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56A - 超高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改进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高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改进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56A
CN1058056A CN91104664A CN91104664A CN1058056A CN 1058056 A CN1058056 A CN 1058056A CN 91104664 A CN91104664 A CN 91104664A CN 91104664 A CN91104664 A CN 91104664A CN 1058056 A CN1058056 A CN 1058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driving shaft
axis
crank arm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1104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19C (zh
Inventor
康斯坦丁·文思古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ovo Pignone Holding SpA
Nuovo Pignone SpA
Original Assignee
Nuovopignone Industrie Meccaniche e Fonderia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ovopignone Industrie Meccaniche e Fonderia SpA filed Critical Nuovopignone Industrie Meccaniche e Fonderia SpA
Publication of CN1058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1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1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1/00Dobb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16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with clutching members movable otherwise than only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3/00Automatic clutches
    • F16D43/02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 F16D43/26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acting at definite angular position or disengaging after consecutive definite number of ro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Looms (AREA)
  • Slot Machines And Peripheral Devices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控制装置,其中之键上 一横向槽的宽度等于与之协同工作之控制环的厚度 再加上此键插入主曲柄臂大端上或驱动轴上径向槽 或自该槽中撤出时的行程长度,控制环呈椭圆形且固 定在一操纵杆上,后者的支点在此椭圆的短轴上且由 一V形簧保持于静止位置,并由一为凸轮操纵且为 一受程序编制器控制之针形选择器带动的推杆使之 绕V形簧对称轴线摆动,而作用到设在此操纵杆上 摆动式扇形件的两个谷槽之一。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单的,低成本的,用来驱动控制着旋转式多臂提综器主曲柄臂摆动之键的控制装置,它能可靠地将键插入驱动轴的槽内或自其中撤出而不需利用弹簧,即使在最高的气织机与水织机的速度下,导致现行的多臂提综器无法工作而必须采用复杂与昂贵的属间接类型的那种多臂提综器时,它也能使旋转式多臂提综器可靠和有效地运转,而且毋需改动结构就允许在机械读数系统(纸,有孔滚筒,等等)与电子读数系统间有互换性。
