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7511B -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27511B CN105627511B CN201610004774.0A CN201610004774A CN105627511B CN 105627511 B CN105627511 B CN 105627511B CN 201610004774 A CN201610004774 A CN 201610004774A CN 105627511 B CN105627511 B CN 1056275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difference
- region
- maximum
- air conditioner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其中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器进入均匀送风模式的触发信号;驱动温度传感装置对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行温度场扫描以确定送风范围的温度分布情况;以及根据温度分布情况确定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并驱动空调器向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本发明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驱动空调器向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避免送风范围内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送风控制的智能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设备控制,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电气设备之一。目前空调一般设置导风板以改变送风方向,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导风板的位置,使空调器朝向某一固定位置送风。但是这种送风方式会导致房间内的温度不均匀,从而导致温度相差较大,难以满足用户舒适性的要求,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避免这种影响,一般采用空调器的导风板来回摆动以对房间进行送风,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对送风区域的温度不均匀问题进行简单调节,没有解决房间温度不均匀的问题,不能充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现有的空调器无法根据房间的温度具体情况来调节送风方向,在温度适宜的区域依然照常送风,导致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解决房间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该送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器进入均匀送风模式的触发信号;驱动温度传感装置对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行温度场扫描以确定送风范围的温度分布情况;以及根据温度分布情况确定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并驱动空调器向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
可选地,温度场包括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以及第二预设数量的列区域,其中列区域通过对送风范围相对于空调器送风口的平面在水平方向上划分形成;行区域通过对送风范围相对于空调器送风口的平面在竖直方向上划分形成;并且驱动温度传感装置对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行温度场扫描以确定送风范围的温度分布情况的步骤包括:驱动温度传感装置扫描行区域以及列区域,以得到由行区域以及列区域划分成的所有子区域的温度值。
可选地,根据温度分布情况确定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的步骤包括:查询属于每个行区域内的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并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温差;比较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行区域,并且驱动空调器向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的步骤包括:驱动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行区域送风。
可选地,驱动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行区域送风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按照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的温差值设定驱动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移动的速度,并且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的温差值越大,驱动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的速度越快。
可选地,根据温度分布情况确定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的步骤还包括:查询属于每个列区域内的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并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温差;比较第二预设数量的列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列区域,并且驱动空调器向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的步骤包括:驱动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列区域送风。
可选地,驱动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列区域送风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按照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的温差值设定驱动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移动的速度,并且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的温差值越大,驱动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的速度越快。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送风控制装置。该送风控制装置包括:信号获取模块,配置成获取空调器进入均匀送风模式的触发信号;扫描模块,配置成驱动温度传感装置对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行温度场扫描,并且根据温度传感装置的扫描结果确定送风范围的温度分布情况;以及送风模块,配置成根据温度分布情况确定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并驱动空调器向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
可选地,温度场包括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以及第二预设数量的列区域,其中列区域通过对送风范围相对于空调器送风口的平面在水平方向上划分形成;行区域通过对送风范围相对于空调器送风口的平面在竖直方向上划分形成;并且扫描模块还配置成:驱动温度传感装置扫描行区域以及列区域,以得到由行区域以及列区域划分成的所有子区域的温度值。
可选地,送风模块包括:上下送风子模块以及左右送风子模块,其中上下送风子模块配置成:查询属于每个行区域内的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并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温差;比较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行区域;以及驱动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行区域送风,并且上下送风子模块配置成:查询属于每个列区域内的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并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温差;比较第一预设数量的列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列区域;以及驱动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列区域送风。
可选地,温度传感装置为红外传感器。
