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7830A -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7830A
CN105427830A CN201610019068.3A CN201610019068A CN105427830A CN 105427830 A CN105427830 A CN 105427830A CN 201610019068 A CN201610019068 A CN 201610019068A CN 105427830 A CN105427830 A CN 105427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tube
pole
pull
nod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190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宏刚
邵贤杰
李小和
王张萌
宋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190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278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27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7830A/zh
Priority to US15/289,177 priority patent/US10268306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9/00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 G11C19/28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using semiconductor elements
    • G11C19/287Organisation of a multiplicity of shift regis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4Synchronisation with the driving of the display or the backlighting unit to avoid interferences generated internal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04Matrix technologies
    • G09G2300/0408Integration of the drivers onto the display substrat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6Details of a shift regis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9/00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 G11C19/28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using semiconducto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Shift Register Type Memo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该移位寄存器包括:预充电模块、复位模块、上拉控制模块和放噪模块,预充电模块连接至复位模块和上拉节点,复位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放噪模块和输出端,上拉控制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放噪模块和输出端,放噪模块连接至输出端;预充电模块,用于在预充电阶段为上拉节点充电;放噪模块,用于在触控阶段对输出端进行放噪;上拉控制模块,用于在输出阶段将上拉节点的电位上拉并通过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复位模块,用于在复位阶段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复位,以及在放噪阶段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放噪。本发明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影响。

Description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装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高分辨率与窄边框成为了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展潮流。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器主要包括数据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其中,栅极驱动器可以使液晶显示装置实现高分辨率和窄边框显示。栅极驱动电路可以通过覆晶薄膜(ChipOnFilm,简称:COF)或者晶片贴附在玻璃基板(ChipOnGlass,简称:COG)的封装方式设置在显示面板中,也可以通过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简称:TFT)构成集成电路单元而设置在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电路一般为移位寄存器的一个极与一根栅线对接,通过栅极驱动电路向栅线输入信号,从而实现像素的逐行扫描。与传统的COF或者COG设计相比,栅极驱动器可以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成本更低,同时减少了一道工序,提高了产量。
由于触控显示装置(TouchPanel)具有易用性、操作的多功能性、不断下降的价格和稳步提高的良率等优点,应用越来越普及。触控显示装置可分为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和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其中,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又分为内嵌式(InCell)触控显示装置和外置式(OnCell)触控显示装置两种。
当将栅极驱动器应用于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中时,栅极驱动器输出的驱动信号会干扰到触控信号,从而使得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用于避免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预充电模块、复位模块、上拉控制模块和放噪模块,所述预充电模块连接至所述复位模块和上拉节点,所述复位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放噪模块和输出端,所述上拉控制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所述放噪模块和输出端,所述放噪模块连接至输出端;
所述预充电模块,用于在预充电阶段为上拉节点充电;
所述放噪模块,用于在触控阶段对输出端进行放噪;
所述上拉控制模块,用于在输出阶段将上拉节点的电位上拉并通过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
所述复位模块,用于在复位阶段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复位,以及在放噪阶段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放噪。
可选地,还包括: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
所述补偿模块,用于在触控阶段为上拉节点充电。
可选地,还包括:下拉控制模块,所述下拉控制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下拉节点和复位模块;
所述下拉控制模块,用于将下拉节点的电位拉低。
可选地,在正向扫描时,所述预充电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
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和信号输入端连接;
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和第一电源连接;
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和上拉节点连接。
可选地,在正向扫描时,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第九开关管和第十开关管;
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和复位信号端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二电源连接;
第四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控制模块、输出端和放躁模块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和放噪模块连接;
第七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七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八开关管的控制极和第九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七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第八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九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四电源和第九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与下拉节点连接;
