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99052B - 焦度计和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焦度计和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99052B
CN105699052B CN201510909286.XA CN201510909286A CN105699052B CN 105699052 B CN105699052 B CN 105699052B CN 201510909286 A CN201510909286 A CN 201510909286A CN 105699052 B CN105699052 B CN 105699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tacle lens
offset
optical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vert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092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99052A (zh
Inventor
梶野正
栃久保裕司郎
小林俊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a Tokukatsu
Original Assignee
Ama Tokukats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a Tokukatsu filed Critical Ama Tokukatsu
Publication of CN105699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9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99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9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Or Fiber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焦度计和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能容易地高精度地取得眼镜片的光学特性和瞳孔间距离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使用了所述焦度计和计算程序。所述焦度计具备测定放置于被设置为能分别放置眼镜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左右一对放置部上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各片的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以及基于通过测定得到的眼镜片的测定结果计算光学特性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计算出的光学特性,计算将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作为基准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偏移量,并且基于所述偏移量对光学特性和瞳孔间距离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修正处理。

Description

焦度计和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度计和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测定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焦度计中,已为公众所知的有一种焦度计,其具备:左右的一对测定光学系统,用于分别测定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以及左右的一对放置部,设置为能分别放置眼镜的左右的眼镜片。在这样的装置的情况下,自动地调整放置于放置部的眼镜的位置并将眼镜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后,进行测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在所述的装置的情况下,需要另外的用于调整眼镜的位置的复杂的结构。此外,其控制的机构也是复杂的。另外,当使用未设置有用于调整眼镜的位置的结构的焦度计的情况下,测定者需要通过使眼镜相对于测定光学系统(放置部)移动来调整眼镜的位置。然而,通常,这样的调整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即使在能够进行这样的调整的情况下,该调整也花费时间和劳力。另外,在未良好地进行调整就测定了的情况下,不能取得(计算)高精度的眼镜片的光学特性(例如、散光轴角度)和瞳孔间距离。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高精度地取得眼镜片的光学特性和瞳孔间距离中的至少一方的焦度计以及计算程序。
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焦度计以及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具备以下所示的构成。
(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焦度计,其具备: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测定放置于左右一对放置部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所述左右一对放置部被设置为能够分别放置眼镜的左右的眼镜片;以及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测定光学系统得到的眼镜片的测定结果,计算所述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所述控制部基于计算出的所述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计算将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作为基准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偏移量,并且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光学特性进行修正处理,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光学特性所包含的散光轴角度进行修正处理。
(2)可以为,由所述(1)的焦度计的所述控制部计算的所述偏移量包含将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作为基准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偏移量。
(3)可以为,所述(2)的焦度计的控制部基于所述垂直偏移量对所述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所包含的散光轴角度进行修正处理。
(4)可以为,由所述(1)~(3)中的任一焦度计的控制部计算的所述偏移量包含相对于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水平方向上的水平偏移量。
(5)可以为,所述(4)的焦度计的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水平偏移量对所述瞳孔间距离进行修正处理。
