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8410A - 长条拉伸膜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长条拉伸膜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8410A
CN105658410A CN201480057600.XA CN201480057600A CN105658410A CN 105658410 A CN105658410 A CN 105658410A CN 201480057600 A CN201480057600 A CN 201480057600A CN 105658410 A CN105658410 A CN 105658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tched film
film
zone
resin molding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76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8410B (zh
Inventor
菊川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Ze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Ze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Ze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58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8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29C35/0288Controlling heating or curing of polymers during moulding, e.g. by measuring temperatures or properties of the polymer and regulating the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29C55/16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simultaneous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4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the refractive index Nz perpendicular to the element surface being different from in-plane refractive indices Nx and Ny, e.g. biaxial or with normal optica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634Production of filters
    • B29D11/00644Production of filters polari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01/00Use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e.g. viscose,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0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3/38Polymers of cycloalkenes, e.g. norbornene or cyclopent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9/00Use of PC, i.e. polycarbonat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1/00Use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101/12Thermoplastic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4Electrical apparatus, e.g. sparking plugs or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475Displays, monitors, TV-sets, computer scre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利用分别能够把持长条树脂膜的两端部的第一把持件和第二把持件,在把持所述树脂膜的两端部的状态下搬运树脂膜、使其在加热室中通过,由此拉伸树脂膜,制造在相对于其宽度方向平均为5°以上且85°以下的角度具有慢轴的长条拉伸膜,其中,加热室从上游起依次具有预热区、拉伸区、热固定区及再加热区,拉伸区包含具有温度梯度的特定区,所述温度梯度能够使在树脂膜的宽度方向上,第二把持件侧的端部温度比第一把持件侧的端部温度仅高出5℃以上且15℃以下,再加热区具有能够对树脂膜进行加热、使得树脂膜的温度达到Tg+5℃以上Tg+20℃以下的温度。

Description

长条拉伸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条拉伸膜、以及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改善性能而使用了相位差膜等光学构件。对于相位差膜,在将其用于例如移动设备、有机EL电视等的防反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补偿的情况下,要求其慢轴与起偏器的透射轴成既非平行亦非垂直的角度。另一方面,起偏器的透射轴通常与装置的矩形显示面的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平行。因此,需要在相对于膜边倾斜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矩形相位差膜。
现有技术中,相位差膜是通过将长条的拉伸前膜进行纵向拉伸或横向拉伸而制造的。这里,纵向拉伸是指在长条膜的长度方向上进行的拉伸,横向拉伸是指在长条膜的宽度方向上进行的拉伸。为了由这样的长条膜获得在斜向上具有慢轴的矩形相位差膜,需要以使其边朝着相对于长条膜的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的方式切取膜。但是,若进行那样的制造,则会导致废弃的膜量增多、或卷对卷(roll-to-roll)的制造变得困难,因而制造效率降低。因此,为了改善制造效率,已提出了将长条的拉伸前膜沿着斜向进行拉伸的方案(参照专利文献1~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773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08348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03651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09/04127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将长条的拉伸前膜沿着斜向进行拉伸来制造拉伸膜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具备能够把持拉伸前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把持件的拉幅机装置。在使用这样的拉幅机装置进行的拉伸中,把持件把持拉伸前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一边搬运拉伸前膜一边进行拉伸。
在使用如上所述的拉幅机装置沿着斜向进行拉伸的情况下,通常通过使把持拉伸前膜的一侧端部的把持件比把持拉伸前膜的另一侧端部的把持件先行,从而进行沿着斜向的拉伸。因此,一般而言,利用拉幅机装置进行搬运、使得拉伸前膜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弯曲。
通过使用这样的拉幅机装置沿斜向进行拉伸而制造的拉伸膜,有时会在其宽度方向的一侧的边缘部发生松弛。具体地,在利用拉幅机装置以发生弯曲的方式进行搬运时成为内侧的边缘部,有时会发生拉伸膜的松弛。若发生这样的松弛,则存在导致拉伸膜的搬运性降低的隐患。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在宽度方向的边缘部没有松弛、且在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在宽度方向的边缘部没有松弛、且在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长条拉伸膜。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沿着斜向进行拉伸处理时,通过将在拉伸时在膜的宽度方向上设置给定的温度梯度、以及在拉伸后将所得膜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再加热处理加以组合,能够在长条的斜向拉伸膜中抑制传统上发生了松弛的边缘部的松弛,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
[1]一种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利用分别能够把持长条树脂膜的两端部的第一把持件和第二把持件,在把持所述树脂膜的两端部的状态下搬运所述树脂膜、使其在加热室中通过,由此拉伸所述树脂膜,制造在相对于其宽度方向平均为5°以上且85°以下的角度具有慢轴的长条拉伸膜,
所述加热室从上游起依次具有预热区、拉伸区、热固定区及再加热区,
所述拉伸区包含具有温度梯度的特定区,所述温度梯度能够使在所述树脂膜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树脂膜的除了所述两端部以外的中间区域的所述第二把持件侧的端部温度比所述第一把持件侧的端部温度仅高出5℃以上且15℃以下,
所述再加热区具有能够对所述树脂膜进行加热、使得所述树脂膜的温度为Tg+5℃以上Tg+20℃以下(Tg表示形成所述树脂膜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利用所述第一把持件和所述第二把持件把持所述树脂膜的两端部的工序,
使所述树脂膜在所述预热区通过的工序,
以使所述第一把持件的移动距离比所述第二把持件的移动距离长的方式使所述树脂膜在所述拉伸区通过的工序,
使所述树脂膜在所述热固定区通过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树脂膜在所述再加热区通过的工序。
[2]上述[1]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拉伸倍率为1.1倍以上且3.0倍以下。