第九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九开关管的第一极和第四电源连接;
第十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十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十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可选地,在反向扫描时,所述预充电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
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和复位信号端连接;
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和上拉节点连接;
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和第二电源连接。
可选地,在反向扫描时,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第九开关管和第十开关管;
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和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上拉节点连接;
第四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控制模块、输出端和放躁模块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和放噪模块连接;
第七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七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八开关管的控制极和第九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七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第八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九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四电源和第九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与下拉节点连接;
第九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九开关管的第一极和第四电源连接;
第十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十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十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拉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开关管和电容;
第三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时钟信号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电容的第二端、输出端和放噪模块连接;
电容的第一端与上拉节点连接,电容的第二端与输出端、复位模块和放噪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放噪模块包括:第五开关管;
第五开关管的控制极与开关电源连接,第五开关管的第一极与复位模块、输出端和上拉控制模块连接,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与复位模块和第三电源连接。
可选地,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第十一开关管和第十二开关管;
第十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十二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第十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开关电源和第十二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第十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上拉节点连接;
第十二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
第十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开关电源连接。
可选地,所述下拉控制模块包括:第六开关管;
第六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六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六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上述移位寄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栅极驱动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方法,包括:
在预充电阶段:预充电模块为上拉节点充电;
在触控阶段:放噪模块对输出端进行放噪;
在输出阶段:上拉控制模块将上拉节点的电位上拉并通过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
在复位阶段:复位模块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复位,以及在放噪阶段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放噪。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的技术方案中,移位寄存器包括预充电模块、复位模块、上拉控制模块和放噪模块,其中,放噪模块在触控阶段对输出端进行放噪,避免了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从而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移位寄存器在第一种模式下进行正向扫描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移位寄存器在第二种模式下进行正向扫描的示意图;
图5为未对上拉节点进行补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移位寄存器包括:预充电模块1、复位模块2、上拉控制模块3和放噪模块4,预充电模块1连接至复位模块2和上拉节点PU,复位模块2连接至上拉节点PU、放噪模块4和输出端Output,上拉控制模块3连接至上拉节点PU、放噪模块4和输出端Output,放噪模块4连接至输出端Output。
预充电模块1用于在预充电阶段为上拉节点充电。放噪模块4用于在触控阶段对输出端进行放噪。上拉控制模块3用于在输出阶段将上拉节点PU的电位上拉并通过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复位模块2用于在复位阶段对上拉节点PU和输出端Output进行复位,以及在放噪阶段对上拉节点PU和输出端Output进行放噪。
进一步地,该移位寄存器还包括:补偿模块5,补偿模块5连接至上拉节点PU,补偿模块5用于在触控阶段为上拉节点充电。
进一步地,该移位寄存器还包括:下拉控制模块6,下拉控制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PU和下拉节点PD,复位模块2还连接至下拉节点PD。下拉控制模块6用于将下拉节点PD的电位拉低。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包括预充电模块、复位模块、上拉控制模块和放噪模块,其中,放噪模块在触控阶段对输出端进行放噪,避免了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从而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影响。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移位寄存器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预充电模块1包括第一开关管M1,第一开关管M1的控制极和信号输入端Input连接,第一开关管M1的第一极和第一电源连接,第一开关管M1的第二极和上拉节点PU连接。
本实施例中,复位模块2包括:第二开关管M2、第四开关管M4、第七开关管M7、第八开关管M8、第九开关管M9和第十开关管M10。第二开关管M2的控制极和复位信号端RESET连接,第二开关管M2的第一极与上拉节点PU连接,第二开关管M2的第二极与第二电源连接;第四开关管M4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PD连接,第四开关管M4的第一极与上拉控制模块3、输出端Output和放躁模块4连接,第四开关管M4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和放噪模块4连接;第七开关管M7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PU连接,第七开关管M7的第一极与第八开关管M8的控制极和第九开关管M9的第二极连接,第七开关管M7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第八开关管M8的控制极与第九开关管M9的第二极连接,第八开关管M8的第一极与第四电源和第九开关管M9的控制极连接,第八开关管M8的第二极与下拉节点PD连接;第九开关管M9的控制极与第九开关管M9的第一极和第四电源连接;第十开关管M10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PD连接,第十开关管M10的第一极与上拉节点PU连接,第十开关管M10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拉控制模块3包括:第三开关管M3和电容C1。第三开关管M3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PU连接,第三开关管M3的第一极与时钟信号端连接,第三开关管M3的第二极与电容C1的第二端、输出端Output和放噪模块5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与上拉节点PU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与输出端Output、复位模块2和放噪模块5连接。
