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3360A - 机动通信车 - Google Patents

机动通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3360A
CN105383360A CN201510837683.0A CN201510837683A CN105383360A CN 105383360 A CN105383360 A CN 105383360A CN 201510837683 A CN201510837683 A CN 201510837683A CN 105383360 A CN105383360 A CN 105383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control panel
mobile communication
vehicle
rad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376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周
曾小琳
黄奕群
张铭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an Helios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yan Helios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yan Helios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yan Helios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376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833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83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33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种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动通信车。一种机动通信车,包括底盘车、车厢和电源,车厢设置有控制台、雷达系统、通信系统、光电监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图像采集系统、会议视频系统、卫星系统、导航定位系统。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机动通信车集成了气象雷达监测、分析系统,配备了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要素的自动气象站。可为大型活动或远程应急场合等提供现场气象服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相关部门需要以超过以往的反应速度来进行应对,需要迅速掌握第一现场信息资料提供指挥和决策,依据并利用车载应急通信系统,实现文字、照片、声音、影像等业务。

Description

机动通信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种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动通信车。
背景技术
应急通信车系统主要由车体、卫星通信设备、无线通信系统、自动伺服系统、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供电及配套系统、车内办公和控制系统、车载定位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可通过车内设备对现场图像、声音、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动中通”、“静中通”天线及短波、超短波、集群、4G等各类通讯网络进行信息传输;同时具有与指挥中心视频会商的功能,保障指挥中心对事发现场的远程监控指挥,提高用户单位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通信的安全畅通。
但是,现有的通信车主要用于远程现场与指导中心间的信息传输,不能够满足一些远程临时场合的气象观测使用,如大气污染机理研究、大气污染影响度评估、空气污染潜势预报和空气质量预报及城市环境气象应用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本发明是将通信系统与气象雷达系统集成于一车载平台,将远程现场采集的气象数据传回气象台或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把数据汇总进行分析预报,更加准确。因此,特设计了一种机动通信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机动通信车,包括底盘车、车厢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设置有控制台、雷达系统、通信系统、光电监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和会议视频系统。
一种机动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有发电机、UPS及蓄电池组,所述UPS设置在控制台上。
