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4430A - 冷冻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冻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4430A
CN105674430A CN201610039171.4A CN201610039171A CN105674430A CN 105674430 A CN105674430 A CN 105674430A CN 201610039171 A CN201610039171 A CN 201610039171A CN 105674430 A CN105674430 A CN 105674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om
hole
fan
ventila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391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74430B (zh
Inventor
知崎正纯
铃木康巨
牧野浩招
前山英明
石井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74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4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74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4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48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4Cooling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38Fan details of outdoor units, e.g. bell-mouth shaped inlets or fan moun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56Casing or covers of 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fan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具有框体(40)、分隔板(50)、冷冻循环回路和送风机(35),框体(40)构成室外机(30)的外轮廓,在内部形成有机械室(M)和送风室(F),且形成有用于将外气导入机械室(M)的导入孔(45);分隔板(50)分隔框体(40)的内部,以划分成机械室(M)和送风室(F);冷冻循环回路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机械室(M)中,供可燃性的制冷剂回流;送风机(35)被配置在送风室(F)中。在分隔板(50)的下部形成有从机械室(M)通到送风室(F)的通风孔(51)。从导入孔(45)被导入到机械室(M)的外气穿过通风孔(51),流入送风室(F),由送风机(35)从形成于送风室(F)的吹出口向框体(40)的外部送出。

Description

冷冻循环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9月11日、申请号为201310410653.2的发明专利申请“冷冻循环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可燃性制冷剂的冷冻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在冷冻循环装置中,作为制冷剂使用R410A那样的HFC(HydroFluoroCarbon;氢氟碳化物)制冷剂。R410A与以往的R22那样的HCFC(HydroChloroFluoroCarbon;氢氯氟碳化物)制冷剂不同,虽然臭氧层破坏系数ODP(OzoneDepletionPotential)为零,不会破坏臭氧层,但是,具有全球变暖系数GWP(GlobalWarmingPotential)高这样的性质。因此,作为防止全球变暖的一环,从R410A那样的GWP高的HFC制冷剂向GWP低的HFC制冷剂变更的研究正在进展。
作为低GWP的HFC制冷剂的候补,有R32(CH2F2;二氟甲烷)。另外,作为具有同样的特征的候补制冷剂,有在组成中具有碳的三键的卤代烃,例如HFO-1234yf(CF3CF=CH2;四氟丙烷)、HFO-1234ze(CF3-CH=CHF)。它们与R32同样,是HFC制冷剂的一种,但是,由于具有碳的双键的不饱和烃被称为烯烃,所以,为了与像R32那样在组成中不具有碳的双键的HFC制冷剂区别,大多使用烯烃的O表示为HFO。
这样的低GWP的HFC制冷剂(包括HFO制冷剂)虽然不是R290(C3H8;丙烷)等HC制冷剂程度的强燃性,但与不燃性的R410A不同,具有微燃水准的可燃性(以后将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称为可燃性制冷剂)。因此,需要注意制冷剂泄漏。
针对该问题,例如,在日本国特开平11-94291号公报中,在可燃性制冷剂泄漏,可燃性制冷剂滞留在室外单元的机械室内的电气零件箱中的情况下,在使被收容在机械室中的压缩机工作前,使被收容在送风室中的送风机工作。据此,将滞留在机械室的电气零件箱内的可燃性制冷剂强制向外部排出。
在日本国特开平11-94291号公报记载的冷冻循环装置中,电气零件箱被配置在机械室内的上部。另外,用于将滞留在电气零件箱的可燃性制冷剂排出的通风孔形成在分隔部的上部。由于可燃性制冷剂一般来说比空气密度大、比重大,所以,泄漏了的可燃性制冷剂不仅滞留在电气零件箱中,还滞留在机械室的底部。然而,在日本国特开平11-94291号公报记载的冷冻循环装置中,要使滞留在电气零件箱以外的场所,例如,机械室的底部的比空气比重大的可燃性制冷剂在通风孔通过并向外部排出,在物理上困难。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冷冻循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具有框体、分隔部、冷冻循环回路和送风机。框体构成室外机的外轮廓,在内部形成有第一室和第二室,并形成有用于将外气向第一室导入的导入孔。分隔部将框体的内部进行分隔,以划分为第一室和第二室,在分隔部的下部形成有从第一室通到第二室的通风孔。冷冻循环回路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第一室中,供可燃性的制冷剂回流。送风机被配置在第二室中,使从导入孔导入了的外气穿过通风孔,从形成于第二室的吹出口向框体的外部送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其具有框体、分隔部、冷冻循环回路、送风机和控制部,所述框体构成室外机的外轮廓,在内部形成有第一室和第二室,且形成有用于将外气导入上述第一室的导入孔;所述分隔部将上述框体的内部进行分隔,以划分成上述第一室和上述第二室,在所述分隔部的下部形成有从上述第一室通到上述第二室的通风孔;所述冷冻循环回路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上述第一室中,供可燃性的制冷剂回流;所述送风机被配置在上述第二室中,使从上述导入孔导入了的上述外气穿过上述通风孔,从形成于上述第二室的吹出口向上述框体的外部送出;所述控制部具有为了控制上述冷冻循环回路以及上述送风机而被使用的多个电子零件和收容上述电子零件的电子零件收容部,上述控制部在开始上述冷冻循环回路的动作前,控制上述送风机的送风风扇旋转规定时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其具有框体、分隔部、冷冻循环回路和送风机,所述框体构成室外机的外轮廓,在内部形成有第一室和第二室,且形成有用于将外气导入上述第一室的导入孔;所述分隔部将上述框体的内部进行分隔,以划分成上述第一室和上述第二室,在所述分隔部的下部形成有从上述第一室通到上述第二室的通风孔;所述冷冻循环回路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上述第一室中,供可燃性的制冷剂回流;所述送风机被配置在上述第二室中,使从上述导入孔导入了的上述外气穿过上述通风孔,从形成于上述第二室的吹出口向上述框体的外部送出,在上述吹出口的内侧安装筒状的喇叭口,上述通风孔由上述喇叭口覆盖,以便不会从上述吹出口露出。
