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7027B - 纺车式渔线轮 - Google Patents

纺车式渔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7027B
CN105707027B CN201510931793.3A CN201510931793A CN105707027B CN 105707027 B CN105707027 B CN 105707027B CN 201510931793 A CN201510931793 A CN 201510931793A CN 105707027 B CN105707027 B CN 105707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ed surface
winding
rotor
fishing line
guid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317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07027A (zh
Inventor
曾益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Components Malaysia Sdn Bh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Components Malaysia Sdn Bh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Components Malaysia Sdn Bhd filed Critical Shimano Components Malaysia Sdn Bhd
Publication of CN105707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7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07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7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切换部件的整体长度的增加,并能够顺利地使渔线导臂从放线姿势返回至卷线姿势的纺车式渔线轮。导臂反转机构的切换部件固定在渔线轮主体上,当转子向卷线方向转动时,切换部件与位于第2位置的移动部件接触,使该移动部件越过临界点位置向第1位置移动。切换部件具有第1倾斜面和第2倾斜面。第1倾斜面以能够与位于第2位置的移动部件接触的方式沿转子的卷线方向以第1倾斜角度从第1端部朝渔线导臂18越过临界点位置的位置向前方倾斜。第2倾斜面与第1倾斜面连续形成,以大于第1倾斜角度的第2倾斜角度朝位于与第1端部相反一侧的第2端部向前方倾斜。

Description

纺车式渔线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车式渔线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臂反转机构的纺车式渔线轮。
背景技术
纺车式渔线轮是向前方放出渔线的渔线轮。在纺车式渔线轮上设置有渔线导臂以及使该渔线导臂从放线姿势返回至卷线姿势的渔线反转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中的导臂反转机构具有移动部件、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toggle spring)以及切换部件。移动部件设置在转子上且能够沿前后方向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第1位置是与卷线姿势相对应的位置。第2位置是与放线姿势相对应的位置。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以临界点(死点)为分界对移动部件施加使之处于第1位置或第2位置的力。当转子向卷线方向转动时,切换部件与位于第2位置的移动部件接触,使该移动部件向第1位置移动,越过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的临界点位置。切换部件固定在渔线轮主体的圆形的凸缘部上。切换部件具有倾斜面和非倾斜面。倾斜面沿转子的卷线方向逐渐向前方突出。切换部件越过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的临界点位置,突出到第1位置与临界点位置的中间部附近。这样设置的理由在于,即使越过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的临界点位置后,移动部件或者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因摩擦等原因而无法正常移动时,也能够强制地使移动部件向第1位置移动。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技术中的导臂反转机构时,在放出渔线之前使渔线导臂摆动到放线姿势。从而,移动部件从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当渔线的放出动作结束时,利用手柄使转子向卷线方向转动。当转子向卷线方向转动时,位于第2位置的移动部件被倾斜面向第1位置推压,直至越过临界点位置,当该移动部件越过临界点位置时,由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的作用力使移动部件返回至第1位置,渔线导臂返回至卷线姿势。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第4221240号
