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3600A - 具有模板的次级部分 - Google Patents

具有模板的次级部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3600A
CN105703600A CN201510917222.4A CN201510917222A CN105703600A CN 105703600 A CN105703600 A CN 105703600A CN 201510917222 A CN201510917222 A CN 201510917222A CN 105703600 A CN105703600 A CN 105703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permanent magnet
sub section
bearing part
distanc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172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03600B (zh
Inventor
赫尔曼·塞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5703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3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03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36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 H02K41/031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7Sta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3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的(6)的次级部分(1,51),包括带有铁磁材料的承载部分(2,52),永磁铁(3,53)和具有间隔件(7,27,57,527)的模板(4,54),其中,永磁铁(3,53)布置在间隔件(7,27,57,527)之间,其中,永磁铁(3,53)和模板(4,54)为了固定在承载部分(2,52)的上侧面(9,59)上与承载部分(2,52)粘接,涉及一种电机(6),包括次级部分(1,51)以及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的方法和用于次级部分(1,51)的具有间隔件(7,27,57,527)的模板(4,54)的应用。

Description

具有模板的次级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电机的次级部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次级部分,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该次级部分的方法以及具有间隔件的模板用于次级部分的应用。
背景技术
DE19503511A1描述了这种类型的次级部分、电机以及用于制造次级部分的这类方法和模板用于次级部分的这类应用。在所提及的文献中,电机被描述为同步直线电机,其包括配有绕组的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次级部分由纵向延伸的铁磁承载板构成,在保持极距栅栏(Polteilungsrastermass)的情况下,由易碎的、易腐蚀的材料制成的、已经充磁的永磁铁被固定粘接在铁磁承载板上。为了能够将已经充磁的永磁铁以较小的制造成本和较高的精度固定粘接在次级部分处,在该文献中提出,在已经充磁的永磁铁和同步直线电机的极距栅栏之间布置相应的间隔件。这些间隔件可以由各两个在承载部分中并排布置的间隔销构成或者是横梁,永磁铁以其整个宽度抵靠在间隔销或者横梁处。横梁在此借助销固定在承载部分处。间隔件也可以相应地由单一框架(Einzelrahmen)构成,其包围一个或者多个永磁铁。单一框架在此可以制造成具有合适的无磁的特性的塑料注塑件。间隔件,也就是横梁、销或者作为梯形的保持结构布置的单一框架在插入和固定粘接永磁铁时用于精确地保持极距栅栏并保留作为承载部分上的模板。永磁铁的开放的区域也可以通过覆盖板保护,该覆盖板在侧面具有翻边,其将永磁铁在其侧面直接地包围或者包围其侧面的定位件、例如侧压板、侧定位销或者单一框架。基于翻边的弹性作用,覆盖板与次级部分连接并且形成针对机械的和腐蚀的损害效果的可靠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电机的次级部分作出技术上的贡献,利用其能够成本低廉并且以高质量提供次级部分并且次级部分能够成本低廉并且以较高的质量用于电机。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次级部分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机的次级部分包括
-具有铁磁材料的承载部分,
-永磁铁,以及
-具有间隔件的模板(Schablone),
-其中,永磁铁布置在间隔件之间,
-其中,永磁铁和模板为了固定在次级部分的上侧面上而与承载部分粘接。
该目的也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1的特征的电机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电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以及
-初级部分,该初级部分在电机的运行中通过气隙与次级部分进行磁共同作用,
-其中,气隙沿着一个平面延伸。
