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5709B - 旋转型电气部件 - Google Patents

旋转型电气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5709B
CN105575709B CN201510707624.1A CN201510707624A CN105575709B CN 105575709 B CN105575709 B CN 105575709B CN 201510707624 A CN201510707624 A CN 201510707624A CN 105575709 B CN105575709 B CN 1055757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cam lobe
rotating member
componen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76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5709A (zh
Inventor
星直树
川濑达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75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5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5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5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54Tactile feedback common to all switch sit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型电气部件,伴随于对旋转构件的操作而能获得操作触感且在解除了操作之际能使旋转构件可靠地复原至初始状态。凸轮突起部(22d)设置在旋转构件(20),并具有:形成为圆弧状的堤坝部(22f)、和形成为宽度尺寸随着朝向前端侧而减小的楔部(22e)。一对弹簧片(32、33)被保持于固定构件(10),并且被设置为能夹持凸轮突起部(22d)而在凸轮突起部(22d)的内周侧及外周侧的周面滑动。在初始状态下,凸轮突起部(22d)与一对弹簧片(32、33)分离开,伴随于与复原构件(40)的作用力对抗的旋转构件(20)朝一个方向的旋转,凸轮突起部(22d)与一对弹簧片(32、33)相对地旋转移动而接触,进而一对弹簧片(32、33)从凸轮突起部(22d)的楔部(22e)向堤坝部(22f)滑动。

Description

旋转型电气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型电气部件,特别涉及伴随于对旋转构件的旋转操作而能获得操作触感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背景技术
有时在通过无线电控制能操作的玩具的操作装置等中利用到旋转型电气部件。
这种旋转型电气部件大多在眼睛离开进行输入操作的身边的状态下被操作,因此优选具备在进行了输入操作时产生咔嗒感等操作触感的构成。
作为现有技术的产生操作触感的构成,公知专利文献1所述的节制装置900所具有的触感产生单元。
图19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节制装置900的构成的示意剖视图。如图19所示,现有技术的节制装置900具备:设置了节制凹部934的基座部921、形成有收纳部930的旋转体924和使旋转体924旋转的操作杆926。再有,还具备:被收纳配置于收纳部930、并且能与节制凹部934卡合的节制球931;以及将节制球931向节制凹部934按压施力的弹簧932。
基座部921与旋转体924对置配置,并且通过旋转操作能够使节制凹部934的开口部与收纳部930的开口部对置配置。另外,弹簧932在收纳部930与节制凹部934的位置未重合时将节制球931向与收纳部930的开口部对置设置的基座部921的节制凹部934以外的平坦面按压施力。因而,在节制球931与基座部921的抵接面产生摩擦力,因此向对操作杆926进行旋转操作而使旋转体924旋转的操作者传递少许摩擦力引起的对抗感。
然后,旋转体924旋转,收纳部930的开口部与节制凹部934的开口部的位置重合,节制球931能从收纳部930进一步突出,此时节制球931被向节制凹部934按压施力。此时,节制球931由于借助弹簧932的作用力而要进入节制凹部934,故该节制球931对节制凹部934的开口端部(与平坦面的阶差部)进行按压的力成为起到辅助旋转体924的旋转动作的作用的力,对旋转体924进行旋转操作的操作触感减轻。该操作触感的变化作为节制触感(咔嗒感)而向操作者传递。
进一步,在旋转体924被旋转操作而收纳部930的开口部与节制凹部934的开口部的位置偏离时,节制球931从与节制凹部934卡合的位置向越过节制凹部934的开口端部的位置转移,并向收纳部930的内部收纳。此时,向对操作杆926进行旋转操作的操作者传递瞬间变重之后立刻减轻的操作触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注册第2575533号公报
