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8510B - 图像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8510B
CN105518510B CN201480047063.0A CN201480047063A CN105518510B CN 105518510 B CN105518510 B CN 105518510B CN 201480047063 A CN201480047063 A CN 201480047063A CN 105518510 B CN105518510 B CN 105518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detector
laser
display image
light
tim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70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8510A (zh
Inventor
中原宏勋
岸上智
的崎俊哉
竹下伸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18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8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8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85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29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scanning a light beam on the display screen
    • H04N9/3135Driving there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0816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 G02B26/0833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the reflecting element being a micromechanical device, e.g. a MEMS mirror, DM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01Scanning systems with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eflecting means, e.g. raster or XY scann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mirr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4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29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scanning a light beam on the display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7Multi-proj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1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using laser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4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using multiple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图像投影装置(1)以好像没有接缝的方式连接通过多个光束的扫描而显示的多个显示图像,显示尺寸较大的高品质图像,图像投影装置(1)具有MEMS镜装置(11)、MEMS镜控制部(13)、激光检测部(19),MEMS镜控制部(13)将第1光束(L1)照射到激光检测部(19),根据此时从第1光检测器(191)输出的检测信号与从第2光检测器(192)输出的检测信号之差,调整第1显示图像(18a)的位置,将第2光束(L2)照射到第1受光面和第2受光面,根据此时从第1光检测器(191)输出的检测信号与从第2光检测器(192)输出的检测信号之差,调整第2显示图像(18b)的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利用扫描镜对多个光束进行光栅扫描而在图像显示面上投影图像的图像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扫描光束的装置,使用多面镜或电流镜的光扫描装置广泛普及。并且,还提出了使用利用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技术制造出的MEMS镜装置的小型光扫描装置。MEMS镜装置是通过电磁力或静电力等使利用硅等对弹性梁等结构部件进行一体成形而得到的扫描镜进行往复运动的装置,是能够扫描光束的微小电子机械部件。
提出了如下的图像投影装置:使用MEMS镜装置,通过光束在屏幕上显示2个显示图像,形成1个图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装置中,以相互稍微重合的方式连接通过从2个光源射出的2个光束各自的扫描而显示的2个显示图像,由此,显示面积较大的1个图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4-527793号公报(图41、段落011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说明了相互重合连接2个显示图像,但是,没有说明针对2个显示图像的接缝处的画质降低的对策。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装置中,产生2个显示图像的接缝即2个显示图像的边界部作为带状或线状区域而能够肉眼识别或醒目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图像投影装置:以好像没有接缝的方式即肉眼无法识别接缝的方式连接通过多个光束的扫描而显示的多个显示图像,由此能够显示尺寸较大的高品质图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图像投影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图像投影装置具有:第1光源部,其射出第1光束;第2光源部,其射出第2光束;显示控制部,其控制从所述第1光源部射出的所述第1光束和从所述第2光源部射出的所述第2光束的发光定时;扫描镜部,其具有反射从所述第1光源部射出的所述第1光束和从所述第2光源部射出的所述第2光束的扫描镜以及驱动该扫描镜的驱动部,通过利用所述扫描镜同时扫描所述第1光束和所述第2光束,在图像显示面上并列显示由所述第1光束形成的第1显示图像和由所述第2光束形成的第2显示图像;扫描镜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扫描镜部;以及光束检测部,其包含第1光检测器和第2光检测器,以使所述第1光检测器的第1受光面和所述第2光检测器的第2受光面的边界线与所述第1显示图像和所述第2显示图像的线状接缝平行的方式,配置所述第1光检测器和所述第2光检测器,所述第1光检测器在所述第1受光面接收所述第1光束或所述第2光束并输出检测信号,所述第2光检测器在所述第2受光面接收所述第1光束或所述第2光束并输出检测信号,所述扫描镜控制部将在与所述边界线垂直的方向上并列的预定像素数的所述第1光束照射到所述第1受光面和所述第2受光面,根据此时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之差,调整所述第1显示图像的位置,所述扫描镜控制部将在与所述边界线垂直的方向上并列的预定像素数的所述第2光束照射到所述第1受光面和所述第2受光面,根据此时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之差,调整所述第2显示图像的位置。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根据从光束检测部输出的第1检测信号与第2检测信号之差,调整通过第1光束和第2光束的扫描而显示的第1显示图像和第2显示图像的位置。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以好像没有接缝的方式即肉眼无法识别接缝的方式连接第1显示图像和第2显示图像,能够显示尺寸较大的高品质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的第1光源部和第2光源部的结构的图。
图3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1、2的图像投影装置的MEMS镜装置的构造和功能的图。
图4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的MEMS镜装置对2条激光的光栅扫描而显示1个图像的情况的图。
图5的(a)~(c)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2的图像投影装置的水平驱动信号生成部生成的水平驱动信号和与水平方向的照射位置对应的激光器发光定时的图。
图6的(a)、(b)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2的图像投影装置的垂直驱动信号生成部生成的垂直驱动信号和与垂直方向的照射位置对应的激光器发光定时的图。
图7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的激光检测部的第1光检测器和第2光检测器检测到的第1激光的图。