在本发明中,从导入孔导入了的外气在形成在分隔部的下部的通风孔通过,由送风机向框体的外部送出。因此,例如,即使在比空气比重大的可燃性制冷剂从冷冻循环回路泄漏,滞留在第一室的底部的情况下,由于通风孔被形成在分隔部的下部,所以,可燃性制冷剂容易与被导入了的外气一起向框体的外部排出。因此,能够提供安全性高的冷冻循环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冻循环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冷冻循环装置的室外机的立体图。
图3是从图2的状态将框体的一部分拆下的室外机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5是形成在框体的侧面面板上的导入孔的立体图。
图6是形成在分隔板上的通风孔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说明冷冻循环装置的作用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形成在分隔板上的通风孔和喇叭口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冷冻循环装置的室外机的示意图。
图10是形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冷冻循环装置的分隔板上的通风孔的立体图。
图11是形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冷冻循环装置的分隔板上的通风孔的正视图。
图12是形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冷冻循环装置的分隔板上的通风孔的立体图。
图13是形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框体上的导入孔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冷冻循环装置;11a、11b:连接配管;20:室内机;21:室内热交换器;22:送风机;22a:送风风扇;22b:风扇马达;23:室外热交换器;30:室外机;31:压缩机;31a:吸入配管;31b:排放配管;32:四通阀;33:室外热交换器;34:膨胀阀;35:送风机;35a:送风风扇;35b:风扇马达;35c:风扇马达支撑板;36:制冷剂配管组;40:框体;41:顶面面板;42:侧面面板;43、44:前面面板;45:导入孔;45a:上端;46:吹出口;47:风扇护罩;48:喇叭口;50:分隔板(分隔部);51、52:通风孔;53:送风机;61:电子零件箱(电子零件收容部);61a:下端;62:通气孔(第一通气孔);63:通气孔(第二通气孔);71:遮蔽部(第二遮蔽部);72:遮蔽部(第一遮蔽部);100:冷冻循环回路;M:机械室(第一室);F送风室(第二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使用图1~图8,对本实施方式1的冷冻循环装置10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冻循环装置10例如是通过制冷剂在冷冻循环回路100中回流来进行作为空气调节对象的室内的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机。冷冻循环装置10如图1所示,是具有室内机20和室外机30的分体型的冷冻循环装置。在本实施方式1中,制冷剂使用全球变暖系数(GWP)比目前广泛地在空气调节机使用的HFC制冷剂R410A小、对全球变暖影响比较少的作为HFC制冷剂的R32(CH2F2:二氟甲烷)。该R32是可燃性制冷剂。另外,冷冻循环装置10在室内机20和室外机30的基础上,具有对冷冻循环回路100等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室内机20被设置在作为空气调节对象的室内,具备室内热交换器21和送风机22。
室内热交换器21通过进行制冷剂和周围的空气的热交换,使作为空气调节对象的室内变冷或变暖。例如,在制冷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21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使流入的制冷剂蒸发。据此,室内热交换器21从室内热交换器21的周围的空气吸收热,将周围的空气冷却。通过将该被冷却了的空气向室内供给,作为结果而将作为空气调节对象的室内冷却。另外,在制热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21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使流入的气体制冷剂冷凝。据此,室内热交换器21向室内热交换器21的周围的空气放出热,将周围的空气暖化。通过将该被暖化了的空气向室内供给,作为结果而将作为空气调节对象的室内暖化。
送风机22被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21的附近,具有送风风扇22a和使送风风扇22a旋转的风扇马达22b。送风机22通过送风风扇22a的旋转,生成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1的空气流。而且,由生成了的空气流将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向作为空气调节对象的室内供给。送风机22的送风风扇22a的种类取决于室内机20的形式,例如,可使用横流风扇、涡轮风扇。
室外机30被设置在屋外,具备压缩机31、四通阀32、室外热交换器33、膨胀阀34和送风机35。
压缩机31是将被供给了的制冷剂压缩的设备。压缩机31通过将从吸入配管31a流入的制冷剂压缩而使之变化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且,压缩机31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压缩机31的排放配管31b向四通阀32送出。在排放配管31b总是流动着由压缩机31压缩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另一方面,在吸入配管31a中流动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气体制冷剂或在气体制冷剂中混杂了少量的液体制冷剂的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构成。压缩机31由控制部控制。
四通阀32被设置在压缩机31的下游侧。四通阀32通过转换冷冻循环回路100内的制冷剂的回流方向,而切换到制热运转的循环和制冷运转的循环的任意一个。四通阀32由控制部控制。
