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0928B - 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0928B
CN110670928B CN201910985205.2A CN201910985205A CN110670928B CN 110670928 B CN110670928 B CN 110670928B CN 201910985205 A CN201910985205 A CN 201910985205A CN 110670928 B CN110670928 B CN 1106709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axis
chain wheel
frame
carrying plate
sli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852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0928A (zh
Inventor
胡晓兵
江代渝
彭正超
陈赵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9852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09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0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0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0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0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2Small garages, e.g. for one or two cars
    • E04H6/06Small garages, e.g. for one or two cars with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peculiar to garag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secur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and operating schemes; centering devices
    • E04H6/422Automatically operated car-pa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立体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包括上层停车装置、滑块装置、立柱框架、驱动装置、推杆装置、以及下层停车机构,上层停车装置包括折弯杆机构、载车框架与上层载车板,载车框架的四个角底部分别与四个折弯杆机构一端铰接,四个折弯杆机构另一端铰接有上层载车板,载车框架的四个角通过滑块装置与立柱框架连接,驱动装置与滑块装置连接,驱动装置用于控制上层停车装置整体升降,推杆装置设置在立柱框架一侧的地面上,推杆装置与上层载车板连接,推杆装置用于将上层载车板从立柱框架推出,本发明具有安装简便,占用空间小,控制车辆升降稳定,方便车辆出入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体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越来越高,随之带来停车位的紧张,不能满足停车需求,停车难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由家庭停车难的问题上升到整个居民小区等地方的停车难问题。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当初没有规划停车场地,很多车辆不得不停靠在道路两侧,以及绿化草坪上,严重影响了道路的畅通和城市绿化,场上的家用简易车库,由于存车不方便,在车辆存车时需要很大的转弯半径,存取车很不方便。而且占用的空间很大,要求通道也很宽,对于小区很难有这样的条件做简易车库,不能充分利用仅有的绿化有效空间,大大浪费空间资源。
申请号CN201220260470.8公开了一种横向无避让立体车库,包括钢框架,钢框架内部置有一横向放置的载车板,载车板通过定位防坠器与所述钢框架相连,钢框架的上方设有送出伸缩叉,送出伸缩叉下部安装有伸缩叉驱动电机,送出伸缩叉的内部设有伸缩叉驱动链条,且伸缩叉驱动链条由所述伸缩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送出伸缩叉的上部安装有提升电机,提升电机通过提升钢丝绳连接在载车板上,钢框架设在地面上,地面上设有一通道。所述提升钢丝绳通过提升电机引出经过松绳检测机构。钢框架的上部和中下部分别安装有伸缩叉伸缩到位检测和升降限位和极限检测。
但是通过伸缩叉与钢丝绳吊起载车板将车辆提升的过程中,伸缩叉先做升降运动,再做水平运动,但是钢丝绳毕竟不是硬质材料,在伸缩叉带动钢丝绳的运动过程中,钢丝绳非常容易发生晃动,导致载车板与车辆在空中发生摆动,所以在车辆的上升过程中,车辆有可能从载车板上滑落,对下方的车辆和人造成损伤,并且钢丝绳吊在载车板的四个角,会对进出载车板的车辆产生阻碍,所以需要一种双层停车装置,既能够保证车辆在上升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并且不会影响车辆在载车板上的进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上层停车升降装置缺乏稳定性,在车辆上升的过程中会导致车辆与载车板发生晃动,导致车辆有可能从载车板上滑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包括上层停车装置、滑块装置、立柱框架、驱动装置、推杆装置、以及下层停车机构;
所述上层停车装置包括折弯杆机构、载车框架与上层载车板,所述载车框架的四个角底部分别与四个所述折弯杆机构一端铰接,四个所述折弯杆机构另一端铰接有上层载车板,所述上层载车板设置有凹槽,所述折弯杆机构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与限位铰链,所述第一支杆一端通过所述限位铰链与所述第二支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杆另一端与所述载车框架铰接,所述第二支杆另一端与凹槽一端铰接,当折弯完成时,所述第二支杆整体落入所述凹槽内。
