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10C - 苦参芩连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苦参芩连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210C CN1057210C CN94104915A CN94104915A CN1057210C CN 1057210 C CN1057210 C CN 1057210C CN 94104915 A CN94104915 A CN 94104915A CN 94104915 A CN94104915 A CN 94104915A CN 1057210 C CN1057210 C CN 105721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phorae flavescentis
- radix sophorae
- flowered
- radix
- ro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苦参芩连片,其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苦参22~26%、黄连12~16%、黄芩12~16%、白芍10~14%、车前子10~14%、双花12~16%、甘草8~12%,这种新药治疗热泻、热痢类疾病无副作用,解决了现有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病的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使病人产生的皮肤过敏、刺激肠胃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用于治疗热泻、热痢类疾病。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热泻、热痢(肠炎、痢疾)的药。
热泻、热痢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不分男女老幼,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其是夏秋季为多,此病的危害极大,目前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病的药主要是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以及中药等,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着以下不足,抗菌素类药物可使皮肤过敏,刺激肠胃引起恶心呕吐等,磺胺类药可导致皮肤过敏,而泻痢停中含有强的松,属激素类,可导致骨质疏松,因此治疗热泻、热痢类疾病由于没有适用的药已成为难题。
本发明的任务是:发明一种可有效地治疗热泻、热痢类疾病而无副作用的中药。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构成苦参芩连片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苦参22~26%、黄连12~16%、黄芩12~16%、白芍10~14%、车前子10~14%、双花12~16%、甘草8~12%。
在上述成份中还可加入重量百分比为4~4.5%的颠茄流浸膏。其制备工艺是:取白芍半量粉碎成细粉(80~120目)备用。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分别为2小时,1小时,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煎液,滤液浓缩至投料量的1/3,在80℃时加盐酸(2mol/l)调节PH值至2,8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为4.0,过滤,沉淀在60℃干燥,粉碎成细粉,待用。苦参粉碎成最粗粉,按照浸膏剂渗漉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17页),用乙醇浸渍24小时,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至无生物碱反应为止,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2(55-60℃测)的浸膏,备用。
甘草、黄莲、白芍(另半量)切片,加十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药渣加入车前子(包煎),加八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过滤,药渣再加入八倍量的水,并加入双花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80℃测定),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12小时,过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80℃测定)的浸膏,备用。
将上述各味药和药粉合并加入适量的颠茄流浸膏,混合均匀,制粒、干燥、打片、包衣即得。
本发明是针对热泻、热痢等疾病的,而这一类疾病的发病机理为湿热蕴于肠胃,致使肠胃运化失职、湿浊下迫而成排便次数增加,使质稀薄稠粘。甚或份及气血、而呈下利赤白里急后重之象,治当以清热燥湿为大法,配方中的苦参为君,取其苦寒清热燥湿止痢,《名医别录》言其“除伏热肠痹”,《大明木草》谓其“治肠风泻血并热痢”,早在《仁存堂经验方》就以苦参炒焦为末,治血痢不止,《本草正义》称:苦参大苦大寒、退热降火,荡煎涤湿火,其功效与芩连、龙胆皆相近,而苦参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据药理研究证明,苦参碱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配黄连、黄芩为臣药,二者皆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早在《神农本草经》就谓黄连主“肠癖腹痛下痢”黄芩“主诸热黄疸,肠癖泄痢”,《本草纲目》又谓黄连“治目及痢为要药”,黄芩泻心火,治脾经湿热,治下痢脓血腹痛后重,身热,久不能止者,《伤寒论》治热利之葛根黄芩黄连汤,《素问气机保命集》治热痢之芍药汤等,均以此二物合用,以增强苦寒清热燥湿之力,据药理研究,黄连,黄芩均有较广的抗菌谱,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尤以舒氏痢疾杆菌的敏感较高,其次费氏,宋内氏,其作用等于或优于磺胺,且不象磺胺类药,氯霉素等易有副作用。
以金银花,白芍,车前子为佐药,其中金银花善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生草药性备要》谓其“能消痈疽疮毒,止痢疾”,《本草通玄》称“金银花主胀满下痢,消痈散毒,补虚疗风……余于诸症中用之,屡屡见效”,白芍长于柔肝止痛,《神农本草经》云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痹”《药品化义》言其治“痢疾腹痛”《本草经疏》更进一步解释说:“白芍能泻肝解脾,脾虚则中气下陷,而成泻痢,白芍则脾中升阳,又使肝胆之邪不敢犯,则泻痢自止矣”,车前子清热利水,渗湿止泻,《滇南本草》谓其“止水泻”,《本草纲目》言其“止暑湿泻痢”,《医扑篡要》解释说:“然要之,行水去妄热,是其可长,解治湿痹五淋,及暑热泻痢,通利小便”。
