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4083A -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 Google Patents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4083A
CN105474083A CN201480046361.8A CN201480046361A CN105474083A CN 105474083 A CN105474083 A CN 105474083A CN 201480046361 A CN201480046361 A CN 201480046361A CN 105474083 A CN105474083 A CN 105474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umber
group
cured film
composition
polymkeric sub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63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4083B (zh
Inventor
畑中真
大村浩之
后藤耕平
菅野裕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ssan Chemic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74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4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4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40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优异的垂直取向性,即使在树脂膜上也可以以高灵敏度使聚合性液晶垂直地取向的取向材,以及用于提供使用这样的取向材的相位差材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作为解决本发明课题的手段为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相位差材,所述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A)聚合物、以及选自(B)交联剂和(C)酸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该(A)聚合物为使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羧基对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的环氧基进行反应而得的聚合物,所述取向材的特征在于,是使用该组合物而获得的,所述相位差材的特征在于,是使用该组合物而获得的。

Description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使液晶分子垂直取向的垂直取向材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为了改善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LCD),具体而言,填充有具有正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ε>0)的IPS液晶显示装置(In-planeSwitchingLCD;面内取向转换LCD)的视角特性而使用的、对于制成+C板(正C板)而言有用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和相位差材。
背景技术
IPS-LCD的特征在于,由于不发生液晶分子的垂直方向的倾斜,因此由视角带来的亮度变化/颜色变化少,但是作为弱点可举出不易提高对比度比和亮度、响应速度这点。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对于提案初期的IPS-LCD,未使用视角的补偿膜,对于这样的未使用视角的补偿膜的IPS-LCD,由于倾斜角在暗状态下相对大的漏光,因此具有显示低对比度比的值这样的缺点。
专利文献2中公开使用了+C板和+A板(正A板)的IPS-LCD补偿膜。该文献中,对于其中记载的液晶显示元件,示出了以下的构成。
1)在由可以施加与液晶层面平行的电场的电极供给的两基板之间夹着具有水平取向的液晶层。
2)一块以上的+A板和+C板被两偏振板夹着。
3)+A板的主光轴与液晶层的主光轴垂直。
4)确定液晶层的相位差值RLC、+C板的相位差值R+C、+A板的相位差值R+A以使其满足下式。
RLC:R+C:R+A≒1:0.5:0.25
5)未示出偏振板的保护膜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相对于+A板和+C板的相位差值的关系(TAC、COP、PNB)。
此外,以提供通过将倾斜角时的暗状态的漏光最小化从而具有正面和倾斜角时的高对比度特性、低色移(ColorShift)的IPS-LCD为目的,公开了具有+A板和+C板的IPS-LCD(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560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334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2271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2816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以往所提出的那样,+C板由于可以补偿偏振板的视角大的地方的漏光,由此作为IPS-LCD的光学补偿膜是非常有用的。然而,在利用以往通常已知的拉伸处理的方法中,难以表现垂直取向(正C板)性。
此外,以往所提出的使用了聚酰亚胺的垂直取向膜在膜制成时需要使用N-甲基-2-吡咯烷酮等聚酰亚胺的溶剂。因此对于玻璃基材而言没有问题,但在基材为膜的情况下,有取向膜形成时会对基材带来破坏这样的问题。而且,对于使用了聚酰亚胺的垂直取向膜,需要高温下的烧成,有膜基材不耐受高温这样的问题。
进一步,还提出了通过用具有长链烷基的硅烷偶联剂等来将基材进行直接处理,从而形成垂直取向膜的方法,但在基材表面不存在羟基的情况下,有处理困难,基材受到限制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4)。
本发明是基于以上认识、研究结果而提出的,其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所述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用于提供在具有优异的垂直取向性的同时,具备光学补偿膜所要求的透明性、耐溶剂性,即使在树脂膜上也可以在低温短时间的烧成条件下稳定地使聚合性液晶垂直取向的取向材。
而且,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获得,具备优异的垂直取向性,即使在树脂膜上也可以在低温短时间的烧成条件下稳定地使聚合性液晶垂直取向的取向材以及对于使用该取向材而形成的+C板而言有用的相位差材。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进行了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选择将侧链具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作为基础的固化膜形成用材料,从而不论基材的种类如何都可以形成具有优异的垂直取向性的固化膜,由此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中,作为第1观点,
涉及一种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A)聚合物、以及选自(B)交联剂和(C)酸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所述(A)聚合物为使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羧基对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的环氧基进行反应而得的聚合物,
上述垂直取向性基团为下述式(1)所示的基团。
(式[1]中,
Y1表示单键,
Y2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15的亚烷基,或者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上述环状基团上的任意的氢原子可以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
