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7052B - 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 - Google Patents
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07052B CN105607052B CN201510725705.4A CN201510725705A CN105607052B CN 105607052 B CN105607052 B CN 105607052B CN 201510725705 A CN201510725705 A CN 201510725705A CN 105607052 B CN105607052 B CN 1056070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nch arm
- secondary radar
- upper branch
- operation platform
- hing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9/00—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 B60S9/02—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管二次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本发明包括运输作业平台及支撑组件;运输作业平台上可转动的设置大型二次雷达天线,且该大型二次雷达天线旁侧设置用于控制该天线的电子设备方舱;支撑组件为由液压缸、上支臂以及下支臂逐一铰接构成的平面铰接连杆结构;上支臂的一角端以及液压缸的缸壁均铰接于运输作业平台的上台面处,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铰接于上支臂的一侧壁处,下支臂具备悬垂状臂体构造,上述各铰接部位的铰接轴均彼此平行;本二次雷达还包括随动锁紧组件。本发明不但在机动时具备极高的运输机动性,同时在处于工作状态下又可有效满足目前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对于工作环境的高平稳性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管二次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
背景技术
二次雷达是发射询问信号,并接收目标信号来获取目标信息的雷达,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诸如空中交通管制、场面监视、敌我识别、制导等领域中。由于二次雷达,尤其是大型空管二次雷达自身的高精密性和巨大体积,同时在工作时对于工作环境的稳定性需求又极为苛刻,因此,目前还未有具备高机动性的可移动的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诞生。目前的大型空管二次雷达结构,都只能采用分散布局成固定站的方式来进行操作,显然无法满足当前军事机动转移乃至民航临时应急快速架设等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可靠的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从而实现原有只能分散布局成固定站的大型空管二次雷达设备的集成安装目的。本发明不但在机动时具备极高的运输机动性,同时在处于工作状态下又可有效满足目前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对于工作环境的高平稳性要求,最终为目前大型空管二次雷达的快速架设、拆收甚至机动转移提供有力保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包括可拆卸的搁置于运输车底盘上以供运输车拖行的运输作业平台,以及用于托撑该运输作业平台以使其由下而上脱离运输车底盘的支撑组件,各支撑组件至少为四组且两两相对的分置于运输作业平台上台面两侧处;运输作业平台上可转动的设置大型二次雷达天线,且该大型二次雷达天线旁侧设置用于控制该天线的电子设备方舱;所述支撑组件为由液压缸、上支臂以及下支臂逐一铰接构成的平面铰接连杆结构;上支臂的一角端以及液压缸的缸壁均铰接于运输作业平台的上台面处,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铰接于上支臂的一侧壁处,上支臂顶端与下支臂顶端间彼此铰接以形成下支臂的悬垂状臂体构造,上述各铰接部位的铰接轴均彼此平行;本二次雷达还包括在支撑组件处于支撑状态时,用于锁定支撑组件工作位置的随动锁紧组件。