[3]上述[1]或[2]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特定区,所述树脂膜的所述中间区域的所述第一把持件侧的端部温度以及所述第二把持件侧的端部温度这两者均为Tg+13℃以上且Tg+30℃以下。
[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拉伸膜在相对于所述拉伸膜的宽度方向平均为40°以上且50°以下的角度具有慢轴。
[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拉伸膜的宽度为1300mm以上且1500mm以下。
[6]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拉伸膜的厚度为1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7]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拉伸膜由热塑性树脂形成。
[8]一种长条拉伸膜,其是利用[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拉伸膜。
[9]一种长条拉伸膜,其在相对于其宽度方向平均为5°以上且85°以下的角度具有慢轴,且其宽度方向的两边缘部的长度比率为0.9975~1.0025。
[10]上述[8]或[9]所述的长条拉伸膜,其平均NZ系数为1.08~1.3。
[11]上述[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拉伸膜,其为单轴拉伸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在宽度方向的边缘部没有松弛、且在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长条拉伸膜。
本发明的长条拉伸膜在宽度方向的边缘部没有松弛、且在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具有慢轴。
附图说明
[图1]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拉伸膜的制造装置的平面图。
[图2]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拉幅机装置的平面图。
[图3]图3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修整装置的侧视图。
[图4]图4是为了对拉伸膜宽度方向的两边缘部的长度比率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而示意性地示出了拉伸膜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
10制造装置
20修整前膜
21及22修整前膜的宽度方向的端部
23拉伸膜(修整前膜的中间区域)
30陆续送出辊
40树脂膜
41及42树脂膜的宽度方向的端部
43树脂膜的中间区域
100拉幅机装置
110R及110L把持件
120R及120L导轨
130拉幅机装置的入口部
140拉幅机装置的出口部
200加热室
210预热区
220拉伸区
221特定区
230热固定区
240再加热区
250隔壁
300修整装置
310R、310L、320R及320L修整刀
330搬运辊
400拉伸膜
410及420拉伸膜的宽度方向的边缘
411及412边缘上设定的区间的端点
421及422膜片的顶点
430及440膜片的边缘
450膜片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实施方式及示例物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以下列举的实施方式及示例物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任意变更来实施。
在以下的说明中,“长条”是指,相对于其宽度具有至少5倍以上的长度,优选具有10倍或10倍以上的长度,具体指的是具有可卷取成卷状进行保管或运输的程度的长度。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膜的面内延迟如无特殊提及,是(nx-ny)×d所表示的值。此外,NZ系数如无特殊提及,是(nx-nz)/(nx-ny)所表示的值。这里,nx表示:在与膜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面内方向)中给与最大折射率的方向的折射率。ny表示:在膜的所述面内方向中与nx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nz表示: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表示膜的厚度。如无特殊提及,测定波长为590nm。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甲基)丙烯酸酯”包括“丙烯酸酯”以及“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包括“丙烯酸”以及”甲基丙烯酸”。此外,“(甲基)丙烯腈”包括“丙烯腈”以及“甲基丙烯腈”。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要素的方向为“平行”、“垂直”或“正交”,如无特别限定,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包含例如±5°的范围内的误差。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MD方向(machinedirection)是生产线上膜的传送方向,通常与长条的膜的长度方向及纵向平行。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TD方向(traversedirection)是与膜面平行的方向中与MD方向垂直的方向,通常与长条膜的宽度方向及横向平行。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如无特殊提及,长条膜的斜向是指:该膜的面内方向中与该膜的宽度方向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方向。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如无特殊提及,“偏振片”不仅包括刚直的构件,还包括例如树脂制的膜这样的具有挠性的构件。
[1.实施方式]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拉伸膜23的制造装置10的平面图。在该图1中,拉幅机装置100中省略了外侧把持件110R以及内侧把持件110L的图示。此外,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拉幅机装置100的平面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拉伸膜23的制造装置10具备:拉幅机装置100、加热室200、修整装置300。该制造装置10被设置成能够从陆续送出辊30陆续送出树脂膜40、并将被陆续送出的树脂膜40利用拉幅机装置100进行拉伸来制造修整前膜20。此外,该制造装置10被设置成能够利用修整装置300将所得修整前膜20的不要部分、即宽度方向的两端部21及22切除、并将余下的中间区域作为拉伸膜23卷取而得到膜卷50。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修整前膜20的中间区域与应作为膜卷50回收的拉伸膜23表示相同的区域,因而,对修整前膜20的中间区域给予与拉伸膜23相同的符号“23”来加以说明。
[1.1.树脂膜40]
作为形成树脂膜40的树脂,通常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这样的热塑性树脂的例子,可以列举出: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聚烯烃树脂;降冰片烯类树脂等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树脂;二乙酸纤维素树脂及三乙酸纤维素树脂等纤维素类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醚酮树脂、聚硫醚酮(polyketonesulfide)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苯硫醚树脂、聚苯醚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缩醛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芳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丙烯树脂、纤维素类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共聚物树脂、异丁烯/N-甲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树脂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以任意比例组合使用。
这其中,优选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树脂。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树脂是包含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的树脂。此外,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是该聚合物的结构单元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该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可以在主链具有脂环式结构,也可以在侧链具有脂环式结构。该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其中,从机械强度、耐热性等的观点考虑,优选主链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
作为脂环式结构,可以列举出例如:饱和脂环式烃(环烷烃)结构、不饱和脂环式烃(环烯烃、环炔烃)结构等。其中,从例如机械强度、耐热性等的观点考虑,优选环烷烃结构及环烯烃结构,其中特别优选环烷烃结构。
就构成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而言,每1个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为优选4个以上、更优选5个以上,优选30个以下、更优选20个以下、特别优选15个以下的范围。当构成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为上述数目时,包含该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的树脂的机械强度、耐热性及成型性可取得高度平衡,故优选。
