述缺口部的缘部。
根据该构成方式,通过扩大硬质部件的缺口部来将排水软管主体插入硬质部件的内侧,由此硬质部件安装在排水软管主体的下游侧。然后,将排水软管主体的下游侧插入车身板上的通孔内,则硬质部件的棘爪部从车厢外与通孔的周缘部卡合。此时,由于棘爪部是硬质部件的一部分,因此在其与车身板上的通孔的周缘部卡合的时候,会发出声音或发生振动。由此,作业人员能够把握棘爪部是否与通孔的周缘部卡合。
在棘爪部与通孔的周缘部卡合后,例如在排水软管主体受到了将其从通孔抽去的方向上的力时,位于硬质部件的缺口部内的按压部向扩大硬质部件的直径的方向按压缺口部的缘部,因此棘爪部被按向通孔的周缘部上,从而棘爪部的卡合会进一步牢固。
此外,由于排水软管主体由弹性部件形成,因此,在排水软管主体的下游侧接触到车身板上的通孔的周缘部的状态下,排水软管主体会发生弹性变形而与通孔的周缘部的形状相对应。由此,即使不设置如现有例那样的止水密封件,也能够确保通孔的周缘部的密封性。
第二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
越靠近车厢内侧,所述硬质部件的缺口部的宽度越窄。
根据该构成方式,越靠近车厢内侧,硬质部件的缺口部的宽度就越窄,因此,在排水软管主体受到了朝向车厢内侧将其抽去的方向上的力时,位于缺口部内的按压部以扩大缺口部的宽度的方式按压该缺口部的缘部。由此,可靠地扩大硬质部件的直径。
第三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
越靠近车厢外侧,所述排水软管主体的所述按压部的宽度越宽。
根据该构成方式,越靠近车厢外侧,排水软管主体的按压部的宽度就越宽,因此在排水软管主体受到了朝向车厢内侧将其抽去的方向上的力时,位于缺口部内的按压部起到如楔子的作用而使缺口部的宽度扩大。由此,可靠地扩大硬质部件的直径。
第四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中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
绕所述排水软管主体的下游侧整个一周设置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朝向该排水软管主体的径向外侧伸出而与所述车身板上的通孔的周缘部接触。
根据该构成方式,如果将排水软管主体的下游侧插入车身板上的通孔内,则密封部在通孔周缘部的整个一周上与通孔的周缘部接触,因此能够得到高密封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由于将具有棘爪部的硬质部件设置在排水软管主体的下游侧,因此在将排水软管组装在车身板上之际,作业人员容易把握组装作业已结束这一情况。此外,在排水软管主体受到了将其从通孔抽去的方向的力时,向扩大硬质部件的直径的方向按压硬质部件的缺口部的缘部,因此组装后的排水软管难以脱离车身板。进而,即使不设置止水密封件,也能够确保通孔的周缘部的密封性,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由于使缺口部的宽度越靠近硬质部件的车厢内侧则越窄,因此在排水软管主体受到了将其从车身板上的通孔朝向车厢内侧抽去的方向的力时,能够可靠地使硬质部件的直径扩大。由此,能够使棘爪部进一步牢固地与通孔的周缘部卡合。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由于使排水软管主体的按压部的宽度越靠近车厢外侧则越宽,因此在排水软管主体受到了将其从车身板上的通孔朝向车厢内侧抽去的方向的力时,能够可靠地使硬质部件的直径扩大。由此,能够使棘爪部进一步牢固地与通孔的周缘部卡合。
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由于在排水软管主体的下游侧整个一周上设置了与车身板上的通孔的周缘部接触的密封部,因此能够得到高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水软管的右视图。
图2是排水软管的左视图。
图3是排水软管的后视图。
图4是排水软管的俯视图。
图5是排水软管的仰视图。
图6是图1中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3中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3中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排水软管下部的立体图。
图10是排水软管下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硬质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相当于图1中VI-VI线的剖视图,图12(a)表示还未组装在车身上的状态,图12(b)表示已经组装在车身上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优选实施方式仅仅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而已,并没有对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对象或本发明的用途加以限制的意图。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水软管1的右视图,图2是上述排水软管1的左视图。排水软管1用于向车厢外排出冷凝水,所述冷凝水积存在例如搭载在汽车等的车厢内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壳体100(在图3中用虚线表示)内。用于冷却空调用空气的冷却用热交换器收纳在壳体100内,但这并未图示。在壳体100的底壁部101上设置有排水管102,所述排水管102从最低的部位向下突出。由此,在冷却用热交换器的表面上冷凝了的冷凝水向下流而流入壳体100的底壁部101后朝向排水管102流动,然后从在排水管102的下游端部开口的排水口(未图示)流向壳体100外,但这并未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该实施方式进行的说明中,将车辆前侧简称为“前”,将车辆后侧简称为“后”,将车辆左侧简称为“左”,将车辆右侧简称为“右”。