在旋转式多臂提综器中,主曲柄臂以空载方式通过一凸轮安装于驱动轴上,凸轮则位于驱动轴与曲柄臂的大端之间,且由一键固定地连接着此曲柄臂或驱动轴,以旋转180°后继以一段间歇的形式作间歇运动,该键装设于此凸轮上的一合适的径向槽内,当驱动轴停动时,便为作机械运动的装置所推动,使它的一端键连接上设在主曲柄臂大端中两相对径向槽中之一,或键连接到驱动轴上两相对径向槽中之一。
在上述装配方式下,每当键将凸轮固定到驱动轴上时,凸轮即转动使得相关的主曲柄臂摆动,随之也就带动相关的织机综絖架。
这样,旋转式多臂提综器便以完全无误的方式,不需利用弹簧就促使上述架子上下运动。
但现行的旋转式多臂提综机为驱使键运动而采用下述意义下的一种间接型内控制装置,即把前述机械运动装置仅仅用来从驱动轴的槽中将键取出,而当把键插入该槽内时则是借助一直接或间接作用在此键上的弹簧。
上面这种布置方式事实上由于存在着弹簧而带来众多的缺点,它意味着现行的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速度受到了限制,使之不能在以约1200拍/分以上的速度于织机上工作。在此种情况中,对于近代的气织机或水织机,当前能以约1200拍/分的超高速运行的工作条件下,键的运动就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而这却是用弹簧不能以完全可靠的程度来实现的,这是因为除了会导致键作有害的不受控的振动外,还必须能提供一种使键脱出的力,这样一种力至少需为理论值的三倍,原因在于,需要预知的弹簧在两倍于驱动该键所需之力的作用下的超尺寸值并未能确切地掌握,它主要是由于键的摩擦和振动所致,高达上述数量的力,对于在可利用的有限空间范围内设计使键退出的相关操作件时,实际上构成了无法克服的困难,这种有限的空间在轴向上的标准尺寸为12mm。
另一种缺点是键的边缘相对于驱动轴中径向槽的相应边缘受到连续的磨损,这是由于此键恒定地为弹簧保持住压向该轴,只要是该轴中的相对凹槽开始面朝此键,而且是在该轴完全停动之前,这个键便常会进入到此槽之中。此外,当该轴已然停动,此键并非按照最佳的运动规律在其行程终点减速地完成其入槽动作,而是用一种加速运动,当键在其行程终点触及槽壁时以突然停动告终,结果发生撞击和回跳。由于现行的旋转式多臂提综器不能在气织机或水织机的高速范围内工作,对于这样的速度范围,就必须采用只能沿一个方向拉引综絖架的(非旋转式)棘轮型的多臂提综器,而这种架则是借助弹簧朝反向运动的。此种称之为“间接式多臂提综器”的棘轮型多臂提综器,由于有大型弹簧能消除相应系统的松弛和由之带来的振动,故能在前述高速范围下运行,但相反,它们都只能驱动综絖架通过短的行程,而且随着此种行程长度随所用架数的增多而增长时,业已证明必须限制架数,从而也就限制了能织入到由这类织机所生产出的织物中的图案。在这种情形下,正如前面述及的,因大型弹簧的存在所需要的综絖架的操纵力,从理论上说,乃是没有这类弹簧时所需之力的三倍,而为了将这种操纵力减少到这种间接型棘轮式多臂提综器实际可提供的数值,那就必须限制综絖架的行程长度。这样的多臂提综器还有如下一些缺点:总尺寸较大,有害于织机的尺寸;因采用大型弹簧而提高了成本,此外,此种多臂提综器有很大噪声而且需要精密制成。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用下述方式来消除前述缺点,即提供一种可靠、坚实与经济的旋转式多臂提综器,它能在高达约1200拍/分的近代气织机或水织机的最高速度下工作,而并不限制综絖架的数目或其行程长度,这样,后者就能各现行的中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中的情形相同,因此能取代目前尚在用的间接式棘轮多臂综合器,而得以全面消除后者的全部缺点。
上述目的基本上是通过一种可靠的键运动控制装置来实现的,这种装置将键插入驱动轴的径向槽中或自其中取出而不需利用弹簧,同时最好是借助一凸轮来实现使键运动可以遵循的最佳运动规律。
更具体地说,此键是通过一椭圆形的控制环,在驱动轴作间歇运动的暂停过程中,分别插入主曲柄臂大端上的以及此驱动轴上的两个相对的径向槽中之一或自其中撤出,上述椭圆形控制环与驱动轴同轴地固定在一操纵杆上,后者的支点处在一与多臂提综器之主曲柄臂的相对径向槽之轴线相垂直的一轴线上,此轴线通过多臂提综器驱动轴的中心且包含着所说椭圆环的短轴,同时插入此键体中所设的槽中,此键体中的这一槽与键体的轴线垂直,而其宽度等于椭圆形控制环的厚度与此键插入前述径向槽或自其中撤出时之行程长度二者的和。上述操纵杆在驱动轴间歇运动的停动期间,由一种最好是凸轮型的操纵系统所摆动,依据预定的程序摆向一方或另一方,以便将键插入前述相对的径向槽中或自其中撤出,或使之保持在这样的插入或撤出状态,此操纵杆在停动终结时常立即返回其中央的静止位置,这时最好是利用一种垂直的V形环,此V形环双臂的张开程度受到围绕该环对称轴线对称设定的两个肩部限制,此对称轴线通过前述操纵杆的支点,而V形环的两个臂的端部则插入此操纵杆杆体上所设的一位于上位的空腔内。这种用来摆动操纵杆的操纵系统最好是由这样一种扇形件构成,它绕上V形簧的对称轴作对称摆动,而在下部铰接到一可沿操纵杆一相应凹腔滑动的滑板上,此扇形件的上部包括两个绕V形簧对称分布的谷槽,以与一设在上方的推杆下端配合,此推杆的上端则铰接到从一个轴上突出的臂上,这根轴为一种周知的控制机构,最好是与织机同步的凸轮型控制机构所摆动,而此推杆在织机的每一循环中,便通过一针形选择器进入与摆动着的扇形件之两个谷槽相对应的两个位置中之一,上述推杆滑动地通过此针形选择器的两个销子之间,而此选择器则通过一弹簧和一抽出梳的作用与一程序编制器的端口协同工作,这里的抽出梳同样为一与织机同步的凸轮型控制机构所摆动。