在现有技术中的纺车式渔线轮中,在使渔线导臂从放线姿势返回至卷线姿势时,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被压缩,直到移动部件移动到切换部件的斜面上并越过临界点位置为止,导致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的作用力急剧增大。在现有技术中的纺车式渔线轮中,在导臂反转时,转动手柄时必须克服急剧增大的作用力。因此,当移动部件移动到切换部件的斜面上时,便难以转动手柄,并且难以使渔线导臂顺利地从放线姿势返回至卷线姿势。于是,人们考虑到可以使切换部件的斜面的倾斜度较小。但是,如果使切换部件的斜面的倾斜度较小,则会导致切换部件在圆周方向上的整体长度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切换部件整体长度的增加,并能够使渔线导臂顺利地从放线姿势返回至卷线姿势的纺车式渔线轮。
本发明所涉及的纺车式渔线轮是能够向前方放出渔线的渔线轮。纺车式渔线轮具有渔线轮主体、卷线用的卷线筒、转子、渔线导臂以及导臂反转机构。卷线筒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前后移动。转子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至少能够向卷线方向转动,用于将渔线卷绕在卷线筒上。渔线导臂设置在转子上且能够在卷线姿势和放线姿势之间摆动,当渔线导臂处于卷线姿势时,能够将渔线卷绕在卷线筒上,当渔线导臂处于放线姿势时,能够从卷线筒放出渔线。导臂反转机构与转子向卷线方向的转动相联动,使渔线导臂从放线姿势返回至卷线姿势。导臂反转机构具移动部件、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以及切换部件。移动部件设置在转子上且能够与渔线导臂的摆动相联动,沿前后方向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第1位置与卷线姿势相对应,第2位置与放线姿势相对应。移动部件在位于第2位置时,比位于第1位置时靠后方。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能够以临界点位置为分界而对渔线导臂施加使之处于卷线姿势或放线姿势的力。切换部件固定在渔线轮主体上,当转子向所述卷线方向转动时,切换部件与位于第2位置的移动部件接触,并使移动部件向第1位置移动。切换部件具有第1端部、第2端部、第1倾斜面以及第2倾斜面。第2端部比第1端部靠近转子的卷线方向上的下游一侧。第1倾斜面沿卷线方向以第1倾斜角度向前方倾斜,以与位于第2位置的移动部件接触,使移动部件移动到越过临界点位置的位置。第2倾斜面与第1倾斜面连续形成,且以大于第1倾斜角度的第2倾斜角度朝第2端部向前方倾斜。
在该纺车式渔线轮中,导臂反转机构的切换部件具有:第1倾斜面,其以第1倾斜角度向前方倾斜;第2倾斜面,其以大于第1倾斜角度的第2倾斜角度向前方倾斜。第1倾斜面从第1端部延伸到越过临界点位置的位置。第2倾斜面与第1倾斜面相连,从越过临界点位置的位置向第2端部延伸。这里,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被以小于第2倾斜角度的第1倾斜角度倾斜的第1倾斜面压缩到临界点位置,在越过临界点位置后,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伸长。另外,当越过临界点位置时,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对渔线导臂施加朝向卷线姿势的力,移动部件返回至第1位置。并且,即使移动部件或者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因摩擦等原因在越过临界点位置后无法正常动作,也能够由第2倾斜面使移动部件向第1位置移动。因此能够降低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到临界点位置为止的作用力的增加幅度,顺利地使渔线导臂返回至卷线姿势。而且,由于第2倾斜面的第2倾斜角度大于第1倾斜角度,因而能够抑制切换部件的整体长度的增加。
第2倾斜角度可以逐渐大于第1倾斜角度。从而能够使移动部件的动作变得更流畅。
切换部件还可以具有非倾斜面,非倾斜面从第2倾斜面向第2端部延伸。这种情况下,可以由非倾斜面将移动部件保持在第1位置。
切换部件还可以具有垂直面,该垂直面位于非倾斜面的靠第2端部的一侧,且与非倾斜面垂直配置。这种情况下,在由单向离合器始终禁止转子向放线方向倒转的纺车式渔线轮中,能够简化切换部件的结构。
切换部件还可以具有第3倾斜面,第3倾斜面沿转子的卷线方向从非倾斜面向第2端部朝后方倾斜。这种情况下,在能够使单向离合器在禁止倒转状态与容许倒转状态之间切换的纺车式渔线轮中,于渔线导臂处于放线姿势的状态下,无论转子向哪个方向转动,均能够使渔线导臂返回至卷线姿势。
渔线轮主体可以具有筐体部和盖部件,其中,筐体部具有机构收装空间以及设置在机构收装空间的前方的第1凸缘部;盖部件具有第2凸缘部,第2凸缘部与第1凸缘部一起构成圆形的凸缘部,盖部件固定在筐体部上,并罩住机构收装空间。切换部件可以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被夹持在第1凸缘部和第2凸缘部之间,固定在凸缘部上。这种情况下,只要将盖部件固定在筐体部上,就能够将切换部件固定在凸缘部上,不需要设置固定部件。
采用本发明能够抑制切换部件的整体长度的增加,并能够顺利地使渔线导臂从放线姿势返回至卷线姿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车式渔线轮的侧视图。
图2是纺车式渔线轮的侧剖视图。