(6)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焦度计,其具备: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测定放置于左右一对放置部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所述左右一对放置部被设置为能够分别放置眼镜的左右的眼镜片;以及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测定光学系统得到的眼镜片的测定结果,计算所述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所述控制部基于计算出的所述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所包含的棱镜量和偏移方向信息,计算将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作为基准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水平方向上的水平偏移量和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偏移量,基于所述水平偏移量,对瞳孔间距离进行修正处理,基于所述垂直偏移量,对通过基于所述水平偏移量的修正处理取得的瞳孔间距离进行再修正处理,并且基于通过基于所述水平偏移量的修正处理取得的瞳孔间距离和所述垂直偏移量,对所述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所包含的散光轴角度进行修正处理。
(7)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其包括:光学特性取得步骤,取得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偏移量计算步骤,基于所述光学特性,计算将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作为基准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偏移量;以及修正步骤,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左右的眼镜片的光学特性进行修正处理,在所述修正步骤中,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光学特性所包含的散光轴角度进行修正处理。
(8)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其在计算装置中执行,所述计算装置基于通过焦度计测定的眼镜片的测定结果,计算眼镜片的光学特性,所述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使所述计算装置执行下述步骤:取得步骤,从所述焦度计取得光学特性,所述焦度计具备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所述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分别测定放置于左右一对放置部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光学特性,所述左右一对放置部被设置为能够分别放置眼镜的左右的眼镜片;以及修正步骤,基于所述光学特性计算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相对于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的偏移量,并基于所述偏移量修正所述光学特性,在所述修正步骤中,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光学特性所包含的散光轴角度进行修正处理。
本发明的焦度计和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能够容易地高精度地取得眼镜片的光学特性和瞳孔间距离中的至少一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的外观简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的光学系统与控制系统的概略构成图。
图3为表示形成于网格板的标志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表示对光学特性的取得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5为表示放置于镜片托的眼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表示对修正处理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为对修正了眼镜框的转动的影响后的光学特性的取得进行说明的图。
图8为对用于修正光学特性的概念进行说明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焦度计
2 显示器
4 放置部
8 操作部
10L 测定光学系统
11 光源
14 网格板
15 受光传感器
40 控制部
42 存储器
LE 眼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示的Z轴表示焦度计的进深方向(配置的眼镜的眼镜框的上下方向亦即与眼镜片的厚度方向垂直的上下方向)。另外,X轴表示包含于与所述进深方向(Z轴)垂直的平面中的焦度计的宽度方向(配置的眼镜的眼镜框的左右方向亦即与眼镜片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此外,Y轴表示与所述的眼镜框的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垂直的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以高精度地取得眼镜片的光学特性和眼镜片的瞳孔间距离这双方的方式构成的焦度计作为例子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焦度计可以用于高精度地取得眼镜片的光学特性和眼镜片的瞳孔间距离中的至少一方。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的外观简图。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1具备显示器2、放置部4、镜片台7以及操作部8。
作为显示器(监视器)2的例子,举出了搭载于装置主体的显示器。另外,显示器(监视器)2也可以是与主体连接的显示器。此外,也可以使用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作“PC”)的显示器。可以同时使用多个显示器。另外,显示器2可以是触控面板。此外,在显示器2为触控面板的情况下,可以使显示器2作为操作部发挥功能。在显示器2上显示通过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取得的测定结果等。
放置部4可以与镜片台7连接(放置部4可以设置于镜片台7)。作为这样的放置部4的例子,可以举出放置眼镜片LE的镜片托、以及放置安装有眼镜片LE的眼镜框F的框支承部。即,放置部4只要能够支承眼镜L,则没有特别的限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放置部4,使用镜片托(镜片支承部)。例如,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镜片托4,使用以2点支承左右的一方的眼镜片的放置部件。此外,镜片托4的例子并不限定于以2点支承左右的一方的眼镜片的镜片托。即,镜片托只要能够支承眼镜片的左右的一方或者双方,则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这样的镜片托的例子,可以举出以1点、3点或4点支承一方的眼镜片的镜片托。另外,作为另外的例子,可以举出通过镜片托4的整体部分来支承眼镜片的镜片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镜片托4可以具有左侧镜片托4L、右侧镜片托4R的左右一对镜片托。利用左侧镜片托4L以及右侧镜片托4R支承左右的眼镜片。此外,当在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的镜片托4上放置眼镜片时,以眼镜框的下端位于焦度计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眼镜片的上端位于同方向的眼前侧的方式来放置眼镜片。当然,也可以使用对以眼镜框的上端位于焦度计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眼镜片的下端位于同方向的眼前侧的方式放置于镜片托的眼镜片进行光学特性的测定的焦度计。