室外热交换器33通过将流入的制冷剂蒸发或者冷凝,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将空气冷却或者加热。例如,在制冷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33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使流入了的制冷剂冷凝。另外,在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33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使流入了的制冷剂蒸发。
膨胀阀34为开度可变更的减压装置。膨胀阀34例如由电子控制式膨胀阀构成。膨胀阀34通过使流入了的制冷剂膨胀,将高压的制冷剂减压为低压。而且,膨胀阀34将生成了的低压制冷剂送出。
送风机35被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33的附近,具有送风风扇35a和使送风风扇35a旋转的风扇马达35b。送风机35通过送风风扇35a的旋转,生成通过室外热交换器33的空气流。而且,由生成了的空气流将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向屋外排出。在本实施方式1中,送风机35的送风风扇35a使用从背面、侧方吸引空气的螺旋桨式风扇。另外,送风机35具有2个送风风扇35a。但是并不限定于此,送风机35也可以具有数量为2个以外的送风风扇35a。例如,送风机35也可以具有1个送风风扇35a。
冷冻循环回路100包括室内热交换器21、压缩机31、四通阀32、室外热交换器33、膨胀阀34和将它们连结的流路(包括吸入配管31a、排放配管31b而构成的制冷剂流动的流路以及连接配管11a、11b)等而构成。
图2是冷冻循环装置10的室外机30的立体图。图3是从图2所示的状态将框体40的一部分拆下的室外机30的立体图。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另外,图中的XY平面是水平的面,图中的Z轴的方向是竖直方向。室外机30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上述各部件(压缩机31、四通阀32、室外热交换器33、送风机35等)的基础上,还具有收容这些部件的框体40。
框体40如图2所示是构成室外机30的外轮廓的部件。框体40具有顶面面板41、侧面面板42和前面面板43、44。顶面面板41、侧面面板42、前面面板43、44例如通过板金加工形成。另外,优选顶面面板41、侧面面板42、前面面板43、44由耐火性优异的原料构成。顶面面板41构成框体40的上面(+Z侧的面)。
侧面面板42被形成为XY截面为大致L字形状。侧面面板42构成框体40的侧面(+X侧的面)和背面(+Y侧的面)的一部分。在该侧面面板42上形成用于导入外气的导入孔45。
如图5所示,导入孔45由多个长方形状的孔构成。详细地说,导入孔45各自的截面形状是以长边方向为Y轴方向的长方形状。导入孔45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1(Z轴方向的长度)根据制冷剂的消焰距离被确定。这里,消焰距离是指火焰不能传播(火焰熄灭)的缝隙的尺寸,若在该缝隙以下,则火焰不能传播。即、火焰不穿越。该消焰距离因制冷剂的种类而不同。在本实施方式1中,制冷剂使用作为HFC制冷剂的R32,该R32的消焰距离为6mm。因此,导入孔45被形成为短边方向的长度L1在6mm以下。具体地说,导入孔45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1例如被设定为5.5mm。然而,并不限定于此,若导入孔45的长度L1为6mm以下,则也可以是5.5mm以外的尺寸。
另外,导入孔45沿Z轴方向等间隔形成有多个。导入孔45的孔数例如为10。但是,孔数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10以外的数量。然而,若孔数过少,则导入孔45的合计的截面积过小,通风阻力变大,空气难以顺畅地流通。因此,希望以空气能够顺畅地流通的程度形成10个左右的孔数。另外,导入孔45被形成在比通风孔51高的位置,上述通风孔51形成在后述的分隔板50上。
返回图2,前面面板43是由金属构成的板状部件,构成框体40的前面(-Y侧的面)。在前面面板43上形成有从送风机35吹出的空气的吹出口46。吹出口46被形成为大致圆形状。另外,吹出口46与送风机35的送风风扇35a的设置数量对应地形成2个。在吹出口46安装有具有网部的风扇护罩47,用于确保在送风风扇35a动作的情况下的安全性。
另外,在前面面板43的吹出口46的每一个的内侧,如图4所示,形成有筒状的喇叭口48。喇叭口48与前面面板43一体地形成。喇叭口48的外周面被形成为弯曲面。通过形成该喇叭口48,能够使从送风机35的送风风扇35a送风的空气的流动稳定。
前面面板44被形成为XY截面成为大致L字形状,构成框体40的前面(-Y侧的面)和侧面(+X侧的面)的一部分。另外,上述这些面板(顶面面板41、侧面面板42、前面面板43、44等)可以被更细地分解而构成,也可以将上述这些面板中的若干个一体地成形。
另外,室外机30如图3所示,具有将框体40的内部分隔为2个空间的分隔板50(分隔部)。分隔板50被形成为从框体40的底面在竖直方向(+Z方向)延伸。框体40的内部被该分隔板50划分成收容压缩机31、用于控制冷冻循环回路100的电子零件等的机械室M(第一室)和收容送风机35等的送风室F(第二室)。机械室M被形成在框体40的+X侧(正视时的右侧),送风室F被形成在框体40内部的-X侧(正视时的左侧)。分隔板50用于防止因风雨等而产生的雨水经送风室F向机械室M侵入。在分隔板50的下部(-Z侧的端部)形成有从机械室M通到送风室F的通风孔51。通风孔51被形成在比框体40的导入孔45低的位置。
如图6所示,通风孔51由多个长方形状的孔构成。详细地说,通风孔51各自的截面形状是以长边方向为Y轴方向的长方形状。通风孔51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2(Z轴方向的长度)根据制冷剂的消焰距离来确定。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制冷剂使用作为HFC制冷剂的R32,所以,R32的消焰距离是6mm。因此,通风孔51被形成为短边方向的长度L2在6mm以下。具体地说,通风孔51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2例如被设定为5.5mm。然而并不限定于此,若通风孔51的长度L2在6mm以下,则也可以是5.5mm以外的尺寸。
另外,通风孔51沿Z轴方向等间隔地形成多个。通风孔51的孔数例如为10。但是,孔数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10以外的数量。然而,若孔数过少,则通风孔51的合计的截面积过小,通风阻力变大,空气难以顺畅地流通。因此,希望以空气能够顺畅地流通的程度形成10个左右的孔数。
另外,通风孔51如图8所示,被形成为由喇叭口48覆盖,以便不会从吹出口46露出到外部。
在机械室M内如图3所示配置有压缩机31。压缩机31例如经防振橡胶等配置在机械室M的底面。压缩机31是涡旋压缩机,该涡旋压缩机具有固定涡旋部和相对于该固定涡旋部进行回转运动的可动涡旋部,通过回转运动减小压缩室的容积,压缩制冷剂。
另外,压缩机31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涡旋压缩机。压缩机31例如可以是旋转压缩机,所述旋转压缩机通过使圆形的活塞在圆筒状的缸的内部空间偏心旋转而减小形成在缸内周面和活塞的外周面之间的压缩室的容积,将制冷剂压缩。另外,也可以是涡旋压缩机和旋转压缩机以外的种类的压缩机。
另外,在配置在机械室M的底面上的压缩机31的上侧(+Z侧)配置有四通阀32、制冷剂配管组36。这里,制冷剂配管组36例如包括将连接配管11a和四通阀32连接的制冷剂配管和与压缩机31连接的吸入配管31a以及排放配管31b等而构成。
