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5115B - 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25115B
CN105625115B CN201410610868.3A CN201410610868A CN105625115B CN 105625115 B CN105625115 B CN 105625115B CN 201410610868 A CN201410610868 A CN 201410610868A CN 105625115 B CN105625115 B CN 1056251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rail
clamp
piston rod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108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25115A (zh
Inventor
丁志周
汪宏
刘中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108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2511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93760 priority patent/WO2016070806A1/zh
Priority to BR112017009215-8A priority patent/BR112017009215B1/pt
Priority to MYPI2017701557A priority patent/MY185005A/en
Publication of CN105625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5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25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5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7/00Placing, renewing, working, cleaning, or taking-up the ballast, with or without concurrent work on the track; Devices therefor; Packing sleepers
    • E01B27/12Packing sleepers, with or without concurrent work on the track; Compacting track-carrying ballast
    • E01B27/20Compacting the material of the track-carrying ballastway, e.g. by vibrating the track, by surface vib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包括:将正线道岔区作业分为五个阶段,即阶段Ⅰ:道岔前的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Ⅱ: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Ⅲ: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Ⅴ:出道岔后的正线作业阶段。本发明提供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针对道岔区不同部分的结构不同的特点,通过稳定装置夹钳、撑轨的动作、压力切换,实现铁路道岔区的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的稳定作业功能,很好地解决了道岔区的稳定维护需求,且设计实现简单、作业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钢轨正线道岔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正线道岔稳定车是对铁路正线及道岔区进行稳定养护作业的一种大型养路机械,其在正线以及道岔区的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的稳定作业控制是设计重点。由于受道岔特殊结构的影响,正线道岔稳定车的稳定装置的夹钳轮在道岔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不能同时实施两侧刚性夹持,在靠近岔心的一侧的夹钳轮必须张开才能顺利通过。同时,稳定装置到达辙叉部分时,水平撑轨装置必须通过水平撑轨油缸的动作切换使相对滚轮轮距减小,以防止撑开的滚轮在辙叉部分出现脱轨或入错线的危险。稳定装置夹钳轮在道岔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是实施单侧夹持,必须增大夹钳轮的夹持力,才不至于使夹钳轮在稳定装置的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从而避免稳定装置滚轮与钢轨间相互碰撞。同时,单侧夹持时水平撑轨油缸压力必须比双侧夹持时增大,才可避免出现活塞不紧贴缸筒端部而使轮距小于轨距。所以,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作业时,需进行稳定装置夹钳、撑轨的动作、压力的切换,研究道岔区稳定作业控制方法,而现有的稳定车控制方法不够精确,不能实现夹钳动作、撑轨动作、夹钳压力和撑轨压力的切换,从而不能实现道岔区的稳定作业。因此,需要一种能精确控制稳定装置在道岔区不同部分动作切换和压力切换的方法动作的装置及方法,以满足道岔稳定需求,并提高正线道岔区域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将正线道岔区作业分为五个阶段,即阶段Ⅰ:道岔前的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Ⅱ: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Ⅲ: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Ⅴ:出道岔后的正线作业阶段。
本发明中设定,钢轨靠近作业车前进车头的方向为前方、钢轨远离作业车前进车头的方向为后方,左侧是指垂直于作业车前进方向的左方,右侧是指垂直于作业车前进方向的右方。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包括:
准备阶段:在正线区段,放下各测量小车,然后扳动稳定装置提升开关并解锁,将稳定装置下放于钢轨上,先通过油路控制四个水平撑轨油缸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和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都完全缩进,使得此时两条钢轨上的滚轮之间的间距为最小值1420mm;
a.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此时夹钳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10MP、从而使夹钳油缸控制两侧的夹钳轮夹紧钢轨,由稳定装置进行阶段Ⅰ:即道岔前的正线作业阶段的稳定作业;b.由正线行进至稳定装置距转辙器部分前方2~3根轨枕时,松开靠近道岔中心一侧的夹钳轮,同时,对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切换为15MPa,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内液压力的大小值切换为10Mpa,并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使滚轮之间的间距达到1435mm的标准轨距,并使稳定装置在作业车带动下通过转辙器部分,至此完成阶段Ⅱ,即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的作业;