本实施例中,放噪模块4包括:第五开关管M5,第五开关管M5的控制极与开关电源SW连接,第五开关管M5的第一极与复位模块2、输出端Output和上拉控制模块3连接,第五开关管M5的第二极与复位模块2和第三电源连接。
本实施例中,补偿模块5包括:第十一开关管M11和第十二开关管M12。第十一开关管M11的控制极与第十二开关管M12的第二极连接,第十一开关管M11的第一极与开关电源SW和第十二开关管M12的第一极连接,第十一开关管M11的第二极与上拉节点PU连接;第十二开关管M12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PU连接;第十二开关管M12的第一极与开关电源SW连接。
本实施例中,下拉控制模块6包括:第六开关管M6。第六开关管M6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PU连接,第六开关管M6的第一极与下拉节点PD连接,第六开关管M6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具体地,第四开关管M4的第一极与第五开关管M5的第一极和第三开关管M3的第二极、电容C1的第二端和输出端Output连接,第四开关管M4的第二极与第五开关管M5的第二极和第三电源连接。第十开关管M10的控制极连接至下拉节点PD。第三开关管M3的第二极与第四开关管M4的第一极、第五开关管M5的第一极、电容C1的第二端和输出端Output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四开关管M4的第一极、第五开关管M5的第一极和输出端Output连接。
下面通过图3至图5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移位寄存器可通过级联的方式形成栅极驱动电路。本实施例中移位寄存器可实现两种模式的栅极驱动过程。
图3为图2中的移位寄存器在第一种模式下进行正向扫描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一种模式为兼容模式,该种模式分为预充电阶段、输出阶段、复位阶段和放噪阶段。
在预充电阶段,第一开关管M1在信号输入端Input(N)输出的输入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其中,信号输入端Input(N)输出的输入信号为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钟信号端输出的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一开关管M1导通,因此第一电源通过第一开关管M1向电容C1充电,使得上拉节点PU的电压拉高,此时第一电源输出的电压为电压VDD,第一电源输出的电压VDD为高电平。第三开关管M3、第六开关管M6和第七开关管M7在PU的电压的控制下导通,此时PU点的电压为高电平。第七开关管M7导通,使得第八开关管M8的栅极的电压为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VGL,第八开关管M8在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VGL的控制下关闭,此时,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VGL为低电平。第六开关管M6导通,使得下拉节点PD的电压为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由于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VGL为低电平,因此下拉节点PD的电压为低电平,第四开关管M4和第十开关管M10在下拉节点PD的电压的控制下关闭。第五开关管M5在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的控制下关闭,此时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为低电平。第四开关管M4、第五开关管M5和第十开关管M10关闭,从而保证了输出端Output的信号稳定性输出。
在输出阶段,第五开关管M5在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的控制下关闭,此时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为低电平。第十二开关管M12在上拉节点PU的电压的控制下导通,则第十一开关管M11在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的控制下关闭。此时,第一开关管M1在信号输入端Input(N)输出的输入信号的控制下关闭,其中,信号输入端Input(N)输出的输入信号为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上拉节点PU的电压保持高电平,因此第三开关管M3在上拉节点PU的电压的控制下保持导通。此时,由于时钟信号输出端CLK输出的时钟信号为高电平,因此上拉节点PU的电压在自举效应(bootstrapping)的作用下电压被放大,最后实现向输出端Output传输驱动信号,以供输出端Output输出驱动信号。此时,第六开关管M6和第七开关管M7在PU点的电压的控制下仍然处于导通状态,使得第四开关管M4和第十开关管M10仍然处于关闭状态,而第五开关管M5在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的控制下仍然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保证了输出端Output的信号稳定性输出。
在复位阶段,第二开关管M2在复位信号端RESET输出的复位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其中,复位信号端RESET输出的复位信号为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二开关管M2导通后,上拉节点PU的电压在第二电源输出的电压VSS的影响下被拉低至第二电源输出的电压,此时由于第二电源输出的电压VSS为低电平,则上拉节点PU的电压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三开关管M3、第六开关管M6和第七开关管M7关闭。第九开关管M9和第八开关管M8在第四电源输出的电压VGH的控制下导通,第四电源输出的电压VGH为高电平,从而使得下拉节点PD的电压被拉高,下拉节点PD的电压为高电平。第四开关管M4和第十开关管M10在下拉节点PD的控制下导通,以将上拉节点PU的电压通过第十开关管M10拉低至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VGL以及将输出端Output的电压通过第四开关管M4拉低至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VGL,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VGL为低电平。
在放噪阶段,输出端Output无信号输出,第一开关管M1保持关闭状态。第八开关管M8和第九开关管M9保持导通状态,使得下拉节点PD的电压在输出端Output无信号输出时保持高电平,第四开关管M4和第十开关管M10导通,第十开关管M10不断对上拉节点PU进行放噪,第四开关管M4不断对输出端Output进行放噪,上述放噪过程可使得由时钟信号端产生的耦合噪声(CouplingNoise)得以消除,从而保证了信号输出的稳定性。
在下一帧画面显示到来之前,该栅极移位寄存器一直重复放噪阶段不断进行放噪处理。在当前帧画面显示结束到下一帧画面到来之前,即:场消隐(V-Blank)阶段,第五开关管M5在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的控制下导通,对输出端Output进行放噪,此时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为高电平。但由于该上拉节点PU的电压为低电平,则第十二开关管M12在上拉节点PU的电压的控制下关闭,以使第十一开关管M11也关闭。其中,当需要执行触控功能时,还可在场消隐阶段实现触控过程,由于场消隐阶段不断对输出端Output进行放噪,因此可避免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由上述内容可知,兼容模式可以用于场消隐阶段进行触控的场消隐模式。此外,当显示装置不执行上述触控阶段时,兼容模式还可以用于不进行触控的显示模式。综上,兼容模式可兼容显示模式和场消隐模式,因此该兼容模式可兼容传统的栅极驱动模式和内嵌式触控的场消隐的栅极驱动模式。此阶段在图中未具体示出。
图4为图2中的移位寄存器在第二种模式下进行正向扫描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4所示,第二种模式为行消隐(H-Blank)模式,该种模式包括预充电阶段、触控阶段、输出阶段、复位阶段和放噪阶段。
在预充电阶段,第一开关管M1在信号输入端Input(N)输出的输入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其中,信号输入端Input(N)输出的输入信号为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钟信号端输出的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一开关管M1导通,因此第一电源通过第一开关管M1向电容C1充电,使得上拉节点PU的电压拉高,此时第一电源输出的电压为电压VDD,第一电源输出的电压VDD为高电平。第三开关管M3、第六开关管M6和第七开关管M7在PU的电压的控制下导通,此时PU点的电压为高电平。第七开关管M7导通,使得第八开关管M8的栅极的电压为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VGL,第八开关管M8在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VGL的控制下关闭,此时,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VGL为低电平。第六开关管M6导通,使得下拉节点PD的电压为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VGL,由于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VGL为低电平,因此下拉节点PD的电压为低电平,第四开关管M4和第十开关管M10在下拉节点PD的电压的控制下关闭。第五开关管M5在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的控制下关闭,此时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为低电平。第四开关管M4、第五开关管M5和第十开关管M10关闭,从而保证了输出端Output的信号稳定性输出。
