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5468B - 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5468B
CN105475468B CN201510824910.6A CN201510824910A CN105475468B CN 105475468 B CN105475468 B CN 105475468B CN 201510824910 A CN201510824910 A CN 201510824910A CN 105475468 B CN105475468 B CN 1054754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ney peach
olecranon honey
tea seed
antistaling agent
seed c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249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5468A (zh
Inventor
丘苑新
赵丽
柳建良
王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5108249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754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75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5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5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5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BPRESERVING, e.g. BY CANNING, MEAT, FISH, EGGS, FRUIT, VEGETABLES, EDIBLE SEEDS;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THE PRESERVED, RIPENED, OR CANNED PRODUCTS
    • A23B7/00Preservation or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 A23B7/14Preserving or ripening with chemic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23B7/08 or A23B7/10
    • A23B7/153Preserving or ripening with chemic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23B7/08 or A23B7/10 in the form of liquids or solids
    • A23B7/154Organic compounds; Microorganisms; Enzy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od Preservation Except Freezing, Refrigeration, And Drying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鹰嘴蜜桃保鲜剂主要成分为茶枯提取物、抑菌化合物P1和/或P2、壳聚糖、有机酸,对鹰嘴蜜桃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本发明采用的茶枯提取物是从茶枯即油茶籽榨油后的残渣中提取,目前大部分茶枯充当燃料烧掉或廉价出口,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本发明为茶枯的充分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Description

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保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鹰嘴蜜桃属硬肉毛桃,因其果顶有鹰嘴状突起而得名,果实成熟时呈短圆形,果肉白色、近核部分带红色,肉质爽脆、清甜有蜜味,被农科专家誉为“桃之极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采收后的鹰嘴蜜桃极不耐贮藏,而成熟期又正值盛夏高温季节,虽然低温冷藏可延长鹰嘴蜜桃的货架寿命,但桃属于冷敏性果实,低温贮藏不仅容易发生冷害,还会影响其香甜的口感,因此大规模的商业贮藏非常困难,时常给果农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目前,使用化学杀菌剂是鹰嘴蜜桃保鲜的主要方法。然而,采用化学杀菌剂不仅会导致致病菌产生抗药性、环境污染等问题,且其残留会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开发安全、环保、高效的天然水果保鲜剂已成为国内外果品保鲜研究的方向和热点。
而茶枯,即茶油果实即茶籽经过榨油后的余渣饼,其有效成分是皂角甙素,其中的皂角甙素是一种优良的非离子天然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污染、无毒、耐储耐用、止屑、止痒、杀菌的作用。但是由于茶枯饼味苦辛酸且有毒,所以它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大部分茶枯充当燃料烧掉或廉价出口,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目前,还没有关于从茶枯中提取的抑菌活性物质作为鹰嘴蜜桃保鲜剂的相关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原料组成:茶枯提取物5%~20%,抑菌化合物0.05~5%,壳聚糖0.1%~5%,有机酸1%~5%,余量为助剂;