作为操作部8的功能的例子,可以举出将用于开始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的测定开始信号向控制部40(参照图2)输出的情况。即,通过操作操作部8,控制部40可以开始测定,并且取得(计算)光学特性以及瞳孔间距离。控制部40将取得的光学特性以及瞳孔间距离显示于显示器2,并且存储于焦度计1的存储器42(参照图2)中。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操作部8的例子,可以举出开关。此外,作为使用的操作部8的其他例子,可以举出鼠标、键盘以及触控面板。此外,操作部8的例子并不限定于以通过该操作部的操作来使控制部开始测定的方式构成的操作部。例如,也可以使用以通过操作部8检测到眼镜被放置于焦度计来使控制部40开始测定并且取得(计算)光学特性以及瞳孔间距离的方式构成的操作部。在这种情况下,取得的光学特性以及瞳孔间距离也可以显示在显示器上,并且存储于存储器42。
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测定光学系统与控制系统的概略构成图。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1为了测定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在焦度计1的内部具有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另外,焦度计1具有对装置整体的动作等进行控制的控制部40。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1在测定开始之后,无需使眼镜相对于测定光学系统移动,就能取得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测定结果。此外,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具有相同的构成。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左右一对构成中的一方的构成(左侧的构成)为例对测定光学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
左侧的测定光学系统10L例如具备:测定光源11、准直透镜12、网格板14以及二维受光传感器15,所述网格板14包括形成有具有一定的规则性的规定的标志图案(参照图3)的测定标志板。此时,网格板14可以保持于焦度计1的保持部件16,镜片托4L的开口4a位于网格板14之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4a的开口的形状为直径8mm的圆形。此外,作为形成在测定标志板上的标志图案的构成的其他例子,可以举出整齐排列的格子图案。
控制部40例如具备CPU(处理器)、RAM以及ROM。控制部40的CPU掌管装置整体的控制。RAM临时存储各种信息。在控制部40的ROM中,例如存储有用于对装置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各种程序、初始值。此外,控制部40可以包括多个控制部(即,多个处理器)。
在控制部40上电连接有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装置)42、操作部(开关)8以及显示器2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42为即使电源的供给断开也能保持存储内容的非短暂性的存储介质。作为可使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42的例子,可以举出硬盘驱动器、闪速存储器以及可装拆地安装于焦度计1的USB存储器。在存储器42中存储有用于取得测定光学系统的眼镜片的测定结果的测定控制程序。
图3为表示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网格板14上的标志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图。网格板14的外径形成为比镜片托4L的开口4a的内径稍大。在网格板14的后侧的面(受光传感器15侧的面)上形成有由多个圆形孔构成的测定标志20。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标志20包括:中心孔21,形成在测定光轴L1(参照图2)所通过的中心位置;以及多个小孔22,呈格子状配置在中心孔21的周围。此外,中心孔21作为用于确定其他的孔21的对应关系的基准标志使用,即,中心孔21作为相对于没有镜片LE的状态的“0D基准”当放置了镜片LE时用于确定对应的各个点像的基准标志使用。此外,控制部40将在接通装置的电源时没有镜片LE的状态下检测到的“0D基准”的点像(标志像)的坐标以及测定信息等存储于存储器42。当然,也可以预先将“0D基准”的点像(标志像)的坐标以及测定信息等存储于存储器42。另外,位于受光传感器15的受光面之外的小孔22以在即使产生了棱镜度数时也能够使受光传感器15受光的方式配置于受检镜片LE的测定光路上。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测定光学系统的构成只要能够测定镜片托4的开口4a内等规定区域的屈光度分布,并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构成。例如,网格板14也可以配置在比镜片LE更靠光源11一侧。另外,光源11也可以配置为网格状。在该屈光度分布的测定中,优选的是,至少以测定光轴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形成测定位置。
此外,在所述说明中,举出左侧的测定光学系统10L作为例子对测定光学系统的构成进行了说明。右侧的测定光学系统也具备与左侧的测定光学系统相同的构成。因此,省略了右侧的测定光学系统的说明。
使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焦度计取得一系列的眼镜片的光学特性以及瞳孔间距离(光学特性取得步骤)。即,通过所述左右的测定光学系统,取得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以下,对于此时的焦度计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表示对取得眼镜片的光学特性以及瞳孔间距离的焦度计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首先,测定者将眼镜放置于焦度计1。测定者将左右的眼镜片分别放置在左右的镜片托4L以及镜片托4R上。由此,眼镜被放置于焦度计1。接着,测定者按下开关(操作部)8。如果开关(操作部)8被按下,则由控制部40将左右的一对测定光学系统的光源11分别点亮,然后开始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S1)。
如图2所示,来自测定光源11的光束通过准直透镜12被变换为平行光束。随后,平行光束向放置于镜片托4L上的眼镜片LE投射。然后,透过了眼镜片LE的光束中的、通过了网格板14的孔21以及孔22的光束被受光传感器15作为标志图案像接收。
来自受光传感器15的输出信号向控制部40输入。控制部40计算镜片LE的光学特性(球面度数S、柱面度数C、散光轴角度A、棱镜量Δ)(S2)。此时,基于将未放置镜片LE时向受光传感器15投影的小孔22的点像的坐标位置作为基准的、放置了具有规定的屈光力的镜片LE时投影的各点像的坐标位置的变化来进行计算。另外,控制部40作为光学特性(光学特性信息),计算产生棱镜的偏移方向(偏移方向信息)。此外,偏移方向表示将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L1作为基准的、产生棱镜的方向。
例如,当放置了具有正度数的球面透镜的情况下,与未放置受检镜片LE的情况相比,具有短的各点像间的距离的标志图案像(点图案像)被投影于受光传感器15上。另一方面,当放置了具有负度数的球面透镜的情况下,与未放置受检镜片LE的情况相比,具有长的各点像间的距离的标志图案像被投影于受光传感器15上。另外,当放置了具有规定的散光轴的散光透镜时,投影按照透镜所具有的散光轴以及散光度数变形为椭圆状的标志图案像。另外,根据镜片LE的中心点像或其附近的点像的平行移动量,求出棱镜量Δ以及偏移方向(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241694号)。
在此,当在放置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O从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L1偏离时进行了光学特性的测定的情况下,不能良好地取得眼镜片的光学特性(参照图5)。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取得了相对于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L1转动(倾斜)了的眼镜框的散光轴角度A(眼镜片的光学特性之一)。因此,在散光轴角度A的计算结果中产生偏差。另外,也在相同的状况下取得瞳孔间距离(左右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间的距离)。因此,在瞳孔间距离的计算结果中也产生偏差。基于这些理由,眼镜片的光学特性以及瞳孔间距离都不能良好地取得。因此,需要考虑眼镜框的转动地取得眼镜片的光学特性以及瞳孔间距离。