所述载车框架的四个角通过所述滑块装置与所述立柱框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沿立柱框架的轴心水平线对称设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块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上层停车装置整体升降,所述推杆装置设置在所述立柱框架一侧的地面上,所述推杆装置与所述上层载车板连接,所述推杆装置用于将所述上层载车板从所述立柱框架推出,所述下层停车机构设置在所述上层停车装置正下方的地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装置将上层载车板推出立柱框架,驱动装置控制滑动装置进而控制上层停车装置整体升降,载车框架通过四根折弯杆与上层载车板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能够平稳实现上层车辆的升降,同时上层载车板前后设置有横向的凹槽,当上层载车板落在地面以后,其中两根折弯杆的第二支杆落在下层载车板的前后,另外两根折弯杆的第二支杆落在上层载车板上的两个横向凹槽内,使得四根折弯杆不会影响车辆的驶出与驶入。
优选的,所述立柱框架包括前立柱、后立柱与固定框,所述前立柱与所述后立柱沿上层载车板的轴线水平对称设置,所述前立柱与所述后立柱的底端均设置有立柱支座,所述立柱支座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所述前立柱与所述后立柱的顶端通过固定框连接,所述前立柱与所述后立柱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均设置有滑块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可直接安装于小区已有道路侧方停车位上,不用打地基、占用其他公共用地,安装简单、快捷,只需用地脚螺栓作简单固定即可。
优选的,所述滑块装置包括第一光轴支撑座、第二光轴支撑座、第一光轴、第一导轨与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光轴支撑座与所述第二光轴支撑座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光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轴支撑座与所述第二光轴支撑座之间,所述第一光轴上滑动套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侧壁,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配合,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导轨上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主体以及第一光轴对第一滑块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第一光轴支撑块与第二光轴支撑块起到固定光轴的作用,用来实现对上层停车装置的无障碍升降。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链轮、第一联轴器与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前立柱顶端一侧,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一链轮连接,所述第一链轮连接有第一传动轴一端,所述第一传动轴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设置在所述前立柱顶端,所述第二链轮设置与所述前立柱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后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所述前立柱内的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与所述后立柱内的第一滑块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沿立柱框架的轴心水平线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要两个第一电机即可实现四个第一滑块同时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安装有编码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两侧滑块运动的同步性,两个传动轴上安装有两个编码器,通过反馈保证运动的同步,实现升降的平稳性。
优选的,所述推杆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与连杆,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所述第二固定柱沿所述立柱框架的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立柱框架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所述第二固定柱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三光轴支撑座与第四光轴支撑座,所述第三光轴支撑座与所述第四光轴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二光轴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槽侧壁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三导轨上滑动,所述第一固定柱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三联轴器连接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与第二传动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另一端通过第四联轴器连接有第四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柱顶端,所述第四链轮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柱顶端,所述第三链轮通过第三链条与所述第一固定柱内的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四链轮通过第四链条与所述第二固定柱内的第二滑块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推杆一端铰接,所述推杆另一端与所述上层载车板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块的运动将由连杆—推杆传到上层载车板上,以完成将上层载车板推出的动作。