其中,所述抑菌化合物为化合物P1和化合物P2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P1的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
P2的化学结构如式II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各组分可根据本领域常规技术混配成乳油、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悬浮剂、悬浮乳剂、水乳剂或可溶性液剂。
优选的,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氨基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亚氨基二乙酸或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茶枯提取物为7.5%~12.5%,抑菌化合物为0.1~3%,壳聚糖为0.5%~4%,柠檬酸为1%~3%,余量为助剂。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茶枯提取物为10%,抑菌化合物P1和/或P2为0.1%,壳聚糖为3%,柠檬酸为2%,余量为助剂。
优选的,所述茶枯提取物为7.5%,抑菌化合物P1为0.2%,壳聚糖为4%,柠檬酸为3%,余量为水。
优选的,所述茶枯提取物为10%,抑菌化合物P2为0.3%,壳聚糖为3%,柠檬酸为2%,余量为水。
优选的,所述茶枯提取物为12.5%,抑菌化合物P1为0.15%,抑菌化合物P2为0.15%,壳聚糖为2%,柠檬酸为1%,余量为水。
优选的,所述助剂为溶剂,所述溶剂为水、甲醇、乙醇、丙酮、丁醇、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茶枯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在60~85℃下用2~5倍茶粉原料体积的溶剂浸泡茶粉原料1~2h,过滤干燥后制得(水分含量不高于1%-3%)。所述的茶粉原料通过将茶枯即油茶籽榨油后的残渣粉碎制得。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壳聚糖溶于有机酸溶液中,加热至40~60℃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茶枯提取物、抑菌化合物,充分混合后得到鹰嘴蜜桃保鲜剂;所得鹰嘴蜜桃保鲜剂中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原料:茶枯提取物5%~20%,抑菌化合物0.05-5%,壳聚糖0.1%~5%,有机酸1%~5%,余量为助剂;
其中,所述抑菌化合物为化合物P1和化合物P2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P1的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
P2的化学结构如式II所示:
优选的,所述鹰嘴蜜桃保鲜剂的制备方法中有机酸为柠檬酸。进一步优选的,柠檬酸的浓度为2%。
优选的,所述鹰嘴蜜桃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加热至50℃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茶枯提取物、抑菌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茶枯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在60~85℃下用溶剂浸泡茶粉原料1~2h,过滤后干燥制得。
可以理解的是,在60℃、65℃、75℃下分别用2、3、4倍茶粉原料体积的水、乙醇、甲醇浸泡茶粉原料1h、1.5h、2h,过滤后干燥制得含水量不超过1~3%的茶枯提取物。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茶粉原料通过将茶枯即油茶籽榨油后的残渣粉碎制得。
更进一步优选的,将茶枯粉碎至20-80目,得到茶粉原料。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鹰嘴蜜桃保鲜剂或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鹰嘴蜜桃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在鹰嘴蜜桃保鲜中的应用。
优选的,采用直接涂覆的方式将所述保鲜剂涂覆在鹰嘴蜜桃表面。
优选的,采用喷雾的方式将所述保鲜剂直接喷淋在鹰嘴蜜桃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喷雾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调节喷淋速度及鹰嘴蜜桃行进速度,将所述的保鲜剂直接喷淋在鹰嘴蜜桃表面,控制保鲜剂涂覆量在15~20mg/cm2;将上述喷淋好的鹰嘴蜜桃再进行鼓风干燥,鼓风机吹出的空气温度控制在30~40℃,鼓风干燥时间控制在1~2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主要成分为茶枯提取物、抑菌化合物P1和/或P2、壳聚糖、柠檬酸,对鹰嘴蜜桃具有优异的保鲜效果。本发明采用的茶枯提取物是从茶枯即油茶籽榨油后的残渣中提取,目前大部分茶枯充当燃料烧掉或廉价出口,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本发明为茶枯的充分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不同浓度茶枯提取物处理的鹰嘴蜜桃贮藏过程中失重率的变化;