在机械室M的上部(+Z侧的部分)配置有构成控制部的多个电子零件(例如,平滑电容器等)、用于收容装配有这些电子零件的装配基板等的电子零件箱61。电子零件箱61为了防止雨水等的侵入而被形成在比框体40的导入孔45高的位置。详细地说,电子零件箱61被配置成其下端61a(-Z侧的端部)的高度为与导入孔45的上端45a(多个导入孔45中的最上部的导入孔45的上端)的高度等同的高度。
电子零件箱61是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体。在电子零件箱61的+X侧的壁面形成有通气孔62。另外,如图7所示,在电子零件箱61的-X侧的壁面也形成有通气孔63。通气孔62被用作用于冷却电子零件的空气的流入口,通气孔63被用作空气的流出口。
另外,在分隔板50的上部(+Z侧的端部)形成有通风孔52。通风孔52被形成为与电子零件箱61的通气孔63相向。从电子零件箱61的通气孔63流出的空气通过该通风孔52。通风孔52与形成在下部的通风孔51同样,由多个长方形状的孔构成。详细地说,通风孔52各自的截面形状是将长边方向作为Y轴方向的长方形状。另外,通风孔52也与通风孔51同样,短边方向的长度根据制冷剂的消焰距离被确定。通风孔52沿Z轴方向等间隔地形成多个。通风孔52的孔数例如为10。但是,孔数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10以外的数量。
返回图3,在送风室F中配置室外热交换器33、送风机35等。送风机35的2个送风风扇35a沿Z轴方向配置。在各自的送风风扇35a的背面安装有风扇马达35b。风扇马达35b由风扇马达支撑板35c支撑。风扇马达支撑板35c被设置成从框体40的底面在垂直方向(+Z方向)延伸。另外,室外热交换器33被配置成将送风机35覆盖。详细地说,室外热交换器33被形成为XY截面成为L字形状,被配置成将送风机35的背面(+Y侧的面)、侧面(-X侧的面)覆盖。
控制部例如由室内机20的室内机控制装置和室外机30的室外机控制装置构成,控制冷冻循环装置10的动作。控制部例如通过施加与送风机22、35的送风风扇22a、35a的转速相应的电压来控制送风风扇22a、35a的旋转。室外机30的室外机控制装置包括被收容在上述的电子零件箱61中的电子零件地构成。
室内机20的制冷剂流路以及室外机30的制冷剂流路如图1所示,由2根连接配管11a、11b连接。连接配管11a、11b例如由扩口螺母等连接于室内机20以及室外机30各自的制冷剂流路。据此,冷冻循环回路100被构成为从外部被封闭的回路。
上述这样构成的冷冻循环装置10通过进行制冷运转、除湿运转、制热运转以及送风运转等来进行作为空气调节对象的室内的空气调节。送风运转是不使冷冻循环装置10的冷冻循环动作,仅由送风机22供给空气的运转。制冷运转、除湿运转以及制热运转是一面使冷冻循环动作,一面由送风机22供给冷风以及暖风的运转。制冷运转以及除湿运转时的冷冻循环的动作相同。下面,使用图1,对冷冻循环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中的实线的箭头表示制冷运转以及除湿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另外,图1中的点划线的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在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四通阀32被转换成将来自压缩机31的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33送出。这样一来,制冷剂像图1中的实线的箭头所示那样流动。在这种情况下,室外热交换器33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室内热交换器21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
首先,若制冷剂流入压缩机31,则流入的制冷剂由压缩机31压缩。这样一来,制冷剂的压力以及比焓上升,变化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压缩机31被送出。从压缩机31送出的气体制冷剂在排放配管31b以及四通阀32通过,流入室外热交换器33。
若气体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33,则制冷剂因与由送风机35供给的外部空气(外气)的热交换而冷凝。这样一来,制冷剂维持压力一定而比焓下降。据此,气体制冷剂变化为低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而且,该液体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33被送出。
若液体制冷剂流入膨胀阀34,则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34膨胀。这样一来,液体制冷剂维持比焓ー定而被减压,变化为低压的状态。此时,制冷剂成为混合了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的气液二相制冷剂。而且,该气液二相制冷剂从膨胀阀34被送出。
从膨胀阀34被送出了的气液二相制冷剂在连接配管11b通过,流入室内机20的制冷剂流路。而且,流入室内机20的室内热交换器21。
若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室内热交换器21,则制冷剂因与由送风机22供给的作为空气调节对象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蒸发。这样一来,维持压力ー定而制冷剂的比焓上升。据此,制冷剂变化为高温低压的加热状态的气体制冷剂。另外,通过将被热交换了的空气向室内供给,由此冷却室内空气。其结果为,空气调节对象的室温降低。
从室内热交换器21被送出了的加热状态的气体制冷剂在连接配管11a通过,流入室外机30的制冷剂流路。而且,经室外机30的四通阀32以及吸入配管31a再次流入压缩机31。以后,反复上述的冷冻循环。另外,除湿运转的冷冻循环与上述的制冷运转的冷冻循环相同。
接着,在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四通阀32被转换成将来自压缩机31的制冷剂向室内热交换器21送出。这样一来,制冷剂像图1中的点划线的箭头所示那样流动。在这种情况下,室外热交换器33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且室内热交换器21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
从压缩机31送出了的气体制冷剂在排放配管31b、四通阀32通过,从室外机30流出。而且,在连接配管11a通过,流入室内热交换器21。
若气体制冷剂流入室内热交换器21,则制冷剂因与由送风机22供给的作为空气调节对象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这样一来,制冷剂维持压力一定而比焓下降。据此,气体制冷剂变化为低温高压的过冷却状态的液体制冷剂。另外,通过将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向室内供给,温暖室内空气。其结果为,空气调节对象的室温上升。
从室内热交换器21送出了的过冷却状态的液体制冷剂在连接配管11b通过,流入室外机30的制冷剂流路。而且,流入室外机30的膨胀阀34。
若液体制冷剂流入膨胀阀34,则液体制冷剂由膨胀阀34膨胀。这样一来,液体制冷剂维持比焓一定而被减压,变化为低温低压的状态。此时,制冷剂成为混合了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的气液二相制冷剂。而且,该气液二相制冷剂从膨胀阀34被送出。而且,流入室外机30的膨胀阀34。