所述控制台包括有主机、显示器、控制面板、三维摇杆及键盘鼠标;所述主机包括有雷达主机、通信主机、光电主机、会议主机、计算机主机,并放置在机柜里;所述控制面板、三维摇杆及键盘鼠标设置在控制平台上;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有雷达控制面板、通信控制面板、光电控制面板、图像采集控制面板、会议控制面板、卫星控制面板和计算机控制面板。
所述雷达系统包括有雷达天线、第一升降桅杆,所述雷达天线和第一升降桅杆安装在车厢后部。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有通信天线、车载短波电台、800M集群电台、语音网关、干扰仪、无线传真机、车载G/C网一体机和GPS终端,所述通信天线安装在车厢顶部。
所述光电监视系统包括有安装在车厢前部的光电旋转云台和第二升降桅杆。
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有LED屏、控制转换装置,所述LED屏安装在控制台上。
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包括有高位摄像机、周边摄像机、前置摄像机、全向拾音器、无线数字图传、CDMA图传、硬盘录像机、音视频矩阵、监视器和液晶电视;所述高位摄象机安装在升降照明装置的升降云台上;所述周边摄象机安装在车厢外部各侧顶部;所述前置摄像机安装在底盘车驾驶室上。
所述底盘车安装有工程警灯和支撑腿,所述工程警灯安装有全向拾音器。
所述车厢安装有采光窗、爆闪灯、工作门、空调、电缆绞盘、储藏箱和配电柜;所述车厢后部设置有爬梯、双开门、抽拉梯、接线箱和倒车探头。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常规通信车的可视会商系统,卫星通信、现场监控等设备基础上,集成了气象监测、分析系统,配备了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要素的自动气象站。可为大型活动或远程应急场合等提供现场气象服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相关部门需要以超过以往的反应速度来进行应对,需要迅速掌握第一现场信息资料提供指挥和决策,依据并利用车载应急通信系统,实现文字、照片、声音、影像等业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通信车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通信车的外部结构主视图;
图4本图1的右视图;
图5是图1的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通信车的外部结构后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其中,1为车厢、11为工程警灯、12为支撑腿、2为车厢、21为空调、22为升降照明装置、23为采光窗、24为储藏箱、31为光电旋转云台、32为第二升降佹杆、4为控制台、41为操作平台、42为机柜、51为椅子、52为桌子、61为通信天线、71为雷达天线、72为第一升降佹杆。
如图2所示,其中,11为工程警灯、21为空调、22为升降照明装置、25为电缆绞盘、26为发电机、31为光电旋转云台、61为通信天线、71为雷达天线、72为第一升降佹杆。
如图3所示,其中,1为车厢、11为工程警灯、12为支撑腿、2为车厢、21为空调、23为采光窗、27为配电柜、28为爆闪灯、29为工作门、55为周边摄像机。
如图4所示,其中,11为工程警灯、56为前置摄像机。
如图5所示,其中,81为爬梯、82为倒车探头、83为双开门、84为快速连接器、85为抽拉梯。
如图6所示,其中,1为车厢、11为工程警灯、12为支撑腿、13为蓄电池组、2为车厢、21为空调、23为采光窗、28为爆闪灯、55为周边摄像机。
如图7所示,其中,11为工程警灯、25为电缆绞盘、26为发电机、27为配电柜、31为光电旋转云台、4为控制台、43为显示屏、51为椅子、52为桌子、53为茶几、54为会议摄像机、72为第一升降佹杆、81为爬梯、83为双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如图2、如图3、如图4、如图5、如图6及如图7所示,本发明所揭示的是一种机动通信车,一种机动通信车,包括底盘车1、车厢2、电源,车厢2内设置有控制台4、雷达系统、通信系统、光电监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和会议视频系统。
底盘车1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越野性、行驶安全性,可满足四级及四级以上路面安全行驶要求,能够适应全国地理和气候条件,可保证全天候条件使用。
车厢2蒙皮采用玻璃钢复合板,三明治结构,外层是玻璃钢隔板,中间是高密度聚氨酯发泡材料,厚度在85mm-100mm之间,其优点是不易凹陷变形,并能保证舱体防锈、导热、抗静电以及外表面的密封性。蒙皮与型材嵌接处采用板钉胶填充密封,保证整车的密封度。
底盘车1与车厢2在采用多点弹性支撑式连接方式的基础上,并在车厢2底部前段采用横梁与底部弹性连接,从而保证车厢2的横向和纵向的动态稳定性,减小横向和纵向剪切力,对其横向变形加以约束。
