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12035A - 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12035A
CN105412035A CN201510915693.1A CN201510915693A CN105412035A CN 105412035 A CN105412035 A CN 105412035A CN 201510915693 A CN201510915693 A CN 201510915693A CN 105412035 A CN105412035 A CN 105412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chicine
cyclodextrin
sublingual tablet
mannitol
lact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156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永良
张伟
杨兆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PC Pharmaceutic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PC Pharmaceut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PC Pharmaceut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KPC Pharmaceuticals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9156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120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12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2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20Pills, tablets, discs, rods
    • A61K9/2004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2022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9/205Polysaccharides, e.g. alginate, gums; Cyclodextrin
    • A61K9/2054Cellulose; Cellulose derivatives, e.g. 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6Amides, e.g. hydroxamic acids
    • A61K31/165Amides, e.g. hydroxamic acids having aromatic rings, e.g. colchicine, atenolol, progab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53Mouth and digestive tract, i.e. intraoral and peroral administration
    • A61K9/006Oral mucosa, e.g. mucoadhesive forms, sublingual droplets; Buccal patches or films; Buccal spr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20Pills, tablets, discs, rods
    • A61K9/2004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2013Organic compounds, e.g. phospholipids, fats
    • A61K9/2018Sugars, or sugar alcohols, e.g. lactose, mannitol;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olysorbat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秋水仙碱舌下片,由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环糊精、秋水仙碱、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原料制得;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总质量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95~110:0.4~0.6;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质量比为1.0~5.0:1.0~40.0:70.0~80.0:8.0~10.0:8.0~10.0:0.5~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减少了服用剂量,起效更快,同时避免了肝首过效应;另外还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Description

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秋水仙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秋水仙碱是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得名,也称秋水仙素,分子式C22H25NO6,CAS号:64-86-8。秋水仙碱的化学名称为:(S)-N(5,6,7,9-四氧-1,2,3,10-四甲氧基-9-氧苯并[α]-庚搭烯-7-基)乙酰胺;其结构式为式I所示:
秋水仙碱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这种由秋水仙碱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称为秋水仙碱有丝分裂;在这样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虽然纵裂,但细胞不分裂,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加倍。自1937年美国学者布莱克斯利(A.F.Blakeslee)等,用秋水仙碱加倍曼陀罗等植物的染色体获得成功以后,秋水仙碱就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的研究和植物育种中。
目前,秋水仙碱的剂型有口服普通片和针剂;这些剂型的秋水仙碱大多数都用于治疗痛风,使用时具有很大的副作用,并且有毒性,其毒性跟砷类似:中毒后2至5小时出现症状,包括口渴和喉咙有烧灼感、发热、呕吐、腹泻、腹疼和肾衰竭,随后伴有呼吸衰竭并引起死亡;消化道反应也是最常见的副作用,许多痛风病人在服用秋水仙碱后出现恶心、食欲减退、呕吐、腹部不舒适感以及腹泻,有的病人甚至因恶心呕吐或者腹泻较为严重而无法坚持用药。而且目前秋水仙碱片剂成人剂量是每天2mg,长期服用对人身体,尤其是肝脏造成巨大的毒性累积,容易引起肝功能衰退甚至病变。因此,目前,口服普通片或针剂的秋水仙碱的副作用大,生物利用度低。
