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7195A - 二盐酸奎宁在治疗分泌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药物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二盐酸奎宁在治疗分泌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药物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7195A
CN105687195A CN201510925095.2A CN201510925095A CN105687195A CN 105687195 A CN105687195 A CN 105687195A CN 201510925095 A CN201510925095 A CN 201510925095A CN 105687195 A CN105687195 A CN 105687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mor
group
injection
administratio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250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7195B (zh
Inventor
邹方霖
卢星
邹礼常
王建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uachang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uachang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uachang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uachang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250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871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87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7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7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7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7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 A61K31/49Cinchonan derivatives, e.g. quin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9Injectable compositions; Intramuscular, intravenous, arterial,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Compositions to be administered through the skin in an invasive man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8Solut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盐酸奎宁在治疗分泌腺疾病中的应用和方法,以及包含二盐酸奎宁的药物组合物。

Description

二盐酸奎宁在治疗分泌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盐酸奎宁在治疗分泌腺疾病中的应用和方法,以及包含二盐酸奎宁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二盐酸奎宁是众所周知的抗疟剂。其在抗疟之外的应用,很多是以组合物形式进行的。这类组合物曾被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例如痔疮、鼻炎、血管瘤、面瘫等。一般认为,组合物中的其它组分(例如乌拉坦)不仅可以助溶,也在治疗中起到某些药效。因而,针对特定疾病的包含二盐酸奎宁的药物组合物一直在研究之中。例如,中国专利87104056公开了一种含一盐酸奎宁和二盐酸奎宁的六组分组合物“痔全脱注射液”,用于脱除痔疮及与痔疮关联的肛门裂、直肠息肉及乳头纤维组织瘤。然而在该组合物中,二盐酸奎宁总浓度大于0.4M,且含有乌拉坦。中国专利200910103187.7提供了一种九组分组合物用以治疗痔疮和肿瘤。该组合物中奎宁的浓度很小(小于0.01M),而且也含有乌拉坦。由于乌拉坦的副作用较强,中国政府已限制甚至禁止这类应用。中国专利96110932披露了一种包含一盐酸奎宁和安替匹林的组合物,其用于甲亢治疗。然而,安替匹林副作用很强,在发达国家己被淘汰。
奎宁衍生物在分泌腺疾病治疗、例如抗瘤方面的可能应用,曾经受到过非常多关注。实际上,在以肿瘤细胞为模型的体外试验中,若干奎宁衍生物与常规抗瘤药物(例如5-氟嘧啶、阿霉素、紫衫醇等)的细胞半抑制浓度(IC50)都在微摩尔每升(μMol/L)的水平上。按照通常的认识,一个药物的抗瘤效应的浓度依赖性在IC50之后随浓度增加而减小。常规抗瘤药物通常以比IC50高出数倍的浓度(仍在微摩尔每升范围内)注射于瘤体时,就显示出抗瘤有效性。然而,即使我们把二盐酸奎宁的注射浓度提高约500倍(0.025M),也没有观察到有效的抗瘤效果(抑瘤率小于40%),未显示出比现有抗瘤药物明显更高的药效。现有技术中,其它奎宁类药物的抑瘤率也不高。近些年来,人们便不再把它们看作一种有竞争力的抗瘤药物,而是当作抗瘤增活剂进行研究。例如,第201310459568.5号中国专利申请就是将奎宁与抗瘤药物(长春新碱类药物)联用用以降低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从而使抗瘤药物达到较好药效。目前尚未见到不包含诸如乌拉坦和安替比林等因副作用较强而被禁止或者限制使用的药物成分的二盐酸奎宁药物组合物用于其它分泌腺疾病治疗。
目前分泌腺疾病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放射线治疗和其它药物的化疗。手术对身体造成伤害,对某些影响美观的分泌腺(例如乳腺和甲状腺)的伤害让人沮丧,也使其变成一种痛苦的选择。放射线治疗的副作用也非常明显。现有化疗基本上是全身用药,有很高的全身性副作用风险。例如,现有抗瘤药物在大范围内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大量正常细胞,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且疗效也并不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开发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更为有效地冶疗分泌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治疗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分泌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二盐酸奎宁和药物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且为适合于经靶区给药的剂型,其中在经靶区给药时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二盐酸奎宁的浓度为0.05-0.5M,优选为0.15-0.4M,更优选为0.2-0.3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其提供二盐酸奎宁在治疗分泌腺疾病中的应用,其中所述二盐酸奎宁包含在药物组合物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药物学可接受的赋形剂且为适合于经靶区给药的剂型,其中在靶区给药时,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二盐酸奎宁的浓度为0.05-0.5M,优选为0.15-0.4M,更优选为0.2-0.3M。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治疗分泌腺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有此需要的个体瘤区给药包含二盐酸奎宁和药物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为适合于经靶区给药的剂型,且在所述靶区给药时,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二盐酸奎宁的浓度为0.05-0.5M,优选为0.15-0.4M,更优选为0.2-0.3M。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靶区给药时,所述药物组合物的给药体积不小于欲处理之靶块体积的70%、优选为不小于110%。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所述药物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包括水、水可混溶性有机溶剂或它们的混合物,其中所述水可混溶性有机溶剂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乙醇、丙二醇、PEG、异丙醇。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不包含诸如乌拉坦和安替比林等因副作用较强而被禁止或者限制使用的药物成分。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二盐酸奎宁和药物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外,所述组合物还可以进一步包含止痛剂、其他治疗分泌腺疾病的药物和/或增效剂。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其中所述分泌腺疾病包括形态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形态性疾病例如可以是肿大,肿大包括恶性肿瘤、非恶性肿瘤、非瘤肿大或非瘤增生、囊肿。功能性疾病例如可以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述恶性肿瘤例如包括乳腺癌、肝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头颈癌、结肠癌、鼻咽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的手术和放射线治疗相比,显示出同样髙效却更加友好的“治疗-患者身体”关系(对身体扰动更小);与现有的全身用药治疗相比,可以在最小化的毒副作用下,显著性地提高疗效;与现有的局部用药、尤其是硬化剂(例如无水乙醇)治疗相比,与病变周围组织间的相容性更高,且疗效更好。