图2是不同浓度茶枯提取物处理的鹰嘴蜜桃贮藏过程中感官水平的变化;
图3是不同浓度茶枯提取物处理的鹰嘴蜜桃贮藏过程中硬度的变化;
图4是不同浓度茶枯提取物处理的鹰嘴蜜桃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图5是不同浓度茶枯提取物处理的鹰嘴蜜桃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茶枯提取物浓度对鹰嘴蜜桃保鲜作用的影响
(1)将茶枯研磨成粉末状,称量2000g,用10000ml 75℃的热水浸泡1.5小时,获得茶枯浸泡液;
(2)将步骤(1)制得的茶枯浸泡液过滤,真空干燥后获得到茶枯提取物500g;
(3)分别称取步骤(2)获得的茶枯提取物5g、10g、15g、20g,加入到100ml去清水中,得到5%、10%、15%、20%浓度的茶枯提取物溶液,对鹰嘴蜜桃进行均匀涂膜,对照组用清水进行均匀涂膜;
(4)失重率的测定
水分是影响水果新鲜度和风味的重要因素,采摘水果组织中的水分影响着酶的活性。当水果失去较多的水分,其新鲜度会下降,风味也会逐渐变化,当水果过度失水,细胞紧张现象减弱,细胞中有机物的分解能力增强,细胞呼吸作用增强,导致能量平衡被破坏,水果免疫能力降低,容易被微生物感染,品质下降。所以测定水果失重率是评价水果品质的重要因素,计算公式如下:
(5)感官的评测标准
水果的商品价值可食用性需要通过人的感官认知来确定,本文对水果的外观、嗅觉、口感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外观主要包括皱皮现象、腐烂程度,嗅觉和口感主要检测水果的气味是否产生不良风味和果汁水分的多少。水果的外观风味越能保持新鲜,其分数就越高,每次邀请10个人来根据以下标准评分,再算出平均值。
表1感官品质评分标准
(6)硬度的测定
果实硬度是指某水果单位面积(S)承受测力弹簧的压力(N),他们的比值定义为果实硬度(P),果实的硬度是果实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果实失水便会变软,使果实的口感不好。测量前:首先调零,转动表盘,指针与刻线2重合,然后用刀将水果削去1平方厘米左右的皮(对于鹰嘴蜜桃,用刀片在果实的阴阳交接部分的最大直径处除去1cm2的果皮)。右手握硬度计,使硬度计垂直于被测水果表面,在均匀力的作用下将压头压入水果内,此时指针开始旋转,当压到压头刻线时(压入10毫米)停止,此时指针指的刻度值即为所测的硬度值。测量完毕后按动复位按钮,指针回到调零处。
(7)可溶性固形物(SSC)的测定
可溶性固体物是指在液体或流体食品中所有溶解的化学物质的总称,主要有糖、酸、维生素等。水果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的高低直接反应了水果的品质及成熟程度,是评价水果耐储存的重要指标之一。水果可溶性固形物一般是用手持式糖度计来测定的,本实验主要通过手持糖度计测定的方法测得水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先校正好仪器标尺的焦距和位置,即向棱镜玻璃面上滴2滴蒸馏水,盖上盖板。将其对照着光线,于水平状态下从目镜中观测,检查视野中明暗交界线是否处在零刻度线上。若与零刻度线不重合,则旋动刻度调节螺旋,使分界线与零刻度线重合。
2)用纸巾轻轻将蒸馏水吸干,然后从果实中挤出1-2滴果汁滴在棱镜玻璃面中央,盖上辅助棱镜,静置1min,朝光线明亮的地方调节消色环,视线内出现分界线,读取视野中明暗交界线上的刻度值,即为样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每个样品重复测定三次,取其平均值。
(8)Vc的测定
1)原理
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强还原性物质,其含量的高低体现了水果营养价值的损耗情况。其测定方法有碘液法、电位滴定法、荧光法、分光光度法以及库伦滴定法。本项目采用的是碘液法,即用淀粉作指示剂,I2标准溶液作滴定剂,由于维生素C分子中的烯二醇基有极强的还原性,碘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故抗坏血酸分子与I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抗坏血酸完全氧化后,过量的I2则与淀粉指示剂发生作用,当溶液出现稳定的淡蓝色时,即为终点。
2)试剂及实验器具
试剂:碘、碘化钾、可溶性淀粉、维生素C、硫酸。
实验器具:电子分析天平、烧杯、玻璃棒、棕色容量瓶(500ml、250ml)、移液管(50ml、25ml、1ml)、电磁炉、酸式滴定管(25ml)、果汁机、铁架台、小刀。
0.5%淀粉:用电子天平称取0.25g淀粉,加水稀释至50mL,把烧杯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溶解。
10%H2SO4:量取225ml水于烧杯中,然后用25ml移液管移取25mL浓硫酸至烧杯,加入浓硫酸的过程要注意搅拌。
0.05moL/L(1/2)I2标准溶液:量取150mL H2O于烧杯中,用电子天平称量6.35g I2,12.5g KI加入烧杯,用玻璃棒搅拌至其溶解,然后用玻璃棒引流移入500m L的棕色容量瓶中,定容,用倒转和摇动的方法使瓶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置于暗处一周后标定使用。用时取50mL,定容到250mL容量瓶中。
0.05moL/L(1/2)I2标液的标定:称取0.1g维生素C,加45mL新煮沸冷却水,25mL10%H2SO4,2mL 0.5%淀粉,立即用I2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淡蓝色出现并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所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
3)操作方法
准备:用电磁炉煮沸水晾凉备用。然后对水果进行预处理,先将水果洗净去皮,然后放入果汁机绞碎。
