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7621A - 一种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7621A
CN105537621A CN201610024258.4A CN201610024258A CN105537621A CN 105537621 A CN105537621 A CN 105537621A CN 201610024258 A CN201610024258 A CN 201610024258A CN 105537621 A CN105537621 A CN 105537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in
nanometer particle
golden nanometer
solution
g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242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7621B (zh
Inventor
冷玉敏
林恒伟
卢志文
宋玉玲
马春华
姬晓旭
王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0242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76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7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7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7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76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22F9/2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5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ize or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54Nanosized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6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65Spherical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在碱性条件下,利用蛋白质A还原金盐溶液中的金离子,得到制备Au(I)溶液;所述蛋白质A为胶原蛋白酶、糖化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溶菌酶中的至少一种;步骤2,将Au(I)溶液、鲁米诺和双氧水混合均匀后,加入蛋白质B,得到所述的金纳米粒子;所述蛋白质B为牛白蛋白、牛血红蛋白、牛血清白蛋白、肌红蛋白、糖化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实验条件温和、易于重复、简便易行,实现了批量合成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Description

一种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金纳米粒子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易进行表面修饰、优良的光电和催化活性等优点,因此,在光热治疗、癌症诊断、医学成像、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合成球状金纳米粒子的常用方法有:
(1)使用还原剂硼氢化钠(NaBH4),还原氯金酸(HAuCl4),快速合成粒径为2-10nm的球状金纳米粒子(NaturePhys.Sci.1973,241,20–22)。
(2)以柠檬酸钠(C6H5Na3O7)为还原剂,采用水热法,合成粒径为10-40nm的球状金纳米粒子(Discuss.FaradaySoc.1951,11,55-75)。
(3)采用种子生长法,合成粒径大于40nm的球状金纳米粒子。该方法,首先使用硼氢化钠(NaBH4)或柠檬酸钠(C6H5Na3O7)制备金种子,然后添加还原剂抗坏血酸(Adv.Opt.Mater.2014,2,65–73)、羟胺(Chem.Mater.2000,12,306-313)、硫酸琥珀酸(Nanotechnology2007,18,325607)、对苯二酚(J.Am.Chem.Soc.2009,131,17042–17043)、柠檬酸钠(Langmuir2011,27,11098–11105)或盐酸肼(N2H4·2HCl,J.Am.Chem.Soc.2013,135,3550-3559)缓慢将氯金酸(HAuCl4)中Au(III)还原为Au0,使其沉积于金种子表面,换句话说:金种子逐渐长成大粒径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目前合成的金纳米粒子,其暴露晶面以(111)为主(Langmuir2014,30,1696–1703),然而(111)面相对(200)面稳定而不活泼(Nanotoday2012,7,586–605)。据文献报道,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金纳米粒子,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Science2012,335,317-319)。因此,实现批量合成催化活性强的、形貌相对均一、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实验条件温和、易于重复、简便易行,实现了批量合成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在碱性条件下,利用蛋白质A还原金盐溶液中的金离子,得到制备Au(I)溶液;
所述蛋白质A为胶原蛋白酶(collagen,Col)、糖化酶(glucoamylase,Glu)、胃蛋白酶(pepsin,Pep)、胰蛋白酶(trypsin,Try)、溶菌酶(lysozyme,Lys)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将Au(I)溶液、鲁米诺和双氧水混合均匀后,加入蛋白质B,得到所述的金纳米粒子;
所述蛋白质B为牛白蛋白(bovinealbumin,BA)、牛血红蛋白(bovinehemoglobin,BHb)、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肌红蛋白(myoglobin,Mb)、糖化酶(Glu)、胃蛋白酶(Pep)、胰蛋白酶(Try)和过氧化氢酶(catalse,Cat)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步骤1在室温下进行,步骤1中的碱性条件的pH=10.0~14.0。具体操作时,在金盐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浓NaOH溶液,剧烈震荡后,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10.0~14.0,获得Au(I)溶液。
