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1910A -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01910A
CN105601910A CN201610044552.1A CN201610044552A CN105601910A CN 105601910 A CN105601910 A CN 105601910A CN 201610044552 A CN201610044552 A CN 201610044552A CN 105601910 A CN105601910 A CN 105601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polyamide
acid
auxiliary agent
daiamid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45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01910B (zh
Inventor
杨勇
杨纪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IMEIFU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IMEIFU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IMEIFU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IMEIFU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445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01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01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1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01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1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08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 C08G69/14Lactams
    • C08G69/16Preparatory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9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carbon-to-nitrogen double bo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酰胺组合物,主要包括按照重量份数配制的以下原料组份:第一聚酰胺单体50~95份、第一助剂0.01~10份、第二助剂0.01~20份;所述第一聚酰胺单体为C2~C20的芳脂族内酰胺和/或C2~C20的脂族内酰胺;所述第一助剂为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助剂包括脱盐水、有机一元或者二元羧酸、热稳定剂、成核剂、抗氧剂、阻燃剂、着色剂、消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该聚酰胺组合物与传统聚酰胺相比,具有更为优异的反应时间、熔融流动性能,且质量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聚酰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PA),它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称。聚酰胺可由内酸胺开环聚合制得,也可由二元胺与二元酸缩聚等得到的。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
PA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广泛用于纺织、薄膜、工程塑料等领域。虽然对于PA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非常广泛,但是对于PA聚合反应的研究从未中断,PA单体组成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一直是聚酰胺行业研究的课题。目前,关于如何在保持现有的PA材料优良稳定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聚酰胺聚合反应速率和熔融流动性能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胺组合物,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由于原料中添有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进而会提高聚酰胺聚合反应速率和熔融流动性能并进一步保持其稳定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添加异氰酸酯基团化合物,可反应制得直链型聚酰胺或者直线型与支化型聚酰胺组合物,从而使的得制取的聚酰胺组合物具有更优异的性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主要包括按照重量份数配制的以下原料组份:
第一聚酰胺单体50~95份、第一助剂0.01~10份、第二助剂0.01~20份;
其中:
所述第一聚酰胺单体为C2~C20的芳脂族内酰胺和/或C2~C20的脂族内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助剂为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
所述第二助剂包括脱盐水、有机一元或者二元羧酸、热稳定剂、成核剂、抗氧剂、阻燃剂、着色剂、消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添有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且限定了各个组份的质量份数,会提高聚酰胺聚合反应速率和熔融流动性能并进一步保持其稳定性。
优选的,在如上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组份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聚酰胺单体5~40份;
