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0393B - 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0393B
CN105530393B CN201510662732.1A CN201510662732A CN105530393B CN 105530393 B CN105530393 B CN 105530393B CN 201510662732 A CN201510662732 A CN 201510662732A CN 105530393 B CN105530393 B CN 105530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abnormal
abnormal sound
uncomfortable
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27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0393A (zh
Inventor
川合义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30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0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0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03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25Fault detection
    • H04N1/32635Fault detection of reproducing apparatus or receiver, e.g. out of pap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5Reproduc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29Diagnosis, i.e. identifying a problem by comparison with a normal st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7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taken
    • H04N1/00082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25Inhibiting an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s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2201/0003Method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其目的在于,在装置动作控制中对装置的不舒适音和异常音进行适当判断,提高装置使用性能。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麦克风(Ma)至(Me)取得动作音和周围音;动作音检测部(32a)至(32e)判断该动作音是否是可听见音;异常音检测部(33a)至(33e)判断可听见音是否是不舒适音,并判断是否是异常音,进而确定发生被判断为至少是不舒适音和异常音的其中之一的动作音的异常音发生元件;CPU(21)以及元件交换时期处理部(34)限制需要使用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动作,并允许不需要使用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常规动作。

Description

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具体涉及根据装置的动作音来控制该装置的动作。
背景技术
搭载于复印装置、打印装置、复合装置、传真装置、扫描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元件会发生类似于电机和制动器中各种驱动部分等动作时的噪音。这种元件经过长期使用后品质下降或发生异常,从而发出与正常时不同的噪音。而且随着异常状态进展,噪音发生变化。在通常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不发出噪音,但其中具有在接近异常状态时会发出噪音的元件。而且图像形成装置一般设置在办公室内等处,如果动作音能够被听见,而且相当大,会使人感到不舒适。
对此,专利文献1(JP特开20120-177748号公报)提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内部具备取得动作音的动作音取得部,并具备以下各功能部:已知异常动作音存储部,用来预存装置内各种元件发生异常时的异常动作音;元件交换时期换算数据存储部,用来预存表示各种元件的异常动作音大小与各种元件使用寿命之间关系的元件交换数据;长期使用动作音数据存储部,定期保存包含动作音取得部取得的动作音在内的数据;长期使用异常判断部,对比新的数据和长期使用动作音数据存储部中保存的以往的数据,如果新动作音相比于往的动作音其间的差大于阈值,则判断该新的动作音具有异常发生先兆;异常音确定部,如果长期使用异常判断部判断新的动作音具有异常发生先兆,则将该动作音和已知异常动作音存储部中保存的某个异常动作音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果一致,则确定发出异常音的元件;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所述异常音确定部确定发出异常音的元件后,根据被确定的元件和该元件发出的异常音的大小,来检索所述交换期间换算数据存储部,计算该元件的使用寿命;以及,通知部,发送经过所述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求出的元件交换时期的通知。
简而言之,现有技术通过检测动作音,根据该动作音的异常,来计算元件交换时期,并发出通知。为此,用户能够根据该元件交换时期的通知提出对策,如修理要求或停止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等。
但是,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现有技术虽然能够知晓异常元件的交换时期,但在接近异常元件交换时期时,只能够停止整个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以避免图像形成装置发生故障,因而降低了图像形成装置使用性能。而且没有考虑动作音对人和环境带来的不舒适的感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善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性能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基于动作音的装置动作控制中,在确保整个装置安全性能的同时,减轻动作音影响,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功能部:异常音存储部,用于预存装置发生异常时发出的异常音;动作音取得部,用来取得所述装置的动作音;可听见音判断部,用来判断取得的所述动作音是否是可听见音;不舒适音判断部,用来判断所述可听见音是否是让人感觉到不舒适的不舒适音;异常音判断部,用来将取得的所述动作音与所述异常音比较,判断该动作音是否是所述异常音;异常音原因确定部,用来确定发生被判断为至少是所述不舒适音和所述异常音的其中之一的所述动作音的异常音发生元件;以及,异常音对策部,用来限制需要使用所述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动作,并允许不需要使用该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常规动作。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在基于动作音的装置动作控制中,在确保整个装置安全性能的同时,减轻动作音影响,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正剖面图。
图2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块图。
图3是图像形成装置上的麦克风布置外观图。
图4是异常音检测控制部的模块图。
图5是一例保存的动作音数据的动作音数据存储部的示意图。
图6是一例异常音数据库的示意图。
图7是一例异常音具体数据库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异常音的可听见音和非可听见音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故障频率与打印页数、打印件数量、装置电源接通/切断次数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元件组与动作时机及声压水平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11是异常音动作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异常音与周围音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下述实施例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中出于技术原因,存在各种限制。但是如以下将要描述的,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所有构成也不对本发明产生限制。