排水软管1具备例如由橡胶等弹性部件形成的排水软管主体10以及例如由尼龙等较硬的材料形成的硬质部件20。硬质部件20的材料并不限于尼龙,只要其硬度比排水软管主体10硬即可,如下所述,硬质部件20的材料优选: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且直径在弹性变形区域内能够扩大。
排水软管主体10大体上沿上下方向延伸,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上侧成为上游侧,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侧成为下游侧。在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上游侧设置有上游侧连接部11,其与壳体100的排水管102的排水口连接。上游侧连接部11的直径大于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中间部分的直径,上游侧连接部11向斜上方延伸。在排水管102的前端部嵌入到上游侧连接部11内的状态下,排水管102的外周面紧贴在上游侧连接部11的内周面上,从而确保密封性。
在排水软管主体10的、比上游侧连接部11更靠下游侧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弯曲部10a,后视时(在图3中示出),所述第一弯曲部10a弯曲成近似直角。如图1所示,排水软管主体10的、比第一弯曲部10a更靠下游侧的部分向斜下方以直线状延伸。在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上下方向中央部附近设置有第二弯曲部10b。进而,如图1~图3所示,排水软管主体10的、比第二弯曲部10b更靠下游侧的部分大体上沿铅垂方向延伸。在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三弯曲部10c,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游侧向右侧突出。
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游侧以从通孔P1向车厢外探出的方式装设,其中,所述通孔P1形成在如图12(b)所示的车身板P上。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车身板P构成车辆的地板通道的侧壁部的情况,由此,车身板P沿上下方向延伸。车身板P上的通孔P1大体上呈圆形。需要说明的是,车身板P所延伸的方向并不限于上下方向,例如也可以是如地板等那样的近似水平方向。在该情况下,只要将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游侧按照如下所述的方式形成即可,即:使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游侧向与车身板P正交的方向延伸。
在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游侧设置有密封部12。如图12(b)所示,该密封部12用于通过与车身板P上的通孔P1的周缘部接触而对通孔P1的周缘部与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游侧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密封部12从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游侧的外周面开始向径向外侧伸出,密封部12呈绕该排水软管主体10的整个一周形成的法兰状。由于该密封部12的形状呈法兰状,因此该密封部12容易地在其厚度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在接触到通孔P1的周缘部上之际,容易变成周缘部的形状。
在密封部12的伸出方向前端部上形成有突条部12a,该突条部12a向车身板P侧突出且以环状连续延伸。该突条部12a与车身板P接触。此外,在密封部12的、与车身板P相反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与排水软管主体10的外周面相连的多个肋条12b,在周向上,上述的多个肋条12b之间留有间隔。
在排水软管主体10的、比密封部12更靠下游侧的部分上设置有供硬质部件20安装的硬质部件安装部13。硬质部件安装部13形成为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近似圆环状。如图10等中所示,在硬质部件安装部13的外周面的下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按压部)14。该突出部14突出成:其位于后述的硬质部件20的缺口部22内。
此外,在硬质部件安装部1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三个平坦面13b(在图7、图10中示出),在周向上,上述的平坦面13b之间留有间隔。平坦面13b分别布置在硬质部件安装部13的外周面的上部、前侧、后侧。
突出部14的、排水软管主体10的周向上的两个侧面14a、14a(在图5、图9以及图10中示出)大体上沿上下方向延伸。此外,如图5所示,从下方看到时,突出部14的两个侧面14a、14a相对于硬质部件安装部13的中心线倾斜,上述的两个侧面14a、14a的倾斜方向如下:在突出部14中,越靠近车厢外侧,彼此之间的相隔距离越大。由此,突出部14的宽度在突出部14朝向车厢外侧变宽。