可是,在伴随于这种旋转体924(操作杆926)的旋转操作而能获得节制触感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在旋转操作之后解除了操作的情况下,期望利用复原弹簧等将旋转体924恢复到操作前的初始状态。然而,前述的节制装置900需要使节制球931从节制凹部934碰到阶差而达平坦面侧,因此若复原弹簧的作用力弱、或对节制球931进行按压的弹簧932的作用力强,则存在以下课题:由于复原弹簧而无法使节制球931从节制凹部934拔出,有时即便解除旋转操作,旋转体924也无法复原至初始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伴随于对旋转构件的旋转操作而能获得操作触感,并且在解除了操作之际能够使旋转构件可靠地复原为初始状态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本发明是一种旋转型电气部件,具备:固定构件,其设置有至少两个端子;旋转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能在给定角度的范围内旋转操作;触感产生单元,其伴随于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操作而产生操作触感;和复原构件,其使从初始状态已朝一个方向进行了旋转操作的所述旋转构件复原至初始状态,伴随于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操作来切换所述至少两个端子之间的导通状态,所述旋转型电气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触感产生单元具备凸轮突起部与一对弹簧片,所述凸轮突起部被设置于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旋转构件中的任一个构件,并具有:堤坝部,其向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旋转构件中的另一个构件侧突出,并且形成为圆弧状;和楔部,其被设置在所述堤坝部的一端部侧,且被形成为宽度尺寸随着朝向前端侧而减小,所述一对弹簧片被保持于所述另一个构件,并且被设置为能够夹持所述凸轮突起部而在该凸轮突起部的内周侧及外周侧的周面滑动,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凸轮突起部与所述一对弹簧片分离开,伴随于所述旋转构件朝一个方向的旋转,所述凸轮突起部与所述一对弹簧片相对地旋转移动而接触,由此所述一对弹簧片从所述凸轮突起部的所述楔部向所述堤坝部滑动。
由此,伴随于旋转构件从初始状态向一个方向旋转,一对弹簧片沿着凸轮突起部的周面而从楔部向圆弧状的堤坝部滑动。在一对弹簧片夹着楔部滑动时,因为楔部的宽度尺寸逐渐地增大,所以弹簧片弹性变形逐渐地增大,通过与其变形量相应的复原力,从凸轮突起部的周面受到逐渐地增强的力。为此,传递给对旋转构件进行操作的操作者的对抗感(操作载荷)逐渐地增强。而且,一对弹簧片经过楔部后夹着堤坝部而滑动之际,一对弹簧片的形状几乎不变化,因此传递给操作者的对抗感急剧地减小,通过该对抗感的变化,操作者可以得到节制触感。再有,在解除了对旋转构件的操作的复原时,由于一对弹簧片从凸轮突起部的圆弧状的堤坝部向宽度尺寸逐渐地减小的楔部移转,故此时一对弹簧片并未碰到凸轮突起部的阶差部。因此,在操作者解除了旋转操作之际,通过复原构件,能够可靠地使旋转构件复原至初始状态。进而,因为一对弹簧片夹持凸轮突起部,所以在旋转构件上从内周侧及外周侧施加来自因凸轮突起部发生弹性变形的一对弹簧片的作用力,变得难以受到偏向内周侧或外周侧的一方的力。为此,能够抑制凸轮突起部的内周侧或外周侧的周面不均匀磨损,可以在长时间内得到良好的操作触感。
再有,在本发明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其特征在于,具备被保持于所述另一个构件的板簧构件,所述板簧构件具有所述一对弹簧片、和连结所述一对弹簧片的基部,所述一对弹簧片向所述凸轮突起部侧延伸设置成自所述基部的分离开的两处起相互对置。
由此,能由一个构件来构成一对弹簧片,所以使用或组装变得容易。
还有,在本发明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簧构件,向与所述一对弹簧片的延伸设置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突出片自所述基部起延伸设置,所述突出片具有被安装于所述另一个构件的安装部,并且在所述基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设置有能变形的弹性变形部,以使所述突出片扭歪。
由此,被设置在板簧构件的基部与安装部之间的弹性变形部变形为扭歪,从而一对弹簧片以均等地接近的载荷在凸轮突起部滑动连接,因此可进一步抑制仅对一方的弹簧片施加载荷而使凸轮突起部的内周侧及外周侧的周面不均匀磨损。由此,可以在长时间内得到良好的操作触感。
另外,在本发明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片被形成为板状,并且所述安装部具有宽度比所述弹性变形部宽的宽幅部,在所述另一个构件设置有插入所述突出片的孔部,所述宽幅部的两端部和所述宽幅部的两端部所对置的所述孔部的壁部卡合,并且所述弹性变形部和构成所述孔部的所述壁部具有间隙地对置配置。
由此,弹性变形部不会被构成孔部的壁部妨碍,所以能可靠地变形为扭歪。
此外,在本发明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弹簧片具有滑动连接为夹持所述凸轮突起部的内周侧及外周侧的所述周面的一对滑动连接部,并且在所述一对滑动连接部的前端侧具有间隔比所述一对滑动连接部的间隔宽的一对导向部。
由此,通过在一对弹簧片的前端部设置间隔扩宽的一对导向部,从而在对旋转构件进行了旋转操作之际,凸轮突起部在一对弹簧片之间变得容易被导向。由此,难以产生凸轮突起部碰撞弹簧片的前端而使弹簧片扭曲的不良情况。
再有,本发明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另一个构件设置有与所述基部的一面能抵接地对置的第1突起部,并且设置有与所述基部的另一面能抵接地对置的第2突起部。
由此,凸轮突起部与一对弹簧片滑动连接之际,因为可以使从一对弹簧片受到载荷的基部与第1突起部或第2突起部抵接来进行支承,所以可以得到良好的操作触感。
还有,在本发明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构件设置有所述凸轮突起部,在所述固定构件设置有所述板簧构件。
