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15631B - 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15631B
CN105615631B CN201610095417.XA CN201610095417A CN105615631B CN 105615631 B CN105615631 B CN 105615631B CN 201610095417 A CN201610095417 A CN 201610095417A CN 105615631 B CN105615631 B CN 1056156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valve seat
hole
steam generato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954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15631A (zh
Inventor
宋老亮
黄振雄
李孜宇
谭就富
樊建立
吴海铁
齐茂松
冯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v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Oun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Beijing Liv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Oun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Beijing Liv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Oun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954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15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15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5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15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5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47J2027/043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蒸汽中烹调食品用的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上机体包括内锅和锅盖,下机体包括底座、控制电路和外锅,底座内设有蒸汽发生器,内锅底部密封连接有蒸汽阀,蒸气阀包括喷头和阀座,喷头下端设有竖向的盲孔,阀座内设有通孔,阀座通孔与盲孔同轴密封连通,阀座通孔密封配合有第一密封圈,盲孔内设有球体和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一端抵住盲孔的底面,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住球体使球体密封住第一密封圈的口部;喷头的喷汽口与盲孔连通,阀座通孔与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连通。本发明密封效果好,止回效果好,扩大了蒸汽压力的可调范围,使烹饪出的食物更具营养和美味。

Description

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蒸汽中烹调食品用的厨房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
背景技术
蒸汽料理机是一种利用高温蒸汽进行蒸式烹饪的厨房家电,它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烹饪食物。蒸汽料理机出蒸汽迅速,集健康营养、高效便捷、节能环保于一身,通过水蒸汽来蒸熟食物,使食物原有的分子结构最小限度的遭受破坏,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原有的蛋白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
现有的蒸汽料理机一般包括锅体和底座,锅体可分离式的安放在底座上。锅体底部固定有喷嘴,底座内一般设有蒸汽发生器、控制电路、操作面板等,其中喷嘴与蒸汽发生器连通。
为防止锅体内的水倒灌入喷嘴中,现有技术中的喷嘴内一般设有一球体,使喷嘴成为一个止回阀。例如,专利号为CN201120074211.1,名称为火锅蒸汽喷嘴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蒸汽料理机用的喷嘴。其主要结构是在喷嘴中设置了一个钢球,通过钢球的自重堵塞嘴体的坡口来起到水流止回的作用。但是钢球和嘴体都是硬质材料,密封效果受制于加工精度,加工精度高则会提高成本,加工精度低则容易产生漏水现象,止回效果差。另外,这种喷嘴在使用时蒸汽对钢球产生的升力必须大于钢球的重力,因此蒸汽压力的大小受到钢球的限制,不适合用于压力可调的蒸汽料理机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上机体包括内锅和扣在内锅上的锅盖,下机体包括底座、控制电路和安装在底座上的外锅,内锅放置在外锅内,底座内设有带出汽口的蒸汽发生器,前述的内锅底部密封连接有蒸汽阀,蒸气阀包括喷头和阀座,喷头下端设有竖向的盲孔,阀座内设有通孔,阀座的通孔与盲孔同轴密封连通,阀座的通孔的上端口密封配合有第一密封圈,盲孔内设有球体和压缩弹簧,球体与盲孔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压缩弹簧一端抵住盲孔的底面,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住球体使球体密封住第一密封圈的口部;喷头的侧面或者上端设有喷汽口,喷汽口与盲孔连通;喷汽口直接连通于内锅的内部,阀座的通孔的下端口外露于内锅的外部,且阀座的通孔的下端口与前述的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连通。
