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2543A - 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辅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辅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2543A
CN105582543A CN201511019383.8A CN201511019383A CN105582543A CN 105582543 A CN105582543 A CN 105582543A CN 201511019383 A CN201511019383 A CN 201511019383A CN 105582543 A CN105582543 A CN 105582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ount
poly
oxygen
mentioned
surfac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193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术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10193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825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82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2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esters, polyamino acids, polysiloxanes, polyphosphazines, copolymers of polyalkylene glycol or poloxam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9Injectable compositions; Intramuscular, intravenous, arterial,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Compositions to be administered through the skin in an invasive man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53Mouth and digestive tract, i.e. intraoral and peroral administration
    • A61K9/0056Mouth soluble or dispersible forms; Suckable, eatable, chewable coherent forms; Forms rapidly disintegrating in the mouth; Lozenges; Lollipops; Bite capsules; Baked products; Baits or other oral forms for anim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3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 e.g. recovery, purification, dry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一种供改善注射或口服用的辅料,该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成分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其中,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量不超过10meq/kg,或/和环氧化合物的总的环氧基量不超6meq/kg,且,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的总的量不超10meq/kg,且,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不超过50meq/kg。该辅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用于改善注射或口服用的制剂的安全性和/或稳定性。此外,还涉及该辅料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辅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辅料。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用于改善其稳定性和/或用药安全性的辅料。
【技术背景】
供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尤其是注射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常出现这些情况:活性成分难溶,或者虽溶于亲水性溶剂但杂有难溶的其他成分,或者虽溶于亲水性溶剂但其或其杂有的其他成分在生产或贮藏过程中产生了难溶的产物。因此,需要加入增溶性辅料,如Poloxamer188((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以解决了有效成分水难溶和/或制剂稳定性差等问题。此外,Poloxamer188还常在注射剂作乳化剂。
Poloxamer(188)静脉注射LD50文献报道为1左右至6g/kg左右。(参见:[1].HandbookofPharmaceuticalExcipients(第6版),RaymondCRowe等编,由thePharmaceuticalPress(AnimprintofRPSPublishing)及theAmericanPharmacistsAssociation出版;[2].《药用辅料大全》,罗明生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1993年版,第544页。)
在临床中已发现:使用含Poloxamer188的注射剂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类过敏反应,(血管、肌肉等局部或全身)刺激作用等。
波洛沙姆的合成反应分为两步:环氧丙烷的聚合,聚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嵌段聚合。在环氧丙烷的聚合过程中会产生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聚合物(参见:[3].E.C.Steiner,R.R.Pelletier.AStudyofthePolymerizationofPropyleneOxideCatalyzedbyAnhydrousPotassiumHydroxide.JournalofPolymerScience,1964;V86,4678-4686;[5].C.BoothandC.J.Pickles.,J.Polym.Sci.(A-2)1973,11,265。)。
Simon发现,如果加热未中和的碱催化环氧丙烷聚合物,在没有环氧丙烷存在时,不饱和度不变;有环氧丙烷存在时,不饱和度增加。这证实了双键的产生是在环氧丙烷存在下的重排反应。(参见:[6].D.M.Simons.ThePolymerizationofPropyleneOxide.JournalofPolymerScience.1960,303-311。)从Simon的发现看,由于(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总残存一定量的反应物环氧丙烷,故在贮藏过程中还将产生一些新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环氧丙烷聚合物。
重要的是,本发明人已试验证实,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环氧丙烷聚合物在生产及贮藏过程中,比较不稳定,会降解(减少),在光、热和可变价金属(Fe、Cu、Cr、Mn)等作用下,与氧作用可发生(自动或光)氧化反应,即在不饱和端基的双键相邻碳原子上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脂质氢过氧化物(POV)等初级产物。脂质氢过氧化物可以继续氧化生成二级脂质氧化产物如环氧化物,可能聚合形成含羰基的脂质多聚物,可以脱水形成脂质羰基化合物(聚合物):如醛、酯、酸等,二级脂质氧化产物也可进一步或最终分解生成一系列更小分子化合物(聚合物)(如更短链的醛、酯、酸、醇等)。而且,制备(合成)Poloxamer的原料(聚环氧丙烷)也可能把上述有害杂质带入Poloxamer中,因其也会发生上述氧化反应产生上述氧化产物。
更重要的是,本发明人已试验证实波洛沙姆分子结构中的PEG链在光、热、氧及微生物等作用会降解。
本发明人已发现(或已检测到)的PEG链(在光、热、氧、可变价金属(Fe、Cu、Cr、Mn)等作用)降解的主要产物有:过氧化物(R-PEG-O-CH(OOH)-CH2-O-PEG、R-PEG-OCH2CH2O-CH2OOH)、酯类((分子结构中含醛基的)甲酸酯(R-PEG-OCH2CH2O-CHO)、碳酸酯、其他酯)、甲氧基化合物(R-PEG-CH2OCH3)、亚甲二氧基化合物(R-PEG-O-CH2-O-PEG-R)、端羟基化合物(R-PEG-CH2OCH2OH)、更低分子量的PEG链,PEG链碳原子个数逐渐减少,最终可降解为CO2和H2O。
本发明人已发现(或已检测到)的PEG链(在微生物等作用)降解的主要产物:不饱和端基化合物(CH2=CH-O-PEG-R,也会进一步发生上述(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环氧丙烷聚合物的)氧化降解反应)、醛基化合物(R-PEG-CH2CHO)、羧酸基化合物(R-PEG-CH2COOH)、醛基羧酸基化合物(R-PEG-CH(CHO)COOH)、端羟基化合物(R-PEG-CH2OCH2OH)、更低分子量的PEG链,PEG链碳原子个数逐渐减少,最终降解为小分子化合物(CH2=CH-OH、CH3-CHO、丙酸酯、乙酸酯、乙醇、CO2和H2O等)。
上述物质的产生可能给注射剂或口服制剂带来了安全性隐患,还可能影响注射剂(或口服(液体)制剂)的物理和/或化学稳定性,进而再影响注射剂(或口服(液体)制剂)的安全性,特别是中药注射剂(或口服(液体)制剂),因其成分太复杂。
然而,现有的公开执行的各国药典标准除了对上述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环氧丙烷聚合物作了限制(采用“不饱和度”)外,没有对可能具有毒性的氧化产物作进一步的限制。
现有的公开执行的一些标准虽然把生产过程可能残留的毒性较大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二氧六环(二噁烷)等环氧化物进行了限制,但PEG链及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环氧丙烷聚合物在生产贮藏过程中发生的氧化反应生产的环氧化物不只是这些(如环氧化的聚合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二氧六环占其中的比例极低,这些环氧产物也可能具有毒性,是不可忽略的,仅对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二氧六环等环氧化物进行限制不够的。
因此,对需要较高安全性和/或较高稳定性的注射剂而言,特别是对中药及生化药物注射剂,还需要对那些具有较大毒性的化合物(氧化产物)的限制,才能降低或消除临床用药安全隐患。
换言之,现实中还需一种高质量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用来提高供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的安全性和/或稳定性,从而满足对更高安全性和/或稳定性的供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质量的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表面活性剂:(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质量的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表面活性剂:(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的用途。
经发明人的广泛深入的研究,终于达成了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详见下列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安全性改善(尤其是,急性毒性和/或亚急性毒性和/或细胞毒性和/或类过敏反应和/或(肌肉和/或血管)刺激性和/或溶血作用等方面的安全性改善)的)供注射或口服用的(或者说,用于提高或改善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的安全性(尤其是,急性毒性和/或亚急性毒性和/或细胞毒性和/或类过敏反应和/或(肌肉和/或血管)刺激性和/或溶血作用等方面的安全性)和/或稳定性的)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成分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通常为10~150,较佳地为20~120,更佳地为40~100,更佳地为60~90,最佳地为75~85,氧丙烯单元(b)通常为10~60,较佳地为15~50,更佳地为20~40,更佳地为25~35,最佳地为25~30,上述共聚物平均分子量较佳地为2000至15000,更佳地为4000至13000,更佳地为6000至12000,更佳地为7500至10000,最佳地为7680~9510,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EO)含量较佳地为20%~90%,更佳地为40%~85%,更佳地为60%~85%,更佳地为75%~85%,更佳地为78%~84%,最佳地为79.9%~83.7%,上述共聚物结构式通为:
(该表面活性剂由环氧丙烷和丙二醇反应,形成聚氧丙烯二醇,然后加入环氧乙烷形成嵌段共聚物而成),其中,
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不超过10meq/kg或mmol/kg,较佳地不6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3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5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20pmol/kg,(更佳地,(且)其中任意一种分子结构中碳链不超过C3链的醛,特别是甲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5meq/kg或0.5mmol/kg,较佳地不超过0.2meq/kg或0.2mmol/kg,更佳地不超过0.1meq/kg或0.1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0μeq/kg或1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10neq/kg或1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10peq/kg或10pmol/kg,最佳地不超过1peq/kg或1pmol/kg),
或/及环氧化合物的总的环氧基量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环氧值不超过6meq/kg或mmol/kg,较佳地不超过3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pmol/kg,且(其中)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量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较佳地不超过1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peq/kg或pmol/kg)及二氧六环的量不超过200μeq/kg或100μmol/kg(,较佳地不超过100μeq/kg或5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μeq/kg或1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neq/kg或1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10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peq/kg或1pmol/kg),
且,(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过氧化值不超过10meq/kg或5mmol/kg,较佳地6meq/kg或3mmol/kg,更佳地不超过3meq/kg或1.5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1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0.5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10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10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100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10pmol/kg,
且,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不饱和度不超过50meq/kg或50mmol/kg,较佳地不超过40meq/kg或40mmol/kg,更佳地不超过34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6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5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5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3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pmol/kg,
较佳地,及/或,上述的表面活性剂中的(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过氧化值、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及环氧化合物中含有的环氧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环氧值的总和不超过10meq/kg或10mmol/kg(较佳地不超过5meq/kg或5mmol/kg,更佳地不超过3meq/kg或3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2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1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20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20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较佳地,及/或,上述的表面活性剂中的游离酸类(化合物)(中含有的羧酸基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酸值不超过6meq/kg或mmol/kg,较佳地不超过3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pmol/kg;
较佳地,及/或,上述的表面活性剂中的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mmol/kg(较佳地不超过1meq/kg或1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20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μeq/kg或2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μeq/kg或2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20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20pmol/kg);
上述被限定的物质的量(mol/kg)或当量(eq/kg)均是指其在1kg该表面活性剂中的量(mol)或当量(eq)。
(说明,为了简洁,本文的(此处的及上文、下文的)“被限定的物质”是指上述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及/或“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及/或“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较佳地上述的“游离酸类(化合物)”,较佳地上述的“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
上述的“被限定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式见实施例或技术背景部分)除“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及“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等基本(主要)源自(或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的(初始)合成原料(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丙二醇等)及其反应产物外,其他基本上源自(或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自身(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聚氧乙烯键)氧化(降解)的产物(包含该辅料(其)分子结构中的残留基团)和/或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环氧丙烷聚合物或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聚氧丙烯二醇)(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不饱和键)的氧化(降解)的产物(包含其分子结构中的残留基团),主要源自(或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自身(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聚氧乙烯键)氧化(降解)的产物(包含该辅料(其)分子结构中的残留基团)(此处及其他各处“产物”的含义还包括氧化(降解)的产物进一步(逐级)氧化(降解)的产物的意思)。
此外,下方用“上述被限定的物质各自的量不超过上述的(所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值)(范围)”表示“上述被限定的物质”(的量)不超过上述其数量(值)方面的限制。)
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为本品为白色至微黄色半透明蜡状固体;微有异臭。本品在水、乙醇中易溶,在无水乙醇或乙酸乙酯中溶解,在乙醚或石油醚中几乎不溶。
上述表面活性剂1g溶或分散于10ml水后其颜色不深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IXA中规定的同体积的黄色2号标准液,最佳地为无色的。
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1g溶或分散于10ml水后其pH值为5.0~7.5(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ⅥH测定),较佳地为6.5~7.5,最佳地为6.8~7.2。
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其中上述(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不低于93%(重量/重量)以上(较佳地95%(重量/重量),更佳地98%(重量/重量),更佳地99%(重量/重量),更佳地99.5%(重量/重量),最佳地99.9%(重量/重量)),上述含量以上述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扣除其(杂质)水分及(可能)含有的药用有机溶剂(如乙醇、丙二醇、丙三醇、PEG200-800、1,3-丁二醇、14-丁二醇)的重量后的重量)为基础。
较佳地,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其中氧气的含量不超过1mmol/kg(较佳地100μmol/kg,更佳地100nmol/kg,更佳地100pmol/kg,最佳地10pmol/kg)。更佳地,与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直接接触的包装容器内的空气已被(氮气、二氧化碳、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惰性气体置换。最佳地,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贮藏温度不超过10℃,较佳地不超过5℃,最佳地不超过1℃。较佳地,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中添加有抗氧剂(如维生素C棕榈酸酸酯、硫代甘油、2-巯基乙醇、3-巯基丙醇、二巯基丙醇、生育酚、维生素-TGPS,没食子酸(丙)酯、焦性没食子酸(联苯三酚)及其酯、正双氢愈疮木酚、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甲苯酚,及它们的组合物)、抗氧增效剂或鳌合剂及其组合物。
较佳地,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依(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ⅧN)法检查炽灼残渣,其遗留残渣不得过0.5%(重量/重量),较佳地0.4%(重量/重量),更佳地0.2%(重量/重量),更佳地0.02%(重量/重量)。
较佳地,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每1mg含内细菌毒素的量(依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IE)法检测)应小于0.05EU(较佳地0.02EU,更佳地0.012EU,最佳地0.006EU)。
较佳地,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依(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IH)法检查,无菌检查应符合规定。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对(上述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进行精制和/或由(公知的)化学反应法制备(上述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在化学反应制备上述物质前对(中间)反应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进行精制,精制后的上述(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和/或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中的上述被限定的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及/或“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及/或“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较佳地上述的“游离酸类(化合物)”,较佳地上述的“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不超过上述被限定的物质的(上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值)(范围)。
具体说来,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之一:包括对(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进行精制,精制后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中的(上述的)被限定的物质(:上述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及/或“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及/或“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较佳地上述的“游离酸类(化合物)”,较佳地上述的“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不超过上述被限定的物质的(上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值)(范围)。
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之二(化学反应法):包括由(中间)反应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进行聚合反应制备该表面活性剂,该反应环境中的氧气被抽去和/或被(氮气、二氧化碳、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惰性气体置换掉,
其中,上述制备方法(化学反应法)中涉及的反应物之一为(精制过的)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其中,
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物质的羰基价不超过10meq/kg或mmol/kg,较佳地不6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3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5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20pmol/kg,(更佳地,(且)其中任意一种分子结构中碳链不超过C3链的醛,特别是甲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5meq/kg或0.5mmol/kg,较佳地不超过0.2meq/kg或0.2mmol/kg,更佳地不超过0.1meq/kg或0.1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0μeq/kg或1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10neq/kg或1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10peq/kg或10pmol/kg,最佳地不超过1peq/kg或1pmol/kg),