实施例1
图1至图12是本发明的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异常音动作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1是采用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正剖面图。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在打印装置、传真机、复印机、扫描仪以及复合装置等中实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1例如根据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JS(参见图2)发送的图像处理要求,实行图像形成处理、扫描处理、传真处理、图像种类改变处理、图像数据传送处理、以及图像数据积累处理等各种图像处理动作。图像形成装置1还实行复印处理等,通过其本身读取稿件的图像,记录输出到纸张上。在此,图像形成装置1相当于本发明的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1中供纸部100、打印部200以及扫描部300层叠构成,扫描部300上搭载稿件自动输送装置(以下称为ADF)400。此外,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操作显示部500(参见图2和图3)。
打印部200具备用来形成黄(Y)、红(M)、青(C)、黑(K)各种颜色图像的四组处理卡盒210Y、210M、210C、210K构成的图像形成单元210、光写入单元230、中间转印单元240、二次转印部250、一对定位辊260、带定影方式定影部270以及纸张翻转单元280等。
光写入单元230中具有未图示的光源、菱镜、fθ透镜、反射镜等。光写入单元230将基于各色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照射各色处理卡盒210Y、210M、210C、210K的感光体211Y、211M、211C、211K表面,在这些感光体上形成各种颜色的静电潜像。各只处理卡盒210Y、210M、210C、210K均被赋予IC标识,可装卸地搭载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
处理卡盒210Y、210M、210C、210K中,鼓状感光体211Y、211M、211C、211K周围设有未设编号的充电器、显影器、清扫部以及消电器。处理卡盒210Y、210M、210C、210K中的充电器将被施加了交流电压的充电辊在感光体211Y、211M、211C、211K上摩擦,使得感光体211Y、211M、211C、211K表面均匀带电。
处理卡盒210Y、210M、210C、210K中,光写入单元230分别在经过充电处理的感光体211Y、211M、211C、211K表面上照射基于各色图像数据调制并经过偏转的激光,从而各感光体211Y、211M、211C、211K表面分别形成各色用的静电潜像。
处理卡盒210Y、210M、210C、210K中,显影器分别向形成了静电潜像的各色感光体211Y、211M、211C、211K提供各色调色剂,对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各色调色剂图像。而后各感光体211Y、211M、211C、211K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中间转印到下述的中间转印带241上。而经过中间转印之后,清扫部清扫留在感光体211Y、211M、211C、211K表面的残留调色剂。
处理卡盒210Y、210M、210C、210K中,进一步驱动经过清扫部清扫后的感光体211Y、211M、211C、211K转动,让消电部进行消电。经过消电的感光体211Y、211M、211C、211K重新通过充电部充电,返回初期初始状态,以备下一次图像形成。
中间转印单元240具备中间转印带241以及拉架中间转印带241的第一支持辊242、第二支持辊243、第三支持辊244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部245等。中间转印单元240中还设有四个中间转印偏压辊,该四个中间转印偏压辊与感光体211Y、211M、211C、211K分别相对设置,位于中间转印带241两侧。中间转印带241受到第一支持辊242、第二支持辊243、第三支持辊244中至少一个支持辊的驱动,沿着图1中箭头标示的方向转动。沿着中间转印带241,在第一支持辊242和第二支持辊243之间并排设有上述各处理卡盒210Y、210M、210C、210K中的感光体211Y、211M、211C、211K。在中间转印带241转动方向上第三支持辊244的下游,中间转印带清扫部245消除经过图像转印之后留在中间转印带241上的残留调色剂。
中间转印带241为复层带,该复层带构成为在拉伸性较小的氟系列树脂或拉伸性较大的橡胶材料和帆布等难以拉伸的材料构成的基层上,层叠弹性层。弹性层例如为在氟系列橡胶或腈基丁二烯橡胶的表面上涂布例如氟系列树脂而形成的具有良好平滑性的涂层。
中间转印带240下方设有二次转印部250,二次转印部250中的环带形二次转印带251由两根拉架辊252拉架。在至少其中一个拉架辊252的驱动下,二次转印带252如图1所示作逆时针方向转动移动。中间转印带240和二次转印带251被夹在两根拉架辊252中位于图1右方的拉架辊252和中间转印单元240的第三支持辊244之间,该拉架辊252将中间转印带241推向第三支持辊244,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
未图示的电源部对第三支持辊244一方的拉架辊252施加极性与调色剂相反的二次转印偏压,形成使中间转印带241上的彩色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241向第三支持辊244一方的拉架辊252一方移动的二次转印电场。
定位辊260使得纸张能够与转印转印带241上的彩色调色剂图像同步送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中。通过二次转印电场以及夹持压力的作用,彩色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241被二次转印到位于二次转印夹持部中的纸张上。
一对定位辊260被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41移动方向上上述二次转印夹持部的上游,从下述供纸部提供到打印部200内部的纸张被送到该一对定位辊260之间。在纸张的输送方向上的定位辊260之前,设有定位传感器261,用来检测被送到一对定位辊260之间的纸张。
另一方面,在上述中间转印单元240中,形成在中间转印带241上的彩色调色剂图像随着中间转印带241的转动,移动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中。一对定位辊260根据定位传感器261的检测结果,将纸张夹入辊间,配合彩色调色剂图像与纸张在二次转印夹持部中紧贴的时间,调整纸张从夹在定位辊260辊间的输出时间。在二次转印夹持部中,中间转印带241上的彩色调色剂图像紧贴在经过定位辊260时间调整后输出的纸张上,使彩色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纸张上,在白色纸张上成为全彩色图像。
一对定位辊260在使用中通常接地,但是为了去除纸张的纸粉,也可以施加偏压。例如在以导电性橡胶辊作为定位辊260时,在该一对定位辊260上施加偏压。定位辊260一般直径18mm,表面为1mm厚的NBR橡胶,电阻抗约为橡胶材料的体积阻抗109Ωcm。这样,在对一对定位辊260施加了偏压的情况下,通过定位辊260后的纸张表面便带有若干负电荷。因而与不对定位辊260施加电压相比,图像形成装置1在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241转印到纸张上时,会发生转印条件变化或改变转印条件。图像形成装置1中,通常,对中间转印带241的转印调色剂一侧表面施加约-800V电压,而在纸张背面一侧则通过与感光体211Y、211M、211C、211K对应的转印辊施加约+200V电压。
这样,形成了全彩色图像的纸张随着二次转印带251的转动,从二次转印夹持部输出后,从二次转印带251上送往定影部270。
定影部270构成为用加压辊272推压定影带271,该定影带271一边受加热一边转动。在定影部270中,经过加热的定影带271将来自二次转印带251的纸张加热到预定的定影温度,同时与加压辊272一起对该纸张加压,使得彩色图像固定到纸张上。
供纸部100的纸库101中收纳多层供纸盒102,各个供纸盒102中分别收纳不同种类或不同大小的多张纸张。各个供纸盒102上还设有分离辊103,用来将供纸辊103从供纸盒102中输出的纸张一张一张地与该供纸辊103分离后送出。供纸部100中设有供纸路105和输送辊106,用来将来自各个供纸盒102的纸张输送到打印部200。供纸部100在稿件读取动作开始的几乎同时,开始供纸动作,选择驱动其中一个供纸辊103转动,从纸库101内多层供纸盒102中的一个供纸盒102中输出纸张。在用分离辊104一张一张地分离输出纸张并把纸张送到供纸路105上后,输送辊106向打印部200内部供纸。供纸盒102中设有各种传感器,如用来检测纸张剩余量的纸张用完传感器、用来检测纸张大小和方向的型号检测传感器、用来检测各供纸盒102是否被安装到供纸部100上的纸盒检测传感器。
图像形成装置1的打印部200侧面设有手动供纸盘204,而且还设有用来将手动供纸盘204上的纸张一张一张分离并输送的供纸辊205以及分离辊206。
在选择手动供纸盘204后,图像形成装置1驱动供纸辊205送出手动供纸盘204上的纸张后,用分离辊206一张一张地分离纸张并将纸张输送到打印部200的手动供纸路207上。
