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6840B - 粒子分析装置及其异常判断方法和质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粒子分析装置及其异常判断方法和质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66840B
CN105466840B CN201510631184.6A CN201510631184A CN105466840B CN 105466840 B CN105466840 B CN 105466840B CN 201510631184 A CN201510631184 A CN 201510631184A CN 105466840 B CN105466840 B CN 1054668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value
particle
control particl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311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66840A (zh
Inventor
横山光士
森崎博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mimori Miki
Original Assignee
Kimimori Mik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mimori Miki filed Critical Kimimori Miki
Publication of CN105466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6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66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68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28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012Calibrating particle analysers; Referenc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15/1425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using an analys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its contro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15/1429Signal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15/1456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without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texture or inner structure of the particle, e.g. processing of pulse signals
    • G01N15/1459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without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texture or inner structure of the particle, e.g. processing of pulse signals the analysis being performed on a sample strea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23Quality control of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012Calibrating particle analysers; References therefor
    • G01N2015/1014Constitution of reference part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2015/1026Recognising analyser failures, e.g. bubbles; Quality control for particle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2015/1402Data analysis by thresholding or gat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the acquired signals or stored dat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28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 G01N2021/6439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with indicators, stains, dyes, tags, labels, mar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更加确切地判断染色步骤异常的异常判断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和粒子分析装置。分析部件60在设定为质量控制模式时让试样制备部件40混合含有荧光色素的试剂41、被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12a和不被荧光色素染色且发荧光的第二质控粒子12b,制备混合物,获取表示第一质控粒子12a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一管理值和表示第二质控粒子12b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二管理值,根据从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算出的值,至少判断试样制备部件40中的染色异常。

Description

粒子分析装置及其异常判断方法和质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粒子分析装置中的异常判断方法、分析装置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粒子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有一种粒子分析装置检测粒子产生的荧光,分析粒子。粒子分析装置将荧光色素混入含有粒子的样本来制备测定试样,让所制备的测定试样从流动室流过。粒子分析装置用光照射测定试样流,检测粒子产生的荧光。根据如此检测的信号分类粒子。此种粒子分析装置用质量控制用标准品进行质量控制,以便获得正确的测定结果。
根据专利文献1的方法,使用含有被第一荧光色素荧光染色的第一标准粒子和预先含有第二荧光色素且实际上不被第一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二标准粒子的质量控制品判断粒子分析装置的异常部位。第二标准粒子的测定结果偏离标准范围时,判断荧光检测器异常。当第二标准粒子的测定结果在标准范围内,而第一标准粒子的测定结果偏离标准范围时,判断试样制备机构异常。当第一标准粒子的测定结果小于标准范围,第二标准粒子的测定结果大于标准范围时,判断试样制备机构与荧光检测器异常。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7-4715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所述方法,有时无法区分染色步骤出现异常的情况和非异常的情况。本发明目的在于比过去更切实地进行染色步骤的异常判断。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部分涉及一种具有试样制备部件和光学检测部件的粒子分析装置中的异常判断方法。本部分的异常判断方法中,通过试样制备部件将含荧光色素的试剂、被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以及未经荧光色素染色且发荧光的第二质控粒子混合,制成混合物,通过光学检测部件让混合物流入流动室,用光照射在流动室流动的第一质控粒子和第二质控粒子,检测来自第一质控粒子和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此外,此异常判断方法中,获取表示第一质控粒子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一管理值和表示第二质控粒子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二管理值,根据从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算出的值或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的比例,至少判断试样制备部件中的染色异常。
本发明的第二部分涉及一种具有试样制备部件和光学检测部件的粒子分析装置的异常判断方法。此部分涉及的异常判断方法通过试样制备部件将含荧光色素的试剂与被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混合,制成混合物,通过光学检测部件让混合物流入流动室,光照在流动室流动的第一质控粒子,检测来自第一质控粒子的荧光,通过光学检测部件,使发荧光的第二质控粒子流入流动室,光照在流动室流动的第二质控粒子,检测来自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此外,此异常判断方法中,获取表示第一质控粒子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一管理值和表示第二质控粒子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二管理值,根据从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算出的值或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的比例,至少判断试样制备部件中的染色异常。