所述第二聚酰胺单体为C2~C20的氨基酸的单体或低聚物、C2~C20的氨基羧酸的单体或低聚物、C2~C20的烷基二胺的单体或低聚物、C2~C20的脂肪族二元羧酸的单体或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聚酰胺单体为C3~C18的氨基酸的单体或低聚物、C3~C18的氨基羧酸的单体或低聚物、C3~C12的烷基二胺或者其盐的单体或低聚物、C2~C12的脂肪族二元羧酸或者其盐的单体或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烷基二胺包括丁二胺或己二胺;
和/或;
所述脂肪族二元羧酸包括葵二酸、十二烷二羧酸或己二酸。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所述第一聚酰胺单体为C2~C8的芳脂族内酰胺和/或C2~C8的脂族内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聚酰胺单体为庚内酰胺、十一内酰胺、十二内酰胺己内酰胺的单体或者低聚物。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
所述第一助剂具体包括异氰酸酯、异氰酸乙酯、异氰酸异丙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十八烷基异氰酸酯、1-异氰酸辛酯、邻甲苯异氰酸酯、对甲苯异氰酸酯、4-氯-2-三氟甲基异氰酸酯、异氰酸酸乙酯、异氰酸丙酯、叔丁基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1,6-二异氰酸酯己烷、乙(基)苯(基)二异氰酸酯、领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3,3,-二氯联苯-4,4,-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甲苯2,6-二异氰酸酯、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甲苯-2,5-二异氰酸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1,1′,1″-次甲基三(4异氰酸酯)苯、L-赖氨酸三异氰酸酯、4,4′,4″-三异氰酸酯苯基磷酸酯、4,4′,4″-三异氰酸酯苯基硫代磷酸酯及其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
在所述第二助剂中,所述有机一元羧酸包括醋酸、苯甲酸、丙酸。
第一助剂为单官能团、双官能团或三官能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均可。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主要包括按照重量份数配制的以下原料组份:
己内酰胺50~95份、等摩尔比的己二酸和己二胺或其盐5~40份、第一助剂0.01~10份、第二助剂0.01~20份。
其中,尤其优选重量比己内酰胺:(二元酸二元胺或者其盐)=95:5~60:40。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第一聚酰胺单体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熔融后加入第一助剂和第二助剂,随后密闭并通过置换法将反应釜内充满氮气;
2)、用60~180min升温到所得聚合物熔点以上20~50℃,调整压力恒定在-0.1~-0.01MPa后保压60~180min;
3)、泄压排水至常压,然后再次关闭阀门升温至聚合物熔点以上20~50℃,抽真空保持在-0.1~-0.01MPa。
聚酰胺基热塑性组合物能够通过模塑、特别是注塑而被转化为制备塑料组件的初始材料。对于这些聚酰胺基组合物,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性能是希望获得的。第一,聚酰胺组合物具有在熔融状态或者所希望的成型工艺如注塑、相容的流动性或者流变行为。这是由于聚酰胺组合物在熔融状态下需要是充分流动以保障在成型装置中能够很容易或者快速被传送和处理。第二,就是增强这些组合物的机械性能,尤其是抗冲击强度、拉伸模量和拉伸断裂强度等。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常常使用增强材料。第三,期望由聚酰胺组合物所制得的塑件具有清洁和均匀的表面外观。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在含有异氰酸酯基团化合物存在下得到直链型聚酰胺或者直线型与支化型聚酰胺组合物。与传统聚酰胺聚合工艺相比,加快了反应速率、节约了聚合过程的反应时间,最直观的技术效果在于节约了能耗,在日益强调环保和降低能耗高标准的情况下,显得十分有意义。并且所述组合物质量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在任何一种组合物中都有所体现。
此外,与传统的直链型聚酰胺相比,所述组合物提高了熔融流动性能,这在注塑和成膜加工中是具有优势的。而且具有支化结构的组成的结构具有可控性和稳定性,具有支化结构聚酰胺所占聚酰胺组合物的比例是可调的,操作也具有简便性。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在步骤1)中还包括:
在加入第一助剂25-35分钟后加入第二聚酰胺单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与传统聚酰胺聚合工艺相比,加快了反应速率、节约了聚合过程的反应时间,节约了能耗。
2)、本申请提供的聚酰胺组合物与传统的直链型聚酰胺相比,提高了熔融流动性能,这在注塑和成膜加工中是具有优势的。而且具有支化结构的组成的结构具有可控性和稳定性,具有支化结构聚酰胺所占聚酰胺组合物的比例是可调的,操作也具有简便性。
3)、本申请提供的聚酰胺组合物质量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聚合在加热的高压釜中进行,该高压釜具有搅拌装置和挥发性副产物的排除装置。
将4000g己内酰胺在80℃下熔融,再将8g异氰酸乙酯加入,30分钟后再加入120mL脱盐水、8g苯甲酸和2g热稳定剂。
用高纯度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然后开启搅拌并用2h时间升温至250℃,在250℃下保压2h。然后放空(注意缓慢排气)釜内压力至常压排水,釜内压力到常压之后,关闭阀门并升温至260℃,待温度升至260℃开始抽真空,保持釜内压力为-0.01MPa。抽真空时间为达到相对粘度2.1~2.4为准。
实施例1相当于加入单官能团的第一助剂的情况下,以工业规模生产聚酰胺组合物。