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二盐酸奎宁注射剂的注射浓度-抑瘤率关系曲线,其中横坐标X为瘤区注射浓度(4×10XμM)的指数(X),而纵坐标Y为动物实验中测出的抑瘤率(Y%)。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药物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或者溶媒)可以是水、水可混溶性有机溶剂、或者包含水和水可混溶性有机溶剂的溶媒系统。水可混溶性有机溶剂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PEG)、异丙醇。其中PEG可任选使用分子量小于600的PEG,例如PEG200、PEG300和PEG400等。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二盐酸奎宁和药物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外,所述组合物还可以进一步包含止痛剂、其他冶疗分泌腺的药物和/或增效剂。
所述止痛剂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例如苯甲醇、盐酸普鲁卡因、三氯叔丁醇、盐酸利多卡等。
所述其他冶疗分泌腺的药物例如可以是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以进一步增强抗肿瘤活性,例如包括阿霉素、5-氟嘧啶、吉西他滨、顺铂、氯喹、伯氨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等。
所述增效剂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以进一步增强治疗肿瘤效果,例如包括硬化剂和增活剂。
所述硬化剂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加入它以促进肿瘤的坏死、缩小和纤维化,其例如可以是聚桂醇、鱼肝油酸钠、乙醇胺油酸酯、聚多卡醇和平阳霉素等。
本发明中,术语“增活剂”是指活性相比较小甚至基本上没有(例如在动物实验中的抑瘤率小于40%)但可以用以增加其它药物抗瘤活性的物质,包括免疫佐剂。所述免疫佐剂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加入它以促进患病区内相关的有益于治疗肿瘤的抗原的活动,其例如可以是无机佐剂,如氢氧化铝、明矾等;微生物及其产物如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卡介苗)、短小杆菌、百日咳杆菌、内毒素、细菌提取物(胞壁酰二肽)等;合成佐剂,如人工合成的双链多聚核苷酸(双链多聚腺苷酸、尿苷酸)、左旋咪唑、异丙肌苷等;油剂,如费氏佐剂、花生油乳化佐剂、矿物油、植物油等;免疫刺激剂(卡介苗、棒状杆菌、内毒素、海藻糖、胸腺肽、OK432等);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胸腺素等;异种抗原,如灭活链球菌、人红细胞膜抗原、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肿瘤疫苗等。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分泌腺”是指由腺细胞或腺细胞群组成的、执行分泌功能(secretion)的结构,包括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是一类有导管的分泌腺,包括胰腺(不包括胰岛)、小肠腺、汗腺、皮脂腺、大肠腺、大汗腺、腮腺、下颌下腺、乳腺、胃腺、肝、等等。内分泌腺是人体内一些无输出导管的分泌腺,包括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胰岛、胸腺和性腺等。分泌腺疾病是指分泌腺或包含分泌腺的组织或器官中的功能或/和形态异常。其中所述分泌腺疾病包括形态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形态性疾病例如可以是肿大。术语“肿大”是指结构、组织或器官内出现的一种块状形态异常肿大,包括恶性肿瘤、非恶性肿瘤、非瘤肿大或非瘤增生、囊肿。功能性疾病例如可以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述恶性肿瘤例如包括乳腺癌、肝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头颈癌、结肠癌、鼻咽癌。
术语“靶区给药”是指是指将药物直接加入到药物靶点相对集中的局部区间内。例如,当疾病为肿大时,靶区即为包括肿块及块周的肿大区。当肿块为肿瘤时,靶区即为包括瘤体及瘤周的瘤区;当肿块为非瘤肿块(或增生体)时,靶区即为包括肿块(或增生体)及块(或增生体)周的肿大区;当肿块为囊肿时,靶区即为囊。当疾病为甲亢时,靶区即为甲状腺。在靶区给药时,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为适合于靶区给药的剂型,例如可以是注射剂等,且二盐酸奎宁在该靶区给药的药物组合物中的浓度为0.05-0.5M(Mol/L),优选为0.1-0.4M,更优选为0.1-0.3M。另外,在靶区给药时,所述药物组合物的给药体积不小于欲处理之体积的70%、优选为不小于110%,以使包含二盐酸奎宁的药物组合物能够浸润靶点及其周围区域,实现更高的治疗作用。当疾病为肿大时,如果其肿块(例如肿瘤、非瘤肿块、囊)的体积足够小,则该体积即为上述之欲处理之体积。对于肿块较大的肿大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则需分作多个部份分批用药,则该部份体积即为上述之欲处理之体积。
用于本发明之应用和方法中的经靶区给药的药物组合物,以注射剂为例,可按照以下方法来制备。
方法一:对于所需浓度在水溶浓度范围内的固相二盐酸奎宁,例如浓度小于0.35M的二盐酸奎宁,以及任选存在的水溶性强的止痛剂、其他冶疗分泌腺的药物和/或增效剂,将他们直接加入注射用水即可获得相应的注射剂。
方法二:对于所需浓度在水溶浓度范围之外的固相二盐酸奎宁,例如浓度大于0.35M的二盐酸奎宁,以及任选存在的水溶性差的止痛剂、其他冶疗分泌腺的药物和/或增效剂,则先配制所需的溶媒系统(例如9%的乙醇溶液),再将上述固体物质加入该溶媒系统中,即可获包含所需浓度的二盐酸奎宁的注射剂。
方法三:当需加入难溶于水的止痛剂、其他冶疗分泌腺的药物和/或增效剂时,则例如可按以下方法来制备:
a.配制二盐酸奎宁水溶液,或配制所需溶媒系统与二盐酸奎宁的溶液;
b.配制所需溶媒系统与难溶于水的其他抗肿瘤药物、止痛剂、硬化剂、和/或增效剂的溶液;
c.将a和b配制的溶液进行混合。
按上述这些方法,可制备各种包含二盐酸奎宁的注射剂。例如,不同注射剂中的变化包括:含不同浓度的二盐酸奎宁,含不同的水可混溶性有机溶剂,含不同浓度的水可混溶性有机溶剂,含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止痛剂、其他冶疗分泌腺的药物和/或增效剂,等等。但无论如何变化,二盐酸奎宁在靶区给药的药物组合物中的浓度应保持为0.05-0.5M(Mol/L),优选为0.15-0.4M,更优选为0.2-0.3M。增活剂包括。
如果存在,止痛剂的浓度为0-3%(重量);其他冶疗分泌腺疾病的药物的浓度为0-0.15M;增效剂的浓度为0-3%(重量)。
当然,本发明中所需的二盐酸奎的注射浓度也可通过稀释高浓度二盐酸奎宁注射液(例如含25W/V%二盐酸奎宁的注射液)来获得。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包含二盐酸奎宁的药物组合物在瘤区给药之前也可以是固体粉末的形式,在给药之前用相应的溶媒复原即可。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为增加二盐酸奎宁在给药处的有效作用时间、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其例如可以掺入作为缓释载体或基质的微米粒子、纳米粒子、胶束和原位凝胶基质中。
实施例
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以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说明,皮下移植瘤动物试验按如下方式进行。
动物:SPF级裸鼠(BALB/C-Nude),性别全部为雌性,分组时动物约6~8周龄,体重为17.5-20.5g。
动物接种和分组:体外培养受试肿瘤细胞,收集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将所需数目的肿瘤细胞接种于裸鼠的皮下。受试肿瘤细胞包括:人肝癌细胞(HepG2)、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人甲状腺癌细胞(SW579)、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AR)、人胰腺癌细胞(PANC-1)、等。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也适用于二盐酸奎宁对其有抗瘤活性的其它肿瘤细胞。待肿瘤长至50-100mm3时,采用PEMS3.2软件(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编制)对受试动物进行随机区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若干个药物研究组,每组8只。