所述电子设备方舱位于运输作业平台的上台面末端处,在运输作业平台上还设置用于支撑及托起大型二次雷达天线的自动升降机构,自动升降机构顶端布置用于驱使大型二次雷达天线产生轴线垂直向转动的转动座,转动座上布置控制大型二次雷达天线产生俯仰动作的自动俯仰机构;自动俯仰机构的控制端固接于大型二次雷达天线上。
所述自动升降机构包括可由运输作业平台末端向其前端作铰接摆动动作的铰接杆,铰接杆为彼此平行的两根;以该两根铰接杆为一组升降连杆单元,所述升降连杆单位为两组并沿运输作业平台由前至后依次平行布置;转动座底端固定于上述两组升降连杆单位的顶端处,升降连杆单位的靠向运输车车头所在侧设置用于控制该自动升降机构产生倒伏及抬升动作的液压活塞缸。
所述自动俯仰机构包括铰接于转动座顶端处的竖杆,竖杆为两根且彼此平行的固定于大型二次雷达天线的背面处,由两竖杆上倾斜向转动座顶端面处延伸有两根彼此平行的丝杆,各丝杆均一端铰接固定于相应竖杆杆身处,另一端与转动座顶端面处同轴布置的相应螺母间构成丝杆螺母配合,螺母以驱动电机驱使其转动;所述丝杆、竖杆以及转动座顶端面间共同构成三角支撑结构,且三者的各铰接轴间彼此轴线平行。
所述随动锁紧组件包括随动连杆以及与之铰接的可下翻扣合于运输作业平台的下台面处的随动锁止钩;所述随动锁止钩外形呈“L”字钩体状且其相对钩体所在端的另一端铰接于上支臂上,该铰接部位轴线与随动连杆和随动锁止钩的铰接轴轴线间平行布置;上支臂的用于固定活塞杆的侧壁处设置槽板,槽板上贯穿板体布置腰形孔,腰形孔的孔长方向相交或平行活塞杆伸缩方向;随动连杆的相对铰接随动锁止钩的另一端铰接于活塞杆的杆端处,并共同与槽板上的腰形孔间构成滑槽导向配合。
所述上支臂外形呈平行四边状的框板构造,上支臂的一侧斜边构成固定槽板的固定壁,相对的另一侧斜边在支撑组件处于支撑状态时顶靠下支臂的顶端面以形成稳固限位配合的限位壁;限位壁的下侧角端构成铰接上支臂的铰接端;固定壁的下侧角端构成铰接运输作业平台的铰接端;上支臂内留有用于安设随动锁紧组件并提供其活动空间的容纳腔;腰形孔的孔型在沿固定壁壁面向下延伸后,再逐渐向外远离固定壁的壁面以形成弧线孔状构造。
所述上支臂的底端面向运输作业平台的上台面处延伸有三角状的延伸体;延伸体的一侧面贴合固定于上支臂的底端面处,该侧面相对的一角端设置铰接支耳以构成上支臂的用于铰接运输作业平台的铰接端;该延伸体的底端面构成限位液压缸最大进程幅度的的限位面。
下支臂上设置有在支撑组件收起时起限位液压缸回程幅度的凸台,该凸台位于下支臂上的与上支臂铰接处的下方侧壁处,凸台的延伸方向指向上支臂的底端面处。
所述下支臂的顶端面呈与上支臂的限位壁间构成楔面抵靠配合的斜面状构造;在下支臂的顶端面上布置凹齿面,上支臂的限位壁处相应布置与之配合的凸齿面,两者配合面间构成止口配合。
所述下支臂内设置丝杆螺母机构,所述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段轴线铅垂布置,且其顶端以减速电机驱使其转动;丝杆段外套设套筒状的推杆,推杆上的与丝杆段的配合处设置传动螺母,传动螺母固定于推杆顶端处并与丝杆段间构成螺纹配合;推杆的底端面处布置球铰支撑底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打破了传统的对于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只能采用固定式构造的固有认识,本发明通过设计可在线拆卸及托撑的运输作业平台,利用运输车的拖拽机动,即可保证在不影响大型二次雷达天线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实现对于大型二次雷达天线的高机动性运输效果。上述效果的实现,一方面在于利用了运输作业平台与运输车底盘间的可拆卸性,另一方面,则是采用了独特的上装式支撑系统。换句话说,本发明的支撑组件存在两种位置状态,当支撑组件处于收起状态时,活塞杆回缩且驱动上支臂及下支臂回缩至运输作业平台的上台面以上。当支撑组件处于支撑状态时,活塞杆伸长且驱动上支臂及下支臂伸展至运输作业平台的上台面以下,此时下支臂在自身悬垂作用下以抵靠于地面处,实现对于运输作业平台的支撑目的。通过上述支撑组件的支撑动作,在需要机动时,收起支撑组件即可进行运输车拖曳机动,此时本发明的上装式支撑组件结构因保持了运输车原有的离地间隙、离去角等机动性指标,从而实现了机动式雷达等装备的高机动运输目的。而在需要定点工作时,放下支撑组件,利用下翻式的支撑组件动作结构,从而增大了运输作业平台的横向支撑跨距,以保证运输作业平台横向支撑稳定性,最终提供给大型二次雷达天线以稳固的工作环境。
2)、对于大型二次雷达天线的实际安置,此处通过自动升降机构保证雷达在不用时处于倒伏状态,以缩减运输体积;通过转动座来保证雷达正常的转动工作需求;通过自动俯仰机构,来确保在执行雷达架设工作及定位雷达工作角度时,能够驱动该雷达产生所需的俯仰角度。上述各机构具体实现时,转动座依靠正常的驱动转盘构造即可。自动升降机构,则采用连杆铰接形成不稳固的四连杆机构,以液压活塞缸作为动力源加以驱动,从而使得上述四连杆机构产生摆动倒伏或摆动抬升动作。自动俯仰机构的实现,则在依靠竖杆及丝杆呈三角状固定于转动座顶端面处后,通过驱动源驱动的螺母转动,从而使得丝杆产生往复动作,进而达到与之铰接的竖杆产生铰接俯仰动作,最终实现上述雷达的俯仰操控效果。上述各结构间衔接可靠,结构紧凑稳定,工作性能及效率均可得到有效保证。
