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2162B -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2162B
CN105442162B CN201510600344.0A CN201510600344A CN105442162B CN 105442162 B CN105442162 B CN 105442162B CN 201510600344 A CN201510600344 A CN 201510600344A CN 105442162 B CN105442162 B CN 1054421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braiding
basic
halver
knitted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003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42162A (zh
Inventor
谷口多哉
谷河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42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2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42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21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 D04B1/18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elastic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该针织物具备在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上难以伸长的组织。设编织宽度方向的规定范围为伸长抑制区域时,包括:工序α,通过n次(其中,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折返将包括挑半目编织和浮线编织的基本编织进行n+1次,编织伸长抑制区域的一个线圈列;工序β,使在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和从起点线圈拉出的新线圈重叠而形成重叠线圈;及工序γ,对于包括重叠线圈的伸长抑制区域的线圈编织新的线圈。工序α中,第n+1次基本编织中的挑半目编织对于在第n次以前的全部的基本编织中进行了浮线编织的线圈中的至少一个进行。

Description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在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难以伸长的组织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运动用的内衣、运动护身带、医疗用的运动护身带等要求伸缩性的针织物有时使用弹性针织纱来编织。上述运动护身带等需要在手臂、腿部等的关节部分的可动区域降低接触压力,并且对除此以外的肌肉部分或患部等的期望部位进行固定(抑制伸长)。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含有弹性纱,且在针织物中具有伸度不同的低伸度部和高伸度部的圆针织物中,低伸度部通过含有热粘纱,以及形成为还具有浮线线圈(ミスループ)的编织组织,来抑制伸长。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形成有多个大小的线圈密度的圆针织物中,紧固力比周边强的紧固部通过使线圈的大小比其他线圈小来抑制伸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127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670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2的技术中,对于抑制针织物的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的伸长而言并不充分。专利文献1中,虽然通过具有浮线线圈而与成圈线圈(ニットループ)相比能够抑制线圈横列方向的伸长,但期望进一步抑制伸长。这是因为,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用热粘纱而能够抑制伸长,但在使用了弹性纱的情况下,在浮线线圈中也会伸长。专利文献2中,通过改变线圈的大小而与其周边相比能够抑制伸长,但线圈彼此连接,因此如果被周边的线圈牵拉则容易伸长,对于伸长的抑制而言并不充分。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创立,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在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上具备难以伸长的组织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至少具备前后一对针床,且在前后的针床间能够进行线圈的移圈的横机,其中,设编织宽度方向的规定范围为伸长抑制区域时,包括以下的工序α~工序γ。
[工序α]…通过n次(其中,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折返将包括挑半目编织(割増やし)和浮线编织的基本编织进行n+1次,编织所述伸长抑制区域的一个线圈列。此时,第n+1次基本编织中的挑半目编织对于在第n次以前的全部的基本编织中进行了浮线编织的线圈中的至少一个进行。