若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33,则气液二相制冷剂因与由送风机35供给的外部空气(外气)的热交换而冷凝。这样一来,制冷剂维持压力一定而比焓上升。据此,气液二相制冷剂变化为高温低压的加热状态的气体制冷剂。而且,该气体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33被送出。
从室外热交换器33送出了的加热状态的气体制冷剂经四通阀32以及吸入配管31a再次流入压缩机31。下面,反复上述的冷冻循环。
在上述这样构成的冷冻循环装置10中,若来自用户的制冷运转、制热运转等开始的指示被传输到冷冻循环装置10的控制部,则控制部在使冷冻循环动作前,首先,使室外机30的送风机35的送风风扇35a旋转规定时间。使送风风扇35a旋转的时间被预先存储在控制部的存储部中。在本实施方式1中,使送风风扇35a旋转的设定时间为1分钟。
若送风风扇35a旋转,则由于该送风风扇35a是螺旋桨式风扇,所以,从送风风扇35a的背面、侧方吸引空气。通过该送风风扇35a的吸引力,像图7中箭头W1所示那样,将室外机30的外气从框体40的导入孔45导入机械室M内。
被导入到机械室M内的空气的一部分像箭头W2所示那样,在机械室M内向上方(+Z方向)移动,从通气孔62流入电子零件箱61。流入到电子零件箱61的空气如箭头W3所示那样,在电子零件箱61内通过。此时,在电子零件箱61内通过的空气流在电流在被收容在电子零件箱61的电子零件、装配基板中流动而发热的情况下,作为冷却发热的装配基板的冷却风发挥功能。在电子零件箱61内通过了的空气从通气孔63流出。而且,从通气孔63流出了的空气像箭头W4所示那样经分隔板50的通风孔52流入送风室F。
这里,还存在可燃性制冷剂因制冷剂从冷冻循环回路100的泄漏部位而滞留在电子零件箱61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滞留的可燃性制冷剂与流入到电子零件箱61内的空气一起,从通气孔63被排出。而且,经分隔板50的通风孔52流入送风室F。即、在通风孔52通过的空气流作为用于将可燃性制冷剂排出的空气流发挥功能。而且,流入到送风室F的空气由送风风扇35a像箭头W8、W9所示那样从吹出口46向屋外被吹出。由于被排出的可燃性制冷剂在屋外扩散,制冷剂浓度在可燃范围外,所以,能够确保安全性。
另外,被导入机械室M内的空气的一部分像箭头W5所示那样,在机械室M内还向下方(-Z方向)移动。若空气的一部分在机械室M内向下方移动,则空气以将机械室M内纵切的方式移动。而且,像箭头W6所示那样,在压缩机31附近等通过。在压缩机31附近等通过了的空气像箭头W7所示那样,经分隔板50的通风孔51流入送风室F。
这里,在可燃性制冷剂从冷冻循环回路100(例如,压缩机31、与压缩机31连接的连接配管11a、11b)泄漏了的情况下,可燃性制冷剂因比空气密度大而滞留在机械室M的底部。在这种情况下,滞留的可燃性制冷剂与在机械室M内向下方移动的箭头W5、W6所示的空气合流。而且,滞留在底部的可燃性制冷剂与该空气一起像箭头W7所示那样,经分隔板50的通风孔51流入送风室F。即、在通风孔51通过的空气流作为用于将可燃性制冷剂排出的空气流发挥功能。而且,流入到送风室F的空气由送风风扇35a像箭头W8、W9所示那样,从吹出口46向屋外被吹出。由于被排出了的可燃性制冷剂在屋外扩散,制冷剂浓度在可燃范围外,所以,能够确保安全性。
另外,作为在使冷冻循环动作前、使送风风扇35a旋转的时间而被设定的1分钟在本实施方式1中是被认为能够将滞留在机械室M、电子零件箱61的可燃性制冷剂完全排出的时间。但是,由于该设定时间取决于机械室M、电子零件箱61的容积、形状等,所以,需要根据室外机30的形态、机种适宜变更。
在使送风机35的送风风扇35a在未使冷冻循环动作的状态下旋转规定时间后,冷冻循环装置10的控制部与被指示了的运转模式(例如,制热运转、制冷运转、除湿运转等)相应地转换室外机30的四通阀32。而且,通过使压缩机31的回转涡旋部进行回转运动,开始压缩机31的制冷剂的压缩动作。据此,使冷冻循环回路100内的制冷剂回流。其结果为,被指示的运转模式开始。
另外,在被指示的运转模式开始后,也是通过送风风扇35a的吸引力,将室外机30的外气继续从框体40的导入孔45导入机械室M内。被导入到机械室M内的空气的一部分在机械室M内向上方移动,流入电子零件箱61内,据此,冷却被收容在电子零件箱61的电子零件、装配基板。另外,被导入到机械室M内的空气在机械室M内向下方移动,在压缩机31附近等通过,据此,抑制动作中的压缩机31的温度上升。据此,提高压缩机31的动作能力。
如上面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1的冷冻循环装置10中,在分隔板50的下部形成通风孔51。由此,从形成在框体40的侧面面板42上的导入孔45被导入了的外气在该通风孔51通过,由送风机35向框体40的外部送出。据此,例如,即使是在制冷剂从机械室M内的冷冻循环回路100泄漏,滞留在机械室M的底部的情况下,可燃性的制冷剂也与被导入了的外气一起向框体40的外部排出。
例如,在像以往的冷冻循环装置10那样,没有在分隔板50的下部形成通风孔51,仅在分隔板50的上部形成通风孔52的情况下,若制冷剂从机械室M内的冷冻循环回路100泄漏,则可燃性的制冷剂由于比空气密度大而滞留在机械室M的底部。由于滞留在底部的制冷剂因以送风机35的送风风扇35a的旋转为基础的吸引力,必须向上方(重力的相反的方向)移动,以便在上部的通风孔52通过,所以,难以将滞留的制冷剂全部从机械室M排出。另外,在电子零件箱61被配置在机械室M的上部的情况下,收容在电子零件箱61中的电子零件若被通电,则容易成为着火源。因此,存在移动到上方的制冷剂在这样的容易成为着火源的部件的旁边通过的可能性。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1的冷冻循环装置10中,由于在分隔板50的下部形成有通风孔51,所以,滞留在机械室M的底部的制冷剂容易因从形成在框体40的侧面面板42上的导入孔45被导入的外气而向框体40的外部排出。因此,能够提高冷冻循环装置10的安全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的冷冻循环装置10中,由于通风孔51被形成在分隔板50的下部,所以,即使是在冷冻循环装置10正在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自然对流,将制冷剂从送风室F的吹出口46排出。详细地说,滞留在机械室M的底部的可燃性制冷剂随着时间的经过,通过自然对流逐渐在形成在下部的通风孔51通过。而且,从送风室F的吹出口46被自然地排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1中,泄漏了的可燃性制冷剂即使在冷冻循环装置10停止时也难以滞留在机械室M的底部,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冻循环装置10的安全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用于导入外气的导入孔45被形成在比通风孔51高的位置。因此,从导入孔45导入的外气以将机械室M内纵切的方式顺着重力从高的位置向低的位置流动。据此,能够更顺畅地将滞留在机械室M的底部的可燃性的制冷剂向框体40的外部排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导入孔45被形成在比电子零件箱61低的位置。因此,从导入孔45侵入的雨水难以侵入电子零件箱61内。作为结果,能够防止被收容在电子零件箱61中的电子零件的故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冷冻循环的动作开始前,使送风机35的送风风扇35a旋转规定时间。因此,即使是在可燃性的制冷剂滞留在机械室M的底部(压缩机31的周围)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冷冻循环的动作开始前,将可燃性的制冷剂向框体40的外部排出。