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33327B - 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33327B
CN105433327B CN201510889965.5A CN201510889965A CN105433327B CN 105433327 B CN105433327 B CN 105433327B CN 201510889965 A CN201510889965 A CN 201510889965A CN 105433327 B CN105433327 B CN 1054333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e pollen
beta
inclusion
oxidant
b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899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33327A (zh
Inventor
程妮
曹炜
高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Royal Prime Minister's palace Win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8899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33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33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3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33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3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00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 A23L3/34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treatment with chemicals
    • A23L3/3454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treatment with chemicals in the form of liquids or solids
    • A23L3/3463Organic compounds; Microorganisms; Enzy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Jellies, Jams, And Syrup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原料牛乳80~90%,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3~6%,蔗糖3~6%,维生素C0.05~0.20%,稳定剂0.03~0.10%,余量为水。其制备方法是:步骤1、制备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步骤2、将得到的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和稳定剂分别溶解配制成溶液,再与维生素C、蔗糖混合,混合的同时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后再与原料牛乳混匀;步骤3、均质,灭菌,即得蜂花粉抗氧化乳。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产品蜂花粉抗氧化乳,风味独特,既有乳的滋气味,又有花粉的清香,尤其具有抗氧化的保健作用,是一种优良的保健新型乳制品。

Description

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饮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蜂花粉是指蜜蜂从显花植物-蜜源植物花药内采集的花粉,经过蜜蜂向其内部加入花蜜和唾液,混合成不规则的扁圆形团状物。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蜂花粉中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外,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多酚类和黄酮类物质、多糖等活性物质,被人们誉为“微型营养库”。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蜂花粉具有降血脂、抗辐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肝脏、治疗前列腺增生以及抗衰老等作用,因此,在国内外引起了研究和开发利用蜂花粉的热潮。
荞麦蜂花粉是已知所有蜂花粉中黄酮含量较高的一类蜂花粉。荞麦蜂花粉中的黄酮类物质是一类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也是其功效成分之一。目前,从荞麦蜂花粉中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黄酮醇、槲皮酮、山柰酚、杨梅黄酮、木犀黄素、异鼠李素、原花青素、二氢山柰酚、柚(苷)配基、芹菜(苷)配基等。它们多数以甙的形式存在,少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它们一般具有两个苯环通过中央三个碳链相互联接而成的C6-C3-C6基本骨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酮类物质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冠脉、脑血管流量增加,抗心律失常,软化血管、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消除机体内自由基抗衰老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且毒性较低。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花粉食品以花粉的初级加工为主,例如花粉蜜、花粉冲剂等,对于花粉的营养成分保留较多,但是也具有较为浓厚的花粉的口感和气味,不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为了研制出更能让大多数人接受且富含营养的花粉产品,笔者通过调查对比发现,以荞麦蜂花粉为原料,制作功能性乳制品,国内外还未见文献报道。而牛乳又是现在被大家公认的一种营养价值高、大众接受度也较好的一种食品,本身具有良好的滋气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原料牛乳80~90%,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3~6%,蔗糖3~6%,维生素C0.05~0.20%,稳定剂0.03~0.10%,余量为水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蜂花粉抗氧化乳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原料牛乳80%,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4%,蔗糖4%,维生素C0.1%,稳定剂0.05%,余量为水。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是利用蜂花粉经提取得到的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和β-环糊精按照质量比1∶3~5包合而成,所用蜂花粉为荞麦蜂花粉。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42.96mg/g。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以荞麦蜂花粉为原料,以浓度75%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按照料液比为1∶10,加热回流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滤渣重复上述操作,合并两次上清液,浓缩,然后冷冻干燥后得粉末提取物,即所述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中总黄酮含量为3.85mg/g。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上述的蜂花粉抗氧化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和稳定剂分别溶解到蒸馏水中,分别配置为溶液,其中,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是溶解于80℃的热水中;然后将自然冷却后的两种溶液共同与计量的维生素C、蔗糖混合,混合的同时加入水,加入的水量与溶解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及溶解稳定剂二者溶解的用水量三者之和为蜂花粉抗氧化乳原料用水量;搅拌混合均匀后再与原料牛乳混匀;
