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1271A - 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1271A
CN105571271A CN201410552006.XA CN201410552006A CN105571271A CN 105571271 A CN105571271 A CN 105571271A CN 201410552006 A CN201410552006 A CN 201410552006A CN 105571271 A CN105571271 A CN 105571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camellia seeds
dried
tea seed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520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少海
罗凡
王亚萍
费学谦
姚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to CN2014105520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712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71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12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剥去果壳的待干燥油茶籽,进入连续立式烘干机进行高温短时间的预脱水;(2)预脱水后的油茶籽,进入第二、三层烘干段进行中温干燥;(3)中温干燥后的物料,进入常规工艺烘干段干燥,烘干结束后,经烘干塔初步冷却后,再输送至库中摊凉,完全冷却后入库。采用高温短时预脱水,再进行中温干燥和常规工艺干燥,冷却后再入库摊凉的方法,不仅解决了干燥过程中油茶籽发粘、变酸、色泽变深的难题,而且使得干燥后的油茶籽较现有工艺品质更优;采用该原料加工的油茶籽油品质也会大幅度提高,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茶籽干燥的方法,主要是模仿大豆加工过程中的烘干调质工艺,通过将油茶籽采用均一的低温烘干,烘干温度大约为60℃。采用该工艺进行烘干,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油茶籽水分大,造成烘干过程中微生物快速繁殖,使得烘干后的部分油茶籽发粘、变酸;同时,由于在该烘干温度下,油茶籽自身的酶大部分处于活性较高状态,造成了烘干过程中油茶籽营养成分的损失,产生酶促褐变等难题。
采用上述干燥方法烘干后的油茶籽不仅外观差,而且由于油茶籽品质下降,造成加工压榨一级油茶籽油困难,从而降低了产品的附加值。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得干燥过程中油茶籽发粘、变酸及外观差的问题得到解决,不仅集干燥和灭酶于一体,而且也提高了干燥效率,确保了干燥后的油茶籽品质。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将剥去果壳的待干燥油茶籽,进入连续立式烘干机进行高温短时间的预脱水;
(2)预脱水后的油茶籽,进入第二、三层烘干段进行中温干燥;
(3)中温干燥后的物料,进入常规工艺烘干段干燥,烘干结束后,经烘干塔初步冷却后,再输送至库中摊凉,完全冷却后入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高温短时间的预脱水的升温时间为约10min,热空气温度为110℃左右,预脱水时间为约20min,料层厚度为约40cm。
进一步,优选地,升温时间为11min,热空气温度为109℃,预脱水时间为22min,料层厚度为38c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中温干燥的热空气温度为80℃左右,各层干燥时间均为40min左右,料层厚度均为约60cm。
进一步,优选地,热空气温度为82℃,各层干燥时间均为40min,料层厚度均为62c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摊凉时料层厚度为约10cm,时间为约24小时。
本发明的油茶籽干燥方法的原理为:将剥去果壳的待干燥油茶籽,进入连续立式烘干机进行高温短时间预脱水;预脱水后的油茶籽,进入第二、三层烘干段,采用中温工艺进行烘干;中温烘干以后的物料,进入常规工艺烘干段干燥,烘干结束后,经烘干塔初步冷却后,再输送至库中摊凉。
由于采用高温短时预脱水工艺,这样在干燥前对物料表面进行了有效杀菌,从而解决了烘干过程中物料因微生物的原因发粘的难题;在此过程中,也使得油茶籽的大部分酶得到钝化。预脱水后采用中温烘干工艺,将会较彻底地杀灭油茶籽的微生物,使得所有的酶得到彻底钝化,彻底解决了物料变酸的可能,也使得因酶促反应造成的油茶籽品质下降难题得到解决,确保了油茶籽的品质。
因此,采用该工艺后,由于油茶籽的品质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因此采用该原料加工一级油茶籽油比较容易,所得到的产品品质也比较优良。
本发明的油茶籽的干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高温短时预脱水的方法,再进行中温干燥和常规工艺干燥,再冷却后入库摊凉,解决了干燥过程中油茶籽发粘、变酸、色泽变深的难题,从而使得干燥后的油茶籽较现有工艺品质更优,采用该原料加工的油茶籽油品质也会大幅度提高,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油茶籽的干燥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油茶籽的干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油茶籽的预脱水:
将剥去果壳的待干燥油茶籽,进入连续立式烘干机进行预脱水,升温时间为约10min,热空气温度为110℃左右,预脱水时间为约20min,料层厚度为约40cm。
油茶籽的干燥:
预脱水后的油茶籽,进入第二、三层烘干段,采用中温工艺进行烘干,烘干段的热空气温度为80℃左右,各层干燥时间均为40min左右,料层厚度均为约60cm;中温烘干以后的物料,进入常规工艺烘干段干燥,烘干结束后,经烘干塔初步冷却后,再输送至库中摊凉,摊凉时料层厚度为约10cm,时间为约24小时,完全冷却后入库。
本发明的油茶籽的干燥方法,所烘干的油茶籽与烘干前品质一致;如果干燥前原料良好,那么干燥后的原料则可以全部用于加工压榨一级油茶籽油,所加工的产品指标完全符合GB11765-2003一级;不仅解决了干燥过程中油茶籽品质下降的难题,而且也提高了干燥效率,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实施例1
将剥去果壳的待干燥油茶籽,进入连续立式烘干机进行预脱水,升温时间为11min,热空气温度为109℃,预脱水时间为22min,料层厚度为38cm;预脱水后的油茶籽,进入第二、三层烘干段,采用中温工艺进行烘干,烘干段的热空气温度为82℃,各层干燥时间均为40min,料层厚度均为62cm;中温烘干以后的物料,进入常规工艺烘干段干燥,烘干结束后,经烘干塔初步冷却后再输送至库中摊凉,摊凉厚度为10cm,冷却时间为24小时,完全冷却后入库。
实施例2
将剥去果壳的待干燥油茶籽,进入连续立式烘干机进行预脱水,升温时间为10min,热空气温度为110℃,预脱水时间为20min,料层厚度为40cm;预脱水后的油茶籽,进入第二、三层烘干段,采用中温工艺进行烘干,烘干段的热空气温度为80℃,各层干燥时间均为40min,料层厚度均为60cm;中温烘干以后的物料,进入常规工艺烘干段干燥,烘干结束后,经烘干塔初步冷却后再输送至库中摊凉,摊凉厚度为10cm,冷却时间为24小时,完全冷却后入库。
实施例3
将剥去果壳的待干燥油茶籽,进入连续立式烘干机进行预脱水,升温时间为9min,热空气温度为111℃,预脱水时间为18min,料层厚度为42cm;预脱水后的油茶籽,进入第二、三层烘干段,采用中温工艺进行烘干,烘干段的热空气温度为78℃,各层干燥时间均为40min,料层厚度均为58cm;中温烘干以后的物料,进入常规工艺烘干段干燥,烘干结束后,经烘干塔初步冷却后再输送至库中摊凉,摊凉厚度为10cm,冷却时间为24小时,完全冷却后入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将剥去果壳的待干燥油茶籽,进入连续立式烘干机进行高温短时间的预脱水;
(2)预脱水后的油茶籽,进入第二、三层烘干段进行中温干燥;