在触控阶段,即:行消隐阶段时,上拉节点PU的电压继续保持高电压,第十二开关管M12在上拉节点PU的电压的控制下导通,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为高电平,第十一开关管M11在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的控制下导通。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为高电平,第五开关管M5在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的控制下导通,对输出端Output(N)进行放噪,使得输出端Output(N)无驱动信号输出,避免了驱动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从而保证了触控功能。由于第十一开关管M11导通,因此开关电源SW可对上拉节点PU进行补充充电,使得上拉节点PU的电压处于高电平并且不会降低。由于开关电源SW仅通过第十一开关管M11一个开关管对上拉节点PU进行充电,从而导致补偿模块的充电效果好。图5为未对上拉节点进行补偿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由于第二开关管M2和第十开关管M10存在漏电现象,因此若不对上拉节点PU进行补充充电,则会拉低上拉节点PU的电压,导致上拉节点PU的电压降低,这样在触控结束后会出现无驱动信号输出或者驱动信号输出电压过低的问题。对比上述图4和图5可以看出,图4中上拉节点PU进行补充充电之后,使得上拉节点PU的电压处于高电平并且不会降低。同时由于其它行对应的移位寄存器中的上拉节点PU的电压均处于低电平,因此不会影响其它行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后续工作。
在输出阶段,第五开关管M5在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的控制下关闭,此时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为低电平。第十二开关管M12在上拉节点PU的电压的控制下导通,则第十一开关管M11在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的控制下关闭。此时,第一开关管M1在信号输入端Input(N)输出的输入信号的控制下关闭,其中,信号输入端Input(N)输出的输入信号为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上拉节点PU的电压保持高电平,因此第三开关管M3在上拉节点PU的电压的控制下保持导通。此时,由于时钟信号输出端CLK输出的时钟信号为高电平,因此上拉节点PU的电压在自举效应(bootstrapping)的作用下电压被放大,最后实现向输出端Output传输驱动信号,以供输出端Output输出驱动信号。此时,第六开关管M6和第七开关管M7在PU点的电压的控制下仍然处于导通状态,使得第四开关管M4和第十开关管M10仍然处于关闭状态,而第五开关管M5在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的控制下仍然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保证了输出端Output的信号稳定性输出。
在复位阶段,第二开关管M2在复位信号端RESET输出的复位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其中,复位信号端RESET输出的复位信号为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二开关管M2导通后,上拉节点PU的电压在第二电源输出的电压的影响下被拉低至第二电源输出的电压VSS,此时由于第二电源输出的电压VSS为低电平,则上拉节点PU的电压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三开关管M3、第六开关管M6和第七开关管M7关闭。第九开关管M9和第八开关管M8在第四电源输出的电压VGH的控制下导通,第四电源输出的电压VGH为高电平,从而使得下拉节点PD的电压被拉高,下拉节点PD的电压为高电平。第四开关管M4和第十开关管M10在下拉节点PD的控制下导通,以将上拉节点PU的电压通过第十开关管M10拉低至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以及将输出端Output的电压通过第四开关管M4拉低至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第三电源输出的电压为低电平。
在放噪阶段,输出端Output无信号输出,第一开关管M1保持关闭状态。第八开关管M8和第九开关管M9保持导通状态,使得下拉节点PD的电压在输出端Output无信号输出时保持高电平,第四开关管M4和第十开关管M10导通,第十开关管M10不断对上拉节点PU进行放噪,第四开关管M4不断对输出端Output进行放噪,上述放噪过程可使得由时钟信号端产生的Coupling噪声得以消除,从而保证了信号输出的稳定性。
在下一帧画面显示到来之前,该栅极移位寄存器一直重复放噪阶段不断进行放噪处理。在当前帧画面显示结束到下一帧画面到来之前,即:在场消隐阶段,第五开关管M5在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的控制下导通,对输出端Output进行放噪,此时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为高电平。但由于该上拉节点PU的电压为低电平,第十二开关管M12在上拉节点PU的电压的控制下关闭,以使第十一开关管M11也关闭。因此该行消隐模式可应用于内嵌式触控的行消隐的栅极驱动模式。此阶段在图中未具体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和图5所示,在显示过程中的某一个行消隐阶段实现触控功能,而后继续执行显示过程。以图4中第一个显示扫描阶段和第二个显示扫描阶段之间设置第一个触控阶段为例进行描述,在第一个显示扫描阶段中执行上述预充电阶段,而后进入第一次显示扫描阶段之后的行消隐阶段,在该行消隐阶段执行第一个触控阶段,触控阶段结束后继续执行第二个显示扫描阶段,在第二个显示扫描阶段中执行上述输出阶段、复位阶段和放噪阶段。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中,放噪模块在触控阶段对输出端进行放噪,避免了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从而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影响;补偿模块在触控阶段对上拉节点进行充电,保证了上拉节点的电压不会降低,从而避免了在触控结束后出现的无驱动信号输出或者驱动信号输出电压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本实施例中的移位寄存器还可以进行反向扫描。在进行正向扫描和反向扫描时,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结构不发生改变,只是信号输入端和复位信号端的功能发生转变,从而使得预充电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和复位模块中的第二开关管的功能发生对调。具体的,当正向扫描时,第一电源输出的电压VDD为高电平,第二电源输出的电压VSS为低电平;当反向扫描时,第一电源输出的电压VSS为低电平,第二电源输出的电压VDD为高电平,正向扫描时的信号输入端Input用作反向扫描时的复位信号端RESET,而正向扫描时的复位信号端RESET则用作反向扫描时的信号输入端Input。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移位寄存器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预充电模块1包括第二开关管M2,第二开关管M2的控制极和复位信号端RESET连接,第二开关管M2的第一极和上拉节点PU连接,第二开关管M2的第二极和第二电源连接。
本实施例中,复位模块2包括:第一开关管M1、第四开关管M4、第七开关管M7、第八开关管M8、第九开关管M9和第十开关管M10。第一开关管M1的控制极和信号输入端Input连接,第一开关管M1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连接,第一开关管M1的第二极与上拉节点PU连接。
本实施例中其余结构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本实施例中移位寄存器可通过级联的方式形成栅极驱动电路。本实施例中移位寄存器可实现两种模式的栅极驱动过程。第一种模式为兼容模式,该种模式分为预充电阶段、输出阶段、复位阶段和放噪阶段。