由此,在被旋转操作的旋转构件和产生操作触感的凸轮突起部之间,因为弹性构件并未介于其间,所以能无顿挫地将操作触感良好地传递给操作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因为采取了以下构成:触感产生单元具备凸轮突起部和一对弹簧片,伴随于旋转构件朝一个方向的旋转操作,一对弹簧片从凸轮突起部的楔部向堤坝部滑动,所以在一对弹簧片的位置从逐渐地变得宽幅的楔部向圆弧状的堤坝部移转之际,可以得到节制触感。再有,在解除了对旋转构件的操作之际,因为一对弹簧片的位置从堤坝部向宽度尺寸逐渐地减小的楔部侧移转,所以弹簧片不会碰到阶差部,因此通过复原构件能使旋转构件可靠地复原至初始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上方观察到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俯视图。
图4是从斜上方观察到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斜上方观察到固定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从斜下方观察到固定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从上方观察到固定构件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板簧构件的说明图,图8(a)为俯视图、图8(b)为主视图、图8(c)为左侧视图。
图9是从斜下方观察到旋转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板簧构件安装到固定构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图10的B部的放大图。
图12是在图11的XII-XII线处切断的剖视图。
图13是说明图12的高度H下的孔部与板簧构件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14是在图2的XIV-XIV线处切断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触感产生单元的构成的说明图,是表示图14的剖面中的旋转操作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从图15起进一步进行旋转操作后的触感产生单元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从图16起进一步进行旋转操作后的触感产生单元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从图17起进一步进行旋转操作后的触感产生单元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节制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旋转型电气部件
10 固定构件
12 晶片
12a 基底部
12b 圆柱部
12c 圆筒壁
12d 台部
12e 孔部
12f 第1突起部
12g 第2突起部
12h 卡合突起部
12k 收纳部
12m 卡止部
18a 端子
18b 端子
20 旋转构件
22 旋转主体
22a 内壁
22b 外壁
22c 平坦部
22d 凸轮突起部
22e 楔部
22f 堤坝部
22g 中间壁
22h 操作部
22k 收纳部
22m 卡止部
28 可动接点体
28a 可动接点部
28b 可动接点部
30 板簧构件
31 基部
32 弹簧片
32a 滑动连接部
32b 导向部
33 弹簧片
33a 滑动连接部
33b 导向部
34 弹性变形部
35 安装部
35a 宽幅部
36 突出片
40 复原构件
40a 卷绕部
40b 臂部
50 框架
51 顶部
52 侧壁
53 卡止脚
59 侧面开口孔
60 触感产生单元
AA 旋转轴
CC 旋转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图1~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其中,为了容易理解,附图适宜地变更尺寸。
图1是从斜上方观察到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旋转型电气部件1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旋转型电气部件1的俯视图。图4是从斜上方观察到旋转型电气部件1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斜上方观察到固定构件10的立体图。图6是从斜下方观察到固定构件10的立体图。图7是从上方观察到固定构件10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板簧构件30的说明图,图8(a)为俯视图、图8(b)为主视图、图8(c)为左侧视图。图9是从斜下方观察到旋转构件20的立体图。
如图1~图4所示,旋转型电气部件1具备固定构件10、旋转构件20、板簧构件30、复原构件40和框架50。在旋转型电气部件1中,作为操作体的旋转构件20具有旋转主体22,该旋转主体具备从形成于框架50的侧面开口孔59突出的操作部22h,且构成为对操作部22h进行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旋转型电气部件1的构成容易理解地进行说明,从图1的Z1方向观察时,将绕着旋转构件20的旋转轴AA顺时针地旋转的旋转方向称为CC方向。
如图5及图6所示,固定构件10具备晶片12和2个端子18a、18b。晶片12是将合成树脂成型而构成的成型体。晶片12具备:构成底壁的基底部12a、自该基底部12a起朝上方(Z1方向)竖立设置的圆柱部12b及圆筒壁12c。位于内周侧的圆柱部12b和位于外周侧的圆筒壁12c从Z1方向观察时呈同心圆状,在这些部分之间形成高度(Z1方向上的位置)比基底部12a高的台部12d。台部12d与位于外周侧的圆筒壁12c连续地形成,在台部12d的内周面与圆柱部12b之间设置有配置后述的复原构件40的卷绕部40a的收纳部12k。再有,如图7所示,在台部12d设置有插入复原构件40的一个臂部40b的凹状的卡止部12m。晶片12和端子18a、18b通过插入成型而被固定。其中,端子18a、18b也可以采取被压入晶片12的构成。端子18a、18b是使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的金属制的平板弯曲所形成的金属片,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晶片12的基底部12a及台部12d而被埋设。