本发明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通过获取空调器进入均匀送风模式的触发信号,驱动温度传感装置对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行温度场扫描,并根据温度传感装置的扫描结果确定送风范围的温度分布情况,确定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并驱动空调器向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避免送风范围内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送风控制的智能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通过驱动上下导风板对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行区域送风,驱动左右导风板对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列区域送风,实现送风范围内的温差最大区域的温差减小,使得温度更加均匀,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用于对空调器的送风进行控制,以提高空调器送风控制的智能性。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送风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2,获取空调器进入均匀送风模式的触发信号;
步骤S104,驱动温度传感装置对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行温度场扫描以确定送风范围的温度分布情况;
步骤S106,根据温度分布情况确定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并驱动空调器向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
其中,步骤S104中的温度场包括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以及第二预设数量的列区域,其中列区域通过对送风范围相对于空调器送风口的平面在水平方向上划分形成;行区域通过对送风范围相对于空调器送风口的平面在竖直方向上划分形成。确定送风范围的温度分布情况的步骤包括:驱动温度传感装置扫描行区域以及列区域,以得到由行区域以及列区域划分成的所有子区域的温度值。根据上述所有子区域的温度值即可以得到整个送风范围内的温度分布情况。子区域的数量为第一预设数量与第二预设数量的乘积。
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通过获取空调器进入均匀送风模式的触发信号,驱动温度传感装置对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行温度场扫描,并根据温度传感装置的扫描结果确定送风范围的温度分布情况,确定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并驱动空调器向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避免送风范围内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送风控制的智能性。
为了便于下文说明,对空调器的送风范围的温度场作出以下限定:温度场包括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以及第二预设数量的列区域,其中列区域通过对送风范围相对于空调器送风口的平面在水平方向上划分形成;行区域通过对送风范围相对于空调器送风口的平面在竖直方向上划分形成。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图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在驱动上下导风板的过程中的执行流程,如图2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02,获取空调器进入均匀送风模式的触发信号;
步骤S204,驱动温度传感装置扫描行区域以及列区域,以得到由行区域以及列区域划分成的所有子区域的温度值;
步骤S206,查询属于每个行区域内的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并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温差;
步骤S208,比较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行区域;
步骤S210,按照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的温差值设定驱动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移动的速度;
步骤S212,驱动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以设定速度向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移动以进行送风。
步骤S204中的行区域和列区域可以各有N个,其中行区域以及列区域划分成的所有子区域的温度可以用XnYn(n=1,2,3……N)表示。
则步骤S206查询属于每个行区域内的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的过程如下:
ty1max=max{X1Y1,X2Y1,...,XNY1}
ty1min=min{X1Y1,X2Y1,...,XNY1}
tyNmax=max{X1YN,X2YN,...,XNYN}
tyNmin=min{X1YN,X2YN,...,XNYN}
步骤S206计算每个行区域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温差的过程如下:
Δty1=ty1max-ty1min
ΔtyN=tyNmax-tyNmin
步骤S208比较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的过程如下:
Δtymax=max{Δty1,Δty2,...,ΔtyN}
Δtymin=min{Δty1,Δty2,...,ΔtyN}
步骤S210按照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的温差值设定驱动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移动的速度。其中,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的温差值越大,驱动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的速度越快。因为驱动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的速度越快,就可以越快对温差大的行区域进行送风,使温差大的行区域尽快实现温度均匀。
以下对使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驱动上下导风板的一个具体实例进行介绍。
空调器的送风范围的温度场包括3个行区域和3个列区域,即N=3。则由行区域以及列区域划分成的子区域为9个,可以分别得到这9个子区域的温度值。第一个行区域的温度值:X1Y1为20摄氏度、X2Y1为23摄氏度、X3Y1为22摄氏度;第二个行区域的温度值:X1Y2为21摄氏度、X2Y2为23摄氏度、X3Y2为22摄氏度;第三个行区域的温度值:X1Y3为21摄氏度、X2Y3为21摄氏度、X3Y3为22摄氏度。
则属于第一个行区域内的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ty1max为23摄氏度,最小值ty1min为20摄氏度,计算第一个行区域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温差Δty1为3摄氏度。类似地,第二个行区域的温差Δty2为2摄氏度,第三个行区域的温差Δty3为1摄氏度。比较第一个行区域的温差Δty1、第二个行区域的温差Δty2,第三个行区域的温差Δty3,得出第一个行区域的温差Δty1最大。于是可以驱动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以设定速度向第一个行区域移动以进行送风。
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通过获取送风范围内温度场的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列区域划分形成的所有子区域的温度值,查询属于每个行区域内的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温差,比较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行区域,并根据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的温差值设定驱动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移动的速度,以驱动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以此设定速度向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移动以进行送风,使温差大的行区域可以尽快温度均匀,送风控制方法更加智能。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图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在驱动左右导风板的过程中的执行流程,如图3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02,获取空调器进入均匀送风模式的触发信号;