本方案通过压缩弹簧将球体密封住第一密封圈的口部,密封效果好,不容易产生漏水现象,止回效果好;通过压缩弹簧来驱动球体,而不是仅依靠球体的重力作用工作,使球体的材质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不局限于钢球。烹饪时蒸汽压力达到一定值时蒸汽推动球体克服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向上产生位移使球体与第一密封圈的口部产生缝隙,蒸汽经过喷头的盲孔和喷汽口进入内锅中,使球体产生初始位移的初始蒸汽压力由球体和压缩弹簧共同决定,通过选择适当材质的球体和适当弹性系数的压缩弹簧,使球体产生初始位移的初始蒸汽压力到使球体产生极限位移的最大蒸汽压力是一个较大的线性变化范围,所以本方案扩大了蒸汽料理机的蒸汽压力的可调范围,可以针对不同的食物调节所需的最适合的蒸汽压力,使烹饪出的食物更具营养和美味。
上述的喷头的主体为旋转体,上述的盲孔与旋转体同轴设置,旋转体下端向下延伸出与旋转体同轴的连接环体,连接环体内壁设有内螺牙,连接环体的外壁设有外螺牙;上述的喷汽口位于旋转体的侧面或者位于旋转体上端,旋转体下端位于连接环体外侧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连接环体穿过内锅底部后在连接环体的外螺牙螺纹配合有螺母使喷头安装在内锅底部并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上述的阀座上端设有与阀座通孔同轴的外螺牙,阀座位于外螺牙根部设有台阶面,阀座的外螺牙与连接环体的内螺牙螺纹配合,且在阀座的台阶面与连接环体的端部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以实现阀座的通孔与旋转体的盲孔同轴密封连通。此结构简单便于零件加工制造和组装,成本低廉,密封效果良好,只需拧紧螺母就可以将蒸气阀密封安装在内锅底部,拧下螺母就可以拆下蒸汽阀,方便了蒸汽阀的安装和拆卸工作,与现有技术中的喷嘴或者蒸汽阀只能焊接在内锅底部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
上述的阀座通孔的下端口为喇叭口;阀座通孔插拔式密封连接有止回阀接头,止回阀接头包括分别设有竖向的走汽通道的导向轴体和座体,座体上端设有与座体内的走汽通道同轴的内螺牙,导向轴体下端设有与导向轴体内的走汽通道同轴的外螺牙,导向轴体的外螺牙与座体的内螺牙螺纹配合使导向轴体下端的走汽通道口与座体上端的走汽通道口上下相对,且在螺纹配合处通过第四密封圈实现密封;在导向轴体下端的走汽通道口与座体上端的走汽通道口之间设有止回阀球,且导向轴体下端设有开口槽,当止回阀球堵在导向轴体内的走汽通道口时导向轴体内的走汽通道与座体内的走汽通道可以通过开口槽实现连通;导向轴体与阀座通孔插拔配合,导向轴体外侧紧密套接有锥形密封圈,导向轴体插入阀座通孔时锥形密封圈被压紧在导向轴体和阀座通孔的喇叭口之间实现止回阀接头与阀座的密封连接;止回阀接头安装在上述的外锅的底部,座体下端的走汽通道口处连接有用于连接软管的接头,阀座通孔通过止回阀接头与上述的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连通。使用时只需上机体放置在下机体上,通过导向轴体与阀座通孔实现插拔式连接,并通过锥形密封圈实现密封,就使蒸汽料理机的管路连接完整,方便用户的操作。在上机体放置于下机体时可以起到双重止回的作用,当取下上机体时,下机体仍有止回作用,进一步防止水倒灌入蒸汽管路中。
上述的止回阀接头座体下端走汽通道口处用于连接软管的接头插接软管的方向与上述的旋转体的轴向垂直,即插接软管的操作为侧向操作,便于软管的组装连接,同时也避免竖向插接软管占用高度空间大的问题,节省占用空间。
上述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上述的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位于壳体的侧壁或者底部,上述的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位于壳体的顶部,壳体内底部或者底部外侧设有发热体,壳体顶部内侧位于出汽口下方设有遮挡住出汽口的挡水装置,挡水装置与出汽口之间留有供蒸汽流动的通道。
在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下方增设挡水装置,当水被烧开而沸腾时,溅起的水珠由于挡水装置的遮挡作用不会直接溅到出汽口中,而是被挡水装置挡住并落回蒸汽发生器的下端,从而不让水珠随着蒸汽排出,可以大大提升出蒸汽的纯度和加热效率,使蒸汽料理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纯蒸汽料理机。