该目的还通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2的特征的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方法实现。在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永磁铁布置在模板的间隔件之间,其中,永磁铁和模板为了固定在承载部分的上侧面上而与承载部分粘接,该承载部分具有铁磁材料。
该目的也通过模板的根据权利要求14的应用实现。在具有间隔件的模板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应用中,模板用于布置永磁铁,其中,模板用于通过与承载部分的粘接将永磁铁和模板固定在承载部分的上侧面上,其中承载部分具有铁磁材料。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有利地实现,即模板允许在根据本发明的生产时有利地成本低廉地以高质量地实现永磁铁的布置和固定并且有利地成本低廉地且以高质量保护永磁铁,尤其是在作为电机的次级部分应用时。
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能够有利地成本低廉地利用一种方法以高质量制成。
承载部分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上侧面,在该上侧面处永磁铁在第一方向上并排地布置在间隔件之间。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地平行于承载部分的上侧面延伸。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并垂直于第二方向延伸。承载部分具有铁磁材料,以便引导在电机的运行中产生的磁通量,尤其是将其从一个永磁铁引导至另外的永磁铁。
根据本发明的电机具有另外的优点,即根据本发明的电机能够有利地成本低廉地以高质量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件。永磁铁能够有利地固定和受保护地沿着一个平面布置,以便与初级部分进行磁共同作用。此外,能够在长的时间段上有利地实现电机的高质量,尤其是在其运行中实现。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机的运行中,初级部件能够相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件或者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件能够相对于初级部件在一个平面中移动,或者初级部件和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件能够保持在确定的位置中,以便提供一个力。在此,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件能够通过气隙与初级部件通过以下方式共同作用,即初级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绕组,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机的运行中,在该绕组中能够流经电流。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机的运行中,也可以通过在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之间的在平面中的相对移动输送机械能并且在至少一个绕组处获取用于耗电器的电能。
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另外的优点,即模板不仅成本低廉地以高质量有利地实现了永磁铁的布置和固定,而且有利地保留以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处保护永磁铁。有利的,不必设置建立逐点的固定可行性的过程。这类过程是耗费时间的并且耗费工具的并且需要较长的安装时间,因为在该过程中工具驶到次级部分的不同位置处、保持在那里、实现固定可行性(例如通过钻孔,切削螺纹)并且驶入下一个位置。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已经在制造期间有利地实现了对永磁铁的保护。
具有间隔件的模板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根据本发明的应用具有另外的优点,即模板能够成本低廉地以高质量不仅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而且也能用于保护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永磁铁,尤其在作为电机的次级部分使用时。有利的是,不需要提供附加的用于模板的固定件或者用于永磁铁的保护件。
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在此有利地对用于电机的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优选设计方案做出技术上的贡献,利用其能够成本低廉和高质量地提供次级部分并且能够成本低廉和次级部分以高质量用于电机。
因此,用于电机的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设计方案是有利的,在该电机中,模板包括第一模板部分,其中,第一模板部分具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在永磁铁的第一侧处沿着承载部分延伸并且在永磁铁的第一侧处将间隔件彼此材料配合地连接。因此有利的能够是,尤其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间隔件通过对第一模板部分的定位来定位并且永磁铁从第二侧沿着间隔件插入并进而布置。为此有利的能够是,第一模板部分定位在底座上并且永磁铁从第二侧沿着底座和间隔件插入。有利的是,底座为此具有用于保持永磁铁的磁性装置。通过该保持,永磁铁能够有利地沿着底座推移而不会从底座上脱离。