在预充电阶段,第二开关管M2在复位信号端RESET输出的复位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其中,复位信号端RESET输出的复位信号为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钟信号端输出的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二开关管M2导通,因此第二电源通过第二开关管M2向电容C1充电,使得上拉节点PU的电压拉高,此时第二电源输出的电压为电压VDD,第二电源输出的电压VDD为高电平。预充电阶段中其它结构的工作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在输出阶段,第二开关管M2在复位信号端RESET输出的复位信号的控制下关闭,其中,复位信号端RESET输出的复位信号为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为低电平信号。输出阶段中其它结构的工作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在复位阶段,第一开关管M1在信号输入端Input(N)输出的输入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其中,信号输入端Input(N)输出的输入信号为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Output(N-1)输出的输出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一开关管M1导通后,上拉节点PU的电压在第一电源输出的电压的影响下被拉低至第一电源输出的电压VSS,此时由于第一电源输出的电压VSS为低电平,则上拉节点PU的电压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三开关管M3、第六开关管M6和第七开关管M7关闭。复位阶段中其它结构的工作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复位阶段的工作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在下一帧画面显示到来之前,该栅极移位寄存器一直重复放噪阶段不断进行放噪处理。当前帧画面显示结束到下一帧画面到来之前,即:在场消隐阶段,第五开关管M5在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的控制下导通,对输出端Output进行放噪,此时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为高电平。但由于该上拉节点PU的电压为低电平,则第十二开关管M12在上拉节点PU的电压的控制下关闭,以使第十一开关管M11也关闭。其中,当需要执行触控功能时,还可在场消隐阶段实现触控过程,由于场消隐阶段不断对输出端Output进行放噪,因此可避免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由上述内容可知,兼容模式可以用于场消隐阶段进行触控的场消隐模式。此外,当显示装置不执行上述触控阶段时,兼容模式还可以用于不进行触控的显示模式。综上,兼容模式可兼容显示模式和场消隐模式,因此该兼容模式可兼容传统的栅极驱动模式和内嵌式触控的场消隐的栅极驱动模式。
第二种模式为行消隐模式,该种模式包括预充电阶段、触控阶段、输出阶段、复位阶段和放噪阶段。此种模式下,预充电阶段、输出阶段、复位阶段和放噪阶段的工作过程与第一种模式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而本实施例中的触控阶段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由于第一开关管M1和第十开关管M10存在漏电现象,因此需要对上拉节点PU进行补充充电,其余描述与实施例一种的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在下一帧画面显示到来之前,该栅极移位寄存器一直重复放噪阶段不断进行放噪处理。在当前帧画面显示结束到下一帧画面到来之前,即:在场消隐阶段,第五开关管M5在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的控制下导通,对输出端Output进行放噪,此时开关电源SW输出的电压为高电平。但由于该上拉节点PU的电压为低电平,第十二开关管M12在上拉节点PU的电压的控制下关闭,以使第十一开关管M11也关闭。该行消隐模式可应用于内嵌式触控的行消隐的栅极驱动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中,放噪模块在触控阶段对输出端进行放噪,避免了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从而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影响;补偿模块在触控阶段对上拉节点进行充电,保证了上拉节点的电压不会降低,从而避免了在触控结束后出现的无驱动信号输出或者驱动信号输出电压过低的问题。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
第一级的移位寄存器R(1)的输入端接入开启信号STV。除第一级的移位寄存器R(1)之外,其余每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连接其上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例如:第N级的移位寄存器R(N)的输入端Input(N)连接第N-1级的移位寄存器R(N-1)的输出端Output(N-1)。最后一级的移位寄存器(图中未示出)的复位端RESET接入复位信号。除最后一级的移位寄存器之外,其余每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的复位端连接其下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例如:第N级的移位寄存器R(N)的复位端连接第N+1级的移位寄存器R(N+1)的输出端Output(N+1)。
本实施例中的移位寄存器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中,放噪模块在触控阶段对输出端进行放噪,避免了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从而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影响;补偿模块在触控阶段对上拉节点进行充电,保证了上拉节点的电压不会降低,从而避免了在触控结束后出现的无驱动信号输出或者驱动信号输出电压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可采用上述实施例四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放噪模块在触控阶段对输出端进行放噪,避免了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从而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影响;补偿模块在触控阶段对上拉节点进行充电,保证了上拉节点的电压不会降低,从而避免了在触控结束后出现的无驱动信号输出或者驱动信号输出电压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预充电阶段:预充电模块为上拉节点充电。
步骤102、在输出阶段:上拉控制模块将上拉节点的电位上拉并通过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
步骤103、在复位阶段:复位模块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复位,以及在放噪阶段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放噪。
步骤104、在触控阶段:放噪模块对输出端进行放噪。
其中,触控阶段为场消隐阶段。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方法可用于驱动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提供的移位寄存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方法中,放噪模块在触控阶段对输出端进行放噪,避免了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从而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影响;补偿模块在触控阶段对上拉节点进行充电,保证了上拉节点的电压不会降低,从而避免了在触控结束后出现的无驱动信号输出或者驱动信号输出电压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在预充电阶段:预充电模块为上拉节点充电。
步骤202、在触控阶段:放噪模块对输出端进行放噪。
其中,触控阶段为行消隐阶段。
步骤203、在输出阶段:上拉控制模块将上拉节点的电位上拉并通过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
步骤204、在复位阶段:复位模块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复位,以及在放噪阶段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放噪。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方法可用于驱动上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三提供的移位寄存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方法中,放噪模块在触控阶段对输出端进行放噪,避免了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从而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影响;补偿模块在触控阶段对上拉节点进行充电,保证了上拉节点的电压不会降低,从而避免了在触控结束后出现的无驱动信号输出或者驱动信号输出电压过低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充电模块、复位模块、上拉控制模块和放噪模块,所述预充电模块连接至所述复位模块和上拉节点,所述复位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放噪模块和输出端,所述上拉控制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所述放噪模块和输出端,所述放噪模块连接至输出端;
所述预充电模块,用于在预充电阶段为上拉节点充电;
所述放噪模块,用于在触控阶段对输出端进行放噪;
所述上拉控制模块,用于在输出阶段将上拉节点的电位上拉并通过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
所述复位模块,用于在复位阶段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复位,以及在放噪阶段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放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