c.待稳定装置进入连接部分时,再次夹紧两条钢轨两侧的夹钳轮使其夹紧钢轨,同时,两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恢复为10MPa,并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恢复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随着作业车的前进,稳定装置继续进行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Ⅲ,即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的作业;
d.当稳定装置位于辙叉部分前方2~3根轨枕时处时,松开靠近道岔中心一侧的夹钳轮,同时,对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再次切换为15MPa,当稳定装置到达辙叉部分时,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内液压力的大小值再次切换为10Mpa,同时控制水平撑轨油缸的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进、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此时,滚轮轮距为1435mm,以防止撑开的滚轮在辙叉部分出现脱轨或入错线的危险,待稳定装置通过辙叉部分后,继续沿正线行进并进行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Ⅳ,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的作业。
e.待稳定装置出道岔后,再次夹紧两条钢轨两侧的夹钳轮使其夹紧钢轨,同时,两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再次恢复为10MPa,并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再次恢复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随着作业车的前进,稳定装置继续进行后续正线区段的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Ⅴ,即出道岔后的正线作业阶段的作业。
准备阶段完成后,以上步骤依a、b、c、d、e的顺序依次执行,遇到下一组道岔时,在道岔的三个不同部分,即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辙叉部分,再次重复步骤b、c、d。
优选的是,所述水平撑轨油缸为带有两根活塞杆的组合油缸,该组合油缸由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和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分别嵌入所述水平撑轨油缸的缸筒两端,通过分别对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油路控制,实现不同轮距宽度的调节。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液压系统的系统压力为15MPa,作业蓄能器压力为10MPa。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正线区段和道岔区段的连接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夹持油缸的夹持压力均为10Mpa、道岔区段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夹持油缸夹持侧对应的夹持压力为15MPa,夹持油缸张开侧对应的夹持压力为0;在正线或道岔区段进行稳定作业时,夹钳油缸背压压力均为9MPa。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正线区段和道岔区段的连接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水平撑轨油缸的两端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对应的撑轨压力均为5Mpa;道岔区段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对应的撑轨压力为0,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对应的撑轨压力为10Mpa,在正线和道岔区段,水平撑轨蓄能器的压力均为3Mpa。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正线道岔稳定车车体左右两侧均设有道岔作业按钮,即共包括两个道岔作业按钮,按亮“道岔作业”按钮,则稳定装置受各部件协调控制进入“道岔模式”,按灭“道岔作业”按钮,则稳定装置相应进入“正线模式”;在车体上部和作业司机室设置有稳定装置撑轨和左右夹钳闭合开关,该两个道岔作业按钮和车体上部及作业司机室的撑轨和夹钳开关具有互锁功能,即在同一时间只能由某一按钮控制的部位进行撑轨和夹钳动作,而其他三个部位控制的撑轨和夹钳动作不起作用,所述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左右两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
在上述步骤b和d中,按亮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作业模式,此时作业司机室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开关不起作用;车体上部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和稳定装置提升开关不起作用;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
在上述步骤b和d中,按亮车体右侧“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作业模式,作业司机室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开关不起作用;车体上部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和稳定装置提升开关不起作用;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左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从而当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开启时,联锁作业司机室和车体上部撑轨、夹钳开关不起作用,以及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保证轮距1435mm;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撑轨压力为10Mpa;左侧夹钳张开,右侧夹钳保持夹持状态且夹持压力为15MPa。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右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从而当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开启时,联锁作业司机室和车体上部撑轨、夹钳开关不起作用,以及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保证轮距1435mm;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撑轨压力为10Mpa;右侧夹钳张开,左侧夹钳保持夹持状态且夹持压力为15MPa。
本发明提供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针对道岔区不同部分的结构不同的特点,通过稳定装置夹钳、撑轨的动作、压力切换,实现铁路道岔区的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的稳定作业功能,很好地解决了道岔区的稳定维护需求,且设计实现简单、作业操作方便。
本发明所提供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上述各部分的任意组合,上述各部分组件的简单变化或组合仍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更多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普通单开道岔组成图。