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中,具有脂环式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比例可以根据使用目的而适宜选择,优选为5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0重量%以上,通常为100重量%以下。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中的具有脂环式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比例在该范围时,包含该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的树脂的透明性及耐热性良好。
在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中,优选环烯烃聚合物。环烯烃聚合物是具有使环烯烃单体聚合而得到的结构的聚合物。此外,环烯烃单体是具有由碳原子形成的环结构、且该环结构中具有聚合性的碳-碳双键的化合物。作为聚合性的碳-碳双键,可以列举例如能够进行开环聚合等聚合的碳-碳双键。此外,作为环烯烃单体的环结构,可以列举出例如:单环、多环、稠合多环、桥环以及由这些环组合而成的多环等。其中,从使所得聚合物的介电特性及耐热性等特性取得高度平衡的观点考虑,优选多环的环烯烃单体。
作为上述环烯烃聚合物中的优选的环烯烃聚合物,可以列举出:降冰片烯类聚合物、单环的环状烯烃聚合物、环状共轭二烯聚合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等。这其中,降冰片烯类聚合物因成型性良好而特别优选。
作为降冰片烯类聚合物的例子,可以列举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或者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与任意单体的开环共聚物、或它们的氢化物;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加成聚合物、或者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与任意单体的加成共聚物、或它们的氢化物;等等。这其中,从成型性、耐热性、低吸湿性、尺寸稳定性、轻质性等观点考虑,特别优选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共)聚合物氢化物。这里,所述“(共)聚合物”是指聚合物及共聚物。
作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双环[2.2.1]庚-2-烯(惯用名:降冰片烯)、三环[4.3.0.12.5]癸-3,7-二烯(惯用名:双环戊二烯)、7,8-苯并三环[4.3.0.12 , 5]癸-3-烯(惯用名:桥亚甲基四氢芴)、四环[4.4.0.12 , 5.17 , 10]十二碳-3-烯(惯用名:四环十二碳烯)、以及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例如,环上具有取代基的衍生物)等。在此,作为取代基,可以举出例如烷基、亚烷基、极性基团等。另外,这些取代基可以相同或不同,也可以多个键合成环。另外,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极性基团的种类,例如可以举出:杂原子或具有杂原子的原子团等。作为杂原子,例如可以举出: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硅原子、卤原子等。作为极性基团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羧基、羰氧基羰基、环氧基、羟基、氧基、酯基、硅烷醇基、甲硅烷基、氨基、腈基、磺酸基等。
作为可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发生开环共聚的任意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环己烯、环庚烯、环辛烯等单环状烯烃类及其衍生物;环己二烯、环庚二烯等环状共轭二烯及其衍生物等。可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发生开环共聚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以及和可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共聚的单体形成的开环共聚物,例如可以通过使单体在公知的开环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聚合或共聚来制造。
作为可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发生加成共聚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乙烯、丙烯、1-丁烯等碳原子数2~20的α-烯烃及它们的衍生物;环丁烯、环戊烯、环己烯等环状烯烃及它们的衍生物;1,4-己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等非共轭二烯;等等。其中,优选α-烯烃,更优选乙烯。另外,可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发生加成共聚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加成聚合物、以及和可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共聚的任意单体形成的加成共聚物,例如可以通过使单体在公知的加成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聚合或共聚来制造。
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的加氢产物、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和可与其进行开环共聚的任意单体的开环共聚物的加氢产物、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加成聚合物的加氢产物、以及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和可与其共聚的任意单体的加成共聚物的加氢产物,例如可以通过在这些聚合物的溶液中,在包含镍、钯等过渡金属的公知的加氢催化剂的存在下将碳-碳不饱和键的优选90%以上进行加氢来制造。
降冰片烯类聚合物中,优选下述的降冰片烯类聚合物:作为结构单元,具有X:双环[3.3.0]辛烷-2,4-二基-亚乙基结构、和Y:三环[4.3.0.12,5]癸烷-7,9-二基-亚乙基结构,且这些结构单元的量相对于降冰片烯类聚合物的全部结构单元为90重量%以上,X的含有比例与Y的含有比例之比以X:Y的重量比计为100:0~40:60。通过使用这样的聚合物,可以使含有该降冰片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的层经过长期而不发生尺寸变化,光学特性的稳定性优异。
作为单环的环状烯烃聚合物,可以列举出例如:环己烯、环庚烯、环辛烯等具有单环的环状烯烃单体的加成聚合物。
作为环状共轭二烯聚合物,可以列举出例如:使1,3-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共轭二烯单体的加成聚合物进行环化反应而得到的聚合物;环戊二烯、环己二烯等环状共轭二烯单体的1,2-加成聚合物或1,4-加成聚合物;和它们的氢化物;等等。
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10,000以上、更优选15,000以上、特别优选20,000以上,优选100,000以下、更优选80,000以下、特别优选50,000以下。重均分子量在这样的范围时,拉伸膜的机械强度和成型加工性可取得高度平衡,因而优选。这里,所述重均分子量是使用环己烷作为溶剂、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聚异戊二烯或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但在所述凝胶渗透色谱法中,在试样不溶于环己烷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甲苯作为溶剂。
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1.2以上、更优选1.5以上、特别优选1.8以上,优选3.5以下、更优选3.0以下、特别优选2.7以下。通过使分子量分布在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能够提高聚合物的生产性、控制制造成本。此外,通过在上限值以下,由于低分子成分的量变少,因而能够抑制高温暴露时的弛豫、提高拉伸膜的稳定性。
此外,形成拉伸膜的树脂中除了包含聚合物以外,还可以包含任意成分。作为任意成分的例子,可以列举出:颜料、染料等着色剂;增塑剂;荧光增白剂;分散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微粒;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这些成分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其中,树脂中所含的聚合物的量优选为50重量%~100重量%、或70重量%~100重量%。
形成树脂膜40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110℃以上、特别优选120℃以上,优选200℃以下、更优选190℃以下、特别优选180℃以下。通过使形成拉伸膜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能够提高高温环境中的拉伸膜的耐久性。此外,通过为上限值以下,能够容易地进行拉伸处理。
形成树脂膜40的树脂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优选为10×10-12Pa-1以下、更优选7×10-12Pa-1以下、特别优选4×10-12Pa-1以下。由此,能够减小拉伸膜的面内延迟的偏差。这里,光弹性系数C是将双折射设为Δn、应力设为σ时,以C=Δn/σ表示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树脂膜40,给出使用未实施拉伸处理的未拉伸膜的例子进行说明。这样的未拉伸膜可以采用例如浇铸成型法、挤出成型法、吹胀成型法等得到。这其中,挤出成型法因残留挥发性成分量少、尺寸稳定性也优异,因此优选。
[1.2.拉幅机装置100]
如图1所示,拉幅机装置100是能够对从陆续送出辊30被陆续送出的树脂膜40进行拉伸的装置。如图2所示,该拉幅机装置100具备:作为第一把持件的外侧把持件110R和作为第二把持件的内侧把持件110L、以及一对导轨120R和120L。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被设置成能够分别把持树脂膜40的两端部41和42。此外,对于导轨120R和120L,为了使它们引导上述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因而设置在膜搬运路径的两侧。
外侧把持件110R以能够沿设置于膜搬运路径的右侧的导轨120R走行的方式设置。此外,内侧把持件110L以能够沿设置于膜搬运路径的左侧的导轨120L走行的方式设置。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无特殊提及,所述“右”和“左”表示的是从搬运方向的上游观察下游的情况下的方向。
