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30211B - 内容管理系统、管理内容生成方法以及管理内容再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容管理系统、管理内容生成方法以及管理内容再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30211B
CN105430211B CN201510542491.7A CN201510542491A CN105430211B CN 105430211 B CN105430211 B CN 105430211B CN 201510542491 A CN201510542491 A CN 201510542491A CN 105430211 B CN105430211 B CN 1054302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tatic
management
image data
perso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24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30211A (zh
Inventor
山路启
松本彻也
吉原桂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30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0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30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0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26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ata reading, recognizing or recording apparatus, e.g. with a bar-code apparatu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1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not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20Analysis of mo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05Reproducing at a different information rate from the information rate of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6Monitoring, i.e. supervising the progress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04N1/00167Processing or edi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26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ata reading, recognizing or recording apparatus, e.g. with a bar-code apparatus
    • H04N1/0032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ata reading, recognizing or recording apparatus, e.g. with a bar-code apparatus with an apparatus processing optically-read information
    • H04N1/00336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ata reading, recognizing or recording apparatus, e.g. with a bar-code apparatus with an apparatus processing optically-read information with an apparatus performing pattern recognition, e.g. of a face or a geographic fea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16Video; Image seque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24Color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04Mark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容管理系统、管理内容生成方法以及管理内容再生方法。在内容管理系统中,静止图像提取部基于关注人物的动作而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静止图像数据。场景判别部判别包含与各个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静止图像的运动图像的场景。管理标识注册部将各个静止图像数据或者静止图像的图像特征量作为管理标识而和与各个静止图像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建立关联地进行注册。管理图像生成部生成包含至少两个静止图像数据的管理图像数据。

Description

内容管理系统、管理内容生成方法以及管理内容再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静止图像以及运动图像等内容进行管理的内容管理系统、管理内容生成方法以及管理内容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利用如下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的系统,即,由智能手机等信息终端对具有给定标识的打印物等进行摄像(捕获),从而将被摄像到的打印物等显示于信息终端的显示部,并在显示于信息终端的显示部的打印物等显示部分中再生给定的动态图像、音乐等内容。
此外,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27476号公报)中公开了对图像的库进行管理的方法,即公开了具有多个图像和与图像对应的存储器标签的索引印刷品、和执行从存储器标签读出信息的读出动作或向存储器标签写入信息的写入动作的读出/写入装置。
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89324号公报)中公开了从运动图像数据之中提取静态图像数据的静态图像提取系统,在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22469号公报)中公开了根据运动图像数据来生成数据量小的标准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装置。
上述的利用了AR技术的系统以促销材料等广告利用为中心,一般用户创建利用了AR技术的内容(AR内容)的尝试并未广泛普及。
此外,例如也许可能利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索引印刷品以及读出/写入装置、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静止图像提取系统或者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图像处理装置来生成组合了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的AR内容,但在AR内容的生成中需要从运动图像数据提取静止图像数据、生成标识、静止图像数据和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等的繁杂的一系列处理,AR内容的生成中的这些一系列处理将妨碍到一般用户利用AR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户不用进行管理用的标识的明示性创建、与管理用的标识对应的内容的明示性注册等繁杂的一系列处理而能够在短时间内简单地生成、再生并管理利用了AR技术的内容的内容管理系统、管理内容生成方法以及管理内容再生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容管理系统,对由管理图像及与管理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构成的管理内容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管理系统具备:
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其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
关注人物检测部,其从与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之中检测作为处理对象的人物即关注人物;
运动轨迹检测部,其基于多张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检测结果对与运动图像数据对应的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运动进行追踪来检测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
动作分析部,其基于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来分析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动作,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分析出的关注人物的动作来计算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
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其从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输出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为阈值以上的一张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输出静止图像数据;
管理标识注册部,其将输出静止图像数据或与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输出静止图像的图像特征量作为管理标识而和输出静止图像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进行注册;和
管理图像生成部,其生成包含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管理图像数据。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容管理系统,对由管理图像及与管理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构成的管理内容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管理系统具备:
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其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
关注人物检测部,其从与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之中检测作为处理对象的人物即关注人物;
运动轨迹检测部,其基于多张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检测结果对与运动图像数据对应的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运动进行追踪来检测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
动作分析部,其基于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来分析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动作,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分析出的关注人物的动作来计算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
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其从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输出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为阈值以上的两张以上的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输出静止图像数据;
场景判别部,其针对两个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判别包含与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输出静止图像的运动图像的场景;
管理标识注册部,其将两个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或与两个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两张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各自的图像特征量作为管理标识而和两张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的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进行注册;和
管理图像生成部,其生成包含至少两个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管理图像数据。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内容的生成方法,该管理内容由管理图像及与管理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内容的生成方法包括:
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步骤;
关注人物检测部从与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之中检测作为处理对象的人物即关注人物的步骤;
运动轨迹检测部基于多张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检测结果对与运动图像数据对应的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运动进行追踪来检测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的步骤;
动作分析部基于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来分析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动作,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分析出的关注人物的动作来计算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的步骤;
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从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输出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为阈值以上的一张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步骤;
管理标识注册部将输出静止图像数据或与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输出静止图像的图像特征量作为管理标识而和输出静止图像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进行注册的步骤;和
管理图像生成部生成包含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管理图像数据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内容再生方法,再生通过上述记载的管理内容的生成方法所生成的管理内容,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内容再生方法包括:
摄像部对与管理图像数据对应的管理图像的印刷品进行摄像并生成摄像图像数据的步骤;
管理标识读取部从与摄像图像数据对应的摄像图像中读取管理标识的步骤;和
由摄像部摄像到在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与由管理标识读取部从摄像到的输出静止图像中读取出的管理标识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所对应的运动图像再生于显示部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内容的生成方法,该管理内容由管理图像及与管理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内容生成方法包括:
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步骤;
关注人物检测部从与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之中检测作为处理对象的人物即关注人物的步骤;
运动轨迹检测部基于多张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检测结果对与运动图像数据对应的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运动进行追踪来检测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的步骤;
动作分析部基于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来分析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动作,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分析出的关注人物的动作来计算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的步骤;
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从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输出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为阈值以上的两张以上的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步骤;
场景判别部针对两个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判别包含与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输出静止图像的运动图像的场景的步骤;
管理标识注册部将两个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或与两个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两张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各自的图像特征量作为管理标识而和两张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的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进行注册的步骤;和
管理图像生成部生成包含至少两个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管理图像数据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内容再生方法,再生通过上述记载的管理内容的生成方法所生成的管理内容,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内容再生方法包括:
摄像部对与管理图像数据对应的管理图像的印刷品进行摄像并生成摄像图像数据的步骤;
管理标识读取部从与摄像图像数据对应的摄像图像中读取管理标识的步骤;和
由摄像部从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之中摄像到一张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与由管理标识读取部从摄像到的一张输出静止图像中读取出的管理标识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再生于显示部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用户不用进行繁杂的处理,能够在短时间内简单地生成利用了AR技术的内容,此外能够简单地再生利用了AR技术的内容。此外,根据本发明,用户能够大幅减轻内容管理所费的力气。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将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各个输出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各自对应的场景建立关联,因此能够将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作为运动图像各自对应的场景的索引来使用,通过摄像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希望的输出静止图像,从而能够再生运动图像的希望的场景。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将多个运动图像汇集到一张第1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因此用户通过阅览第1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从而能够瞬时掌握多个运动图像的内容的要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容管理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内容管理系统中的信息终端1的详细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图像服务器2的详细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管理印刷品P的一例的图。
图5是说明图4的管理印刷品P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6(A)~(E)是说明生成图4的管理印刷品P时的用户操作的说明图。
图7(A)~(C)是说明生成管理印刷品P时的自动修剪的说明图。
图8是基于管理印刷品P来再生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具有由用户修剪后的静止图像的管理印刷品P、和被再生的运动图像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服务器的详细构成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分割运动图像的场景的情形的概念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构成的一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13(A)~(C)的左侧是表示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的一例的概念图,右侧是表示关注人物的动作历史图像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14(A)是表示向左旋转了90°的静止图像的一例的概念图,图14(B)是表示使图14(A)所示的静止图像向右旋转90°而顶部和底部被校正后的静止图像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15是表示图12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从运动图像中提取出所有帧的静止图像的情形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17是表示从图16所示的所有帧的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中检测出的人物的区域由框包围的情形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18是表示从运动图像中提取出的所有帧的静止图像各自的综合评价值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19是表示从图16所示的所有帧的静止图像之中对综合评价为阈值以上的静止图像赋予了星号的情形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20是表示从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之中摄像到一张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形的概念图。
图21是表示从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之中同时摄像到两张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形的概念图。
图22是表示从第1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第1输出静止图像之中摄像到一张第1输出静止图像,接着从显示于显示部的第2管理图像中包含的第2输出静止图像之中选择出一张第2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形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容管理系统、管理内容生成方法以及管理内容再生方法。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容管理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概要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信息终端1的详细构成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服务器2的详细构成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内容管理印刷品(以下称作管理印刷品)P的详细构成的说明图。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容管理系统对由管理图像和与所述管理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构成的管理内容进行管理,如图1所示,具备:至少一个信息终端1、图像服务器2、将信息终端1和图像服务器2相互连接的通信线路3、与通信线路3连接的打印机4、和由打印机4输出的管理印刷品P。
信息终端1例如为智能手机、平板PC、笔记本PC等,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通信线路3连接。
此外,图像服务器2例如为与通信线路3连接的网络服务器,基于来自信息终端1的指示进行各种数据处理。
通信线路3例如为因特网线路,将信息终端1与图像服务器2之间相互连接,可进行双向通信。
此外,打印机4例如为与通信线路3连接的网络打印机,基于来自信息终端1等的输出指示而从图像服务器2中获取图像数据,并基于输出指示和图像数据来印刷管理印刷品P。再者,作为打印机4的替代,既可以基于图像数据将图像显示于画面上的显示装置与通信线路3连接,此外也可以打印机4和显示装置分别与通信线路3连接。
管理印刷品P将具有被注册为内容管理标识(以下称作管理标识)的静止图像和访问关键字的内容管理图像(以下称作管理图像)作为图像商品而印刷于给定的介质。在此,图像商品为相册、数码相机印刷品、明信片或者拼贴画等,而不论是免费的还是付费的。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内容管理系统的信息终端1的详细构成的框图。
如图2所示,信息终端1具有:摄像部11、与摄像部11依次连接的管理标识读取部12和终端数据收发部13。此外,信息终端1具有摄像部11和管理标识读取部12所连接的显示控制部14,并具有显示控制部14所连接的显示部15。此外,信息终端1具有与摄像部11、管理标识读取部12、终端数据收发部13以及显示控制部14分别连接的终端控制部16,在终端控制部16连接了操作输入部17。此外,在信息终端1中,显示部15和操作输入部17也可以作为触摸面板18而一体地形成。
摄像部11具备未图示的光学镜头等摄像光学系统、和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等的未图示的摄像元件,基于用户的指示来进行摄像,并输出摄像图像数据。再者,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部11对管理印刷品P的静止图像I进行摄像(捕获),输出包含静止图像I的摄像图像数据。
管理标识读取部12从基于摄像图像数据的摄像图像中检测静止图像I,基于给定的算法从静止图像I中读取管理标识,并输出管理标识。在此,所谓管理标识,是指根据给定的算法从静止图像I中读取的静止图像I的特征量,例如列举映在静止图像I中的摄影对象的边缘信息等。
终端数据收发部13经由通信线路3而向图像服务器2、打印机4等发送数据,此外经由通信线路3而从图像服务器2、打印机4等接收数据。作为被收发的数据,列举静止图像数据及运动图像数据、在信息终端1的操作输入部17中被输入的来自用户的指示、以及来自信息终端1及图像服务器2的应答等。
显示控制部14基于终端控制部16的指示来控制显示部15,使显示部15显示静止图像或者运动图像、用于给定的操作输入的图像。
在此,显示控制部14使显示部15再生运动图像的情况下,既可以使之使用AR技术来再生(AR再生),也可以使之不使用AR技术来再生(通常再生)。显示控制部14在使运动图像进行AR再生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在显示部15中显示被摄像(捕获)到的管理印刷品P,在显示于显示部15的管理印刷品P的静止图像I的显示部分中再生运动图像。此外,显示控制部14在使运动图像进行通常再生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在显示部15的整个面或者任意尺寸的窗内再生运动图像。
显示部15由例如液晶显示器或者有机EL显示器等构成,根据来自显示控制部14的指示来显示基于静止图像数据的静止图像、基于运动图像数据的运动图像、以及用于给定的操作输入的图像等。
终端控制部16基于用户的指示或者记录在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的给定的程序等来控制信息终端1的各部。
操作输入部17例如由按钮、键盘、鼠标等构成,将基于用户的输入作为输入信号而向终端控制部16输出。再者,上述的显示部15和操作输入部17可以通过触摸面板而构成为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15和操作输入部17由触摸面板18来构成。在此情况下,操作输入部17由显示于液晶显示器等的操作图像、和设置在显示部15的上侧的触摸传感器来构成。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内容管理系统的图像服务器2的详细构成的框图。
如图3所示,图像服务器2具有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和与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依次连接的静止图像生成部22、静止图像选择部23、静止图像编辑部24、管理标识注册部25以及数据保存部26,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和静止图像选择部23相互连接,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与数据保存部26连接。此外,图像服务器2具有:与数据保存部26连接的访问关键字发行部27;与静止图像编辑部24和访问关键字发行部27连接并与数据保存部26连接的管理图像生成部28;与管理图像生成部28连接并与服务器数据收发部连接的管理图像修剪部29;以及与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和数据保存部26相互连接的图像数据搜索部30。此外,图像服务器2具有与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静止图像选择部23、静止图像编辑部24、管理标识注册部25、访问关键字发行部27、管理图像生成部28、管理图像修剪部29以及图像数据搜索部30分别连接的服务器控制部31。
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经由通信线路3而从信息终端1等接收数据,并经由通信线路3而向信息终端1或者打印机4等发送数据。作为被收发的数据,与上述同样,列举静止图像数据及运动图像数据、在信息终端1的操作输入部17中被输入的来自用户的指示、以及来自信息终端1及图像服务器2的应答等。
静止图像生成部22根据基于运动图像数据的运动图像来生成至少一个静止图像,并输出至少一个静止图像数据。再者,如果无运动图像为极短时间等的条件,则通常生成多个静止图像,并输出多个静止图像数据。静止图像生成部22中的静止图像的生成,例如通过对构成运动图像的各帧的静止图像进行解析,检测静止图像的色调、明亮度、模糊、抖动等,例如提取与色调、明亮度发生大幅变化的前后的帧对应的静止图像、经过适当曝光而未出现模糊的静止图像或未出现抖动的静止图像,由此来进行。此外,也可以在运动图像中检测人物的面部的大小、朝向、面部的表情(笑脸、哭丧脸等),并基于它们来提取静止图像。进而,在运动图像附带有声音的情况下,也可以从声音变大的时刻(时间码)的前后的运动图像中提取静止图像。通过利用上述方法从运动图像中提取静止图像,由此能够将运动图像的代表性场景作为静止图像来提取。
静止图像选择部23使用户从由静止图像生成部22生成的至少一个静止图像数据中选择一个静止图像数据,例如生成至少一个静止图像数据的缩略图图像数据,并将缩略图图像数据从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向信息终端1发送,由信息终端1的显示部15来显示至少一个静止图像的缩略图图像,使用户进行选择。在信息终端1中被选择的缩略图图像的信息,从信息终端1的终端数据收发部13经由图像服务器2的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而向静止图像选择部23发送。静止图像选择部23基于选择出的缩略图图像的信息,从至少一个静止图像数据中选择一个静止图像数据,并将选择出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选择静止图像数据来输出。再者,也可以不是缩略图图像数据而将静止图像数据本身发送给信息终端1。
