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2990A - 绿茶提取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绿茶提取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2990A
CN105472990A CN201480045791.8A CN201480045791A CN105472990A CN 105472990 A CN105472990 A CN 105472990A CN 201480045791 A CN201480045791 A CN 201480045791A CN 105472990 A CN105472990 A CN 105472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lity
green tea
composition
tea
ex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57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2990B (zh
Inventor
霜田祐一
高桥善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72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2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2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29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6Reducing or removing alkaloid content;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 A23F3/38Reducing or removing alkaloid content from tea extra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63Liquid or semi-liquid tea extract preparations, e.g. gels, liquid extracts in solid capsu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22Drying or concentrating tea extra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一种绿茶提取组合物,其包含以下成分(A)、(B)、(C)以及(D):(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B)糖类、(C)铁、以及(D)咖啡因,并且,(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量为25~45质量%,(B)糖类的含量为6~13质量%,(B)糖类与(C)铁的质量比[(C)/(B)]为0.000005~0.00016,(B)糖类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D)/(B)]为0.2~0.7,含水率为10质量%以下。

Description

绿茶提取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提取组合物。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以温水或冷水提取绿茶,而形成包含可溶性茶成分的绿茶提取物。通过将该绿茶提取物浓缩或精制,而形成浓缩绿茶提取物或精制绿茶提取物,通常在冷冻、冷藏或干燥的状态下保存。
例如,作为口中的触感或后味得到改善的精制茶提取物,已知有如下精制茶提取物,其固形物成分中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纯度为50质量%以上,固形物成分中的镁的含量为300mg/kg以下,且固形物成分中的镁与锰的质量比(锰/镁)为0.25以下(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透明度及颜色得到改善的绿茶提取物,已知有如下绿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特定量的儿茶素混合物、茶胺酸、钙、镁、锰、铝、锌、及铁离子(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152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1-1978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茶提取组合物、配合该绿茶提取组合物而成的容器装饮料、以及配合该绿茶提取组合物而成的即溶粉末饮料,该绿茶提取组合物包含以下成分(A)、(B)、(C)以及(D):
(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
(B)糖类、
(C)铁、以及
(D)咖啡因,
并且,(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量为25~45质量%,(B)糖类的含量为6~13质量%,(B)糖类与(C)铁的质量比[(C)/(B)]为0.000005~0.00016,(B)糖类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D)/(B)]为0.2~0.7,含水率为10质量%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者们发现绿茶提取组合物随着含水率不同而产生如下不同现象:若未冷冻或冷藏而长期保存,则在含水率较高时发黑,相对于此,若含水率较低则发红。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口腔内的残留感及苦味,且在保存时不易产生色调变化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在此,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残留感”是指在口腔内块状粒子发涩,口感较差的刺激味。
本发明者们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将绿茶提取组合物中所含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及特定成分的各个含量、该特定成分与特定金属的质量比、该特定成分与咖啡因的质量比、以及含水率控制为特定量,可获得减少残留感或苦味,且在保存时不易产生色调变化的绿茶提取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减少残留感或苦味,且在保存时不易产生色调变化的绿茶提取组合物。进一步,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可用作减少口腔内的残留感或苦味且无不适感的容易入口的饮料的制造原料。
[绿茶提取组合物]
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中,(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量为25~45质量%,从茶风味的维持及生理效果的观点而言,优选为27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质量%以上,另外,从减少苦味及残留感、抑制色调变化的观点而言,优选为44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2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8质量%以下。作为该(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量的范围,在绿茶提取组合物中,优选为27~44质量%,更优选为30~4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3~4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5~38质量%。此处,在本说明书中,所谓“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是将包含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及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没食子酸酯体和包含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及儿茶素的非没食子酸酯体总括起来的总称。另外,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量是基于上述8种的合计量而定义的,在本发明中,含有上述8种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至少1种即可。