以甘草调和药性,且兼补脾和胃,以防诸药苦寒伤胃,与白芍合用,可增强缓急止痛之效。
以上七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利湿止泻,柔肝止痛之功,适用于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要生产1000片苦参芩连片,取苦参600g、黄连350g、黄芩350g、白芍300g、车前子300g、双花350g、甘草250g,其制备方法是:白芍半量粉碎成细粉(80-120目)备用,将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分别为2、1、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煎液、滤液浓缩至投料量的1/3,在80℃时加盐酸(2mol/l)调节PH值至2,在80℃时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沉淀在60℃的温度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苦参粉碎成最粗粉,照浸膏剂渗漉法,用乙醇浸渍24小时,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至无生物碱反应为止,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8-1.32(在55-60℃测定)的浸膏备用。
甘草、黄连、白芍(另半量)切片,加十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药渣加入车前子(包煎)加入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80℃测定)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12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80℃测定)的浸膏,备用。
将上述各味药的浸膏和药粉合并,加入7ml颠茄流浸膏混合均匀,按常规工艺制粒、干燥、打片、包衣即可。这种新药的有效量为成人每次2-4片,每日三次,口服。与苦参芩连片质量有关的理化性质鉴别试验选意苦参碱,盐酸小檗碱、黄芩甙、芍药甙、绿原酸、甘草酸等做以下鉴别:
一、鉴别试验
在苦参芩连片的处方中共有七味药材:苦参、黄连、黄芩、白芍、车前子、双花、甘草,按上述七味的成份,选定苦参碱、盐酸小檗碱、黄芩甙、芍药甙、绿原酸、甘草酸等做以下鉴别:
1、TLC法鉴别黄连:
取本品5片,研细,加乙醇适量,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5ml左右,作为供试品溶液。
缺味阴性液为对照液(空白液)。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制成0.2mg/ml的溶液,作为阳性对照液。
将上述三种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57页)检验,吸取供试品溶液、缺味阴性液及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用4%醋酸钠溶液制成的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7∶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亮黄绿色荧光斑点,而阴性液色谱中则无此荧光斑点。因黄连中主要成份为小檗碱,本法可认为是黄连的专属性鉴别。
2、取本品5片,研细,称取1g,用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回收乙醇至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甙对照品,配成每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版一部附录57页)检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36%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于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彩图见申报资料-13图1。
3、取本品5片,研细,称取1g,用乙醇回流提取一小时,回收乙醇至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参碱对照品,配成每ml含0.5mg的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版一部附录57页)检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乙烷-氯仿-甲醇-氨水(25∶50∶6∶2)混合液下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本品为苦参的专属性鉴别。
二、含量测定的研究
苦参芩连片含量测定选定小檗碱做为定量标准,首先采用薄层-比色法进行定量,经过6批小试产品的试验证明,此法重现性差,测定误差大,结构不准确,因此不被采用。现将薄层比色法研究过程叙述如下:
TLC-比色法测定苦参芩连片
中的小檗碱的含量
实 验 部 分
一、仪器视药
紫外分光光度计 UV-260型
天 秤 北京
盐酸小檗碱 中检所
苦参芩连片 小试0,1,2,3,4,5批
醋酸乙酯 分析纯 北京
丁酮 分析纯 北京
正丁醇 分析纯 北京
醋 酸 30%分析纯 北京
二、方法与结果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分别取苦参芩连片(0-5批)20片,称重,研细,称取适量约2g,加乙醇50ml,超声处理20′,滤过,滤液备用,残渣加热乙醇洗涤三次,每次10ml,合并洗、滤液,回收乙醇,蒸发至干,加乙醇溶解并转移至5ml的量瓶中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称取盐酸小檗碱10mg,溶于10ml量瓶中,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备用。
照薄层色普(《中国药典》一部附录57页)吸取供试品液40μl,对照品液10ml,条带状点于用4%醋酸钠溶液制成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7∶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刮取相应的带斑,洗脱,比色。
在345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20H18clNO4的吸收系数(E1cm)为728计算,即得。
测定结果见下表:
含量测定结果表
批号项目 | 0号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01 02 | 11 12 | 21 22 | 31 32 | 41 42 | 51 52 | |
A | 0.149 0.1258.142 0.1530.106 0.132 | 0.124 0.1470.109 0.094 | 0.176 0.1460.153 0.1770.159 0.168 | 0.143 0.1150.155 0.1510.150 0.081 | 0.150 0.1120.142 0.1310.130 0.151 | 0.318 0.5090.431 0.6360.362 0.523 |