电源包括发电机26、UPS及蓄电池组13。发电机26放置在车厢2后下部右侧,具备强制散热、隔热、减振和隔音降噪功能。在发电机26底座与车厢2地板之间安装橡胶减振垫,可有效隔断发电机26工作时的振动会向底盘传递,还可缓冲车辆行驶时对发电机26的冲击。在发电机26的外部制作了一个发电机方舱,方舱墙壁采用高效吸音材料,里层衬以冲孔率高的镀锌钢板。冲孔钢板和吸音材料的组合就象无数声音活塞,当噪声穿过冲孔钢板小孔冲击吸声材料时,就象推动活塞运动一样,声波引起吸声材料孔隙中的穿气和细小纤维振动。由于磨擦和粘滞阻力,可以把一部分噪声能量变成声音活塞的动能消耗掉,从而减少了部分噪声向外传播。这样处理后,整车具有很好的隔音降噪效果,车内操作人员的舒适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整个电源系统采用5KW发电机26、UPS、免维护蓄电池组13、配电柜27、电缆绞盘25。除原车蓄电池外,该车另配8个100AH的蓄电池。蓄电池组13通过支架安装在底盘车1大梁的侧面,安装时离地间隙大于底盘车1的最小离地间隙。此外,因蓄电池较重,还可通过调节蓄电池的安装位置对整车进行配重。蓄电池组13接入采用电连接器方式,使用符合GJB5371-2005规定的YGD26N3204K32型电连接器,针脚定义为A-B接正极,C-D接负极。
该通信车还具备悬浮充电装置、车载发电机26、车载蓄电池组13和UPS逆变多种技术,确保机动通信车各系统在任何情况下独立使用,同时还可向外界提供电源。配电柜27具备交直流电压、电流的显示,各系统独立供电控制、欠压过载报警功能。车厢2设有50米固定电缆绞盘25以及30米移动卷盘,电缆绞盘25可卷绕收放电缆,用于机动通信车与负载之间的电力连接。车厢2设有外接电源接口。车厢2内设有专用供电插座4处,专用充电插座2处。
电源系统设计的供电方式有3种:市电、发电机26供电和UPS,并能实现自动切换,市电具有优先的不间断供电能力。市电断电启动车载发电机26,市电通电则关闭车载发电机26。市电到发电机26切换时间小于2分钟,发电机26到市电的切换时间小于5分钟。发电机26采用静音发电机可连续供电不少于8小时。UPS电源持续供电不少于15分钟。
控制台4包括有主机、显示器43、控制面板、三维摇杆及键盘鼠标。主机包括有雷达主机、通信主机、光电主机、会议主机、计算机主机,并放置在机柜42里;控制面板、三维摇杆及键盘鼠标设置在控制平台41上。其中,雷达主机集成了气象监测和分析系统的性能,并具备了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要素等自动气象预报的功能。
控制面板包括有雷达控制面板、通信控制面板、光电控制面板、图像采集控制面板、会议控制面板、卫星控制面板、计算机控制面板。
车厢2内前部的控制台4,是对通信、雷达、光电、计算机、视频监控、照明、交直流电源、空调等单元实现集中控制;
底盘车1驾驶室可对工程警灯11的警报设备及支撑腿12等实现辅助控制;
操作人员还可利用无线操控装置对具备无线操控功能的设备实现移动控制。
雷达系统包括有雷达天线71、第一升降桅杆72、雷达主机、显示器43,雷达天线71和第一升降桅杆72安装在车厢2后部。雷达主机安装在车厢2内U型机柜42中,显示器43安装在车厢2内墙柜上,由车厢2内控制台4的雷达控制面板及键盘鼠标来控制。
通信系统包括有通信天线61、车载短波电台、800M集群电台、语音网关、干扰仪、无线传真机、车载G/C网一体机和GPS终端,通信天线61安装在车厢2外顶部升降装置上,最大离地高度大于6米,通信主机安装于车厢2内U型机柜42中,由车厢2内控制台4的通信控制面板控制。
光电监视系统包括有安装在车厢2前部的光电旋转云台31、第二升降桅杆32以及光电主机、显示器43和控制面板。光电主机安装在车厢2内U型机柜42中,显示器43安装在车厢2内墙柜上,由车厢2内控制台4的光电控制面板及三维摇杆控制。
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有LED屏、控制转换装置,LED屏安装于车厢2内控制台4上部平面,LED屏内置一定容量的信息,多种显示方式可通过控制转换装置随意切换,可显示标准时间,也可由车载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编辑控制显示内容的各种方式实现。
图像采集系统包括有车顶高位摄像机、车厢2周边摄像机55、前置摄像机56、全向拾音器、无线数字图传、CDMA图传、硬盘录像机、音视频矩阵、监视器、液晶电视。高位摄象机安装在升降照明装置22的升降云台中部;最大高度为5米。周边摄象机55安装在车厢2外部各侧顶部,前置摄像机56安装在底盘车驾驶室上方,全向拾音器安装在工程警灯11上。其余设备安装在车厢2内控制台4的机柜42上。音视频信号由音视频矩阵控制及切换,由硬盘录像机记录,由显示器43及音响系统还原。
会议视频系统包括有车厢2内会议摄像机54、会议主机、网络设备以及会议控制面板。会议摄像机54安装在车厢2前部控制台4上。系统由显示器43及音响系统、会议控制面板还原及控制。
会议区安装的4个旋转座椅51可根据需要调整方向。行车时,4个旋转座椅51都是面向前方,人员乘从舒适;开会时,前面的4个旋转座椅转动180°,4人可面对面开会,满足了功能要求。会议区还设置了会议桌52和2个首长座椅51,首长座椅51两侧设置了小型写字台(茶几)53。
操作区的操作平台41按操作人员工作特性设置了环形旋转区,机柜42底部向前缩进,方便操作人员腿部摆放,舒适度较好。
主要设备安装在机柜42内,使设备的控制集中化,安装标准化,便于设备的操作、维修、更换。同时,按照人机工程和设备的使用频率,将设备安装到相应的手可伸及之处,使操作人员在坐姿的状态下就可完成大部分设备的操作控制。
通信车还安装有卫星系统,包括有卫星天线、卫星主机、显示器43、卫星控制面板。卫星天线安装在车厢2中部凹形平台内,卫星主机安装在U型机柜42中,显示器43安装在车厢2内墙柜上,由车厢2控制台4的卫星控制面板控制。
该通信车的服务器、计算机系统主要由电脑主机、显示器43、鼠标键盘等组成。电脑主机安装在车厢2内U型机柜42中,显示器43安装在车厢2内墙柜上,由车厢2内控制服务器、计算机控制面板及键盘鼠标控制。车厢2内还设有高速无线调制解调器,车厢2外设有网络及光纤接口。
