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7809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7809B
CN105527809B CN201510650742.3A CN201510650742A CN105527809B CN 105527809 B CN105527809 B CN 105527809B CN 201510650742 A CN201510650742 A CN 201510650742A CN 105527809 B CN105527809 B CN 105527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holding member
main body
board holding
side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507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27809A (zh
Inventor
大畑志伸
奥村启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527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7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27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7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52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80Details relating to power supplies, circuits boa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3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vertic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装置主体和电路板保持部件。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图像形成部。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在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表面上固定有电路板。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卡合部和支承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侧缘部相卡合。所述支承部支承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比所述侧缘部靠内侧的部分。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以所述侧缘部为支点转动,从而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开闭。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安装有高压电路板和引擎电路板等各种电路板。作为这些电路板的安装结构,例如人们公知如下一种结构,即,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侧部设置电装部,在该电装部上安装能够开闭的电路板保持部件,将电路板固定在该电路板保持部件的表面上。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铰链部件使电路板保持部件和电装部相连接,以使电路板保持部件相对于电装部能够开闭。如果采用像这样的结构,则会导致用于使电路板保持部件相对于电装部开闭的结构复杂化。有可能使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成本上升。另外,在将电路板保持部件安装在电装部上时,需要进行固定电路板保持部件和铰链部件的操作和固定电装部和铰链部件的操作,因此可能会导致将电路板保持部件安装在电装部上的操作复杂化。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简单的结构使电路板保持部件相对于装置主体开闭,并且容易将电路板保持部件安装在装置主体上。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装置主体和电路板保持部件。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图像形成部。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在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表面上固定有电路板。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卡合部和支承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侧缘部相卡合。所述支承部支承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比所述侧缘部靠内侧的部分。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以所述侧缘部为支点转动,从而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开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大致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中、电路板保持部件被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导向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导向部件中的支承片及其周围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后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电路板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电路板保持部件中的安装部及其周围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中、电路板保持部件被关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中、电路板保持部件被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中、电路板保持部件被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中、电路板保持部件被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对彩色打印机1(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以图1中的纸面近身侧为彩色打印机1的前侧,各图中标注的箭头Fr、Rr、L、R、U、Lo分别表示彩色打印机1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
彩色打印机1具有箱体状的打印机主体2(装置主体),在该打印机主体2的下部设置有供纸盒3,该供纸盒3收装纸张(记录介质)。在打印机主体2的上部设置有出纸盘4。
在打印机主体2的中央部设有中间转印单元5。中间转印单元5中,在多个辊子间架设有中间转印带6,在中间转印带6的下方设有曝光装置7,该曝光装置7由激光扫描单元(LSU)构成。中间转印带6的下侧设有4个图像形成部8,这4个图像形成部8分别与各色的调色剂(例如品红、青色、黄色、黑色这四种颜色)相对应。各图像形成部8中设有感光鼓9,该感光鼓9能够转动。按照一次转印的顺序,在感光鼓9的周围依次配置有充电器10、显影器11、一次转印部12、清洁装置13和静电消除器14。在显影器11的上方,按照调色剂的颜色(例如品红、青色、黄色、黑色这四种颜色)设有与各图像形成部8相对应的调色剂盒15。
在打印机主体2的右侧部设有纸张的传送路径16,该传送路径16沿上下方向延伸。在传送路径16的上游端部设有供纸部17。在传送路径16的中游部,于中间转印带6的右端侧设有二次转印单元18。二次转印单元18具有二次转印辊19。在传送路径16的下游部设有定影装置20,在传送路径16的下游端部设有出纸口21。在中间转印带6的左端侧设置有清洁单元22。
接下来,对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彩色打印机1中对纸张进行的图像形成处理进行说明。