Y3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15的亚烷基,
Y4表示单键,或者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或碳原子数17~30且具有甾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上述环状基团上的任意的氢原子可以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
Y5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这些环状基团上的任意的氢原子可以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
n表示0~4的整数,在n为2以上的情况下,Y5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Y6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氧基,
作为Y2和Y3的亚烷基、以及作为环状基团上的取代基或Y6的烷基、含氟烷基、烷氧基和含氟烷氧基,可以为直链状、分支状或环状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组合,
此外只要结合基团彼此不相邻,作为Y2和Y3的亚烷基、以及作为Y6的烷基、含氟烷基、烷氧基和含氟烷氧基就可以被1~3个结合基团中断,
进一步在Y2、Y4或Y5表示2价环状基团,或Y4表示具有甾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或Y2或Y3表示亚烷基,或Y6表示烷基或含氟烷基时,该2价环状基团、该具有甾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该亚烷基、该烷基和该含氟烷基可以经由结合基团而与它们所相邻的基团结合,
而且上述结合基团表示选自-O-、-CH2O-、-CO-、-COO-、-OCO-、-NHCO-、-CONH-、-NH-CO-O-、-O-CO-NH-中的基团,
其中,Y2~Y6分别表示碳原子数1~15的亚烷基、苯环、环己烷环、杂环、具有甾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和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氧基的情况下,Y2~Y6的碳原子数的合计为6~30)。
作为第2观点,涉及第1观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上述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为主链具有环结构的数均分子量300~20,000的聚合物。
作为第3观点,涉及第1观点或第2观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上述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为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双酚A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和多元醇的1,2-环氧-4-(2-环氧乙烷基)环己烷加成物中的任一种聚合物。
作为第4观点,涉及第1观点~第3观点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B)成分的交联剂为具有羟甲基或烷氧基甲基的交联剂。
作为第5观点,涉及第1观点~第4观点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基于(A)成分100质量份,含有1质量份~100质量份的(B)成分。
作为第6观点,涉及第1观点~第5观点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基于(A)成分100质量份,含有0.01质量份~20质量份的(C)成分。
作为第7观点,涉及一种取向材,其特征在于,是使第1观点~第6观点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固化而获得的。
作为第8观点,涉及一种相位差材,其特征在于,是使用由第1观点~第6观点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获得的固化膜而形成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可以提供对于为了提供具备优异的垂直取向性,即使在树脂膜上也可以在低温短时间的烧成条件下稳定地使聚合性液晶垂直取向的取向材而言有用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可以提供具备优异的垂直取向性,可以在低温短时间的烧成条件下稳定地使聚合性液晶垂直取向的取向材。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可以提供即使在树脂膜上也可以高效率形成,具有高透明且高耐溶剂性的相位差材。
具体实施方式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
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含有:作为(A)成分的使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羧基对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的环氧基进行反应而得的聚合物,以及选自作为(B)成分的交联剂和作为(C)成分的酸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中,除了上述(A)成分、(B)成分、(C)成分以外,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可以含有其它添加剂。
以下,说明各成分的详细情况。
<(A)成分>
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所含有的(A)成分为使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羧基对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的环氧基进行反应而得的聚合物。另外,在以下说明书中,也将(A)成分的聚合物称为“垂直取向聚合物”。
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可以通过使用了具有环氧基的加聚性单体的加聚进行制造。或者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可以通过具有羟基酸基的高分子化合物与表氯醇、缩水甘油基甲苯磺酸酯等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的反应进行制造。
作为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聚(3,4-环氧环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3,4-环氧环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双酚A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三羟甲基丙烷的1,2-环氧-4-(2-环氧乙烷基)环己烷加成物等。
在这些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中,优选为主链具有环结构的聚合物,具体而言,从液晶的涂布性提高方面出发,优选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双酚A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多元醇的1,2-环氧-4-(2-环氧乙烷基)环己烷加成物等。
作为这些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的分子量,聚苯乙烯换算数均分子量(以下,称为数均分子量。)优选为300~20,000。优选为400~10,000,更优选为500~8,000。