该通信车的导航定位系统由北斗/GPS双模块等组成,具备全天候定位、定向和授时功能,定位主机安装在控制台4上,定位天线安装在车厢2外顶部,地图导航可切换至显示器43,驾驶室导航主机还可切换倒车图象。
底盘车1安装有工程警灯11和支撑腿12。车厢2前部的驾驶室导流罩上嵌装工程警灯11,内置高分贝扬声器,该系统包括200W警报器,该警报器可发出多种警笛音,并可对外喊话。
底盘车1前后下部安装4个10″液压伸缩式支撑腿12,采用4点支撑。液压支撑腿12与原车纵梁直接连接该支撑系统在车辆静止时能减轻整车对轮胎的压力,在工作时既可保持车辆的稳定,又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车厢2安装有采光窗23、爆闪灯28、工作门29、空调21,电缆绞盘25、储藏箱24、配电柜27;车厢2后部设置有爬梯81、双开门83、抽拉梯85、快速连接器84和倒车探头82。
车厢2具有水密封性,左右两侧共开有5个采光窗23,长方形结构,双层玻璃;左侧中部设一工作门29,后部设双开门83,双开门83下设有抽拉梯85,工作门29前嵌有可折叠的攀登梯,平时与车体同一平面;车厢2两侧前部设有维修门,用来维护车载设备。
车厢2上部平面可为凹形设备平台,用来安装卫星通信天线61、升降装置、升降照明装置22以及高位摄像机;车厢2上部平面的前后各设敞开式设备平台两处,用来安装雷达天线71、光电设备等。
车厢2两侧上部各安装有10只周边爆闪灯28,并由装饰罩装饰,整体威慑力较大,外形美观大方。
车厢2的光电舱前部为空调舱,空调舱与发电机舱结构相同,出风口采用T形分流器将风送至舱内两侧出风口。系统设计有供冷供暖设备。空调机21选用风道空调,有单独的制冷、制热、除湿功能。具有新鲜空气的循环系统,保证车厢2内各工作区充足的氧气供应。充分考虑空调21出水及出风口的滴水问题,配备强劲排水功能。
车厢2顶部安装有升降照明装置22。整个升降照明系统包括有气动折叠升降杆、旋转云台、强光照明灯、周边爆闪灯28。强光照明灯和高位摄像机一起安装在气动折叠升降杆上,该升降杆可升高至距车顶1.8m处,周边爆闪灯28安装在车厢2外部各平面,与升降照明装置组合可实现车辆周边近距离无死角照射范围和各种摄像机的摄录范围,照明系统由计算机控制面板控制。
车厢2后部雷达舱中部设置有器材柜,用于放置车载通信设备及现场办公装备,器材柜由便携器材柜和大型器材柜组成,便携器材由车内存取,大型器材有车外后部存取。
车厢2设置有储藏箱24、配电柜27。储藏箱24可以放置相关维修工具、接地装置等物品。配电柜27能够对发电机26进行启动/停机、供电/断电操作,能够显示电压、电流、频率、油位等信息并能够进行报警,能够对机动通信车的各种照明设备进行控制。
车厢2后部设置有爬梯81、双开门83、抽拉梯85、快速连接器84、倒车探头82。
车厢2内部分为操作区和会议区,前操作区设有标准U型机柜42、平面墙柜及操作平台41,用来安装各类电子设备、LED显示屏、控制面板、多功能打印复印机、会议视频设备等。车厢2设有操作位及旋转椅两处;会议区设有会议桌52、旋转座椅51、首长椅、茶几53、饮水机等,车厢2内部各表面均经装饰处理。
车厢2内部设有2个隔离墙,将雷达舱、光电舱与控制区、会议区完全隔离。控制台2设在前部控制区,整个控制台2包括机柜42、控制平台41、显示屏43等,机柜42下部设减振架,用于机柜42避震,主要设备及控制操作都集中在机柜42内,便于操作人员集中控制和观察。机柜42分上机柜及下机柜组成,控制平台41面宽度为400mm,可供2人同时操作使用。
控制台4上方装有LED显示屏、4个显示器43、液晶电视机、硬盘录像机、电台、交直流插座、电子钟、车载音响等。液晶电视及显示器43的两侧安置有储物柜,内中可放置一体化打印机/复印机、电台手持机及插线板等。
车厢2前部光电舱下部两侧为蓄电池组13,蓄电池组13采用对称等量放置。
在车厢2前部维修门的脚踏板均为垂钓结构,即不影响美观也便于人员进出方便。
在车厢2双开门下方的抽拉梯85采用嵌入式折叠收缩方式,平时由锁扣自锁,使用时转动锁扣90度即可拉出,任重立下垂到位,安全且可靠。
在车厢2后部设置有接线箱,接线箱内设置有快速连接器84,使用快速连接器84连接电缆可提高操作人员的便捷性;在外接电源或手提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进入车体前加装交流电源避雷保护器。
在机动通信车车箱2内安装有灭火器,保障通信车的消防安全。
在车厢2后部安装的倒车探头82保证驾驶员倒车时的安全,通信车安装的工程警灯11和爆闪灯28则增加了机动通信车的警示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机动通信车,包括底盘车、车厢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设置有控制台、雷达系统、通信系统、光电监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和会议视频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有发电机、UPS及蓄电池组,所述UPS设置在控制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包括有主机、显示器、控制面板、三维摇杆及键盘鼠标;所述主机包括有雷达主机、通信主机、光电主机、会议主机、计算机主机,并放置在机柜里;所述控制面板、三维摇杆及键盘鼠标设置在控制平台上;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有雷达控制面板、通信控制面板、光电控制面板、图像采集控制面板、会议控制面板、卫星控制面板和计算机控制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达系统包括有雷达天线、第一升降桅杆,所述雷