静止图像编辑部24对于基于从静止图像选择部23输出的选择静止图像数据的选择静止图像,基于用户的指示来进行背景框的设定、颜色校正等图像校正、修剪、放大/缩小、旋转等的编辑处理,例如将选择静止图像数据经由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而发送至信息终端1,由信息终端1的显示部15来显示选择静止图像,使用户输入选择静止图像的编辑处理。由用户在操作输入部17中输入的背景框、图像校正、修剪、放大/缩小、旋转等的编辑处理的信息,从信息终端1的终端数据收发部13经由图像服务器2的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而向静止图像编辑部24发送。静止图像编辑部24基于被输入的编辑处理的信息来进行选择静止图像的编辑处理,并作为编辑静止图像数据来输出。再者,也可以不在静止图像编辑部24中进行选择静止图像的编辑处理,而在信息终端1中进行选择静止图像的编辑处理来生成编辑静止图像数据,并将编辑静止图像数据从信息终端1向图像服务器2发送。此外,静止图像编辑部24中的静止图像的编辑处理不是必须的,也可以不进行任何编辑处理而将获取到的静止图像数据直接输出。
管理标识注册部25将基于从静止图像编辑部24输出的编辑静止图像数据的编辑静止图像作为管理标识来注册。例如,管理标识注册部25基于给定的算法对编辑静止图像进行解析,计算编辑静止图像内的边缘的信息或边缘的位置信息等的特征量,将其特征量作为编辑静止图像的管理标识,与对应的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进行注册。通过将管理标识与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注册,从而能够将管理标识作为搜索条件来搜索保存在数据保存部26中的运动图像数据。
数据保存部26保存静止图像数据、运动图像数据以及与它们关联的信息等,例如由HDD或SSD等的大容量的记录介质来构成。运动图像数据、管理图像数据等与管理标识建立关联地保存在数据保存部26中。
访问关键字发行部27接受管理图像的输出指示并发行访问关键字,输出访问关键字。在此,访问关键字是用于向保存在数据保存部26中的对应的运动图像数据进行访问的信息,例如由数字或拉丁字母等构成的给定的字符串来构成。信息终端1的管理标识读取部12所进行的管理标识的读取是基于由摄像部11摄像到的摄像图像来进行的,还考虑到由于摄像条件等导致无法充分读取管理标识的情况、误读取管理标识的情况。为此,通过由访问关键字来预先限定成为搜索对象的运动图像数据,从而能够防止管理标识所引起的运动图像数据的误检测。再者,访问关键字由上载了运动图像数据的用户来唯一决定,通过访问关键字而将由管理标识搜索的运动图像数据的范围限定在由一用户上载的运动图像数据的范围内。
此外,访问关键字发行部27也可以将例如具有上述的给定的字符串的信息的条形码、二维码等的图像数据作为访问关键字来输出。作为管理图像的输出指示,列举来自用户的管理图像被印刷的管理印刷品的订购等。
管理图像生成部28基于从静止图像编辑部24输出的编辑静止图像数据、和从访问关键字发行部27输出的访问关键字来生成管理图像,并输出管理图像数据。管理图像数据与对应的运动图像数据同样,与管理标识建立关联地保存在数据保存部26中。再者,管理标识也可以保存在与数据保存部26不同的保存部中。例如,考虑如下构成,即:在与数据保存部26不同的保存部中,管理标识和向运动图像数据访问的访问信息被建立关联地保存,由管理标识来获取向运动图像数据访问的访问信息,并基于获取到的访问信息来向保存在数据保存部26中的运动图像数据进行访问。
管理图像修剪部29接受管理图像的输出指示,根据其输出介质来进行管理图像的自动修剪并生成修剪完毕管理图像,输出修剪完毕管理图像数据。再者,作为输出介质,例如列举L、2L、DSC、KG等尺寸的照片印刷品、具有给定的帧尺寸的相册等。
图像数据搜索部30基于管理标识和访问关键字来搜索数据保存部26,获取与管理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图像数据搜索部30基于访问关键字来限定进行搜索的运动图像数据的范围,在所限定的运动图像数据的范围内基于管理标识来搜索运动图像数据,并确定运动图像数据,从而能够防止运动图像数据的误检测,并且缩短向运动图像数据访问的访问时间。
服务器控制部31基于来自信息终端1的用户的指示或者记录在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的给定的程序等来控制图像服务器2的各部。
图4是表示管理印刷品P的一例的示意图。管理印刷品P由运动图像来生成,将具有与运动图像建立关联的静止图像I和访问关键字K的管理图像作为图像商品而印刷于给定的介质。
此外,静止图像I如上述由用户来选择,是由用户编辑处理后的编辑完毕静止图像,访问关键字K如上述是用于向与静止图像I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进行访问的信息,在此由10位的字符串来构成。
接下来,说明在图1的内容管理系统中用于生成管理印刷品P的动作。图5是输出管理印刷品P的动作的流程图,图6(A)~(E)主要是表示在输出管理印刷品P时信息终端1的触摸面板18上显示的操作画面的画面转变的说明图。
首先,作为步骤S11,从信息终端1向图像服务器2上载(发送)运动图像数据。用户确认信息终端1的显示部15所显示的图6(A)所示的操作画面,对触摸面板18进行操作,来指示信息终端1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存储的运动图像数据的发送。终端控制部16接受来自用户的运动图像数据的发送指示并控制终端数据收发部13,将未图示的存储器中存储的运动图像数据从终端数据收发部13经由通信线路3而向图像服务器2发送。
若向图像服务器2发送了运动图像数据,则图像服务器2的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接收运动图像数据,并将运动图像数据保存至数据保存部26,并且将运动图像数据输出至静止图像生成部22。
作为步骤S12,静止图像生成部22基于获取到的运动图像数据来生成至少一个静止图像数据,并将至少一个静止图像数据输出至静止图像选择部23。在此,作为运动图像的代表图像,例如将山的图像、汽车的图像、船的图像、父母和子女的图像等作为静止图像来生成,并作为静止图像数据来输出。
静止图像选择部23获取上述的多个静止图像数据,并生成与多个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多个缩略图图像数据,将多个缩略图图像数据经由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而发送至信息终端1。信息终端1由终端数据收发部13来接收多个缩略图图像数据,并将多个缩略图图像经由显示控制部14而以可选择的方式显示于触摸面板18。图6(B)是以可选择的方式显示于触摸面板18的缩略图图像的一览。作为缩略图图像,显示出山的图像(5张)、汽车的图像(2张)、海的图像(1张)、父母和子女的图像(1张)。
作为步骤S13,用户对触摸面板18进行操作,来选择显示于触摸面板18的一个缩略图图像,从而选择由运动图像生成的多个静止图像之中的一个静止图像。由用户选择出的静止图像的信息经由终端控制部16而从终端数据收发部13向图像服务器2发送。图像服务器2的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接收选择出的静止图像的信息,并输出至静止图像选择部23。此外,静止图像选择部23基于选择出的静止图像的信息来选择至少一个静止图像之中的一个静止图像,并将选择出的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选择静止图像数据而输出至静止图像编辑部24。
在此,选择出上述的父母和子女的图像,父母和子女的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选择静止图像数据来输出。
静止图像编辑部24将从静止图像选择部23输出的选择静止图像数据经由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而发送至信息终端1。信息终端1由终端数据收发部13来接收选择静止图像数据,并将基于选择静止图像数据的选择静止图像经由显示控制部14而以可编辑的方式显示于触摸面板18。
作为步骤S14,用户对触摸面板18进行操作,来编辑显示于触摸面板18的选择静止图像,生成编辑图像数据。作为由用户进行的编辑处理,例如列举如图6(C)所示成为选择静止图像的背景的背景框的选择、如图6(D)所示对于选择静止图像的图像校正、修剪、放大/缩小、旋转等的处理。对于选择静止图像的编辑处理的信息,经由终端控制部16而从终端数据收发部13发送至图像服务器2。图像服务器2的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接收编辑处理的信息,并将编辑处理的信息输出至静止图像编辑部24。此外,静止图像编辑部24基于编辑处理的信息来编辑选择静止图像,并将被编辑处理后的选择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编辑静止图像数据而分别输出至管理标识注册部25以及管理图像生成部28。
此外,管理标识注册部25获取编辑静止图像数据,作为步骤S15,将基于编辑静止图像数据的编辑静止图像作为管理标识来注册。具体而言,基于给定的算法对编辑静止图像进行图像解析,由此来计算编辑静止图像的图像特征量,并将计算出的图像特征量作为管理标识而和与保存在数据保存部26中的对应的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通过将管理标识和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而保存在数据保存部26中,从而用户能够基于管理标识来搜索运动图像数据。
其次,作为步骤S16,用户对信息终端1的触摸面板18进行操作,做出管理印刷品P的输出指示。具体而言,如图6(E)所示,由用户来设定管理印刷品P的打印尺寸、打印张数等,完成输出指示。
若完成了输出指示,则终端数据收发部13向图像服务器2发送管理印刷品P的输出指示,图像服务器2的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从信息终端1接收管理印刷品P的输出指示,并将输出指示向服务器控制部31输出。
服务器控制部31对访问关键字发行部27做出向与管理印刷品P对应的运动图像数据访问的访问关键字的发行指示。作为步骤S17,访问关键字发行部27基于访问关键字的发行指示来发行向运动图像数据访问的访问关键字,并向管理图像生成部28输出访问关键字。
此外,作为步骤S18,管理图像生成部28从访问关键字发行部27获取访问关键字,此外从静止图像编辑部24或者数据保存部26获取编辑静止图像数据,生成显示有编辑静止图像和访问关键字的管理图像,并将管理图像数据输出至数据保存部26以及管理图像修剪部29。再者,在数据保存部26中,管理图像数据与运动图像数据等建立对应地进行保存。
此外,作为步骤S19,管理图像修剪部29基于从服务器控制部31获取到的管理印刷品P的输出指示,对基于管理图像数据的管理图像进行给定的修剪处理,并输出修剪完毕管理图像数据。
再者,如表1所示,打印图像的尺寸和长宽比之间的关系成为1∶1.34~1∶1.50的范围。
[表1]
尺寸名称 长宽比
L 1∶1.43
DSC 1∶1.34
KG 1∶1.49
2L 1∶1.40
相册框A 1∶1.34
相册框B 1∶1.41
相册框C 1∶1.50
并且,由管理图像生成部28生成的管理图像PI如图7(A)所示取上下3.0%、左右2.3%的富余来设定编辑静止图像以及访问关键字的配置区A以使即便在这些任意尺寸的介质上打印了管理图像也能不切换管理标识即编辑完毕静止图像、访问关键字地打印管理图像,管理图像PI的长宽比被设定为1∶1.49。
例如在DSC尺寸的介质上印刷管理图像PI的情况下,如图7(B)所示,管理图像修剪部29通过具有DSC尺寸的长宽比的框F-DSC来修剪管理图像PI,此外例如在KG尺寸的介质上印刷管理图像PI的情况下,如图7(C)所示,管理图像修剪部29通过具有KG尺寸的长宽比的框F-KG来修剪管理图像PI。由管理图像修剪部29修剪后的修剪完毕管理图像作为修剪完毕管理图像数据而输出至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
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从管理图像修剪部29获取修剪完毕管理图像数据,基于服务器控制部31的指示向经由通信线路3连接的打印机4发送管理印刷品的输出指示和修剪完毕管理图像数据。
打印机4从图像服务器2接收修剪完毕管理图像数据和管理印刷品P的输出指示,作为步骤S20,在与输出指示相应的给定的尺寸的介质上打印基于修剪完毕管理图像数据的管理图像。
以上,用户只是上载运动图像数据并选择基于运动图像数据而自动生成的至少一个静止图像来进行静止图像的输出指示(在此,只是进行印刷有静止图像的图像商品的订购),便能够在短时间内简单地生成基于运动图像和静止图像的管理内容。
接下来,说明在图1的内容管理系统中用于基于管理印刷品P来再生管理内容的动作。图8是表示管理内容的再生流程的流程图。
作为步骤S21,用户确认在管理印刷品P中被印刷的访问关键字K,从信息终端1的触摸面板18输入访问关键字K。
其次,作为步骤S22,用户对信息终端1进行操作,由摄像部11来摄像(捕获)管理印刷品P。被摄像(捕获)到的管理印刷品P显示于信息终端1的触摸面板18。
若摄像到管理印刷品P的静止图像部分,则作为步骤S23,信息终端1的管理标识读取部12根据给定的算法对基于从摄像部11输出的摄像图像数据的摄像图像进行图像解析,从映在摄像图像中的静止图像I读取管理标识。
作为后续的步骤S24,信息终端1将上述的访问关键字K和上述的管理标识发送至图像服务器2,图像服务器2接收从信息终端1发送出的访问关键字K和管理标识,由图像数据搜索部30基于访问关键字K和管理标识来搜索保存在数据保存部26中的多个运动图像数据。具体而言,图像数据搜索部30根据访问关键字K来限定成为搜索对象的多个运动图像数据,并根据管理标识在所限定的范围内进行运动图像数据的搜索。
被搜索到的运动图像数据经由服务器数据收发部21而发送至信息终端1,信息终端1在终端数据收发部13中接收运动图像数据。
最后,作为步骤S25,信息终端1在显示于触摸面板18的管理印刷品P的静止图像I的显示部分中基于运动图像数据来再生运动图像。
以上,用户只是在信息终端1中输入管理印刷品P所记载的访问关键字K并摄像管理印刷品P,便能够再生与在管理印刷品P中被印刷的静止图像对应的运动图像。
再者,图4所示的访问关键字K为10位的数字,但也可以将访问关键字K设为二维码、条形码等,从信息终端1的摄像图像读取二维码、条形码等,由此省略用户对访问关键字K的输入。
此外,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容管理系统中,虽然进行了背景框的设定、颜色校正等图像校正、修剪、放大/缩小、旋转等基于选择出的静止图像数据的选择静止图像的编辑处理,但上述的编辑处理并不是必须的处理,静止图像编辑部24可以不进行任何编辑处理地将选择静止图像数据分别输出至管理标识注册部25以及管理图像生成部28,此外本发明的内容管理系统也可以不具备静止图像编辑部24自身。
此外,信息终端1也可以与静止图像选择部23中的静止图像的选择、静止图像编辑部24中的静止图像的编辑处理相关联地,进行与这些静止图像的选择、静止图像的编辑处理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再生。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在选择出的静止图像S中进行由点线T包围的部分的修剪而创建了管理印刷品P的情况下,静止图像选择部23记录与选择出的静止图像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帧的时间码,由信息终端1再生所对应的运动图像时,显示控制部14也可以基于上述的时间码并根据与选择出的静止图像相同的帧来进行运动图像的再生。
此外,静止图像编辑部24还记录进行了修剪的点线T的信息,由信息终端1再生所对应的运动图像时,显示控制部14也可以基于上述的时间码和上述的修剪的信息来放大与选择出的静止图像相同的帧且被修剪后的点线T的范围,进行运动图像的再生。
进而,也可以对被修剪后的范围进行图像解析,并进行运动图像的再生,以追踪映在被修剪后的范围内的人物、动物、交通工具等的运动。具体而言,也可以在修剪运动图像的同时进行再生,使得上述的人物等位于显示画面的中心。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容管理系统中,以划分任务的方式对作为客户端侧的信息终端1和作为服务器侧的图像服务器2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在信息终端1中不设置管理标识读取部12,从信息终端1向图像服务器2发送摄像图像数据,图像服务器2的管理标识注册部25作为管理标识读取部12而从基于摄像图像数据的摄像图像读取管理标识,此外例如也可以在图像服务器2中不设置静止图像编辑部24,从图像服务器2向信息终端1发送选择静止图像数据,在信息终端1中进行选择静止图像的编辑处理。信息终端1以及图像服务器2的各部的构成也可以配置在信息终端1以及图像服务器2的任何侧。
上述的管理标识为静止图像自身或者能够根据给定的算法从静止图像提取的静止图像的特征量,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只要是能够确定与静止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的保存场所、尺寸的信息即可,可以为任何的信息。
此外,关于上述的管理标识,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管理标识保存在保存部等中,但也可以并不预先保存管理标识本身,例如预先保存用户选择出的静止图像从运动图像的哪一帧中提取出的信息、以何种尺寸提取出的信息、或者管理标识如何生成的信息、或者如何确定出的信息等的、与管理标识的生成、提取关联的信息。其原因在于,管理标识自身能够基于这些与管理标识的生成、提取关联的信息来适当生成。
上述的访问关键字虽然由给定的字符串、具有给定的字符串的信息的条形码、二维码构成,但并不限定于这些构成,例如可以将IC标签嵌入到图像商品中,在IC标签中输入访问关键字的信息,由信息终端读取IC标签,由此来进行访问关键字的输入,此外也可以将访问关键字的信息作为数字水印而嵌入到管理图像中,由信息终端读取数字水印,由此来进行访问关键字的输入。对于向管理图像嵌入访问关键字、从管理图像获取访问关键字而能够利用各种公知技术,也可以采用不由用户识别的构成、或者由用户难以识别的构成。