图像形成装置1输送由打印部200内的供纸路203或手动供纸路207提供的纸张经由一对定位辊260和二次转印夹持部,在该纸张上进行彩色调色剂图像的二次转印。经过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后,该纸张在定影部受到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而后排出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1在经过上述二次转印夹持部的调色剂图像转印的纸张的输送路上设有未图示的输送路传感器,用来检测有没有纸张,控制纸张的输送和设于输送目的地上的元件的动作。
纸张通过定影部270后,经过一对排纸辊201被排除到装置外,堆积在堆栈部290上,或者送回到设于定影部270下方的纸张翻转单元280。
纸张翻转单元280上下翻转被送入其中的纸张,而后纸张再次通过一对定位辊260,被送往与中间转印单元240的中间转印带241和二次转印部250的二次转印带251接触的二次转印夹持部。在二次转印夹持部中彩色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的另一面(背面)上,而后经由定影部270,纸张翻转单元280将纸张排出装置。在此,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转换钩来转换输纸路,将经过定影部270的纸张送往一对排纸辊201或纸张翻转单元28。
扫描部300具备玻璃台301、搭载光源和第一反射镜的第一移动体302、搭载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的第二移动体303、成像透镜304以及读取传感器305等。扫描部300的第一移动体302和第二移动体303被收纳在玻璃台301下方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机框体内,能够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在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第一移动体302上的光源发射读取光,照射被置于玻璃台301上的稿件。而受到稿件反射的读取光的反射光受到第一移动体302上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二移动体303上的第二反射镜反射,射往第二移动体303上的第三反射镜。在第三反射镜上,入射光被反射到成像透镜304,成像透镜304将入射光会聚到读取传感器305,读取传感器305对入射光进行光电转换,读取稿件图像。
ADF400具备稿件台401、供纸辊402、分离辊403、输送辊404、输送带405、排纸辊406以及排纸台407等。该ADF400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机框体上,用以开放或关闭玻璃台301。
打开ADF400,开放玻璃台301的上表面,能够在玻璃台301上放置图书型稿件等。在玻璃台301上设置了稿件的状态下,关上ADF400,起到压板作用,将该稿件压在玻璃台301上。
ADF400处于关闭状态下,稿件台401上设置薄片稿件。当操作显示部500(参见图2)上开始键受到按动,收到开始读取指示后,ADF400用供纸辊402输送稿件台401上的稿件,分离辊403一张一张地分离输出稿件后,输送辊404将一张一张分开的稿件输送到输送带405上,用输送带405将稿件输送并设置到玻璃台301的读取位置上。当扫描部300结束玻璃台301读取位置上稿件的读取后,输送带405进一步将经过读取的稿件送往排纸辊406,用排纸辊406将稿件排出到排纸台407上。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控制部10、引擎控制部20、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a至30e以及动作音取得时机控制部40等,进而具备上述扫描部300、打印部200、供纸部100、定影部270、操作显示部500等。
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机框体的四个内壁表面近旁分别设有麦克风Ma至Md,同时,操作显示部500的操作表面近旁设有麦克风Me。麦克风Ma至Md收集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机框体内部的动作音,向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a至30d输出模拟信号的动作音。麦克风Ma至Md还收集图像形成装置1外部的周围音,向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a至30d输出模拟信号的周围音。麦克风Me主要收集图像形成装置1外部的动作音或周围音,向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e输出模拟信号的动作音或周围音。因此,麦克风Ma至Me不仅具有动作音取得功能,而且还具有周围音取得功能。
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部10与信息处理装置JS或LAN等网络NW连接,在连接信息处理装置JS或网络NW的信息处理装置或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之收发图像数据或信息。
操作显示部500具备各种操作键以及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例如用液晶平板上层积触摸面板的附带触摸面板显示器作为该显示器。操作显示部500向控制部10输出操作键的操作内容,并在显示器上显示来自控制器10的显示数据。
控制部10具备未图示的ROM(Read Only Memory)、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ROM中存放图像形成装置1的基本程序以及必要的系统数据。CPU用RAM作为工作存储器,基于ROM内的程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个部分,实行图像形成装置1的基本处理,同时协同引擎控制部20实行本发明的异常音动作控制处理。
控制部10通过网络NW连接提供图像形成装置1的修理和保守管理的服务中心,根据以下将要描述的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a至30e的检测结果,向服务中心发出信息通知或修理通知等。
引擎控制部20具备CPU21、ROM22、RAM23,ROM22中保存本发明的引擎控制程序、异常音动作控制程序以及必要的系统数据等。
CPU21不仅与控制部10连接,还与扫描部300、打印部200、供纸部100、定影部270、操作显示部500等各个部以及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a至30e相连接。
CPU21根据ROM22内保存的程序以及控制部10的指示,控制扫描部300、打印部200、供纸部100、定影部270等各图像处理部,实行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种图像处理动作。引擎控制部20根据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a至30e的异常音检测结果,在控制部10的控制下实行各种动作控制,具体为对与异常音有关的动作的抑制控制以及对与异常音没无关的常规动作的控制。
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a至30e具备动作音取得部31a至31e,动作音分析部32a至32e,异常音检测部33a至33e以及元件交换时期处理部34a至34e。
动作音取得部31a至31d从麦克风Ma至Md分别取得各麦克风收集的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动作音和周围音,转换成数字数据,而后输出到对应的动作音分析部32a至32d。动作音取得部31e从麦克风Me分别取得各麦克风收集的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动作音和周围音,转换成数字数据,而后输出到对应的动作音分析部32e。具体如图4所示,动作音取得部31a至31e具备A/D(模拟/数字)转换部41和动作音存储部42。
A/D转换部41将从麦克风Ma至Me输入的动作音或周围音的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而后输出到动作音分析部32,同时还输出到动作音存储部42。
用NVRAM(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y Memory)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作为动作音存储部42,以规定次数保存麦克风Ma至Me收集的每一个动作音和周围音的数字数据。
动作音分析部32a至32e具备FFT(高速傅立叶转换)分析部43以及动作音数据存储部44,分析动作音取得部31取得的动作音和周围音的频率以及声压。
FTT分析部43对从动作音取得部31输入的动作音和周围音进行傅立叶转换,按照每个预设的频率分类,并对每个频率取样,取得每个频率的声压水平。
动作音数据存储部44以NV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例如如图5所示地保存FFT分析部43取得的每个动作音频率的声压水平。
图5中的(a)作为动作音No1,保存每个频率(f1至fn)对应的定影筒音(定影筒转动时的动作音)的声压水平(dB)。图5中的(b)作为动作音No2,保存每个频率(f1至fmax)对应的输纸音(输纸时的动作音)的声压(dB)。