[工序β]…使在所述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和从所述起点线圈拉出的新线圈重叠而形成重叠线圈。
[工序γ]…对于包括所述重叠线圈的所述伸长抑制区域的线圈编织新的线圈。
在此处,编织一个线圈列是指,在相同的线圈横列中,通过进行n次折返编织(其中,n为1以上的自然数),使一个编织线圈横列结束。挑半目编织是指,使从钩挂于一方的针床的线圈选择的起点线圈向另一方的针床移圈,并且,将从该起点线圈拉出的新线圈形成于一方的针床的公知的编织动作(参照日本专利第2604653号公报等)。
作为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可例举所述工序β在所述工序α之后进行。
作为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可例举所述基本编织是对由一个线圈的挑半目编织和两个线圈的浮线编织构成的基本单位反复进行多次的编织。此时,所述工序α中,通过2次折返将所述基本编织进行3次,在编织所述伸长抑制区域的一个线圈列时,第n+1次基本编织中的挑半目编织对于在第n次以前的全部的基本编织中进行了浮线编织的基本单位中的线圈的任一个进行。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通过将包括挑半目编织和浮线编织的基本编织反复进行多次,能够抑制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的伸长。首先,通过使在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和新线圈重叠,而在起点线圈及新线圈的针织纱彼此上产生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能够抑制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的伸长。特别是由于使在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和新线圈重叠,而起点线圈和新线圈的各沉降弧相互牵拉,通过该牵拉部分的摩擦力,而能够进一步抑制伸长。另外,通过利用与重叠线圈接续的新的线圈将起点线圈和新线圈一体地连接,利用两个线圈的线圈支承新的线圈,因此与利用一个线圈的线圈支承新的线圈相比,能够抑制纵行方向的伸长。接着,通过进行浮线编织,通过浮线编织形成的连接纱通过基本编织的反复进行而排列多根。因此,通过多根连接纱彼此发生摩擦而在连接纱彼此产生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能够抑制线圈横列方向的伸长。另外,通过浮线编织,与成圈编织相比能够减少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针织纱的绝对量,由此也能够抑制线圈横列方向的伸长。由以上可知,根据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产生在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及新线圈的针织纱彼此的摩擦力、连接纱彼此的摩擦力、及线圈的针织纱与连接纱的摩擦力这些针织纱彼此的摩擦力的情况较多。由此,通过各摩擦力而阻力较大,因此能够编织具备在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上难以伸长的组织的针织物。
通过在工序α之后进行工序β,能够利用在工序α中的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和新线圈夹持基于浮线编织的连接纱。通过利用起点线圈和新线圈夹持连接纱,连接纱和各线圈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大,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伸长。另外,根据基本编织的次数,连接纱被夹在挑半目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及新线圈的根数变化,因此根据该连接纱的根数的不同,在针织物体现凹凸,能够形成各种罗纹状的组织表现。对该罗纹状的组织表现在后面说明。
连接纱过长则收缩力容易作用,可能在针织物产生褶皱等而影响针织物的外观。因此,通过使基本编织成为将由一个线圈的挑半目编织和两个线圈的浮线编织构成的基本单位反复进行多次的编织,而能够使连接纱的长度适度,能够提高针织物的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
图2是通过实施方式1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的针织物的线圈图。
图3表示通过实施方式1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的具有捆束(テーピング)效果的运动裤,左图是其前方的示意图,右图是其后方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0 伸长抑制区域
1~6 线圈(起点线圈)
11~16 线圈(新线圈)
1;11~6;16 重叠线圈
21~26 线圈(关边线圈)
B1,B2,B3 基本编织
M1,M2,M3 连接纱
8 给纱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在使用弹性纱编织针织物时,在希望抑制针织物的伸长的区域应用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例子。
<实施方式1>