图8的(a)~(c)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的激光检测部的第1光检测器和第2光检测器检测第1激光而生成的检测信号与第1显示图像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9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的激光检测部的第1光检测器和第2光检测器检测到的第2激光的图。
图10的(a)~(c)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的激光检测部的第1光检测器和第2光检测器检测第2激光而生成的检测信号与第2显示图像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1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2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的第1光源部和第2光源部的结构的图。
图13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的MEMS镜装置对2条激光的光栅扫描而显示1个图像的情况的图。
图14是示出由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的激光检测部的第1光检测器和第2光检测器检测到的第1激光的图。
图15的(a)~(c)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的激光检测部的第1光检测器和第2光检测器检测第1激光而生成的检测信号与第1显示图像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6是示出由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的激光检测部的第1光检测器和第2光检测器检测到的第2激光的图。
图17的(a)~(c)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的激光检测部的第1光检测器和第2光检测器检测第2激光而生成的检测信号与第2显示图像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1具有扫描多个光束(例如第1光束和第2光束)的扫描镜部即MEMS镜装置11、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光束的发光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部12、扫描镜控制部即MEMS镜控制部13、射出作为第1光束的第1激光的第1光源部14、射出作为第2光束的第2激光的第2光源部15、驱动第1光源部14的第1光源驱动部即第1激光器驱动器16、驱动第2光源部15的第2光源驱动部即第2激光器驱动器17、作为图像显示面的屏幕18、作为光束检测部的激光检测部19。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1通过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在屏幕18上对2条激光进行光栅扫描,在屏幕18上投影由在水平方向(水平扫描方向)上并列的2个显示图像构成的1个图像(耦合图像)。图像信号只要是显示控制部12能够处理的形式的信号即可。输入的图像信号例如是从具有接收广播波的功能的装置(例如广播接收机、电视等)供给的图像信号、从具有从光盘或硬盘等信息记录介质读出图像信号的再现功能的装置(例如光盘播放器、车载导航装置、游戏装置等)供给的图像信号、或者从经由网络(例如因特网)下载图像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供给的图像信号等。
如图1所示,显示控制部12具有缓存器121、描绘控制部122、数据转换部123、第1激光器调制控制部124、第2激光器调制控制部125。显示控制部12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对第1激光器驱动器16和第2激光器驱动器17进行控制。
描绘控制部122将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数据写入缓存器121中。缓存器121暂时存储被写入的图像数据。并且,描绘控制部122读出缓存器121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供给到数据转换部123。数据转换部123将从描绘控制部122供给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比特数据,将其供给到第1激光器调制控制部124和第2激光器调制控制部125。
第1激光器调制控制部124将从数据转换部123供给的比特数据转换成表示各颜色的激光器的发光图案的信号,将其供给到第1激光器驱动器16。第1激光器驱动器16根据第1激光器调制控制部124输出的信号,生成用于驱动第1光源部14中设置的红色激光器141、绿色激光器142和蓝色激光器143(即各颜色的激光器)的驱动信号,将这些驱动信号分别供给到红色激光器141、绿色激光器142和蓝色激光器143。
第2激光器调制控制部125将从数据转换部123供给的比特数据转换成表示各颜色的激光器的发光图案的信号,将其供给到第2激光器驱动器17。第2激光器驱动器17根据第2激光器调制控制部125输出的信号,生成用于驱动第2光源部15中设置的红色激光器151、绿色激光器152和蓝色激光器153(即各颜色的激光器)的驱动信号,将这些驱动信号分别供给到红色激光器151、绿色激光器152和蓝色激光器153。
红色激光器141、绿色激光器142和蓝色激光器143根据从第1激光器驱动器16供给的驱动信号,朝向第1合成光学系统144射出红色激光、绿色激光和蓝色激光。第1合成光学系统144对从红色激光器141、绿色激光器142和蓝色激光器143射出的红色激光、绿色激光和蓝色激光进行合成,生成1条激光(束状光线)即作为第1光束的第1激光L1。第1激光L1通过作为光路变更部件的光纤1447而被照射到MEMS镜装置11的扫描镜(可动镜)114。另外,将第1激光L1引导至MEMS镜装置11的部件不限于光纤1447,也可以是反射镜等其它光路变更部件。并且,也可以不使用光路变更部件,而以将第1激光L1从第1合成光学系统144直接引导至MEMS镜装置11的方式配置第1合成光学系统144。
同样,红色激光器151、绿色激光器152和蓝色激光器153根据从第2激光器驱动器17输出的驱动信号,朝向第2合成光学系统154射出红色激光、绿色激光和蓝色激光。第2合成光学系统154对从红色激光器151、绿色激光器152和蓝色激光器153射出的红色激光、绿色激光和蓝色激光进行合成,生成1条激光(束状光线)即作为第2光束的第2激光L2。第2激光L2通过作为光路变更部件的光纤1547而被照射到MEMS镜装置11的扫描镜114。另外,将第2激光L2引导至MEMS镜装置11的部件不限于光纤1547,也可以是反射镜等其它光路变更部件。并且,也可以不使用光路变更部件,而以将第2激光L2从第2合成光学系统154直接引导至MEMS镜装置11的方式配置第2合成光学系统154。
MEMS镜装置11具有谐振点检测部111、水平驱动部112、垂直驱动部113、扫描镜114。MEMS镜装置11通过驱动扫描镜114并改变扫描镜114的朝向,能够使从第1合成光学系统144出射的第1激光L1和从第2合成光学系统154出射的第2激光L2同时朝向屏幕18进行反射。通过MEMS镜装置11,在屏幕18上同时形成基于第1激光L1的第1显示图像18a和基于第2激光L2的第2显示图像18b。并且,MEMS镜装置11根据MEMS镜控制部13的控制而使扫描镜114进行动作,以便在屏幕18上对第1激光L1和第2激光L2进行光栅扫描。该动作由检测MEMS镜装置11的水平驱动部112的谐振状态的谐振点检测部111来检测,谐振点检测部111将其检测信号供给到MEMS镜控制部13。
MEMS镜控制部13控制MEMS镜装置11。MEMS镜控制部13具有同步信号生成部131、伺服电路132、水平驱动信号生成部133、垂直驱动信号生成部134、驱动电路135。伺服电路132根据表示MEMS镜装置11具有的谐振点检测部111的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和表示激光检测部19的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第1检测信号A1、A2和第2检测信号B1、B2),对水平驱动信号生成部133的动作(或水平驱动信号生成部133和/或垂直驱动信号生成部134的动作)进行控制。驱动电路135将从水平驱动信号生成部133和垂直驱动信号生成部134输出的MEMS镜装置11的驱动信号放大到规定电平,将其供给到MEMS镜装置11。同步信号生成部131根据由伺服电路132控制的MEMS镜装置11的驱动信号生成同步信号,将生成的同步信号供给到描绘控制部122。
图2是概略地示出第1光源部14和第2光源部15的光学系统的结构要素的图。如图2所示,第1光源部14具有红色激光器141、绿色激光器142、蓝色激光器143、光纤1447、会聚透镜1446、波长选择性镜1444、1445、准直透镜1441、1442、1443。从红色激光器141、绿色激光器142和蓝色激光器143射出的各颜色的激光分别由准直透镜1441、1442、1443转换成平行光。波长选择性镜1444、1445例如由二色镜构成。波长选择性镜1444使从红色激光器141射出的红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1446的方向透射,使从绿色激光器142射出的绿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1446的方向反射。波长选择性镜1445使从红色激光器141和绿色激光器142射出的红色激光和绿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1446的方向透射,使从蓝色激光器143射出的蓝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1446的方向反射。通过波长选择性镜1444、1445,红色、绿色和蓝色的3条激光成为1条第1激光L1。会聚透镜1446使第1激光L1入射到光纤1447的入射部。从光纤1447出射的第1激光L1在准直透镜1448中成为大致平行光的第1激光L1。入射到MEMS镜装置11的扫描镜114之前的第1激光L1被照射到MEMS镜装置11,使得例如在与屏幕18垂直且与屏幕18的水平方向(X方向)平行的平面(即与图2描绘的纸面平行的平面)中与MEMS镜装置11的扫描镜114(非驱动时的扫描镜114)的垂线11n所成的角度θ1为55°。另外,上述第1光源部14的结构仅是一例,不限于上述例子。