所述补偿模块,用于在触控阶段为上拉节点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拉控制模块,所述下拉控制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下拉节点和复位模块;
所述下拉控制模块,用于将下拉节点的电位拉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在正向扫描时,所述预充电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
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和信号输入端连接;
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和第一电源连接;
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和上拉节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在正向扫描时,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第九开关管和第十开关管;
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和复位信号端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二电源连接;
第四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控制模块、输出端和放躁模块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和放噪模块连接;
第七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七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八开关管的控制极和第九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七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第八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九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四电源和第九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与下拉节点连接;
第九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九开关管的第一极和第四电源连接;
第十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十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十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在反向扫描时,所述预充电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
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和复位信号端连接;
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和上拉节点连接;
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和第二电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在反向扫描时,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第九开关管和第十开关管;
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和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上拉节点连接;
第四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控制模块、输出端和放躁模块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和放噪模块连接;
第七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七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八开关管的控制极和第九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七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第八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九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四电源和第九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与下拉节点连接;
第九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九开关管的第一极和第四电源连接;
第十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十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十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开关管和电容;
第三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时钟信号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电容的第二端、输出端和放噪模块连接;
电容的第一端与上拉节点连接,电容的第二端与输出端、复位模块和放噪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噪模块包括:第五开关管;
第五开关管的控制极与开关电源连接,第五开关管的第一极与复位模块、输出端和上拉控制模块连接,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与复位模块和第三电源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第十一开关管和第十二开关管;
第十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十二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第十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开关电源和第十二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第十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上拉节点连接;
第十二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
第十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开关电源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控制模块包括:第六开关管;
第六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六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六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12.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移位寄存器。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
14.一种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充电阶段:预充电模块为上拉节点充电;
在触控阶段:放噪模块对输出端进行放噪;
在输出阶段:上拉控制模块将上拉节点的电位上拉并通过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
在复位阶段:复位模块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复位,以及在放噪阶段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放噪。
CN201610019068.3A 2016-01-12 2016-01-12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54278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9068.3A CN105427830A (zh) 2016-01-12 2016-01-12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US15/289,177 US10268306B2 (en) 2016-01-12 2016-10-09 Shift register unit, its driving method, gate driver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9068.3A CN105427830A (zh) 2016-01-12 2016-01-12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7830A true CN105427830A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05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19068.3A Pending CN105427830A (zh) 2016-01-12 2016-01-12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268306B2 (zh)