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中,关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从茶风味的维持及生理效果的观点而言,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上,另外,从减少苦味及残留感的观点而言,优选为57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6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4质量%以下。作为该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的范围,优选为30~57质量%,更优选为35~56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5~5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54质量%。此处,在本说明书中,所谓“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是上述4种没食子酸酯体相对于8种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质量比率。
另外,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中,(B)糖类的含量为6~13质量%,从减少残留感及苦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6.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质量%以上,另外,从维持茶风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12.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2.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1质量%以下。作为该(B)糖类的含量的范围,在绿茶提取组合物中,优选为6.5~12.5质量%,更优选为7~12.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12.1质量%。此处,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糖类”是将葡萄糖、果糖及蔗糖总括起来的总称。另外,(B)糖类的含量是基于上述3种的合计量而定义的,在本发明中,含有上述3种中的至少1种即可。
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中,关于(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与(B)糖类的质量比[(B)/(A)],从减少残留感及苦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19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2以上,另外,从维持茶风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5以下,更优选为0.4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4以下。作为该质量比[(B)/(A)]的范围,优选为0.1~0.5,更优选为0.19~0.45,进一步优选为0.2~0.4。
另外,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中,关于(C)铁的含量,从减少残留感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00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00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0014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002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0.0016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012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1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09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07质量%以下。作为该(C)铁的含量的范围,在绿茶提取组合物中,优选为0.00001~0.0016质量%,更优选为0.0001~0.001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0014~0.001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002~0.0009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002~0.0007质量%。此处,在绿茶提取组合物中所含的“铁”有非离子状态的铁和解离状态的铁,另外,解离的铁有二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另外,(C)铁的含量是基于非离子状态的铁与解离状态的铁的合计量而定义的,在本发明中,含有上述3种中的至少1种即可。
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中,(B)糖类与(C)铁的质量比[(C)/(B)]为0.000005~0.00016,从减少苦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00001以上,更优选为0.0000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0002以上,另外,从减少残留感及苦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00014以下,更优选为0.0001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0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007以下。作为该质量比[(C)/(B)]的范围,优选为0.00001~0.00014,更优选为0.000015~0.00012,进一步优选为0.00002~0.0001,进一步优选为0.00002~0.00007。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中含有(D)咖啡因。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中,关于(D)咖啡因的含量,从减少残留感的观点而言,优选为2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上,另外,从减少残留感及苦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6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质量%以下。作为该(D)咖啡因的含量的范围,在绿茶提取组合物中,优选为2~6质量%,更优选为2.5~5.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4质量%。
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中,关于(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D)/(A)],从减少残留感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04以上,更优选为0.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6以上,另外,从抑制色调变化、减少残留感及苦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17以下,更优选为0.1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1以下。作为该质量比[(D)/(A)]的范围,优选为0.04~0.17,更优选为0.05~0.16,进一步优选为0.06~0.14,进一步优选为0.06~0.11。
另外,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中,(B)糖类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D)/(B)]为0.2~0.7,从抑制色调变化、减少残留感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23以上,更优选为0.2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5以上,另外,从减少残留感及苦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65以下,更优选为0.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下。作为该质量比[(D)/(B)]的范围,优选为0.23~0.65,更优选为0.25~0.6,进一步优选为0.3~0.55,进一步优选为0.35~0.5。