第一模板部分可以是塑料部分。因此能够实现永磁铁碎裂或者折断的更小风险,并且实现在布置永磁铁和粘接时的更高的精度。有利地,有助于永磁铁碎裂或者折断的更小风险的是,塑料与金属材料相比是更柔软的材料并且间隔件由于其在第一模板部分中的单侧连接的原因而对于与永磁铁的撞击有利地弹性挠性(nachgiebig)地做出反应。
在用于电机的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间隔件在第一模板部分的自由端处具有用于推入永磁铁的插入斜面。因此,永磁铁能够有利地通过插入斜面插入到在间隔件之间的空间中,以便布置在间隔件之间。插入斜面能够有利地与第一模板部分的弹性材料共同作用,使得永磁铁通过弹性挠性以及可能还有插入斜面的弹性作用插入到间隔件之间的空间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模板具有第二模板部分,该第二模板部分至少逐段地在永磁铁的背离第一侧的第二侧处沿着承载部分延伸。因此,用于有利的稳定且持续的固定的粘接材料涂覆到永磁铁上。永磁铁的待与承载部分粘接的侧为此可以有利地完全配备粘接材料,其中有利地能够在永磁铁和模板的外部、例如在底座上避免粘接材料。
第二模板部分也可以与在永磁铁之间的间隔件材料配合地连接。因此通过啮合连接能够有利地在第一、第二模板部分、永磁铁和承载部分之间实现稳定持久的固定。有利的是为此能够存在粘接面,该粘接面在其纵向延伸中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
在第一和第二模板部分的间隔件之间可以存在空隙。因此,第一和第二模板部分能够有利地与永磁铁接触,并且也许在第二方向上依次布置多个永磁铁时其优选地侧面产生接触。
在用于电机的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第一模板部分和第二模板部分是相同的模板部分。因此第一和第二模板部分能够优选地以大的数量以规格上的高质量来生产。
在用于电机的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次级部分在承载部分的上侧面处在模板的棱角和永磁铁之间具有粘接材料缝隙。因此,有利地可以通过沿着永磁铁的圆周的、在第一、第二模板部分、永磁铁和承载部分之间的粘接材料缝隙中的粘接材料通过粘接有利地实现稳定持久的固定。
在用于电机的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间隔件在模板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处具有宽度B,该宽度为在次级部分的两个永磁铁之间的间距A的一半。因此,有利地可以将两个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排列成行地布置,而不必放弃具有两个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模板的永磁铁的有利的连贯表面。
在用于电机的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模板和永磁铁形成闭合的表面。因此,模板和永磁铁能够有利地利用搭接(uebergreifen)的固定装置保持在其相对彼此的位置中,直至粘接材料硬化。
粘接材料可以存在于模板、永磁铁和承载部分之间,其与瞬时粘接剂相比具有较长的硬化时间。因此即使在波动的环境影响下,例如由于在运行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时的温度波动的影响下也能有利地实现永磁铁和模板的稳定持久的固定。
通过模板和永磁铁能够覆盖所有配备有粘接材料的面。因此也可以有利地使用在硬化状态中吸附灰尘或者污染物的粘接材料。
在用于电机的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模板和永磁铁具有涂漆的表面。因此可以有利地实现次级部分朝向气隙的闭合且平坦的表面。由此可以优选地减少异物在永磁铁之间的侵入,异物能导致彼此相对移动的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的损坏。也可以有利地保护永磁铁不受到腐蚀性的损害作用。对永磁铁涂漆能够有利地在将永磁铁和模板与承载板粘接之后执行。由此有利地避免了在粘接之前对永磁铁涂漆,这对永磁铁的固定有不利影响。
在用于电机的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次级部分利用一种方法制造,在该方法中,永磁铁布置在模板的间隔件之间并且永磁铁和模板配有粘接材料,并且承载部分利用其上侧面布置在粘接材料上。因此能够有利地实现永磁铁和模板的稳定持久的固定。此外,有利地实现了模板和永磁铁与承载部分的共同粘接。这导致了在承载板、永磁铁和模板之间的有利持久固定连接。当粘接材料在永磁铁和模板下面的部分面中延伸时,基于由承载板、永磁铁和模板构成的粘接连接,在次级部分的许多应用中也能够有利地实现永磁铁的充分固定。
在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于间隔件之间布置永磁铁之前,将间隔件定位在底座上,其中,永磁铁和模板在背离底座的一侧上配有粘接材料,其中承载部分利用其上侧面布置在粘接材料上。因此可以有利地实现永磁铁和模板的稳定持久的固定。有利的是,承载部分通过粘接材料阻尼地布置在永磁铁上。当在制造次级部分时减小永磁铁和承载部分之间的间距从而将永磁铁固定在承载部分上时,在任何时候都实现了关键的间距,在该间距的情况中,在永磁铁和模板之间的力如此的大,使得永磁铁突然地撞击承载部分。在此,永磁铁的一部分可以碎裂或者永磁铁甚至可以折断。此外,与承载部分相比较小的永磁铁基于极其不同的尺寸很难被定位,尤其是在磁力突然地使得永磁铁在承载板的方向上加速时。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不仅仅有利地对承载部分在永磁铁上的碰撞进行缓冲,而且还有利地将在尺寸上比永磁铁更大的承载部分布置在一个装置上,该装置由具有相同的量级的永磁铁和模板形成。