图3是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包括处于放线姿势的渔线导臂在内的第1转子臂的侧视图。
图5是第1转子臂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渔线轮主体的局部主视图。
图7是渔线轮主体的局部仰视图。
图8是将切换部件的弯曲的斜面呈直线展开后的侧面示意图。
图9是包括处于放线姿势的渔线导臂在内的第1转子臂的侧视图。
图10是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位于临界点位置时的第1转子臂的侧视图。
图11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8的图。
图12是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8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纺车式渔线轮;12:渔线轮主体;12a:框(筐)体部;12b:盖部件;12d:机构收装空间;14:卷线筒;16:转子;18:渔线导臂;20:导臂反转机构;22:凸缘部;22a:第1凸缘部;22b:第2凸缘部;60:移动部件;62: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4:切换部件;64a:164a:第1端部;64b、164b:第2端部;64c、164c:第1倾斜面;64d、164d、264d:第2倾斜面;64e、164e:非倾斜面;64f:第3倾斜面;164f:垂直面;α1、α4:第1倾斜角度;α2、α5、α6:第2倾斜角度;BC:第1位置;BD:临界点位置;BO:第2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纺车式渔线轮的大致结构>
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纺车式渔线轮10是能够向前方放出渔线的渔线轮。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表示放出渔线的方向,具体来说,图1和图2的纸面左侧为“前”。
如图1和图2所示,纺车式渔线轮10具有渔线轮主体12、卷线筒14、转子16、渔线导臂18以及导臂反转机构20(参照图2)。卷线筒14用于卷线,其设置在渔线轮主体12上且能够前后移动。转子16用于将渔线卷绕在卷线筒14上。转子16以沿前后方向配置的轴线X为中心转动。转子16设置在渔线轮主体12上且至少能够沿卷线方向转动。渔线导臂18设置在转子16上且能够在卷线姿势与放线姿势之间摆动,当渔线导臂18处于卷线姿势时,能够将渔线卷绕在卷线筒14上,当渔线导臂18处于放线姿势时,能够从卷线筒14放出渔线。导臂反转机构20与转子16向放线方向的转动相联动,使渔线导臂18从放线姿势返回至卷线姿势。
<渔线轮主体>
如图3所示,渔线轮主体12具有框(筐)体部12a、盖部件12b以及钓竿安装腿部12c。框体部12a具有机构收装空间12d和设置在该机构收装空间12d前方的第1凸缘部22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凸缘部22a呈半圆形。在第1凸缘部22a的前部形成有直径小于该第1凸缘部22a的筒状部12e,该筒状部12e向前方突出。筒状部12e与第1凸缘部22a同心配置。凸缘部22与转子16的转动平面平行配置。
盖部件12b具有半圆形的第2凸缘部22b,该第2凸缘部22b与第1凸缘部22a(后述)一起构成圆形的凸缘部22。盖部件12b固定在框体部12a上,并且罩住机构收装空间12d。盖部件12b被多根(例如3根)固定螺栓24固定在框体部12a上且能够从该框体部12a上拆下来。钓竿安装腿部12c呈大致T字形,其设置在框体部12a或者盖部件12b上,该钓竿安装腿部12c能够安装钓竿。在本实施方式中,钓竿安装腿部12c与盖部件12b形成一体,但是,钓竿安装腿部12c也可以与框体部12a形成一体。如图1和图2所示,在渔线轮主体12上安装有能够转动的手柄26。手柄26安装在框体部12a或者盖部件12b上。图1表示手柄26安装在盖部件12b上的例子(左侧手柄)。图2表示手柄26安装在框体部12a上的例子(右侧手柄)。
<转子>
如图2所示,转子16具有筒状的连接部16a、第1转子臂16b以及第2转子臂16c,其中,筒状的连接部16a与小齿轮28c相连接且能够与该小齿轮28c一起转动;第1转子臂16b和第2转子臂16c与连接部16a形成一体。另外,转子16具有:第1罩部件16d,其用于罩住第1转子臂16b的位于径向上的外侧面;第2罩部件16e,其用于罩住第2转子臂16c的位于径向上的外侧面。第1转子臂16b从连接部16a的后端部向前方延伸,并且与连接部16a隔开间隔。第2转子臂16c从连接部16a的与第1转子臂16b相向的后端部向前方延伸,并且与连接部16a隔开间隔。转子16被防倒转机构34禁止向放线方向转动(倒转),该防倒转机构34配置在渔线轮主体12和转子16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倒转机构34能够在禁止转子16向放线方向转动的禁止倒转状态与容许转子16倒转的容许倒转状态之间切换。
<渔线导臂>
如图2和图4所示,渔线导臂18安装在第1转子臂16b和第2转子臂16c的向前方延伸的顶端部,且能够在卷线姿势(参照图4)与放线姿势(参照图9)之间摆动。渔线导臂18具有第1绕线支承部件42、第2绕线支承部件44以及连接第1绕线支承部件42和第2绕线支承部件44的绕线部46。第1绕线支承部件42安装在第1转子臂16b的顶端外周侧且能够摆动。第2绕线支承部件44安装在第2转子臂16c的顶端外周侧且能够摆动。第1绕线支承部件42通过拧入第1转子臂16b的顶端的第1安装销54a安装在第1转子臂16b上且能够摆动。第2绕线支承部件44通过拧入第2转子臂16c的顶端的第2安装销54b安装在第2转子臂16c上且能够摆动。
<导臂反转机构>