这些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分别设置多个。此外,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以能够与前后的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保持一定间隔、以一定速度走行的方式设置。
另外,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具有对于依次供给至拉幅机装置100的树脂膜4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41和42,在拉幅机装置100的入口部130把持、在拉幅机装置100的出口部140放开的构成。
导轨120R和120L具有环形的连续轨道、使得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能够沿给定轨道环绕。因而,拉幅机装置100具有能够使在拉幅机装置100的出口部140将树脂膜40放开后的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依次返回入口部130的构成。
导轨120R和导轨120L具有与要制造的拉伸膜23的慢轴的方向及拉伸倍率等条件相对应的非对称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120R和120L的形状被设定成使得该导轨120R和120L所引导的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能够以使树脂膜40的行进方向向左向转的方式搬运树脂膜40的形状,所述左向是从搬运方向的上游观察下游的情况下的左向。这里,树脂膜40的行进方向是指,树脂膜40的宽度方向的中点的移动方向。
如上所述,由于将导轨120R和120L的形状设定成了使得树脂膜40的行进方向向左转,因此,外侧把持件110R一边把持树脂膜40一边走行的轨道的距离比内侧把持件110L一边把持树脂膜40一边走行的轨道的距离长。因此,在拉幅机装置100的入口部130与树脂膜40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的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在拉幅机装置100的出口部140,内侧把持件110L可以比外侧把持件110R先行。由此,拉幅机装置100具有能够将树脂膜40沿着该树脂膜40的斜向进行拉伸的构成(参照图2的虚线LD1~LD3)。
[1.3.加热室200]
如图1所示,制造装置10中以覆盖拉幅机装置100的方式设置有加热室200。因此,拉幅机装置100具有能够在利用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把持树脂膜40的两端部41和42的状态下搬运树脂膜40、以使其在加热室200通过的构成。
加热室200从搬运方向的上游起依次具有预热区210、拉伸区220、热固定区230及再加热区240。所述预热区210、拉伸区220、热固定区230及再加热区240之间被用隔壁250隔开,因而加热室200具有能够独立地调整预热区210、拉伸区220、热固定区230及再加热区240内的温度的构成。
预热区210是在紧接着加热室200的入口之后设置的区间。通常,预热区210设置成使得把持树脂膜40的两端部41和42的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能够在保持恒定的间隔D(参照图2)的状态下走行。
预热区210的温度设定成使得树脂膜40的温度高于常温。预热区210中的树脂膜40的具体温度优选40℃以上、更优选Tg+5℃以上、特别优选Tg+15℃以上,优选Tg+50℃以下、更优选Tg+30℃以下、特别优选Tg+20℃以下。这里,Tg表示形成树脂膜40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在这样的温度进行预热,能够使树脂膜40中所含的分子通过拉伸而稳定地取向。
这里,如果在测定搬运中的树脂膜40的温度时使树脂膜40与温度传感器接触,则存在损伤树脂膜40的可能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距离树脂膜40的测定对象区域5mm以内的空间的温度,以此作为树脂膜40的测定对象区域的温度。
如图1所示,拉伸区220是从把持着树脂膜40的两端部41和42的外侧把持件110R与内侧把持件110L之间的间隔开始拉开起,到再次达到恒定为止的区间。如前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120R和120L的形状设定成使得树脂膜40的行进方向向左向转。因此,在该拉伸区220,设定成外侧把持件110R的移动距离比内侧把持件110L的移动距离更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拉伸区220包含在树脂膜40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给定温度梯度的特定区221。该特定区221的温度梯度设定成使得在树脂膜40的宽度方向上、树脂膜40的中间区域43的内侧把持件110L侧的端部温度TL比外侧把持件110R侧的端部温度TR仅高出给定温度。具体地,所述端部温度TL与端部温度TR之差TL-TR应满足的给定温度为通常5℃以上、优选9℃以上,通常15℃以下、优选13℃以下、更优选11℃以下。通过使拉伸区220包含具有这样的温度梯度的特定区221,能够使在该特定区221通过的树脂膜40的宽度方向的温度产生梯度、且该梯度是中间区域43的内侧把持件110L侧的端部温度TL比外侧把持件110R侧的端部温度TR仅高出给定温度的梯度。由此,能够抑制在所制造的修整前膜20和拉伸膜23的左侧的边缘及其附近发生松弛。
这里,树脂膜40的中间区域43是指除去树脂膜4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41和42的区域。在图1中,树脂膜40的中间区域43与两端部41和42的边界线、以及由该树脂膜40制造的修整前膜20的中间区域23与两端部21和22的边界线用虚线表示。此外,中间区域43的外侧把持件110R侧的端部温度TR是指:中间区域43的与外侧把持件110R接近一侧的端部43R的温度。此外,中间区域43的内侧把持件110L侧的端部温度TL是指:中间区域43的与内侧把持件110L接近一侧的端部43L的温度。
树脂膜40的两端部41和42由于被把持件110R和110L把持,因而存在发生损伤的可能性。此外,树脂膜40的两端部41和42由于被把持件110R和110L把持而难以传递由拉伸所产生的应力,故存在无法进行所期望的拉伸的可能性。因此,与树脂膜40的两端部41和42相当的修整前膜20的两端部21和22通常被从修整前膜20切除,而不被用作制品。因此,从修整前膜20除去两端部21和22后的中间区域23成为作为制品的拉伸膜23,因而,对于树脂膜40而言,也希望控制除去两端部41和42之外的中间区域43的品质。有鉴于此,如前述,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室200具有能够实现对作为与可成为制品的拉伸膜23相当的区域的、树脂膜40的中间区域43的温度梯度进行控制的构成。
此外,特定区221优选具有使得树脂膜40的中间区域43的外侧把持件110R侧的端部温度TR和内侧把持件110L侧的端部温度TL这两者落在给定的温度范围的温度。具体地,所述温度范围优选Tg+13℃以上、更优选Tg+15℃以上、特别优选Tg+18℃以上,优选Tg+30℃以下、更优选Tg+25℃以下、特别优选Tg+20℃以下。通过这样地设定特定区221的温度,能够更切实地抑制修整前膜20和拉伸膜23的松弛。此外,能够通过拉伸使树脂膜40所含的分子切实取向。
作为具有如上所述的温度梯度的特定区221的构成,可以采用各种形式。例如,可以将拉伸区220利用未图示的隔壁分隔成可独立控制温度的多个区,并在这些区设置温度调整装置。作为温度调整装置,可以使用例如具备在树脂膜40的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的、能够向拉伸区220内送入温风的、开合度可调整的喷嘴的装置。利用这样的温度调整装置,通过在宽度方向上调整喷嘴的开合度,能够实现宽度方向上的温度梯度。此外,作为温度调整装置,也可以使用例如具备在树脂膜40的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的、输出可调整的红外加热器的装置。利用这样的温度调整装置,通过在宽度方向上控制加热器的输出,能够实现宽度方向上的温度梯度。
包含特定区221的拉伸区220的平均温度通常设定成使得树脂膜40的温度高于常温。拉伸区220中的树脂膜40的具体温度优选Tg+3℃以上、更优选Tg+5℃以上、特别优选Tg+8℃以上,优选Tg+15℃以下、更优选Tg+12℃以下、更优选Tg+10℃以下。通过在这样的温度进行拉伸,能够使得树脂膜40所含的分子通过拉伸而稳定地取向、且得到期望的相位差。
热固定区230位于拉伸区220的下游,是能够在外侧把持件110R与内侧把持件110L之间的间隔D再次保持了恒定的状态下进行走行的区间。
热固定区230的温度设定成使得树脂膜40的温度比在拉伸区220的树脂膜40的温度低。热固定区230中的树脂膜40的具体温度优选Tg-5℃以上、更优选Tg-2℃以上、特别优选Tg℃以上;优选Tg+10℃以下、更优选Tg+5℃以下、特别优选Tg+2℃以下。通过在这样的温度进行热固定,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拉伸膜23所含的分子的取向的大小和方向。
再加热区240位于热固定区230的下游,是能够在外侧把持件110R与内侧把持件110L之间的间隔D保持恒定的状态下进行走行的区间。
再加热区240设定成能够对树脂膜40进行加热、使得树脂膜40的温度达到高于在热固定区230的树脂膜40的温度的给定温度的温度。再加热区240中的树脂膜40的具体温度为通常Tg+5℃以上、优选Tg+7℃以上、更优选Tg+10℃以上,通常Tg+20℃以下、优选Tg+17℃以下、更优选Tg+15℃以下。通过在再加热区240这样地进行树脂膜40的再加热,能够抑制在所制造的修整前膜20和拉伸膜23的左侧的边缘及其附近发生松弛。
此外,将热固定区230中的树脂膜40的温度设为T1、再加热区240中的树脂膜40的温度设为T2时,T2是比T1高的温度。T1与T2优选满足3℃≤T2-T1≤10℃的关系。
再加热区240中的树脂膜40的滞留时间优选2秒以上、更优选4秒以上,优选10秒以下、更优选8秒以下。
通过使再加热区240中的树脂膜40的滞留时间在上述范围的下限以上,能够有效地抑制在修整前膜20和拉伸膜23的左侧的边缘及其附近发生松弛。此外,通过在上限值以下,能够防止树脂膜40中的取向弛豫。
[1.4.修整装置300]
制造装置10中,在拉幅机装置100的下游具备修整装置300。该修整装置300是用于从由拉幅机装置100搬运而来的修整前膜20切除不需要的两端部21和22的装置。
图3为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修整装置300的侧视图。
如图3所示,修整装置300具备:设置于修整前膜20的一面侧的修整刀310R和310L、以及设置于另一面侧的修整刀320R和320L。所述修整刀310R、310L、320R及320L均是在圆板的外周安装刀刃而成的,修整刀310R和320R设置在修整前膜20的中间部23与端部21的边界,修整刀310L和320L设置在修整前膜20的中间部23与端部22的边界。