3)、随动锁紧结构的采用,或可采用人工后期协调的手动定位销轴结构,以在支撑组件到达支撑位置时,人工加入插销等来保证各部件间的稳定工作。也可采用电气配合构造,通过额外设置的液压缸等外部动力结构,实现其保险定位和锁定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随动锁紧机构,亦为本发明的最大亮点之一,也即:随动锁紧机构采用随动锁止钩及随动连杆,搭配具备腰形孔的槽板构造,从而在活塞杆产生回程及进程动作时,会自动的带动随动连杆产生推动或回缩动作,进而使得随动锁止钩产生相应的下翻扣合运输作业平台下台面或上翻脱离运输作业平台下台面的动作。槽板处腰形孔的设计搭配至关重要,它保证了每次活塞杆驱动整个支撑组件产生相应的收回和支撑动作时,随动锁紧机构都必然在上支臂和下支臂产生动作之前或达到锁合位置之后,即可自动完成随动锁止钩的“自动”的脱扣和锁紧操作。其无需额外动力源,利用活塞杆的动作即可完成整个随动锁紧机构的随动动作,结构极为简洁而工作可靠性高,锁止效果好,可显著保证对于大型二次雷达天线的位置稳定效果,制作成本低,性价比极高。
4)、上支臂的斜边构成,一方面构成固定壁以设置槽板,另一方面则构成限位壁以在整个支撑组件作支撑动作时,起到限位配合于下支臂处,从而实现整个支撑组件的结构稳固性。腰形孔的孔型布置亦有讲究,其应当保证活塞杆产生动作时,需要先沿腰形孔产生导向滑动动作,进而带动随动连杆及随动锁止钩产生动作。简言之,腰形孔不能垂直活塞杆动作反向设置,且在活塞杆产生回程动作或进程动作以推动上支臂时,支撑组件的各动作顺序应为:活塞杆进程动作-活塞杆沿槽体的腰形孔产生向前的滑动/随动连杆同步动作-随动连杆推动随动锁止钩下翻-活塞杆杆端到达腰形孔末端/上支臂动作-支撑组件达到支撑位置/随动锁止钩同步扣合于运输作业平台下台面处以完成锁定。在活塞杆回程动作时-活塞杆沿槽体的腰形孔回缩滑动/随动连杆同步动作-随动锁止钩上翻脱离运输作业平台的下台面以完成解锁-活塞杆杆端到达腰形孔另一端/上支臂动作-支撑组件上翻回缩至运输作业平台的台面以上位置。
5)、延伸体的布置,一方面作为上支臂的延伸段,起到衔接上支臂的臂体与运输作业平台上台面的功能。另一方面,其底端面在支撑组件处于支撑位置时,应当平行运输作业平台的上台面并与之存在些微间隙,以保证不至于因液压缸进程过多,而导致的支撑组件伸展幅度过大,进而导致支撑组件工作不稳定状况,其结构安全性可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样的,后述的凸台同理,布置凸台后,即使因活塞缸回程过快或幅度过大,也会因凸台的限位作用而避免整个上支臂及下支臂产生倾覆后翻状况,这对保证各铰接件的可靠安全使用均能起到有利影响。
6)、下支臂在初始位置时,其整体是依靠重力而呈现轴线铅垂的悬臂状布置的。在上支臂逐渐外翻动作时,下支臂始终处于轴线铅垂状态;同时,下支臂内的丝杆螺母机构开始动作,推杆伸出丝杆段并最终达到指定长度,此时球铰支撑底板即可首先接触地面并完成稳固支撑。下支臂与上支臂间的止口配合,同样是为了满足支撑组件在支撑状态时的稳固需要,搭配支撑组件沿运输作业平台的两两分置结构,其支撑稳定性可得到大幅度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处于机动状态时的结构状态图;
图2为运输车底盘与运输作业平台尚未完全脱离时的结构状态图;
图3为运输车底盘与运输作业平台完全脱离后,再去除大型二次雷达天线时的运输作业平台上各部件布置位置图;
图4为大型二次雷达天线与自动俯仰结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撑组件处于收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I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8为支撑组件处于支撑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下支臂处推杆处于伸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与本发明的各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a-运输车
10-运输作业平台 20-液压缸
30-上支臂 31-固定壁 32-限位壁 32a-凸齿面
33-延伸体 34-铰接支耳
40-下支臂 40a-凹齿面 41-凸台 42-丝杆段
43-减速电机 44-推杆 45-传动螺母 46-球铰支撑底板
50-随动锁紧组件 51-随动连杆 52-随动锁止钩
53-槽板 54-腰形孔
60-大型二次雷达天线 70-电子设备方舱
80-自动升降机构 81-铰接杆 82-液压活塞缸
90-转动座