该端子18a、18b的上表面(Z1侧的面)构成了后述的可动接点体28滑动的固定接点。另外,在图6及图7中,虽然端子18a、18b以外的端子也被埋设,但在本说明书中省略说明。如图7所示,在基底部12a设置有孔部12e、第1突起部12f和第2突起部12g(参照图11)。孔部12e是在Z1方向具有开口的孔。形成孔部12e的壁部在从Z1方向观察时具有四边形的形状。第1突起部12f设置在孔部12e的一个方向(CC方向)侧,使得从台部12d突出。如图5所示,第1突起部12f与圆筒壁12c连续地形成在基本相同的高度。第2突起部12g设置在孔部12e的另一方向侧,使得从台部12d突出。第2突起部12g与圆筒壁12c及第1突起部12f之间具有间隙。此外,在基底部12a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卡合突起部12h。
板簧构件30是对具有弹性的金属制的板材(金属板)进行加工而得到的构件。如图8所示,板簧构件30具有一对弹簧片32、33、及连结一对弹簧片32、33的基部31,且形成为夹子状。再有,在板簧构件30设置有从基部31延伸而出的突出片36。弹簧片32具备滑动连接部32a、及与滑动连接部32a相比设置得更靠前端侧的导向部32b。弹簧片33具备滑动连接部33a、及与滑动连接部33a相比设置得更靠前端侧的导向部33b。一对弹簧片32、33被延伸设置成自基部31的分离开的两处起相互对置,且被赋予滑动连接部32a与滑动连接部33a相互推挤的作用力。突出片36形成为板状,并且向与一对弹簧片32、33的延伸设置方向交叉的方向(Z2方向)突出,并具有弹性变形部34与安装部35。该安装部35具备宽度比弹性变形部34宽的宽幅部35a。再有,因为突出片36在基部31与安装部35之间具有弹性变形部34,所以在基部31与安装部35之间能变形为扭歪。
复原构件40是由对具有弹性的金属的线材进行加工而得的扭簧构成的复原弹簧。如图4所示,复原构件40具有:形成为圆筒线圈状的卷绕部40a、及设置在卷绕部40a的两端部的一对臂部40b。卷绕部40a被配置在由固定构件10的收纳部12k与后述的旋转构件20的收纳部22k构成的收纳空间中。再有,一个臂部40b被卡止于固定构件10的卡止部12m,并且另一个臂部40b被卡止于旋转构件20的卡止部22m。通过这样构成的复原构件40,相对于固定构件10被保持成能旋转的旋转构件20复原为旋转操作前的初始状态。
框架50是将合成树脂成型而构成的成型体。再有,也可以是加工金属而成型的成型体。如图4所示,框架50具备顶部51、侧壁52和卡止脚53。顶部51形成为平板状且圆形。侧壁52形成为从顶部51的圆周边缘部沿Z2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并设置有侧面开口孔59。操作部22h能够在该侧面开口孔59的范围内转动,由此旋转构件20的旋转范围被限制在给定角度的范围内。再有,卡止脚53具有卡合孔,并且从侧壁52的下端部起延伸设置地形成。而且,通过将固定构件10的卡合突起部12h卡合至卡止脚53的卡合孔,从而固定构件10与框架50被一体化。
如图9所示,作为操作体的旋转构件20具备旋转主体22和可动接点体28。
旋转主体22是将合成树脂成型而构成的成型体。对于旋转主体22而言,内壁22a与外壁22b形成为圆筒状且各自能与固定构件10的圆柱部12b及圆筒壁12c滑动连接。即,旋转构件20(旋转主体22)由固定构件10保持为能旋转。在旋转主体22形成有杆状的操作部22h,使得从外壁22b朝径向的外方突出。另外,虽然操作部22h的前端形成为球状,但并未限定于该形状。在旋转主体22的内壁22a与外壁22b之间,中间壁22g设置为圆筒状,该中间壁22g的内侧成为配置复原构件40的卷绕部40a的收纳部22k。在中间壁22g的一部分形成向上方(Z1方向)凹陷的卡止部22m,复原构件40的另一个臂部40b被卡止于该卡止部22m。在内壁22a与外壁22b之间形成有构成旋转构件20的顶部的上部壁。位于收纳部22k的上部壁与其他部分的上部壁相比,壁要厚。在中间壁22g与外壁22b之间形成构成上部壁的一部分的平坦部22c,并且形成有从平坦部22c向固定构件10的基底部12a侧(Z2方向侧)突出的凸轮突起部22d。凸轮突起部22d具备堤坝部22f和楔部22e。堤坝部22f为圆弧状,沿着以旋转构件20的旋转轴AA(参照图1)为中心的圆周上配置。在堤坝部22f的CC方向上形成了楔部22e,其宽度在以旋转轴AA为中心的圆周上朝着CC方向而变成前端细。板簧构件30的一对弹簧片32、33,从外周侧与内周侧夹持凸轮突起部22d,伴随于旋转构件20的旋转动作,一对弹簧片32、33(滑动连接部32a、33a)与凸轮突起部22d的外周侧及内周侧的周面在给定的范围内滑动。形成为以旋转轴AA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堤坝部22f在与至少一对弹簧片32、33滑动的范围内构成为宽度尺寸(外周与内周之间的宽度尺寸)恒定。再有,设置在堤坝部22f的一端部侧的楔部22e伴随着朝向前端侧,宽度尺寸逐渐地减小。这样,凸轮突起部22d的外周侧及内周侧的周面在与一对弹簧片32、33滑动的范围内成为不存在凹部的周面。
可动接点体28是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的板材(金属板)加工而得的构件,可动接点体28为圆弧状,被配置在以旋转构件20的旋转轴AA(参照图1)为中心的圆周上。可动接点体28的圆周方向的两端成为可动接点部28a、28b,具有弹簧弹性。该可动接点体28通过铆接等手段而被固定在旋转主体22的上部壁。另外,在图9中省略可动接点体28以外的可动接点体。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如上所述,在固定构件10具备2个端子18a、18b,在旋转构件20具备可动接点体28。在通过复原构件40的作用力使旋转构件20处于初始状态时,虽然可动接点体28的可动接点部28b与端子18a滑动连接,但端子18b却未与任一个可动接点部28a、28b滑动连接。在可动接点部28a、28b与端子18a、18b的双方或任一方未滑动连接的情况下,2个端子18a、18b间为非导通状态。伴随于旋转构件20的旋转操作,若可动接点部28a与端子18a、可动接点部28b与端子18b同时进行滑动连接,则能获得2个端子18a、18b间的导通状态。如此,伴随于旋转构件20的旋转操作而可切换至少两个端子18a、18b间的导通状态。