修整刀310R和320R以使修整刀310R的刀刃与修整刀320R的刀刃重叠的方式并列地设置。此外,上述修整刀310R和320R的位置被调整为使得所述修整刀310R的刀刃与修整刀320R的刀刃重叠的交点位于在修整装置300内被搬运的修整前膜20的搬运路径上。此外,修整刀310L和320L以使修整刀310L的刀刃与修整刀320L的刀刃重叠的方式并列地设置。此外,上述修整刀310L和320L的位置被调整为使得所述修整刀310L的刀刃与修整刀320L的刀刃重叠的交点位于在修整装置300内被搬运的修整前膜20的搬运路径上。进一步,上述修整刀310R、310L、320R及320L被设置成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而发生旋转。因此,修整装置300具有能够利用旋转的修整刀310R、310L、320R及320L将在修整装置300内搬运的修整前膜20的中间部分23与两端部21和22切分开的构成。
此外,修整装置300中,在修整刀310R、310L、320R及320L的下游具备搬运辊330。通过具备该搬运辊330,修整装置300具有能够将通过修整刀310R、310L、320R及320L从修整前膜20切取的两端部21和22引导至与修整前膜20的中间区域23不同的场所的构成。
[1.5.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拉伸膜23的制造装置10如上所述地构成。在使用该制造装置10制造拉伸膜23时,实施以下说明的拉伸膜23的制造方法。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拉伸膜23的制造方法中,进行从陆续送出辊30陆续送出长条的树脂膜40、并将陆续送出的树脂膜40连续地供给至拉幅机装置100的工序。然后,拉幅机装置100在利用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把持树脂膜40的两端部41和42的状态下对树脂膜40进行搬运、使其在加热室200通过。
具体地,在拉幅机装置100的入口部130(参照图2),进行利用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依次把持树脂膜40的两端部41和42的工序。两端部41和42被把持的树脂膜40伴随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的走行而被搬运,进入加热室200。
树脂膜40进入加热室200后,进行使该树脂膜40伴随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的走行而在加热室200的预热区210通过的工序。在预热区210通过的树脂膜40被加热而达到期望的温度。
通过预热区210后,进行使树脂膜40在加热室200的拉伸区220通过的工序。在拉幅机装置100的入口部130与树脂膜40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的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在拉伸区220,沿着具有非对称形状的导轨120R和120L走行。由此,上述的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的走行使得在拉伸区220内、外侧把持件110R的移动距离比内侧把持件110L的移动距离长。由此,在拉伸区220的下游的区间,内侧把持件110L比外侧把持件110R先行(参照图2的虚线LD1、LD2及LD3)。通过利用这样走行的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拉伸树脂膜40,在拉伸区220,进行沿着所得拉伸膜23的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上拉伸树脂膜40的工序。
此时,拉伸倍率优选1.1倍以上、更优选1.2倍以上、特别优选1.3倍以上,优选3.0倍以下、更优选2.5倍以下、特别优选2.0倍以下。通过使拉伸倍率在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拉伸膜23中的分子的取向的大小和方向。此外,通过在上限值以下,能够抑制膜断裂,稳定地得到在斜向具有慢轴的长条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温度调整使得在拉伸区220的特定区221,树脂膜40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上述温度梯度。因此,在特定区221通过的树脂膜40以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上述温度梯度的状态被拉伸。
在拉伸区220通过之后,进行使树脂膜40在加热室200的热固定区230通过的工序。在该热固定区230,树脂膜40被调整至比在拉伸区220的树脂膜40的温度低的上述温度范围。在这样的温度下,树脂膜40内的分子状态变稳定,树脂膜40内的分子的取向被固定。
在热固定区230通过之后,进行使树脂膜40在加热室200的再加热区240通过的工序。在该再加热区240,树脂膜40被调整至比在热固定区230的树脂膜40的温度高的上述温度范围。通过将这样的在再加热区240对树脂膜40进行的再加热与在特定区221进行的有温度梯度的温度调整加以组合,能够抑制所制造的修整前膜20和拉伸膜23的左侧的边缘部发生松弛。
在再加热区240通过之后,树脂膜40被送到加热室200外。接着,若被搬运至拉幅机装置100的出口部140,则外侧把持件110R和内侧把持件110L进行的把持被放开,并被送出至修整装置300。如上所述,由于是在拉幅机装置100中进行拉伸处理,因此,实施了拉伸处理后的树脂膜40成为被沿着相对于其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上拉伸而得到的修整前膜20。
该修整前膜20通过被实施上述那样的拉伸处理,通常在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具有慢轴。但是,存在导致修整前膜2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21和22不具有期望的光学特性的可能性。因此,在修整装置300,将修整前膜2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21和22切除,并回收两端部21和22以外的中间区域23。
具体地,从拉幅机装置100被送出的修整前膜20被搬运至修整装置300时,如图3所示,利用修整装置300的修整刀310R、310L、320R及320L,其两端部21和22与中间区域23的边界被切断。于是,修整前膜20的两端部21和22被利用搬运辊330引导至与中间区域23不同的场所、并被回收。此外,修整前膜20的中间区域23被送出至修整装置300的下游,并如图1所示地被作为拉伸膜23卷取、以膜卷50的形式被回收。
如上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在相对于其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拉伸膜23。该拉伸膜是由与作为拉伸前的膜的树脂膜40相同的树脂形成的膜,是被在相对于其宽度方向倾斜的一个方向上被拉伸而成的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了未拉伸膜作为树脂膜40,因而该拉伸膜23是单轴拉伸膜。
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拉伸膜23,在其宽度方向的左侧的边缘部,松弛得到抑制。
在将树脂膜沿着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进行拉伸来制造拉伸膜的传统方法中,所制造的拉伸膜的一侧的边缘部有时会发生松弛。具体地,若以使树脂膜的行进方向向右或向左转的方式搬运并拉伸树脂膜,则在宽度方向上,树脂膜内的残留应力变得不均等,其转弯方向的内侧的边缘部挥发生松弛。
与此相对,利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传统上发生的松弛。因此,能够改善拉伸膜23的操作性和搬运性。此外,通常能够改善拉伸膜23的平面性。
[1.6.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一步变形而实施。
例如,作为树脂膜40,也可以使用将未拉伸膜沿任意方向进行拉伸而成的膜。这样,作为在供给至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10之前对树脂膜40进行拉伸的方法,可以采用例如辊方式、浮筒方式的纵向拉伸法、使用拉幅机进行的横向拉伸法等。其中,为了保持厚度和光学特性的均一性,优选浮筒方式的纵向拉伸法。
[2.拉伸膜的说明]
以下,对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长条拉伸膜进行说明。
拉伸膜相对于其宽度方向平均在给定范围具有慢轴。具体地,拉伸膜在相对其宽度方向为平均5°以上且85°以下的角度范围具有慢轴。这里,膜在相对于其宽度方向平均在给定范围具有慢轴是指:在该膜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部位测定该膜的宽度方向与慢轴所成的角度时,在这些部位测定的角度的平均值落在上述给定范围。以下,也将膜的宽度方向与慢轴所成的角度适当称作“取向角”。此外,以下也将所述取向角θ的平均值适当称作“平均取向角”。拉伸膜的平均取向角θ为通常5°以上、优选40°以上,通常85°以下、优选50°以下。所述慢轴是通过将树脂膜在倾斜方向进行拉伸而表现出来的,因而所述平均取向角θ的具体值可以根据上述的制造方法中的拉伸条件而进行调整。
拉伸膜能够抑制宽度方向的边缘部的松弛。该松弛可以采用拉伸膜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部的长度比率来进行评价。利用上述制造方法得到的拉伸膜的所述长度比率为优选0.9975以上、更优选0.9990以上、特别优选0.9995以上,优选1.0025以下、更优选1.0010以下、特别优选1.0005以下。上述长度比率在这样的范围,表示拉伸膜的松弛小。
拉伸膜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部的长度比率可以如下地测定。
图4是为了对拉伸膜宽度方向的两边缘部的长度比率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而示意性地示出了拉伸膜的平面图。
如图4所示,准备拉伸膜400。该拉伸膜40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边缘410和420成为平行的直线状。在该拉伸膜400的边缘410和420中,在宽度方向上一侧的边缘410设定给定长度的区间。然后,从该区间的端部的点411和412起,沿着相对于边缘410为90.00°±0.03°的范围内的方向将拉伸膜400切割成直线状。由此,得到矩形状的膜片450作为测定用样品,所述矩形状的膜片450以拉伸膜400的相对2个边缘410和420、以及切割而出现的相对2个边缘430和440作为四边。然后,测定该膜片450的相当于边缘410的边的长度LA和相当于边缘420的边的长度LB。即,测定因切割而出现的边缘430和440与作为基准的边缘410相交的顶点411和412间的距离LA,此外,测定因切割而出现的边缘430和440与作为基准的和边缘410相对的边缘420相交的顶点421和422间的距离LB。然后,计算距离LA与距离LB之比LA/LB。此时,设定作为基准的区间、使得距离LA为800mm以上。此外,对距离LA的上限没有特殊限制,通常为2000mm以下。