或/及环氧化合物的总的环氧基量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该物质的环氧值不超过6meq/kg或mmol/kg,较佳地不超过3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pmol/kg,且(其中)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量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较佳地不超过1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peq/kg或pmol/kg)及二氧六环的量不超过200μeq/kg或100μmol/kg(,较佳地不超过100μeq/kg或5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μeq/kg或1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neq/kg或1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10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peq/kg或1pmol/kg),
且,(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或该物质的过氧化值不超过10meq/kg或5mmol/kg,较佳地6meq/kg或3mmol/kg,更佳地不超过3meq/kg或1.5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1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0.5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10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10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100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10pmol/kg,
且,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或该物质的不饱和度不超过50meq/kg或50mmol/kg,较佳地不超过40meq/kg或40mmol/kg,更佳地不超过34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6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5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5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pmol/kg,
较佳地,上述的物质中的(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量、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物质的羰基价及环氧化合物中含有的环氧基量或该物质的环氧值的总和不超过10meq/kg或10mmol/kg(较佳地不超过5meq/kg或5mmol/kg,更佳地不超过3meq/kg或3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2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1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20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20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较佳地,上述的物质中的游离酸类(化合物)(中含有的羧酸基的)总的量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酸值不超过6meq/kg或mmol/kg,较佳地不超过3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pmol/kg;
较佳地,及/或,上述的物质中的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mmol/kg(较佳地不超过1meq/kg或1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20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μeq/kg或2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μeq/kg或2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20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20pmol/kg);
上述被限定的物质的量(mol/kg)或当量(eq/kg)均是指其在1kg该表面活性剂中的量(mol)或当量(eq)。(说明,为了简洁,此处的及下方的“被限定的物质”是指上述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及/或“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及/或“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较佳地上述的“游离酸类(化合物)”,较佳地上述的“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此外,下方用“上述被限定的物质各自的量不超过上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值)(范围)”表示“上述被限定的物质”(的量)不超过上述其数量方面的限制。
上述的“被限定的物质”除“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及“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等基本(主要)源自(或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的(初始)合成原料(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丙二醇等)及其反应产物外,其他基本上源自(或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自身(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聚氧乙烯键)氧化(降解)的产物(包含该辅料(其)分子结构中的残留基团)和/或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环氧丙烷聚合物或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聚氧丙烯二醇)(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不饱和键)的氧化(降解)的产物(包含其分子结构中的残留基团)(此处及其他各处“产物”的含义还包括氧化(降解)的产物进一步(逐级)氧化(降解)的产物的意思)。)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对(上述的)(涉及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或(/及)(上述的)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进行精制的过程中使用吸附剂吸附其(液化物或其溶液)中的(上述的)被限定的物质(:上述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及/或“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及/或“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较佳地上述的“游离酸类(化合物)”,较佳地上述的“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使上述被限定的物质各自的量不超过上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值)(范围)。
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中的上述精制的方法中使用的吸附剂的次数较佳地为二次或更多次,更佳地四次或更多次,最佳地五或六次或更多次。
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中的上述精制方法包括(优选方案之一),在上述精制的过程(方法)中把(上述的)吸附剂加入上述的(涉及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的液化物或其溶液)或(/及)(上述的)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的液化物或其溶液)中,吸附上述被限定的物质后滤去吸附剂,或如此反复(二次或更)多次,直至其中上述被限定的物质(:上述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及/或“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及/或“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较佳地上述的“游离酸类(化合物)”,较佳地上述的“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各自的量不超过上述的(上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值)(范围)。上述吸附时间通常为1分钟至3天或更长,较佳地10分钟至1天或更长,更佳地20分钟至6小时或更长,最佳地30分钟至2小时或更长。上述吸附的次数较佳地为二次或更多次,更佳地四次或更多次,最佳地五或六次或更多次。
较佳地,为了更高的吸附效率及更完全或更彻底地吸附有害杂质,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中的上述精制的方法包括,把(上述的)吸附剂固定在一个或数个容器中和/或在容器中被隔开的一个或数个小容室中,使上述的(涉及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的液化物或其溶液)或(/及)上述的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的液化物或其溶液)流经上述的容器,其中上述被限定的物质(:上述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及/或“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及/或“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较佳地上述的“游离酸类(化合物)”,较佳地上述的“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被上述吸附剂吸附,直至上述被限定的物质各自的量不超过上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值)(范围);或者,(快速检测不同时间段的流出液,)收集不同时间段的流出液(物),其中(上述的)被限定的物质(:上述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及/或“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及/或“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较佳地上述的“游离酸类(化合物)”,较佳地上述的“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各自的量不超过上述的(上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值)(范围)。上述收集到的不同时间段的流出液可合并使用。上述物质流经上述容器时间通常为1分钟至3天或更长,较佳地20分钟至1天或更长,更佳地40分钟至6小时或更长,最佳地60分钟至2小时或更长。上述吸附的次数较佳地为二次或更多次,更佳地四次或更多次,最佳地五或六次或更多次。
(在上述精制方法之前,可以对(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的液化物或其溶液)或(/及)上述的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的液化物或其溶液)使用溶剂萃取法(包括(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柱或板)层析法)来除去上述的部分被限定的物质,使上述被限定的物质的量减少,以降低上述吸附精制过程中的负担。萃取法因可用的溶剂种类较少,无法较宽范围内除去上述的被限定的物质,可除去上述被限定的物质种类较少,且费时、费溶剂量太多,难以满足要求。)
上述吸附剂的用量为上述的(涉及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或(/及)上述的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的重量的0.1~200%(较佳地0.2~100%,更佳地0.5~50%,最佳地1~30%,最佳地3~20%)。
上述的溶液中的溶剂为乙醇、或正丙醇、或异丙醇、或氯仿、或二硫化碳、或醋酸乙酯、或丙酮、或甲乙酮、或水,或它们的混合液。上述的溶剂的用量为上述的溶液的重量的5至95%且溶质的浓度低于操作时温度下的饱和浓度。
上述精制过程中若使用了溶剂,最后除去溶剂(ICH分类3或4类溶剂的残留量小于0.5%(较佳地0.1%,更佳地0.01%),ICH分类2类溶剂的残留量小于0.01%(较佳地0.001%,更佳地0.0001%),ICH分类1类溶剂的残留量小于0.001%(较佳地0.0001%,更佳地0.00001%))。
较佳地,在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中的上述精制方法中,使用极性吸附剂时的(操作或工作或作业)温度在温度40℃以下,较佳地温度30℃以下,更佳地温度20℃以下,更佳地温度10℃以下,更佳地温度5℃以下,最佳地温度2℃以下,且在上述的(涉及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或(/及)上述的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液化物或其溶液)的凝固点温度以上,这样有利于吸附其中的极性成分。
在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中的上述精制方法中,使用非极性吸附剂时的(操作或工作或作业)温度在温度40℃以上,较佳地温度50℃以上,更佳地温度60℃以上,更佳地温度70℃以上,最佳地温度80℃以上,且在上述的(涉及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或(/及)上述的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液化物或其溶液)的沸点温度以下,这样有利于吸附其中的非极性成分,特别是常温常压(温度25℃及1标准大气压)下为气态的成分。
在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中的上述精制过程中,较佳地在加压下(操作或工作或作业),较佳地压力不低于2个标准大气压,更佳地不低于4个标准大气压,更佳地不低于6个标准大气压,最佳地不低10于个标准大气压,压力通过加压(氮气、二氧化碳、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惰性气体或自身液体传递推动,流经的管道及容器内的空气(氧气)已事先被(氮气、二氧化碳、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惰性气体置换,特别是上述吸附剂被固定在一个或数个容器中或这些容器中被隔开的小容室中,这样有利于提高有害成分的吸附量及提高吸附效率,缩短操(工)作时间。
本发明涉及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中的上述精制的方法中使用的吸附剂包括非极性吸附剂及/或极性吸附剂,优选极性吸附剂与非极性吸附剂的组合。上述吸附剂包括天然吸附剂、合成吸附剂,或还原性吸附剂、非还原性及非氧化性吸附剂,或中性吸附剂、酸性吸附剂、碱性吸附剂。上述非极性吸附剂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活性炭(活性炭、活性碳纤维、碳分子筛)、非极性吸附树脂、高硅沸石、硅分子筛及它们的组合物;上述极性吸附剂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硅胶、活性氧化铝、腐殖酸类(化合物)、活性白土、硅藻土,天然沸石、中等硅铝比的(合成)沸石(合成沸石,又称分子筛)、极性合成树脂(中等极性合成树脂、极性合成树脂、强极性合成树脂)、硅酸镁、滑石粉、氧化钙(镁)、淀粉、纤维素、蔗糖及它们的组合物。上述的天然(无机)吸附剂是由天然无机材料制成的,常用的天然无机材料有黏土、珍珠岩、蛭石、膨胀页岩和天然沸石,根据制作材料分为矿物吸附剂和黏土类吸附剂、矿物吸附剂可用来吸附各种类型的烃、酸及其衍生物、醇、醛、酮、酯和硝基化合物;黏土类吸附剂能吸附分子或离子,并且能有选择地吸附不同大小的分子或不同极性的离子。上述合成吸附剂的实例有聚氨酯、聚丙烯和有大量网眼的树脂及它们的组合物,产品实例有美国AmberliteXAD系列,日本HP系列,法国DuoliteA系列等。
上述极性吸附剂优选实例包括还原性吸附剂,实例如,但不限于此:
1)、亚硫酸药用盐,实例如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钾)、甲醛合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连二亚硫酸钠、丙酮合亚硫酸氢钠、羟基甲烷磺酸钠,及它们的组合物;
2)、烯二醇类药用添加剂,如L-维生素C,D-维生素C、维生素C棕榈酸酸酯,及它们的组合物;
3)、常温(温度25℃下)固态的含硫(硫代)化合物类药用添加剂,如二硫代赤藓醇、二硫代苏糖醇、硫脲、1-硫代山梨醇、5-硫代-D-葡萄糖、硫代苹果酸、二硫代草酰胺、α-巯基丙酰甘氨酸、6-甲基-2-硫脲嘧啶,及它们的组合物;
上述还原性吸附剂用于“定点清除”或吸附上述的(涉及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或(/及)上述的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中的过氧过物及氧气。
上述还原性吸附剂最优选亚硫酸盐,它还可以“定点清除”或吸附上述的(涉及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或(/及)上述的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中的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
上述极性吸附剂优选实例还包括碱性吸附剂,通常为药学上可接受的碱性固体(室温25℃下)药用添加剂,实例如,但不限于此:
a)、固体(室温25℃下)碱性聚合物药用添加剂及其碱式盐或碱性盐,如固体(室温25℃下)聚胺或聚亚胺(优选分子结构中烷烃链最高碳原子数不高于C7(优选C6,更优选直链占优的)的聚胺或聚亚胺)如通过1,3-丙烯和/或乙烯基团连接的直链占优的二~九胺和多(十及以上)胺;通过1,3-丙烯和/或乙烯基团连接的支链占优的二~九胺和多(十及以上)胺;通过1,3-丙烯和/或乙烯基团连接的环多胺;通过一个或多个1,3-丙烯和/或乙烯基团连接的直链,支链和环形多胺的组合;以直链或支链连接后衍生形成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分子的多胺,用直链或支链连接2,2-二氨基联苯的多胺衍生物。其中优选实例如聚胺或聚亚胺(优选分子结构中烷烃链最高碳原子数不高于C7(优选C6,更优选直链占优的)的聚胺或聚亚胺)(如CN1688298A(多胺的组成、合成及其治疗用途)公布的各种聚胺或多胺)的碱式盐或碱性盐,分子结构中烷烃链最高碳原子数不高于C7(优选C6,更优选直链占优的)的聚酰胺及其碱式盐或碱性盐,分子结构中烷烃链最高碳原子数不高于C7(优选C6,更优选直链占优的)的聚季铵盐,聚胺基糖(如壳多糖及其碱式盐或碱性盐,脱乙酰壳多糖及其碱式盐或碱性盐),聚碱性氨基酸(如聚天冬酰胺及其碱式盐或碱性盐,聚谷氨酰胺及其碱式盐或碱性盐,聚赖氨酸及其碱式盐或碱性盐,聚精氨酸及其碱式盐或碱性盐,聚天冬氨酸),碱性蛋白(如谷蛋白(溶于酸或碱)、组蛋白、精蛋白、碱性甜蛋白(如奇甜蛋白(thaumatin)(等电点PI=11.7)、马槟榔甜蛋白(mabinlin)(PI=12)、应乐果甜蛋白(monellin)(PI=9.3)、麦若可林(miraculin)(PI=8.3~9));
b)、有机碱性固体(室温25℃下)药用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
1)、(分子结构中烷烃链最高碳原子数不高于C7的)有机碱性盐,例如有机酸(如下文中的酸性固体(室温25℃下)药用添加剂中所列的有机一无及多元酸)的正盐及其碱式盐或碱性盐,又如下述的有机酸的正盐及其碱式盐或碱性盐:糖精盐、甘草酸正盐及其碱式盐或碱性盐、二氢查尔酮正盐及其碱式盐或碱性盐、肌酸盐,
2)、胺基糖及其洐生而成的聚胺基糖及其碱式盐或碱性盐,如脱氧链霉胺、脱氧糖胺(如2-脱氧糖胺)、脱氧葡糖胺(如6-脱氧-D-葡糖胺)、岩藻糖胺(Fucosamine)及N-乙(或甲)酰-岩藻糖胺)、半乳糖胺(如D-半乳糖胺)、还原葡糖胺(Glucamine)、氨基葡萄糖或N-乙(或甲)酰氨基葡萄糖、N-甲(或乙)基-D-葡糖胺(葡甲(或乙)胺)、新霉胺(N-乙酰)(双聚糖胺)、海藻糖胺(双糖胺)、N-甲(或乙)基--L-葡糖胺(或N-乙(或甲)酰-L-葡糖胺)、链霉二糖胺、壳二糖(β-1,4-二糖-葡萄糖胺)、壳寡糖(β-1,4-寡糖-葡萄糖胺)(2~9聚胺基糖),其中最优选用于本发明为氨基酸金属或铵正盐(如其钠、钾、钙、镁、铝盐)及铵盐、碱性氨基酸;
c)、无机碱性固体(室温25℃下)药用添加剂,如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铝;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铝;无机碱性盐,例如碳酸(正)盐,碱性碳酸(正)盐,碳酸氢盐,甘氨酸碳酸盐,L-赖氨酸的碳酸盐,精氨酸的碳酸盐,氨基酸的碳酸盐,含糖基的碳酸盐,过碳酸盐,亚硫酸(正)盐,硫代硫酸(正)盐,磷酸(正)盐,磷酸氢盐,焦磷酸(正)盐及其碱式盐或碱性盐,硅酸(正)盐,偏硅酸(正)盐,硼酸(正)盐,四硼酸(正)盐,偏硼酸(正)盐,如钠盐、钾盐、钙盐、镁盐、锌盐、铵盐,其中,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及有机碱为优选;
d)、分子结构中烷烃链最高碳原子数不高于C7(优选C6,更优选直链占优的)的溶于酸及碱的固体(室温25℃下)(两性)物质或药用添加剂:酒石酸氢钾、肌苷、次黄嘌呤、肌酸、门冬酰胺、谷氨酰胺、天冬氨酸等氨基酸;
e)、以及上述碱的混合物。
上述碱性吸附剂用于“定点清除”或吸附上述的(涉及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或(/及)上述的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中的酸性化合物或游离有机酸。
特别优选的吸附剂的实例如下:
1)、硅胶;2)、中性氧化铝(pH7-7.5);3)、酸性氧化铝(pH3.5-4.5);4)、碱性氧化铝(pH9-10);
5)、活性炭;6)、低、中等硅铝比的沸石(分子筛);7)、高硅沸石;8)、硅分子筛;9)、壳多糖、胺基糖、碱性氨基酸、聚碱性氨基酸;10)、亚硫酸盐;11)、聚酰胺;12)、上述吸附剂的组合应用。
本发明最优选吸附剂为硅胶、氧化铝、沸石(或分子筛)、活性炭(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碳分子筛)及其组合,特别是活性炭(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碳分子筛)与硅胶和/或(中性或酸性)氧化铝的组合。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表面活性剂用于提高或改善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的安全性(尤其是,急性毒性和/或亚急性毒性和/或细胞毒性和/或类过敏反应和/或(肌肉和/或血管)刺激性和/或溶血作用等方面的安全性)和/或稳定性的用途,(较佳地,该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包含:
1)、至少一种药用亲水溶剂(溶媒);
2)、至少一种在上述亲水溶剂(溶媒)中难溶的活性成分,或者至少一种可溶于上述亲水溶剂(溶媒)的但杂有难溶于该亲水溶剂(溶媒)的其他成分的活性成分,或者至少一种可溶于上述亲水溶剂(溶媒)的但其或其杂有的其他成分在生产或贮藏过程中可产生难溶于该亲水溶剂(溶媒)的产物的活性成分,或者含至少一种上述活性成分的中药提取物;
3)、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
该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为一种澄明的溶液;或者,(较佳地,)
该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包含:
1)、至少一种可溶于药用亲水溶剂(溶媒)的药用固体(温度25℃下)辅料;
2)、至少一种在上述亲水溶剂(溶媒)中难溶的活性成分,或者至少一种可溶于上述亲水溶剂(溶媒)的但杂有难溶于该亲水溶剂(溶媒)的其他成分的活性成分,或者至少一种可溶于上述亲水溶剂(溶媒)的但其或其杂有的其他成分在生产或贮藏过程中可产生难溶于该亲水溶剂(溶媒)的产物的活性成分,或者含至少一种上述活性成分的中药提取物;
3)、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
该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为经由溶液冷冻干燥而成的固体物(温度25℃下),在使用时用亲水溶剂(溶媒)复溶成澄明的溶液)。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表面活性剂用于提高或改善注射用乳、注射用混悬剂或注射用缓释剂等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的安全性(尤其是,急性毒性和/或亚急性毒性和/或细胞毒性和/或类过敏反应和/或(肌肉和/或血管)刺激性和/或溶血作用等方面的安全性)和/或稳定性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述的)(特别是,安全性改善(尤其是,急性毒性和/或亚急性毒性和/或细胞毒性和/或类过敏反应和/或(肌肉和/或血管)刺激性和/或溶血作用等方面的安全性改善)的)供注射或口服用的(或者说,用于提高或改善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的安全性(尤其是,急性毒性和/或亚急性毒性和/或细胞毒性和/或类过敏反应和/或(肌肉和/或血管)刺激性和/或溶血作用等方面的安全性)和/或稳定性的)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标准,该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成分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通常为10~150,较佳地为20~120,更佳地为40~100,更佳地为60~90,最佳地为75~85,氧丙烯单元(b)通常为10~60,较佳地为15~50,更佳地为20~40,更佳地为25~35,最佳地为25~30,上述共聚物平均分子量较佳地为2000至15000,更佳地为4000至13000,更佳地为6000至12000,更佳地为7500至10000,最佳地为7680~9510,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EO)含量较佳地为20%~90%,更佳地为40%~85%,更佳地为60%~85%,更佳地为75%~85%,更佳地为78%~84%,最佳地为79.9%~83.7%,上述共聚物结构式通为:
(该表面活性剂由由环氧丙烷和丙二醇反应,形成聚氧丙烯二醇,然后加入环氧乙烷形成嵌段共聚物而成),
该质量标准包括对该表面活性剂中含有的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或/及环氧化合物的总的环氧基量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环氧值及(该表面活性剂中)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量与二氧六环的量,及(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过氧化值,及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不饱和度,(较佳地,该表面活性剂中的(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过氧化值、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及环氧化合物中含有的环氧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环氧值的总和,较佳地,该表面活性剂中的游离酸类(化合物)(中含有的羧酸基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酸值),进行限定或规定,且该表面活性剂中,
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不超过10meq/kg或mmol/kg,较佳地不6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3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5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20pmol/kg,(更佳地,(且)其中任意一种分子结构中碳链不超过C3链的醛,特别是甲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5meq/kg或0.5mmol/kg,较佳地不超过0.2meq/kg或0.2mmol/kg,更佳地不超过0.1meq/kg或0.1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0μeq/kg或1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10neq/kg或1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10peq/kg或10pmol/kg,最佳地不超过1peq/kg或1pmol/kg),
或/及环氧化合物的总的环氧基量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环氧值不超过6meq/kg或mmol/kg,较佳地不超过3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pmol/kg,且(该表面活性剂中)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量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较佳地不超过1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peq/kg或pmol/kg)及二氧六环的量不超过200μeq/kg或100μmol/kg(,较佳地不超过100μeq/kg或5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μeq/kg或1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neq/kg或1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10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peq/kg或1pmol/kg),