另外,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中,关于(C)铁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C)/(D)],从减少苦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00003以上,更优选为0.00003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0004以上,另外,从抑制色调变化、减少残留感及苦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00045以下,更优选为0.000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0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02以下。作为该质量比[(C)/(D)]的范围,优选为0.00003~0.00045,更优选为0.000035~0.0004,进一步优选为0.00004~0.0003,进一步优选为0.00004~0.0002。
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中的(E)含水率为10质量%以下,从抑制保存时的色调变化的观点而言,更优选为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下。如果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E)含水率为5质量%以下,则形态成为粉体,故而不仅操作性优异,也可以提高保存稳定性。另外,关于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E)含水率的下限值,从抑制保存时的色调变化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上。
另外,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保存时的色调变化得到抑制。具体而言,可将在55℃下保存14天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a*值、与保存开始前例如刚制造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a*值之差的绝对值(Δa*),优选设为小于6,更优选设为小于4,进一步优选设为小于3.5,进一步更优选设为2以下,进一步优选设为1.9以下,进一步更优选设为1.8以下。此处,所谓“a*值”是在以L*a*b*表色体系表现颜色时表示色相、彩度的座标值之一,是表示红色方向的彩度的座标值。在L*a*b*表色体系中,还存在表示亮度的L*与表示黄色方向的彩度的座标值的b*,但在本发明中,对在绿茶提取组合物产生色调变化时最容易表露的a*进行了规定。另外,色调变化(Δa*)的测定是依据下文所述的实施例中所记载的“色相变化的测定”进行的。
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以是任何方法,例如,通过使温水接触于新鲜茶叶的表面后,利用水提取该茶叶,接着将所获得的绿茶提取液固液分离,以使含水率成为10质量%以下的方式进行浓缩或干燥,从而制造将绿茶提取组合物中所含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及糖类的各个含量、该糖类与铁及咖啡因的各质量比、及含水率控制为特定量的绿茶提取组合物。
(新鲜茶叶)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新鲜茶叶”,是指采摘后且热处理前的茶叶、或采摘后且在热处理前进行冷藏或冷冻保存的茶叶。另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新鲜茶叶通常使用采摘状态的茶叶(整叶(fullleaf))。进一步,不仅可使用茶叶,也可以使用梗。
作为新鲜茶叶,只要是通常栽培的茶品种,则并无特别限定,可适当选择1种或2种以上使用。茶叶的采摘时期可为头茬茶、二茬茶、三茬茶及四茬茶的任一者。另外,作为采摘方法,可列举:二叶采摘、三叶采摘、普通采摘等。
(温水处理)
温水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适当选择自来水、蒸馏水、离子交换水、天然水等使用。
另外,从减少苦味及残留感、抑制色调变化的观点而言,温水的温度优选为60~99℃,更优选为70~97℃,进一步优选为80~95℃。
作为接触方法,只要能够使新鲜茶叶的表面与温水接触,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使新鲜茶叶浸渍于温水中的方法、以喷淋方式对新鲜茶叶供给温水的方法等。
温水的量可根据接触方法或规模而适当选择。例如,以水与新鲜茶叶的质量比(水/新鲜茶叶)计,优选为5~40,更优选为10~35,进一步优选为20~30。另外,从减少苦味及残留感、抑制色调变化的观点而言,与温水的接触时间优选为10~300秒,更优选为30~270秒,进一步优选为120~240秒。
温水处理后,可通过振荡等操作去除附着于茶叶表面上的水分,也可以利用碎布、纸等轻轻擦拭。另外,也可以对温水处理后的茶叶进行干燥。
另外,在进行提取前,为了提高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提取效率,可以对茶叶进行CTC处理、切碎处理或粉碎处理等。此处,在本说明书中,所谓“CTC处理”,是指将碾碎(Crush)、撕裂(Tear)及卷起(Curl)的处理一下子同时进行的处理,可以使用CTC处理装置进行。该CTC处理为用于红茶的处理,通常不在绿茶的处理中进行。另外,在本发明中,未必需要揉捻等揉搓茶叶的步骤。
(提取)
作为提取方法,可采用搅拌提取、管柱提取、滴滤提取等公知的方法。
关于提取中所使用的水的温度,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提取效率的观点而言,优选为25~100℃,更优选为50~98℃,进一步优选为55~92℃。
另外,作为水,可使用与上述同样的水,其中,从味道方面而言,优选为离子交换水。
水的量可根据提取方法而适当选择,例如,以水与新鲜茶叶的质量比(水/新鲜茶叶=浴比)计,优选为1~50,更优选为2~45,进一步优选为3~40。另外,提取时间根据规模等而不同,例如优选为5~6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0~40分钟。
(固液分离)
提取后,对所获得的绿茶提取液进行固液分离。
作为固液分离,例如可适当选择过滤、离心分离、膜处理等,也可以组合1种或2种以上而进行。其中,从抑制色调变化、减少残留感及苦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膜处理,进一步优选为使用精密过滤膜(MF膜(microfiltrationmembrane))的处理。
膜处理的条件例如如下所述。温度优选为5~70℃,进一步优选为10~60℃。压力条件优选为30~400kPa,进一步优选为50~350kPa。作为膜孔径,优选为0.1~10μm,进一步优选为0.2~5μm。另外,作为膜孔径的测定方法,可列举使用水银压入法、泡点试验、细菌过滤法等的通常的测定方法,优选为使用利用泡点试验求出的值。
作为膜的材质,例如可以列举:烃系高分子、氟化烃系高分子或砜系高分子、陶瓷。另外,作为膜的形态,可以列举:平膜、螺旋膜、中空纤维膜、整体式(monolithtype)膜、笔型(penciltype)膜等。
离心分离可以使用分离板型、圆筒型、倾析器(decanter)型等的通常的设备。作为离心分离条件,温度优选为5~70℃,进一步优选为10~40℃。关于转数和时间,例如在分离板型的情形时,优选为4000~10000rpm,更优选为5000~10000rpm,进一步优选为6000~10000rpm,优选为0.2~30分钟,更优选为0.2~2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0.2~15分钟。
过滤例如可采用利用滤纸、不锈钢等金属制过滤器等的过滤器分离。金属制过滤器的筛孔尺寸例如为18~300目。
(浓缩、干燥)
作为绿茶提取组合物的形态,例如可以列举:液体、浆体、半固体、固体等各种形态。当希望绿茶提取组合物的制品形态为液体时,例如可以通过减压浓缩、反渗透膜浓缩等进行浓缩,作为减压浓缩,具体而言,可列举蒸发器等。另外,当希望绿茶提取组合物的制品形态为粉体时,例如可通过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等进行干燥而粉体化,也可以与浓缩组合进行。此时,以成为上述含水率的方式加以调整。
[容器装饮料]
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是配合上述绿茶提取组合物而成的。
绿茶提取组合物向饮料中的配合量可适当选择,例如可以在容器装饮料中以优选含有(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1~0.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含有0.12~0.2质量%的方式进行配合。此时,也可以以成为所需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量的方式利用水或其他茶提取物等进行稀释。作为水,可列举与上述同样的水,其中,从味道方面而言,优选为离子交换水。容器装饮料在25℃下的pH值优选为2~7,更优选为2.5~6.5,进一步优选为3~6。