优选的,所述下层停车机构包括推杆电机、第二导轨与下层载车板,所述第二导轨铺设在所述上层载车板下方的地面上,所述下层载车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下层载车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杆电机工作时,下层载车板将沿导轨方向运动,实现将车停入和取出的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载车框架通过四根折弯杆与上层载车板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能够平稳实现上层车辆的升降,同时上层载车板前后设置有横向的凹槽,当上层载车板落在地面以后,两个第一电机继续运转,控制四个第一滑块继续向下运动,使得四根折弯杆的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之间弯折程度达到最大,此时其中两根折弯杆的第二支杆落在下层载车板的前后,另外两根折弯杆的第二支杆落在上层载车板上的两个横向凹槽内,使得四根折弯杆不会影响车辆的驶出与驶入。
2、滑块装置包括第一光轴支撑座、第二光轴支撑座、第一光轴、第一导轨与第一滑块,第一光轴支撑座与第二光轴支撑座相对设置在第一滑槽内,第一光轴设置在第一光轴支撑座与第二光轴支撑座之间,第一光轴上滑动套设有第一滑块,第一导轨设置在第一滑槽侧壁,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配合,第一滑块在第一导轨上滑动第一滑块在第一光轴上滑动,立柱的导轨与第一光轴对第一滑块起到固定导向的作用也使的整个滑块装置带动上层停车装置升降的过程中更加平滑和顺畅。
3、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链轮、第一联轴器与第一传动轴,第一电机设置在前立柱顶端一侧,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链轮连接,第一链轮连接有第一传动轴一端,第一传动轴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设置在前立柱顶端,第二链轮设置与前立柱位于同一侧的后立柱的顶端,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前立柱内的第一滑块连接,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与后立柱内的第一滑块连接,第一传动轴上安装有编码器,驱动装置沿立柱框架的轴心水平线对称设置,只需要两个第一电机即可实现四个第一滑块同时运动,为了实现两侧滑块运动的同步性,两个传动轴上安装有两个编码器,通过反馈保证运动的同步,实现升降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柱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层载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层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推杆装置的第一固定柱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推杆装置的第二电机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层停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显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折弯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显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中:1、折弯杆机构;11、第一支杆;12、第二支杆;13、限位铰链;2、载车框架;3、上层载车板;4、凹槽;51、前立柱;52、后立柱;53、固定框;54、立柱支座;55、第一滑槽;6、滑块装置;61、第一光轴支撑座;62、第二光轴支撑座;63、第一光轴;645、第一滑块;71、第一固定柱;711、第二固定柱;72、第二滑槽;73、第三光轴支撑座;74、第四光轴支撑座;75、第二光轴;76、第二滑块;78、第二电机;79、第三联轴器;791、第三链轮;792、第二传动轴;793、第四联轴器;794、第四链路;8、下层停车机构;81、推杆电机;82、第二导轨;83、下层载车板;9、驱动装置;90、第一电机;91、第一链轮;92、第一联轴器;93、第一传动轴;94、第二联轴器;95、第二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包括上层停车装置、滑块装置6、立柱框架、驱动装置9、推杆装置、以及下层停车机构8;
如图5所示,所述上层停车装置包括折弯杆机构1、载车框架2与上层载车板3,所述载车框架2的四个角底部分别与四个所述折弯杆机构1一端铰接,四个所述折弯杆机构1另一端铰接有上层载车板3,所述上层载车板3设置有凹槽4。
如图11所示,所述折弯杆机构1包括第一支杆11、第二支杆12与限位铰链13,所述第一支杆11一端通过所述限位铰链13与所述第二支杆1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杆11另一端与所述载车框架2铰接,所述第二支杆12另一端与凹槽4一端铰接,当折弯完成时,所述第二支杆12整体落入所述凹槽4内。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载车板上开有两个横向的凹槽用于存放折弯后的杆,按照图12所示的弯折方向,四根折弯杆中,有两杆折弯杆的第二支杆会落在下层载车板的前后,另外两根折弯杆的第二支杆会落入上层载车板上前后的凹槽内,不会影响车辆的进出。
其中,如图11与图12所示,折弯杆机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限位铰链,限位铰链限制了折弯方向,保证折弯杆的第二支架顺利落入载车板凹槽,为了避免折弯杆机构出现死点当从动件上的传动角等于零时,驱动力对从动件的有效回转力矩为零,这个位置为死点位置,折弯杆的初始位置要保证一定的弯曲。
如图1所示,所述载车框架2的四个角通过所述滑块装置6与所述立柱框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9沿立柱框架的轴心水平线对称设置,所述驱动装置9与所述滑块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9用于控制上层停车装置在所述立柱框架内整体升降,所述推杆装置设置在所述立柱框架一侧的地面上,所述推杆装置与所述上层载车板3连接,所述推杆装置用于将所述上层载车板3从所述立柱框架推出,所述下层停车机构8设置在所述上层停车装置正下方的地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层载车板在被推杆机构从立柱框架推出后升降的过程中,如图12所示,采用平行四边形的运动结构,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占用空间小,整体尺寸为高5.5米、宽2.8米、长6.5米,停取车时上层载车板或者下层载车板占行车道面积:宽2.7米×长6米,本发明可直接安装于小区已有道路侧方停车位上,不用打地基、占用其他公共用地,安装简单、快捷,只需用地脚螺栓作简单固定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所述立柱框架包括前立柱51、后立柱52与固定框53,所述前立柱51与所述后立柱52沿上层载车板3的轴线水平对称设置,所述前立柱51与所述后立柱52的底端均设置有立柱支座54,所述立柱支座54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所述前立柱51与所述后立柱52的顶端通过固定框53连接,所述前立柱51与所述后立柱52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5,所述第一滑槽55内均设置有滑块装置6。