图2为按照本发明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所采用的正线道岔稳定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组合油缸撑轨装置示意图。
图1-图3中数字分别表示:
1-滚轮;2-夹钳轮;3-夹钳油缸;4-箱体;5-组合油缸撑轨装置;
53-水平撑轨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分别详细描述按照本发明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1: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以标准轨距轨道的稳定作业为例,将正线道岔区作业分为五个阶段,即阶段Ⅰ:道岔前的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Ⅱ: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Ⅲ: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Ⅴ:出道岔后的正线作业阶段。设定钢轨靠近作业车前进车头的方向为前方、钢轨远离作业车前进车头的方向为后方,左侧是指垂直于作业车前进方向的左方,右侧是指垂直于作业车前进方向的右方。
本实施例中,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包括准备阶段、第1步、第2步、第3步、第4步、第5步,其依准备阶段、第1至第5步的顺序依次进行。其中:
准备阶段:在正线区段,放下各测量小车,然后扳动稳定装置提升开关并解锁,将稳定装置下放于钢轨上,先通过油路控制四个组合油缸撑轨装置5的水平撑轨油缸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和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都完全缩进,使得此时两条钢轨上的滚轮1之间的间距为最小值1420mm;
第1步: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1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适于标准轨距1435mm的距离,此时夹钳油缸3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10MP、从而使夹钳油缸3控制两侧的夹钳轮2夹紧钢轨,由稳定装置进行阶段Ⅰ:即道岔前的正线作业阶段的稳定作业;
第2步:由正线行进至稳定装置距转辙器部分前方2~3根轨枕时,松开靠近道岔中心一侧的夹钳轮2,同时,对侧夹钳轮2对应的夹钳油缸3的液压力大小切换为15MPa,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内液压力的大小值切换为10Mpa,并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使滚轮1之间的间距达到1435mm的标准轨距,并使稳定装置在作业车带动下通过转辙器部分,至此完成阶段Ⅱ,即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的作业;
第3步:待稳定装置进入连接部分时,再次夹紧两条钢轨两侧的夹钳轮2使其夹紧钢轨,同时,两侧夹钳轮2对应的夹钳油缸3的液压力大小恢复为10MPa,并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恢复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1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适于1435mm轨道的间距,随着作业车的前进,稳定装置继续进行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Ⅲ,即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的作业;
第4步:当稳定装置位于辙叉部分前方2~3根轨枕时处时,松开靠近道岔中心一侧的夹钳轮2,同时,对侧夹钳轮2对应的夹钳油缸3的液压力大小再次切换为15MPa,当稳定装置到达辙叉部分时,水平撑轨油缸53的油路内液压力的大小值再次切换为10Mpa,同时控制水平撑轨油缸的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进、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此时,滚轮1轮距为1435mm,以防止撑开的滚轮1在辙叉部分出现脱轨或入错线的危险,待稳定装置通过辙叉部分后,继续沿正线行进并进行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Ⅳ,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的作业。
第5步:待稳定装置出道岔后,再次夹紧两条钢轨两侧的夹钳轮2使其夹紧钢轨,同时,两侧夹钳轮2对应的夹钳油缸3的液压力大小再次恢复为10MPa,并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再次恢复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1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随着作业车的前进,稳定装置继续进行后续正线区段的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Ⅴ,即出道岔后的正线作业阶段的作业。
上述步骤中,液压系统的系统压力为15MPa,作业蓄能器压力为10Mpa。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仅含上述步骤,不需其他作业程序即可完成对正线道岔区段的连续稳定作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天窗时间。
实施例1.2: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同实施例1.1,不同之处在于,执行完实施例1.1的步骤后,在遇到下一组道岔时,在道岔的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辙叉部分,依次再重复第2步、第3步、第4步。
实施例1.3: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同实施例1.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水平撑轨油缸为带有两根活塞杆的组合油缸,该组合油缸由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和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分别嵌入所述水平撑轨油缸的缸筒两端,通过分别对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油路控制,实现不同轮距宽度的调节,正线区段和道岔区段的连接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夹持油缸的夹持压力均为10Mpa、道岔区段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夹持油缸夹持侧对应的夹持压力为15MPa,夹持油缸张开侧对应的夹持压力为0;在正线或道岔区段进行稳定作业时,夹钳油缸背压压力均为9MPa。
实施例1.4: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同实施例1.3,不同之处在于:在正线区段和道岔区段的连接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水平撑轨油缸的两端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对应的撑轨压力均为5Mpa;道岔区段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对应的撑轨压力为0,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对应的撑轨压力为10Mpa,在正线和道岔区段,水平撑轨蓄能器的压力均为3Mpa,所述正线道岔稳定车车体左右两侧均设有道岔作业按钮,即共包括两个道岔作业按钮,按亮“道岔作业”按钮,则稳定装置受各部件协调控制进入“道岔模式”,按灭“道岔作业”按钮,则稳定装置相应进入“正线模式”;在车体上部和作业司机室设置有稳定装置撑轨和左右夹钳闭合开关,该两个道岔作业按钮和车体上部及作业司机室的撑轨和夹钳开关具有互锁功能,即在同一时间只能由某一按钮控制的部位进行撑轨和夹钳动作,而其他三个部位控制的撑轨和夹钳动作不起作用,所述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左右两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