达天线和第一升降桅杆安装在车厢后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有通信天线、车载短波电台、800M集群电台、语音网关、干扰仪、无线传真机、车载G/C网一体机和GPS终端,所述通信天线安装在车厢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监视系统包括有安装在车厢前部的光电旋转云台和第二升降桅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有LED屏、控制转换装置,所述LED屏安装在控制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包括有高位摄像机、周边摄像机、前置摄像机、全向拾音器、无线数字图传、CDMA图传、硬盘录像机、音视频矩阵、监视器和液晶电视;所述高位摄象机安装在升降照明装置的升降云台上;所述周边摄象机安装在车厢外部各侧顶部;所述前置摄像机安装在底盘车驾驶室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车安装有工程警灯和支撑腿,所述工程警灯安装有全向拾音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安装有采光窗、爆闪灯、工作门、空调、电缆绞盘、储藏箱和配电柜;所述车厢后部设置有爬梯、双开门、抽拉梯、接线箱和倒车探头。
CN201510837683.0A 2015-11-26 2015-11-26 机动通信车 Pending CN1053833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37683.0A CN105383360A (zh) 2015-11-26 2015-11-26 机动通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37683.0A CN105383360A (zh) 2015-11-26 2015-11-26 机动通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3360A true CN105383360A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16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37683.0A Pending CN105383360A (zh) 2015-11-26 2015-11-26 机动通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8336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1838A (zh) * 2016-04-27 2016-06-29 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普勒人影监控指挥系统
CN106114334A (zh) * 2016-08-19 2016-11-16 天津市高速公路管理处 一种应急指挥车
CN107205138A (zh) * 2017-07-11 2017-09-26 周俊 一种大气环境监测系统
CN108001337A (zh) * 2017-12-25 2018-05-08 龙岩市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 多功能自动控制照明车及控制方法
CN109017516A (zh) * 2018-06-20 2018-12-18 郑州国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技术用传递车
CN111885751A (zh) * 2020-07-23 2020-11-03 龙岩畅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双桅杆应急通信车及控制方法
CN115150783A (zh) * 2022-09-01 2022-10-04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机动式的卫星通信车载系统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49260A (ko) * 2008-11-03 2010-05-12 서용석 차량을 이용한 이동식 물품보관소
CN202180773U (zh) * 2011-08-26 2012-04-04 苏州华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应急地空巡查车
CN104228657A (zh) * 2013-06-20 2014-12-24 安锐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救援勘查车
CN204055509U (zh) * 2014-07-26 2014-12-31 龙岩市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 应急通信指挥车
CN204210361U (zh) * 2014-11-13 2015-03-18 广东海乔专用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气象监测指挥车
CN204296543U (zh) * 2014-07-25 2015-04-29 金乃高 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49260A (ko) * 2008-11-03 2010-05-12 서용석 차량을 이용한 이동식 물품보관소
