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1264B - 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1264B
CN106091264B CN201610442527.9A CN201610442527A CN106091264B CN 106091264 B CN106091264 B CN 106091264B CN 201610442527 A CN201610442527 A CN 201610442527A CN 106091264 B CN106091264 B CN 106091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emperature
supply
air condition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425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91264A (zh
Inventor
杨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425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912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91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1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91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1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24F2011/000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for admittance of outside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包括第一出风单元和第二出风单元,第一出风单元将风送至第一送风区域,第二出风单元将风送至第二送风区域;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第一送风区域的第一温度和第二送风区域的第二温度;比对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根据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比对结果以及空调器当前的工作模式,调节第一出风单元和/或第二出风单元的送风参数,以将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差值降低至预设的范围内。本发明通过在空调器上设置两个送风单元,使得空调器具有不同的送风区域,在制热模式下,增加低温区域的送风量;在制冷模式下,增加高温区域的送风量,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器,在使用过程中,送风区域内的送风量相当,经常由于送风区域内的热源不同,而致使送风区域内的温度不均衡。例如,当多位用户聚集在一起时,用户聚集的区域的温度高于其它区域,而空调器送至该区域的风量有限,不能及时调节用户聚集区域的温度,致使房间内的温度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旨在提高空调器送风区域内温度分布的均匀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第一出风单元和第二出风单元,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将风送至第一送风区域,所述第二出风单元将风送至第二送风区域;
所述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第二温度;
比对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比对结果以及空调器当前的工作模式,调节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单元的送风参数,以将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降低至预设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速度:
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增加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降低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
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降低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增加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等时,保持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
优选地,所述送风参数包括出风口面积:
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增加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减小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
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减小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增加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等时,保持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和第二出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辅热装置,所述送风参数包括辅热装置开启和关闭:
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所述辅热装置用于制冷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单元内,开启所述辅热装置;
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所述辅热装置用于制热且设置于所述第二送风单元内,开启所述辅热装置;
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等时,关闭所述辅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的预设的范围为0~1摄氏度。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进一步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第一出风单元和第二出风单元,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将风送至第一送风区域,所述第二出风单元将风送至第二送风区域;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第二温度;
比对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
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比对结果以及空调器当前的工作模式,调节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单元的送风参数,以将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降低至预设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速度,所述调节模块包括:
第一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增加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降低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
第二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降低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增加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
第三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等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保持所述第一送风单元和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
优选地,所述送风参数包括出风口面积;所述调节模块包括:
第四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增加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减小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
第五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减小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增加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
第六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等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保持所述第一送风单元和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辅热装置,所述送风参数包括辅热装置开启和关闭:
第七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所述辅热装置用于制冷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单元内,开启所述辅热装置;和/或,
第八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所述辅热装置用于制热且设置于所述第二送风单元内,开启所述辅热装置;和/或,
第九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等时,关闭所述辅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的预设的范围为0~1摄氏度。