舌下片是一种含在口腔舌下用的药片,药物通过口腔粘膜而吸收,被吸收的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分布至全身。剂量大的药物(5mg以上),通过矫味解决不了味道的药物,对舌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降血压症、降血糖的药物不宜设计舌下给药。舌下片上市的药物如:丁丙诺啡舌下片、盐酸纳洛酮舌下片、双氢埃托啡舌下片等。
当下有关秋水仙碱的舌下片未见报道,鉴于当前舌下片不具备普遍适用性的问题,如何能够成功制备出一种起效的秋水仙碱的舌下片是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秋水仙碱舌下片的副作用小,且生物利用度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由包括秋水仙碱、环糊精、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原料制得;
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总质量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95~110:0.4~0.6;
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质量比为1.0~5.0:1.0~40.0:70.0~80.0:8.0~10.0:8.0~10.0:0.5~1.5。
优选地,所述环糊精包括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或磺丁基醚-β-环糊精。
优选地,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总质量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0:0.4~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秋水仙碱舌下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秋水仙碱用环糊精包合,得到包合物;
将包合物、甘露醇、乳糖和羟丙基纤维素以等量递升法混合,得到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水混合,然后依次进行制粒和干燥,得到中间产物;
将所述中间产物和硬脂酸镁混合,压片,得到秋水仙碱舌下片。
优选地,所述包合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秋水仙碱溶解在醇类溶剂中,得到秋水仙碱溶液;
将所述秋水仙碱溶液和环糊精水溶液混合,干燥,得到包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秋水仙碱舌下片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在制备抗炎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秋水仙碱舌下片或上述技术方案制备方法制备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在制备治疗痛风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由包括秋水仙碱、环糊精、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原料制得;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总质量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95~110:0.4~0.6;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质量比为1.0~5.0:1.0~40.0:70.0~80.0:8.0~10.0:8.0~10.0:0.5~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减少了服用剂量,起效更快,同时避免了肝首过效应,能够有效降低肝脏的毒性;另外还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由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原料制得;
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总质量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95~110:0.4~0.6;
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质量比为1.0~5.0:1.0~40.0:70.0~80.0:8.0~10.0:8.0~10.0:0.5~1.5。
本发明提供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在本发明中,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舌下片的粘合剂,有利于药物的稳定性,能够提高片剂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包括秋水仙碱。在本发明中,所述秋水仙碱通过干扰溶酶体脱颗粒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活性、黏附性及趋化性,抑制粒细胞向炎症区域的游走,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另外,它干扰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选择素的表达,从而阻碍T淋巴细胞活化及对内皮细胞的黏附,抑制炎症反应;秋水仙碱还可通过减少E-选择素、L-选择素及内皮素的表达,发挥其抗炎作用。本发明对秋水仙碱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秋水仙碱即可,如可以采用其市售商品。
本发明提供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包括甘露醇。在本发明中,所述甘露醇的分子式为C6H14O6;所述甘露醇在舌下片中作为赋形剂,无吸湿性,干燥快,化学稳定性好,而且具有爽口、造粒性好的特点。本发明对甘露醇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甘露醇即可,如可以采用其市售商品。
本发明提供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包括乳糖。在本发明中,所述乳糖作为崩解剂,利于秋水仙碱舌下片的崩解,提高疗效。本发明对乳糖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乳糖即可,如可以采用其市售商品。
本发明提供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包括羟丙基纤维素(HPC)。在本发明中,所述羟丙基纤维素作为舌下片的崩解剂,助于舌下片的崩解,提高疗效。本发明对羟丙基纤维素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羟丙基纤维素即可,如可以采用其市售商品。