上所述的挡水装置为“匚”形挡水片,“匚”形挡水片的上翼连接在所述的壳体顶部出汽口的旁边,“匚”形挡水片的下翼遮挡住出汽口,“匚”形挡水片的下翼与出汽口之间留有供蒸汽流动的通道;或者所述的挡水装置为与壳体顶部形状相同的盘形挡水片,盘形挡水片的外沿与壳体的侧壁之间留有缝隙,此缝隙形成蒸汽从盘形挡水片下方流到盘形挡水片上方的通道;或者所述的挡水装置为口杯形的挡水罩,挡水罩罩住所述的出汽口,这些挡水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作为另一种形式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位于壳体的顶部,壳体底部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壳体内的空间分割成直接加热区和间接加热区,在壳体底部直接加热区所对应的区域布置有发热体,分隔板从上到下分布有过孔。该方案中的蒸汽发生器不用将壳体内的水全部加热到一定温度,只需利用发热体将直接加热区的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即可产生蒸汽,这样既不用增大发热体的功率,也不用减少壳体内的水量,就可以缩短蒸汽发生器的出蒸汽时间。本方案中的分隔板起到减缓热量传导的作用,分隔板从上到下都分布有过孔,液面下方的水可以通过过孔在直接加热区和间接加热区之间自由流动,自由流动的水将热量从直接加热区传递给间接加热区的水,通过合理设置过孔的直径和数量可以控制这种传递效果,以尽量缩短出蒸汽的时间;液面上方的蒸汽可以通过过孔在壳体内自由流动,并从壳体顶部的出汽口排出。
作为上述另一种形式的蒸汽发生器的改进结构,上述的分隔板为筒状从而形成分隔筒,分隔筒竖向设置在蒸汽发生器的壳体内底部的中部位置,分隔筒与蒸汽发生器的壳体侧壁之间的区域为上述的直接加热区,分隔筒内部区域为上述的间接加热区,上述的发热体为环形发热盘,环形发热盘布置在蒸汽发生器的壳体底部外侧直接加热区所对应的区域,上述的出汽口位于蒸汽发生器的壳体顶部间接加热区所对应的区域。本方案中的直接加热区构成环形的加热区,正好与环形发热盘相对应,有利于直接加热区的水快速聚热,以进一步缩短出蒸汽的时间;间接加热区的水是靠分隔筒本身的热传导和水的自由流动传递热量来进行加热的,其加热速度缓慢,并且一般不会产生沸腾,这样几乎不会有水珠溅起,也就不会有水珠溅到出汽口中,同时由于分隔筒的阻挡作用,也可以阻挡直接加热区的水溅到出汽口中,从而提升出蒸汽的纯度和加热效率。
上述的下机体侧面设有控制盒,上述的控制电路设置在控制盒内,控制盒内还设有蒸汽调节阀,蒸汽调节阀的进汽口与上述的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连通,蒸汽调节阀的出汽口再连通至上述的阀座的通孔,从而实现对蒸汽压力和蒸汽流量的调节,可以针对不同的食物调节所需的最适合的蒸汽压力和蒸汽流量,使烹饪出的食物更具营养和美味,方便用户使用。
上述的蒸汽发生器的壳体底部设有废水流出口,使用后可以通过废水流出口将蒸汽发生器里剩余的水排出,避免剩余的水在蒸汽发生器里长时间残留发生变质;蒸汽发生器的壳体侧壁或者顶部连接有限压排气阀,限压排气阀的进气口与蒸汽发生器的壳体内部密封连通,当壳体内部的蒸汽压力过大时会自主开启限压排气阀进行排气,保证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安全;蒸汽发生器的壳体侧壁或者顶部连接有蒸汽压力开关,蒸汽压力开关的进汽口与蒸汽发生器的壳体内部密封连通,蒸汽压力开关与蒸汽料理机的控制电路连接,当壳体内的蒸汽压力达到一定值时,会使蒸汽压力开关发出信号,从而通过控制电路使蒸汽发生器停止加热,便于蒸汽发生器出汽的控制调节;蒸汽发生器的壳体内部设有用于监测壳体内液面高度的水位开关,蒸汽发生器的壳体侧壁或者底部设有进水口,蒸汽发生器的壳体外侧连接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连通,水泵的进水口连通至外部水源,水位开关和水泵均与蒸汽料理机的控制电路连接,从而实现对壳体内液面高度的智能控制,将水泵集成到壳体上,便于蒸汽料理机的组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压缩弹簧将球体密封住第一密封圈的口部,密封效果好,止回效果好,不容易产生漏水现象;通过压缩弹簧来驱动球体,而不是仅依靠球体的重力作用工作,使球体的材质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不局限于钢球。烹饪时蒸汽压力达到一定值时蒸汽推动球体克服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向上产生位移使球体与第一密封圈的口部产生缝隙,蒸汽经过喷头的盲孔和喷汽口进入内锅中,球体产生初始位移的初始蒸汽压力由球体和压缩弹簧共同决定,通过选择适当材质的球体和适当弹性系数的压缩弹簧,使球体产生初始位移的初始蒸汽压力到使球体产生极限位移的最大蒸汽压力是一个较大的线性变化范围,从而扩大了蒸汽料理机的蒸汽压力的可调范围,可以针对不同的食物调节所需的最适合的蒸汽压力,使烹饪出的食物更具营养和美味;结构简单便于零件加工制造和组装,成本低廉,密封效果良好,只需拧紧螺母就可以将蒸气阀密封安装在内锅底部,拧下螺母就可以拆下蒸汽阀,方便了蒸汽阀的安装和拆卸工作,与现有技术中的喷嘴或者蒸汽阀只能焊接在内锅底部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使用时只需上机体放置在下机体上,通过导向轴体与阀座通孔实现插拔式连接,并通过锥形密封圈实现密封,就使蒸汽料理机的管路连接完整,方便用户的操作,在上机体放置于下机体时可以起到双重止回的作用,当取下上机体时,下机体仍有止回作用,进一步防止水倒灌入蒸汽管路中;当水被烧开而沸腾时,溅起的水珠由于挡水片的隔挡作用不会直接溅到出汽口中,而是被挡水片挡住并被拍打回蒸汽发生器的下端,从而不让水珠随着蒸汽排出,挡水片应用在蒸气发生器中可以大大提升出蒸汽的纯度和加热效率,使蒸汽料理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纯蒸汽料理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蒸汽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喷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阀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止回阀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止回阀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