100-自动俯仰机构 101-竖杆 102-丝杆 103-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1-9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结构及工作流程作以下描述:
本发明完成装配操作后的状态参见图1-2,从而通过将自动升降机构80、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自动俯仰机构100、电子设备方舱70、支撑组件乃至运输工作平台10等设备集成安装在一辆运输车a的底盘上,最终完成“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这一设计理念,并确保可靠实现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快速架设、拆收、机动转移等目的。上述各结构的设计基础,一在于通过各俯仰升降机构以及电子设备方舱70等提供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以基础的工作条件支持;二在于通过采用四组支撑组件分别安装在运输作业平台10前后左右的上台面处,从而为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提供最后的环境条件支持。
各支撑组件均由上支臂30、下支臂40、液压动力机构(也即液压缸20)以及随动锁紧机构50构成,下支臂40内设置由丝杆螺母机构所构成的电动撑腿。工作时,通过液压动力机构推动上支臂30及下支臂40向外伸展,以实现四点支撑运输作业平台。两两分置的支撑组件在处于支撑状态时,其横向支撑跨距大于车宽2.5米,可达4.5米,横向支撑稳定性极高;同时保持了运输车原有的离地间隙、离去角等机动性指标,也即具备了机动式雷达等装备的高机动运输及定点稳固支撑要求。
具体操作时,如图3所示,自动升降机构80由转动座90底端面、铰接杆81以及液压活塞缸82组成平行四连杆升降机构。一方面,上述结构保证了转动座90及安装在其上的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在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另一方面,则确保了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在闲置状态状态下的倒伏收纳目的。液压活塞缸82负责驱动连杆机构自动进行倒伏及升降动作。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外形尺寸为8000mm×2000mm×900mm。
自动俯仰机构100如图4所示,其结构为电动丝杠机构,由作为驱动源的驱动电机103、丝杆102、螺母及竖杆101等零部件组成。当需要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架设工作时,通过驱动电机103的驱动,电动丝杠机构开始动作,自动俯仰机构100驱动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按照预定仰角仰立工作。而当需要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拆收转移时,通过电动丝杠机构反向驱动,自动俯仰机构100即可驱使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水平俯卧收拢。
电子设备方舱70由方舱以及位于其内的电子设备等设备组成,方舱为工作人员及电子设备提供遮风避雨、遮阳隔热、遮雪避寒的良好工作环境,电子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收发、处理、监控雷达信号。
支撑组件的工作状态如下:
当需要运输作业平台10收回支撑组件时,如图1及图6-7所示,通过液压动力机构拉动上支臂30,上支臂30通过铰接处带动下支臂40而自动收回至运输作业平台10上方。在下支臂40响应动作之前,随动锁紧机构50处的随动锁止钩52即已经开始脱离对于运输作业平台10下台面的扣合锁定,从而完成整个随动锁紧机构50的自动解锁动作。运输工作平台10可采用槽钢、钢板等焊接成平台,再通过连接螺栓安装在运输车a上。运输工作平台10被下降至运输车a的底盘处后,通过连接螺栓将运输工作平台10与运输车a连接紧固即可。
当需要支撑运输作业平台10,以提供上述雷达以稳固工作环境时,只需首先拆卸与运输车a之间的连接螺栓,如图2-3所示,通过液压动力机构推动上支臂30,下支臂40保持重力铅垂状态并自动伸展出推杆44,以支撑运输作业平台10。同时,如图5所示,随动锁紧机构50在下支臂40完成支撑动作时,随动锁止钩52会随之下翻以扣合运输作业平台10的下台面,完成对于上述动作的锁定操作。此时支撑组件撑起运输工作平台及其上设备与运输车a脱离,使其可以独立工作即可。
