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0498B - 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0498B
CN106120498B CN201610584172.7A CN201610584172A CN106120498B CN 106120498 B CN106120498 B CN 106120498B CN 201610584172 A CN201610584172 A CN 201610584172A CN 106120498 B CN106120498 B CN 1061204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abinet
dolly
measurement dolly
control
stabl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841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20498A (zh
Inventor
陈平松
李懿
卓海军
白小兰
肖晓芳
成峰
陈涛
王东星
李超
钟大力
韦佳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CSR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CSR Time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CSR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841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0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0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0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20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0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35/00Applications of measu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ck-build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包括:设置在轨道车的前、后司机室之间车体平台中部的控制箱,以及设置在车体平台底部的前测量小车、正矢测量小车、后测量小车、中间测量小车和前后稳定头。当接收到一键放车指令,控制箱依次检测前测量小车、正矢测量小车、后测量小车、中间测量小车、前后稳定头的状态信号,并依次对处于锁闭状态的作业单元执行放置操作。当控制箱接收到一键收车指令,控制箱依次检测前后稳定头、中间测量小车、后测量小车、正矢测量小车、前测量小车的状态信号,并依次对处于未锁闭状态的作业单元执行收起操作。本发明能解决现有作业系统自动化程度低,只能按一定顺序逐个控制作业单元,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铁路工程作业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动力稳定车(简称:稳定车)是一种适用于铁路线路建设、大修和维修的道床稳定作业车辆。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主要包括前测量小车、正矢测量小车、中间测量小车、后测量小车、前稳定头与后稳定头。现有稳定车作业系统中对每个作业单元的所有收放操作均只能独立操作。同时,前测量小车、正矢测量小车与后测量小车均无在轨检测功能,需要现场操作人员在车下判断该作业单元是否放置到位,并指导车上人员进行操作。同时,稳定车作业系统中作业单元的收放控制至少需要两个操作人员协同配合完成,且必须按一定的操作顺序进行操作,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相当高。
因此,目前现有的稳定车作业系统虽然可以实现作业单元收放,但还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现有作业系统只能按一定的顺序逐个独立地操作控制作业单元,对操作人员的要求相当高;
(2)现有作业系统中的前测量小车、正矢测量小车,以及后测量小车无在轨检测装置,只能依靠人工在车下观察;
(3)现有作业系统只能实时监测各装置锁闭状态,没有各作业单元脱轨监测报警功能,当出现故障时,需要人工逐个排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能够解决现有作业系统自动化程度低,只能按一定的顺序逐个操作控制作业单元,对操作人员要求极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的技术实现方案,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包括:设置在轨道车的前司机室和后司机室之间的车体平台中部的控制箱,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平台底部的前测量小车、正矢测量小车、后测量小车、中间测量小车和前后稳定头。
当所述控制箱接收到一键放车指令,所述控制箱依次检测所述前测量小车、正矢测量小车、后测量小车、中间测量小车、前后稳定头的状态信号,并依次对处于锁闭状态的所述前测量小车、正矢测量小车、后测量小车、中间测量小车、前后稳定头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接收到一键收车指令,所述控制箱依次检测所述前后稳定头、中间测量小车、后测量小车、正矢测量小车、前测量小车的状态信号,并依次对处于未锁闭状态的所述前后稳定头、中间测量小车、后测量小车、正矢测量小车、前测量小车执行收起操作。
优选的,所述前后稳定头包括前稳定头和后稳定头,所述前测量小车、正矢测量小车、前稳定头、中间测量小车、后稳定头和后测量小车沿所述轨道车的作业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车体平台的底部。
优选的,当所述控制箱接收到一键放车指令:
所述控制箱检测所述前测量小车的状态信号,若所述前测量小车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前测量小车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前测量小车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前测量小车重新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前测量小车处于在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执行放置操作。
所述控制箱检测所述正矢测量小车的状态信号,若所述正矢测量小车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正矢测量小车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重新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正矢测量小车处于在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执行放置操作。
所述控制箱检测所述后测量小车的状态信号,若所述后测量小车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后测量小车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重新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后测量小车处于在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执行放置操作。
所述控制箱检测所述中间测量小车的状态信号,若所述中间测量小车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中间测量小车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重新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中间测量小车处于在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前稳定头、后稳定头执行放置操作。
所述控制箱检测所述前稳定头、后稳定头的状态信号,若所述前稳定头、后稳定头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前稳定头、后稳定头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前稳定头、后稳定头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前稳定头、后稳定头重新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前稳定头、后稳定头处于在轨状态,则完成本次一键放车作业。
优选的,当所述控制箱接收到一键收车指令:
所述控制箱检测所述前稳定头、后稳定头的状态信号,若所述前稳定头、后稳定头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前稳定头、后稳定头执行收起操作。若所述前稳定头、后稳定头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执行收起操作。