实施例2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聚合在加热的高压釜中进行,该高压釜具有搅拌装置和挥发性副产物的排除装置。
将4000g己内酰胺在80℃下熔融,再加入14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30分钟后再加入120mL脱盐水、8g苯甲酸和2g热稳定剂。
用高纯度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然后开启搅拌并用2h时间升温至250℃,在250℃下保压2h。然后放空(注意缓慢排气)釜内压力至常压排水,釜内压力到常压之后,关闭阀门并升温至260℃,待温度升至260℃开始抽真空,保持釜内压力为-0.1MPa。抽真空时间为2h。
实施例2相当于加入双官能团的第一助剂的情况下,以工业规模生产聚酰胺组合物。
实施例3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聚合在加热的高压釜中进行,该高压釜具有搅拌装置和挥发性副产物的排除装置。
将4000g己内酰胺在80℃下熔融、再加入13.8g1,1′,1″-次甲基三(4异氰酸酯)苯,30分钟后再加入120mL脱盐水、8g苯甲酸和2g热稳定剂。
用高纯度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然后开启搅拌并用2h时间升温至250℃,在250℃下保压2h。然后放空(注意缓慢排气)釜内压力至常压排水,釜内压力到常压之后,关闭阀门并升温至260℃,待温度升至260℃开始抽真空,保持釜内压力为-0.03MPa。抽真空时间为达到相对粘度2.1~2.4为准。
实施例3相当于加入三官能团的第一助剂的情况下,以工业规模生产聚酰胺组合物。
实施例4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聚合在加热的高压釜中进行,该高压釜具有搅拌装置和挥发性副产物的排除装置。
将4000g己内酰胺在80℃下熔融,再将8g异氰酸乙酯加入;30分钟后再加入800g聚酰胺66盐(即己二酸己二胺盐)和脱盐水160g的混合溶液、120mL脱盐水、8g苯甲酸和2g热稳定剂。
用高纯度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然后开启搅拌并用2h时间升温至250℃,在250℃下保压2h。然后放空(注意缓慢排气)釜内压力至常压排水,釜内压力到常压之后,关闭阀门并升温至260℃,待温度升至260℃开始抽真空,保持釜内压力为-0.03MPa。抽真空时间为达到相对粘度2.1~2.4为准。
实施例4相当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加入第二聚酰胺单体,以工业规模生产聚酰胺组合物。
实施例5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聚合在加热的高压釜中进行,该高压釜具有搅拌装置和挥发性副产物的排除装置。
将4000g己内酰胺在80℃下熔融,再加入14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30分钟后再加入800g聚酰胺66盐(即己二酸己二胺盐)和脱盐水160g的混合溶液、120mL脱盐水、8g苯甲酸和2g热稳定剂。
用高纯度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然后开启搅拌并用2h时间升温至250℃,在250℃下保压2h。然后放空(注意缓慢排气)釜内压力至常压排水,釜内压力到常压之后,关闭阀门并升温至260℃,待温度升至260℃开始抽真空,保持釜内压力为-0.03MPa。抽真空时间为达到相对粘度2.1~2.4为准。
实施例5相当于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加入第二聚酰胺单体,以工业规模生产聚酰胺组合物。
实施例6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聚合在加热的高压釜中进行,该高压釜具有搅拌装置和挥发性副产物的排除装置。
将4000g己内酰胺在80℃下熔融,再加入13.8g1,1′,1″-次甲基三(4异氰酸酯)苯,30分钟后再加入800g聚酰胺66盐(即己二酸己二胺盐)和脱盐水160g的混合溶液、120mL脱盐水、8g苯甲酸和2g热稳定剂。
用高纯度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然后开启搅拌并用2h时间升温至250℃,在250℃下保压2h。然后放空(注意缓慢排气)釜内压力至常压排水,釜内压力到常压之后,关闭阀门并升温至260℃,待温度升至260℃开始抽真空,保持釜内压力为-0.03MPa。抽真空时间为达到相对粘度2.1~2.4为准。
实施例6相当于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加入第二聚酰胺单体,以工业规模生产聚酰胺组合物。
实施例7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聚合在加热的高压釜中进行,该高压釜具有搅拌装置和挥发性副产物的排除装置。
将9500g十二内酰胺在80℃下熔融,再加入1000g1,6-二异氰酸酯己烷,30分钟后再加入4000g葵二酸和脱盐水160g的混合溶液、120mL脱盐水、300g苯甲酸、2g热稳定剂、2gTiO2(即消光剂)、2g着色剂。
用高纯度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然后开启搅拌并用2h时间升温至250℃,在250℃下保压2h。然后放空(注意缓慢排气)釜内压力至常压排水,釜内压力到常压之后,关闭阀门并升温至260℃,待温度升至260℃开始抽真空,保持釜内压力为-0.03MPa。抽真空时间为达到相对粘度2.1~2.4为准。
实施例8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聚合在加热的高压釜中进行,该高压釜具有搅拌装置和挥发性副产物的排除装置。
将5000g十二内酰胺在80℃下熔融,再加入1g异氰酸乙酯,30分钟后再加入50g氨基羧酸低聚物、180mL脱盐水、300g己二酸、3g阻燃剂、3g成核剂、4g抗氧剂。
用高纯度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然后开启搅拌并用2h时间升温至250℃,在250℃下保压2h。然后放空(注意缓慢排气)釜内压力至常压排水,釜内压力到常压之后,关闭阀门并升温至260℃,待温度升至260℃开始抽真空,保持釜内压力为-0.03MPa。抽真空时间为达到相对粘度2.1~2.4为准。
实验例
将实施例1~6提供的聚酰胺组合物聚合反应时间、相对粘度、熔融指数和力学性能等特征汇总于表1。
表1聚酰胺组合物性能评价