CN (1) CN105427830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7829A (zh) * 2016-01-12 2016-03-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679229A (zh) * 2016-04-20 2016-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931602A (zh) * 2016-06-30 2016-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
CN105976787A (zh) * 2016-07-22 2016-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6448536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
CN106710510A (zh) * 2017-02-23 2017-05-2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单元及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WO2017121176A1 (zh) * 2016-01-12 2017-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8766383A (zh) * 2018-06-12 2018-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移位寄存器电路、显示装置
CN109410811A (zh) * 2017-08-17 2019-03-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JP2020532035A (ja) * 2017-08-28 2020-11-05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ふん▼有限公司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シフトレジスタユニット、ゲート駆動回路及び駆動方法
CN113380178A (zh) * 2021-08-16 2021-09-1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装置
US11301708B2 (en) 2019-10-01 2022-04-12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Image sensing circuit and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3522B (zh) * 2016-01-28 2018-05-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6023947B (zh) * 2016-08-09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06531052A (zh) * 2017-01-03 2017-03-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7068106B (zh) * 2017-06-21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7146568B (zh) * 2017-07-11 2018-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9411005B (zh) 2017-08-17 2020-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线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6312411A (zh) * 2017-10-20 2023-06-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7564458A (zh) * 2017-10-27 2018-0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KR102435943B1 (ko) * 2017-11-08 2022-08-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게이트 구동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09994143B (zh) * 2018-01-02 2021-03-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8564930B (zh) * 2018-05-04 2020-03-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TWI689904B (zh) * 2018-06-14 2020-04-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閘極驅動裝置
CN108962157B (zh) * 2018-06-15 2019-1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8766340B (zh) * 2018-08-06 2021-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TWI690837B (zh) * 2019-01-07 2020-04-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暫存器
CN112447141B (zh) * 2019-08-30 2022-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
CN111326096A (zh) * 2020-04-07 2020-06-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Goa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4793462B (zh) * 2020-11-26 2024-0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方法、栅极驱动单元和显示触控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3083A (zh) * 2014-03-27 2014-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036738A (zh) * 2014-03-27 2014-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20140292629A1 (en) * 2008-06-17 2014-10-0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river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217763A (zh) * 2014-08-28 2014-1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04658506A (zh) * 2015-03-18 2015-05-27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05047168A (zh) * 2015-09-01 2015-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185345A (zh) * 2015-10-23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05185343A (zh) * 2015-10-15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6370B (zh) * 2014-05-30 2017-0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4021769B (zh) * 2014-05-30 2016-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线集成驱动电路及显示屏
CN104078017B (zh) * 2014-06-23 2016-05-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096879B (zh) * 2015-08-20 2018-03-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5185290B (zh) * 2015-09-06 2017-10-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118473B (zh) * 2015-10-10 2018-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及驱动方法、阵列基板
TWI588699B (zh) * 2015-10-13 2017-06-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感測顯示裝置及其移位暫存器
TWI587190B (zh) * 2015-11-04 2017-06-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移位暫存器