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可以为茶饮料也可以为非茶饮料。作为茶饮料,例如可列举:绿茶饮料、乌龙茶饮料、红茶饮料。另外,作为非茶饮料,例如可列举:果汁、蔬菜汁、运动饮料、等渗饮料、强化水(enhancedwater)、瓶装水(bottledwater)、近水饮料(nearwater)、咖啡饮料、营养饮剂、美容饮剂等非酒精饮料,啤酒、葡萄酒、清酒、梅酒、发泡酒、威土忌、白兰地、蒸馏酒、朗姆酒、杜松子酒、利口酒类等酒精饮料。另外,饮料的形态并无特别限定,只要是容易摄取的形态,则可以为液体、凝胶状、浆体状等的任一者。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中,可以组合香料、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各种酯类、色素类、乳化剂、防腐剂、调味料、酸味剂、果汁提取物、蔬菜提取物、花蜜提取物、品质稳定剂等添加剂的1种或2种以上而进行配合。这些添加剂的含量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适当设定。
另外,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可填充至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成分的成形容器(所谓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瓶)、金属罐、与金属箔或塑料膜复合而成的纸容器、瓶等通常的包装容器中而提供。
另外,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可以是经过加热杀菌的产品,作为加热杀菌方法,只要符合应当符合的法规(在日本为食品卫生法)中所规定的条件,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蒸馏杀菌法、高温短时间杀菌法(HTST(HighTemperatureShortTime)法)、超高温杀菌法(UHT(UltraHighTemperature)法)等。另外,也可以根据容器装饮料的容器的种类而适当选择加热杀菌法,例如,在如金属罐这样的可以将饮料填充至容器中后连同容器一起进行加热杀菌的情形时,可以采用蒸馏杀菌。另外,对如PET瓶、纸容器这样的无法进行蒸馏杀菌的情况,则可以采用预先在与上述等同的杀菌条件下对饮料加热杀菌后,在无菌环境下填充至经杀菌处理后的容器中的无菌填充、或热装填充等方法。
[即溶粉末饮料]
本发明的即溶粉末饮料是配合上述绿茶提取组合物而成的,是溶解于水等液体中以还原饮料的形式被饮用的产品。作为水,例如可列举:离子交换水、蒸馏水、天然水、自来水等。水的温度可适当选择,例如为5~100℃。此处,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即溶粉末饮料”,是包含即溶粉末绿茶饮料、即溶粉末红茶饮料、及即溶粉末乌龙茶饮料等的概念。所谓“即溶粉末绿茶饮料”是指含有上述绿茶提取组合物、以及根据需要而加入绿茶香料的即溶粉末饮料,所谓“即溶粉末红茶饮料”是指含有上述绿茶提取组合物、以及红茶提取物以及/或者红茶香料的即溶粉末饮料。另外,所谓“即溶粉末乌龙茶饮料”是指含有上述绿茶提取组合物、以及乌龙茶提取物以及/或者乌龙茶香料的即溶粉末饮料。
绿茶提取组合物向即溶粉末饮料中的配合量可适当选择。例如可以使每3g即溶粉末饮料中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量优选成为280~1200mg、更优选成为400~1200mg、进一步优选成为450~1000mg、进一步更优选成为500~800mg的方式配合绿茶提取组合物。具体而言,即溶粉末饮料中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含量优选为60~10质量%,更优选为50~15质量%。
本发明的即溶粉末饮料中可以含有糊精。糊精的含量为相对于即溶粉末饮料中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质量的优选为0.1~15倍量,更优选为0.5~12倍量,进一步优选为1~11倍量。
本发明的即溶粉末饮料中可以含有抗坏血酸以及/或者其盐。作为盐,只要为生理学上容许的盐,则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钾盐、钠盐等碱金属盐,进一步优选为钠盐。抗坏血酸以及/或者其盐的含量为相对于即溶粉末饮料中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质量的优选为0.1~15倍量,更优选为0.5~12倍量,进一步优选为1~11倍量。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即溶粉末饮料中,根据需要可以含有甜味剂、抗氧化剂、香料、果汁提取物、果实片、果实粉末、香草、有机酸类、有机酸盐类、无机酸类、无机酸盐类、无机盐类、pH值调整剂以及品质稳定剂等的添加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另外,这些添加剂的配合量可以在不阻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适当设定。
本发明的即溶粉末饮料可以采用适当的形态,例如可列举按1杯量分装的产品。另外,杯子的容量优选为100~320mL,可以以符合上述杯子的容量的方式适当设定所分装的内容物的容量。
从防腐、防菌或操作性的观点而言,本发明的即溶粉末饮料的固形物成分的量优选为9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6质量%以上。另外,即溶粉末饮料的固形物成分的量的上限并无特别限定。此处,所谓“固形物成分的量”,是指利用105℃的电恒温干燥机将即溶粉末饮料干燥3小时除去挥发物质而得到的残留物。
本发明的即溶粉末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制造,例如可以通过将上述绿茶提取组合物根据需要与其他成分混合,并根据需要供给至包括公知的造粒法的步骤而制造。
关于上述实施形态,本发明进一步揭示以下绿茶提取组合物、容器装饮料及即溶粉末饮料。
<1>
一种绿茶提取组合物,其包含以下成分(A)、(B)、(C)及(D):
(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
(B)糖类、
(C)铁、以及
(D)咖啡因,
并且,(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量为25~45质量%,(B)糖类的含量为6~13质量%,(B)糖类与(C)铁的质量比[(C)/(B)]为0.000005~0.00016,(B)糖类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D)/(B)]为0.2~0.7,含水率为10质量%以下。
<2>
如上述<1>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量优选为27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质量%以上,优选为44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2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8质量%以下。
<3>
如上述<1>或<2>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量优选为27~44质量%,更优选为30~4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3~4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5~38质量%。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上,优选为57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6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4质量%以下。
<5>
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优选为30~57质量%,更优选为35~56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5~5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54质量%。
<6>
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是选自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及儿茶素中的至少1种。
<7>
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B)糖类的含量优选为6.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质量%以上,优选为12.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2.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1质量%以下。
<8>
