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89937A - 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89937A
CN105489937A CN201610057544.0A CN201610057544A CN105489937A CN 105489937 A CN105489937 A CN 105489937A CN 201610057544 A CN201610057544 A CN 201610057544A CN 105489937 A CN105489937 A CN 105489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ytic solution
nonaqueous electrolytic
compound
formula
alk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575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89937B (zh
Inventor
龙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575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89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89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9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89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9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01M10/0567Liq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01M10/0569Liq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v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25Organic electrolyte
    • H01M2300/0028Organic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v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非水有机溶剂中含有至少一种磷酸酯化合物,添加剂中含有至少一种膦酸环酐化合物。由于膦酸环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还原电位,能够在负极形成稳定的SEI,抑制磷酸酯的还原分解,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通过将膦酸环酐化合物和磷酸酯化合物组合使用,显著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不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

Description

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储能与动力电池中。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电池比能量密度也越来越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亟需提升。
研究表明,磷酸酯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作为锂离子电池溶剂使用可以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如Impact、nail,但是由于其还原电位较高,且形成的固体电解质膜(SEI)稀松且不稳定,明显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显著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不影响电池循环性能的非水电解液。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为了完成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所述非水有机溶剂中含有至少一种磷酸酯化合物,所述添加剂中含有至少一种膦酸环酐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膦酸环酐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示:
在式Ⅰ中,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26芳基,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直链或支链烷基,所述卤素选自F、Cl、Br、I。
优选的,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10芳基。
优选的,所述膦酸环酐化合物选自三苯基膦酸环酐、三丙基膦酸环酐、三乙基膦酸环酐、三甲基膦酸环酐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磷酸酯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Ⅱ所示:
在式Ⅱ中,R4、R5和R6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基选自卤素、C1~20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C1~20直链或支链的酰氧基;所述卤素选自F、Cl、Br;
R5和R6独立地为链状取代基或互相连接成环。
优选的,所述磷酸酯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Ⅱa所示:
在式Ⅱa中,R7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酰氧基;所述卤素选自F、Cl、Br。
优选的,所述磷酸酯化合物选自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式(Ⅲ)、(Ⅳ)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膦酸环酐化合物在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5%~3%,优选为0.1%~2%。