且,(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过氧化值不超过10meq/kg或5mmol/kg,较佳地6meq/kg或3mmol/kg,更佳地不超过3meq/kg或1.5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1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0.5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10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10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100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10pmol/kg,
且,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不饱和度不超过50meq/kg或50mmol/kg,较佳地不超过40meq/kg或40mmol/kg,更佳地不超过34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6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5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5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3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pmol/kg,
(较佳地,上述的表面活性剂中的(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过氧化值、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及环氧化合物中含有的环氧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环氧值的总和不超过10meq/kg或10mmol/kg(较佳地不超过5meq/kg或5mmol/kg,更佳地不超过3meq/kg或3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2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1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20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20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较佳地,上述的表面活性剂中的游离酸类(化合物)(中含有的羧酸基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酸值不超过6meq/kg或mmol/kg,较佳地不超过3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1meq/kg或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pmol/kg;
较佳地,及/或,上述的表面活性剂中的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mmol/kg(较佳地不超过1meq/kg或1m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μeq/kg或20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μeq/kg或20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μeq/kg或2μ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neq/kg或200nmol/kg,更佳地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最佳地不超过20peq/kg或20pmol/kg);)
上述被限定的物质的量(mol/kg)或当量(eq/kg)均是指其在1kg该表面活性剂中的量(mol)或当量(eq)。
(说明,为了简洁,此处的及下方的“被限定的物质”是指上述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及/或“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及/或“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较佳地上述的“游离酸类(化合物)”,较佳地上述的“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此外,下方用“上述被限定的物质各自的量不超过上述的(上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值)(范围)”表示“上述被限定的物质”(的量)不超过上述其数量(值)方面的限制。
上述的“被限定的物质”除“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及“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等基本(主要)源自(或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的(初始)合成原料(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丙二醇等)及其反应产物外,其他基本上源自(或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自身(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聚氧乙烯键)氧化(降解)的产物(包含该辅料(其)分子结构中的残留基团)和/或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环氧丙烷聚合物或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聚氧丙烯二醇)(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不饱和键)的氧化(降解)的产物(包含其分子结构中的残留基团)(此处及其他各处“产物”的含义还包括氧化(降解)的产物进一步(逐级)氧化(降解)的产物的意思)。)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符合上述的质量标准规定的(特别是,安全性改善(尤其是,急性毒性和/或亚急性毒性和/或细胞毒性和/或类过敏反应和/或(肌肉和/或血管)刺激性和/或溶血作用等方面的安全性改善)的)供注射或口服用的(或者说,用于提高或改善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的安全性(尤其是,急性毒性和/或亚急性毒性和/或细胞毒性和/或类过敏反应和/或(肌肉和/或血管)刺激性和/或溶血作用等方面的安全性)和/或稳定性的)的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特别是,安全性(尤其是,急性毒性和/或亚急性毒性和/或细胞毒性和/或类过敏反应和/或(肌肉和/或血管)刺激性和/或溶血作用等方面的安全性)和/或稳定性提高或改善的)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该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包含:
1)、至少一种药用亲水溶剂(溶媒);
2)、至少一种在上述亲水溶剂(溶媒)中难溶的活性成分,或者至少一种可溶于上述亲水溶剂(溶媒)的但杂有难溶于该亲水溶剂(溶媒)的其他成分的活性成分,或者至少一种可溶于上述亲水溶剂(溶媒)的但其或其杂有的其他成分在生产或贮藏过程中可产生难溶于该亲水溶剂(溶媒)的产物的活性成分,或者含至少一种上述活性成分的中药提取物;
3)、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
该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为一种澄明的溶液。
或者,一种(特别是,安全性(尤其是,急性毒性和/或亚急性毒性和/或细胞毒性和/或类过敏反应和/或(肌肉和/或血管)刺激性和/或溶血作用等方面的安全性)和/或稳定性提高或改善的)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该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包含:
1)、至少一种可溶于药用亲水溶剂(溶媒)的药用固体(温度25℃下)辅料;
2)、至少一种在上述亲水溶剂(溶媒)中难溶的活性成分,或者至少一种可溶于上述亲水溶剂(溶媒)的但杂有难溶于该亲水溶剂(溶媒)的其他成分的活性成分,或者至少一种可溶于上述亲水溶剂(溶媒)的但其或其杂有的其他成分在生产或贮藏过程中可产生难溶于该亲水溶剂(溶媒)的产物的活性成分,或者含至少一种上述活性成分的中药提取物;
3)、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
该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为经由溶液冷冻干燥而成的固体物(温度25℃下),在使用时用亲水溶剂(溶媒)复溶成澄明的溶液。
说明:在本发明,上述被限定的物质的计量方式可以任意转换,如(mol/kg)或(eq/kg)转换为mol/g、eq/g、mmol/g、meq/g、mol/1000ml、eq/1000ml、mol/ml、eq/ml、g/kg、mg/g、g/1000ml、mg/ml,等等,只要换算后数量(关系)对等即可。
由于上述被限定的物质具有相同的来源(来源于同一种物质),共同作用,产生共同的不利反应:对人体的毒性作用及引起制剂不稳定并可进一步造成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故统一构思并列上述被限定的物质于一个发明上处理。
【实施例】
实施例Tm(m=1~8)-p(p=1~10)
实施例T1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
实施例T2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0~20,氧丙烯单元(b)为15~25,
实施例T3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10,氧丙烯单元(b)为50~60,
实施例T4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55~65,氧丙烯单元(b)为35~45,
实施例T5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00,氧丙烯单元(b)为10~20,
实施例T6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20~30,氧丙烯单元(b)为35~45,
实施例T7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40~50,氧丙烯单元(b)为15~25,
实施例T8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20~150,氧丙烯单元(b)为40~50,
其(上述各实施例(m))中,过氧化物(R-PEG-O-CH(OOH)-CH2-O-PEG-R、R-PEG-OCH2CH2O-CH2OOH、(其中,R表示上述“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分子结构中上述PEG链以外的基团或“H”或“OH”,PEG表示“聚氧乙烯(聚乙二醇)链(基)(聚合度可变化,(通常)小于原始值),R1表示上述“聚氧丙烯基”,以下各处均同此,不再重述)))(物质1,实施(分)例(p=)1)、或环氧化合物 (物质2,实施(分)例(p=)2)、或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R-PEG-CH2CHO、R-PEG-CH(CHO)COOH、R1-O-CH2CHO、R1-O-CH(CHO)COOH)或/及甲酸酯(R-PEG-OCH2CH2O-CHO)(物质3,实施(分)例(p=)3)、或碳酸酯(物质4,实施(分)例(p=)4)、或氧化产物中上述碳酸酯以外的酯类化合物(物质5,实施(分)例(p=)5)、或甲氧基化合物(R-PEG-CH2OCH3)(物质6,实施(分)例(p=)6)、或亚甲二氧基化合物(R-PEG-O-CH2-O-PEG-R)(物质7,实施(分)例(p=)7)、或端羟基化合物(R-PEG-CH2OCH2OH)(物质8,实施(分)例(p=)8)、或分子结构中含不饱和端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CH2=CH-O-PEG-R、CH2=CH-CH2-O-R1、CH3-CH=CH-O-R1)(物质9,实施(分)例(p=)9)、或分子结构中含羧酸基化合物(R-PEG-CH2COOH、R1-O-CH2COOH)(物质10,实施(分)例(p=)10)(在上述各实施例(m)的实施分例(p)中)的含量(均基本只含所标示的1种氧化产物,其他产物的量均未被检出:浓度低于最低检测限(pmol级),予以忽略)分别为30mmol/kg(100±2%内)。
且,实施分例Tm(m=1~8)-2中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量均不超过2neq/kg或2nmol/kg,及二氧六环的量不超过2neq/kg或1nmol/kg,
且,实施分例Tm(m=1~8)-3中的任意一种碳链结构为C1至C3的醛的量均不超过2neq/kg或2nmol/kg,
且,实施分例Tm(m=1~8)-8中的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neq/kg或2nmol/kg。
实施例Un(n=1~8)-p(p=1~3)-q(q=1~5)
实施例U1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
实施例U2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0~20,氧丙烯单元(b)为15~25,
实施例U3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10,氧丙烯单元(b)为50~60,
实施例U4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55~65,氧丙烯单元(b)为35~45,
实施例U5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00,氧丙烯单元(b)为10~20
实施例U6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20~30,氧丙烯单元(b)为35~45,
实施例U7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40~50,氧丙烯单元(b)为15~25,
实施例U8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20~150,氧丙烯单元(b)为40~50,
其中(各实施例Un(n=1~8))中),环氧化物((自身的)氧化产物1)在各实施分例(Un(n=1~8)-p1-q(q=1~5))中的含量(分别以其中所含的环氧基为基准计量)分别为0.03mmol/kg(Un(n=1~8)-p1-q1)、0.3mmol/kg(Un(n=1~8)-p1-q2)、3mmol/kg(Un(n=1~8)-p1-q3)、10mmol/kg(Un(n=1~8)-p1-q4)、30mmol/kg(Un(n=1~8)-p1-q5)(100±2%内波动);
或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自身的)氧化产物2)在各实施分例(Un(n=1~8)-p2-q(q=1~5))中的含量(分别以其中所含的醛基为基准计量)分别为0.03mmol/kg(Un(n=1~8)-p2-q1)、0.3mmol/kg(Un(n=1~8)-p2-q2)、3mmol/kg(Un(n=1~8)-p2-q3)、10mmol/kg(Un(n=1~8)-p2-q4)、30mmol/kg(Un(n=1~8)-p2-q5)(100±2%内波动);
或环氧化物和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自身的)氧化产物1和2)在各实施分例(Un(n=1~8)-p3-q(q=1~5))中的含量(分别以其中所含的环氧基或醛基为基准计量)均分别(二者含量均为)为0.03mmol/kg(Un(n=1~8)-p3-q1)、0.3mmol/kg(Un(n=1~8)-p3-q2)、3mmol/kg(Un(n=1~8)-p3-q3)、10mmol/kg(Un(n=1~8)-p3-q4)、30mmol/kg(Un(n=1~8)-p3-q5)(100±2%内波动);
且,实施分例Un(n=1~8)-p1-q(q=1~5)中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量均不超过2neq/kg或2nmol/kg,及二氧六环的量不超过2neq/kg或1nmol/kg,
且,实施分例Un(n=1~8)-p2-q(q=1~5)中的任意一种碳链结构为C1至C3的醛的量均不超过2neq/kg或2nmol/kg,
且,实施分例Un(n=1~8)-p3-q(q=1~5)中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量均不超过2neq/kg或2n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不超过2neq/kg或1nmol/kg,及其中的任意一种碳链结构为C1至C3的醛的量均不超过2neq/kg或2nmol/kg。
实施例Y-1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上述共聚物平均分子量为7680~9510,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EO)含量为79.9%~83.7%,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或“其不饱和度”,以下均同此)为8.7μ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2.2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3.7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实施例Y-2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上述共聚物平均分子量为7680~9510,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EO)含量为79.9%~83.7%,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30.7μ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2.9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3.12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05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08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07μmol/kg。
实施例Y-3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0.085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9.5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3.8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6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01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05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02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实施例Y-4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18.7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1.2μ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3.3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6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5.2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5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3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8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实施例Y-5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56.3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8.8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3.2μmmol/kg。
实施例Y-6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33.4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13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07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03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06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1.6μmmol/kg。
实施例Y-7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38.9μmol/kg,游离(脂肪)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2.6μ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4.6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13.9μ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10pmol/kg。
实施例Y-8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878.2μ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73.5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132.7μmol/kg。
实施例Y-9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605.3μ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135.6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73.5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65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58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57μmol/kg。
实施例Y-10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0.93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45.7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103.6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65.6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3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6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5μmol/kg。
实施例Y-11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85.2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52.4μ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73.7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62.1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58.2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7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4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6μmol/kg。
实施例Y-12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456.3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38.5μ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1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35.2μmmol/kg。
实施例Y-13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333.5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7.13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2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13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36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32.5μmmol/kg。
实施例Y-14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836.3μmol/kg,游离(脂肪)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200.3μ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144.6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134.2μ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10μmol/kg。
实施例Y-15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4.82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0.85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1.77m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100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100μeq/kg或100μmol/kg)。
实施例Y-16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4.3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0.6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0.3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05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6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4μmol/kg。
实施例Y-17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4.91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0.7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0.4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0.5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3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6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5μmol/kg。
实施例Y-18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3.7m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0.2m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0.8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3.4m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2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2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1.4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1.2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1.5μmol/kg。
实施例Y-19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6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5.7m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5m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1.2mm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μeq/kg或20μmol/kg。