CN105679262B (zh) * 2016-01-12 2017-08-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92629A1 (en) * 2008-06-17 2014-10-0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river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943083A (zh) * 2014-03-27 2014-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036738A (zh) * 2014-03-27 2014-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217763A (zh) * 2014-08-28 2014-1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04658506A (zh) * 2015-03-18 2015-05-27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05047168A (zh) * 2015-09-01 2015-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185343A (zh) * 2015-10-15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185345A (zh) * 2015-10-23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22904B2 (en) 2016-01-12 2019-03-0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ift regis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427829A (zh) * 2016-01-12 2016-03-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WO2017121176A1 (zh) * 2016-01-12 2017-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WO2017181647A1 (zh) * 2016-04-20 2017-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679229A (zh) * 2016-04-20 2016-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10297204B2 (en) 2016-04-20 2019-05-2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ift register unit, driving method,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931602A (zh) * 2016-06-30 2016-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
CN105976787A (zh) * 2016-07-22 2016-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976787B (zh) * 2016-07-22 2018-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0210835B2 (en) 2016-07-22 2019-02-1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Gate driver on array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8076665A1 (zh) * 2016-10-31 2018-05-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
CN106448536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
CN106448536B (zh) * 2016-10-31 2019-05-1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
US10283030B2 (en) 2016-10-31 2019-05-0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er,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CN106710510A (zh) * 2017-02-23 2017-05-2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单元及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9410811A (zh) * 2017-08-17 2019-03-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9410811B (zh) * 2017-08-17 2020-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11132927B2 (en) 2017-08-17 2021-09-2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ift regis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0532035A (ja) * 2017-08-28 2020-11-05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ふん▼有限公司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シフトレジスタユニット、ゲート駆動回路及び駆動方法
CN108766383A (zh) * 2018-06-12 2018-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移位寄存器电路、显示装置
CN108766383B (zh) * 2018-06-12 2020-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移位寄存器电路、显示装置
US11443706B2 (en) 2018-06-12 2022-09-13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Shift register having a compensation circuit, shift register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US11301708B2 (en) 2019-10-01 2022-04-12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Image sensing circuit and method
CN113380178A (zh) * 2021-08-16 2021-09-1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68306B2 (en) 2019-04-23
US20170199617A1 (en) 2017-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7830A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427829A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679262B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185343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EP3051531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2945657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8932933B (zh)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US10210835B2 (en) Gate driver on array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091574B (zh) 移位寄存器、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TWI540554B (z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3489425B (zh) 电平转换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485080B (zh)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goa电路
CN105047168A (zh)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7657983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575430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05096879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5679229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700805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928001A (zh)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4318909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04050935A (zh) 移位寄存器、双向移位暂存装置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面板
CN104700803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778928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7128854A1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139798B (zh) 一种用于触摸屏的驱动电路、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