优选的,所述磷酸酯化合物在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0%,优选为0.1%~20%。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电解液、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和包装箔;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及涂布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膜片,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涂布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膜片;所述电解液为本发明的的非水电解液。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膦酸环酐化合物和磷酸酯化合物组合使用,显著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膦酸环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还原电位,能够在负极形成稳定的SEI,抑制磷酸酯的还原分解,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非水有机溶剂含有至少一种磷酸酯化合物,添加剂含有至少一种膦酸环酐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非水电解液的一种改进,膦酸环酐化合物为一种或多种膦酸经分子间脱水缩合形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环状结构由P原子和O原子交替构成,且P原子上连有磷氧双键。也就是说,膦酸环酐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的化学结构式:
在式Ⅰ中,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26芳基,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直链或支链烷基,所述卤素选自F、Cl、Br、I;
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的优选上限值一次为16、12、8、6、4、3;例如,在碳原子数的上限值为16的情况下,烷基的碳原子数范围是指1~16;烷基的最优选碳原子数为1~6,并进一步优选1~3。烷基可为链烷基或环烷基:链烷基包含直链烷基和带有支链的烷基;环烷基为含有脂环结构的饱和烷基,脂环上可以含有或不含有取代基。
作为烷烃基的实例,具体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环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环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叔戊基、新戊基、环戊基、2,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正己基、异己基、2-己基、3-己基、环己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1,1,-三甲基丙基、3,3-二甲基丁基、正庚基、2-庚基、3-庚基、2-甲基己基、3-甲基己基、4-甲基己基、异庚基、环庚基、正辛基、环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烃基、十二烷烃基、十三烷烃基、十四烷烃基、十五烷烃基、十六烷烃基、十七烷烃基、十八烷烃基、十九烷烃基、二十烷烃基。
上述C6~26芳基,指总的碳原子数为6~26且化学结构式中包含至少一个苯环结构的基团,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苯基、苯烷基、至少含有一个苯基的芳基例如联苯基、稠环芳烃基均可,其中在联苯基和稠环芳烃基上还可以连接有其他取代基团。
芳基中碳原子数的优选的上限值可为7、8、9、10、12、14、16、18、20、22,芳基中碳原子数的优选的下限值可为6、7、8、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选择C6~20芳基,进一步优选C6~16芳基,更优选为C6~10芳基。
作为芳基的实施,具体可以举出:苯基、苄基、联苯基、对甲苯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乙苯基、间乙苯基、邻乙苯基、3,5-二甲苯基、2,6-二甲基苯基、3,5-二乙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3,5-二异丙苯基、2,6-二异丙苯基、3,5-二正丙苯基、2,6-二正丙苯基、3,5-二正丁苯基、2,6-二正丁苯基、3,5-二异丁苯基、2,6-二异丁苯基、3,5-二叔丁苯基、2,6-二叔丁苯基、三苯甲基、1-萘基、2-萘基。
上述含有一个苯环结构的基团指含有一个苯环的化合物失去任意一个氢原子形成的基团,如苯失去任意氢原子形成的苯基、烷基苯化合物失去烷基上任意氢原子形成的苯烷基、烷基苯化合物失去苯环上任意氢原子形成的烷苯基、甲基苯失去甲基上一个氢原子形成的苄基或者甲基苯失去苯环上甲基对位氢原子形成的对甲苯基。含有多个苯环的基团指苯环与苯环之间不共用碳原子,且失去任意一个氢原子所形成的基团。含有六元碳环的芳香稠环的基团指含有六元碳环的稠环芳烃失去任意一个氢原子所形成的基团,如1-甲基萘失去甲基上一个氢原子形成的1-萘甲基,或者失去萘环上第2位置的氢形成的1-甲基-2-萘基。
作为本发明非水电解液的一种改进,式Ⅰ中,R1、R2、R3为相同的基团。
作为本发明非水电解液的一种改进,膦酸环酐化合物选自三苯基膦酸环酐(TP3P)、三丙基膦酸环酐(T3P)、三乙基膦酸环酐(TE3P)、三甲基膦酸环酐(TM3P)中的至少一种:
膦酸环酐化合物还可选自:
作为本发明非水电解液的一种改进,磷酸酯化合物具有式Ⅱ所示的化学结构式:
在式Ⅱ中,R4、R5和R6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基选自卤素、C1~20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C1~20直链或支链的酰氧基;所述卤素选自F、Cl、Br;
优选的,R4、R5和R6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苯基、取代或未取代苯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直链或支链烷基;
R5和R6独立地为链状取代基或互相连接成环。
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的优选上限值一次为16、12、8、6、4、3;例如,在碳原子数的上限值为16的情况下,烷基的碳原子数范围是指1~16;烷基的最优选碳原子数为1~6,并进一步优选1~3。烷基可为链烷基或环烷基:链烷基包含直链烷基和带有支链的烷基;环烷基为含有脂环结构的饱和烷基,脂环上可以含有或不含有取代基。
作为烷烃基的实例,具体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环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环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叔戊基、新戊基、环戊基、2,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正己基、异己基、2-己基、3-己基、环己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1,1,2-三甲基丙基、3,3-二甲基丁基、正庚基、2-庚基、3-庚基、2-甲基己基、3-甲基己基、4-甲基己基、异庚基、环庚基、正辛基、环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烃基、十二烷烃基、十三烷烃基、十四烷烃基、十五烷烃基、十六烷烃基、十七烷烃基、十八烷烃基、十九烷烃基、二十烷烃基。
上述C6~26芳基,指总的碳原子数为6~26且化学结构式中包含苯环结构的基团,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苯基、苯烷基、至少含有一个苯基的芳基例如联苯基、稠环芳烃基均可,其中在联苯基和稠环芳烃基上还可以连接有其他取代基团。
芳基中碳原子数的优选的上限值可为7、8、9、10、12、14、16、18、20、22,芳基中碳原子数的优选的下限值可为6、7、8、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选择C6~20芳基,进一步优选C6~16芳基,更优选为C6~12芳基。