并且,如图2所示,第2光源部15具有红色激光器151、绿色激光器152、蓝色激光器153、光纤1547、会聚透镜1546、波长选择性镜1544、1545、准直透镜1541、1542、1543。从红色激光器151、绿色激光器152和蓝色激光器153射出的各颜色的激光分别由准直透镜1541、1542、1543转换成平行光。波长选择性镜1544、1545例如由二色镜构成。波长选择性镜1544使从红色激光器151射出的红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1546的方向透射,使从绿色激光器152射出的绿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1546的方向反射。波长选择性镜1545使从红色激光器151和绿色激光器152射出的红色激光和绿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1546的方向透射,使从蓝色激光器153射出的蓝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1546的方向反射。通过波长选择性镜1544、1545,红色、绿色和蓝色的3条激光成为1条第2激光L2。会聚透镜1546使第2激光L2入射到光纤1547的入射部。从光纤1547出射的第2激光L2在准直透镜1548中成为大致平行光的第2激光L2。入射到MEMS镜装置11的扫描镜114之前的第2激光L2被照射到MEMS镜装置11,使得例如在与屏幕18垂直且与屏幕18的水平方向(X方向)平行的平面(即与图2描绘的纸面平行的平面)中与MEMS镜装置11的扫描镜114(非驱动时的扫描镜114)的垂线11n所成的角度θ2为35°。另外,第2光源部15的结构仅是一例,不限于上述例子。
图3是概略地示出MEMS镜装置11的构造和功能的图。另外,在图3中还包含在后述实施方式2的说明中使用的标号。如图3所示,MEMS镜装置11具有能够进行以水平扫描用转动中心轴(弹性梁)115为中心的转动且能够进行以垂直扫描用转动中心轴(弹性梁)116为中心的转动的扫描镜114。扫描镜114通过分别以水平扫描用转动中心轴115和垂直扫描用转动中心轴116为中心二维转动,能够对由扫描镜114反射后的激光进行光栅扫描(例如同时对第1激光L1和第2激光L2进行光栅扫描)。由MEMS镜装置11反射后的第1激光L1和第2激光L2朝向屏幕18照射。通过控制MEMS镜装置11的倾斜,进行照射到屏幕18的激光的光栅扫描。设X为水平方向(水平扫描方向即X方向)的坐标位置(像素位置),设Y为垂直方向(垂直扫描方向即Y方向)的坐标位置(像素位置),用P(X、Y)表示显示图像的像素的位置。在第1显示图像18a和第2显示图像18b各自的大小为横640像素(水平方向)、纵480像素(垂直方向)的图像时,通过从第1显示图像18a和第2显示图像18b各自的上端的开始位置P(1、1)到下端的结束位置P(640、480)连续对光线进行扫描,第1显示图像18a或第2显示图像18b的一次显示完成。
图4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1的MEMS镜装置11对2条激光的扫描而显示1个图像的情况的图。如图4所示,根据图像信号进行调制后的第1激光L1从第1显示图像18a的上端的开始位置P1(1、1)到第1显示图像18a的下端的结束位置P1(640、480)连续进行扫描(光栅扫描),由此,第1显示图像18a的一次显示完成。同时,根据图像信号进行调制后的第2激光L2从第2显示图像18b的上端的开始位置P2(1、1)到第2显示图像18b的下端的结束位置P2(640、480)连续进行扫描(光栅扫描),由此,第2显示图像18b的一次显示完成。第1激光L1和第2激光L2同时照射到屏幕18,第1显示图像18a和第2显示图像18b同时即在时间上并行地显示在屏幕18上。激光检测部19由二分割光检测器构成,该二分割光检测器由隔着检测边界线193相互相邻且在水平方向上并列的具有第1受光面的第1光检测器191和具有第2受光面的第2光检测器192构成。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输出与各自接收到的光的等级成比例的第1检测信号A1、A2和第2检测信号B1、B2。这里,第1检测信号A1和第2检测信号B1是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检测到第1光束L1时的输出信号。并且,第1检测信号A2和第2检测信号B2是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检测到第2光束L2时的输出信号。
图5的(a)~(c)是示出由水平驱动信号生成部133生成的水平驱动信号、水平驱动信号的半个周期的信号以及与照射位置P对应的激光器发光定时的图。如图5的(a)所示,水平驱动信号例如是频率20kHz的矩形波。如图5的(a)所示,矩形波状波形的振幅(波高值)定义为HH和HL。表示激光的照射位置即像素的位置的P(X、Y)中的X<1的范围的像素P(X、Y)和X>640的范围的像素P(X、Y)、以及Y<1的范围的像素P(X、Y)和Y>480的范围的像素P(X、Y),相对于横640像素、纵480像素的显示图像表示范围外。如图5的(b)、(c)所示,在水平驱动信号的半个周期以下的时间内进行从P(1、1)到P(640、1)的显示图像的水平方向1行的激光器发光,每1个像素的发光时间为30n秒。
图6的(a)、(b)是示出由垂直驱动信号生成部134生成的垂直驱动信号和与照射位置P对应的激光器发光定时的图。如图6的(a)、(b)所示,在显示毎秒30帧的图像的情况下,垂直驱动信号的周期为1/30秒即大约33m秒。在图6的(b)中仅示出位于显示图像的左端的像素(即P(1、k)、-49≤k≤530)的激光器发光定时,未示出其它像素(即P(m、k)、m为1以外的整数)的激光器发光定时。并且,如图6的(b)所示,第1显示图像或第2显示图像的1帧的显示期间为包含P(1、1)~P(1、480)的期间(P(1、1)~P(640、480)的期间)。并且,在图6的(a)中,将垂直驱动信号的锯齿波状波形的振幅(波高值)定义为VH和VL。
图7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1的激光检测部19的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检测到的第1激光L1的图。在图像投影装置1中,将在与边界线193垂直的方向上并列的预定像素数的第1光束L1照射到第1光检测器191的矩形的受光面和第2光检测器192的矩形的受光面,调整第1显示图像18a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使得此时从第1光检测器191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脉冲宽度)与从第2光检测器192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脉冲宽度)之差的绝对值最小。并且,将在与边界线193垂直的方向上并列的预定像素数的第2光束L2照射到第1光检测器191的矩形的受光面和第2光检测器192的矩形的受光面,调整第2显示图像18b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使得此时从第1光检测器191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脉冲宽度)与从第2光检测器192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脉冲宽度)之差的绝对值最小。在实施方式1中,预定像素数为9个像素,在第1显示图像18a的范围外的规定数的像素例如P1(636、490)~P1(644、490)的9个像素的发光定时射出第1激光L1,由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接收。另外,由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检测到的第1激光L1的像素数和位置不限于图7的例子。
图8的(a)~(c)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1的激光检测部19的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检测第1激光L1而生成的检测信号与第1显示图像18a的端部(右端)的位置18c之间的关系的图。如图8的(a)~(c)所示,设检测信号A1的脉冲宽度(时间轴方向的时间宽度)为Aw1,检测信号B1的脉冲宽度为Bw1。如图8的(a)所示,在脉冲宽度Aw1和脉冲宽度Bw1相等时,第1显示图像18a的右端18c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的边界线193(垂直方向的直线)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一致。如图8的(b)所示,在脉冲宽度Aw1大于脉冲宽度Bw1时,第1显示图像18a的右端18c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的边界线193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相比向第1光检测器191侧偏移。如图8的(c)所示,在脉冲宽度Aw1小于脉冲宽度Bw1时,第1显示图像18a的右端18c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的边界线193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相比向第2光检测器192侧偏移。伺服电路132改变水平驱动信号的振幅HL,以使脉冲宽度Aw1和脉冲宽度Bw1相等,即脉冲宽度Aw1与脉冲宽度Bw1之差的绝对值最小,进行控制以使第1显示图像18a的右端18c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的边界线193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一致。
