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6535A - 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6535A
CN105756535A CN201610252249.0A CN201610252249A CN105756535A CN 105756535 A CN105756535 A CN 105756535A CN 201610252249 A CN201610252249 A CN 201610252249A CN 105756535 A CN105756535 A CN 105756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ender
water blocking
lifting
lifting water
plat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22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56535B (zh
Inventor
高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ellyfish (Shangh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高瞻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瞻 filed Critical 高瞻
Priority to CN2016102522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565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56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6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56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65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5/0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 E06B5/1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ir-raid or other war-like action; for other protective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2009/007Flood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pecial Wing (AREA)
  • Barrag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包括:门框、第一升降挡水板以及第二升降挡水板,所述门框由顶横梁和两根规格相同的立柱搭接形成,所述第一升降挡水板和所述第二升降挡水板均横跨于两根所述立柱之间,并且,当所述第一升降挡水板和所述第二升降挡水板下降至所述门框底部时,所述第二升降挡水板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挡水板的上方;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挡水板竖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升降挡水板竖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此种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可根据外部积水位的高低选择降下单块挡水板或两块挡水板,在降下单块挡水板时,能够兼顾通行和挡水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挡水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背景技术
受夏季台风和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对于地下室、地下车库、以及交通洞等地下建筑设施,由于出入口通常为敞开设置,低洼的地势极易积蓄地表尚未来得及排放的水量,若地下建筑设施内部排水不畅,存放于地下建筑设施内的财产因被水淹、水浸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防止地下建筑设施被淹,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地下车库阻水装置,该大型地下车库阻水装置包括阻挡在车库门口的拦水板,拦水板两端下侧分别设有穿过混凝土墙壁的短轴,混凝土墙壁中设有支撑短轴的轴承,至少一端的短轴端部与旋转臂一端相连,旋转臂另一端连接在气缸活塞的伸出端,气缸缸体铰接在混凝土基础上。工作时,气缸可驱动旋转臂转动,带动拦水板立起或倾倒,其立起时,可拦阻水流,倾倒时,可放行车辆。但是,采用此种结构的大型地下车库阻水装置需要在安装地表上开挖凹坑,施工量大;并且,当挡水板倾倒在凹坑中并与地面平滑过渡时,车辆需从挡水板上驶过,则就需要挡水板的结构强度要求苛刻,制造成本高昂。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CN204940211U)公开了一种顶降式阻水门,该顶降式阻水门包括:一门框,由两根立柱和一根顶部横梁搭接形成;一升降式挡水板,横跨于两根立柱之间;以及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式挡水板沿立柱上下移动;其中,驱动机构包含:动力源和两组传动组件,动力源安装于门框的顶部且靠近其中一立柱,每根立柱分别内置一组传动组件,并且,两组传动组件由平行于顶部横梁的同步轴传动连接。相对于传统的大型地下阻水装置,该顶降式阻水门无需开挖凹坑。
但是,在上述结构的顶降式阻水门中,升降式挡水板为整体式,难以根据外部积水位的高低选择适当的挡水高度,当升降式挡水板降至门框底部时,不便于行人通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旨在可根据外部积水位的高低选择降下单块挡水板或两块挡水板。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门框、第一升降挡水板以及第二升降挡水板,门框由顶横梁和两根规格相同的立柱搭接形成,第一升降挡水板和第二升降挡水板均横跨于两根立柱之间,并且,当第一升降挡水板和第二升降挡水板下降至门框底部时,第二升降挡水板位于第一升降挡水板的上方;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升降挡水板竖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用于驱动第二升降挡水板竖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其中,两根立柱于靠近顶部的位置分别安装一保险装置,用以防止处于门框顶部时的第一升降挡水板和第二升降挡水板坠落。
上述的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中,两根立柱于相对向的侧壁上分别开设“y”形导向槽;第一升降挡水板的横向两端分别伸出一根贯穿“y”形导向槽的第一中心短轴;第二升降挡水板的横向两端分别伸出一根贯穿“y”形导向槽的第二中心短轴。
上述的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中,顶横梁包含:两根相平行的横杆、和至少两片位于顶横梁中部且纵向搭接两根横杆的筋板。