优选地,根据所述第二管理值判断所述光学检测部件中的异常。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理值异常时、以及从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算出的值或比例异常时,禁止所述粒子分析装置进行临床样本测定。
优选地,至少从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算出的值或比例异常时,让所述粒子分析装置输出敦促用户更换试剂的信息。
优选地,至少让所述粒子分析装置以一览表的形式输出基于所述第二管理值的异常判断结果和基于从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算出的值或比例的异常判断结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质控粒子选自细胞、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粒子、亲水性乙烯基聚合物(vinyl polymer)粒子、乳胶粒子和二氧化硅粒子构成的群。
优选地,所述第一质控粒子是细胞;所述试剂含有染色作为所述第一质控粒子的细胞的核的核酸染色色素。
优选地,所述试样制备部件除了含有荧光色素的所述试剂外还用去除RNA的RNA去除剂制备所述混合物。
优选地,从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算出的值小于标准范围的下限阈值时,判断所述试剂有异常;从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算出的值大于标准范围的上限阈值时,判断所述RNA去除剂有异常。
优选地,在判断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中的染色异常的步骤中,根据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算出第三管理值,根据算出的所述第三管理值是否偏离标准范围来判断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中的染色异常。
优选地,当在以所述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为轴的坐标空间中,从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和所述第二质控粒子获取的所述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相应的坐标不在表示正常范围的区域内时,至少进行输出来报告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中的染色异常。
优选地,所述粒子分析装置分析样本所含有的细胞的DNA量。
优选地,所述粒子分析装置分析样本所含有的细胞的DNA量,求出含有一定量以上的DNA的细胞的比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理值基于从各第一质控粒子的荧光信号的波形求出的数值的代表值;所述第二管理值基于从各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信号的波形求出的数值的代表值。
本发明的第三部分涉及一种根据荧光染色的细胞核发出的荧光的信号波形分析细胞核所含有的DNA量的粒子分析装置中的异常判断方法。此部分涉及的异常判断方法通过粒子分析装置将含荧光色素的试剂、被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未被荧光色素染色且发荧光的第二质控粒子混合,制成混合物,让混合物流入流动室,用光照射在流动室流动的第一质控粒子和第二质控粒子,获取基于来自第一质控粒子和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的信号波形,求出第一质控粒子的荧光的信号波形的面积作为第一荧光面积,求出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的信号波形的面积作为第二荧光面积,根据第一荧光面积和第二荧光面积,至少判断粒子分析装置中的染色异常。
优选地,所述第一质控粒子是细胞。
本发明的第四部分涉及一种用含荧光色素的第一试剂和含RNA去除剂的第二试剂对含有细胞的样本进行处理,根据处理后的样本所含有的细胞的DNA量的相关的特征参数,求出含有一定量以上的DNA的细胞的比率的分析装置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本部分涉及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分析装置将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和未经荧光色素染色且发荧光的第二质控粒子与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混合,制成混合物,让混合物流入流动室,用光照射在流动室流动的第一质控粒子和第二质控粒子,检测来自第一质控粒子和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获取表示第一质控粒子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一管理值、以及表示第二质控粒子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二管理值,根据从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算出的值或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的比例,输出敦促用户更换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至少其中之一的信息。
优选地,从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算出的值小于标准范围的下限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试剂有异常;从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算出的值大于标准范围的上限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试剂有异常。
本发明的第五部分涉及一种粒子分析装置,其具有:混合含荧光色素的试剂和试样的试样制备部件、让试样制备部件制备的混合物流入流动室,用光照射在流动室流动的混合物,检测混合物因照射而产生的光的光学检测部件、以及分析光学检测部件检测出的光的特征的分析部件。分析部件在设定为质量控制模式时,让试样制备部件将试剂、被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未经荧光色素染色且发荧光的第二质控粒子混合制成混合物,让光学检测部件将混合物流入流动室,用光照射在流动室流动的第一质控粒子和第二质控粒子,并使其检测来自第一质控粒子和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获取表示第一质控粒子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一管理值和表示第二质控粒子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二管理值,根据从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算出的值或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的比例,至少判断试样制备部件中的染色异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几个部分,能够比过去更加切实地进行染色步骤的异常判断。根据本发明的一部分,能够与用于分析细胞核所含有的DNA量的粒子分析装置相适应地进行染色步骤的异常判断。
本发明的效果及意义通过以下所示实施方式的说明将更加明朗。但是,以下所示实施方式仅仅只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时的一例,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粒子分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的图2(a)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光学检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b)~(d)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特征参数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常规模式下粒子分析装置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4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质量控制模式下粒子分析装置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5的图5(a)为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各粒子产生的荧光信号的波形面积的相关的直方图的示意图,图5(b)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测定值的示图;
图6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质量控制模式下粒子分析装置进行处理的流程变更例;
图7的图7(a)、(b)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检测异常判断和染色异常判断的流程图,图7(c)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判断所用的下限阈值和上限阈值的示图;
