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7393B - 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7393B
CN105537393B CN201610096455.7A CN201610096455A CN105537393B CN 105537393 B CN105537393 B CN 105537393B CN 201610096455 A CN201610096455 A CN 201610096455A CN 105537393 B CN105537393 B CN 105537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block
punch
die
upper bol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964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7393A (zh
Inventor
黄昭明
王利
陈学健
赵妞
张冬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HAI UNIVERSITY WENTIAN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EHAI UNIVERSITY WENTIAN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HAI UNIVERSITY WENTIAN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EHAI UNIVERSITY WENTIAN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6100964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7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7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7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7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73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08Dies with different parts for several steps in a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84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other parts for engines, e.g. connecting-rod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对应设有九个工位,按加工先后顺序分别为第一落料工位、第二拉延工位、第三整形工位、第四修边工位、第五空工位、第六翻边与整形工位、第七冲孔工位、第八整形工位和第九侧冲孔工位。本发明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应用传递法设计,模具设有良好的送料定位系统,油底壳成形质量高、一致性好;模具的安装、调试、刃磨、修理等技术要求低,难度小,耗时少;模具操作安全性好;通过自动送料装置送料,配合机械手容易实现自动线生产作业,机械手运动无干涉。通过对轿车覆盖件中深拉延件自动线多工位传递模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汽车上许多覆盖件是用冷压加工的方法制成,如后桥壳体、后桥齿轮盖板、发动机气门摇杆、油底壳等。有些零件过去是铸造件,用冲压件代替后大大提高了零件的精度,节省了机械加工工时,提高了生产率。但有的零件也给冲压带来了难题,如深拉延件油底壳,需要多次拉延成形。油底壳与发动机缸体接触的法兰面是密封面,要求平整,在长达近850mm的平面内扣在精密平板上,不允许0.5mm塞规能有任何一点塞入,否则会造成发动机润滑油泄露。这个技术要求对于机械加工是不高的,但对于冲压加工来说是不易达到的,除了由冲压性质决定,还受到模具制造精度、钢板性能精度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多工位传递模生产制件中多数为非深拉延件,深拉延件一般使用复合模,但该类模具只能生产形状较为简单的深拉延件,实用性不强,且生产效率不高。配合机械手,实施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可以实现深拉延件轿车油底壳的高速自动化冲压生产、冲件质量稳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该技术的实施难度大。为了解决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急需提供一种轿车发动机油底壳自动线多工位传递模的制造是非常重要的。
在近三年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中,有关深拉延件传递模方面的专利很少。如公开号为CN103331371 A、名称为“一种油底壳冲压模具及安装结构”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油底壳冲压模具及安装结构,该模具通过上模座和下模座及压料芯等结构的配合使用,借助通用模具完成复杂形状零件的冲压,对形状简单的油底壳及各种汽车零部件的冲压效果较好。但该模具为复合模只能生产形状较为简单的油底壳,对形状复杂的油底壳生产效率不高,故实用性不强。
又如公开号为CN104624804 A、名称为“一种锁支撑传递模结构”和公开号为CN204449026U、名称为“锁支撑专用传递模结构”的专利文献,其所选技术方案涉及一种锁支撑传递模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从左往右依次衔接安装有上料装置、 第一拉伸模具、第二拉伸模具、整形压脚仔模具、第一侧冲模具、第二侧冲模具、第三侧冲模具、剪边模具、冲孔打字模具和扎脚仔模具,所述上料装置内安装有传感器,上述各模具中部通过输送带输送工件,每组模具中间位置安装有夹紧工件的夹具,加工简便,提高工作效率高。但该传递模具结构复杂,安装调试周期长且难以保证长时间、大批量、高精度加工。