步骤S304,驱动温度传感装置扫描行区域以及列区域,以得到由行区域以及列区域划分成的所有子区域的温度值;
步骤S306,查询属于每个列区域内的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并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温差;
步骤S308,比较第二预设数量的列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列区域;
步骤S310,按照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的温差值设定驱动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移动的速度;
步骤S312,驱动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以设定速度向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移动以进行送风。
步骤S304中的行区域和列区域可以各有N个,其中行区域以及列区域划分成的所有子区域的温度可以用XnYn(n=1,2,3……N)表示。
则步骤S306查询属于每个列区域内的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的过程如下:
tx1max=max{X1Y1,X1Y2,...,X1YN}
tx1min=min{X1Y1,X1Y2,...,X1YN}
txNmax=max{XNY1,XNY2,...,XNYN}
txNmin=min{XNY1,XNY2,...,XNYN}
步骤S306计算每个列区域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温差的过程如下:
Δtx1=tx1max-tx1min
ΔtxN=txNmax-txNmin
步骤S308比较第二预设数量的列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的过程如下:
Δtxmax=max{Δtx1,Δtx2,...,ΔtxN}
Δtxmin=min{Δtx1,Δtx2,...,ΔtxN}
步骤S310按照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的温差值设定驱动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移动的速度。其中,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的温差值越大,驱动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的速度越快。因为驱动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的速度越快,就可以越快对温差大的列区域进行送风,使温差大的列区域尽快实现温度均匀。
以下对使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驱动左右导风板的一个具体实例进行介绍。
空调器的送风范围的温度场包括3个行区域和3个列区域,即N=3。则由行区域以及列区域划分成的子区域为9个,可以分别得到这9个子区域的温度值。第一个列区域的温度值:X1Y1为20摄氏度、X1Y2为23摄氏度、X1Y3为22摄氏度;第二个列区域的温度值:X2Y1为21摄氏度、X2Y2为23摄氏度、X2Y3为22摄氏度;第三个列区域的温度值:X3Y1为21摄氏度、X3Y2为21摄氏度、X3Y3为22摄氏度。
则属于第一个列区域内的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tx1max为23摄氏度,最小值tx1min为20摄氏度,计算第一个列区域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温差Δtx1为3摄氏度。类似地,第二个列区域的温差Δtx2为2摄氏度,第三个列区域的温差Δtx3为1摄氏度。比较第一个列区域的温差Δtx1、第二个列区域的温差Δtx2,第三个列区域的温差Δtx3,得出第一个列区域的温差Δtx1最大。于是可以驱动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以设定速度向第一个列区域移动以进行送风。
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通过获取送风范围内温度场的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列区域划分形成的所有子区域的温度值,查询属于每个列区域内的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温差,比较第二预设数量的列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列区域,并根据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的温差值设定驱动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移动的速度,以驱动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以此设定速度向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移动以进行送风,使温差大的列区域可以尽快温度均匀,送风控制方法更加智能。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装置400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送风控制装置400一般性地可以包括:信号获取模块410、扫描模块420、送风模块430。
在以上模块中,信号获取模块410可以配置成获取空调器进入均匀送风模式的触发信号。
扫描模块420可以配置成驱动温度传感装置对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行温度场扫描,并且根据温度传感装置的扫描结果确定送风范围的温度分布情况。其中,温度场包括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以及第二预设数量的列区域,其中列区域通过对送风范围相对于空调器送风口的平面在水平方向上划分形成;行区域通过对送风范围相对于空调器送风口的平面在竖直方向上划分形成。
扫描模块420还可以配置成驱动温度传感装置扫描行区域以及列区域,以得到由行区域以及列区域划分成的所有子区域的温度值。
送风模块430可以配置成根据温度分布情况确定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并驱动空调器向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装置400的示意图。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送风控制装置400的送风模块430还可以包括两个子模块:上下送风子模块431以及左右送风子模块432。
其中上下送风子模块431可以配置成:查询属于每个行区域内的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并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温差;比较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行区域;以及驱动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行区域送风。
上下送风子模块432可以配置成:查询属于每个列区域内的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并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温差;比较第一预设数量的列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列区域;以及驱动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向温差最大的列区域送风。
其中,上述温度传感装置为能够将温度转化为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装置,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温度传感装置可以为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对温度场进行扫描时,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不受环境亮度影响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装置400通过获取空调器进入均匀送风模式的触发信号,驱动温度传感装置对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行温度场扫描,并根据温度传感装置的扫描结果确定送风范围的温度分布情况,确定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并驱动空调器向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避免送风范围内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送风控制的智能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装置400通过驱动上下导风板对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行区域送风,驱动左右导风板对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列区域送风,实现送风范围内的温差最大区域的温差减小,使得温度更加均匀,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5)