从表1可知,尽管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的各项性能指数各有浮动,但反应时间,拉伸强度,熔融指数等各项参数均优于现有技术。具体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以及对具体技术参数项目的偏重进行选取。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主要包括按照重量份数配制的以下原料组份:
第一聚酰胺单体50~95份、第一助剂0.01~10份、第二助剂0.01~20份;
其中:
所述第一聚酰胺单体为C2~C20的芳脂族内酰胺和/或C2~C20的脂族内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助剂为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
所述第二助剂包括脱盐水、有机一元或者二元羧酸、热稳定剂、成核剂、抗氧剂、阻燃剂、着色剂、消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聚酰胺单体5~40份;
所述第二聚酰胺单体为C2~C20的氨基酸的单体或低聚物、C2~C20的氨基羧酸的单体或低聚物、C2~C20的烷基二胺的单体或低聚物、C2~C20的脂肪族二元羧酸的单体或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酰胺单体为C3~C18的氨基酸的单体或低聚物、C3~C18的氨基羧酸的单体或低聚物、C3~C12的烷基二胺或者其盐的单体或低聚物、C2~C12的脂肪族二元羧酸或者其盐的单体或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烷基二胺包括丁二胺或己二胺;
和/或;
所述脂肪族二元羧酸包括葵二酸、十二烷二羧酸或己二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单体为C2~C8的芳脂族内酰胺和/或C2~C8的脂族内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所述第一聚酰胺单体为庚内酰胺、十一内酰胺、十二内酰胺己内酰胺的单体或者低聚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优选的:
所述第一助剂具体包括异氰酸酯、异氰酸乙酯、异氰酸异丙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十八烷基异氰酸酯、1-异氰酸辛酯、邻甲苯异氰酸酯、对甲苯异氰酸酯、4-氯-2-三氟甲基异氰酸酯、异氰酸酸乙酯、异氰酸丙酯、叔丁基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1,6-二异氰酸酯己烷、乙(基)苯(基)二异氰酸酯、领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3,3,-二氯联苯-4,4,-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甲苯2,6-二异氰酸酯、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甲苯-2,5-二异氰酸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1,1′,1″-次甲基三(4异氰酸酯)苯、L-赖氨酸三异氰酸酯、4,4′,4″-三异氰酸酯苯基磷酸酯、4,4′,4″-三异氰酸酯苯基硫代磷酸酯及其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
在所述第二助剂中,所述有机一元羧酸包括醋酸、苯甲酸、丙酸。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按照重量份数配制的以下原料组份:
己内酰胺50~95份、等摩尔比的己二酸和己二胺或其盐5~40份、第一助剂0.01~10份、第二助剂0.01~20份。
9.一种聚酰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将第一聚酰胺单体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熔融后加入第一助剂和第二助剂,随后密闭并通过置换法将反应釜内充满氮气;
2)、用60~180min升温到所得聚合物熔点以上20~50℃,调整压力恒定在-0.1~-0.01MPa后保压60~180min;
3)、泄压排水至常压,然后再次关闭阀门升温至聚合物熔点以上20~50℃,抽真空保持在-0.1~-0.01MP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还包括:
在加入第一助剂25-35分钟后加入第二聚酰胺单体。
CN201610044552.1A 2016-01-21 2016-01-21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601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4552.1A CN105601910B (zh) 2016-01-21 2016-01-21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4552.1A CN105601910B (zh) 2016-01-21 2016-01-21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1910A true CN105601910A (zh) 2016-05-25
CN105601910B CN105601910B (zh) 2018-06-05

Family

ID=55982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4552.1A Active CN105601910B (zh) 2016-01-21 2016-01-21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0191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5106A (zh) * 2017-11-17 2018-03-20 江门市荣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耐高温耐黄变长碳链尼龙11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5342A (zh) * 2019-01-11 2019-05-03 中仑塑业(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耐黄变聚酰胺树脂及其生产原料和生产方法