接着,利用图10~图18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中的触感产生单元60的构成。
图10是表示将板簧构件30安装到固定构件10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1是图10的B部的放大图。图12是在图11的XII-XII线处切断的剖视图。图13是说明图12的高度H下的孔部12e与板簧构件30的配置的示意图。图14是在图2的XIV-XIV线处切断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触感产生单元60的构成的说明图,是表示图14的剖面中的旋转操作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6是表示从图15起进一步进行旋转操作后的触感产生单元60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7是表示从图16起进一步进行旋转操作后的触感产生单元60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8是表示从图17起进一步进行旋转操作后的触感产生单元60的状态的说明图。其中,在图15至图18中,以假想线(双点划线)来表示位于初始状态的凸轮突起部22d。
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感产生单元60具备凸轮突起部22d与一对弹簧片32、33(参照图15)。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中,触感产生单元60在旋转构件20设置凸轮突起部22d,在固定构件10设置板簧构件30。
如图10及图11所示,一对弹簧片32、33自固定构件10所保持的板簧构件30的基部31起延伸设置。虽然也能分别地制作弹簧片32、33并进行组装,但通过以一个构件来构成一对弹簧片32、33,从而使用或组装变得容易。如前述,板簧构件30的突出片36形成为板状,并且安装部35具有宽度比弹性变形部34宽的宽幅部35a(参照图8)。在固定构件10设置有插入突出片36的孔部12e。如图12所示,与宽幅部35a的两端部对置的孔部12e的一对壁部具有卡合(嵌合)宽幅部35a的两端部的间隔地对置配置,该间隔的尺寸变得比弹性变形部34的宽度大。而且,如图13所示,弹性变形部34与构成孔部12e的所有壁部具有间隙地对置配置。因此,弹性变形部34不会被构成孔部12e的壁部妨碍,能够变形为扭歪。再有,固定构件10的第1突起部12f与第2突起部12g的间隙比对置的基部31的板厚宽,不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弹性变形部34的变形(参照图11)。另外,通过使宽幅部35a与构成孔部12e的一对壁部卡合来固定,从而板簧构件30被安装在固定构件10。
另一方面,凸轮突起部22d形成于相对于固定构件10能在给定角度的范围内旋转操作的旋转构件20的旋转主体22(参照图9)。再有,旋转构件20被施力为由复原构件40保持初始状态(参照图1)。
如图14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凸轮突起部22d处于与一对弹簧片32、33分离开的位置。因而,对操作部22h进行操作的操作者感到复原构件40所施的作用力的同时使旋转构件20从初始状态朝一个方向(图1的CC方向)旋转操作。
伴随于旋转构件20的旋转动作,凸轮突起部22d与板簧构件30的一对弹簧片32、33相对地旋转移动而接触。如图15所示,若凸轮突起部22d到达一对弹簧片32、33的位置,则最初楔部22e与位于弹簧片32、33的前端侧的导向部32b、33b接触。此时,对操作部22h进行操作的操作者感到对抗感。在固定构件10设置与板簧构件30的基部31的一面能抵接地对置的第1突起部12f,并且设置与基部31的另一面能抵接地对置的第2突起部12g。由此,在凸轮突起部22d与一对导向部32b、33b相接触之际,可以使从一对弹簧片32、33受到载荷的基部31与第1突起部12f抵接来进行支承。
若进一步对操作部22h进行旋转操作,则如图16所示,凸轮突起部22d的楔部22e滑动,使得一对弹簧片32、33的滑动连接部32a、33a张开,在一对弹簧片32、33间被导向。板簧构件30的弹簧片32、33滑动连接,以使一对滑动连接部32a、33a夹持凸轮突起部22d的内周侧及外周侧的周面。此时,设置在板簧构件30的基部31与安装部35之间的弹性变形部34变形为扭歪,由此一对弹簧片32、33以基本同等的载荷滑动连接。一对弹簧片32、33夹着楔部22e而滑动时,楔部22e的宽度尺寸逐渐地增大,因此弹簧片32、33逐渐地较大程度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借助与其变形量相应的复原力,从凸轮突起部22d的周面受到逐渐增强的力。因此,操作者感觉到对抗感(操作载荷)逐渐地增加。
如图17所示,若凸轮突起部22d的堤坝部22f被旋转操作到滑动为一对弹簧片32、33的滑动连接部32a、33a张开的位置为止,则一对弹簧片32、33的变形量最大,与该变形量相应的复原力最大。因此,在达到图17的状态的瞬间,向操作者传递的对抗感最大。
进一步对操作部22h进行旋转操作,在达到图18所示的绕切状态(压切状态)的期间内,凸轮突起部22d的堤坝部22f与一对弹簧片32、33的滑动连接部32a、33a滑动。经过图17所示的旋转位置后,一对弹簧片32、33的滑动连接部32a、33a的间隔并未进一步被扩宽。因此,滑动连接部32a、33a在楔部22e上滑动,由此自图15所示的旋转位置起,操作者感到的对抗感急剧地减小。而且,根据该对抗感的变化,操作者可以感到节制触感(咔嗒感)。另外,在从图17至图18的旋转位置,一对弹簧片32、33夹着堤坝部22f滑动,一对弹簧片32、33的形状几乎未变化。在此期间,与一对弹簧片32、33的变形量相应的复原力是恒定的,因此向操作者传递的对抗感基本恒定。