步骤3、均质,灭菌,即得蜂花粉抗氧化乳。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的制备按照如下方法进行:以蜂花粉为原料,经提取得到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并作为芯材,以β-环糊精作为壁材,按照芯壁材比为1∶3~5的比例称取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和β-环糊精,然后向β-环糊精中加蒸馏水配制成40℃的饱和溶液,将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用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溶解后,缓慢滴加入40℃的β-CD饱和溶液中,恒温搅拌2~3h,冷却至室温后,于4℃的条件下静置24h,然后真空抽滤,将滤渣用少量无水乙醇快速冲洗三次,待乙醇挥干后,滤渣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60℃烘干,得粉末状包合物。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步骤3中均质的条件为:温度为65℃,均质压力为10-20MPa;所述灭菌的条件为:85℃,时间5-20s。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是一种易于人们接受且富含营养的花粉产品,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花粉食品因具有较为浓厚的花粉口感和气味而不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问题。本发明以荞麦蜂花粉为原料,经过黄酮提取、β-环糊精包合、乳的调配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乳,色、香、味及组织状态俱佳,各项理化及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产品风味独特,既有乳的滋气味,又有花粉的清香,兼具营养保健作用,具备抗氧化能力,是一种优良的保健新型乳制品。而且我国荞麦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广阔,产量也较高。因此,经市场初步调研具有较高的商业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原料牛乳80~90%,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3~6%,蔗糖3~6%,维生素C0.05~0.20%,乳化稳定剂0.03~0.10%,余量为水。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选方案,上述蜂花粉抗氧化乳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原料牛乳80%,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4%,蔗糖4%,维生素C0.1%,乳化稳定剂0.05%,余量为水。
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是利用蜂花粉经提取纯化得到的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和β-环糊精按照质量比1∶3~5包合而成,所用蜂花粉为荞麦蜂花粉。
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42.96mg/g。
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以荞麦蜂花粉为原料,以浓度75%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按照料液比为1∶10,加热回流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滤渣重复上述操作,合并两次上清液,浓缩,然后冷冻干燥后得粉末提取物,即所述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
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中总黄酮含量为3.85mg/g。
乳化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蜂花粉抗氧化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
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的制备按照如下方法进行:以蜂花粉为原料,经提取纯化得到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并作为芯材,以β-环糊精作为壁材,按照芯壁材比为1∶3~5的比例称取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和β-环糊精,然后向β-环糊精中加蒸馏水配制成40℃的饱和溶液,将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用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溶解后,缓慢滴加入40℃的β-CD饱和溶液中,恒温搅拌2~3h,冷却至室温后,于4℃的条件下静置24h,然后真空抽滤,将滤渣用少量无水乙醇快速冲洗,待乙醇挥干后,滤渣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60℃烘干,得粉末状包合物。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和稳定剂分别溶解到蒸馏水中,分别配置为溶液,其中,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是溶解于80℃的热水中;然后将自然冷却后的两种溶液共同与计量的维生素C、蔗糖混合,混合的同时加入水,加入的水量与溶解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及溶解稳定剂二者溶解的用水量三者之和为蜂花粉抗氧化乳原料用水量;搅拌混合均匀后再与原料牛乳混匀;
步骤3、均质,灭菌,即得蜂花粉抗氧化乳;
均质的条件为:温度为65℃,均质压力为10-20MPa;所述灭菌的条件为:85℃,时间5-20s。
由于花粉黄酮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难以直接加入到乳中,且黄酮苦味较重,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工艺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另外,本发明所用环糊精(CD),具有疏水性的内腔和亲水性的表面,是超分子化学中的基础物质之一,它具有的包合特性使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医药方面,CD及CD衍生物与传统药物载体材料相比,无毒、性质稳定、结构独特,可用于提高药物溶解度和稳定性,增强药物利用率。在食品上也有相同的作用与应用。而在本发明中,也很好的利用和突显了环糊精的优点。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是一种易于人们接受且富合营养的花粉产品,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花粉食品因具有较为浓厚的花粉口感和气味而不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问题。本发明以荞麦蜂花粉为原料,经过黄酮提取、β-环糊精包合、乳的调配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乳,色、香、味及组织状态俱佳,各项理化及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产品风味独特,既有乳的滋气味,又有花粉的清香,兼具营养保健作用,是一种优良的保健新型乳制品。而且我国荞麦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广阔,产量也较高。因此,经市场初步调研具有较高的商业推广价值。