图9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1的激光检测部19的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检测到的第2激光L2的图。在第2显示图像18b的范围外的规定数的像素例如P2(-3、490)~P2(5、490)的9个像素的发光定时射出第2激光L2,由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接收。另外,由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检测到的第2激光L2的像素数和位置不限于图9的例子。
图10的(a)~(c)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1的激光检测部19的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检测第2激光L2而生成的检测信号与第2显示图像18b的端部(左端)的位置18d之间的关系的图。如图10的(a)~(c)所示,设检测信号A2的脉冲宽度为Aw2,检测信号B2的脉冲宽度为Bw2。如图10的(a)所示,在脉冲宽度Aw2和脉冲宽度Bw2相等时,第2显示图像18b的左端18d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的边界线193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一致。如图10的(b)所示,在脉冲宽度Aw2大于脉冲宽度Bw2时,第2显示图像18b的左端18d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的边界线193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相比向第1光检测器191侧偏移。如图10的(c)所示,在脉冲宽度Aw2小于脉冲宽度Bw2时,第2显示图像18b的左端18d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的边界线193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相比向第2光检测器192侧偏移。伺服电路132改变水平驱动信号的振幅HH,以使脉冲宽度Aw2和脉冲宽度Bw2相等,即脉冲宽度Aw2与脉冲宽度Bw2之差的绝对值最小,进行控制以使第2显示图像18b的左端18d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的边界线193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一致。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1中,为了使通过第1光束L1和第2光束L2的扫描而显示的第1显示图像18a的右端18c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和第2显示图像18b的左端18d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一致,分别控制水平驱动信号的振幅HL和振幅HH,以使从光束检测部19的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输出的第1检测信号的脉冲宽度与第2检测信号的脉冲宽度之差的绝对值最小。因此,根据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1,能够使第1显示图像18a的右端18c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和第2显示图像18b的左端18d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双方与第1光检测器191和第2光检测器192的边界线193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一致。因此,第1显示图像18a的右端18c和第2显示图像18b的左端18d排列在水平方向的相同位置,连接形成1个图像。因此,第1显示图像18a和第2显示图像18b能够以好像没有接缝的方式即肉眼无法识别接缝的方式进行连接,能够显示尺寸较大的高品质的1个图像。
实施方式2
图11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2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1所示,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2具有扫描多个光束(例如第1光束和第2光束)的扫描镜部即MEMS镜装置21、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光束的发光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部22、扫描镜控制部即MEMS镜控制部23、射出作为第1光束的第1激光的第1光源部24、射出作为第2光束的第2激光的第2光源部25、驱动第1光源部24的第1光源驱动部即第1激光器驱动器26、驱动第2光源部25的第2光源驱动部即第2激光器驱动器27、作为图像显示面的屏幕28、作为光束检测部的激光检测部29。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2通过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在屏幕28上对2条激光进行光栅扫描,在屏幕28上投影由在垂直方向上并列的2个显示图像构成的1个图像(耦合图像)。除了构成为投影由在垂直方向上并列的2个显示图像构成的1个图像(耦合图像)这点以外,图像投影装置2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的图像投影装置1相同。
如图11所示,显示控制部22具有缓存器221、描绘控制部222、数据转换部223、第1激光器调制控制部224、第2激光器调制控制部225。显示控制部22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中的显示控制部12的动作相同。
第1激光器调制控制部224将从数据转换部223供给的比特数据转换成表示各颜色的激光器的发光图案的信号,将其供给到第1激光器驱动器26。第1激光器驱动器26根据第1激光器调制控制部224输出的信号,生成用于驱动第1光源部24中设置的红色激光器241、绿色激光器242和蓝色激光器243的驱动信号,将这些驱动信号分别供给到红色激光器241、绿色激光器242和蓝色激光器243。
第2激光器调制控制部225将从数据转换部223供给的比特数据转换成表示各颜色的激光器的发光图案的信号,将其供给到第2激光器驱动器27。第2激光器驱动器27根据第2激光器调制控制部225输出的信号,生成用于驱动第2光源部25中设置的红色激光器251、绿色激光器252和蓝色激光器253的驱动信号,将这些驱动信号分别供给到红色激光器251、绿色激光器252和蓝色激光器253。
红色激光器241、绿色激光器242和蓝色激光器243朝向第1合成光学系统244射出红色激光、绿色激光和蓝色激光。第1合成光学系统244对红色激光、绿色激光和蓝色激光进行合成,生成作为第1光束的第1激光L3。第1激光L3通过作为光路变更部件的光纤2447而被照射到MEMS镜装置21的扫描镜(可动镜)214。另外,将第1激光L3引导至MEMS镜装置21的部件不限于光纤2447,也可以是反射镜等其它光路变更部件。并且,也可以不使用光路变更部件,而以将第1激光L3从第1合成光学系统244直接引导至MEMS镜装置21的方式配置第1合成光学系统244。
同样,红色激光器251、绿色激光器252和蓝色激光器253朝向第2合成光学系统254射出红色激光、绿色激光和蓝色激光。第2合成光学系统254对红色激光、绿色激光和蓝色激光进行合成,生成作为第2光束的第2激光L4。第2激光L4通过作为光路变更部件的光纤2547而被照射到MEMS镜装置21的扫描镜214。另外,将第2激光L4引导至MEMS镜装置21的部件不限于光纤2547,也可以是反射镜等其它光路变更部件。并且,也可以不使用光路变更部件,而以将第2激光L4从第2合成光学系统254直接引导至MEMS镜装置21的方式配置第2合成光学系统254。
MEMS镜装置21具有谐振点检测部211、水平驱动部212、垂直驱动部213、扫描镜214。MEMS镜装置21通过驱动扫描镜214改变扫描镜214的朝向,能够使从第1合成光学系统244出射的第1激光L3和从第2合成光学系统254出射的第2激光L4同时朝向屏幕28进行反射。由此,MEMS镜装置21在屏幕28上同时形成基于第1激光L3的第1显示图像28a和基于第2激光L4的第2显示图像28b。并且,MEMS镜装置21根据MEMS镜控制部23的控制而使扫描镜214进行动作,以便在屏幕28上对第1激光L3和第2激光L4进行光栅扫描。该动作由检测MEMS镜装置21的水平驱动部212的谐振状态的谐振点检测部211来检测,谐振点检测部211将其检测信号供给到MEMS镜控制部23。
MEMS镜控制部23控制MEMS镜装置21。MEMS镜控制部23具有同步信号生成部231、伺服电路232、水平驱动信号生成部233、垂直驱动信号生成部234、驱动电路235。伺服电路232根据表示MEMS镜装置21具有的谐振点检测部211的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和表示激光检测部29的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第1检测信号A3、A4和第2检测信号B3、B4),对垂直驱动信号生成部234的动作(或水平驱动信号生成部233和/或垂直驱动信号生成部234的动作)进行控制。驱动电路235将从水平驱动信号生成部233和垂直驱动信号生成部234输出的MEMS镜装置21的驱动信号放大到规定电平,将其供给到MEMS镜装置21。同步信号生成部231根据由伺服电路232控制的MEMS镜装置21的驱动信号生成同步信号,将生成的同步信号供给到描绘控制部222。
