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35376B - 中子束捕捉疗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子束捕捉疗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35376B
CN105435376B CN201510398176.1A CN201510398176A CN105435376B CN 105435376 B CN105435376 B CN 105435376B CN 201510398176 A CN201510398176 A CN 201510398176A CN 105435376 B CN105435376 B CN 1054353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ment table
exposure cell
cable
neutron
wal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81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35376A (zh
Inventor
饭尾逸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35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5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35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5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搭载半导体的控制部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且提高可靠性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本发明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构成为具备:照射室(4A),进行对被照射体的中子束的照射;照射部(8A),向照射室(4A)的内部照射中子束;治疗台(2),可在照射室(4A)的内外移动;控制部(27),配置于照射室(4A)的外部,且具有半导体元件,并控制治疗台的动作;及发送电缆,与治疗台(2)连接,并传递控制部(27)与治疗台(2)之间的信号。

Description

中子束捕捉疗法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4年9月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181294号的优先权。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子束捕捉疗法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具备进行放射线治疗的治疗室、在治疗室内照射放射线的照射喷嘴、进行患者治疗的准备的准备室及可搭乘患者而在治疗室与准备室之间移动的治疗台的放射线治疗设备。在准备室中进行定位,以使躺卧在治疗台上的患者的患部与放射线的照射位置一致。接着,患者在搭乘于治疗台的状态下被搬送到治疗室。之后,根据在准备室被定位的位置,从照射喷嘴向患者的患部照射放射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9373号公报
搭载半导体的电子设备抗辐射能力较差,若在存在放射线的环境下使用,则有可能发生故障。若在治疗台的内部或治疗台的附近设有搭载半导体的控制构件,则有可能使控制构件发生故障。与其他放射线治疗相比,当进行中子捕捉疗法时,照射室内部的放射线量尤其变高,因此对于搭载半导体的电子设备的影响较大。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技术中,将搭载半导体的控制构件设置在治疗台时,有可能使控制构件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搭载半导体的控制部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且提高可靠性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
本发明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具备:照射室,进行对被照射体的中子束照射;照射部,向照射室的内部照射中子束;治疗台,可在照射室的内部与照射室的外部之间移动;控制部,配置于照射室的外部,且具有半导体元件,并控制治疗台的动作;及发送电缆,与治疗台连接,并传递控制部与治疗台之间的信号。
该中子捕捉疗法系统中,在照射室的外部配置有控制部,能够利用发送电缆将从该控制部输出的信号传递到治疗台,因此无需在治疗台上设置控制部。因此,控制部不会随着治疗台的移动而配置到照射室的内部,因此因放射线而引起的控制部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减少。并且,由于在治疗台上连接有发送电缆,因此无需在照射室的内部进行将发送电缆连接到治疗台的工作。由此,照射室内部中的工作减少,由此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量。并且,无需在照射室的内部设置用于连接治疗台与发送电缆的设备,因此无需进行该连接用设备的维护。因此,工作人员无需为了维护而进入照射室的内部,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量。
并且,中子捕捉疗法系统具备:凹槽部,设置于供治疗台移动的地面,且在照射室的内部与照射室的外部之间连续;及长条状的盖部,配置在凹槽部延伸的方向上,且覆盖凹槽部,并具有挠性,发送电缆配置于凹槽部内,治疗台具有随着治疗台的移动抬起盖部的抬起部。根据该结构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在治疗台所移动的地面设有在照射室的内部与照射室的外部之间连续的凹槽部,且在该凹槽部内配置有发送电缆,因此能够在治疗台所移动的地面的下方容纳发送电缆。由此,能够在不妨碍治疗台的移动的位置配置发送电缆。并且,凹槽部被盖部所覆盖,因此凹槽部不会在地面露出,因此有人被该凹槽部绊倒的可能性减少。由此,能够提高安全性。并且,治疗台的结构为,具有随着治疗台的移动而抬起盖部的抬起部,因此通过将盖部抬至高于地面,由此能够将配置于凹槽部内的发送电缆从凹槽部内向外部导出。由此,能够在凹槽部内配置与治疗台连接的发送电缆,以利用盖部覆盖凹槽部,并且随着治疗台的移动抬起盖部,以将凹槽部内的发送电缆拉出到地面的上方,由此连接到治疗台。
并且,治疗台具有:载置部,用于载置被照射体;行走台车,可在地面上行走;及支承台,在行走台车上支承载置部,抬起部也可以设置于行走台车的内部。由于抬起部设置于治疗台的行走台车的内部,因此能够在行走台车的内部抬起盖部来将凹槽部内的发送电缆导出到凹槽部的外部以连接到治疗台。并且,在被行走台车覆盖的区域内抬起盖部,因此盖部在被行走台车覆盖的区域之外不会被抬起,其结果,在可供人移动的范围内,能够与地面平整地配置盖部,能够减少有人被绊倒的可能性。
并且,中子捕捉疗法系统的结构可以如下:治疗台具备向上方拉出发送电缆并导入到行走台车内的引导部,引导部配置于行走台车的内部。由此,能够通过引导部引导配置于凹槽部内的发送电缆而向上方拉出,由此改变发送电缆所延伸的方向,而适当地导入到行走台车的内部。并且,引导部容纳于行走台车的内部,因此,能够在不妨碍人们的工作和通行的位置配置引导部。
并且,中子捕捉疗法系统具备:屏蔽门,可闭合治疗台所通过的照射室的出入口,且屏蔽放射线;及屏蔽块,可在照射室的出入口的下方闭合凹槽部,且屏蔽放射线。根据该结构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通过屏蔽门闭合照射室的出入口,并通过屏蔽块闭合凹槽部,由此能够通过屏蔽放射线来抑制放射线透射到照射室的外部。