蒸汽阀和止回阀接头在插接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蒸汽发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蒸汽发生器的上面朝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蒸汽发生器的底面朝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蒸汽压力开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蒸汽压力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蒸汽发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K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蒸汽发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M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蒸汽发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简洁的说明实施例,附图或说明中某些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但与本创造的主要内容不相关的零部件会有所省略。另外为便于表述,附图中某些零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但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或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
上机体包括内锅1和扣在内锅1上的锅盖2。
下机体包括底座3、安装在底座3上的外锅4、位于底座3和外锅4侧面的控制盒5,控制盒5内设有控制电路和蒸汽调节阀6。
内锅1放置在外锅4内,内锅1底部密封连接有蒸汽阀7,外锅4的底部设置有止回阀接头8,底座3内设有带进水口和出汽口的蒸汽发生器9。
如图2所示,蒸汽阀7包括喷头71、阀座72,第二密封圈73、螺母74。
如图3所示,喷头71的主体为旋转体711,旋转体711下端设有与旋转体711同轴的竖向盲孔712,旋转体711下端向下延伸出与旋转体711同轴的连接环体713,连接环体713内壁设有内螺牙,连接环体713的外壁设有外螺牙;旋转体711的侧面设有喷汽口714,喷汽口714与盲孔712连通;旋转体711下端位于连接环体713外侧设有环形槽715,如图2所示,第二密封圈73设置在环形槽715内。连接环体713穿过内锅1底部后在连接环体713的外螺牙处用螺母74锁紧使喷头71安装在内锅1底部并通过第二密封圈73密封,从喷汽口714喷出的蒸汽直接喷到内锅1的内部。
如图4所示,阀座72设有竖向的通孔721,阀座72上端设有与阀座72的通孔721同轴的外螺牙,阀座72位于外螺牙根部设有台阶面,阀座72的通孔721上端口设有圆周凸台722,圆周凸台722紧密套接有带外沟槽的第一密封圈723,通孔721的下端口为喇叭口724。
再如图2所示,阀座72的外螺牙与连接环体713的内螺牙螺纹配合,且在阀座72的台阶面与连接环体713的端部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75以实现阀座72的通孔721与旋转体711的盲孔712同轴密封连通,阀座72的通孔721的下端口外露于内锅1的外部。
盲孔712内设有球体76和第一压缩弹簧77,球体76与盲孔712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第一压缩弹簧77一端抵住盲孔712的底面,第一压缩弹簧77的另一端抵住球体76使球体76密封住第一密封圈723的口部。
本实施例中的蒸汽阀7结构简单便于零件加工制造和组装,成本低廉,密封效果良好,只需拧紧螺母74就可以将蒸汽阀7密封安装在内锅1底部,拧下螺母74就可以拆下蒸汽阀7,方便了蒸汽阀的安装和拆卸工作,与现有技术中的喷嘴或者蒸汽阀只能焊接在内锅底部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
如图5和图6所示,止回阀接头8包括分别设有竖向的走汽通道的导向轴体81和座体82,座体82上端设有与座体82内的走汽通道同轴的内螺牙,导向轴体81下端设有与导向轴体81内的走汽通道同轴的外螺牙,导向轴体81的外螺牙与座体82的内螺牙螺纹配合使导向轴体81下端的走汽通道口与座体82上端的走汽通道口上下相对,且在螺纹配合处通过第四密封圈83实现密封;在导向轴体81下端的走汽通道口与座体82上端的走汽通道口之间设有止回阀球84,且导向轴体81下端设有开口槽811,当止回阀球84堵在导向轴体81的走汽通道口时导向轴体81内的走汽通道与座体82内的走汽通道可以通过开口槽811实现连通,导向轴体81外侧紧密套接有锥形密封圈85。
如图7所示,导向轴体81与阀座72的通孔721插拔配合,导向轴体81插入阀座72通孔721时锥形密封圈85被压紧在导向轴体81和阀座72的通孔721的喇叭口724之间实现止回阀接头8与阀座72的密封连接。
座体82穿过外锅4的底部并与外锅4相对滑动,座体82上端外侧设有环周凸缘821,座体82外侧还套有第二压缩弹簧86,第二压缩弹簧86的一端抵住环周凸缘821,第二压缩弹簧86的另一端抵住外锅4内底部,当内锅1放置在外锅4上时,导向轴体81插入阀座72的通孔721,锥形密封圈85在第二压缩弹簧86的弹力作用下压紧在导向轴体81和阀座72通孔721的喇叭口724之间,保证密封效果良好。