如图2所示,导臂反转机构20配置在第1转子臂16b的内部。导臂反转机构20用于使渔线导臂18与转子16的转动相联动,从放线姿势恢复到卷线姿势,并且用于将渔线导臂18保持在放线姿势以及卷线姿势。
如图4和图5所示,导臂反转机构20具有移动部件60、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以及切换部件64。移动部件60例如是通过将由不锈钢合金等金属制成的线材的两端向不同方向弯曲成90度而形成的。移动部件60安装在第1转子臂16b上且能够大致在图4所示的第1位置与比第1位置退后的图9所示的第2位置之间前后移动。如图5所示,移动部件60的顶端部60a向径向外侧弯曲,卡止在大致呈扇形的卡合凹槽42a(参照图4)内,该卡合凹槽42a形成于第1绕线支承部件42的与第1转子臂16a相向的表面上。中间部60b位于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的径向内侧,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被设置在第1转子臂16b上的导向部16f引导。移动部件60的中间部60b与渔线导臂18的摆动相联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中间部60b及后端部60c的两侧在前后方向及径向上被安装在第1转子臂16b内的导向部16f引导。后端部60c向转子16的转动中心弯曲。
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用于以临界点位置为分界,而对渔线导臂18施加使之处于卷线姿势或放线姿势的力,且可使将渔线导臂18保持在卷线姿势或放线姿势。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的一端卡止在第1绕线支承部件42上,其另一端具有摆动杆68和螺旋弹簧70,其中,摆动杆68沿第1转子臂16b延伸;螺旋弹簧70对摆动杆68施加朝向前进一侧的力。摆动杆68具有卡止部68a,该卡止部68a位于摆动杆68的顶端,向第1绕线支承部件42弯曲,并且卡止在第1绕线支承部件42的卡合孔42b内。另外,摆动杆68具有卡止突起68b,该卡止突起68b位于摆动杆68的中间部,用于卡止螺旋弹簧70的顶端。在卡止突起68b上安装有与螺旋弹簧70的顶端抵接的垫圈72,从而使来自螺旋弹簧70的顶端部的力均匀地传递给摆动杆68。在第1转子臂16b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限制壁16g,由该限制壁16f限制螺旋弹簧70向第1转子臂16b的卷线方向LW的移动。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位于图10所示的临界点位置时,螺旋弹簧70处于最大压缩状态。
如图3、图5~图8所示,切换部件64固定在渔线轮主体12上。切换部件64为具有良好的滑动性能和隔音性能的、例如由聚缩醛等合成树脂制成的部件,切换部件64的各部通过模具一体形成。切换部件64用于在转子16向卷线方向转动时,与位于第2位置的移动部件60接触,使该移动部件60越过临界点位置向第1位置移动。切换部件64具有第1端部64a、第2端部64b、第1倾斜面64c、第2倾斜面64d、非倾斜面64e、第3倾斜面64f以及固定部64g。
第2端部64b比第1端部64a靠近转子16的卷线方向下游侧。第1倾斜面64c相对于转子16的转动平面倾斜配置。第1倾斜面64c沿卷线方向以第1倾斜角度α1向前方倾斜,以与位于第2位置BO的移动部件60接触,使该移动部件60移动到越过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0的临界点位置BD的位置。当移动部件60越过临界点位置BD时,渔线导臂18通常在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的作用力下返回至卷线姿势,此时,移动部件60返回至第1位置BC。从而使渔线通过渔线导臂18卷绕在卷线筒14上。
第2倾斜面64d与第1倾斜面64c连续形成,且朝向第2端部64b。第2倾斜面64d以大于第1倾斜角度α1的第2倾斜角度α2沿卷线方向向前方倾斜。非倾斜面64e与转子16的转动平面平行配置,该非倾斜面64e从第2倾斜面64d向第2端部64b以大致与凸缘部22平行的方式延伸。第3倾斜面64f沿转子16的卷线方向从非倾斜面64e向第2端部64b向后方倾斜。设置第3倾斜面64f的目的在于,在渔线导臂18处于放线姿势且防倒转机构34处于容许倒转状态的情况下,转子16倒转时,即使移动部件60与切换部件64接触,移动部件60也不会发生变形。固定部64g与第1凹部22c(参照图6)和第2凹部22d(参照图3和图6)相卡合,且保持不会从第1凹部22c和第2凹部22d中脱落的状态,其中,第1凹部22c设置在第1凸缘部22a上,第2凹部22d设置在第2凸缘部22b上。因此,不需要用于固定切换部件64的部件。
这里,切换部件64的第1倾斜面64c用于使导臂反转机构20的移动部件60从第2位置返回至第1位置,使该第1倾斜面64c的第1倾斜角度α1较小,并且设置了具有大于第1倾斜角度α1的第2倾斜角度α2的第2倾斜面64d。从而,即使移动部件60或者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因摩擦等原因在越过临界点位置后无法正常动作,也能够由第2倾斜面64d在越过临界点位置的位置使移动部件60向第1位置移动。因此,能够降低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到临界点位置为止的作用力的增加幅度,使渔线导臂18顺利地从放线姿势返回至卷线姿势。而且,由于第2倾斜面64d的第2倾斜角度α2的较大,因此能够抑制切换部件64整体长度的增加。