给药:分组当日开始给药,注射量由剂量和浓度确定。给药次数为6次,给药频率为每两天一次。阴性对照组的注射物为相应的溶媒。阳性对照组注射的阳性对照物选自上述现有抗瘤药物,给药方式和剂量均按所选药物的惯例进行(例如尾静脉注射)。药物研究组根据实验需要注射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研究药物,除另有说明均为瘤区注射。
观察、测量和分析:
1)一般状态:每天观察1次,自给药开始至试验第28天,观察指标或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动物给药局部、外观体征、一般行为活动、精神状态、死亡等情况及其它异常表现。
2)体重:检疫期测定1次,给药前测定1次和给药期每周测定2次。
3)摄食量:给药期每周测定1次。
4)相对肿瘤生长抑制率:于给药后第1、3、5、7、11、16、21、27天测量移植瘤大小。
肿瘤体积计算公式如下:TV=l/2×a×b2,式中a表示肿瘤长度,b表示肿瘤宽度。
相对肿瘤体积计算公式如下:RTV=Vt/V0,式中V0为分组给药当天(即第一天)测量所得的肿瘤体积,Vt为每一次测量时的肿瘤体积。
相对肿瘤增殖率计算公式如下:T/C(%)=TRTV/CRTV×100,式中TRTV为阳性对照组或药物研究组的RTV,CRTV为阴性对照组的RTV。
药物研究组的药效评价标准为:T/C(%)>40为无活性,T/C(%)≤40(但是>15%)并经方差分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为有活性(无优选药物学活性),T/C(%)≤15并经方差分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为有优选药物学活性。
5)肿瘤生长抑制率(抑瘤率)测定:于第一次给药后第28天进行系统尸解,进行瘤体称重。抑瘤率计算公式如下:抑瘤率%=(TW-CW)/CW×100%,式中TW为阳性对照组或药物研究组的平均瘤重;CW为阴性对照组的平均瘤重。
药物研究组的药效评价标准为:抑瘤率<40%为无活性,抑瘤率≥40%(但是<85%)并经方差分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为有活性,抑瘤率≥85%并经方差分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为有优选药物学活性。
在以下实施例中,动物实验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RepeatedMeasuresANOVA)分别对指标均数的组别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对各组与阴性对照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定量指标采用均数±标准误(X±SEM)描述。当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提示方差不齐时(P≤0.05),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M-W法)比较组间差异。所有的统计分析,均在SPSSforWindows13.0软件下完成。
实施例1:二盐酸奎宁注射剂的制备
表1
备注:+指的是除表中的组成外其余全是注射用水;
-指的是不含。
表1中,A2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室温下,将0.2ml苯甲醇加入8.5ml注射用水中溶解,然后将758mg二盐酸奎宁干粉加入该溶液中溶解,再加入注射用水使总体积达到10ml,混合均匀后分装为2ml/瓶备用,便制得注射剂A2。
A3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室温下,将0.2ml苯甲醇加入8.0ml注射用水中溶解,然后将758mg二盐酸奎宁干粉加入该溶液中溶解,再加入1000mg聚多卡醇溶解,最后加入注射用水使总体积达到10ml,混合均匀后分装为2ml/瓶备用,便制得注射剂A3。
A4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室温下,将0.2ml苯甲醇加入8.0ml注射用水中溶解,然后将379mg二盐酸奎宁干粉加入该溶液中溶解,再加入516mg磷酸氯喹溶解,最后加入注射用水使总体积达到10ml,混合均匀后分装为2ml/瓶备用,便制得注射剂A4。
未提及的A1、A5和A6都是按照与上述类似的方法制备而得的。
本发明中的所需的二盐酸奎宁(例如二盐酸奎宁)的注射浓度,也可通过稀释高浓度二盐酸奎宁(例如W/V百分比25%的二盐酸奎宁)注射液来获得。
实施例2:应用的优选条件研究
本发明的二盐酸奎宁在分泌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的优选条件,首先在抗瘤实验(体外抗癌细胞试验和移植瘤动物模型实验)中进行了研究。
在抗瘤实验中,阳性对照物通常为现有临床药物(例如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吉西他滨、5-氟嘧啶等)。它们的临床意义在于低毒性高活性,例如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低毒性和可达75%的抑瘤率。术语“抗瘤活性”,有时又简称活性,是指与现有临床药物相比具有一定抗瘤类似性的性质。一种物质如在体外实验中具有较低的半抑制浓度(简记为IC50,通常在72小时抑制反应中小于50μM)、或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较高的肿瘤生长抑制率(简称抑瘤率,通常大于40%但小于75%),便被认为与现有临床药物有了类似性,从而显示出了抗瘤活性,该物质也就被称作活性物质。术语“活性条件”是指研究者提供的使某物质显示出其抗瘤活性的条件。例如,使二盐酸奎宁的抑瘤率从35%左右提高到75%左右的条件(用药方式、剂量等)。
术语“优选抗瘤活性”,有时又简称优选活性,是指与现有临床药物相比具有更低毒性而明显更高抗瘤活性的性质。例如,优选活性可以是指动物实验中以较小的副反应代价(无毒性仅轻微副作用)显示出明显较大的抑瘤率(例如85%以上)。术语“优选条件”是指研究者提供的可以使某物质显示出其优选抗瘤活性的条件。术语“优选物质”是指不仅给出了抗瘤活性条件而且给出了优选条件的物质。
本发明的二盐酸奎宁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的优选条件,首先在体外抗瘤活性试验和移植瘤动物模型上进行了研究。
1).抗瘤活性
本发明中,半数有效浓度(简记为IC50)即体外实验中细胞存活率减少50%时的药物浓度。本实验选用11株人癌细胞株,使用四氮唑盐MTT还原法测定药物的抗肿瘤作用。试验设阳性及阴性对照组和研究组。阴性对照组加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为不同浓度(在μMol/l水平上)的常规化疗药物5-氟嘧啶。研究组为以实施例1制备的A2为母液稀释而成的不同浓度的二盐酸奎宁溶液(在μMol/l水平上)。
实验中,选用对数生长期的贴壁肿瘤细胞,用胰酶消化后,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l640培养基配成所需细胞浓度的悬液,接种在96孔培养板中,每孔接种200μl,然后在37℃和5%CO2中培养24h。研究组和阳性对照组换新的含不同浓度被测样品的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则换含等体积生理盐水的培养基,每组设5个平行孔,使终体积为200ul/孔,培养48小时。然后弃去上清液,每孔加入200μl新鲜配制的含0.2mg/mlMTT的无血清培养基.37℃继续培养4h。小心弃上清,并加入200μlDMSO,用微型超声振荡器混匀后,在酶标仪上以试验波长为570nm,参比波长为450nm测定光密度值。按下式计算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1-OD实验/OD对照)×100%
以同一样品不同浓度对肿瘤细胞抑制率作图可得到剂量-效应曲线,然后采用Logit法计算半数有效浓度(IC50值)。通常IC50的浓度小于100μM时,则判断样品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表2为受试组合物对试验肿瘤细胞的IC50,浓度值以组合物中的二盐酸奎宁浓度计。总的来说,它们都在μM的浓度水平,统计学上看不出明显差别。而阳性对照物的IC50则在0.01-0.5μM之间。
表2
受試肿瘤细胞 IC50(μM)
人乳腺癌MDA-MB231 56.5
人肝癌HepG2 32.6
人前列腺癌LNCaP/AR 28.9
人甲状腺癌细胞SW579 46.8
人胰腺癌细胞PANC-1 31.7
进一步的试验还证实,本发明组合物中引入的浓度范围内的有机溶剂和止痛剂对二盐酸奎宁的抗瘤活性并无负面作用。
2)用药方式
试验动物为荷肝癌细胞裸鼠,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药物研究组。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注射常规抗瘤药物5-氟嘧啶,药物研究组注射二盐酸奎宁溶液。当尾静脉注射小、中、大剂量的浓度为0.025M的二盐酸奎宁水溶液时,虽然我们也作了一些技术上的改进,所获结果仍和现有技术的结果一致,抑瘤率小于30%。而作为阳性对照的5-氟嘧啶的抑瘤率却达到75%。
当我们把一种配制来稀释备用的0.25M二盐酸奎宁(含2%止痛剂)直接注射到动物瘤体上时,却出现了出人意料的结果。尽管大家都知道靶区给药可能改善全身用药的效率(例如使抑瘤率有所提高,通常提高10-30%),而我们的研究成果却把药效提高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可以提高90%以上)。相反,该组合物通过尾静脉注射时,抑瘤率还是低于30%。