下列实施例中,所用原料牛乳为全脂牛乳(伊利牌全脂灭菌纯牛乳)、蔗糖(正北牌精制白砂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宁波市海曙纤维素衍生物厂),均为食品级;浓度75%乙醇(天津市北联精细化学品开发有限公司)、β-环糊精(β-CD,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均为分析纯。其他未具体说明的材料均可通过常规市售途径获得。
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以荞麦蜂花粉为原料,以浓度75%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按照料液比为1∶10g/L,加热回流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然后将所得滤渣按照上述操作方式再次加入提取溶剂,进行加热回流、离心、取上清液的步骤;合并两次上清液,浓缩,然后冷冻干燥后得粉末提取物,即所述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冷冻干燥于冷冻干燥机中进行,所用冷冻干燥机为西安予辉仪器有限公司的LGJ-FD-1型冷冻干燥机。
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来制备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将所制备得到的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作为芯材,以β-环糊精作为壁材,按照芯壁材质量比为1∶4的比例称取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和β-环糊精,然后向β-环糊精中加蒸馏水配制成40℃的饱和溶液,配制40℃的β-环糊精饱和溶液时,按照每克β-环糊精加入蒸馏水25ml的比例添加,将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用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溶解后,缓慢滴加入40℃的β-CD饱和溶液中,恒温搅拌2h,冷却至室温后,于4℃的条件下静置24h,然后真空抽滤,将滤渣用少量无水乙醇快速冲洗,待乙醇挥干后,滤渣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60℃烘干,得粉末状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在制备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时称取的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和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3。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在制备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时称取的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和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5。
采用铝离子显色法,即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实施例1制备的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和实施例2制备的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分别进行黄酮含量测定,经测定,所制备的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42.96mg/g。所制备的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中总黄酮含量为3.85mg/g。同时利用下式并计算包封率。经计算,包封率(%)=8.96%。
包封率(%)=(包合物总黄酮量/加入的总黄酮量)×100%。
蜂花粉抗氧化乳的制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该蜂花粉抗氧化乳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原料牛乳80%,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4%,蔗糖4%,维生素C0.1%,稳定剂0.05%,余量为水。所用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本实施例中蜂花粉抗氧化乳的制备按照如下方式进行:
首先按照上述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出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然后按照蜂花粉抗氧化乳的原料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原料牛乳、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蔗糖、维生素C、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水,所用的水可分为三份,其中的第一份用于溶解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此份水为80℃的热水,保证充分溶解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配制成溶液,配制完成后自然冷却,备用。其中的第二份水用于溶解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成溶液,此份水可以为热水或常温水,只需羧甲基纤维素钠充分溶解就可以。其中的第三份用于添加到上述两种溶液的混合液中,使得通过此份水的补充满足本发明蜂花粉抗氧化乳原料用水量的要求。待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和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均溶解配制成溶液后,将自然冷却至室温的两种溶液共同与计量的维生素C、蔗糖混合,混合的同时加入上述的第三份水,该第三份水的用量为蜂花粉抗氧化乳原料用水量减去溶解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及溶解稳定剂二者溶解用水量之和,搅拌混合均匀后再与原料牛乳混匀;最后经过均质,灭菌处理后,即得蜂花粉抗氧化乳。均质的条件为:温度为65℃,均质压力为10-20MPa;所述灭菌的条件为:85℃,时间5-20s。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的蜂花粉抗氧化乳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原料牛乳85%,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3%,蔗糖3%,维生素C0.1%,乳化稳定剂0.07%,余量为水。所用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不同的是称取制备蜂花粉抗氧化乳所用原料的量按照此实施例中的比例进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的蜂花粉抗氧化乳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原料牛乳80%,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6%,蔗糖6%,维生素C0.1%,乳化稳定剂0.04%,余量为水。所用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不同的是称取制备蜂花粉抗氧化乳所用原料的量按照此实施例中的比例进行。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的蜂花粉抗氧化乳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原料牛乳82%,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5%,蔗糖4%,维生素C0.1%,乳化稳定剂0.10%,余量为水。所用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不同的是称取制备蜂花粉抗氧化乳所用原料的量按照此实施例中的比例进行。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的蜂花粉抗氧化乳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原料牛乳88%,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3%,蔗糖3%,维生素C0.1%,乳化稳定剂0.05%,余量为水。所用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不同的是称取制备蜂花粉抗氧化乳所用原料的量按照此实施例中的比例进行。