在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承载部分能够随着其上侧面导向粘接材料而压向止档部。因此,永磁铁和模板能够有利地以精确的相对于承载部分的位置固定在承载板上。
在具有间隔件的模板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为永磁铁配备粘接材料的情况下使用模板。模板因此可以有利地定义出一个区域,在该区域中永磁铁具有粘接材料。因此,永磁铁能够有利地配有理想的粘接材料量。此外,模板可以有利地用于光学识别永磁铁的边缘,以使其在其朝向承载部分的上侧面的整个面上配有粘接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次级部分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机的以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有利的设计方案有利地通过各个或者多个不同的特征的组合得出。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属性、特征和优点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的方式和方法,结合根据附图进一步说明的对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而变得更加清晰和易懂。
图中示出:
图1是次级部分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沿着根据图1的次级部分的线II-II的截面的透视图,
图3是电机的一个实施例,
图4是方法的实施例在布置永磁铁时的快照,
图5是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装配第二模板部分时的快照,
图6是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为永磁铁和模板配备粘接材料之后的快照,
图7是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承载部分利用其上侧面布置在粘接材料之上时的快照,
图8是次级部分的另外的实施例的上侧面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电机6的次级部分1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次级部分1包括具有铁磁材料的承载部分2,永磁铁3和具有间隔件7,27的模板4。承载部分2是由铁磁性的钢板制成的承载板。因此,承载部分2可以附加地有利地由一块材料制造。永磁铁3布置在间隔件7,8之间。永磁铁3和模板4为了固定在承载部分2的上侧面9上而与承载部分粘接。承载部分2在第一方向30上延伸并且具有上侧面9,在上侧面处永磁铁3在第一方向30上并排地布置在间隔件7之间。在保持用于电机6的运行的极距栅栏的情况下,永磁铁3在第一方向30上并排地布置在间隔件7,27之间。第二方向31与第一方向30垂直地平行于承载部分2的上侧面9地延伸。第三方向32垂直于第一方向30并垂直于第二方向31延伸。模板4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第一模板部分10,其中第一模板部分具有连接件11,其在永磁铁3的第一侧12处沿着承载部分2延伸并且使间隔件7在永磁铁3的第一侧12处材料配合地彼此连接。连接件11因此沿着承载部分2在第一方向30上延伸。第一模板部分10附加地有利地由一块塑料制成。模板4包括第二模板部分16,其至少逐段地在永磁体3的背离第一侧12的第二侧15处沿着承载部分2延伸。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模板部分10,16是相同的模板部分。第一模板部分10制成为注塑件并且能够通过在由第一方向30和第二方向31张开的平面中旋转180°来作为第二模板部分16使用。模板4和永磁体3形成闭合的表面19。第二模板部分16与在永磁铁3之间的间隔件8材料配合地连接。
图2示出了沿着贯穿根据图1的次级部分1的线II-II的截面的透视图。次级部分1在承载部分2的上侧面9处在模板4的棱角17和永磁铁3之间具有粘接材料缝隙18。在永磁铁3和承载板2之间存在由粘接材料20构成的层,该层在间隔件7的下方从一个永磁铁3向相邻的永磁铁3延伸.在此,在粘接材料缝隙18中,粘接材料20从承载板2开始在表面9的方向上挤入。在模板4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处的间隔件27具有宽度B,该宽度为在次级部分1的两个永磁铁3之间的间距A的一半。
图3示出了电机6的一个实施例,其包括次级部分1和初级部分5,其在电机6的运行中通过气隙400与次级部分1进行磁共同作用,其中,气隙400沿着平面22延伸。该平面22在图3的横截面图中标示为虚线22,其中该平面22在第一方向30和第二方向31上延伸。电机6具有绕组610,其为了运行电机6与多极组件100通过在初级部分5和次级部分1之间的气隙400进行磁共同作用。初级部分5除了绕组610之外还具有同心的绕组610,其具有与绕组610相同的结构。同心的绕组610设计成齿线圈绕组610并且推到初级部分5的齿部620上。在此,相邻的绕组610的两个绕组半部放置在两个齿部620之间的初级线圈5的槽630中。在电机6的运行中,处于不同的槽630中的绕组610能够以由例如变流器的三相交流电源的不同相位的交流电流通电,以产生在平面22中沿着初级部分5变化的磁场,从而在平面22中引起初级部分5相对于次级部分7的相对移动或者次级部分7相对于初级部分5的相对移动。