在上述这种装置中,推杆与摆动的扇形件中两谷槽中之一或另一相配合的结果,就使得扇形件依顺时针走向转动,在其转动过程中便使得前述操纵杆随后转动,因而导致它的椭圆环运动,此椭圆环通过与前述键中之槽的边缘相互作用,就会导致该键相对于主曲柄臂大端上的或驱动轴上的径向槽,进行经常所需的那种进、出或保持原状的可靠运动。由于这类运动通常是由与形成驱动轴暂停的调制器同步的凸轮控制,因而这时它们就能在合适的时刻发生,也就是能够精确地发生于驱动轴刚好完成暂停的时刻,并且能遵从有效而精确的运动规律。
通过将以下几个方面相结合就可使上述作业最优化,即在驱动轴运动过程中每次暂停终结的时刻,让操纵杆连续和立即返回其中央静止位置,随即使此杆上的椭圆环环绕驱动轴精确地定中心;而所说的键上之槽的特定尺寸会给该环一个精确地等于该键必须进行之行程的间隙;同时让所说的椭圆环取特定的椭圆形式。
在此,椭圆环相对于驱动轴在每次暂停开始时返回到中央,就意味着此椭圆环将时常触及键中的槽壁,而与前述的作业相反,从而此键能够无任何空载时间而立即运动,因此可在高速下改变其位置,而要是此键需要保持在其同一位置,前述键槽中的间隙就能让椭圆环经历一无效的行程。此外,控制环所取的以其短轴垂直于主曲柄臂之轴线的椭圆构形,意味着上述键在其转动过程是与驱动轴成固定联结,因而同时也就描出一与驱动轴轴线同心的圆形轨迹,而此时的键就不会由于控制环与驱动轴在该环的下述两个临界区中相切因摩擦而拖动操纵杆,这两个临界区是由通过驱动轴之中心且通过操纵杆之支点的轴线所界定,结果是控制环被拖动。这里的控制环的椭圆形意味着此环与键在所说临界区内不再接触,这是此环的椭圆形短轴限定成能使该环近似等距离地处于此键中之槽的两臂之间。之所以能如此,基本上是由于使该椭圆形控制环的短轴等于相应之长轴减去此键的下述行程的结果,此行程是指键插入主曲柄臂之大端上的或驱动轴上的相对之径向槽中或自其中撤出时的行程。此外,上述这种装配方式当用单一的针形选择器操作时,就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程序编制器,例如用纸或有孔滚筒的那种机械式程序编制器,或者那种能与电子式存储器相结合的电磁式程序编制器。
这样,对于此种用于超高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控制装置来说,这里的旋转式多臂提综器包括有一主曲枘臂,后者的小端铰接此多臂提综器的主杆,而其大端则以空载的方式安装在一驱动轴上,此驱动轴由一调制机构通过一凸轮驱动,按每转180°作暂停来进行间歇运动,此凸轮由一键固定地分别连到该曲柄臂或驱动轴上,此键则纳置在凸轮中一合适的径向槽内,当驱动轴暂停运动时,此键即以其一端插入或继续保持插入于主曲柄臂大端上两个相对径向槽之一或驱动轴上的两个相对径向槽中之一,但这时是根据一程序编制器的指令并且是借助于一与驱动轴共轴的控制环来进行的,而此环则是与此键中的一横向槽协同工作的,依据本发明,这种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键中的横向槽的宽度等于控制环的厚度与键相对于前述径向槽作插入或撤出运动时之行程长度二者的和,此控制环是椭圆形的,它的长轴位于主曲柄臂大端之相对径向槽的轴线上,固定安装在一操纵杆上,此操纵杆的支点处在此椭圆形控制环短轴的延长线上,且与一V形簧协同工作,此V形簧两个臂的端部插入于一面向操纵杆的支点且设在此杆体中的空腔内,同时它以预先加载方式安装在两个相对于它本身的对称轴线作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肩部之间,此对称轴线通过前述的操纵杆的支点,此操纵杆包括一与该支点相对的第二空腔并与一滑板协同工作,此滑板与一扇形件的下端铰接,此扇形件对称地绕V形簧的对称轴线摆动,同时此扇形件的上部则包括有两个谷槽,它们相对于V形簧的对称轴线对称设置并与一设在上方的推杆下端配合工作,此推杆的上端铰接到一从一根轴突出的臂上,这根轴则由一控制机构,且最好是由与前述调制机构同步的凸轮型控制机构控制摆动,上述推杆滑动地插在一针形选择器的两个销子之间,此针形选择器则在一止推弹簧和一返回抽出梳的作用下与一程序编制器的端口配合工作,而此抽出梳则由一最好属凸轮型的第二控制机构控制其摆动,且同样与所述调制机构同步。
正如纬纱断裂时一般所要求的那样,当驱动轴的转动方向反向(逆向运行时),上面所说的控制装置有可能使在驱动轴停动前运动中的键暂停,这样,在该键与主曲柄臂大端中的或驱动轴上的相应槽对准之前,会导致此控制装置的这些部件损环,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即在于:设置在前述操纵杆内用来导引所述滑板的第二空腔是由一W形簧的相对端形成,这一W形簧是在以高载荷预先加载的条件下,借两个固定在操纵杆上相对的内凸耳安装就位。