这样,在从图14的初始状态至图18的绕切状态的期间内,一对弹簧片32、33对凸轮突起部22d的周面施加的力发生变化,由此可以得到伴随着节制触感的操作触感。在被旋转操作的旋转构件20和产生操作触感的凸轮突起部22d之间,由于弹性构件并未介于其间,故能够无顿挫地将操作触感良好地向操作者传递。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中,持续施力,以便复原构件40使得自初始状态已向一个方向旋转操作的旋转构件20复原为初始状态。因此,若操作者解除对旋转构件20(操作部22h)的操作或削弱操作力,则旋转构件20想要恢复至初始状态。旋转构件20的复原时,一对弹簧片32、33从凸轮突起部22d的堤坝部22f移转至楔部22e。即,一对弹簧片32、33的滑动连接部32a、33a夹持的位置从圆弧状的堤坝部22f向宽度尺寸逐渐地减小的楔部22e侧移动,一对弹簧片32、33通过凸轮突起部22d而并未向其变形量增大的方向变形。因此,在解除了对旋转构件20的旋转操作之际,旋转构件20通过复原构件40的作用力而复原为图14所示的初始状态。
如以上,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中,在与复原构件40的作用力对抗而将旋转构件20朝一个方向进行了旋转操作之际,可得到伴随着节制触感的操作触感,在解除了旋转操作之际可以使旋转构件20复原为初始状态。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带来的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具备:设置有至少两个端子18a、18b的固定构件10、相对于固定构件10能在给定角度的范围内旋转操作的旋转构件20、以及使旋转构件20复原为初始状态的复原构件40。旋转型电气部件1伴随于旋转构件20的旋转操作而切换至少两个端子18a、18b间的导通状态。而且,具备触感产生单元60,其伴随于从初始状态起向一个方向进行了旋转操作的旋转构件20的旋转而发生操作触感。触感产生单元60具备凸轮突起部22d和一对弹簧片32、33。凸轮突起部22d设置于旋转构件20,并具有:向固定构件10侧突出、并且形成为圆弧状的堤坝部22f;和设置于堤坝部22f的一端部侧且形成为宽度尺寸伴随着朝向前端侧而减小的楔部22e。一对弹簧片32、33被保持于固定构件10,并且被设置为能夹持凸轮突起部22d而在凸轮突起部22d的内周侧及外周侧的周面滑动。其特征在于,在初始状态下,凸轮突起部22d与一对弹簧片32、33分离开,伴随于旋转构件20朝一个方向的旋转动作,凸轮突起部22d与一对弹簧片32、33相对地旋转移动而接触,进而一对弹簧片32、33从凸轮突起部22d的楔部22e向堤坝部22f滑动。
由此,伴随于旋转构件20从初始状态向一个方向旋转,一对弹簧片32、33沿着凸轮突起部22d的周面而从楔部22e向圆弧状的堤坝部22f滑动。在一对弹簧片32、33夹着楔部22e滑动时,因为楔部22e的宽度尺寸逐渐地增大,所以弹簧片32、33弹性变形逐渐地增大,通过与其变形量相应的复原力,从凸轮突起部22d的周面受到逐渐地增强的力。为此,传递给对旋转构件20进行操作的操作者的对抗感(操作载荷)逐渐地增强。而且,一对弹簧片32、33经过楔部22e后夹着堤坝部22f而滑动之际,一对弹簧片32、33的形状几乎不变化,因此传递给操作者的对抗感急剧地减小,通过该对抗感的变化,操作者可以得到节制触感。再有,在解除了对旋转构件20的操作的复原时,由于一对弹簧片32、33从凸轮突起部22d的圆弧状的堤坝部22f向宽度尺寸逐渐地减小的楔部22e移转,故此时一对弹簧片32、33并未碰到凸轮突起部22d的阶差部。因此,在操作者解除了对旋转构件20的旋转操作之际,通过复原构件40的作用力,能够可靠地使旋转构件20复原至初始状态。进一步,因为一对弹簧片32、33夹持凸轮突起部22d,所以在旋转构件20上从内周侧及外周侧施加来自因凸轮突起部22d发生弹性变形的一对弹簧片32、33的作用力(复原力),变得难以受到偏向内周侧或外周侧的一方的力。为此,能够抑制凸轮突起部22d的内周侧或外周侧的周面不均匀磨损,可以在长时间内得到良好的操作触感。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中,具备固定构件10所保持的板簧构件30,板簧构件30具有一对弹簧片32、33、和连结一对弹簧片32、33的基部31。而且,一对弹簧片32、33向凸轮突起部22d侧延伸设置成自基部31的分离开的两处起相互对置。由此,因为能以一个构件来构成一对弹簧片32、33,所以使用或组装变得容易。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中,触感产生单元60在旋转构件20设置凸轮突起部22d,在固定构件10设置板簧构件30。由此,在被旋转操作的旋转构件20和产生操作触感的凸轮突起部22d之间,由于弹性构件并未介于其间,因此能无顿挫地将操作触感良好地传递给操作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中,在板簧构件30,向与一对弹簧片32、33的延伸设置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突出片36自基部31起延伸设置,突出片36具有被安装于固定构件10的安装部35。而且,在基部31与安装部35之间设置有能变形为使突出片36扭歪的弹性变形部34。
由此,设置在板簧构件30的基部31与安装部35之间的弹性变形部34变形为能扭歪,从而一对弹簧片32、33以均等地接近的载荷进行滑动连接。因此,可进一步抑制仅对一方的弹簧片施加载荷而使得凸轮突起部22d的内周侧及外周侧的周面不均匀磨损。由此,可以在长时间内得到良好的操作触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中,突出片36形成为板状,并且安装部35具有宽度比弹性变形部34宽的宽幅部35a。再者,在固定构件10设置有插入突出片36的孔部12e。而且,宽幅部35a的两端部和宽幅部35a的两端部所对置的孔部12e的壁部卡合,并且弹性变形部34与构成孔部12e的壁部具有间隙地对置配置。
由此,因为弹性变形部34不会被构成孔部12e的壁部妨碍,所以能可靠地变形为扭歪。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中,一对弹簧片32、33具有滑动连接为夹持凸轮突起部22d的内周侧及外周侧的周面的一对滑动连接部32a、33a。进一步,一对弹簧片32、33在一对滑动连接部32a、33a的前端侧具有间隔比一对滑动连接部32a、33a的间隔宽的一对导向部32b、33b。