各支撑组件归结于具体结构时,参见图9,下支臂40内含电动撑腿,而电动撑腿则包括减速电机43、传动丝杆(也即丝杆段42)、传动螺母45、推杆44、导向键、外壳、球铰支撑底板46以及电机防护罩等构成。减速电机43带动传动丝杆顺时针旋转或反顺时针旋转传动,传动丝杆带动传动螺母45及推杆44往复直线运动。可在传动丝杆上加工有导向槽并安装有导向键,以用于定位传动螺母45及推杆44的运动方向。球铰支撑底板46安装在推杆44下方,随着推杆44伸出以与地面压力接触。球铰支撑底板46可转动调整直至与下支臂40的轴线垂直。电机防护罩用于保护减速电机43免受外界雨水侵蚀,推杆44外同样可设置防护罩以免受外界雨水侵蚀。电动撑腿安装在下支臂40内腔,以用于支撑运输作业平台10。
参见图5-8,上支臂30与下支臂40之间通过摆臂销轴铰接。上支臂30通过摆臂支耳、摆臂销轴与运输作业平台10铰接,上支臂30可以相对运输作业平台10上的摆臂支耳进行±90°摆动。当上支臂30向外进行90°外摆时,下支臂40也随之向外移动支撑运输作业平台10;当上支臂30向内进行90°内摆时,下支臂40也随之向内收回。上支臂30与下支臂40间以两者铰接处的楔面止口配合来定位两者支撑状态。
液压动力机构包括液压缸20、液压缸销轴以及液压缸支耳。液压缸20的顶杆端通过液压缸销轴与上支臂30铰接,液压缸20的缸壁则通过液压缸销轴与液压缸支耳铰接。液压缸支耳固定安装在运输作业平台10上。液压动力机构通过外接液压泵传动。上支臂30通过液压缸20的伸长推动作用或收缩拉动作用完成±90°摆动。
参见图5,随动锁紧机构50包括有随动锁止钩52、随动连杆51、随动销轴以及槽板53。随动锁止钩42通过销轴与上支臂30铰接,槽板53固定安装在上支臂30上。随动连杆51通过随动销轴分别与随动锁止钩52以及槽板53内的腰形孔54间铰接,同时,前述液压缸20的活塞杆端同样铰接于腰形孔54内的随动连杆51端部处。当液压动力机构推动上支臂30向外进行90°摆动时,首先,液压动力机构的活塞杆会推动随动连杆51产生沿腰形孔54孔长方向的滑动动作。此时,随动连杆51也会同时推动随动锁止钩52向下转动扣紧运输作业平台10。同理,当液压动力机构拉动上支臂30向内进行90°摆动时,随动连杆51则会首先拉动随动锁止钩52向上转动解锁运输作业平台10,从而整个支撑组件方可执行上翻收回操作。
Claims (9)
1.一种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的搁置于运输车(a)底盘上以供运输车(a)拖行的运输作业平台(10),以及用于托撑该运输作业平台(10)以使其由下而上脱离运输车(a)底盘的支撑组件,各支撑组件至少为四组且两两相对的分置于运输作业平台(10)上台面两侧处;运输作业平台(10)上可转动的设置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且该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旁侧设置用于控制该天线的电子设备方舱(70);所述支撑组件为由液压缸(20)、上支臂(30)以及下支臂(40)逐一铰接构成的平面铰接连杆结构;上支臂(30)的一角端以及液压缸(20)的缸壁均铰接于运输作业平台(10)的上台面处,液压缸(20)的活塞杆端铰接于上支臂(30)的一侧壁处,上支臂(30)顶端与下支臂(40)顶端间彼此铰接以形成下支臂(40)的悬垂状臂体构造,上述各铰接部位的铰接轴均彼此平行;本二次雷达还包括在支撑组件处于支撑状态时,用于锁定支撑组件工作位置的随动锁紧组件(50);
所述随动锁紧组件(50)包括随动连杆(51)以及与之铰接的可下翻扣合于运输作业平台(10)的下台面处的随动锁止钩(52);所述随动锁止钩(52)外形呈“L”字钩体状且其相对钩体所在端的另一端铰接于上支臂(30)上,该铰接部位轴线与随动连杆(51)和随动锁止钩(52)的铰接轴轴线间平行布置;上支臂(30)的用于固定活塞杆的侧壁处设置槽板(53),槽板(53)上贯穿板体布置腰形孔(54),腰形孔(54)的孔长方向相交或平行活塞杆伸缩方向;随动连杆(51)的相对铰接随动锁止钩(52)的另一端铰接于活塞杆的杆端处,并共同与槽板(53)上的腰形孔(54)间构成滑槽导向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方舱(70)位于运输作业平台(10)的上台面末端处,在运输作业平台(10)上还设置用于支撑及托起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的自动升降机构(80),自动升降机构(80)顶端布置用于驱使大型二次雷达天线(10)产生轴线垂直向转动的转动座(90),转动座(90)上布置控制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产生俯仰动作的自动俯仰机构(100);自动俯仰机构(100)的控制端固接于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80)包括可由运输作业平台(10)末端向其前端作铰接摆动动作的铰接杆(81