据此,能够在压缩机31所具有的电气零件、电子零件被通电前,从压缩机31的周围将可燃性制冷剂除去,能够提高冷冻循环装置10的安全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被导入到机械室M内的空气的一部分在机械室M内向上方(+Z方向)移动,流入电子零件箱61。因此,能够冷却电子零件箱61内的电子零件、装配基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被导入到机械室M内的空气的一部分在机械室M内向下方(-Z方向)移动,在压缩机31附近等通过。因此,在冷冻循环正在动作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正在动作的压缩机31的温度上升。据此,能够抑制压缩机31的动作能力的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1中,被导入到机械室M内的空气的一部分在机械室M内向上方(+Z方向)移动,在电子零件箱61通过。同时,被导入了的空气的一部分在机械室M内向下方(-Z方向)移动,在压缩机31附近等通过。据此,能够同时进行对电子零件箱61内的电子零件、装配基板的冷却和对压缩机31的温度上升的抑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分隔板50的下部形成的通风孔51由喇叭口48覆盖,以便不会从框体40的吹出口46露出。据此,能够防止因风雨等而产生的雨水侵入机械室M。作为结果,能够保护被配置在机械室M中的电子零件箱61的电子零件、压缩机31,能够防止它们的故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分隔板50的通风孔51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2根据制冷剂的消焰距离而被确定。因此,即使是在滞留在机械室M内的可燃性的制冷剂万一着火的情况下,制冷剂的火焰也不能在通风孔51通过,因此,不存在制冷剂的火焰漏出到机械室M的外部的情况,也不存在制冷剂的火焰漏出到框体40的外部的情况。另外,若成为着火根源的可燃性的制冷剂完全燃尽,则自然地灭火。因此,能够确保冷冻循环装置10的用户的安全性,能够提高冷冻循环装置10的安全性。
同样,框体40的侧面面板42的导入孔45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1也根据制冷剂的消焰距离而被确定。因此,即使是在滞留在机械室M内的可燃性的制冷剂万一着火的情况下,制冷剂的火焰也不能在导入孔45通过,因此,不存在制冷剂的火焰漏出到框体40的外部的情况。因此,能够确保冷冻循环装置10的用户的安全性,能够提高冷冻循环装置10的安全性。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受上述实施方式1所限定。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冷冻循环装置10中,作为制冷剂,使用作为HFC制冷剂的R32(CH2F2:二氟甲烷)。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与R32同样的HFC制冷剂、作为微燃性制冷剂的HFO1234yf(CF3CF=CH2;四氟丙烷),还可以是HFO1234ze(CF3CF=CHF)。另外,可以是R290(丙烷)那样的强燃性制冷剂。另外,也可以是它们的混合制冷剂。即使是制冷剂的可燃性强的制冷剂,上述实施方式1的冷冻循环装置10也能够有效地发挥安全性。另外,在本发明中,可燃性的制冷剂是指包括从微燃性制冷剂到强燃性制冷剂的具有燃烧的可能性的所有制冷剂的制冷剂。
实施方式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用于导入外气的导入孔45如图7所示,被形成为上端45a的高度成为与电子零件箱61的下端61a的高度等同的高度。然而,并不限定于此。导入孔45例如如图9所示,只要形成在比形成在分隔板50上的通风孔51高的位置,形成在比电子零件箱61低的位置即可。其中,导入孔45的位置高的话,则越高,从导入孔45导入了的外气越容易以将机械室M内纵切的方式顺着重力从高的位置向低的位置流动。因此,为了将可燃性制冷剂顺畅地排出,优选导入孔45被形成在尽可能高的位置。再有,优选导入孔45为了防止雨水向电子零件箱61侵入而被形成在比电子零件箱61低的位置。具体地说,如图7所示,最优选以导入孔45位于电子零件箱61的正下方的方式,导入孔45的上端45a的高度成为与电子零件箱61的下端61a的高度等同的高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从机械室M通到送风室F的通风孔51如图7所示,被形成在分隔板50的下部。详细地说,被形成在分隔板50的下端附近。在本发明中,分隔板50的下部表示分隔板50的与Z轴方向中的中间位置相比的下侧。因此,若通风孔51与分隔板50的中间位置相比为下侧,则形成在图7所示的位置以外的位置也可以。然而,形成通风孔51的位置从排出密度大的可燃性制冷剂的容易程度的观点出发,优选是尽可能低的位置。其中,若形成通风孔51的位置为分隔板50的最下端,则因风雨等使得积存在送风室F中的水容易向机械室M倒流,因此,最优选通风孔51的下端处于从机械室M、送风室F的底面起高出几厘米(例如,1~3cm)的位置。
实施方式3.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分隔板50的通风孔51如图6所示,被形成为YZ截面成为长方形状。然而,并不限定于此,若通风孔51的最短尺寸根据消焰距离而被确定,则通风孔51也可以被形成为是长方形状以外的形状的截面。例如,如图10所示,通风孔51也可以被形成为YZ截面为圆孔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圆孔形状的直径D1根据被用作制冷剂的R32的消焰距离,定为6mm以下。
实施方式4.
通风孔51如图11所示,也可以被形成为YZ截面成为椭圆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椭圆形状的短边的尺寸L3根据被用作制冷剂的R32的消焰距离,定为6mm以下。另外,通风孔51的截面可以是长圆形状,也可以是上述形状(长方形状、圆形状、椭圆形状、长圆形状)以外的形状。
另外,虽然详细阐述了通风孔51的截面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1所示那样的长方形状的情况,但是,就形成在框体40的侧面面板42上的导入孔45的截面形状而言也是同样。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导入孔45如图5所示,被形成为YZ截面成为长方形状。然而,并不限定于此,若通风孔51的最短尺寸根据消焰距离而被确定,则导入孔45也可以被形成为是长方形状以外的形状的截面。例如,导入孔45也可以被形成为YZ截面成为圆孔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圆孔形状的直径根据在本实施方式使用的R32的消焰距离,定为6mm以下。
另外,导入孔45也可以被形成为YZ截面成为椭圆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椭圆形状的短边的尺寸根据在本实施方式使用的R32的消焰距离,定为6mm以下。另外,通风孔51的截面可以是长圆形状,也可以是上述形状(长方形状、圆形状、椭圆形状、长圆形状)以外的形状。
另外,由于消焰距离因制冷剂的种类而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冷冻循环装置10使用的制冷剂,适宜地变更导入孔45以及通风孔51、52的尺寸。
实施方式5.