如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B)糖类的含量优选为6.5~12.5质量%,更优选为7~12.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12.1质量%。
<9>
如上述<1>至<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糖类是选自葡萄糖、果糖及蔗糖中的至少1种。
<10>
如上述<1>至<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与(B)糖类的质量比[(B)/(A)]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19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2以上,优选为0.5以下,更优选为0.4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4以下。
<11>
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与(B)糖类的质量比[(B)/(A)]优选为0.1~0.5,更优选为0.19~0.45,进一步优选为0.2~0.4。
<12>
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C)铁的含量优选为0.00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00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0014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002质量%以上,优选为0.0016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012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1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09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07质量%以下。
<13>
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C)铁的含量优选为0.00001~0.0016质量%,更优选为0.0001~0.001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0014~0.001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002~0.0009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002~0.0007质量%。
<14>
如上述<1>至<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B)糖类与(C)铁的质量比[(C)/(B)]优选为0.00001以上,更优选为0.0000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0002以上,优选为0.00014以下,更优选为0.0001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0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007以下。
<15>
如上述<1>至<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B)糖类与(C)铁的质量比[(C)/(B)]优选为0.00001~0.00014,更优选为0.000015~0.00012,进一步优选为0.00002~0.0001,进一步优选为0.00002~0.00007。
<16>
如上述<1>至<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D)咖啡因的含量优选为2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上,优选为6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质量%以下。
<17>
如上述<1>至<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D)咖啡因的含量优选为2~6质量%,更优选为2.5~5.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4质量%。
<18>
如上述<1>至<1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D)/(A)]优选为0.04以上,优选为0.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6以上,优选为0.17以下,更优选为0.1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1以下。
<19>
如上述<1>至<1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D)/(A)]优选为0.04~0.17,更优选为0.05~0.16,进一步优选为0.06~0.14,进一步优选为0.06~0.11。
<20>
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B)糖类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D)/(B)]优选为0.23以上,更优选为0.2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5以上,优选为0.65以下,更优选为0.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下。
<21>
如上述<1>至<2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B)糖类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D)/(B)]优选为0.23~0.65,更优选为0.25~0.6,进一步优选为0.3~0.55,进一步优选为0.35~0.5。
<22>
如上述<1>至<2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C)铁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C)/(D)]优选为0.00003以上,更优选为0.00003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0004以上,优选为0.00045以下,更优选为0.000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0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02以下。
<23>
如上述<1>至<2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C)铁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C)/(D)]优选为0.00003~0.00045,更优选为0.000035~0.0004,进一步优选为0.00004~0.0003,进一步优选为0.00004~0.0002。
<24>
如上述<1>至<2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E)含水率优选为8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下,优选为0.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以上。
<25>
如上述<1>至<2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E)含水率优选为0.1~10质量%,更优选为0.1~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4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3质量%。
<26>
如上述<1>至<2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在55℃下保存14天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a*值、与保存开始前例如刚制造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a*值之差的绝对值(Δa*),优选为小于6,更优选为小于4,进一步优选为小于3.5,进一步更优选为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9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1.8以下。
<27>
一种容器装饮料,其是配合上述<1>至<2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而成的。
<28>