瘤区给药不仅取决于药效,也取决于其安全性。为此,我们比较了0.25M二盐酸奎宁注射剂的动物尾静脉注射和瘤体注射的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tolerateddose,MTO),方法如下:
试验动物为荷肝癌细胞裸鼠,随机分组为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组(四个组)和瘤体注射不同剂量组(四组),每个剂量组5只裸鼠,注射剂量均分别为250mg/kg、300mg/kg、350mg/kg和400mg/kg。隔天给药、连续五次。
试验中观察祼鼠体重变化和生存情况,同时记录具有明显生理意义的毒性,如糠粃性皮屑、脱水、嗜睡、共济失调和呼吸急促等。若出现小鼠体重下降>30%持续3天以上或因毒性死亡则停止试验药物剂量增加,确定前一组剂量为最大耐受剂量,21天为试验观察周期,第22天处死动物,尸体解剖,肉眼观察有无病变。尾静脉注射中的MTO小于250mg/kg,而瘤体注射中的MTO可高达300mg/kg。使用同样的剂量,瘤区注射看上去比静脉注射的毒性还略小。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一些其它肿瘤的动物试验中也有类似的表现。实施例1制备的一些其它二盐酸奎宁注射剂也有类似的表现。因此,本发明的应用选择了靶区给药为主要应用方式。
3).给药浓度范围
试验动物为荷肝癌细胞裸鼠,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药物研究组。阳性对照组注射常规抗瘤药物5-氟嘧啶,药物研究组注射二盐酸奎宁水溶液。阳性对照组用药方式仍为尾静脉注射,阴性对照组和药物研究组为瘤体注射。阳性对照组用药方式仍为尾静脉注射,阴性对照组和药物研究组为瘤体注射。各药物研究组(B、C、D、E、F、G组)的注射剂的制备方法与表1中A2的制备方法相同,内含2%苯甲醇、但含有所需的不同浓度二盐酸奎宁。二盐酸奎宁用药浓度设计不按常规梯度设计,而采用对数梯度设计,即参考其IC50设置无活性浓度(5μM)的阴性对照组(A组),以其102、103、5×103、104、8×104、105倍设置试验浓度,二盐酸奎宁的注射浓度分别为0.0005M、0.005M、0.025M、0.05M、0.4M、0.5M。药物研究组瘤区注射剂量小于300mg二盐酸奎宁/kg,注射体积由注射剂量和浓度确定,给药次数为5次,给药频率为每两天一次。图1显示了二盐酸奎宁注射剂的注射浓度-抑瘤率关系曲线。
在图1中,横坐标X为瘤区注射浓度(4×10XμM)的指数(X),纵坐标Y为动物实验中测出的抑瘤率(Y%)。在很大的浓度范围内(X之差大于3),即在常识可预见的大于IC50几十倍、甚至上千倍的用药浓度范围内,观察不到与此浓度变化相应的药效变化,抑瘤率一直小于2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抑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50mM(X=4)处,抑瘤率突变上升到55%,然后在一个相对较窄的用药浓度范围内(X之差等于1)迅速达到92%,出现了突破。在0.5M处,抑瘤率又出现下降。
在整个试验期内,阴性对照组肿瘤体积呈增长趋势。在0.05M-0.5M二盐酸奎宁的注射浓度范围内的药物研究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抑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物的抑瘤率为7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唯有其瘤体注射浓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二盐酸奎宁注射剂才显示出药效对浓度的高度敏感,然后又重新变得不那么敏感,甚至于抑瘤率可能出现下降。
我们还观测了受试动物瘤区注射后的一般状况、体重变化、死亡率及局部变性。在实验期间,二盐酸奎宁注射剂的各研究组未见裸鼠死亡,平均体重与阴性对照组体重变化接近(下降小于10%),表示药物在实验条件下无明显的毒性反应。研究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一般状况类似。但阳性对照组平均体重下降更大(大于20%),提示一个较强的毒性反应。
在瘤区用药期间,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中、尤其是高浓度(>0.4M)组中大部分注射部位均有明显的色泽变化、甚至伴有肌肉变性,范围多在10mm以内。这提示该应用条件确实引起了肌细胞的部分损伤,注射部位有炎性细胞浸润,但不影响正常功能。在给药停止后,研究组裸鼠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外观逐步实现正常化。对给药停止后30天剖杀的裸鼠的注射部位进行了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别明显缩小,趋于正常。
此外,我们还利用相同的方法研究了二盐酸奎宁注射剂对于接种时间不同、因而癌细胞的发育有所区别的瘤体的作用。药物研究组为B组和C组。B组比C组晚10天接种人肝癌细胞的动物。在最后一组接种后10天,各组分别选择瘤体平均体积分别约为28mm3(B组)和126mm3(C组)的8只荷瘤裸鼠注射。瘤体注射0.25M二盐酸奎宁,注射剂量均为300mg/kg,注射体积由注射剂量和浓度确定。隔天给药、连续6次。
从试验第5天起,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肿瘤相对肿瘤体积明显降低;17天时肿瘤相对体积达到最低值;32天起,C组相对肿瘤体积出现上升,有复发的趋势;B组则效果一直非常明显,暂无复发的趋势。38天时,C组比B组的瘤重明显较大,B组的平均瘤重接近于0。
这一实验结果说明,在本发明提供的抗瘤应用中的优选条件下,二盐酸奎宁注射剂可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甚至于可用于完全去除有一定致癌风险的肿瘤,以防止其发展为恶性肿瘤。
在一些文献中,二盐酸奎宁也被视作硬化剂。我们选择了通常认为更有效的一种硬化剂(聚多卡醇)进行了对照研究。在相同的条件下,聚多卡醇的浓度为自1.5w/v%直到6w/v%(该浓度引起瘤区明显水泡及出现中毒症状),其抑瘤率一直在30%左右,未发现有类似的浓度-抑瘤率关系趋势。这个对照实验的结果说明,本发明的组合物明显地区别于基于硬化剂机理的应用。
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一些其它二盐酸奎宁注射剂(例如表1中的注射剂)也获得类似结果。此外,在以下实施例中,当二盐酸奎宁应用于其它分泌腺腺疾病的动物实验时也获得类似结果。
根据这些药效学结果及局部副反应结果,本发明提供的二盐酸奎宁在分泌腺腺疾病治疗应用中的优选条件如下:靶区给药,二盐酸奎宁注射浓度为0.05-0.50M、优选0.15-0.4M、更优选0.2-0.3M。
此外,另一组试验显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同样浓度下,一个较大的注射量显示出更好的药物学效果。如果靶区体积太大,为控制给药剂量,可以对靶区进行分部处理。注射剂的每次给药体积必须为欲处理部份体积的70%以上、优选110%以上。当靶区的靶块为肿块(例如肿瘤、非瘤肿块)且其个体足够小时,欲处理部份体积即为单个肿块体积。
实施例3:在乳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乳腺疾病是乳腺肿大,包括肿瘤和非瘤肿大。本实施例中,各药物研究组(B、C、D、E、F组)的注射剂的制备方法与表1中A2的制备方法相同,内含2%苯甲醇、但含有所需的不同浓度二盐酸奎宁,其注射浓度分别为0.025M、0.05M、0.15M、0.25M、0.4M。注射剂量小于300mg二盐酸奎宁/kg,注射体积由注射剂量和浓度确定。
1.乳腺肿瘤治疗
试验动物为荷乳腺癌细胞裸鼠,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药物研究组。阳性对照组尾静脉注射常规抗瘤药物阿霉素(7mg/kg),阴性对照组瘤体注射生理盐水。药物研究组瘤区注射,给药次数为5次,给药频率为每两天一次。
在整个试验期内,阴性对照组肿瘤体积呈增长趋势;从试验第5天起,阳性对照组和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试验第7天起直到第17天,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的相对肿瘤增殖率(T/C)均小于40%;试验第17天起,B组相对肿瘤增殖率上升,有复发的趋势;C、D、E、F组的相对肿瘤增殖率(T/C)仍在减小,说明这四组在停药后仍有有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效果。试验第22天起,C、F组相对肿瘤增殖率上升,有复发趋势;而D、E组相对肿瘤增殖率仍接近于0%,效果一直非常明显,暂无复发趋势。在试验期间,阳性对照组相对肿瘤增殖率的下降比D、E组在时间上晚,在数据上明显更大(40%左右)。
给药后第28天,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的瘤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以D、E组抑瘤率最高(均在95%以上);F组抑瘤率90.11±2.76%,其它组抑瘤率低于85%。阳性对照组抑瘤率为53%。
此外,在本发明提供的抗瘤应用中的优选条件下,二盐酸奎宁注射剂对于接种时间不同、因而癌细胞的发育有所区别的瘤体的作用,也是接种时间越短的肿瘤抑瘤效果越好,其除了可应用于乳腺癌治疗,甚至于可用于有较大致癌风险的非恶性瘤的完全去除,以预防其发展为恶性瘤。
在实验期间,各研究组未见裸鼠死亡,平均体重与阴性对照组体重变化接近(下降小于10%),表示药物在实验条件下无明显的毒性反应。研究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一般状况类似。但阳性对照组平均体重下降更大(大于20%),提示一个较强的毒性反应。