C(mg/g) | 1.278 1.0731.218 1.3130.909 1.133 | 2.129 2.5231.957 2.3521.871 1.613 | 1.511 1.2531.313 1.5191.363 1.442 | 1.227 0.9871.330 1.2841.287 0.695 | 2.572 2.4362.435 2.2482.229 2.591 | 5.406 8.6127.328 10.7616.154 8.849 |
C | 1.135 1.140 | 1.986 2.163 | 1.896 1.405 | 1.201 0.989 | 2.412 2.425 | 6.296 9.407 |
CV% | 17.45 13.29 | 6.62 22.36 | 7.36 9.74 | 4.04 29.79 | 7.16 7.08 | 15.39 12.53 |
平均含量(平行样) | 1.138 | 2.075 | 1.401 | 1.135 | 2.419 | 7.352 |
三、讨论
由以上测定结果可见,此TLC-比色法,重现性差,误差大,可信性差。其原因如下:
1、此法操作步骤复杂,刮板,洗脱,带来的误差,不属系统误差无法消除,因此造成重现性差。
2、硅胶吸附性较强,洗脱后仍有吸附,因此造成误差。
3、因此法为软板(不加粘合剂)操作带来不便,作为标准不适宜。
动物试验:
一、试药:苦参芩连片:批号中1、2、3人用量每次4-8片(0.8-1.6)。
二、药品:泻痢停,哈尔滨制药六厂出品,批号930408,人用量首次4片维持2片(2g.1g)生理盐水,由哈医大制剂室出品批号921108。
三、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wistar大鼠由哈尔滨铁路医院动物室提供。日本白兔,由哈兽研提供,小鼠18-22g,大鼠150-180g,兔1.5-1.3kg。
实验方法与结果
一、对痢疾杆菌所致小鼠急性腹腔感染的影响
1、感染菌液的制备
将三种痢疾杆菌(志贺氏51259)(宋内氏)(弗氏)的标准菌种(由省防疫站、省医院提供),分别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18h,再以5%胃膜素(四川绵阳生化制药厂出品批号930605),稀释液稀释成三种菌混悬液,稀释度均为10-1制备的混悬菌液立即使用。
2、小鼠的腹腔感染与给药
取昆明种小鼠,体重20±2g,♂♀兼用,随机分组,苦参芩连片组分为三组(1.8g/kg、3.6g/kg、7.3g/kg),阳性药组为泻痢停组1.6g/kg,阴性药组为同体积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不给任何物质,给药各组,提前实验一天开始给药,各组灌胃给药体积为0.4ml/20g体重,一天给药一次,第二天给药后2h,开始小鼠的腹腔感染,感染方法采用腹腔菌液注入法[3],菌液腹腔注入量为0.5ml/20g体重,接种后继续给药二天,观察72小时内动物的死亡率,结果见表1-3。
表1苦参芩连片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所致小鼠急性腹腔感染的影响。
注:**P<0.01 *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下同。
组 别 | 剂 量(g/kg) | 感染动物数(只) | 72h死亡数(只) | 死亡率(%) | 抑制率(%) |
苦参芩连片大苦参芩连片中苦参芩连片小泻 痢 停生 理 盐 水模 型 对 照 | 7.23.61.81.6同体积 | 11111111110 | 45774100 | 36.36*45.46*63.6436.36*90.910 | 60503060 |
表2 苦参芩连片对宋内氏痢疾杆菌所致小鼠急性腹腔感染的影响。
组 别 | 剂 量(g/kg) | 感染动物(只) | 72h死亡数(只) | 死亡率(%) | 抑制率(%) |
苦参芩连片大苦参芩连片中苦参芩连片小泻 痢 停生 理 盐 水模 型 对 照 | 7.23.61.81.6(同体积) | 11111111110 | 346590 | 27.27**36.36*54.5545.45*81.820 | 66.6755.5633.3344.45 |
表3 苦参芩连片对弗氏痢疾杆菌所致小鼠急性腹腔感染的影响
组 别 | 剂 量(g/kg) | 感染动物(只) | 72h死亡数(只) | 死亡率(%) | 抑制率(%) |
苦参芩连片大苫参芩连片中苦参芩连片小泻 痢 停生 理 盐 水模 型 对 照 | 7.23.61.81.6(同体积) | 11111111110 | 233411 | 18.18**27.27**27.27**36.36**100 | 81.8212.7272.7363.64 |
由表1-3可以看出,苦参芩连片对三种痢疾杆菌造成的小鼠腹腔感染有显著的对抗作用(P<0.05,P<0.01)但小剂量时对志贺氏和宋内氏杆菌造成的小鼠腹腔感染无显著的对抗对用(P>0.05),以对弗氏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在3.6g/kg时与泻痢停(1.6g/kg)的抑制作用相当(P>0.05)。
二、对痢疾杆菌所致大鼠急性腹腔感染
方法同前,分组给药亦同前,感染菌注入量为4ml/100g,结果见表4-6。
表4苦参芩连片对志架氏痢疾杆菌所致大鼠急性腹腔感染的影响
组 别 | 剂 量(g/kg) | 感染动物(只) | 72h死亡数(只) | 死亡率(%) | 抑制率(%) |
苦参芩连片大苦参芩连片中苦参芩连片小泻 痢 停生 理 盐 水模 型 对 照 | 4.22.11.051.0(同体积) | 888880 | 235470 | 25.0*37.5*62.550.0*37.50 | 71.4357.1428.5742.86 |
表5 苦参芩连片对宋内氏痢疾杆菌所致大鼠急性腹腔感染的影响
组 别 | 剂 量(g/kg) | 感染动物(只) | 72h死亡数(只) | 死亡率(%) | 抑制率(%) |
苦参芩连片大苦参芩连片中苦参芩连片小泻 痢 停生 理 盐 水模 型 对 照 | 4.22.11.051.0(同体积) | 888880 | 335480 | 37.5*37.5*62.550.0*100.00 | 62.5062.5037.5050 |
表6 苦参芩连片对弗氏痢疾杆菌所致大鼠急性腹腔感染的影响
组 别 | 剂 量(g/kg) | 感染动物(只) | 72h死亡数(只) | 死亡率(%) | 抑制率(%) |
苦参芩连片大苦参芩连片中苦参芩连片小泻 痢 停生 理 盐 水模 型 对 照 | 4.22.11.051.0(同体积) | 888880 | 346480 | 37.5*50.0*75.050.0*1000 | 62.550.0025.0050.00 |
由表4-6可以看出,苦参芩连片对三种痢疾杆菌所致的急性大鼠腹腔感染有显著的对抗作用(P<0.01,P<0.05)。作用强度与选择性同对小鼠腹腔感染的抑制作用相吻合。
三、苦参芩连片对正常和腹泻小鼠大肠运动的影响
取禁食24hr(不禁水)昆明种小鼠,体重20±2g ♂♀兼用,随机分为6组,分别灌服含炭末(0.1g/ml)的各药液,灌服容积均为0.4ml/20g,给药9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打开腹腔,轻提肠管,分离肠系膜,剪取盲肠至结肠至结段肠管,置于水湿润的玻璃板上伸展,测量结肠总长度及炭末在结肠中移动的距离,即炭末在大肠中推进距离,并计算炭末推进百分率。实验结果见表7。
由表7可见,苦参芩连片对正常小鼠大肠的运动无明显影响(P>0.05)。但对腹泻模型小鼠的大肠蠕动却有显著的对抗作用(P<0.01。但小剂量时无统计意义(P>0.05),而泻痢停无论对正常,还是腹泻小鼠均无影响。大剂量苦参芩连片对腹泻小鼠大肠蠕动的抑制作用,与鞣酸苦参芩碱胶囊相当。