彩色打印机1接通电源后,各种参数被初始化,定影装置20的温度设定等初始设定被执行。之后,由与彩色打印机1相连接的计算机等输入图像数据,在开始打印的指示被发出后,如下面这样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处理。
首先,由充电器10使感光鼓9的表面带电,之后,利用来自曝光装置7的激光(参照箭头P)对感光鼓9的表面进行曝光,在感光鼓9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然后,显影器11利用由调色剂盒15供应的调色剂,使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该调色剂图像在一次转印部12中被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6的表面上。由各图像形成部8依次重复进行上述动作,从而在中间转印带6上形成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另外,残留在感光鼓9上的调色剂及电荷分别由清洁装置13及静电消除器14除去。
另外,由供纸部17从供纸盒3或者手动送纸盘(未图示)取出的纸张被传送到二次转印单元18,由二次转印辊19将中间转印带6上的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该纸张上。二次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被传送至传送路径16的下游侧,进入定影装置20,在该定影装置20中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该纸张上。定影有调色剂像的纸张从出纸口21排出到出纸盘4上。另外,中间转印带6上残留的调色剂由清洁单元22除去。
接下来,进一步对打印机主体2及其周围部分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仅记载为“内侧”、“外侧”时,该“内侧”、“外侧”指的是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外侧”。
如图2所示,打印机主体2具有主体框架31和安装在主体框架31的右后部的导向部件32。
打印机主体2的主体框架31呈方形框状。主体框架31的外周被外壳盖(未图示)盖住。在主体框架31的右后角部竖立设置有保持框架33R,在主体框架31的左后角部竖立设置有保持框架33L。在保持框架33R和保持框架33L之间竖立设置有高压电路板34。高压电路板34与功能单元(例如,二次转印单元18)相连接,该功能单元用于纸张的图像形成处理。
如图3所示,在主体框架31的后端部,于高压电路板34的上方收装有第1电机35和第2电机36。第1电机35与用于纸张的图像形成处理的功能单元(例如,包括定影装置20的定影单元)相连接。第2电机36与用于纸张的图像形成处理的功能单元(例如,纸张传送单元(未图示))相连接。在主体框架31的后端部,于第1电机35和第2电机36之间收装有连接器37。连接器37连接配线38和配线39。
打印机主体2的导向部件32例如由树脂制成。导向部件32固定在主体框架31的保持框架33R上。如图4所示,导向部件32具有:导向框40,其沿上下方向延伸;支承片41,其从导向框40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向前方突出。
导向部件32的导向框40具有底壁部42和从底壁部42的前后两端部向左方突出的前后两壁部43、44,该导向框40在俯视时呈日文片假名“コ”字形。在导向框40的内侧空间配置有配线45,该配线45被前后两壁部43、44导向(限位)。在前壁部43的上部设置有朝向前方开口的导出口46,通过该导出口46能够将配线45从导向框40的内侧空间向前方拉出。
如图5所示,导向部件32的支承片41具有上下一对的第1壁部51和配置在各第1壁部51前方的第2壁部52。
支承片41的各第1壁部51从导向框40的前壁部43的左端部(顶端部)向前方弯曲。在各第1壁部51的内侧面(左侧面)上突出设置有肋部53(卡合部)。各肋部53具有“扣合”功能。在各肋部53的从后端部延伸到前部的部分上设置有宽度朝前方逐渐变大的加宽部50。
支承片41的第2壁部52具有中央板54和设置在中央板54的上下两侧的上下两板55、56。中央板54的右端部通过连接壁部57与导向框40的前壁部43的左端部(顶端部)相连接。在中央板54的表面(后表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突出设置有凸起58(支承部)。各凸起58被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分割槽59分割为内侧部分6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部分)和外侧部分6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部分)。分割槽59从各凸起58的基端部延伸到各凸起58的顶端部。各凸起58的内侧部分60从中央板54的表面突出出来的长度与各凸起58的外侧部分61从中央板54的表面突出出来的长度相等。在中央板54和上下两板55、56之间分别设置有台阶62,因而,中央板54配置在上下两板55、56的后侧(接近各第1壁部51的肋部53的一侧)。上下两板55、56与各肋部53隔开间隔相向配置。
如图6所示,在打印机主体2的后端部安装有电路板保持部件71。下面,对电路板保持部件71及其周围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电路板保持部件71例如由金属板形成。以左右方向为电路板保持部件71的宽度方向。如图7所示,电路板保持部件71具有:矩形的主体部72;安装部73,其从主体部72的右端部的下部向右方突出。
在电路板保持部件71的主体部72的左端部,于上下方向中央部和上下两端部上分别设置有螺孔74。在主体部72的上端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端板75。在上端板75的右侧部设置有螺孔76。在主体部72的右端部的上部,向右方突出设置有舌片77。在舌片77上设置有上下排列的一对螺孔78。在各螺孔74、螺孔76以及各螺孔78中分别插入紧固螺钉(未图示),通过各紧固螺钉将电路板保持部件71和打印机主体2连接在一起。
如图3所示,在电路板保持部件71的主体部72的表面上,通过多个螺钉(未图示)固定有引擎电路板79。另外,除图2、图3以外,引擎电路板79的图示被省略。
如图7~图9所示,在电路板保持部件71的主体部72和安装部73之间设置有台阶部80。因此,安装部73配置在主体部72的前方。在安装部73的外侧(右侧)设置有导向部件32的支承片41的各第1壁部51,在安装部73的背面侧设有导向部件32的支承片41的第2壁部52。
通过卷边弯曲(将金属板弯曲180度的加工方法)法将电路板保持部件71的安装部73的右侧缘部81(也相当于整个电路板保持部件71的右侧缘部)弯折,使其弯曲成圆弧状。安装部73的右侧缘部81插入导向部件32的支承片41的各肋部53和第2壁部52的上下两板55、56之间的间隔内,与各肋部53相卡合。
电路板保持部件71的安装部73具有表侧部分82和背侧部分83。在安装部73的上部和下部,于右侧缘部81的内侧(左侧)分别设置有通孔86。导向部件32的支承片41的各凸起58穿过各通孔86。从而使安装部73的右侧缘部81内侧的部分被各凸起58支承。各通孔86的与安装部73的表侧部分82相对应的部分84呈正圆形。各通孔86的与安装部73的背侧部分83相对应的部分85呈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状,其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和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各通孔86的与安装部73的表侧部分82相对应的部分84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和左右方向上的宽度。
在正常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彩色打印机1时,如图9所示,电路板保持部件71相对于打印机主体2处于关闭状态。另外,电路板保持部件71和打印机主体2由插入各螺孔74、螺孔76以及各螺孔78(均参照图7)内的紧固螺钉(未图示)连接在一起。
另外,在对配置在电路板保持部件71的背面侧的电装部件(例如,第1电机35、第2电机36或者连接器37)进行维护时,首先,将插入到各螺孔74、螺孔76以及各螺孔78内的紧固螺钉取下来,解除电路板保持部件71和打印机主体2的连接状态。接着,如图9中的箭头A所示,以安装部73的右侧缘部81为支点使电路板保持部件71向后方转动。伴随于此,如图10所示,电路板保持部件71相对于打印机主体2被打开。电路板保持部件71的最大转动角度(最大打开角度)例如为45度。
如上所述,在电路板保持部件71相对于打印机主体2被打开的状态下,对上述电装部件进行维护。然后,在对上述电装部件的维护结束后,如图10中的箭头B所示,以安装部73的右侧缘部81为支点使电路板保持部件71向前方转动。伴随于此,如图9所示,电路板保持部件71相对于打印机主体2被关闭。最后,将紧固螺钉(未图示)插入各螺孔74、螺孔76以及各螺孔78内,将电路板保持部件71和打印机主体2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以安装部73的右侧缘部81为支点使电路板保持部件71转动,能够使电路板保持部件71相对于打印机主体2开闭。因此,能够容易地接触到配置在电路板保持部件71的背面侧的电装部件,能够更好地对上述电装部件进行维护。