又如公开号为CN204524004U、名称为“支撑件传递模”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支撑件传递模,该传递模由五工位模具组成,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拉伸模、切边模、切边冲孔模、翻边整形模、冲孔分切模;结构合理,模具的加工费用较低,劳动生产率较高且设备利用率高。但该传递模仍不适合形状复杂的深拉延模具的技术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目的是实现用于加工发动机油底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对应设有九个工位,按加工先后顺序分别为第一落料工位、第二拉延工位、第三整形工位、第四修边工位、第五空工位、第六翻边与整形工位、第七冲孔工位、第八整形工位和第九侧冲孔工位。
对应所述第一落料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模座上的冲头和两个卸料板,两个卸料板为沿第一上模座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冲头位于卸料板一和卸料板二之间;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的六个凸模和定位块,定位块与两个卸料板相配合,凸模一与凸模二之间具有让冲头插入的间隙,凸模三与凸模四之间具有让冲头插入的间隙,凸模五与凸模六之间具有让两个冲头共同插入的间隙。
对应所述第二拉延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模座上的成形块和拉延凹模;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下模座、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且与拉延凹模相配合的拉延凸模、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的压边圈座和设置于压边圈座上且与拉延凹模相配合的成形块。
对应所述第三整形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模座上的整形块和压料块;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的整形块和成形块,第一下模座上的整形块与第一上模座上的整形块相配合,成形块与压料块相配合。
对应所述第四修边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模座上的压料板和凹模;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的顶出块、凸模一和凸模二,第一下模座上的顶出块和凸模一与压料板相配合,凹模与凸模二相配合。
对应所述第六翻边与整形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二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上模座上的顶出块和整形块;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二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下模座上的压料块、顶出块和成形块,第二下模座上的顶出块和第二上模座上的顶出块相配合,成形块和压料块与整形块相配合。
对应所述第七冲孔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二上模座、设置于第二上模座上的压料块和固定块以及设置于固定块上的冲头;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二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下模座上的固定板、顶出块和定位块,压料块与顶出块和定位块相配合,固定板上设有让冲头插入的孔。
对应所述第八整形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二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上模座上的整形板和顶出块;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二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下模座上的整形块和顶出块,第二上模座上的整形板与第二下模座上的整形块相配合,第二上模座上的顶出块与第二下模座上的顶出块相配合。
对应所述第九侧冲孔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二上模座、设置于第二上模座上的压料板和设置于压料板上的窗口板;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二下模座、设置于第二下模座上的定位块和垫板以及设置于定位块上的凸模;所述传递模还包括用于对制件进行冲孔的冲孔机构。
本发明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通过拉延工位、整形工位、空工位与侧冲孔工位的合理的结构设计与工位布置,最终成功应用传递模形式实现了深拉延件油底壳模具设计;本发明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应用传递法设计,模具设有良好的送料定位系统,能保证各工位对送料或半成品准确定位,拉延工位的设计避免了油底壳的拉延裂口与拉延皱褶,保证了制件的形状与位置精度,确保油底壳成形质量高、一致性好;模具的安装、调试、刃磨、修理等技术要求低,难度小,耗时少;无论使用条料、带料还是卷料,也不管采用手工还是自动送料,都能保证操作安全;通过自动送料装置送料,配合机械手容易实现自动线生产作业,机械手运动无干涉。通过对轿车覆盖件中深拉延件自动线多工位传递模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传递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排样工艺设计图;