四、苦参芩连片对正常和腹泻大鼠大肠运动的影响
取禁食(不禁水)24h,体重150-180g大鼠,♂♀兼用,随便分组,分别灌服各药液,灌胃容积均为1.51/100g,20min后,用%乌拉坦麻醉(1.0k/kg),固定手术台上,打开腹腔,取出盲部肠段,用注射器从回肠未端向结肠始端注入生理盐水炭末混悬液(0.3ml/100g)。立即计时开缝合切口,2h后处死,测量结肠长度炭末推进距离,并计算炭末推进百分率,结果见表8。表7 苦参芩连片对正常和腹泻小鼠大肠蠕动的影响
(n=10)
组 别 | 剂量 | 正 常 小 鼠 | 腹 泻 小 鼠 |
结肠总长度((cm) 炭未推进距离(cm) 推进百分率(X±SD) (X±SD) (%) | 结肠总长度(cm) 炭末推进距离(cm) 推进百分率(X±SD) (X±SD) (%) | ||
苦参芩连片大苦参芩连片中苦参芩连片小泻 痢 停苦参碱鞣酸胶囊生 理 盐 水 | 7.23.61.81.60.36同体积 | 14.50±2.10 7.15±0.67 49.3113.85±1.21 6.85±0.58 49.4614.05±0.99 6.9±0.92 49.1114.12±1.01 7.05±1.01 49.9313.95±0.87 2.50±0.71** 17.9214.15±0.87 6.87±0.82 48.55 | 15.69±2.15 8.25±1.21* 52.5814.23±1.24 9.67±2.00* 67.9614.52±2.08 13.15±1.81 90.5614.68±2.13 14.08±2.70 95.9114.08±2.06 8.41±2.64** 59.7313.92±1.92 13.92±0.60 100.00 |
注:腹泻模型的制作:实验前两天开始灌胃给番泻叶1.6g/kg,开水泡服,每天灌胃三次,给药两天后,即为腹泻模型。表7.苦参芩连片对正常和腹泻小鼠大肠蠕动的影响
(n=10)
正 常 小 鼠 服 泻 小 鼠组 别 剂量
结肠总长度(cm) 炭末推进距离(cm) 推进百分率 结肠总长度(m) 炭末推进距离(cm) 推进百分率
(
x±SD) (
x±SD) (%) (
x±SD) (
X±SD) (%)苦参芩连片大 7.2 14.50±2.10 7.15±0.67 49.31 15.69±2.15 8.25±1.21* 52.58
″ 中 3.6 13.85±1.21 6.85±0.58 49.46 14.23±1.24 9.67±2.00* 67.96
″ 小 1.8 14.05±0.99 6.9±0.92 49.11 14.52±2.08 13.15±1.81 90.56泻 痢 停 1.6 14.12±1.01 7.05±1.01 49.93 14.68±2.13 14.08±2.70 95.91苦参碱鞣酸胶囊 0.36 13.95±0.87 2.50±0.71** 17.92 14.08±2.06 8.41±2.64** 59.73生 理 盐 水 同体积 14.15±0.87 6.87±0.82 48.55 13.92±1.92 13.92±0.60 100.00
注:腹泻模型的制作:实验前两天开始灌胃给番泻叶1.6g/kg,开水泡服,每天灌胃三天,给药两天后,即为腹泻模型。
表8.苦参芩连片对正常和腹泻大鼠大肠蠕动的影响
(n=10)
剂量 正 常 大 鼠 服 泻 大 鼠组别
(g/kg) 结肠总长度(cm) 炭末推进距离(cm) 推进百分率 结肠总长度(cm) 炭末推进距离(cm) 推进百分率
(
x±SD) (
x±SD) (%) (
x±S1) (
x±SD) (%)苦参芩连片大 4.2 23.04±1.85 6.96±1.25 30.15 23.98±2.03 12.52±1.50** 52.21
″ 中 2.1 26.52±2.31 7.08±2.18 26.69 24.15±1.74 16.43±203* 68.03
小 1.05 24.15±3.08 7.00±1.94 28.79 22.08±2.47 19.24±2.15 87.14泻 痢 停 1.0 22.50±1.89 6.59±2.08 30.89 24.08±2.41 22.00±2.48 91.36苦参碳鞣酸胶囊 0.21 23.18±1.65 2.15±0.41** 9.28 24.15±2.07 9.24±1.03** 38.26生 理 盐 水 同体积 23.48±2.54 6.84±1.27 29.13 25.08±1.98 21.41±2.15 85.37注:腹泻模型制做同前,番泻叶剂量为0.76g/kg
由表8可以看出,苦参芩连片对腹泻大鼠大肠蠕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
但小剂量时(1.05g/kg)则无统计意义。泻痢停无此作用。
五、苦参芩连片对二甲苯所致小鼠炎性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g。致炎前两天开始灌胃给药,阳性对照组为扑尔敏,阴性对照组为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第三天,灌胃2h后,每鼠内眦静脉注射1%的依文思兰10ml/kg,同时以5号针头在小鼠两耳处各滴三滴二甲苯(将耳部全部润湿),20min后,处死动物,以打孔器取下两耳相等面积的组织,剪碎,浸入5ml水-丙酮(3∶7)溶液中,24h后,离心取上清液以721-分光光度计(λ=610nm)测光吸收度,结果见表9。
剂量 OD值组别 动物数 p值
(g/kg) (
x±SD)苫参芩连片大 10 7.2 0.03±0.01 <0.01
″ 中 10 3.6 0.045±0.01 <0.01
″ 小 10 1.8 0.095±0.02 <0.01泻 痢 停 10 1.6 0.24±0.05 >0.05扑 尔 敏 10 50(mg) 0.02±0.005 <0.01理 盐 水 10 同体积 0.24±0.025
实验结果表明,苦参芩连片对小鼠炎性毛细血管通透性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其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而泻痢停无此作用。
六、苦参芩连片对大鼠蛋清所致足肿胀的影响
取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50-180g,采用灌胃给药。随机分组,阳性药为地塞米松,阴性为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三天,第三天给药后,5min,各鼠分别以10%新鲜蛋清0.1ml注入左后足跖皮下,每隔1h测一次关节周长,共测三次,测得值减去致炎前的数值为肿胀度,结果见表10。
结果表明,苦参芩连片对大鼠蛋清所致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表10.苦参芩连片对大鼠蛋清所致足肿胀的影响
剂量 动物数 肿胀度mm组别 (
x±SD)
(g/kg) (只)
1h 2h 3h苦参芩连片大 4.2 8 5.7±0.4** 6.7±0.8** 8.5±1.1**
中 2.1 8 6.1±0.5** 7.2±0.6** 9.3±1.2**
小 1.05 8 6.9±0.3** 7.5±0.5** 9.8±1.8**泻 痢 停 1.0 8 9.2±0.5 2.5±0.9 15.8±2.7地 塞 米 松 2mg/kg 8 4.7±0.2** 7.2±0.8** 9.4±2.0**生 理 盐 水 同体积 0 9.1±0.7 12.8±1.3 15.6±1.8实验结果表明,苦参芩连片不具有镇痛作用(P<0.05)。
八、苦参芩连片对伤寒菌苗所致家兔发热模型的影响