座体82下端设有外螺牙,座体82下端外螺牙处螺纹连接有用于连接软管的接头87,用于连接软管的接头87插接软管的方向与旋转体711的轴向垂直,插接软管的操作为侧向操作,便于软管的组装连接,同时也避免竖向插接软管占用高度空间大的问题,节省占用空间。使用时只需上机体放置在下机体上,通过导向轴体81与阀座72的通孔721实现插拔式连接,并通过锥形密封圈85实现密封,从而使蒸汽料理机的管路连接完整,方便用户的操作。在上机体放置于下机体时可以起到双重止回的作用,进一步防止水倒灌入蒸汽管路中,当取下上机体时,下机体仍有止回作用,可以防止水或者异物倒灌入蒸汽管路中而影响使用。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蒸汽发生器9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密封扣合在一起的上壳体91和下壳体92,上壳体91和下壳体92密封扣合后内部形成一个密闭腔室。
蒸汽发生器9的进水口921位于下壳体92的底部,蒸汽发生器9的出汽口911位于上壳体91的顶部,下壳体92的底部外侧安装有发热体93,上壳体91顶部内侧位于出汽口911下方设有遮挡住出汽口911的“匚”形挡水片94,“匚”形挡水片94的上翼连接在上壳体91顶部出汽口911的旁边,“匚”形挡水片94的下翼比上翼长以使下翼遮挡住出汽口911,“匚”形挡水片94的下翼与出汽口911之间留有供蒸汽流动的空隙,此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下壳体92底部设有废水流出口95,烹饪结束后可以通过废水流出口95将壳体里剩余的水排出,避免剩余的水在壳体里长时间残留发生变质。
上壳体91的侧壁连接有限压排气阀96,限压排气阀96的进气口与壳体内部密封连通,当壳体内部的蒸汽压力过大时会自主开启限压排气阀96进行排气,保证蒸汽发生器9的使用安全。
上壳体91的侧壁还连接有蒸汽压力开关97,蒸汽压力开关97的进汽口与壳体内部密封连通,蒸汽压力开关97与蒸汽料理机的控制电路连接,当壳体内的蒸汽压力达到一定值时,会使蒸汽压力开关97发出信号,从而通过控制电路使发热体93停止加热,便于蒸汽发生器9出汽的控制调节。
壳体内部设有用于监测壳体内液面高度的水位开关98,壳体外侧连接有水泵99,水泵99的出水口与壳体上的进水口921密封连通,水泵99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通,水位开关98、水泵99均与控制电路连接,从而实现对壳体内液面高度的智能控制,将水泵99集成到壳体上,便于蒸汽料理机的组装。
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发生器9的出汽口911下方增设“匚”形挡水片94,当水被烧开而沸腾时,溅起的水珠由于挡水片94的隔挡作用不会直接溅到出汽口911中,而是被挡水片94挡住并被拍打回壳体的下端,从而不让水珠随着蒸汽排出,“匚”形挡水片94应用在蒸气发生器中可以大大提高出蒸汽的纯度和加热效率,使蒸汽料理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纯蒸汽料理机。
如图11和图12所示,蒸汽压力开关97,包括通过紧固圈973固定在一起的开关座971和上盖972,开关座971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空腔,空腔上方密封盖有弹性密封片974,弹性密封片974被压紧在开关座971和上盖972之间,弹性密封片974上方设有驱动块975,驱动块975在上盖972内上下滑动,上盖972内位于驱动块975上方螺纹连接有压差螺钉976,驱动块975和压差螺钉976之间设有第三压缩弹簧977,第三压缩弹簧977一端抵住压差螺钉976,第三压缩弹簧977另一端抵住驱动块975;上盖972上固定连接有微动开关978,驱动块975位于上限位时触发微动开关978的触杆9781,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压力开关97省去了垫圈、隔板、隔圈、密封圈等零件,简化了蒸汽压力开关的结构的同时仍然能够起到压力到达一定值时输出控制信号的作用,并且便于组装,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压力开关97倒放后安装在上壳体91的侧壁上。
再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蒸汽料理机的蒸汽流路是从蒸汽发生器9的出汽口911到蒸汽调节阀6的进汽口,从蒸汽调节阀6的出汽口到止回阀接头8的接头87,从止回阀接头8的导向轴体81上端的走汽通道口到喷头71的盲孔712,最后从喷汽口714喷出进入内锅1里。
通过蒸汽调节阀6和蒸汽阀7实现对蒸汽压力和蒸汽流量的调节控制,可以针对不同的食物调节所需的最适合的蒸汽压力和蒸汽流量,使烹饪出的食物更具营养和美味,方便用户使用。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压缩弹簧77将球体76密封住第一密封圈723的口部,密封效果好,止回效果好,不容易产生漏水现象;通过第一压缩弹簧77来驱动球体76,而不是仅依靠球体76的重力作用工作,使球体76的材质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不局限于钢球。烹饪时蒸汽压力达到一定值时蒸汽推动球体76克服第一压缩弹簧77的弹力作用向上产生位移使球体76与第一密封圈723的口部产生缝隙,蒸汽经过喷头71的盲孔712和喷汽口714进入内锅1中,球体76产生初始位移的初始蒸汽压力由球体76和第一压缩弹簧77共同决定,通过选择适当材质的球体76和适当弹性系数的第一压缩弹簧77,使球体76产生初始位移的初始蒸汽压力到球体76产生极限位移的最大蒸汽压力是一个较大的线性变化范围,所以本实施例扩大了蒸汽料理机的蒸汽压力的可调范围,可以针对不同的食物调节所需的最适合的蒸汽压力,使烹饪出的食物更具营养和美味。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发生器用盘形挡水片101替代“匚”形挡水片,盘形挡水片101与上壳体91顶部形状相同,盘形挡水片101的中部设有一过孔,弹性胶套102的外侧设有卡槽,盘形挡水片101的过孔边沿卡在弹性胶套102的外侧卡槽里实现弹性胶套102与盘形挡水片101的卡接,弹性胶套102的上口部内缩。