所述控制箱检测所述中间测量小车的状态信号,若所述中间测量小车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执行收起操作。若所述中间测量小车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执行收起操作。
所述控制箱检测所述后测量小车的状态信号,若所述后测量小车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执行收起操作。若所述后测量小车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执行收起操作。
所述控制箱检测所述正矢测量小车的状态信号,若所述正矢测量小车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执行收起操作。若所述正矢测量小车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前测量小车执行收起操作。
所述控制箱检测所述前测量小车的状态信号,若所述前测量小车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前测量小车执行收起操作。若所述前测量小车处于锁闭状态,则完成本次一键收车作业。
优选的,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前测量小车处于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前测量小车按照提升—延时—解锁—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正矢测量小车处于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按照提升—延时—解锁—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后测量小车处于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按照提升—延时—解锁—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中间测量小车处于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按照提升—延时—解锁—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前稳定头处于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前稳定头按照提升—延时—解锁—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后稳定头处于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后稳定头按照提升—延时—解锁—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放置操作。
优选的,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前测量小车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前测量小车按照提升—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重新放置操作。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正矢测量小车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分别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按照提升—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重新放置操作。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后测量小车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按照提升—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重新放置操作。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中间测量小车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按照提升—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重新放置操作。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前稳定头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前稳定头按照提升—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重新放置操作。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后稳定头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后稳定头按照提升—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重新放置操作。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优选的,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前测量小车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正矢测量小车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后测量小车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中间测量小车,所述控制箱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前稳定头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后稳定头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优选的,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前稳定头处于未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前稳定头按照解锁—延时—提升—延时—锁闭—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后稳定头处于未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后稳定头按照解锁—延时—提升—延时—锁闭—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中间测量小车处于未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按照解锁—延时—提升—延时—锁闭—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后测量小车处于未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按照解锁—延时—提升—延时—锁闭—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正矢测量小车处于未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按照解锁—延时—提升—延时—锁闭—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前测量小车处于未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前测量小车按照解锁—延时—提升—延时—锁闭—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收起操作。
优选的,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前稳定头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后稳定头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中间测量小车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后测量小车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正矢测量小车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检测到所述前测量小车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收起操作。
通过实施上述本发明提供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以自动智能地完成轨道动力稳定车各作业单元的收放操作,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节省了人力资源,进一步提高了稳定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可用性;