并且,中子捕捉疗法系统的结构可以如下:发送电缆的作为固定端的一端侧固定于控制部,发送电缆的作为移动端的另一端侧固定于治疗台,凹槽部的内部设有将作为发送电缆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之间的部分的中间部分固定于凹槽部的中间固定部,中间固定部配置于照射室的外部。由此,能够固定发送电缆的位置,因此可防止发送电缆的位置随着治疗台的移动而大幅偏移或缠绕。并且,能够容易将发送电缆折回并容纳于凹槽部内。例如,在治疗台配置在距照射室最远的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在中间固定部折回发送电缆而配置。并且,中间固定部配置于照射室的外部,因此在治疗台配置在距照射室最远的位置(例如准备室)的状态下,能够将发送电缆的折回位置配置在照射室的外部。因此能够在与照射室的出入口对应的位置,在凹槽部不配置发送电缆,而是通过在该位置配置屏蔽块来闭合。
并且,中子捕捉疗法系统具备:电力供给部,配置于照射室的外部,具有半导体元件并供给电力;及供电电缆,与治疗台连接,并在电力供给部与治疗台之间输送电力,供电电缆被与发送电缆一起配置。根据这种结构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能够将与治疗台连接的供电电缆与发送电缆一起进行配线,并向治疗台供给电力。并且,能够通过在照射室的外部配置电力供给部,利用供电电缆将从电力供给部输出的电力供给到治疗台。因此,无需在治疗台设置电力供给部。即电力供给部不会随着治疗台的移动而配置到照射室的内部,因此电力供给部因放射线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减少。
并且,本发明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具备:照射室,进行对被照射体的中子束照射;照射部,向照射室的内部照射中子束;治疗台,可在照射室的内部与照射室的外部之间移动;电力供给部,配置于照射室的外部,且具有半导体元件并供给电力;及供电电缆,与治疗台连接,并在电力供给部与治疗台之间输送电力。
该中子捕捉疗法系统中,在照射室的外部配置有电力供给部,且能够利用供电电缆将从该电力供给部输出的电力传递至治疗台,因此无需在治疗台设置电力供给部。因此,电力供给部不会随着治疗台的移动而配置到照射室的内部,因此电力供给部因放射线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减少。并且,在治疗台连接有供电电缆,因此无需在照射室的内部进行将供电电缆连接到治疗台的工作,通过减少在照射室的内部进行的工作,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量。并且,无需在照射室的内部设置用于连接治疗台与供电电缆的设备,因此无需进行该连接用设备的维护。因此,工作人员无需为了维护而进入照射室的内部,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搭载有半导体元件的控制部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并提高可靠性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搭载有半导体元件的电力供给部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并提高可靠性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2为表示中子捕捉疗法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3为表示中子捕捉疗法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中子束输出部及其周围的图。
图5为表示治疗台的行走台车内的驱动机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6为图5的VI-VI线剖视图。
图7为图5的VII-VII线剖视图。
图8为表示行走用皮带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供电/控制机构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10为表示配置于准备室及联络室的地面下方的供电/控制机构的剖视图。
图11为表示配置于照射室及联络室的地面下方的供电/控制机构的剖视图。
图12为表示配置于行走台车的底部的电缆输送机及电缆收入导管的剖视图。
图13为表示盖带、皮带支承板及电缆输送机的剖视图。
图14为表示设置于行走台车的底部的盖带抬起部的剖视图。
图中:1-中子捕捉疗法系统,2-治疗台,3A、3B-准备室,4A、4B-照射室,5-中子束产生部,8A、8B-中子束输出部(照射部),27-治疗台控制部(控制部),30-行走台车,31-顶板(载置部),32-支承台,41-供电用电缆,42-控制用电缆(发送电缆),43-电缆输送机,44-凹槽(凹槽部),45-电缆收入部(引导部),46-盖带抬起部,47-电力供给部,55、56-屏蔽块,BT2-盖带(长条状的盖部),F-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各附图中对相同部分或相应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首先,参考图1至图3对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为进行硼中子捕捉疗法(BNCT:Boron Neutorn Capture Therapy)的装置。中子捕捉疗法为通过对注射了硼(10B)的患者(被照射体)照射中子束来进行癌症治疗的治疗法。
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具备:在束缚患者并搬送、治疗患者时使用的治疗台2;实施将患者束缚在治疗台2等准备工作的准备室3A、3B;进行对患者的中子束照射的照射室4A、4B;及产生中子束的中子束产生部5。并且,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中,在准备室3A与照射室4A之间设有联络室6A,在准备室3B与照射室4B之间设有联络室6B。
中子束产生部5具备:加速器7,加速带电粒子;中子束输出部(照射部)8A、8B,从自加速器7射出的带电粒子束P输出中子束;及射束传输路9,将带电粒子束P传输至中子束输出部8A、8B。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具有俯视观察时呈Y字形的带电粒子束生成室5a,在该带电粒子束生成室5a的室内配置有加速器7及射束传输路9。带电粒子束生成室5a为被混凝土制屏蔽墙W包围的封闭空间。
加速器7例如为回旋加速器,通过加速带电粒子(例如质子)来射出带电粒子束P(例如质子束)。加速器7具有例如射出射束半径为40mm、60kw(=30MeV×2mA)的带电粒子束P的能力。
射束传输路9选择性地向中子束输出部8A、8B中的任一个射出带电粒子束P。射束传输路9具有连接于加速器7的第1传输部10。第1传输部10的一端侧连接于加速器7,第1传输部10的另一端侧连接于射束方向切换器11。射束方向切换器11发挥将加速器7所射出的带电粒子束P进行分支的分支部的功能。
射束方向切换器11利用转换电磁铁来控制带电粒子束P的行进方向。射束方向切换器11具有用于将带电粒子束P传输到中子束输出部8A的第2传输部12A及用于将带电粒子束P传输到中子束输出部8B的第3传输部12B。第2传输部12A的后段设有中子束输出部8A,第3传输部12B的后段设有中子束输出部8B。
并且,射束方向切换器11能够使带电粒子束P从正规轨道偏离并引导至射束收集器(未图示)。射束收集器在进行治疗之前确认带电粒子束P的输出时使用。另外,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也可以是不具备射束收集器的结构。
第1传输部10、第2传输部12A及第3传输部12B各自包括用于带电粒子束P的射束调整部13。射束调整部13包括带电粒子束P的轴调整用水平型转向器及水平垂直型转向器、用于抑制带电粒子束P的发散的四极电磁铁以及用于带电粒子束P的整形的四向切割器等。也可以构成为第1传输部10、第2传输部12A及第3传输部12B各自不具备射束调整部13。
第2传输部12A及第3传输部12B可以根据需要包括电流监视器。电流监视器实时测定照射到中子束输出部8A、8B的带电粒子束P的电流值(即电荷、照射剂量率)。第2传输部12A及第3传输部12B可以根据需要包括带电粒子束扫描部14(参考图4)。带电粒子束扫描部14扫描带电粒子束P,并进行对靶T(参考图4)的带电粒子束P的照射控制。带电粒子束扫描部14例如控制带电粒子束P相对于靶T的照射位置。
如图4所示,中子束输出部8A包括:用于产生中子束N的靶T;用于使中子束N减速的减速材料15;及屏蔽体16。减速材料15及屏蔽体16构成调整器。中子束输出部8A与中子束输出部8B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因此本说明书中对中子束输出部8A进行说明,而省略中子束输出部8B的说明。