上述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能够适合使用市售品,作为具体例,作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可举出jER1001、jER1002、jER1003、jER1004、jER1055、jER1007、jER1009、jER1010、jER834、jER828(以上,三菱化学(株)制)等,作为双酚F型环氧树脂,可举出jER806、jER807(以上,三菱化学(株)制)等,作为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可举出jER152、jER154(以上,三菱化学(株)制)、EPPN201、EPPN202(以上,日本化药(株)制)等,作为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可举出ECN-1299(旭化成(株)制)、EOCN-102、EOCN-103S、EOCN-104S、EOCN-1020、EOCN-1025、EOCN-1027(以上,日本化药(株)制)、jER80S75(三菱化学(株)制)等,作为双酚A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可举出jER157S70(三菱化学(株)制)等,作为多元醇的1,2-环氧-4-(2-环氧乙烷基)环己烷加成物,可举出EHPE-3150((株)ダイセル制)等。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垂直取向性基团,表示例如包含碳原子数为6~20左右的烃基的基团,具体而言是指后述的式[1]所示的基团。
因此,作为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可举出例如具有羧基和碳原子数6~20左右的烃基的化合物。
作为碳原子数6~20的烃基,可举出直链状、分支状或环状的碳原子数6~20的烷基或包含芳香族基的碳原子数6~20的烃基。
更具体而言,垂直取向性基团为下述式[1]所示的基团。
式[1]中,Y1表示单键。
式[1]中,Y2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15的亚烷基。
此外作为Y2,可举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这些环状基团上的任意的氢原子可以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
作为上述杂环,可举出吡咯环、咪唑环、唑环、噻唑环、吡唑环、吡啶环、嘧啶环、喹啉环、吡唑啉环、异喹啉环、咔唑环、嘌呤环、噻二唑环、哒嗪环、吡唑啉环、三嗪环、吡唑烷环、三唑环、吡嗪环、苯并咪唑环、噌啉环、菲咯啉环、吲哚环、喹喔啉环、苯并噻唑环、吩噻嗪环、二唑环、吖啶环等,更优选为吡咯环、咪唑环、吡唑环、吡啶环、嘧啶环、吡唑啉环、咔唑环、哒嗪环、吡唑啉环、三嗪环、吡唑烷环、三唑环、吡嗪环、苯并咪唑环。
作为上述取代基而举出的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环丙基,作为上述烷氧基,可举出在作为上述烷基的具体例举出的基团上结合有氧原子-O-的基团。此外作为上述含氟烷基、含氟烷氧基,可举出上述烷基和烷氧基中任意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了的基团。
其中,从合成的容易性方面出发,Y2优选为苯环或环己烷环。
上述式[1]中,Y3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15的亚烷基。
上述式[1]中,Y4表示单键,或者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这些环状基团上的任意的氢原子可以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
作为上述杂环以及取代基举出的烷基等可以为上述Y2所举出的烷基。
进一步,作为Y4,可以为选自碳原子数17~30且具有甾族化合物骨架的有机基团中的2价有机基团。其优选例为具有从选自胆甾烯、雄甾烯、β-胆甾烯、表雄甾酮、麦角甾烯、雌甾酮、11α-羟基甲基甾醇、11α-孕甾酮、羊毛甾烯、炔雌醇甲醚、甲基睾酮、炔诺酮、孕烯醇酮、β-谷甾烯、豆甾烯、睾丸酮以及乙酸胆甾醇酯等结构中除去了2个氢原子的结构的2价基团。更具体而言,例如如下所述。
(式中,*表示结合位置。)
其中,从合成的容易性方面出发,Y4优选为苯环、环己烷环或碳原子数17~30且具有甾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
式[1]中,Y5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这些环状基团上的任意的氢原子可以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作为上述杂环以及取代基举出的烷基等可以为上述Y4所举出的烷基。
其中,Y5优选为苯环或环己烷环。
此外式[1]中,n表示0~4的整数,在n为2以上的情况下,Y5彼此可以为相同的基团也可以为不同的基团。其中,从原料的获得性、合成的容易性方面出发,n优选为0~3。更优选为0~2。
式[1]中,Y6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氧基。
其中,Y6优选为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1~10的含氟烷氧基。Y6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2的烷氧基。Y6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1~9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9的烷氧基。
另外,在Y4为具有甾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的情况下,Y6优选为氢原子。
上述式[1]中的定义中举出的亚烷基、烷基、含氟烷基、烷氧基或含氟烷氧基可以为直链状、分支状、或环状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组合。
例如上述烷基可举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1-甲基-正丁基、2-甲基-正丁基、3-甲基-正丁基、1,1-二甲基-正丙基、1,2-二甲基-正丙基、2,2-二甲基-正丙基、1-乙基-正丙基、正己基、1-甲基-正戊基、2-甲基-正戊基、3-甲基-正戊基、4-甲基-正戊基、1,1-二甲基-正丁基、1,2-二甲基-正丁基、1,3-二甲基-正丁基、2,2-二甲基-正丁基、2,3-二甲基-正丁基、3,3-二甲基-正丁基、1-乙基-正丁基、2-乙基-正丁基、1,1,2-三甲基-正丙基、1,2,2-三甲基-正丙基、1-乙基-1-甲基-正丙基、1-乙基-2-甲基-正丙基、正庚基、1-甲基-正己基、2-甲基-正己基、3-甲基-正己基、1,1-二甲基-正戊基、1,2-二甲基-正戊基、1,3-二甲基-正戊基、2,2-二甲基-正戊基、2,3-二甲基-正戊基、3,3-二甲基-正戊基、1-乙基-正戊基、2-乙基-正戊基、3-乙基-正戊基、1-甲基-1-乙基-正丁基、1-甲基-2-乙基-正丁基、1-乙基-2-甲基-正丁基、2-甲基-2-乙基-正丁基、2-乙基-3-甲基-正丁基、正辛基、1-甲基-正庚基、2-甲基-正庚基、3-甲基-正庚基、1,1-二甲基-正己基、1,2-二甲基-正己基、1,3-二甲基-正己基、2,2-二甲基-正己基、2,3-二甲基-正己基、3,3-二甲基-正己基、1-乙基-正己基、2-乙基-正己基、3-乙基-正己基、1-甲基-1-乙基-正戊基、1-甲基-2-乙基-正戊基、1-甲基-3-乙基-正戊基、2-甲基-2-乙基-正戊基、2-甲基-3-乙基-正戊基、3-甲基-3-乙基-正戊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等。
作为上述亚烷基,可举出从上述烷基中除去了1个任意的氢原子的二价基团。
作为上述烷氧基,可举出在作为上述烷基的具体例举出的基团上结合有氧原子-O-的基团。
此外作为上述含氟烷基、含氟烷氧基,可举出在上述烷基和烷氧基中任意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了的基团。
作为上述Y2和Y3的亚烷基、以及作为环状基团上的取代基或Y6的烷基、含氟烷基、烷氧基和含氟烷氧基,可以为直链状、分支状、或环状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组合。
此外,只要结合基团彼此不相邻,作为Y2和Y3的亚烷基、以及作为Y6的烷基、含氟烷基、烷氧基和含氟烷氧基就可以被1~3个结合基团中断。
进一步,在Y2、Y4或Y5表示2价环状基团,或Y4表示具有甾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或Y2或Y3表示亚烷基,或Y6表示烷基或含氟烷基时,该2价环状基团、该具有甾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该-CH2-CH(OH)-CH2-、该亚烷基、该烷基和该含氟烷基可以经由结合基团而与它们所相邻的基团结合。
此外上述结合基团表示选自-O-、-CH2O-、-CO-、-COO-、-OCO-、-NHCO-、-CONH-、-NH-CO-O-、-O-CO-NH-和-NH-CO-NH-中的基团。