作为芳基的实施,具体可以举出:苯基、苄基、联苯基、对甲苯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乙苯基、间乙苯基、邻乙苯基、3,5-二甲苯基、2,6-二甲基苯基、3,5-二乙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3,5-二异丙苯基、2,6-二异丙苯基、3,5-二正丙苯基、2,6-二正丙苯基、3,5-二正丁苯基、2,6-二正丁苯基、3,5-二异丁苯基、2,6-二异丁苯基、3,5-二叔丁苯基、2,6-二叔丁苯基、三苯甲基、1-萘基、2-萘基。
上述烷氧基的碳原子数的优选上限值一次为16、12、8、6、4、3;例如,在碳原子数的上限值为16的情况下,烷氧基的碳原子数范围是指1~16;烷氧基的最优选碳原子数为1~6。
作为烷氧基的实施,具体可以举出:-OCH3,-OCH2CH3,-O(CH2)2CH3,-OCH(CH3)2,-O(CH2)3CH3,-OCH2CH(CH3)2,-OCH(CH3)CH2CH3,-OCH2CH(CH3)2,-OC(CH3)3,-O(CH2)4CH3,-OCH2CH2CH(CH3)2,-OCH(CH3)CH2CH2CH3,-OCH2CH(CH3)CH2CH3,-OCH2C(CH3)3,-O(CH2)5CH3,-O(CH2)7CH3,-O(CH2)11CH3,-O(CH2)15CH3
上述酰氧基的碳原子数的优选上限值一次为16、12、8、6、4、3;例如,在碳原子数的上限值为16的情况下,酰氧基的碳原子数范围是指1~16;酰氧基的最优选碳原子数为1~6。
作为酰氧基的实施,具体可以举出:-COOCH3,-COOCH2CH3,-COO(CH2)2CH3,-COOCH(CH3)2,-COO(CH2)3CH3,-COOCH2CH(CH3)2,-COOCH(CH3)CH2CH3,-COOCH2CH(CH3)2,-COOC(CH3)3,-COO(CH2)4CH3,-COOCH2CH2CH(CH3)2,-COOCH(CH3)CH2CH2CH3,-COOCH2CH(CH3)CH2CH3,-COOCH2C(CH3)3,-COO(CH2)6CH3,-COO(CH2)8CH3,-COO(CH2)14CH3
作为本发明非水电解液的一种改进,磷酸酯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Ⅱa)所示:
R7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酰氧基;所述卤素选自F、Cl、Br。
进一步优选的,R7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3烷基,取代基选自卤素、C1~3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C1~3直链或支链的酰氧基。
作为烷烃基的实例,具体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环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环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叔戊基、新戊基、环戊基、2,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正己基、异己基、2-己基、3-己基、环己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1,1,2-三甲基丙基、3,3-二甲基丁基。
作为本发明非水电解液的一种改进,磷酸酯化合物选自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和式(Ⅲ)、(Ⅳ)代表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磷酸酯化合物还可以选自:
作为本发明非水电解液的一种改进,膦酸环酐化合物在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05%~3%。这是因为当膦酸环酐化合物的含量低于0.05%时,不能在阳极表面形成完整的SEI膜,从而不能有效阻止电解液与电极之间的电子转移所引起的副反应;而当膦酸环酐化合物含量大于3%时,会在负极表面形成较厚的SEI膜,导致锂离子迁移阻力增大,不利于循环过程中电池的负极界面稳定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膦酸环酐化合物在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1%~2%。
作为本发明非水电解液的一种改进,磷酸酯化合物在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01%~50%。这是因为当磷酸酯化合物在电解液中的添加量低于0.01%时,不能有效的起到阻燃效果,电池的安全性能无改善;而当磷酸酯化合物的含量高于20%时,会增大电解液的粘度,降低电解液的电导率,影响电池的其他电化学性能,如倍率、低温析锂、增加电池阻抗等。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磺酸内酯类化合物在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1%~20%,更优选为1%~20%。
作为本发明非水电解液的一种改进,所述非水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脂、碳酸丁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乙丙酯、1,4-丁内酯、丙酸甲酯、丁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非水电解液的一种改进,所述锂盐任选自有机锂盐或无机锂盐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非水电解液的一种改进,所述锂盐中含有氟元素、硼元素、磷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非水电解液的一种改进,所述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LiPF6、四氟硼酸锂LiBF4、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N(CF3SO2)2(简写为LiTFSI)、双(氟磺酰)亚胺锂Li(N(SO2F)2)(简写为LiFSI)、双草酸硼酸锂LiB(C2O4)2(简写为LiBOB)、二氟草酸硼酸锂LiBF2(C2O4)(简写为LiDFOB)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电解液、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和包装箔;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及涂布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膜片,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涂布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膜片;电解液为上述任一段落所述的非水电解液。
作为本发明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正极膜片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
作为本发明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正极活性材料任选自选自钴酸锂(LiCoO2)、锂镍锰钴三元材料、磷酸亚铁锂(LiFePO4)、锰酸锂(LiMn2O4)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负极膜片包括负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