此外,如图6等所示,在排水软管主体10的、比硬质部件安装部13更靠下游侧的端面上形成有下游端开口10d。如图9等中所示,在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游端开口10d的周缘部设置有沿径向伸出的伸出部15。伸出部15的周缘部位于比硬质部件安装部13的外周面更靠外侧的位置上。伸出部15的下部15a伸出得相比上部和侧部更多。如图6所示,伸出部15的下部15a的端部与密封部12的下端部位于大致相等的高度上。伸出部15的下部15a弯曲成其宽度方向(前后方向)的中央部最接近车身板P的外表面。
如图9~图11所示,硬质部件20以围绕排水软管主体10的硬质部件安装部13(下游侧)的方式形成。在硬质部件20的周向上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缺口部22,因该缺口部22的形成,硬质部件20的一部分处于非连续状态,因而其直径可在外力作用下扩大、缩小。在该实施方式中,硬质部件20呈近似“C”字状,其以缺口部22位于下方的方式安装在硬质部件安装部13上。此外,缺口部22的宽度被设定为充分小于排水软管主体10的硬质部件安装部13的外径。
从下方看到缺口部22的周向上的两个缘部22a、22a(在图5、图11中示出)时,上述的两个缘部22a、22a倾斜成如下:在硬质部件20中,越靠近车厢内侧,两个缘部22a、22a之间越接近。由此,缺口部22的宽度是在硬质部件20中朝向车厢内侧而变窄的。
此外,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硬质部件20的周缘部设置有倒角部20c。该倒角部20c用于:在将硬质部件20插入车身板P上的通孔P1中之际防止硬质部件20的缘部受到通孔P1的周缘部的阻碍。
如图12所示,在硬质部件20上设置有从车厢外与车身板P上的通孔P1的周缘部卡合的三个棘爪部21。棘爪部21以与形成在硬质部件安装部13的外周面上的平坦面13b一致的方式,在周向上彼此之间留有间隔地形成。换言之,棘爪部21分别布置在硬质部件20的上部、前侧、后侧。
各个棘爪部21的结构相同,都具有可挠片21a以及从可挠片21a突出的凸部21b。即,在硬质部件20上形成有切口23,其以“U”字状延伸,从而能够使可挠片21a相对于硬质部件20的主体部分在该硬质部件20的内外方向上挠曲。可挠片21a与硬质部件20的、车厢外侧的缘部形成为一体。由此,可挠片21a以如下所述的方式挠曲:可挠片21a的车厢内侧在硬质部件20的内外方向上产生位移。
凸部21b被设置成:从可挠片21a的车厢内侧向硬质部件20的径向外侧突出。将凸部21b的自可挠片21a开始算的突出高度设定为:凸部21b的前端位于相比硬质部件20的主体部分的外周面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凸部21b是与车身板P上的通孔P1的周缘部卡合的部位。
接下来,对将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硬质部件20安装在排水软管主体10上的步骤进行说明。首先,以使硬质部件20的缺口部22的宽度扩大的方式扩大硬质部件20的直径。另一方面,使排水软管主体10的硬质部件安装部13以进入硬质部件20的缺口部22内的方式弹性变形,在将硬质部件安装部13从缺口部22完全插入到硬质部件20中以后,撤回对排水软管主体10和硬质部件20施加的外力。于是,如图9所示,排水软管主体10和硬质部件20的形状复原,从而硬质部件20以围绕排水软管主体10的硬质部件安装部13的方式得以安装。在该状态下,排水软管主体10的突出部14位于缺口部22内。换言之,突出部14设置在排水软管主体10的外周面上的、安装了硬质部件20的部分上,该突出部14以位于缺口部22内的方式突出。由此,防止硬质部件20的旋转。
接下来,对将排水软管1组装在车身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将安装了硬质部件20的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上游侧连接部11连接在壳体100的排水管102上。
然后,将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游侧固定在车身板P上。即,首先,如图12(a)所示,以从车厢内侧与车身板P上的通孔P1相对的方式布置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游侧。然后,将排水软管主体10的伸出部15的下部15a在上部之前先插入通孔P1中。在将伸出部15的下部15a插入通孔P1中以后,从车厢内侧将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游侧按压在通孔P1的周缘部上,则伸出部15就会被压入通孔P1内,并且硬质部件20的棘爪部21接触通孔P1的周缘部而以向硬质部件20的径向内侧产生位移的方式挠曲,从而穿过通孔P1。如果硬质部件20的棘爪部21穿过通孔P1到达车厢外侧,则棘爪部21的形状复原而从车厢外侧与通孔P1的周缘部卡合,从而成为如图12(b)所示的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游侧被固定在车身板P上的状态。在棘爪部21与通孔P1的周缘部卡合之际,由于棘爪部21是硬质部件20的一部分,因此会发出声音或发生振动。由此,作业人员能够根据声音或振动等来把握棘爪部21是否与车身板P上的通孔P1的周缘部卡合。
在该状态下,排水软管主体10的密封部12通过与车身板P上的通孔P1的周缘部接触而变形,从而与该通孔P1的周缘部的形状相对应。由此,即使不设置如现有例那样的止水密封件,也能够提高排水软管主体10与通孔P1的周缘部之间的密封性。
在棘爪部21与通孔P1的周缘部卡合后,例如会存在如下情况:排水软管主体10被从车厢内侧拉拽,从而排水软管主体10受到将其从通孔P1抽去的方向上的力的作用。此时,排水软管主体10的突出部14位于硬质部件20的缺口部22内,且越靠近车厢外侧,该突出部14的宽度越宽,因此如果排水软管主体10被拉向车厢内侧,则位于缺口部22内的突出部14起到如楔子的作用,从而突出部14的两个侧面14a、14a以使缺口部22的宽度扩大的方式按压缺口部22的缘部22a、22a。由此,将硬质部件20的直径可靠地扩大而使棘爪部21被按压在通孔P1的周缘部,从而棘爪部21的卡合会进一步牢固。