上述的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中,第一驱动装置包含:第一动力源,安装在其中一根立柱的上部;两个第一升降链传动组件,分别内置于其中一根立柱中;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动力源和两个第一升降链传动机构;其中,第一升降链传动机构带动第一中心短轴沿“y”形导向槽的“/”形槽道升降。
上述的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中,第一传动机构具有:由第一动力源驱动旋转并延伸至其中一筋板的第一传动轴、平行于第一传动轴的第一同步轴、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和第一同步轴的第一链传动组件;第一升降链传动机构具有:套装在第一同步轴一端的第一主动链轮、靠近“y”形导向槽下端安装的第一从动链轮、传动连接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的第一升降链条;第一中心短轴和第一升降链条由第一起升块连接。
上述的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中,第二驱动装置包含:第二动力源,安装在另一根立柱的上部;两个第二升降链传动组件,分别内置于其中一根立柱中;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二动力源和第二升降链传动机构;其中,第二升降链传动机构带动第二中心短轴沿“y”形导向槽的“〉”形槽道升降;并且,立柱内置有分隔第一升降链传动组件和第二升降链传动组件的隔板。
上述的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中,第二传动机构具有:由第二动力源驱动旋转并延伸至另一筋板的第二传动轴、平行于第二传动轴的第二同步轴、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和第二同步轴的第二链传动组件;第二升降链传动机构具有:套装在第二同步轴一端的第二主动链轮、安装在第二主动链轮下方的第二从动链轮、传动连接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的第二升降链条;其中,第二中心短轴和第二升降链条由第二起升块连接。
上述的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中,第一动力源包含:安装在立柱顶部的驱动电机、安装在顶横梁上用于增大驱动电机输出扭矩的减速器、安装在立柱后侧壁上的手摇轴;其中,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减速器的输入轴以及手摇轴之间由第三链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并且,第二动力源和第一动力源规格相同。
上述的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中,保险装置包含:锁块,中心处铰接在立柱侧壁上;电磁铁,具有安装在立柱后侧壁上的线圈和匹配线圈的活动铁芯;以及杠杆,中部与立柱侧壁铰接,且两端分别铰接锁块和活动铁芯;其中,锁块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形成一个三角形凸起,当第一升降挡水板和第二升降挡水板上升至门框顶部时,两个三角形凸起分别与第一中心短轴的下部、第二中心短轴的下部相抵接;并且,其中一根立柱的后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控制两个驱动电机运行的电气控制箱;电磁铁与电气控制箱电连接。
上述的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中,第一升降挡水板的下端和第二升降挡水板的下端均安装有密封条;并且,每根立柱的侧壁底部于门框内侧分别安装密封条。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采用双挡水板结构,每个挡水板分别有不同的驱动装置驱动运行,用户可根据外部积水位的高度选择降下单块升降挡水板或两块升降挡水板。对于外部积水位较低的情况下,降下单块升降挡水板即能实现挡水功能,同时还便于行人通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另外,两块升降挡水板均由升降链传动机构带动升降,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维修保养较为简便、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于第一升降挡水板和第二升降挡水板均下降至门框底部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于第一升降挡水板下降至门框底部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于第一升降挡水板和第二升降挡水板均上升至门框顶部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于第一升降挡水板和第二升降挡水板均上升至门框顶部时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于第一升降挡水板和第二升降挡水板均均下降至门框底部时的后视图;
图6为图5中A-A剖线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y”形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立柱的内部结构图;
图9为图8中字母A对应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字母B对应部分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保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顶横梁;101、横杆;102、横杆;103、筋板;2、立柱;21、“y”形导向槽;22、密封条;23、隔板;3、第一升降挡水板;31、密封条;32、第一中心短轴;4、第二升降挡水板;41、密封条;42、第一中心短轴;5、第一驱动装置;501、驱动电机;502、减速器;503、第一传动轴;504、第一链传动组件;505、第一同步轴;506、手摇轴;507、第三链传动组件;508、第一主动链轮;509、第一从动链轮;510、第一升降链条;511、第一起升块;6、第二驱动装置;601、驱动电机601;602、减速器;603、第二传动轴;604、第二链传动组件;605、第二同步轴;606、第二主动链轮;607、第二从动链轮;608、第二升降链条;609、第二起升块;7、保险装置;71、锁块;711、三角形凸起;72、杠杆;73、线圈;74、活动铁芯;8、电气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11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将顶降式防汛挡水门的迎水侧定义为前侧,并将顶降式防汛挡水门的背水侧定义为后侧。图1为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于第一升降挡水板和第二升降挡水板均下降至门框底部时的立体图;图2为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于第一升降挡水板下降至门框底部时的立体图;图3为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于第一升降挡水板和第二升降挡水板均上升至门框顶部时的立体图;图4为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于第一升降挡水板和第二升降挡水板均上升至门框顶部时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5为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于第一升降挡水板和第二升降挡水板均均下降至门框底部时的后视图。如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包括:门框、第一升降挡水板3、第二升降挡水板4、第一驱动装置5以及第二驱动装置6。其中,第一升降挡水板3的高度小于第二升降挡水板4的高度。第二升降挡水板4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由两块结构相同的板竖向叠加形成。