作为本发明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负极活性材料为石墨和/或硅,例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微碳球(简称为MCMB)、硬碳、软碳、硅、硅-碳复合物、Li-Sn合金、Li-Sn-O合金、Sn、SnO、SnO2、尖晶石结构的锂化TiO2-Li4Ti5O12、Li-Al合金均可作为负极活性材料。
以下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描述本申请。不过这些实例仅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在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剂、材料和仪器如没有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在下述实施例中,所用到的物料如下:
溶剂: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简写为DEC)、碳酸丙烯酯(简写为PC),锂盐:LiPF6
磷酸酯化合物:磷酸三甲酯(TMP),磷酸三乙酯(TEP),式Ⅲ化合物、式Ⅳ化合物;
膦酸环酐化合物:三苯基膦酸环酐(TP3P),三丙基膦酸环酐(T3P),三乙基膦酸环酐(TE3P),三甲基膦酸环酐(TM3P);
锂电池隔膜:16微米厚的聚丙烯隔离膜(型号为A273,由Celgard公司提供)。
实施例1~9电解液的制备
实施例1~9电解液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制备:
在干燥房中,将EC、PC和DEC混合后,加入锂盐,然后加入膦酸环酐化合物和磷酸酯化合物,混合均匀,获得电解液,其中,EC、PC和DEC的添加量为使得EC、PC和DEC重量比为EC:PC:DEC=1:1:3,锂盐的添加量为使得LiPF6在电解液中的摩尔浓度为1mol/L。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1)正极片的制备:将正极活性物质钴酸锂(分子式为LiCoO2)、导电剂乙炔黑、粘结剂聚偏二氟乙烯(简写为PVDF)按重量比96:2:2在适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简写为NMP)溶剂中充分搅拌混合,使其形成均匀的正极浆料;将此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Al箔上,烘干、冷压,得到正极片。
2)负极片的制备:将负极活性物质石墨、导电剂乙炔黑、粘结剂丁苯橡胶(简写为SBR)、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简写为CMC)按照重量比95:2:2:1在适量的去离子水溶剂中充分搅拌混合,使其形成均匀的负极浆料;将此浆料涂覆于负极集流体Cu箔上,烘干、冷压,得到负极片。
3)隔离膜:以PE多孔聚合物薄膜作为隔离膜。
4)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将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按顺序叠好,使隔离膜处于正负极片之间起到隔离的作用,然后卷绕得到裸电芯;将裸电芯置于外包装箔中,将上述制备好的电解液注入到干燥后的电池中,经过真空封装、静置、化成、整形等工序,即完成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在上述制备的过程中,所用到的膦酸环酐化合物和磷酸酯化合物的具体种类及其用量如下表1所示。
表1、实施例中的电解液添加剂组合方式及添加量
对比例1~9电解液的制备
对比例1~9的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区别在于:电解液的组成和添加量与实施例不同。对比例1~9中电解液的组合方式和添加量具体如表2所示:
表2、对比例中的电解液添加剂组合方式及添加量
以下通过实验对本发明各实施例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性能测试。
测试一、循环测试
将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均分别进行下述测试:
在25℃下,将锂离子电池,以1C恒流充电至4.35V,然后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05C,再用1C恒流放电至3.0V,此时为首次循环,按照上述条件进行次如此多次循环充电/放电,分别计算得出锂离子电池循环50次、100次、200次和3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每组各5只电池,其中,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按照下式进行计算。各个锂离子电池中所选用的电解液以及得到的相关测试数据参见表3。
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对应循环的放电容量/首次循环的放电容量)×100%,循环测试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
从上述表2中的相关数据可以得知,相比起对比例电池1~9,实施例电池1~9分别经过50次、100次、200次、300次循环后,均具有较高的容量保持率。
由此可以得知,将本申请提供的电解液,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后,能够不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
测试二、Impact测试
(1)以1.0C电流恒流充电至4.35V,然后恒压充电至电流降至0.05C,充电停止;(2)静置1小时,然后测量OCV;(3)把电芯放在一平面上,将一直径15.8mm的棒横放在电芯的中心,让一重9.1Kg的铁锤从61±2.5cm的高度跌落到电芯上;每组各5只电池,判断测试通过的标准:电芯无冒烟,无起火,无爆炸。
Impact测试的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电池在Impact测试后结果
由此可以得知,将本申请提供的电解液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后,显著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不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有机溶剂中含有至少一种磷酸酯化合物,所述添加剂中含有至少一种膦酸环酐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膦酸环酐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示:
在式(Ⅰ)中,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26芳基,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直链或支链烷基,所述卤素选自F、Cl、Br、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在式(Ⅰ)中,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10芳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膦酸环酐化合物选自三苯基膦酸环酐、三丙基膦酸环酐、三乙基膦酸环酐、三甲基膦酸环酐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酯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Ⅱ)所示:
在式(Ⅱ)中,R4、R5和R6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基选自卤素、C1~20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C1~20直链或支链的酰氧基;
R5和R6独立地为链状取代基或互相连接成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酯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Ⅱa)所示:
在式(Ⅱa)中,R7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酰氧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酯化合物选自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式(Ⅲ)、(Ⅳ)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膦酸环酐化合物在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5%~3%,优选为0.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酯化合物在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0%,优选为0.1%~20%。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电解液、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和包装箔;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及涂布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膜片,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涂布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液。
CN201610057544.0A 2016-01-28 2016-01-28 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Active CN105489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7544.0A CN105489937B (zh) 2016-01-28 2016-01-28 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7544.0A CN105489937B (zh) 2016-01-28 2016-01-28 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9937A true CN105489937A (zh) 2016-04-13
CN105489937B CN105489937B (zh) 2018-10-12

Family

ID=55676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57544.0A Active CN105489937B (zh) 2016-01-28 2016-01-28 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8993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5265A (zh) * 2018-05-15 2018-08-03 中山弘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1063883A (zh) * 2019-12-25 2020-04-2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装置
CN111129594A (zh) * 2019-12-25 2020-05-0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装置
CN111313086A (zh) * 2019-12-24 2020-06-19 安徽圣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KR20200104904A (ko) * 2018-02-16 2020-09-04 다이킨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해액, 전기 화학 디바이스,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및 모듈
WO2022021781A1 (zh) * 2020-07-27 2022-02-03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阻燃液态电解质、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77330A1 (zh) * 2021-11-04 2023-05-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解液、二次电池及包含该二次电池的用电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3598A (ja) * 2001-01-04 2002-07-19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の非水系電解液
KR20050013717A (ko) * 2003-07-29 2005-02-05 브이케이 주식회사 우수한 저온 성능을 갖는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전해액 및이를 포함한 리튬 이차전지
JP2008130528A (ja) * 2006-11-27 2008-06-05 Sony Corp 非水電解質組成物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3779607A (zh) * 2014-01-17 2014-05-07 中南大学 一种电解液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7210487A (zh) * 2015-02-06 2017-09-26 斯泰拉化工公司 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和具备其的二次电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3598A (ja) * 2001-01-04 2002-07-19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の非水系電解液
KR20050013717A (ko) * 2003-07-29 2005-02-05 브이케이 주식회사 우수한 저온 성능을 갖는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전해액 및이를 포함한 리튬 이차전지