图8的图8(a)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染色异常判断的流程变更例,图8(b)为变更例涉及的染色异常判断中使用的正常范围示图;
图9的图9(a)~(c)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输出部件上显示的界面示图;
图10的图10(a)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输出部件上显示的界面示图,图10(b)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输出部件上显示的界面变更例示图;
图11的图11(a)为实施方式2涉及的染色异常判断的流程图,图11(b)、(c)为实施方式2涉及的输出部件上显示的界面示图;
图12的图12(a)~(c)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实验中分别在条件1~3的情况下获取的第一测定值、第二测定值、第一管理值、第二管理值和第三管理值以及判断结果的示图,图12(d)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实验中判断所使用的下限阈值和上限阈值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示实施方式1、2是将本发明用于以宫颈部细胞为分析对象并获取有关细胞癌变的信息的装置。分析对象也可以是口腔细胞、膀胱和咽头等的上皮细胞以及脏器的上皮细胞。
(实施方式1)
如图1所示,粒子分析装置10具有:移送部件20、前处理部件30、试样制备部件40、光学检测部件50、分析部件60、输出部件70和输入部件80。粒子分析装置10的作业模式有常规模式和质量控制模式。粒子分析装置10在常规模式下进行样本11的分析。样本11是临床样本,采自受检者的宫颈部,含有宫颈部的上皮细胞。粒子分析装置10在质量控制模式下用第一质控粒子12a和第二质控粒子12b进行质量控制。
首先就作业模式为常规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样本11是细胞悬浮于主要成分为酒精的保存液中而形成的液体,其装在样本容器中。酒精最好是乙醇。移送部件20吸移样本11并将其分装到无图示的反应杯,移送反应杯。前处理部件30用超声波分散分装于反应杯内的样本11中所含有的凝集的细胞。前处理部件30还将悬浮有样本11中所含有的细胞的保存液置换成稀释液,从样本11去除杂质,浓缩样本11。
试样制备部件40将前处理部件30处理完毕的样本11与试剂41、42混合,制成混合物。试剂41含有荧光色素。试剂41所含有的荧光色素是核酸染色色素。用试剂41对样本11所含有的细胞的核酸进行染色。
核酸染色色素只要是与核酸结合并因此发荧光的荧光色素即可。作为核酸荧光色素如有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乙锭吖啶异二聚体(Ethidium—acridine heterodimer)、乙锭二叠氮化物(ethidium diazide)、EthD-1(Ethidium Homodimer —1)、EthD-2(Ethidium Homodimer —2)、乙锭单叠氮化物(Ethidium monoazide)、三亚甲基双[[3‐[[4‐[[(3‐甲基苯并噻唑‐3‐鎓)‐2‐基]亚甲基]‐1,4‐二氢化喹啉]‐1‐基]丙基]二甲基铵]・四碘化物(trimethylenebis[[3‐[[4‐[[(3‐methylbenzothiazole‐3‐ium)‐2‐yl]methylene]‐1,4‐dihydroquinoline]‐1‐yl]propyl]dimethylaminium]・Tetraiodide)、4‐[(3‐甲基苯并噻唑‐2(3H)‐亚基)甲基]‐1‐[3‐(三甲基氨基)丙基]喹啉・二碘化物(4‐[(3‐Methylbenzothiazole‐2(3H)‐ylidene)methyl]‐1‐[3‐(trimethylaminio)propyl]quinolinium・Diiodide)、N,N,N',N'‐四甲基‐N,N'‐双[3‐[4‐[3‐[(3‐甲基苯并噻唑‐3‐鎓)‐2‐基]‐2‐亚丙烯基]‐1,4‐二氢化喹啉‐1‐基]丙基]‐1,3‐丙烷二铵・四碘化物(N,N,N',N'‐Tetramethyl‐N,N'‐bis[3‐[4‐[3‐[(3‐methylbenzothiazole‐3‐ium)‐2‐yl]‐2‐Propenylidene]‐1,4‐dihydroquinoline‐1‐yl]propyl]‐1,3‐propanediaminium・tetraiodide)或者2‐[3‐[[1‐[3‐(三甲基氨基)丙基]‐1,4‐二氢化喹啉]‐4‐亚基)]‐1‐丙烯基]‐3‐甲基苯并噻唑‐3‐鎓・二碘化物(2‐[3‐[[1‐[3‐(Trimethylaminio)propyl]‐1,4‐dihydroquinoline]‐4‐ylidene)]‐1‐propenyl]‐3‐methylbenzothiazole‐3‐ium・diiodide)等。
试剂42包含用于去除样本11中所含有的RNA的RNA去除剂。样本11有时其细胞中包含RNA。试剂41是核酸染色色素,所以有时会染色样本11中所含有的RNA。RNA染色后,带来的弊端是应该要检测的来源于DNA的荧光中会掺入来源于RNA的荧光,背景增强。这种RNA被试剂42分解。
光学检测部件50具有流式细胞仪。光学检测部件50将试样制备部件40制备的混合物流入流动室50a,光照在流动室50a流动的混合物,检测混合物发出的光。
如图2(a)所示,光学检测部件50具有流动室50a、光源51、聚光透镜群52、聚光透镜53、光检测器54、聚光透镜55、光检测器56和信号处理电路57。
光源51射出激光。聚光透镜群52由数个透镜组成,将激光聚光于在流动室50a流动的混合物。由此,从混合物中的粒子中产生前向散射光和荧光。前向散射光反映粒子大小,荧光反映粒子的染色程度。
聚光透镜53聚集前向散射光。光检测器54接受前向散射光。光检测器54是光电二极管,其输出与接受的前向散射光相应的电信号—即前向散射光信号。聚光透镜55聚集荧光。光检测器56接受荧光。光检测器56是光电倍增管,其输出与接受的荧光相应的电信号—即荧光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57对光检测器54、56输出的各信号进行一定信号处理,以此分别获取前向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相应的波形。信号处理电路57从获取的波形算出峰值、宽度、面积等数个特征参数。峰值如图2(b)所示是波形的最大值。宽度如图2(c)所示,是比一定阈值大的波形部分的宽度。面积如图2(d)所示是波形与一定阈值的交点开始向下延伸的线段与波形包围的部分的面积。信号处理电路57向分析部件60输出各个粒子的各种光的特征参数。
返回图1,分析部件60包含CPU,如虚线所示,其控制移送部件20、前处理部件30、试样制备部件40和光学检测部件50。分析部件60将信号处理电路57输出的各粒子的各种光的特征参数存入存储部件60a。分析部件60根据各粒子的各种光的特征参数分析各种光的特征,获取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包括有关癌变的信息等。分析部件60在输出部件70显示分析结果。分析部件60通过输入部件80接受操作者的指示。输出部件70是显示器,输入部件80是鼠标和键盘。
下面就作业模式为质量控制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第一质控粒子12a是被试剂41的荧光色素染色的粒子。第二质控粒子12b是实际不被试剂41的荧光色素染色且因事先含有荧光色素而发荧光的粒子。
第一质控粒子12a从细胞、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粒子、亲水性乙烯基聚合物(vinyl polymer)粒子、乳胶粒子和二氧化硅粒子构成的群中选择。第一质控粒子12a最好是细胞。
第二质控粒子12b是荧光乳胶粒子。第二质控粒子12b发出比第一质控粒子12a更强的荧光。更具体而言,第二质控粒子12b发出的荧光比用试剂41、42在适当条件下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12a强。因此,通过各自荧光强度的差就能区分第一质控粒子12a和第二质控粒子12b。
第一质控粒子12a和第二质控粒子12b装在容器中。移送部件20吸移第一质控粒子12a和第二质控粒子12b并将其分装到无图示的反应杯,并移送反应杯。前处理部件30在质量控制模式下不使用。试样制备部件40混合第一质控粒子12a、第二质控粒子12b和试剂41、42,制备混合物。以此,第一质控粒子12a被试剂41染色。
第一质控粒子12a在试样中含有RNA。这是为了判断含有RNA去除剂的试剂42是否正常发挥作用。
光学检测部件50与常规模式同样地将试样制备部件40制备的混合物流入流动室50a,光照在流动室50a流动的第一质控粒子12a和第二质控粒子12b,检测第一质控粒子12a和第二质控粒子12b发出的光。光学检测部件50的信号处理电路57向分析部件60输出各粒子的各种光的特征参数。分析部件60将信号处理电路57输出的各粒子各种光的特征参数存入存储部件60a。
分析部件60根据各粒子的各种光的特征参数,获取第一管理值、第二管理值和第三管理值。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分别表示第一质控粒子12a和第二质控粒子12b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第三管理值是从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算出的值。分析部件60根据第二管理值判断检测异常,即判断光学检测部件50中的异常。分析部件60根据第三管理值判断染色异常,即判断试样制备部件40中的染色异常。分析部件60在有检测异常和染色异常时,通过输出部件70分别进行输出来报告检测异常和染色异常。关于检测异常和染色异常的判断随后将参照流程图进行说明。
下面参照图3所示流程图,就在常规模式下粒子分析装置10进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粒子分析装置10启动后,在步骤S101,分析部件60判断操作者是否通过输入部件80将作业模式设定为常规模式。在步骤S101判断是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102如上所述,让前处理部件30对样本11进行前处理。在步骤S103,分析部件60让试样制备部件40将试剂41、42与前处理部件30完成了处理的样本11混合来制备混合物。在步骤S104,分析部件60让光学检测部件50将混合物流入流动室50a,光照在流动室50a流动的混合物,并让其检测混合物在照射下产生的光。分析部件60将混合物中所含有的细胞产生的各种光的特征参数存入存储部件60a。