改变基准点411的位置而进行2次将该比LA/LB的测定。然后,求出2次的比LA/LB的平均值,将其作为该拉伸膜400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部的长度比率。
进一步,上述拉伸膜优选为单轴拉伸膜。传统上,可在拉伸膜的边缘部发生的松弛在该拉伸膜为单轴拉伸膜的情况下特别大。与此相对,就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拉伸膜而言,即使该拉伸膜为单轴拉伸膜,也能够抑制边缘部的松弛。因此,在拉伸膜为单轴拉伸膜的情况下,能够显著地发挥出抑制边缘部的挠曲这样的优势。
此外,拉伸膜的宽度方向与慢轴所成的所述取向角的偏差在拉伸膜的长度方向上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0.5°以下,特别优选0.3°以下,理想地为0°。这里,所述取向角的偏差表示拉伸膜的所述取向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表示。通过如上所述地减小所述取向角的偏差,在将从该拉伸膜切取的膜用作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补偿膜的情况下,能够改善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
拉伸膜的平均面内延迟Re优选为100nm以上、更优选120nm以上、特别优选140nm以上;优选300nm以下、更优选200nm以下、特别优选150nm以下。通过具有这样的范围的平均面内延迟Re,能够使从拉伸膜切取的膜适合用作显示装置的光学补偿膜。其中,可以根据所要应用的显示装置的构成而将拉伸膜的平均面内延迟Re任意地设定为合适的值。
所述平均面内延迟Re可以通过在膜的宽度方向上测定间隔5cm的多个部位的面内延迟、并计算所测定的各部位的面内延迟的值的平均值来求出。
拉伸膜的面内延迟的偏差优选为10nm以下,更优选5nm以下,特别优选2nm以下,理想地为0nm。这里,面内延迟的偏差是指,拉伸膜的任意部位的面内延迟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通过如上所述地减小拉伸膜的面内延迟的偏差,在将从该拉伸膜切取的膜应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能够使该显示装置的画质良好。
拉伸膜的平均NZ系数优选1.08以上、更优选1.09以上、特别优选1.10以上;优选1.3以下、更优选1.20以下。通过具有这样的范围的平均NZ系数,能够使从拉伸膜切取的膜适于用作显示装置的光学补偿膜。其中,可以根据所要应用的显示装置的构成而将拉伸膜的平均NZ系数任意地设定为合适的值。
所述平均NZ系数可以通过在膜的宽度方向上测定间隔5cm的多个部位的NZ系数、并计算所测定的各部位的NZ系数的值的平均值来求出。
拉伸膜的NZ系数的偏差优选为0.1以下,更优选0.07以下,特别优选0.05以下,理想地为0。这里,NZ系数的偏差是指,拉伸膜的任意部位的NZ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通过如上所述地减小拉伸膜的NZ系数的偏差,在将从该拉伸膜切取的膜应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该显示装置的色彩不均等显示品质降低。
拉伸膜的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80%以上。光线透射率可以基于JISK0115、使用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公司制,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V-570”)来测定。
此外,光学膜的雾度优选5%以下,更优选3%以下,特别优选1%以下,理想地为0%。这里,雾度可以采用基于JISK7361-1997、使用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浊度计NDH-300A”在5个部位进行测定并由此求出的平均值。
拉伸膜中残留的挥发性成分的量优选0.1重量%以下,更优选0.0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0.02重量%以下,理想地为0。通过减少残留的挥发性成分的量,拉伸膜的尺寸稳定性得到改善,能够减小面内延迟等光学特性的经时变化。
这里,所述挥发性成分是指膜中微量含有的分子量200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出例如残留单体及溶剂等。挥发性成分的量可以作为膜中所含的分子量200以下的物质的总量,通过将膜溶解于氯仿并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来定量。
拉伸膜的饱和吸水率优选0.03重量%以下,更优选0.02重量%以下,特别优选0.01重量%以下,理想地为0。拉伸膜的饱和吸水率如果在上述范围,则能够减小面内延迟等光学特性的经时变化。
这里,饱和吸水率是将膜的试验片在23℃的水中浸渍24小时、以增加的重量相对于浸渍前膜试验片的重量的百分率表示的值。
拉伸膜的平均厚度优选10μm以上、更优选1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20μm以上;优选100μm以下、更优选60μm以下。由此,能够提高拉伸膜的机械强度。
这里,拉伸膜的平均厚度可以通过在膜的宽度方向上测定间隔5cm的多个部位的厚度、并计算这些测定值的平均值来求出。
拉伸膜的宽度优选为1300mm以上、更优选1330mm以上;优选1500mm以下、更优选1490mm以下。通过这样地加宽拉伸膜的宽度,能够使拉伸膜适用于大型的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此外,传统的宽度为1300mm以上的拉伸膜存在边缘部的松弛大的倾向,但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拉伸膜尽管具有1300mm以上的大的宽度,也能够抑制松弛。
拉伸膜能够单独或与其他构件组合用作例如相位差膜和视角补偿膜。
[3.偏振片]
上述拉伸膜可以与起偏器组合而用作偏振片。该偏振片具备上述的拉伸膜和起偏器,还可以视需要具备任意构件。
作为起偏器,可以列举出例如:对于聚乙烯醇、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等适宜的乙烯醇类聚合物的膜,以适当顺序和方式实施利用碘及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的染色处理、拉伸处理、交联处理等适当的处理而得到的起偏器。这样的起偏器优选为在自然光入射时可透射线性偏振光的起偏器,特别优选为透光率及偏光度优异的起偏器。起偏器的厚度通常为5μm~80μm,但并不限定于此。
拉伸膜可以设置在起偏器的两面,也可以设置在一面。传统上是在起偏器的表面设置保护膜,但通过将拉伸膜与起偏器组合,可使拉伸膜起到起偏器的保护膜的作用。因此,组合具备偏振膜与起偏器的偏振片可以省去传统上使用的保护膜,能够有助于薄型化。
所述偏振片可通过将长条的起偏器与长条的拉伸膜以其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通过卷对卷进行贴合来制造。贴合时,也可以视需要而使用粘接剂。通过使用长条的膜进行制造,能够有效地制造长条的偏振片。
偏振片中除了起偏器和拉伸膜以外,还可以设置任意构件。作为任意构件,可以列举出例如用于保护起偏器的保护膜。作为保护膜,可以使用任意的透明膜。其中,优选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屏蔽性等优异的树脂的膜。作为这样的树脂,可以列举出三乙酸纤维素等乙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等。其中,由于双折射小,因而优选乙酸酯树脂、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从透明性、低吸湿性、尺寸稳定性、轻质性等观点考虑,特别优选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树脂。
[4.显示装置]
从前述长条拉伸膜或偏振片切出给定大小的膜可用作液晶显示装置、有机场致发光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的构成元件。其中,优选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
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可以列举出具有各种驱动方式的液晶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作为液晶单元的驱动方式,例如可以举出:平面转换(IPS)方式、垂直取向(VA)方式、多畴垂直取向(MVA)方式、连续焰火状排列(CPA)方式、混合排列向列(HAN)方式、扭转向列(TN)方式、超扭转向列(STN)方式、光学补偿弯曲(OCB)方式等。
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及其均等范围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来实施。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以下说明的操作在常温及常压的条件下进行。此外,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表示量的“%”及“份”为重量基准。
[评价方法]
(1.膜的平均厚度的测定方法)
使用卡规(MITUTOYO公司制“ID-C112BS”),在膜的宽度方向上的间隔5cm的多个部位测定了厚度。通过计算这些测定值的平均值,求出了膜的平均厚度。
(2.膜的平均面内延迟Re的测定方法)
使用相位差计(Opt-Sciences公司制“MuellerMatrixPolarimeter(AxoScan)”)测定了膜的宽度方向上间隔5cm的多个部位的面内延迟。计算各部位的面内延迟的值的平均值,求出该值作为该膜的平均面内延迟Re。此时,测定波长为590nm。
(3.膜的平均NZ系数的测定方法)
使用相位差计(Opt-Sciences公司制“MuellerMatrixPolarimeter(AxoScan)”)测定了膜的宽度方向上间隔5cm的多个部位的NZ系数。计算各部位的NZ系数的值的平均值,求出该值作为该膜的平均NZ系数。此时,测定波长为590nm。
(4.膜的平均取向角θ的测定方法)
使用相位差计(Opt-Sciences公司制“MuellerMatrixPolarimeter(AxoScan)”)在膜的宽度方向的多个部位测定了各部位的慢轴,并计算出该慢轴与膜的宽度方向所成的取向角。计算各部位的取向角的平均值,求出该值作为膜的平均取向角θ。此时,测定波长为590nm。
(5.膜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部的长度比率的测定方法)
如图4所示,在拉伸膜400的2个边缘410和420中的、用拉幅机装置进行拉伸时发生转弯的膜的成为搬运方向上内侧的那个边缘410,设定长度约1000mm的区间。该边缘410相当于图2所示的拉幅机装置100中、与被内侧把持件110L把持的端部42接近的一侧的边缘。从该区间的端点411和412沿相对于边缘410为90.00°±0.01°的方向将拉伸膜400切割为直线状。由此,得到了以拉伸膜400的相对2个边缘410和420、以及被切割而出现的相对2个边缘430和440作为四边的矩形状的膜片450,以此作为测定用样品。然后,测定了该膜片450的相当于边缘410的边的长度LA和相当于边缘420的边的长度LB。然后,计算出长度LA与长度LB的比LA/LB