在靶区用药期间,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中、尤其是F组中大部分注射部位均有明显的色泽变化、甚至伴有肌肉变性,范围多在10mm以内。进一步的研究说明,这些变性是二盐酸奎宁作用造成的。在给药停止后,实验组裸鼠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外观逐步实现正常化。对给药停止后30天剖杀的裸鼠的注射部位进行了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别明显缩小,趋于正常。
2.乳腺非瘤增生(非瘤肿大)治疗
乳腺增生是一种非肿瘤良性增生性肿大,临床表现以不同程度的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为特征。动物实验简述如下。
所用动物:SPF级未孕大鼠,性别全部为雌性,分组时动物体重为150-180g。
动物建模和分组:将上述大鼠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mg/kg,1次/天,连续20天。继而肌注黄体酮5mg/kg,1次/天,连续5天。造模结束后,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取第二对乳房活检,见乳腺小叶及腺泡明显增多、导管上皮增多、细胞生长活跃,乳腺呈分泌状态,表示造模成功。采用PEMS3.2软件对动物进行随机区组,分为空白对照组(末建模动物)和造模成功的以下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A组)、药物研究组。
给药:分组当日开始给药。阴性对照组的注射物为9%乙醇。阳性对照物为乳增宁片,灌服,给药次数为27次,给药频率为每天一次,剂量为每次1g/kg。各药物研究组(B、C、D、E、F组)于肿块注射,给药次数为5次,给药频率为每两天一次。
观察、测量和分析:
1).一般状态观察:每天观察1次,自给药开始至试验第28天,观察指标或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动物给药局部、外观体征、一般行为活动、精神状态、死亡等情况及其它异常表现。
2).体重测定:给药前测定1次和给药期每周测定2次。
3).摄食量测定:给药期每周测定1次。
4).乳房局部形态:分别于给药后第1、3、5、7、11、16、21、27天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大鼠第二对左右两个乳头直径(记为D)。
相对乳头直径计算公式为:RTD=Dt/D0,式中D0为分组第一次给药测量所得乳头直径,Dt为每一次测量时的乳头直径。
相对乳头增大率计算公式为:T/C(%)=TRTD/CRTD×100,式中TRTD为阳性对照组或药物研究组RTD,CRTD为阴性对照组RTD。
药物研究组的药效评价标准为:T/C(%)>50为无活性,T/C(%)≤50(但是>25%)并经方差分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为有活性,T/C(%)≤25并经方差分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为有优选活性。
5).乳腺组织病理改变:末次给药后第二天处死动物,摘取大鼠第二对乳腺,石蜡切片,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通过观察小叶及腺泡的形态,对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进行积分,按病理增生程度分为4级:乳腺小叶不增生,腺体数量极少,腺泡不扩张,记0分;乳腺小叶无明显增生,个别腺泡有轻度增生,但无扩张,记1分;乳腺小叶大部分增生,部分腺泡明显扩张,记2分;乳腺小叶明显增生,腺泡处于极度扩张状态,腺上皮细胞呈扁平状,腺泡内及导管内有大量的分泌物,记3分;乳腺腺泡、导管、小叶的病理性增生明显,记4分。
药物研究组的药效评价标准为:病理积分≥3为无活性,1<病理积分<3并经方差分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为有活性,病理积分≤1并经方差分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为有优选活性。
动物在造模后均不同程度的出现皮毛欠光泽、脱毛、厌食、易激怒等症状。药物研究组所有荷瘤小鼠体重和摄食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分组当日,动物乳头肿大直立,充血明显,个别可见乳头表面有黄白色分泌物残留。在整个试验期内,阴性对照组乳头直径呈增长趋势;从试验第7天起,除B组以外各药物研究组乳头直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试验第10天起直到第19天,B组以外各药物研究组相对乳头增大率(T/C)均小于50%;试验第19天起,C、D组相对乳头增大率均小于20%,E组相对乳头增大率的下降要慢一些。在试验期间,阳性对照组相对乳头增大率的下降比C、D、E组在时间上晚,在数据上明显更大(大于30%)。给药后第20天,C、D、E病理积分≤1,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阳性对照组病理积分大于2。
在以上各实验期间,各研究组未见动物死亡,平均体重与阴性对照组体重变化接近(下降小于10%),表示药物在实验条件下无明显的毒性反应。研究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一般状况类似。但移植瘤试验中阳性对照组平均体重下降更大(大于20%),提示一个较强的毒性反应。
在靶区用药期间,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中、尤其是最高浓度组中大部分注射部位均有明显的色泽变化、甚至伴有肌肉变性,范围多在10mm以内。进一步的研究说明,这些变性是二盐酸奎宁作用造成的。在给药停止后,实验组裸鼠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外观逐步实现正常化。对给药停止后30天剖杀的裸鼠的注射部位进行了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别明显缩小,趋于正常。
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一些其它二盐酸奎宁注射剂(例如表1中的注射剂)也获得类似结果。根据以上这些药效学结果及局部副反应结果,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乳腺疾病应用中的优选条件如下:靶区给药;二盐酸奎宁注射浓度为0.05-0.50M、优选0.15-0.4M、更优选0.2-0.3M。
此外,另一组试验显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同样浓度下,一个较大的注射量显示出更好的药物学效果。如果靶区体积太大,为控制给药剂量,可以对靶区进行分部处理。注射剂的每次给药体积必须为欲处理部份体积的70%以上、优选110%以上。当靶区的靶块为肿块(例如肿瘤、非瘤肿块)且其个体足够小时,欲处理部份体积即为单个肿块体积。
实施例4:在肝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试验动物为荷肝癌细胞裸鼠,阳性对照组尾静脉注射常规抗瘤药物5-氟嘧啶。各药物研究组(B、C、D、E、F组)和其它的实验条件与实施例3中所述的乳腺肿瘤治疗的试验方法相同。其实验结果如下。
从试验第5天起,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试验第7天起直到第17天,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的相对肿瘤增殖率(T/C)均小于40%。试验第17天起,较高浓度(0.2M及以上)组的相对肿瘤增殖率(T/C)均小于15%,说明它们在停药后仍有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效果。
给药后第28天,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的瘤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均大于>40%,其中D、E组的抑瘤率可高达95%以上,其它组抑瘤率低于85%。在试验期间,阳性对照组相对肿瘤增殖率的下降比D、E、E、F组在时间上晚、在数据上明显更大(35%左右),其抑瘤率则明显较小(72%)。
此外,与实施例2中相似的模型还说明,在本发明提供的抗瘤应用中的优选条件下,二盐酸奎宁注射剂对于接种时间不同、因而肿瘤细胞的发育有所区别的瘤体的作用,也是接种时间越短的肿瘤抑瘤效果越好,其除了可应用于癌症治疗,甚至于可用于有较大致癌风险的非恶性瘤的完全去除,以预防其发展为恶性瘤。
在以上实验期间,各研究组未见动物死亡,平均体重与阴性对照组体重变化接近(下降小于10%),表示药物在实验条件下无明显的毒性反应。研究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一般状况类似。但移植瘤试验中阳性对照组平均体重下降更大(大于20%),提示一个较强的毒性反应。
在靶区用药期间,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中、尤其是F组中大部分注射部位均有明显的色泽变化、甚至伴有肌肉变性,范围多在10mm以内。进一步的研究说明,这些变性是二盐酸奎宁作用造成的。在给药停止后,实验组裸鼠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外观逐步实现正常化。对给药停止后30天剖杀的裸鼠的注射部位进行了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别明显缩小,趋于正常。
用其它二盐酸奎宁注射剂也获得类似结果。根据这些药效学结果及局部副反应结果,本发明提供的二盐酸奎宁在肝疾病治疗应用中的优选条件如下:靶区给药;二盐酸奎宁注射浓度为0.05-0.50M、优选0.15-0.4M、更优选0.2-0.3M。
此外,另一组试验显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同样浓度下,一个较大的注射量显示出更好的药物学效果。如果靶区体积太大,为控制给药剂量,可以对靶区进行分部处理。注射剂的每次给药体积必须为欲处理部份体积的70%以上、优选110%以上。当靶区的靶块为肿块(例如肿瘤、非瘤肿块)且其个体足够小时,欲处理部份体积即为单个肿块体积。