在步骤S105,分析部件60根据存储部件60a中所存储的各粒子的各种光的特征参数,提取混合物中所含有的所有细胞中N/C比在一定范围内的细胞。分析部件60算出“荧光信号的波形宽度/前向散射光信号的波形宽度”,以此获取N/C比。也可以让分析部件60算出C/N比取代N/C比,提取C/N比在一定范围内的细胞。
接着,分析部件60在步骤S106、S107如下所示基于样本11所含有的细胞的DNA量进行分析。在步骤S106,分析部件60绘制有关步骤S105提取的细胞DNA量的直方图。具体而言,分析部件60绘制以荧光信号的波形的面积与细胞数为二轴的直方图。荧光信号的波形的面积(以下称荧光面积)相当于细胞的DNA量。在步骤S107,分析部件60分析样本11所含有的细胞的荧光面积,获取所含有的DNA在一定量以上的细胞比率(以下称对象细胞比率)。具体而言,分析部件60根据在步骤S106绘制的直方图,演算“有一定阈值以上的荧光面积的细胞数/有未到一定阈值的荧光面积的细胞数”,以此获取对象细胞比率。
另外,在此,为方便说明,在步骤S106绘制直方图并获取对象细胞比率,但直方图实际上不一定要绘制。即,也可以根据在步骤S105提取的细胞通过数据处理获得对象细胞比率。同样,在图4的步骤S204,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测定值也可以在不绘制直方图的情况下通过数据处理获得。
在步骤S108,分析部件60根据在步骤S107获取的对象细胞比率,判断是否要复检。分析部件60在对象细胞比率在一定值以上时判断需要复检,若不到一定值,则判断无需复检。在步骤S109,分析部件60在输出部件70上显示对象细胞比率和是否要复检的判断结果作为分析结果。
在基于DNA量进行分析的粒子分析装置10中,试剂41对核酸的染色和试剂42造成的背景减弱都会直接影响到关于DNA量的直方图形状。试剂41和试剂42有可能因保存条件和使用条件而劣化。试剂41劣化,则不能对核酸充分染色,直方图的分布会偏移向低值一侧。试剂42劣化,则RNA去除不充分,荧光背景增强,直方图的分布会偏移向高值一侧。无论哪种情况,都可能给正确分析DNA量带来消极影响。
因此,试剂41、42的品质管理很重要,进而在质量控制模式下判断试样制备部件40中的染色异常很重要。
下面参照图4所示流程图就质量控制模式下粒子分析装置10进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粒子分析装置10启动后,在步骤S201,分析部件60判断操作者是否通过输入部件80将作业模式设定为质量控制模式。分析部件60在步骤S201判断是时,在步骤S202,让试样制备部件40将试剂41、42与第一质控粒子12a和第二质控粒子12b混合来制备混合物。在步骤S203,分析部件60让光学检测部件50将混合物流入流动室50a,光照在流动室50a流动的第一质控粒子12a和第二质控粒子12b,使其检测来自第一质控粒子12a和第二质控粒子12b的荧光。分析部件60将第一质控粒子12a产生的各种光的特征参数和第二质控粒子12b产生的各种光的特征参数存入存储部件60a。
在步骤S204,分析部件60提取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测定值。具体而言,分析部件60首先根据荧光强度差将存入存储部件60a的粒子数据分类为第一质控粒子12a和第二质控粒子12b其中之一。如上所述,第二质控粒子12b发出比第一质控粒子12a强的荧光。因此,根据荧光强度差就能进行第一质控粒子12a和第二质控粒子12b的分类。
接着,分析部件60就第一质控粒子12a和第二质控粒子12b分别如图5(a)所示绘制有关各粒子产生的荧光面积的直方图。分析部件60在图5(a)所示直方图中获取代表值。代表值是最频值(mode),即在有关荧光面积的直方图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荧光面积。代表值也可以是平均值或中值(median)。分析部件60将根据第一质控粒子12a的直方图获取的代表值作为第一测定值,将根据第二质控粒子12b的直方图获取的代表值作为第二测定值。
在步骤S205,分析部件60根据事先设定的测定次数,判断质量控制测定是否完成。若事先设定的测定次数为n次,则分析部件60重复n次步骤S202~S204的处理。假设第n次的第一测定值为V1n,第n次的第二测定值为V2n,分析部件60如图5(b)所示,在第1次~第n次的测定中,分别获取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测定值。n比如设定为1或2。
另外,在上述步骤中,将试剂41、42与第一质控粒子12a和第二质控粒子12b混合制备混合物,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地分别调制第一质控粒子12a的混合物和第二质控粒子12b的混合物。此时,步骤S202~S205的处理如图6所示,为步骤S221~S228。
如图6所示,在步骤S221,分析部件60让试样制备部件40混合试剂41、42与第一质控粒子12a制备混合物。在步骤S222,分析部件60让光学检测部件50将混合物流入流动室50a,光照在流动室50a流动的第一质控粒子12a,并使其检测来自第一质控粒子12a的荧光。在步骤S223,分析部件60与上述步骤S204同样地,获取第一测定值。分析部件60根据步骤S224的判断,重复预定次数的S221~S223的处理,获取预定次数第一测定值。
接下来,分析部件60与步骤S221~S224同样地,在步骤S225~S228获取预定次数第二测定值。图6的步骤S221~S228也同图4的步骤S202~S205同样地,如图5(b)所示获取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测定值。
返回图4,在步骤S206,分析部件60获取第一管理值、第二管理值和第三管理值。第一管理值是在步骤S204获取的第一测定值的平均值,其通过以下式(11)获得。第二管理值是在步骤S204获取的第二测定值的平均值,其通过以下式(12)获得。第三管理值是由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算出的值,最好是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之比。第三管理值通过以下式(13)获得。
第一管理值=(V11+V12+…+V1n)/n ……(11)
第二管理值=(V21+V22+…+V2n)/n ……(12)
第三管理值=第一管理值/第二管理值 ……(13)
第二管理值是基于实际上不被试剂41染色而预先已含有荧光色素的第二质控粒子12b产生的荧光获取的值,因此,其反映光学检测部件50的状态。与此相对,第一管理值除了反映光学检测部件50的状态外还反映染色步骤的状态(试剂劣化等)。第一管理值可以视为表示光学检测部件50状态的第二管理值和表示染色步骤状态的值之积。因此,第一管理值除以第二管理值所得到的第三管理值反映染色步骤的状态。
第三管理值也可以是第一管理值/第二管理值的平方,可以是对第一管理值/第二管理值加、减、乘或除常数所得到的值,也可以是第二管理值/第一管理值,还可以是对第一管理值/第二管理值求对数所得到的值。第三管理值也可以不用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而用(V11+V12+……+V1n)/(V21+V22+……+V2n)获得。第三管理值也可以不是基于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的比例的值。比如,也可以算出第一管理值相对于第一管理值的靶值(target value)1的比例(第一管理值/靶值1)和第二管理值相对于第二管理值的靶值2的比例(第二管理值/靶值2),将其差作为第三管理值。
在步骤S207,分析部件60根据第二管理值和第三管理值并列进行图7(a)、(b)所示异常判断处理。
如图7(a)所示,在步骤S401,分析部件60判断第二管理值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如图7(c)所示,第二管理值的标准范围由下限阈值Sh21和上限阈值Sh22所规定。下限阈值Sh21和上限阈值Sh22存在存储部件60a。当在步骤S401判断为是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402判断无检测异常,在步骤S401判断为否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403判断有检测异常。
如图7(b)所示,在步骤S411,分析部件60判断第三管理值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如图7(c)所示,第三管理值的标准范围由下限阈值Sh31和上限阈值Sh32所规定。下限阈值Sh31和上限阈值Sh32存在存储部件60a。在步骤S411判断为是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412判断无染色异常,在步骤S411判断为否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413判断有染色异常。
染色异常判断也可以用图8(a)所示处理取代图7(b)所示处理。此时,如下所示,根据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的比例进行染色异常判断,故不必在图4的步骤S206获取第三管理值。在图8(a)所示处理中,与图7(b)所示处理相比,在步骤S411前面追加了步骤S421,步骤S411变成了步骤S422。
如图8(a)所示,在步骤S421,分析部件60将基于获取的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的点如图8(b)所示点绘于以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为轴的坐标空间中。如图8(b)斜线所示,坐标空间中设有正常范围。分析部件60将正常范围预先存在存储部件60a。在步骤S422,分析部件60判断点绘的点是否属于正常范围内。在步骤S422判断为是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412判断无染色异常,在步骤S422判断为否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413判断有染色异常。
另外,在此为便于说明,在步骤S421将基于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的点点绘于空间坐标内,但实际上不一定要绘制空间坐标和进行点的点绘。即,也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判断基于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的点是否属于正常范围,而不是绘制空间坐标、进行点绘、以及判断绘出的点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异常判断的处理如图7(a)、(b)所示是按照各自的流程图进行的。但是,也可以将图7(a)、(b)所示流程图统一为一个流程图,按照一个流程图进行系统异常的判断处理、检测异常的判断处理和染色异常的判断处理。