具体地说,门框由顶横梁1和两根规格相同的立柱2搭接形成,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顶横梁1包含横杆101、横杆102以及两片筋板103,其中,横杆101和横杆102相平行。并且,两片筋板103位于顶横梁1中部且纵向搭接横杆101和横杆102。当然,筋板103的数量还可根据顶横梁1的长度相应增加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5用于驱动第一升降挡水板3竖向移动,第二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第二升降挡水板4竖向移动。如图和图所示,第一升降挡水板3和第二升降挡水板4均横跨于两根立柱2之间,并且,当第一升降挡水板3和第二升降挡水板4下降至门框底部时,第二升降挡水板4位于第一升降挡水板3的上方。当第一升降挡水板3和第二升降挡水板4上升至门框顶部时,第二升降挡水板4与第一升降挡水板3相平行。
其中,两根立柱2于靠近顶部的位置分别安装一保险装置7,用以防止处于门框顶部时的第一升降挡水板3和第二升降挡水板4坠落。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在保险装置7解除第一升降挡水板3和第二升降挡水板4的锁止状态,才能第一升降挡水板3和第二升降挡水板4才能被驱动进行升降运动。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y”形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立柱的内部结构图;图9为图8中字母A对应部分的放大图;图10为图8中字母B对应部分的放大图。如图1至10所示,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根立柱2于相对向的侧壁上分别开设“y”形导向槽21,并且,两个“y”形导向槽21横向对齐。并且,第一升降挡水板3的横向两端分别伸出一根贯穿“y”形导向槽21的第一中心短轴32;相类似的,第二升降挡水板4的横向两端分别伸出一根贯穿“y”形导向槽21的第二中心短轴42。
图6为图5中A-A剖线的剖视图。如图1至10所示,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驱动装置5包含:第一动力源、两个第一升降链传动组件以及第一传动机构。具体的,第一动力源安装在其中一根立柱2的上部,两个第一升降链传动组件分别内置于其中一根立柱2中,第一传动机构用于传动连接第一动力源和两个第一升降链传动机构。其中,第一升降链传动机构带动第一中心短轴32沿“y”形导向槽21的“/”形槽道升降。
详细地说,第一传动机构具有:由第一动力源驱动旋转并延伸至其中一筋板103的第一传动轴503、平行于第一传动轴503的第一同步轴505、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503和第一同步轴505的第一链传动组件504。
详细地说,第一升降链传动机构具有:套装在第一同步轴505一端的第一主动链轮508、靠近“y”形导向槽21下端安装的第一从动链轮509、传动连接第一主动链轮508和第一从动链轮509的第一升降链条510。
第一中心短轴32和第一升降链条510由第一起升块511连接。第一同步轴505能够保证两个第一升降链传动组件同步升降,防止第一升降挡水板3因倾斜而卡在两根立柱2之间。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动力源包含:安装在立柱2顶部的驱动电机501、安装在顶横梁1上用于增大驱动电机501输出扭矩的减速器502、安装在立柱2后侧壁上的手摇轴506。
其中,驱动电机501的输出轴、减速器502的输入轴以及手摇轴506之间由第三链传动组件507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驱动装置6包含:第二动力源、两个第二升降链传动组件以及第二传动机构。具体的,第二动力源安装在另一根立柱2的上部,两个第二升降链传动组件分别内置于其中一根立柱2中,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二动力源和第二升降链传动机构。其中,第二升降链传动机构带动第二中心短轴42沿“y”形导向槽21的“〉”形槽道升降。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传动机构具有:由第二动力源驱动旋转并延伸至另一筋板103的第二传动轴603、平行于第二传动轴603的第二同步轴605、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603和第二同步轴605的第二链传动组件604。并且,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动力源相类似的,第二动力源包含驱动电机601和减速器602。
第二升降链传动机构具有:套装在第二同步轴605一端的第二主动链轮606、安装在第二主动链轮606下方的第二从动链轮607、传动连接第二主动链轮606和第二从动链轮607的第二升降链条608。
其中,第二中心短轴42和第二升降链条608由第二起升块609连接。第二同步轴605能够保证两个第二升降链传动组件同步升降,防止第二升降挡水板4因倾斜而卡在两根立柱2之间。
并且,如图8所示,为了防止第一升降链传动组件和第二升降链传动组件相互干涉,立柱2内置有分隔第一升降链传动组件和第二升降链传动组件的隔板23。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保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11所示,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保险装置7包含:锁块71、电磁铁以及杠杆72。具体的,锁块71的中心处铰接在立柱2侧壁上,电磁铁具有安装在立柱2后侧壁上的线圈73和匹配该线圈73的活动铁芯74。杠杆72的中部与立柱2侧壁铰接,且杠杆72的两端分别铰接锁块71和活动铁芯74。
其中,锁块7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形成一个三角形凸起711,当第一升降挡水板3和第二升降挡水板4上升至门框顶部时,两个三角形凸起711分别与第一中心短轴32的下部、第二中心短轴42的下部相抵接,防止第一中心短轴32和第二中心短轴42沿“y”形导向槽21升降。
其中一根立柱2的后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控制两个驱动电机运行的电气控制箱8。并且,保险装置7中的线圈73与电气控制箱8电连接。当线圈73通电吸合活动铁芯74时,偏转的杠杆72拉动锁块71同步偏转,进而使得锁块71和第一中心短轴32、第二中心短轴42相脱离,此时,第一中心短轴32、第二中心短轴42可沿“y”形导向槽21升降。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积水渗漏至顶降式防汛挡水门的背水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升降挡水板3的下端安装有密封条31,第二升降挡水板4的下端均安装有密封条41;并且,每根立柱2的侧壁底部于门框内侧分别安装密封条22。