上壳体91顶部的中部位置焊接一个竖向的固定杆103,固定杆103的下端头外径比固定杆103的杆部外径大,利用弹性胶套102的弹性变形将弹性胶套102套在固定杆103上,弹性胶套102内缩的口部卡在固定杆103的下端头上方,从而使盘形挡水片101悬吊在上壳体91顶部下方并遮挡住出汽口911,盘形挡水片101与出汽口911之间留有供蒸汽流动的距离,盘形挡水片101的外沿与上壳体91的内侧壁之间留有缝隙,此缝隙形成蒸汽从盘形挡水片101下方流到盘形挡水片101上方的通道。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挡水装置不是采用“匚”形挡水片和盘形挡水片的形式,而是采用一种口杯形的挡水罩201,挡水罩201罩住出汽口911,挡水罩201靠近上口部设有向内收缩段。
在上壳体91顶部出汽口911的旁边固定几个下端向外扩张的弹片202,利用向外扩张的弹片202卡住挡水罩201的向内收缩段即可将挡水罩201悬吊在出汽口911下方来罩住出汽口911,在挡水罩201上口部与上壳体91顶部之间留有供蒸汽流动的缝隙。
壳体内的蒸汽从挡水罩201上口部与上壳体91顶部之间的缝隙进入挡水罩201的内腔后就可以从出汽口911排出,本实施例中的挡水罩201可以节省材料成本,遮挡水珠的效果好,大大提升出蒸汽的纯度和加热效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没有“匚”形挡水片、盘形挡水片和挡水罩及这些挡水装置的连接结构,而是在下壳体92内底部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筒状的分隔筒301,分隔筒301与壳体侧壁之间的区域为直接加热区400,分隔筒301内部的区域为间接加热区500。此外本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发热体为带开口的环形发热盘302,环形发热盘302布置在下壳体92底部外侧直接加热区400所对应的区域,分隔筒301从上到下分布有过孔3011。本实施例中的直接加热区400构成环形的加热区,正好与环形发热盘302相对应,有利于直接加热区400的水快速聚热,以进一步缩短出蒸汽的时间。
出汽口911位于上壳体91顶部间接加热区500所对应的区域。出汽口911下口部连接有竖向的走汽管303,走汽管303的下端口与分隔筒301的上沿齐平。间接加热区500的水主要是靠分隔筒301的热传导和水的自由流动传递热量来进行加热的,其加热速度缓慢,不会产生沸腾,这样就不会有水珠溅起,也就不会有水珠溅到走汽管303的下端口中,同时由于分隔筒301的阻挡作用,也可以阻挡直接加热区400的水溅到走汽管303的下端口中,从而提升出蒸汽的纯度和加热效率,使蒸汽料理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纯蒸汽料理机。
本实施例中的进水口921设在下壳体92的底部间接加热区500所对应的区域。现有技术的蒸汽发生器加水时,加入的冷水直接对壳体内沸腾的水产生冲击,使温度突然下降,可能会导致短暂的停止产生蒸汽时间,影响蒸汽排出的连续性。而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发生器加水时,加入的冷水不是直接加到直接加热区400的水中,而是加到间接加热区500的水中,然后再通过分隔筒301和过孔3011来进行缓慢的热量传递,可以避免产生蒸汽的短暂停止,保证蒸汽排出的连续性。
与现有技术中的蒸汽发生器相比,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发生器可以不用将壳体内的水全部加热到一定温度,只需利用环形发热盘302将直接加热区400的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即可产生蒸汽,这样既不用增大发热体的功率,也不用减少壳体内的水量,就可以缩短蒸汽发生器的出蒸汽时间。
本实施例中的分隔筒301起到减缓热量传导的作用,分隔筒301从上到下都分布有过孔3011,液面下方的水可以通过过孔3011在直接加热区400和间接加热区500之间自由流动,自由流动的水将热量从直接加热区400传递给间接加热区500的水,通过合理设置过孔3011的直径和数量可以控制这种传递效果,以尽量缩短出蒸汽的时间;液面上方的蒸汽可以通过过孔3011在壳体内自由流动,并经过走汽管303从出汽口911排出。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四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本发明构思对本发明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上机体包括内锅(1)和扣在内锅(1)上的锅盖(2),下机体包括底座(3)、控制电路和安装在底座(3)上的外锅(4),内锅(1)放置在外锅(4)内,底座(3)内设有带出汽口(911)的蒸汽发生器(9),内锅(1)底部密封连接有蒸汽阀(7),蒸汽阀(7)包括喷头(71)和阀座(72),喷头(71)下端设有竖向的盲孔(712),阀座(72)内设有通孔(721),阀座(72)的通孔(721)与盲孔(712)同轴密封连通,阀座(72)通孔(721)的上端口密封配合有第一密封圈(723),盲孔(712)内设有球体(76)和压缩弹簧(77),球体(76)与盲孔(712)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压缩弹簧(77)一端抵住盲孔(712)的底面,压缩弹簧(77)的另一端抵住球体(76)使球体(76)密封住第一密封圈(723)的口部;喷头(71)的侧面或者上端设有喷汽口(714),喷汽口(714)与盲孔(712)连通;喷汽口(714)直接连通于内锅(1)的内部,阀座(72)的通孔(721)的下端口外露于内锅(1)的外部,且阀座(72)的通孔(721)的下端口与蒸汽发生器(9)的出汽口(911)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71)的主体为旋转体(711),所述的盲孔(712)与旋转体(711)同轴设置,旋转体(711)下端向下延伸