另外,在Y2~Y6分别表示碳原子数1~15的亚烷基、苯环、环己烷环、杂环、具有甾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和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氧基的情况下,Y2~Y6的碳原子数的合计为6~30,例如为6~20。
其中,如果考虑垂直取向性和聚合性液晶的涂布性,则垂直取向性基团优选为包含碳原子数7~18,特别是8~15的烷基的基团。
所谓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优选为羧基与上述垂直取向性基团结合了的化合物。
本发明中的(A)成分的垂直取向聚合物为使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羧基对上述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的环氧基进行反应而得的聚合物。通过使该环氧基与羧基进行反应,从而产生-CH2-CH(OH)-CH2-这样的结合。
优选用于获得上述垂直取向聚合物的、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与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的使用量以相对于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的环氧1当量,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羧基成为5~60当量的方式进行使用。
在相对于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的环氧1当量,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羧基小于5当量的情况下,有时所得的垂直取向聚合物未充分获得所期望的垂直取向性。此外如果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羧基超过60当量,则要使用该垂直取向聚合物来形成固化膜(取向材),在其上涂布聚合性液晶溶液等时,有液晶的涂布性降低(发生液晶的凹陷)的担忧。
此外,可以使与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进行了反应的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的环氧残基、与不含有垂直取向性基团而具有羧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在该情况下,相对于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的环氧1当量,羧基的量以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羧基、以及不含有垂直取向性基团而具有羧基的化合物的羧基的合计量计,优选为5~60当量。
获得本发明所使用的垂直取向聚合物的步骤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通过将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和根据情况不含有垂直取向性基团而具有羧基的化合物,在与反应催化剂等共存的溶剂中,在50~150℃的温度下进行反应而获得。此时,所使用的溶剂只要溶解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和聚合引发剂等,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其具体例,可以适合使用后述的<溶剂>中所举出的溶剂。作为反应催化剂,可举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甲基溴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溴化铵、苄基三丙基氯化铵、苄基三丙基溴化铵、四甲基氯化铵、四乙基溴化铵、四丙基氯化铵、四丙基溴化铵等季铵盐;四苯基氯化四苯基溴化苄基三苯基氯化苄基三苯基溴化乙基三苯基氯化乙基三苯基溴化等季盐等。
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垂直取向聚合物通常为溶解于溶剂的溶液的状态。如后述那样,可以将所得的垂直取向聚合物的溶液直接作为(A)成分(的溶液)来使用。
此外,可以将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垂直取向聚合物的溶液投入至搅拌下的乙醚、水等中使其再沉淀,将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洗涤,然后在常压或减压下,进行常温干燥或加热干燥,制成垂直取向聚合物的粉体。通过上述操作,可以除去与垂直取向聚合物共存的反应催化剂和未反应的化合物,其结果是获得精制了的垂直取向聚合物的粉体。在不能以一次操作充分地精制的情况下,只要使所得的粉体再溶解于溶剂,反复进行上述操作即可。
在本发明中,垂直取向聚合物可以以粉体形态使用,或以将精制了的粉末再溶解于后述溶剂的溶液形态使用。
此外,在本发明中,(A)成分的垂直取向聚合物可以为多种垂直取向聚合物的混合物。
<(B)成分>
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中的(B)成分为交联剂。
作为(B)成分的交联剂优选为与上述(A)成分的能够热交联的官能团形成交联的基团,例如具有羟甲基或烷氧基甲基的交联剂。
作为具有这些基团的化合物,可举出例如,烷氧基甲基化甘脲、烷氧基甲基化苯胍胺和烷氧基甲基化三聚氰胺等羟甲基化合物。
作为烷氧基甲基化甘脲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1,3,4,6-四(甲氧基甲基)甘脲、1,3,4,6-四(丁氧基甲基)甘脲、1,3,4,6-四(羟基甲基)甘脲、1,3-双(羟基甲基)脲、1,1,3,3-四(丁氧基甲基)脲、1,1,3,3-四(甲氧基甲基)脲、1,3-双(羟基甲基)-4,5-二羟基-2-咪唑啉酮和1,3-双(甲氧基甲基)-4,5-二甲氧基-2-咪唑啉酮等。作为市售品,可举出日本サイテック·インダストリーズ(株)(旧三井サイテック(株))制甘脲化合物(商品名:サイメル(注册商标)1170、パウダーリンク(注册商标)1174)等化合物、甲基化脲树脂(商品名:UFR(注册商标)65)、丁基化脲树脂(商品名:UFR(注册商标)300、U-VAN10S60、U-VAN10R、U-VAN11HV)、DIC(株)(旧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业(株))制脲/甲醛系树脂(高缩合型,商品名:ベッカミン(注册商标)J-300S、ベッカミンP-955、ベッカミンN)等。
作为烷氧基甲基化苯胍胺的具体例,可举出四甲氧基甲基苯胍胺等。作为市售品,可举出日本サイテック·インダストリーズ(株)(旧三井サイテック(株))制(商品名:サイメル(注册商标)1123)、(株)三和ケミカル制(商品名:ニカラック(注册商标)BX-4000、ニカラックBX-37、ニカラックBL-60、ニカラックBX-55H)等。
作为烷氧基甲基化三聚氰胺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等。作为市售品,可举出日本サイテック·インダストリーズ(株)(旧三井サイテック(株))制甲氧基甲基型三聚氰胺化合物(商品名:サイメル(注册商标)300、サイメル301、サイメル303、サイメル350)、丁氧基甲基型三聚氰胺化合物(商品名:マイコート(注册商标)506、マイコート508)、(株)三和ケミカル制甲氧基甲基型三聚氰胺化合物(商品名:ニカラック(注册商标)MW-30、ニカラックMW-22、ニカラックMW-11、ニカラックMS-001、ニカラックMX-002、ニカラックMX-730、ニカラックMX-750、ニカラックMX-035)、丁氧基甲基型三聚氰胺化合物(商品名:ニカラック(注册商标)MX-45、ニカラックMX-410、ニカラックMX-302)等。
此外,可以为使这样的氨基的氢原子被羟甲基或烷氧基甲基取代了的三聚氰胺化合物、脲化合物、甘脲化合物和苯胍胺化合物进行缩合而得的化合物。可举出例如,美国专利第6323310号所记载的由三聚氰胺化合物和苯胍胺化合物制造的高分子量的化合物。作为上述三聚氰胺化合物的市售品,可举出商品名:サイメル(注册商标)303等,作为上述苯胍胺化合物的市售品,可举出商品名:サイメル(注册商标)1123(以上,日本サイテック·インダストリーズ(株)(旧三井サイテック(株))制)等。
进一步,作为(B)成分的交联剂,还可以采用使用N-羟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被羟基甲基(即羟甲基)或烷氧基甲基取代了的丙烯酰胺化合物或甲基丙烯酰胺化合物而制造的聚合物。