实施例5:在胰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试验动物为荷胰腺癌细胞裸鼠。阳性对照组尾静脉注射常规抗瘤药物吉西他滨(100mg/kg)。各药物研究组(B、C、D、E、F组)和其它的实验条件与实施例3中所述的乳腺肿瘤治疗的方法相同。其实验结果如下。
从试验第5天起,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试验第7天起直到第17天,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的相对肿瘤增殖率(T/C)均小于40%。试验第17天起,C、D、E组的相对肿瘤增殖率(T/C)均小于15%,说明它们在停药后仍有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效果。
给药后第28天,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的瘤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均大于>40%,其中D、E组的抑瘤率可高达90%以上。其它组抑瘤率低于85%。在试验期间,阳性对照组相对肿瘤增殖率的下降比D、E、E、F组在时间上晚、在数据上明显更大(35%左右),其抑瘤率则明显较小(62%)。
此外,与实施例2中相似的模型还说明,在本发明提供的抗瘤应用中的优选条件下,二盐酸奎宁注射剂对于接种时间不同、因而癌细胞的发育有所区别的瘤体的作用,也是接种时间越短的肿瘤抑瘤效果越好,其除了可应用于癌症治疗,甚至于可用于有较大致癌风险的非恶性瘤的完全去除,以预防其发展为恶性瘤。
在以上实验期间,各研究组未见动物死亡,平均体重与阴性对照组体重变化接近(下降小于10%),表示药物在实验条件下无明显的毒性反应。研究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一般状况类似。但移植瘤试验中阳性对照组平均体重下降更大(大于20%),提示一个较强的毒性反应。
在靶区用药期间,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中、尤其是F组中大部分注射部位均有明显的色泽变化、甚至伴有肌肉变性,范围多在10mm以内。进一步的研究说明,这些变性是二盐酸奎宁作用造成的。在给药停止后,实验组裸鼠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外观逐步实现正常化。对给药停止后30天剖杀的裸鼠的注射部位进行了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别明显缩小,趋于正常。
利用实施例1制备的一些其它二盐酸奎宁注射剂,也可以获得类似结果。根据这些药效学结果及局部副反应结果,本发明提供的二盐酸奎宁在胰腺疾病治疗应用中的优选条件如下:靶区给药;二盐酸奎宁注射浓度为0.05-0.50M、优选0.15-0.4M、更优选0.2-0.3M。
此外,另一组试验显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同样浓度下,一个较大的注射量显示出更好的药物学效果。如果靶区体积太大,为控制给药剂量,可以对靶区进行分部处理。注射剂的每次给药体积必须为欲处理部份体积的70%以上、优选110%以上。当靶区的靶块为肿块(例如肿瘤、非瘤肿块)且其个体足够小时,欲处理部份体积即为单个肿块体积。
实施例6:在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是甲状腺肿大和甲亢。本实施例中,各药物研究组(B、C、D、E、F组)的注射剂的制备方法与表1中A2的制备方法相同,内含2%苯甲醇、但含有所需的不同浓度一盐酸奎宁,注射浓度分别为0.025M、0.05M、0.15M、0.25M、0.4M。注射剂量小于300mg二盐酸奎宁/kg动物,注射体积由注射剂量和浓度确定。
1.甲状腺肿瘤治疗
试验动物为荷甲状腺癌细胞裸鼠,阳性对照组尾静脉注射常规抗瘤药物阿霉素(4mg/kg),阴性对照组瘤体注射生理盐水。各药物研究组(B、C、D、E、F组)和其它的实验条件与实施例3中乳腺肿瘤治疗实验的方法相同。其实验结果如下。
从试验第5天起,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试验第7天起直到第17天,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的相对肿瘤增殖率(T/C)均小于40%。试验第17天起,C、D、E组的相对肿瘤增殖率(T/C)均小于15%,说明它们在停药后仍有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效果。
给药后第28天,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的瘤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均大于>40%,其中D、E组的抑瘤率可高达92%以上,其它组抑瘤率低于85%。在试验期间,阳性对照组相对肿瘤增殖率的下降比D、E、E、F组在时间上晚、在数据上明显更大(35%左右),其抑瘤率则明显较小(61%)。
此外,该注射剂对于接种时间不同、因而癌细胞的发育有所区别的瘤体的作用,也是接种时间越短的肿瘤抑瘤效果越好,其除了可应用于癌症治疗,甚至于可用于有较大致癌风险的非恶性肿瘤的完全去除,以预防其发展为恶性瘤。
2.甲状腺肿治疗
单纯甲状腺肿(simplegoiter)又称非炎性甲状腺肿,是由非炎性或肿瘤性原因引起甲状腺素合成障碍而导致的甲状腺代偿性肿大。通过建立缺碘性甲状腺肿动物模型,进行了此项研究。
实验动物:选用成年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00-200g。
建模和分组:开始时,动物饲以以低碘饲料(含碘量50ng/kg湿重饲料,主要含玉米55%、大豆15%、酵母10%、奶粉10%、低碘羊肉9%、无机盐维生素1%)。逐步去掉低碘羊肉和奶粉,使大鼠适应低碘饮食而不会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大鼠在低碘饲料喂养的环境下饲养3个月以上。以尿碘明显下降、甲状腺明显肿大为建模成功。采用PEMS3.2软件对动物进行随机区组,分为空白对照组(末建模动物)和造模成功的以下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A组)、药物研究组,每组6只。
给药:分组当日开始给药。阳性对照物为碘酸钾KIO3,灌服,给药次数为27次,给药频率为每天一次,剂量为每次0.4μg/kg。阴性对照组的注射物为相应的溶媒。药物研究组和阴性对照组均为甲状腺肿块及周边注射,给药次数为10次,给药频率为每两天一次。
观察、测量和分析:
1).一般状态观察:每天观察1次,自给药开始至试验第22天,观察指标或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动物给药局部、外观体征、一般行为活动、精神状态、死亡等情况及其它异常表现。
2).体重测定:给药前测定1次和给药期每周测定2次。
3).摄食量测定:给药期每周测定1次。
4).局部形态:分别于给药后第1、6、11、16、21天观察大鼠甲状腺肿大。
5).24h碘排出量:收集24h尿液及粪便,测定及计算24h尿碘及粪碘排出量。尿碘的测定采用温和酸硝化砷-铈反应分光光度法。粪碘的测定采用碱灰法。
6).病理学检查:末次给药后第10天处死动物,观察甲状腺形态、滤泡形态、上皮细胞形态、小叶间纤维组织形态。
整个试验周期中,动物无死亡,无体温异常。
分组前的24h碘排出量检测显示,建模动物与未建模动物比较其碘排出量明显降低,甲状腺明显肿大。从试验第11天起,各药物研究组甲状腺肿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碘排出量降低相对趋缓。其中,C、D、E组碘排出量与空白对照组趋于一致(差别<25%),效果明显比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别>35%)好。
病理学检查中,阴性对照组可观察到甲状腺明显肿大,滤泡密集,上皮细胞增生肥大呈高柱状,可见增生的细胞团索,滤泡间的血管明显增多,管腔扩张充血,小叶间纤维组织增多。各药物研究组中均可观察到明显改善。其中,D、E组在甲状腺大小、滤泡形态大小、上皮细胞、小叶间纤维组织等方面均趋于正常,明显比阳性对照组更接近未建模大鼠的状态。
3.甲亢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HT)(本发明中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体内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导致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因此,甲亢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实验动物: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300-400g,36-40日龄。
建模和分组:将左旋甲状腺素溶于生理盐水中,每天腹腔内注射,注射剂量为50μg/100g体重,连续注射10天。然后进行血清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以判断是否建模成功。采用PEMS3.2软件对动物进行随机区组,分为空白对照组(末建模动物)和造模成功的以下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A组)、药物研究组,每组6只。
给药:分组当日开始给药。阳性对照物为他巴唑,灌服,给药次数为27次,给药频率为每天一次,剂量为每次2mg/kg。阴性对照组的注射物为生理盐水。药物研究组和阴性对照组均为甲状腺体注射,给药次数为10次,给药频率为每两天一次。
观察、测量和分析:
1).一般状态观察:每2天观察1次,自给药开始至给药后第30天,观察指标或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动物给药局部、外观体征、一般行为活动、精神状态、死亡等情况及其它异常表现。
2).体重测定:给药前测定1次和给药期每周测定2次。
3).摄食量测定:给药期每周测定1次。