此外,上述的访问关键字虽然由上载了运动图像数据的用户来唯一决定,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运动图像数据的管理文件夹为单位来发行访问关键字,此外例如也可以与运动图像数据关联的SNS上的社团为单位等来发行访问关键字。在本发明的内容管理系统中,能够根据内容的管理范围、管理方法有选择性地发行访问关键字。
此外,上述的运动图像以及静止图像不只是2D的内容,也可以为3D的内容。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容管理系统从根据具有访问关键字和静止图像的管理图像来管理运动图像数据的观点出发,也是有用的。
用户能够丝毫不拘泥运动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等地从具有管理图像的管理印刷品向对应的运动图像数据迅速进行访问。进而,如上所述,如果管理图像和运动图像数据的时间码进行关联,则用户不用对运动图像进行操作,能够瞬时调用与映在管理印刷品中的管理图像对应的场景。
接下来,说明生成包含从运动图像自动提取出的多张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管理图像数据,对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静止图像进行摄像,来再生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的内容管理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内容管理系统的构成除了图像服务器2之外与图1~3所示的内容管理系统相同,因此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服务器。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服务器的详细构成的框图。图10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服务器32,在图3所示的图像服务器2中取代静止图像生成部22以及静止图像选择部23而具备静止图像提取部33。此外,图像服务器32在图3所示的图像服务器2中还具备图像评价部34、场景判别部35、重要场景判定部36和打印控制部37。
静止图像提取部33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从提取出的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自动地提取与最佳拍摄的场景(最佳表示摄影到运动图像中的人物的动作的场景)对应的两张以上的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关于静止图像提取部33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
接下来,图像评价部34对与由静止图像提取部33自动提取出的两个以上的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进行评价,并计算评价值。
图像评价部34例如能够基于静止图像中包含的人物的面部、静止图像的模糊、抖动、颜色、明亮度之中的至少一者来评价静止图像。例如,在人物的面部的位置为静止图像的中央部、人物的面部的尺寸为阈值以上、模糊、抖动的程度小于阈值、颜色、明亮度为一定范围内等的情况下,进行计算,使得评价值变高。
接下来,场景判别部35针对由静止图像提取部33提取出的两个以上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各静止图像数据,判别包含与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静止图像的运动图像的场景。
场景判别部35例如图11所示,在按照运动图像中的摄影日期时间的顺序相邻的两张静止图像之间的颜色的变化量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运动图像的场景发生了变化,在颜色的变化量超过了阈值的、相邻的两张静止图像之间分割运动图像的场景。由此,能够将运动图像分割为多个场景。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从运动图像中提取出的多张静止图像,随着从左向右且从上向下,按照从摄影日期时间旧的图像起依次成为新的图像的顺序来排列,被分割后的各个运动图像的场景由不同的框来包围示出。
然后,从被分割后的运动图像的多个场景之中,判别包含与由静止图像提取部33提取出的两个以上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各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静止图像的运动图像的场景。
接下来,重要场景判定部36判定由场景判别部35判别出的运动图像的场景的重要度。
重要场景判定部36例如能够基于运动图像的场景的长度(摄影时间)、运动图像的场景的出现频度(场景的类似度)、再生次数等来计算运动图像的场景的重要度。例如,运动图像的场景的长度越长,运动图像的场景的出现频度越高,则判定为重要度越高。此外,越是再生次数多的运动图像的场景,则判定为重要度越高。
接下来,打印控制部37根据管理图像数据中包含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数目来控制与管理图像数据对应的管理图像被印刷的印刷品的尺寸。
打印控制部37例如能够进行控制,使得:管理图像数据中包含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数目越多,则管理图像被印刷的印刷品的尺寸变得越大。
接着,说明静止图像提取部33。
图12是表示静止图像提取部的构成的一实施方式的框图。图12所示的静止图像提取部33从运动图像中自动检测最佳拍摄的场景并输出与最佳拍摄的场景对应的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具备关注人物注册部38、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39、关注人物检测部40、运动轨迹检测部41、动作分部42、重要度判定部43、取景分析部44、画质判定部45、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46、以及顶部和底部校正部47。
关注人物注册部38将摄影到与运动图像数据对应的运动图像中的人物之中作为处理对象的关注人物,作为注册人物来注册。
关注人物注册部38例如能够将摄影到运动图像中的人物之中由用户指定的人物作为注册人物来注册。此外,关注人物注册部38能够预先对注册人物的图像(用于确定关注人物的面部图像等)进行注册。
接下来,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39相当于图3所示的静止图像生成部22,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
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39例如能够提取运动图像数据的所有帧(各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每隔一定数的帧例如2帧来提取一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此外,也可以仅提取与运动图像数据对应的运动图像的任意区间的帧的静止图像数据。
接下来,关注人物检测部40自与由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39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出的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之中,检测作为处理对象的人物即关注人物。
关注人物检测部40例如在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中检测有无人物,将检测出的人物的图像和例如注册在关注人物注册部38中的注册人物的图像进行比较(将面部图像等进行比较),由此能够从检测出的人物之中确定与注册人物一致或类似的人物(类似度为阈值以上的人物)作为关注人物。
或者,关注人物检测部40从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之中提取人物的面部,对提取出的人物的面部的面部图像进行中心人物判定,由此能够从提取出面部的人物之中确定通过中心人物判定被判定为是中心人物的人物作为关注人物。
在中心人物判定中,例如对多张面部图像进行同一人物判定处理,多张面部图像被分类为由同一人物的面部图像构成的图像组。接下来,被分类为图像组的人物之中的1个以上的人物被决定为主人公,主人公以外的人物之中关联性与主人公高的1个以上的人物被判定为重要人物。
此外,能够基于注册在关注人物注册部38中的各个注册人物的面部图像来确定与各个图像组对应的人物。
例如,能够将面部图像的检测数最多的人物决定为主人公,或者将主人公以外的人物之中与主人公一起被摄影到的静止图像的数目多的人物判定为重要人物。
此外,也可以计算被摄影到同一静止图像中的主人公的面部图像与主人公以外的人物的面部图像之间的距离,将面部图像之间的距离较近的人物判定为重要人物。
也可以基于摄影到主人公的静止图像的摄影日期时间信息与摄影到主人公以外的人物的静止图像的摄影日期时间信息之间的差分、以及摄影到主人公的静止图像的摄影位置信息与摄影到主人公以外的人物的静止图像的摄影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分当中的一者或两者,来判定重要人物。
此外,关注人物检测部40能够检测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关注人物的大小、关注人物的区域、关注人物的上半身的区域、关注人物的面部的位置、关注人物的面部的大小、关注人物的面部区域、关注人物的面部的朝向等。
再者,由于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检测方法、关注人物的面部的检测方法等为公知,因此在此将省略详细说明,但其具体的检测方法丝毫没有限定。此外,关注人物的检测方法也丝毫没有限定。
接下来,运动轨迹检测部41基于关注人物检测部40所检测的多张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检测结果,对与运动图像数据对应的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运动进行追踪来检测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此外,运动轨迹检测部41通过对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进行检测,由此能够检测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的长度、关注人物的移动图案等。
在此,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能够使用呈线状表示关心区域(ROI:Region ofInterest)例如图13(A)~(C)的左侧所示那样关注人物的面部区域发生移动的轨迹的图像。此外,作为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可以如图13(A)~(C)的右侧所示那样使用动作历史图像(MHI:Motion History Image)。动作历史图像例如以每隔一定时间改变颜色的方式来表示关注人物的动作的历史。通过利用动作历史图像,由此能够获知动作历史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关注人物的大小、关注人物的移动部位、关注人物的移动方向等。
运动轨迹检测部41例如基于关注人物的面部区域来比较当前的帧的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面部区域、和其下一帧的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面部区域所相当的任意的位置的检测区域,基于与当前的帧的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面部区域的类似度为阈值以上的、下一帧的静止图像中的检测区域的位置,来检测当前的帧的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面部区域移动到其下一帧的静止图像的何处的检测区域,由此能够追踪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运动。
在此,只是检测关注人物的面部区域,由于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关注人物的大小等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变化,因此有时将难以追踪关注人物的运动。在此情况下,除了关注人物的面部区域之外,还将关注人物的上半身的区域分割为一定数例如4个区域,针对合计5个区域的各区域同样追踪关注人物的运动,从而能够提高追踪的成功率。
此外,在求出当前的帧的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面部区域、和其下一个帧的静止图像中的检测区域之间的类似度的情况下,为了在下一个帧的静止图像中检测当前的帧的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面部区域所对应的位置的检测区域,需要针对多个位置的检测区域而依次反复计算任意的位置的检测区域内包含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的总和。因而,用于按各个帧来计算亮度值的总和的计算量变得巨大。
在此情况下,通过生成下一个帧(即各个帧)的静止图像的积分图像,并利用所生成的积分图像来计算亮度值的总和,从而能够削减其计算量,使处理快速化。所谓积分图像,例如在假设静止图像的像素的坐标随着从静止图像的左向右且从上向下而变大的情况下,是指各个坐标的像素具有从左上的像素到各个坐标的像素为止的亮度值的积分值的图像。
再者,利用积分图像来计算与关注人物的面部区域相当的区域内包含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的总和的方法为公知,因此在此将省略其详细说明。此外,在追踪关注人物的运动的情况下,为了削减计算量、使处理快速化的目的,并不限定利用积分图像,例如能够利用平均位移(Mean Shift)法等各种方法。平均位移法也是公知的,因此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接下来,动作分析部42基于由运动轨迹检测部41检测出的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例如面部区域等的关心区域的运动轨迹,对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动作进行分析,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分析出的关注人物的动作来计算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
动作分析部42例如预先定义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运动轨迹,例如关注人物奔跑时的运动轨迹,从由运动轨迹检测部41检测出的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之中,检测与预先定义的运动轨迹类似的部分,由此对关注人物的动作进行分析。并且,在关注人物的动作为奔跑的动作的情况下,能够如评价值为几个那样根据关注人物的动作的种类来计算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
此外,动作分析部42作为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能够基于如图13(A)~(C)的右侧所示那样的动作历史图像对关注人物的动作进行分析来计算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
动作分析部42基于动作历史图像对关注人物的动作进行分析,从而能够识别出:如图13(A)的右侧所示,关注人物在图13中从右侧向左侧奔跑;如图13(B)的右侧所示,关注人物在静止的状态下仅使右手运动;如图13(C)的右侧所示,关注人物拾起掉落在地面上的物体等。此外,能够基于关注人物是否运动、在何处向怎样的方向运动等来计算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
接下来,重要度判定部43基于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的长度、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大小之中的至少一者来判定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重要度,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判定出的重要度来计算重要度的评价值。
例如,在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较长的情况下(长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将对于其关注人物的摄影者的关心度推测为高。因而,重要度判定部43判定为在运动图像之中与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长的场景对应的静止图像的重要度高。此外,判定为关注人物被摄影到中央部的静止图像、关注人物被摄影得较大(关注人物的大小为阈值以上)的静止图像的重要度高。并且,进行计算,使得:重要度越高则重要度的评价值越高。
接下来,取景分析部44基于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大小、关注人物的移动图案之中的至少一者,对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取景的好坏进行分析,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分析出的取景的好坏来计算取景的评价值。