图4示出了在布置永磁铁3时的方法的实施例的快照,其中,该永磁铁布置在模板4的间隔件7,27之间,尤其是第一模板部分10之间。如在图4中可见,永磁铁3从第二侧15开始沿着间隔件7,27插入并进而布置。插入方向在图4中通过箭头23示出。为此,第一模板部分10定位在底座21上,从而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将永磁铁3从第二侧15沿着底座21和间隔件7,27插入。底座21为此具有用于保持永磁铁3的磁性装置24。在图4的实施例中,该磁性装置24具有铁磁材料。磁性装置24在铁磁材料的表面上具有层,在该表面上定位间隔件7,27并且推入永磁铁3,从而使得永磁铁3能够沿着底座21,尤其是磁性装置24插入,而永磁铁不会与底座分离。间隔件7,27在第一模板部分10的自由端13处具有用于插入永磁铁3的插入斜面14。该插入斜面14是棱角,其通过在间隔件7,27的自由端13处的边棱的倾斜产生或者在注塑模具中在制造第一模板部分10时模制成型。底座21具有相对于磁性装置24突出的边缘,其为了插入永磁铁3是单侧开放的。底座21的边缘起到用于将间隔件7,27定位在底座21上的止挡部25,26的作用。第一模板部分10具有外部的镶边,其与止挡部25,26互补,从而使间隔件7,27能够通过其与第一模板部分10的材料配合连接有利地定位在底座21上。
图5示出了在装配第二模板部分16时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快照。在将用于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次级部分1的所有永磁铁3布置在模板4的间隔件7,27之间之后,第二模板部分16被布置在底座21上。为此,第二模板部分16能够沿着磁性装置24在根据图5中的箭头28的方向上推到永磁铁3处。在此,第二模板部分16的间隔件8推到永磁铁3之间。因此,有利地能够在第一模板部分10、第二模板部分16、永磁铁3还有缺少的承载部分2之间实现啮合的连接。
图6示出了在为永磁铁3和模板4配备粘接材料20之后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快照。如在图6中通过箭头29所示出的那样,永磁铁3和模板4配备有粘接材料20。如在图6中可见,粘接材料20在矩形的粘接床中延伸,该粘接床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在为永磁铁3和模板4配备粘接材料20时有利地放置到永磁铁3和模板4上。在永磁铁3和模板4的外部,也就是在底座21上和随后被涂覆的承载部分2的上侧面9的较大面积上有利地避免粘接材料20。粘接材料20,也就是其粘接床在此不必完全地在连接件11,41或者间隔件27的接近承载部分的面上延伸,而是仅仅在以下范围中延伸,即其沿着永磁铁3的圆周能够浸入到粘接材料缝隙18,38中,尤其也能通过在粘接材料20上的重力的作用而浸入。连接件11,41的和间隔件7的、配备有粘接材料20的靠近承载部分的面是粘接面,其在其纵向延伸中在不同的方向30,31上延伸,并且属于在第一和第二模板部分10和16,永磁铁3和承载部分2中间的啮合连接。此外,第一模板部分10的和第二模板部分16的以粘接材料涂覆的棱角17属于啮合连接的粘接面,其中,该粘接面也在第三方向32上延伸,因为该粘接面具有带有在第三方向32上的垂直分量的法向量。在根据图6的实施例中,永磁铁3和模板4在背离底座21、尤其是磁性装置24的一侧上配有粘接材料20,其与瞬间黏合剂(Sekundenkleber)相比具有更长的硬化时间。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双组分环氧树脂粘接材料。该粘接材料在大约10分钟内硬化。但是基于永磁铁3的磁力提出,还必须等待至少30分钟,直至达到足够的坚固性,以便永磁铁不会自己或者以较小的力作用与承载板2分离。在出于试验目的生产次级部分2时,能够使粘接材料例如硬化整夜。对于以高质量的大量地成本低廉地生产次级部分来说,在根据图7的快照将承载部分2利用其上侧面9布置在粘接材料20上之后,通过加热承载板2来加速粘接材料20的硬化。
图7包括箭头33,其给定了一个方向,承载板2在该方向中导向,以便其利用其上侧面9布置在粘接材料20上。在此,模板4和永磁铁3利用搭接的固定装置34保持在其相对彼此的位置中,直至粘接材料20硬化。搭接的固定装置34具有底座21,该底座通过弓形件35利用螺栓36固定在搭接的固定装置34处。通过使模板4和永磁铁3形成一个闭合的表面19,搭接的固定装置34、尤其是磁性装置24能够搭接模板4和永磁铁3并且将其在模板4的三个侧面处通过止挡部25,26固定在第一方向30上并且在第二方向31上至少固定在正方向中,在负方向31中,也就是与方向31相反,底座21不具有边缘,因为从那里根据图4插入永磁铁3。然而,在装配完第二模板部分16之后(结合图5进行说明)在那里也可以有利地安装附加的部分作为边缘,从而使得模板4和永磁铁3固定在负方向31上。
用于制造次级部分2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具有以下步骤,其根据图4至7的快照进行描述,其中这些附图以其编号顺序按彼此的时间间隔还原了方法的实施例的快照。
图8示出了用于电机6的次级部分51的另外的实施例的上侧面59的视图。该实施例具有根据图1至7描述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图8中大部分配有由图1至7中的参考标号加上前缀“5”构成的参考标号。因此,对于图1中的第一模板部分10的描述相应地转移到图8中的第一模板部分510上。根据图8的次级部分51相对于图1至7中的次级部分1的区别特征在接下来描述。
方形的永磁铁53布置在间隔件57,527之间,其中永磁铁53倾斜地布置。通过这种倾斜的布置,方形的永磁铁53的边缘540不平行于承载板52的边缘539延伸。在次级部分51中,两个永磁铁53在一个方向中依次直接彼此抵碰,该方向在其定向上主要与第二方向31相符,从而使永磁铁53的边缘540通过直接邻接的永磁铁53延续。永磁铁53布置在间隔件57,58,527之间,其中其边缘540彼此平行地指向。由于永磁铁53的倾斜布置,第一模板部分510的连接件511在第一方向30上看具有沿着永磁铁53的不同的横截面。由此,第一模板部分510和第二模板部分516能够在其背离于永磁铁53的一侧处至少沿着两个彼此跟随的永磁铁53有利地具有贯通的、平坦的侧面。在理想的情况中,在根据图8的次级部分51中,永磁铁53应刚好如根据图1至7的次级部分1中的永磁铁3一样没有空隙地布置在间隔件7,8,57,58,527之间或者说在第一模板部分11,511的和第二模板部分16,516的连接件11,511之间。在根据图8的次级部分51中,间隔件57,58,527比永磁铁53短。因此,在根据图8的次级部分51中,在第一模板部分511的和第二模板部分516的间隔件之间存在间隙542。因此,第一和第二模板部分511,516能够与永磁铁53接触并且其能够有利地以高质量有利地实现永磁铁53的相对彼此精确的倾斜布置。