步骤1中,在碱性条件下(pH=10.0~14.0),金盐中三价的金Au(III),被蛋白质A还原生成一价金Au(I)。
步骤2在37℃下进行,鲁米诺和双氧水(H2O2)的反应产物超氧自由基(O2 .-),激发蛋白质B活性,蛋白质B将Au(I)还原成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合成原理见图1。
作为优选,步骤1中的金盐为四水合氯金酸(HAuCl4·4H2O)、三水合氯金酸(HAuCl4·3H2O)、二水合氯金酸钾(KAuCl4·2H2O)、二水合氯金酸钠(NaAuCl4·2H2O)、氯化金(AuCl3)、甲基(三苯基膦)金((C6H5)3P·AuCH3)、氯(二甲基硫化)金((CH3)2SAuCl)中的至少一种。
由于生物蛋白质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本发明采用生物蛋白质作为绿色还原剂、稳定剂制备出的金纳米粒子,其耐酸碱性比较好(Chem.Eur.J.2009,15,4944–4951;Nanotechnology2010,21,055103),能稳定分散于强碱性或强酸性溶液中,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如生物、化学、材料、和医学等领域。
为了制备得到形貌均一、分散性好的球状金纳米粒子,优选地,金盐中金离子与蛋白质A的用量比为6~600moL:1g。Au(I)与蛋白质B的的用量比为1moL:50~5000g。
进一步优选,金盐中金离子与蛋白质A的用量比为6~100moL:1g。Au(I)与蛋白质B的的用量比为1moL:50~1000g。Au(I)、鲁米诺和双氧水的摩尔比为1:4:35~45。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通过如下具体测试表征:
a、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测试,得到所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吸收峰位在530~600nm范围内。
b、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表征,发现所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分散性很好。使用ImageJ软件测量纳米粒子尺寸,得到球状金纳米粒子的直径在40-110nm范围内,其晶格条纹间距约0.20nm,与面心立方相的金(200)晶面的面间距相吻合。
本发明以蛋白质作为金离子的还原剂,合成得到的金纳米粒子分散性好、形貌均一、暴露晶面以(200)为主、催化活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制备获得的一价金——Au(I)的紫外可见吸收谱图;
图3为实施例1-9中制备获得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数码照片图像;
图4为实施例1-9中制备获得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图5a为实施例1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TEM和HRTEM透射电子图像;
图5b为实施例2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TEM和HRTEM透射电子图像;
图5c为实施例3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TEM和HRTEM透射电子图像;
图5d为实施例4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TEM和HRTEM透射电子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以蛋白质为还原剂,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价金——Au(I)溶液:
在室温环境中,取6mL摩尔浓度为1mM的四水合氯金酸(HAuCl4·4H2O)溶液,分别加入20μL浓度为1mg/mL的糖化酶溶液(Glu)和50μL摩尔浓度为5M的NaOH溶液,剧烈震荡混合均匀;接着使用缓冲溶液将pH值调至12.5,制得6.07mL的一价金——Au(I)溶液,该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谱见图2。
(2)制备分散性好、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取200μL的10mMpH=7.4的PBS缓冲液(本实施例中,除NaOH溶液以水为溶剂外,其余各溶液的配制均采用该缓冲液),加入15μL浓度为4mg/mL的牛血红蛋白溶液(BHb),随后加入500μL步骤(1)制备的一价金——Au(I)溶液,混合均匀,加入200μL0.01M的鲁米诺和100μL1M的双氧水(H2O2),充分混合后加入385μL的去离子水,在37℃环境中孵育25min,获得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3.56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上述制备获得的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3.56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测试性能如下:
a、图3中,BHb为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球状金纳米粒子溶液的数码照片,其颜色为酒红色。
b、图4中,BHb为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其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约为530nm。
c、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本实施例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进行观察,表征图如图5a所示。
由图5a可以看出:使用糖化酶(Glu)和牛血红蛋白(BHb)还原金盐,所制备出的球状金纳米粒子分散性很好。同时,使用ImageJ软件测量随机选取的100多个球状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发现该合成的纳米粒子直径约为43.56nm。
图5a中的插图为单个球状金纳米粒子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其清晰的晶格条纹间距约0.20nm,和面心立方相的金(200)晶面的面间距相吻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以蛋白质为还原剂,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价金——Au(I)溶液:
在室温环境中,取6mL摩尔浓度为1mM的三水合氯金酸(HAuCl4·3H2O)溶液,分别加入200μL浓度为1mg/mL的胶原蛋白酶溶液(Col)和500μL摩尔浓度为1M的NaOH溶液,剧烈震荡混合均匀;接着使用缓冲溶液将pH值调至13,制得6.7mL的一价金——Au(I)溶液。
(2)制备分散性好、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取200μL的5mMpH=8.0的PBS缓冲液(本实施例中,除NaOH溶液以水为溶剂外,其余各溶液的配制均采用该缓冲液),加入15μL浓度为4mg/mL的胃蛋白酶溶液(Pep),随后加入500μL步骤(1)制备的一价金——Au(I)溶液,混合均匀,加入200μL0.01M的鲁米诺和100μL0.1M的双氧水(H2O2),充分混合后加入385μL的去离子水,在37℃环境中孵育35min,获得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4.21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上述制备获得的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4.21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测试性能如下:
a、图3中,Pep为本实施例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溶液的数码照片,其颜色为深紫红色。
b、图4中,Pep为本实施例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其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约为550nm。
c、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本实施例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进行研究,表征图见图5b。
由图5b可见:使用胶原蛋白酶(Col)和牛血红蛋白(Pep)还原金盐,所制备出的球状金纳米粒子分散性很好。同时,使用ImageJ软件测量随机选取的100多个球状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发现该合成的纳米粒子直径约为44.21nm。
图5b中的插图为单个金纳米粒子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其清晰的晶格条纹间距约0.20nm,和面心立方相的金(200)晶面的面间距相吻合。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以蛋白质为还原剂,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价金——Au(I)溶液:
在室温环境中,取6mL摩尔浓度为2mM的二水合氯金酸钾(KAuCl4·2H2O)溶液,分别加入20μL浓度为5mg/mL的胰蛋白酶溶液(Try)和100μL摩尔浓度为2M的NaOH溶液,剧烈震荡混合均匀;接着使用缓冲溶液将pH值调至14,制得6.12mL的一价金——Au(I)溶液。
(2)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取200μL的2mMpH=7.4的PBS缓冲液(本实施例中,除NaOH溶液以水为溶剂外,其余各溶液的配制均采用该缓冲液),加入15μL浓度为4mg/mL的糖化酶溶液(Glu),随后加入500μL步骤(1)制备的一价金——Au(I)溶液,混合均匀,加入200μL0.02M的鲁米诺和100μL0.4M的双氧水(H2O2),充分混合后加入385μL的去离子水,在37℃环境中孵育45min,获得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5.23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上述制备获得的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5.23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测试性能如下:
a、图3中,Glu为本实施例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溶液的数码照片,其颜色为浅紫红色。
b、图4在,Glu为本实施例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其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约为555nm。
c、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本实施例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进行研究,见图5c。
由图5c可见:使用胰蛋白酶(Try)和糖化酶(Glu)还原金盐,所制备出的球状金纳米粒子分散性很好。同时,使用ImageJ软件测量随机选取的100多个球状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发现该合成的纳米粒子直径约为45.23nm。
图5c中插图为单个金纳米粒子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其清晰的晶格条纹间距约0.20nm,和面心立方相的金(200)晶面的面间距相吻合。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以蛋白质为还原剂,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价金——Au(I)溶液:
在室温环境中,取6mL摩尔浓度为1mM的二水合氯金酸钠(NaAuCl4·2H2O)溶液,分别加入50μL浓度为10mg/mL的溶菌酶溶液(Lys)和100μL摩尔浓度为3M的NaOH溶液,剧烈震荡混合均匀;接着使用缓冲溶液将pH值调至13.5,制得6.15mL的一价金——Au(I)溶液。
(2)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取200μL的2mMpH=7.8的PBS缓冲液(本实施例中,除NaOH溶液以水为溶剂外,其余各溶液的配制均采用该缓冲液),加入15μL浓度为2mg/mL的过氧化氢酶溶液(Cat),随后加入500μL步骤(1)制备的一价金——Au(I)溶液,混合均匀,加入200μL0.01M的鲁米诺和100μL0.2M的双氧水(H2O2),充分混合后加入385μL的去离子水,在37℃环境中孵育30min,获得分散性好、粒径约为102.25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上述制备获得的分散性好、粒径约为102.25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测试性能如下:
a、图3中,Cat为该球状金纳米粒子溶液的数码照片,其颜色为浅蓝色。
b、图4中,Cat为该球状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其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约为600nm。
c、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上述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进行研究,见图5d。
由图5d可见:使用溶菌酶(Lys)和过氧化氢酶(Cat)还原金盐,所制备出的球状金纳米粒子分散性很好。同时,使用ImageJ软件测量随机选取的100多个球状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发现该合成的纳米粒子直径约为102.25nm。
图5d中插图为单个金纳米粒子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其清晰的晶格条纹间距约0.20nm,和面心立方相的金(200)晶面的面间距相吻合。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以蛋白质为还原剂,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价金——Au(I)溶液:
在室温环境中,取6mL摩尔浓度为3mM的氯(二甲基硫化)金((CH3)2SAuCl)溶液,分别加入300μL浓度为10mg/mL的胰蛋白酶溶液(Try)和500μL摩尔浓度为10M的NaOH溶液,剧烈震荡混合均匀;接着使用缓冲溶液将pH值调至14,制得6.8mL的一价金——Au(I)溶液。
(2)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取200μL的3mMpH=7.6的PBS缓冲液(本实施例中,除NaOH溶液以水为溶剂外,其余各溶液的配制均采用该缓冲液),加入15μL浓度为4mg/mL的牛白蛋白溶液(BA),随后加入500μL步骤(1)制备的一价金——Au(I)溶液,混合均匀,加入200μL0.03M的鲁米诺和100μL0.6M的双氧水(H2O2),充分混合后加入385μL的去离子水,在37℃环境中孵育30min,获得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3.56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上述制备获得的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3.56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测试性能如下:
a、图3中,BA为该球状金纳米粒子溶液的数码照片,其颜色为粉红色。
b、图4中,BA为该球状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其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约为530nm。
c、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上述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进行研究,其形貌类似图5a。
由图5a可见:使用胰蛋白酶(Try)和牛白蛋白(BA)还原金盐,所制备出的球状金纳米粒子分散性很好。同时,使用ImageJ软件测量随机选取的100多个球状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发现该合成的纳米粒子直径约为43.56nm。其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类似于图5a中的插图,相应的晶格条纹间距约0.20nm,和面心立方相的金(200)晶面的面间距相吻合。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以蛋白质为还原剂,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价金——Au(I)溶液:
在室温环境中,取6mL摩尔浓度为3mM的甲基(三苯基膦)金((C6H5)3P·AuCH3)溶液,分别加入100μL浓度为10mg/mL的过氧化氢酶溶液(Cat)和200μL摩尔浓度为6M的NaOH溶液,剧烈震荡混合均匀;接着使用缓冲溶液将pH值调至10.0,制得6.3mL的一价金——Au(I)溶液。
(2)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取200μL的3mMpH=5.8的PBS缓冲液(本实施例中,除NaOH溶液以水为溶剂外,其余各溶液的配制均采用该缓冲液),加入15μL浓度为1mg/m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BSA),随后加入500μL步骤(1)制备的一价金——Au(I)溶液,混合均匀,加入200μL0.03M的鲁米诺和100μL0.6M的双氧水(H2O2),充分混合后加入385μL的去离子水,在37℃环境中孵育55min,获得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3.56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上述制备获得的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3.56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测试性能如下:
a、图3中,BSA为该球状金纳米粒子溶液的照片,其颜色呈现深粉红色。
b、图4中,BSA为该球状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其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约为530nm。
c、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上述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进行研究,其形貌类似图5a。
由图5a可见:使用过氧化氢酶(Cat)和牛血清白蛋白(BSA)还原金盐,所制备出的球状金纳米粒子分散性很好。同时,使用ImageJ软件测量随机选取的100多个球状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发现该合成的纳米粒子直径约为43.56nm。其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类似于图5a中的插图,相应的晶格条纹间距约0.20nm,和面心立方相的金(200)晶面的面间距相吻合。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以蛋白质为还原剂,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价金——Au(I)溶液:
在室温环境中,取6mL摩尔浓度为10mM的氯化金(AuCl3)溶液,分别加入200μL浓度为10mg/mL的过氧化氢酶(Cat)溶液和300μL摩尔浓度为7M的NaOH溶液,剧烈震荡混合均匀;接着使用缓冲溶液将pH值调10.5,制得6.5mL的一价金——Au(I)溶液。
(2)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取200μL的1mMpH=6.8的PBS缓冲液(本实施例中,除NaOH溶液以水为溶剂外,其余各溶液的配制均采用该缓冲液),加入15μL浓度为3mg/mL的溶菌酶溶液(Lys),随后加入500μL步骤(1)制备的一价金——Au(I)溶液,混合均匀,加入200μL0.1M的鲁米诺和100μL2M的双氧水(H2O2),充分混合后加入385μL的去离子水,在37℃环境中孵育20min,获得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3.56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上述制备获得的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3.56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测试性能如下:
a、图3中,Lys为该球状金纳米粒子溶液的照片,其颜色呈现浅粉红色。
b、图4中,Lys为该球状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其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约为530nm。
c、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上述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进行研究,其形貌类似图5a。
由图5a可见:使用过氧化氢酶(Cat)和溶菌酶(Lys)还原金盐,所制备出的球状金纳米粒子分散性很好。同时,使用ImageJ软件测量随机选取的100多个球状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发现该合成的纳米粒子直径约为43.56nm。其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类似于图5a中的插图,相应的晶格条纹间距约0.20nm,和面心立方相的金(200)晶面的面间距相吻合。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中,以蛋白质为还原剂,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价金——Au(I)溶液:
在室温环境中,取6mL摩尔浓度为1mM的二水合氯金酸钠(NaAuCl4·2H2O)溶液,分别加入20μL浓度为4mg/mL的胃蛋白酶溶液(Pep)和10μL摩尔浓度为5M的NaOH溶液,剧烈震荡混合均匀;接着使用缓冲溶液将pH值调13.6,制得6.03mL的一价金——Au(I)溶液。
(2)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取300μL的2mMpH=7.2的PBS缓冲液(本实施例中,除NaOH溶液以水为溶剂外,其余各溶液的配制均采用该缓冲液),加入20μL浓度为4mg/mL的胰蛋白酶溶液(Try),随后加入400μL步骤(1)制备的一价金——Au(I)溶液,混合均匀,加入200μL0.01M的鲁米诺和50μL0.4M的双氧水(H2O2),充分混合后加入385μL的去离子水,在37℃环境中孵育50min,获得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5.23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上述制备获得的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5.23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测试性能如下:
a、图3中,Try为本实施例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溶液的数码照片,其颜色为深紫红色。
b、图4中,Try为本实施例制备的为该球状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其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约为555nm。
c、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上述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进行研究,其形貌类似图5c。
由图5c可见:使用胃蛋白酶(Pep)和胰蛋白酶(Try)还原金盐,所制备出的球状金纳米粒子分散性很好。同时,使用ImageJ软件测量随机选取的100多个球状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发现该合成的纳米粒子直径约为45.23nm。其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类似于图5c中的插图,相应的晶格条纹间距约0.20nm,和面心立方相的金(200)晶面的面间距相吻合。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中,以蛋白质为还原剂,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价金——Au(I)溶液:
在室温环境中,取6mL摩尔浓度为8mM的三水合氯金酸(HAuCl4·3H2O)溶液,分别加入20μL浓度为4mg/mL的胶原蛋白酶(Col)和300μL摩尔浓度为6M的NaOH溶液,剧烈震荡混合均匀;接着使用缓冲溶液将pH值调12.2,制得6.32mL的一价金——Au(I)溶液。
(2)制备分散性好、不同粒径、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取150μL的8mMpH=7.0的PBS缓冲液(本实施例中,除NaOH溶液以水为溶剂外,其余各溶液的配制均采用该缓冲液),加入25μL浓度为1mg/mL的肌红蛋白(Mb),随后加入550μL上述制备的一价金——Au(I)溶液,混合均匀,加入200μL0.08M的鲁米诺和100μL1.6M的双氧水(H2O2),充分混合后加入385μL的去离子水,在37℃环境中孵育60min,获得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5.23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
上述制备获得的分散性好、粒径约为45.23nm、暴露晶面以(200)为主的球状金纳米粒子的测试性能如下:
a、图3中,Mb为本实施例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溶液的数码照片,其颜色为深紫色。