利用上述装置,在发生逆向运行时,由扇形件的摆动引致的滑板运动,此时即为W形簧的两端之一吸收,而此W形簧又因此而加载,同时随着此驱动轴的转动,上述的键最后终于与相应的槽对准,而这时的W形簧的上述端部便释去其载荷,将键插入此槽中。
另外,上述W形簧的预加高载荷意味着在驱动轴正常运行中,这一W形簧起着一稳定的空腔的作用。
为了在将键插入主曲柄臂大端中径向槽的瞬间,减缓源于这种极高速度带来的振动;同时为了在键已完成其行程之前该多臂综合器突停继以逆向运行时,能简化和自动化地使键从驱动轴的径向槽中撤出以及随后的插入,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前述的主曲柄臂大端中的相对径向槽,是设在两个镜面反射式弹性半环的两个相对邻端上,这两个半环按其中心线固定主曲柄臂的大端上并相对两个定心销预先加载,这两个定心销则设置在上述两径向槽的上方且固定于主曲柄臂的大端上。
径向槽的上述布置方式,不仅保证了此种槽为所说定心销作正确定位时有高度的精密性,同时还由于这两个半环是按其中心线固定的结果具有与主曲柄臂平面所必须的共面性,而且还提高了此种槽在半环固定点上的稳定性,保证了能有效和可靠地完成键插入于驱动轴径向槽内的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特征,着眼于补偿高速旋转时离心力对键的作用、减缓键在运动过程中的振荡、同时为了使键在其行程的最后阶段减速,在此键上设置有一板簧,此板簧由一与前述凸轮固定连接的销子支承且通过键中的一个隙缝,按垂直方向压迫此键。这样,就分别在板簧与键之间,以及在键与凸轮之间形成了双重摩擦效应。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改型,前述的摆动式扇形件被分成两半,形成了两个独立的谷槽,有两个双臂曲柄杆在一起铰接成一种对向的装置,它们相对于前述V形簧的对称轴线呈镜面反射状,这两个双臂曲柄杆的上部包括着前述这两个相互毗邻且关于V形簧对称轴线作镜面反射的谷槽,同时此种双臂曲柄杆以它们的底端铰接到一连接杆上,后者有一与前述操纵杆之第二空腔配合工作的滑块。
上述实施例虽较前者价昂,但却具有能进一步减少空转时间的优点,这是因为其中的两个需要前述推杆相配合的谷槽极其接近,因而可进一步提高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运行速度。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这些附图以非限制性的举例方式,即允许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在技术与结构上作出变更,来示明若干最佳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依据本发明构成的旋转式多臂提综器控制装置的部分剖面,部分透视图;
图2是图1中之控制装置大大增大了比例的详细平面图;
图3是通过图2中之详图的一个剖面;
图4是图1中控制装置的前视剖面图,这里的键已插入于主曲柄臂大端上的径抽槽中;
图5至9是前视图,示明图1中之控制装置作业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图10是图1中本发明之控制装置之一种改型的前视图。
各图中以参考号数1指旋转式从臂提综器的主曲柄臂,后者的小端1′铰接到主杆2上,此主杆2通过一列联动装置驱动着织机的相关的综絖架3。主曲柄臂1的大端1″经一凸轮4空载地安装在一驱动轴5之上,后者由一已知类型(图中未示明)的调制机构驱使按每转180°作一次暂停的方式转动。凸轮4通过装设在其自身上一适当的径向槽7中的键6,交替地固定连接着曲柄臂1或驱动轴5,在后者暂停转动时,此键的一端,依据程序编制器12的指令,通过一与轴5共轴而因该键中一横向槽16之壁14或15协同工作的控制环13的作用,插入或保持插合于主曲枘臂1大端1′上两相对径抽槽8或9中之一,或者是驱动轴5中两相对径向槽10或11中之一。
上述控制环13呈椭圆形(详见图2),此椭圆的短轴17等于其长轴18减除键6在插入径向槽8、9、10或11或自其中撤出时所经历的行程19的长度,此控制环固定在一操纵杆20上,后者的支点21处于此环13的短轴17之延长线上,此环的长轴18则处在一连接着主曲柄臂大端1″上之相对径向槽8与9,且与主曲柄臂1之对称轴线重合的轴线22上。前述之键6中的横向槽16的宽度等于控制环13之厚度与该键前述行程19之长度二者的和,键6上还设有板簧23使前者垂直地压向凸轮4径向槽7的滑动面,为此目的,此板簧为一与凸轮4固定连结的销子24所支承,且通过键6中开设的一隙缝25(具体见图2秘3)。主曲柄臂1大端1″上的相对径向槽8与9分别形成在两个镜面反射式弹性半环26与27的两个对向毗邻端26′,26与27′,27′处,而这两个半环26与27则通过固定销28按它们的中心线固定在曲柄臂1的大端1″上,且相对着两个设于径向槽8与9上的定心销29预先加载,后者同样固定在主曲柄臂的大端1″上。