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10g绞碎的水果,然后用移液管准确加入50mL新煮沸的水,25mL10%硫酸,1mL 0.5%淀粉,摇匀,立即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淡蓝色出现且30s不褪色,记录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体积。
表2各处理茶枯提取物浓度
对表2中不同茶枯提取物浓度处理的鹰嘴蜜桃每4天测量一次,实验结果如下:
鹰嘴蜜桃失重率的测定结果如图1,从图1可以看出储藏初期,所有涂膜组的鹰嘴蜜桃的失重率都比空白组鹰嘴蜜桃的失重率高,而不同涂膜组的鹰嘴蜜桃其失重率差别不大。到第16天,CK处理的失重率为9.42%,而A1、A2、A3、A4处理的失重率为12.4%、14.32%、15.72%、17.92%,比空白组的失重率高很多,且涂膜浓度越高,失重率越大。在储藏期间,经过不同茶枯提取物涂膜的鹰嘴蜜桃其失重率一直比空白组鹰嘴蜜桃的失重率高。由此可以判断茶枯提取物涂膜无法对鹰嘴蜜桃起到保水的作用,且茶枯提取物涂膜浓度越高,越不利于鹰嘴蜜桃保水。
鹰嘴蜜桃感官水平的测定结果如图2,从图2可以看出,鹰嘴蜜桃的感官水平随着时间的增加一直降低,经过茶枯提取物涂膜的鹰嘴蜜桃在用清水洗过后,呈现棕色,外观不佳。第4天时,空白组的鹰嘴蜜桃表皮色泽暗淡,果皮皱,而涂膜组的效果则是更加不佳,茶枯提取物涂膜浓度最高的鹰嘴蜜桃更是出现了腐烂的小斑点。到第8天,无论是空白组,还是涂膜组的鹰嘴蜜桃都已经失去了商品价值,其中CK处理的鹰嘴蜜桃表皮很皱,表面还看不出腐烂的斑点,气味及味道都有明显异味,感官评分为2。经过A1、A2、A3和A4处理的感官评分分别为1.7、1.3、1、1。经过A1、A2处理的鹰嘴蜜桃,皮很皱,表面出现腐烂的现象,腐烂面积小于1/4,有明显的异味。经过A3、A4处理的鹰嘴蜜桃,其腐烂面积均有1/2,其中A4处理的鹰嘴蜜桃腐烂面积更大,腐烂表面有液体流出,有明显异味。从感官品质分析,茶枯提取物涂膜无法提高鹰嘴蜜桃的感官水平,在储藏过程中降低鹰嘴蜜桃感官水平,且浓度越高,越不利于鹰嘴蜜桃感官水平。
鹰嘴蜜桃硬度的测定结果如图3,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加,鹰嘴蜜桃的硬度不断降低,到第16天,由于鹰嘴蜜桃的硬度太低,无法显示读数,一律记作2×10000Pa/cm2。在硬度降低的过程中,CK处理的鹰嘴蜜桃硬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在储藏初期,CK处理的鹰嘴蜜桃硬度明显高于涂膜组,第8天CK处理的鹰嘴蜜桃与涂膜组的硬度差别最大,CK处理的鹰嘴蜜桃硬度为4.93*10000Pa/cm2,A1、A2、A3、A4处理鹰嘴蜜桃硬度为4.02*10000Pa/cm2、3.87*10000Pa/cm2、3.45*10000Pa/cm2、3*10000Pa/cm2,茶枯提取物涂膜浓度越高,硬度越低。第12天,CK处理的鹰嘴蜜桃硬度与涂膜浓度较低的鹰嘴蜜桃接近,但其硬度仍高于涂膜组的硬度。说明,茶枯提取物涂膜无法延缓鹰嘴蜜桃的软化,茶枯提取物涂膜浓度越高,鹰嘴蜜桃的硬度降低得越快。
鹰嘴蜜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结果如图4,图4显示,鹰嘴蜜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储藏第12天开始,水果可溶性固形物降低,其原因是果实出现了一个呼吸高峰,可溶性固形物作为呼吸基被消耗掉,随后呼吸作用趋于缓慢,多糖类物质逐渐转换为可溶性固形物。从整体来看,CK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较涂膜组的小。在储藏初期,CK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涂膜组的升高得慢,而在第8天CK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5%,A1、A2、A3和A4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2.8%、12.94%、13%、13.45%。说明随着茶枯提取物涂膜浓度的增加,鹰嘴蜜桃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速度没有得到减缓,空白组的效果较涂膜组更好,茶枯提取物涂膜无法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速率,即无法延缓鹰嘴蜜桃果实成熟。
鹰嘴蜜桃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结果如图5,图5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鹰嘴蜜桃的维生素C含量不断下降。CK处理的鹰嘴蜜桃的维生素C含量一直较涂膜组的维生素C含量高。第16天,CK处理的鹰嘴蜜桃维生素C含量为39mg/100g,而经过A1、A2、A3和A4处理的鹰嘴蜜桃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34.45mg/100g、32.45mg/100g、29.13mg/100g、28.12mg/100g,其中A4处理的鹰嘴蜜桃维生素C含量与CK处理的鹰嘴蜜桃维生素C含量相差最大,A4处理的鹰嘴蜜桃Vc含量比CK处理的低了10.88mg/100g。说明茶枯提取物涂膜不能减缓鹰嘴蜜桃VC含量的降低速度,且茶枯提取物涂膜浓度越高,鹰嘴蜜桃Vc含量降低得越快。
综上所述,茶枯提取物涂膜对鹰嘴蜜桃没有保鲜效果,茶枯提取物涂膜对鹰嘴蜜桃在失重率、感官、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的作用效果均比空白组差,且茶枯提取物浓度越高,鹰嘴蜜桃保鲜效果越差。原因可能是鹰嘴蜜桃表面的绒毛具有防止细菌入侵防腐保鲜的作用,茶枯提取物涂膜粘稠,破坏了绒毛层,且鹰嘴蜜桃皮薄,茶枯提取物可能渗透到鹰嘴蜜桃果实里,加速鹰嘴蜜桃的腐烂变质速度,茶枯提取物涂膜使得鹰嘴蜜桃的表皮呈棕色,破坏感官品质。