靶T受到带电粒子束P的照射而产生中子束N。靶T例如由铍(Be)形成,且呈直径为160mm的圆形。靶并不限于板状(固体),也可以是液态等其他形态。
减速材料15使从靶T射出的中子束N减速。通过减速材料15被减速且被减至规定能量的中子束N也被称为治疗用中子束。减速材料15可以呈例如由不同的多个材料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减速材料15的材料根据带电粒子束P的能量等诸多条件来适当选择。例如,当为来自加速器7(参考图2)的输出为30MeV的质子束,且作为靶T使用铍靶时,作为减速材料15的材料可使用铅、铁、铝或氟化钙。当为来自加速器7的输出为11MeV的质子束,且作为靶T使用铍靶时,作为减速材料15的材料可使用重水(D2O)或氟化铅。当为来自加速器7的输出为2.8MeV的质子束,且作为靶T使用锂靶时,作为减速材料15的材料可使用Fluental(商品名称:铝、氟化铝、氟化锂的混合物)。当为来自加速器7的输出为50MeV的质子束,且作为靶T使用钨靶时,作为减速材料15的材料可使用铁或Fluental。
屏蔽体16进行屏蔽,以防中子束N及伴随该中子束N的产生而产生的γ射线等放射线放射到外部。屏蔽体16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于隔开带电粒子束生成室5a与照射室4A的墙W1(参考图1)。
中子束输出部8A中,带电粒子束P照射于靶T,由此产生中子束N。产生的中子束N被减速材料15减速。从减速材料15射出的中子束N通过准直器17,照射到治疗台2上的患者S。中子束N包含高速中子束、超热中子束及热中子束,还伴有γ射线。其中,主要由热中子束与摄入到患者S体内的肿瘤中的硼进行核反应,而发挥有效的治疗效果。中子束N的射束中包含的超热中子束的一部分也在患者S的体内被减速而成为发挥上述治疗效果的超热中子束。超热中子束是能量为0.5eV以下的中子束。
其中,本说明书中,以中子束N的射出方向为基准,如下设定XYZ坐标系(参考图1、图4至图7、图9至图14)。
X轴:沿着从中子束输出部8A射出的中子束N的射出方向延伸的轴
Y轴:沿着与X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
Z轴:沿着相对于X轴及Y轴垂直的方向(相对于地面F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轴
接着,对照射室4A、4B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具备2个照射室4A、4B。照射室4A配置于第2传输部12A延伸的方向的延长线上。照射室4B配置于第3传输部12B延伸的方向的延长线上。
还能够向与第2传输部12A或第3传输部12B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取出中子束N。此时,照射室4A不限于配置在第2传输部12A延伸的方向的延长线上,可以配置在与中子束N的取出方向相对应的位置。照射室4B不限于配置在第3传输部12B延伸的方向的延长线上,可以配置在与中子束N的取出方向相对应的位置。照射室4A与照射室4B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本说明书中对照射室4A进行说明,而省略照射室4B的说明。
照射室4A是为了对患者S照射中子束N而在室内安置患者S的房间。照射室4A的大小例如为宽度3.5m×纵深5m×高度3m。照射室4A具有被屏蔽墙W2包围的屏蔽空间。照射室4A的出入口设有门D1。照射室4A的出入口具有可供治疗台2通行的大小。
如图4所示,在屏蔽体16的照射室4A侧的表面设有罩(墙体)18。罩18构成照射室4A的内侧墙面的一部分。罩18上设有成为中子束N的出入口的准直器安装部18a。准直器安装部18a为用于嵌入准直器17的开口。
屏蔽墙W2例如是厚度为2m以上的混凝土制墙,抑制放射线的透射。屏蔽墙W2防止放射线从照射室4A的内部透射到外部。屏蔽墙W2与屏蔽墙W1一体形成。
门D1为可闭合照射室4A的出入口的门。门D1为抑制放射线的透射的屏蔽门。门D1例如由聚乙烯、铅等可抑制放射线的透射的材质形成。门D1通过马达等将驱动力施加到设置于例如地面F的导轨上,以进行开闭。门D1被打开时,治疗台2能够在联络室6A与照射室4A之间移动。门D1被闭合时,治疗台2无法在联络室6A与照射室4A之间移动。并且,门D1被闭合时,可防止照射线通过照射室4A的出入口而透射。
由于门D1较重,因此作为用于驱动门D1的机构,使用高转矩马达、减速器等。门D1可具有通知工作人员出入照射室4A的功能。例如,通过在照射室4A的室内配置有治疗台2的状态下关闭门D1,确认工作人员有无从照射室4A转移。
接着,对准备室3A进行说明。准备室3A是用于为了在照射室4A中对患者S照射中子束N而实施必要的工作的房间。准备室3A配置成在Y轴方向上隔着联络室6A与照射室4A相隔。准备室3A与准备室3B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本说明书中对准备室3A进行说明,而省略准备室3B的说明。
准备室3A中,例如实施将患者S束缚在治疗台2或准直器17与患者S的对位。因此,准备室3A具有可供工作人员在容纳于室内的治疗台2的周围轻松地进行准备工作的大小。
在准备室3A与照射室4A之间的未形成有联络室6A的区域设置有隔开准备室3A与照射室4A的墙W3。墙W3的厚度例如为3.2m。即准备室3A与照射室4A沿着Y轴方向仅相隔3.2m。
并且,准备室3A的出入口上设有门D2。准备室3A的出入口连通准备室3A与联络室6A。门D2为可闭合准备室3A的出入口的门,且为抑制放射线的透射的屏蔽门。门D2例如由聚乙烯、铅等可抑制放射线的透射的材质形成。门D2通过马达等将驱动力施加到设置于例如地面F的导轨上,以进行开闭。门D2被打开时,治疗台2能够在准备室3A与联络室6A之间移动。门D2被闭合时,治疗台2无法在准备室3A与联络室6A之间移动。并且,门D2被闭合时,可防止照射线通过准备室3A的出入口而透射。作为用于驱动门D2的机构使用高转矩马达和减速器等。
联络室6A是用于连通准备室3A与照射室4A之间,并移动束缚有患者S的状态的治疗台2的房间。联络室6A沿着Y轴方向直线形成。联络室6A具有供治疗台2通过的宽度。并且,联络室6A具有可供工作人员步行通行的高度。关于联络室6A的大小,作为一例,为宽度1.5m×纵深3.2m×高度2.0m。联络室6B连通准备室3B与照射室4B之间,并具有与联络室6A相同的结构,因此本说明书中省略联络室6B的说明。
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具备用于使治疗台2在准备室3A、3B与照射室4A、4B之间行走的轨道19A、19B。接着,对轨道19A进行说明。轨道19A从准备室3A的内部通过联络室6A一直设置到照射室4A的内部。
如图5至图7所示,轨道19A具备:一对导轨20,引导治疗台2的移动;一对行走用凹槽部21,分别容纳一对导轨20;及一对支承部件22,配置于行走用凹槽部21内的导轨20的两侧。
行走用凹槽部21形成为从地面F向下方凹陷。一对行走用凹槽部21在X轴方向相隔配置,且沿着Y轴方向延伸。俯视观察时,一对行走用凹槽部21呈直线形。
一对导轨20分别配置于行走用凹槽部21内,且沿着Y轴方向延伸。俯视观察时,一对导轨呈直线形。导轨20固定于行走用凹槽部21的底部。
导轨20与后述的滑块(导轨卡合部)23卡合。滑块23沿着导轨20移动。一对支承部件22的剖面呈L字形(参考图6及图7)。俯视观察时,一对支承部件22呈直线形,并沿着导轨20延伸。容纳于行走用凹槽部21内的导轨20及一对支承部件22配置得比地面低,以免突出在地面的上方。并且,地面与导轨20及一对支承部件22之间的上下方向的差大致等于后述的行走用皮带BT1的厚度。
并且,X轴方向上,导轨20与一对支承部件22之间形成有能够供滑块23通过的间隙。
如图1及图2所示,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具备管理室24。管理室24是用于管理利用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实施的整个工序的房间。管理室24中设有用于操作中子束产生部5的控制装置25和用于监视照射室4A、4B的内部的监视设备26等。并且,管理室24中设有用于控制治疗台2的动作的治疗台控制部27。
管理室24以与2个准备室3A、3B相邻的方式配置于准备室3A与准备室3B之间。管理室24在一个拐角部与准备室3A相邻,在另一个拐角部与准备室3B相邻。管理室24与准备室3A之间配置有能够目视准备室3A的室内的窗28A。管理室24与准备室3B之间配置有能够目视准备室3B的室内的窗28B。