(2)本发明通过对轨道动力稳定车各作业单元状态检测信号的分析,实现了故障的提示和报警,降低了现场维护要求,提高了现场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放车作业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收车作业流程图;
图中:1-控制箱,2-前测量小车,3-正矢测量小车,4-前稳定头,5-中间测量小车,6-后稳定头,7-后测量小车,8-前司机室,9-后司机室,10-稳定车,11-车体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给出了本发明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的具体实施例,包括:设置在轨道车10的前司机室8和后司机室9之间的车体平台11中部的控制箱1,以及设置在车体平台11底部的前测量小车2、正矢测量小车3、后测量小车7、中间测量小车5和前后稳定头,前后稳定头进一步包括前稳定头4和后稳定头6。前测量小车2、正矢测量小车3、前稳定头4、中间测量小车5、后稳定头6和后测量小车7沿轨道车10的作业方向依次设置在车体平台11的底部。如附图2所示,由控制箱1对前测量小车2、正矢测量小车3、后测量小车7、中间测量小车5、前稳定头4和后稳定头6的状态信号进行检测,并对前测量小车2、正矢测量小车3、后测量小车7、中间测量小车5、前稳定头4和后稳定头6进行作业控制。前测量小车2、正矢测量小车3、后测量小车7、中间测量小车5、前稳定头4和后稳定头6均设置有在轨状态检测传感器,用于对前测量小车2、正矢测量小车3、后测量小车7、中间测量小车5、前稳定头4和后稳定头6的在轨状态进行检测。设置在前司机室8或后司机室9的控制终端连接控制箱,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终端上的虚拟按键一键完成作业前各作业单元准备工作,即通过虚拟按键输入作业单元放置命令,可自动依次放下各作业单元;一键完成作业后各作业单元收车工作,即通过虚拟按键输入收车命令,可自动依次收起各作业单元。
如附图3所示,当控制箱1接收到一键放车指令,控制箱1依次检测前测量小车2、正矢测量小车3、后测量小车7、中间测量小车5、前后稳定头的状态信号,并依次对处于锁闭状态的前测量小车2、正矢测量小车3、后测量小车7、中间测量小车5、前后稳定头执行放置操作。
当控制箱1通过网络系统接收到控制终端发出的一键放车指令:
控制箱1检测前测量小车2的状态信号,若前测量小车2处于锁闭状态,则控制箱1控制按照“提升—延时5S—解锁—延时5S—下降”的流程控制前测量小车2执行放置操作。若前测量小车2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即该作业单元处于解锁状态,并且没有落到钢轨上),则控制箱1按照“提升—延时10S—下降”的流程控制前测量小车2重新执行放置操作,重复2次,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则提示故障现象及原因,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进行放置操作。若检测到前测量小车2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等功能故障,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并提示故障原因,待排除故障后可重新进行放置操作。若前测量小车2处于在轨状态,则控制箱1控制正矢测量小车3执行放置操作。
控制箱1检测正矢测量小车3的状态信号,若正矢测量小车3处于锁闭状态,则控制箱1按照“提升—延时5S—解锁—延时5S—下降”的流程控制正矢测量小车3执行放置操作。若正矢测量小车3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则控制箱1按照“提升—延时10S—下降”的流程控制正矢测量小车3重新执行放置操作,重复2次,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则提示故障现象及原因,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进行放置操作。若检测到正矢测量小车3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等功能故障,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并提示故障原因,待排除故障后可重新进行放置操作。若正矢测量小车3处于在轨状态,则控制箱1控制后测量小车7执行放置操作。
控制箱1检测后测量小车7的状态信号,若后测量小车7处于锁闭状态,则控制箱1按照“提升—延时5S—解锁—延时5S—下降”的流程控制后测量小车7执行放置操作。若后测量小车7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则控制箱1按照“提升—延时10S—下降”的流程控制后测量小车7重新执行放置操作,重复2次,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则提示故障现象及原因,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进行放置操作。若后测量小车7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等功能故障,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并提示故障原因,待排除故障后可重新进行放置操作。若后测量小车7处于在轨状态,则控制箱1控制中间测量小车5执行放置操作。
控制箱1检测中间测量小车5的状态信号,若中间测量小车5处于锁闭状态,则控制箱1按照“提升—延时5S—解锁—延时5S—下降”的流程控制中间测量小车5执行放置操作。若中间测量小车5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则控制箱1按照“提升—延时10S—下降”的流程控制中间测量小车5重新执行放置操作,重复2次,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则提示故障现象及原因,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进行放置操作。若中间测量小车5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等功能故障,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并提示故障原因,待排除故障后可重新进行放置操作。若中间测量小车5处于在轨状态,则控制箱1控制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执行放置操作。
控制箱1检测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的状态信号,若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处于锁闭状态,则控制箱1按照“提升—延时5S—解锁—延时5S—下降”的流程控制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执行放置操作。若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则控制箱1按照“提升—延时10S—下降”的流程控制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重新执行放置操作,重复2次,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则提示故障现象及原因,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进行放置操作。若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等功能故障,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并提示故障原因,待排除故障后可重新进行放置操作。若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处于在轨状态,则完成本次一键放车作业。
如附图4所示,当控制箱1接收到一键收车指令,控制箱1依次检测前后稳定头、中间测量小车5、后测量小车7、正矢测量小车3、前测量小车2的状态信号,并依次对处于未锁闭状态的前后稳定头、中间测量小车5、后测量小车7、正矢测量小车3、前测量小车2执行收起操作。
当控制箱1通过网络系统接收到控制终端发出的一键收车指令:
控制箱1检测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的状态信号,若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控制箱1按照“解锁—延时5S—提升—延时15S—锁闭—延时5S—下降”的流程控制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执行收起操作,重复2次,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提示故障现象及原因,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进行收起操作。若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等功能故障,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并提示故障原因,待排除故障后可重新进行收起操作。若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处于锁闭状态,则控制箱1控制中间测量小车5执行收起操作。