),铰接杆(81)为彼此平行的两根;以该两根铰接杆(81)为一组升降连杆单元,所述升降连杆单位为两组并沿运输作业平台(10)由前至后依次平行布置;转动座(90)底端固定于上述两组升降连杆单位的顶端处,升降连杆单位的靠向运输车(a)车头所在侧设置用于控制该自动升降机构(80)产生倒伏及抬升动作的液压活塞缸(8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俯仰机构(100)包括铰接于转动座(90)顶端处的竖杆(101),竖杆(101)为两根且彼此平行的固定于大型二次雷达天线(60)的背面处,由两竖杆(101)上倾斜向转动座(90)顶端面处延伸有两根彼此平行的丝杆(102),各丝杆(102)均一端铰接固定于相应竖杆(101)杆身处,另一端与转动座(90)顶端面处同轴布置的相应螺母间构成丝杆螺母配合,螺母以驱动电机(103)驱使其转动;所述丝杆(102)、竖杆(101)以及转动座(90)顶端面间共同构成三角支撑结构,且三者的各铰接轴间彼此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臂(30)外形呈平行四边状的框板构造,上支臂(30)的一侧斜边构成固定槽板(53)的固定壁(31),相对的另一侧斜边在支撑组件处于支撑状态时顶靠下支臂(40)的顶端面以形成稳固限位配合的限位壁(32);限位壁(32)的下侧角端构成铰接上支臂(30)的铰接端;固定壁(31)的下侧角端构成铰接运输作业平台(10)的铰接端;上支臂(30)内留有用于安设随动锁紧组件(50)并提供其活动空间的容纳腔;腰形孔(54)的孔型在沿固定壁(31)壁面向下延伸后,再逐渐向外远离固定壁(31)的壁面以形成弧线孔状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臂(30)的底端面向运输作业平台(10)的上台面处延伸有三角状的延伸体(33);延伸体(33)的一侧面贴合固定于上支臂(30)的底端面处,该侧面相对的一角端设置铰接支耳(34)以构成上支臂(30)的用于铰接运输作业平台(10)的铰接端;该延伸体(33)的底端面构成限位液压缸(20)最大进程幅度的的限位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其特征在于:下支臂(40)上设置有在支撑组件收起时起限位液压缸回程幅度的凸台(41),该凸台(41)位于下支臂(40)上的与上支臂(30)铰接处的下方侧壁处,凸台(41)的延伸方向指向上支臂(30)的底端面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臂(40)的顶端面呈与上支臂(30)的限位壁(32)间构成楔面抵靠配合的斜面状构造;在下支臂(40)的顶端面上布置凹齿面(40a),上支臂(30)的限位壁(32)处相应布置与之配合的凸齿面(32a),两者配合面间构成止口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臂(40)内设置丝杆螺母机构,所述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段(42)轴线铅垂布置,且其顶端以减速电机(43)驱使其转动;丝杆段(42)外套设套筒状的推杆(44),推杆(44)上的与丝杆段(42)的配合处设置传动螺母(45),传动螺母(45)固定于推杆(44)顶端处并与丝杆段(42)间构成螺纹配合;推杆(44)的底端面处布置球铰支撑底板(4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25705.4A CN105607052B (zh) | 2015-10-28 | 2015-10-28 | 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25705.4A CN105607052B (zh) | 2015-10-28 | 2015-10-28 | 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07052A CN105607052A (zh) | 2016-05-25 |
CN105607052B true CN105607052B (zh) | 2018-11-02 |
Family
ID=55987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25705.4A Active CN105607052B (zh) | 2015-10-28 | 2015-10-28 | 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0705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74381B (zh) * | 2016-05-31 | 2019-05-14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雷达测试工装 |