作为这样的聚合物,可举出例如,聚(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与苯乙烯的共聚物、N-羟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N-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苄酯的共聚物、和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苄酯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的共聚物等。这样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聚苯乙烯换算值)为1,000~500,000,优选为2,000~200,000,更优选为3,000~150,000,进一步优选为3,000~50,000。
这些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中的(B)成分的交联剂的含量基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1质量份~100质量份,更优选为5质量份~80质量份。在交联剂的含量过小的情况下,由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获得的固化膜的耐溶剂性降低,垂直取向性降低。另一方面,在含量过大的情况下,有时垂直取向性和保存稳定性降低。
<(C)成分>
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中的(C)成分为酸催化剂。
作为(C)成分的酸催化剂,可以适合使用例如,酸或热产酸剂。该(C)成分对于促进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的热固化反应而言是有效的。
关于(C)成分,具体而言,作为上述酸,可举出含有磺酸基的化合物、盐酸或其盐。而且作为上述热产酸剂,只要是在加热处理时热分解而产生酸的化合物,即在温度80℃~250℃热分解而产生酸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上述酸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盐酸或其盐;甲磺酸、乙磺酸、丙磺酸、丁磺酸、戊磺酸、辛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樟脑磺酸、三氟甲磺酸、对苯酚磺酸、2-萘磺酸、均三甲苯磺酸、对二甲苯-2-磺酸、间二甲苯-2-磺酸、4-乙基苯磺酸、1H,1H,2H,2H-全氟辛磺酸、全氟(2-乙氧基乙烷)磺酸、五氟乙磺酸、九氟丁烷-1-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等含有磺酸基的化合物或其水合物、盐等。
此外作为通过热而产生酸的化合物,可举出例如,双(甲苯磺酰氧基)乙烷、双(甲苯磺酰氧基)丙烷、双(甲苯磺酰氧基)丁烷、对硝基苄基甲苯磺酸酯、邻硝基苄基甲苯磺酸酯、1,2,3-亚苯基三(甲基磺酸酯)、对甲苯磺酸吡啶盐、对甲苯磺酸吗啉盐、对甲苯磺酸乙酯、对甲苯磺酸丙酯、对甲苯磺酸丁酯、对甲苯磺酸异丁酯、对甲苯磺酸甲酯、对甲苯磺酸苯乙酯、氰基甲基对甲苯磺酸酯、2,2,2-三氟乙基对甲苯磺酸酯、2-羟基丁基对甲苯磺酸酯、N-乙基-对甲苯磺酰胺、以及下述式所示的化合物:
等。
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中的(C)成分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的化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01质量份~20质量份,更优选为0.1质量份~1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份~10质量份。通过使(C)成分的含量为0.01质量份以上,从而可以赋予充分的热固性和耐溶剂性。然而,在多于20质量份的情况下,有时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降低。
<溶剂>
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主要以溶解于溶剂的溶液状态来使用。此时所使用的溶剂只要可以溶解(A)成分、(B)成分和/或(C)成分、以及根据需要可以添加的后述其它添加剂即可,其种类和结构等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溶剂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2-甲基-1-丁醇、正戊醇、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乙基醚、甲基溶纤剂乙酸酯、乙基溶纤剂乙酸酯、二甘醇、二甘醇单甲基醚、二甘醇单乙基醚、丙二醇、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基醚、丙二醇丙基醚、丙二醇丙基醚乙酸酯、甲苯、二甲苯、甲基乙基酮、异丁基甲基酮、环戊酮、环己酮、2-丁酮、3-甲基-2-戊酮、2-戊酮、2-庚酮、γ-丁内酯、2-羟基丙酸乙酯、2-羟基-2-甲基丙酸乙酯、乙氧基乙酸乙酯、羟基乙酸乙酯、2-羟基-3-甲基丁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环戊基甲基醚、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2-吡咯烷酮等。
在使用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在树脂膜上形成固化膜来制造取向材的情况下,从为树脂膜显示耐性的溶剂这样的方面出发,优选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2-甲基-1-丁醇、2-庚酮、异丁基甲基酮、二甘醇、丙二醇、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等。
这些溶剂可以1种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其它添加剂>
进一步,关于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密合改进剂、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流变调节剂、颜料、染料、保存稳定剂、消泡剂、抗氧化剂等。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的调制>
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为含有(A)成分的垂直取向聚合物、(B)成分的交联剂和/或(C)成分的酸催化剂,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含有其它添加剂的组合物。而且通常它们以溶解于溶剂的溶液的形态来使用。
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的优选例如下。
[1]:基于(A)成分100质量份,含有1质量份~100质量份的(B)成分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
[2]:基于(A)成分100质量份,含有1质量份~100质量份的(B)成分、溶剂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
[3]:基于(A)成分100质量份,含有0.01质量份~20质量份的(C)成分、溶剂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
[4]:基于(A)成分100质量份,含有1质量份~100质量份的(B)成分、0.01质量份~20质量份的(C)成分、溶剂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
以下详述将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作为溶液使用的情况下的配合比例、调制方法等。
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的比例只要各成分均匀地溶解于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为1质量%~60质量%,优选为2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2质量%~20质量%。这里,所谓固体成分,是指从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的全部成分中除去溶剂后的成分。