本发明通过在空调器上设置两个送风单元,使得空调器具有不同的送风区域,通过检测并比对两个送风区域的温度,判断出哪个区域温度高,哪个区域温度低,在制热模式下,增加低温区域的送风量,或者减少高温区域的送风量,又或者增加低温区域的送风量的同时减少高温区域的送风量;在制冷模式下,增加高温区域的送风量,或者减少低温区域的送风量,又或者增加高温区域的送风量的同时减少低温区域的送风量,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安装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制冷模式下的出风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在制冷模式下的逻辑方框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制热模式下的出风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在制热模式下的逻辑方框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方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底盘 200 换热组件
300 风轮组件 310 第一贯流风轮
320 第二贯流风轮 330 第一驱动电机
340 第二驱动电机 400 面壳
410 第一流道 420 第二流道
430 换热风道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属于空调器的一部分,用于调节空气的温度,并将调节温度后的空气输送至指定区域。该空调器是指用于调节空气温度的设备。空调器一般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冷媒管连通,冷媒在室外机的换热器换热后,进入室内机的换热器进行换热,以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
以下将主要描述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作为本发明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的控制对象。
参照图1至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风轮组件300,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风道,所述风轮组件300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轮组件300包括第一贯流风轮310和第二贯流风轮320,所述第一贯流风轮310和所述第二贯流风轮320呈夹角设置,且对应所述出风口的角度大于18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壳体可以为一个整体的壳体,也可以由多个部分组合而成,只要可以将风轮组件300和换热组件200设置于其中即可。以壳体包括底盘100和面壳400为例,进风口开设在面壳400或底盘100的侧壁上,空调室内机的换热组件200对应进风口设置,风轮组件300设置在内风道内。壳体的外形呈长方体结构设置,出风口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贯流风轮310和第二贯流风轮320为长筒状风轮,第一贯流风轮310和第二贯流风轮320的形状和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贯流风轮310的轴线与第二贯流风轮320的轴线呈夹角设置。第一贯流风轮310和第二贯流风轮320呈夹角设置于风道内后,朝向出风口的夹角大于180°,朝向换热组件200的夹角小于180°。贯流风轮将风道内的气流在导风板500的作用下,从出风口驱动出风道,出风方向垂直与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其中,第一贯流风轮310由第一驱动电机330驱动,第二贯流风轮320由第二驱动电机340驱动。由于第一贯流风轮310和第二贯流风轮320呈夹角设置,使得气流辐射的角度大于180°,在改变送风方向的同时也增加了送风范围。气流从风道流出后,风道内形成负压,在风道的负压的作用下,外部的气流与对应进风口设置的换热组件200进行换热后,从进风口进入风道。
空调室内机工作时,第一贯流风轮310和第二贯流风轮320转动,将风道内换热后的空气沿垂直于第一贯流风轮310和第二贯流风轮320的方向输送,由于第一贯流风轮310和第二贯流风轮320朝向出风口的夹角大于180°,使得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角度增大;由于第一贯流风轮310和第二贯流风轮320将气流直接输送,没有经过任何导风装置的导风,最大程度的减少了风能的损耗,有利于增大风量;若保持原有风量,可降低风轮的转速,从而降低噪音;通过两个贯流风轮分别送风,可对两个贯流风轮单独进行控制,从而适用不同用户的需求,以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适用性。
为了使风道内的气流更加稳定,所述风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流道410和第二流道420,所述第一贯流风轮310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410内,所述第二贯流风轮320设置于所述第二流道420内。通过将风道对应风轮设置成第一流道410和第二流道420,使得第一贯流风轮310调节第一流道410内的气流流动,第二贯流风轮320调节第二流动内的气流流动。使得换热后气流可以更加顺畅的根据各自对应的贯流风轮来流动,避免气流同时受到第一贯流风轮310和第二贯流风轮320的驱动,或者位于两贯流风轮的作用盲区的现象出现,避免了乱流的形成。通过针对第一贯流风轮310设置第一流道410,针对第二贯流风轮320设置第二流道420,使得风道内的气流更加稳定。
为了使进入风道的气流与换热组件200进行充分换热,所述风道还包括换热风道430,所述换热风道430分别与所述进风口、第一流道410以及第二流道420连通。所述空调室内机10的换热组件200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430内。换热风道430连通第一流道410和进风口,同时连通第二流道420和进风口,使得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经换热风道430后分别进入第一流道410和第二流道420。将换热组件200设置在换热风道430中,保证从进风口进入风道的气流均与换热组件200进行换热,将换热组件200设置在进风口处,提高了换热组件200的换热效率。
以下将主要描述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
参照图3和图4,以及图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第一出风单元和第二出风单元,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将风送至第一送风区域,所述第二出风单元将风送至第二送风区域。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检测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第二温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单元包括用于驱动气流流动的第一风轮和与第一风轮对应的第一流道,第一流道不仅包括供气流流动的通道,还包括第一流道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出风口。第一风轮以第一贯流风轮为例。同理,第二出风单元包括用于驱动气流流动的第二风轮和与第二风轮对应的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不仅包括供气流流动的通道,还包括第二流道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出风口。第二风轮以第二贯流风轮为例。第一送风区域可以为第一贯流风轮所驱动的气流到达区域,也可以为经过的区域中的指定部分。因此,第一温度可以为整个气流到达区域的平均温度,也可以为其中某一指定区域的平均温度。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区域内某一点的温度,或者为区域内多个点的平均温度。
进一步说明温度检测的方式。红外扫描第一送风区域,并获取第一送风区域中预设点的温度作为所述第一温度。红外扫描第二送风区域,并获取第二送风区域中预设点的温度作为所述第二温度。其中,预设的点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即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可以为某一点的温度,也可以为多个点的平均温度。当然,获取温度的方式还可以是通过在送风区域内设置感温探头的方式来实现。
S20:比对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
在获取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后,比对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并生成关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大小的比对结果。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比对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比对电路实现,也可以通过比对程序来实现。
S30:根据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比对结果以及空调器当前的工作模式,调节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单元的送风参数,以将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降低至预设的范围内。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的预设的范围为0~1摄氏度。第一送风区域和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差不能太大,温差太大时,用户穿梭于第一送风区域和第二送风区域时由于温差太大体验不佳;第一送风区域和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差也不能太小,温差范围太小时,调整难度和调整成本呈几何指数增加,调整的时间也大幅增加,不利于空调器快速稳定的送风。
根据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和当前的工作模式来调节第一出风口和/或第二出风口的大小,或者调节第一贯流风轮和/或第二贯流风轮的转速(即调节出风速度),来调节第一送风单元和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量,以使第一送风区域和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相当。制热模式下,增加低温区域的送风量,制冷时,增加高温区域的送风量。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参数还可以包括导风板的导风位置、摆动频率等,甚至可以附加设置加热件或制冷件来进一步调节空气的温度,以使区域内的空气温度更加均匀。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单元的数量可以为三个,甚至三个以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空调器上设置两个送风单元,使得空调器具有不同的送风区域,通过检测并比对两个送风区域的温度,判断出哪个区域温度高,哪个区域温度低,在制热模式下,增加低温区域的送风量,或者减少高温区域的送风量,又或者增加低温区域的送风量的同时减少高温区域的送风量;在制冷模式下,增加高温区域的送风量,或者减少低温区域的送风量,又或者增加高温区域的送风量的同时减少低温区域的送风量,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下面介绍步骤S30的具体实现方式。参照图3至图6,