图12是概略地示出第1光源部24和第2光源部25的光学系统的结构要素的图。如图12所示,第1光源部24具有红色激光器241、绿色激光器242、蓝色激光器243、光纤2447、会聚透镜2446、波长选择性镜2444、2445、准直透镜2441、2442、2443。从红色激光器241、绿色激光器242和蓝色激光器243射出的各颜色的激光分别由准直透镜2441、2442、2443转换成平行光。波长选择性镜2444、2445例如由二色镜构成。波长选择性镜2444使从红色激光器241射出的红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2446的方向透射,使从绿色激光器242射出的绿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2446的方向反射。波长选择性镜2445使从红色激光器241和绿色激光器242射出的红色激光和绿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2446的方向透射,使从蓝色激光器243射出的蓝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2446的方向反射。通过波长选择性镜2444、2445,红色、绿色和蓝色的3条激光成为1条第1激光L3。会聚透镜2446使第1激光L3入射到光纤2447的入射部。从光纤2447出射的第1激光L3在准直透镜2448中成为大致平行光的第1激光L3。入射到MEMS镜装置21的扫描镜214之前的第1激光L3被照射到MEMS镜装置21,使得例如在与屏幕28垂直且与屏幕28的垂直方向(Y方向)平行的平面(即与图12描绘的纸面平行的平面)中与MEMS镜装置21的扫描镜214(非驱动时的扫描镜214)的垂线21n所成的角度θ3为55°。另外,上述第1光源部24的结构仅是一例,不限于上述例子。
并且,如图12所示,第2光源部25具有红色激光器251、绿色激光器252、蓝色激光器253、光纤2547、会聚透镜2546、波长选择性镜2544、2545、准直透镜2541、2542、2543。从红色激光器251、绿色激光器252和蓝色激光器253射出的各颜色的激光分别由准直透镜2541、2542、2543转换成平行光。波长选择性镜2544、2545例如由二色镜构成。波长选择性镜2544使从红色激光器251射出的红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2546的方向透射,使从绿色激光器252射出的绿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2546的方向反射。波长选择性镜2545使从红色激光器251和绿色激光器252射出的红色激光和绿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2546的方向透射,使从蓝色激光器253射出的蓝色激光向朝向会聚透镜2546的方向反射。通过波长选择性镜2544、2545,红色、绿色和蓝色的3条激光成为1条第2激光L4。会聚透镜2546使第2激光L4入射到光纤2547的入射部。从光纤2547出射的第2激光L4在准直透镜2548中成为大致平行光的第2激光L4。入射到MEMS镜装置21的扫描镜214之前的第2激光L4被照射到MEMS镜装置21,使得在与屏幕28垂直且与屏幕28的垂直方向(Y方向)平行的平面(即与图12描绘的纸面平行的平面)中与MEMS镜装置21的扫描镜214(非驱动时的扫描镜214)的垂线21n所成的角度θ4为35°。另外,第2光源部25的结构仅是一例,不限于上述例子。
图3是概略地示出MEMS镜装置21的构造和功能的图。如图3所示,MEMS镜装置21具有能够进行以水平扫描用转动中心轴(弹性梁)215为中心的转动且能够进行以垂直扫描用转动中心轴(弹性梁)216为中心的转动的扫描镜214。扫描镜214通过分别以水平扫描用转动中心轴215和垂直扫描用转动中心轴216为中心二维转动,能够对由扫描镜214反射后的激光进行光栅扫描(例如同时对第1激光L3和第2激光L4进行光栅扫描)。由MEMS镜装置21反射后的第1激光L3和第2激光L4朝向屏幕28照射。通过控制MEMS镜装置21的倾斜,进行照射到屏幕28的激光的光栅扫描。在第1显示图像28a和第2显示图像28b各自的大小为横640像素(水平方向)、纵480像素(垂直方向)的图像时,通过从第1显示图像28a和第2显示图像28b各自的上端的开始位置P(1、1)到下端的结束位置P(640、480)连续对光线进行扫描,第1显示图像28a或第2显示图像28b的一次显示完成。
图13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2的MEMS镜装置21对2条激光的扫描而显示1个图像的情况的图。如图13所示,根据图像信号进行调制后的第1激光L3从第1显示图像28a的上端的开始位置P3(1、1)到第1显示图像28a的下端的结束位置P3(640、480)连续进行扫描(光栅扫描),由此,第1显示图像28a的一次显示完成。同时,根据图像信号进行调制后的第2激光L4从第2显示图像28b的上端的开始位置P4(1、1)到第2显示图像28b的下端的结束位置P4(640、480)连续进行扫描(光栅扫描),由此,第2显示图像28b的一次显示完成。第1激光L3和第2激光L4同时照射到屏幕28,第1显示图像28a和第2显示图像28b同时即在时间上并行地显示在屏幕28上。激光检测部29由二分割光检测器构成,该二分割光检测器由隔着检测边界线293相互相邻且在垂直方向上并列的具有第1受光面的第1光检测器291和具有第2受光面的第2光检测器292构成。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输出与各自接收到的光的等级成比例的第1检测信号A3、A4和第2检测信号B3、B4。这里,第1检测信号A3和第2检测信号B3是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检测到第1光束L3时的输出信号。并且,第1检测信号A4和第2检测信号B4是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检测到第2光束L4时的输出信号。
图5的(a)~(c)是示出由水平驱动信号生成部233生成的水平驱动信号、水平驱动信号的半个周期的信号以及与照射位置P对应的激光器发光定时的图。如图5的(a)所示,水平驱动信号例如是频率20kHz的矩形波。如图5的(a)所示,将矩形波的振幅定义为HH和HL。表示激光的照射位置即像素的位置的P(X、Y)中的X<1的范围的像素P(X、Y)和X>640的范围的像素P(X、Y)、以及Y<1的范围的像素P(X、Y)和Y>480的范围的像素P(X、Y)相对于横640像素、纵480像素的显示图像表示范围外。如图5的(b)、(c)所示,在水平驱动信号的半个周期以下的时间内进行从P(1、1)到P(640、1)的显示图像的水平方向1行的激光器发光,每1个像素的发光时间为30n秒。
图6的(a)、(b)是示出由垂直驱动信号生成部234生成的垂直驱动信号和与照射位置P对应的激光器发光定时的图。如图6的(a)、(b)所示,在显示毎秒30帧的图像的情况下,垂直驱动信号的周期为1/30秒即大约33m秒。如图6的(b)所示,第1显示图像或第2显示图像的1帧的显示期间为包含P(1、1)~P(1、480)的期间(P(1、1)~P(640、480)的期间)。并且,在图6的(a)中,将垂直驱动信号的锯齿波状波形的振幅(波高值)定义为VH和VL。
图14是示出由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2的激光检测部29的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检测到的第1激光L3的图。在图像投影装置2中,将在与边界线293垂直的方向上并列的预定像素数的第1光束L3照射到第1光检测器291的矩形的受光面和第2光检测器292的矩形的受光面,调整第1显示图像28a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使得此时从第1光检测器291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脉冲列的宽度)与从第2光检测器292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脉冲列的宽度)之差的绝对值最小。并且,将在与边界线293垂直的方向上并列的预定像素数的第2光束L4照射到第1光检测器291的矩形的受光面和第2光检测器292的矩形的受光面,调整第2显示图像28b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使得此时从第1光检测器291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脉冲列的宽度)与从第2光检测器292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脉冲列的宽度)之差的绝对值最小。在实施方式2中,预定像素数为8个像素,在第1显示图像28a的范围外的规定数的像素例如P3(650、477)~P3(650、484)的8个像素的发光定时出射第1激光L3,由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接收。另外,由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检测到的第1激光L3的像素数和位置不限于图14的例子。
图15的(a)~(c)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2的激光检测部29的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检测第1激光L3而生成的检测信号与第1显示图像28a的端部(下端)的位置28c之间的关系的图。如图15的(a)~(c)所示,设检测信号A3的脉冲列的宽度(时间轴方向的时间宽度)为Aw3,检测信号B3的脉冲列的宽度为Bw3。如图15的(a)所示,在脉冲列的宽度Aw3和脉冲列的宽度Bw3相等时,第1显示图像28a的下端28c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的边界线293(水平方向的直线)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一致。如图15的(b)所示,在脉冲列的宽度Aw3大于脉冲列的宽度Bw3时,第1显示图像28a的下端28c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的边界线293的垂直方向的位置相比向第1光检测器291侧偏移。如图15的(c)所示,在脉冲列的宽度Aw3小于脉冲列的宽度Bw3时,第1显示图像28a的下端28c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的边界线293的垂直方向的位置相比向第2光检测器292侧偏移。伺服电路232改变垂直驱动信号的振幅VL,以使脉冲列的宽度Aw3和脉冲列的宽度Bw3相等,即脉冲列的宽度Aw3与脉冲列的宽度Bw3之差的绝对值最小,进行控制以使第1显示图像28a的下端28c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的边界线293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一致。