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滑块装置6包括第一光轴支撑座61、第二光轴支撑座62、第一光轴63、第一导轨与第一滑块65,所述第一光轴支撑座61与所述第二光轴支撑座6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55内,所述第一光轴63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轴支撑座61与所述第二光轴支撑座62之间,所述第一光轴63上滑动套设有第一滑块65,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55侧壁,所述第一滑块65与第一导轨配合,所述第一滑块65在第一导轨上滑动。
相应的,如图7所示,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第一电机90、第一链轮91、第一联轴器92与第一传动轴93,所述第一电机90设置在所述前立柱51顶端一侧,所述第一电机90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91与所述第一链轮91连接,所述第一链轮91连接有第一传动轴93一端,所述第一传动轴93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94连接有第二链轮95,所述第一链轮91设置在所述前立柱51顶端,所述第二链轮95设置与所述前立柱51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后立柱52的顶端,所述第一链轮91通过第一链条与所述前立柱51内的第一滑块65连接,所述第二链轮95通过第二链条与所述后立柱52内的第一滑块65连接,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条驱动第一滑块,立柱主体以及第一光轴对第一滑块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第一光轴支撑块第二光轴支撑块起到固定光轴的作用,用来实现对上层载车板的无障碍升降。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传动轴93上安装有编码器,四根立柱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每根立柱开有滑槽用于安装链条驱动的光轴滑块机构,每根立柱的上下端各有一个电机驱动的主、从动链轮,四根立柱的上端链轮驱动轴两两通过联轴器、传动轴相连,整个装置只需要两个电机即可实现四个滑块同时运动,为了实现两侧滑块运动的同步性,两个传动轴上安装有两个编码器,通过反馈保证运动的同步,实现升降的平稳性。链条与滑块之间的连接通过一个链条滑块固定件解决。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所述推杆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柱71、第二固定柱711与连杆,所述第一固定柱71与所述第二固定柱711沿所述立柱框架的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立柱框架一侧,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柱71与所述第二固定柱711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72,所述第二滑槽72内设置有第三光轴支撑座73与第四光轴支撑座74,所述第三光轴支撑座73与所述第四光轴支撑座74之间设置有第二光轴75,所述第二光轴75上设置有第二滑块76,所述第二滑槽72侧壁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二滑块76在所述第三导轨上滑动,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柱71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78,所述第二电机78通过第三联轴器79连接有第三链轮791,所述第三链轮791与第二传动轴792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792另一端通过第四联轴器793连接有第四链轮794,所述第三链轮79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柱71顶端,所述第四链轮794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柱711顶端,所述第三链轮791通过第三链条与所述第一固定柱71内的第二滑块76连接,所述第四链轮794通过所述第四链条796与所述第二固定柱711内的第二滑块76连接,如图5所示,两个所述第二滑块76之间设置有连杆761,所述连杆761与推杆762一端铰接,所述推杆762另一端与所述上层载车板3铰接,第二滑块的运动将由铰链-推杆-铰链传到上层载车板上,以完成将上层载车板推出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0所示,所述下层停车机构8包括推杆电机81、第二导轨82与下层载车板83,所述第二导轨82铺设在所述上层载车板3下方的地面上,所述下层载车板83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82上,所述推杆电机81的输出端与所述下层载车板83连接,本发明的下层车位采用可纵向移动的下层载车板,车主只需将车开上下层载车板即可下车,推杆电机工作时,载下层车板将沿导轨方向运动,实现将车停入和取出的功能,不用采用侧方停车的停车方式,减小停车难度,缩短停车时间,减少能源耗费。