监视设备26与例如设置于照射室4A、4B的室内的摄像机29连接。监视设备26具有图像显示部,能够显示用摄像机29拍摄的图像。
管理室24内至少能够有1名管理员进入。管理人员能够利用控制装置25、监视设备26及治疗台控制部27管理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中的整个工序。
例如,进入管理室24的管理人员从管理室24的室内通过目视确认准备室3A、3B内的准备工作的情况。进入管理室24的管理人员通过操作控制装置25,例如控制射束传输线路9,以便对与应照射中子束N的照射室4A对应的靶T照射带电粒子束P。进入管理室24的管理人员通过操作控制装置25,控制中子束N的照射的开始和停止。
实施中子捕捉疗法时,在进入准备室3A、3B之前也对患者S进行各种准备(例如,PET检查或硼(10B)等的注射等)。因此,这种前期准备工序也可以在管理室24进行管理。此时,管理室24管理包括基于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的照射治疗在内的中子捕捉疗法的整个工序。
并且,管理人员能够利用治疗台控制部27来控制治疗台2的移动。治疗台控制部27具备具有半导体元件的电路基板,能够控制治疗台2的移动的开始和停止位置。
并且,治疗台控制部27中设有用于向治疗台2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具有半导体元件,例如调节供给到治疗台2的电力的电压或频率等。
接着,对治疗台2进行说明。治疗台2载置躺卧状态的患者S,并束缚患者S以使患者S维持规定的姿势。治疗台2在束缚患者S的姿势的状态下,从准备室3A移动到照射室4A。如图4所示,治疗台2具备:在地面F上行走的行走台车30;用于载置患者S的顶板(载置部)31;及使顶板31相对于行走台车30相对移动的同时在行走台车30上支承顶板31的支承台32。并且,治疗台2具有:用于确定中子束N的照射视野的准直器17;及用于将准直器17固定于支承台32的准直器固定部33。
如图4及图5所示,行走台车30具备:用于沿着一对导轨20驱动行走台车30的一对驱动部34;及向驱动部34中的一个供给动力的驱动源35。一对驱动部34分别与一对导轨20对应而设。如图5所示,驱动部34具备滑块23、行走用皮带BT1、行走用皮带挤压辊36、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行走用皮带张紧辊38。行走用皮带挤压辊36、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及行走用皮带张紧辊38被行走台车30支承,能够绕向X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
滑块23可沿着导轨20滑动。滑块23与导轨20一同构成直线运动轴承(直线引导件)。如图4及图5所示,滑块23固定于行走台车30的下表面30a。具体而言,滑块23从行走台车30的下表面30a朝下方突出,并配置于行走用凹槽部21内。行走台车30的行进方向通过导轨20及滑块23被引导。
行走用皮带BT1是所谓的同步带,具有挠性。行走用皮带BT1的厚度方向的一个面为平坦面,且朝向上方配置(参考图5)。如图8所示,行走用皮带BT1的平坦面侧配置有多条金属线WE。金属线WE沿着行走用皮带BT1的长度方向延伸。金属线WE沿行走用皮带BT1的宽度方向排列有多个。行走用皮带BT1的另一个面为沿皮带BT1的长度方向凹凸相间的凹凸面,且朝向下方配置(参考图5)。
如图3所示,行走用皮带BT1沿着轨道19A、19B向Y轴方向延伸。
如图7所示,行走用皮带BT1配置于行走用凹槽部21内,并覆盖导轨20的上表面及支承部件22的上表面。行走用皮带BT1的下表面与导轨20的上表面及支承部件22的上表面对置配置。
行走用皮带BT1的一端固定于行走用凹槽部21的一端。行走用皮带BT1的另一端固定于行走用凹槽部21的另一端。行走用皮带BT1的宽度被设定为与行走用凹槽部21的宽度大致相同或稍小于行走用凹槽部21的宽度。行走用皮带BT1的宽度例如可以被设定为皮带厚度的8倍以下。
如图5所示,行走用皮带挤压辊36在行走台车30的行走方向上分别配置于前侧及后侧。如图5及图7所示,行走用皮带挤压辊36的下表面被配置成在与地面F之间形成间隙。行走用皮带挤压辊36的下表面与行走用皮带BT1的上表面接触。行走用皮带挤压辊36与地面F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在被行走用皮带挤压辊36推压的行走用皮带BT1的部分与导轨20之间产生间隙。
如图5所示,一对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以与行走用皮带挤压辊36相邻的方式在行走台车30的行走方向上分别配置于行走用皮带挤压辊36的内侧。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比行走用皮带挤压辊36位于更靠上方。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可旋转地安装于行走台车30。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为具有在周向上凹凸相间的表面的同步带。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与行走用皮带BT1的下表面接触,并局部抬起行走用皮带BT1。配置于行走台车30的行走方向的前后的一对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中的一个连接于驱动源35,并通过驱动源35被旋转驱动。
行走用皮带张紧辊38在行走台车30的行走方向上配置于一对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之间。行走用皮带张紧辊38的下表面配置于比一对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的上表面更靠下方。行走用皮带张紧辊38的下表面与行走用皮带BT1的上表面接触,朝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的上表面推压行走用皮带BT1。如此,通过向下方推压行走用皮带BT1,以向行走用皮带BT1施加适当的张力,并使得行走用皮带BT1与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啮合。
行走台车30中,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中的一个被旋转驱动,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边与行走用皮带BT1啮合,边沿着行走用皮带BT1移动。由此,行走台车30向行走用皮带BT1的延伸方向移动。此时,一对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中的另一个随着行走台车30的移动而从动旋转。同样,一对行走用皮带挤压辊36及行走用皮带张紧辊38随着行走台车30的移动而从动旋转。
并且,在行走台车30的内部,行走用皮带BT1中被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抬起的部分比行走用凹槽部21位于更靠上方。另一方面,在行走台车30的行走方向上,比行走用皮带挤压辊36更靠外侧的部分且行走用皮带BT1中未被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抬起的部分的上表面与地面F大致构成同一平面(参考图5)。行走用皮带BT1中未被行走用皮带抬起辊37抬起的部分的下表面(更详细而言为行走用皮带BT1的凸起部分的前端)与导轨20的上表面及支承部件22的上表面接触。即行走用皮带BT1被导轨20的上表面和一对支承部件22的上表面这3点所支承。
顶板31为呈矩形的平板。顶板3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可供患者S身体躺卧的长度(例如2m左右)。顶板31相对于支承台32,以能够绕向Z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支承台32例如具有XY平台,可使顶板31的位置相对于行走台车30向X轴方向及Y轴方向移动。另外,也可以是具备机械手臂的结构,以代替支承台32。
准直器17限制中子束N的照射范围。准直器17上设有用于规定照射范围的例如圆形的开口17a。使患者S的姿势相对于开口17a保持在规定位置,由此能够将通过了开口17a的中子束N照射在患者S的规定的照射目标上。