CN114349989A (zh) * 2022-01-11 2022-04-15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用微交联聚酰胺粉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8021A (zh) * 2011-01-28 2012-08-01 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模制组合物的用途
CN102858852A (zh) * 2010-04-06 2013-01-02 罗地亚经营管理公司 高黏度聚酰胺组合物
CN103724986A (zh) * 2012-12-18 2014-04-16 Ems专利股份公司 聚酰胺造模材料和由其制造的模具
CN105121491A (zh) * 2013-02-13 2015-12-02 路博润先进材料公司 水基聚酰胺-脲分散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8852A (zh) * 2010-04-06 2013-01-02 罗地亚经营管理公司 高黏度聚酰胺组合物
CN102618021A (zh) * 2011-01-28 2012-08-01 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模制组合物的用途
CN103724986A (zh) * 2012-12-18 2014-04-16 Ems专利股份公司 聚酰胺造模材料和由其制造的模具
CN105121491A (zh) * 2013-02-13 2015-12-02 路博润先进材料公司 水基聚酰胺-脲分散体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5106A (zh) * 2017-11-17 2018-03-20 江门市荣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耐高温耐黄变长碳链尼龙11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5342A (zh) * 2019-01-11 2019-05-03 中仑塑业(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耐黄变聚酰胺树脂及其生产原料和生产方法
CN114349989A (zh) * 2022-01-11 2022-04-15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用微交联聚酰胺粉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349989B (zh) * 2022-01-11 2023-05-26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用微交联聚酰胺粉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1910B (zh) 201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19663B1 (ko) 보강된 폴리아미드 조성물
KR101388387B1 (ko) 고-유동 폴리아미드
CN105601910A (zh)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4667B (zh) 一种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60147265A (ko) 예비중합체 및 사슬 연장제로부터 수득되는, 열가소성 중합체로 함침되는 복합 재료를 위한 방법
JP2018525455A (ja) プレポリマー反応性前駆体組成物からの繊維強化半結晶性ポリアミドマトリックス複合材料のオープンモールド製造方法
CN113444241B (zh) 一种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2810A (zh) 复合聚酰胺制品
KR101710143B1 (ko) 단일 나일론 6 복합재료의 제조 방법
JP2017511419A (ja) プレポリマーおよび鎖延長剤から得た半結晶性ポリアミドに含浸される複合材料のための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CN103547568B (zh) 使用了2-苯基-4,4’-二氨基二苯基醚类的末端改性酰亚胺低聚物、其混合物、清漆以及固化树脂
JP3589088B2 (ja) 逐次二軸延伸フィルム
CN107353404B (zh) 一种原位聚合制备浇铸尼龙/镁盐晶须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
JP2744011B2 (ja) ジカルボン酸/ジアミンのα−アミノ−ε−カプロラクタム改質ポリアミド
JP2950918B2 (ja) 高分子量(コ)ポリアミド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S63286429A (ja) α―アミノ―ε―カプロラクタム改質ポリアミド
JP2003138012A (ja) 延伸性に優れたポリアミド
EP3424981A1 (en) Polyamide resin and film comprising same
CN104245268A (zh) 通过旋转模塑法由可聚合组合物制备聚酰胺模塑体的方法
JP3994562B2 (ja) 延伸性に優れたポリアミド
RU2697332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изделий из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на основе полиамида
KR20200065849A (ko) 박육 제품 사출성형용 폴리아미드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성형품
JP5946907B2 (ja) キャストポリアミド製造のための新規組成物
CN107312170A (zh) 一种以长链氨基酸为单体制备尼龙12的工艺方法
JP3589101B2 (ja) 逐次二軸延伸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polyamide composi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Pledgee: Zhenjiang Yitongda Cross border Trade Service Co.,Ltd.

Pledgor: JIANGSU RUIMEIFU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7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