此外,由于越靠近车厢内侧,硬质部件20的缺口部22的宽度就越窄,因此如果排水软管主体10被拉向车厢内侧,则位于缺口部22内的突出部14以扩大缺口部22的宽度的方式按压该缺口部22的缘部22a、22a。由此也能够可靠地扩大硬质部件20的直径。
如以上的说明,根据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水软管1,由于设置了具有棘爪部21的硬质部件20,因此在将排水软管1组装在车身板P上之际,作业人员容易把握组装作业已结束这一情况。此外,在排水软管主体10受到了将其从通孔P1抽去的方向上的力之际,向扩大硬质部件20的直径的方向按压硬质部件20的缺口部22的缘部22a、22a,因此组装后的排水软管1难以脱离车身板P。进而,即使不设置止水密封件,也能够确保通孔P1的周缘部的密封性,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此外,由于使缺口部22的宽度朝向硬质部件20的车厢内侧变窄,因此在朝向车厢内侧对排水软管主体10施加了拉力之际,能够可靠地扩大硬质部件20的直径。由此能够使棘爪部21进一步牢固地与通孔P1的周缘部卡合。
此外,由于使排水软管主体10的突出部14的宽度朝向车厢外侧扩大,因此在朝向车厢内侧对排水软管主体10施加了拉力之际,能够可靠地扩大硬质部件20的直径。由此也能够使棘爪部21进一步牢固地与通孔P1的周缘部卡合。
此外,由于在排水软管主体10的下游侧的整个一周上设置了与车身板P上的通孔P1的周缘部接触的密封部12,因此能够得到高密封性。
上述实施方式的所有方面都只是示例而已,不能做限定性解释。而且,属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等同范围的变形、改变等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排水软管例如能够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中。
-符号说明-
1排水软管
10排水软管主体
12密封部
14突出部
20硬质部件
21棘爪部
22缺口部
100壳体
P车身板
P1通孔

Claims (4)

1.一种排水软管,其用于将冷凝水排向车厢外,所述冷凝水积存于搭载在车厢内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壳体内,所述排水软管的特征在于:具备:
排水软管主体,所述排水软管主体由弹性部件形成,所述排水软管主体以其上游侧与所述壳体的排水口连接、其下游侧从形成在车身板上的通孔向车厢外探出的方式装设而与该通孔的周缘部接触;以及
硬质部件,所述硬质部件以围绕所述排水软管主体的下游侧的外周面的方式形成且安装在该下游侧,并且所述硬质部件由比所述排水软管主体硬的材料形成,
在所述硬质部件上设置有缺口部和棘爪部,所述缺口部是通过将所述硬质部件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切掉而形成的,所述棘爪部从车厢外与所述车身板上的通孔的周缘部卡合,
在所述排水软管主体的、安装有所述硬质部件的部分上设置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以位于所述缺口部的方式突出,在所述排水软管主体受到了将该排水软管主体从所述通孔抽去的方向上的力之际,所述按压部向扩大所述硬质部件的直径的方向按压所述缺口部的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软管,其特征在于:
越靠近车厢内侧,所述硬质部件的缺口部的宽度越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软管,其特征在于:
越靠近车厢外侧,所述排水软管主体的所述按压部的宽度越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软管,其特征在于:
绕所述排水软管主体的下游侧整个一周设置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朝向该排水软管主体的径向外侧伸出而与所述车身板上的通孔的周缘部接触。
CN201480068487.5A 2013-12-27 2014-12-26 排水软管 Active CN1058138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72531 2013-12-27
JP2013272531A JP6207389B2 (ja) 2013-12-27 2013-12-27 ドレンホース
PCT/JP2014/006515 WO2015098129A1 (ja) 2013-12-27 2014-12-26 ドレンホー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3871A true CN105813871A (zh) 2016-07-27
CN105813871B CN105813871B (zh) 2017-09-05

Family

ID=53478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8487.5A Active CN105813871B (zh) 2013-12-27 2014-12-26 排水软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7210B2 (zh)
EP (1) EP3064383B1 (zh)
JP (1) JP6207389B2 (zh)
CN (1) CN105813871B (zh)
WO (1) WO201509812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1053A1 (zh) * 2018-01-22 2019-07-2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管道组件及管道固定件