控制箱1检测中间测量小车5的状态信号,若中间测量小车5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控制箱1按照“解锁—延时5S—提升—延时15S—锁闭—延时5S—下降”的流程控制中间测量小车5执行收起操作,重复2次,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提示故障现象及原因,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进行收起操作。若中间测量小车5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等功能故障,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并提示故障原因,待排除故障后可重新进行收起操作。若中间测量小车5处于锁闭状态,则控制箱1控制后测量小车7执行收起操作。
控制箱1检测后测量小车7的状态信号,若后测量小车7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控制箱1按照“解锁—延时5S—提升—延时15S—锁闭—延时5S—下降”的流程控制后测量小车7执行收起操作,重复2次,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提示故障现象及原因,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进行收起操作。若后测量小车7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等功能故障,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并提示故障原因,待排除故障后可重新进行收起操作。若后测量小车7处于锁闭状态,则控制箱1控制正矢测量小车3执行收起操作。
控制箱1检测正矢测量小车3的状态信号,若正矢测量小车3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控制箱1按照“解锁—延时5S—提升—延时15S—锁闭—延时5S—下降”的流程控制正矢测量小车3执行收起操作,重复2次,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提示故障现象及原因,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进行收起车操作。若正矢测量小车3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等功能故障,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并提示故障原因,待排除故障后可重新进行收起操作。若正矢测量小车3处于锁闭状态,则控制箱1控制前测量小车2执行收起操作。
控制箱1检测前测量小车2的状态信号,若前测量小车2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控制箱1按照“解锁—延时5S—提升—延时15S—锁闭—延时5S—下降”的流程控制前测量小车2执行收起操作,重复2次,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提示故障现象及原因,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进行收起操作。若前测量小车2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等功能故障,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并提示故障原因,待排除故障后可重新进行收起操作。若前测量小车2处于锁闭状态,则完成本次一键收车作业。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通过对轨道动力稳定车各作业单元操作方法及控制路基进行分析,再通过软件实现一键收放功能,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能力要求。操作人员通过控制终端上的虚拟按键可一键完成作业前各作业单元准备工作,即通过虚拟按键输入作业单元放置命令,可自动依次放下各作业单元;并可一键完成作业后各作业单元收车工作,即通过虚拟按键输入收车命令,可自动依次收起各作业单元。同时,根据各作业单元检测信号的反馈,自动判断各作业单元是否到位,若未到位自动报警,并给出处理建议,只需一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该工作,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实现了智能一键收放作业,提高了稳定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可用性。作业系统还对各作业单元的在轨状态实时检测,并具有脱轨报警提示功能。
通过实施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可以自动智能地完成轨道动力稳定车各作业单元的收放操作,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节省了人力资源,进一步提高了稳定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可用性;
(2)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通过对轨道动力稳定车各作业单元状态检测信号的分析,实现了故障的提示和报警,降低了现场维护要求,提高了现场维护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轨道车(10)的前司机室(8)和后司机室(9)之间的车体平台(11)中部的控制箱(1),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平台(11)底部的前测量小车(2)、正矢测量小车(3)、后测量小车(7)、中间测量小车(5)和前后稳定头;
当所述控制箱(1)接收到一键放车指令,所述控制箱(1)依次检测所述前测量小车(2)、正矢测量小车(3)、后测量小车(7)、中间测量小车(5)、前后稳定头的状态信号,并依次对处于锁闭状态的所述前测量小车(2)、正矢测量小车(3)、后测量小车(7)、中间测量小车(5)、前后稳定头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接收到一键收车指令,所述控制箱(1)依次检测所述前后稳定头、中间测量小车(5)、后测量小车(7)、正矢测量小车(3)、前测量小车(2)的状态信号,并依次对处于未锁闭状态的所述前后稳定头、中间测量小车(5)、后测量小车(7)、正矢测量小车(3)、前测量小车(2)执行收起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稳定头包括前稳定头(4)和后稳定头(6),所述前测量小车(2)、正矢测量小车(3)、前稳定头(4)、中间测量小车(5)、后稳定头(6)和后测量小车(7)沿所述轨道车(10)的作业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车体平台(1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箱(1)接收到一键放车指令:
所述控制箱(1)检测所述前测量小车(2)的状态信号,若所述前测量小车(2)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前测量小车(2)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前测量小车(2)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前测量小车(2)重新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前测量小车(2)处于在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执行放置操作;
所述控制箱(1)检测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的状态信号,若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重新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处于在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7)执行放置操作;
所述控制箱(1)检测所述后测量小车(7)的状态信号,若所述后测量小车(7)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7)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后测量小车(7)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7)重新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后测量小车(7)处于在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执行放置操作;
所述控制箱(1)检测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的状态信号,若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重新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处于在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执行放置操作;