实施例Y-20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单8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1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6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8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9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1.1mmmol/kg。
实施例Y-21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3mmol/kg,游离(脂肪)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0.5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3.6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7.2mmol/kg。
实施例Y-22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4.7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3.65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4.23m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5m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μeq/kg或2μmol/kg。
实施例Y-23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2.3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4.2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3.94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6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8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1.3μmol/kg。
实施例Y-24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34.2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5.7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8.2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5.6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1.2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1.5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1.8μmol/kg。
实施例Y-25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32.5m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3.5m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3.9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4.6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4.8m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5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1.2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1.5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2.3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neq/kg或200nmol/kg。
实施例Y-26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14.7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1.3m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1m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1.7mm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μeq/kg或20μmol/kg。
实施例Y-27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13.3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8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1.2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8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9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1.1mmmol/kg。
实施例Y-28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5.1mmol/kg,游离(脂肪)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3.5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5.6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6.8m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5m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μeq/kg或200μmol/kg。
实施例Y-29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0~20,氧丙烯单元(b)为15~2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8.2μ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2.5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1.9μmol/kg。
实施例Y-30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0~20,氧丙烯单元(b)为15~2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34.8μ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7.3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5.5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03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06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05μmol/kg。
实施例Y-31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10,氧丙烯单元(b)为50~6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92μ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7.7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4.6μ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10p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5.2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07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08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12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μeq/kg或2μmol/kg。
实施例Y-32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00,氧丙烯单元(b)为10~2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45.5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3.6μ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3.9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6.2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5.7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6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8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5μmol/kg。
实施例Y-33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55~65,氧丙烯单元(b)为35~4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36.7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3.5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1.2μmmol/kg。
实施例Y-34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55~65,氧丙烯单元(b)为35~4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53.8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6.8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8.6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12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15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18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11.5μmmol/kg。
实施例Y-35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00,氧丙烯单元(b)为10~2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78.5μmol/kg,游离(脂肪)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22.3μ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23.8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6.5μmol/kg。
实施例Y-36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10,氧丙烯单元(b)为50~6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924.5μ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65.7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121.3μ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10μmol/kg。
实施例Y-37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20~30,氧丙烯单元(b)为35~4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676.5μ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126.7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76.2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7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5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8μmol/kg。
实施例Y-38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20~30,氧丙烯单元(b)为35~4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85μ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13.4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4.2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15.8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5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7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9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neq/kg或200nmol/kg。
实施例Y-39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40~50,氧丙烯单元(b)为15~2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447.3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32.6μ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43.3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52.5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42.6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1.2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1.4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1.3μmol/kg。
实施例Y-40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40~50,氧丙烯单元(b)为15~2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625.5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89.3μ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1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42.2μmmol/kg。
实施例Y-41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10,氧丙烯单元(b)为50~6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536.25μ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73.4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1.4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1.1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2.1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72.3μmmol/kg。
实施例Y-42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0~20,氧丙烯单元(b)为15~2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875.5μmol/kg,游离(脂肪)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204.2μ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148.2μ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126.6μ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10μmol/kg。
实施例Y-43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00,氧丙烯单元(b)为10~2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4.96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0.89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1.92m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1meq/kg或0.1m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实施例Y-44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0~20,氧丙烯单元(b)为15~2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4.76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0.83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0.67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55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8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1.3μmol/kg。
实施例Y-45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55~65,氧丙烯单元(b)为35~4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4.52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0.82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0.76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0.85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1.3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1.5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2.5μmol/kg。
实施例Y-46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40~50,氧丙烯单元(b)为15~2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3.0m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0.4m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0.6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2m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1meq/kg或0.1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1.5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2.6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3.4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3.8μmol/kg。
实施例Y-47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20~30,氧丙烯单元(b)为35~4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8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3.5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2.6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3.4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3.8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2.1mmmol/kg。
实施例Y-48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上述共聚物平均分子量为7680~9510,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EO)含量为79.9%~83.7%,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5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6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3.2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2.7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3.4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1.6mmmol/kg。
实施例Y-49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上述共聚物平均分子量为7680~9510,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EO)含量为79.9%~83.7%,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6mmol/kg,游离(脂肪)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1.3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3.8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4.6mmol/kg。
实施例Y-50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55~65,氧丙烯单元(b)为35~4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4.5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5.35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7.64m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5meq/kg或0.5mmol/kg,。
实施例Y-51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10,氧丙烯单元(b)为50~6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5.1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4.9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5.36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3.8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2.7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3.5μmol/kg。
实施例Y-52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40~50,氧丙烯单元(b)为15~2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34.0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5.5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9.2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4.8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11.3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14.3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16.2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μeq/kg或2μmol/kg。
实施例Y-53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00,氧丙烯单元(b)为10~2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33.2m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4.6m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4.9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7.3m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5meq/kg或0.5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4.9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13.7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17.2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22.5μmol/kg。
实施例Y-54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上述共聚物平均分子量为7680~9510,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EO)含量为79.9%~83.7%,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14.2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3.1m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2meq/kg或0.2m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2.3mmmol/kg。
实施例Y-55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上述共聚物平均分子量为7680~9510,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EO)含量为79.9%~83.7%,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13.9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4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7.7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6.5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8.3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1.3mmmol/kg。
实施例Y-56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20~30,氧丙烯单元(b)为35~4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5.3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4.7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4.2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5.8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7.4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6.8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1.1mmmol/kg。