图3是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落料工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拉延工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拉延工位处去除上模成形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整形工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整形工位处去除上模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修边工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修边工位处去除上模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翻边工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翻边工位处去除上模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冲孔工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冲孔工位处去除上模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整形工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整形工位处去除上模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冲孔工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冲孔工位处去除上模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00、上模组件;
101、等高套筒;102、卸料板一;103、冲头;104、卸料板二;105、成形块;106、凹模;107、凹模;108、限位柱;109、凹模;110、顶出块;111、剥料钩;112、垫板;113、等高套筒;114、顶出块;115、限位柱;116、限位柱;117、垫板;118、冲头;119、窗口板;120、压料板;121、整形板;122、定位块;123、压料块;124、压料块;125、固定板;126、整形块;127、第二上模座;128、凹模;129、等高套筒;130、压料块;131、凹模;132、压料块;133、整形块;134、拉延凹模;135、冲头;136、限位柱;137、第一上模座;138、定位块;
200、下模组件;
201、定位板;202、定位块;203、导料块;204、凸模一;205、凸模;206、凸模二;207、缓冲器保护套;208、定位块;209、剥料钩;210、定位距;211、成形块;212、成形块;213、拉延凸模;214、成形块;215、成形块;216、顶杆;217、整形块;218、压板;219、顶出块;220、成形块;221、等高套筒;222、顶出块;223、压料块;224、成形块;225、成形块;226、深度控制杆;227、顶出块;228、固定板;229、顶出块;230、垫板;231、凸模;232、起吊棒组件;233、定位块;234、定位块;235、限位柱;236、整形块;237、垫片;238、凸模;239、垫板;240、定位块;241、限位柱;242、成形块;243、成形块;244、插块;245、成形块;246、成形块;247、第二下模座;248、成形块;249、凸模一;250、凸模二;251、成形块;252、压板;253、成形块;254、成形块;255、打死块;256、压边圈座;257、定位距;258、顶杆;259、起吊棒260、凸模;261、凸模;262、凸模;263、深度控制杆;264、导料块;265、第一下模座;
300、冲孔机构;
301、下压滑块;302、斜楔滑块;303、斜楔座;304、冲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1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包括上模组件100和下模组件200,上模组件100为上模座至凹模部分,下模组件200为下模座至凸模部分。上模组件100和下模组件200对应设有九个工位,按加工先后顺序分别为第一落料工位、第二拉延工位、第三整形工位、第四修边工位、第五空工位、第六翻边与整形工位、第七冲孔工位、第八整形工位和第九侧冲孔工位,对应的工艺过程为:a、落料;b、拉延;c、整形;d、修边;e、空步;f、翻边;g、冲孔;h、整形;i、侧冲孔;如图2所示,钢板在传递模上经过九个工位后,被制成形状符合要求的发动机油底壳。关键工位设置如第一落料工位,是预备利于拉延的板料形状;第二拉延工位,是将平的钢板通过拉延模具变成一定形状的壳体;第三整形工位和第八整形工位,是分别将经过拉延和冲孔弯曲的制件校正成正确的形状;第四修边工位,是将多余的废料切除;第五空工位,是考虑模具步距尺寸较小,为提高凹模镶块、卸料板和固定板的强度,保证各成形零件安装位置不发生干涉,确保其结构空间;第六翻边与整形工位,是使制件获得向外曲翻边形状;第七冲孔工位与第九侧冲孔工位,是分别获得制件上不同位置的孔。