CN106094706B (zh) * | 2016-06-27 | 2018-10-30 | 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二次雷达的热冗余驱动分系统 |
CN106379247B (zh) * | 2016-11-04 | 2019-06-07 | 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车载大型天线阵面雷达 |
CN106711573B (zh) * | 2017-01-23 | 2023-04-25 | 航天南湖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快速架设撤收超大型米波天线 |
CN107097706B (zh) * | 2017-04-27 | 2023-04-28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机动大型雷达车 |
CN107102537B (zh) * | 2017-05-04 | 2021-08-06 | 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虚拟主轴的双丝杆同步控制方法 |
RU2694711C1 (ru) * | 2017-09-20 | 2019-07-16 |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радиотехники" | Мобильная трехкоординатная радиолокационная станция |
CN109216864B (zh) * | 2018-07-31 | 2020-07-28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焊接式空管二次雷达天线箱体 |
CN108663661B (zh) * | 2018-08-31 | 2023-10-20 | 成都天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相控阵雷达阵面锁紧结构及其锁紧方法 |
CN109100686B (zh) * | 2018-09-20 | 2022-07-12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sar图像处理的多角度监控装置 |
CN109298397B (zh) * | 2018-10-17 | 2024-01-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 | 具有随动功能的雷达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9298398B (zh) * | 2018-10-17 | 2024-03-22 |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 | 具有随动功能的雷达装置 |
CN109724472B (zh) * | 2018-12-11 | 2022-01-21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车载要地区域综合防抗系统及方法 |
CN110333741B (zh) * | 2019-06-12 | 2021-03-16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装备平台 |
CN110361732B (zh) * | 2019-07-22 | 2021-07-27 | 芜湖文青机械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物体内部结构检测的雷达探测装置 |
CN110985843A (zh) * | 2019-12-31 | 2020-04-10 | 深圳市格特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放运输的led立置式显示屏 |
CN111457223B (zh) * | 2020-04-10 | 2022-03-22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自动举升锁定机构 |
CN111503478B (zh) * | 2020-04-29 | 2021-05-18 | 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搜索雷达升降及倒伏的联动机构 |
CN113381162B (zh) * | 2021-06-22 | 2022-05-31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用于高举升雷达车铁路运输的大阵面天线翻转装置 |