实施例Y-57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20~150,氧丙烯单元(b)为40~5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5.1mmol/kg,游离(脂肪)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3.9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2.6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4.8mmol/kg,甲醛、乙醛、丙醛的量均不超过不超过0.5meq/kg或0.5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3.2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7.7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6.5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8.3μmol/kg。
对照例Y-1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3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5.2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5.7mmol/kg,甲醛的量不超过不超过10p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2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0.6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0.4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7.2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03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05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04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3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7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26.5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0.8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0.5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04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03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04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4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1.3m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0.04m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1.3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6.6mmol/kg,甲醛的量不超过不超过10p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3.9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5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3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8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5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3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3.8m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0.2mm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6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5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5.13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03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06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05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2.6μm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7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12.3m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1.4m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8.3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16.7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15.9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4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6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5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8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0~20,氧丙烯单元(b)为15~2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1.8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2.8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7.9m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9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0~20,氧丙烯单元(b)为15~2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5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17.8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0.5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03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04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03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10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10,氧丙烯单元(b)为50~6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0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13.5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4.3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15.9μ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02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04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07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11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00,氧丙烯单元(b)为10~2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0.4m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0.3m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9.5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4.3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15.3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2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4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5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12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55~65,氧丙烯单元(b)为35~4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1.5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5.6mmol/kg,甲醛的量不超过不超过10p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0.1mm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13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55~65,氧丙烯单元(b)为35~4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10.5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5.6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4.3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12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15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18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0.7mm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14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00,氧丙烯单元(b)为10~2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18.3mmol/kg,游离(脂肪)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0.3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13.8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2.5m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15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10,氧丙烯单元(b)为50~6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0.8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11.7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0.3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23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35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48μ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0.03mm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16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20~30,氧丙烯单元(b)为35~4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2.1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1.6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8.5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7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4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4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17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20~30,氧丙烯单元(b)为35~4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0.2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2.1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9.3mmol/kg,甲醛的量不超过不超过10p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0.4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3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5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7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18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40~50,氧丙烯单元(b)为15~2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0.3m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0.5m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9.9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3.3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1.4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1.0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7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9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19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40~50,氧丙烯单元(b)为15~25,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5.7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6.8mmol/kg,游离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0.4mm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20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上述共聚物平均分子量为7680~9510,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EO)含量为79.9%~83.7%,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3.1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5.2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24.6m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21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上述共聚物平均分子量为7680~9510,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EO)含量为79.9%~83.7%,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1.8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5.3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22.3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01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02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06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22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上述共聚物平均分子量为7680~9510,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EO)含量为79.9%~83.7%,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0.5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2.2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15.7m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17.3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04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02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03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对照例Y-23
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20~150,氧丙烯单元(b)为40~50,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为1.6mmol/kg,游离(脂肪)酸类(中含有的羧酸基的)的总的量为2.5mmol/kg,(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为10.3mmol/kg,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为16.8mmol/kg,甲醛的量不超过不超过10pmol/kg,环氧化物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环氧值)为14.6mmol/kg,环氧乙烷的量为0.05μmol/kg,环氧丙烷的量为0.06μmol/kg,二氧六环的量为0.08μmol/kg,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的量均不超过200peq/kg或200pmol/kg。
上述实施例(对照例)样品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1:先精制(起始)反应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然后将精制后的(起始)反应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在无氧条件下)在催化下缩聚,得到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最后再精制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化学反应中条件与参数见公开的相关技术。)
制备方法2:先精制反应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然后将精制后的反应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在无氧条件下)在催化下缩聚,得到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化学反应中条件与参数见公开的相关技术。)
制备方法3:将(起始)反应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未精制)与环氧乙烷(在无氧条件下)在碱催化下缩聚,得到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最后精制之。
制备方法4:精制从市场购得(未精制)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
上述精制过程中若使用了溶剂,最后除去溶剂(ICH分类3或4类溶剂的残留量小于0.5%(较佳地0.1%,更佳地0.01%),ICH分类2类溶剂的残留量小于0.01%(较佳地0.001%,更佳地0.0001%),ICH分类1类溶剂的残留量小于0.001%(较佳地0.0001%,更佳地0.00001%))。精制后上述物质(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中被说明书中(陈述)限定的物质:“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及/或“醛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及/或“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较佳地上述的“游离酸类(化合物)”,各自的量不超过说明书中所陈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范围)。
其中精制方法((重复)操作至少一次)如下:
精制方法1:采用连续多效式操作:(分别)将吸附剂装满并固定在适宜容器(大小适中(器壁与吸附剂间未填充吸附剂的空间不大于总容器总空间的10%,较佳地不大于5%))及强度至少耐受8个标准大气压等)中,使液化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或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依上述顺序流经这些容器。上述吸附剂的用量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的重量的10~30%,流速控制在每通过一个吸附容器的时间3至8小时,流经的管道及容器内的空气(氧气)已事先被氮气置换。上述精制过程中的作业温度在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的凝固点温度以上,沸点温度以下。在上述精制过程中,操作在加压(压力通过加压氮气推动)下进行,工作压力恒定为3至6个标准大气压间。
精制方法2:采用连续多效式操作:(分别)将吸附剂装满并固定在适宜容器(大小适中(器壁与吸附剂间未填充吸附剂的空间不大于总容器总空间的10%,较佳地不大于5%))及强度至少耐受8个标准大气压等)中,使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或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的溶液依上述顺序流经这些容器。上述的溶液中的溶剂为乙醇、或正丙醇、或异丙醇、或氯仿、或二硫化碳、或醋酸乙酯、或丙酮、或甲乙酮、或水,或它们的混合液。上述的溶剂的用量为上述的溶液的重量的5至95%且溶质的浓度低于操作时温度下的饱和浓度。上述吸附剂的用量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的重量的10~100%,流速控制在每通过一个吸附容器的时间3至8小时,流经的管道及容器内的空气(氧气)已事先被氮气置换。上述极性吸附剂的作业温度在温度30℃至2℃内,上述非极性吸附剂的作业温度在温度40℃至80℃内。在上述精制过程中,操作在加压(压力通过加压氮气推动)下进行,工作压力恒定为3至6个标准大气压间。
精制方法3:采用连续多效式操作:(分别)将吸附剂装满并固定在适宜容器(大小适中(器壁与吸附剂间未填充吸附剂的空间不大于总容器总空间的10%,较佳地不大于5%))及强度至少耐受8个标准大气压等)中,使液化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或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依上述顺序流经这些容器。上述吸附剂的用量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重量的10~40%,流速控制在每通过一个吸附容器的时间4至8小时,流经的管道及容器内的空气(氧气)已事先被氮气置换。上述精制过程中的作业温度在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的凝固点温度以上,沸点温度以下。在上述精制过程中,操作在加压(压力通过加压氮气推动)下进行,工作压力恒定为3至5个标准大气压间。快速检测不同时间段的流出液,收集其中被限定的物质(其中的(“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及/或“醛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及/或“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较佳地上述的“游离酸类(化合物)”,各自的量不超过上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范围)的流出液(依上述需要取不同时间段的流出液并可合并使用)。
精制方法4:采用连续多效式操作:(分别)将吸附剂装满并固定在适宜容器(大小适中(器壁与吸附剂间未填充吸附剂的空间不大于总容器总空间的10%,较佳地不大于5%))及强度至少耐受8个标准大气压等)中,使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或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的溶液依上述顺序流经这些容器。上述吸附剂的用量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重量的20~200%,流速控制在每通过一个吸附容器的时间4至8小时,流经的管道及容器内的空气(氧气)已事先被氮气置换。上述的溶液中的溶剂为乙醇、或正丙醇、或异丙醇、或氯仿、或二硫化碳、或醋酸乙酯、或丙酮、或甲乙酮、或水,或它们的混合液。上述的溶剂的用量为上述的溶液的重量的5至95%且溶质的浓度低于操作时温度下的饱和浓度。在上述精制过程中,操作在加压(压力通过加压氮气推动)下进行,工作压力恒定为3至5个标准大气压间。快速检测不同时间段的流出液,收集其中被限定的物质(其中的“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及/或“醛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及/或“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较佳地上述的“游离酸类(化合物)”,各自的量不超过上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范围)的流出液(依上述需要取不同时间段的流出液并可合并使用)。
精制方法5:事先用氮气置换流经的管道及容器内的空气(氧气),把吸附剂加入液化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或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中,混匀后吸附1-2小时滤去吸附剂,如此反复至少四次,直至上述被限定的物质(其中的:“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及/或“醛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及/或“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较佳地上述的“游离酸类(化合物)”),各自的量不超过上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范围。上述吸附剂的用量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重量的1~5%。