取景分析部44例如分析为:关注人物被摄影到中央部的静止图像、关注人物被摄影得较大(关注人物的大小为阈值以上)的静止图像的取景要比关注人物未被摄影到中央部的静止图像、关注人物未被摄影得较大的静止图像的取景好。并且,能够进行计算,使得:被分析为好的静止图像的取景的评价值高于未被分析为好的静止图像的取景的评价值。
此外,取景分析部44预先定义关注人物的移动图案、例如关注人物从运动图像的左端移动至右端的移动图案,从由运动轨迹检测部41检测出的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之中,检测关注人物以预先定义的移动图案发生移动的部分。并且,分析为与关注人物以预先定义的移动图案发生移动的部分对应的静止图像的取景好,能够进行计算,使得:被分析为好的静止图像的取景的评价值高于未被分析为好的静止图像的取景的评价值。
接下来,画质判定部45基于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区域例如面部区域等关心区域来判定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画质,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判定出的画质来计算画质的评价值。
从运动图像提取出的静止图像根据运动图像数据的压缩方式,画质有好的情况也有差的情况。此外,也存在由于影像模糊、手抖动等而导致静止图像发生模糊、抖动的情况、亮度、调色、对比度等不适当的情况。但是,即便是背景等的画质差的情况,在关心区域即关注人物的面部区域、身体的区域的画质好的情况下,画质判定部45也判定为其静止图像的画质好。并且,针对被判定为画质好的静止图像,能够进行计算,使得:画质越好则画质的评价值越高。
接下来,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46从由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39自运动图像数据提取出的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作为与最佳拍摄的场景对应的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输出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或者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与重要度的评价值、取景的评价值以及画质的评价值之中的至少一个评价值相综合的综合评价值为阈值以上的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
最后,顶部和底部校正部47基于由关注人物检测部40检测出的关注人物的面部的朝向,对与从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46输出的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静止图像的顶部和底部进行校正,使得:与从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46输出的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静止图像的顶部和底部变得与摄影运动图像时的摄影装置的顶部和底部相同。
图14(A)是表示向左旋转了90°的静止图像的一例的概念图。这样的静止图像是在摄影运动图像时使摄影装置向右旋转90°进行摄影而得到的。顶部和底部校正部47使图14(A)所示的静止图像向右旋转90°以使静止图像的顶部和底部与摄影运动图像时的摄影装置的顶部和底部相同,从而能够如图14(B)所示那样对静止图像的顶部和底部进行校正。
再者,在关注人物注册部38中注册了二人以上的人物的情况下,关注人物检测部40能够从多张静止图像之中检测二人以上的关注人物的各关注人物,并依次确定检测出的关注人物为谁。此外,在该情况下,运动轨迹检测部41、动作分析部42、重要度判定部43、取景分析部44、画质判定部45、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46以及顶部和底部校正部47针对该二人以上的关注人物分别依次进行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15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图12所示的静止图像提取部33的动作。
如图15的流程图所示,首先,由关注人物注册部38将被摄影到运动图像中的人物之中例如由用户指定的人物作为关注人物来注册(步骤S1)。
接下来,由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39例如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所有帧的静止图像数据(步骤S2)。即,如图16所示,从运动图像中提取所有帧的静止图像。
再者,也可以在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出静止图像数据之后,进行关注人物的注册。
接下来,通过关注人物检测部40从由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39提取出的所有帧的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之中检测注册在关注人物注册部38中的关注人物(步骤S3)。由此,在所有帧的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中,确定关注人物,并且如图17中由框包围示出的那样,检测所有帧的静止图像各自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关注人物的大小、关注人物的区域等。
接下来,由运动轨迹检测部41基于所有帧的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检测结果,对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运动、例如图17中由框包围示出的关心区域的运动进行追踪,来检测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步骤S4)。由此,例如图13(A)~(C)的左侧所示,作为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能够获得呈线状表示面部区域等的关心区域发生移动的轨迹的图像、图13(A)~(C)的右侧所示那样的动作历史图像。
接下来,通过动作分析部42基于由运动轨迹检测部41检测出的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来分析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动作。然后,针对所有帧的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基于分析出的关注人物的动作来计算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步骤S5-1)。
此外,由重要度判定部43基于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的长度、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关注人物的大小来判定所有静止图像各自的重要度。然后,针对所有帧的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基于判定出的重要度来计算重要度的评价值(步骤S5-2)。
此外,由取景分析部44基于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关注人物的大小、关注人物的移动图案来分析所有静止图像各自的取景的好坏。然后,针对所有帧的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基于分析出的取景的好坏来计算取景的评价值(步骤S5-3)。
此外,由画质判定部45基于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区域来判定所有帧的静止图像各自的画质。然后,针对所有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根据判定出的画质、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模糊抖动的程度来计算画质的评价值(步骤S5-4)。
例如进行图14中由框包围示出的关心区域的模糊抖动的判定,进行计算,使得:模糊抖动的程度越大则画质的评价值越低。
再者,计算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重要度的评价值、取景的评价值、画质的评价值的顺序丝毫没有限定,能够按照任意的顺序来计算。此外,也能够并行即同时计算这些评价值。
接下来,通过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46从由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39自运动图像数据提取出的所有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如图18所示,作为与最佳拍摄的场景对应的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输出对于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重要度的评价值、取景的评价值、画质的评价值的综合评价值(各评价值的相加值等)为阈值以上的1张以上的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步骤S6)。
在此,图18是表示从运动图像中提取出的所有帧的静止图像各自的综合评价值的一例的曲线图。图18的纵轴表示各个静止图像的综合评价值,横轴表示时间(帧)。如图18所示,从所有静止图像之中的、由关注人物检测部40检测出关注人物且由运动轨迹检测部41检测出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的静止图像之中,如图19中赋予星号示出那样,输出综合评价值为阈值以上的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
并且,最后通过顶部和底部校正部47基于由关注人物检测部40检测出的关注人物的面部的朝向,对静止图像的顶部和底部进行校正,使得静止图像的顶部和底部与摄影运动图像时的摄影装置的顶部和底部相同(步骤S7)。
如上述,在静止图像提取部33中,例如基于包含对于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静止图像的重要度的评价值、取景的评价值以及画质的评价值的综合评价值,从运动图像之中自动检测最佳拍摄的场景,从运动图像数据提取出的所有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提取与最佳拍摄的场景对应的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
接下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管理系统中生成管理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的动作。
如前述,由静止图像提取部33从运动图像数据提取出的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输出两个以上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输出静止图像数据。
接下来,通过场景判别部35针对由静止图像提取部33提取出的两个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判别包含与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输出静止图像的运动图像的场景。
接下来,通过管理标识注册部25将两个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或与两个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两张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各自的图像特征量作为管理标识而和与两张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的各输出静止图像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的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进行注册。
然后,通过管理图像生成部28来生成包含至少两个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管理图像数据。
接下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管理系统中对管理图像的印刷品进行摄像来再生运动图像的场景的情况下的动作。
通过摄像部11对与管理图像数据对应的管理图像的印刷品进行摄像并生成摄像图像数据。
接下来,通过管理标识读取部12从与摄像图像数据对应的摄像图像中读取管理标识。
在此,例如图20所示,通过摄像部11从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5张输出静止图像之中摄像到右上的一张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4进行控制,使得:将与由管理标识读取部12从摄像到的一张输出静止图像中读取出的管理标识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再生于显示部15。由此,与摄像到的一张输出静止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被再生于显示部15。
此外,通过摄像部11从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5张输出静止图像之中摄像到其他一张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的动作也相同。
若与摄像到的一张输出静止图像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的再生结束,则例如运动图像的再生结束。换言之,与摄像到的一张输出静止图像的下一个摄影日期时间的输出静止图像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并不连续再生。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管理系统中,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各个输出静止图像与运动图像各自对应的场景建立关联。因而,能够将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作为运动图像各自对应的场景的索引来使用,通过摄像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希望的输出静止图像,从而能够再生运动图像的希望的场景。
在此,优选根据运动图像中包含的场景的数目来控制管理图像的印刷品的尺寸。
例如,在1分左右的运动图像的情况下,运动图像中的场景为1~几场景,如果能印刷包含几张输出静止图像的管理图像的印刷品,则可实现目的。因而,无需大尺寸的印刷品,例如可以为L尺寸的印刷品等。
另一方面,在运动图像的再生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也有时会变为十几个场景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若在L尺寸的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塞入与所有场景对应的输出静止图像,则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的尺寸变小,用户难以通过信息终端1来摄像作为处理对象的输出静止图像。为此,优选推荐例如比L尺寸大的大尺寸的印刷品。
相对于此,打印控制部37能够进行控制,使得:管理图像数据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数目越多,则印刷有管理图像的印刷品的尺寸变得越大。换言之,打印控制部37根据管理图像数据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数目来增大印刷有管理图像的印刷品的尺寸,使得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的尺寸成为阈值以上。
其中,用户希望如L尺寸等那样一定尺寸的管理图像的印刷品的情况下,同样优选减少管理图像数据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数目,使得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的尺寸成为阈值以上。
如此,在假定管理图像被印刷到一定尺寸的印刷品中的情况下,当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的尺寸小于阈值时,管理图像生成部28能够从输出静止图像数据之中选择一定尺寸的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的尺寸成为阈值以上的数目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并生成包含选择出的数目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管理图像数据。
此外,例如图21所示,通过摄像部11从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5张输出静止图像之中同时摄像到右侧的两张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4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将同时摄像到的两张输出静止图像各自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同时再生于显示部15。