1.一种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进入均匀送风模式的触发信号;
驱动温度传感装置对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行温度场扫描以确定所述送风范围的温度分布情况,其中所述温度场包括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以及第二预设数量的列区域,其中所述列区域通过对所述送风范围相对于所述空调器送风口的平面在水平方向上划分形成;所述行区域通过对所述送风范围相对于所述空调器送风口的平面在竖直方向上划分形成;并且驱动温度传感装置对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行温度场扫描以确定所述送风范围的温度分布情况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温度传感装置扫描所述行区域以及所述列区域,以得到由所述行区域以及所述列区域划分成的所有子区域的温度值;
根据所述温度分布情况确定所述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并驱动所述空调器向所述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其中,根据所述温度分布情况确定所述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的步骤包括:查询属于每个所述行区域内的所述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并计算所述最大值与所述最小值之间的温差;比较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行区域,并且驱动所述空调器向所述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向所述温差最大的行区域送风;
根据所述温度分布情况确定所述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的步骤还包括:
查询属于每个所述列区域内的所述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并计算所述最大值与所述最小值之间的温差;比较所述第二预设数量的列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列区域,并且驱动所述空调器向所述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向所述温差最大的列区域送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驱动所述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向所述温差最大的行区域送风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按照所述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的温差值设定驱动所述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向所述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移动的速度,并且所述温差最大的行区域的温差值越大,驱动所述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的速度越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驱动所述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向所述温差最大的列区域送风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按照所述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的温差值设定驱动所述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向所述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移动的速度,并且所述温差最大的列区域的温差值越大,驱动所述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的速度越快。
4.一种空调器的送风控制装置,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配置成获取所述空调器进入均匀送风模式的触发信号;
扫描模块,配置成驱动温度传感装置对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行温度场扫描,并且根据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的扫描结果确定所述送风范围的温度分布情况;以及
送风模块,配置成根据所述温度分布情况确定所述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并驱动所述空调器向所述送风范围内温差最大的区域送风,其中,所述温度场包括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以及第二预设数量的列区域,其中所述列区域通过对所述送风范围相对于所述空调器送风口的平面在水平方向上划分形成;所述行区域通过对所述送风范围相对于所述空调器送风口的平面在竖直方向上划分形成;并且
所述扫描模块还配置成:驱动所述温度传感装置扫描所述行区域以及所述列区域,以得到由所述行区域以及所述列区域划分成的所有子区域的温度值;
所述送风模块包括:上下送风子模块以及左右送风子模块,并且
所述上下送风子模块配置成:查询属于每个所述行区域内的所述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并计算所述最大值与所述最小值之间的温差;
比较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行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行区域;以及
驱动所述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板向所述温差最大的行区域送风,
所述上下送风子模块配置成:查询属于每个所述列区域内的所述子区域的温度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并计算所述最大值与所述最小值之间的温差;
比较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列区域的温差大小,以确定出温差最大的列区域;以及
驱动所述空调器的左右导风板向所述温差最大的列区域送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为红外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04774.0A CN105627511B (zh) | 2016-01-04 | 2016-01-04 |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04774.0A CN105627511B (zh) | 2016-01-04 | 2016-01-04 |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27511A CN105627511A (zh) | 2016-06-01 |
CN105627511B true CN105627511B (zh) | 2019-02-05 |
Family
ID=56042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04774.0A Active CN105627511B (zh) | 2016-01-04 | 2016-01-04 |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275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1264B (zh) * | 2016-06-17 | 2019-10-15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CN107062557A (zh) * | 2017-05-19 | 2017-08-18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扫风自动调节方法及其装置、一种空调 |
CN108800470B (zh) * | 2018-06-29 | 2021-01-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
CN108826575A (zh) * | 2018-06-29 | 2018-11-1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9028470B (zh) * | 2018-06-29 | 2020-10-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
CN108954723A (zh) * | 2018-06-29 | 2018-12-0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9210685B (zh) * | 2018-09-18 | 2020-04-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储存介质、处理器 |
CN109539508A (zh) * | 2018-10-15 | 2019-03-29 | 南宁学院 | 一种多风向精准控温空调系统 |