返回对眼镜片的光学特性以及瞳孔间距离的取得动作的说明。如果根据测定结果的光学特性的计算完毕,则控制部40基于得到的光学特性,计算将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L1作为基准的眼镜片LE的光学中心O的偏移量(图4,S3:偏移量计算步骤)。即,控制部40基于眼镜片LE的光学特性,计算将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作为基准的眼镜片LE的光学中心O的偏移量。作为该偏移量的例子,可以举出在水平方向(与眼镜片的厚度方向垂直的镜片的左右方向)上的水平偏移量以及在垂直方向(与眼镜片的厚度垂直的镜片的上下方向)上的垂直偏移量。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40构成为使用这些偏移量中的至少一方。即,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40作为偏移量计算水平偏移量以及垂直偏移量。对此,在后文中参照图5进行说明。此外,图5所示的眼镜框中的、在纸面上位于更靠上侧的部分为眼镜框下端FD。另外,在纸面上位于更靠下侧的部分为眼镜框上端FF。
控制部40作为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计算左右的测定光学系统的各自的光轴L1分别与左右的眼镜片LEL以及眼镜片LER的各自的光学中心O之间的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例如,水平偏移量ΔX1表示左侧的眼镜片LEL的水平方向上的偏移量。另外,水平偏移量ΔX2表示右侧的眼镜片LER的水平方向上的偏移量。
控制部40作为垂直偏移量ΔZ1和垂直偏移量ΔZ2,计算左右的测定光学系统的各自的光轴L1分别与左右的眼镜片LEL以及眼镜片LER的各自的光学中心O之间的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例如,垂直偏移量ΔZ1表示左侧的眼镜片LEL的垂直方向上的偏移量。另外,垂直偏移量ΔZ2表示右侧的眼镜片LER的垂直方向上的偏移量。
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以及垂直偏移量ΔZ1和垂直偏移量ΔZ2例如使用勃伦蒂斯定则(プレンティスの公式)计算。即,控制部40使用勃伦蒂斯定则计算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以及垂直偏移量ΔZ1和垂直偏移量ΔZ2。此外,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以及垂直偏移量ΔZ1和垂直偏移量ΔZ2被作为正值(例如,4mm等)或者负值(例如,-4mm等)计算出来。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40构成为:具有正值的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表示眼镜片LE的光学中心O向测定光学系统的左侧(图5中的纸面上的左侧)偏移。当然,控制部40也可以构成为:具有正值的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表示眼镜片LE的光学中心O向测定光学系统的右侧偏移。例如,根据具有正值的左侧的眼镜片LEL的水平偏移量ΔX1可知,眼镜片的光学中心O位于比左侧的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L1向外侧(眼镜框的外侧)偏移了偏移量ΔX1的位置。此外,此时,根据具有正值的右侧的眼镜片LER的水平偏移量ΔX2可知,眼镜片的光学中心O位于比右侧的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L1向内侧(眼镜框的内侧)偏移了偏移量ΔX2的位置。此外,在水平偏移量具有负值的情况下,得出与所述记载的结果相反的结果。
例如,在图5中,左侧的眼镜片LEL的水平偏移量ΔX1被计算为正值。另外,右侧的眼镜片LER的水平偏移量ΔX2被计算为负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正值的垂直偏移量ΔZ1和垂直偏移量ΔZ2表示眼镜片LE的光学中心O比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L1更靠眼前侧(图5中的纸面上的下侧)。即,根据具有正值的左侧的眼镜片LEL的垂直偏移量ΔZ1可知,眼镜片的光学中心O位于比左侧的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L1向下侧(眼镜框的上端FF侧)偏移了偏移量ΔZ1的位置。此外,此时,根据具有正值的右侧的眼镜片LER的垂直偏移量ΔZ2可知,眼镜片的光学中心O位于比右侧的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L1向下侧(眼镜框的上端FF侧)偏移了偏移量ΔZ2的位置。此外,当垂直偏移量具有负值的情况下,得出与所述记载的结果相反的结果。
例如,在图5中,左侧的眼镜片LEL的垂直偏移量ΔZ1被计算为正值。另外,右侧的眼镜片LER的垂直偏移量ΔZ2被计算为负值。
接着,控制部40基于计算出的偏移量对左右的眼镜片的光学特性以及瞳孔间距离进行修正处理(图4、S5:修正步骤)。图6表示对修正处理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首先,控制部40基于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计算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瞳孔间距离)PD1。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的测定光学系统的各自的位置被固定。即,左右的测定光学系统的各自的光轴L1之间的距离被预先设定。因此,通过使用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对左右的测定光学系统的各自的光轴L1之间的距离PD(固定PD)进行修正处理,能够取得作为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中心O之间的距离的瞳孔间距离PD1(图6、S5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将受检者的平均的瞳孔间距离(例如、64mm等)设定为左右的测定光学系统的各自的光轴L1之间的距离PD。当然,可以以设定任意的距离的值作为左右的测定光学系统的各自的光轴L1之间的距离PD的方式构成控制部40。
接着,控制部40例如进行对光轴L1之间的距离PD加上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的处理或者减去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的处理(加法处理或者减法处理)。由此,控制部40对光轴L1之间的距离PD进行修正处理,并且取得瞳孔间距离PD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是位于光轴L1的外侧的情况和位于同轴的内侧的情况中的哪个情况,来决定是执行加上水平偏移量ΔX1、ΔX2的处理还是减去水平偏移量ΔX1、ΔX2的处理。例如,根据所述水平偏移量是正值或负值的某一方,能够识别各自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位于光轴L1的外侧的情况与各自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位于内侧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可以位于光轴L1的外侧。在该情况下,控制部40进行对各自的光轴L1之间的距离PD加上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的处理。另外,同样地,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也可以位于光轴L1的内侧。在该情况下,控制部40进行对各自的光轴L1之间的距离PD减去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的处理。此外,也可以是左侧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位于光轴L1的内侧、右侧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位于光轴L1的外侧。在该情况下,控制部40进行对各自的光轴L1之间的距离PD减去水平偏移量ΔX1并且加上ΔX2的处理。另外,也可以是左侧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位于光轴L1的外侧、右侧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位于光轴L1的内侧。在该情况下,控制部40进行对光轴L1间的距离PD加上水平偏移量ΔX1并且减去水平偏移量ΔX2的处理。