4).血清学检查: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第30天从待检动物抽取血液5ml,采用放免法(RIA)测定其血清T3、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值。
5).病理学检查: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第30天将抽血后的待检动物处死,观察甲状腺形态、滤泡形态、上皮细胞形态、小叶间纤维组织形态。甲状腺肉眼观察均不同程度呈弥漫性增大;镜下观察到滤泡上皮增生呈高柱状,并有小滤泡形成;滤泡周边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上皮细胞吸收空泡,间质血管丰富、充血,淋巴组织增生。
分组前的血清学检查显示,建模动物与未建模动物比较其血清T3、T4明显升高(升高100%以上),TSH则明显下降,说明建模成功。在给药后第30天的血清学检查中,各药物研究组血清T3、T4与阴性对照组相比T3、T4升高趋缓,TSH下降趋于改善。其中,C、D组的血清学检查结果与未建模动物的血清值差别小于25%,而阳性对照组的差别大于35%。
病理学检查中,阴性对照组可观察到甲状腺呈弥漫性增大,滤泡上皮增生呈高柱状并有小滤泡形成,滤泡周边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上皮细胞吸收空泡,间质血管丰富、充血,淋巴组织增生。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药物研究组的甲状腺弥漫性有所减退,滤泡上皮增生及小滤泡形成的情况明显减少;滤泡周边出现的上皮细胞吸收空泡、间质血管的数目和充血及淋巴组织增生均有所减弱。各组甲状腺弥漫性呈消失趋势,其它与甲亢有关的病理学现象有消退趋势,接近未建模动物的状态,明显比阳性对照组好。
在以上实验期间,各研究组未见动物死亡,平均体重与阴性对照组体重变化接近(下降小于10%),表示药物在实验条件下无明显的毒性反应。研究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一般状况类似。但移植瘤试验中阳性对照组平均体重下降更大(大于20%),提示一个较强的毒性反应。
在靶区用药期间,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中、尤其是最高浓度组中大部分注射部位均有明显的色泽变化、甚至伴有肌肉变性,范围多在10mm以内。进一步的研究说明,这些变性是一盐酸奎宁和乙醇的共同作用造成的。在给药停止后,实验组裸鼠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外观逐步实现正常化。对给药停止后30天剖杀的裸鼠的注射部位进行了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别明显缩小,趋于正常。
利用实施例1制备的一些其它二盐酸奎宁注射剂,也可以获得类似结果。根据这些药效学结果及局部副反应结果,本发明提供的二盐酸奎宁在甲状腺疾病治疗应用中的优选条件如下:靶区给药;二盐酸奎宁注射浓度为0.05-0.50M、优选0.15-0.4M、更优选0.2-0.3M。
此外,另一组试验显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同样浓度下,一个较大的注射量显示出更好的药物学效果。如果靶区体积太大,为控制给药剂量,可以对靶区进行分部处理。注射剂的每次给药体积必须为欲处理部份体积的70%以上、优选110%以上。当靶区的靶块为肿块(例如肿瘤、非瘤肿块)且其个体足够小时,欲处理部份体积即为单个肿块体积。
实施例7:在前列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前列腺疾病是前列腺肿大,包括肿瘤和非瘤肿大。本实施例中,各药物研究组(B、C、D、E、F组)的注射剂的制备方法与表1中A2的制备方法相同,内含2%苯甲醇、但含有所需的不同浓度一盐酸奎宁,注射浓度分别为0.025M、0.05M、0.15M、0.25M、0.4M。注射剂量小于300mg二盐酸奎宁/kg动物,注射体积由注射剂量和浓度确定。
1.前列腺肿瘤治疗
试验动物为荷前列腺癌细胞裸鼠,阳性对照组尾静脉注射常规抗瘤药物阿霉素(4mg/kg),阴性对照组瘤体注射生理盐水。其它的实验条件与实施例3中乳腺肿瘤治疗实验的方法相同。其实验结果如下。
在整个试验期内,阴性对照组肿瘤体积呈增长趋势;从试验第5天起,阳性对照组和B组以外的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给药期内,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的相对肿瘤增殖率下降;试验第17天起,B组以外的各药物研究组相对肿瘤增殖率均在很低的水平(<40%)。试验第22天起,C、D组相对肿瘤增殖率低于15%,效果一直非常明显,暂无复发趋势。在试验期间,阳性对照组相对肿瘤增殖率的下降比B组以外的各药物研究组在时间上晚,在数据上明显更大(大于35%)。
给药后第28天,B组以外的各药物研究组荷瘤小鼠的瘤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以C、D组抑瘤率最高(90%以上),其它组抑瘤率低于80%。阳性对照组抑瘤率为63%。
此外,该注射剂对于接种时间不同、因而肿瘤细胞的发育有所区别的瘤体的作用,也是接种时间越短的肿瘤抑瘤效果越好,除了可应用于较晚期前列腺癌和早期前列腺癌,甚至于可用于有较大致癌风险的非恶性瘤的完全去除,以预防其发展为恶性瘤。
2.前列腺增生(肥大)治疗
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trophia,BPH),又叫前列腺肥大,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较多,但至今不能十分确定,其可引起膀胱颈梗阻,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
动物模型:昆明种小鼠,雄性,体重20-25g。
建模和分组:首先经阴囊摘除双侧睾丸,手术后第三天再对摘睾成功的动物每日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mg/kg/d(溶于大豆油),连续3周,然后进行血清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以判断是否建模成功。采用PEMS3.2软件对动物进行随机区组,分为空白对照组(末建模动物)和造模成功的以下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A组)、药物研究组,每组6只。
给药:分组当日开始给药。阳性对照物为癃闭舒悬浊液,灌胃,给药次数为27次,给药频率为每天一次,剂量为每次0.3g/kg。各药物研究组的靶区为前列腺增生肿块,给药次数为8次,给药频率为每两天一次。阴性对照组的注射物为生理盐水。
观察、测量和分析:
1).一般状态观察:每2天观察1次,自给药开始至给药后第30天,观察指标或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动物给药局部、外观体征、一般行为活动、精神状态、死亡等情况及其它异常表现。
2).体重测定:给药前测定1次和给药期每周测定2次。
3).摄食量测定:给药期每周测定1次。
4).血清学检查: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第30天从待检动物眼眶取血,测定其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血清中T的测定,用小鼠T抗体ELISA检测法。血清中E2的测定用小鼠E2抗体ELISA检测法。
5).病理学检查:分别于给药当天和给药后第28天眼眶取血后处死待检动物,迅速取前列腺组织、胸腺、肾脏和脾脏,称前列腺湿重,并计算前列腺指数(前列腺指数=前列腺湿重mg/小鼠体重g);将前列腺组织、胸腺、肾脏和脾脏固定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前列腺组织形态变化。
在分组前的血清学检查中,建模动物与未建模动物比较,其血清中T水平显著升高(P<0.01)、E2水平显著降低(P<0.01),说明前列腺增生建模成功。在给药后第28天的血清学检查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药物研究组的血清T水平显著回降,E2水平显著回升。其中,D、E组的血清学检查结果与未建模动物的血清值差别小于22%,而阳性对照组的差别大于41%。
在分组前的病理学检查中,建模动物与未建模动物比较,其前列腺湿质量及前列腺指数均明显增加(P<0.01)和前列腺组织形态异常(腺上皮及间质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间质有炎细胞浸润),说明前列腺增生建模成功。在给药后第28天的病理学检查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药物研究组的前列腺湿质量及前列腺指数均明显回降(P<0.01)、前列腺组织形态异常均出现明显好转(P<0.01)。药物研究组的结果有浓度-效应关系,D、E组前列腺湿质量、前列腺指数、和前列腺组织形态的异常呈消失趋势,接近未建模小鼠的状态,明显比阳性对照组好。
利用实施例1制备的一些其它二盐酸奎宁注射剂,也可以获得类似结果。根据这些药效学结果及局部副反应结果,本发明提供的二盐酸奎宁在前列腺疾病治疗应用中的优选条件如下:靶区给药;二盐酸奎宁注射浓度为0.05-0.50M、优选0.15-0.4M、更优选0.2-0.3M。
此外,另一组试验显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同样浓度下,一个较大的注射量显示出更好的药物学效果。如果靶区体积太大,为控制给药剂量,可以对靶区进行分部处理。注射剂的每次给药体积必须为欲处理部份体积的70%以上、优选110%以上。当靶区的靶块为肿块(例如肿瘤、非瘤肿块)且其个体足够小时,欲处理部份体积即为单个肿块体积。

Claims (9)