参考我国乳制品的评分标准,我们根据产品自身特点制定了抗氧化乳的感官评分标准。
表1抗氧化乳评价标准
下面从不同包合物添加量、蔗糖添加量、稳定剂CMC-Na添加量三个方面研究对抗氧化乳的影响,从而进行抗氧化乳的配方评定。
1.包合物添加量对乳的影响
包合物对产品的主要影响是产品的口感、滋气味和色泽以及抗氧化能力。包合物用量过大,则黄酮味道较浓,口感差,难被消费者接受;若用量过少,则失去了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保健意义。因此,我们以包合物、全脂乳为主要原料,研究包合物不同比例对制备蜂花粉抗氧化乳产品的影响。按照原料各组分占蜂花粉抗氧化乳的质量百分比,确定制备蜂花粉抗氧化乳所用原料组成中全脂乳用量为80%、蔗糖4%、Vc0.1%、CMC-Na0.05%,通过改变包合物的添加量,使蜂花粉抗氧化乳原料中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含量分别为3%、4%、5%、6%,进行蜂花粉抗氧化乳的制备。
抗氧化指标测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方法进行,分别移取不同配方的蜂花粉抗氧化乳到5mL容量瓶中,然后加入4mL的0.2mmol/L DPPH标液,滴入甲醇定容,混匀,遮光静置30min,于517nm处测定吸光值,甲醇做空白调零,不加样液的为空白,加样的为样品。不同配方抗氧化乳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溶液的吸光值来表征,吸光值大,意味着抗氧化乳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弱;吸光值小,代表抗氧化乳清除自由基能力强。
其不同包合物配方制备的抗氧化乳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见表2,感官评分结果见表3。
表2不同包合物配方抗氧化乳的抗氧化能力
配方 包合物含量(%) DPPH清除能力(A) 清除率
配方一 3 0.608 39.2%
配方二 4 0.495 50.5%
配方三 5 0.375 62.5%
配方四 6 0.243 75.7%
如表2所示,蜂花粉抗氧化乳的抗氧化能力,随着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的添加量增加而增加,可见抗氧化乳抗氧化能力取决于乳中黄酮包合物的含量。
表3不同包合物添加量的感官评分
编号 1 2 3 4
包合物添加量 3% 4% 5% 6%
抗氧化能力 23 30 33 35
口味 26 22 15 12
色泽、口感 24 23 17 11
沉淀 17 15 12 10
总分 90 90 77 68
由表3可以发现,当乳中荞麦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的添加量逐渐增加的时候,口味等感官评分都在下降。但是综合感官评分与抗氧化能力评分之后,最后确定包合物的添加量为4%。
2.蔗糖添加量对乳的影响
按照蜂花粉抗氧化乳制备原料各组分占蜂花粉抗氧化乳的质量百分比,确定制备蜂花粉抗氧化乳所用原料组成中全脂乳用量为80%、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含量4%、Vc0.1%、CMC-Na0.05%,通过改变蔗糖的添加量,使蜂花粉抗氧化乳原料中蔗糖含量分别为3%、4%、5%、6%,进行蜂花粉抗氧化乳的制备。对不同蔗糖添加量制备得到的蜂花粉抗氧化乳进行感官评分的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不同蔗糖添加量的感官评分
蔗糖添加量 3% 4% 5% 6%
影响 甜味较淡 甜味适宜 甜味略重 甜味较重
评分 8 9 7 5
由表4可以发现,蔗糖对产品的主要影响是产品的口味、甜度。随着蔗糖添加量的增加,甜味逐渐增加。最后确定蔗糖的添加量为4%。
3.稳定剂CMC-Na添加量对乳的影响
按照蜂花粉抗氧化乳制备原料各组分占蜂花粉抗氧化乳的质量百分比,确定制备蜂花粉抗氧化乳所用原料组成中全脂乳用量为80%、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含量4%、蔗糖4%、Vc0.1%,通过改变稳定剂CMC-Na的添加量,使蜂花粉抗氧化乳原料中稳定剂CMC-Na含量分别为0.03%、0.05%、0.07%、0.10%,进行蜂花粉抗氧化乳的制备。对不同稳定剂CMC-Na添加量制备得到的蜂花粉抗氧化乳进行感官评分的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不同稳定剂添加量的感官评分
由表5可以发现,稳定剂对产品的主要影响是乳的口感和质地。随着稳定剂添加量的增加,口感逐渐变得细腻、滑润,但是稳定剂添加量过多会形成少量不溶的组分,影响产品的品质。
通过上述内容分别研究了不同包合物添加量、蔗糖添加量、稳定剂CMC-Na添加量对抗氧化乳的影响,通过各方面综合评定,确定出本发明蜂花粉抗氧化乳的最优配方是,蜂花粉抗氧化乳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原料牛乳80%,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4%,蔗糖4%,维生素C0.1%,乳化稳定剂0.05%,余量为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原料牛乳80~90%,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3~6%,蔗糖3~6%,维生素C0.05~0.20%,稳定剂0.03~0.10%,余量为水;
其中,所述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是利用蜂花粉经提取得到的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和β-环糊精按照质量比1∶3~5包合而成,所用蜂花粉为荞麦蜂花粉;所述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花粉抗氧化乳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原料牛乳80%,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4%,蔗糖4%,维生素C0.1%,稳定剂0.05%,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42.96mg/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以荞麦蜂花粉为原料,以浓度75%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按照料液比为1∶10,加热回流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滤渣重复上述操作,合并两次上清液,浓缩,然后冷冻干燥后得粉末提取物,即所述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中总黄酮含量为3.85mg/g。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蜂花粉抗氧化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和稳定剂分别溶解到蒸馏水中,分别配置为溶液,其中,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是溶解于80℃的热水中;然后将自然冷却后的两种溶液共同与计量的维生素C、蔗糖混合,混合的同时加入水,加入的水量与溶解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及溶解稳定剂二者溶解的用水量三者之和为蜂花粉抗氧化乳原料用水量;搅拌混合均匀后再与原料牛乳混匀;
步骤3、均质,灭菌,即得蜂花粉抗氧化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蜂花粉抗氧化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花粉黄酮-β-CD包合物的制备按照如下方法进行:以蜂花粉为原料,经提取得到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并作为芯材,以β-环糊精作为壁材,按照芯壁材比为1∶3~5的比例称取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和β-环糊精,然后向β-环糊精中加蒸馏水配制成40℃的饱和溶液,将蜂花粉总黄酮提取物用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溶解后,缓慢滴加入40℃的β-CD饱和溶液中,恒温搅拌2~3h,冷却至室温后,于4℃的条件下静置24h,然后真空抽滤,将滤渣用少量无水乙醇快速冲洗三次,待乙醇挥干后,滤渣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60℃烘干,得粉末状包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蜂花粉抗氧化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均质的条件为:温度为65℃,均质压力为10-20MPa;所述灭菌的条件为:85℃,时间5-20s。