实施例2抑菌化合物P1和P2的制备方法
抑菌化合物P1和P2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处理:将油茶的茶叶粉碎至20-80目,得到茶粉原料。
(2)连续相变萃取:将步骤(1)所得茶粉原料1.5kg并装入萃取釜中,在始终低于萃取剂的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的条件下,将浓度为80%的乙醇萃取剂压缩为液体,在萃取温度80℃、萃取压力0.4MPa的条件下,以100L/h的流速流经萃取釜,连续萃取1h,萃取油茶中抑菌物质后,在解析温度80℃、解析压力0.2MPa的条件下,流经解析釜中,获得萃取物303g。
(3)将步骤(2)所得的抑菌物质浓缩干燥后,加入蒸馏水溶解,摇匀,转入分液漏斗中,加入4倍体积的石油醚,充分振摇萃取,静置,待溶液完全分层后,放出上层的石油醚萃取液,减压浓缩得石油醚萃取物。
(4)将步骤(3)所得石油醚萃取物加入蒸馏水溶解后,加入4倍体积的乙酸乙酯,充分振摇萃取,静置,待溶液完全分层后,放出上层的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浓缩得乙酸乙酯萃取物。
(5)将步骤(4)所得乙酸乙酯萃取物加入蒸馏水溶解后,加入4倍体积的正丁醇,充分振摇萃取,静置,待溶液完全分层后,放出上层的正丁醇萃取液,直至正丁醇层澄清无色,将萃取液合并,减压浓缩得正丁醇萃取物。
(6)将步骤(5)中所得正丁醇萃取物浓缩干燥后,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对所得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高速逆流色谱(HSCCC)的条件为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含3%乙酸)(1:4:4,V/V)体系,流速为1.5ml/min,转速为850r/min,进样量为500ml,进样液为3ml,分别收集三个峰对应的组分,分别命名为F1,F2(P1),F3,浓缩冻干物P1,重量为50g,备用。
油茶提取物P1为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甙}(即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化学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将所得的F3组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一步分离,HPLC操作条件:谱柱选用C18色谱柱,流动相选用30%的甲醇溶液,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为50μL,样品浓度15mg/mL;冷冻干燥后得到P2,重量为50g,备用。
所述油茶提取物P2为山奈酚-3-O-{β-D-吡喃木糖-(1→2)-[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甙}(kaempferol-3-O-{β-D-xyl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化学结构如式Ⅱ所示:
实施例3复合保鲜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壳聚糖溶于柠檬酸溶液中,置于搅拌器上50℃加热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再加入茶枯提取物,搅拌加热至均匀。
按照上述步骤所得的鹰嘴蜜桃保鲜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实施例4含有抑菌化合物P1的保鲜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含有抑菌化合物P1的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壳聚糖溶于氨基乙酸溶液中,置于搅拌器上50℃加热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再加入茶枯提取物、抑菌化合物P1,搅拌加热至均匀。
按照上述步骤所得的鹰嘴蜜桃保鲜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实施例5含有抑菌化合物P2的保鲜剂的制备方法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重复实施例4的步骤,将实施例4步骤(1)中氨基乙酸替换成乙二胺四乙酸,步骤(2)中的抑菌化合物P1替换成抑菌化合物P2,获得含有抑菌化合物P2的保鲜剂。
按照上述步骤所得的鹰嘴蜜桃保鲜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实施例6含有抑菌化合物P1和P2的保鲜剂的制备方法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重复实施例4的步骤,将实施例4步骤(1)中氨基乙酸替换成亚氨基二乙酸,步骤(2)中的抑菌化合物P1替换成抑菌化合物P1和抑菌化合物P2,获得含有抑菌化合物P1和P2的保鲜剂。
按照上述步骤所得的鹰嘴蜜桃保鲜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实施例7抑菌化合物P1、P2对保鲜效果的影响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重复实施例1、3、4、5、6的步骤,分别获取鹰嘴蜜桃保鲜剂,所述鹰嘴蜜桃保鲜剂的主要成分如表3。重复实施例1中步骤(4)~步骤(8),分别对所述鹰嘴蜜桃保鲜剂进行失重率的测定、感官评价、硬度的测定、可溶性固形物(SSC)的测定、VC的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
表3不同浓度混合涂膜配方