动作音数据存储部44所具备的存储容量能够保存多组动作音数据,但是如果动作音数据存满全部存储容量,则按数据新旧依次用新保存的数据来替换旧数据。
动作音分析部32a至32e起到可听见音判断部的作用,判断取得的动作音是否是可以听见的可听见音。
异常音检测部33a至33e具备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和已知异常音数据存储部46,用来检测动作音分析部32a至32e分析并取得的不同频率对应的声压水平是否是异常音。
已知异常音数据存储部46以NV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其中预先保存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元件的异常音。为此,已知异常音数据存储部46起到异常音存储装置的作用。
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将动作音分析部32a至32e分析并取得的各个频率所对应的动作音的声压与已知异常音数据存储部46中的异常音相比较,判断动作音是正常音、异常音(故障音)、不舒适音中的哪一种音。
该已知异常音数据存储部46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保存各种已知的元件异常音。其中,图6是一例异常音数据库。异常音数据库中按照各种异常音编号(No),纪录异常音项目、发生异常音的动作模态和异常音发生时机。例如在图6所示的情况下,异常音No1的异常音项目为定影筒异常音,动作模态为复印、打印、无纸张条件,发生时机为定影期间。换言之,各种异常音的发生的动作模态、发生条件互不相同,每一种异常音只在异常音数据库中记录的动作的其间发生。
例如,图7中的(a)显示异常音No1的定影筒异常音,图7中的(b)显示异常音No2的输纸异常音,其中均记录了每一种频率对应的异常音的声压。虽然图7仅显示异常音No1和异常音No2,而实际上,例如对于图6所示的七个异常音,在异常音数据存储部46中均已预存了各异常音的声压水平。
当判断发生异常音时,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该异常音是可听见音中的不舒适音还是故障音。
具体为,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将动作分析部32a至32e分析并取得的各个频率所对应的动作音的声压水平与如图6和图7所示的异常音的声压水平(基准值)相比较,判断动作音是否具有异常先兆。进一步详细来说,如果动作音的声压水平超过异常音的声压水平,则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判断动作音具有异常音先兆,而如果动作音的声压水平未达到异常音的声压水平,则判断为正常音。由于各个麦克风Ma至Me的设置不同,因而各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a至30e对用来判断异常音声压水平有的设定值各不相同。
当存在声压水平超过异常音的声压水平的动作音时,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将此时的动作音对应的频率和声压水平输出到元件交换时期处理部34。即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判断动作音是否是异常音,并在判断结果为异常音是,进一步确定动发声异常动作音的元件。
进而,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如以下将要详述的,判断异常音是否时可听见音,而后通知元件交换时期处理部34。
为此,异常音检测部33a至33e起到不舒适音判断部的作用,可用来判断可听见音是否是不舒适音。同时异常音检测部33a至33e还祈祷异常判断部的作用,将取得的动作音与异常音相比较,判断该动作应是否是异常音。进而,异常音检测部33a至33e起到异常音原因确定部作用,可用来确定发生的动作应被判断不舒适音或异常音的异常音发生元件。
如图4所示,元件交换时期处理部(剩余寿命预测部)34,具备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47、元件交换时期通知部48以及元件交换时期换算数据存储部49,根据被异常音检测部33a至33e判断为异常音的动作音及其发生该动作音的元件,判断并通知该元件的交换时期。
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47计算异常音检测部33a至33e确定的具有异常先兆的元件的交换时期,并将交换时期的数据积蓄到元件交换时期换算数据存储部49。
进而,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47根据动作音是否是可听见音,计算交换时期。具体为,当声压水平在异常音以上时,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47如图8所示,判断是否是可听见区域的异常音(约20Hz至15000Hz为人听力能够识别的异常音)。如果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47的判断结果为属于可听见区域的异常音,则认为是会使用户感到不舒适的不舒适音。而如果判断结果为属于非可听见区域的异常音时,不认为是不舒适音,也就是说,在不至于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该元件可以继续使用。在此,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47例如可以在异常音属于可听见区域时,将元件交换时期计算为比较短,用以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的用户使用舒适性。
元件交换时期计算数据存储部49以NV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用来保存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47求出的每一个元件的交换时期。
如图9所示,在通常情况下,元件超过其使用寿命后,相对于打印页数、打印件数量、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接通/切断次数,元件的故障频率急剧上升。进而,在具有相同剩余使用寿命的情况下,适当的元件交换时期也随着图像形成装置1的使用频率不同而变化。
在此,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47根据以往使用频率的历史信息,计算每个用户且每个对象元件进行最佳元件交换时期的计算。这样能够在解消不舒适感觉的同时,防止发生对使用寿命尚存的元件进行交换的浪费行为,有利于改善使用环境、防止废弃正常元件、降低使用成本。
在异常音属于非可听见区域的情况下,如以下将要描述,如果判断对象的异常音为故障音,则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47确认发生次数,而如果发生次数在规定次数以上,则判断需要紧急访问交换元件。此时,由于发生故障的元件不能动作,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为了消除交换元件之前的停机期间,根据故障部位转换动作模态。
元件交换时期通知部48将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47求出的元件交换时期和元件名称输出到引擎控制部20的CPU21,CPU21再将该元件交换时期和元件名称输出到控制部10。
控制部10在操作显示部500的显示器或信息处理装置JS的显示器上显示输出收到的元件交换时期和元件名称,或者实行通知处理,把元件交换时期和元件名称通知连接网络NW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服务中心。
而后,动作音取得时机控制部40取得保存在异常音检测部33a至33e的已知异常音数据存储部46中的发生异常音的动作模态,根据异常音发生条件取得取得动作音的时机信息,并将该时机信息输出到引擎控制部20的CPU21。
CPU21根据动作音取得时机控制部40提供的动作音取得时机信息,控制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a至30e的动作音取得部31a的动作,并控制麦克风Ma至Me的动作音取得时机。
CPU21根据来自元件交换时期处理部34的元件交换时期、异常音发生动作模态、以及异常音发生条件等,通过控制部10进行动作控制,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之中,限制需要用发生异常音元件的动作,而允许不需要用发生异常音元件的动作作常规动作。为此,CPU21和元件交换时期处理部34一起起到异常音对策部作用,限制需要用发生异常音元件的动作,并允许不需要用发生异常音元件的动作作常规动作。