如图12所示,也可以在形成在分隔板50上的通风孔51处设置遮蔽部71,上述遮蔽部71被形成为将-X侧的开口(送风室F侧的开口)覆盖。遮蔽部71例如覆盖通风孔51的前侧(-X侧)、上侧(+Z侧)、侧方(+Y侧以及-Y侧)等。通过形成该遮蔽部71,通风孔51的开口实质上被形成为朝向下方(-Z方向)。遮蔽部71可以与分隔板50一体地形成,也可以分体地形成,然后安装在分隔板50上。因为通过形成该遮蔽部71,使得因风雨而产生的雨水沿遮蔽部71向下方流动,所以,能够防止雨水从送风室F向机械室M侵入。作为结果,能够保护被设置在机械室M中的电子零件箱61的电子零件、压缩机31,能够防止它们的故障。
实施方式6.
同样,如图13所示,也可以在形成在框体40的侧面面板42上的导入孔45处设置遮蔽部72,上述遮蔽部72被形成为将+X侧的开口(框体40的外侧的开口)覆盖。遮蔽部72例如覆盖导入孔45的前侧(+X侧)、上侧(+Z侧)、侧方(+Y侧以及-Y侧)等。通过形成该遮蔽部72,导入孔45的开口实质上被形成为朝向下方(-Z方向)。遮蔽部72可以与侧面面板42一体地形成,也可以分体地形成,然后安装在侧面面板42上。因为通过形成该遮蔽部72,因风雨而产生的雨水沿遮蔽部72向下方流动,所以,能够防止雨水从框体40的外侧侵入。作为结果,能够保护被配置在机械室M中的电子零件箱61的电子零件、压缩机31,能够防止它们的故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6中,对将冷冻循环装置10使用在空气调节机中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应用在供热水机的热源机等其它的设备上。
本发明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广义的精神和范围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分隔部、冷冻循环回路、送风机和控制部,
所述框体构成室外机的外轮廓,在内部形成有第一室和第二室,且形成有用于将外气导入上述第一室的导入孔;
所述分隔部将上述框体的内部进行分隔,以划分成上述第一室和上述第二室,在所述分隔部的下部形成有从上述第一室通到上述第二室的通风孔;
所述冷冻循环回路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上述第一室中,供可燃性的制冷剂回流;
所述送风机被配置在上述第二室中,使从上述导入孔导入了的上述外气穿过上述通风孔,从形成于上述第二室的吹出口向上述框体的外部送出;
所述控制部具有为了控制上述冷冻循环回路以及上述送风机而被使用的多个电子零件和收容上述电子零件的电子零件收容部,
上述控制部在开始上述冷冻循环回路的动作前,控制上述送风机的送风风扇旋转规定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吹出口的内侧安装筒状的喇叭口,
上述通风孔由上述喇叭口覆盖,以便不会从上述吹出口露出。
3.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分隔部、冷冻循环回路和送风机,
所述框体构成室外机的外轮廓,在内部形成有第一室和第二室,且形成有用于将外气导入上述第一室的导入孔;
所述分隔部将上述框体的内部进行分隔,以划分成上述第一室和上述第二室,在所述分隔部的下部形成有从上述第一室通到上述第二室的通风孔;
所述冷冻循环回路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上述第一室中,供可燃性的制冷剂回流;
所述送风机被配置在上述第二室中,使从上述导入孔导入了的上述外气穿过上述通风孔,从形成于上述第二室的吹出口向上述框体的外部送出,
在上述吹出口的内侧安装筒状的喇叭口,
上述通风孔由上述喇叭口覆盖,以便不会从上述吹出口露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冻循环装置具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具有为了控制上述冷冻循环回路以及上述送风机而被使用的多个电子零件和收容上述电子零件的电子零件收容部,
上述控制部在开始上述冷冻循环回路的动作前,控制上述送风机的送风风扇旋转规定时间。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入孔被形成在比形成有上述通风孔的位置高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入孔的上端的高度是与上述电子零件收容部的下端的高度相同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入孔比上述通风孔高,并被形成在比上述电子零件收容部的下端低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子零件收容部形成有用于向内部导入空气的第一通气孔和用于将被导入了的上述空气排出的第二通气孔。
9.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入孔根据上述制冷剂的消焰距离而被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入孔处设置有第一遮蔽部,上述第一遮蔽部为了防止风雨从外部向上述第一室侵入而被形成为将上述导入孔的开口覆盖。
11.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孔根据上述制冷剂的消焰距离而被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通风孔处设置有第二遮蔽部,上述第二遮蔽部为了防止风雨从上述第二室向上述第一室侵入而被形成为将上述通风孔的开口覆盖。
CN201610039171.4A 2012-09-12 2013-09-11 冷冻循环装置 Active CN1056744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0380 2012-09-12
JP2012200380A JP5805598B2 (ja) 2012-09-12 2012-09-12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1310410653.2A CN103673095B (zh) 2012-09-12 2013-09-11 冷冻循环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0653.2A Division CN103673095B (zh) 2012-09-12 2013-09-11 冷冻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4430A true CN105674430A (zh) 2016-06-15
CN105674430B CN105674430B (zh) 2019-05-03

Family

ID=5022675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39171.4A Active CN105674430B (zh) 2012-09-12 2013-09-11 冷冻循环装置
CN201310410653.2A Active CN103673095B (zh) 2012-09-12 2013-09-11 冷冻循环装置
CN201320561017.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78432U (zh) 2012-09-12 2013-09-11 冷冻循环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0653.2A Active CN103673095B (zh) 2012-09-12 2013-09-11 冷冻循环装置
CN201320561017.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78432U (zh) 2012-09-12 2013-09-11 冷冻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04599A1 (zh)
EP (1) EP2896897B1 (zh)
JP (1) JP5805598B2 (zh)
CN (3) CN105674430B (zh)
AU (1) AU2013317055B2 (zh)
ES (1) ES2935032T3 (zh)
MX (1) MX360031B (zh)
WO (1) WO201404192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1546A (zh) * 2016-09-08 2019-04-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装置
CN110895080A (zh) * 2018-09-13 2020-03-2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冷却模块及冷却装置
CN111480039A (zh) * 2017-12-18 2020-07-3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单元
CN111912040A (zh) * 2020-07-31 2020-11-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外机及空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05598B2 (ja) * 2012-09-12 2015-1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2166764B1 (ko) * 2013-10-10 2020-10-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컨트롤박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JP6164136B2 (ja) * 2014-03-28 2017-07-1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6369099B2 (ja) * 2014-04-04 2018-08-0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US10523053B2 (en) * 2014-05-23 2019-12-31 Adidas Ag Sport ball inductive charging methods and systems
US9759438B2 (en) 2014-06-10 2017-09-12 Whirlpool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with selective filtering for air purification
US9803898B2 (en) * 2014-06-10 2017-10-31 Whirlpool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with selectable supplemental compressor cooling
JP6596974B2 (ja) * 2015-06-26 2019-10-30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WO2017090104A1 (ja) * 2015-11-25 2017-06-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床置き型室内機
EP3392573B1 (en) * 2015-12-18 2019-11-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utdoor machine for freezing cycle apparatus
WO2017130273A1 (ja) * 2016-01-25 2017-08-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外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105485791A (zh) * 2016-02-16 2016-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及其室外机隔板
JP6594523B2 (ja) * 2016-03-30 2019-10-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7168672A1 (ja) * 2016-03-31 2017-10-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2328715B1 (ko) 2016-08-12 2021-1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외기