返回图4,图7(a)、(b)所示异常判断处理全部结束后,分析部件60在步骤S208根据图7(a)所示处理结果判断有无检测异常,在步骤S209、S210根据图7(b)所示处理结果判断有无染色异常。
在步骤S208判断为否,在步骤S209判断为否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211在输出部件70上显示图9(a)所示界面71。界面71包含表示质量控制结果的列表71a、71b。列表71a以一览表的形式显示第一~第三管理值。列表71b以一览表的形式显示有无检测异常和有无染色异常,将其作为质量控制异常判断结果。
在步骤S208判断为否,在步骤S209判断为是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212在输出部件70上显示图9(b)所示界面72。界面72包括与图9(a)所示列表71a、71b相同的列表72a、72b。界面72还包含“试样制备部件有染色异常”的提示信息和区域72c。区域72c中显示“请更换试剂”,将其作为敦促用户更换试剂41、42的信息。区域72c显示的信息也可以是“请确认试剂状态”或“请与维修人员联系”。操作者参照界面72就能够知道试样制备部件40有染色异常,参照区域72c就能做出顺利、快速反应,以消除染色异常,因此,染色异常能够顺畅而迅速地得到消除。
在步骤S213,分析部件60禁止常规模式下测定样本11。因此,图3的步骤S102以后的处理不会开始,从而能够防止在常规模式下错误地进行样本11的测定,得出低精度分析结果。当在步骤S212中样本11的测定被禁止时,操作者或维修人员采取处理措施后,图4所示质量控制模式的处理将再次实施。此时,若在步骤S208判断为否,在步骤S209判断为否,则分析部件60解除对样本11测定的禁止。
在步骤S208判断为是,在步骤S210判断为否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214中在输出部件70上显示图9(c)所示界面73,并在步骤S213禁止常规模式下的样本11的测定。界面73包括与图9(a)所示列表71a、71b相同的列表73a、73b。界面73还包含“光学检测部件有异常”的提示信息和区域73c。区域73c中显示“请调整灵敏度”,将其作为敦促用户采取措施的信息。区域73c显示的信息也可以是“请与维修人员联系”。操作者参照界面73就能知道光学检测部件50发生异常,参照区域73c就能顺利做出快速反应,以消除检测异常,因此,检测异常能够顺畅而迅速地得到消除。
在步骤S208判断为是,在步骤S210判断为是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215在输出部件70上显示图10(a)所示界面74,并在步骤S213禁止常规模式下的样本11的测定。界面74包括与图9(a)所示列表71a、71b相同的列表74a、74b。此外,界面74与图9(b)的界面72同样地,还包含信息和区域74c,与图9(c)的界面73同样地,还包含信息和区域74d。
根据步骤S215,即使光学检测部件50和试样制备部件40双方均发生异常时,也能分别确切地报告检测异常和试剂异常。因此,操作者能够顺畅而迅速地采取消除异常的对策,从而能够顺畅而迅速地消除检测异常和试剂异常。
图10(b)显示的是显示质量控制结果的界面71的另一例。在图10(b)的界面71,列表71b显示系统有无异常。所谓系统异常是综合检测异常的判断和染色异常的判断所得到的结果。因此,判断其中之一异常,列表71b上就会显示“系统异常:有”。如果都无异常,则列表71b上显示“系统异常:无”。另外,也可以根据第一管理值是否在标准范围内来判断系统异常。
分析部件60也可以每次在质量控制模式下获取第三管理值后便将获取的第三管理值存入存储部件60a。如此一来,随时间经过观察第三管理值的变化,能够预知试剂41、42的劣化,能够预测试剂41、42的更换时间。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粒子分析装置10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仅染色异常判断的处理如下所示与实施方式1不同。
如图11(a)所示,在步骤S441,分析部件60判断第三管理值是否大于阈值Sh32。在步骤S441判断否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442判断第三管理值是否小于阈值Sh31。
在步骤S441判断否,且在步骤S442判断否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443判断无染色异常。在步骤S441判断否,在步骤S442判断是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444判断试剂41有异常。在步骤S441判断是时,分析部件60在步骤S445判断试剂42有异常。分析部件60也可以用图8(b)所示坐标空间进行步骤S441、S442的判断。
当在步骤S444、S445判断试剂有异常时,在图4的步骤S212、S215的后半部分显示敦促用户更换试剂的信息。具体而言,当在步骤S444判断试剂41有异常时,分析部件60在输出部件70上显示图11(b)所示界面75。在步骤S445判断试剂42有异常时,分析部件60在输出部件70上显示图11(c)所示界面76。
在此,在图7(c)所示实施方式1的染色异常判断处理中,判断有染色异常时,包括以下情况:含有荧光色素的试剂41劣化的情况、以及含有RNA去除剂的试剂42劣化的情况。当试剂41劣化时,第一质控粒子12a染色不充分,第一质控粒子12a产生的荧光变弱,第三管理值降低。当试剂42劣化时,去除游离RNA不充分,荧光背景增强,第三管理值升高。因此,将第三管理值与下限阈值Sh31比较可以判断试剂41有异常,将第三管理值与上限阈值Sh32比较可以判断试剂42有异常。
根据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一样能够判断有染色异常,还能够知道应该更换试剂41、42哪一个。
(有关异常判断的实验)
下面就关于异常判断实际进行的实验进行说明。
1.材料
实验中使用的第一质控粒子12a、第二质控粒子12b、试剂41和试剂42如下所示。
第一质控粒子12a如下获得:将从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American typeculture collection,ATCC)购买的C33A细胞(HTB-31)悬浮于豪洛捷(Hologic)公司的PreservCyt(注册商标)中静置24小时后,离心分离,去除上清,将其悬浮于pH7.5、10mM的Tris盐酸水溶液中。第二质控粒子12b如下获得:将生命科学(Life Technologies)公司的AlignFlowPlus Flow Cytometry Alignment Beads(A-7303)用pH7.5、10mM的Tris盐酸水溶液稀释。
试剂41使用的是希格玛(Sigma)公司的PI——即碘化丙啶用乙二醇稀释后的试剂。关于试剂41,使用了试剂41调制后在遮光状态下保存的试剂和在见光状态下保存的试剂两种。即,试剂41分别使用了遮光保存的和见光劣化的试剂41。用pH7.5、10mM的Tris盐酸水溶液稀释希格玛(Sigma)公司的RNaseA(Cat.R4642)作为试剂42。
2. 条件
在实验中,为了再现染色液试剂41的异常和光学检测部件50灵敏度的异常,如以下三个条件所示,使试剂41和给检测荧光的光检测器56施加的电压发生变化。
条件1:将试剂41见光保存,将施加于光检测器56的电压调到适当的251V。
条件2:将试剂41见光保存,将施加于光检测器56的电压调到255V。
条件3:将试剂41放在遮光处保存,将施加于光检测器56的电压调到253V。
3. 实验步骤
在实验中,分别对第一质控粒子12a进行相关测定,对第二质控粒子12b进行相关测定。即在图4所示流程图中,步骤S202~S205置换为图6的步骤S221~S228。以下参照图4和图6的流程图进行适当说明。
在图6的步骤S221,向第一质控粒子12a加入试剂42和稀释液,37℃静置10分钟后,加入试剂41,37℃静置2分钟,制备第一质控粒子12a的混合物。在图6的步骤S222,用图1所示粒子分析装置10获取来自混合物的荧光信号。重复步骤S221~S223两次,获取第一次的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次的第一测定值。
接着,在图6的步骤S225,在第二质控粒子12b中加入稀释液,制备第二质控粒子12b。在图6的步骤S226,用与步骤S222同样的粒子分析装置10获取第二质控粒子12b的荧光信号。重复步骤S225~S227两次,获取第一次的第二测定值和第二次的第二测定值。
在条件1~3情况下的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测定值结果如图12(a)~(c)上侧的表所示。另外,作为参考,图12(a)~(c)显示了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测定值之比值。
然后,在图4的步骤S206如上所述,获取第一~第三管理值。即在上述式(11)~(13)中,设n为2,获取第一~第三管理值。条件1~3下的第一~第三管理值的结果如图12(a)~(c)下侧表所示。
用于第一~第三管理值判断的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如图12(d)所示地进行设定。下限阈值是靶值减去允许幅度所得到的,上限阈值是靶值加上允许幅度所得到的。
然后,进行系统异常判断、检测异常判断和染色异常判断。检测异常判断和染色异常判断分别按照图7(a)、(b)所示处理进行。为与专利文献1的方法进行比较,用与专利文献1相同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异常判断。即,当第一管理值在下限阈值以上且在上限阈值以下时,判断无系统异常,当第一管理值小于下限阈值或大于上限阈值时,判断有系统异常。条件1~3下的第一~第三管理值的判断结果如图12(a)~(c)下侧的表所示。在图12(a)~(c)下侧的表中,管理值在下限阈值以上且在上限阈值以下时,判断为“G”,管理值小于下限阈值或大于上限阈值时,判断为“NG”。
4.实验结果
如图12(a)~(c)下侧的表所示,使用见光保存并有意使之劣化的试剂41时,即,在条件1、2下,第三管理值低于下限阈值,第三管理值的判断为“NG”。当有意提高光检测器56的灵敏度时,即在条件2、3下,第二管理值超出上限阈值,第二管理值的判断为“NG”。