准直器17例如为呈矩形的平板。准直器17的外形形状与照射室4A中的准直器安装部18a的内表面形状对应。本说明书中,将通过准直器17所规定的辐射场的中心(开口17a的中心)的虚拟轴线称为照射中心轴线C。将治疗台2配置于照射室4A、4B来照射中子束N时,照射中心轴线C向中子束N的上下游方向延伸。
准直器固定部33固定于支承台32的基部32a中的上表面。准直器固定部33将准直器17相对于基部32a保持在固定位置。准直器固定部33具有水平片33a和竖立片33b,且大致呈L字形形状。水平片33a的一端部固定于基部32a,另一端部配置于从基部32a的侧面32b向外侧远离的位置。竖立片33b的一端部固定于水平片33a的另一端部,而向上下方向延伸。作为竖立片33b的上端部的另一端部上安装有准直器17。
治疗台2搭载有用于驱动行走用驱动源即驱动电动马达及XY平台的电动马达。作为这些电动马达,例如使用步进式马达。这些步进式马达从治疗台2的外部获得电力供给,并且发送用于驱动步进式马达的控制信号。
如图9至图14所示,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具备向治疗台2供给电力,并且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的供电/信号发送机构40。如图12至图14所示,供电/信号发送机构40具备:用于供给电力的供电用电缆41;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的控制用电缆(发送电缆)42;保持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的电缆输送机(注册商标)(电缆保持部)43;将电缆输送机43容纳于地板的凹槽44;覆盖凹槽44的开口部的盖带(长条状的盖部)BT2;用于将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收入于行走台车30的电缆收入部45;及用于抬起盖带BT2的盖带抬起部46。
供电用电缆41为用于向治疗台2供给电力的电缆。供电用电缆41的作为固定端的一端侧41a例如与配置于管理室24的电力供给部47连接,供电用电缆41的作为移动端的另一端侧41b与治疗台2的驱动源35(参考图5)连接。供电用电缆41的另一端侧也可以与设置于管理室24以外的电力供给部连接。电力供给部47例如具备调整供给到治疗台2的驱动源35的电力的电源电路。
控制用电缆42为用于向治疗台2发送控制信号的电缆。控制用电缆42的作为固定端的一端侧42a与例如配置于管理室24的治疗台控制部27连接,控制用电缆42的作为移动端的另一端侧42b与治疗台2的驱动源35连接。并且,控制用电缆42可以连接治疗台2的各种传感器与配置于管理室24的监视设备26。连接于治疗台2的控制用电缆42设有多个。控制用电缆42的一端侧可以与配置于管理室24以外的控制部连接。治疗台控制部27例如具备驱动治疗台2的驱动源35即步进式马达的驱动电路。
如图12及图13所示,电缆输送机43通过覆盖并保持多个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并且引导这些电缆41、42的折弯。电缆输送机43具备:配置于电缆41、42的两侧的一对链部43a;及在电缆输送机43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连结该一对链部43a的保持部43b。多个链部43a在电缆输送机43的长边方向上连结。保持部43b分别与多个链部43a对应而设,连结在电缆输送机43的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链部43a彼此。电缆输送机43中,在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设有多级保持部43b。多个电缆41、42分别配置于向厚度方向相隔的保持部43b之间。
凹槽44为容纳保持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的电缆输送机43的凹槽部。凹槽44形成为从地面F向下方凹陷。凹槽44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容纳导轨20的一对行走用凹槽部21之间的中央,且向Y轴方向延伸。凹槽44沿着轨道19A,从准备室3A的内部通过联络室6A延伸至照射室4A的内部。
如图10及图11所示,作为电缆输送机43的一端侧的固定端43c在设置于联络室6A内的固定点(中间固定部)48固定于凹槽44的底面。作为电缆输送机43的另一端侧的移动端43d固定于行走台车30的底部30b,随着治疗台2的移动而向凹槽44的长边方向(Y轴方向)移动。
如图10所示,在凹槽44内,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的一个端部固定于准备室3A侧的端部。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在凹槽44内,从准备室3A侧的端部至固定点48配置于凹槽44的底面上,从固定点48至另一端部为止,则被电缆输送机43保持,折弯位置被引导。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通过电缆输送机43被适当地折回,在凹槽44内,配置于地面F附近(地面F的下方),而向准备室3A侧的端部延伸。
图10中示出治疗台2配置于准备室3A内的状态。该状态下,通过电缆输送机43折回的位置KR配置于固定点48的附近(固定点48的照射室4A侧)。随着治疗台2向照射室4A侧移动,电缆输送机43的折回位置KR向照射室4A移动。
图11中示出治疗台2配置于照射室4A内的状态。该状态下,通过电缆输送机43折回的位置KR在照射室侧的停止位置G1的附近,且配置于移动端43d附近。照射室4A侧的停止位置G1在治疗台2的行走方向上为与照射中心轴线C相对应的位置。
盖带BT2是所谓的同步带,具有挠性。盖带BT2的厚度方向的一个面为平坦面,且朝向上方配置。如图8所示,盖带BT2的平坦面侧配置有多条金属线WE。金属线WE沿着盖带BT2的长度方向延伸。金属线WE沿盖带BT2的宽度方向排列有多个。盖带BT2的另一个面为在盖带BT2的长度方向凹凸相间的凹凸面,且朝向下方配置。
如图3及图9所示,盖带BT2沿着轨道19A、19B向Y轴方向延伸。
如图13所示,盖带BT2在凹槽44内配置于地面F附近。凹槽44的上部侧设有一对皮带支承板49。一对皮带支承板49配置成从凹槽44的侧壁44b的上端部朝向凹槽44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中心伸出。
一对皮带支承板49在X轴方向相隔配置,并支承盖带BT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并且形成用于将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拉出到地面F的上方的间隙。
一对皮带支承板49通过固定于凹槽44的侧壁44b的上端部的L字形钢50从下方被支承。并且,一对皮带支承板49的内侧的端部形成有向宽度方向的内侧伸出的凸缘部49a。皮带支承板49的上表面与地面F为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凸缘部49a比皮带支承板49的上表面形成于更低的位置。皮带支承板49的上表面与凸缘部49a之间的高低差与盖带BT2的厚度相对应。在盖带BT2被一对皮带支承板49的凸缘部49a支承的状态下,地面F、皮带支承板49的上表面及盖带BT2的上表面为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且呈平坦面。
凹槽44的开口部在凹槽44的长边方向的全长上,被一对皮带支承板49及盖带BT2所覆盖。盖带BT2的一端侧固定于凹槽44的准备室3A侧的端部,盖带BT2的另一端侧固定于凹槽44的照射室4A侧的端部。
盖带抬起部46设置于治疗台2的行走台车30。如图14所示,盖带抬起部46具备盖带挤压辊51及盖带抬起辊52。盖带挤压辊51及盖带抬起辊52被行走台车30所支承,且可绕向X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
盖带挤压辊51在行走台车30的行走方向上分别配置于前侧及后侧。其中,在行走方向上将照射室4A侧作为前侧,将准备室3A侧作为后侧。图14中,示出前侧的盖带挤压辊51。盖带挤压辊51在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多个。多个盖带挤压辊51中设于最下方的辊51的下表面配置成在与地面F之间形成间隙。盖带挤压辊51的下表面与盖带BT2的上表面接触,并限制盖带BT2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在盖带挤压辊51与盖带BT2接触的位置,盖带BT2与皮带支承板的凸缘部49a之间产生间隙。多个盖带挤压辊51中配置于行走方向的内侧的辊51在比最下点更靠上方偏移的位置,与盖带BT2的上表面接触,并以使盖带BT2以平缓的曲率弯曲的方式向下方按下盖带BT2。