例如,在图5所示的情况下,控制部40进行对光轴L1间的距离PD加上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的处理。由此,对光轴L1间的距离PD进行修正处理。另外,取得瞳孔间距离PD1(修正后的PD)。
接着,控制部40对通过基于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的修正处理取得的瞳孔间距离PD1进行基于垂直偏移量ΔZ1和垂直偏移量ΔZ2的再修正处理(图6、S52)。即,在通过所述S1的修正处理取得的瞳孔间距离PD1的取得中,未考虑眼镜框F的转动。因此,在眼镜框F转动了的情况下,在瞳孔间距离PD1与眼镜片的实际的瞳孔间距离之间产生偏差。因此,使用通过基于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的修正取得的瞳孔间距离PD1、以及垂直偏移量ΔZ1和垂直偏移量ΔZ2,取得眼镜框F的转动的影响被修正后的瞳孔间距离。
图7为对眼镜框F的转动的影响被修正后的眼镜片的光学特性以及瞳孔间距离的取得进行说明的图。图8为对修正眼镜片的光学特性以及瞳孔间距离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的图。例如,如图7所示,在眼镜框F转动了角度θ的情况下,取得的瞳孔间距离PD1与实际的瞳孔间距离PD2不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眼镜框F的位置未转动的位置(角度θ为0°的位置)例如被定义为:连接左侧的眼镜框FL的上端FF与右侧的眼镜框FR的上端FF的基准线B成为水平的位置。当然,眼镜框F的位置未转动的位置(角度θ为0°的位置)的定义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眼镜框F的位置未转动的位置也可以定义为:连接左侧的眼镜框FL的下端FD与右侧的眼镜框FR的下端FD的基准线成为水平的位置。另外,也可以采用焦度计1的镜片台7的侧壁面7a(参照图1)作为基准线。
在此,表示眼镜框F的转动量的角度θ例如可以表示为:连接放置于放置部4的眼镜片LE的左侧的眼镜框FL的上端FF与右侧的眼镜框FR的上端FF的直线B′与基准线B所成的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左侧的眼镜片LEL的垂直偏移量ΔZ1与右侧的眼镜片LER的垂直偏移量ΔZ2加在一起的差值(左侧的眼镜片LEL的光学中心与右侧的眼镜片LER的光学中心之间的垂直方向上的距离”)ΔZ和通过所述S1的修正处理取得的瞳孔间距离PD1,取得实际的瞳孔间距离PD2。例如,可以使用勾股定理,通过下述的计算式(1)从所述差值ΔZ和通过所述S1的修正处理取得的瞳孔间距离PD1计算实际的瞳孔间距离PD2。
[计算式1]
如以上所述的,控制部40通过基于垂直偏移量ΔZ1和垂直偏移量ΔZ2对利用基于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的修正处理取得的瞳孔间距离PD1进行再修正处理,由此取得实际的瞳孔间距离(眼镜框F的转动的影响被修正后的瞳孔间距离)PD2。
接着,控制部40基于通过基于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的修正处理取得的瞳孔间距离PD1和垂直偏移量ΔZ1、ΔZ2,取得眼镜框F的转动信息(图6、S54)。控制部40使用取得的眼镜框F的转动信息,对散光轴角度进行修正处理(图6、S55)。例如,在眼镜框F仅转动了角度θ的情况下,会产生与眼镜框F的转动角度θ的大小相当的偏差,由此使通过测定取得的散光轴角度与实际的散光轴角度不同。即,在通过S2的计算处理取得的散光轴角度中未考虑眼镜框F的转动。因此,在眼镜框F转动了的情况下,在取得的散光轴角度与实际的眼镜片的散光轴角度之间产生了偏差。因此,使用通过基于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的修正取得的瞳孔间距离PD1、以及垂直偏移量ΔZ1和垂直偏移量ΔZ2,取得眼镜框F的转动的影响被修正后的散光轴角度。
在此,作为眼镜框F的转动信息的例子,可以举出眼镜框F的转动角度(表示眼镜框F的转动量的角度)θ以及眼镜框F的转动方向(转动方向信息)。其中,眼镜框F的转动角度θ例如可以通过下述的计算式(2)计算。
[计算式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取得的眼镜框F的转动角度θ,取得眼镜框F的转动方向。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40构成为:具有正值的眼镜框F的转动角度θ(例如,θ=45°等)表示眼镜框F向逆时针方向R1转动(参照图7)。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40构成为:具有负值的眼镜框F的转动角度θ(例如,θ=-45°等)表示眼镜框F向顺时针方向R2转动。
控制部40使用眼镜框F的转动信息进行散光轴角度的修正处理。例如,控制部40进行对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散光轴角度加上眼镜框F的转动角度θ的处理或者减去眼镜框F的转动角度θ的处理(加法处理或者减法处理)。由此,对各自的散光轴角度进行修正处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眼镜框F的转动角度θ是正值或者负值的哪一方来决定是执行加上眼镜框F的转动角度θ的处理还是减去眼镜框F的转动角度θ的处理。例如,在眼镜框F的转动角度θ为正值的情况下,控制部40进行对散光轴角度减去角度θ的处理。另外,例如,在眼镜框F的转动角度θ为负值的情况下,控制部40进行对散光轴角度加上角度θ的处理。例如,如图7所示,控制部40进行对左右的眼镜片的散光轴角度分别减去角度θ的处理。如此,控制部40基于通过基于水平偏移量ΔX1和水平偏移量ΔX2的修正取得的瞳孔间距离PD1、以及垂直偏移量ΔZ1和垂直偏移量ΔZ2,对散光轴角度进行修正处理。
如以上所述地,具备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的焦度计1计算偏移量,基于该偏移量修正光学特性。由此,无需严密(细致)地调整眼镜相对于放置部4的位置,就能够取得高精度的光学特性。即,能够减少眼镜片的测定所花费的时间和劳力等。另外,无需另外设置具有用于调整眼镜的位置的复杂结构的机构。另外,也无需进行用于调整眼镜的位置的复杂的控制。因此,能够容易地高精度地计算眼镜片的光学特性。
此外,按照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同时测定左右的眼镜片。由此,能够取得将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L1作为基准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中心的位置(位置信息)。因此,能够计算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偏移量。由此,能够计算对放置于左右一对放置部的眼镜框的转动的影响进行了修正(考虑了放置于左右一对放置部的眼镜框的转动的影响)的光学特性。