如上述<27>记载的容器装饮料,其是以在容器装饮料中优选含有(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1~0.3质量%、进一步优选含有0.12~0.2质量%的方式配合绿茶提取组合物而成的。
<29>
如上述<27>或<28>记载的容器装饮料,其优选为茶饮料或非茶饮料。
<30>
如上述<29>记载的容器装饮料,其中,茶饮料优选为绿茶饮料、乌龙茶饮料或红茶饮料。
<31>
如上述<29>记载的容器装饮料,其中,非茶饮料优选为果汁、蔬菜汁、运动饮料、等渗饮料、强化水、瓶装水、近水饮料、咖啡饮料、营养饮剂、美容饮剂或酒精饮料。
<32>
如上述<27>至<3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容器装饮料,其中,25℃下的pH值优选为2~7,更优选为2.5~6.5,进一步优选为3~6。
<33>
如上述<27>至<3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容器装饮料,其优选为填充至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为主要成分的成形容器(所谓PET瓶)、金属罐、与金属箔或塑胶膜复合而成的纸容器、或瓶中的产品。
<34>
如上述<27>至<3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容器装饮料,其优选为经加热杀菌的产品。
<35>
如上述<34>记载的容器装饮料,其中,加热杀菌优选为以符合应当遵守的法规(在日本为食品卫生法)中所规定的条件进行,进一步优选为蒸馏杀菌、高温短时间杀菌(HTST)、或超高温杀菌(UHT)。
<36>
一种即溶粉末饮料,其是配合上述<1>至<2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绿茶提取组合物而成的。
<37>
如上述<36>记载的即溶粉末饮料,其优选是即溶粉末绿茶饮料、即溶粉末红茶饮料、或即溶粉末乌龙茶饮料。
<38>
如上述<36>或<37>记载的即溶粉末饮料,其是以使每3g即溶粉末饮料中优选为含有(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280~1200mg、更优选为含有400~1200mg、进一步优选为含有450~1000mg、进一步更优选为含有500~800mg的方式配合绿茶提取组合物而成的。
<39>
如上述<36>至<3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即溶粉末饮料,其优选为进一步含有糊精。
<40>
如上述<39>记载的即溶粉末饮料,其中,糊精的含量为相对于即溶粉末饮料中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质量的优选为0.1~15倍量,更优选为0.5~12倍量,进一步优选为1~11倍量。
<41>
如上述<36>至<4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即溶粉末饮料,其优选为进一步含有抗坏血酸以及/或者其盐。
<42>
如上述<41>记载的即溶粉末饮料,其中,抗坏血酸以及/或者其盐的含量为相对于即溶粉末饮料中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质量的优选为0.1~15倍量,更优选为0.5~12倍量,进一步优选为1~11倍量。
<43>
如上述<36>至<4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即溶粉末饮料,其优选为进一步含有选自甜味剂、抗氧化剂、香料、果汁提取物、果实片、果实粉末、香草、有机酸类、有机酸盐类、无机酸类、无机酸盐类、无机盐类、pH值调整剂、以及品质稳定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添加剂。
<44>
如上述<36>至<4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即溶粉末饮料,其中,即溶粉末饮料优选是形态为按1杯量分装的产品。
<45>
如上述<36>至<4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即溶粉末饮料,其中,即溶粉末饮料的固形物成分的量优选为9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6质量%以上。
[实施例]
1.非聚合物儿茶素类及咖啡因的分析
使用岛津制作所制造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型号SCL-10AVP),安装导入十八烷基的液相色谱仪用填充管柱(L-ColumnTMODS,4.6mmφ×250mm,财团法人化学物质评价研究机构制造),在管柱温度35℃下通过梯度法对以纯水溶解稀释而成的试样进行测定。流动相A液是含有乙酸0.1mol/L的蒸馏水溶液,B液是含有乙酸0.1mol/L的乙腈溶液,并在流速1mL/min、试样注入量10μL、UV(UltraViolet,紫外线)检测器波长280nm的条件下进行测定。另外,梯度条件如下所述。
浓度梯度条件(体积%)
2.糖类的测定
1)试样的制备
在以纯水稀释试样后,依次向二氧化硅基质的填充剂(BONDELUTEC18,Varian公司制造)0.5g、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SAX,Varian公司制造)0.5g、以及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SCX,Varian公司制造)0.5g中通液,从而制备试样。
2)测定装置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D-2000,日立制作所公司制造)。
3)测定条件
在高效色谱仪上安装强阴离子交换管柱(TSKgelSugerAxi,Tosoh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在管柱温度70℃下通过柱后反应法进行测定。流动相液是含有硼酸0.5mol/L的蒸馏水溶液,流速为0.4mL/min,试样注入量为10μL。另外,柱后反应试剂是含有精胺酸1%及硼酸3%的蒸馏水溶液,并在150℃下进行反应。检测器使用萤光检测计,在激发波长320nm、萤光检测波长430nm的条件下进行检测。
3.铁的分析
在以0.1M硝酸水溶液溶解稀释试样后,使用原子吸光光度计(Z-2000,日立制作所公司制造)通过石墨炉法进行测定。将所稀释的试样20μL以80-140℃干燥40秒钟,以500℃灰化20秒钟,以2200℃原子化5秒钟。然后,以测定波长248.3nm、狭缝0.2mm进行测定。
4.含水率的测定
称量试样约1g,在105℃干燥3小时,并称量干燥后的试样。根据干燥前后的试样的质量算出含水率(质量%)。
5.色调变化的测定
使用分光光度计(型号ColorMeterZE-2000,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造),将粉末、或浆体试样添加至30φ的圆形比色皿中并测定L*a*b*表色体系的a*值。求出在55℃下保存14天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a*值与刚制造后的绿茶提取组合物的a*值的差值的绝对值(Δa*)。
6.官能评价
由4名专业官能检查员饮用各个容器装饮料,按照下述基准对残留感、苦味进行评价,其后通过协商而决定最终得分。
残留感的评价基准
将实施例1的容器装饮料的残留感的评分设为“1”,将比较例2的容器装饮料的残留感的评分设为“5”,按照5等级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5:强烈地感觉到残留感
4:感觉到残留感
3:感觉到稍许残留感
2:几乎感觉不到残留感
1:无残留感
苦味的评价基准
将实施例1的容器装饮料的苦味的评分设为“1”,将比较例2的容器装饮料的苦味的评分设为“5”,按照5等级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5:强烈地感觉到苦味
4:感觉到苦味
3:感觉到稍许苦味
2:几乎感觉不到苦味
1:无苦味
实施例1
按照以下顺序制造绿茶提取组合物。
温水处理
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在90℃离子交换水中浸渍210秒钟,其后利用金属筛网进行过滤,并将茶叶洗液废弃。离子交换水的使用量以温水/新鲜茶叶的质量比计为25。
CTC处理
去除进行了热水浸渍的茶叶的水分,进行CTC处理(碾碎(Crush),撕裂(Tear),卷起(Curl)),并进行干燥而获得干燥茶叶。
提取
利用60℃离子交换水对干燥茶叶进行10分钟搅拌提取,其后利用金属筛网进行过滤而获得绿茶提取液A。离子交换水的使用量以水/新鲜茶叶的质量比计为120。
固液分离
安装作为精密过滤组件的笔型组件(旭化成化学公司制造,细孔径0.2μm,材质:聚偏二氟乙烯),在表压100kPa、温度25℃下,将所获得的绿茶提取液A加压过滤,从而获得绿茶提取液B。
浓缩、喷雾干燥
利用蒸发器将所获得的绿茶提取液B浓缩,其后利用喷雾干燥器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