另外,当在第2位置操作手柄26,使转子16向卷线方向转动时,移动部件60的后端部60c与切换部件64的第1倾斜面64c接触。从而,移动部件60朝前方向第1位置被推压,在越过了图10所示的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的临界点位置的那一刻,渔线导臂18恢复至卷线姿势。
<渔线轮的操作和动作>
在抛饵时,由防倒转机构34使转子16处于禁止倒转状态,用手握住渔线导臂18,将其从图4所示的卷线姿势反转到图9所示的放线姿势。在使渔线导臂18反转到放线姿势时,第1绕线支承部件42和第2绕线支承部件44倒向后方侧,移动部件60位于第2位置。在渔线导臂18处于放线姿势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将渔线从卷线筒14放出。
在渔线导臂18从卷线姿势向放线姿势摆动的过程中,在第1绕线支承部件42的转动作用下,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的摆动杆68缓慢后退的同时沿逆时针方向摆动。此时,摆动杆68后退,直到越过图10所示的临界点位置为止。当越过临界点位置摆动到放线姿势时,摆动杆68在螺旋弹簧70的作用力下前进,使渔线导臂18切换为放线姿势,并且使之保持在该放线姿势。
当渔线导臂18向放线姿势摆动时,伴随着该摆动,移动部件60的后端部60c与制动部件74的卡合部74b相卡合。
在抛饵后,于渔线导臂18维持放线姿势不变的状态下使手柄26向卷线方向转动时,由转子驱动机构28使转子16向卷线方向(参照图4和图6所示的箭头方向)LW转动。当转子16向卷线方向LW转动时,导臂反转机构20使渔线导臂18恢复至卷线姿势。此时,如上所述,由于安装在凸缘部22的前侧的切换部件64的第1倾斜面64c的第1倾斜角度α1较小,因而能够降低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的弹力的增加幅度,能够以较小的力使渔线导臂18恢复至卷线姿势。从而能够顺利地使渔线导臂18从放线姿势返回至卷线姿势。
另外,由于在切换部件64上设置了第2倾斜面64d,因而,即使移动部件60或者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因摩擦等原因在越过临界点位置后无法正常动作时,也能够由第2倾斜面64d强制地使移动部件60向第1位置移动。因此,即使产生了这样的现象,也能够可靠地使渔线导臂18返回至卷线姿势。而且,由于第2倾斜面64d的第2倾斜角α2较大,因而能够抑制切换部件64的从第1端部64a到第2端部64b的整体长度的增加。
<其他实施方式>
上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尤其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多个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意组合。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转子16能够向卷线方向和放线方向这两个方向转动,其实,转子16也可以仅能够向卷线方向转动。这种情况下,防倒转机构34始终禁止转子16向放线方向转动。如图11所示,切换部件164具有第1端部164a、第2端部164b、第1倾斜面164c、第2倾斜面164d以及非倾斜面164e。代替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3倾斜面64f,切换部件164的第2端部164b具有垂直面164f,该垂直面164f与非倾斜面164e垂直配置。设置垂直面164f的理由在于,由于转子16不能够向放线方向转动,因而移动部件60不会从第2端部164b一侧与切换部件164接触。另外,第1倾斜面164c以第1倾斜角度α4向前方倾斜。第2倾斜面164d以第2倾斜角度α5向前方倾斜。在切换部件164的整体长度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切换部件64的整体长度相等时,由于没有设置第3倾斜面64f,因而,相应地,第1倾斜角度α4比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倾斜角度α1小。因此能够进一步顺利地使渔线导臂18从放线姿势返回至卷线姿势。
(b)如图12所示,第2倾斜面264d的第2倾斜角度α6可以逐渐大于第1倾斜角度α4。在图12中,第2倾斜角度α6例如向第2端部164b一侧逐渐大于第1倾斜角度α4。因此,第2倾斜面246d形成为倾斜角度平滑变化的曲线(例如圆弧)。从而使移动部件60的动作变的更流畅。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有前置式曳力构件的纺车式渔线轮10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具有后置式曳力构件的纺车式渔线轮以及能够由操作柄部件对转子进行制动的操作柄制动式的纺车式渔线轮等具有导臂反转机构的所有纺车式渔线轮。
<特征>
(A)纺车式渔线轮10是能够向前方放出渔线的渔线轮。纺车式渔线轮10具有渔线轮主体12、卷线用的卷线筒14、转子16、渔线导臂18以及导臂反转机构20。卷线筒14设置在渔线轮主体12上且能够前后移动。转子16设置在渔线轮主体12上且能够至少向卷线方向转动,以将渔线卷绕在卷线筒14上。渔线导臂18设置在转子16上且能够在卷线姿势和放线姿势之间摆动,其中,当渔线导臂18处于卷线姿势时,能够使渔线卷绕在卷线筒14上,当渔线导臂18处于放线姿势时,能够从卷线筒14放出渔线。导臂反转机构20与转子16向放线方向的转动相联动,使渔线导臂18从放线姿势返回至卷线姿势。导臂反转机构20具有移动部件60、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以及切换部件64。