具体地说,本发明传递模的上模组件100主要由上模座和凹模等组成,凹模通过定位键定位,用螺丝安装在上模座上,上模座被固定在压力机滑块上,整个上模组件100部分随压力机滑块上下往复实现冲压运动。下模组件200主要由定位板和凸模等组成,凸模通过定位键定位,用螺丝安装在定位板上,定位板被安装在压力机工作台上固定不动。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对应第一落料工位处,上模组件100包括第一上模座137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模座137上的两个冲头和两个卸料板,两个冲头为沿第一上模座137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冲头103和冲头135,两个卸料板为沿第一上模座137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卸料板一102和卸料板二104,两个冲头和两个卸料板共同位于第一上模座137的下方,冲头103和冲头135并位于卸料板一102和卸料板二104之间。对应第一落料工位处,下模组件200包括第一下模座265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模座265上的六个凸模和两个定位块,六个凸模沿第一下模座265宽度方向分成两排设置,凸模一204、凸模261和凸模263并排设置,凸模二206、凸模205和凸模260并排设置,凸模261位于凸模一204与凸模263之间,凸模205位于凸模二206与凸模260之间,凸模261和凸模205、凸模一204和凸模二206、凸模263和凸模260均位于与第一下模座265长度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线上,凸模一204与凸模二206之间并具有让容纳冲头135的间隙,凸模262与凸模260之间具有容纳冲头103插入的间隙,凸模261与凸模205之间具有让两个冲头103、135共同插入的间隙。两个定位块为沿第一下模座265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定位块202和定位块208,定位块202和定位块208与卸料板一102和卸料板二104相配合,定位块202位于卸料板一102的下方,定位块208位于卸料板二104的下方,六个凸模位于定位块202与定位块208之间。
板料在导料块203与导料块264侧向定位下,通过自动送料装置送至第一落料工位。第一落料工位处的工作过程为,压力机滑块在大导柱导向下带动第一上模座137与第二上模座127,并带动安装于第一上模座137上的两个冲头103和冲头135沿凸模一204、凸模261和凸模263右侧作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由小导柱导向的卸料板一102压住板料,冲头103和冲头135继续向下运动,完成初始板料的右侧冲裁,第一上模座137运行至等高套筒停止,切除后的废料沿第一下模座265斜面滑进废料框,然后压力机滑块上行,由卸料板一102卸下板料;板料在二次送进后,同样做上述工作过程,完成初始板料的左侧冲裁,最终完成整个落料工序,冲裁形成的板料呈八边形结构。
如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对应第二拉延工位处,上模组件100包括设置于第一上模座137上的成形块105和拉延凹模134,下模组件200包括设置于第一下模座265上且与拉延凹模134和成形块105相配合的拉延凸模213、设置于第一下模座265上的压边圈座256以及设置于压边圈座256上且与拉延凹模134相配合的六个成形块。拉延凹模134的中心处具有容纳成形块105的容置腔,成形块105位于拉延凸模213的正上方,拉延凸模213也能插入拉延凹模134的容置腔中与成形块105相作用。压边圈座256的中心处具有让拉延凸模213穿过的通孔,固定设置于压边圈座256上的六个成形块包括在拉延凸模213外围绕成一圈的成形块211、成形块215、成形块214、成形块253、成形块254和成形块212,这六个成形块位于拉延凹模134的正下方。
与模具配套的机械手挟持八边形板料传递至第二拉延工位的压边圈座上,第二拉延工位处的工作过程为,压力机滑块带动第一上模座137与第二上模座127下行,第一上模座137由小导柱定位与导向上并带动成形块105与拉延凹模134向下运动;首先六个成形块211、成形块215、成形块214、成形块253、成形块254和成形块212配合压边圈座压住八边形板料,压边力由压边圈座下方的氮气弹簧提供,然后压力机滑块继续下行,成形块105与拉延凹模134配合拉延凸模213对板料进行拉延,拉延完成后压力机滑块上行,第一上模座137上的成形块105与拉延凹模134脱开拉延后的坯料回位,完成拉延工序。
如图3、图4、图8和图9所示,对应第三整形工位处,上模组件100包括设置于第一上模座137上的整形块133和压料块132,下模组件200包括设置于第一下模座265上的整形块217和成形块251。拉延凹模134位于整形块133与卸料板二104之间,整形块133的中心处具有容纳压料块132的容置腔,整形块217的中心处具有容纳成形块251的容置腔,整形块217位于整形块133的正下方且两者的型面相配合,并与油底壳的形状相匹配。整形块217的工作部分并能插入整形块133的内腔中,成形块251位于压料块132的正下方且两者的型面相配合,并与油底壳的形状相匹配。
机械手挟持拉延后的坯料传递至第三整形工位的成形块251与整形块217上,第三整形工位的工作过程为,压力机滑块带动第一上模座137与第二上模座127下行,第一上模座137带动安装于其上的整形块133与压料块132下行压至成形块251与整形块217,对坯料整形,然后压力机滑块上行,带动整形块133与压料块132回位,完成整形工序。
如图3、图4、图10和图11所示,对应第四修边工位处,上模组件100包括设置于第一上模座137上的压料板130和五个凹模,下模组件200包括设置于第一下模座265上的顶出块219、凸模一249和四个凸模二250。整形块133位于拉延凹模134与压料板130之间,五个凹模包括在压料板130外围绕成一圈设置的凹模106、凹模107、凹模109、凹模128和凹模131,四个凸模二250在凹模的下方呈矩形分布,且凹模107、凹模109、凹模128和凹模131分别与一个凸模二250相配合。四个凸模二250分布在凸模一249的外围,凸模一249的中心处具有容纳顶出块219的容置腔,顶出块219和凸模一249的型面与压料板130的型面相配合,并与油底壳的形状相匹配,凸模一249的工作部分并能插入压料板130的内腔中。
机械手挟持整形后的坯料传递至第四修边工位的凸模一249、顶出块219和四个凸模二250上,第四修边工位处工位的工作过程为,压力机滑块带动第一上模座137与第二上模座127下行,第一上模座137由小导柱定位并导向,通过氮气缸对压料块130施加压力,压料块130压住坯料。压力机滑块继续下行,第一上模座137带动五个凹模106、凹模107、凹模109、凹模128和凹模131下行,并由等高套筒129限制下行位置,五个凹模配合凸模一249将拉延坯料多余的废料切除,切除后的环状废料由四个凸模二250切成四段,四段废料沿第一下模座265斜面滑进废料框,压力机滑块上行,带动压料块130和五个凹模106、凹模107、凹模109、凹模128和凹模131回位,完成修边工序。