表4不同配方保鲜效果
实验结果:茶枯提取物涂膜对鹰嘴蜜桃在失重率、感官、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的作用效果均比空白组差,原因可能是鹰嘴蜜桃表面的绒毛具有防止细菌入侵防腐保鲜的作用,茶枯提取物涂膜粘稠,破坏了绒毛层。
而壳聚糖本身具有较好成膜性好,且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柠檬酸也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因此,加入壳聚糖和柠檬酸后,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对鹰嘴蜜桃在失重率、感官、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的作用效果要优于空白组。
加入P1和/或P2后,由于P1、P2具有优异的抑菌作用,对细菌和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能减缓柑橘的腐坏程度,因此对鹰嘴蜜桃在失重率、感官、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的作用效果要优于B组,尤其是感官评分方面。
实施例8含有抑菌化合物P1和P2的保鲜剂对鹰嘴蜜桃中MDA、酶活性的影响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对实施例7中E组保鲜剂处理16天后的鹰嘴蜜桃进行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以清水作为对照组(CK)。
(1)丙二醛((MDA)的含量测定
提取液的制备:取10g去皮果肉,加0.5gPVP于20mL0.2mol/L磷酸缓冲液(PH=6.4)中,冰浴研磨,8℃冰冻离心机12000rpm离心20min,取上清液测定酶活性。
将1.0mL粗酶提取液加入3.0mlo.5%的硫代巴比妥酸(TBA,用20%的三氯乙酸配成)溶液中,混匀后在沸水浴中煮沸20min,迅速用自来水冷却并在48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0min。取上清液在450nm、532nm和600nm波长下分别测定光密度值,并按下式计算MDA含量:
MDA含量(μmol/g)=[6.45(OD532-OD600)-0.56OD450)]*V*(A/a)/W
式中OD532、OD600和OD450分别代表450nm、532nm和60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V为提取液总量;A为反应液总量(4.0mL);a为测定提取液量(l.0mL);W为样品鲜重。
(2)多酚氧化酶(PPO)活性
提取液的制备:取10g去皮果肉,加0.5gPVP于20mL0.2mol/L磷酸缓冲液(PH=6.4)中,冰浴研磨,8℃冰冻离心机12000rpm离心20min,取上清液测定酶活性。
酶活性的测定:将0.04mL粗酶提取液加入3mL0.1mol/L的邻苯二酚溶液(用0.2mol/LpH=6.4的磷酸缓冲液配成)。反应温度为30℃,加酶液后1min开始扫描3min内410nm处吸光值变化,酶活性以每分钟OD410改变0.01所需的酶量为一个活性单位,重复3次。
酶活性(U/gFW.min)=△OD410*Vr/(FW*t*Vs*0.01)
式中△OD410为扫描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FW为样品鲜重(gFW);t为扫描时间(min);Vs为测定时取用酶液体积(mL);Vr为酶液总体积(mL)。
(3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
酶液制备:取5g果肉,加入0.59聚乙烯毗咯烷酮(PVP),再加入0.1moL/L的硼酸缓冲液20mL(pH=8.8,含有10mmol/L琉基乙醇,50mmol/L EDTA-Na2),冰浴匀浆,4℃,12000rpm冷冻离心20min,上清液用于酶活测定。
酶活性的测定:取1mL粗提酶液于10mL试管中,加lmL0.02mol/L的L-苯丙氨酸、2mL蒸馏水,总体积为4mL。对照中不加粗酶液,改加lmL 0.1mol/L的硼酸缓冲液。反应液混匀,置30℃恒温水浴中30min,反应结束后,迅速放入冰浴中,向试管中加入0.5mL6mol/L的盐酸终止反应。在29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以OD290改变0.01定义为一个酶活性单位U,用U/gFw.h表示酶活力。
酶活性(U/gFW.h)=OD290*V/(0.01*a*FW*t)
式中:0D290为吸光度值;V为酶液总体积(mL);a为测定时所用酶液体积(mL);FW为样品鲜重(gFW);t为反应时间(h)。
表5CK组和E组的保鲜效果
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C、D、E组的MDA含量明显低于CK组,说明含抑菌化合物P1和/或P2的保鲜剂能显著降低桃果的氧化情况,延缓桃果衰老变质。C、D、E组PPO的活性明显高于CK组,说明含抑菌化合物P1和/或P2的保鲜剂能显著诱导PPO活性,提高桃果抑菌效果。C、D、E组PAL的活性明显高于CK组,说明含抑菌化合物P1和/或P2的保鲜剂能显著诱导PAL活性,提高桃果抗菌力。
实施例9不同保鲜剂保鲜效果的测试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选择无虫害的鹰嘴蜜桃进行试验,分为4组,每组100颗,每组分别浸没于实施例7中的四种保鲜剂B、C、D、E中10min(以市售0.1%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组CK2),取出、沥干后装箱,装箱过程中都采用纸板将桃隔开,每箱只装一层,以方便观察。置于10-20℃下保鲜60天,每20天测定一次,结果如表6。