上述控制部10、引擎控制部20以及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一起,在对图像形成装置1实行基于动作音的动作控制中,起到异常音动作控制部(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50的作用,不仅能够确保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够在减轻动作音带来的不舒适感觉的同时,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的使用性能。这样,图像形成装置1便成为搭载异常音控制部50,能够实行基于异常音的动作控制的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读取保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如ROM、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软磁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CD-RW(Compact Disc Rewritable)、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USB(Universal Serial Bus)存储器、SD(Secure Digital)卡、MO(Magneto-Optical Disc)等中用来执行本发明的异常音动作控制方法的异常音动作控制程序,并将该程序导入引擎控制部20的ROM22等,在下述图像形成装置1基于动作音的动作控制中,在确保装置整体安全的同时,减轻动作音带来的不舒适感觉,提高装置使用性能。该异常音动作控制程序是用C、C++、C#、Java(注册商标)等汇编语言或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描述并可供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存放在上述记录媒体中颁布。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效果。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在对图像形成装置1实行基于动作音的动作控制中,不仅能够确保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够在减轻动作音带来的不舒适感觉的同时,提高装置使用性能。
具体如下。图像形成装置1用多个元件实行各种动作。这些元件极少会同时因使用寿命到期而需要进行交换,而是随着元件逐渐损耗,元件动作时异常音也逐渐变大。
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多种动作模态,不同的动作模态所要驱动的元件不同,产生的动作音也不同。如果这些动作音为非可听见音,则在实行元件的动作控制或交换时期控制中可以只考虑元件的损耗程度。而如果这些动作音为可听见音,元件的动作控制或交换时期控制则还需要考虑图像形成装置1周围的人的不舒适感觉。
具体来说,图像形成装置1中,例如元件的动作时机如图10所示,大致可分为元件组A至E。元件组E是冷却风扇等,这类元件在电源接通期间保持动作。元件组D是定影筒、感光体、转印带等,这类元件只有在打印作业实行期间动作。元件组C是从供纸盒102供纸的元件、从手动供纸盘204供纸的元件、扫描电机等,这类元件在打印周期、扫描周期中一次性动作。元件组B是与中间转印带的接触有关的元件、与二次转印带的接触有关的元件,这些元件以一件打印件为单位,作一次性动作。元件组A是调色剂罐等,这些元件仅在特殊时机动作。
如图10中的上图所示,在一次作业中图像形成装置1的元件组E的元件驱动,元件组D的元件驱动到作业结束为止。而后,元件组C、B、A驱动,元件组C、B、A驱动结束之后,元件组C驱动,元件组C结束驱动之后,元件组D的驱动结束,至此,作业结束。随着图像形成装置1的这些元件的驱动,装置内部的动作音声压水平发生如图10下图所示的变化。
在异常音检测部33a至33e的已知异常音数据存储部46中,预存图像形成装置1所具有的各种功能的每一种动作模态在什么动作时机哪一个元件组驱动。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在元件组A至E的每一个动作时机,取得动作音,检测有无异常音和异常音大小,判断异常音是否是可听见音,而后,图像形成装置1确定产生异常音的元件,根据异常音是可听见音还是非可听见音,判断异常音水平,实行只对需要使用发生异常音元件的动作模态的动作作出限制的动作控制。
图像形成装置1在转换动作模态时,操作显示部500的显示器上发出功能显示通知。用户选择功能限制后,被选择的功能可以继续使用。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对故障部位的各个元件组实行如下功能限制的动作控制。具体为,当异常部位是上述元件组E时,风扇等需要在电源接通期间持续动作,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实行停止图像形成装置1可动的动作控制。而当异常部位是上述元件组D,彩色感光鼓发生异常时,图像形成装置1实行停止彩色感光鼓转动的动作控制,为此,只有黑白打印模态能够动作。进而,当异常部位是上述元件组C,扫描仪发生异常时,图像形成装置1实行停止扫描、复印,但可以进行打印动作的动作控制。当手动供纸发生异常时,动作控制为仅停止手动供纸,第一供纸发生异常时仅停止第一供纸,第二供纸发生异常时仅停止第二供纸,异常部位以外的其他供纸可以继续动作。再者,当异常部位是上述元件组B,二次转印接触发生异常时,图像形成装置1实行不执行使得二次转印分离的调整模态(处理控制、颜色调整控制)的动作控制。最后,当发生异常的部位是上述元件组A,调色剂罐驱动异常时,图像形成装置1实行不实施调色剂补充的动作控制。
在以下的描述中,以输纸异常音作为具有异常音先兆的动作音,检测该异常音,并设输送电机时发生异常音的元件。但是实际上异常动作音和发生异常音的元件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1所示,在任意动作模态,CPU21根据来自动作音取得时机控制部40的信息,判断动作模态是否变成异常音发生动作模态(步骤S101)。如图6所示,设输纸异常音是在复印或打印的印刷作业中发生的异常音,而且只在纸张的打印(A3型纸张的打印)中发生。在此,在步骤S101中CPU21在动作模态成为打印动作模态(A3打印动作模态)之前保持待机。
在步骤S101中,如果为A3打印,则确认是否是预设的动作音取得时期(例如每当A3打印页数达到100页)(步骤S102)。
在步骤S102,如果达到了动作音取得时期(步骤S102的是),CPU21控制动作音取得部31,用麦克风Ma至Me依次取得动作音(图6中No2的异常音对应的动作音)(步骤S103)。
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通过动作音取得部31a至31e的A/D转换部41,依次将麦克风Ma至Me取得的动作音(动作音No2)的模拟动作音数据转换成数字动作音数据,而后保存到动作音存储部42中(步骤S104)。在此,仅在输纸中取得动作音,因而能够削减动作音存储部42需要的容量。
而后,动作音分析部32a至32e的FFT分析部43对保存在动作音取得部31a至31e的动作音存储部42中的动作音进行傅立叶转换,生成每一个频率对应的声压水平,并将各个频率的声压数据保存到动作音数据存储部44中。
动作音数据存储部44保存了新的动作音数据后,异常音检测部33a至33e检测动作音数据存储部44中保存的各个动作音中是否存在异常音先兆(步骤S105和S106)。具体如下。异常音检测部33a至33e的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将动作音数据存储部44中保存的各个频率的动作音的声压水平数据与已知异常音数据存储部46的已知异常音数据进行对比(步骤S105)。而后,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判断动作音的声压水平数据是否达到已知异常音数据(基准值)以上(步骤S106),如果小于基准值(S106的否),则判断不是具有异常先兆的动作音,返回常规动作。
相反,在步骤S106,如果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判断动作音的声压水平数据达到基准值以上(步骤S106的是),则判断是具有异常先兆的动作音,并且进一步判断是否是可听见区域的异常音(步骤S107)。此时,例如如上所述,以大致20Hz至15000Hz为人的听力可以识别的频率范围,来判断异常音的是否可以听见。
如果是可听见区域内的异常音,则认为异常音是使得用户感觉不舒适的不舒适音,而如果是非可听见区域的异常音,则认为该异常音不是不舒适音,若不是引起故障元件可以继续使用。
相反,在步骤S107,如果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判断异常音不属于非可听见区域(S107的否),则进一步判断异常音是否是故障音(步骤S108)。
在步骤S108中,如果判断不是故障音(S108的否),则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判断异常音既非可听见音又不会使得用户不舒适,从而结束异常音处理。
相反,在步骤S108中如果判断是故障音(S108的是),则确认异常音发生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规定发生次数上限(步骤S109)。在元件交换时期等可以预设该规定发生次数上限。
在步骤S109,如果异常音发生次数为达到规定发生次数上限(S109的否),则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判断将该异常音的频率和声压报知元件交换时期处理部34a至34e。
元件交换处理部34a至34e的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47根据异常音的频率和声压水平,并参照元件交换时期换算数据存储部49,求出元件交换时期(步骤S110)。具体如上所述,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47根据元件属于元件组A至E中的哪一个组,参考相对于异常音项目中的频率如图7所示的设定的声压水平(基准水平),求出元件交换时期。
而后,元件交换时期通知部48将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47求出的元件交换时期报知引擎控制部20的CPU21。CPU21如上所述,通知图像形成装置1的服务中心在定期访问时期进行元件交换,或要求维修(步骤S111)。
此外如上所述,CPU21还通过操作显示部500的显示器上的显示以及送往信息处理装置JS的通知,来发出通知(步骤S112)。