此外,通过摄像部11从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5张输出静止图像之中同时摄像到3张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的动作也相同。
其中,在同时再生多个运动图像的场景的情况下,由于各运动图像的再生时间不同,因此结束时间也不同。
使用AR技术将摄像到的管理图像的印刷品显示于显示部15并在显示于显示部15的管理图像的印刷品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显示部分中对运动图像的场景进行AR再生的情况下,与管理图像的印刷品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显示部分建立关联较为重要,因此不优选对再生时的布局进行变更。为此,期望在AR再生时,显示控制部14进行控制,使得:在运动图像的场景的再生结束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显示部分中不进行任何显示。
相对于此,不使用AR技术而在显示部15的整个面或任意尺寸的窗内对运动图像的场景进行通常再生的情况下,优选对管理图像的印刷品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显示部分进行再布局。为此,期望在通常再生时,显示控制部14进行控制,使得:将运动图像的场景的再生结束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显示部分设为非显示,将运动图像的场景的再生未结束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显示部分放大到被设为非显示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显示部分来再生。
此外,显示控制部14在AR再生以及通常再生中均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在运动图像的场景的再生结束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显示部分中,例如基于运动图像的场景的动态图像内容,来显示与再生结束的运动图像的场景有关的广告。例如,在摄影到孩子的运动图像的场景的再生结束的情况下,在其输出静止图像的显示部分中显示与孩子有关的、玩具广告。
如此,在运动图像的场景的再生结束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显示部分中显示广告,从而在再生未结束的运动图像的场景正再生的期间显示出广告。用户在再生未结束的运动图像的场景正再生的期间,一定观看被同时显示的广告,因此与仅显示广告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广告的阅览率。
再者,广告的图像数据(运动图像或静止图像)能够预先保存在数据保存部26中。
或者,显示控制部14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将同时摄像到的两张输出静止图像各自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同时再生于显示部15的情况下,在由重要场景判定部36判定为重要度小于阈值的运动图像的场景被再生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显示部分中,再生广告、或由重要场景判定部36判定为重要度为阈值以上的任意的运动图像的场景。
接下来,说明使用多个运动图像数据来生成管理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的动作。
在该情况下,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关注人物检测部、运动轨迹检测部、动作分析部、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以及场景判别部35,针对多个运动图像数据的各运动图像数据,如前述那样反复进行与处理一个运动图像数据的情况相同的处理。
即,通过静止图像提取部33,针对多个运动图像数据的各运动图像数据,从运动图像数据提取出的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输出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输出静止图像数据。
此外,通过场景判别部35,针对与多个运动图像数据的各运动图像数据对应的一个输出静止图像数据或两个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判别包含与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输出静止图像的运动图像的场景。
接下来,通过管理标识注册部25,将从与多个运动图像数据各自对应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之中选择至少各一个输出静止图像数据而得到的多个第1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每一个、或者与多个第1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多张第1输出静止图像各自的图像特征量,作为第1管理标识而和与多张第1输出静止图像各自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的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进行注册。
此外,通过管理标识注册部25,针对多个运动图像数据的各运动图像数据,将输出静止图像数据作为第2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将一个第2输出静止图像数据或两个以上的第2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每一个、或者与一个第2输出静止图像数据或两个以上的第2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各自对应的第2输出静止图像的图像特征量作为第2管理标识,与一张第2输出静止图像或两张以上的第2输出静止图像各自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的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进行注册。
然后,通过管理图像生成部28,针对包含至少两个第1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第1管理图像数据、以及多个运动图像数据的每一个,生成包含至少一个第2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第2管理图像数据。
使用5个运动图像数据来生成管理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例如从5个运动图像数据各自对应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之中选择各一个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生成包含合计5个第1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第1管理图像数据。此外,针对5个运动图像数据的每一个,将输出静止图像数据作为第2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生成包含至少一个第2静止图像数据的第2管理图像数据。
其次,说明对与使用多个运动图像数据所生成的第1管理图像数据对应的第1管理图像的印刷品进行摄像并再生运动图像的场景的情况下的动作。
通过摄像部11,对与第1管理图像数据对应的第1管理图像的印刷品进行摄像并生成摄像图像数据。
接下来,通过管理标识读取部12从与摄像图像数据对应的摄像图像中读取第1管理标识。
在此,例如图22上侧所示,通过摄像部11从第1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5张第1输出静止图像之中摄像到左下的一张第1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4进行控制,使得:将与由管理标识读取部12从摄像到的一张第1输出静止图像中读取出的第1管理标识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所对应的第2管理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5。由此,如图22下侧所示,与摄像到的一张第1输出静止图像对应的第2管理图像被显示于显示部15。
此外,通过摄像部11从第1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5张第1输出静止图像之中摄像到其他一张第1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的动作也相同。
接下来,由用户将从显示于显示部15的第2管理图像中包含的第2输出静止图像之中选择图22下侧的右下的一张第2输出静止图像的指示经由操作输入部17来输入。
通过经由操作输入部17输入的指示,从显示于显示部15的第2管理图像中包含的6张第2输出静止图像之中选择出图22下侧的右下的一张第2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4进行控制,使得:将与由管理标识读取部12从选择出的一张第2输出静止图像中读取出的第2管理标识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再生于显示部15。由此,与选择出的一张第2输出静止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被再生于显示部15。
此外,通过经由操作输入部17输入的指示,从第2管理图像中包含的6张第2输出静止图像之中选择出其他一张第2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的动作也相同。
例如,在摄影孩子的运动会的运动图像的情况下,按照赛跑、投球等的每个比赛项目来摄影运动图像,因此作为运动会的运动图像而摄影到由每个比赛项目的运动图像构成的多个运动图像。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管理系统中,将多个运动图像汇集到一张第1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因此用户通过阅览第1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从而能够瞬时掌握在运动会等中摄影到的多个运动图像的内容的要点。
在此,将多个运动图像汇集到一张第1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的情况下,优选管理图像生成部28根据与第1管理图像数据中包含的第1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第1输出静止图像的摄影日期时间来改变第1输出静止图像的显示色。例如,进行变更,使得:摄影日期时间从最新变得越旧,则越变为深褐色、单调色。
由此,用户能够获知第1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多个第1输出静止图像的摄影顺序、即多个运动图像的摄影顺序。
此外,在与运动图像对应的第1输出静止图像为多张的情况下,作为第1管理图像中包含的第1输出静止图像,例如可以使用与运动图像对应的多张第1输出静止图像之中的排头图像、即多张第1输出静止图像之中的摄影日期时间最旧的图像,但优选从与运动图像对应的多张第1输出静止图像之中使用最好的图像。
在此情况下,管理标识注册部25能够从多个运动图像数据各自对应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之中,选择各一个图像评价部34中的评价值最高的输出静止图像,来获得多个第1输出静止图像数据。
由此,用户通过观看第1管理图像中包含的第1输出静止图像,从而能够容易想起来与第1输出静止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
此外,优选显示控制部14进行控制,使得:根据显示于显示部15的第2管理图像中包含的第2输出静止图像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的再生次数来改变第2输出静止图像的显示色。例如,与再生次数多的运动图像的场景对应的第2输出静止图像保持原始颜色不变,与再生次数少的运动图像的场景对应的第2输出静止图像变更为深褐色、单调色等。
由此,用户通过观看第2管理图像中包含的第2输出静止图像的显示色,从而能够获知再生次数多的运动图像的场景、即用户喜欢的运动图像的场景。
再者,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运动图像的场景再生于显示部15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4既可以对运动图像的场景进行AR再生,也可以进行通常再生。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生成包含访问关键字的管理图像数据并非必需,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生成包含至少一个输出静止图像数据以及访问关键字的管理图像数据,并在搜索与输出静止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时利用。
此外,在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从由静止图像生成部生成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通过静止图像选择部使用户选择一个静止图像数据,而由静止图像提取部33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并从提取出的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自动提取与最佳拍摄的场景对应的一张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在此情况下,既可以使用访问关键字也可以不使用访问关键字。
本发明的装置既可以专用硬件来构成装置所具备的各构成要素,也可以由被程序化的计算机来构成各构成要素。
本发明的方法例如能够通过用于使计算机执行该各个步骤的程序来实施。此外,也能够提供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的内容管理系统、以及管理内容生成方法及管理内容再生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变更。

Claims (10)

1.一种内容管理系统,对由管理图像及与所述管理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构成的管理内容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管理系统具备:
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其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
关注人物检测部,其从与所述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之中检测作为处理对象的人物即关注人物;
运动轨迹检测部,其基于所述多张静止图像中的所述关注人物的检测结果对与所述运动图像数据对应的运动图像中的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进行追踪来检测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
动作分析部,其基于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来分析所述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动作,针对所述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所述分析出的关注人物的动作来计算对于所述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
重要度判定部,基于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的长度、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大小之中的至少一者来判定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重要度,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判定出的重要度来计算重要度的评价值;
取景分析部,基于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大小、关注人物的移动图案之中的至少一者,对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取景的好坏进行分析,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分析出的取景的好坏来计算取景的评价值;
画质判定部,基于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区域来判定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画质,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判定出的画质来计算画质的评价值;