本发明提供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包括硬脂酸镁。在本发明中,所述硬脂酸镁作为制备舌下片的润滑剂,易与其它颗粒混匀,减少颗粒与冲模之间的摩擦力,压片后片面光洁美观。本发明对硬脂酸镁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硬脂酸镁即可,如可以采用其市售商品。
本发明提供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包括环糊精。在本发明中,所述环糊精优选包括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或磺丁基醚-β-环糊精。在本发明中,所述环糊精和秋水仙碱的物质的量比优选为1~8:1。在本发明中,所述环糊精用来包合秋水仙碱,能够增加秋水仙碱的溶解度,提高秋水仙碱的溶出速率,遮盖异味,提高稳定性。本发明对环糊精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上述环糊精即可,如可以采用其市售商品。
在本发明中,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总质量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95~110:0.4~0.6,优选为98~105:0.45~0.58;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质量比为1.0~5.0:1.0~40.0:70.0~80.0:8.0~10.0:8.0~10.0:0.5~1.5,优选为1.5~4.5:3.0~35.0:72.0~78.0:8.2~9.5:8.3~9.6:0.8~1.3。
在本发明中,所述秋水仙碱舌下片,由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原料制得;
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总质量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0:0.4~0.6;
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质量比为0.5:6.2:80.0:10.0:10.0:1.0。
在本发明中,所述秋水仙碱舌下片,由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原料制得;
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总质量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2:0.4;
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质量比为0.5:4.5:70.0:10.0:10.0:1.0。
或所述秋水仙碱舌下片,由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原料制得;
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总质量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0:0.47;
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质量比为1.0:4.0:70.0:8.0:10.0:1.5。
或所述秋水仙碱舌下片,由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原料制得;
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总质量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8:0.5;
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质量比为2.0:5.0:75.0:10.0:8.0:1.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秋水仙碱舌下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秋水仙碱用环糊精包合,得到包合物;
将所述包合物、甘露醇、乳糖和羟丙基纤维素以等量递升法混合,得到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水混合,然后依次进行制粒和干燥,得到中间产物;
将所述中间产物和硬脂酸镁混合,压片,得到秋水仙碱舌下片。
本发明将秋水仙碱用环糊精包合,得到包合物;所述包合的具体步骤优选包括:
将秋水仙碱溶解在醇类溶剂中,得到秋水仙碱溶液;
将所述秋水仙碱溶液和环糊精水溶液混合,干燥,得到包合物。
本发明将秋水仙碱溶解在醇类溶剂中,得到秋水仙碱溶液。在本发明中,所述醇类溶剂优选为乙醇;所述乙醇的质量分数优选为30%~80%。在本发明中,所述秋水仙碱的质量和醇类溶剂的体积比优选为1g:(1~10)mL。
得到秋水仙碱溶液后,本发明将所述秋水仙碱溶液和环糊精水溶液混合,干燥,得到包合物。在本发明中,所述环糊精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优选为15%~25%,更优选为18%~23%。在本发明中,所述秋水仙碱和环糊精的物质的量比优选为1:1~8。本发明优选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秋水仙碱溶液和环糊精水溶液的混合。在本发明中,所述秋水仙碱溶液和环糊精水溶液优选混合1.8~2.2小时,更优选为2小时;所述秋水仙碱溶液和环糊精水溶液混合的温度优选为10℃~50℃。
在本发明中,所述秋水仙碱溶液和环糊精水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混合物干燥的方法为烘箱干燥或冷冻干燥;在本发明中,所述烘箱干燥的方法包括:
将秋水仙碱溶液和环糊精水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混合物加热,减压除去溶剂,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包合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优选50℃~70℃;所述加热的方式优选为水浴加热。本发明对减压去除溶剂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减压除去溶剂的方案即可。本发明优选置于58℃~62℃的烘箱中干燥;本发明优选将除去溶剂的混合物干燥至恒重。本发明优选将干燥产物过80目筛。
在本发明中,所述冷冻干燥的方法包括:
将秋水仙碱溶液和环糊精水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混合物过滤,置于冻干机中干燥,得到包合物。
本发明对过滤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过滤技术方案即可。本发明对冻干干燥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冻干技术方案即可。本发明优选将冻干产物过80目筛。
本发明将所述包合物、甘露醇、乳糖和羟丙基纤维素以等量递升法混合,得到混合物。在本发明中,所述包合物、甘露醇、乳糖和羟丙基纤维素的用量、来源和作用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包合物、甘露醇、乳糖和羟丙基纤维素的用量、来源和作用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将包合物、甘露醇、乳糖和羟丙基纤维素以等量递升法混合后,本发明优选将混合物过20目筛。