CN111572467A (zh) * 2020-06-12 2020-08-25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乘用车装配在地板上的排水密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60147A1 (en) 2017-03-01 2018-09-07 Tekso Teknik Sogutma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Drain apparatus for use in refrigerators
US11262001B1 (en) * 2017-11-22 2022-03-01 Dometic Sweden Ab Vent cover with integrated drain tube attachment
USD888902S1 (en) * 2018-07-13 2020-06-30 Sang Heon Lee Fire pipe
USD889612S1 (en) * 2018-07-13 2020-07-07 Sang Heon Lee Fire pipe
SI26065A (sl) * 2020-08-28 2022-03-31 Siliko d.o.o. Izboljšana odtočna cev za klimatsko in prezračevalno napravo v vozilih
USD982141S1 (en) * 2021-04-14 2023-03-28 No Limit Enterprises, Inc. Molded coolant hos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69869A (ja) * 1996-12-10 1998-06-26 Aoi:Kk カプラ
EP0936394A2 (en) * 1995-01-27 1999-08-18 Showa Aluminum Corporation Pipe joint
CN101412358A (zh) * 2007-10-17 2009-04-22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排水结构
CN101520228A (zh) * 2008-02-23 2009-09-02 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冷凝水排水管以及装配冷凝水排水管的方法
JP4882884B2 (ja) * 2007-06-18 2012-02-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排水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22551A (zh) * 1957-01-10
US4591192A (en) * 1984-03-15 1986-05-27 Rain Bird Consumer Products Mfg. Corp. Quick connect coupling
IL78369A (en) * 1986-03-31 1990-04-29 Noam Lemelshtrich Quick-attachable connectors particularly for use as a hose coupler
JP3206099B2 (ja) * 1992-05-14 2001-09-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管状部材取付構造
US6173994B1 (en) * 1999-08-20 2001-01-16 Ti Group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Coupling assemblies for providing fluid connection
JP2002274162A (ja) * 2001-03-23 2002-09-25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ドレンホース構造
US6666238B1 (en) * 2002-06-13 2003-12-23 Dayco Products, Llc Collar for fuel filler pipe
US7156574B1 (en) * 2003-04-15 2007-01-02 Roger Garst Flush valve and drain system for recreational vehicles
JP2005076949A (ja) * 2003-08-29 2005-03-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5098535A (ja) * 2003-09-22 2005-04-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US7987552B2 (en) * 2004-11-17 2011-08-02 Techtronic Floor Care Technology Limited Floor care appliance with a plurality of cleaning modes
US7159270B2 (en) * 2005-02-10 2007-01-09 Nationwide Sales & Service, Inc. Vacuum cleaner adapters and assemblies including the same
SE529111C2 (sv) * 2005-09-30 2007-05-02 Itw Sverige Ab Kopplingsanordning för sammankoppling av rörformade segment samt kopplingssystem innefattande kopplingsanordning