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另外,以使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浓度成为0.175g/100mL的方式利用离子交换水对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稀释后,填充至容器中,在138℃杀菌30秒钟,从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评价。将其结果一并示于表1中。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将在温水中的浸渍时间变更为240秒钟,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将在温水中的浸渍时间变更为140秒钟,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将在温水中的浸渍时间变更为40秒钟,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中,将在温水中的浸渍时间变更为20秒钟,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中,分别将在温水中的浸渍时间变更为150秒钟,将提取温度变更为90℃,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中,将提取温度变更为75℃,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6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8
在实施例6中,将提取温度变更为60℃,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6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中,将提取温度变更为80℃,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中,将提取温度变更为90℃,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6中,将固液分离所使用的作为精密过滤组件的笔型组件(旭化成化学公司制造)变更为细孔径0.25μm、材质:聚烯烃,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6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1中,将提取温度变更为30℃,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1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2中,在通过过滤而获得的绿茶提取液中添加果糖,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2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中,将提取时间变更为20分钟,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5
在实施例6中,分别将提取温度变更为5℃,将提取时间变更为20小时,将固液分离所使用的作为精密过滤组件的笔型组件(旭化成化学公司制造)变更为细孔径0.25μm、材质:聚烯烃,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6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1
在实施例4中,将提取温度变更为95℃,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4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2
除未进行温水处理以外,通过与实施例6同样的操作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3
通过国际公开第2004/037022号的实施例2中所记载的方法,即,使绿茶提取物溶解于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其后使其与活性碳和酸性白土接触,将去除有机溶剂而获得的儿茶素类组合物浓缩、喷雾干燥,从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4
在国际公开第2004/037022号的实施例3中,分别将对滤液的活性碳(KURARAYCOALGLC,KURARAYCHEMICALCO.,LTD制造)的添加量从30g变更为50g,将酸性白土(MizukaAce#600,水泽化学公司制造)的添加量从30g变更为55g,除此以外,按照国际公开第2004/037022号的实施例3中的记载而获得儿茶素组合物。即,通过将绿茶提取物溶解于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其后使其与活性碳和酸性白土接触,并去除有机溶剂的方法而获得儿茶素组合物。接着,将所获得的儿茶素类组合物浓缩、喷雾干燥,从而获得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接着,对所获得的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容器装饮料,并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根据表1可获得以下见解。即,如果(B)糖类与(C)铁的质量比(C)/(B)及(B)糖类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D)/(B)过多,则从抑制保存时的色调变化的观点而言是良好的,但得到残留感或苦味增强从而风味不足的绿茶提取组合物(比较例1、2)。另一方面,如果(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量过多、或(B)糖类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D)/(B)过小,则能够减少口腔内的残留感或苦味,所以从风味的观点而言是良好的,但是得到保存时的色调变化的抑制不充分的绿茶提取组合物(比较例3、4)。相对于此,通过将(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及(B)糖类的各个含量、(B)糖类与(C)铁及(D)咖啡因的各个质量比、以及含水率控制为特定量,则能够获得不仅减少了残留感或苦味从而风味良好,且在保存时也不易产生色调变化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实施例1~15)。
制备混合下述配方例1~3中所记载的各成分,并配合绿茶提取组合物而成的即溶粉末饮料。
配方例1
即溶粉末绿茶饮料
实施例1中获得的绿茶提取组合物30质量%
糊精68质量%
抗坏血酸钠2质量%
配方例2
即溶粉末红茶饮料
配方例3
即溶粉末乌龙茶饮料

Claims (8)

1.一种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
包含以下成分(A)、(B)、(C)以及(D):
(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
(B)糖类、
(C)铁、以及
(D)咖啡因,
并且,(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量为25~45质量%,
(B)糖类的含量为6~13质量%,
(B)糖类与(C)铁的质量比(C)/(B)为0.000005~0.00016,
(B)糖类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D)/(B)为0.2~0.7,
(E)含水率为10质量%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
(C)铁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C)/(D)为0.00003~0.0004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
(C)铁的含量为0.00001~0.0016质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
(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与(B)糖类的质量比(B)/(A)为0.1~0.5。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
(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与(D)咖啡因的质量比(D)/(A)为0.04~0.17。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绿茶提取组合物,其中,
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为30~57质量%。
7.一种容器装饮料,其是配合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绿茶提取组合物而成的。
8.一种即溶粉末饮料,其是配合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绿茶提取组合物而成的。
CN201480045791.8A 2013-10-29 2014-10-29 绿茶提取组合物 Active CN1054729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4219 2013-10-29
JP2013-224219 2013-10-29