如图14所示,一对盖带抬起辊52以与盖带挤压辊51相邻的方式在行走台车30的行走方向上分别配置于盖带挤压辊51的内侧。盖带抬起辊52的上表面位于盖带挤压辊51的更靠上方。盖带抬起辊52为具有在周方向上凹凸相间的表面的同步带。盖带抬起辊52与盖带BT2的下表面接触,并局部抬起盖带BT2。
这些盖带挤压辊51及盖带抬起辊52随着行走台车30的移动而从动旋转。
在行走台车30的内部,盖带BT2中被盖带抬起辊52抬起的部分位于地面F的上方。另一方面,在行走台车30的行走方向上,比盖带挤压辊51更靠外侧的部分且盖带BT2中未被盖带抬起辊52抬起的部分的上表面与地面F大致构成相同的平面(参考图14)。盖带BT2中未被抬起的部分的下表面(更详细而言为盖带BT2的凸起部分的前端)与一对皮带支承板49的凸缘部49a的上表面接触。即盖带BT2被一对皮带支承板49的凸缘部49a这2点所支承。
图12及图14所示的电缆收入部(引导部)45设置于治疗台2的行走台车30的底部30b,在行走台车30的行走方向上,配置于一对盖带抬起辊52之间。电缆收入部45向上方拉出电缆输送机43内的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并导入行走台车30内。电缆收入部45具备用于向上方拉出配置于凹槽44内的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并导入行走台车30内的电缆收入导管53及支承电缆收入导管53的导管支承部54。
电缆收入导管53例如是剖面为矩形的筒体。电缆收入导管53的开口部的朝向为上下方向。电缆收入导管53的上端设有凸缘53a,电缆收入导管53的下端设有凸缘53b。
下端侧的凸缘53b配置成向比行走台车30的下表面更靠下方伸出,并插入于凹槽44内。如图14所示,下端侧的凸缘53b上固定有电缆输送机43的移动端43d。
并且,电缆收入导管53的开口部中与X轴方向的长度相比Y轴方向的长度更长。如图12所示,电缆收入导管53的开口部的X轴方向的长度比一对皮带支承板49之间的间隙(凸缘部49a彼此的间隔)稍窄。电缆收入导管53的Y轴方向的大小为不与一对盖带抬起辊52接触的大小。
电缆收入导管53的上端侧的凸缘53a通过导管支承部54从X轴方向的两侧被支承。导管支承部54形成为从行走台车30的底面向上方延伸,将电缆收入导管53的上端侧的凸缘53a固定于行走台车30。
并且,被电缆输送机43保持的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从电缆输送机43的移动端43d露出在外部,向Y轴方向排列并且朝上弯曲,通过电缆收入导管53内而从上端开口部被导出,在盖带BT2的下侧向X轴方向的两侧分配。导入到行走台车30内的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如上所述连接于驱动源(步进式马达)35。
并且,如图10及图11所示,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具备可闭合凹槽44的屏蔽块55、56。屏蔽块55在联络室6A与照射室4A之间配置于门D1的下方。屏蔽块56在联络室6A与准备室3A之间配置于门D2的下方。
屏蔽块55、56例如由聚乙烯、铅等可抑制放射线的透射的材质形成。屏蔽块55、56例如沿着向X轴方向延伸的导轨被驱动,而在凹槽44内伸出,以闭合凹槽44。屏蔽块55、56通过电动马达等获得驱动力,而开闭驱动。
接着,对使用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的中子捕捉疗法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对患者S进行进入准备室3A(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之前的规定的事前准备。接着,患者S及工作人员进入准备室3A内,工作人员帮助患者S使其躺卧在顶板31上。接着,工作人员使用束缚件将患者S的身体束缚在顶板31。接着,实施患者S的照射目标与准直器17的照射中心轴线C的对位。
接着,治疗台2向照射室4A移动。此时,可由管理室24的管理人员决定能否进入照射室4A。例如,由工作人员向管理人员报告已完成准备室3A中的工作的内容。得到报告的管理人员在判断为可以进入照射室4A时,打开隔开准备室3A与联络室6A的门D2。并且,此时,保持屏蔽块56被打开的(未通过屏蔽块56关闭凹槽44)状态,或者根据门D2的打开而打开屏蔽块56。
若治疗台2从准备室3A移动到联络室6A内,则门D2被关闭,并且通过屏蔽块56关闭凹槽44。门D2被关闭之后,隔开联络室6A与照射室4A的门D1被打开。并且,根据门D1的打开而打开屏蔽块55。门D1、D2的开闭顺序并不限定于该顺序,例如可同时打开门D1与门D2。另外,也可以在关闭门D1及门D2之后临时打开门D1及门D2,以便能够从准备室3A通过目视确认治疗台2移动到照射室4A内的状态。
若治疗台2从联络室6A移动到照射室4A内,则准直器17安装到准直器安装部18a。接着,照射室4A的出入口通过门D1而被关闭。同样,利用屏蔽块55在门D1的下方关闭凹槽44。之后,若管理人员操作控制装置25,则开始中子束N的照射,进行患者S的治疗。关于照射时间,作为一例为1小时左右。通过设置于照射室4A的室内的摄像机29拍摄治疗中的患者S的情况。通过摄像机29拍摄的图像显示于管理室24的监视设备26的监视器。管理人员利用监视器管理治疗中的患者S的情况。管理人员在确认到治疗中的患者S有异常时,进行中止照射的判断。
若经过规定的照射时间,则控制装置25自动停止中子束N的照射。接着,将治疗台2移动至准备室3A。接着,工作人员在准备室3A的室内解除固定患者S的束缚件,向准备室3A的室外引导患者S。通过以上步骤,完成使用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的中子捕捉疗法。
本实施方式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中,在照射室4A、4B的外部配置有治疗台控制部27,能够利用控制用电缆42将从该治疗台控制部27输出的控制信号传递到治疗台2,且能够进行治疗台2的驱动控制。由此,无需在治疗台2设置治疗台控制部27,因此治疗台控制部27不会随着治疗台2的移动而配置到照射室4A、4B的内部。因此,治疗台控制部27的驱动电路因放射线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减少。并且,在治疗台2连接有控制用电缆42,因此无需在照射室4A、4B的内部进行用于将控制用电缆42连接于治疗台2的工作。由此,能够减少在照射室4A、4B的内部进行的工作,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量。并且,无需在照射室4A、4B的内部设置用于连接治疗台2和控制用电缆42的设备,因此无需进行该连接用设备的维护。因此,工作人员无需为了进行维护而进入到照射室4A、4B的内部,而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量。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中,在照射室4A、4B的外部配置有电力供给部47,并能够利用供电用电缆41将从该电力供给部47输出的电力供给到治疗台2,且能够使治疗台2行走。由此,无需在治疗台2设置电力供给部47,因此配置电力供给部47不会随着治疗台2的移动而配置到照射室4A、4B的内部。因此,电力供给部47的电源电路因放射线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减少。并且,在治疗台2连接有供电用电缆41,因此无需在照射室4A、4B的内部进行将供电用电缆41连接于治疗台2的工作。由此,能够减少在照射室4A、4B的内部进行的工作,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量。并且,无需在照射室4A、4B的内部设置用于连接治疗台2和供电用电缆41的设备,因此无需进行该连接用设备的维护。因此,工作人员无需为了进行维护而进入到照射室4A、4B的内部,而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量。