取日本白兔,体重1.5-3.0kg,雌雄兼用,随机分组,20℃室下进行实验,每组8只,实验前各组动物测正常直肠体温,二次,取体温合格者,取二次算术平均值,然后灌胃给予各组药物,4h后再灌胃给药一次,二次剂量相同,阳性药为安痛定,阴性为生理盐水,第二次给药后,立即静注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1ml/kg),给菌苗后30min,再给药一次,第三次给药后,60min,120min,180min,各测体温一次,并以药后体温测得值减去正常体温为体温升高值,结果见表12。
七、苦参芩连片对0.7%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取小鼠,体重20±2g,随机分组,阳性组为颅通定60mg/kg,阴性组为同体积生理盐水,给药途径为灌胃,观察小鼠扭体反应,连续给药三天,第三天给药后1.5h后,各鼠腹腔注射0.7%醋酸(0.2ml/20g体重),从首次出现扭体反应开始计时,观察10min小鼠扭体次数,结果见表11。
表11.苦参芩连片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剂 量 动物数 10min扭体次数组别 p值
(g/kg) (只) (
x±SD)苦参芩连片大 7.2 10 24.52±4.78 >0.05
中 3.8 10 21.31±6.04 >0.05
小 1.8 10 26.87±8.05 >0.05泻 痢 停 1.6 10 20.43±6.21 >0.05颅 通 定 60(mg) 10 11.21±4.21 <0.05生 理 盐 水 同体积 10 25.04±6.18
结果表明,苦参芩连片不具有镇痛作用(p>0.05)。八、苦参芩连片对伤寒菌苗所致家兔发热模型的影响取日本白兔,体重1.5-3.0kg,雌雄兼用,随机分组,20℃室表12 苦参连片对伤寒菌苗所致家兔发热模型的影响
(n=8)
组别 | 剂量(g/kg) | 正常体温℃(X±SD) | 给药后体温℃1h 2h 3h | 1h升温值 2h升温值 3h升温值(X±SD) (X±SD) (X±SD) |
苦参芩连片苦参芩连片苦参芩连片泻 痢 停安 痛 定生理盐水 | 2.51.250.630.520.1 | 38.50±0.4439.05±0.3538.75±0.4639.00±0.5238.74±0.4239.10±0.80 | 39.85±0.53 39.90±0.47 40.00±0.8040.25±0.41 40.46±0.58 41.05±0.5539.88±0.52 40.25±0.83 41.50±0.3840.05±0.82 41.05±0.47 41.99±0.4339.25±0.47 39.85±0.40 39.80±0.4840.85±0.58 42.00±0.58 42.00±0.82 | 1.15±0.49* 1.40±0.48 1.50±0.41**1.20±0.38* 1.41±0.47 2.00±0.38**0.93±0.49** 1.50±0.55 2.75±0.501.05±0.57 2.05±0.50 2.99±0.360.51±0.45** 1.11±0.43** 1.06±0.40**1.75±0.58 1.90±0.59 2.90±0.40 |
结果表明,苦参芩连片对伤寒菌苗引起的家兔发热有抑制作用(P<0.01),降温曲线见图1。
苦参芩连片的急性毒性实验
苦参芩连片是由纯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的功效,主治痢疾、肠炎等疾病,为了考察该制剂的毒性,我们进行了急性毒性实验研究。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实 验 材 料
一、试药:苦参芩连片:批号中1、2、3,人用量,每次4-8片(1.5-3g),每天三次。
二、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20±2g,雌雄各半,由哈尔滨铁路医院动物室、哈医大动物医学部提供。
实 验 方 法 与 结 果
采用孙瑞元教授的LD50测定方法进行实验,但是由于本制剂的毒性太小,而且又受给药体积的限制,没有测定出LD50。为此我们进行了药物最大耐受量的测定,结果如下:
最大耐受量测定:
取昆明种小鼠(由哈医大动物医学部提供)50只,雌雄各半,本实验以本制剂的最大浓度(45%),小鼠灌胃的最大体积每次0.8ml/20g,每天灌胃3次,给药一天,连续观察7天,未见死亡,在实验中,小鼠有精神不佳、腹泻、不安静表现,但无一死亡,此时剂量为1.08g/20g体重/天,即54g/kg/天。
结论:苦参芩连片最大耐受量的总给药量为54g/kg,相当于临床用药量(0.18g/kg/天)的300倍。
注:临床用量按送样单位提供的9g/50kg/天(1.5-3g/次,即4-8片/次,每天三次)剂量计算的。
苦参芩连片初步稳定性试验一、仪器及材料
紫外分光光度计 UV-260型
恒温干燥箱 北京
天 平 北京
苦参芩连片 自制
盐酸小檗碱 中检所
二、方法及结果
将本品(临床用药品塑料袋封口)置常温干燥处按质量标准进行考察,除当月考察一次外,以后每月考核一次共考核三个月,其结果见表。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苦参芩连片,外观、鉴别、硬度、崩解时限、检菌、含量等均未发生变化,该药稳定。
初 步 稳 定 性 试 验 结 果
项目批次 | 崩解日期 外观 鉴别时限 | 卫 生 检 验 | 含量g |
细菌 霉菌 大肠 活数 数 肝菌 螨 | |||
中试1 | 92.1零月 片面光滑发亮 正反应 45’ ≤10 ≤50 无 无 12.7092.2一月 片面光滑发亮 正反应 42’ ≤10 ≤50 无 无 12.6792.3二月 片面光滑发亮 正反应 49’ ≤10 ≤50 无 无 12.9892.4三月 片面光滑发亮 正反应 50’ ≤10 ≤50 无 无 12.80 | ||
中试2 | 92.1零月 片面光滑发亮 正反应 45’ ≤10 ≤50 无 无 12.7092.2一月 片面光滑发亮 正反应 48’ ≤10 ≤50 无 无 12.2292.3二月 片面光滑发亮 正反应 50’ ≤10 ≤50 无 无 12.9092.4三月 片面光滑发亮 正反应 42’ ≤10 ≤50 无 无 12.50 | ||
中试3 | 92.1零月 片面光滑发亮 正反应 46’ ≤10 ≤10 无 无 12.5092.2一月 片面光滑发亮 正反应 50’ ≤10 ≤50 无 无 12.0092.3二月 片面光滑发亮 正反应 50’ ≤10 ≤50 无 无 12.7692.4三月 片面光滑发亮 正反应 45’ ≤10 ≤50 无 无 12.82 |
苦参芩连片的长期毒性实验
苦参芩连片是纯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等功效,主治痢疾、肠炎等疾病,为了考察该药物的毒性作用,我们进行了苦参芩连片的长毒试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实 验 材 料
一、实验药品:苦参芩连片,批号中1、2、3生理盐水,医大制剂室批号921013。
二、实验大鼠:Wistar大鼠,6周龄,体重75-89g,雌雄各半,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医学部提供。
三、实验器材:大鼠灌胃器,扭力天平,生物显微镜:宁波光学仪器厂,721分光光度计:山东高密电子仪器厂,血细胞计数板,血红蛋白计,切片机等。
实 验 条 件
室温:18-25℃避光
饲养方式:单养
饲料:由哈尔滨铁路医院动物室提供
时间:1993.4.5-1993.4.19
实 验 方 法