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实施方式。图中的同一标号表示同一名称物。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如下的两针床横机的编织例: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针床,在前后的针床间能够进行线圈的移圈,并且至少一方的针床能够横移。该横机具备的织针使如下的复合针:在织针的侧面不具备移圈用的叶片,而具备具有针钩的针本体、和具有使针钩开闭的两张叶片的滑动件,在两张叶片之间能够进行线圈的交接。此外,使用的横机也可以是四针床横机。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图1的左栏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右栏表示各编织工序中的针床的编织状态。右栏中,FB表示前针床,BB表示后针床,A~J的黑点表示织针,实心圆圈表示在该编织工序编织的线圈,空心圆圈表示钩挂于织针的旧线圈,双层圆圈表示重叠线圈,倒三角形表示给纱口。此外,为了说明方便,使用的针数比实际的编织少。以下,以利用从给纱口8给纱的弹性纱编织的平面状的针织物为例进行说明。
S1中,示出使用FB的织针A~J编织平面状的基础针织物部的状态。S1是使给纱口8向编织宽度方向的左方(纸面左方)移动的状态。通过从该S1的状态进行S2以后的编织,在基础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的规定范围内,编织与基础针织物部相比抑制了伸长的伸长抑制区域100。此处,设基于钩挂于FB的织针C~H的线圈的区域为伸长抑制区域100,对该伸长抑制区域100进行本实施方式的编织。本实施方式中,以对由一个线圈的挑半目编织和两个线圈的浮线编织构成的基本单位在针床的长度方向进行2次的编织为基本编织,在伸长抑制区域100内使给纱口折返2次中进行3次基本编织,编织伸长抑制区域100的一个线圈列。图1中,将对于钩挂于织针C、D、E的线圈的编织及对于钩挂于织针F、G、H的线圈的编织的每一个作为基本单位。即,对于钩挂于伸长抑制区域100中的织针C~H的线圈的给纱口8的1次右行或左行相伴的编织为基本编织。
S2中,使给纱口8向编织宽度方向的右方移动,在FB的织针A、B进行成圈编织,在伸长抑制区域100中进行第1次的基本编织B1。第1次的基本编织B1对于钩挂于FB的织针C、D、F、G的线圈1、2、4、5进行浮线编织,对于钩挂于FB的织针E、H的线圈3、6进行挑半目编织。通过挑半目编织,钩挂于FB的织针E的线圈3及钩挂于织针H的线圈6作为起点线圈分别向BB的织针E、H移圈,并且在FB的织针E、H形成线圈(新线圈)13、16。新线圈13、16分别从起点线圈3、6向与BB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被径直拉出。这是因为,不具备移圈用的叶片的复合针在前后的针床上针钩彼此正对。
S3中,使给纱口8向编织宽度方向的左方折返而移动(第1次折返),在伸长抑制区域100中进行第2次基本编织B2。第2次基本编织B2中,对于钩挂于FB的织针H、F、E、C的线圈16、4、13、1进行浮线编织,对于钩挂于FB的织针G、D的线圈5、2进行挑半目编织。挑半目编织中,对于在第1次基本编织B1进行了浮线编织的线圈,从各基本单位分别选择一个线圈进行。通过挑半目编织,钩挂于FB的织针G的线圈5及钩挂于织针D的线圈2作为起点线圈分别向BB的织针G、D移圈,并且在FB的织针G、D形成线圈(新线圈)15、12。
S4中,使给纱口8向编织宽度方向的右方折返而移动(第2次折返),在伸长抑制区域100中进行第3次基本编织B3,而且在FB的织针I、J进行成圈编织。第3次基本编织B3中,对钩挂于FB的织针D、E、G、H的线圈12、13、15、16进行浮线编织,对钩挂于FB的织针C、F的线圈1、4进行挑半目编织。挑半目编织中,对于在第1次基本编织B1及第2次基本编织B2的双方进行了浮线编织的线圈,从各基本单位分别选择一个线圈进行。通过挑半目编织,钩挂于FB的织针C的线圈1及钩挂于织针F的线圈4作为起点线圈分别向BB的织针C、F移圈,并且在FB的织针C、F形成线圈(新线圈)11、14。通过以上说明的S2~S4,在S1中对于钩挂于FB的织针C~H的线圈1~6的全部进行了挑半目编织。S2~S4相当于工序α。
S5中,使通过S2~S4的挑半目编织移圈到BB的起点线圈1~6与相对于各起点线圈1~6的新线圈11~16重叠而形成重叠线圈1;11~6;16(相当于工序β)。各重叠线圈1;11~6;16钩挂于FB的织针C~H。重叠线圈的形成也可以使在FB形成的新线圈11~16与相对于各新线圈11~16的起点线圈1~6重叠。该情况下,各重叠线圈1;11~6;16钩挂于BB的织针C~H。
S6中,使给纱口8向编织宽度方向的左方移动,在FB的织针J~A进行成圈编织。即,对于重叠线圈1;11~6;16编织新的线圈(关边线圈)21~26(相当于工序γ)。由此,能够将起点线圈1~6和新线圈11~16分别重叠的状态固定。
然后,直至希望抑制针织物的伸长的区域成为期望的大小为止,反复进行S2~S6即可。
通过以上说明的编织方法得到的针织物如图2所示,在伸长抑制区域100中,起点线圈1~6和新线圈11~16重叠,各重叠线圈1;11~6;16被在其纵行方向上连续而编织的关边线圈21~26固定。另外,上述针织物通过在伸长抑制区域100内使给纱口折返2次,进行3次基本编织而编织,但各基本编织中,在纵行方向上线圈不伸长而编织相同的线圈横列,因此在3次基本编织中编织伸长抑制区域100的一个线圈列。图2中,对于伸长抑制区域100中的基本编织,将基于第1次基本编织B1的针织纱以粗线(相当于图1的S2)表示,将基于第2次基本编织B2的针织纱以双点划线(相当于图1的S3)表示,将基于第3次基本编织B3的针织纱以中线(相当于图1的S4)表示。图2的下侧的C~H与图1示出的织针对应。
本实施方式中,在工序α之后进行工序β,因此通过n+第1次基本编织B(n+1)中的浮线编织形成的连接纱M(n+1)被夹在第n次以前的基本编织Bn中的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与新线圈之间。具体而言,通过第2次基本编织B2中的浮线编织形成的连接纱M2被夹在第1次基本编织B1中的挑半目编织中选择德起点线圈3与新线圈13之间及起点线圈6与新线圈16之间。同样,通过第3次基本编织B3中的浮线编织形成的连接纱M3被夹在第1次基本编织B1中的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3与新线圈13之间及起点线圈6与新线圈16之间、第2次基本编织B2中的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2与新线圈12之间及起点线圈5与新线圈15之间。通过第1次基本编织B1中的浮线编织形成的连接纱M1没有夹在任何一个线圈。