次级部分的另一个实施例具有根据图1的次级部分2,其中,模板4和永磁铁3具有涂漆的表面19。
在具有间隔件7,27,8的模板4用于次级部件1的应用的实施例中,模板4用于布置永磁铁3。接下来,模板4用于通过与承载部分2的粘接将永磁铁3固定在承载部分2的上侧面9上,其中,承载部分2具有铁磁材料。此外,在应用的一个实施例中,模板4在为永磁铁3配备粘接材料20的情况中使用。模板4的根据该实施例的应用可以根据图2或者图2至7回溯获得。
尽管通过优选的实施例在细节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公开的实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由此推导出另外的变体方案,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电机(6)的次级部分(1,51)包括
具有铁磁材料的承载部分(2,52),
永磁铁(3,53),以及
具有间隔件(7,27,57,527)的模板(4,54),
其中,所述永磁铁(3,53)布置在所述间隔件(7,27,57,527)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3,53)和所述模板(4,54)为了固定在所述次级部分(2,52)的上侧面(9,59)上而与所述承载部分(2,52)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级部分(1,51),其中,所述模板(4,54)包括第一模板部分(10,510),其中,所述第一模板部分(10,510)具有连接件(11,511),所述连接件在所述永磁铁(3,53)的第一侧(12,512)处沿着所述承载部分(2,52)延伸并且使所述间隔件(7,27,57,527)在所述永磁铁(3,53)的所述第一侧(12,512)处彼此材料配合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次级部分(1,51),其中,所述间隔件(7,27,57,527)在所述第一模板部分(10,510)的自由端(13,513)处具有用于插入所述永磁铁(3,53)的插入斜面(1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次级部分(1,51),其中,所述模板(4,54)包括第二模板部分(16,516),所述第二模板部分至少逐段地在所述永磁铁(3,53)的背离所述第一侧(12,512)的第二侧(15,515)处沿着所述承载部分(2,52)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次级部分(1,51),其中,所述第一模板部分(10,510)和所述第二模板部分(16,516)是相同的模板部分。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次级部分(1,51),其中,在所述承载部分(2,52)的所述上侧面(9,59)处,所述次级部分(1,51)在所述模板(4,54)的棱角(17)和所述永磁铁(3,53)之间具有粘接材料缝隙(18,38)。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次级部分(1,51),其中,所述间隔件(7,27,57,527)在所述模板(4,54)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处具有宽度(B),所述宽度为在所述次级部分(1,51)的两个所述永磁铁(3,53)之间的间距(A)的一半。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次级部分(1,51),其中,所述模板(4,54)和所述永磁铁(3,53)形成闭合的表面(19)。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次级部分(1,51),其中,所述模板(4,54)和所述永磁铁(3,53)具有涂漆的表面(19)。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次级部分(1,51),其中,所述次级部分(1,51)利用一种方法制造,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永磁铁(3,53)布置在所述模板(4,54)的所述间隔件(7,27,57,527)之间,并且所述永磁铁(3,53)和所述模板(4,54)配有粘接材料(20),并且所述承载部分(2,52)利用所述承载部分的上侧面(9,59)布置在所述粘接材料(20)上。
11.一种电机(6),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次级部分(1,51),以及
初级部分(5),所述初级部分在所述电机(6)的运行中通过气隙(400)与所述次级部分(1,51)进行磁共同作用,
其中,所述气隙(400)沿着一个平面(22)延伸。
12.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次级部分(1,51)的方法,
其中,将所述永磁铁(3,53)布置在所述模板(4,54)的所述间隔件(7,27,57,527)之间,
其中,所述承载部分(2,52)具有铁磁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3,53)和所述模板(4,54)为了固定在所述承载部分(2,52)的上侧面(9,59)上而与所述承载部分(2,52)粘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制造次级部分(1,51)的方法,
其中,在将所述永磁铁(3,53)布置在所述间隔件(7,27,57,527)之间之前,将所述间隔件(7,27,57,527)定位在底座(21)上,