取Wistar大鼠(体重75-83g)观察一周,剔除病鼠及异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称量体重,给药前各鼠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内眦静脉丛取血进行肝肾功检查,而后分别以9g/kg,4.5g/kg,2.25g/kg、2ml/100g体重给药,对照组为2ml/100g体重生理盐水,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14天,给药后观察动物行为活动、食量、粪便情况,给药7天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并测量体重,给药结束后再进行上述指标测定,然后将动物处死,解剖取出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脑、胃、小肠、大肠、性腺嫌前五个脏器称重)福尔马林液固定,H.E染色,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见表1-4及附文。
实验中给药组灌胃给药二天后出现食欲下降,一周后此现象消失,大鼠每天按15g/只投饲料,给药后第三天出现稀便,便粪呈不规则状,颜色为棕黄色,给药组活动减少,呈安静状态,其它未见异常,给药前后血常规、肾功、肝功未见异常,尸检及镜检未见异常。
关于长毒剂量的附加说明:
由于急毒实验中LD50未测得结果,所以本实验采用的大剂量为苦参芩连片可灌胃的最大浓度45%,给药体积为大鼠可接受的最大灌胃体积2ml/100g体重,此时的剂量为9g/kg,小剂量2.25g/kg也大于大鼠产生效果的给药量。
表1苦参芩连片长毒实验大鼠体重的变化
组 别 | 剂 量(g/kg) | 给药前体重g( X±SD) | 给药7天体重g( X±SD) | 给药14天体重g( X±SD) |
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盐水组 | 94.52.25同体积 | 82.10±6.0880.48±7.1581.27±7.0879.51±6.33 | 85.81±5.1982.90±6.1484.52±7.6982.15±5.47 | 89.10±7.4187.58±5.4390.52±6.2786.20±7.15 |
注:各组间(P>0.05)由表1可见苦参芩连片对大鼠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
表2 苦参芩连片长期毒性实验大鼠给药前后血常规检查结果
检 查 项 目 | 苦参芩连片大剂量(9g/kg)药 前 药 中 药 后 | 苦参芩连片中剂量组(4.5g/kg)药 前 药 中 药 后 |
红细胞数(×10/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L)白细胞总数(×10/L) | 7.8±0.7 7.8±0.8 7.9±0.2129.0±11.4 137.5±13.7 131.5±12.870.5±8.2 78.1±10.4 72.5±9.413.1±0.9 14.2±0.7 13.8±0.9 | 6.8±0.7 6.9±0.9 7.1±0.8141.5±16.5 138.7±18.4 134.5±15.070.5±10.5 69.5±10.8 71.5±9.414.5±0.2 13.7±1.1 14.5±1.2 |
检 查 项 目 | 苦参芩连片小剂量组(2.25g/kg)药 前 药 中 药 后 | 生理盐水组(同体)药 前 药 中 药 后 |
红细胞数(×10/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L)白细胞总数(×10/L) | 7.2±0.9 7.1±0.8 6.9±0.8131.5±13.4 130.7±12.8 136.5±11.574.5±8.6 73.2±6.7 71.5±10.213.5±1.0 12.7±0.9 14.5±1.1 | 6.8±0.7 7.0±0.6 7.1±0.7130.7±14.1 135.6±15.8 127.5±14.1688.5±7.9 68.5±7.9 68.5±7.112.5±0.8 13.6±0.7 14.5±0.6 |
注:经统计学检验苦参芩连片大、中、小三个剂量药前、药后未见显著性差异(P>0.06)。结论:苦参芩连片长期毒性实验血常规未见异常。
表3 苦参芩连片对长毒实验大鼠主要脏器重量的影响(n=10)
组 别 | 剂 量(g/kg) | 心(g)X±SD | 肝(g)X±SD | 脾(g)X±SD | 肺(g)X±SD | 肾(g)X±SD |
苦参芩连片苦参芩连片苦参芩连片生理盐水 | 94.52./25(同体积) | 1.84±8.571.88±8.311.88±8.251.81±5.11 | 7.18±1.526.98±1.487.31±1.786.84±1.65 | 8.53±8.888.64±8.878.59±8.848.63±8.19 | 1.58±8.641.43±8.311.58±8.271.49±8.51 | 1.15±8.311.88±8.271.21±8.341.32±8.48 |
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芩连片对长毒实验大鼠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的重量无影响。
表4 苦参芩连片长期毒性实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
组 别 | GPT(nmol/L)药 前 药 中 药 后 | GUT(mol/L)药 前 药 中 药 后 | BUN(mmol/L)药 前 药 中 药 后 |
苦参芩连片大剂量组(9g/kg)苦参芩连片中剂量组(4.5g/kg)苦参芩连片小剂量组(2.25g/kg)生 理 盐 水 组(同体积) | 129.5±18.5 132.5±12.7 126.5±14.2140.5±21.7 138.5±13.6 139.5±12.1128.6±12.7 134.5±14.6 131.5±9.8131.1±18.3 147.5±9.4 140.6±13.5 | 251.4±21.5 298.7±19.4 257.4±13.2264.5±18.7 283.2±21.4 261.7±12.9294.5±13.6 301.6±20.5 303.7±21.9294.5±17.4 253.6±9.8 281.4±16.0 | 5.74±0.92 4.81±0.72 5.31±1.014.80±0.74 3.90±0.68 4.72±0.735.01±0.85 4.74±0.68 4.61±0.765.41±0.92 4.32±0.73 5.01±0.84 |
实验结果经统计学检验,给药组药前、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芩连长毒实验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注:BUN测定采用二乙酰-肟显色法测定[1],测定单位为mmol/L。
GPT、GOT采用DNPH(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2],测定单位为nmol/L。
附文:苦参芩连片长毒实验四十例大鼠脏器病理检查结果
检查大鼠40只(雌雄各半),共四组。每组10只,断头处死后检查,并取心、肝、脾、肺、肾、脑、胃、小肠、大肠、肾上腺、性腺(卵巢或睾丸)11种脏器,立即固定于10%福尔马林液中24小时,然后迭切为3mm厚组织块,经梯度酒精脱水,石蜡包埋,常规切片(美AO-820轮转切片机)5um厚,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日-OlympusCH)观察,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如下:见表1-5。表1 空白组10例检查结果
注:表中“-”代表正常状态,无病变。