得到混合物后,本发明将所述混合物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水混合,然后依次进行制粒和干燥,得到中间产物。本发明优选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水先混合,得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再和混合物混合。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物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水混合后制成软材;将所述软材依次进行制粒和干燥,得到中间产物。
本发明将所述中间产物和硬脂酸镁混合,压片,得到秋水仙碱舌下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秋水仙碱舌下片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在制备抗炎产品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所述秋水仙碱舌下片作为制备抗炎产品时,成人每日服用的剂量以秋水仙碱的质量计为0.5mg~1mg。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秋水仙碱舌下片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在制备治疗痛风产品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所述秋水仙碱舌下片作为制备治疗痛风产品时,成人每日服用的剂量以秋水仙碱的质量计为0.5mg~1mg。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由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原料制得;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总质量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95~110:0.4~0.6;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质量比为1.0~5.0:1.0~40.0:70.0~80.0:8.0~10.0:8.0~10.0:0.5~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减少了服用剂量,起效更快,同时避免了肝首过效应,能够有效降低肝脏的毒性;另外还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0.5mg的秋水仙碱舌下片与市售的1.0mg秋水仙碱片等效;秋水仙碱相同剂量的两种剂型比较,本发明提供的秋水仙碱舌下片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秋水仙碱片。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秋水仙碱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受试药物:
名称:秋水仙碱舌下片,规格:0.5mg;提供单位: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40616;
参比制剂:秋水仙碱片,规格:1mg;提供单位: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40320;
动物:
来源,种属,品系:比格犬,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10-13kg,性别:♂,动物总数:8只。
方法与结果:
色谱条件:
色谱柱:KromasilC18(200mm×4.6mm,5μm);
流动相:甲酸:10mmol/L乙酸铵:甲醇(1:44:55,V:V:V);
流速:1.0mL/min;
进样量:20μL;
检测波长:245nm;
柱温:30℃;
内标:卡马西平;
溶液配制:
标准储备液: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秋水仙碱对照品20mg,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超声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作为储备液备用。配制成40μg/ml的标准储备液,冷藏保存备用。
内标储备液: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卡马西平10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配制成100μg/ml的内标储备液,再取适量上述储备液,稀释成浓度为5.0μg/ml的内标液,冷藏保存备用。
血浆样品的处理:精密量取2ml血浆置于10ml带塞试管中,加入内标液50μl,然后涡旋振荡1min,再加入二氯甲烷-正己烷(1:1,V:V)6.0mL,密塞后涡旋振荡3min后,3000r/min离心10min,转移上层有机相5.5ml于另一试管中,然后45℃水浴下N2吹干,最后以50μl甲醇混旋1min复溶,进样20μl。
试验方法:
健康比格犬8只,试验前将犬随机分成A、B两组,采用两制剂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受试犬禁食12hr后,于试验当日清晨统一进食后灌胃参比制剂3片(含秋水仙碱3mg)或受试制剂3片(含秋水仙碱1.5mg,用胶粘带粘于犬舌下,用手按住犬嘴10min),再饮水200mL,给药后4hr方可进食。在其前肢小静脉处安置一18G滞留针,给药前取空白血,给药后于0.25、0.5、1.0、1.5、2.0、3.0、4.0、6.0、8.0、12.0、24.0hr取前肢静脉血5ml,肝素抗凝,立即于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出血浆,于-20℃下保存,待分析。间隔一周后交叉给药。
数据处理:
应用DAS2.1.1药动学程序,对秋水仙碱片和秋水仙碱舌下片的药时曲线进行拟合。药动学参数见下表1,表1为秋水仙碱片和本发明制备的秋水仙碱舌下片的生物利用度测试结果:
表1秋水仙碱片和本发明制备的秋水仙碱舌下片的生物利用度测试结果
测定结果表明:根据表1中的AUC值表明:本发明提供的0.5mg的秋水仙碱舌下片与市售的1.0mg秋水仙碱片等效。秋水仙碱相同剂量的两种剂型比较,本发明提供的秋水仙碱舌下片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秋水仙碱片。
实施例2
将处方量秋水仙碱按照比例1:1mL溶解于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羟丙基-β-环糊精水溶液中,秋水仙碱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物质的量比为1:5,搅拌2小时,将溶液置于水浴加热至60℃,减压条件下,除去溶剂,刮出包合物,置于60±2℃烘箱干燥于恒重,包合物过80目筛,得到秋水仙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
秋水仙碱舌下片1000片处方量:
注:6.7g秋水仙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含秋水仙碱0.5g计算;