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的调制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调制法,可举出例如,在溶解于溶剂的(A)成分的溶液中以规定的比例混合(B)成分和/或(C)成分等,制成均匀的溶液的方法;或者在该调制法的适当的阶段,根据需要进一步添加其它添加剂并进行混合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的调制中,可以将通过溶剂中的反应而获得的垂直取向聚合物的溶液直接使用。在该情况下,例如,在(A)成分的溶液中与上述同样地加入(B)成分和/或(C)成分等而制成均匀的溶液。此时,可以以浓度调整为目的进一步追加投入溶剂。此时,(A)成分的生成过程中所使用的溶剂与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的浓度调整所使用的溶剂可以相同,此外也可以不同。
此外,所调制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的溶液优选使用孔径为0.2μm左右的过滤器等进行过滤,然后使用。
<固化膜、取向材以及相位差材>
可以通过将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的溶液在基板(例如,硅/二氧化硅被覆基板、氮化硅基板、被覆有金属例如铝、钼、铬等的基板、玻璃基板、石英基板、ITO基板等)、膜基板(例如,三乙酰纤维素(TAC)膜、环烯烃聚合物(COP)膜、环烯烃共聚物(COC)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丙烯酸系膜、聚乙烯膜等树脂膜)等上,利用棒涂、旋涂、流涂、辊涂、狭缝涂布、狭缝涂布之后旋涂、喷墨涂布、印刷等进行涂布而形成涂膜,然后,利用电热板或烘箱等进行加热干燥,从而形成固化膜。该固化膜还可以直接作为取向材应用。
作为加热干燥的条件,只要是以固化膜(取向材)的成分在其上所涂布的聚合性液晶溶液中不溶出的程度,利用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即可,例如,可以采用从温度60℃~200℃、时间0.4分钟~60分钟的范围中适当选择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优选为70℃~160℃、0.5分钟~10分钟。
使用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而形成的固化膜(取向材)的膜厚为例如,0.05μm~5μm,可以考虑所使用的基板的高低差、光学性质、电性质进行来适当选择。
由本发明的固化膜组合物形成的取向材具有耐溶剂性和耐热性,因此在该取向材上,涂布具有垂直取向性的聚合性液晶溶液等相位差材料,可以在取向材上使其取向。而且,通过对形成取向状态的相位差材料照射300~400nm的紫外线使其固化,从而可以作为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层形成相位差材。而且,在形成取向材的基板为膜的情况下,作为相位差膜是有用的。
此外,也可以使用如上述那样操作而形成的、具有本发明的取向材的2块基板,隔着隔板以两基板上的取向材彼此相对的方式粘合后,在这些基板之间注入液晶,制成液晶取向了的液晶显示元件。
这样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可以适合用于各种相位差材(相位差膜)、液晶显示元件等的制造。
实施例
以下,举出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中使用的简写符号]
以下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简写符号的含义如下。
<(A)成分的垂直取向聚合物和(B)成分的交联剂(聚合物)原料>
jER-1001:三菱化学(株)制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量900
jER-1055:三菱化学(株)制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量1,600
jER-157S70:三菱化学(株)制环氧化双酚A酚醛清漆树脂
ECN-1299:旭化成(株)制甲酚酚醛清漆树脂
EHPE-3150:(株)ダイセル制三羟甲基丙烷的1,2-环氧-4-(2-环氧乙烷基)环己烷加成物
LAUA:月桂酸
5CCA:4’-戊基-(1,1’-二环己烷)-4-甲酸
BMAA: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
BTEAC:苄基三乙基氯化铵
AIBN:α,α’-偶氮二异丁腈
<(B)成分:交联剂>
CYM303: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
<(C)成分:酸催化剂>
PTSA: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
<溶剂>
PM:丙二醇单甲基醚
MIBK:异丁基甲基酮
按照以下的合成例获得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使用日本分光(株)制GPC装置(Shodex(注册商标)柱KF803L和KF804L),在将洗脱溶剂四氢呋喃以流量1mL/分钟流经柱中(柱温度40℃)进行洗脱这样的条件下进行测定。另外,下述数均分子量(以下,称为Mn。)和重均分子量(以下,称为Mw。)以聚苯乙烯换算值来表示。
<合成例1>
将jER-100150.0g、LAUA6.25g、BTEAC0.14g溶解于PM131.58g,在110℃使其反应16小时,从而获得了垂直取向聚合物(固体成分浓度30质量%)(P1)。测定所得的垂直取向聚合物的环氧值,确认了LAUA全部反应了的程度的环氧基消失了。
<合成例2>
将jER-105550.0g、LAUA3.54g、BTEAC0.079g溶解于PM125.0g,在110℃使其反应16小时,从而获得了垂直取向聚合物(固体成分浓度30质量%)(P2)。测定所得的垂直取向聚合物的环氧值,确认了LAUA全部反应了的程度的环氧基消失了。
<合成例3>
将jER-157S7050.0g、LAUA14.3g、BTEAC0.33g溶解于PM150.8g,在110℃使其反应16小时,从而获得了垂直取向聚合物(固体成分浓度30质量%)(P3)。测定所得的垂直取向聚合物的环氧值,确认了LAUA全部反应了的程度的环氧基消失了。
<合成例4>
将ECN-129950.0g、LAUA14.0g、BTEAC0.32g溶解于PM150.2g,在110℃使其反应16小时,从而获得了垂直取向聚合物(固体成分浓度30质量%)(P4)。测定所得的垂直取向聚合物的环氧值,确认了LAUA全部反应了的程度的环氧基消失了。
<合成例5>
将EHPE-315050.0g、LAUA5.59g、BTEAC0.036g溶解于PM129.8g,在110℃使其反应16小时,从而获得了垂直取向聚合物(固体成分浓度30质量%)(P5)。测定所得的垂直取向聚合物的环氧值,确认了LAUA全部反应了的程度的环氧基消失了。
<合成例6>
将BMAA25.0g、作为聚合催化剂的AIBN1.04g溶解于PM48.4g,在85℃使其反应20小时,从而获得了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固体成分浓度35质量%)(P6)。所得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Mn为4,800,Mw为3,100。
<合成例7>
将EHPE-315050.0g、5CCA24.4g、BTEAC0.49g溶解于PM174.7g,在110℃使其反应16小时,从而获得了垂直取向聚合物(固体成分浓度30质量%)(P7)。测定所得的垂直取向聚合物的环氧值,确认了5CCA全部反应了的程度的环氧基消失了。
<实施例1~7、比较例1、2>
以表1所示的组成调制实施例1~7、以及比较例1和2的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对于各个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进行垂直取向性的评价。
[表1]
表1
※1:(A)成分:P1~P5、P7为垂直取向聚合物溶液的g数
※2:(B)成分中的P6为丙稀酸系共聚物溶液的g数
[垂直取向性的评价]
在无碱玻璃上使用旋转涂布机以2000转涂布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30秒。同样地,在PET膜上使用棒式涂布机以湿膜厚4μm涂布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然后,分别在温度100℃在热循环式烘箱中进行加热干燥60秒,在玻璃上和PET膜上分别形成了固化膜。
在该固化膜上,使用棒式涂布机以湿膜厚6μm涂布メルク(株)制的垂直取向用聚合性液晶溶液RMS03-015,在室温23℃放置60秒。将该基板上的涂膜以300mJ/cm2进行曝光,制作出相位差材。另外,将在玻璃上和PET膜上直接涂布(没有通过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形成固化膜)上述聚合性液晶溶液,以同样的步骤制作的相位差材设为比较例3。
对于制作的这些相位差材,使用大塚电子(株)制相位差测定装置RETS100,测定面内相位差的入射角度依赖性。将入射角度0度时的面内相位差值为0,入射角度±50度时的面内相位差处于38±5nm的范围内的情况判断为垂直取向了。
将获得的结果示于表2中。
[液晶涂布性的评价]