图16是示出由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2的激光检测部29的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检测到的第2激光L4的图。在第2显示图像28b的范围外的规定数的像素例如P4(650、-3)~P4(650、4)的8个像素的发光定时出射第2激光L4,由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接收。另外,由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检测到的第2激光L4的像素数和位置不限于图16的例子。+
图17的(a)~(c)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2的激光检测部29的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检测第2激光L4而生成的检测信号与第2显示图像28b的端部(上端)的位置28d之间的关系的图。如图17的(a)~(c)所示,设检测信号A4的脉冲列的宽度为Aw4,检测信号B4的脉冲列的宽度为Bw4。如图17的(a)所示,在脉冲列的宽度Aw4和脉冲列的宽度Bw4相等时,第2显示图像28b的上端28d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的边界线293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一致。如图17的(b)所示,在脉冲列的宽度Aw4大于脉冲列的宽度Bw4时,第2显示图像28b的上端28d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的边界线293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相比向第1光检测器291侧偏移。如图17的(c)所示,在脉冲列的宽度Aw4小于脉冲列的宽度Bw4时,第2显示图像28b的上端28d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的边界线293的垂直方向的位置相比向第2光检测器292侧偏移。伺服电路232改变垂直驱动信号的振幅VH,以使脉冲列的宽度Aw4和脉冲列的宽度Bw4相等,即脉冲列的宽度Aw4与脉冲列的宽度Bw4之差的绝对值最小,进行控制以使第2显示图像28b的上端28d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与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的边界线293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一致。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2中,为了使通过第1光束L3和第2光束L4的扫描而显示的第1显示图像28a的下端28c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和第2显示图像28b的上端28d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一致,分别控制垂直驱动信号的振幅VL和振幅VH,以使从光束检测部29的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输出的第1检测信号的脉冲列的宽度与第2检测信号的脉冲列的宽度之差的绝对值最小。因此,根据实施方式2的图像投影装置2,能够使第1显示图像28a的下端28c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和第2显示图像28b的上端28d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双方与第1光检测器291和第2光检测器292的边界线293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一致。因此,第1显示图像28a的下端28c和第2显示图像28b的上端28d排列在垂直方向的相同位置,连接形成1个图像。因此,第1显示图像28a和第2显示图像28b能够以好像没有接缝的方式即肉眼无法识别接缝的方式进行连接,能够显示尺寸较大的高品质的1个图像。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说明了在屏幕上同时扫描2条激光的图像投影装置。但是,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如下的图像投影装置:通过在屏幕上同时扫描3条以上的激光,显示在水平方向上并列3个以上的显示图像的1个耦合图像、或在垂直方向上并列3个以上的显示图像的1个耦合图像、或在垂直水平方向上呈矩阵状并列4个以上的显示图像的1个耦合图像。
并且,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小型的激光扫描投影仪、电视机、个人计算机,以及在汽车、船舶、飞机、工厂设备等中使用的显示各种设备的状态的显示部等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各种装置。
标号说明
1、2:图像投影装置;11、21:MEMS镜装置(扫描镜部);11n、21n:MEMS镜装置的垂线;12、22:显示控制部;13、23:MEMS镜控制部(扫描镜控制部);14、24:第1光源部;15、25:第2光源部;16、26:第1激光器驱动器;17、27:第2激光器驱动器;18、28:屏幕(图像显示面);18a、28a:第1显示图像;18b、28b:第2显示图像;19、29:激光检测部(光束检测部);111、211:谐振点检测部;112、212:水平驱动部;113、213:垂直驱动部;114、214:扫描镜;115、215:水平扫描用转动中心轴(弹性梁);116、216:垂直扫描用转动中心轴(弹性梁);121、221:缓存器;122、222:描绘控制部;123、223:数据转换部;124、224:第1激光器调制控制部;125、225:第2激光器调制控制部;131、231:同步信号生成部;132、232:伺服电路;133、233:水平驱动信号生成部;134、234:垂直驱动信号生成部;135、235:驱动电路;141、241:红色激光器;142、242:绿色激光器;143、243:蓝色激光器;151、251:红色激光器;152、252:绿色激光器;153、253:蓝色激光器;144、244:第1合成光学系统;154、254:第2合成光学系统;191、291:第1光检测器;192、292:第2光检测器;1441、2441:准直透镜;1442、2442:准直透镜;1443、2443:准直透镜;1444、2444:波长选择性镜;1445、2445:波长选择性镜;1446、2446:会聚透镜;1447、2447:光纤(光路变更部);1448、2448:准直透镜;1541、2541:准直透镜;1542、2542:准直透镜;1543、2543:准直透镜;1544、2544:波长选择性镜;1545、2545:波长选择性镜;1546、2546:会聚透镜;1547、2547:光纤(光路变更部);1548、2548:准直透镜;L1、L3:第1激光;L2、L4:第2激光。

Claims (10)

1.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像投影装置具有:
第1光源部,其射出第1光束;
第2光源部,其射出第2光束;
显示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1光束和所述第2光束的发光期间;
扫描镜部,其具有反射从所述第1光源部射出的所述第1光束和从所述第2光源部射出的所述第2光束的扫描镜以及驱动该扫描镜的驱动部,通过利用所述扫描镜同时扫描所述第1光束和所述第2光束,在图像显示面上并列显示由所述第1光束形成的第1显示图像和由所述第2光束形成的第2显示图像;
光束检测部,其包含第1光检测器和第2光检测器,以使所述第1光检测器的第1受光面和所述第2光检测器的第2受光面之间的边界线与所述第1显示图像和所述第2显示图像之间的线状接缝平行的方式,配置所述第1光检测器和所述第2光检测器;以及
扫描镜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扫描镜部,所述扫描镜控制部将与所述边界线垂直的方向上并列的预定像素数的所述第1光束照射到所述第1受光面和所述第2受光面,并以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之差的绝对值最小的方式,调整所述第1显示图像的位置,所述扫描镜控制部将与所述边界线垂直的方向上并列的预定像素数的所述第2光束照射到所述第1受光面和所述第2受光面,并以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之差的绝对值最小的方式,调整所述第2显示图像的位置,
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是表示与所述第1光束或所述第2光束入射到所述第1受光面的时间对应的时间宽度的检测信号,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是表示与所述第1光束或所述第2光束入射到所述第2受光面的时间对应的时间宽度的检测信号,
在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相等的情况下,所述第1显示图像在所述第2显示图像一侧的端部的水平方向的第1位置与所述边界线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一致,