CN202180773U (zh) * 2011-08-26 2012-04-04 苏州华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应急地空巡查车
CN104228657A (zh) * 2013-06-20 2014-12-24 安锐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救援勘查车
CN204296543U (zh) * 2014-07-25 2015-04-29 金乃高 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车
CN204055509U (zh) * 2014-07-26 2014-12-31 龙岩市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 应急通信指挥车
CN204210361U (zh) * 2014-11-13 2015-03-18 广东海乔专用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气象监测指挥车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1838A (zh) * 2016-04-27 2016-06-29 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普勒人影监控指挥系统
CN106114334A (zh) * 2016-08-19 2016-11-16 天津市高速公路管理处 一种应急指挥车
CN107205138A (zh) * 2017-07-11 2017-09-26 周俊 一种大气环境监测系统
CN108001337A (zh) * 2017-12-25 2018-05-08 龙岩市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 多功能自动控制照明车及控制方法
CN108001337B (zh) * 2017-12-25 2023-06-27 龙岩市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 多功能自动控制照明车及控制方法
CN109017516A (zh) * 2018-06-20 2018-12-18 郑州国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技术用传递车
CN111885751A (zh) * 2020-07-23 2020-11-03 龙岩畅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双桅杆应急通信车及控制方法
CN111885751B (zh) * 2020-07-23 2022-06-17 龙岩畅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双桅杆应急通信车及控制方法
CN115150783A (zh) * 2022-09-01 2022-10-04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机动式的卫星通信车载系统及装置
CN115150783B (zh) * 2022-09-01 2022-11-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机动式的卫星通信车载系统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3360A (zh) 机动通信车
CN205098022U (zh) 机动通信车
US10893242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CN102381234B (zh) 电力应急地空巡查车
CN201385607Y (zh) 多功能带电作业指挥工具车
CN203410353U (zh)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救援勘查车
CN201472222U (zh) 消防综合通信指挥车
CN106274618A (zh) 巡逻驱散车
CN204055509U (zh) 应急通信指挥车
CN202180773U (zh) 电力应急地空巡查车
CN11109877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移动安检车
CN205168279U (zh) 一种具有数字集群系统的通信指挥车
CN107672503A (zh) 无人机遥感应急监测与指挥车
CN205381185U (zh) 一种反恐维稳现场指挥车
CN206938573U (zh) 一种新型大气环境立体走航观测车
CN211139142U (zh) 一种动中通卫星通信指挥车
CN205022436U (zh) 多功能流动警务平台
US8866906B1 (en) Land vehicle based surveillance system
CN205726147U (zh) 一种多普勒人影监控指挥系统
CN211592358U (zh) 一种用于无人直升机的运输保障车
CN202713508U (zh) 视频监控系统、指挥车及其车内的视频监控装置
CN108909597A (zh) 一种应急通讯指挥车及系统
CN103386917A (zh) 电动移动警务室
CN105721838A (zh) 多普勒人影监控指挥系统
CN201915656U (zh) 一种流动警务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