另外,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立柱2还可以在门框的内侧安装监测第一升降挡水板3和第二升降挡水板4升降位置的接近开关(图中未显示),接近开关与电气控制箱8电连接,从而实现顶降式防汛挡水门的自动化控制。当然,行程开关还可以用光栅尺代替。
本实施例中,顶降式防汛挡水门采用双挡水板结构,每个挡水板分别有不同的驱动装置驱动运行,用户可根据外部积水位的高度选择降下单块升降挡水板或两块升降挡水板。对于外部积水位较低的情况下,降下单块升降挡水板即能实现挡水功能,同时还便于行人通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另外,两块升降挡水板均由升降链传动机构带动升降,保养维修较为简便、制造成本低。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包括:门框、第一升降挡水板以及第二升降挡水板,所述门框由顶横梁和两根规格相同的立柱搭接形成,所述第一升降挡水板和所述第二升降挡水板均横跨于两根所述立柱之间,并且,当所述第一升降挡水板和所述第二升降挡水板下降至所述门框底部时,所述第二升降挡水板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挡水板的上方;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挡水板竖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升降挡水板竖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其中,两根所述立柱于靠近顶部的位置分别安装一保险装置,用以防止处于所述门框顶部时的所述第一升降挡水板和所述第二升降挡水板坠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立柱于相对向的侧壁上分别开设“у”形导向槽;
所述第一升降挡水板的横向两端分别伸出一根贯穿所述“у”形导向槽的第一中心短轴;
所述第二升降挡水板的横向两端分别伸出一根贯穿所述“у”形导向槽的第二中心短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横梁包含:两根相平行的横杆、和至少两片位于所述顶横梁中部且纵向搭接两根所述横杆的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含:
第一动力源,安装在其中一根所述立柱的上部;
两个第一升降链传动组件,分别内置于其中一根所述立柱中;
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源和两个所述第一升降链传动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升降链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中心短轴沿所述“у”形导向槽的“/”形槽道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具有:由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旋转并延伸至其中一所述筋板的第一传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一同步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一同步轴的第一链传动组件;
所述第一升降链传动机构具有:套装在所述第一同步轴一端的第一主动链轮、靠近所述“у”形导向槽下端安装的第一从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链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的第一升降链条;
所述第一中心短轴和所述第一升降链条由第一起升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含:
第二动力源,安装在另一根所述立柱的上部;
两个第二升降链传动组件,分别内置于其中一根所述立柱中;
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源和所述第二升降链传动机构;
其中,所述第二升降链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中心短轴沿所述“у”形导向槽的“〉”形槽道升降;
并且,所述立柱内置有分隔所述第一升降链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升降链传动组件的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具有:由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旋转并延伸至另一所述筋板的第二传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二同步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二同步轴的第二链传动组件;
所述第二升降链传动机构具有:套装在所述第二同步轴一端的第二主动链轮、安装在所述第二主动链轮下方的第二从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链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链轮的第二升降链条;
其中,所述第二中心短轴和所述第二升降链条由第二起升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源包含:安装在所述立柱顶部的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顶横梁上用于增大所述驱动电机输出扭矩的减速器、安装在所述立柱后侧壁上的手摇轴;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减速器的输入轴以及手摇轴之间由第三链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并且,所述第二动力源和所述第一动力源规格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装置包含:
锁块,中心处铰接在所述立柱侧壁上;
电磁铁,具有安装在所述立柱后侧壁上的线圈和匹配所述线圈的活动铁芯;以及
杠杆,中部与所述立柱侧壁铰接,且两端分别铰接所述锁块和所述活动铁芯;
其中,所述锁块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形成一个三角形凸起,当所述第一升降挡水板和所述第二升降挡水板上升至所述门框顶部时,两个所述三角形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一中心短轴的下部、所述第二中心短轴的下部相抵接;
并且,其中一根所述立柱的后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控制两个所述驱动电机运行的电气控制箱;
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气控制箱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挡水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升降挡水板的下端均安装有密封条;