(3)中温干燥后的物料,进入常规工艺烘干段干燥,烘干结束后,经烘干塔初步冷却后,再输送至库中摊凉,完全冷却后入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高温短时间的预脱水的升温时间为约10min,热空气温度为110℃左右,预脱水时间为约20min,料层厚度为约40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籽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地,升温时间为11min,热空气温度为109℃,预脱水时间为22min,料层厚度为38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中温干燥的热空气温度为80℃左右,各层干燥时间均为40min左右,料层厚度均为约60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茶籽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地,热空气温度为82℃,各层干燥时间均为40min,料层厚度均为62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摊凉时料层厚度为约10cm,时间为约24小时。
CN201410552006.XA 2014-10-17 2014-10-17 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 Pending CN1055712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2006.XA CN105571271A (zh) 2014-10-17 2014-10-17 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2006.XA CN105571271A (zh) 2014-10-17 2014-10-17 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1271A true CN105571271A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81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52006.XA Pending CN105571271A (zh) 2014-10-17 2014-10-17 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7127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6472Y (zh) * 2006-02-28 2007-04-04 辽宁中田干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粮食原生态脱水干燥装置
CN201260369Y (zh) * 2008-06-12 2009-06-24 安徽绿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籽强制连续干燥装置
CN101642222A (zh) * 2009-09-03 2010-02-10 陆文光 脱水蔬菜生产线
CN102440355A (zh) * 2010-10-08 2012-05-09 秦皇岛万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麦胚芽粉加工工艺技术
CN102807918A (zh) * 2012-09-01 2012-12-05 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 富含活性成份的原香山茶油及其制作方法
CN102845815A (zh) * 2012-09-28 2013-01-02 西安西达地质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脱水蔬菜干燥方法
CN103653208A (zh) * 2012-09-05 2014-03-26 渭南市海天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阿胶枣防腐干燥的工艺方法
CN103918784A (zh) * 2014-04-09 2014-07-16 杨庆询 一种粮食保质的节能干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6472Y (zh) * 2006-02-28 2007-04-04 辽宁中田干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粮食原生态脱水干燥装置
CN201260369Y (zh) * 2008-06-12 2009-06-24 安徽绿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籽强制连续干燥装置
CN101642222A (zh) * 2009-09-03 2010-02-10 陆文光 脱水蔬菜生产线
CN102440355A (zh) * 2010-10-08 2012-05-09 秦皇岛万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麦胚芽粉加工工艺技术
CN102807918A (zh) * 2012-09-01 2012-12-05 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 富含活性成份的原香山茶油及其制作方法
CN103653208A (zh) * 2012-09-05 2014-03-26 渭南市海天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阿胶枣防腐干燥的工艺方法
CN102845815A (zh) * 2012-09-28 2013-01-02 西安西达地质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脱水蔬菜干燥方法
CN103918784A (zh) * 2014-04-09 2014-07-16 杨庆询 一种粮食保质的节能干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4921B (zh) 一种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5076552A (zh)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CN106938486B (zh) 一种红木木材的处理方法
CN102488035A (zh) 绿茶加工工艺
CN105166099A (zh) 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4489082A (zh) 一种基于缓苏和变功率的保护微波干燥发芽糙米品质方法
CN104585381A (zh) 青砖茶轻发酵制作工艺
CN103549076B (zh) 一种桂花茶的加工方法
CN106212741A (zh) 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
CN103907705B (zh) 一种黑茶的生产方法
CN103211003A (zh) 罗汉果的焙干方法
CN104719519B (zh) 一种针形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7410446A (zh) 一种黄花菜的加工方法
CN105571271A (zh) 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
CN103891873A (zh) 一种能保持鲜罗汉果色香味品质的干燥方法
CN105010639A (zh) 六堡茶的干燥方法
CN102277699A (zh) 一种网格布的新型生产工艺
CN104171043A (zh) 一种茅山眉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3404635B (zh) 一种发酵茶的制备方法
CN105994710A (zh) 六堡茶的制备方法
CN106070776A (zh) 六堡茶的蒸压方法
CN109221475A (zh) 一种茶叶烘干方法
CN102907590A (zh) 一种蜜柚皮的脱苦方法
CN105211331A (zh)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2715292A (zh) 一种茶叶杀青后快速冷却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