此外,按照本实施方式,能够基于水平偏移量修正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由此,能够使用具有规定的被固定了的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的各自的光轴L1之间的距离的焦度计,高精度地计算光学特性。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例子,对于基于垂直偏移量对散光轴角度以及瞳孔间距离都进行修正处理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所述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可以构成为基于垂直偏移量对散光轴角度以及瞳孔间距离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修正处理。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的例子,对于构成为基于水平偏移量以及垂直偏移量进行修正处理的焦度计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不限于到此为止说明过的焦度计。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可以构成为基于水平偏移量以及垂直偏移量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修正处理。例如,在仅基于水平偏移量进行修正处理的情况下,可以仅对瞳孔间距离(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L1间的距离)PD进行修正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使用具有预先设定的一对测定光学系统的各自的光轴L1之间的距离的焦度计,也能够高精度地取得眼镜框的瞳孔间距离。特别是,在眼镜没有转动地被放置于放置部的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取得瞳孔间距离。另外,例如在仅基于垂直偏移量进行修正处理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左右的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L1间的距离(固定值的瞳孔间距离)PD和垂直偏移量修正光学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抑制由于眼镜框转动(倾斜)产生的光学特性的精度降低。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的例子,对具有具备相同结构的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的焦度计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不限于这样的焦度计。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可以构成为测定光学系统的部件中的一部分的部件由一对测定光学系统兼用。作为这样的焦度计的例子,可以举出构成为光源以及受光传感器由一对测定光学系统兼用的焦度计。作为兼用光源的情况的例子,可以举出构成为通过利用分光镜等将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分离,将分离了的各自的光束分别向各个测定光学系统射出的焦度计。另外,作为受光传感器被兼用的例子,可以举出构成为通过错开从一对测定光学系统的光源射出的时机(タイミング)而使光束在不同时机被相同的受光传感器接收的焦度计。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应用例不限于所述焦度计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构成为使用所具有的一对测定光学系统测定左右的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装置。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的测定光学系统可以应用于构成为通过相位差方式来测定光学特性的测定光学系统。另外,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焦度计的测定光学系统也可以应用于构成为遍及眼镜片的宽阔的范围测定光学特性的测定光学系统(例如,参照日本公表公报特表2002﹣534665号)。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应用例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装置。作为其他的应用例,可以举出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等向系统或装置供给的、用于执行所述实施方式的焦度计的功能的计算软件(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例如,CPU等)能够读取被供给的程序,并执行所述实施方式的焦度计的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焦度计可以是以下的第一焦度计~第七焦度计。
所述第一焦度计,其具备: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分别测定放置于被设置为能分别放置眼镜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左右一对放置部上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光学特性;以及计算部,基于由所述测定光学系统测定出的眼镜片的测定结果计算光学特性,所述计算部基于所述光学特性计算相对于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偏移量,并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光学特性和瞳孔间距离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修正。
所述第二焦度计,其在所述第一焦度计的基础上,由所述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偏移量包含相对于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偏移量。
所述第三焦度计,其在所述第二焦度计的基础上,所述计算部基于所述垂直偏移量,作为所述光学特性修正散光轴角度。
所述第四焦度计,其在所述第一焦度计的基础上,所述计算部基于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所述光学特性计算相对于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偏移量,并基于所述偏移量修正所述光学特性和瞳孔间距离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第五焦度计,其在所述第一焦度计~第四焦度计中的任一个焦度计的基础上,由所述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偏移量包含相对于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水平方向上的水平偏移量。
所述第六焦度计,其在所述第五焦度计的基础上,所述计算部基于所述水平偏移量修正所述瞳孔间距离。
所述第七焦度计,其具备: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分别测定放置于被设置为能分别放置眼镜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左右一对放置部上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光学特性;以及计算部,基于由所述测定光学系统测定出的测定结果计算光学特性,所述计算部基于所述光学特性所包含的棱镜量以及偏移方向信息,计算相对于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水平方向上的水平偏移量以及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偏移量,基于所述水平偏移量修正瞳孔间距离,根据基于所述水平偏移量修正后的瞳孔间距离和所述垂直偏移量对所述光学特性所包含的散光轴角度进行修正,并且根据基于所述水平偏移量修正后的瞳孔间距离和所述垂直偏移量,对基于所述水平偏移量修正后的瞳孔间距离进行再修正。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计算程序,其为在基于由焦度计测定出的眼镜片的测定结果计算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计算装置中执行的计算程序,所述计算程序使所述计算装置执行如下步骤:取得步骤,从焦度计取得光学特性,所述焦度计具备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所述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分别测定放置于被设置为能分别放置眼镜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左右一对放置部上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光学特性;以及修正步骤,基于所述光学特性,计算相对于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偏移量,并基于所述偏移量修正所述光学特性。