上述操纵杆20还与一V形簧30协同工作,后者的对称轴线31(参看图4)通过此弹簧的支承轴32且通过操纵杆20的支点21,V形簧30之两臂的端部30′与30″插在一面向支点21而设在杆20体上的一空腔33内,同时是以预先加载的方式安装在相对于对称轴线31对称布置的两固定肩部34与35之间。操纵杆20还包括一与上一空腔相对且为一W形簧37之相对端37′与37″界定的第二空腔36,此W形簧37通过两个固定在操纵杆20上的内凸耳38与39按预先加载的方式安装。此第二空腔36与一滑板40配合工作,后者上面铰接着一扇形件41的下端41′,此扇形件41相对于V形簧的对称轴线31呈对称式摆动,而其上部则包括着两个也相对于上述对称轴线31对称设置的谷槽43与44,以与一设在上方之推杆45的下端配合工作,此推杆45的上端则铰接到一从一根轴47上突出的臂46上,这根轴47则通过一连接件48由一驱动机构65,且最好是由一种与前述调制机构同步的凸轮型驱动机构带动摆动。推杆45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在一针形选择器51的两个导销49与50之间。此针形选择器在止推弹簧53与返回抽出梳56二者的作用下与前述程序编制器12的端口52(见图1)配合,上述止推弹簧53作用在此选择器与两个有孔带54与55之一之间,用来导引与支承此选择器,而此返回抽出梳56则通过连接件58的影响,绕前述之驱动机构65的轴线57摆动。
显然,上述的通过其端口52与旋转式多臂提综器之针形选择器56协同工作和程序编制器或是一种电子式存储型的电磁式程序编制器。
根据图10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改型,前述那种摆动式扇形件取由两个双臂曲柄杆59与60组成的形式,后者的上部则包括有前述之两个谷槽43与44,它们相互毗邻,相对于V形簧30的对称轴线31呈镜面反射布置,这两根杆59与60铰接在转动轴61与62之上,后者也相对于上述轴线31呈镜面反射配置,而它们的底端则由一连杆63接连到一起,后者的中央区包括一与前述操纵杆20之第二空腔36协同工作滑块64。
前述那种控制装置的操作方法如下。从图4中所示的键6已插在主曲柄臂之大端1″中径向槽8内的状态开始,此曲柄臂1由于它是空载地安装在顺时针走向转动的驱动轴5之上,因而便随着它的凸轮4保持不动,现在应假定程序编制器对与选择器51的针协同工作的端口52发出了关闭指令。此时,针形选择器51便保留在图4中的位置,而在驱动机构65的下一个命令下驱动推杆45与摆动式扇形件41之谷槽43相配合,使此扇形件41反时针走向转动,结果使操纵杆20顺时针走向转动,而此杆上的椭圆环13由于压向键6中横向槽16的壁15,便促使键6沿径向从槽8运动到驱动轴5的槽10(见图5)。所有以上这些状况都是在前述调制机构促使驱动轴5暂停转动时所发生的,而此调制机构是与凸轮型驱动机构65同步。这样,当驱动轴5再次开始转动时,推杆45即由驱动机构65提升到其初始位置1使得臂30′通过操纵杆20的顺时针走向转动而运动的V形簧30(见图4),将杆20拉回到其上椭圆环13绕驱动轴5定心的初始位置,与此同时,现下由键6固定连接着驱动轴5的凸轮4便开始转动而带动着主曲柄臂1、主杆2与所连接的综絖架3。
在轴5与凸轮4转过90°后,键6即处于图6所示位置,在图6中可以看到控制环13的椭圆形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此控制环到键6之横向槽16的壁14与臂壁15的距离相等,因而消除了当环13取圆形,由于V形簧30的前述作用而使环13返回到环绕轴5的中心位置时,在键6上的壁14以及与这一壁相接触的环13之间,可能发生的滑动接触。
当轴5转过180°后,就到达了此轴转动过程中的下一个暂停,这时的主曲柄臂1位于其行程的两个死点中之一处,而环13则与键6的横向槽16之壁相触合,如图7所示。在此可能发生两种情况。要末程序编制器12再行确认对端口52的关闭指令,或给此端口52以打开指令。
在第一种情形,针形选择器51保留在图示位置,而由驱动机构65发出的下一个命令使推杆45与摆动式扇形件41之谷槽43进入协同工作的状态。这样就使得扇形件41作了一次新的反时针走向转动,结果是操纵杆20顺时针走向转动,此操纵杆上的椭圆环13由于压贴着键6的横向槽之壁14,就沿径向将键6从驱动轴5的槽10运动到主曲柄臂1之大端1″中的径向槽9(见图8)。这样,当驱动轴5再次转动,凸轮4便连同为键6锁定的主曲柄臂1保持静止。
在第二种情形,这时程序编制器12使端口52打开,选择器51的针通过对端口52内,使选择器51得以将推杆45带入摆动式扇形件41之谷底44(见图9),结果驱动机构65的下一个命令便会使扇形件41顺时针转动,随之是操纵杆20的反时针走向转动,从而使此杆上的椭圆环13从其与键6中横向槽16之壁14相接触状态运动到与该槽的壁15相接触,而由于此槽16的特定尺寸,上述运动就不会对仍然插合在驱动轴5之槽口中的键6有任何影响。