JP2008130528A (ja) * 2006-11-27 2008-06-05 Sony Corp 非水電解質組成物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3779607A (zh) * 2014-01-17 2014-05-07 中南大学 一种电解液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7210487A (zh) * 2015-02-06 2017-09-26 斯泰拉化工公司 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和具备其的二次电池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104904A (ko) * 2018-02-16 2020-09-04 다이킨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해액, 전기 화학 디바이스,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및 모듈
CN111712961A (zh) * 2018-02-16 2020-09-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电解液、电化学器件、锂离子二次电池和组件
EP3754775A4 (en) * 2018-02-16 2022-03-16 Daikin Industries, Ltd. ELECTROLYTIC SOLUTIO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ODULE
KR102527618B1 (ko) * 2018-02-16 2023-05-03 다이킨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해액, 전기 화학 디바이스,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및 모듈
CN111712961B (zh) * 2018-02-16 2023-09-2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电解液、电化学器件、锂离子二次电池和组件
KR20230065356A (ko) * 2018-02-16 2023-05-11 다이킨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해액, 전기 화학 디바이스,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및 모듈
KR102542965B1 (ko) * 2018-02-16 2023-06-14 다이킨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해액, 전기 화학 디바이스,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및 모듈
CN108365265A (zh) * 2018-05-15 2018-08-03 中山弘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1313086A (zh) * 2019-12-24 2020-06-19 安徽圣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1129594B (zh) * 2019-12-25 2023-09-01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装置
CN111063883A (zh) * 2019-12-25 2020-04-2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装置
CN111129594A (zh) * 2019-12-25 2020-05-0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装置
WO2022021781A1 (zh) * 2020-07-27 2022-02-03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阻燃液态电解质、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77330A1 (zh) * 2021-11-04 2023-05-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解液、二次电池及包含该二次电池的用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9937B (zh) 2018-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6871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7017432B (zh) 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5489937B (zh) 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5826606B (zh) 一种电解液以及包含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5958120B (zh) 一种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5047994B (zh) 电解液以及包括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10391457B (zh) 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9728340B (zh) 锂离子电池
CN105633466B (zh) 非水电解液及包含它的锂离子电池
CN104332653B (zh) 一种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5449279B (zh) 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11883839B (zh) 高压电解液及基于其的锂离子电池
CN11459749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
CN105206873B (zh) 一种含有磷腈氟烷基磺酰亚胺锂的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电池
CN105655640A (zh) 一种非水电解液以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9004275B (zh) 电解液及二次电池
CN10819907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电压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5226321A (zh) 电解液以及包括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4934636A (zh) 电解液以及包含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10085906A (zh) 非水电解液、含有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7017431B (zh) 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5489936A (zh) 一种非水电解液以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8987802A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
CN105762410A (zh) 一种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13471533A (zh) 一种硅碳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