根据上述实验,在使用见光保存的试剂41的条件1下,即使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判断为“G”,即系统和检测均显示无异常,第三管理值也会判断“NG”,即显示染色有异常。只着眼于第一质控粒子12a的荧光量(第一管理值)和第二质控粒子12b的荧光量(第二管理值)的专利文献1所述方法则无法发现这一异常。
关于此点,采用实施方式1和2所述方法,与第一管理值分开,另外地求出表示染色状态的第三管理值,这样就能发现过去所不能掌握的染色步骤的异常。操作者通过更换试剂使第三管理值回到标准范围内就能够进行维护,使之能够恰当地进行DNA量分析。
在条件2、3中,第一管理值的判断彼此相同,第二管理值的判断彼此相同。然而,在使用见光保存的试剂41的条件2下,第三管理值判断为“NG”,即显示染色有异常。在使用遮光保存的试剂41的条件3下,第三管理值判断为“G”,即显示染色无异常。条件2和条件3的不同也是只着眼于第一质控粒子12a的荧光量(第一管理值)和第二质控粒子12b的荧光量(第二管理值)的专利文献1所述方法所不能发现的异常。
根据专利文献1的方法,当第二管理值异常时,即光学检测部件有异常时,进一步判断染色步骤是否也有异常的指标没有提供。当光学检测部件和染色步骤两者均有异常时,操作者除了调整光学检测部件的灵敏度外还要更换试剂,但以过去的方法无法知道异常是不是伴随试剂更换的异常。
关于此点,采用实施方式1和2所述方法,能够根据第三管理值这个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之比值分别判断出检测异常和染色异常,由此得知,使用第三管理值可以判断出从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无法判断的染色异常。因此得知,采用本发明,即使光学检测部件50和试样制备部件40双方都有异常,也能够分别切实地报告检测异常和试剂异常。
标号说明
10 ……粒子分析装置
12a ……第一质控粒子
12b ……第二质控粒子
40 ……试样制备部件
41 ……试剂
42 ……试剂
50 ……光学检测部件
50a ……流动室
60 ……分析部件

Claims (22)

1.一种具有试样制备部件和光学检测部件的粒子分析装置中的异常判断方法,所述异常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将含荧光色素的试剂、能够被所述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以及不被所述荧光色素染色且发荧光的第二质控粒子混合,制成混合物;
通过所述光学检测部件让所述混合物流入流动室,用光照射在所述流动室流动的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和所述第二质控粒子,检测来自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和所述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
获取表示所述第一质控粒子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一管理值和表示所述第二质控粒子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二管理值;
根据从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算出的第三管理值是否偏离标准范围来至少判断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中的染色异常。
2.一种具有试样制备部件和光学检测部件的粒子分析装置的异常判断方法,所述异常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将含荧光色素的试剂与能够被所述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混合,制成混合物;
通过所述光学检测部件让所述混合物流入流动室,光照在所述流动室流动的所述第一质控粒子,检测来自所述第一质控粒子的荧光;
通过所述光学检测部件,使发荧光的第二质控粒子流入所述流动室,光照在所述流动室流动的所述第二质控粒子,检测来自所述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
获取表示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一管理值和表示所述第二质控粒子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二管理值;
根据从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算出的第三管理值是否偏离标准范围来至少判断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中的染色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常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管理值是所述第一管理值除以所述第二管理值所得到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常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二管理值判断所述光学检测部件中的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常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理值异常时、以及所述第三管理值异常时,禁止所述粒子分析装置进行临床样本测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常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管理值异常时,让所述粒子分析装置输出敦促用户更换试剂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常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让所述粒子分析装置以一览表的形式输出基于所述第二管理值的异常判断结果和基于所述第三管理值的异常判断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常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质控粒子选自细胞、聚丙烯酰胺粒子、亲水性乙烯基聚合物粒子、乳胶粒子和二氧化硅粒子构成的群。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常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质控粒子是细胞;
所述试剂含有染色作为所述第一质控粒子的细胞的核的核酸染色色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异常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样制备部件除了含有荧光色素的所述试剂外还用去除RNA的RNA去除剂制备所述混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异常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管理值小于标准范围的下限阈值时,判断所述试剂有异常;
所述第三管理值大于标准范围的上限阈值时,判断所述RNA去除剂有异常。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常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粒子分析装置分析样本所含有的细胞的DNA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常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粒子分析装置分析样本所含有的细胞的DNA量,求出含有一定量以上的DNA的细胞的比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常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理值基于从各第一质控粒子的荧光信号的波形求出的数值的代表值;
所述第二管理值基于从各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信号的波形求出的数值的代表值。
15.一种用含荧光色素的第一试剂和含RNA去除剂的第二试剂对含有细胞的样本进行处理,根据处理后的样本所含有的细胞的DNA量的相关的特征参数,求出含有一定量以上的DNA的细胞的比率的分析装置中的质量控制方法,该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所述分析装置:
将能够被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和不被所述荧光色素染色且发荧光的第二质控粒子与所述第一试剂和所述第二试剂混合,制成混合物;
让所述混合物流入流动室,用光照射在所述流动室流动的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和所述第二质控粒子,检测来自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和所述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
获取表示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一管理值、以及表示所述第二质控粒子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二管理值;
根据从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算出的第三管理值是否偏离标准范围来输出敦促用户更换所述第一试剂和所述第二试剂至少其中之一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管理值小于标准范围的下限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试剂有异常;
所述第三管理值大于标准范围的上限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试剂有异常。
17.一种粒子分析装置,包括:
混合含荧光色素的试剂和试样的试样制备部件;