工艺:将秋水仙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甘露醇、乳糖和HPC以等量递升法混合,过20目筛3次,得到混合物;
向混合物中加入0.49gHPMC和24g水,制成软材,过18目尼龙筛制粒2次,置于60℃烘箱中干燥2h,得到中间产物;
将所述中间产物和1g硬脂酸镁混合整粒,7mm冲模压片,片压控制在3~4kg,得到秋水仙碱舌下片。
实施例3
将处方量的秋水仙碱以比例1:3mL溶解于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中,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磺丁基醚-β-环糊精水溶液中,秋水仙碱和磺丁基醚-β-环糊精的物质的量比为1:5,搅拌2小时,将溶液置于水浴加热至60℃,减压条件下,除去溶剂,刮出包合物,置于60±2℃烘箱干燥于恒重,包合物过80目筛,得到秋水仙碱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
秋水仙碱舌下片1000片处方量:
注:5.0g秋水仙碱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含秋水仙碱0.5g计算;
工艺:将上述秋水仙碱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甘露醇、乳糖和HPC以等量递升法混合,过20目筛3次,得到混合物;
向混合物中加入0.49gHPMC和24g水,制成软材,过18目尼龙筛制粒2次,置于60℃烘箱中干燥2h,得到中间产物;
将所述中间产物和1g硬脂酸镁混合整粒,7mm冲模压片,片压控制在3~4kg,得到秋水仙碱舌下片。
实施例4
将处方量的秋水仙碱以比例1:6mL溶解于质量分数为40%的乙醇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β-环糊精水溶液中,秋水仙碱和β-环糊精的物质的量比为1:5,搅拌2小时,将溶液置于水浴加热至60℃,减压条件下,除去溶剂,刮出包合物,置于60±2℃烘箱干燥于恒重,包合物过80目筛,得到秋水仙碱β-环糊精包合物
秋水仙碱舌下片1000片处方量:
注:5.0g秋水仙碱β-环糊精包合物含秋水仙碱1.0g计算;
工艺:将上述秋水仙碱β-环糊精包合物、甘露醇、乳糖和HPC以等量递升法混合,过20目筛3次,得到混合物;
向混合物中加入0.47gHPMC和23.0g水,制成软材,过18目尼龙筛制粒2次,置于60℃烘箱中干燥2h,得到中间产物;
将所述中间产物和1.5g硬脂酸镁混合整粒,7mm冲模压片,片压控制在3~4kg,得到秋水仙碱舌下片。
实施例5
将处方量的秋水仙碱以1:1.5mL的比例溶解于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羟丙基-β-环糊精水溶液中,秋水仙碱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物质的量比为1:8,搅拌2小时,将溶液置于水浴加热至55℃,减压条件下,除去溶剂,刮出包合物,置于60±2℃烘箱干燥于恒重,包合物过80目筛,得到秋水仙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
秋水仙碱舌下片1000片处方量:
注:7.0g秋水仙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含秋水仙碱2.0g计算;
工艺:将秋水仙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甘露醇、乳糖和HPC以等量递升法混合,过20目筛3次,得到混合物;
向混合物中加入0.5gHPMC和24.5g水,制成软材,过18目尼龙筛制粒2次,置于60℃烘箱中干燥2h,得到中间产物;
将所述中间产物和1.5g硬脂酸镁混合整粒,7mm冲模压片,片压控制在3~4kg,得到秋水仙碱舌下片。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由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原料制得;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总质量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95~110:0.4~0.6;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质量比为1.0~5.0:1.0~40.0:70.0~80.0:8.0~10.0:8.0~10.0:0.5~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减少了服用剂量,起效更快,同时避免了肝首过效应,能够有效降低肝脏的毒性;另外还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由包括秋水仙碱、环糊精、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原料制得;
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总质量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95~110:0.4~0.6;
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质量比为1.0~5.0:1.0~40.0:70.0~80.0:8.0~10.0:8.0~10.0:0.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秋水仙碱、环糊精、甘露醇、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的总质量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0:0.4~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糊精包括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或磺丁基醚-β-环糊精。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秋水仙碱舌下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秋水仙碱用环糊精包合,得到包合物;
将所述包合物、甘露醇、乳糖和羟丙基纤维素以等量递升法混合,得到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水混合,然后依次进行制粒和干燥,得到中间产物;
将所述中间产物和硬脂酸镁混合,压片,得到秋水仙碱舌下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水的质量比为2~5:1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秋水仙碱溶解在醇类溶剂中,得到秋水仙碱溶液;
将所述秋水仙碱溶液和环糊精水溶液混合,干燥,得到包合物。
7.一种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秋水仙碱舌下片或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在制备抗炎产品中的应用。
8.一种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秋水仙碱舌下片或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秋水仙碱舌下片在制备治疗痛风产品中的应用。