所述控制箱(1)检测所述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的状态信号,若所述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同时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重新执行放置操作;若所述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处于在轨状态,则完成本次一键放车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箱(1)接收到一键收车指令:
所述控制箱(1)检测所述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的状态信号,若所述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执行收起操作;若所述前稳定头(4)、后稳定头(6)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执行收起操作;
所述控制箱(1)检测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的状态信号,若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执行收起操作;若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7)执行收起操作;
所述控制箱(1)检测所述后测量小车(7)的状态信号,若所述后测量小车(7)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7)执行收起操作;若所述后测量小车(7)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执行收起操作;
所述控制箱(1)检测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的状态信号,若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执行收起操作;若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处于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前测量小车(2)执行收起操作;
所述控制箱(1)检测所述前测量小车(2)的状态信号,若所述前测量小车(2)处于未锁闭状态,则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前测量小车(2)执行收起操作;若所述前测量小车(2)处于锁闭状态,则完成本次一键收车作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前测量小车(2)处于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前测量小车(2)按照提升—延时—解锁—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处于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按照提升—延时—解锁—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后测量小车(7)处于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7)按照提升—延时—解锁—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处于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按照提升—延时—解锁—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前稳定头(4)处于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前稳定头(4)按照提升—延时—解锁—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后稳定头(6)处于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后稳定头(6)按照提升—延时—解锁—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放置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前测量小车(2)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前测量小车(2)按照提升—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重新放置操作;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1)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1)分别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按照提升—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重新放置操作;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1)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后测量小车(7)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7)按照提升—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重新放置操作;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1)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按照提升—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重新放置操作;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1)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前稳定头(4)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前稳定头(4)按照提升—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重新放置操作;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1)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后稳定头(6)处于解锁和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后稳定头(6)按照提升—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重新放置操作;若重新放置后仍处于脱轨状态,所述控制箱(1)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前测量小车(2)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1)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1)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后测量小车(7)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1)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所述控制箱(1)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前稳定头(4)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1)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后稳定头(6)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1)自动结束本次放置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放置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前稳定头(4)处于未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前稳定头(4)按照解锁—延时—提升—延时—锁闭—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后稳定头(6)处于未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后稳定头(6)按照解锁—延时—提升—延时—锁闭—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处于未