如图3、图4、图12和图13所示,对应第六翻边与整形工位处,上模组件100包括与第一上模座137并排设置的第二上模座127以及设置于第二上模座127上的顶出块110和整形块126,下模组件200包括与第一下模座265并排设置的第二下模座247以及设置于第二下模座247上的压料块223、顶出块222和八个成形块。压料块130位于整形块133与整形块126之间,整形块126的中心处具有容纳顶出块110的容置腔,压料块223的中心处具有容纳顶出块222的容置腔,顶出块222位于顶出块110的正下方且两者的型面相配合,并与油底壳的形状相匹配。压料块223的工作部分并能插入整形块126的内腔中,压料块223位于整形块126的正下方且两者的型面相配合,并与油底壳的形状相匹配。固定设置于第二下模座247上的八个成形块包括在压料块223外围绕成一圈的成形块220、成形块224、成形块225、成形块242、成形块243、成形块245、成形块246和成形块248,这八个成形块位于整形块126的正下方,这八个成形块并与压料块223和整形块126相配合。
机械手挟持修边后的坯料传递至第六翻边与整形工位的顶出块222和压料块223上,第六翻边与整形工位处的工作过程为,压力机滑块带动第一上模座137与第二上模座127下行,第二上模座127由弹簧及定位键的配合带动顶出块110和整形块126压向修边后的坯料产生整形作用,同时坯料在八个成形块220、成形块224、成形块225、成形块242、成形块243、成形块245、成形块246和成形块248组成的环状翻边凸缘内产生压应力向外曲翻边,压力机滑块上行,顶出块222借助弹簧弹力将坯料顶出,顶出块222和压料块223回位,综合完成翻边与整形工序。
如图3、图4、图14和图15所示,对应第七冲孔工位处,上模组件100包括设置于第二上模座127上的压料块123、压料块124和固定块125以及设置于固定块125上的冲头118,下模组件200包括设置于第二下模座247上的固定板228和顶出块227以及设置于固定板228上的定位块240。整形块133位于整形块126与压料块124之间,压料块124的中心具有固定块125和定位块240的容置腔,固定块125的中心具有容纳定位块240和压料块123的容置腔。定位块240位于压料块123的正下方且两者的型面相配合,并与油底壳的形状相匹配。固定板228位于压料块124的正下方且两者相配合,冲头118在固定块125上设置多个,且这些冲头118围绕在定位块240的外侧,压料块124上设有让各冲头118穿过的通孔,固定板228上设有让冲头118的下端插入的通孔,冲孔产生的废料经固定板228上的通孔下落。
机械手挟持整形与翻边后的坯料传递至第七冲孔工位的顶出块227和定位块240上,该第七冲孔工位处的工作过程为,压力机滑块带动第一上模座137与第二上模座127下行,第二上模座127由小导柱定位与导向并对弹簧施加压力,弹簧力作用于压料块123上,同时第二上模座127由小导柱定位与导向并对弹簧施加压力,弹簧力作用于压料块124上将坯料压住;冲头118由固定板125定位与导向,压力机滑块下行时由固定板125带动冲头118下压并配合压料块124对坯料冲孔,第二上模座127运行至下止点位置停止,冲孔后的废料沿第二下模座127斜面滑进废料框;压力机滑块上行带动剥料钩111钩起压料块124,完成冲孔工序。
如图3、图4、图16和图17所示,对应第八整形工位处,上模组件100包括设置于第二上模座127上的整形板121和顶出块114,下模组件200包括设置于第二下模座247上的整形块236和顶出块229。压料块124位于整形块126与整形板121之间,整形板121的中心处具有容纳顶出块114的容置腔,整形块236的中心处具有容纳顶出块229的容置腔,整形块236的工作部分并能插入整形板121的内腔中,整形块236位于整形板121的正下方且两者的型面相配合,并与油底壳的形状相匹配。顶出块229位于顶出块114的正下方且两者的型面相配合,并与油底壳的形状相匹配。
机械手挟持冲孔后的坯料传递至第八整形工位的顶出块229和压料块236上,该第八整形工位处的工作过程为,压力机滑块带动第一上模座137与第二上模座127下行,第二上模座127由弹簧及定位键的配合带动顶出块114和整形块121压向修边后的坯料产生整形作用,压力机滑块上行,顶出块222借助弹簧弹力将坯料顶出,顶出块229和压料块236回位,完成整形工序。
如图3、图4、图18和图19所示,对应第九侧冲孔工位处,本发明的传递模还包括用于对制件进行冲孔的冲孔机构300,上模组件100包括设置于第二上模座127上的压料板120和设置于压料板120上的窗口板119,下模组件200包括设置于第二下模座247上的定位块233和垫板230以及设置于定位块233上的凸模231。整形板121位于压料块124与压料板120之间,定位块233的中心处具有容纳垫板230的容置腔,定位块233和垫板230位于压料板120的正下方且三者的型面相配合,并与油底壳的形状相匹配。
如图18和图19所示,凸模231和窗口板119是与冲孔机构300相配合,凸模231固定设置于定位块233上所设的凹槽中,凸模231的型面与定位块233的型面相配合,形成完整型面。窗口板119位于凸模231的正上方且两者的型面相配合,冲孔机构300设置于压料板120和定位块233的外侧。冲孔机构300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二下模座247上的斜楔座303、可移动的设置于斜楔座303上的斜楔滑块302、固定设置于第二上模座127上且用于驱动斜楔滑块302的下压滑块301和固定设置于下压滑块301上的冲头304,在竖直方向上,斜楔滑块302位于下压滑块301与斜楔座303之间。斜楔滑块302与斜楔座303为滑动连接,在第二上模座127带动下压滑块301在竖直方向上作直线运动,在下压滑块301的作用下,斜楔滑块302带动冲头304朝向位于斜下方的凸模231作直线运动,最终使冲头304在制件上进行冲孔。
机械手挟持整形后的坯料传递至第九冲孔工位的垫板230、凸模231与定位块233上,该第九冲孔工位处的工作过程为,压力机滑块带动第一上模座137与第二上模座127下行,第二上模座127由小导柱定位与导向并对弹簧施加压力,弹簧力作用于压料块120上,压料块120与窗口板119将坯料压住;压力机滑块继续下行,第二上模座127带动下压滑块301,下压滑块301推动斜楔滑块302沿着斜楔座303滑动,斜楔座303推动冲头304,冲头304配合凹模231对坯料侧冲孔,第二上模座127运行至等高套筒停止,侧冲孔后的废料沿第二下模座127斜面滑进废料框;压力机滑块上行带动剥料钩111钩起压料板120以及与压料板120固定一体的窗口板119回位,完成侧冲孔工序,最终制成发动机油底壳。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对应设有九个工位,按加工先后顺序分别为第一落料工位、第二拉延工位、第三整形工位、第四修边工位、第五空工位、第六翻边与整形工位、第七冲孔工位、第八整形工位和第九侧冲孔工位;