具体实现方式一:所述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速度,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增加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降低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
本实施例中,在制冷模式、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速度的情况下,当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我们需要增加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或者减小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又或者增加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的同时减少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或者减小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又或者增加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的同时减少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来实现。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具体实现方式二:所述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速度;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降低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增加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
本实施例中,在制热模式、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速度的情况下,当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我们需要减少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或者增加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又或者减少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的同时增加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减小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或者增加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又或者减少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的同时增加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来实现。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具体实现方式三:所述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速度;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等时,保持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
本实施例中,在制冷或制热模式、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速度的情况下,当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与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相当时,我们不需要改变第一送风区域和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保持第一送风单元和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具体实现方式四:所述送风参数包括出风口面积;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增加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减小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
本实施例中,在制冷模式、送风参数包括出风口面积的情况下,当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我们需要增加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或者减小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又或者增加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的同时减少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或者减小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又或者增加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的同时减少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来实现。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具体实现方式五:所述送风参数包括出风口面积;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减小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增加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
本实施例中,在制热模式、送风参数包括出风口面积的情况下,当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我们需要减少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或者增加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又或者减少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的同时增加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减小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或者增加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又或者减少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的同时增加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来实现。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具体实现方式六:所述送风参数包括出风口面积;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等时,保持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和第二出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
本实施例中,在制冷或制热模式、送风参数包括出风口面积的情况下,当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与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相当时,我们不需要改变第一送风区域和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保持第一送风单元和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具体实现方式七: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辅热装置,所述送风参数包括辅热装置开启和关闭:
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所述辅热装置用于制冷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单元内,开启所述辅热装置。辅热装置为辅助制冷设备,当空调器制冷,需要快速降低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时,辅热装置开启制冷,降低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温度。通过辅热装置的设置,可快速的降低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
具体实现方式八: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所述辅热装置用于制热且设置于所述第二送风单元内,开启所述辅热装置。辅热装置为辅助制热设备,如电加热管等,当空调器制热,需要快速升高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辅热装置开启制热,升高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温度。通过辅热装置的设置,可快速的升高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
具体实现方式九: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等时,关闭所述辅热装置。此时辅热装置停止工作。
当然,在第一送风单元和第二送风单元内都可以设置辅热装置,辅热装置可以单独制热,可以单独制冷,也可以既能制热也能制冷。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包括第一出风单元和第二出风单元,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将风送至第一送风区域,所述第二出风单元将风送至第二送风区域。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参照图5、图6和图8,