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其从所述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输出对于所述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为阈值以上的一张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输出静止图像数据;
管理标识注册部,其将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数据或与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输出静止图像的图像特征量作为管理标识而和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进行注册;和
管理图像生成部,其生成包含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管理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管理系统还具备:
摄像部,其对与所述管理图像数据对应的管理图像的印刷品进行摄像并生成摄像图像数据;
管理标识读取部,其从与所述摄像图像数据对应的摄像图像中读取所述管理标识;
显示部,其再生所述运动图像;和
显示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显示部中的所述运动图像的再生,
由所述摄像部摄像到在所述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与由所述管理标识读取部从所述摄像到的输出静止图像中读取出的管理标识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所对应的运动图像再生于所述显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管理系统还具备:
保存部,其保存所述运动图像数据;和
访问关键字发行部,其发行用于向所述保存部中保存的所述运动图像数据进行访问的访问关键字,
所述管理图像生成部生成包含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和所述访问关键字的管理图像数据,
所述内容管理系统还具备:
操作输入部,其受理由用户输入的在所述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记载的访问关键字;和
图像数据搜索部,其基于所述管理标识和经由所述操作输入部输入的访问关键字来搜索所述保存部中保存的所述运动图像数据,
所述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从由所述图像数据搜索部搜索到的运动图像数据之中,将与由所述管理标识读取部从所述摄像到的输出静止图像中读取出的管理标识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所对应的运动图像再生于所述显示部。
4.一种内容管理系统,对由管理图像及与所述管理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构成的管理内容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管理系统具备:
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其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
关注人物检测部,其从与所述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之中检测作为处理对象的人物即关注人物;
运动轨迹检测部,其基于所述多张静止图像中的所述关注人物的检测结果对与所述运动图像数据对应的运动图像中的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进行追踪来检测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
动作分析部,其基于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来分析所述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动作,针对所述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所述分析出的关注人物的动作来计算对于所述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
重要度判定部,基于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的长度、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大小之中的至少一者来判定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重要度,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判定出的重要度来计算重要度的评价值;
取景分析部,基于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大小、关注人物的移动图案之中的至少一者,对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取景的好坏进行分析,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分析出的取景的好坏来计算取景的评价值;
画质判定部,基于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区域来判定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画质,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判定出的画质来计算画质的评价值;
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其从所述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输出对于所述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为阈值以上的两张以上的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输出静止图像数据;
场景判别部,其针对两个以上的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判别包含与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所述运动图像的场景;
管理标识注册部,其将所述两个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或与所述两个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两张以上的所述输出静止图像各自的图像特征量作为管理标识而和所述两张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的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进行注册;和
管理图像生成部,其生成包含至少两个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管理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管理系统还具备:
摄像部,其对与所述管理图像数据对应的管理图像的印刷品进行摄像并生成摄像图像数据;
管理标识读取部,其从与所述摄像图像数据对应的摄像图像中读取所述管理标识;
显示部,其再生所述运动图像;和
显示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显示部中的所述运动图像的再生,
由所述摄像部从所述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之中摄像到一张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与由所述管理标识读取部从所述摄像到的一张输出静止图像中读取出的管理标识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再生于所述显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管理系统还具备:
保存部,其保存所述运动图像数据;和
访问关键字发行部,其发行用于向所述保存部中保存的所述运动图像数据进行访问的访问关键字,
所述管理图像生成部生成包含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和所述访问关键字的管理图像数据,
所述内容管理系统还具备:
操作输入部,其受理由用户输入的在所述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记载的访问关键字;和
图像数据搜索部,其基于所述管理标识和经由所述操作输入部输入的访问关键字来搜索所述保存部中保存的所述运动图像数据,
所述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从由所述图像数据搜索部搜索到的运动图像数据之中,将与由所述管理标识读取部从所述摄像到的一张输出静止图像中读取出的管理标识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再生于所述显示部。
7.一种管理内容的生成方法,该管理内容由管理图像及与所述管理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内容的生成方法包括:
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步骤;
关注人物检测部从与所述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之中检测作为处理对象的人物即关注人物的步骤;
运动轨迹检测部基于所述多张静止图像中的所述关注人物的检测结果对与所述运动图像数据对应的运动图像中的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进行追踪来检测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的步骤;
动作分析部基于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来分析所述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动作,针对所述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所述分析出的关注人物的动作来计算对于所述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的步骤;
重要度判定部基于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的长度、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大小之中的至少一者来判定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重要度,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判定出的重要度来计算重要度的评价值的步骤;
取景分析部基于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大小、关注人物的移动图案之中的至少一者,对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取景的好坏进行分析,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分析出的取景的好坏来计算取景的评价值的步骤;
画质判定部基于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区域来判定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画质,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判定出的画质来计算画质的评价值的步骤;
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从所述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输出对于所述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为阈值以上的一张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步骤;
管理标识注册部将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数据或与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输出静止图像的图像特征量作为管理标识而和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进行注册的步骤;和
管理图像生成部生成包含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管理图像数据的步骤。
8.一种管理内容再生方法,再生通过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理内容的生成方法所生成的管理内容,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内容再生方法包括:
摄像部对与所述管理图像数据对应的管理图像的印刷品进行摄像并生成摄像图像数据的步骤;
管理标识读取部从与所述摄像图像数据对应的摄像图像中读取所述管理标识的步骤;和
由所述摄像部摄像到在所述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与由所述管理标识读取部从所述摄像到的输出静止图像中读取出的管理标识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所对应的运动图像再生于显示部的步骤。
9.一种管理内容的生成方法,该管理内容由管理图像及与所述管理图像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内容的生成方法包括:
静止图像数据提取部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步骤;
关注人物检测部从与所述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之中检测作为处理对象的人物即关注人物的步骤;
运动轨迹检测部基于所述多张静止图像中的所述关注人物的检测结果对与所述运动图像数据对应的运动图像中的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进行追踪来检测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的步骤;
动作分析部基于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来分析所述运动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动作,针对所述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所述分析出的关注人物的动作来计算对于所述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的步骤;
重要度判定部基于所述关注人物的运动轨迹的长度、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大小之中的至少一者来判定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重要度,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判定出的重要度来计算重要度的评价值的步骤;
取景分析部基于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位置、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大小、关注人物的移动图案之中的至少一者,对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取景的好坏进行分析,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分析出的取景的好坏来计算取景的评价值的步骤;
画质判定部基于静止图像中的关注人物的区域来判定多张静止图像各自的画质,针对多张静止图像的各静止图像而基于判定出的画质来计算画质的评价值的步骤;
静止图像数据输出部从所述多个帧的静止图像数据之中输出对于所述关注人物的动作的评价值为阈值以上的两张以上的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步骤;
场景判别部针对两个以上的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判别包含与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输出静止图像的所述运动图像的场景的步骤;
管理标识注册部将所述两个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或与所述两个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数据对应的两张以上的所述输出静止图像各自的图像特征量作为管理标识而和所述两张以上的输出静止图像的各输出静止图像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的运动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进行注册的步骤;和
管理图像生成部生成包含至少两个所述输出静止图像数据的管理图像数据的步骤。