出与旋转体(711)同轴的连接环体(713),连接环体(713)内壁设有内螺牙,连接环体(713)的外壁设有外螺牙;所述的喷汽口(714)位于旋转体(711)的侧面或者位于旋转体(711)上端,旋转体(711)下端位于连接环体(713)外侧设有环形槽(715),环形槽(715)内设有第二密封圈(73),连接环体(713)穿过内锅(1)底部后在连接环体(713)的外螺牙螺纹配合有螺母(74)使喷头(71)安装在内锅(1)底部并通过第二密封圈(73)密封;所述的阀座(72)上端设有与阀座(72)的通孔(721)同轴的外螺牙,阀座(72)位于外螺牙根部设有台阶面,阀座(72)的外螺牙与连接环体(713)的内螺牙螺纹配合,且在阀座(72)的台阶面与连接环体(713)的端部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75)以实现阀座(72)的通孔(721)与旋转体(711)的盲孔(712)同轴密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座(72)的通孔(721)的下端口为喇叭口(724);阀座(72)的通孔(721)插拔式密封连接有止回阀接头(8),止回阀接头(8)包括分别设有竖向的走汽通道的导向轴体(81)和座体(82),座体(82)上端设有与座体(82)内的走汽通道同轴的内螺牙,导向轴体(81)下端设有与导向轴体(81)内的走汽通道同轴的外螺牙,导向轴体(81)的外螺牙与座体(82)的内螺牙螺纹配合使导向轴体(81)下端的走汽通道口与座体(82)上端的走汽通道口上下相对,且在螺纹配合处通过第四密封圈(83)实现密封;在导向轴体(81)下端的走汽通道口与座体(82)上端的走汽通道口之间设有止回阀球(84),且导向轴体(81)下端设有开口槽(811),当止回阀球(84)堵在导向轴体(81)内的走汽通道口时导向轴体(81)内的走汽通道与座体(82)内的走汽通道可以通过开口槽(811)实现连通;导向轴体(81)与阀座(72)的通孔(721)插拔配合,导向轴体(81)外侧紧密套接有锥形密封圈(85),导向轴体(81)插入阀座(72)的通孔(721)时锥形密封圈(85)被压紧在导向轴体(81)和阀座(72)的通孔(721)的喇叭口(724)之间实现止回阀接头(8)与阀座(72)的密封连接;止回阀接头(8)安装在所述的外锅(4)的底部,座体(82)下端的走汽通道口处连接有用于连接软管的接头(87),阀座(72)的通孔(721)通过止回阀接头(8)与所述的蒸汽发生器(9)的出汽口(9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回阀接头(8)座体(82)下端走汽通道口处用于连接软管的接头(87)插接软管的方向与所述的旋转体(711)的轴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发生器(9)包括壳体,所述的蒸汽发生器(9)的出汽口(911)位于壳体的顶部,壳体内底部或者底部外侧设有发热体,壳体顶部内侧位于出汽口(911)下方设有遮挡住出汽口(911)的挡水装置,挡水装置与出汽口(911)之间留有供蒸汽流动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水装置为”匚”形挡水片(94),”匚”形挡水片(94)的上翼连接在所述的壳体顶部出汽口(911)的旁边,”匚”形挡水片(94)的下翼遮挡住出汽口(911),”匚”形挡水片(94)的下翼与出汽口(911)之间留有供蒸汽流动的通道;或者所述的挡水装置为与壳体顶部形状相同的盘形挡水片(101),盘形挡水片(101)的外沿与壳体的侧壁之间留有缝隙,此缝隙形成蒸汽从盘形挡水片(101)下方流到盘形挡水片(101)上方的通道;或者所述的挡水装置为挡水罩(201),挡水罩(201)罩住所述的出汽口(9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发生器(9)包括壳体,所述的蒸汽发生器(9)的出汽口(911)位于壳体的顶部,壳体底部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壳体内的空间分割成直接加热区(400)和间接加热区(500),在壳体底部直接加热区(400)所对应的区域布置有发热体,分隔板从上到下分布有过孔(30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板为筒状从而形成分隔筒(301),分隔筒(301)竖向设置在蒸汽发生器(9)的壳体内底部的中部位置,分隔筒(301)与蒸汽发生器(9)的壳体侧壁之间的区域为所述的直接加热区(400),分隔筒(301)内部的区域为所述的间接加热区(500),所述的发热体为环形发热盘(302),环形发热盘(302)布置在蒸汽发生器(9)的壳体底部外侧直接加热区(400)所对应的区域,所述的出汽口(911)位于蒸汽发生器(9)的壳体顶部间接加热区(500)所对应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机体侧面设有控制盒(5),所述的控制电路设置在控制盒(5)内,控制盒(5)内还设有蒸汽调节阀(6),蒸汽调节阀(6)的进汽口与所述的蒸汽发生器(9)的出汽口(911)连通,蒸汽调节阀(6)的出汽口再连通至所述的阀座(72)的通孔(721)。
9.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发生器(9)的壳体底部设有废水流出口(95),蒸汽发生器(9)的壳体侧壁或者顶部连接有限压排气阀(96),限压排气阀(96)的进气口与蒸汽发生器(9)的壳体内部密封连通,蒸汽发生器(9)的壳体侧壁或者顶部连接有蒸汽压力开关(97),蒸汽压力开关(97)的进汽口与蒸汽发生器(9)的壳体内部密封连通,蒸汽发生器(9)的壳体内部设有用于监测壳体内液面高度的水位开关(98),蒸汽发生器(9)的壳体侧壁或者底部设有进水口(921),蒸汽发生器(9)的壳体外侧连接有水泵(99),水泵(99)的出水口与蒸汽发生器(9)的进水口(921)连通。