温度检测装置10,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第二温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单元包括用于驱动气流流动的第一风轮和与第一风轮对应的第一流道,第一流道不仅包括供气流流动的通道,还包括第一流道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出风口。第一风轮以第一贯流风轮为例。同理,第二出风单元包括用于驱动气流流动的第二风轮和与第二风轮对应的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不仅包括供气流流动的通道,还包括第二流道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出风口。第二风轮以第二贯流风轮为例。第一送风区域可以为第一贯流风轮所驱动的气流到达区域,也可以为经过的区域中的指定部分。因此,第一温度可以为整个气流到达区域的平均温度,也可以为其中某一指定区域的平均温度。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区域内某一点的温度,或者为区域内多个点的平均温度。
进一步说明温度检测的方式。红外扫描第一送风区域,并获取第一送风区域中预设点的温度作为所述第一温度。红外扫描第二送风区域,并获取第二送风区域中预设点的温度作为所述第二温度。其中,预设的点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即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可以为某一点的温度,也可以为多个点的平均温度。当然,获取温度的方式还可以是通过在送风区域内设置感温探头的方式来实现。
比对模块20,用于比对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
在获取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后,比对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并生成关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大小的比对结果。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比对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比对电路实现,也可以通过比对程序来实现。
调节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比对结果和空调器当前的工作模式调节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单元的送风参数,以将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降低至预设的范围内。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的预设的范围为0~1摄氏度。第一送风区域和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差不能太大,温差太大时,用户穿梭于第一送风区域和第二送风区域时由于温差太大体验不佳;第一送风区域和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差也不能太小,温差范围太小时,调整难度和调整成本呈几何指数增加,调整的时间也大幅增加,不利于空调器快速稳定的送风。
根据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和当前的工作模式来调节第一出风口和/或第二出风口的大小,或者调节第一贯流风轮和/或第二贯流风轮的转速(即调节出风速度),来调节第一送风单元和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量,以使第一送风区域和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相当。制热模式下,增加低温区域的送风量,制冷时,增加高温区域的送风量。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参数还可以包括导风板的导风位置、摆动频率等,甚至可以附加设置加热件或制冷件来进一步调节空气的温度,以使区域内的空气温度更加均匀。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单元的数量可以为三个,甚至三个以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空调器上设置两个送风单元,使得空调器具有不同的送风区域,通过检测并比对两个送风区域的温度,判断出哪个区域温度高,哪个区域温度低,在制热模式下,增加低温区域的送风量,或者减少高温区域的送风量,又或者增加低温区域的送风量的同时减少高温区域的送风量;在制冷模式下,增加高温区域的送风量,或者减少低温区域的送风量,又或者增加高温区域的送风量的同时减少低温区域的送风量,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下面介绍调节模块30的具体实现方式。
所述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速度,所述调节模块包括:
第一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增加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降低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
本实施例中,在制冷模式、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速度的情况下,当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我们需要增加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或者减小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又或者增加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的同时减少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或者减小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又或者增加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的同时减少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来实现。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第二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降低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增加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
本实施例中,在制热模式、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速度的情况下,当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我们需要减少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或者增加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又或者减少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的同时增加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减小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或者增加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又或者减少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的同时增加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来实现。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第三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等时,保持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
本实施例中,在制冷或制热模式、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速度的情况下,当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与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相当时,我们不需要改变第一送风区域和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保持第一送风单元和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所述送风参数包括出风口面积;所述调节模块包括:
第四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增加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减小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
本实施例中,在制冷模式、送风参数包括出风口面积的情况下,当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我们需要增加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或者减小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又或者增加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的同时减少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或者减小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又或者增加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的同时减少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来实现。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第五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减小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增加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
本实施例中,在制热模式、送风参数包括出风口面积的情况下,当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我们需要减少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或者增加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又或者减少第一送风区域的送风量的同时增加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减小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或者增加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又或者减少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的同时增加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来实现。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第六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等时,保持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和第二出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