1.一种用于治疗分泌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二盐酸奎宁和药物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且为适合于经靶区给药的剂型,其中在经靶区给药时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二盐酸奎宁的浓度为0.05-0.5M。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二盐酸奎宁的浓度为0.15-0.4M、优选为0.2-0.3M。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在靶区给药时,所述注射剂的体积不小于欲处理之靶块体积的70%、优选为不小于110%。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包括水、水可混溶性有机溶剂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水可混溶性有机溶剂优选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乙醇、丙二醇、PEG、异丙醇。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还包含止痛剂、其他治疗分泌腺疾病的药物和/或增效剂,所述止痛剂优选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苯甲醇、盐酸普鲁卡因、三氯叔丁醇、盐酸利多卡,而所述增效剂优选包括硬化剂和/或免疫佐剂,所述硬化剂优选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聚桂醇、鱼肝油酸钠、乙醇胺油酸酯、聚多卡醇、平阳霉素。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分泌腺疾病包括分泌腺肿大。
7.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分泌腺肿大包括恶性肿瘤、非恶性肿瘤、非瘤肿大或非瘤增生、囊肿。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分泌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9.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癌、肝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头颈癌、结肠癌、鼻咽癌。
CN201510925095.2A 2015-12-11 2015-12-11 二盐酸奎宁在治疗分泌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药物组合物 Active CN1056871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5095.2A CN105687195B (zh) 2015-12-11 2015-12-11 二盐酸奎宁在治疗分泌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药物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5095.2A CN105687195B (zh) 2015-12-11 2015-12-11 二盐酸奎宁在治疗分泌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药物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7195A true CN105687195A (zh) 2016-06-22
CN105687195B CN105687195B (zh) 2021-06-08

Family

ID=56228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25095.2A Active CN105687195B (zh) 2015-12-11 2015-12-11 二盐酸奎宁在治疗分泌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药物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871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7848A (zh) * 2019-12-16 2020-04-10 哈尔滨医科大学 检测碘浓度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50A (zh) * 1996-12-04 1997-09-03 侯仁忠 甲亢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4904A (zh) * 2015-01-30 2015-07-15 天津大学 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筛选抗肿瘤药物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50A (zh) * 1996-12-04 1997-09-03 侯仁忠 甲亢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4904A (zh) * 2015-01-30 2015-07-15 天津大学 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筛选抗肿瘤药物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MIO SAKAI等: "On the anti-cancer action of quinoline derivatives", 《GANN》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二部》", 31 January 200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7848A (zh) * 2019-12-16 2020-04-10 哈尔滨医科大学 检测碘浓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7195B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9026B (zh) 治疗脑神经胶质瘤的方法
CN102225205B (zh) 一种雷公藤红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452303A (zh) 一种载双药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8888A (zh) 一种治疗能量代谢异常的药物组合物和其应用
CN107714642A (zh) 一种ev71病毒和cva16病毒抑制剂的口服溶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61239A (zh) Plga吉西他滨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60459A (zh) 喹啉类物质在治疗甲状腺和乳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药物组合物
JP2022508807A (ja) 腫瘍内注射製剤
CN106466296A (zh) 一种喜树碱类药物的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US11890370B2 (en) Ultrasound-induced drug delivery system using drug carrier comprising nanobubbles and drug
CN105456200A (zh) 一种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纳米粒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687195A (zh) 二盐酸奎宁在治疗分泌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药物组合物
CN102973503B (zh) 一种去甲斑蝥素衍生物脂质微球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0241B (zh) 二盐酸奎宁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药物组合物
CN115227818A (zh) 一种负载藤黄酸的介孔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癌症治疗上的应用
CN105582541A (zh) 聚乙二醇化的氧化石墨烯-卟啉二聚体盐复合物及其用途
CN103735555B (zh) 一种葫芦素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
CN107569512A (zh) 包含奎宁类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6860457A (zh) 一种用于治疗分泌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565787B (zh) 一种含蓬莪术环二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
CN105748442B (zh) 一种红景天苷及他莫昔芬的双载药抗乳腺癌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
WO2019164010A1 (ja) 膀胱がん用抗腫瘍剤および膀胱がんの処置方法
CN106860458A (zh) 奎宁类化合物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药物组合物
CN103263671A (zh) 一种抗肿瘤活性剂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应用
CN107569689A (zh) 包含金属化合物、解偶联活性物质和抗肿瘤物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