并且,根据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地面F上设有在照射室4A、4B的内部与照射室4A、4B的外部之间连续的凹槽44,在该凹槽44内配置有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因此能够在地面F的下方容纳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由此,能够在不妨碍治疗台2的移动的位置配置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
并且,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中,在治疗台2的外侧,凹槽44被盖带BT2及一对皮带支承板49所覆盖,因此凹槽44不会向地面F露出,可减少工作人员被该凹槽44的开口绊倒的可能性。由此,能够提高安全性。并且,治疗台2为具有随着治疗台2的移动而抬起盖带BT2的盖带抬起部46的结构,因此能够通过将盖带BT2抬起至地面F的上方来将配置于凹槽44内的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从凹槽44内导出到外部。由此,能够将连接于治疗台2的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配置于凹槽44内,在治疗台2的外侧通过盖带BT2覆盖开口部,并且随着治疗台2的移动抬起盖带BT2,而将凹槽44内的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拉出到地面F的上方,由此与治疗台2连接。
并且,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中,盖带抬起部46配置于行走台车30的内部,因此从上面观察时,能够在被行走台车30覆盖的区域内抬起盖带BT2,而在被行走台车30覆盖的区域之外,盖带BT2不会被抬起。因此,能够在可供人移动的范围内,将盖带BT2的上表面配置成与地面F一样平,而能够减少有人被绊倒的可能性。
并且,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中,电缆收入部45配置于行走台车30的内部,因此能够通过在不妨碍人们的工作和通行的位置配置电缆收入部45来拉出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以导入到行走台车30内。
并且,根据中子捕捉疗法系统1,能够通过门D1闭合照射室4A、4B的出入口,并通过屏蔽块55闭合凹槽44,因此能够通过屏蔽从照射室4A、4B内放射的放射线来抑制射向照射室4A、4B的外部的放射线的透射。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加以如下各种变形。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设置于地面的凹槽44内配置供电用电缆41及控制用电缆42,但也可以在地面下方以外的区域配置电缆41、42。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控制用电缆42发送控制用信号,但例如也可以局部经由无线通信部发送控制信号。并且,也可以利用连接器连接控制用电缆来使用。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供电用电缆41向治疗台2供给电力,但例如也可以在治疗台2搭载蓄电装置,并从蓄电装置向治疗台2供给电力。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治疗台控制部27及电力供给部47配置在照射室4A、4B的外部,但也可以将治疗台控制部27及电力供给部47中的任一个配置在照射室4A、4B。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电缆输送机43保持电缆41、42,但电缆41、42也可以不被电缆输送机43保持。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电缆收入部45配置于行走台车30的内部,但电缆收入部45也可以不配置于行走台车30的内部。例如,电缆收入部45也可以配置成向行走台车30的外部伸出。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盖带抬起部46配置于行走台车30的内部,但盖带抬起部46也可以不配置于行走台车30的内部。例如,盖带抬起部46也可以配置成向行走台车30的外部伸出。

Claims (7)

1.一种中子捕捉疗法系统,其具备:
照射室,进行对被照射体的中子束照射;
照射部,向所述照射室的内部照射中子束;
治疗台,能够在所述照射室的内部与所述照射室的外部之间移动;
控制部,配置于所述照射室的外部,且具有半导体元件,并控制所述治疗台的动作;
发送电缆,与所述治疗台连接,并传递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治疗台之间的信号;
凹槽部,设置于供所述治疗台移动的地面,且在所述照射室的内部与所述照射室的外部之间连续;及
长条状的盖部,配置在所述凹槽部延伸的方向上,且覆盖所述凹槽部,并具有挠性,
所述发送电缆配置于所述凹槽部内,
所述治疗台具有随着所述治疗台的移动抬起所述盖部的抬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其中,
所述治疗台具有:载置部,用于载置所述被照射体;行走台车,能够在所述地面上行走;及支承台,在行走台车上支承所述载置部,
所述抬起部设置于所述行走台车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其中,
所述治疗台具备向上方拉出所述发送电缆并导入到所述行走台车内的引导部,
所述引导部配置于所述行走台车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其具备,
屏蔽门,能够闭合所述治疗台所通过的所述照射室的出入口,且屏蔽放射线;及
屏蔽块,能够在所述照射室的出入口的下方闭合所述凹槽部,且屏蔽放射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其中,
所述发送电缆的作为固定端的一端侧固定于所述控制部,
所述发送电缆的作为移动端的另一端侧固定于所述治疗台,
所述凹槽部的内部设有将作为所述发送电缆的所述一端侧与所述另一端侧之间的部分的中间部分固定于所述凹槽部的中间固定部,
所述中间固定部配置于所述照射室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子捕捉疗法系统,其具备,
电力供给部,配置于所述照射室的外部,具有半导体元件并供给电力;及
供电电缆,与所述治疗台连接,且在所述电力供给部与所述治疗台之间输送电力,
所述供电电缆被与所述发送电缆一起配置。
7.一种中子捕捉疗法系统,其具备:
照射室,进行对被照射体的中子束照射;
照射部,向所述照射室的内部照射中子束;
治疗台,能够在所述照射室的内部与所述照射室的外部之间移动;
电力供给部,配置于所述照射室的外部,具有半导体元件并供给电力;
供电电缆,与所述治疗台连接,且在所述电力供给部与所述治疗台之间输送电力;
凹槽部,设置于供所述治疗台移动的地面,且在所述照射室的内部与所述照射室的外部之间连续;及
长条状的盖部,配置在所述凹槽部延伸的方向上,且覆盖所述凹槽部,并具有挠性,
所述供电电缆配置于所述凹槽部内,
所述治疗台具有随着所述治疗台的移动抬起所述盖部的抬起部。
CN201510398176.1A 2014-09-05 2015-07-08 中子束捕捉疗法系统 Active CN1054353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1294 2014-09-05
JP2014181294A JP6282562B2 (ja) 2014-09-05 2014-09-05 中性子線捕捉療法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5376A CN105435376A (zh) 2016-03-30
CN105435376B true CN105435376B (zh) 2018-11-13

Family

ID=55542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8176.1A Active CN105435376B (zh) 2014-09-05 2015-07-08 中子束捕捉疗法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82562B2 (zh)