对应所述第一落料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模座上的两个冲头(103、135)和两个卸料板(102、104),两个冲头(103、135)位于卸料板一(102)和卸料板二(104)之间;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的六个凸模(204、205、206、260、261、262)和定位块(202、208),定位块(202、208)与两个卸料板(102、104)相配合,凸模一(204)与凸模二(206)之间具有让一个冲头(135)插入的间隙,凸模三(262)与凸模四(260)之间具有让另一个冲头(103)插入的间隙,凸模五(261)与凸模六(205)之间具有让两个冲头(103、135)共同插入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二拉延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模座上的成形块(105)和拉延凹模(134);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下模座、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且与拉延凹模(134)相配合的拉延凸模(213)、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的压边圈座(256)和设置于压边圈座(256)上且与拉延凹模(134)相配合的成形块(211、212、214、215、253、2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三整形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模座上的整形块(133)和压料块(132);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的整形块(217)和成形块(251),第一下模座上的整形块(217)与第一上模座上的整形块(133)相配合,成形块(251)与压料块(132)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四修边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模座上的压料板(130)和凹模(106、107、109、128、131);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的顶出块(219)、凸模一(249)和凸模二(250),第一下模座上的顶出块(219)和凸模一(249)与压料板(130)相配合,凹模(106、107、109、128、131)与凸模二(250)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六翻边与整形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二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上模座上的顶出块(110)和整形块(126);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二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下模座上的压料块(223)、顶出块(222)和成形块(220、224、225、242、243、245、246、248),第二下模座上的顶出块(222)和第二上模座上的顶出块(110)相配合,成形块(220、224、225、242、243、245、246、248)和压料块(223)与整形块(126)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七冲孔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二上模座、设置于第二上模座上的压料块(123、124)和固定块(125)以及设置于固定块(125)上的冲头(118);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二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下模座上的固定板(228)、顶出块(227)和定位块(240),压料块(123、124)与顶出块(227)和定位块(240)相配合,固定板(228)上设有让冲头(118)插入的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八整形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二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上模座上的整形板(121)和顶出块(114);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二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下模座上的整形块(236)和顶出块(229),第二上模座上的整形板(121)与第二下模座上的整形块(236)相配合,第二上模座上的顶出块(114)与第二下模座上的顶出块(229)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九侧冲孔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二上模座、设置于第二上模座上的压料板(120)和设置于压料板(120)上的窗口板(119);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二下模座、设置于第二下模座上的定位块(233)和垫板(230)以及设置于定位块(233)上的凸模(231);所述传递模还包括用于对制件进行冲孔的冲孔机构。