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按照解锁—延时—提升—延时—锁闭—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后测量小车(7)处于未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后测量小车(7)按照解锁—延时—提升—延时—锁闭—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处于未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按照解锁—延时—提升—延时—锁闭—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前测量小车(2)处于未锁闭状态,所述控制箱(1)控制所述前测量小车(2)按照解锁—延时—提升—延时—锁闭—延时—下降的顺序执行收起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前稳定头(4)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1)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后稳定头(6)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1)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中间测量小车(5)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1)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后测量小车(7)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1)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正矢测量小车(3)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1)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收起操作;
当所述控制箱(1)检测到所述前测量小车(2)发生解锁或提升或下降或检测故障,所述控制箱(1)自动结束本次收起操作,待故障排除后重新执行收起操作。
CN201610584172.7A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 Active CN106120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4172.7A CN106120498B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4172.7A CN106120498B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0498A CN106120498A (zh) 2016-11-16
CN106120498B true CN106120498B (zh) 2018-04-03

Family

ID=57290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84172.7A Active CN106120498B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04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8145A (zh) * 2018-09-04 2019-01-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运转小车以及运转小车组件
CN111580509A (zh) * 2020-04-20 2020-08-25 覃强 一种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6658A (zh) * 2012-12-14 2014-06-18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及其作业方法
CN203821181U (zh) * 2014-01-10 2014-09-10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米轨多功能动力稳定车
CN105525542A (zh) * 2016-01-28 2016-04-27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步进式双枕捣固车
CN105625115A (zh) * 2014-11-04 2016-06-01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04517B1 (de) * 2007-04-12 2008-06-15 Plasser Bahnbaumasch Franz Verfahren und maschine zur absenkung eines gleis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6658A (zh) * 2012-12-14 2014-06-18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及其作业方法
CN203821181U (zh) * 2014-01-10 2014-09-10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米轨多功能动力稳定车
CN105625115A (zh) * 2014-11-04 2016-06-01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CN105625115B (zh) * 2014-11-04 2017-04-05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CN105525542A (zh) * 2016-01-28 2016-04-27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步进式双枕捣固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D-320轨道动力稳定车的运用与保养;毛必显;《大型养路机械职工培训系列丛书》;20080731;第101-102、163-166、252-25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0498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85674B (zh) 一种列车动态测试的全自动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03612650B (zh) 一种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CN106476855B (zh) 实现车辆段与试车线间控制权交接的系统及方法
CN101883696B (zh) 列车信息管理装置
CN106120498B (zh) 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系统
CN103386994A (zh) 基于安全通信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
CN109677421A (zh) 一种基于二乘二取二架构的站台门控制装置
CN104691576B (zh) 有轨电车交通控制系统
CN108082216A (zh) 计算机联锁中进路解锁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530731B (zh) 单一故障保护起重机
CN111332341A (zh) 一种基于ctc3.0的区域集控站进路办理的实现方法
CN201138438Y (zh) 煤矿井下斜巷安全自动化控制系统
WO2023116361A1 (zh) 全自动无人驾驶远程反向运行的实现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8791330A (zh) 井下-480m水平有轨运输无人驾驶系统
CN108995674A (zh) 超载偏载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795840A (zh) 一种升船机安全保护系统
CN109572759A (zh) 网轨检测车限速保护系统
CN112722328A (zh) 载人航天器在轨可更换单元识别方法
Wang et al. A new early warning method of train tracking interval based on CTC
CN208630625U (zh)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车载远程控制装置及信号检测系统
CN106012720B (zh) 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方法
CN112306039B (zh) 一种全电子联锁系统调试方法及系统
CN209617128U (zh) 基于二乘二取二架构的站台门控制装置
CN103342132A (zh) 轨道车辆整车过限界实验用组合式限界门
CN110001917B (zh) 一种民用货机货运系统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