KR (1) KR101670017B1 (zh)
CN (1) CN105435376B (zh)
TW (1) TWI6058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4042B (zh) 2016-12-02 2018-02-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中子束源產生器及其濾屏
CN109925611B (zh) * 2017-12-18 2024-04-16 南京中硼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中子捕获治疗装置
CN110496321B (zh) 2018-05-18 2024-04-19 中硼(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子捕获治疗系统及载置台
EP4035731A4 (en) * 2019-09-25 2022-11-16 Neuboron Therapy System Ltd. IRRADIATION PARAMETER SEL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AND CONTROL SYSTEM COMPRISING SUCH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0372Y1 (zh) * 1968-04-15 1973-09-14
JPH0175455U (zh) * 1987-11-07 1989-05-22
JPH0727072Y2 (ja) * 1989-08-11 1995-06-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送り装置
JPH0746472Y2 (ja) * 1991-03-19 1995-10-25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直進走行装置
JPH0639380U (ja) * 1992-10-31 1994-05-24 イズモテクノス株式会社 直動型スライドユニットのレールカバー構造
JP2638736B2 (ja) * 1993-09-08 1997-08-06 シーケーディ株式会社 配線配管ユニット
JPH0885090A (ja) * 1994-09-14 1996-04-02 Meidensha Corp ロボット
JPH10157847A (ja) * 1996-11-29 1998-06-16 Canon Sales Co Inc 基板搬送ロボッ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基板処理装置ならびに半導体製造装置
US6060036A (en) * 1998-02-09 2000-05-09 Implant Sciences Corporation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s
JP2000354638A (ja) * 1999-06-16 2000-12-26 Hitachi Medical Corp 放射線治療装置の治療台
EP1152692B1 (en) * 1999-12-08 2003-07-2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arrier for medical facilities with a large displacement range
JP2002153457A (ja) * 2000-11-21 2002-05-28 Kyushu Hakusui Corp 医療設備
US8160205B2 (en) * 2004-04-06 2012-04-17 Accuray Incorporated Robotic arm for patient positioning assembly
US7302038B2 (en) * 2004-09-24 2007-11-27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Correction of patient rotation errors in radiotherapy using couch translation
CN101032653A (zh) * 2006-03-10 2007-09-12 郑晓牧 全自动头部γ刀放射治疗装置
JP2007289373A (ja) * 2006-04-25 2007-11-08 Hitachi Ltd 放射線治療装置
US8122542B2 (en) * 2007-09-04 2012-02-28 Tomotherapy Incorporated Patient support device
FR2937854B1 (fr) * 2008-10-31 2010-12-03 Aripa Services Innovations Ind Dispositif pour positionner un patient par rapport a un rayonnement.
JP5490651B2 (ja) * 2010-09-01 2014-05-14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中性子線照射システム
JP5996456B2 (ja) * 2013-02-27 2016-09-21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中性子捕捉療法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5376A (zh) 2016-03-30
JP6282562B2 (ja) 2018-02-21
TW201609217A (zh) 2016-03-16
TWI605852B (zh) 2017-11-21
JP2016054782A (ja) 2016-04-21
KR101670017B1 (ko) 2016-10-27
KR20160029647A (ko) 2016-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2802B (zh) 中子捕捉疗法系统
CN105435376B (zh) 中子束捕捉疗法系统
CN104780975A (zh) 中子捕捉疗法系统
KR101788675B1 (ko) 중성자 포착요법 시스템
CN104302357A (zh) 粒子束远程多向照射装置
CN106474635A (zh) 中子捕捉疗法系统
CN106344061A (zh) 多叶光栅叶片运动位置控制装置、方法及直线加速度器
JPWO2013054788A1 (ja) 荷電粒子線照射システム及び荷電粒子線照射計画方法
CN107080902A (zh) 中子束照射系统
US9750957B2 (en) System for irradiating charged particles and method for irradiating charged particles
CN109715249A (zh) 中子捕捉疗法系统及中子捕捉疗法用治疗计划系统
CN103083033A (zh) 具有计算机断层成像设备的可直线调节的机架的装置
US11247073B2 (en) Particle radiation therapy apparatus
EP2982414A1 (en) Particle beam projection chamber and particle beam treatment device
CN106028617A (zh) 中子捕捉疗法装置
Harling et al. Fission reactor-based irradiation facilities for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JP6510794B2 (ja) 中性子捕捉療法システム及び中性子捕捉療法用治療台
JP2013202103A (ja) X線撮影装置
CN107412961A (zh) 中子捕获治疗系统
JP2017153908A (ja) 粒子線治療装置
Shirai et al. Recent progress of new cancer therapy facility at HIMAC
CN208784760U (zh) 一种ct检查用防护装置
Reimoser Program for a novel ion gantry
CN107103938A (zh) 一种术中手术室防辐射屏蔽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