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使用上层停车装置的时候,首先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第三联轴器带动第三链轮转动,第三链轮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带动第四链轮转动,第三链轮通过第三链条带动自己下方的第二滑块运动,第四链轮通过第四链条带动自己下方的第二滑块运动,从而第二电机就可以控制两个第二滑块同时运动,第二电机控制两个第二滑块向下运动,第二滑块带动连杆向下运动,连杆向下运动导致推杆发生位移,推杆推动上层载车板,上层载车板与载车框架之间的四根折弯杆发生弯折,上层载车板被推出立柱框架,上层载车板位于地面行车道的上方,然后启动两个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带动第二链轮带动,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带动自己下方第一滑块运动,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条带动自己下方的第一滑块运动,从而实现了一个第一电机同时带动两个第一滑块升降运动,所以两个第一电机就能同时带动四个第一滑块做升降运动,四个第一滑块带动载车框架下降,第二电机也控制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同时下降,当上层载车板下降至地面以后,第二电机停止运动,两个第一电机继续运转,控制四个第一滑块继续向下运动,使得四根折弯杆的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之间弯折程度达到最大,此时其中两根折弯杆的第二支杆落在下层载车板的前后,另外两根折弯杆的第二支杆落在上层载车板上的两个横向凹槽内,此时两个第一电机停止工作,然后车主就可以将车辆驶入上层载车板或者驶出上层载车板,再反转第二电机与两个第一电机,就可以将上层停车装置复位,当需要使用下层停车位的时候,启动推杆电机,推杆电机推动下层载车板在导轨上横向移动,从立框架底部移出,车主将车辆直接开到下层停车板上即可,推杆电机反转,下层载车板带动车辆进入停车位。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

1.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停车装置、滑块装置(6)、立柱框架(5)、驱动装置(9)、推杆装置(7)、以及下层停车机构(8);
所述上层停车装置包括折弯杆机构(1)、载车框架(2)与上层载车板(3),所述载车框架(2)的四个角底部分别与四个所述折弯杆机构(1)一端铰接,四个所述折弯杆机构(1)另一端铰接有上层载车板(3),所述上层载车板(3)设置有凹槽(4),所述折弯杆机构(1)包括第一支杆(11)、第二支杆(12)与限位铰链(13),所述第一支杆(11)一端通过所述限位铰链(13)与所述第二支杆(1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杆(11)另一端与所述载车框架(2)铰接,所述第二支杆(12)另一端与凹槽(4)一端铰接,当折弯完成时,所述第二支杆(12)整体落入所述凹槽(4)内。
所述载车框架(2)的四个角通过所述滑块装置(6)与所述立柱框架(5)连接,所述驱动装置(9)与所述滑块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9)用于控制上层停车装置整体升降,所述推杆装置(7)设置在所述立柱框架(5)一侧的地面上,所述推杆装置(7)与所述上层载车板(3)连接,所述推杆装置(7)用于将所述上层载车板(3)从所述立柱框架(5)推出,所述下层停车机构(8)设置在所述上层停车装置正下方的地面上,所述下层停车机构(8)包括推杆电机(81)、第二导轨(82)与下层载车板(83),所述第二导轨(82)铺设在所述上层载车板(3)下方的地面上,所述下层载车板(83)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82)上,所述推杆电机(81)的输出端与所述下层载车板(83)连接。
所述立柱框架(5)包括两根前立柱(51)、两根后立柱(52)与固定框(53),所述两根前立柱(51)与所述两根后立柱(52)沿上层载车板(3)的轴线水平对称设置,所述两根前立柱(51)与所述两根后立柱(52)的底端均设置有立柱支座(54),所述立柱支座(54)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所述两根前立柱(51)与所述两根后立柱(52)的顶端通过固定框(53)连接,所述两根前立柱(52)与所述两根后立柱上(52)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5),所述第一滑槽(55)内均设置有滑块装置(6)。
所述滑块装置(6)包括第一光轴支撑座(61)、第二光轴支撑座(62)、第一光轴(63)、第一导轨与第一滑块(65),所述第一光轴支撑座(61)与所述第二光轴支撑座(6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55)内,所述第一光轴(63)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轴支撑座(61)与所述第二光轴支撑座(62)之间,所述第一光轴(63)上滑动套设有第一滑块(66),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55)侧壁,所述第一滑块(65)与第一导轨配合,所述第一滑块(66)在第一导轨上滑动。
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第一电机(90)、第一链轮(91)、第一联轴器(92)与第一传动轴(93),所述第一电机(90)设置在所述前立柱(51)顶端一侧,所述第一电机(90)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91)与所述第一链轮(91)连接,所述第一链轮(91)连接有第一传动轴(93)一端,所述第一传动轴(93)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94)连接有第二链轮(95),所述第一链轮(91)设置在所述前立柱(51)顶端,所述第二链轮(95)设置与所述前立柱(51)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后立柱(52)的顶端,所述第一链轮(91)通过第一链条(96)与所述前立柱(51)内的第一滑块(66)连接,所述第二链轮(95)通过第二链条(97)与所述后立柱(52)内的第一滑块(66)连接,所述驱动装置(9)沿立柱框架的轴心水平线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传动轴(93)上安装有编码器。