移动部件60设置在转子16上且能够与渔线导臂18的摆动相联动,沿前后方向在第1位置BC和第2位置BO之间移动,其中,第1位置BC与卷线姿势相对应;第2位置BO与放线姿势相对应。移动位置60位于第2位置时,比位于第1位置时靠后方。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以临界点位置BD为分界而对渔线导臂18施加使之处于卷线姿势或放线姿势的力。切换部件64固定在渔线轮主体12上,当转子16向卷线方向转动时,该切换部件64与位于第2位置的移动部件60接触,并且使该移动部件60越过临界点位置BD向第1位置BC移动。切换部件64具有第1倾斜面64c和第2倾斜面64d。第1倾斜面64c以能够与位于第2位置BO的移动部件60接触的方式,沿转子16的卷线方向以第1倾斜角度α1从第1端部64a朝渔线导臂18越过临界点位置BD的位置向前方倾斜。第2倾斜面64d与第1倾斜面64c连续形成,以大于第1倾斜角度α1的第2倾斜角度α2朝位于第1端部64a相反一侧的第2端部64b向前方倾斜。
在该纺车式渔线轮10中,导臂反转机构20的切换部件64具有:第1倾斜面64c,其以第1倾斜角度α1向前方倾斜;第2倾斜面64d,其以大于第1倾斜角度α1的第2倾斜角度α2向前方倾斜。第1倾斜面64c从第1端部64a延伸到越过临界点位置BD的位置。第2倾斜面64d与第1倾斜面64c连续形成,且朝向第2端部64b。这里,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被以小于第2倾斜角度α2的第1倾斜角度α1倾斜的第1倾斜面64c压缩,直到越过临界点位置BD为止。另外,当越过临界点位置BD时,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对渔线导臂18施加朝向卷线姿势的力,移动部件60返回至第1位置BC。因此能够降低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62到临界点位置为止的作用力的增加幅度,顺利地使渔线导臂18返回至卷线姿势。
(B)第2倾斜角度α6可以逐渐大于第1倾斜角度α4。从而能够使移动部件60的动作变得更流畅。
(C)切换部件64还可以具有从第2倾斜面64d向第2端部64b延伸的非倾斜面64e。这种情况下,由非倾斜面64e能够将移动部件60保持在第1位置。
(D)切换部件64还可以具有垂直面164f,该垂直面164f位于非倾斜面164e的靠第2端部164b的一侧,且与非倾斜面164e垂直配置。这种情况下,在由单向离合器34a始终禁止转子向放线方向倒转的纺车式渔线轮中,能够简化切换部件164的结构。
(E)切换部件64还可以具有第3倾斜面64f,该第3倾斜面64f沿转子16的卷线方向从非倾斜面64e向第2端部64b朝后方倾斜。这种情况下,在单向离合器34a能够在禁止倒转状态与容许倒转状态之间切换的纺车式渔线轮10中,于渔线导臂18处于放线姿势的状态下,无论转子16向哪个方向转动,均能够使渔线导臂18返回至卷线姿势。
(F)渔线轮主体12可以具有框体部12a和盖部件12b。框体部12a具有机构收装空间12d和设置在该机构收装空间12d的前方的第1凸缘部22a。盖部件12b具有第2凸缘部22b,该第2凸缘部22b与第1凸缘部22a一起构成圆形的凸缘部22,该盖部件12b固定在框体部12a上,并罩住机构收装空间12d。切换部件64可以具有固定部64g,该固定部64g被夹持在第1凸缘部22a和第2凸缘部22b之间,固定在凸缘部22上。这种情况下,只要将盖部件12b固定在框体部12a上,就能够将切换部件64固定在凸缘部22上,不需要设置固定部件。

Claims (6)

1.一种纺车式渔线轮,其能够向前方放出渔线,其特征在于,
具有渔线轮主体、卷线用的卷线筒、转子、渔线导臂以及导臂反转机构,其中,
所述卷线筒设置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前后移动;
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且至少能够向卷线方向转动,用于将所述渔线卷绕在所述卷线筒上;
所述渔线导臂设置在所述转子上且能够在卷线姿势和放线姿势之间摆动,当所述渔线导臂处于卷线姿势时,能够将所述渔线卷绕在所述卷线筒上,当所述渔线导臂处于放线姿势时,能够从所述卷线筒放出所述渔线;
所述导臂反转机构与所述转子向卷线方向的转动相联动,使所述渔线导臂从所述放线姿势返回至所述卷线姿势,
所述导臂反转机构具有移动部件、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以及切换部件,其中,
所述移动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子上且能够与所述渔线导臂的摆动相联动,沿前后方向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卷线姿势相对应,所述第2位置与所述放线姿势相对应,所述移动部件在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比位于所述第1位置时靠后方;
所述双向切换用弹簧部件以临界点位置为分界而对所述渔线导臂施加使之处于所述卷线姿势或所述放线姿势的力;
所述切换部件固定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当所述转子向所述卷线方向转动时,所述切换部件与位于所述第2位置的所述移动部件接触,并使所述移动部件向第1位置移动,
所述切换部件具有第1端部、第2端部、第1倾斜面以及第2倾斜面,其中,
所述第2端部比所述第1端部靠近所述转子的卷线方向上的下游一侧;
所述第1倾斜面沿所述转子的卷线方向以第1倾斜角度向前方倾斜,以与位于所述第2位置的所述移动部件接触,使所述移动部件移动到越过所述临界点位置的位置;