PCT/JP2014/078685 WO2015064600A1 (ja) 2013-10-29 2014-10-29 緑茶抽出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2990A true CN105472990A (zh) 2016-04-06
CN105472990B CN105472990B (zh) 2021-04-30

Family

ID=53004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5791.8A Active CN105472990B (zh) 2013-10-29 2014-10-29 绿茶提取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68109B2 (zh)
JP (1) JP5748892B2 (zh)
KR (1) KR101721389B1 (zh)
CN (1) CN105472990B (zh)
TW (1) TWI607708B (zh)
WO (1) WO201506460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5142A (zh) * 2016-07-15 2019-03-15 花王株式会社 速溶粉末茶
CN110022686A (zh) * 2016-11-29 2019-07-16 花王株式会社 饮料组合物
CN110035664A (zh) * 2016-11-29 2019-07-19 花王株式会社 含有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13194735A (zh) * 2018-12-06 2021-07-30 花王株式会社 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74888A1 (ja) * 2015-04-28 2016-11-03 花王株式会社 緑茶抽出組成物
JP2018014995A (ja) * 2016-07-15 2018-02-01 花王株式会社 インスタント粉末茶
JP2018068193A (ja) * 2016-10-28 2018-05-10 花王株式会社 粉末飲料
JP7425592B2 (ja) * 2019-12-13 2024-01-31 花王株式会社 粉末緑茶抽出組成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46C (zh) * 1994-08-08 2001-09-26 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含茶和果汁的颜色稳定的组合物
CN1864504A (zh) * 2005-05-20 2006-11-22 花王株式会社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3428A (en) 1996-02-26 2000-05-1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Green tea extract subjected to cation exchange treatment and nanofiltration to improve clarity and color
AT407942B (de) * 1997-04-16 2001-07-25 Husz Georg Bela Getränk, konzentrat-kombination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tränkes
JP2001245591A (ja) * 2000-03-07 2001-09-11 Saitama Prefecture 低カフェイン緑茶エキス粒
EP2659791B1 (en) 2002-10-28 2017-08-02 Kao Corporation Caffeine-containing catechin compound composition
JP4136922B2 (ja) * 2003-07-30 2008-08-20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飲料
JP4852376B2 (ja) * 2005-09-01 2012-01-11 花王株式会社 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KR101334438B1 (ko) 2005-09-01 2013-11-29 카오카부시키가이샤 녹차 추출물의 제조법
JP5297649B2 (ja) 2006-12-27 2013-09-25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飲料
KR101414410B1 (ko) 2006-12-28 2014-07-01 카오카부시키가이샤 차 추출물
JP5295616B2 (ja) 2007-05-08 2013-09-18 花王株式会社 還元飲料用濃縮組成物
CN101778571B (zh) 2007-08-08 2013-10-30 花王株式会社 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JP5820110B2 (ja) 2010-12-03 2015-11-24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茶抽出物
JP6438647B2 (ja) 2013-10-31 2018-12-19 花王株式会社 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6309261B2 (ja) 2013-12-17 2018-04-11 花王株式会社 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WO2016174888A1 (ja) 2015-04-28 2016-11-03 花王株式会社 緑茶抽出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46C (zh) * 1994-08-08 2001-09-26 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含茶和果汁的颜色稳定的组合物
CN1864504A (zh) * 2005-05-20 2006-11-22 花王株式会社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5142A (zh) * 2016-07-15 2019-03-15 花王株式会社 速溶粉末茶
CN110022686A (zh) * 2016-11-29 2019-07-16 花王株式会社 饮料组合物
CN110035664A (zh) * 2016-11-29 2019-07-19 花王株式会社 含有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US11464240B2 (en) 2016-11-29 2022-10-11 Kao Corporation Beverage composition
CN110035664B (zh) * 2016-11-29 2022-11-18 花王株式会社 含有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US11903394B2 (en) 2016-11-29 2024-02-20 Kao Corporation Beverage composition
CN113194735A (zh) * 2018-12-06 2021-07-30 花王株式会社 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10651A (ko) 2016-01-27
US9968109B2 (en) 2018-05-15
KR101721389B1 (ko) 2017-03-29
JP2015109829A (ja) 2015-06-18
US20160219897A1 (en) 2016-08-04
TW201521590A (zh) 2015-06-16
JP5748892B2 (ja) 2015-07-15
WO2015064600A1 (ja) 2015-05-07
CN105472990B (zh) 2021-04-30
TWI607708B (zh) 2017-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2990A (zh) 绿茶提取组合物
CN102036569B (zh) 呈味改善剂及含有该呈味改善剂的茶饮料
TWI700040B (zh) 綠茶萃取組合物
CN102711497B (zh) 加有果汁的容器装红茶饮料及其制造方法
US11903394B2 (en) Beverage composition
CN102215698A (zh) 精制绿茶提取物
CA2868351A1 (en) Green tea beverage packed in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07249345A (zh) 容器装饮料
JP4662856B2 (ja) 冷水可溶茶抽出物
JP2010514430A (ja) 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茶抽出物
JPH03147771A (ja) 健康又は嗜好飲料用のアロエエキスの抽出方法
EP3203854B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tea syrup and iced te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