CN201510915693.1A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54120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5693.1A CN105412035A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5693.1A CN105412035A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12035A true CN105412035A (zh) 2016-03-23

Family

ID=55490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5693.1A Pending CN105412035A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120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4331A (zh) * 2022-10-12 2022-12-02 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秋水仙碱片剂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4112A (zh) * 2002-12-17 2003-06-18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62022A (zh) * 2007-05-31 2007-10-31 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治疗急性痛风的秋水仙碱透皮吸收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51162A (zh) * 2010-10-21 2012-05-16 重庆市力扬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经口腔粘膜吸收的奥氮平药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4112A (zh) * 2002-12-17 2003-06-18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62022A (zh) * 2007-05-31 2007-10-31 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治疗急性痛风的秋水仙碱透皮吸收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51162A (zh) * 2010-10-21 2012-05-16 重庆市力扬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经口腔粘膜吸收的奥氮平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育红等: "秋水仙碱两种给药方案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中国药房》 *
贾宁: "秋水仙碱抗炎性的实验性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4331A (zh) * 2022-10-12 2022-12-02 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秋水仙碱片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4474C (zh)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用途
US11779041B2 (en) Plant extraction method
CN103768152B (zh) 桂花苯乙醇苷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160296579A1 (en) Capsule containing total flavonoids of desmodium styracifolium,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use
US20170028007A1 (en) Solid dispersion containing desmodium styracifolium (osb.) merr. flavonoids, method of preparing same, and use thereof
JP2009500446A (ja) ケヨノミの抽出物を含む肝臓疾患予防及び治療効果を有する薬剤学的組成物
CN105380918B (zh) 一种具有降糖保健功能的白簕多糖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JP7214751B2 (ja) アネモシドb4の直腸粘膜投与製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412035A (zh) 一种秋水仙碱舌下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444599B (zh) 玉米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CN1814170A (zh)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4883A (zh) 一种具有生精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CN102283874B (zh) 一种鸭脚木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804083B (zh) 松花粉及其提取物在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用途及该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1147767B (zh)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CN108524548B (zh) 一种夏枯草蜂蜜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10964126A (zh) 一种麦冬降解提取物及其在制备防治心血管药物中的应用
CN108219024B (zh) 垂丝海棠花多糖及其提取方法和在制备治疗功能性便秘药物方面的应用
CN101554373B (zh) 咖啡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5076B (zh) 地黄及其提取物的制药用途
CN108456199A (zh) 一种高纯度水飞蓟宾葡甲胺的生产工艺、药物组合物及其临床应用
CN111265618B (zh) 鼓槌石斛提取物及毛兰素的医药用途
CN111686085B (zh) 一种咽喉清喉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10448622B (zh) 治疗热性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12154B (zh) 一种鲜地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