在长度方向上相距400mm的另外的部位再次进行了所述比LA/LB的测定。然后,计算2次的比LA/LB的平均值,求出所得计算值作为拉伸膜400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部的长度比率。
所述拉伸膜的切割使用了能够对膜以相对于长度方向的角度精度为90.00±0.03°以内进行切割的装置。
此外,对于作为测定用样品的膜片的边的长度,使用尺子和具有0.1mm以下间隔的刻度的放大镜进行了测定。
(6.搬运性的评价方法)
对于所制造的拉伸膜的搬运性,通过目测、按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
“A”:无松弛、且无皱褶。
“B”:无皱褶、可卷取成卷状,但有松弛。
“C”:有松弛、且皱褶多。
(7.膜温度的测定方法)
如下所述地测定了被拉幅机装置搬运而通过的加热室内的膜的温度。
使用热电偶测定了距离在加热室内通过的膜为5mm的空间的温度,采用其作为膜温度。
[实施例1]
将降冰片烯树脂的粒料(日本瑞翁公司制“ZEONOR1215”、玻璃化转变温度126℃)用T型模式膜挤出成型机进行成型,制造了宽度1200mm、厚度100μm的长条的降冰片烯树脂膜,将其卷取成卷状。
如图1所示,准备了具有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的拉伸膜的制造装置10。
对于该制造装置10的拉幅机装置100,供给将从陆续送出辊30拉出的上述降冰片烯树脂膜作为树脂膜40。在拉幅机装置100中,按下述表1所示的拉伸条件将树脂膜40沿斜向进行拉伸,制造了修整前膜20。在拉幅机装置100的出口部140的附近观察修整前膜20的结果,修整前膜20无松弛和皱褶,搬运性良好。
此外,将该修整前膜20搬运至修整装置300,用修整装置300切除其宽度方向的两端部21和22,得到了宽度1490mm的拉伸膜23。将该拉伸膜23卷取成卷状并回收。
对于这样得到的拉伸膜23,利用上述方法评价了平均厚度、平均面内延迟Re、平均取向角θ、宽度方向的两边缘部的长度比率LA/LB、及搬运性。需要说明的是,所得拉伸膜23的平均NZ系数为1.11。
[实施例2]
将纤维素酯(乙酰基取代度2.4、总取代度2.4、玻璃化转变温度165℃)100份溶解于二氯甲烷340份和乙醇64份的混合溶剂,制作了涂料液。
然后,使用环形带流延装置,将所述涂料液均匀流延于不锈钢带支撑体上。在不锈钢带支撑体上,使溶剂蒸发、直至流延的涂料液的膜的残留溶剂量达到75%,得到了由涂料液的固体成分形成的膜。然后,将由涂料液的固体成分形成的膜从不锈钢带支撑体剥离,在利用多个辊进行搬运的同时,使干燥终止,得到了宽度1000mm的长条的纤维素酯膜。该纤维素酯膜的膜厚为100μm。
使用了实施例2中制造的纤维素酯膜作为树脂膜40。此外,拉幅机装置100中的拉伸条件变更为如表1所示。除以上事项以外,像实施例1那样进行,制造了长条拉伸膜,并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3]
利用流通空气的热风干燥将聚碳酸酯树脂(旭化成公司制“WonderlightPC-115”、玻璃化转变温度145℃)的粒料器于70℃干燥2小时。然后,将该粒料使用T型模式膜熔融挤出成型机、于熔融树脂温度270℃进行成型,得到了宽度1200mm、厚度100μm的聚碳酸酯树脂膜,所述T型模式膜熔融挤出成型机具有具备直径的螺杆的树脂熔融混炼机。
使用实施例3中制造的聚碳酸酯树脂膜作为树脂膜40。此外,拉幅机装置100中的拉伸条件变更为如表1所示。除以上事项以外,像实施例1那样进行,制造了长条拉伸膜,并进行了评价。
[比较例1~3]
除了将拉幅机装置100中的拉伸条件变更为如表1所示以外,像实施例1那样制造了长条拉伸膜,并进行了评价。
[结果]
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结果示于表1。此外,在表1中,简称的含义如下。
Tg:形成树脂膜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COP:降冰片烯树脂
DAC:纤维素酯
PC:聚碳酸酯树脂
预热温度:在加热室的预热区的膜的温度
拉伸温度:加热室的包含特定区的拉伸区整体的膜的平均温度
热固定温度:在加热室的热固定区的膜的平均温度
再加热温度:在加热室的再加热区中被加热了的膜的平均温度
TL:膜的宽度方向上的、在特定区的膜的中间区域的内侧把持件侧的端部温度
TR:膜的宽度方向上的、在特定区的膜的中间区域的外侧把持件侧的端部温度
Re:平均面内延迟
LA:在拉幅机装置100中,相当于与被内侧把持件110L把持的端部42接近的边缘的、作为测定用样品的膜片的边的长度。
LB:拉幅机装置100中,相当于与被外侧把持件110R把持的端部41接近的边缘的、作为测定用样品的膜片的边的长度。
LA/LB:拉伸膜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部的长度比率
[表1]
[表1.拉伸条件及评价结果]
[讨论]
由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可以确认,通过将在拉伸区的特定区中的给定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梯度、和在再加热区中的给定温度范围内的再加热加以组合,能够抑制所制造的拉伸膜的松弛。

Claims (11)

1.一种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利用分别能够把持长条树脂膜的两端部的第一把持件和第二把持件,在把持所述树脂膜的两端部的状态下搬运所述树脂膜、使其在加热室中通过,由此拉伸所述树脂膜,制造在相对于其宽度方向平均为5°以上且85°以下的角度具有慢轴的长条拉伸膜,
其中,所述加热室从上游起依次具有预热区、拉伸区、热固定区及再加热区,
所述拉伸区包含具有温度梯度的特定区,所述温度梯度能够使在所述树脂膜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树脂膜的除了所述两端部以外的中间区域的所述第二把持件侧的端部温度比所述第一把持件侧的端部温度仅高出5℃以上且15℃以下,
所述再加热区具有能够对所述树脂膜进行加热、使得所述树脂膜的温度达到Tg+5℃以上Tg+20℃以下的温度,其中,Tg表示形成所述树脂膜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利用所述第一把持件和所述第二把持件把持所述树脂膜的两端部的工序,
使所述树脂膜在所述预热区通过的工序,
以使所述第一把持件的移动距离比所述第二把持件的移动距离长的方式使所述树脂膜在所述拉伸区通过的工序,
使所述树脂膜在所述热固定区通过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树脂膜在所述再加热区通过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拉伸倍率为1.1倍以上且3.0倍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特定区,所述树脂膜的所述中间区域的所述第一把持件侧的端部温度和所述第二把持件侧的端部温度这两者均为Tg+13℃以上且Tg+30℃以下。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拉伸膜在相对于所述拉伸膜的宽度方向平均为40°以上且50°以下的角度具有慢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拉伸膜的宽度为1300mm以上且1500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拉伸膜的厚度为1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拉伸膜由热塑性树脂形成。
8.一种长条拉伸膜,其是利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
9.一种长条拉伸膜,其在相对于其宽度方向平均为5°以上且85°以下的角度具有慢轴,且该长条拉伸膜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部的长度比率为0.9975~1.0025。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长条拉伸膜,其平均NZ系数为1.08~1.3。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拉伸膜,其为单轴拉伸膜。
CN201480057600.XA 2013-10-30 2014-10-29 长条拉伸膜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6584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5560 2013-10-30
JP2013-225560 2013-10-30
PCT/JP2014/078778 WO2015064645A1 (ja) 2013-10-30 2014-10-29 長尺の延伸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8410A true CN105658410A (zh) 2016-06-08
CN105658410B CN105658410B (zh) 2017-11-24

Family

ID=53004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7600.XA Active CN105658410B (zh) 2013-10-30 2014-10-29 长条拉伸膜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52370B2 (zh)
JP (1) JP6582989B2 (zh)
KR (2) KR102285907B1 (zh)
CN (1) CN105658410B (zh)
TW (1) TWI671180B (zh)
WO (1) WO201506464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2719A (zh) * 2016-09-08 2016-12-07 福耀集团(福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Pvb膜片的热拉伸成型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43171B1 (ko) * 2015-10-27 2023-06-14 미쯔비시 케미컬 주식회사 폴리비닐 알코올계 필름 및 이를 사용한 편광막, 편광판, 및 폴리비닐 알코올계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6806082B2 (ja) * 2015-12-01 2021-01-06 Agc株式会社 透明スクリーンシート、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CN108603971B (zh) * 2016-02-29 2021-07-13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拉伸膜及其制造方法、圆偏振片以及显示装置