CN201610096455.7A 2016-02-22 2016-02-22 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37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6455.7A CN105537393B (zh) 2016-02-22 2016-02-22 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6455.7A CN105537393B (zh) 2016-02-22 2016-02-22 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7393A CN105537393A (zh) 2016-05-04
CN105537393B true CN105537393B (zh) 2017-08-25

Family

ID=55817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645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37393B (zh) 2016-02-22 2016-02-22 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73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2386B (zh) * 2017-03-11 2020-02-18 广州永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摇臂下支架冲压系统
CN107470457B (zh) * 2017-09-01 2023-05-05 皖江工学院 易回弹s形截面钣金件的制作方法及多工位级进模
CN108723701A (zh) * 2018-04-03 2018-11-02 合肥信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后油盖成形工艺及该工艺中使用的钻具
CN109158484B (zh) * 2018-09-13 2024-04-05 皖江工学院 轿车车身横梁加工设备
CN109909375A (zh) * 2019-04-21 2019-06-21 南京筑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瓦成型模组及其成型工艺
CN112893625A (zh) * 2021-04-06 2021-06-04 山东天旭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槽钢数控三面打字冲孔剪切设备
CN116020940B (zh) * 2023-03-29 2023-06-02 天津津荣天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二级浮升结构的联动机械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55171A (en) * 1976-06-21 1977-12-23 Komatsu Mfg Co Ltd Metal mold device for transfer forming use
KR101147210B1 (ko) * 2010-03-25 2012-05-29 신한정밀(주) 원자재 절감을 위한 트랜스퍼 금형
CN102717003B (zh) * 2012-03-23 2014-10-22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多工位传递模冲压加工的自动取送料机械手
CN203356347U (zh) * 2013-05-27 2013-12-25 滁州凯旋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油底壳上模座结构
CN205519214U (zh) * 2016-02-22 2016-08-31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7393A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7393B (zh) 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
CN102354893B (zh) 换向器弯钩抛光一次加工成型方法及其成型机
CN102139312A (zh) 加工小型弹片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
CN205798162U (zh) 翻边模具
CN204817682U (zh) 一种新型的冲压复合模
CN106626197A (zh) 内饰件防褶皱模压装置及方法
CN205519214U (zh) 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
CN105880383B (zh) 一种实现顶盖尾部一序整形的模具结构及其正整侧整方法
CN209491222U (zh) 一种自动送料钣金模具
CN202779391U (zh) 一种落料成形装置
CN202411207U (zh) 一种模块化冲压折弯模具
CN202779462U (zh) 连接件的加工模具
CN202387829U (zh) 一种布衣柜金属连接件的全自动成型装置
CN107774801A (zh) 车身钣金件级进模快速设计方法
CN202824387U (zh) 一种连续冲压折弯模具
CN204747277U (zh) 加工气门摇臂的落料、冲孔复合模
CN103111519A (zh) 一种卡簧的成型模具
CN210023472U (zh) 一种新型侧推圆角冲压模具
CN213613666U (zh) 一种车身横梁加强件侧整形机构模具
CN107442656B (zh) 一种汽车制动盘盖板的成型模具
CN207271921U (zh) 多边线与多形孔车身钣金件级进模
CN102380548A (zh) 布衣柜金属连接件的全自动成型装置
CN102500693A (zh) 一种倒装冲裁模
CN213317287U (zh) 冷冲压模具零件自动定位及退件装置
CN208960782U (zh) 一种金属连续冲压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