最后,图2表明了下述事实,利用两个朝自身中心固定点28逐渐增大稳定性的弹形半环26与27来形成曲柄臂1大端1″上的径向槽8与9,可以避免在驱动轴反时针走向的逆向运行过程中,由于错误地将键偏向地插到径向槽内带来的伤害,这是由于上述半环能够弹性变形(见图2,其中以虚线示明的半环27′已为同样由虚线表明的键6′所9变形),在此键的端部上形成了一种增大的径向力F,它导致这一键能自动而完满地插入到驱动轴5的径向槽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超高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控制装置,其中的多臂提综器包括有一主曲柄臂,后者的小端铰接此多臂提综器的主杆,而其大端则以空载方式安装在一驱动轴上,此驱动轴由一调制机构通过一凸轮驱动,按每转180-作暂停来进行间歇运动,此凸轮由一个键固地式地分别连到该曲柄臂或驱动轴上,则键则纳置在凸轮中一合适的径向槽内,当驱动轴暂停运动时,此键即以其一端插入或继续保持插入于主曲柄臂大端上两个相对径向槽之一或驱动轴上的两个相对径向槽中之一,但这时是根据一程序编制器的指令并且是借助于一与驱动轴共轴的控制环来进行的,而此环则是与此键中的一横向槽协同工作的,这种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键中横向槽的宽度等于控制环的厚度与键相对于前述径向槽作插入或撤出运动时之行程长度二者的和,此控制环是椭圆形的,它的长轴位于主曲柄臂大端之相对径向槽的轴线上,固定安装在一操纵杆上,此操纵杆上,此操纵杆的支点处在此椭圆形控制环短轴的延长线上,且与一V形簧协同工作,此V形簧两个臂的端部插入于一面向操纵杆支点且设在此杆体中的空腔内,同时它以预先加载方式安装在两个相对于它本身的对称轴线作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肩部之间,此对称轴线通过前述的操纵杆的支点,此操纵杆包括一与该支点相对的第二空腔并与一滑板协同工作,此滑板与一扇形件的下端铰接,此扇形件对称地绕V形簧的对秒轴线摆动,同时此扇形件的上部则包括有两个谷槽。它们相对于V形簧的对称轴线作对称设置并与一设在上方的推杆下端配合工作,此推杆的上端铰接到一从一根轴突出的臂上,这根轴则由一与前述调制机构同步的控制机构,且最好是由与前述调制机构同步的凸轮型控制机构控制摆动,上述推杆滑动地插在一针形选择器的两个销子之间,此针形选择器则在一止推弹簧和一返回抽出梳的作用下与一程序编制器的端口配合工作,而此抽出梳则由一最好属凸轮型的第二控制机构控制其摆动,且同样与所述调制机构同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控制装置,特征在于:所说的设于操纵杆内用于导引滑板的第二空腔是由一W形簧的相对端形成,此W形簧通过两个固定在此操纵杆上的相对内凸耳,以高载荷的预先加载方式使之安装就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控制装置,特征在于:所说的在主曲柄臂大端上的相对径向槽是形成在两个镜面反射状弹性半环的两个相对比邻端,这两个半环以其中心线固定在此主曲柄臂的大端上,并相对于两个定心销预先加载,而这两个定心销设在前述两个径向槽的上方并固定到此主曲柄臂的大端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控制装置,特征在于:所述的键配置有一板簧,后者由一屯所说凸轮固定连接且通过此键上一缝隙的销子支承,此板簧接垂直方向压迫该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控制装置,特征在于:前述的摆动式扇形件是由两个铰接成一种对向装置的双臂曲柄杆组成,它们相对于所说V形簧的对称轴线呈镜面反射状,而这两个双臂曲柄杆的上部则包括前述那两个相互比邻且关于该V形簧的轴线呈镜面反射状的谷槽,同时此两个双臂曲柄杆以它们的底端铰接到一连接杆上,后者有一与前述操纵杆之第二空腔配合工作的滑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控制装置,特征在于:所说的与前述针形选择器配合工作的程序编制器,乃是一种纸或有孔滚筒型的机械式程序编制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控制装置,特征在于:所说的与前述针形选择器配合工作的程序编制器,乃是一种电子存储型的电磁式程序编制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控制装置,特征在于:所说的椭圆形控制环是按照此环之椭圆的短轴等于此椭圆的长轴减去前述键插入主曲柄臂大端的或驱动轴的径向槽或自其中撤出进所经历之行程长度而构成。
CN91104664A 1990-07-11 1991-07-11 超高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1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20904A/90 1990-07-11