JP6775542B2 (ja) * 2018-04-03 2020-10-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DE112018008056T5 (de) * 2018-10-03 2021-06-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ußeneinheit, Inneneinheit und Klimaanlage
DE102018127198A1 (de) * 2018-10-31 2020-04-30 Vaillant Gmbh Formteile für Wärmepumpen
DE112019007149T5 (de) * 2019-04-03 2021-12-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Wärmetauscher und Klimaanlage
AU2019457511B2 (en) * 2019-07-16 2023-06-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S11339977B2 (en) 2019-09-06 2022-05-24 Carrier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dequate cooling inside an electrical equipment
CN110864378A (zh) * 2019-12-17 2020-03-0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防水结构、电控盒以及空调器
KR102318550B1 (ko) * 2019-12-24 2021-10-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외기
US20210333024A1 (en) * 2020-04-20 2021-10-28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of cooling of heat generating units in an hvac unit
KR20220010865A (ko) * 2020-07-20 2022-01-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히트펌프
KR102342121B1 (ko) * 2020-11-17 2021-1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WO2022213474A1 (zh) * 2021-04-10 2022-10-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JP2022168986A (ja) 2021-04-27 2022-11-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媒体循環装置
JP7345666B1 (ja) 2022-02-25 2023-09-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4291A (ja) * 1997-09-24 1999-04-09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242833A (zh) * 1997-10-21 2000-01-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采用可燃性冷冻剂的制冷器的防爆装置
JP2004184047A (ja) * 2002-12-06 2004-07-02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1086349A (zh) * 2006-06-07 2007-12-1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器的室外机
CN101424425A (zh) * 2007-10-30 2009-05-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风扇网罩和具有该风扇网罩的空调的室外单元
CN201652623U (zh) * 2010-04-22 2010-11-2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可燃性制冷剂聚积的空调室外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790Y2 (zh) * 1985-02-26 1991-02-14
JPH07248133A (ja) * 1994-03-11 1995-09-26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3322778B2 (ja) * 1995-08-22 2002-09-09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4301477A (ja) * 2003-04-01 2004-10-2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室外機用電装箱および室外機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955599A (zh) * 2005-10-27 2007-05-0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正面吸排式空调器室外机
JP4904841B2 (ja) * 2006-02-17 2012-03-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322542B2 (ja) * 2008-09-05 2013-10-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11102671A (ja) * 2009-11-11 2011-05-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及びこの室外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5322900B2 (ja) * 2009-11-27 2013-10-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送風機のベルマウス構造
CN201724316U (zh) * 2010-05-20 2011-0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房间空调器室外机
JP5805598B2 (ja) * 2012-09-12 2015-1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4291A (ja) * 1997-09-24 1999-04-09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242833A (zh) * 1997-10-21 2000-01-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采用可燃性冷冻剂的制冷器的防爆装置
JP2004184047A (ja) * 2002-12-06 2004-07-02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1086349A (zh) * 2006-06-07 2007-12-1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器的室外机
CN101424425A (zh) * 2007-10-30 2009-05-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风扇网罩和具有该风扇网罩的空调的室外单元
CN201652623U (zh) * 2010-04-22 2010-11-2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可燃性制冷剂聚积的空调室外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1546A (zh) * 2016-09-08 2019-04-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装置
US10962267B2 (en) 2016-09-08 2021-03-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pump apparatus
CN111480039A (zh) * 2017-12-18 2020-07-3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单元
CN110895080A (zh) * 2018-09-13 2020-03-2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冷却模块及冷却装置
CN111912040A (zh) * 2020-07-31 2020-11-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外机及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78432U (zh) 2014-03-12
US20150204599A1 (en) 2015-07-23
EP2896897A1 (en) 2015-07-22
WO2014041920A1 (ja) 2014-03-20
MX360031B (es) 2018-10-19
AU2013317055B2 (en) 2016-03-03
MX2015003248A (es) 2015-06-10
CN103673095B (zh) 2017-01-11
ES2935032T3 (es) 2023-03-01
JP5805598B2 (ja) 2015-11-04
EP2896897A4 (en) 2016-08-03
AU2013317055A1 (en) 2015-02-19
EP2896897B1 (en) 2022-12-14
CN103673095A (zh) 2014-03-26
JP2014055705A (ja) 2014-03-27
CN105674430B (zh) 2019-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4430A (zh) 冷冻循环装置
US20200386459A1 (en) Heat exchange unit
JP581884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冷媒漏洩検知方法
US11549695B2 (en) Heat exchange unit
JP5665937B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6079801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025944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5677233B2 (ja) 室外機及びその室外機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AU2016204549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JP2011002217A (ja) 冷凍装置および冷暖房装置
JPWO2002077535A1 (ja)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設置方法
EP2827080A1 (e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JP6605156B2 (ja) 流路切替弁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CN106104169A (zh) 制冷循环装置
JP2001221458A (ja) 除湿機
JPWO2017056214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0146369A (ja) 空気調和機
JP699136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2137260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冷媒回収方法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7076452A (zh) 冷冻循环装置
JP2003148755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8164225A (ja) レシーバおよび冷凍装置
JP2008128564A (ja) 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