即,夹在起点线圈1与新线圈11之间及起点线圈4与新线圈14之间的连接纱为0根,夹在起点线圈2与新线圈12之间及起点线圈5与新线圈15之间的连接纱为1根,被夹在起点线圈3与新线圈13之间及起点线圈6与新线圈16之间的连接纱为2根。这样,根据夹在起点线圈与新线圈之间的连接纱的根数的不同,在针织物形成凹凸,能够成为罗纹状的组织表现。
上述针织物能够具备在希望抑制伸长的期望的区域(编织宽度方向上的伸长抑制区域100)在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上难以伸长的组织。其理由是因为产生起点线圈1~6及新线圈11~16的针织纱彼此的摩擦力、连接纱M1~M3彼此的摩擦力、及在起点线圈与新线圈之间夹持连接纱产生的各线圈的针织纱与其连接纱的摩擦力这些针织纱彼此的各种摩擦力。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伸长抑制区域100中的线圈列的段数比除此以外的针织物区域的线圈列的段数少。根据该线圈列的段数的差,也能够抑制伸长。
此外,在使用不是弹性纱的针织纱编织针织物的情况下,也存在织物的特性上在针织物产生伸长的情况。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即使在使用不是弹性纱的针织纱的情况下,也能够编织具备在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上难以伸长的组织的针织物。
上述编织方法中,说明了以在针床的长度方向上将由一个线圈的挑半目编织和两个线圈的浮线编织构成的基本单位进行2次的编织作为基本编织的例子,但基本编织的构成怎样都可以。作为基本单位,只要分别至少一个一个线圈地具备挑半目编织和浮线编织,那么挑半目编织的线圈数、浮线编织的线圈数怎样都可以。另外,挑半目编织和浮线编织只要满足工序α的条件即可,各编织的排列顺序、编织顺序等怎样都可以。但是,在浮线编织连续的情况下(特别是使用弹性纱的情况下),由于通过浮线编织形成的连接纱过长而在连接纱容易作用收缩力,可能对针织物的外观造成影响。因此,连续的浮线编织优选为八个线圈以下。另外,也能够连续进行挑半目编织(下述模式1、2)。而且,也可以不对伸长抑制区域的全部线圈进行挑半目编织,而将挑半目编织的一部分改变为浮线编织(下述模式3),也可以将挑半目编织的一部分改变为成圈编织(下述模式4)。但是,如果进行成圈编织,则与浮线编织相比针织纱的绝对量增加,且也不能实现基于重叠线圈的伸长抑制,因此优选使基本单位为一个线圈程度。
例如,如果设进行挑半目编织的线圈为“□”,进行浮线编织的线圈为“-”,进行成圈编织的线圈为“●”,则能够例举以下例示的模式。
[模式1]
第1次基本编织:----□□----□□----□□
第2次基本编织:--□□----□□----□□--
第3次基本编织:□□----□□----□□----
[模式2]
第1次基本编织:------□□□------□□□
第2次基本编织:---□□□------□□□---
第3次基本编织:□□□------□□□------
[模式3]
第1次基本编织:------□-□------□-□
第2次基本编织:---□-□------□-□---
第3次基本编织:□-□------□-□------
[模式4]
第1次基本编织:------□●□------□●□
第2次基本编织:---□●□------□●□---
第3次基本编织:□●□------□●□------
上述编织方法中,在平面状的针织物中,作为编织宽度方向的规定范围,说明了以一部分区域为伸长抑制区域的例子,但也能够以编织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为伸长抑制区域。即,在希望抑制伸长的部位进行上述的编织方法即可。另外,在平面状的针织物以外,也能够利用筒状的针织物编织。在连续地编织筒状针织物的情况下,例如可例举在前后针床的一方的针床上编织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的一侧针织物部的1个线圈横列,然后在另一方的针床上编织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的另一侧针织物部的1个线圈横列。通过在前后针床依次编织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在两端部连接,因此成为筒状针织物。此时,在筒状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的期望的位置应用本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即可。
图3示出具有通过上述编织方法编织的捆束效果的运动裤。左图是该运动裤的前方的示意图,右图是其后方的示意图。通过在针床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基本单位的增减,如图3所示,也能够形成曲线状的伸长抑制区域100(剖面线部分)。另外,对应于期望的伸长抑制区域,也能够实施在基本单位的中途折返的基本编织。即,如图3所示,在膝关节、腿肚子等希望支撑的区域(剖面线部分)应用本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即可。在筒状针织物配置伸长抑制区域时,在进行周回编织时,在编织了运动裤的前方的区域后,编织运动裤的后方的区域即可。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中,说明在工序α中进行基本编织时进行工序β的例子。实施方式2中,参照图1的编织工序图进行说明。首先,进行第1次基本编织B1(图1的S2)。使在该第1次基本编织B1中的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3和新线圈13、及起点线圈6和新线圈16分别重叠(工序β)。接着,进行第2次基本编织B2(图1的S3)。使在该第2次基本编织B2中的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2和新线圈12、及起点线圈5和新线圈15分别重叠(工序β)。并且,进行第3次基本编织B3(图1的S4)。使在该第3次基本编织B3中的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1和新线圈11、及起点线圈4和新线圈14分别重叠(工序β)。最后,对于重叠线圈1;11~6;16编织新的线圈(关边线圈)21~26(图1的S6)。