进而,CPU21根据该元件交换时期以及元件组A至E等信息,对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的各种动作实行动作控制,限制需要使用作为交换对象的元件的动作,并设不需要使用该元件的动作能够进行常规动作。
CPU21实行了上述通知处理和动作控制处理后,结束异常音动作控制处理。
相反,如果在步骤S109中判断发生次数为规定次数上限以上(步骤S109的是),则元件交换时期计算部47的元件交换时期通知部48向服务中心发送要求紧急访问交换元件的信息(步骤S113)。
而后,元件交换时期通知部48用在操作显示部500的显示器上显示或向信息处理装置JS送信等方法来通知关于实行功能限制的消息(步骤S114)。
此时,收到功能限制通知的用户能够在功能限制和图像形成装置1的停止之间进行选择。
在此,CPU21确认是否选择了功能限制(步骤S115)。
在步骤S115中,如果选择功能限制(S115的是),CPU21选择并实行与异常部位的各个元件组(A至E)对应的功能限制(S116)。
在步骤S116中,选择了针对异常部位所在的元件组的功能限制后,CPU21实行表示实行图像形成装置1功能限制的消息通知,而后结束异常音动作控制处理(步骤S117)。
而在步骤S115中,如果没有选择功能限制,则CPU21在实行停止图像形成装置1的处理的同时,发送实行该处理的消息通知,而后结束异常音控制处理(步骤S117)。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7中,如果判断异常音属于可听见区域(S107的是),则CPU21让各麦克风Ma至Me取得图像形成装置1的周围音,并让动作音分析部32a至32e求出声压水平(步骤S118)。
而后,CPU21通过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求出各个麦克风Ma至Me位置上异常音和周围音之间的声压水平之比(步骤S119)。而后,CPU21通过故障音/不舒适音判断部45确认异常音和周围音之间的声压水平之比是否达到预设的规定值以上(步骤S120)。基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设置环境或对要求的异常音适应性等,适当设定该规定值,保存在例如已知异常音数据存储部46中。
在步骤S120,如果异常音和周围音之间的声压水平之比未达到规定值(S120的否),则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a值30e判断不是不舒适音,返回步骤S108。
具体来说,如图12所示,对用户来说,是否能够感觉到不舒适音,与异常音和周围音之间关系有关。例如,如果周围音声压较大,则用户不易对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的异常音感觉不适。对此,图像形成装置1求出各麦克风Ma至Me的位置上检测到的各种异常音与周围音之间的声压水平之比,根据该比率判断是不是不舒适音。
在步骤S120,如果判断异常音与周围音的声压之比在规定值以上(S120的是),则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a至30e判断异常音为不舒适音。在这种情况下,异常音检测控制部30a至30e向服务中心发送信息,要求紧急访问进行元件交换(步骤S113),并将实行功能限制的消息告知用户(步骤S114)。而后,CPU21确认是否选择了功能限制(步骤S115)。在步骤S115,功能限制的选择获得确认后(S115的是),CPU21选择并实行异常部位的元件组(A至E)对应的功能限制(步骤S116)。当步骤S116选择了异常部位的元件组对应的功能限制后,CPU21实行停止图像形成装置1的处理,同时实行该停止处理的消息通知,而后结束异常音动作控制处理(步骤S117)。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异常音动作控制部(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50具备以下各功能部:已知异常音数据存储部(异常音存储部)46,用于预存图像形成装置(装置)1发生异常时发出的异常音;麦克风(动作音取得部)Ma至Me,用来取得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音;动作音分析部(可听见音判断部)32a至32e,用来判断取得的所述动作音是否是可听见音;异常音检测部(不舒适音判断部)33a至33e,用来判断所述可听见音是否是让人感觉到不舒适的不舒适音;异常音检测部(异常音判断部)33a至33e,用来将取得的所述动作音与所述异常音比较,判断该动作音是否是异常音;异常音检测部(异常音原因确定部)33a至33e,用来确定发生被判断为至少是所述不舒适音和所述异常音的其中之一的所述动作音的异常音发生元件;作为异常音对策部的CPU21以及元件交换时期处理部34,用来限制需要使用所述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动作,并允许不需要使用该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常规动作。
这样,判断动作音是不是不舒适音或异常音,如果是不舒适音或异常音,则对使用发生该不舒适音或异常音的元件的动作实行停止等控制,而将其他动作作为常规动作。其结果,图像形成装置1在基于动作音的动作控制中,不仅能够确保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安全,而且还能够在减轻动作音带来的不舒适感觉的同时,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的使用性能。
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异常音动作控制部50实行的异常音动作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动作音取得步骤,取得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音;可听见音判断步骤,判断取得的所述动作音是否是可听见音;不舒适音判断步骤,判断所述可听见音是否是让人感觉到不舒适的不舒适音;异常音判断步骤,将取得的所述动作音与预存在已知异常音数据存储部(异常音存储部)46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异常时发生的异常音相比较,判断该动作音是否是异常音;异常音原因确定步骤,确定发生被判断为至少是所述不舒适音和所述异常音的其中之一的所述动作音的异常音发生元件;以及,异常音对策步骤,限制需要使用所述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动作,并允许不需要使用该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常规动作。
这样,判断动作音是不是不舒适音或异常音,如果是不舒适音或异常音,则对使用发生该不舒适音或异常音的元件的动作实行停止等控制,而将其他动作作为常规动作。其结果,图像形成装置1在基于动作音的动作控制中,不仅能够确保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安全,而且还能够在减轻动作音带来的不舒适感觉的同时,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的使用性能。
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异常音动作控制部50中的CPU21等控制处理器上搭载异常音动作控制程序,该程序中包括以下处理:动作音取得处理,取得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音;可听见音判断处理,判断取得的所述动作音是否是可听见音;不舒适音判断处理,判断所述可听见音是否是使人感觉不舒适的不舒适音;异常音判断处理,将取得的所述动作音与预存在已知异常音数据存储部(异常音存储部)46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异常时发生的异常音相比较,判断该动作音是否是异常音;异常音原因确定处理,确定发生至少是被判断为所述不舒适音和所述异常音的其中之一的所述动作音的异常音发生元件;异常音对策处理,限制需要使用所述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动作,并允许不需要使用该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常规动作。
这样,判断动作音是不是不舒适音或异常音,如果是不舒适音或异常音,则对使用发生该不舒适音或异常音的元件的动作实行停止等控制,而将其他动作作为常规动作。其结果,图像形成装置1在基于动作音的动作控制中,不仅能够确保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安全,而且还能够在减轻动作音带来的不舒适感觉的同时,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的使用性能。
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异常音动作控制部50的异常音检测部(不舒适音判断部)33a至33e根据所述可听见音的大小,判断该可听见音是否是不舒适音。
这样,便于图像形成装置1恰当判断作为可听见音的动作音是否是不舒适音。其结果,图像形成装置1在基于动作音的动作控制中,不仅能够确保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安全,而且还能够在进一步减轻动作音带来的不舒适感觉的同时,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的使用性能。
进而,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异常音动作控制部50进一步具备麦克风(周围音取得部)Ma至Me,用来取得图像形成装置1周围的周围音,异常音检测部(不舒适音判断部)33a至33e根据所述可听见音的大小和所述周围音的大小,判断该可听见音是否是不舒适音。