精制方法6:事先用氮气置换流经的管道及容器内的空气(氧气),把吸附剂加入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或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的溶液中,混匀后吸附1-2小时滤去吸附剂,如此反复至少四次,直至上述被限定的物质(其中的:“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及/或“醛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及/或“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较佳地上述的“游离酸类(化合物)”),各自的量不超过上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范围。上述吸附剂的用量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的溶液重量的1~5%。上述的溶液中的溶剂为乙醇、或正丙醇、或异丙醇、或氯仿、或二硫化碳、或醋酸乙酯、或丙酮、或甲乙酮、或水,或它们的混合液。上述的溶剂的用量为上述的溶液的重量的5至95%且溶质的浓度低于操作时温度下的饱和浓度。
各实施例Y制备方法如下:
实施例Y1-14使用上述制备方法1,其中实施例Y1-3、5-6、12-14使用上述精制方法4(吸附剂依次为:亚硫酸氢钠、中性氧化铝、硅胶、磷酸钠、高硅沸石、活性炭(纤维)、活性炭(颗粒)),实施例Y7使用上述精制方法1(吸附剂依次为:二硫代赤藓醇、中性氧化铝、聚碱性氨基酸、高硅沸石、活性炭(颗粒)),实施例Y8、9使用上述精制方法3(吸附剂依次为:维生素C-Na盐、中性氧化铝、硅胶、壳寡糖、高硅沸石、活性炭(纤维)、活性炭(颗粒)),实施例Y4、10-11使用上述精制方法2(吸附剂依次为:碳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硅胶、高硅沸石、活性炭(纤维)、活性炭(颗粒))。
实施例Y29-42使用上述制备方法1,其中实施例Y31-32、36、40-41使用上述精制方法4(吸附剂依次为:亚硫酸氢钠、中性氧化铝、硅胶、碳酸钠、高硅沸石、活性炭(纤维)、活性炭(颗粒)),实施例Y29-30、33使用上述精制方法3(吸附剂依次为:二硫代赤藓醇、中性氧化铝、硅胶、聚碱性氨基酸、高硅沸石、活性炭(纤维)、活性炭(颗粒)),实施例Y35、39使用上述精制方法2(吸附剂依次为:碳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硅胶、高硅沸石、活性炭(纤维)、活性炭(颗粒)),实施例Y34、37-38、42使用上述精制方法1(吸附剂依次为:中性氧化铝、硅胶、壳寡糖、高硅沸石、活性炭(纤维)、活性炭(颗粒))。
实施例Y1-7、29-35、38上述精制过程(重复)操作至少五次;实施例Y8-14、36-37、39-42上述精制过程(重复)操作至少三次。上述精制过程使用的溶剂为不含水分的上述的有机溶剂。
实施例Y15-21、26-27、43-49、54-55使用上述制备方法3,其中实施例Y15-17、19-20、26-27、43、48、54-55使用上述精制方法4,实施例Y18、21、46、49使用上述精制方法2,实施例Y44、47使用上述精制方法3,实施例Y45使用上述精制方法1。
实施例Y22-23、28、50-52、57使用上述制备方法4,其中实施例Y22-23、51使用上述精制方法4,实施例Y28使用上述精制方法1,实施例Y50使用上述精制方法3,实施例Y52、57使用上述精制方法2。
实施例Y24-25、56使用上述制备方法2,其中实施例Y24使用上述精制方法2,实施例Y25使用上述精制方法6,实施例Y56使用上述精制方法5。
实施例Y53使用上述制备方法4,及上述精制方法6;
实施例Tm(m=1~8)-p(p=1~10)、实施例Un(n=1~8)-p(p=1~3)-q(q=1~5)使用上述制备方法4或3,及上述精制方法4或3。
上述实施例Y精制过程中使用的吸附剂为如下:
实施例Y15、16吸附剂依次为:亚硫酸钾、酸性氧化铝、胺基糖、硅分子筛;
实施例Y17吸附剂为:亚硫酸钠、硅胶、活性炭(颗粒)。
实施例Y18吸附剂依次为:中性氧化铝、硅胶、氧化钙、硅分子筛、活性炭(纤维)、活性炭(颗粒);
实施例Y19-20吸附剂依次为:中性氧化铝、硅分子筛、活性炭(纤维)、活性炭(颗粒);
实施例Tm(m=1~8)-p(p=1~10)、实施例Y43吸附剂为:中性氧化铝、高硅沸石;
实施例Y44吸附剂为:硅胶、还原葡糖胺、活性炭(纤维);
实施例Y45吸附剂依次为:低、中等硅铝比的(合成)沸石、吸附树脂(非极性︰极性为8︰2);
实施例Y46吸附剂依次为:低、中等硅铝比的(合成)沸石、活性炭;
实施例Y47吸附剂为:高硅沸石、吸附树脂(非极性︰极性为8︰2)、硅分子筛、硅胶、硅酸镁、纤维素、蔗糖(1︰1)及还原葡糖胺与高硅沸石(3︰7)的组合;
实施例Y48吸附剂为:高硅沸石、硅胶、硅酸镁、纤维素、蔗糖(1︰1)及还原葡糖胺与高硅沸石(3︰7)的组合;
(上述实施例Y精制过程(重复)操作至少二次,其中溶剂为不含水分的上述的有机溶剂。)
实施例Un(n=1~8)-p(p=1~3)-q(q=1~5)、实施例Y22、50吸附剂为:硅胶、硅分子筛;
实施例Y23、51吸附剂为:中性氧化铝;实施例Y28、52吸附剂为:硅胶;
实施例Y24、53吸附剂为:活性炭(纤维、颗粒),实施例Y53溶剂为水(最后低温真空除水);
实施例Y26、27、54、55吸附剂为:氧化钙、淀粉、高硅沸石;
实施例Y25、56、57吸附剂为:低、中等硅铝比的(合成)沸石;
(上述实施例Y精制过程(重复)操作至少一次,其中溶剂为不含水分的上述的有机溶剂(特别注明的除外)
实施例Y21吸附剂为活性炭(纤维)、中等硅铝比的(合成)沸石、活性炭(颗粒),其中溶剂为水(最后低温真空除水)(上述实施例Y精制过程(重复)操作至少二次);
实施例Y49吸附剂分别为:硅胶(其中溶剂为乙醚)、活性炭(颗粒)(其中溶剂为水,用量50%(wt/wt))(先用硅胶吸附,除尽溶剂后,再活性炭吸附,最后低温真空除水)(上述实施例Y精制过程(重复)操作至少二次)。
对照例Y样品的制备:
对市场购得或自制(对照例Y-11、14为自制样品,其他为市售)的各不相同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样品,按下列精制方法处理(对照例Y7、14除外,即不作进一步处理)。
对照例Y1-6、10-12、15、17-23按精制方法4处理一次(吸附剂为硅胶、活性炭),对照例Y8-9、16按精制方法3处理一次(吸附剂为低、中等硅铝比的沸石(分子筛)及高硅沸石)(依需要取不同时间段的流出液并可合并使用,目的是“定向”减少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和/或其他被限定的物质)。
对照例Y13按精制方法6处理操作一次(但事先不用氮气置换流经的管道及容器内的空气(氧气)),其中溶剂为水(含量50-80%)(最后低温真空(冷冻干燥)除水),吸附剂为活性炭,用量为5%(总重量比),吸附温度50-60℃,时间1至3小时。
相比处理前,对照例Y中被限定的物质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或基本不变,但没有(较大幅度)上升的例子(对照例Y13除外,氧化产物有上升)。
实施例H1美洛昔康注射液
配方:
美洛昔康 25.0g 表面活性剂 50.0g
甲基葡胺 17.5g 乙醇 150.0g
PEG 300 150.0g 甘氨酸 5.0g39 -->
EDTA-Na 1.0g 注射用水 加到1000毫升
制备方法:在90℃下,将25克美洛昔康溶于500毫升甲基葡胺水溶液(17.5克/500毫升)中,再将其他赋形剂依序添加到溶液中,接着使用1M盐酸或1M氢氧化钠溶液使pH达到8.8。添加水直到溶液体积为1升。
其中,实施例H1-1、2及对照例H1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1、15及对照例Y-1的样品。
实施例H2注射用维生素D2(粉针剂)
制备方法:
1、将维生素(D2)0.125g溶解于50ml注射用油中;
2、将10g的表面活性剂与适量的注射用水混合均匀,并加入1g尼泊金乙酯;
3、将3.85g果糖酸钙溶解于适量注射用水中;
4、将2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1中,在60℃时搅拌后通过匀质仪,将溶液反复匀化,得到均匀的溶液;
5、将3与4混合均匀,用醋酸调节PH为6.5。制得药液共3000ml;
6、加入40%的蔗糖作为冻干保护剂,经冷冻干燥去除水分,得干燥的维D2果糖酸钙冻干乳剂
其中,实施例H2-1、2及对照例H2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4、18及对照例Y-4的样品。
实施例H3:大蒜素亚微乳注射剂
配方:
合成大蒜素 8g 表面活性剂 3.5g
注射用大豆磷脂 21g 注射用丙二醇 4g
注射用甘露醇 14.5g 注射用大豆油 100g
注射用水 加到1000毫升
制备方法(在氮气保护下进行):
1.称取组方(配比)量的大蒜素加入注射用大豆油中充分混合均匀,使成油相;
2.称取组方(配比)剂量的注射用大豆磷脂、表面活性剂、注射用丙二醇、注射用甘露醇、以及250ml的注射用水,搅拌使溶解完全,使成水相;
3.在搅拌下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搅拌后放入超声波细胞粉碎仪中粉碎并搅拌,使形成初乳;
4.将初乳移入高压乳匀机中经匀化制得平均粒径为150~300nm,粒径≤500nm的占总数不低于95%,且PI值为0.25~0.3的乳剂;
5.乳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
6.调节pH至6.0,灌封,流通蒸汽灭菌,即得大蒜素亚微乳注射剂。
其中,实施例H3-1、2及对照例H3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2、16及对照例Y-2的样品。
实施例H4莪术油微乳注射剂
制备方法:在氮气保护下,称取辛癸酸甘油酯50克和大豆油50克混合,水浴加热至80℃,加入表面活性剂20克和注射用大豆磷脂12克,搅拌使溶解,加入莪术油100克,搅拌至溶解,加生育酚0.2克,搅拌混匀,得油相。量取注射用水750毫升,加入甘油2.25克,搅拌使溶解,加热至80℃得水相。将油相和水相在80℃温度下混合,用剪切乳化器乳化5分钟(转速6000转/分),得初乳,将初乳用微射流高压均质机均化(压力20000psi)三次,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调节其pH为9.0,注射用水定量至1000ml,分装,充氮,121℃灭菌20分钟,得莪术油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平均粒径为150~300nm,粒径≤500nm的占总数不低于95%,且PI值为0.25~0.3的乳剂)。
其中,实施例H4-1、2及对照例H4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3、17及对照例Y-4的样品。
实施例H5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制备方法:称取280g的表面活性剂,加入10000ml的注射用水中,加入1mol/LNaOH溶液pH值至9,加入150g苯甲酸钠于上述溶液中,搅拌后,加入500g多烯磷脂酰胆碱以及7g焦亚硫酸钠,搅拌使其均匀分散,用1mol/LHCI调节pH值至7.8,加入4g烟酰胺、40g泛酸钠,搅拌溶解得到溶液1,称取900g氯化钠,加20000ml注射用水,加热溶解得到溶液2,将溶液1和溶液2中混合,搅拌均匀,注射用水加至100000ml,加入活性炭,加热搅拌30分钟,过滤,得到粗滤液,再加入1.8g维生素B6和0.05g维生素B12,搅拌溶解后得到中间品,检验合格后用0.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过滤,灌装,灭菌即得。
其中,实施例H5-1、2及对照例H5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5、19及对照例Y-5的样品。
实施例H6尼扎替丁注射液
制备方法:取表面活性剂12g溶于800ml注射用水中,加入800ml丙二醇和乙醇100ml,搅拌下加入尼扎替丁100g使溶解,加入0.2%(w/v)的针用活性炭,搅拌均匀后保温放置,过滤除去活性炭,溶液用10%的盐酸调pH7.0~7.5加注射用水至2000毫升,用0.45um滤膜过滤后,灌封于安瓿中,每支2ml,100℃30分钟灭菌。
其中,实施例H6-1、2及对照例H6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6、20及对照例Y-6的样品。
实施例H7马来酸桂哌齐特冻干粉针剂
制备方法:称取马来酸桂哌齐特10g,甘露醇10g,表面活性剂50g,加灭菌注射用水1000ml,搅拌使其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至4.8~5.5,加入药用活性炭,过滤,滤液再用装有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器过滤,灌装于已灭菌的西林瓶中。在-30~40℃预冻2~3小时,-36~20℃10~12小时升华干燥,30℃再干燥25~30小时后,加盖、轧口,包装即得。
其中,实施例H7-1、2及对照例H7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7、21及对照例Y-7的样品。
实施例H8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配方(1000支量):
盐酸氨溴索 60g 表面活性剂 1.5g
枸橼酸 5g 磷酸二氢钠 12g
氯化钠 36g 注射用水 加到4000毫升
制备方法:在容器中加3000ml注射用水,先加入为稳定剂的表面活性剂搅拌溶解,再加入枸橼酸、磷酸二氢钠、氯化钠室温搅拌溶解约30分钟,加1mol/L盐酸或1mol/L氢氧化钠调pH至3-5,加盐酸氨溴索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加活性炭0.1%,室温搅拌20分钟,过滤除炭,加剩余的注射用水补足全量,测定中间体含量,精滤,以每支4ml灌封、灭菌,即得。
其中,实施例H8-1、2及对照例H8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8、22及对照例Y-7的样品。
实施例H9冬凌草甲素注射用冻干粉针
制备方法:将20mg冬凌草甲素和1g表面活性剂溶解于10ml叔丁醇中,加热到35℃左右,避免叔丁醇凝固,趁热灌装到西林瓶中,每瓶分装2ml,在-70℃预冻2小时后,-20℃干燥10小时,10℃干燥2小时,压胶塞,从冻干机中取出,压铝盖。得到白色疏松糕状冻干粉,其中每瓶中冬凌草甲素的质量为4mg.(临用前加入2ml无菌生理盐水,充分水合,得到半透明略带浅蓝色的冬凌草注射剂,平均粒径为450nm,终浓度为2mg/ml。)
其中,实施例H9-1、2及对照例H9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9、23及对照例Y-7的样品。
实施例H10
配方(1000支量):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 100g 表面活性剂 25g
依地酸钙钠 1g 注射用水 加到2000毫升
制备方法:
1.将组方(配比)量的依地酸钙钠、表面活性剂溶于配料体积80%的注射用水中,加热使之完全溶解后,加入到组方(配比)量的门冬氨酸洛美沙星中,搅拌至全溶;
2.以0.5%活性炭搅拌50℃保温脱色,将配液通过钛过滤器从浓配罐中泵入稀配罐中,用注射用水稀释至全量,搅匀;
3.取均匀后的配液测定中间体含量合格后精密过滤器过滤灌封,灌封过程中充氮;灭菌即得。
其中,实施例H10-1、2及对照例H10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10、24及对照例Y-4的样品。
实施例H11克拉霉素注射液
配方(1000支量):
克拉霉素 10g 表面活性剂 60g
1,2-丙二醇 300ml 焦亚硫酸钠 2g
聚乙烯吡咯烷酮 20g 烟酰胺 50g
L-半胱氨酸盐酸盐 5g 氯化钠 17g
依地酸钙钠 4g 注射用水 加到2000毫升
制备方法:
将组方(配比)量的克拉霉素、1,2-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及L-半胱氨酸盐酸盐混匀,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下滴加盐酸至溶解,加入焦亚硫酸钠和烟酰胺,待溶解后,加入氯化钠,加蒸馏水至2000ml(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5.5-7.0),加入适量活性炭搅拌加热15分钟,趁热过滤,续滤液120℃高压灭菌30分钟即得。
其中,实施例H11-1、2及对照例H11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11、25及对照例Y-7的样品。
实施例H12
配方:VE烟酸酯2.5g,磷脂0.9g,表面活性剂0.3g,豆油12.5g,甘油2.2g,氢氧化钠适量,其余为注射用水,共100ml。
制备方法:
1、将豆油加热至90℃,加入磷脂,强烈搅拌至溶解,降温至50℃,加入药物,强烈搅拌5min;
2、将表面活性剂和甘油加入注射用水中,在70℃下搅拌5min,使之完全混溶;
3、在40℃时,将油相加入水相,强烈搅拌12min,形成初乳;
4、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9;
5、过均质仪,第一步调节匀化压力至600kg/cm2,第二步再调节至120kg/cm2,将溶液反复匀化,得到均匀的乳剂,过微孔滤膜,封装,灭菌,即得本品。平均粒径为200~400nm,不含大于5um的乳粒。
其中,实施例H12-1、2及对照例H12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12、26及对照例Y-5的样品。
实施例H13
制备方法:在氮气保护下,将前列地尔30mg、20g大豆卵磷脂、0.5g油酸、0.5g维生素E分别加入100g大豆油中,加热至60℃,搅拌、混合均匀,得油相;15g甘油加入500ml注射用水中,加热至60℃,搅拌、混匀,得水相;将上述油相缓缓倒入水相中,12000rmp/min条件下搅拌10分钟,定容至1000ml,调节pH值在4-7范围,得初乳。将初乳转入高压均质机,均质数次,然后经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菌,灌封即得乳剂。
其中,实施例H13-1、2及对照例H13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13、27及对照例Y-6的样品。
实施例H14
制备方法:取适量表面活性剂,使之最终浓度控制在20wt%;加入的适量的Tween80,使其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例为6∶1。加入的多烯紫杉醇(DTX)的终浓度为2mg/ml,将载体材料及药物置小瓶中,加入适当比例的蒸馏水,于4℃冰浴烧杯中磁力搅拌过夜(12h)。形成半透明载药溶胶体系。
其中,实施例H14-1、2及对照例H14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14、28及对照例Y-1的样品。
实施例H15
配方(100瓶):
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 10g 大豆卵磷脂 260g
胆固醇 35g 表面活性剂 45g
脱氧胆酸钠 5g 氯化钠 45g
制备工艺:
(1)将260g大豆卵磷脂、35g胆固醇、5g脱氧胆酸钠和45g表面活性剂溶于800ml的乙醇中;
(2)将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10g和氯化钠45g溶于2000mlpH值5.0的磷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
(3)将二者混合,搅拌,形成W/O型乳剂,加热搅拌蒸发,当混合物达到粘稠状态时,再加入3000mlpH值5.0的磷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继续加热搅拌蒸发除去残留乙醇,超声30min,转移至高速匀质搅拌机中,搅拌匀质30min,得混悬液;
(4)将上述得到的混悬液经过滤、分装、灭菌,得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脂质体注射液。
其中,实施例H15及对照例H15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57及对照例Y-23的样品。
实施例H16
配方:酒石酸美托洛尔1g、氯化钠9g、无水乙醇10ml、表面活性剂3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制备方法:
将总体积的70%注射用水加至组方(配比)量的酒石酸美托洛尔中,加入组方(配比)量的氯化钠、无水乙醇、表面活性剂,活性炭适量,注射用水加至1000ml,脱炭过滤,检测中间体,灌装,121℃,20分钟湿热灭菌即得。
其中,实施例H16-1、2及对照例H16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29、42及对照例Y-8的样品。
实施例H17盐酸头孢吡肟/精氨酸药物组合物混悬注射剂
制备工艺(100瓶):
(1)将736g脱氧胆酸钠、184g表面活性剂、120g焦亚硫酸钠加入36000ml注射用水中,再加入200g盐酸头孢吡肟混合均匀,80℃水浴加热搅拌至混悬状态;
(2)将上述液体在保温70-90℃条件下采用组织捣碎器剪切搅拌20min,转速15000r/min,得初乳液,再经高压乳匀机循环乳化5次,得乳化液;
(3)向乳化液中加入1200g山梨醇,溶解后用0.45μm滤膜过滤,喷雾干燥,得盐酸头孢吡肟混悬颗粒;
(4)将制得的盐酸头孢吡肟混悬颗粒和过60目筛的精氨酸124g混合均匀,无菌条件下分装,压塞,轧盖,得盐酸头孢吡肟/精氨酸药物组合物混悬注射剂。
其中,实施例H17-1、2及对照例H17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30、44及对照例Y-9的样品。
实施例H18醒脑静注射液(《中国国家药品标准》,标准号为WS3-B-3353-98-2003)
制备工艺:
1、称取麝香7.5份、郁金30份、冰片1份、栀子30份、表面活性剂10份、葡萄糖8份备用;
2、分别取栀子、郁金,按照《中国药典》,加工炮制成中药饮片。
3、按配比比例将栀子和郁金混合,加入25倍量纯化水,于80℃温浸1小时,蒸馏提取20小时,得17倍蒸馏液①;
4、在蒸馏液①中按配比加入麝香和10倍量注射用水,于80℃温浸1小时,蒸馏提取20小时,得17倍蒸馏液②;
5、所述配比的表面活性剂10份、冰片1份和部分蒸馏液②研磨,混匀,然后加入剩余的蒸馏液②中,混合均匀。
6、加入配比的氯化钠8份,冷藏12小时
7、取冷藏液,用0.22um微孔筒式滤芯过滤,灌封、灭菌、灯检、即得。
其中,实施例H18-1、2及对照例H18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48、55及对照例Y-21的样品。
实施例H19
制备工艺:称取400mg表面活性剂,于65~75℃加热熔融,轻轻搅拌使气泡消失,加入10mg多烯紫杉醇粉末,搅拌使充分混合溶解,得澄明熔融液;将多烯紫杉醇已充分溶解的表面活性剂熔融液倾入金属盘中,置冰箱使迅速冷却固化,再置于真空干燥器内干燥48小时;收集干燥好的载有多烯紫杉醇的表面活性剂块状物,粉碎、辐照灭菌,分装,每瓶含多烯紫杉醇2mg。使用前,按要求加入注射用0.9%生理盐水水化即得澄明胶束溶液。
其中,实施例H19及对照例H19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31及对照例Y-10的样品。
实施例H20
制备工艺:取柠檬酸钠5mmol,表面活性剂3000mg,甘氨酸500mg,甘露醇30000mg于容器中,加入注射用水500ml,溶解混匀后,得稳定剂母液备用;量取670mg检定合格的重组人生长激素原液,缓慢加入稳定剂母液中,以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调整上述液体pH至5.5,补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混匀;配制好的含有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溶液用0.22μm滤膜除菌过滤后,分装入预灌封注射器。
其中,实施例H20-1、2及对照例H20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49、54及对照例Y-20的样品。
实施例H21
制备工艺:称取丙泊酚100mg、表面活性剂2g、依地酸钙钠4mg及丙二醇3g,加水至10ml,利用磁力搅拌器在室温避光的条件下搅拌至少4小时。肉眼观察微乳组合物为澄明溶液,其中无固体颗粒物存在。
其中,实施例H21-1、2及对照例H21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32、53及对照例Y-11的样品。
实施例H22蟾酥(缓释)注射液
其质量百分比为:蟾酥0.1%-2%,表面活性剂10%-30%,苯甲醇0.5%-2%,亚硫酸钠0.1%-2%,氯化钠0.5-1.0%注射用水余量。
制备方法:
1)按配比水提醇沉法提取蟾酥的有效成分,得提取物;
2)按配比加入氯化钠、苯甲醇、无水亚硫酸钠,搅拌使溶解完全,用40%氢氢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6.5-8.5,过滤;
3)按配比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分散均匀,冷溶直至完全溶解;
4)补加一定量的注射用水,过滤,灭菌,分装,即得。
其中,实施例H22-1、2及对照例H22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33、50及对照例Y-12的样品。
实施例H23
制备工艺:称取300mg表面活性剂(1)、3mg表面活性剂(2)(PluronicF127)、8mg多西紫杉醇,加入3ml乙腈,超声使载体材料和药物充分溶解。将该溶液置于旋转蒸发仪37℃旋蒸30min,真空干燥过夜。将薄膜置于40℃溶胀10min,加入15ml?40℃水搅拌30min,过滤后即得多西紫杉醇表面活性剂混合胶束制剂。
其中,实施例H23-1、2及对照例H23中的表面活性剂(1)为实施例Y37、-47及对照例Y-16的样品。
实施例H24美洛西林钠纳米粒注射剂
配方(100瓶):
美洛西林钠 200g 葡萄糖 600g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600g 表面活性剂 6g
制备工艺:
⑴将100g美洛西林钠、5g表面活性剂加入到2L注射用水中,搅拌使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1.0~2.0;
⑵将上述溶液在搅拌下,向其中加入600g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室温搅拌5h后,加入葡萄糖600g,在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用碳酸氢钠调节pH至4.0~7.0;
⑶将上述溶液采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美洛西林钠纳米粒溶液;
⑷将上述溶液分装至灭菌后的西林瓶中,在-40℃~-50℃预冻3h后,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后以无菌胶塞封口,在用无菌铝盖扎盖进行扎盖密封,得到美洛西林钠纳米粒注射剂。
其中,实施例H24-1、2及对照例H24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34、45及对照例Y-13的样品。
实施例H25
配方:头孢菌素化合物5g、阿拉伯胶5g、山梨酸0.1g、表面活性剂10g、甘油100m1。
制备方法:(1)将头孢菌素化合物置乳钵中,加表面活性剂及少量甘油研磨成细腻糊状;(2)在搅拌下缓缓加入阿拉伯胶;(3)再加入组方(配比)量的山梨酸;(4)加甘油至100m1。
其中,实施例H25-1、2及对照例H25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38、56及对照例Y-17的样品。
实施例H26一种治疗畜禽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配方:乳链菌肽0.5g,表面活性剂(1)0.2g,表面活性剂(2)(PluronicF127)0.1g,三乙醇胺0.3g,甘油1.5g,吐温-80为1.0g,二叔丁基羟基甲苯0.01g,尼泊金乙酯0.01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制备工艺:将尼泊金乙酯和二叔丁基羟基甲苯溶于蒸馏水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表面活性剂1和2,在20-30℃下搅拌15~30min使其溶胀均匀,得到表面活性剂溶胀物;另将乳链菌肽溶于水中,加入甘油、吐温-80搅拌均匀,得到乳链菌肽溶液,将乳链菌肽溶液加入到表面活性剂溶胀物中,再加入三乙醇胺,搅匀,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最后用0.45μm以下的微孔滤膜过滤即得药物溶液。
其中,实施例H26-1、2及对照例H26中的表面活性剂(1)为实施例Y-35、43及对照例Y-14的样品。
实施例H27头孢噻呋酸长效注射液
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头孢噻呋酸为5.0%,2-羟丙基-β-环糊精为14.0%,表面活性剂(1)为20%,表面活性剂(2)(poloxamer188)为2.5%,海藻酸钠为0.1%,其余为无菌水,总量为100%。
制备工艺:
(1)、将头孢噻呋酸0.50g和1.40g2-羟丙基-β-环糊精放入球磨机中混匀,室温下研磨15min,充分混匀过筛得到头孢噻呋酸包合物;
(2)、将0.01g海藻酸钠溶解于6g无菌水后加入2.00g表面活性剂(1)和0.25g表面活性剂(2),4℃冰箱储存24h使其完全溶解后121℃高压灭菌,冰浴冷却得到透明溶液;
(3)、将透明溶液在4℃和150r/min条件下磁力搅拌,加入1.90g头孢噻呋酸包合物,使头孢噻呋酸包合物充分分散,待分散均匀后加无菌水定容至10mL。
其中,实施例H27及对照例H27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36及对照例Y-10的样品。
实施例H28右旋布洛芬注射液
制备方法:在烧杯中加入640ml注射用水,加入1.6g表面活性剂搅拌至全部溶解,用氢氧化钠调节pH7.5~8.5,加入80g右旋布洛芬搅拌至全部溶解,加入0.16g针用活性炭,于50~70℃保温15分钟,过滤除炭,补加注射用水至800ml,搅拌均匀,滤液用0.22μm除菌微孔滤膜过滤,滤液灌装于安瓿瓶中,每支4ml,共200支,充氮熔封,121℃灭菌15min。
其中,实施例H28-1、2及对照例H28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39、52及对照例Y-18的样品。
实施例H29维生素K1注射液
配方:维生素(K1)100.000g,表面活性剂116.000g,丙二醇210.000g,焦亚硫酸钠30.000g,无水乙酸钠200.000g,注射用水加至10L。
制备方法:
(1)取配方量的维生素K1、丙二醇、表面活性剂于高速搅拌器的容器中,转速为1000转/分的搅拌30分钟,使其混合均匀;
(2)取配方量的焦亚硫酸钠、无水乙酸钠,加入1000ml注射用水,搅拌溶解;
(3)取温度为20℃的2000ml注射用水,加入步骤(2)制备的溶液,再加入步骤(1)制备的溶液,搅拌15分钟至溶解;
(4)检测步骤(3)制备的溶液中无原料颗粒后,再加入20℃的注射用水直到10000ml,搅拌30分钟,静置5分钟;
(5)用0.22μm微孔滤膜除菌过滤,再次用另外的0.22μm微孔滤膜除菌过滤;
(6)无菌灌封,在低硼硅玻璃安瓿中灌注药液,灌注前后,须充入氮气,然后封口;
(7)灭菌与检漏、灯检、干燥、包装。
其中,实施例H29-1、2及对照例H29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40、46及对照例Y-19的样品。
实施例H30泰拉霉素注射剂
配方:泰拉霉素100g、表面活性剂200g、BHT0.5g、BHA0.5g、注射用大豆油加至1升。
制备方法:(1)在65-75℃将表面活性剂融化,然后加入泰拉霉素和等量的乙酸乙酯,充分混合,待泰拉霉素完全溶解后,除去溶媒,制得固溶体,将固溶体粉碎,过40目筛,得泰拉霉素/表面活性剂载药微粒。(2)将载药微粒分散于适量的注射用大豆油中,用高剪切均质机剪切至粒径约200μm,在用砂磨机进一步研磨至粒径小于10μm,然后加入剩余成份,用高剪切均质机在5000rpm条件下经多次均质化后,制得10%泰拉霉素注射剂。
其中,实施例H30及对照例H30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41及对照例Y-15的样品。
实施例H3110%布洛芬原位胶凝注射剂制备
配方:布洛芬100g、氢化蓖麻油80g、表面活性剂200g、H-HPC25g10g,注射用水加至1升。
制备方法:(1)将氢化蓖麻油于85-90℃融化,加入布洛芬超微粉(粒径约0.5μm),搅拌混匀,冷却,固化后粉碎,过40目筛,得含布洛芬的载药微粒。(2)将载药微粒与适量(约为载药微粒量的1.5-2倍)的10%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混合,过高剪切均质机剪切3-5遍,之后用胶体磨研磨至粒径小于80μm,再用砂磨机研磨至粒径小于10μm,得浓稠的混悬液。(3)将混悬液与剩余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和其它成份混合,用均质机均质化后,在5-15℃、负压0.06-0.08mpa条件下脱气,得含萘普生/氢化蓖麻油载药微粒的原位胶凝注射剂。