实施例1.5: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同实施例1.4,不同之处在于:在上述步骤b和d中,按亮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作业模式,此时作业司机室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开关不起作用;车体上部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和稳定装置提升开关不起作用;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
实施例1.6: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同实施例1.4,不同之处在于:按亮车体右侧“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作业模式,作业司机室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开关不起作用;车体上部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和稳定装置提升开关不起作用;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
实施例1.7: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同实施例1.4,不同之处在于: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左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从而当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开启时,联锁作业司机室和车体上部撑轨、夹钳开关不起作用,以及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保证轮距1435mm;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撑轨压力为10Mpa;左侧夹钳张开,右侧夹钳保持夹持状态且夹持压力为15MPa。
实施例1.8: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同实施例1.4,不同之处在于: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右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从而当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开启时,联锁作业司机室和车体上部撑轨、夹钳开关不起作用,以及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保证轮距1435mm;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撑轨压力为10Mpa;右侧夹钳张开,左侧夹钳保持夹持状态且夹持压力为15MPa。
上述实施例针对道岔区不同部分的结构不同的特点,通过稳定装置夹钳、撑轨的动作、压力切换,实现铁路道岔区的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的稳定作业功能,很好地解决了道岔区的稳定维护需求,且设计实现简单、作业操作方便。
更多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包括:将正线道岔区作业分为五个阶段,即阶段Ⅰ:道岔前的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Ⅱ: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Ⅲ: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Ⅴ:出道岔后的正线作业阶段;其特征在于:
准备阶段:在正线区段,放下各测量小车,然后扳动稳定装置提升开关并解锁,将稳定装置下放于钢轨上,先通过油路控制四个水平撑轨油缸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和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都完全缩进,使得此时两条钢轨上的滚轮之间的间距为最小值1420mm;
a.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此时夹钳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10MP、从而使夹钳油缸控制两侧的夹钳轮夹紧钢轨,由稳定装置进行阶段Ⅰ:即道岔前的正线作业阶段的稳定作业;
b.由正线行进至稳定装置距转辙器部分前方2~3根轨枕时,松开靠近道岔中心一侧的夹钳轮,同时,对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切换为15MPa,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内液压力的大小值切换为10Mpa,并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使滚轮之间的间距达到1435mm的标准轨距,并使稳定装置在作业车带动下通过转辙器部分,至此完成阶段Ⅱ,即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的作业;
c.待稳定装置进入连接部分时,再次夹紧两条钢轨两侧的夹钳轮使其夹紧钢轨,同时,两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恢复为10MPa,并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恢复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随着作业车的前进,稳定装置继续进行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Ⅲ,即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的作业;
d.当稳定装置位于辙叉部分前方2~3根轨枕时处时,松开靠近道岔中心一侧的夹钳轮,同时,对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再次切换为15MPa,当稳定装置到达辙叉部分时,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内液压力的大小值再次切换为10Mpa,同时控制水平撑轨油缸的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进、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此时,滚轮轮距为1435mm,以防止撑开的滚轮在辙叉部分出现脱轨或入错线的危险,待稳定装置通过辙叉部分后,继续沿正线行进并进行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Ⅳ,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的作业;
e.待稳定装置出道岔后,再次夹紧两条钢轨两侧的夹钳轮使其夹紧钢轨,同时,两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再次恢复为10MPa,并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再次恢复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随着作业车的前进,稳定装置继续进行后续正线区段的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Ⅴ,即出道岔后的正线作业阶段的作业;