Claims (8)

1.一种焦度计,
所述焦度计具备:
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测定放置于左右一对放置部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所述左右一对放置部被设置为能够分别放置眼镜的左右的眼镜片;以及
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测定光学系统得到的眼镜片的测定结果,计算所述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
所述控制部基于计算出的所述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计算将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作为基准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偏移量,并且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光学特性进行修正处理,
所述焦度计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光学特性所包含的散光轴角度进行修正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度计,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控制部计算的所述偏移量包含将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作为基准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偏移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度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垂直偏移量对所述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所包含的散光轴角度进行修正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焦度计,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控制部计算的所述偏移量包含相对于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水平方向上的水平偏移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度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水平偏移量对瞳孔间距离进行修正处理。
6.一种焦度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焦度计具备:
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测定放置于左右一对放置部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所述左右一对放置部被设置为能够分别放置眼镜的左右的眼镜片;以及
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测定光学系统得到的眼镜片的测定结果,计算所述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
所述控制部
基于计算出的所述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所包含的棱镜量和偏移方向信息,计算将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作为基准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水平方向上的水平偏移量和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偏移量,
基于所述水平偏移量,对瞳孔间距离进行修正处理,
基于所述垂直偏移量,对通过基于所述水平偏移量的修正处理取得的瞳孔间距离进行再修正处理,并且
基于通过基于所述水平偏移量的修正处理取得的瞳孔间距离和所述垂直偏移量,对所述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所包含的散光轴角度进行修正处理。
7.一种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包括:
光学特性取得步骤,取得左右的眼镜片的各自的光学特性;
偏移量计算步骤,基于所述光学特性,计算将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作为基准的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的偏移量;以及
修正步骤,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左右的眼镜片的光学特性进行修正处理,
在所述修正步骤中,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光学特性所包含的散光轴角度进行修正处理。
8.一种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其在计算装置中执行,所述计算装置基于通过焦度计测定的眼镜片的测定结果,计算眼镜片的光学特性,
所述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使所述计算装置执行下述步骤:
取得步骤,从所述焦度计取得光学特性,所述焦度计具备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所述左右一对测定光学系统分别测定放置于左右一对放置部的左右的眼镜片的光学特性,所述左右一对放置部被设置为能够分别放置眼镜的左右的眼镜片;以及
修正步骤,基于所述光学特性计算眼镜片的光学中心相对于所述测定光学系统的光轴的偏移量,并基于所述偏移量修正所述光学特性,
在所述修正步骤中,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光学特性所包含的散光轴角度进行修正处理。
CN201510909286.XA 2014-12-12 2015-12-10 焦度计和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 Active CN1056990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2455 2014-12-12
JP2014252455A JP6536029B2 (ja) 2014-12-12 2014-12-12 レンズメータ、及び演算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99052A CN105699052A (zh) 2016-06-22
CN105699052B true CN105699052B (zh) 2019-11-01

Family

ID=56141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09286.XA Active CN105699052B (zh) 2014-12-12 2015-12-10 焦度计和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36029B2 (zh)
CN (1) CN1056990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168630A1 (en) * 2020-02-06 2021-08-12 Nikon-Essilor Co., Ltd. Sensitivity evaluation method for ophthalmic lenses and the design, manufacture, and ordering thereof