其中,所述永磁铁(3,53)和所述模板(4,54)在背离所述底座(21)的一侧上配有粘接材料(20),
其中,所述承载部分(7,52)利用所述承载部分的上侧面(9,59)布置在所述粘接材料(20)上。
14.一种将具有间隔件(7,27,57,527)的模板(4,54)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次级部分(1,51)的应用,
其中,所述模板(4,54)用于布置所述永磁铁(3,53),
其中,所述承载部分(2,52)具有铁磁材料,
其特征在于,为了将所述永磁铁(3,53)和所述模板(4,54)通过与所述承载部分(2,52)粘接固定在所述承载部分(2,52)的上侧面(9,59)上,而使用所述模板(4,54)。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中,在为所述永磁铁(3,53)配备粘接材料(20)的情况下使用所述模板(4,54)。
CN201510917222.4A 2014-12-11 2015-12-10 具有模板的次级部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036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97288 2014-12-11
EP14197288.5 2014-12-11
EP14197638.1A EP3032724B1 (de) 2014-12-11 2014-12-12 Sekundärteil mit Schablone
EP14197638.1 2014-1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3600A true CN105703600A (zh) 2016-06-22
CN105703600B CN105703600B (zh) 2018-08-03

Family

ID=52231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722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03600B (zh) 2014-12-11 2015-12-10 具有模板的次级部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3032724B1 (zh)
CN (1) CN10570360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8545A (zh) * 2016-10-20 2018-04-27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马达的二次侧
CN108847764A (zh) * 2018-07-26 2018-1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电机的磁铁板以及直线电机
CN110829781A (zh) * 2018-08-08 2020-02-21 佳能株式会社 运输系统、动子、控制设备及控制方法
US11777388B2 (en) 2018-08-08 2023-10-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ransport system, mover,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9645B (zh) 2018-04-16 2022-06-28 科韦里有限公司 磁铁模块制造方法
NL2025414B1 (en) * 2020-04-24 2021-10-28 Tecnotion Assets B V AC synchronous moto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43981A1 (de) * 1980-07-11 1982-01-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auermagneterregter Läufe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S4857786A (en) * 1987-04-06 1989-08-15 Hitachi, Ltd. Structure of stepping motor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tepping motor
DE4235873A1 (de) * 1992-10-23 1994-04-28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ermanentmagneterregten Läufers
CN101459356A (zh) * 2007-12-11 2009-06-17 Abb有限公司 永磁体模块和包括该模块的电机转子
KR20110080879A (ko) * 2010-01-07 2011-07-13 순환엔지니어링 주식회사 선형모터용 이물질 차폐형 마그넷 웨이 및 그 제조방법
DE102013007674A1 (de) * 2013-05-03 2014-11-06 Robert Bosch Gmbh Austauschbare Schutzabdeckung für Linearmotor-Sekundärteil