另外,不用使用铰接部件等,利用简单的结构就能够使电路板保持部件71相对于打印机主体2开闭。从而能够降低彩色打印机1的制造成本。
另外,只要使安装部73的右侧缘部81与导向部件32的支承片41的各肋部53卡合,并使导向部件32的支承片41的各凸起58穿过安装部73的各通孔86,就能够将电路板保持部件71安装在打印机主体2上。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扣合”方式将电路板保持部件71安装在打印机主体2上,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电路板保持部件71安装在打印机主体2上。
另外,由于在电路板保持部件71的主体部72的表面上固定有引擎电路板79,因而能够容易地更换引擎电路板79。
另外,各凸起58被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分割槽59分割为内侧部分60和外侧部分61。因此,如图10所示,在电路板保持部件71打开时,能够使各凸起58的内侧部分60朝外侧(右侧)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能够抑制各凸起58发生损坏。
另外,各肋部53和各凸起58设置在对配线45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32上。通过采用像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对配线45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32兼作电路板支承部件71的支承部件。从而能够抑制彩色打印机1的结构复杂化。
另外,电路板支承部件71的安装部73的右侧缘部81通过卷边弯曲法被弯折。因此,能够抑制安装部73的右侧缘部81和导向部件32的支承片41的各肋部53卡住,顺利地使安装部73的右侧缘部81和各肋部53相卡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凸起58的内侧部分60从第2壁部52的中央板54的表面突出出来的长度与凸起58的外侧部分61从第2壁部52的中央板54的表面突出出来的长度相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凸起58的内侧部分60从第2壁部52的中央板54的表面突出出来的长度可以大于凸起58的外侧部分61从第2壁部52的中央板54的表面突出出来的长度。通过采用像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在电路板保持部件71打开时凸起58和通孔86的卡合状态不小心被解除。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设置有从凸起58的基端部延伸到顶端部的分割槽59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仅在凸起58的顶端部设置分割槽59,也可以不在凸起58上设置分割槽59。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2壁部52的表面中在电路板保持部件71转动时与安装部73的右侧缘部81接触的部分87较平坦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参照图9、图10)。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2壁部52的表面中在电路板保持部件71转动时与安装部73的右侧缘部81接触的部分87也可以弯曲成圆弧状。通过采用像这样的结构,能够顺利地使电路板保持部件71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适用于彩色打印机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黑白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多功能一体机等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装置主体和电路板保持部件,其中,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图像形成部;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在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表面上固定有电路板,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
第1壁部,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外侧;
第2壁部,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背面侧;
卡合部,其与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侧缘部相卡合;
支承部,其支承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比所述侧缘部靠内侧的部分,
所述卡合部为突出设置于所述第1壁部的内侧面上的肋部,
所述支承部为突出设置于所述第2壁部的表面上的凸起,
在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比所述侧缘部靠内侧的部分上设置有供所述凸起穿过的通孔,
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以所述侧缘部为支点转动,从而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被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分割槽分割为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的所述内侧部分从所述第2壁部的所述表面突出出来的长度大于所述凸起的所述外侧部分从所述第2壁部的所述表面突出出来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的所述内侧部分从所述第2壁部的所述表面突出出来的长度与所述凸起的所述外侧部分从所述第2壁部的所述表面突出出来的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槽从所述凸起的基端部延伸到所述凸起的顶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壁部的所述表面的、在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转动时与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所述侧缘部接触的部分弯曲成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对配线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
所述卡合部和所述支承部设置在所述导向部件上。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装置主体和电路板保持部件,其中,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图像形成部;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在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表面上固定有电路板,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
卡合部,其与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侧缘部相卡合;
支承部,其支承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比所述侧缘部靠内侧的部分,
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以所述侧缘部为支点转动,从而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开闭,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对配线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
所述导向部件具有:
导向框,其沿上下方向延伸;
支承片,其从所述导向框突出出来,
在所述导向框的内侧空间配置有所述配线,