CN117213808B (zh) * 2023-11-09 2024-01-26 华凯体育用品(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镜片台调整机构的焦度计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7335A (ja) * 1983-07-08 1985-01-29 Nidetsuku:Kk オ−トレンズメ−タ
JPH0968478A (ja) * 1995-08-31 1997-03-11 Nidek Co Ltd レンズメ−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5334A (ja) * 1989-06-23 1991-02-04 Topcon Corp レンズメータ
JP2605528Y2 (ja) * 1993-03-09 2000-07-24 株式会社トーメー レンズメータ
JP3409822B2 (ja) * 1994-04-28 2003-05-26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レンズメータ
JP3861503B2 (ja) * 1999-04-05 2006-12-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眼鏡用レンズ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JP2000296111A (ja) * 1999-04-15 2000-10-24 Canon Inc 検眼装置
US6778264B2 (en) * 2000-12-28 2004-08-17 Kabushiki Kaisha Topcon Lens meter
JP2002202219A (ja) * 2000-12-28 2002-07-19 Topcon Corp レンズメーター
JP3775579B2 (ja) * 2000-12-28 2006-05-17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レンズメータ
KR100453404B1 (ko) * 2001-12-05 2004-10-15 주식회사 휴비츠 누진 굴절력 측정용 자동 렌즈미터 및 그 측정 방법
JP2003344217A (ja) * 2002-05-30 2003-12-03 San Hightech Kk メガネレンズの光学測定システム
JP4473002B2 (ja) * 2004-01-28 2010-06-02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鏡レンズの光学特性測定方法及びレンズメータ
JP4683465B2 (ja) * 2005-02-16 2011-05-18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レンズメータ
JP5202011B2 (ja) * 2007-02-28 2013-06-05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レンズメータ
JP5397882B2 (ja) * 2008-09-30 2014-01-22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レンズメータ
KR101816932B1 (ko) * 2010-09-30 2018-01-09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데크 렌즈미터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7335A (ja) * 1983-07-08 1985-01-29 Nidetsuku:Kk オ−トレンズメ−タ
JPH0968478A (ja) * 1995-08-31 1997-03-11 Nidek Co Ltd レンズメ−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99052A (zh) 2016-06-22
JP6536029B2 (ja) 2019-07-03
JP2016114432A (ja) 2016-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94925B2 (ja) 固定具なしのレンズメータ及びその操作方法
US20100195045A1 (en) Method of measuring at least one geometrico-physiognomic parameter for positioning a vision correcting eyeglass frame on the face of a wearer
CN102333476B (zh) 用于确定眼睛支点位置的方法和设备
JP6953563B2 (ja) 光学パラメータを決定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US9323075B2 (en) System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using a device equipped with a screen and a camera
JP2019194702A (ja) 累進眼科用レンズの少なくとも1つの光学的設計パラメータを判断する方法
JP5163982B2 (ja) 視線計測装置、視線計測プログラム、視線計測方法、および視線計測装置用ディスプレイ
US11480816B2 (en)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entration parameters
US779408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eye's rotation center
TWI628486B (zh) 試鏡架與試鏡架關鍵參數量測方法
BR112018006535B1 (pt) Método para determinar um sistema óptico de uma lente progressiva
CN103115753A (zh) 基于泰伯效应的多焦点镜片焦度检测系统
CN105699052B (zh) 焦度计和眼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方法
WO2021001120A1 (en)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a risk indicator for myopia
JP2003329541A (ja) アイポイントの位置決定方法及びアイポイント測定システム
US8730463B2 (en) Method of verifying performance of an optic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 with a model eye and an optic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 employing such a method
TWI591514B (zh) 手勢創建系統及方法
JP2012147976A5 (ja) 断層画像撮像方法および断層画像撮像装置
US20220125297A1 (en) Device calibration via a projective transform matrix
Velisar et al. Noise in the machine: Sources of physical and computation error in eye tracking with pupil core wearable eye tracker: Wearable eye tracker noise in natural motion experiments
US1099361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sual field testing in head-mounted displays
Bergues et al. External visual interface for a Nikon 6D autocollimator
JP2016114432A5 (zh)
US20220125298A1 (en) Active calibration of head-mounted displays
EP423675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sual field testing in head-mounted displa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