准备阶段完成后,以上步骤依a、b、c、d、e的顺序依次执行,
作业过程中,液压系统的系统压力为15MPa,作业蓄能器压力为10Mp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遇到下一组道岔时,在道岔的三个不同部分,即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辙叉部分,再次重复步骤b、c、d。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撑轨油缸为带有两根活塞杆的组合油缸,该组合油缸由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和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分别嵌入所述水平撑轨油缸的缸筒两端,通过分别对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油路控制,实现不同轮距宽度的调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正线区段和道岔区段的连接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夹持油缸的夹持压力均为10Mpa、道岔区段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夹持油缸夹持侧对应的夹持压力为15 MPa,夹持油缸张开侧对应的夹持压力为0;在正线或道岔区段进行稳定作业时,夹钳油缸背压压力均为9MP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正线区段和道岔区段的连接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水平撑轨油缸的两端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对应的撑轨压力均为5Mpa;道岔区段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对应的撑轨压力为0,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对应的撑轨压力为10Mpa,在正线和道岔区段,水平撑轨蓄能器的压力均为3Mpa。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线道岔稳定车车体左右两侧均设有道岔作业按钮,即共包括两个道岔作业按钮,按亮“道岔作业”按钮,则稳定装置受各部件协调控制进入“道岔模式”,按灭“道岔作业”按钮,则稳定装置相应进入“正线模式”;在车体上部和作业司机室设置有稳定装置撑轨和左右夹钳闭合开关,该两个道岔作业按钮和车体上部及作业司机室的撑轨和夹钳开关具有互锁功能,即在同一时间只能由某一按钮控制的部位进行撑轨和夹钳动作,而其他三个部位控制的撑轨和夹钳动作不起作用,所述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左右两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和d中,按亮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作业模式,此时作业司机室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开关不起作用;车体上部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和稳定装置提升开关不起作用;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和d中,按亮车体右侧“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作业模式,作业司机室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开关不起作用;车体上部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和稳定装置提升开关不起作用;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左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从而当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开启时,联锁作业司机室和车体上部撑轨、夹钳开关不起作用,以及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保证轮距 1435mm;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撑轨压力为10Mpa;左侧夹钳张开,右侧夹钳保持夹持状态且夹持压力为15MPa。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右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从而当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开启时,联锁作业司机室和车体上部撑轨、夹钳开关不起作用,以及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保证轮距 1435mm;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撑轨压力为10Mpa;右侧夹钳张开,左侧夹钳保持夹持状态且夹持压力为15MPa。
CN201410610868.3A 2014-11-04 2014-11-04 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625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0868.3A CN105625115B (zh) 2014-11-04 2014-11-04 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PCT/CN2015/093760 WO2016070806A1 (zh) 2014-11-04 2015-11-04 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BR112017009215-8A BR112017009215B1 (pt) 2014-11-04 2015-11-04 Método de controle para estabilizar operações de linha principal e estabilização de veículo para desvio de via em área de desvio de via
MYPI2017701557A MY185005A (en) 2014-11-04 2015-11-04 Control method for stabilizing operations of main line and turnout stabilizing vehicle in turnout are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0868.3A CN105625115B (zh) 2014-11-04 2014-11-04 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5115A CN105625115A (zh) 2016-06-01
CN105625115B true CN105625115B (zh) 2017-04-05

Family

ID=55908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10868.3A Active CN105625115B (zh) 2014-11-04 2014-11-04 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25115B (zh)
BR (1) BR112017009215B1 (zh)
MY (1) MY185005A (zh)
WO (1) WO20160708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0498A (zh) * 2016-07-22 2016-11-16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2720B (zh) * 2016-07-22 2018-10-12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方法