所述卡合部和所述支承部设置在所述支承片上。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保持部件的所述侧缘部通过卷边弯曲法被弯折。
CN201510650742.3A 2014-10-16 2015-10-10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5527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1301 2014-10-16
JP2014211301A JP6055807B2 (ja) 2014-10-16 2014-10-16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7809A CN105527809A (zh) 2016-04-27
CN105527809B true CN105527809B (zh) 2018-01-16

Family

ID=55749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0742.3A Active CN105527809B (zh) 2014-10-16 2015-10-10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94910B2 (zh)
JP (1) JP6055807B2 (zh)
CN (1) CN1055278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9743B2 (ja) * 2018-08-10 2022-08-17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締結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58900B2 (ja) * 2020-05-20 2024-04-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463188B2 (ja) 2020-05-29 2024-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38977A (ja) * 2020-08-27 2022-03-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13158A (ja) * 2021-07-15 2023-0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4369110A1 (en) * 2022-11-08 2024-05-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1039A (zh) * 2005-02-14 2006-08-23 夏普株式会社 手动送纸机构
CN101430518A (zh) * 2007-11-05 2009-05-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开闭支撑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655A (ja) * 1996-07-03 1998-01-2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16232A (ja) * 2002-04-25 2003-11-07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08020A (ja) * 2005-06-30 2007-01-18 Toshiba Corp 記録媒体保持機構およびこの記録媒体保持機構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701125B2 (ja) * 2006-03-02 2011-06-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収納ケース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37587A (ja) * 2010-05-10 2011-11-2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621403B2 (ja) * 2010-08-18 2014-11-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86529B2 (ja) * 2011-07-29 2015-09-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1039A (zh) * 2005-02-14 2006-08-23 夏普株式会社 手动送纸机构
CN101430518A (zh) * 2007-11-05 2009-05-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开闭支撑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7809A (zh) 2016-04-27
US20160109848A1 (en) 2016-04-21
JP6055807B2 (ja) 2016-12-27
US9494910B2 (en) 2016-11-15
JP2016080834A (ja) 2016-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780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472836B2 (en) Cover opening/clos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9532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537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4554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60952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draw-out unit having electrical contact
US800062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0086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90286047A1 (en) Housing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39413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discharge unit
US20110299258A1 (en) Mount structure for electrical boar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9323209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0027855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3041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46193B2 (ja) 画像形成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33571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9265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1530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6523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1112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583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094758B2 (ja) 着脱式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4102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2782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90116282A1 (en) Supporting memb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heet feeding device,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