CN111720983B (zh) * | 2019-03-19 | 2022-03-29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中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0160221B (zh) * | 2019-04-19 | 2022-07-1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CN110470036A (zh) * | 2019-07-03 | 2019-11-19 | 深圳中青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办公楼温度智能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1486578A (zh) * | 2020-04-23 | 2020-08-04 | 五邑大学 | 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方法和设备 |
CN112944562B (zh) * | 2021-02-18 | 2022-07-26 |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
CN113639393B (zh) * | 2021-07-31 | 2022-11-01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6528571B (zh) * | 2023-06-20 | 2023-11-07 | 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液体流动散热技术的室外机柜系统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18032A (en) * | 1981-11-11 | 1985-05-21 | Hitachi, Ltd. |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for automobile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
CN1079815A (zh) * | 1992-03-07 | 1993-12-2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 |
KR0175625B1 (ko) * | 1996-08-02 | 1999-03-20 | 김광호 | 공기조화기의 루버구동제어장치 및 방법 |
JP3990431B1 (ja) * | 2006-10-20 | 2007-10-1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CN101403512A (zh) * | 2007-10-05 | 2009-04-0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机、空调机的风向控制方法以及致动器的控制方法 |
CN102759173A (zh) * | 2011-04-26 | 2012-10-3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空调运行方式的方法和空调 |
CN103292415A (zh) * | 2012-03-01 | 2013-09-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温度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3925681A (zh) * | 2014-04-25 | 2014-07-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85591B2 (ja) * | 2008-09-04 | 2012-07-2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5405925B2 (ja) * | 2009-07-07 | 2014-02-0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
2016
- 2016-01-04 CN CN201610004774.0A patent/CN1056275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18032A (en) * | 1981-11-11 | 1985-05-21 | Hitachi, Ltd. |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for automobile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
CN1079815A (zh) * | 1992-03-07 | 1993-12-2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 |
KR0175625B1 (ko) * | 1996-08-02 | 1999-03-20 | 김광호 | 공기조화기의 루버구동제어장치 및 방법 |
JP3990431B1 (ja) * | 2006-10-20 | 2007-10-1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CN101403512A (zh) * | 2007-10-05 | 2009-04-0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机、空调机的风向控制方法以及致动器的控制方法 |
CN102759173A (zh) * | 2011-04-26 | 2012-10-3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空调运行方式的方法和空调 |
CN103292415A (zh) * | 2012-03-01 | 2013-09-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温度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3925681A (zh) * | 2014-04-25 | 2014-07-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27511A (zh) | 2016-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27511B (zh) |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02798194B (zh) | 空调器及其送风模式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7576021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925681B (zh) |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5423502A (zh) | 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5757903A (zh) |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
CN105546747A (zh) | 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7525213A (zh) | 送风角度控制方法、送风角度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 |
CN103292415A (zh) | 温度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4596042A (zh) | 基于人体检测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6765578A (zh) | 空调器 | |
CN106152378B (zh) | 一种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 | |
CN202442448U (zh) | 温度检测装置以及空调器的控制系统 | |
JP6091348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05571066A (zh) | 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2944641B (zh) |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
JP2021529925A (ja) | 空気調節機器の制御方法、装置及び空気調節機器 | |
CN105020839A (zh) | 导风机构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112432325A (zh) |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 |
CN109916048A (zh) | 空调器自清洁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103375877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485855A (zh) | 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0986314A (zh) | 空调器的智能送风调节方法及空调器 | |
CN105546748A (zh) | 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8954722B (zh) | 一种具有景深识别功能的空调及应用于该空调的送风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