其中,实施例H31及对照例H31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实施例Y-51及对照例Y-15的样品。
(说明:上述及下列的实施例及对照例未列出的被限定的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环氧化合物(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游离(脂肪)酸类(化合物)、异丙醇、丙烯醇、乙烯醇、二丙酮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甲醇)表示其未被检出(浓度低于最低检测限(pmol级),予以忽略)(或未检测)。
上述的“被限定的物质”除“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及“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等基本(主要)源自(或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的(初始)合成原料(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丙二醇等)及其反应产物外,其他基本上源自(或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自身(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聚氧乙烯键)氧化(降解)的产物(包含该辅料(其)分子结构中的残留基团)和/或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环氧丙烷聚合物或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聚氧丙烯二醇)(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不饱和键)的氧化(降解)的产物(包含其分子结构中的残留基团)(此处及其他各处“产物”的含义还包括氧化(降解)的产物进一步(逐级)氧化(降解)的产物的意思)。)
测试例1对上述实施例Y对照例Y进行安全性测验:
1.1急性毒性实验(小鼠急性半数致死量试验)
试验方法: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和《化学药物急性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方法要求“小鼠急性半数致死量试验SOP-ZJGLP-CZ04-1/3、小鼠经静脉注射给予受试物SOP-ZJGLP-DW04-17/3”标准操作规程,分别对上述实施例及对照例Y的样品进行急性LD50对比试验,测定急性LD50值。实验结果,见下表4。
1.2细胞毒性试验
用上述实施例Y对照例Y的样品对体外培养的猪髋动脉内皮细胞(PIEC)进行毒性反应试验,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RGR),用来判定细胞毒性程度。
PIEC细胞在体外分别给予上述实施例Y、对照例Y的样品的不同质量浓度的溶液(如用注射用水分别稀释至1∶100、1∶500、1∶2500和1∶12500,但实施例Y与对照例Y的质量浓度相同),测定平均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实验结果,见下表2、4。
1.3亚急性毒性实验
取犬6只分成(阴性)对照组(1只)和实验组(5只)。在蒙古犬清醒状态下由后肢静脉连续注射4周,剂量为0.3g/kg。动物处死后分别取心、肝等器官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根据细胞浊肿程度及分布范围大小等分为0级(无浊肿,分布范围≤1%)、1级(低度浊肿,1<分布范围≤10%)、2级(中度浊肿,10<分布范围≤30%)、3级(高度浊肿,30<分布范围≤50%)、4级(超严重浊肿、出现细胞坏死,范围>50%)。按上述标准对病理学检查结果评分,求平均值。病理学检查结果,见下列表2、4(中的“病检/亚IV”)。
在蒙古犬清醒状态下经口给予受试物4周,剂量分别为3g/kg。其他同上。病理学检查结果,见下列表2、4(中的“病检/亚PO”)。
1.4溶血性试验
根据红细胞破裂释放出来的血红素在可见光波长段具有最大吸收的原理,采用酶标仪法测定样品溶液的溶血程度。
取兔血(或羊血)数毫升,放入含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10min,或用玻璃棒搅动血液,除去纤维蛋白原,使之成为脱纤血液。加入0.9%NaCl溶液约10倍量,摇匀,1000-1500r·min离心5min,除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0.9%NaCl溶液按上述方法洗涤2-3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将阴性对照管、阳性对照管、样品管及样品对照管,按表1所示依次加入2%红细胞悬液、含受试物的溶液或0.9%氯化钠、蒸馏水,混匀后,立即置37±0.5℃的恒温箱中进行温育3h。离心1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在酶标仪上,540nm处测定。
表1各组样品试管体外溶血试验方法
样品类别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样品 样品对照
2%红细胞悬液 1.5mL 1.5mL 1.5mL
生理盐水 1.5mL 1.5mL
蒸馏水 1.5mL
受试物 1.5mL 1.5mL
溶血率=(样品管—样品对照管—阴性对照管)/(阳性对照—阴性对照)×100%。
评价标准:溶血率>5%表明有溶血发生。
测定受试物溶液(即上述实施例及对照例样品溶液,其中受试物含量为5%(wt/v))的溶血率(ROH,5%),结果见表2;或
测定实施例及对照例样品发生溶血(溶血率>5%)时最低的浓度(MHC5),结果见表4。
1.5神经毒性测试
1.5.1小鼠成神经瘤细胞系N2a细胞培养
N2a细胞在含有l0%(V/V)胎牛血清和双抗的DMEM—F12培养基中贴壁生长,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实验组分别加人新鲜配制的上述5%(wt/v)实施例样品溶液,对照组加入上述5%(wt/V)对照例样品溶液及不含任何实施例及对照例样品的正常培养液(阴性对照)。
1.5.2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N2a细胞接种培养于96孔培养板,分别加入上述实验组及对照组溶液培养72h。收集6×106个细胞,按照Annexin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操作说明,以AnnexinV—FITC和PI双重染色细胞,然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凋亡。AnnexinV-F1TC染色阳性且PI染色阴性的细胞判定为凋亡细胞。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溶液中的N2a细胞凋亡率(RCD),扣出阴性对照后结果见表2。
1.6类过敏反应试验(组胺释放特性试验)
本试验测定促使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能力,可由此初步推断本品在临床注射使用中类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取雄性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5只,其中,组1为(阴性)对照组,其他组为实施例(X-1~3)组及对照例(X-1)组、普通市售品(对照例X-2)组。
将大鼠用二氧化碳麻醉处死,腹腔注射冷磷酸缓冲液15ml/只,打开腹腔后吸出腹腔液至冰浴离心管中,1500rpm离心10分钟,重复洗涤一次后合并沉淀细胞,用适量磷酸缓冲液制成单细胞悬液,用白细胞稀释液稀释20倍后计数有核细胞数。
其他组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实施例(X-1~3)及对照例(X-1)、市售品(对照例X-2),同组1一起在37℃孵育15分钟,煮沸后冰浴终止反应,离心取上清,用化学发光仪于EX340nm,EM460nm测定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计算组胺的释放百分率,并计算每组的EC50,EC50值越大,则组胺释放副作用越低,结果见表2。
1.7刺激性试验
1.7.1血管刺激性试验
(可参见:统一血管刺激性试验实验方法的建议,金毅等,中国新药杂志,2013年11期,第1244-1245页)
受试动物:白色家兔,体重2.0-2.5kg,雌雄各半,饲养室温度24±1℃,相对湿度50-60%,自然通风。
试验方法:家兔10只,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左侧耳缘静脉作为受试药物组,另一侧作为对照组。左侧每日耳缘静脉注射实施例样品液(缓缓推注5ml含20%的测试物的生理盐水液),另一侧耳缘静脉亦每日注射(同等剂量)对照例样品液(缓缓推注5ml含20%的测试物的生理盐水液),每日1次,连续7日,末次给药后48h,肉眼观察试验家兔耳缘静脉,并处死一半动物,剪取距注射部位1cm处和5cm处兔耳,置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剩余动物继续观察注射部位静脉14天,于观察末期,处死剩余动物,剪取距注射部位1cm处和5cm处家兔耳缘静脉,放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给药后48小时及末次给药14天后对兔耳血管的刺激性反应。
肉眼观察标准:观察注射部位兔耳静脉有无充血、水肿变性、硬结及坏死现象,记录病变程度及出现血管组织变化的家兔数目,血管充血及水肿程度分为0、I、II、III级,0级为无变化,I级为轻微变化,II级为明显变化,III级为严重变化。
病理组织学检查标准:观察注射部位兔耳静脉血管扩张充血、血栓形成、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等改变,每项内容按病变程度分正常、轻、中、重,分别以0、I、II、III级表示。
试验结果见表2(中的“病检/血激”)。
1.7.2肌肉刺激性试验
(参见:对肌肉刺激性试验在病理学方面的探讨,金毅等,今日药学,2012年5月第22卷第5期,第270-271页)
受试动物:日本大耳白家兔,体重2.0-2.5kg,雌雄均用,饲养室温度24±1℃,相对湿度50-60%,自然通风。
肌注10只日本大耳白家兔,局部肌肉注射含20%的测试物的生理盐水液,注射量为2ml/块肌肉/次,同一部位(针头位置固定不动)反复注射多次。末次注射药物后48小时处死动物,解剖取出股四头肌,肉眼观察(眼检)注射部位肌肉的变化,测量并记录与同体对侧正常肌肉组织相比颜色变深的范围。然后,在进针处,沿肌肉纤维走行纵向切开,对切面进行观察,记录病变在肌肉内的分布情况。之后,浸入10%中性福尔马林液中固定。
病理取材:
一侧股四头肌纵向切开、一分为二固定后,在其中一块上沿肌纤维走行取纵断面,在另一块上与之垂直取横断面。如大体观察未见明显病变,以进针处为中心取材;如有肉眼可见的病变,则在病变显著部位取材。
组织病理学诊断(镜检):
将石蜡包埋标本制成3-5μm厚的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以供组织病理学检查。
按照以下4个层次观察,并对各观察项按照半定量的方法分别记录各病变的性质、程度及范围(按病变程度分正常、轻、中、重,分别以0、I、II、III级表示):
1、肌纤维观察有无肌纤维的变性,坏死、溶解,有无炎细胞浸润,有无出血灶,病变的分布是局限于少数肌纤维,还是多发小灶状,抑或累及较大面积。
2、肌束观察上述肌纤维的病变是局限在一个肌束内,还是发生于多个肌束,并注意观察各肌束的病变程度。
3、肌束间质观察有无间质水肿、间质增宽的改变,以及有无炎细胞浸润,出血灶等病变。
4、血管、神经纤维观察有无充血或出血,血管内皮至外膜各层有无病变,以及有无血栓形成等。还应观察神经纤维有无损伤。
求取平均试验结果(级数)见表2(中的“病检/肌激”)。
1.8氧化(降解)产物毒性协同性试验
以实施例(Un(n=1~8))中实施分例(Un(n=1~8)-p(p=1~3)-q(q=1~5))样品为试验品,按照上述急性毒性实验(1.1)、细胞毒性试验(1.2)及类过敏反应试验(1.6)方法进行该试验。其中,含环氧化物的“辅料”毒性试验结果记为V环,LD50(或RGR,或EC50)(说明:LD50、RGR、EC50分别表示上述急性毒性实验(1.1)、细胞毒性试验(1.2)及类过敏反应试验(1.6)(结果)中的急性LD50值(IV)、平均细胞(相对)增殖率(RGR)、组胺的释放百分率,以下含义同此,不另说明),含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的“辅料”毒性试验结果记为V醛,LD50(或RGR,或EC50),含环氧化物及含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的“辅料”毒性试验结果记为V环+醛,LD50(或RGR,或EC50)。
0.03mmol/kg(Un(n=1~8)-q1)、0.3mmol/kg(Un(n=1~8)-q2)、3mmol/kg(Un(n=1~8)-q3)、10mmol/kg(Un(n=1~8)-q4)、30mmol/kg(Un(n=1~8)-q5)等浓度水平的V(或V,或V环+醛)值分别以V环,1(Un(n=1~8)-q1)、V环,2(Un(n=1~8)-q2)、V环,3(Un(n=1~8)-q3)、V环,4(Un(n=1~8)-q4)、V环,5(Un(n=1~8)-q5)(或V醛,1(Un(n=1~8)-q1)、V醛,2(Un(n=1~8)-q2)、V醛,3(Un(n=1~8)-q3)、V醛,4(Un(n=1~8)-q4)、V醛,5(Un(n=1~8)-q5),或V环+醛,1(Un(n=1~8)-q1)、V环+醛,2(Un(n=1~8)-q2)、V环+醛,3(Un(n=1~8)-q3)、V环+醛,4(Un(n=1~8)-q4)、V环+醛,5(Un(n=1~8)-q5))表示。
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各实施例(Un(n=1~8))(中实施分例(Un(n=1~8)-q(q=1~5)))的协同指数R,0.03mmol/kg(Un(n=1~8)-q1)、0.3mmol/kg(Un(n=1~8)-q2)、3mmol/kg(Un(n=1~8)-q3)、10mmol/kg(Un(n=1~8)-q4)、30mmol/kg(Un(n=1~8)-q5)等浓度水平的协同指数R,分别以R1(Un(n=1~8)-q1)、R2(Un(n=1~8)-q2)、R3(Un(n=1~8)-q3)、R4(Un(n=1~8)-q4)、R5(Un(n=1~8)-q5)表示,其(绝对值)结果见表3。
协同指数R的计算公式为:
RLD50(或RGR,或EC50),k(Un(n=1~8)-qk)=﹛Va+b÷﹝(Va+Vb)/2)﹞﹜-1=﹛V环+醛,LD50(或RGR,或EC50),k(Un(n=1~8)-qk)÷﹝(V环,LD50(或RGR,或EC50),k(Un(n=1~8)-qk)+V醛,LD50(或RGR,或EC50),k(Un(n=1~8)-qk))÷2﹞﹜-1,
其中,k为1、2、3、4、5中任意一个,n为1、2、3、……、20中任意一个。
如实施例U3中0.3mmol/kg浓度水平的EC50协同指数REC50,2的计算法为(其他依此类推):
REC50,2(U3-q2)=﹛V环+醛,EC50,2(U3-q2)÷﹝(V环,EC50,2(U3-q2)+V醛,EC50,2(U3-q2))÷2﹞﹜-1,或简示为:
REC50,2=﹛V环+醛,EC50,2÷﹝(V环,EC50,2+V醛,EC50,2)÷2﹞﹜-1。
R的绝对值≥0.3时,显示二者间有显著协同作用;0.25≤R的绝对值<0.3时,显示有较弱协同作用;R的绝对值<0.25时,显示二者间没有协同作用。
试验结果显示,在该辅料中的氧化产物中,过氧化物、环氧化物、或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毒性最大且显著超过其他氧化产物,其次为分子结构中含不饱和端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羧酸基化合物。
试验结果显示,在该辅料中的氧化产物中,环氧化物与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的毒性有显著的毒性协同作用,能彼此显著地增强对方的毒性;该协同作用与浓度水平呈现一定的关系,浓度高时作用显著增强,浓度较低时(特别是低于3mmol/kg时,尤其是低于0.3mmol/kg时),协同作用显著降低。该结果提示,同时降低环氧化物与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特别是低于3mmol/kg时,尤其是低于0.3mmol/kg时),有得于提高该辅料的安全性。
试验结果显示,实施例Y较对照例Y具有明显更高的安全性。
试验结果综合提示,1)、分辨、控制(或降低或限定)其中内源性的毒性较大的成分(氧化降解产物)可较大程度地提高该辅料的安全性;
2)、分辨、控制(或降低或限定)该辅料所生产的内源性的毒性较大的成分(氧化降解产物)可便于针对该毒性较大的成分(氧化降解产物)进行处理,有利于减少生产或监控操作(量、工序、设备、材料等),缩短生产或监控操作时间,降低生产或监控(测)成本,提高生产或监控(测)成本效率,提高该辅料的安全性;
3)、同时降低有显著协同作用的毒素浓度水平有得于显著提高该辅料的安全性。
表2-1实(施)例T1-1~9安全性测试结果
分例-1 分例-2 分例-3 分例-4 分例-5 分例-6 分例-7 分例-8 分例-9 分例10
病检/亚IV 3.5 3.2 3.0 1.2 1.3 1.0 1.1 1.4 2.4 1.8
病检/亚PO 2.9 2.6 2.3 0.9 1.0 0.7 0.7 1.1 1.6 1.2
病检/血刺 2.8 2.5 2.2 1.1 1.2 0.8 0.7 1.6 1.4 2.0
RGR,% 42.4 51.8 63.6 236.2 213.7 242.6 272.6 251.8 95.9 143.8
RCD,% 54.7 50.3 45.2 16.5 18.6 14.5 17.3 18.3 33.9 28.6
ROH,% 31.4 27.5 24.3 6.6 7.8 9.3 8.8 6.5 15.5 17.7
EC50mg/ml 0.97 1.27 1.46 11.7 10.2 15.3 14.3 16.6 4.01 6.78
表2-2实(施)例T2-1~9安全性测试结果
表2-3实(施)例T3-1~9安全性测试结果
分例-1 分例-2 分例-3 分例-4 分例-5 分例-6 分例-7 分例-8 分例-9 分例10
病检/亚IV 3.7 3.4 3.1 1.1 1.2 0.9 1.0 1.5 2.1 1.8
病检/亚PO 2.9 2.6 2.4 1.0 1.0 0.7 0.8 1.3 1.8 1.7
病检/血刺 2.7 2.5 2.3 1.1 1.2 0.9 0.8 1.7 1.5 1.9
RGR,% 39.7 48.6 60.8 232.7 212.7 274.6 294.5 218.7 91.6 135.3
RCD,% 57.5 54.2 49.8 13.8 14.7 12.6 13.5 19.5 29.4 24.6
ROH,% 32.2 28.6 25.5 6.3 7.1 8.3 7.6 6.7 18.7 15.6
EC50mg/ml 0.95 1.18 1.56 12.3 13.7 15.4 14.7 10.5 4.23 6.85
表2-4实(施)例T4-1~9安全性测试结果
分例-1 分例-2 分例-3 分例-4 分例-5 分例-6 分例-7 分例-8 分例-9 分例10
病检/亚IV 3.8 3.5 3.1 1.2 1.3 0.9 1.0 1.4 2.2 1.9
病检/亚PO 2.9 2.6 2.3 0.9 1.0 0.7 0.8 1.2 1.7 1.5
病检/肌刺 2.7 2.5 2.2 1.1 1.0 0.8 0.7 1.5 1.3 1.8
RGR,% 40.7 49.3 57.5 224.8 205.4 264.6 283.8 207.6 89.3 131.4
RCD,% 57.3 53.7 48.7 13.3 15.8 10.2 12.9 18.3 29.3 23.8
ROH,% 28.5 25.4 21.6 5.7 6.9 7.5 8.4 6.5 14.7 11.5
EC50,mg/ml 0.96 1.14 1.58 12.5 11.2 17.3 14.8 10.5 4.24 7.13
表2-5实(施)例T5-1~9安全性测试结果
分例-1 分例-2 分例-3 分例-4 分例-5 分例-6 分例-7 分例-8 分例-9 分例10
病检/亚IV 3.8 3.5 3.2 1.1 1.2 1.0 0.9 1.5 2.3 1.9
病检/亚PO 3.1 2.8 2.6 0.8 1.0 0.8 0.9 1.0 1.8 1.553 -->
病检/肌刺 2.7 2.5 2.2 1.1 1.0 0.8 0.7 1.5 1.2 2.0
RGR,% 41.6 47.7 56.8 224.6 199.6 264.7 253.4 207.8 85.3 129.4
RCD,% 58.2 54.6 51.3 13.7 14.3 10.7 12.5 19.2 28.9 24.5
ROH,% 30.2 26.7 23.3 5.8 6.7 8.6 7.4 7.3 19.3 15.3
EC50,mg/ml 0.96 1.12 1.46 12.6 14.7 17.3 18.5 17.2 4.22 6.53
表2-6实(施)例T6-1~9安全性测试结果
分例-1 分例-2 分例-3 分例-4 分例-5 分例-6 分例-7 分例-8 分例-9 分例10
病检/亚IV 3.5 3.3 3.0 1.0 1.1 0.8 1.0 1.2 1.9 1.6
病检/亚PO 3.0 2.7 2.4 0.9 1.0 0.7 0.8 1.1 1.6 1.4
病检/血刺 2.8 2.5 2.3 1.0 1.1 0.9 0.8 1.6 1.3 1.8
RGR,% 39.9 48.8 54.6 214.5 194.6 243.6 263.4 216.7 82.4 127.3
RCD,% 57.2 53.6 48.2 11.8 13.2 9.2 10.8 16.8 29.5 22.3
ROH,% 28.2 25.6 22.4 5.4 6.8 7.6 6.5 8.7 17.7 15.2
EC50/l 101 121 153 121 142 153 147 162 546 864
表2-7实(施)例T7-1~9安全性测试结果
分例-1 分例-2 分例-3 分例-4 分例-5 分例-6 分例-7 分例-8 分例-9 分例10
病检/亚IV 3.7 3.4 3.1 1.0 1.1 0.9 0.8 1.4 2.3 1.8
病检/亚PO 2.8 2.5 2.2 0.8 0.7 0.6 0.5 0.9 1.7 1.5
病检/肌刺 2.7 2.5 2.2 0.9 1.0 0.9 0.8 1.5 1.3 1.8
RGR,% 37.8 47.4 58.7 223.5 214.5 258.8 247.3 204.5 93.6 138.4
RCD,% 54.6 50.7 47.2 11.4 13.5 9.7 10.6 17.8 27.8 22.6
ROH,% 32.6 29.4 25.3 5.8 6.7 8.6 7.4 8.9 19.3 18.2
EC50m/ml 097 113 158 143 168 184 195 135 513 856
表2-8实(施)例T8-1~9安全性测试结果
分例-1 分例-2 分例-3 分例-4 分例-5 分例-6 分例-7 分例-8 分例-9 分例10
病检/亚IV 3.7 3.5 3.2 1.0 1.1 0.9 0.9 1.3 1.8 1.5
病检/亚PO 3.1 2.8 2.5 0.7 0.8 0.7 0.6 1.0 1.6 1.4
病检/血刺 2.8 2.5 2.2 0.9 1.0 0.8 0.6 1.3 1.6 1.8
RGR,% 38.2 46.8 55.7 227.6 213.5 243.6 285.6 203.4 98.3 134.7
RCD,% 56.6 52.4 48.3 13.2 14.3 9.7 10.5 18.9 29.7 24.6
ROH,% 31.5 27.6 24.3 6.3 7.6 8.9 8.4 6.7 18.7 16.8
EC50,mg/ml 1.05 1.22 1.65 13.7 9.8 17.3 15.5 13.8 5.63 8.74
表3-1实(施)例U1/2毒性协同指数R(绝对值)测试结果
表3-2实(施)例U3/4毒性协同指数R(绝对值)测试结果
表3-3实(施)例U5/6毒性协同指数R(绝对值)测试结果
表3-4实(施)例U7/8毒性协同指数R(绝对值)测试结果
表4-1实(施)例Y的安全性测试结果
表4-2实(施)例Y的安全性测试结果
表4-3实(施)例Y的安全性测试结果
表4-4实(施)例Y的安全性测试结果
表4-5实(施)例Y的安全性测试结果
表4-6实(施)例Y的安全性测试结果
表4-7实(施)例Y的安全性测试结果
表4-8对(照))例Y的安全性测试结果
表4-9对(照))例Y的安全性测试结果
表4-10对(照))例Y的安全性测试结果
表4-11对(照))例Y的安全性测试结果
说明:市售品1至8分别为下列的市售品(其分子式为:H(C2H4O)a(C3H6O)b(C2H4O)aOH)):
1)、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
2)、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0~20,氧丙烯单元(b)为15~25;
3)、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10,氧丙烯单元(b)为50~60;
4)、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90~100,氧丙烯单元(b)为10~20;
5)、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55~65,氧丙烯单元(b)为35~45;
6)、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20~30,氧丙烯单元(b)为35~45;
7)、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40~50,氧丙烯单元(b)为15~25;
8)、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
测试例2(注射剂)类过敏反应试验
用清醒Beagle犬进行注射剂(固体注射剂用适量注射用生理盐水复溶)的(类)过敏试验研究,下文只提方法中重要细节,其他具体细节见:梁爱华等的“用清醒Beagle犬进行中药注射剂的类过敏试验方法研究”(中国中药杂志,第35卷第17期(2010年9月)第2328-2333页),本实验以该文中所述方法为基础。
动物分组:将Beagle犬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仅不含表面活性剂(同法制备的)注射剂(固体注射剂用适量注射用生理盐水复溶)),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和对照例组,每组10只。
以人与犬体表面积折算后用量相当于人临床平均用量的2倍剂量的犬剂量静脉缓慢推注,2min推完。给药后立即观察动物在30min内的类过敏反应症状,测定用药前及用药30min后动物血压、心率,人工计数呼吸次数并计算变化率。
试验按照我国《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进行各种过敏反应症状的观察和结果评价。在上述指导原则的评价症状和标准的基础上,对症状观察和评价标准进行了适当修订,修订后的Beagle犬类过敏反应的症状观察和类过敏反应评价标准,及分级如下:
0级“-”:无异常。
1级“+”:不安;挠耳或挠头、搔鼻(3min内消失);喷嚏;单处皮肤黏膜(如耳廓或口鼻或眼)潮红;立毛。
2级“++”:烦躁;用力甩头、挠耳、鼻、头(3min后未消失);多处皮肤黏膜潮红(口唇、耳廓、眼、鼻等);咳嗽;30min内排便或排尿1~2次。
3级“+++”:狂躁;步态不稳;2处或以上皮肤或黏膜出现水肿;皮肤黏膜出现紫绀;30min内排便或排尿>2次或腹泻,流涎;流泪;恶心;呕吐。
4级“++++”:走路跌倒;精神萎靡或嗜睡;无力、静卧懒动;痉挛;抽搐;呼吸困难或喘息。
5级“+++++”:大小便失禁;休克、死亡。
反应强度评价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及以上”极强阳性。
试验中Beagle犬的(类)过敏反应平均级数,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次数的变化率见下表5。
表5-1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1% -0.3% -0.6%
实施例H1-1组 0.2 -1.3% 2.2% 2.8%
实施例H1-2组 0.9 -8.9% 10.2% 13.5%
对照例H1组 2.8 -33.6% 36.7% 40.4%
注:同组给药后(30min)与给药前(Omin)比较P<O.05,n=10;变化率负值为降低,正值为增高。(以下各表均有此注)
表5-2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2% -0.3%
实施例H2-1组 0.2 -1.5% 1.2% 1.8%
对照例H2组 2.8 -34.2% 37.5% 35.7%
表5-3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2% -0.4%
实施例H3-1组 0.3 -1.0% 1.3% 1.7%
实施例H3-2组 0.9 -8.9% 9.4% 9.8%
对照例H3组 3.1 -35.8% 41.7% 44.6%
表5-4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2% -0.1% -0.2%
实施例H5-1组 0.3 -2.2% 3.1% 3.4%
实施例H5-2组 1.2 -13.3% 14.5% 15.7%
对照例H5组 3.0 -42.1% 43.7% 50.5%
表5-5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3% -0.2%
实施6-2组 0.7 -8.9% 7.7% 9.2%
对照例H6组 2.6 -31.4% 30.7% 35.6%
表5-6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4% -0.5%
实施例H7-1组 0.4 -2.6% 2.1% 2.9%58 -->
实施例H7-2组 1.3 -15.3% 11.3% 13.8%
对照例H7组 3.2 -43.8% 50.2% 47.7%
表5-7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4% -0.2% -0.3%
实施例H8-1组 0.3 -2.6% 2.3% 2.9%
对照例H8组 2.6 -30.5% 28.7% 33.4%
表5-8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4% -0.5%
实施例H9-1组 0.6 -3.2% 4.0% 4.4%
实施例H9-2组 1.3 -14.8% 16.3% 15.8%
对照例H9组 3.3 -46.3% 47.9% 48.9%
表5-9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2 -0.3% -0.3% -0.4%
实施例H11-1组 0.7 -4.6% 5.5% 5.2%
实施例H11-2组 1.7 -17.3% 16.7% 17.4%
对照例H11组 3.3 -47.2% 49.7% 50.2%
表5-10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2% -0.4%
实施例H12-2组 0.7 -10.6% 8.7% 9.8%
对照例H12组 2.4 -31.2% 30.6% 35.7%
表5-11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2% -0.4% -0.3%
实施例H13-1组 0.5 -3.7% 4.1% 4.3%
实施例H13-2组 1.3 -11.5% 13.3 15.2
对照例H13组 3.0 -45.3% 42.7% 46.9%
表5-12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3% -0.4%
实施例H14-1组 0.3 -5.8% 6.7% 7.3%59 -->
对照例H14组 2.6 -35.7% 32.8% 40.6%
表5-13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2% -0.3% -0.3%
实施例H15组 1.2 -12.4% 13.6% 14.3%
对照例H15组 3.2 -47.8% 49.7% 55.7%
表5-14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4% -0.3%
实施例H16-2组 0.4 -6.7% 7.5% 8.2%
对照例H16组 2.8 -37.6% 41.3% 46.5%
表5-15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2% -0.3% -0.3%