b、图4中,Mb为本实施例制备的该球状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其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约为555nm。
c、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上述制备的球状金纳米粒子进行研究,其形貌类似图5c。
由图5c可见:使用胶原蛋白酶(Col)和肌红蛋白(Mb)还原金盐,所制备出的球状金纳米粒子分散性很好。同时,使用ImageJ软件测量随机选取的100多个球状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发现该合成的纳米粒子直径约为45.23nm。其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类似于图5c中的插图,相应的晶格条纹间距约0.20nm,和面心立方相的金(200)晶面的面间距相吻合。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在碱性条件下,利用蛋白质A还原金盐溶液中的金离子,得到制备Au(I)溶液;
所述蛋白质A为胶原蛋白酶、糖化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溶菌酶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将Au(I)溶液、鲁米诺和双氧水混合均匀后,加入蛋白质B,得到所述的金纳米粒子;
所述蛋白质B为牛白蛋白、牛血红蛋白、牛血清白蛋白、肌红蛋白、糖化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碱性条件的pH=10.0~1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金盐为四水合氯金酸、三水合氯金酸、二水合氯金酸钾、二水合氯金酸钠、氯化金、甲基(三苯基膦)金、氯(二甲基硫化)金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盐中金离子与蛋白质A的用量比为6~600moL:1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u(I)与蛋白质B的的用量比为1moL:50~5000g。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u(I)、鲁米诺和双氧水的摩尔比为1:4:35~4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在室温下进行,步骤2在37℃下进行。
CN201610024258.4A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37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4258.4A CN105537621B (zh)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4258.4A CN105537621B (zh)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7621A true CN105537621A (zh) 2016-05-04
CN105537621B CN105537621B (zh) 2017-09-12

Family

ID=55817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2425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37621B (zh)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762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0646A (zh) * 2016-08-16 2017-02-01 南阳师范学院 检测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方法
CN107457412A (zh) * 2017-08-03 2017-12-12 吉林大学 一种高稳定的金纳米花制备方法
CN108680190A (zh) * 2018-05-14 2018-10-19 陕西师范大学 利用溶菌酶焊接的自支撑银薄膜制备的柔性电子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CN114769610A (zh) * 2022-04-02 2022-07-2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蛋白质组装体制备金钯纳米合金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0568A (zh) * 2010-11-11 2011-04-06 厦门大学 一种硝基芳香烃的还原方法
CN102866139A (zh) * 2012-09-21 2013-01-09 南开大学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增强能量转移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
KR20130043462A (ko) * 2011-10-20 2013-04-30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금 나노입자의 크기를 조절하는 방법을 포함하는 금 나노입자의 합성방법
CN103217406A (zh) * 2013-03-21 2013-07-24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Au/Ag核/壳量子点的半胱氨酸和Cu2+荧光探针的制法
CN104383919A (zh) * 2014-09-30 2015-03-04 江南大学 具有可见光光活性的纳米簇模拟酶的制备及其比色法检测胰蛋白酶应用
CN105067807A (zh) * 2015-04-30 2015-11-18 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免疫检测用纳米胶体金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0568A (zh) * 2010-11-11 2011-04-06 厦门大学 一种硝基芳香烃的还原方法
KR20130043462A (ko) * 2011-10-20 2013-04-30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금 나노입자의 크기를 조절하는 방법을 포함하는 금 나노입자의 합성방법
CN102866139A (zh) * 2012-09-21 2013-01-09 南开大学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增强能量转移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