实验结果:同时含有P1和P2的保鲜剂保鲜效果最佳,60天之后好果率仍然达到96%,这是因为抑菌化合物P1和P2具有抑菌的效果,对细菌和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能减缓鹰嘴蜜桃的腐坏程度。
表6不同配方好果率测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为:茶枯提取物5%~20%,抑菌化合物0.05-5%,壳聚糖0.1%~5%,有机酸1%~5%,余量为助剂;
其中,所述的茶枯提取物通过在60~85℃下用2~5倍茶粉原料体积的水浸泡茶粉原料1~2h,过滤干燥后制得;
所述抑菌化合物为化合物P1和化合物P2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P1的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
P2的化学结构如式II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鹰嘴蜜桃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鹰嘴蜜桃保鲜剂的剂型为乳油、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悬浮剂、水乳剂或可溶性液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鹰嘴蜜桃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化合物的含量为0.0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鹰嘴蜜桃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氨基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亚氨基二乙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鹰嘴蜜桃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枯提取物为7.5%~12.5%,抑菌化合物为0.1~0.5%,壳聚糖为0.5%~4%,柠檬酸为1%~3%,余量为助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鹰嘴蜜桃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枯提取物为10%,抑菌化合物P1和/或P2为0.1%,壳聚糖为3%,柠檬酸为2%,余量为助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鹰嘴蜜桃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溶剂,所述溶剂为水、甲醇、乙醇、丙酮、丁醇、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8.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壳聚糖溶于柠檬酸溶液中,加热至40~60℃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茶枯提取物、抑菌化合物,充分混合后得到鹰嘴蜜桃保鲜剂;所得鹰嘴蜜桃保鲜剂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原料制成:茶枯提取物5%~20%,抑菌化合物0.05-5%,壳聚糖0.1%~5%,柠檬酸1%~5%,余量为助剂;
其中,所述茶枯提取物通过在60~85℃下用2~5倍茶粉原料体积的水浸泡茶粉原料1~2h,过滤后干燥制得;
所述抑菌化合物为化合物P1和化合物P2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P1的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
P2的化学结构如式II所示: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鹰嘴蜜桃保鲜剂在鹰嘴蜜桃保鲜中的应用。
CN201510824910.6A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5475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24910.6A CN105475468B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24910.6A CN105475468B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5468A CN105475468A (zh) 2016-04-13
CN105475468B true CN105475468B (zh) 2019-09-10

Family

ID=55663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24910.6A Active CN105475468B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7546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6627A (zh) * 2007-09-21 2008-04-09 华南农业大学 含有茶皂素的柑桔防腐保鲜剂
CN101595910A (zh) * 2009-04-28 2009-12-09 无锡荣和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水蜜桃保鲜剂的制备方法
CN103461472A (zh) * 2013-09-17 2013-12-25 南京通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柑橘保鲜剂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6627A (zh) * 2007-09-21 2008-04-09 华南农业大学 含有茶皂素的柑桔防腐保鲜剂