由此,通过在一对弹簧片32、33的前端部设置间隔扩宽的一对导向部32b、33b,从而在对旋转构件20进行了旋转操作之际,凸轮突起部22d变得容易在一对弹簧片32、33之间被导向。由此,难以产生凸轮突起部22d碰撞弹簧片的前端而使弹簧片扭曲的不良情况。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中,在固定构件10设置与基部31的一面能抵接地对置的第1突起部12f,并且设置与基部31的另一面能抵接地对置的第2突起部12g。
由此,在凸轮突起部22d与一对弹簧片32、33滑动连接之际,因为可以使从一对弹簧片受到载荷的基部31与第1突起部12f或第2突起部12g抵接来进行支承,所以能得到良好的操作触感。
如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电气部件1具体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未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并加以实施。例如,能如下地进行变形并加以实施,这些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感产生单元60采取了在旋转构件20设置凸轮突起部22d而在固定构件10设置板簧构件30的构成,但也可以变更为使凸轮突起部与弹簧片的配置相反。即,在一个构件设置凸轮突起部22d而在另一个构件设置板簧构件30即可。再有,虽然旋转构件20采取了使操作部22h突出的构成,但也可以是圆柱状的操作提钮。
(2)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弹簧片32、33由一个构件来构成,但也可以由不同的构件构成并分别地组装。
(3)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堤坝部22f的宽度尺寸设为恒定,但只要在周面不具有凹部,则宽度尺寸也可以比楔部22e小的变化率变化。该情况下,为了使旋转构件20可靠地复原,优选:随着远离楔部而宽度尺寸比楔部更缓慢地增加的堤坝部。
(4)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堤坝部22f的宽度尺寸设为恒定,但只要堤坝部的宽度尺寸随着远离楔部而增大,也可以通过使宽度阶段性地变化,从而能获得多级的操作触感。
(5)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旋转型电气部件1构成为伴随于旋转构件20的旋转操作来切换至少两个端子18a、18b间的导通状态,但并未限于此,也可以采取将触感产生单元60应用到电阻值变化的旋转型电气部件中的构成。

Claims (8)

1.一种旋转型电气部件,具备:
固定构件,其设置有至少两个端子;
旋转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能在给定角度的范围内旋转操作;
触感产生单元,其伴随于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操作而产生操作触感;和
复原构件,其使从初始状态已朝一个方向进行了旋转操作的所述旋转构件复原至初始状态,
伴随于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操作来切换所述至少两个端子之间的导通状态,
所述旋转型电气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触感产生单元具备凸轮突起部与一对弹簧片,
所述凸轮突起部被设置于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旋转构件中的任一个构件,并具有:堤坝部,其向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旋转构件中的另一个构件侧突出,并且形成为圆弧状;和楔部,其被设置在所述堤坝部的一端部侧,且被形成为随着朝向所述楔部的前端侧而宽度尺寸减小,
所述一对弹簧片被保持于所述另一个构件,并且被设置为能够夹持所述凸轮突起部而在该凸轮突起部的内周侧及外周侧的周面滑动,
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凸轮突起部与所述一对弹簧片分离开,
伴随于所述旋转构件朝一个方向的旋转,所述凸轮突起部与所述一对弹簧片相对地旋转移动而接触,由此所述一对弹簧片从所述凸轮突起部的所述楔部向所述堤坝部滑动,
所述旋转型电气部件具备被保持于所述另一个构件的板簧构件,
所述板簧构件具有所述一对弹簧片、和连结所述一对弹簧片的基部,
所述一对弹簧片向所述凸轮突起部侧延伸设置成自所述基部的分离开的两处起相互对置,
在所述板簧构件,向与所述一对弹簧片的延伸设置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突出片自所述基部起延伸设置,
所述突出片具有被安装于所述另一个构件的安装部,并且在所述基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设置有能变形的弹性变形部,以使所述突出片扭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片被形成为板状,并且所述安装部具有宽度比所述弹性变形部宽的宽幅部,
在所述另一个构件设置有插入所述突出片的孔部,