CN103217406A (zh) * 2013-03-21 2013-07-24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Au/Ag核/壳量子点的半胱氨酸和Cu2+荧光探针的制法
CN104383919A (zh) * 2014-09-30 2015-03-04 江南大学 具有可见光光活性的纳米簇模拟酶的制备及其比色法检测胰蛋白酶应用
CN105067807A (zh) * 2015-04-30 2015-11-18 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免疫检测用纳米胶体金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0646A (zh) * 2016-08-16 2017-02-01 南阳师范学院 检测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方法
CN106370646B (zh) * 2016-08-16 2022-06-28 南阳师范学院 检测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方法
CN107457412A (zh) * 2017-08-03 2017-12-12 吉林大学 一种高稳定的金纳米花制备方法
CN108680190A (zh) * 2018-05-14 2018-10-19 陕西师范大学 利用溶菌酶焊接的自支撑银薄膜制备的柔性电子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CN108680190B (zh) * 2018-05-14 2020-08-25 陕西师范大学 利用溶菌酶焊接的自支撑银薄膜制备的柔性电子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CN114769610A (zh) * 2022-04-02 2022-07-2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蛋白质组装体制备金钯纳米合金的方法
CN114769610B (zh) * 2022-04-02 2023-08-1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蛋白质组装体制备金钯纳米合金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7621B (zh) 2017-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7621A (zh) 一种以蛋白质为还原剂的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Chen et al. Fabric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in HEPES buffer
Hu et al. Integration of a highly monodispers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photosensitizer with cation exchange synthesized Ag 2 Se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phototherapy
CN104070177B (zh) 一种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US20140356272A1 (en) Volume production method for uniformly sized silica nanoparticles
CN105271796B (zh) 一种低角度依赖性蓝色硫化锌结构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4958082B2 (ja) Lprセンサ用ナノ粒子、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スラリー、塗料、塗膜及びlprセンサ
Chen et al. Polyol synthesis and chemical conversion of Cu 2 O nanospheres
Zhang et al. One-pot synthesis of high-index faceted AgCl nanocrystals with trapezohedral, concave hexoctahedral structure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CN102398043B (zh) 一种仿细胞结构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170642B (zh) 非正二十面体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KR20070089045A (ko) 나노크기 금속 산화물 입자의 제조방법
CN102350281A (zh) 基于荧光介孔二氧化硅蛋黄-蛋壳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2557149B (zh) 一种制备水溶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方法
CN105127446A (zh) 一种贵金属纳米双锥体及其制备方法
KR20120125999A (ko) 마이크로에멀젼을 이용하는 이산화규소-이산화세륨 코어-쉘 나노입자의 제조방법
TW201330955A (zh) 貴金屬奈米粒子的製造方法
Xia et al. One pot synthesis of gold hollow nanospheres with efficient and reusable catalysis
KR20130079983A (ko) 산화지르코늄 나노입자와 이의 히드로졸 및 산화지르코늄 나노입자를 제조하기 위한 조성물 및 방법
CN108568518A (zh) 一种制备合金纳米颗粒的方法
Lv et al. Self-produced bubble-template synthesis of La 2 O 3: Yb/Er@ Au hollow spheres with markedly enhanced luminescence and release properties
Devi et al. A Review on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silica particles
Rempel’ et al. Structure of cadmium sulfide nanoparticle micelle in aqueous solutions
CN102515176A (zh) 双孔二氧化硅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14554A (zh) 超声场下纳米铜胶体水溶液的一步法制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