IT02090490A IT1246701B (it) 1990-07-11 1990-07-11 Dispositivo di comando perfezionato per ratiere rotative ad altissima velocita'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56A true CN1058056A (zh) 1992-01-22
CN1028119C CN1028119C (zh) 1995-04-05

Family

ID=11173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11046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19C (zh) 1990-07-11 1991-07-11 超高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5209270A (zh)
EP (1) EP0466234B1 (zh)
JP (1) JP3086930B2 (zh)
CN (1) CN1028119C (zh)
BR (1) BR9102928A (zh)
CZ (1) CZ281426B6 (zh)
DE (1) DE69103354T2 (zh)
ES (1) ES2059040T3 (zh)
IT (1) IT1246701B (zh)
RU (1) RU2037576C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185C (zh) * 2002-07-16 2007-06-06 施托布利法韦日公司 用于织机的旋转多臂机和具有该多臂机的织机
CN104129745A (zh) * 2014-08-01 2014-11-05 刘美福 一种凸轮系统抬升物体的方法
CN104140056A (zh) * 2014-08-08 2014-11-12 淳安旺傲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凸轮升降机构
CN104140055A (zh) * 2014-08-01 2014-11-12 淳安中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凸轮机构抬升物体的方法
CN104140059A (zh) * 2014-08-01 2014-11-12 宋贝贝 一种用于抬升物体的凸轮系统
CN104150396A (zh) * 2014-08-08 2014-11-19 宋贝贝 一种利用凸轮升降控制系统升降物体的方法
CN104192753A (zh) * 2014-08-08 2014-12-10 刘美福 一种凸轮升降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47261B (it) * 1991-02-28 1994-12-12 Nuovo Pignone Spa Dispositivo perfezionato per la movimentazione delle leve ad anello dicomando delle chiavette di una rattera rotativa ad altissima velocita'
IT1254219B (it) * 1992-02-25 1995-09-14 Eccentrico perfezionato per ratiera rotativa
JPH07268742A (ja) * 1994-03-28 1995-10-17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織機における開口方法及び装置
SE508238C2 (sv) * 1997-02-06 1998-09-14 Texo Ab Skaftmaskin för att i vävmaskin styra skaftramarnas rörelser
DE102017110253A1 (de) * 2017-05-11 2018-11-15 Hettich Franke Gmbh & Co. Kg Schwenkbeschlag und Möbel
JP7491819B2 (ja) * 2020-11-24 2024-05-28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クランク式駆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11436T1 (de) * 1981-01-09 1985-02-15 Textilma Ag Kuppl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uer eine textilmaschine.