实施例H17-1组 0.3 -2.8% 3.3% 3.1%
实施例H17-2组 1.1 -13.3% 15.8% 16.5%
对照例H17组 3.4 -47.3% 52.9% 55.7%
表5-16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2% -0.3% -0.3%
实施例H18-1组 1.1 -12.6% 14.4% 15.8%
对照例H18组 2.6 -37.7% 41.8% 46.3%
表5-17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2% -0.3% -0.4%
实施例H19组 0.3 -2.4% 2.8% 3.3%
对照例H19组 3.2 -43.8% 49.5% 52.2%
表5-18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4% -0.3%
实施例H20-2组 1.3 -14.7% 16.5% 17.6%
对照例H20组 2.8 -38.6% 43.5% 47.3%
表5-19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4% -0.3% -0.3%
实施例H21-1组 0.3 -2.3% 2.5% 2.7%
实施例H21-2组 1.8 -21.7% 24.9% 27.3%
对照例H21组 3.2 -47.6% 52.7% 56.4%
表5-20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2% -0.3%
实施例H22-1组 0.3 -1.7% 2.5% 2.2%
对照例H22组 2.4 -34.1% 37.6% 38.3%
表5-21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2% -0.3% -0.4%
实施例H23-1组 0.5 -3.3% 3.8% 4.3%
实施例H23-2组 1.1 -11.3% 14.6% 17.6%
对照例H23组 2.8 -42.7% 48.4% 51.6%
表5-22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2% -0.2% -0.3%
实施例H24-2组 0.9 -13.2% 15.5% 18.1%
对照例H2组 3.2 -43.7% 48.5% 53.4%
表5-23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4% -0.3%
实施例H25-1组 0.3 -2.3% 2.8% 3.3%
实施例H25-2组 1.2 -15.7% 16.9% 17.9%
对照例H25组 3.3 -47.3% 51.5% 55.6%
表5-24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3% -0.4%
实施例H26-1组 0.4 -3.1% 4.2% 4.8%
对照例H26组 2.4 -31.3% 34.2% 36.5%
表5-25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2% -0.3% -0.3%
实施例H27组 0.8 -4.2% 5.5% 4.8%
对照例H27组 3.0 -42.3% 48.2% 44.5%
表5-26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表5-27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4% -0.3%
实施例H29-1组 0.6 -3.3% 3.8% 4.1%
实施例H29-2组 1.3 -15.8% 17.6% 19.3%
对照例H29组 2.7 -39.2% 43.5% 47.7%
表5-28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2% -0.3%
实施例H30组 0.5 -6.6% 8.3% 8.8%
对照例H30组 3.0 -41.2% 45.3% 48.7%
表5-29实(施)例H类过敏反应测试结果
平均级数 血压平均变化率 心率平均变化率 呼吸次数平均变化率
正常对照组 0.1 -0.3% -0.2% -0.3%
实施例H31组 1.6 -18.6% 21.7% 23.2%
对照例H31组 2.8 -37.2% 40.4% 45.6%
测试例3(注射剂)刺激性试验
按测试例1中1.7刺激性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方法说明:实施(分)例-2样品对照实施(分)例-1样品,对照例H样品对照实施(分)例H-2样品。试验结果见表6。
表6-1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注:n=5,P<O.05。(以下各表均有此注)
表6-2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3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4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5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6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7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8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9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10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11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12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13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14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15实(施)例H血管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16实(施)例H肌肉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17实(施)例H肌肉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18实(施)例H肌肉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19实(施)例H肌肉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20实(施)例H肌肉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21实(施)例H肌肉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表6-22实(施)例H肌肉刺激性测试结果(平均级数)
测试例4(注射剂)稳定性试验
取500支供试品(500个直接接触包装容器)在长期试验条件:温度25±2℃,湿度60±10%下放置12个月及24个月后,检测100支注射剂的可见异物(澄明度)(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ⅨH中方法检测)及40支中每支(每个直接接触包装容器,示装量为100ml以下的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注射用浓溶液)或每1ml(标示装量为100ml或100ml以上的注射液)中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及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的数量(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ⅨC中方法检测)的数量,并与0月检测的结果比较,求取其平均变化率。检测结果见表7。
表7-1实(施)例H可见异物(澄明度)及不溶性微粒(变化率)检测结果
注:12个月或24个月结果与0个月结果比较P<0.05;变化率正值为增高,负值为降低。(以下各表均有此注)
表7-2实(施)例H可见异物(澄明度)及不溶性微粒(变化率)检测结果
表7-3实(施)例H可见异物(澄明度)及不溶性微粒(变化率)检测结果
表7-4实(施)例H可见异物(澄明度)及不溶性微粒(变化率)检测结果
表7-5实(施)例H可见异物(澄明度)及不溶性微粒(变化率)检测结果
表7-6实(施)例H可见异物(澄明度)及不溶性微粒(变化率)检测结果

Claims (10)

1.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该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成分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0~150,氧丙烯单元(b)为10~60,上述共聚物结构式通为:
其中,
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不超过10meq/kg或mmol/kg,
或/及环氧化合物的总的环氧基量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环氧值不超过6meq/kg或mmol/kg,且(其中)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量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及二氧六环的量不超过200μeq/kg或100μmol/kg,
且,(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过氧化值不超过10meq/kg或5mmol/kg,
且,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不饱和度不超过50meq/kg或50mmol/kg,
较佳地,其中的游离酸类(化合物)(中含有的羧酸基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酸值不超过6meq/kg或mmol/kg,
上述被限定的物质(: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环氧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游离酸类(化合物))的量(mol/kg)或当量(eq/kg)均是指其在1kg该表面活性剂中的量(mol)或当量(eq),上述被限定的物质的计量方式可以任意转换,只要换算后数量(关系)对等即可,(上述的“被限定的物质”除“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外,基本上源自(或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自身(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聚氧乙烯键)氧化(降解)的产物(包含该辅料(其)分子结构中的残留基团)和/或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环氧丙烷聚合物或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聚氧丙烯二醇)(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不饱和键)的氧化(降解)的产物(包含其分子结构中的残留基团)(此处及其他各处“产物”的含义还包括氧化(降解)的产物进一步(逐级)氧化(降解)的产物的意思))。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该表面活性剂中的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不超过6meq/kg或mmol/kg。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该表面活性剂中所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75~85,氧丙烯单元(b)为25~30。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对(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进行精制和/或由(公知的)化学反应法制备(上述的)(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在化学反应制备上述物质前对反应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进行精制,精制后的上述(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和/或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中的所述被限定的物质不超过所述被限定的物质的所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值)(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对(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或(/及)的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进行精制的过程中使用吸附剂吸附其(液化物或其溶液)中的所述被限定的物质,使所述被限定的物质各自的量不超过所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值)(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把吸附剂固定在一个或数个容器中和/或在容器中被隔开的一个或数个小容室中,使(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的液化物或其溶液)或(/及)聚氧丙烯二醇(的液化物或其溶液)流经上述的容器,其中所述被限定的物质被上述吸附剂吸附,直至所述被限定的物质各自的量不超过所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值)(范围);或者,收集不同时间段的流出液,其中所述被限定的物质各自的量不超过所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值)(范围);
或者
把所述的吸附剂加入(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的液化物或其溶液)或(/及)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的液化物或其溶液)中,吸附所述被限定的物质后滤去吸附剂,或如此反复二次或更多次,直至所述被限定的物质各自的量不超过所述的各自限定的数量(值)(范围)。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由(起始)反应物: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进行聚合反应制备该表面活性剂,该反应环境中的氧气被抽去和/或被惰性气体置换掉,
其中,上述制备方法(化学反应法)中涉及的反应物之一为聚氧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其中,
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物质的羰基价不超过10meq/kg或mmol/kg,(较佳地,其中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含有的总的醛基量不超过6meq/kg或mmol/kg),
或/及环氧化合物的总的环氧基量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该物质的环氧值不超过6meq/kg或mmol/kg,且(其中)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量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及二氧六环的量不超过200μeq/kg或100μmol/kg,
且,(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或该物质的过氧化值不超过10meq/kg或5mmol/kg,
且,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或该物质的不饱和度不超过50meq/kg或50mmol/kg,
(较佳地,上述的物质中的(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量、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及环氧化合物中含有的环氧基量或该物质的环氧值的总和不超过10meq/kg或10mmol/kg;
较佳地,上述的表物质中的游离酸类(化合物)(中含有的羧酸基的)总的量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酸值不超过6meq/kg或mmol/kg;)
上述被限定的物质(: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环氧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游离酸类(化合物))的量(mol/kg)或当量(eq/kg)均是指其在1kg该表面活性剂中的量(mol)或当量(eq),上述被限定的物质的计量方式可以任意转换,只要换算后数量(关系)对等即可(上述的“被限定的物质”除“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外,基本上源自(或为)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环氧丙烷聚合物或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聚氧丙烯二醇)(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不饱和键)的氧化(降解)的产物(包含其分子结构中的残留基团)。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用途为)该表面活性剂用于提高或改善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的安全性和/或稳定性(的用途),(较佳地,该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包含:
1)、至少一种药用亲水溶剂(溶媒);
2)、至少一种在上述亲水溶剂(溶媒)中难溶的活性成分,或者至少一种可溶于上述亲水溶剂(溶媒)的但杂有难溶于该亲水溶剂(溶媒)的其他成分的活性成分,或者至少一种可溶于上述亲水溶剂(溶媒)的但其或其杂有的其他成分在生产或贮藏过程中可产生难溶于该亲水溶剂(溶媒)的产物的活性成分,或者含至少一种上述活性成分的中药提取物;
3)、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
该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为一种澄明的溶液;
或者,较佳地,该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包含:
1)、至少一种可溶于药用亲水溶剂(溶媒)的药用固体(温度25℃下)辅料;
2)、至少一种在上述亲水溶剂(溶媒)中难溶的活性成分,或者至少一种可溶于上述亲水溶剂(溶媒)的但杂有难溶于该亲水溶剂(溶媒)的其他成分的活性成分,或者至少一种可溶于上述亲水溶剂(溶媒)的但其或其杂有的其他成分在生产或贮藏过程中可产生难溶于该亲水溶剂(溶媒)的产物的活性成分,或者含至少一种上述活性成分的中药提取物;
3)、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表面活性剂;
该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为经由溶液冷冻干燥而成的固体物(温度25℃下),在使用时用亲水溶剂(溶媒)复溶成澄明的溶液)。
9.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表面活性剂(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标准,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成分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稀)a-聚(氧丙烯)b-聚(氧乙稀)a嵌段共聚物,在上述共聚物中氧乙烯单元(a)为10~150,氧丙烯单元(b)为10~60,上述共聚物结构式通为:
其特征在于该质量标准包括对该表面活性剂中的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或/及环氧化合物的总的环氧基量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环氧值及(该表面活性剂中)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量与二氧六环的量,及(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过氧化值,及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不饱和度,(较佳地,该表面活性剂中的(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过氧化值、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及环氧化合物中含有的环氧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环氧值的总和,较佳地,该表面活性剂中的游离酸类(化合物)(中含有的羧酸基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酸值),进行限定或规定,且该表面活性剂中,
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不超过10meq/kg或mmol/kg(较佳地,不超过6meq/kg或mmol/kg),
或/及环氧化合物的总的环氧基量中含有的总的环氧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环氧值不超过6meq/kg或mmol/kg,且(该表面活性剂中)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量不超过200μeq/kg或μmol/kg及二氧六环的量不超过200μeq/kg或100μmol/kg,
且,(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过氧化值不超过10meq/kg或5mmol/kg,
且,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不饱和度不超过50meq/kg或50mmol/kg,
(较佳地,上述的表面活性剂中的(氢)过氧化物中含有的过氧基(-O-O-)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过氧化值、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中含有的总的羰基(或醛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羰基价及环氧化合物中含有的环氧基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环氧值的总和不超过10meq/kg或10mmol/kg;
较佳地,上述的表面活性剂中的游离酸类(化合物)(中含有的羧酸基的)总的量或该表面活性剂的酸值不超过6meq/kg或mmol/kg,)
上述被限定的物质(:分子结构中含醛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或甲酸酯、环氧化合物、(氢)过氧化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游离酸类(化合物))的量(mol/kg)或当量(eq/kg)均是指其在1kg该表面活性剂中的量(mol)或当量(eq),上述被限定的物质的计量方式可以任意转换,只要换算后数量(关系)对等即可,(上述的“被限定的物质”除“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二氧六环”外,基本上源自(或为)(α-氢-ω-羟基)聚(氧乙烯)a-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a嵌段共聚物自身(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聚氧乙烯键)氧化(降解)的产物(包含该辅料(其)分子结构中的残留基团)和/或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环氧丙烷聚合物或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端基的聚氧丙烯二醇)(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不饱和键)的氧化(降解)的产物(包含其分子结构中的残留基团)(此处及其他各处“产物”的含义还包括氧化(降解)的产物进一步(逐级)氧化(降解)的产物的意思))。
10.一种符合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质量标准规定的((急性毒性和/或亚急性毒性和/或细胞毒性和/或神经毒性和/或溶血性(溶血作用)和/或类过敏反应和/或(肌肉和/或血管)刺激性等方面的)安全性改善和/或稳定性改善的)供注射或口服用的(用于提高或改善注射用或口服用的制剂的(急性毒性和/或亚急性毒性和/或细胞毒性和/或神经毒性和/或溶血性(溶血作用)和/或类过敏反应和/或(肌肉和/或血管)刺激性等方面的)安全性和/或稳定性的)的表面活性剂。
CN201511019383.8A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辅料 Pending CN1055825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9383.8A CN105582543A (zh)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辅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9383.8A CN105582543A (zh)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辅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2543A true CN105582543A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22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19383.8A Pending CN105582543A (zh)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辅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825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5655A (zh) * 2017-12-21 2020-07-28 西格马-奥尔德里奇有限责任公司 泊洛沙姆组合物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5655A (zh) * 2017-12-21 2020-07-28 西格马-奥尔德里奇有限责任公司 泊洛沙姆组合物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US11891510B2 (en) 2017-12-21 2024-02-06 Sigma-Aldrich Co. Llc Poloxame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241094A1 (en) Oily paclitaxel composition and formulation for chemoemboliz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579310A (zh) 一种多烯紫杉醇自微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200350A1 (en) Compos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behavioral disorders
CN105748529A (zh) 一种具有抑制前列腺增生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210653B (zh) 牛蒡苷元的微乳制剂
WO2020073559A1 (zh) 氟比洛芬酯注射用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6975A (zh) 一种雷公藤甲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剂
RU2257892C2 (ru) Прозрачные стабильные композиции пропофола
CN101524459A (zh) 一种大蒜素和大蒜油水包油型亚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2543A (zh) 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辅料
CN101708156A (zh) 一种喜树碱类药物注射溶液及其注射剂和制备方法
KR101893812B1 (ko) 13가지 글리세리드를 포함한 의이인오일, 제제 및 그 응용
CN106924744A (zh) 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药物载体(或制剂)
CN101791363B (zh) 一种广谱抗癌植物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523591B (zh) 无致敏性、无痛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配方和制备方法
CN104274826A (zh) 一种水包油型复方粘菌素纳米乳
CN102106847B (zh) 一种新的脂溶性铂类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492489A (zh) 银莲花素a的提取方法及其脂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4208077A (zh)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0149B (zh) 一种含有γ-生育三烯酚的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497906A (zh) 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辅料
CN106924742A (zh) 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药物载体(或制剂)
CN105534885A (zh) 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辅料
CN106924743A (zh) 一种供注射或口服用的药物载体(或制剂)
US20180055829A1 (en) Pharmaceutical oral dose formul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mat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