CN201610095417.XA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 Active CN105615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5417.XA CN105615631B (zh)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5417.XA CN105615631B (zh)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5631A CN105615631A (zh) 2016-06-01
CN105615631B true CN105615631B (zh) 2018-04-06

Family

ID=56031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5417.XA Active CN105615631B (zh)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156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3555B (zh) * 2017-02-16 2023-07-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烹饪厨具
CN111820727B (zh) * 2019-04-19 2022-02-0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CN110897499B (zh) * 2019-12-25 2021-07-02 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蒸汽隔水炖锅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69748Y (zh) * 2003-12-24 2005-01-12 董跃锋 压力锅
JP2009254451A (ja) * 2008-04-14 2009-11-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炊飯量の判定方法及び電気炊飯器
CN201370443Y (zh) * 2009-01-04 2009-12-30 曾伟国 一种高效蒸锅
CN204839114U (zh) * 2015-07-29 2015-12-09 东莞市上角福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锅
CN205386070U (zh) * 2016-02-22 2016-07-20 北京利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5631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86070U (zh) 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
CN105615631B (zh) 一种有效止回的蒸汽料理机
CN105286626B (zh) 一种弹簧式多档可调压限压阀
CN202341790U (zh) 一种微压豆浆机
US1087242A (en) Spray-header for boilers.
CN207285883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蒸汽阀组件、盖体及烹饪器具
CN205697214U (zh) 一种电饭锅
CN205831631U (zh) 一种高密封性防倒流蒸汽喷头组件以及一种蒸汽锅
CN202109091U (zh) 新型电热水龙头
CN107048987A (zh) 一种蒸汽锅
CN208635325U (zh) 一种步进式开水器
CN201274989Y (zh) 一种新型压力锅
CN203493414U (zh) 一种防止沸水喷溅的电水壶
CN210330303U (zh) 一种回气一体式汽锅
CN105147047B (zh) 可视汽烧烹饪装置
CN205351272U (zh) 一种缩短出汽时间的蒸汽发生器
CN209474385U (zh) 一种自动淘米蒸饭锅
CN210446639U (zh) 一种微压防溢的电饭锅
KR102130609B1 (ko) 에너지 절약형 스팀찜기
CN205386069U (zh) 一种蒸汽阀
CN207428975U (zh) 一种水汽分离装置
CN205351271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05390992U (zh) 一种蒸汽料理机用的水汽分离箱
CN110897497A (zh) 一种分体式蒸锅
KR20130028002A (ko) 일회용종이컵타입시루용기포장즉석식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7

Address after: 100037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Fuwai Street No. 28 Beijing China Building 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LIV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7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Fuwai Street No. 28 Beijing China Building 5

Co-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Shunde Ouning Technology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IVE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