CN115764231B (zh) * | 2022-12-09 | 2023-08-29 | 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 | 卫星天线的俯仰升降机构、车载天线、卫星测控车载站 |
CN117664642B (zh) * | 2024-01-31 | 2024-04-23 | 民乐县森林草原监测服务中心 | 一种林业生态保护用采样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176266U (zh) * | 2015-10-28 | 2016-04-20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16125A (en) * | 1982-09-20 | 1985-05-07 | General Signa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vehicle ground movement in the vicinity of an airport |
CN204211423U (zh) * | 2014-11-13 | 2015-03-18 | 广东海乔专用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雷达定向升降系统 |
CN104527495B (zh) * | 2014-12-19 | 2016-07-06 | 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公路隧道病害集成检测车 |
CN104843194A (zh) * | 2015-04-29 | 2015-08-19 |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 机场移动塔台指挥控制中心 |
-
2015
- 2015-10-28 CN CN201510725705.4A patent/CN1056070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176266U (zh) * | 2015-10-28 | 2016-04-20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07052A (zh) | 2016-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07052B (zh) | 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 | |
CN203199912U (zh) | 一种可折叠的龙门吊 | |
CN108131153A (zh) | 一种多功能隧道施工作业车 | |
CN104196443A (zh) | 一种窄机身六臂全液压锚杆锚索钻车 | |
CN205176266U (zh) | 机动式大型空管二次雷达 | |
CN102094579A (zh) | 全液压轮胎式凿岩锚固钻车 | |
CN207403638U (zh) | 一种可机动或固定布置的天线座车 | |
CN204024470U (zh) | 一种窄机身六臂全液压锚杆锚索钻车 | |
CN206267541U (zh) | 一种可滑移的波形钢腹板定位装置 | |
CN105235659B (zh) | 上装式大跨距平台自动支撑机构 | |
CN210768828U (zh) | 一种可调式隧道混凝土衬砌台车 | |
CN204782747U (zh) | 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机 | |
CN205168465U (zh) | 上装式大跨距平台自动支撑机构 | |
CN211081696U (zh) | 一种锚杆台车 | |
CN204552759U (zh) |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横向移动装置 | |
CN209305789U (zh) | Arv光纤补偿器收放装置 | |
CN103663183A (zh) | 快速自安装塔式起重机 | |
CN216588650U (zh) | 一种铁路隧道密集岩溶区综合施工平台 | |
CN207243311U (zh) | 支腿连接结构及轮式起重机 | |
CN202969319U (zh) | 控制铲雪板升降的支架结构 | |
CN202594665U (zh) | 多功能工程车 | |
CN108999579A (zh) | 智能油气井作业综合平台 | |
CN211619873U (zh) | 一种大平台高空作业车的平台安全防护系统 | |
CN205523862U (zh) | 一种核电结构模块翻转装置 | |
CN109098656A (zh) | 多功能移动式天井钻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