这样,进一步便于图像形成装置1对作为可听见音的动作音是否是不舒适音给出恰当判断。从而图像形成装置1在基于动作音的动作控制中,不仅能够确保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安全,而且在更进一步减轻动作音带来的不舒适感觉的同时,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的使用性能。
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异常音动作控制部50进一步具备元件交换时期处理部(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部)34,用来根据被判断为所述不舒适音和所述异常音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所述动作音大小,预测发生该动作音的所述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剩余使用寿命,作为异常音对策部的CPU21和元件交换时期处理部34根据预测的该剩余使用寿命,控制需要使用所述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动作,同时至少发出所述元件交换时期处理部34预测的所述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剩余使用寿命通知、以及该异常音发生元件的修理要求通知。
这样,图像形成装置1便能够根据发生不舒适音和异常音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元件的剩余使用期间,实行动作控制,同时发出必要的通知,来获得异常音发生的应对处理。其结果,图像形成装置1在基于动作音的动作控制中,不仅能够确保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安全,而且在更进一步减轻动作音带来的不舒适感觉的同时,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的使用性能。
进而,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多种动作模态,各种动作模态中的动作使用不同元件,所述异常音动作控制部50的作为所述异常音对策部的CPU21以及元件交换时期处理部34控制所述动作模态向与所述异常音发生元件有关联的动作模态的转换。
这样,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在其具有的每一个动作模态中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从而在基于动作音的动作控制中,不仅能够确保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安全,而且能够减轻动作音带来的不舒适感觉,同时,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的使用性能。
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多种动作模态,各种动作模态中的动作使用不同元件,异常音动作控制部50的麦克风(动作音取得部)Ma至Me取得每一个动作模态的所述动作音。
这样,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在删选取得的动作音的同时,取得合适的动作音,用来进行动作控制。其结果为,不仅能够简单且廉价地确保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安全,而且能够减轻动作音带来的不舒适感觉,同时,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的使用性能。
以上用最佳实施例来详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到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允许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畴内,对上述实施例实施各种变形增删。

Claims (8)

1.一种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功能部:
异常音存储部,用于预存装置发生异常时发出的异常音;
动作音取得部,用来取得所述装置的动作音;
可听见音判断部,用来判断取得的所述动作音是否是可听见音;
不舒适音判断部,用来判断所述可听见音是否是让人感觉到不舒适的不舒适音;
异常音判断部,用来将取得的所述动作音与所述异常音比较,判断该动作音是否是所述异常音;
异常音原因确定部,用来确定发生被判断为至少是所述不舒适音和所述异常音的其中之一的所述动作音的异常音发生元件;以及,
异常音对策部,用来限制需要使用所述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动作,并允许不需要使用该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常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舒适音判断部根据所述可听见音的大小,判断该可听见音是否是所述不舒适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周围音取得部,用来取得所述装置周围的周围音,
所述不舒适音判断部根据所述可听见音的大小和所述周围音的大小,判断该可听见音是否是所述不舒适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部,用来根据被判断为至少是所述不舒适音和所述异常音的其中之一的所述动作音的大小,预测发生该动作音的所述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剩余使用寿命,
所述异常音对策部根据预测的该剩余使用寿命,控制需要使用所述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动作,同时至少发出由所述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部预测的所述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剩余使用寿命的通知、以及该异常音发生元件的修理要求的通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具备多种动作模态,在各种动作模态中动作的元件互不相同,
所述异常音对策部控制所述动作模态向与所述异常音发生元件有关联的动作模态的转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具备多种动作模态,在各种动作模态中动作的元件互不相同,
所述动作音取得部取得每一个动作模态的所述动作音。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异常音动作控制部,用于在输送媒体且用该媒体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动作的同时,通过检测伴随该图像处理动作而发生的动作音,来控制动作,
所述异常音动作控制部是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
8.一种异常音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动作音取得步骤,取得装置的动作音;
可听见音判断步骤,判断取得的所述动作音是否是可听见音;
不舒适音判断步骤,判断所述可听见音是否是让人感觉到不舒适的不舒适音;
异常音判断步骤,将取得的所述动作音与预存在异常音存储部中的所述装置异常时发生的异常音相比较,判断该动作音是否是所述异常音;
异常音原因确定步骤,确定发生被判断为至少是所述不舒适音和所述异常音的其中之一的所述动作音的异常音发生元件;以及,
异常音对策步骤,限制需要使用所述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动作,并允许不需要使用该异常音发生元件的常规动作。
CN201510662732.1A 2014-10-15 2015-10-15 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303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0962A JP2016078299A (ja) 2014-10-15 2014-10-15 異音動作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異音動作制御方法及び異音動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4-210962 2014-10-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0393A CN105530393A (zh) 2016-04-27
CN105530393B true CN105530393B (zh) 2018-08-24

Family

ID=55750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273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30393B (zh) 2014-10-15 2015-10-15 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12602A1 (zh)
JP (1) JP2016078299A (zh)