检 心 肝 脾 肺 肾 脑 胃 小 大 肾 性查 上号 肠 肠 腺 腺 | 病 变 内 容 |
1 - - - - - - - - - - - | 正 常 |
2 - - - - - - - - - - - | 正常肠内寄生虫 |
3 - - - - - - - - - - - | 间 质 肺 炎 |
4 - - - - - - - - - - - | 正 常 |
5 - - - - - - - - - - - | 正 常 |
6 - + - - - - + - - - - | 肝脓肿 肠寄生虫 |
7 - - - - - - - - - - - | 正 常 |
8 - - - - - - - - - - - | 正 常 |
9 - - - - - - - - - - - | 正 常 |
10 - - + - - - + - - - - | 肾轻度脐肿肝脓肿 |
有病变 0 2 0 1 1 0 0 0 1 0 0例 数 | 5 |
“+”代表有病变
表2 苦参芩连片大剂量组10例,病理检查结果
检 心 肝 脾 肺 肾 脑 胃 小 大 肾 性查 上号 肠 肠 腺 腺 | 病 变 内 容 |
1 - - - - - - - - - - - | 正 常 |
2 - + - + - - - - - - - | 肝脓肿,间质肺炎 |
3 - - - - - - - - - - - | 正 常 |
4 - - - - - - - - - - - | 正 常 |
5 - - - - - - - - - - - | 正 常 |
6 - - - + - - - - - - - | 肺 寄 生 虫 |
7 - - - - - - - - - - - | 正 常 |
8 - + - - + - - - - - - | 肝肿,轻度肾盂肾炎 |
9 - - - - - - - + - - - | 正常肠内寄生虫 |
10 - - - - - - - - - - - | 正 常 |
有病变0 2 0 2 1 0 0 0 1 0 0例 数 | 6 |
表3 苦参芩连片中剂量组病理检查结果
检 心 肝 脾 肺 肾 脑 胃 小 大 肾 性查 上号 肠 肠 腺 腺 | 病 变 内 容 |
1 - - - - - - - - - - - | 正 常 |
2 - - - - - - - - - - - | 正 常 |
3 - - - - - - - - - - - | 正 常 |
4 - - - - - - - - - - - | 正 常 |
5 - + - - - - - - - - - | 肝脓肿,肾盂肾炎 |
6 - - - - - - - - - - - | 正 常 |
7 - - - - - - - - - - - | 正 常 |
8 - + - - - - - - + - - | 肝脓肿,肠寄生虫 |
9 - - - - - - - - - - - | 正 常 |
10 - - - + - - - - - - - | 小灶性间质性肺炎 |
有病变0 2 0 1 1 0 0 0 1 0 0例 数 | 5 |
表4 苦参芩连片小剂量组10例病理检查结果
检 心 肝 脾 肺 肾 脑 胃 小 大 肾 性查 上号 肠 肠 腺 腺 | 病 变 内 容 |
1 - - - - - - - - - - - | 正 常 |
2 - - - - - - - - - - - | 正 常 |
3 - - - - - - - - - - - | 正 常 |
4 - + - + - - - - - - - | 肝脓肿,小叶肺炎 |
5 - - - - - - - - - - - | 正 常 |
6 - - - + + - - - - - - | 间质肺炎轻度肾脓肿 |
7 - - - - - - - - - - - | 正 常 |
8 - - - - - - - - - - - | 正 常 |
9 - - - + - - - - - - - | 灶性间质性肺炎 |
10 + + - - - - - - - - - | 肝 脓 肿 |
有病变0 2 0 3 1 0 0 0 0 0 0例 数 | 6 |
1、由表1-5可见各组动物11脏器检查,多数未见明显病变,除肝脏外,心脑肾等实质器官皮有变质性病变,生殖腺、肾上腺功能状态正常。
2、各组均有部分例肝脏呈混脓肝胀改变,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与用药无关。
3、各组均有少数例患者轻一中度肺及肾盂的慢性炎性疾患,其疾患率无组间差异,且都是陈旧性病变,故与用药无关。
结论:苦参芩连片大、中、小剂量长毒实验,11脏器检查,各器官均未见药物毒性损伤性病变。
注:统计学处理用微机进行
参 考 文 献
(1)全国临床检查操作规程 P226
(2)实用医学检验学 P348-352
Claims (3)
1、一种苦参芩连片,其特征在于:是以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苦参22-26%、黄连12-16%、黄芩12-16%、白芍10-14%、车前子10-14%、双花12-16%、甘草8-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参芩连片,其特征在于:是以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苦参22-26%、黄连12-16%、黄芩12-16%、白芍10-14%、车前子10-14%、双花12-16%、甘草8-12%、颠茄流浸膏4.0-4.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苦参芩连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它包括下列步骤
a、取白芍半量粉碎成细粉80-120目备用;
b、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分别为2小时、1小时、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煎液,滤液浓缩至投料量的1/3,在80℃时加盐酸2mol/l调节PH值至2,8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为4.0,过滤,沉淀在60℃干燥,粉碎成细粉,待用;
c、苦参粉碎成最粗粉,采用浸膏剂渗漉法,用乙醇浸渍24小时,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至无生物碱反应为止,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2的浸膏;
d、甘草、黄连、白芍另半量切片,加十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药渣加入车前子包煎,加八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过滤、药渣加入八倍量的水,并加入双花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12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的浸膏;
e、将上述各味药和药粉合并,可加入颠茄流浸膏,混合均匀,制粒干燥,打片、包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4104915A CN1057210C (zh) | 1994-04-29 | 1994-04-29 | 苦参芩连片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4104915A CN1057210C (zh) | 1994-04-29 | 1994-04-29 | 苦参芩连片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342A CN1102342A (zh) | 1995-05-10 |