CN112311261B (zh) * 2020-10-21 2022-06-07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辅助逆变器双联启动控制电路
CN112849974B (zh) * 2020-12-31 2023-01-06 美克国际家私(天津)制造有限公司 实木家具生产加工区内有轨物料运输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9943A (en) * 1972-10-13 1975-11-18 Erma Plasser Track surfacing method
EP0386398A1 (de) * 1989-03-10 1990-09-12 Franz Plasser Bahnbaumaschinen-Industriegesellschaft m.b.H. Fahrbare Gleisstopf-, Nivellier- und Richtmaschine mit verschwenkbaren Stopfaggregaten
CN102720101A (zh) * 2012-05-22 2012-10-10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线路捣固稳定车及道岔稳定方法
CN102899993A (zh) * 2011-07-27 2013-01-30 常州市瑞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稳定道岔区轨道的作业方法
CN202989698U (zh) * 2012-12-14 2013-06-12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
CN103866658A (zh) * 2012-12-14 2014-06-18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及其作业方法
CN203741661U (zh) * 2014-03-26 2014-07-30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宽轨稳定车的稳定装置及作业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9943A (en) * 1972-10-13 1975-11-18 Erma Plasser Track surfacing method
EP0386398A1 (de) * 1989-03-10 1990-09-12 Franz Plasser Bahnbaumaschinen-Industriegesellschaft m.b.H. Fahrbare Gleisstopf-, Nivellier- und Richtmaschine mit verschwenkbaren Stopfaggregaten
CN102899993A (zh) * 2011-07-27 2013-01-30 常州市瑞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稳定道岔区轨道的作业方法
CN102720101A (zh) * 2012-05-22 2012-10-10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线路捣固稳定车及道岔稳定方法
CN202989698U (zh) * 2012-12-14 2013-06-12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
CN103866658A (zh) * 2012-12-14 2014-06-18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及其作业方法
CN203741661U (zh) * 2014-03-26 2014-07-30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宽轨稳定车的稳定装置及作业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0498A (zh) * 2016-07-22 2016-11-16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
CN106120498B (zh) * 2016-07-22 2018-04-03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7009215B1 (pt) 2022-03-15
WO2016070806A1 (zh) 2016-05-12
CN105625115A (zh) 2016-06-01
MY185005A (en) 2021-04-30
BR112017009215A2 (pt) 201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5115B (zh) 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CN205870036U (zh) 一种铜棒夹持装置
CN201950132U (zh) 汽车门盖包边顶升输送装置
CN201483153U (zh) 汽车后桥电子束焊机
CN207090632U (zh) 一种安全气囊折叠设备
CN102389929B (zh) 一种自动压延机
CN108706123A (zh) 节能型型钢捆扎装置
CN204355775U (zh) 钢管无声收集装置
CN204470974U (zh) 一种可变角度十字轴本体全自动攻丝机
CN103624466A (zh) 轨道车辆车厢地板焊接工装
CN105415067A (zh) 一种用于连杆式送料流水线的翻转模组
CN105625116B (zh) 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
CN104014862A (zh) 用于缝纫机铜连杆加工装置的工件排序及夹紧机构
CN103771150A (zh) 履带移动式液压自动码砖机
CN107597992A (zh) 一种具有夹持功能的工件冲压装置
CN203993030U (zh) 一种龙门式气动压管机
CN107775342B (zh) 用于钢轨闪光焊接和感应热处理一体机的液压系统和液压控制方法
CN203197147U (zh) 一种用于剪板机的供料装置
CN208178809U (zh) 一种用于制动蹄的自动化焊接工作台
CN207757232U (zh) 一种机台夹具
CN207130554U (zh) 一种铁路轨枕更换设备
CN102889061A (zh) 一种组合式吊卡
CN208906228U (zh) 一种大型钢结构的龙门式液压校正设备
CN202219176U (zh) 整块式残余阳极碳块的压脱破碎装置
CN202832287U (zh) 一种组合式吊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50000 Kunming City, Yunnan sheep sheep Wang Fang No. 384

Applicant after: CRCC HIGH-TECH EQUIPMENT Corp.,Ltd.

Address before: 650000 Kunming City, Yunnan sheep sheep Wang Fang No. 384

Applicant before: KUNMING CHINA RAILWAY LARGE MAINTENANCE MACHINERY GROUP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Assignee: BEIJING RUIWEITO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Ltd.

Assignor: CRCC HIGH-TECH EQUIPMENT Corp.,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53000001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ntrol Method for Stable Operation of Main Line Turnout Stabilizing Vehicle in Turnout Area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