10.一种管理内容再生方法,再生通过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理内容的生成方法所生成的管理内容,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内容再生方法包括:
摄像部对与所述管理图像数据对应的管理图像的印刷品进行摄像并生成摄像图像数据的步骤;
管理标识读取部从与所述摄像图像数据对应的摄像图像中读取所述管理标识的步骤;和
由所述摄像部从所述管理图像的印刷品中包含的输出静止图像之中摄像到一张输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与由所述管理标识读取部从所述摄像到的一张输出静止图像中读取出的管理标识建立关联的运动图像数据所对应的运动图像的场景再生于显示部的步骤。
CN201510542491.7A 2014-09-12 2015-08-28 内容管理系统、管理内容生成方法以及管理内容再生方法 Active CN105430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6242A JP6074395B2 (ja) 2014-09-12 2014-09-12 コンテンツ管理システム、管理コンテンツ生成方法、管理コンテンツ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4-186242 2014-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0211A CN105430211A (zh) 2016-03-23
CN105430211B true CN105430211B (zh) 2019-05-28

Family

ID=54011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2491.7A Active CN105430211B (zh) 2014-09-12 2015-08-28 内容管理系统、管理内容生成方法以及管理内容再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0677B2 (zh)
EP (1) EP2996114A1 (zh)
JP (1) JP6074395B2 (zh)
CN (1) CN1054302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27052A1 (en) * 2015-02-04 2016-08-04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image data reception device, and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US9563957B1 (en) * 2015-07-02 2017-02-07 Yesvideo, Inc. 2D/3D image scanning and compositing
US20170053190A1 (en) * 2015-08-20 2017-02-23 Elwha Llc Detecting and classifying people observing a person
JP6642261B2 (ja) * 2016-05-16 2020-0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9983569B2 (en) 2016-08-22 2018-05-29 Scand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resenting a field of capture as physical media
JP6740539B2 (ja) 2016-11-07 2020-08-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10208B2 (ja) * 2017-05-30 2021-07-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169661B2 (en) 2017-05-31 2021-11-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umbnail generation for digital images
JP6888435B2 (ja) * 2017-06-16 2021-06-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650545B2 (en) * 2017-08-07 2020-05-12 Standard Cognition,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to check-in shoppers in a cashier-less store
US11200692B2 (en) 2017-08-07 2021-12-14 Standard Cognition,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to check-in shoppers in a cashier-less store
CN107833264B (zh) * 2017-11-13 2019-02-0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9109813A (ja) * 2017-12-20 2019-07-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1247874B (zh) 2018-04-27 2022-03-18 上海趋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
JP2020092392A (ja) * 2018-12-07 2020-06-1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画像提供システム
KR20200132569A (ko) * 2019-05-17 2020-1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특정 순간에 관한 사진 또는 동영상을 자동으로 촬영하는 디바이스 및 그 동작 방법
JP2022172705A (ja) * 2021-05-06 2022-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影制御装置、撮影システム、撮影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264365A1 (ja) * 2021-06-17 2022-12-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映像処理装置、映像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US20230276005A1 (en) 2022-02-25 2023-08-31 Fujifilm Corporation Content provision device, content provis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23131267A (ja) 2022-03-09 2023-09-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提供装置、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8844A (zh) * 2003-09-25 2005-08-03 株式会社理光 多媒体打印驱动器对话界面
CN101640746A (zh) * 2008-07-28 2010-02-03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和方法,再现设备和方法及程序
JP2013183255A (ja) * 2012-03-01 2013-09-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出力方法、並びに、画像出力受付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530594A (zh) * 2013-11-05 2014-01-22 深圳市幻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增强现实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8585B2 (ja) 1993-07-28 2000-11-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ビデオ画像プリント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4174083B2 (ja) 1995-05-01 2008-10-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7861169B2 (en) * 2001-11-19 2010-12-28 Ricoh Co. Ltd. Multimedia print driver dialog interfaces
JP4200858B2 (ja) * 2003-08-25 2008-1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5202477A (ja) * 2004-01-13 2005-07-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顔画像の天地方向判定方法、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再生装置
GB2417117A (en) 2004-08-13 2006-02-15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Index print with associated memory tags for storing image data
KR100868567B1 (ko) * 2005-06-30 2008-11-13 주식회사 히타치엘지 데이터 스토리지 코리아 터미널 및 이를 사용한 커넥터
US7840898B2 (en) * 2005-11-01 2010-11-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Video booklet
JP4508112B2 (ja) 2006-01-11 2010-07-21 ノーリツ鋼機株式会社 静止画抽出システム
US7908556B2 (en) * 2007-06-14 2011-03-15 Yahoo!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dia landmark identification
JP2009176032A (ja) * 2008-01-24 2009-08-06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133142B2 (ja) * 2008-06-12 2013-01-30 ヤフー株式会社 表示シンボル調整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US9514283B2 (en) * 2008-07-09 2016-12-06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Dialysis system having inventory management including online dextrose mixing
JP5247356B2 (ja) * 2008-10-29 2013-07-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456023B2 (ja) * 2009-04-07 2014-03-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撮影装置、画像撮影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集積回路
WO2011080923A1 (ja) * 2009-12-28 2011-07-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関節状領域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9405974B2 (en) * 2013-11-13 2016-08-02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pparent size and orientation of an object to improve video-based tracking in regularized environments
CN106664465B (zh) * 2014-07-09 2020-02-21 郑芝娟 用于创建和再现增强现实内容的系统以及使用其的方法
TWM523004U (zh) * 2015-07-16 2016-06-01 鋐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風扇承載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8844A (zh) * 2003-09-25 2005-08-03 株式会社理光 多媒体打印驱动器对话界面
CN101640746A (zh) * 2008-07-28 2010-02-03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和方法,再现设备和方法及程序
JP2013183255A (ja) * 2012-03-01 2013-09-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出力方法、並びに、画像出力受付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530594A (zh) * 2013-11-05 2014-01-22 深圳市幻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增强现实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74395B2 (ja) 2017-02-01
CN105430211A (zh) 2016-03-23
JP2016058024A (ja) 2016-04-21
US20160078904A1 (en) 2016-03-17
US10410677B2 (en) 2019-09-10
EP2996114A1 (en)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0211B (zh) 内容管理系统、管理内容生成方法以及管理内容再生方法
CN104821001B (zh) 内容管理系统、管理内容生成方法以及管理内容再生方法
JP4902270B2 (ja) デジタル画像のコレクションの組み立て方法
CN102741882B (zh) 图像分类装置、图像分类方法、集成电路、模型制作装置
US7653249B2 (en) Variance-based event clustering for automatically classifying images
US8345118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method, album creating apparatus, album creating method, album creating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8259995B1 (en) Designating a tag icon
US20050271352A1 (en) Apparatus and program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CN105981368A (zh) 在成像装置中的照片构图和位置引导
JP2007041964A (ja) 画像処理装置
CN107430780B (zh) 用于基于视频内容特性的输出创建的方法
CN101854560A (zh) 根据相关元数据的数字图像的捕获和显示
CN103597817B (zh) 运动图像解析装置、运动图像解析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2215339A (zh) 电子设备及摄像装置
JP4490214B2 (ja) 電子アルバム表示システム、電子アルバム表示方法、及び電子アルバム表示プログラム
KR20090112349A (ko) 라이프로그 장치 및 정보 자동 태그 입력 방법
JP2006268843A (ja) 電子アルバム編集システム、電子アルバム編集方法、及び電子アルバム編集プログラム
CN103477317A (zh) 内容显示处理装置、内容显示处理方法、程序以及集成电路
CN107911601A (zh) 一种拍照时智能推荐拍照表情和拍照姿势的方法及其系统
JP2007249434A (ja) アルバム作成システム、アルバム作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04240B2 (ja) 電子アルバム編集システム、電子アルバム編集方法、及び電子アルバム編集プログラム
US20220415035A1 (en) Machine learning model and neural network to predict data anomalies and content enrichment of digital images for use in video generation
CN109791556A (zh) 一种用于从移动视频自动创建拼贴的方法
JP2006350550A (ja) アルバムコンテンツ自動作成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747027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出力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出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