实施方式2中,在进行基本编织时,使在各基本编织中的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和新线圈重叠,因此在起点线圈与新线圈之间没有夹着连接纱。但是,根据实施方式2的编织方法,也会产生起点线圈1~6及新线圈11~16的针织纱彼此的摩擦力、及连接纱M1~M3彼此的摩擦力,因此能够编织具备在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上难以伸长的组织的针织物。此外,可以在针织物内使实施方式1的编织和实施方式2的编织混合存在,也可以在伸长抑制区域100的同一线圈列内混合存在。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1、2中,说明了使用具备不具有移圈用的叶片的复合针(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2946323号公报等)的横机时的编织方法。相对于此,能够使用具备具有移圈用的叶片的复合针的横机进行在实施方式1、2中说明的编织。具有移圈用的叶片的复合针具备如下结构:利用在复合针的一方的侧面具备移圈用的叶片的舌针(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5032822号公报等)、复合针(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5-78962号公报等),经由其叶片在对置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因此,对置的针床的织针的针钩彼此在针床的长度方向稍微偏移。通过该偏移,在使用具备具有移圈用的叶片的复合针的横机进行了挑半目编织的情况下,在起点线圈的一方的根部卷绕新线圈的两个沉降弧。因此,起点线圈和新线圈成为缠绕的状态,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起点线圈及新线圈的针织纱彼此的摩擦,能够提高抑制伸长的效果。

Claims (3)

1.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至少具备前后一对针床,且在前后的针床间能够进行线圈的移圈的横机,其中,
设编织宽度方向的规定范围为伸长抑制区域时,包括:
工序α,通过n次的折返将包括挑半目编织和浮线编织的基本编织进行n+1次,编织所述伸长抑制区域的一个线圈列,其中,n为1以上的自然数;
工序β,使在所述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和从所述起点线圈拉出的新线圈重叠而形成重叠线圈;及
工序γ,对于包括所述重叠线圈的所述伸长抑制区域的线圈编织新的线圈,
所述工序α中,第n+1次基本编织中的挑半目编织对于在第n次以前的全部的基本编织中进行了浮线编织的线圈中的至少一个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中,
所述工序β在所述工序α之后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中,
所述基本编织是对由一个线圈的挑半目编织和两个线圈的浮线编织构成的基本单位反复进行多次的编织,
所述工序α中,通过2次折返将所述基本编织进行3次,在编织所述伸长抑制区域的一个线圈列时,第n+1次基本编织中的挑半目编织对于在第n次以前的全部的基本编织中进行了浮线编织的基本单位中的线圈的任一个进行。
CN201510600344.0A 2014-09-18 2015-09-18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421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0392A JP6223308B2 (ja) 2014-09-18 2014-09-18 編地の編成方法
JP2014-190392 2014-09-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2162A CN105442162A (zh) 2016-03-30
CN105442162B true CN105442162B (zh) 2017-08-25

Family

ID=55444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0034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42162B (zh) 2014-09-18 2015-09-18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223308B2 (zh)
KR (1) KR101725421B1 (zh)
CN (1) CN105442162B (zh)
DE (1) DE102015012153A1 (zh)
IT (1) ITUB201534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1621B2 (ja) * 2016-06-06 2019-07-10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筒状編地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3250A (zh) * 2010-08-25 2012-03-2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物的起针方法