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的混合物流入流动室,用光照射在所述流动室流动的所述混合物,检测所述混合物因照射而产生的光的光学检测部件;以及
分析所述光学检测部件检测出的光的特征的分析部件;
其中,所述分析部件在设定为质量控制模式时:
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将所述试剂、能够被所述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不被所述荧光色素染色且发荧光的第二质控粒子混合制成混合物;
让所述光学检测部件将所述混合物流入所述流动室,用光照射在所述流动室流动的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和所述第二质控粒子,并使其检测来自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和所述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
获取表示所述第一质控粒子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一管理值和表示所述第二质控粒子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二管理值;
根据从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算出的第三管理值是否偏离标准范围来至少判断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中的染色异常。
18.一种具有试样制备部件和光学检测部件的粒子分析装置中的异常判断方法,所述异常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将含荧光色素的试剂、能够被所述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以及不被所述荧光色素染色且发荧光的第二质控粒子混合,制成混合物;
通过所述光学检测部件让所述混合物流入流动室,用光照射在所述流动室流动的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和所述第二质控粒子,检测来自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和所述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
获取表示所述第一质控粒子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一管理值和表示所述第二质控粒子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二管理值;
根据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的比例是否偏离标准范围,至少判断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中的染色异常。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异常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在以所述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为轴的坐标空间中,从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和所述第二质控粒子获取的所述第一管理值和第二管理值相应的坐标不在表示正常范围的区域内时,至少进行输出来报告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中的染色异常。
20.一种具有试样制备部件和光学检测部件的粒子分析装置中的异常判断方法,所述异常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将含荧光色素的试剂、能够被所述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混合,制成混合物;
通过所述光学检测部件让所述混合物流入流动室,用光照射在所述流动室流动的所述第一质控粒子,检测来自所述第一质控粒子的荧光;
通过所述光学检测部件,使发荧光的第二质控粒子流入所述流动室,光照在所述流动室流动的所述第二质控粒子,检测来自所述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
获取表示所述第一质控粒子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一管理值和表示所述第二质控粒子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二管理值;
根据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的比例是否偏离标准范围,至少判断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中的染色异常。
21.一种用含荧光色素的第一试剂和含RNA去除剂的第二试剂对含有细胞的样本进行处理,根据处理后的样本所含有的细胞的DNA量的相关的特征参数,求出含有一定量以上的DNA的细胞的比率的分析装置中的质量控制方法,该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所述分析装置:
将能够被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和不被所述荧光色素染色且发荧光的第二质控粒子与所述第一试剂和所述第二试剂混合,制成混合物;
让所述混合物流入流动室,用光照射在所述流动室流动的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和所述第二质控粒子,检测来自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和所述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
获取表示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一管理值、以及表示所述第二质控粒子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二管理值;
根据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的比例是否偏离标准范围,输出敦促用户更换所述第一试剂和所述第二试剂至少其中之一的信息。
22.一种粒子分析装置,包括:
混合含荧光色素的试剂和试样的试样制备部件;
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的混合物流入流动室,用光照射在所述流动室流动的所述混合物,检测所述混合物因照射而产生的光的光学检测部件;以及
分析所述光学检测部件检测出的光的特征的分析部件;
其中,所述分析部件在设定为质量控制模式时:
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将所述试剂、能够被所述荧光色素染色的第一质控粒子、不被所述荧光色素染色且发荧光的第二质控粒子混合制成混合物;
让所述光学检测部件将所述混合物流入所述流动室,用光照射在所述流动室流动的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和所述第二质控粒子,并使其检测来自所述第一质控粒子和所述第二质控粒子的荧光;
获取表示所述第一质控粒子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一管理值和表示所述第二质控粒子所发出的荧光的检测结果的第二管理值;
根据所述第一管理值和所述第二管理值的比例是否偏离标准范围,至少判断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中的染色异常。
CN201510631184.6A 2014-09-30 2015-09-29 粒子分析装置及其异常判断方法和质控方法 Active CN1054668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02184A JP6342285B2 (ja) 2014-09-30 2014-09-30 粒子分析装置における異常判定方法、分析装置における精度管理方法、および粒子分析装置
JP2014-202184 2014-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6840A CN105466840A (zh) 2016-04-06
CN105466840B true CN105466840B (zh) 2019-11-12

Family

ID=54256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31184.6A Active CN105466840B (zh) 2014-09-30 2015-09-29 粒子分析装置及其异常判断方法和质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51696B2 (zh)
EP (1) EP3002581B1 (zh)
JP (1) JP6342285B2 (zh)
CN (1) CN1054668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32807A4 (en) * 2016-10-25 2020-07-01 Abbott Laboratories ASSESSMENT AND CONTROL OF REAGENTS IN THE AUTOMATED PREPARATION OF SLIDES
JP7271092B2 (ja) * 2018-05-25 2023-05-1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薬選択支援装置、細胞分析システム、試薬の選択の支援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09030801B (zh) * 2018-06-02 2021-08-20 宏葵生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临床样本自动生化分析仪
JP7352340B2 (ja) * 2018-09-28 2023-09-2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及び精度管理方法