本实施例中,在制冷或制热模式、送风参数包括出风口面积的情况下,当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与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相当时,我们不需要改变第一送风区域和第二送风区域的送风量。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保持第一送风单元和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以达到房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第七调节单元: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辅热装置,所述送风参数包括辅热装置开启和关闭:
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所述辅热装置用于制冷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单元内,开启所述辅热装置。辅热装置为辅助制冷设备,当空调器制冷,需要快速降低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时,辅热装置开启制冷,降低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温度。通过辅热装置的设置,可快速的降低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
第八调节单元: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所述辅热装置用于制热且设置于所述第二送风单元内,开启所述辅热装置。辅热装置为辅助制热设备,如电加热管等,当空调器制热,需要快速升高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辅热装置开启制热,升高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温度。通过辅热装置的设置,可快速的升高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
第九调节单元: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等时,关闭所述辅热装置。此时辅热装置停止工作。
当然,在第一送风单元和第二送风单元内都可以设置辅热装置,辅热装置可以单独制热,可以单独制冷,也可以既能制热也能制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器包括第一出风单元和第二出风单元,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包括用于驱动气流流动的第一贯流风轮和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对应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包括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单元包括用于驱动气流流动的第二贯流风轮和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对应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包括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贯流风轮和所述第二贯流风轮呈夹角设置,且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一侧的角度大于180°,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将风送至第一送风区域,所述第二出风单元将风送至第二送风区域;
所述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第二温度;
比对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比对结果以及空调器当前的工作模式,调节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单元的送风参数,以将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降低至预设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速度:
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增加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降低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
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降低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增加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等时,保持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参数包括出风口面积:
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增加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减小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
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减小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增加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等时,保持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和第二出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辅热装置,所述送风参数包括辅热装置开启和关闭:
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所述辅热装置用于制冷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单元内,开启所述辅热装置;
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所述辅热装置用于制热且设置于所述第二送风单元内,开启所述辅热装置;
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等时,关闭所述辅热装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的预设的范围为0~1摄氏度。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出风单元和第二出风单元,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包括用于驱动气流流动的第一贯流风轮和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对应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包括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单元包括用于驱动气流流动的第二贯流风轮和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对应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包括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贯流风轮和所述第二贯流风轮呈夹角设置,且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一侧的角度大于180°,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将风送至第一送风区域,所述第二出风单元将风送至第二送风区域;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第二温度;
比对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
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比对结果以及空调器当前的工作模式,调节所述第一出风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单元的送风参数,以将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降低至预设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速度,所述调节模块包括:
第一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增加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降低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
第二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降低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增加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和/或,
第三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等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保持所述第一送风单元和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送风速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参数包括出风口面积;所述调节模块包括:
第四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增加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减小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
第五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减小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增加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和/或,