并且,每根所述立柱的侧壁底部于所述门框内侧分别安装密封条。
CN201610252249.0A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Active CN1057565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2249.0A CN105756535B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2249.0A CN105756535B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6535A true CN105756535A (zh) 2016-07-13
CN105756535B CN105756535B (zh) 2017-10-17

Family

ID=56325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2249.0A Active CN105756535B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653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8583A (zh) * 2016-11-14 2017-02-01 王雨荍 一种车库防水结构及调度结构
CN107015498A (zh) * 2017-03-21 2017-08-04 国家电网公司 变电站液压式防汛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0039Y (zh) * 1993-10-23 1995-06-07 机械工业部第九设计研究院 电动提升门
CN2633949Y (zh) * 2003-01-23 2004-08-18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自行式防汛钢闸门
JP2005213991A (ja) * 2004-02-02 2005-08-11 Fuji Seiko Honsha:Kk 防水板装置
CN103835269A (zh) * 2014-02-21 2014-06-04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
CN203846457U (zh) * 2014-02-27 2014-09-24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嵌套式景观闸门
EP2811100A1 (en) * 2012-01-31 2014-12-10 Lixil Suzuki Shutter Corporation Waterproof plate device
CN205663389U (zh) * 2016-04-21 2016-10-26 高瞻 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0039Y (zh) * 1993-10-23 1995-06-07 机械工业部第九设计研究院 电动提升门
CN2633949Y (zh) * 2003-01-23 2004-08-18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自行式防汛钢闸门
JP2005213991A (ja) * 2004-02-02 2005-08-11 Fuji Seiko Honsha:Kk 防水板装置
EP2811100A1 (en) * 2012-01-31 2014-12-10 Lixil Suzuki Shutter Corporation Waterproof plate device
CN103835269A (zh) * 2014-02-21 2014-06-04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
CN203846457U (zh) * 2014-02-27 2014-09-24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嵌套式景观闸门
CN205663389U (zh) * 2016-04-21 2016-10-26 高瞻 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8583A (zh) * 2016-11-14 2017-02-01 王雨荍 一种车库防水结构及调度结构
CN107015498A (zh) * 2017-03-21 2017-08-04 国家电网公司 变电站液压式防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6535B (zh) 2017-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5853A (zh) 一种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CN105569538A (zh) 一种具有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CN205558614U (zh) 一种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CN204940211U (zh) 一种顶降式阻水门
CN105756535A (zh) 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CN205663389U (zh) 一种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CN110670928B (zh) 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
CN204753438U (zh) 电动升降柱式道闸
CN206035338U (zh) 一种顶降式挡水门
CN204753443U (zh) 电动翻板式道闸
CN107513959A (zh) 基于停车场内道闸的工作方法
CN201037321Y (zh) 液压沉箱式升降车库
CN205370382U (zh) 一种具有双挡水板结构的顶降式防汛挡水门
CN106836899B (zh) 吊梯立体车库
CN106014161A (zh) 一种顶降式挡水门
CN206477274U (zh) 隔离桩及隔离桩系统
CN215105234U (zh) 一种插接式振冲碎石桩机装置
CN205840765U (zh) 基坑中旋挖钻机用的施工平台
CN105113465B (zh) 一种顶降式阻水门
CN114875823A (zh) 一种快速升降的浅埋式路障及危险预警处理系统
CN107513958A (zh) 具有升降功能的车辆道闸装置
CN215633137U (zh) 一种下翻式防水闸门装置
CN210658137U (zh) 升降式地面分隔栏
RU101166U1 (ru) Противотаранное заградительное препятствие (пзп)
CN206091433U (zh) 地面立体存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7

Address after: Room 1133, Building 5, 1630 Yecheng Road, Jiading Industrial Zone, Shanghai, 201800

Patentee after: Jellyfish (Shangh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80 Minhang Road, Shanghai, No. 1, No.

Patentee before: Gao Zh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