所述宽幅部的两端部和所述宽幅部的两端部所对置的所述孔部的壁部卡合,并且所述弹性变形部和构成所述孔部的所述壁部具有间隙地对置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弹簧片具有滑动连接为夹持所述凸轮突起部的内周侧及外周侧的所述周面的一对滑动连接部,并且在所述一对滑动连接部的前端侧具有间隔比所述一对滑动连接部的间隔宽的一对导向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另一个构件设置有与所述基部的一面能抵接地对置的第1突起部,并且设置有与所述基部的另一面能抵接地对置的第2突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另一个构件设置有与所述基部的一面能抵接地对置的第1突起部,并且设置有与所述基部的另一面能抵接地对置的第2突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构件设置有所述凸轮突起部,在所述固定构件设置有所述板簧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构件设置有所述凸轮突起部,在所述固定构件设置有所述板簧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构件设置有所述凸轮突起部,在所述固定构件设置有所述板簧构件。
CN201510707624.1A 2014-10-30 2015-10-27 旋转型电气部件 Active CN105575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20884A JP6226429B2 (ja) 2014-10-30 2014-10-30 回転型電気部品
JP2014-220884 2014-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5709A CN105575709A (zh) 2016-05-11
CN105575709B true CN105575709B (zh) 2017-10-27

Family

ID=55885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7624.1A Active CN105575709B (zh) 2014-10-30 2015-10-27 旋转型电气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26429B2 (zh)
CN (1) CN10557570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75533Y2 (ja) * 1992-07-24 1998-07-0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節度装置
JP3596971B2 (ja) * 1995-10-18 2004-12-0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操作型スイッチ
JP4005766B2 (ja) * 2000-09-28 2007-11-1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JP2006302717A (ja) * 2005-04-21 2006-11-02 Alps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JP4951446B2 (ja) * 2007-08-31 2012-06-1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装置
JP2011100567A (ja) * 2009-11-04 2011-05-19 Hosiden Corp 入力装置
KR101451183B1 (ko) * 2013-06-12 2014-10-15 한국알프스 주식회사 햅틱 기술을 이용한 다기능 복합 스위치 및 그 피드백 제어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91611A (ja) 2016-05-23
JP6226429B2 (ja) 2017-11-08
CN105575709A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2052B (zh) 用于切开一切口的装置
EP1161892A1 (en) A plastic clipping device
EP3528098B1 (en) Responsive mouse click mechanism
CN101465226A (zh) 支撑构件、按键以及键盘
JP5917427B2 (ja) 巻き爪矯正具
CN105745388B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09326271B (zh) 反作用力产生装置和电子键盘乐器
CN109314005A (zh) 按键开关装置
EP3236535B1 (en) Conducting device and socket
CN105575709B (zh) 旋转型电气部件
CN108695096A (zh) 反作用力产生构件和键开关装置
DE202021102704U1 (de)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mit flexibler Anzeige
DE60102112T2 (de) Schalter
CN107799348B (zh) 按压输入装置
US3050599A (en) Snap switch
CN102007560A (zh) 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DE1015096B (de) Elektrischer Schnappschalter
CN105405697B (zh) 开关装置
CN211229870U (zh) 一种电控锁
JP2013254615A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キーボード
EP3859762A1 (en) Enabling switch
WO2018092225A1 (ja) 可変抵抗器用スイッチ装置
CN217944719U (zh) 一种扣合结构及报夹
CH288004A (de) Elektrischer Schnappschalter mit zwei Stellungen.
CN202406415U (zh) 包括开关的家电设备的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