JP2020134341A (ja) * 2019-02-20 2020-08-3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測定成否判定方法および試料測定装置
CN114624166A (zh) * 2022-03-11 2022-06-14 青岛瑞斯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式细胞仪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0942A (zh) * 2005-07-12 2006-12-20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粒子分析仪用参照物
CN101685060A (zh) * 2008-09-24 2010-03-31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标本摄像装置
CN101782524A (zh) * 2009-01-21 2010-07-21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细胞图像处理装置、细胞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
CN102375050A (zh) * 2010-07-27 2012-03-14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样本分析系统、样本分析装置、管理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CN103592262A (zh) * 2012-08-16 2014-02-19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细胞分析装置以及细胞分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3234A (en) 1984-12-24 1992-03-03 Caribbean Microparticl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aligning, compensating, and calibrating a flow cytometer for analysis of samples, and microbead standards kit therefor
JPH09274035A (ja) * 1996-04-03 1997-10-21 To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コントロール物質およびその染色方法
JP4953710B2 (ja) * 2005-07-12 2012-06-13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尿中有形成分分析装置用標準物質
CN101349644B (zh) * 2007-07-20 2012-06-2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细胞分类试剂和其使用方法
JP2009058233A (ja) * 2007-08-29 2009-03-19 Nagasaki Prefecture 入浴設備の汚染度の判定方法、浴槽水における殺微生物剤の殺微生物効果の判定方法及び浴槽水の水質管理方法
WO2012158826A2 (en) * 2011-05-19 2012-11-22 Abbott Laboratorie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analysis, and collection of rare cellular events
TWI588258B (zh) * 2011-11-17 2017-06-21 國立交通大學 經標記細胞的分離方法及其用途
JP5870851B2 (ja) * 2012-05-29 2016-03-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47630B2 (ja) * 2012-06-15 2016-07-06 日本光電工業株式会社 細胞解析装置および解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0942A (zh) * 2005-07-12 2006-12-20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粒子分析仪用参照物
CN101685060A (zh) * 2008-09-24 2010-03-31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标本摄像装置
CN101782524A (zh) * 2009-01-21 2010-07-21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细胞图像处理装置、细胞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
CN102375050A (zh) * 2010-07-27 2012-03-14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样本分析系统、样本分析装置、管理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CN103592262A (zh) * 2012-08-16 2014-02-19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细胞分析装置以及细胞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70833A (ja) 2016-05-09
US10151696B2 (en) 2018-12-11
EP3002581B1 (en) 2019-01-16
EP3002581A1 (en) 2016-04-06
JP6342285B2 (ja) 2018-06-13
US20160091428A1 (en) 2016-03-31
CN105466840A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6840B (zh) 粒子分析装置及其异常判断方法和质控方法
EP3300517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omprising a flow cytometer, flow cytomet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performing a flow cytomet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5323829B2 (ja) 細胞の識別およびソーティング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7208319B2 (en) Method of measurement of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
CN103837502B (zh) 血细胞分析方法及血细胞分析装置
JP4101994B2 (ja) 粒子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粒子分析方法
CN114787610A (zh) 考虑光学测量的误差
CN106483109B (zh) 血液分析装置及血液分析方法
EP2957889B1 (en) Blood analyzer, blood analyzing method, and blood analyzing program
CN110249223B (zh) 血液细胞分析方法及血液细胞分析仪
WO201704698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20200150021A1 (en) Bone marrow fluid analysis method, sample analyzer,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Huppertsberg et al. Validation of an FT-IR microscopy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icroplastic particles in surface waters
CN107655865B (zh) 血液分析装置及血液分析方法
JP3642658B2 (ja) 尿中有形成分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US200901306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rting particles
EP3136080B1 (en) Urine sample analyzer and urine sample analyzing method
CN106525697A (zh) 细胞分析装置及细胞分析方法
KR20200126405A (ko) 생물학적 세포를 포함하는 생물학적 샘플을 분석하는 방법 및 그 분석 방법을 실현하기 위한 분석 장치
EP3351926A1 (en) Method for analyzing and selecting a specific droplet among a plurality of droplets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JP2002142800A (ja) 細胞の形態解析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EP0486542A1 (en) A method of differentiating particles based upon a dynamically changing threshold
KR101902433B1 (ko) 뇌척수액으로부터 세포를 검출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5021572A (zh) 尿样本分析方法及尿样本分析装置
JP2020202824A (ja) 細胞計測方法及び細胞計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