CN (1) CN1055303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16149B1 (ja) * 2016-01-08 2016-10-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診断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40962B2 (ja) * 2016-02-02 2019-07-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診断装置、診断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44187A (ja) * 2018-02-23 2019-08-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診断方法、診断装置及び診断プログラム
JP2019158661A (ja) * 2018-03-14 2019-09-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異常判定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37756B2 (ja) * 2018-11-30 2022-09-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21452A (ja) * 2019-01-30 2020-08-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727669B (zh) * 2019-10-10 2023-10-13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传感器数据清理装置及清理方法
JP2022139282A (ja) * 2021-03-11 2022-09-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23165324A (ja) * 2022-05-02 2023-1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異音診断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異音診断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151A (zh) * 2007-10-15 2009-04-2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异常声音诊断装置和异常声音诊断方法
CN102644545A (zh) * 2011-02-18 2012-08-22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机组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JP2012177748A (ja) * 2011-02-25 2012-09-13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662899A (zh) * 2012-09-14 2014-03-26 株式会社Pfu 纸张输送装置和异常判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13450B2 (en) * 2002-06-04 2004-11-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vice degradation determination and resolution by event occurrence recordation and timing analysis
JP2006332889A (ja) * 2005-05-24 2006-12-07 Murata Mach Ltd 通信端末装置
JP2007079263A (ja) * 2005-09-15 2007-03-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151A (zh) * 2007-10-15 2009-04-2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异常声音诊断装置和异常声音诊断方法
CN102644545A (zh) * 2011-02-18 2012-08-22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机组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JP2012177748A (ja) * 2011-02-25 2012-09-13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662899A (zh) * 2012-09-14 2014-03-26 株式会社Pfu 纸张输送装置和异常判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12602A1 (en) 2016-04-21
CN105530393A (zh) 2016-04-27
JP2016078299A (ja) 2016-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0393B (zh) 异常音动作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19003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system
CN1924728B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浓度调节方法
US8768186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predicting failur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170259B2 (en) Machine learning device, data processing system, printing system,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JP2016022619A (ja) 異音動作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異音動作制御方法及び異音動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EP2642347A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50132017A1 (en) Device failure predic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1027487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calculating a degree of deterioration of a fixing portion
JP2008102261A (ja) 画像形成条件設定方法、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条件提供システム、並びに、異常判定方法、および、異常判定システム。
US2018024644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anagement system
US9229409B2 (en) Cleaning blade failure prediction process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20130650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16383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67471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929874B2 (en)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91456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質調整方法
JP2014106486A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141754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色材管理方法
CN102213923B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显示方法
JP20170371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620029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7036399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9531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41448A (ja)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