在PET膜上使用棒式涂布机以湿膜厚4μm涂布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然后,在温度100℃在热循环式烘箱中进行加热干燥60秒,在PET膜上形成了固化膜。
在该固化膜上,使用棒式涂布机以湿膜厚6μm涂布メルク(株)制的垂直取向用聚合性液晶溶液RMS03-015,在室温23℃放置60秒。将该基板上的涂膜以300mJ/cm2进行曝光,制作出相位差材。另外,将在PET膜上直接涂布上述聚合性液晶溶液(没有通过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形成固化膜),以同样的步骤制作的相位差材设为比较例3。
目视观察该相位差材,将未发生由液晶的凹陷带来的针孔的情况判断为液晶涂布性良好。
将获得的结果示于表2中。
[表2]
表2
*比较例3中在基材上直接涂布聚合性液晶组合物。
如表2所示那样,将由实施例1~7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获得的固化膜用作取向材的相位差材,不论所使用的基材如何,都显示出良好的垂直取向性,此外液晶的涂布性也良好。
另一方面,将由交联剂(B)和酸催化剂(C)都不含的比较例1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获得的固化膜用作取向剂的相位差材,以及将由使用了不含垂直取向性基团的成分(A)的比较例2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获得的固化膜用作取向材的相位差材,得不到垂直取向性。
此外,未形成固化膜而获得的比较例3的相位差材,虽然在玻璃上显示出垂直取向性,但在PET上未显示出垂直取向性。
产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作为形成用于形成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取向膜、对液晶显示元件设置于内部、外部的光学各向异性膜的取向材的材料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作为面向IPS-LCD的光学补偿膜的材料是适合的。

Claims (8)

1.一种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A)聚合物、以及选自(B)交联剂和(C)酸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所述(A)聚合物为使具有羧基和垂直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羧基对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的环氧基进行反应而得的聚合物,
所述垂直取向性基团为下述式(1)所示的基团,
式[1]中,
Y1表示单键,
Y2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15的亚烷基,或者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所述环状基团上的任意的氢原子可以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
Y3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15的亚烷基,
Y4表示单键,或者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或碳原子数17~30且具有甾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所述环状基团上的任意的氢原子可以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
Y5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这些环状基团上的任意的氢原子可以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
n表示0~4的整数,在n为2以上的情况下,Y5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Y6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氧基,
作为Y2和Y3的亚烷基、以及作为环状基团上的取代基或Y6的烷基、含氟烷基、烷氧基和含氟烷氧基,可以为直链状、分支状或环状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组合,
此外只要结合基团彼此不相邻,作为Y2和Y3的亚烷基、以及作为Y6的烷基、含氟烷基、烷氧基和含氟烷氧基就可以被1~3个结合基团中断,
进一步在Y2、Y4或Y5表示2价环状基团,或Y4表示具有甾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或Y2或Y3表示亚烷基,或Y6表示烷基或含氟烷基时,该2价环状基团、该具有甾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该亚烷基、该烷基和该含氟烷基可以经由结合基团而与它们所相邻的基团结合,
而且所述结合基团表示选自-O-、-CH2O-、-CO-、-COO-、-OCO-、-NHCO-、-CONH-、-NH-CO-O-、-O-CO-NH-和-NH-CO-NH-中的基团,
其中,Y2~Y6分别表示碳原子数1~15的亚烷基、苯环、环己烷环、杂环、具有甾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和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氧基的情况下,Y2~Y6的碳原子数的合计为6~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所述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为主链具有环结构的数均分子量300~20,000的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所述侧链或末端具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聚合物为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双酚A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和多元醇的1,2-环氧-4-(2-环氧乙烷基)环己烷加成物中的任一种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B)成分的交联剂为具有羟甲基或烷氧基甲基的交联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基于(A)成分100质量份,含有1质量份~100质量份的(B)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基于(A)成分100质量份,含有0.01质量份~20质量份的(C)成分。
7.一种取向材,其特征在于,是使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固化而获得的。
8.一种相位差材,其特征在于,是使用由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获得的固化膜而形成的。
CN201480046361.8A 2013-08-29 2014-08-26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Active CN1054740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8446 2013-08-29
JP2013178446 2013-08-29
PCT/JP2014/072320 WO2015030004A1 (ja) 2013-08-29 2014-08-26 硬化膜形成組成物、配向材および位相差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4083A true CN105474083A (zh) 2016-04-06
CN105474083B CN105474083B (zh) 2019-10-08

Family

ID=52586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6361.8A Active CN105474083B (zh) 2013-08-29 2014-08-26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460340B2 (zh)
KR (1) KR102193060B1 (zh)
CN (1) CN105474083B (zh)
TW (2) TWI653287B (zh)