所述第2倾斜面与所述第1倾斜面相连,且以大于所述第1倾斜角度的第2倾斜角度朝所述第2端部向前方倾斜,在越过所述临界点位置的所述移动部件不从所述第2位置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时强制地使所述移动部件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倾斜角度逐渐大于所述第1倾斜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部件还具有非倾斜面,所述非倾斜面从所述第2倾斜面向所述第2端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部件还具有垂直面,所述垂直面位于所述非倾斜面的靠所述第2端部的一侧,且与所述非倾斜面垂直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部件还具有第3倾斜面,所述第3倾斜面沿所述转子的卷线方向从所述非倾斜面向所述第2端部朝后方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渔线轮主体具有筐体部和盖部件,其中,
所述筐体部具有机构收装空间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构收装空间的前方的第1凸缘部;
所述盖部件具有第2凸缘部,所述第2凸缘部与所述第1凸缘部一起构成圆形的凸缘部,所述盖部件固定在所述筐体部上,并罩住所述机构收装空间,
所述切换部件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被夹持在所述第1凸缘部和所述第2凸缘部之间,固定在所述凸缘部上。
CN201510931793.3A 2014-12-19 2015-12-15 纺车式渔线轮 Active CN1057070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7429 2014-12-19
JP2014257429A JP6457258B2 (ja) 2014-12-19 2014-12-19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7027A CN105707027A (zh) 2016-06-29
CN105707027B true CN105707027B (zh) 2020-06-19

Family

ID=56127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31793.3A Active CN105707027B (zh) 2014-12-19 2015-12-15 纺车式渔线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70016B2 (zh)
JP (1) JP6457258B2 (zh)
KR (1) KR102502474B1 (zh)
CN (1) CN105707027B (zh)
MY (1) MY180245A (zh)
TW (1) TWI6781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5074B2 (ja) * 2017-09-22 2021-11-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US10798927B2 (en) * 2017-10-12 2020-10-13 Pure Fishing, Inc. Live liner drag device
JP7013204B2 (ja) * 2017-10-27 2022-01-31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143116B2 (ja) * 2018-05-18 2022-09-28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212516B2 (ja) * 2018-12-27 2023-01-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WO2020257651A1 (en) 2019-06-21 2020-12-24 Biz Outdoors, Inc. Left handed fishing reel
CN110214761B (zh) * 2019-07-05 2024-03-22 宁波羚祐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抛投定位功能的卷线器
JP7323503B2 (ja) * 2020-11-27 2023-08-08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7752A (en) * 1984-01-26 1985-07-09 Ryobi Limited Fishing spinning reel
US5601244A (en) * 1993-08-04 1997-02-11 Shimano Inc. Spinning reel with movable line guide along reel axis
CN101322484A (zh) * 2007-06-15 2008-12-17 株式会社岛野 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6045A (en) * 1979-10-18 1984-01-17 Brunswick Corporation Bail trip mechanism for fishing reel
US4830308A (en) * 1984-07-25 1989-05-16 Brunswick Corporation Multiple cam mag brake adjustment for bait cast reel