在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大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的情况下,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边界线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相比位于所述第1光检测器一侧,
在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小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的情况下,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边界线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相比位于所述第2光检测器一侧,
在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相等的情况下,所述第2显示图像在所述第1显示图像一侧的端部的水平方向的第2位置与所述边界线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一致,
在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大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的情况下,所述第2位置与所述边界线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相比位于所述第1光检测器一侧,
在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小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的情况下,所述第2位置与所述边界线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相比位于所述第2光检测器一侧,
或者,
在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相等的情况下,所述第1显示图像在所述第2显示图像一侧的端部的垂直方向的第3位置与所述边界线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一致,
在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大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的情况下,所述第3位置与所述边界线的垂直方向的位置相比位于所述第1光检测器一侧,
在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小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的情况下,所述第3位置与所述边界线的垂直方向的位置相比位于所述第2光检测器一侧,
在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相等的情况下,所述第2显示图像在所述第1显示图像一侧的端部的垂直方向的第4位置与所述边界线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一致,
在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大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的情况下,所述第4位置与所述边界线的垂直方向的位置相比位于所述第1光检测器一侧,
在从所述第1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小于从所述第2光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宽度的情况下,所述第4位置与所述边界线的垂直方向的位置相比位于所述第2光检测器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水平或垂直扫描所述第1光束和所述第2光束的方向上并列形成所述第1显示图像和所述第2显示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显示图像和所述第2显示图像在水平扫描方向上并列,
所述第1显示图像与所述第2显示图像的接缝为垂直扫描方向的直线状,
所述第1受光面与所述第2受光面的边界线为垂直扫描方向的直线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镜控制部向所述扫描镜部供给矩形波形的水平驱动信号,通过变更所述水平驱动信号的振幅,调整所述第1显示图像的水平扫描方向的位置和所述第2显示图像的水平扫描方向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水平或垂直扫描所述第1光束和所述第2光束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并列形成所述第1显示图像和所述第2显示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显示图像和所述第2显示图像在垂直扫描方向上并列,
所述第1显示图像与所述第2显示图像的接缝为水平扫描方向的直线状,
所述第1受光面与所述第2受光面的边界线为水平扫描方向的直线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镜控制部向所述扫描镜部供给锯齿波状波形的垂直驱动信号,通过变更所述垂直驱动信号的振幅,调整所述第1显示图像的垂直扫描方向的位置和所述第2显示图像的垂直扫描方向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镜部是MEMS镜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光检测器和所述第2光检测器通过进行光电转换而输出与所入射的光对应的检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显示图像和所述第2显示图像分别是相同形状的四边形。
CN201480047063.0A 2013-08-28 2014-04-18 图像投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185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7101 2013-08-28
JP2013-177101 2013-08-28
PCT/JP2014/061003 WO2015029493A1 (ja) 2013-08-28 2014-04-18 画像投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8510A CN105518510A (zh) 2016-04-20
CN105518510B true CN105518510B (zh) 2019-07-26

Family

ID=52586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706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18510B (zh) 2013-08-28 2014-04-18 图像投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00844B2 (zh)
JP (1) JP5925389B2 (zh)
CN (1) CN105518510B (zh)
DE (1) DE112014003929T5 (zh)
WO (1) WO20150294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36153B1 (en) * 2015-08-26 2019-05-15 Ricoh Company, Ltd. Actuator controlling device, drive system, video device,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and actuator controlling method
CN106125479A (zh) * 2016-08-08 2016-11-16 常州创微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多激光扫描投影系统
US10976553B2 (en) * 2016-09-30 2021-04-13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retinal scanning head-mounted display
EP3746834B1 (en) * 2018-01-31 2023-07-26 Magic Lea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arge field of view display with scanning mirror having optical power
WO2019159802A1 (ja) * 2018-02-13 2019-08-2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照射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909291B2 (en) * 2018-06-26 2024-02-20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Rotary reciprocating drive actuator with movable element and magnets and rotating mirror
CN110873961B (zh) * 2018-08-31 2022-03-04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扫描显示装置及设备、扫描方法