ATE13700T1 (de) * 1981-06-26 1985-06-15 Textilma Ag Kuppl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uer eine textilmaschine.
EP0082906B2 (de) * 1981-12-28 1989-04-12 GebràœDer Sulzer Aktiengesellschaft Kupplungsanordnung zum Steuern der Schäfte einer Webmaschine
CH657639A5 (de) * 1982-12-22 1986-09-15 Staeubli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r rotations-schaftmaschine.
CH661063A5 (de) * 1983-06-16 1987-06-30 Staeubli A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chaftmaschine und schaftmaschine zur ausfuehrung des verfahrens.
DE3472707D1 (en) * 1984-01-28 1988-08-18 Staeubli Ag Key coupling for a rotary dobby
CH671782A5 (zh) * 1987-01-05 1989-09-29 Ernst Kleiner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185C (zh) * 2002-07-16 2007-06-06 施托布利法韦日公司 用于织机的旋转多臂机和具有该多臂机的织机
CN104129745A (zh) * 2014-08-01 2014-11-05 刘美福 一种凸轮系统抬升物体的方法
CN104140055A (zh) * 2014-08-01 2014-11-12 淳安中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凸轮机构抬升物体的方法
CN104140059A (zh) * 2014-08-01 2014-11-12 宋贝贝 一种用于抬升物体的凸轮系统
CN104140059B (zh) * 2014-08-01 2015-05-27 南通华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抬升物体的凸轮系统
CN104140056A (zh) * 2014-08-08 2014-11-12 淳安旺傲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凸轮升降机构
CN104150396A (zh) * 2014-08-08 2014-11-19 宋贝贝 一种利用凸轮升降控制系统升降物体的方法
CN104192753A (zh) * 2014-08-08 2014-12-10 刘美福 一种凸轮升降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37576C1 (ru) 1995-06-19
EP0466234A1 (en) 1992-01-15
ES2059040T3 (es) 1994-11-01
BR9102928A (pt) 1992-02-11
US5209270A (en) 1993-05-11
JPH04308241A (ja) 1992-10-30
DE69103354D1 (de) 1994-09-15
CZ281426B6 (cs) 1996-09-11
IT1246701B (it) 1994-11-26
JP3086930B2 (ja) 2000-09-11
EP0466234B1 (en) 1994-08-10
IT9020904A1 (it) 1992-01-11
IT9020904A0 (it) 1990-07-11
CS213391A3 (en) 1992-01-15
DE69103354T2 (de) 1995-01-19
CN1028119C (zh) 1995-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19C (zh) 超高速旋转式多臂提综器的控制装置
CN101310057B (zh) 横机的三角座滑架搭载单元
CN1097109C (zh) 尤其用于在圆型针织机中选择针盘针的选针装置
GB1451670A (en) Electric cam selector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CN105803654B (zh) 双系统横机底板中的选针三角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19964A (zh) 一种usb锁
US2954161A (en) Tape reader
CN1028550C (zh) 用于驱动控制高速转动多臂机的键的环形杆的改进装置
EP0219029A1 (en) Device for selecting the needles in a knitting machine, particularly for stockings
CN2345553Y (zh) 针织圆机用调线装置
CN201762540U (zh) 织袜机的导纱板调整装置
US3126150A (en) Punch cams
US2989229A (en) Double action high speed punch
US3812729A (en) Electromechanical disc adder mechanisms
KR900010349A (ko) 캠 트랙 교차부를 관통하여 태핏을 안내하기 위한 크로스오우버 장치
CN2483406Y (zh) 操针式磁保持选针装置
CN114622337A (zh) 针织横机的中山导块翻针导块控制机构
RU2155269C1 (ru) Поршневая машина
CN205467029U (zh) 一种注射座移动旋转装置
JPS59130340A (ja) 回転型ドビ−機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0290897A2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selectors in a four-fee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socks and stockings
CN215628558U (zh) 一种单系统织领机山板
CN2506013Y (zh) 马达同步激磁刹车装置
CN221070431U (zh) 一种毛绒处理用滚球机
KR19990044339A (ko) 방사 편물 바늘의 편물 기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