CN201510889965.5A 2015-12-01 2015-12-01 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433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9965.5A CN105433327B (zh) 2015-12-01 2015-12-01 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9965.5A CN105433327B (zh) 2015-12-01 2015-12-01 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3327A CN105433327A (zh) 2016-03-30
CN105433327B true CN105433327B (zh) 2019-11-08

Family

ID=55544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89965.5A Active CN105433327B (zh) 2015-12-01 2015-12-01 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333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9056A (zh) * 2018-10-18 2019-02-01 西北大学 一种水溶性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3033A (zh) * 2008-07-07 2010-01-13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含蜂蜜和蜂花粉的液态乳制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03636794A (zh) * 2013-12-06 2014-03-19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适合添加到乳制品的白藜芦醇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987267A (zh) * 2012-02-15 2014-08-13 株式会社明治 乳饮料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3033A (zh) * 2008-07-07 2010-01-13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含蜂蜜和蜂花粉的液态乳制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03987267A (zh) * 2012-02-15 2014-08-13 株式会社明治 乳饮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36794A (zh) * 2013-12-06 2014-03-19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适合添加到乳制品的白藜芦醇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荞麦蜂花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陈燕;《榆林学院学报》;20090715;第19卷(第4期);第58-61页 *
荞麦蜂花粉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魏永生等;《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225;第22卷(第6期);第31-3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3327A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0756B (zh) 一种含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JP6335508B2 (ja) 成長ホルモン分泌促進剤
CN104432060B (zh) 一种高锌低钠维生素c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6193A (zh) 一种辅酶q10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290693A1 (en) Water-soluble and water-insoluble propolis products with high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CN103999910A (zh) 一种雪菊酥性饼干及其生产方法
CN1984649A (zh) 脂肪燃烧促进剂
JP2015209398A (ja) 高吸収型ユビキノール製剤
CN105433327B (zh) 一种蜂花粉抗氧化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5508A (zh) 一种槟榔花蜂蜜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88344A (zh) 一种普洱茶提取物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及通便的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
CN101258926B (zh) 银耳桂花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9123618A (zh) 一种佛手黄酮咀嚼片的制作工艺
CN109717368A (zh) 一种益智婴幼儿营养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4779A (zh) 一种茶褐素保健固体饮料
CN105661211B (zh) 一种双耳颗粒悬浮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755922B (zh) 一种添加盐藻粉的酸性液态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97918A (zh) 一种银杏灵芝浓缩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5426B (zh) 减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50009164A (ko) 쑥 추출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520243A (zh) 一种环磷酸腺苷雪菊油树脂复合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Murthy et al. Biosafety and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of tissue-cultured Echinacea purpurea adventitious roots
CN105685744A (zh) 一种功能饮料
CN101380102A (zh) 富硒松花粉健康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7681A (zh) 野拔子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9

Address after: 048102 200m north of Huangcheng Xiangfu manor, Huangcheng village, Beiliu Town, Yangcheng County, Jincheng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xi Royal Prime Minister's palace Wine Co.,Ltd.

Address before: Taibai Road Shaanxi Beilin District 710069 city of Xi'an province No. 229

Patentee before: NORTHWEST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