JP6966144B1 (ja) * 2020-03-30 2021-11-10 国立大学法人福井大学 光ビーム放射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ビーム投影装置
CN116420104A (zh) 2020-09-30 2023-07-11 海思智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虚拟实境及扩增实境装置的虚拟影像显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88771B2 (ja) 1989-10-30 1998-08-20 星和電機株式会社 レーザ表示装置
JPH052142A (ja) 1991-06-24 1993-01-08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光ビームの走査線偏位量検出方法および光ビーム走査装置
JPH06208066A (ja) 1993-01-08 1994-07-26 Fuji Xerox Co Ltd 光学走査装置
JPH08204920A (ja) 1995-01-31 1996-08-09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方法
JP3449147B2 (ja) 1997-01-30 2003-09-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
US5930019A (en) 1996-12-16 1999-07-27 Fuji Xerox Co., Ltd. Light scanning device, optical device, and scanning method of optical device
JP2000180748A (ja) 1998-12-18 2000-06-30 Fuji Xerox Co Ltd 分割走査装置及び分割走査装置のビーム状態調整方法
DE19961502B4 (de) 1998-12-22 2005-07-28 Ricoh Co., Ltd. Optische Scanvorrichtung und Bilderzeugungsvorrichtung
JP3731029B2 (ja) 1999-03-19 2006-0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35155A (ja) 1999-02-16 2000-08-29 Fuji Xerox Co Ltd 分割走査光学装置
US6515781B2 (en) 1999-08-05 2003-02-04 Microvision, Inc. Scanned imaging apparatus with switched feeds
US6362912B1 (en) 1999-08-05 2002-03-26 Microvision, Inc. Scanned imaging apparatus with switched feeds
JP2001265275A (ja) * 2000-03-16 2001-09-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1281571A (ja) 2000-03-29 2001-10-10 Fuji Xerox Co Ltd 同期信号生成装置及び光学走査装置
JP2002333587A (ja) 2001-05-10 2002-11-22 Ricoh Co Ltd 光ビーム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164271B2 (ja) 2002-03-18 2008-10-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497861B2 (ja) 2003-08-29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4681825B2 (ja) 2004-06-08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走査型表示光学系
JP4645154B2 (ja) 2004-10-28 2011-03-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4819354B2 (ja) 2004-12-21 2011-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75428A (ja) * 2008-01-24 2009-08-06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レーザプロジェクタ
JP5221965B2 (ja) 2008-01-29 201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二次元走査装置、及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JP5536999B2 (ja) 2008-08-11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505306B2 (ja) 2008-08-22 2014-05-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JP2010079198A (ja) 2008-09-29 2010-04-08 Brother Ind Ltd 画像投影装置
JP2011154324A (ja) 2010-01-28 2011-08-11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US8511838B2 (en) * 2011-06-29 2013-08-20 Microvision, Inc. Scanning laser projector with safety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8510A (zh) 2016-04-20
JP5925389B2 (ja) 2016-05-25
JPWO2015029493A1 (ja) 2017-03-02
DE112014003929T5 (de) 2016-05-12
US20160212394A1 (en) 2016-07-21
WO2015029493A1 (ja) 2015-03-05
US9800844B2 (en)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8510B (zh) 图像投影装置
US10104353B2 (en) Scanning projector with feedback from border fixture
US7972014B2 (en) Scanning projection apparatus with phase de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US10200683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foveated scanning laser image projection with depth mapping
CN105759443B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01438206B (zh) 可控制地产生激光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US9936176B2 (en) Image protection device and adjustment method
US9762873B2 (en) Dynamic constancy of brightness or size of projected content in a scanning display system
EP3497926B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epth mapping with scanning laser image projection
CN101581830B (zh) 通过应用激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KR100294426B1 (ko) 비디오영상디스프레이장치및방법,그리고그비디오영상디스프레이장치를제조하기위한방법
CN101288016A (zh) 用于在双向扫描共振镜上对齐连续扫描线的方法
JP2010533307A (ja) 発光スクリーンを有するビーム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を走査する際に指定された走査サーボビームに基づくサーボフィードバック制御
US2019031048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ser Beam Combining and Speckle Reduction
CN107710047A (zh) 投影装置、投影模块、以及电子仪器
CN101101371A (zh) 扫描设备和方法
CN100381861C (zh) 具有变化补偿扫描的显示器
CN103581635B (zh) 所呈现内容的闭环验证
CN103676420A (zh) 具有相位检测及补偿功能的激光扫描式投影装置
CN107505808A (zh) 振镜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5739088A (zh) 光学器件、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
US11589029B2 (en) 3D imaging system for RGB-D imaging
CN103018898A (zh) 图像显示装置
US10831019B2 (en) Angular velocity correction of a scanning light beam by optical methods
JPH0197918A (ja) レーザー走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