CN1057210C true CN1057210C (zh) | 2000-10-11 |
Family
ID=5031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049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210C (zh) | 1994-04-29 | 1994-04-29 | 苦参芩连片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21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243C (zh) * | 1997-02-20 | 2002-08-21 | 孙文基 | 有效成分龙胆总甙在制备促进肠胃消化功能的药物中的应用 |
CN1060044C (zh) * | 1997-12-23 | 2001-01-03 | 李伟 |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药 |
CN104069375A (zh) * | 2014-06-18 | 2014-10-01 | 合肥瑾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组合物 |
CN104678045A (zh) * | 2014-12-18 | 2015-06-03 | 南方医科大学 | 苦桉祛疹凝胶药品的检测方法 |
CN104585508B (zh) * | 2015-01-30 | 2018-06-08 | 北京康华远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防治猪赤痢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997993A (zh) * | 2015-07-09 | 2015-10-28 | 张鑫 | 一种治疗结肠感染性腹泻的中药制剂 |
CN108524608A (zh) * | 2018-06-28 | 2018-09-14 | 四川齐全红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 预防家禽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
CN108743724B (zh) * | 2018-09-06 | 2021-02-26 | 柳舒 | 一种用于止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
-
1994
- 1994-04-29 CN CN94104915A patent/CN105721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0,8(1) 1990.1.31 吴英翘等,痢停宁治疗细菌性痢疾210例疗效观察 * |
陕西中医1990,11(5) 1990.5.31 谢亚强,止痢汤治疗湿热痢90例 * |
陕西中医1990,11(5) 1990.5.31 谢亚强,止痢汤治疗湿热痢90例;中华传染病杂志1990,8(1) 1990.1.31 吴英翘等,痢停宁治疗细菌性痢疾210例疗效观察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342A (zh) | 1995-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39187C (zh) | 治疗胃炎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用途和质量控制方法 | |
CN1768854A (zh) | 一种具有补脾益肠作用的中药胶囊制剂 | |
CN1057210C (zh) | 苦参芩连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574768C (zh) | 一种抗癌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1890087A (zh) | 含有黄连、大黄、黄芩的组合物 | |
CN1248718C (zh) | 治疗支原体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 | |
CN104491797A (zh) | 一种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肠道寄生虫药物中的用途 | |
CN101856438A (zh) | 一种治疗婴幼儿哮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248721C (zh) | 一种治疗虚损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 |
CN1608648A (zh) | 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299734C (zh) | 一种治疗大肠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38450A (zh) | 用于治疗咳嗽及减轻气道炎症的五味子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0339101C (zh) | 藿香正气滴丸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
WO2021169682A1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857424A (zh) | 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 | |
CN101167843B (zh) | 兽用茵栀黄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 |
CN100493522C (zh) | 一种苦参素和多糖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0574781C (zh) | 一种治疗痛风的兽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48217C (zh) |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成药 | |
CN1903343A (zh) | 一种治疗胆道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0536883C (zh) | 魔芋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 |
CN101537086B (zh) | 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降脂和减轻脂肪肝病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448649A (zh) | 清瘟败毒颗粒的制备工艺 | |
CN101711855B (zh) |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1062374A (zh) |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