第六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等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保持所述第一送风单元和所述第二送风单元的出风口面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辅热装置,所述送风参数包括辅热装置开启和关闭:
第七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所述辅热装置用于制冷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单元内,开启所述辅热装置;和/或,
第八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热,且所述第一送风区域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送风区域的温度时,所述辅热装置用于制热且设置于所述第二送风单元内,开启所述辅热装置;和/或,
第九调节单元,用于当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且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等时,关闭所述辅热装置。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的预设的范围为0~1摄氏度。
CN201610442527.9A 2016-06-17 2016-06-17 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Active CN106091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2527.9A CN106091264B (zh) 2016-06-17 2016-06-17 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2527.9A CN106091264B (zh) 2016-06-17 2016-06-17 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1264A CN106091264A (zh) 2016-11-09
CN106091264B true CN106091264B (zh) 2019-10-15

Family

ID=57237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42527.9A Active CN106091264B (zh) 2016-06-17 2016-06-17 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912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0787B (zh) * 2017-04-24 2020-02-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7152756B (zh) * 2017-05-19 2019-1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800457B (zh) * 2018-04-27 2021-06-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59003B (zh) * 2018-04-27 2021-04-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62022A (zh) * 2018-04-27 2018-09-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出风温度的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08592328A (zh) * 2018-04-27 2018-09-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出风温度的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09373528A (zh) * 2018-09-19 2019-02-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换热器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09442638A (zh) * 2018-11-30 2019-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45424B (zh) * 2019-03-11 2021-12-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899938A (zh) * 2019-03-13 2019-06-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多联机室内机出风温度的控制方法
CN116221821A (zh) * 2019-03-29 2023-06-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0567114B (zh) * 2019-08-12 2020-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48887A (zh) * 2019-11-29 2020-0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1156671B (zh) * 2020-01-03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1578487B (zh) * 2020-05-25 2022-06-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方向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1780373B (zh) * 2020-07-14 2021-10-08 青岛海信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4135971B (zh) * 2020-09-04 2023-04-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CN113418232B (zh) * 2021-06-30 2022-09-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39394A (zh) * 2021-07-31 2021-11-12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4234413B (zh) * 2021-11-22 2023-06-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7460A (ja) * 2009-07-07 2011-01-27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2654305A (zh) * 2011-03-02 2012-09-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3240666U (zh) * 2013-05-23 2013-10-16 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贯流风扇空调室内机
CN104697124A (zh) * 2013-12-09 2015-06-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自然风空调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5627511A (zh) * 2016-01-04 2016-06-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7460A (ja) * 2009-07-07 2011-01-27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2654305A (zh) * 2011-03-02 2012-09-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3240666U (zh) * 2013-05-23 2013-10-16 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贯流风扇空调室内机
CN104697124A (zh) * 2013-12-09 2015-06-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自然风空调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5627511A (zh) * 2016-01-04 2016-06-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1264A (zh) 201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1264B (zh) 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KR101129534B1 (ko) 공조 환기 장치
CN102425828B (zh) 一种适用于机房精密控制空调的节能装置
CN100559088C (zh) 一种机房空调机组
CN104329824A (zh) 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25072A (zh) 空调系统及其换热结构
CN105091457A (zh) 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WO2013038669A1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7763732A (zh) 辐射空调室内机、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40304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65946A (zh) 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CN208804767U (zh) 一种多温送风空调系统
CN108954537A (zh) 一种多温送风空调系统
CN104515207A (zh) 多贯流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40630A (zh) 空气调节系统、温度调整及湿度调整控制方法
CN106051933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106411153A (zh) 一种变频柜及变频柜防凝露方法
CN113483406B (zh) 空调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分区送风的控制方法
CN105115067A (zh) 空调系统
CN205641708U (zh) 空调系统
CN206160283U (zh) 空调器
CN205065981U (zh) 空调系统
CN202392899U (zh) 空调风柜及带有该风柜的空调系统
CN207422524U (zh) 可消除制冷工况再热能耗的旁通式新风空气处理机组
CN207146611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