CN101595910A (zh) * 2009-04-28 2009-12-09 无锡荣和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水蜜桃保鲜剂的制备方法
CN103461472A (zh) * 2013-09-17 2013-12-25 南京通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柑橘保鲜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油茶籽粕抑菌活性物分离纯化与活性研究;陈海燕;《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121231;第43-47页
油茶籽粕提取物中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研究;汪飞等;《广东农业科学》;20141231(第18期);第83-86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5468A (zh) 2016-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usse-Valverde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enological practices on skin and seed proanthocyanidins in three varietal wines
Glew et al. Changes in sugars, organic acids and amino acids in medlar (Mespilus germanica L.) during fruit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
JP2007202481A (ja) 発酵茶
Abalos et al. Vacuum impregnation: A methodology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ready-to-eat sweet potato enriched in polyphenols
Rosnah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changes of two water apple (Syzygium samaragense).
Göttingerová et al. Analysis of phenolic compounds and some important analytical properties in selected apricot genotypes
CN110305736A (zh) 一种香味持久性苹果香精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475468B (zh) 一种鹰嘴蜜桃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ntima et al. Dye yielding plants of the Garhwal Himalaya, India: A case study
CN105285084B (zh) 一种果蔬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30432A (zh) 一种添加到核桃油中的天然抗氧化剂及其应用
CN109452427A (zh) 保健皇菊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09602671A (zh) 栀子挥发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及护肤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351641B1 (ko) 가을 감잎을 이용한 부분발효차의 제조방법
EA017663B1 (ru) Предшественник напитка, содержащий черный листовой чай,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TW201542218A (zh) 玫瑰花瓣的萃取方法
Ma et al. Constituent diversity of ethanol extracts from pitaya
Ratrinia et al. The effect of mangrove types and leave maturity on the mangrove leaves (Sonneratia alba) and (Rhizophora mucronata) tea powder
CN106226431A (zh) 一种王族海棠叶茶抗氧化成分组成及品质分析方法
KR100976619B1 (ko) 가압 볶음 무말랭이 및 이의 용도
KR101930362B1 (ko) 황칠나무 추출액,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음료
Runjala et al. Product development with wheat grass and nutrient analysis
CN106511159B (zh) 一种具有抑菌功效的沙枣花香香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70025A (zh) 一种大红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CN109287801A (zh) 一种高喷雾干燥效率的铁皮石斛花速溶粉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