CN102808276A (zh) * 2011-06-03 2012-12-0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9258B2 (ja) 1991-07-25 2000-02-14 株式会社クラレ 易崩壊性樹脂組成物
JPH0578962A (ja) 1991-09-17 1993-03-30 Shima Seiki Mfg Ltd 編機用コンパウンドニードル
JP5688240B2 (ja) 2010-07-01 2015-03-25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小寸丸編地
JP2012082564A (ja) * 2010-09-15 2012-04-26 Shima Seiki Mfg Ltd 伏目処理方法
JP2013007133A (ja) * 2011-06-23 2013-01-10 Shima Seiki Mfg Ltd 立体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JP5736250B2 (ja) * 2011-06-28 2015-06-17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JP2013019062A (ja) * 2011-07-07 2013-01-31 Shima Seiki Mfg Ltd 編目抑止杆を備える横編機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JP5875284B2 (ja) * 2011-08-16 2016-03-0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ニットウエアのvネック分岐部の編成方法
JP6010790B2 (ja) 2012-02-15 2016-10-19 岡本株式会社 度目調整した編み製品
JP2014148764A (ja) * 2013-01-31 2014-08-21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JP5988895B2 (ja) * 2013-02-27 2016-09-07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編成方法
TWI585254B (zh) * 2013-04-23 2017-06-01 島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編織物之編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3250A (zh) * 2010-08-25 2012-03-2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物的起针方法
CN102808276A (zh) * 2011-06-03 2012-12-0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25421B1 (ko) 2017-04-10
KR20160033599A (ko) 2016-03-28
ITUB20153442A1 (it) 2017-03-07
DE102015012153A1 (de) 2016-03-24
CN105442162A (zh) 2016-03-30
JP2016060990A (ja) 2016-04-25
JP6223308B2 (ja) 2017-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49031B2 (ja) 衣類用の編地
US7640770B2 (en) Fabric knitting method and knitted product
CN102471962B (zh) 紧身裤之类的服装的针织方法、相应的针织机及服装
JP4457141B2 (ja) 部分低伸長伸縮性経編地
CN103572494B (zh) 经编无缝无底连裤袜的织造方法
JP2010024607A (ja) ダブルフリース編地
TW200932136A (en) A warp-knitted pant having U-shaped crotch
CN105442162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JP3817690B2 (ja) 衣料用の伸縮性経編地
US2147169A (en) Elastic textile fabric
CN107142601A (zh) 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JP4590465B2 (ja) ボトム衣類
JP5982416B2 (ja) 伸縮性緯糸挿入経編み地の製造方法
EP3408435B1 (en) Multi-carrier, zonal weaving system, method, and material
CN103437060B (zh) 经编无缝医用短裤的织造方法
CN105019130B (zh)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丝袜的织造方法
JP3796619B2 (ja) レース編地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142955U (ja) 部分伸縮性変化経編レース地
JP6857583B2 (ja) パワーネット経編地
JP6286209B2 (ja) 伸縮性経編地
JP7142349B2 (ja) ネット構造の伸縮性経編地
JP2007197856A (ja) ニット衣料
JP2002327359A (ja) レース編地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5088500A (zh) 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JP5984766B2 (ja) ラッシェル経編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