所述推杆装置(7)包括第一固定柱(71)、第二固定柱(711)与连杆,所述第一固定柱(71)与所述第二固定柱(711)沿所述立柱框架(5)的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立柱框架(5)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柱(71)与所述第二固定柱(711)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72),所述第二滑槽内(72)设置有第三光轴支撑座(73)与第四光轴支撑座(74),所述第三光轴支撑座(73)与所述第四光轴支撑座(74)之间设置有第二光轴(75),所述第二光轴(75)上设置有第二滑块(76),所述第二滑槽(72)侧壁设置有第三导轨(77),所述第二滑块(76)在所述第三导轨(77)上滑动,所述第一固定柱(71)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78),所述第二电机(78)通过第三联轴器(79)连接有第三链轮(791),所述第三链轮(791)连接有第二传动轴(792)一端,所述第二传动轴(792)另一端通过第四联轴器(793)连接有第四链轮(794),所述第三链轮(79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柱(71)顶端,所述第四链轮(794)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柱(711)顶端,所述第三链轮(791)通过所述第三链条(795)与所述第一固定柱(71)内的第二滑块(76)连接,所述第四链轮(794)通过所述第四链条(796)与所述第二固定柱(711)内的第二滑块(76)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76)之间设置有连杆(761),所述连杆(761)与推杆(762)一端铰接,所述推杆(762)另一端与所述上层载车板(3)铰接。
CN201910985205.2A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 Active CN1106709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5205.2A CN110670928B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5205.2A CN110670928B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0928A CN110670928A (zh) 2020-01-10
CN110670928B true CN110670928B (zh) 2021-02-12

Family

ID=69082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85205.2A Active CN110670928B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09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4009A (zh) * 2020-09-03 2022-03-04 四川大学 一种贴壁细胞层机械化划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12623431A (zh) * 2020-12-29 2021-04-09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可调节多功能辅料架
CN114059814B (zh) * 2021-09-24 2023-08-18 青岛大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停车库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9316B2 (ja) * 1992-02-28 1996-10-02 株式会社大阪造船所 二段式駐輪装置
CN207660345U (zh) * 2017-11-09 2018-07-27 王光清 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
CN209129431U (zh) * 2018-03-28 2019-07-19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空中停车装置用滑块动力举升机构
CN108374582A (zh) * 2018-04-10 2018-08-07 江南大学 一种双层平行杆式停车库结构
CN208564087U (zh) * 2018-05-04 2019-03-01 浙江工业大学 可折叠辅助停泊立体车位及立体车库
CN208534122U (zh) * 2018-06-29 2019-02-22 浙江理工大学 辅助小型智能停取车的推拉装置
CN208950393U (zh) * 2018-07-25 2019-06-07 刘正朝 一种平行四边形机构双层车库
CN209443859U (zh) * 2018-12-04 2019-09-27 鲁东大学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0928A (zh) 2020-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0928B (zh) 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
CN102477808B (zh) 立体车库及应用操作方法
CN203412327U (zh) 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
CN105822109B (zh) 单柱双位立体停车位
CN108571200B (zh) 一种立体泊车装置及泊车方法
CN104343263A (zh) 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
CN107035179A (zh) 一种侧方停车双层立体车库
CN103046781A (zh) 一种升降机与转运装置分离的立体车库
CN211081185U (zh) 外部升降横移式、外部升降内部横移式立体停车架及使用的车辆吊装机构
CN106869552B (zh) 地下旋转式立体车库
CN104831962A (zh) 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
WO2024021915A1 (zh)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CN203034856U (zh) 单轨上下升降车库
CN200949323Y (zh) 一种液压双层升降横移立体停车设备
CN206035338U (zh) 一种顶降式挡水门
CN107386717A (zh) 无避让侧位立体车库
CN211081186U (zh) 横向停车立体停车架用车辆吊装机构及立体停车架
CN201704986U (zh) 自控式二层旋转停车架
CN206091439U (zh) 两层纵向无避让单杆滑块式立体车库
CN115324401A (zh)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CN210342816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双层立体车库
CN207944753U (zh) 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
KR20040065446A (ko) 노변용 2단 주차장치
KR900006909Y1 (ko) 노하 주차장치
CN219509325U (zh) 一种智能立体移动无避让双层停车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