JP7063275B2 (ja) * 2017-01-31 2022-05-09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0917A (ja) * 2002-05-28 2003-12-02 Sekisui Chem Co Ltd 長尺フィルムの延伸装置及び延伸方法
CN101264665A (zh) * 2007-03-12 2008-09-17 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 片状物的拉伸机
CN101341016A (zh) * 2005-11-28 2009-01-0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长的斜向延伸膜的制造方法
JP2013193226A (ja) * 2012-03-16 2013-09-30 Konica Minolta Inc 長尺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3195939A (ja) * 2012-03-22 2013-09-30 Nippon Shokubai Co Ltd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3239A (en) * 1991-08-29 1992-12-2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stretching a web of material
US20070084542A1 (en) * 2005-10-19 2007-04-19 Durakon Industries, Inc.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stretched paint films and articles formed using same
WO2007066538A1 (ja) * 2005-12-08 2007-06-14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位相差フィルム、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488124B2 (ja) * 2007-09-26 2010-06-23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延伸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565281B2 (ja) 2010-11-15 2014-08-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879278B2 (ja) * 2012-01-30 2016-03-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9186837B2 (en) 2012-02-08 2015-11-17 Konica Minolta,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long stretched film
JP5995160B2 (ja) * 2012-02-27 2016-09-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WO2013140453A1 (ja) 2012-03-22 2013-09-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長尺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5370527B2 (ja) * 2012-04-13 2013-12-18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延伸フィルムおよび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333698B1 (ja) * 2012-11-06 2013-11-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長尺斜め延伸フィルム、該長尺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円偏光板およ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KR102223121B1 (ko) * 2013-08-09 2021-03-05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장척 위상차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6451645B2 (ja) * 2013-11-15 2019-01-16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0917A (ja) * 2002-05-28 2003-12-02 Sekisui Chem Co Ltd 長尺フィルムの延伸装置及び延伸方法
CN101341016A (zh) * 2005-11-28 2009-01-0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长的斜向延伸膜的制造方法
CN101264665A (zh) * 2007-03-12 2008-09-17 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 片状物的拉伸机
JP2013193226A (ja) * 2012-03-16 2013-09-30 Konica Minolta Inc 長尺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3195939A (ja) * 2012-03-22 2013-09-30 Nippon Shokubai Co Ltd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2719A (zh) * 2016-09-08 2016-12-07 福耀集团(福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Pvb膜片的热拉伸成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064645A1 (ja) 2017-03-09
TWI671180B (zh) 2019-09-11
KR102285907B1 (ko) 2021-08-03
TW201522006A (zh) 2015-06-16
KR20160078350A (ko) 2016-07-04
JP6582989B2 (ja) 2019-10-02
KR20210002770A (ko) 2021-01-08
US20160259106A1 (en) 2016-09-08
WO2015064645A1 (ja) 2015-05-07
US9952370B2 (en) 2018-04-24
KR102217857B1 (ko) 2021-02-18
CN105658410B (zh)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6243B (zh) 叠层相位差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58410A (zh) 长条拉伸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08804B (zh)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拉伸膜、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080094612A (ko) 열가소성 필름의 열처리 방법, 열가소성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314960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long stretched film,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long stretched film
CN107076905A (zh) 长条的圆偏振片、长条的宽频带λ/4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1539643B (zh) 相位差板
CN102636833B (zh) 相位差板的制造方法
TW200530010A (en) Optical film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4768729A (zh) 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CN107076902A (zh) 圆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宽频带λ/4波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07015369A1 (ja)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N102325642A (zh)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CN105765424A (zh) 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JP2006150659A (ja)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位相差フィルム
JP5297052B2 (ja) 光学用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4204874B (zh) 相位差板的制造方法
JP2011115985A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1122972B1 (ko)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4964805B2 (ja) 熱可塑性フイ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熱処理方法、並びに、偏光板、液晶表示板用光学補償フイルム、反射防止フイ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227932A (ja) シクロ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309339A (ja)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14226800A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621518B (zh) 以雙軸同步延伸方式製造相位差膜的方法及其相位差膜
TWI716479B (zh) 聚乙烯醇系膜及利用此聚乙烯醇系膜之偏光膜、偏光板與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