JP5551860B2 (ja) * 2008-09-24 2014-07-16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03349462U (zh) * 2013-05-24 2013-12-18 安徽中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排水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36394A2 (en) * 1995-01-27 1999-08-18 Showa Aluminum Corporation Pipe joint
JPH10169869A (ja) * 1996-12-10 1998-06-26 Aoi:Kk カプラ
JP4882884B2 (ja) * 2007-06-18 2012-02-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排水管
CN101412358A (zh) * 2007-10-17 2009-04-22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排水结构
CN101520228A (zh) * 2008-02-23 2009-09-02 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冷凝水排水管以及装配冷凝水排水管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1053A1 (zh) * 2018-01-22 2019-07-2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管道组件及管道固定件
US11530867B2 (en) 2018-01-22 2022-12-20 Qingdao Haier Co., Ltd. Refrigerator, duct assembly and duct fixture
CN111572467A (zh) * 2020-06-12 2020-08-25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乘用车装配在地板上的排水密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64383A1 (en) 2016-09-07
CN105813871B (zh) 2017-09-05
EP3064383B1 (en) 2018-02-07
US20160272050A1 (en) 2016-09-22
US10377210B2 (en) 2019-08-13
JP6207389B2 (ja) 2017-10-04
EP3064383A4 (en) 2017-01-11
WO2015098129A1 (ja) 2015-07-02
JP2015127151A (ja) 2015-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3871A (zh) 排水软管
US7810848B2 (en) Pipe joint and pipe joint structur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9120509B2 (en) Hole plug
JP5907134B2 (ja)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とカウルルーバとの連結構造
CN102844949B (zh) 用于线束的护线环
US20070096482A1 (en) Bumper fixture, and bumper mounting structure
JP4851830B2 (ja) グロメット
JP2016514644A (ja) カバー部品と車両ウィンドを結合するためのプロフィル部材、およびプロフィル部材モジュール
US9593892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tention element
JP4807210B2 (ja) シール装置およびシール構造
CN105793079A (zh) 排水部件以及使用了该排水部件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9572353B (zh) 仪表板密封件前部的肋密封件
JP4882884B2 (ja) 排水管
CN105074269A (zh) 转矩杆
JP5587062B2 (ja) 低比重ドア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CN114701337A (zh) 包边结构及车辆
JP4612965B2 (ja) パッキングリング
JP5142322B2 (ja) ガラスランチャンネル組立体の取付構造及び窓枠
JP5923079B2 (ja) 車両用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JP2008273277A (ja) 自動車用ウエルトとその取付構造およびそのウエルトを用いた自動車用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JP6022891B2 (ja) フィルム一体型防水パッキン
JP2006335077A (ja) ドアグラスランのコーナー部構造
JP2011011602A (ja) 自動車用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JP5002200B2 (ja) グラスランのコーナー型成形部構造
JP2003050043A (ja) エア吹き出し装置とエアダクトとの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