US4932616A (en) * 1988-09-12 1990-06-12 Berkley, Inc. Bail release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fishing reel
JPH08298902A (ja) * 1995-05-09 1996-11-19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姿勢切り換え装置
JP3256123B2 (ja) * 1995-10-04 2002-02-12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US5820053A (en) * 1995-11-14 1998-10-13 Daiwa Seiko, Inc. Spinning reel for fishing having a mechanism for securing the spool during fishline casting
JP3526200B2 (ja) * 1997-06-24 2004-05-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機構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4365983B2 (ja) 2000-04-18 2009-11-1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反転装置
JP3759573B2 (ja) * 2000-04-25 2006-03-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反転装置
JP4553495B2 (ja) 2001-01-24 2010-09-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部品の締結構造
JP4221240B2 (ja) * 2003-04-16 2009-02-12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反転装置
JP2007054016A (ja) 2005-08-26 2007-03-08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7752A (en) * 1984-01-26 1985-07-09 Ryobi Limited Fishing spinning reel
US5601244A (en) * 1993-08-04 1997-02-11 Shimano Inc. Spinning reel with movable line guide along reel axis
CN101322484A (zh) * 2007-06-15 2008-12-17 株式会社岛野 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80245A (en) 2020-11-25
TWI678152B (zh) 2019-12-01
JP6457258B2 (ja) 2019-01-23
KR102502474B1 (ko) 2023-02-23
KR20160075320A (ko) 2016-06-29
US20160174536A1 (en) 2016-06-23
JP2016116463A (ja) 2016-06-30
US9770016B2 (en) 2017-09-26
CN105707027A (zh) 2016-06-29
TW201630531A (zh) 2016-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07027B (zh) 纺车式渔线轮
JP2016116463A5 (zh)
US8490908B2 (en) Spinning reel drag switch device
JP7143116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374643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CN109588385B (zh) 纺车式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JP2015023837A5 (zh)
JP4572120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EP2090162B1 (en) Fishing spinning reel
US6971599B2 (en) Spinning reel rotor braking device
EP2829174B1 (en) Line clip and a spool of a spinning reel to which the line clip is mounted
JP5997994B2 (ja) 魚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
TWI819123B (zh) 紡車式捲線器
JP2013146245A5 (zh)
TW201336407A (zh) 紡車式捲線器及紡車式捲線器的牽引力切換裝置
JP4221240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反転装置
JP3759576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反転装置
JP6304994B2 (ja) 釣用リールの往復移動機構
JP2020103118A5 (zh)
KR20160149427A (ko) 베이트 캐스팅 릴
JP2015065962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