WO (1) WO20150300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5886A (zh) * 2017-02-22 2019-10-11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0691A1 (ja) * 2022-09-28 2024-04-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画像表示装置、光学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3717A (ja) * 2001-05-07 2002-11-22 Nissan Chem Ind Ltd リソグラフィー用反射防止膜形成組成物
CN101735825A (zh) * 2008-11-17 2010-06-16 Jsr株式会社 液晶取向剂、聚有机硅氧烷、液晶取向膜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1779159A (zh) * 2007-08-21 2010-07-14 Jsr株式会社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2337140A (zh) * 2010-07-15 2012-02-01 Jsr株式会社 相位差薄膜用液晶取向剂、相位差薄膜用液晶取向膜、相位差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68928A (zh) * 2010-08-11 2013-04-24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液晶取向材料及相位差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57889B2 (ja) 1988-11-04 1999-02-17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5693691A (en) * 1995-08-21 1997-12-02 Brewer Science, Inc. Thermosetting anti-reflective coatings compositions
JP3204182B2 (ja) 1997-10-24 2001-09-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横電界方式の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281669A (ja) 2000-03-30 2001-10-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配向膜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KR100677050B1 (ko) 2003-10-22 2007-01-3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a-플레이트와 +c-플레이트를 이용한 시야각보상필름을 포함하는 면상 스위칭 액정 표시장치
JP5233526B2 (ja) * 2008-09-05 2013-07-10 東レ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それから形成された硬化膜、および硬化膜を有する素子
CN107463066B (zh) * 2011-10-11 2020-10-30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形成固化膜的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3717A (ja) * 2001-05-07 2002-11-22 Nissan Chem Ind Ltd リソグラフィー用反射防止膜形成組成物
CN101779159A (zh) * 2007-08-21 2010-07-14 Jsr株式会社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1735825A (zh) * 2008-11-17 2010-06-16 Jsr株式会社 液晶取向剂、聚有机硅氧烷、液晶取向膜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2337140A (zh) * 2010-07-15 2012-02-01 Jsr株式会社 相位差薄膜用液晶取向剂、相位差薄膜用液晶取向膜、相位差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68928A (zh) * 2010-08-11 2013-04-24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液晶取向材料及相位差材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5886A (zh) * 2017-02-22 2019-10-11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3285B (zh) 2019-03-11
TWI653287B (zh) 2019-03-11
JP6460340B2 (ja) 2019-01-30
JPWO2015030004A1 (ja) 2017-03-02
KR102193060B1 (ko) 2020-12-18
CN105474083B (zh) 2019-10-08
TW201522484A (zh) 2015-06-16
WO2015030004A1 (ja) 2015-03-05
TW201839048A (zh) 2018-11-01
KR20160052545A (ko) 2016-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4453B (zh) 形成具有光取向性的热固化膜的组合物
US9823400B2 (en) Cured film formation composition, orientation material, and retardation material
CN104379666B (zh)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以及相位差材
CN105051133A (zh)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料及相位差材料
CN105452404A (zh)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料以及相位差材料
CN104755571A (zh)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JPWO2011126021A1 (ja) 光配向性を有する熱硬化膜形成組成物
CN107406720A (zh)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CN107429081A (zh)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和相位差材
TWI686442B (zh) 硬化膜形成組成物、配向材及相位差材
CN104159938A (zh) 聚合物、含有该聚合物的组合物、和单层涂布型水平取向膜
WO2019189193A1 (ja) 硬化膜形成組成物、配向材および位相差材
CN105474083A (zh)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CN110461964A (zh)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CN107532006A (zh) 热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和垂直取向相位差膜
CN112041713B (zh)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CN110167980A (zh)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CN110325886A (zh)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CN110461887A (zh)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JP7492196B2 (ja) 硬化膜形成組成物、配向材および位相差材
JP7365003B2 (ja) 硬化膜形成組成物、配向材および位相差材
CN107207641A (zh)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料和相位差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