CN204013121U (zh) * 2014-07-21 2014-12-10 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直线电机磁体粘接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520879U1 (de) 1995-02-03 1996-04-11 Krauss Maffei Ag Synchron-Linearmoto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43981A1 (de) * 1980-07-11 1982-01-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auermagneterregter Läufe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S4857786A (en) * 1987-04-06 1989-08-15 Hitachi, Ltd. Structure of stepping motor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tepping motor
DE4235873A1 (de) * 1992-10-23 1994-04-28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ermanentmagneterregten Läufers
CN101459356A (zh) * 2007-12-11 2009-06-17 Abb有限公司 永磁体模块和包括该模块的电机转子
KR20110080879A (ko) * 2010-01-07 2011-07-13 순환엔지니어링 주식회사 선형모터용 이물질 차폐형 마그넷 웨이 및 그 제조방법
DE102013007674A1 (de) * 2013-05-03 2014-11-06 Robert Bosch Gmbh Austauschbare Schutzabdeckung für Linearmotor-Sekundärteil
CN204013121U (zh) * 2014-07-21 2014-12-10 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直线电机磁体粘接夹具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8545A (zh) * 2016-10-20 2018-04-27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马达的二次侧
CN108847764A (zh) * 2018-07-26 2018-1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电机的磁铁板以及直线电机
CN110829781A (zh) * 2018-08-08 2020-02-21 佳能株式会社 运输系统、动子、控制设备及控制方法
US11374479B2 (en) 2018-08-08 2022-06-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ransport system, mover,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US11777388B2 (en) 2018-08-08 2023-10-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ransport system, mover,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3600B (zh) 2018-08-03
EP3032724A1 (de) 2016-06-15
EP3032724B1 (de) 2020-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03600A (zh) 具有模板的次级部分
CN105900320B (zh) 层叠铁芯的制造方法
US9431886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agnet plate for a linear motor
JP6095827B1 (ja) 回転電機用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JP4704149B2 (ja) 埋め込み磁石型モータのロ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259357B (zh) 借助于框架的对永久磁体的固定
US20160111944A1 (en) Magnet insertion method into rotor core
JP6069250B2 (ja) ロータ製造装置およびロータ製造方法
WO2016147211A1 (ja) 磁石埋め込み型コアの樹脂充填方法および樹脂充填装置
CN104254963A (zh) 永磁体在转子或定子中的定位
TWI338431B (zh)
JP5648873B2 (ja) リニアモータ
US9917493B2 (en) Method for fixing permanent magnets of rotor
KR102571017B1 (ko) 자석 모듈 제조 방법
JP2016042771A (ja) 回転子及びその回転子を具備する電動機
JP4494883B2 (ja) ロ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TW201434240A (zh) 可動子及具有該可動子之線性馬達
JP2017022886A (ja) 永久磁石固定方法、金型、及び電機子
JP6379930B2 (ja) リニアモータ用固定子
KR20130000604A (ko) 로터의 영구자석 고정방법
CN203352411U (zh) 直线滑动器
CN108233645B (zh) 一种直线电机定子拼接的工艺
KR200434383Y1 (ko) 양측식 리니어 모터의 코일 고정구조
JP7224232B2 (ja) 同期リニアモータおよび同期リニア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4488198B2 (ja) リニアモータ電機子の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